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液体》说课稿

2024-07-19

科学《认识液体》说课稿(共10篇)

科学《认识液体》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认识液体》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三课。

2、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体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想。

《认识液体》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学生已学习了《认识固体》。了解了固体的一些性质,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认识液体。

本课是以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其他性质的认识。在探究液体性质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研究以及运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实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目标——认识液体。

3、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有性质。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2)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广漠,知道液体的颜色、味道、轻重、流速、表面张力等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体验液体轻重、流速、表面张力的性质。

二、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这样说到:“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一个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要依据”。因此,本课为了让学生认识液体的性质,我设计了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等,为学生全面认识液体的多和种性质,提供多种探究方法。在课堂上我主要引导学生以①自主学习,②提出疑问,③实验探究,④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知道表述一种液体只从它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这些表面性质是不够的,还要从它的形状、轻重、流速、表面张力等多方面、多角度去说,才能说得更加具体、更加全面,通过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亲复种标准的基本理论,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我根据这一理念,运用简单易行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根据学生在上一课中所学《认识固体》的知识,引出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液体》。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猜猜这些常见液体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凭什么来判定。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颜色、透不透明、气味、味道,接着向学生交代这些都是液体具有的特点,在科学上把这些特点叫做性质(板:性质)

这样以旧引新的导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急于了解、认识液体的其他性质。

(二)研究液体的其他性质

这是本课突破重点、难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时机。

1、引导学生知道还能从哪些方面去研究液体的性质。

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猜测——怎样研究——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各小组一边做实验一边完成表格的填写。

4、各小组汇报实验经过、发现及得出的结论。

(三)全文小结。

通过回顾本堂课所学的有关液体的知识,最后得出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四、说知识延伸

在本课结束之前我设计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必须不断地去观察、猜测、研究,我让学生回去做实验,把两和睦不同的液体倒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有趣现象。做好记录下节课来汇报。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明、清晰,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3、认识液体

性质:颜色、气味、味道、透不透明、

《认识左右》说课稿 篇2

本节课,我选取人教版第二册《左右》一课,在这一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大部分智障学生缺少方位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左右及无法分清镜面条件下的左右这一共性特点,进行改进,我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设计了校本教材《认识左右》。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为15岁左右,智商在50至70之间,大多缺少方位概念,无法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方位,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却又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律动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天性,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分辨,掌握了关于镜面对称条件下的左右。

三、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他们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运用体验法施教,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体验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和技能,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我通过学生对左右的掌握情况设立了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分辨左右;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

2.过程与方法:注重体验过程,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完成有效的知识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完成初评;突破难点;强化巩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完成初评

此环节以律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导入,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关于左右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要观察学生对左右的感知情况,测评出完全掌握的有多少,偶尔需协调的有多少,不能掌握的有多少,并在以下教学中给予指导支持。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突破难点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辨,以便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实物演示,认识左右

活动1.说出名字

按照初次测评的结果分组坐,并进一步强化,低能力组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左边、右边同学的名字。高能力的学生帮助补充完成。

活动2.观察积木

我拿出多种颜色的积木摆放好,让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数第二块积木是什么颜色,顺势说出,为什么我看到的和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此时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站到我的位置观察并说出结果。从而引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左右的位置是发生相反变化的,这时交代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我们叫镜面对称现象。

活动3.分析照片

我出示一张多人合影的照片,让学生找出在我的左边是谁?那么在实际拍照时我的左边又是谁呢?进一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个环节:运用所学,理解镜面

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在学习团体操及律动舞蹈时,做镜面运动,学生分辨不清。虽然我们的左右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

活动1.同桌互做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拍手歌引入教学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虽然彼此伸出的同一侧的手,但却是相互交叉才能配合完成。为下一步学习镜面动作打下基础。

活动2.观看录像

第一步采用直观观看的方法,让学生看相同方向下的动作,请高、低能力组的学生各一名,跟随录像做动作。然后全班同做。第二步,再次观看录像,说说不同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此时引导说出与录像中的人是相反动作的,并让全班同学试着跟做,我进一步指导纠正镜面条件下的对称动作。

活动3.镜面动作

我采用分组式教学,高能力组的学生动作难度加深,做镜面条件下的动作,强化辨别左右。低能力组的学生由辅助教师带领继续学习镜面条件下辨别左右。

第三部分:强化巩固

练习题1:

“请学生说说教室的窗户在你的哪边?那么你想想窗户在老师的哪边?”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练习题2:

通过课件,找出正确的位置来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下的左右。

最后,在我的引领示范下做镜面动作,与学生共同跳一段律动舞蹈,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同时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掌握情况。

七、作业布置

我依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分层式作业,强化巩固完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当然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未完全理解掌握等现象。那我会在施教过程中适时调整,借用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大型团体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位置。

初中液体压强说课稿 篇3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讲了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对全章有重要的意义.(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说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是明显的这一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过渡句)接下来我将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雪板站在雪地上,让学生观察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穿滑雪板的人不会陷到雪地里面。再举出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行走,而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那么小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的现象以及试验中有哪些因素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2)保持与上一次乙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上述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板书)并让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P=F/S,单位N/m2。(板书)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帕斯卡(Pa)(板书),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派代表组回答。学生会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出: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我将总结: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既能让我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范文 篇4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与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第一大块、说教材分析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节安排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活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因此本节课重要性显而易见。

第二点、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各位评委看投影。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第三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放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因为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尽管在前面已初步接触,但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理解,对学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主要用实验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第四点、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1课时,因为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时,只要得到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的定性关系,并不要求定量计算,这样容量就较少,能够用1课时完成。

第五点、教具准备:

请各位评委看投影

演示用:装满水的薄塑料袋、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课本图9-11实验装置、水、盐水、盛水的大圆筒

学生用: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盛水的大圆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

只有准备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实验又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求知;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因此选择以上教具。

第二大块、说教学方法:

《学生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作为教育者,应勇敢地面对改革,自觉完成从重“教法”向重“学法”的转变。教育理论认为,好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智商、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而教师能起到影响作用的是后两个因素。我针对初二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喜欢看实验、做实验的特点,我准备用多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记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总结归纳、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三大块、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

(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

(2)潜水艇下潜的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3)深海中的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

教育专家指出: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斯托克威也曾说过:“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设计以上问题旨在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能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问题上。

第二步、演示实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请各位评委看投影的五个实验

(1)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学生用手指触及其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2)向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3)向上端开口、侧面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4)将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5)做课本图9-11实验,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

这五个实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现象分析其中的道理,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点。经过这五个实验的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有助于接着提出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常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猜想,不能毫无依据乱猜。

第三步、设计并进行实验

学生猜想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讨论完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实验方案,大家互相点评并完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现象,深入全面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学得的知识能够保持较深的记忆。

方案成熟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老师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在实验前用投影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四点,请各位评委看投影:

(1)、压强计的探头插入水中前,应注意U形管两侧的液面不能出现高度差。

(2)、测定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时,一定要使金属盒保持在同一深度处。

(3)、本实验中,在压强计的探头插入水中由浅入深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U形管中两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在测定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而转动压强计的探头时,我们必须认真观察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否改变。

(4)、玻璃仪器,轻拿轻放,以免打坏。

第四步、各组用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派代表汇报。

第五步、老师评价。

老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学生实验、师生对话、结论汇报,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们及时给予表扬,一方面是对优秀同学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同学的鼓励,能使全体同学都有进步。

第六步、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小结是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及时巩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七步、当堂巩固:内容是实验册第58页“WWW”中的第1、2两题

这两题正好复习了课堂上的实验,及时测验,及时反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大块、说作业与板书设计

第一点、作业设计:课本第68页“WWW”中的第1、2、3三题、自学信息库中的推导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第一题、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身边也有许多的物理知识。

第二题、讲述前人做的实验,这个小实验一般人不会相信,不能理解,而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能很容易解释,可见学习物理知识很有用处,能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也能揭穿社会上一些骗人的小把戏。

第三题、让学生做身边的小实验,使学生感受实验不一定非要在实验室进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前三题都较简单,可满足全体同学的学习需要,布置自学信息库中的推导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目的是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要。

第二点、板书设计:

二、液体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作为板书,并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这种形式条理清楚,一目了然。

科学《认识液体》说课稿 篇5

班级:10初教(科学)学号:1031601024 姓名:王卷生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陈沉与浮的特征。

3、教学目的

(1)科学知识

①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②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2)科学探究

①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②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③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4.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5.教学难点

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演绎法、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法、开放、自主。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引入: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魔术)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三)实验验证

(四)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五)介绍死海

(六)课堂小结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魔术)

教师:以一个魔术将学生引入课堂——做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的实验。引导学生猜测。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并验证猜测(包括实验的设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教师:让学生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测。学生:学生猜测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

(三)实验验证

教师:指导加热方法提出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做液体加热实验观察;比较加热后两种液体残留物的异同;得出实验结论。

(四)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出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开始试验调制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五)介绍死海

教师:叫学生读有关死海的介绍;介绍中国的死海。学生:观看介绍死海的幻灯片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作业,下课。

六、说板书

黑板分为主板和副板 主板:

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加热后得出结论:2号烧杯中的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

调制液体后得出的结论: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副板:

一、记录马铃薯的沉浮

二、记录学生的猜测

大班科学活动《地球妈妈》说课稿 篇6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班的幼儿忽然对班里墙上的地图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长大了,对新事物有了主动探求的欲望。在宇宙这个博大的空间里充满了人类许多不知道的各种奥秘,而地球作为无垠宇宙中银河系的一员,对于孩子们同样是充满强烈的吸引力和神秘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这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又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更应该让幼儿从小做起,因此我和孩子们共同制订了主题活动《地球妈妈》。

二、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通过《地球妈妈》的主题活动,不仅会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和尝试中领略宇宙和地球带给我们的神奇与奥秘,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地球同人类之间的关系,既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又规范了幼儿的社会行为。

三、目标分析

1、本活动目标。①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宇宙和地球的探究兴趣。②通过了解地球的简单知识,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③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有保护地球的愿望。

2、对目标的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中心点,它不仅着重于幼儿的发展,更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订教育目标时我既要围绕总目标,同时又要关注其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显性教育在于通过对“地球妈妈生病了”的了解,而教育幼儿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提高环保意识,同时隐性教育意在培养幼儿对事物探究的能力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图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有效提问等。

六、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几种简单易见的环保方法。整个活动过程既富有情趣,又环环相扣层次紧紧相连,让幼儿在一个宽松自然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教学中我也主张让幼儿自己在“寻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八、过程分析

1、总述:整个活动过程,时间大约需要25~30分钟。基本流程:观察地球仪——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们的家园——地球》——小组按要求讨论“地球妈妈生病了”的原因——师生互动“如何保护地球?”——争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2、分述:第一环节为活动的开始部分(大约需要3分钟)用谜语引出地球仪,同时引出我们的学习内容。采用手段:个体操作。地球上有什么?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意义?谁生活在地球上?最后教师提问: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们的地球》。第二环节: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们的地球》,这是活动的基本部分,(大约需要20分钟)。这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完成教育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三个层次:①简单了解地球的形成、大小、自转及昼夜的产生等。②了解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头发剪掉了—树木被砍伐;衣服弄脏了——水和空气被污染了;身体发烧了——臭氧层被破坏;)。③用分组讨论、师生互动、有效提问等进行集体性学习。同时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

3、让幼儿掌握几种简单易见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如:植树造林、废物利用、垃圾分类(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对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忆、概括、总结,并在幼儿的交流探讨中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在此环节中,我使用的教学策略是:①随时关注幼儿探讨的结果,并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②引导幼儿去搜索记忆中平日的生活景象,规范幼儿的社会行为:哪些是应该提倡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③因势利导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环境的愿望。同时,在此部分中我认为要体现《纲要》中提出的“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指导者”的理念。为此在幼儿活动的基础上我尽量发挥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采取分组交流法,让幼儿5人一组,共同参与设计与交流。“假如我是地球小卫士”——让幼儿知道每年的6月5日是地球环境日,大家一起植樹造林,消灭垃圾,变废为宝,保持空气清新和清洁水源,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园。并且请幼儿为我们的家园设计美好的蓝图,同时让幼儿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这一活动的安排是让幼儿在自己的画笔与想象中,进一步提高环保的意识及对未来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美好的憧憬。

《认识分数》说课稿 篇7

(一)》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一分

(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认 识的第一节学习内容。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物和除法,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分数表示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做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分数,对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义,认识还比较模糊。【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感受、经历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

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感受、经历抽象出分数的过程,知道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

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课堂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中秋节这天,猴妈妈带回来3个桃子,猴兄弟俩可高兴了,(PPT出示分 桃子的场景)同学们,3个桃子,要分给两只猴子,你们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 学生很快就知道,每只猴子各先分1个,剩下的1个一只猴子分一半。师:分一半是怎样表示的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一半吗?请大家先想一想,尝试着用画图、数字等方式来表示“一半”。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来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画了一个桃子,从中间分开,表示一半;有的同学可能画了一个圆或长方形,但分得不平均,教师要让其他学生指出并帮助他加以改正,让学生感受到一半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开,其中的一部分是一半。

可能有的学生写了1/2,先让学生自己解释一下这个分数的意义,请其他同学结合情境帮助补充说说对1/2的理解,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理解1/2表示1个桃子的一半,既平均分成两份中的1份。教师带学生读一读1/2,并示范写1/2。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先让学生用图形来表示’“一半”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抽象出1/2这个分数。引出今天的课题“认识分数”。

(二)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1.涂一涂,写一写

对1/2有了一点感觉了吗?请你涂出下列图形的1/2,有没有信心?学生独立完成时,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以“你为什么想这样涂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对1/2的理解。

全班交流时,教师有意识的先展示不是平均分的作品,让其他同学帮助改正,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再展示同一个图形,表示1/2的不同的分法,“他们的分法不同,都可以表示这个图形的1/2吗?”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交流中明确: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1/2。2.折一折,涂一涂。

现在,知道1/2表示什么意义了吗?你还想知道什么分数呢?请几个同学 快速说一说。如3/

5、1/4等。把你想知道的分数先写在练习本上,信封袋中有不同形状的白纸,你可以从中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先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知道的这个分数,等会,我们选一些表示不同分数的同学上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让学生根据想到的分数,自己画图来表示,借助画图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全班展示时,先让1个学生上来说说自己表示的分数,重点让学生把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过程说一说。

“还有谁也想到这个分数了,你又是怎样画图表示的呢?”让表示同一个分数,但表示的图形不一样的同学上来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

再出示一个同学的作品,“他表示的是哪个分数呢?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在学生说清楚图形表示的意义后,再快速出示几个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学生说分数,反过来让学生学会看图用分数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认一认,读一读

对于分数的定义,教材并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本节课只是让学生在动手 做一做,说一说的活动中,能借助具体情境说一说对分数的理解。而对于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读、写分数这些了解性的知识,我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自学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读一读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并指定一个分数让学生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你能再想出一个分数,并画图表示它的意思吗?这一开放性的活动,目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个分数意义。通过学生展示互动交流,让全体学生认识不同的分数以及不同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四)总结本课,在总结本课环节,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活动经验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如“3/4表示什么意思?” “你可以怎样表示3/4?”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活动经验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说课稿《认识钟表》 篇8

一、教材分析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让学生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钟表是一个复杂的计量工具,表盘复杂。对于成人或高年级的同学,读出或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不难。但对于一个刚入学3个多月的一年级学生而言,难度就大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实际教学可能需要2至3课时,我选取了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一)》作为今天的说课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数字及其分布规律、时针、分针。

2、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初步养成珍惜、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由于表盘的复杂性,钟面上不能反映此时是上午或下午的时刻,学生难以正确地读出钟面上对应的时刻,所以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 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三、说学法

1、认识钟面时,先请学生观察课件:你能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

2、让学生观察钟面模型,分针、时针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时针、分针)

3、钟面上的数字有几个,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4、数字、指针有什么用,借此说明如何读钟面时间。

5、请学生动手,拔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拔出或读出对应的时刻。

四、说教法

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总结全课。

(1)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我们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漂亮的闹钟,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钟面)

2、学生汇报:自已的钟面上有什么?

3、钟表自述。师板书:12个数、分针、时针。

4、辨别实物钟的时针和分针:老师出示实物钟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出自已小钟面的两根针,并贴上两根大的时针和分针。

5、转动的方向:拿实物钟演示时针、分针。并请学生拿手跟分针一起转动,板书 :(2)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

1、(课件出示小红家主题图)并伴随闹铃声响。问: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出示3个纸钟面8时、3时、6时:要求同学认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说出认的方法。并贴钟面在黑板上,板书时刻。(设计意图:纸钟面时刻的出示并把时刻插在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感觉非常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3、分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3)操作:

1、老师拨钟:拨4时、10时、12时学生认。看到12时的两根针你发现了什么?(重合)然后手指黑板上的6时,那你们再看看6时的两根针,你又发现了什么?(成一条线)

2、学生拨钟:同学们想自已动手拨一拨吗?(提示先拿好钟面,找到时针、分针)课件出示2个图片:同学们早上做早操图和喜欢看的{动画乐翻天}节目要求学生说和拨出上面的时刻,并说出拨的方法。

3、拨自已最喜欢的整时时刻。拨完后,指名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4)、方法应用

1、小明的一天。(多媒体出示教材的6个画面)

(1)、出示6幅图。小明的一天学习和生活安排,要同学说出小明几时在干什么? 指名说前两幅图,然后演示两种不同的写法。再翻开书本92页,用两种书写方法将“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逐个出示课件)集体订正。

(2)、小组讨论:小明一天的活动安排得合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说明理由。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思想教育。然后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已一天的安排,让全班学生设计意图价是否合理?

2、画时针。

师:大家看看这几个钟表少了什么?你能帮它修一修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3、(出示课件)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5)、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认识图形 说课稿 篇9

——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们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图形》。所说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75-76页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因此本节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图形。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领域。本课是在上册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教材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基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通过看、摸、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了解五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做,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五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这五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景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3、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能够直观辨认出这几种图形。

2、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立体图形引入,初步感受面与体的关系。体会到图形间的关系。

3、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5种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难点:初步感受面与体的关系。

四、教学主要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介绍老朋友引出新朋友

今天,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了一盒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组长赶快把盒子打开,一起看看吧!

对,就是积木。你还记得他们都是什么图形吗?请每人都拿起一个说出他的名字,并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师小结: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朋友在说的时候都提到了“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立体图形上这些平平的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给孩子们带来礼物的情境,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并借助孩子的已有经验,从孩子话语中提到的“面”,巧妙地引入到平面图形的学习。】

(二)多种活动中认识新朋友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各种活动中直观辨认图形。因此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个活动,力求在活动中,借助学生的操作经验、学习经验、思维经验认识五种平面图形。

活动一:画一画(把新朋友画在纸上)

刚才大家都提到了这些立体图形上有面,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些面画到纸上呢?小组交流,进行汇报。

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每个人都画出自己手上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设计意图:在课前调研中,我发现孩子的操作经验不足,所以想出方法后,先请一个孩子到前面来演示,其他孩子再来操作。通过孩子的操作活动,感知面从体上来,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了联系。】 认真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只有一个面,都是平的,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活动二:分一分(给新朋友分类)

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这些平面图形,请小组长从信封中拿出这些平面图形,认真观察,给这些图形分分类。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分类情况:(课件上展示学生可能的分类情况,但不用说)

当学生出现上面的几种分类结果后,我并不急于肯定对与错,而是学生分别说说自己这样分的道理,因为我认为学生的这几种分类结果没有对错之分,只能是好与不好。而且让学生说理由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方法。

同时,学生在说理由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比着来说 有同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了一起,有同学把他们分开了,能分别说说你们的想法吗?请你用手中的小棍摆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摆的。设计意图:把长、正方形对比着学,有利于孩子正确区分,语言上也比较好表述,再通过用小棍摆出长、正方形,进一步感悟长、正方形的特征及不同。

其次,由于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比较明显,所以本节课中就把这两种图形弱化了,简单说说即可。

逐一出示不同的三角形,让生说是什么图形。问:它们长得都不一样呀,为什么都是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不同样子的三角形,感悟三角形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再次,把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作为重点,由于孩子不好表述,所以与长方形对比着来感知。师拿出平行四边形,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叫什么?”

思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长的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进一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不是直的,有两条边是斜的。”

活动三:想一想(想新朋友的样子)

老师任意说出一个图形的名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再和同桌之间进行互动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

出示一些变式图形,说出它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活动四:找一找(找生活中的新朋友)

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设计意图: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应用,迁移拓展。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1、把朋友送回家。

【设计意图:不仅强化面从体上来,还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体做好铺垫。】

2、猜猜他是谁。(用正方形手帕遮挡住图形的一部分,利用课件出示图形其中的一个部分,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这个部分猜出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整体的感知,在孩子根据图形给出的一部分想象另一部分的过程中,还原了全部图形,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教育学生看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或一部分,要考虑全面后再下定论。】

3、利用手中的平面图形来拼摆图案,比一比哪组摆的最漂亮。【设计意图:拼摆图形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图形特征,体会图形间的关系的过程。】

(四)自主梳理,归纳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谁来说说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头脑中能够留有学习的痕迹。】

五、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后测题)

从右侧的那个物体能画出左侧的图形。数出图形各有几个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1)你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落实情况如何?

①很好的落实()②基本落实()③未落实()(2)你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入状态?

①很充分()②能调动()③未能调动()(3)你对课堂生成关注得如何? ①灵活驾驭()②基本关注()③未关注()(4)你认为教学设计和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是否吻合?

①全面吻合()②基本吻合()③不完全吻合()(5)你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如何?

①很好地完成()②基本完成()③未完成()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借助已有经验,在活动中学习。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体验,感悟特征,辨认五种图形。

2、分出层次,在对比中学习感悟。

针对五种图形,分出不同的层次来教学,把简单一些的三角形和圆弱化,而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对比着来学习,既有利于认识图形特征,进行区分,又有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

《千米认识》说课稿 篇10

《千米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平等的首席”。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适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因为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学生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课件请学生观察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认识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平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确实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历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巧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准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提供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准确的估计。通过电脑课件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准确估测感到高兴,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第二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抢着汇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电脑课件显示从学校出发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忘记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又问:“从学校出发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学生根据掌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容易。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牢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争夺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研究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米,并且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

出示画面: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上午九点整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天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高空风40-50公里/秒。九点十分,飞船和火箭成功分离,火箭工作完成。飞船升空后运行在距离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距点火583秒。九时四十分,当陈炳德总指挥正式宣布:“‘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掌声雷动,一片欢腾,很多人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并配有神六升空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认识的最大的长度单位,老师及时肯定学生,并请学生自己交流他们认识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会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吗?

《千米认识》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简。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

难点: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

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

三、说学法

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进修附小到红石湖公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可以布置学生绕操场跑道跑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

让学生结合实际感知以及测量找出米与千米的关系,同为合作解决二者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千米=1000米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这一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应用长度单位的例子吗?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谈一谈学习体会。

再回顾知识的同时,对情感态度方面也进行回顾整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教学重点的认识,促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认识》说课稿3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千米的认识。

说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它们不仅为本课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同时为本课千米与米的化聚作了思路孕伏、迁移。认识千米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也是长度单位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需要。教材例3通过到某地还有多少千米的情境图,引出千米,同时告知 400米的跑道2圈半就是1000千米,得出1千米=1000米。例4是要学生量出100米,走10个100米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做一做,让学生举例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1千米有多远。这个过程在课堂上操作不利于教学,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但这个例题启迪我们教学千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千米=1000米进行千米与米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已学的单位间化聚得到正迁移。学习好这课是今后学习土地丈量、平方千米等知识的基础。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生活熟悉路段距离,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较长距离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习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时能自觉进行估计的习惯。

由于利用千米和米的进率进行化聚在今后学习中经常遇到,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反复体验和想象、推理来建立观念,而新课程提倡建立单位观念。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和体验建立1千米的观念。

《千米认识》说课稿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课时,它是本单元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测量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推测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例2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而主动构建1km的长度观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抽象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能用千米进行恰当的估测。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观念”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孩子,在上一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坐出租车、看路边的交通警示牌、路标等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也已见到过千米。但“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那如何给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差的二年级孩子建立1千米的观念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逐步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游戏中学习。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知识。本节课,我就准备将“捕鱼”的游戏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

2、在情境中感悟。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巩固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我设计了让学生估测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测哪些地点之间是1千米;欣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3、在活动中构建。为了在例2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我准备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提前与体育老师联系,让学生上体育课时亲自围着操场走5圈,记下时间,为帮助学生构建1千米的观念作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准备从“引入、感知——展开、体验——练习、应用——拓展、延伸”为主线,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清水到大竹”的具体长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将主题图摆在了练习应用中的图片欣赏环节。而本节课我准备就采用谈话引入教学。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顺便也就复习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顺便再抛出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其它长度单位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通过这一提问,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

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在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进行估测,层层感知,逐步形成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我我准备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初步估测,激发求知欲。在引入问题中,当学生说出“千米”时,让学生展开第一估测:那你们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学生回答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可这就让恰好激发了学生想知道确切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游戏,建立感知。当学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时,我就可以利用课前玩儿的游戏进行引导了:“上课前我们玩捕鱼游戏时,8个同学组成的鱼网大约有多长呢?”同时,请1竖排的8名同学起立,将手拉起来,让鱼网再现。学生在已有的对米的认知基础上,估测出这是10米后,就接着提问:“那8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800个同学呢?”让学生逐步推算出“800个学生拉着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10个100米就是1000米”这一阶梯,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1千米好长呀!

第三步:通过实践,逐步构建。“大家都认为1千米好长!那你们具体去走过1000米吗?”面对学生的满脸疑惑,我便给学生介绍:我校运动场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时,播放一名学生围操场走5圈的片断。看到片断中的小男孩随着圈数的增多,表情的变化,立刻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路也回到自己围操场走了5圈时的情景。这时,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逐步总结出:原来沿操场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长,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1千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就让学生从观察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测,巩固升华。当学生对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们进行第二次估测:“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抢着汇报。由于此时学生对1千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根据第一次估测的经验,估测的准确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多媒体显示学生从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悉的画面,情绪怎能不激动,学习热情定能大大提高。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又回到第一次估测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间也相隔1千米呢?让学生根据刚建立的对1千米的认识和自身估测的经验各抒已见,相信定能听到学生自信的回答。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历了“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体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比较清晰了,回到最初不会的问题上,再次进行估测,这样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就进行了再一次的升华,

第三个环节:练习、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前面两题是基本练习:

第一题:连线题。多媒体出示人步行及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行驶速度,让学生在自己手中的题单上进行连线。

第二题:填长度单位。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这两道基本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千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题:是让学生从欣赏图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应用。各种各样的路标、道路指示牌上,我们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她哺育了千千万中华儿女;连绵起伏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它是中华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当欣赏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千米,进行延伸。

第四题:向同学们出示一段“神舟”六号的图文资料,其中有很多带有千米的数据,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千米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本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外体验活动,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再次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说板书

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认识》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谢谢大家!

《千米认识》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由于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千米认识不深入,因此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三 、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分组讨论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是,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分别有多长呢?

想一想,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千米。(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的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千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二)自主探究

温故知新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新课先知

自学教材26页例4。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它也叫( )。

2、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的长度。 运动场的跑到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 )米,2圈是( )米,2圈半是( )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因此,1千米=( )。

米和千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如果学校操场跑道1圈长200米,那么( )圈正好是1千米。 4、用卷尺量出100米的距离,看看它有多长。

( )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

( )个500米是1千米;5个200米是( )千米。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 )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6、一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00米,( )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千米。(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千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

1、组长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组织小组交流疑问。

2、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使学生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四、展示激励

1、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

2、全班学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补充,并作出一些评价。

五、当堂检测

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

3、千米是比米——(填大或小)的长度单位。 辨一辨。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3、1千米又叫1公里。( )

算一算。

20xx米=( )千米 4千米=( )米

1千米—600米=( )米 1千米+500米=( )米

1公里=( )千米 6千米=( )米 (使学生进一步解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拓展练习

学校运动会1千米的跑步比赛中,第一名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离终点还有100米,最后一名此时跑完了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千米认识》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0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君悦花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设计意图: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提问: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提问: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五、巩固应用

这里老师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设计意图: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设计意图:安排这几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设计意图: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认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千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又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换算打好基础。教材例题首先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整体感知千米的含义,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看一看、走一走、算一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体会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真正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随后的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活情境中。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运用千米来描述事物长度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组织学生回忆: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环节:实践体验,构建概念。

我打算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个层次: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千米。通过媒体播放搜集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你还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2个层次: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师设疑:1千米到底有多长?组织学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体会100米的长度。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走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1千米=1000米。通过引导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第3个层次:感知、体会1千米。提出问题:学校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我打算分两个层次设计练习:基础练习:第1、2、3、4题。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既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又巩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综合练习:第5、6题。通过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亲身体验和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千米认识》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四、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电影相距38()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认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你知道我们学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华跑了5圈大约是多少米?同桌讨论后,交流。汽车每小时能行70(

),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交流自己看见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km。

(二)实践体验“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后回答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小结:1千米=1000米。

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回答。

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学生观察后独立描出图上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怎样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用什么单位合适。

5.“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所以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千米认识》说课稿10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千米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上册“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厘米,再从1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再实际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

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

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二、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习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三、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初步技能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

《千米认识》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一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xx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第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第二、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第三、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第四、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千米认识》说课稿12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三、从校外旅游出发体会千米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千米认识》说课稿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用投影、挂图代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课件“认识千米”见课件展示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4、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的第1、2题)

1、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下一篇:国外应用追溯系统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