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2024-07-06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精选9篇)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的基础,更是本章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实验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拓展→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运用设置情境、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导入,首先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给学生设疑: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点问题,大家能找出来吗?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实验感知

首先展示“烟雾飘动试验”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①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展示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

(二)探究过程

过程的探究式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因此采用学生绘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学生展示交流。

在教师讲解热力环流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

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形成过程。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第二,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辅助学生理解。我设置如下三个问题: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最后让学生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具体表现一一海陆风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因此进入海陆风的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因此海陆风的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热力环流的知识,绘制海陆风的示意图。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进行重点归纳归纳。海滨城市白天吹的是海风,晚上吹的是陆风。环节三:巩固拓展

把导入环节抛出的疑惑提出来。《军港之夜》,学生能够结合学习的热力环流和海陆风的相关知识得出,歌词中应该是“陆风”,而不应该是“海风”

我会顺势鼓励学生的表现,希望学生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的地理人。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篇2

一、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

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版本较多, 不同版本教材对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强调热力环流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为学生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压力的产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特别是静止大气中, 单位面积所承担的空气柱压力也就是所谓的气压。在一定面积, 空气质量以及重力加速度等都会直接地影响气压, 随着纬度以及高度等发生变化, 那么重力加速度也发生了变化, 气压值也存在着差异。在同一个地区, 随着高度变化, 重力加速度也发生变化。在热力作用下, 气温升高使得空气受热、膨胀, 空气不断上升, 在某一个高度上就会增加空气质量, 当气压升高并且比四周气压高, 那么空气就会向四周溢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原理, 由于上方气息扩散使得近地面气压不断降低, 这样就能够形成低压;温度降低时, 那么空气也会下沉, 空气质量降低, 那么上方空气则会聚拢, 气压升高, 形成了高压。总之, 由于空气上升以及空气下沉等引起热力作用, 在某一高度气压降低或者是升高都可能造成高空空气流入、流出, 造成空气柱质量方面的增加、减小, 地面气压则会升高、降低。

二、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对策

1. 复习相关知识点。

在进行热力环流过程中, 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影响因素等直接地影响到实际的学习效果, 由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气压的相关观念, 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进行简单了解, 但是却并没有深入掌握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变化实质。在开展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之前,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补充关于气压的相关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等, 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坚持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循序渐进。

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活动, 是属于理想状态下的设想, 主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造成的, 属于空气环流。教师可以结合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来进行讲解,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 那么大气不会出现运动;当地面受热不均时, 那么就会出现封闭循环系统, 也就是热力环流。教师可以结合质量守恒、气压等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分析地面气压变化, 最后能够明确热力环流。

3. 做好热力环流的总结概括工作。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初步认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结合自身对于热力环流的理解来画热力环流过程图, 进而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有效概括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点:当地面出现受热不均匀时, 那么空气会出现垂直运动, 高空中的同一个平面会出现高压与低压的差异, 这样就会出现空气水平运动, 促使近地面渐渐出现高压和低压的差异, 进而出现空气水平运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知识点的总结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删繁就简, 加深学生热力环流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理性认识能力。

4. 结合具体案例来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理解。

教师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诸如, 局地环流、三圈环流等等, 在山区暴雨产生原因的阐释过程中, 可以借助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来进行解释, 午后的山坡温度不断升高, 那么空气受热之后则会产生上升气流,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则会凝结, 进而产生降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 使得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与学生生活相关联, 进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 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现实应用能力, 同时为之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热力环流知识属于原理性知识, 抽象性以及理论性非常强, 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想象能力, 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处理气温、高度以及气压等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 提升学生理性认识, 提升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效率。作为理想型大气环流状态, 热力环流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 还是教学的难点。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 准确地把握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点, 构建完善地理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网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点来促使学生了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作为大气运动知识点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是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教学中的关键性部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和强调。在鲁教版必修一中安排了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生动地解读以及分析, 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更加详细地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热力环流相关知识, 为之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作了分析, 提出了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对策, 为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教学

参考文献

[1]秦旭升, 陈智文.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 (14) :35-36.

[2]薛静.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讨——教学设计 (二)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 (6) :46-49.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篇3

【关键字】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教学

作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热力环流教学效果直接地影响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诸如,季风、大气运动、气压带等等。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为基础、最为简单的运动形式,在全球性大气环流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分析大气运动以及气候特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热力环流,实际上就是由于大气受热不均匀造成的,由于气压空间分布存在着差异性而产生大气运动,气压变化对掌握热力环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

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版本较多,不同版本教材对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强调热力环流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压力的产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特别是静止大气中,单位面积所承担的空气柱压力也就是所谓的气压。在一定面积,空气质量以及重力加速度等都会直接地影响气压,随着纬度以及高度等发生变化,那么重力加速度也发生了变化,气压值也存在着差异。在同一个地区,随着高度变化,重力加速度也发生变化。在热力作用下,气温升高使得空气受热、膨胀,空气不断上升,在某一个高度上就会增加空气质量,当气压升高并且比四周气压高,那么空气就会向四周溢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原理,由于上方气息扩散使得近地面气压不断降低,这样就能够形成低压;温度降低时,那么空气也会下沉,空气质量降低,那么上方空气则会聚拢,气压升高,形成了高压。总之,由于空气上升以及空气下沉等引起热力作用,在某一高度气压降低或者是升高都可能造成高空空气流入、流出,造成空气柱质量方面的增加、减小,地面气压则会升高、降低。

二、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对策

1.复习相关知识点。在进行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影响因素等直接地影响到实际的学习效果,由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气压的相关观念,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进行简单了解,但是却并没有深入掌握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变化实质。在开展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补充关于气压的相关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等,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坚持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循序渐进。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活动,是属于理想状态下的设想,主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造成的,属于空气环流。教师可以结合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来进行讲解,当地面受热均匀时,那么大气不会出现运动;当地面受热不均时,那么就会出现封闭循环系统,也就是热力环流。教师可以结合质量守恒、气压等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分析地面气压变化,最后能够明确热力环流。

3.做好热力环流的总结概括工作。当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初步认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结合自身对于热力环流的理解来画热力环流过程图,进而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效概括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点:当地面出现受热不均匀时,那么空气会出现垂直运动,高空中的同一个平面会出现高压与低压的差异,这样就会出现空气水平运动,促使近地面渐渐出现高压和低压的差异,进而出现空气水平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知识点的总结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删繁就简,加深学生热力环流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理性认识能力。

4.结合具体案例来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理解。教师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诸如,局地环流、三圈环流等等,在山区暴雨产生原因的阐释过程中,可以借助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来进行解释,午后的山坡温度不断升高,那么空气受热之后则会产生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则会凝结,进而产生降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得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与学生生活相关联,进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现实应用能力,同时为之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热力环流知识属于原理性知识,抽象性以及理论性非常强,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想象能力,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处理气温、高度以及气压等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提升学生理性认识,提升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效率。作为理想型大气环流状态,热力环流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还是教学的难点。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准确地把握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点,构建完善地理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网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点来促使学生了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旭升,陈智文.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4):35-36.

[2]薛静.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讨——教学设计(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6):46-49.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篇4

长垣一中 李素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是“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知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复杂的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迁移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确定依据: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定为重点;生活中,学生对许多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把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定为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教师补充归纳,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感知,并验证所学结论。

2、图示教学法: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析图,从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学法指导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带着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实验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干旱长达九个月的上方谷,为什么在蜀军即将胜利时突降大雨?假设你现在是诸葛亮,你将如何避免这场大雨?带着问题,走进新课。

采用这样的导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二)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新知的讲授通过实验探究、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三个环节完成。环节一:实验探究

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一个难点,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不均匀会导致大气运动及具体运动状况,结合课本P29的活动,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感知。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是运动的。并且得出结论——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抽象的问题更加容易理解。环节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在明确了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后,结合前面的实验,老师再次展示热力环流动态课件,并启发学生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更能深刻地感知抽象的地理原理。

这样的教学程序,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理论联系实际 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将学生分组,通过以下三个案例讨论:

案例1: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欣赏古诗《夜雨寄北》,分析为什么巴山多夜雨? 案例2: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的形成。播放歌曲《军港之夜》,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不妥之处。

案例3:根据城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分析推导绿化带、工业区、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

学生积极讨论并展示本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三)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同时也点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注重系统直观,书写主干知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堂检测

要分层训练,试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热力环流评课稿 篇5

安阳市实验中学 马守知

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想以一个仰慕者的身份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总体来讲,*老师这节课采用层层诱导的方式,课程设计新颖,充满激情,印象深刻。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教材 “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实验的成功实现是个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一般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难以控制。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现实条件考虑,决定采用演示实验和简易实验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把教师做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用幻灯片进行演示,以控制的蜡烛火焰偏向实验替代。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热力环流,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蜡烛火焰偏向”,了解气流运动方向,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得太多,太滥的话,学生就象在看电视,看过之后不会留下更多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整合,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1.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试验——观察――提问——探索),学习热力环流原理。以蜡烛火苗的偏向这一小的实验作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探究线索,力求使学生能够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创设情景,联系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运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如暖气、空调安装位置,海陆风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3.合作探究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当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探究的结论,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总之,储娟娟老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上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探究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失为一堂好课。

但人无完人,这节课我认为也有些许遗憾: 1.铺垫过多.音乐《军港之夜》 铺垫可以说是必需的,但它占用时间较长,容易冲淡主题。2.课件尽管制作的较为醒目与美观,幻灯片在字体、色调与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还存在一些不足。篇二:天气系统评课稿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评课稿

政史地组 xxx 20xx年xx月xx日听了xxx老师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一课,这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册中的第二章第三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xxx老师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动态效果好,对学生吸引力大,高效率地完成了 教学任务。现做如下简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热力环流和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xxx老师通过沙尘暴视频的播放时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为难点。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二、教学目标明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李老师确定以下三维目标,并上新课前就给学生展示,这样是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教学方法新颖灵活。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xxx老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3.注重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教学程序完整规范。

1、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沙尘暴视频的画面,介绍最近几日里的天气变化,阐述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几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易到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设计重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最后教师总结: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3、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六、教学效果良好。从课堂练习的效果看,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七,改进的建议: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教师要加强业务自修,语言表达还需要锤炼,特别是要提高普通话水平。20xx年xx月xx日篇三: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

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结构和地位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点,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有助于大气运动原理、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是考查形式。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联想、整体的分析能力。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第二部分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生活实例分析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理论分析讲解法,在本课中,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仔细的分析阐述有利于学生理解根本的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说学法

1、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比如风的产生,这样可以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增强学习兴趣。既可以掌握知识的本身,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提问:在空旷的位置,有一建筑物,建筑物的附近会出现风,原因??以此激发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二、复习气压有关知识 1.绘气压柱状图,提问气压概念,再提问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等压面。

2、小结: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总比低空的气压低。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气压知识复习,为后面分析热力环流形成作铺垫。

三、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图式

1、指出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

2、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3、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4、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5、学生观察、领会,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此,通过直观教学,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电脑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化繁为简,一环扣一环,加深理解。

四、归纳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之为热力环流。并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深化对地理现象发展过程的认识。

五、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中的气压,比较课件中的图①②③④⑤⑥各点的气压值高低,让学生思考,再总结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并能真正理解热力环流中的气压变化。

六、小结: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

七、讨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案例

1、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

2、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案例

3、根据城市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学以致用。

课堂巩固练习,练习、引导、提示、思考并回答 测试学生运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篇四:热力环流 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以及板各位领导、老师: 书设计五方面分析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热力环流是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为其后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又是第一单元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深入。所以在内容上,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气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也有很多热力环流的现象,所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理的生活性。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学生可以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环流模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阐述热力环流的原理,并可以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海陆风、城郊风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图表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联系实际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风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将重点定为,难点定为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现实问题。

(2)确定依据:

①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②本节内容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③热力环流涉及等温线、等压面难度大,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④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大气与气候的初步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学生对一些热力环流的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却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

(2)通过绘制大气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城市热岛效应)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学方法的选择:情景教学法、图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分析法等。

(2)依据: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还没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谷。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没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所设的“火烧葫芦谷”一计毕竟是失算了。相信你们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就会找到诸葛亮失算的原因。(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

对于陈述性知识,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依照“学案”,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何为大气逆辐射?

这部分内容学生阅读后大部分能理解。

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有比较直观、比较形象的认识。边演示,边解释总结。

总结: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边绘图)

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大气保温作用。

(三)探究活动

同学讨论:

(1)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因为月球上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削弱作用气温会比较高(需要引导),夜晚因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会很低(大部分能得出),温差会激烈。(多媒体演示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

同时应该让同学们知道大气逆辐射在全天都有,只是夜晚它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co2和水汽的多少决定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在短时间内co2的是不变。(突出重点)

同学讨论:

①为什么在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容易发生霜冻现象?老农在田间烧几堆火有什么好处。

②阴天和晴天同一地区的温差有什么不同。

(引用实例让同学更好理解和运用大气逆辐射的知识。)

(2)热力环流

引用日常生活“烧开水”的事例,让学生对热力环流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从而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②低 边说边绘热力环流图,要注意梳理这种因果关系,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根本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解时抓住(1)这是从近地面到高空的等压面图,补充什么是气压,等压面,(2)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来讲解大气的垂直运动(3)当大气发生上升下沉运动时,气压发生改变,等压面不再水平,而是高压上凸,低压下凹,同一水平面上,大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4)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六点气压的对比,指明高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在不同高度,一般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学生上台练习,能画出热力环流图。

总结:①同一水平上(高度),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②垂直方面上,越靠近地表的气压越高。

综合:在同一等压面的下方气压高,上方气压低。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呈对称形状。(承转)由于物体的比热容不一样,升温和降温的速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来完成课本上的活动。(多媒体演示海陆风)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海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海陆风可以调节温差,使海滨地区温差比较小。”同时也为后面季风的形成,埋下伏笔。让同学讨论,这个句子错在哪里。(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夜深人静,无心睡眠,就到海边走走,阵阵海风迎面袭来?” 引入山谷风和城市风。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过程,并做必需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

山谷风的成因学生不易理解,引用实例着重讲解,深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强对地理问题的探索。

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

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

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

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讨论:该地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白天吹谷风,工业区排放出的废气会顺着气流吹到住宅区;应该把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对调一下。

四、课堂练兵

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葫芦谷为什么会突降大雨,使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

五、板书设计

地图是地理最重要的工具,用图来解释现象和原理是地理的基本素养,所以本节课我的板书都是以图的形式展现。简单明了。

课后作业:

夏天到了。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市区的人们会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试用本节课知识解释。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篇五: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一、说教材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大气热力作用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二、说学情学法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对于学生,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我打算着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论、合作探究等形式,熟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进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和根本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暖气片装在教室的下部而冷空调却装在教室的上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身边实例介绍大气运动的有关内容(学生自学热力环流第一段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提问: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大气运动的分类?

既然大气会因此而运动,那么大气有什么运动方式呢?接着引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热力环流。

【新课过程】

二、热力环流

播放资料:播放热力环流的相关视频,让同学们从视频中寻找问题,为什么氢气球可以上天?登山是越高越寒?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进今天学习的主题----热力环流

内容

1、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接着展示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1)指出图中若近地面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2)指出图中若近地面b处受热,a处受冷,则产生了大气的垂直运动。(3)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且由高压流到低压,从而形成空气环流。

归纳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内容

2、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学以致用,探究学习)

案例

1、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

2、根据城市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

高中地理说课稿 篇6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布局及其影响一章中最后一节的问题研究课,

前面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还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这对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有启发的意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也有

助于同学全面思考自行车在交通问题中影响的大小和发展方向。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了解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3.培养学生查找、搜集、分析地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南

京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南京交通问题解决建议措施。

二、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时要联系本章内容,分析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

1.利用图文信息,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2.通过师生分析、发现的学习,分析南京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建议,并分析自行车应承担的责任和发展方向。

三、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2、发挥团队精神,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么?

答:自行车

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南京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进一步和学生共同探讨,南京的交通问题主要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环境污染,并和同学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以及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归纳小结:

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

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

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

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车,可以相对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这组同学在幻灯片中提到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除了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带来大气污染外,还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什么问题?

这组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那么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除了这组同学提到的三点解决措施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解决方法吗?

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我们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小结:针对我们南京的实际情况,《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建议稿提出我们南京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更加关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五、板书设计

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

交通环境问题

二、交通问题的原因

三、交通问题的解决建议

四、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说课稿 篇7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大气高中地理说课稿 篇8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臭氧总量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和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2、了解温室气体种类、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及危害、防护措施;

3、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掌握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检索资料,培养其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分析形成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认识环保的意义,树立“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树立“全球意识”,认识参加国际合作在保护大气环境中的重要性;

2、通过网上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既是本单元教材的总结和深化,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本单元教材采取循序渐进的编写方法,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例如,本课所讲的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问题,在前面讲述“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时已有提及,为此课的讲述做好了理论上的铺垫。

有关酸雨的成因,在初中化学课中也有讲述。所以本课教学应充分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些实际问题。本课教材对这些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在前面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伸和加深。重点放在讲述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2、本课教材旨在使学生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三、学情分析

1、学生为高一年级;使用教材为人教版(正式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高一年级);

2、学生应熟悉计算机一般操作如word文档、PowerPoint文稿演示工具的操作,熟悉网络教室的环境,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巧。

四、学习环境和资源

1、校园网、网络教室、宽带网、投影仪、视屏展示台。

2、网络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3、网络教室系统、word文档、PowerPoint文稿演示工具。

五、教学思路和设计

教师设计网页,并把课程内容上传到网页上。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自己先进入网页。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探索和学习,利用电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建构。教师采用目标式教学,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作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页上获取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信息工具的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导入新课──自由探究──协作讨论──归纳小结──巩固练习──思维拓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环境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绿色用品也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绿色用品?”(学生回答后)“绿色用品的大量使用,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知识。”

(二)自由探究

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根据每一知识点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设计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

1、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保护?

2、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针对全球变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酸雨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危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防治酸雨?

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利用word文档或PowerPoint把上述问题的答案制作成文稿。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举手由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也可利用聊天室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通过教师机随时监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

(三)协作讨论

1、教师展示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对突出问题进行讲评。

2、布置学生集体讨论相关问题。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的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应追溯其原因,从源头加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全球合作,努力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积极投入其行动。(大屏幕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纲要)

(五)巩固练习

通过网络课件中的综合练习进行自我测试,教师随时监控并作适当的讲评。

(六)思维拓展

高中地理的必修说课稿 篇9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选自中国地图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中对此节内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家人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为改善本地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来,对于这部分内容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到学生的分析和运用都不可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段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开启地理学原理的一把钥匙,对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重要意义。本课通过归纳几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其身边的环境问题产生关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果、分布、治理措施。

(2)能力目标:采用多种素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树立全球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难点: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及治理措施。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法。一方面,结合课本图片及文字材料,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讨论出现的原因并归纳总结。

学法:要使学生学会探究,即学会如何分析选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联系实际解决具体地理问题的方法。还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1、大家都看到了,在导入新课时,我使用了一段环境优美的视频资料作为本课

内容的一个情景引入,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与本课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课标分析与教材分析两个板块的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2、教学新课: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我基于三点来进行设计。

(1)开放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等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几乎每一个问题我都配有相应的文字及视频资料。(观看)再加上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就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自主探究,弄清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了。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疏漏与不足而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个问题是臭氧层破坏。因为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就涉及到了,所以在观看了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之后以练习题的形势来使学生巩固次知识点。

大气污染和酸雨这一环境问题,我同样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让学生来进行加工整理。

当然,教师应及时补充信息,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是指网络化、系统化。即重点知识小结。

(2)充分利用课件

这个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直观性较强的文字、图片、数据、视频资料。他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状。

(3)精心设计活动

本节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学以致用。在教学时先由课前探索活动引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危机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探究,弄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课下由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关注并研究自己生活中的环境危机。也就是此处的案例探究。学生以“荒漠化”为主题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并在这节课上向大家做了战士。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最后的漫画反思将此活动推上了高潮,可以说这幅漫画是本节课中心思想的总结与升华。

五、说教学效果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全面和谐培养学生素质,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输灌对象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而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上一篇: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反思下一篇:山东大学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