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成果

2024-06-21

体育活动成果(共8篇)

体育活动成果 篇1

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幼儿园 郑锦玉

活动名称:大班体育器械滚圈游戏 活动目标:1.掌握滚动呼啦圈的技能。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探索呼啦圈的更多新玩法。活动重点:掌握滚动呼啦圈的技巧 活动难点:保持滚圈时的平衡

活动准备: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呼啦圈。2.场地中画两条50厘米的跑道。3.热身音乐和放松音乐。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音乐随郑老师做热身运动。(幼儿站成两排手里着拿着呼啦圈做热身运动。)

二、问题导入

1.幼儿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玩过吗?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谁来表演? 3.幼儿再次尝试,邀请新玩法幼儿展示。

师:除了这些玩法,你们还能想出其他玩法吗?看谁能玩出不同花样?(幼儿探索)

小朋友们,谁能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

三、基本部分

1.学个别幼儿,引出学习内容

2.教师规范滚圈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练习滚动呼啦圈。

教师示范动作:小朋友站在呼啦圈的后面,双手交替推动呼啦圈,使其向前滚动。

3.幼儿游戏。

①一个接一个,逐一展示,教师指导。

游戏规则:现在请小朋友快速站成男女两排,男排站在第一跑道,女排站在第二跑道上。一个接一个把呼啦圈滚到终点线后,拿着呼啦圈跑到起点,站到队伍后面。(表扬)

②分组游戏

游戏规则:以三人为一组,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的第一跑道和第二跑道上。小朋友站在呼啦圈的后面,双手交替推动呼啦圈,使其向前滚动.一直滚动到对面小朋友面前后拍手,然后要站队伍后面观看。

师:哪一组获胜了?为什么? ③分组比赛

师:我们再来一次,看看这次哪组滚动呼啦圈动作最灵活,最熟练?

游戏规则:以三人为一组,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的第一跑道和第二跑道上。小朋友站在呼啦圈的后面,双手交替推动呼啦圈,使其向前滚动,尽量让呼啦圈在跑道线上滚动。呼啦圈倒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滚动,一直滚动到对面小朋友面前后拍手,然后要站队伍后面观看。

师:哪一组获胜了?为什么? 4.获胜幼儿讲述取得胜利的原因。

师:你们为什么总是获胜?(认真,守规则,滚动快,呼啦圈与人同时前进,手眼协调)

5.情感教育

师:输的小朋友,请不要灰心。虽然这次输了,但是我们勇于探索去尝试,总会赢的。

四、整理部分

体育活动成果 篇2

一、从作课教师的重视看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

第一,积极与承办单位联络,初步了解学情、上课地点及上课器材等情况,为展示课作初步准备。

第二,能按照大会要求提前2天(部分学校提前3~4天)到达赛地,主动深入学校了解学情,深入课堂接触学生,深入作课点实地查看和再次确认作课场地器材。

第三,由于是异地上课,按照规定部分自制器材设施需要自带,于是一批批、一包包的自制器材不远千里运抵武汉,有的是随行带至武汉。如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李超老师及其团队,带来了他们设计自制的 “多功能跳远辅助教具”;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姜伟老师及其团队带来了跨栏用的“泡沫棒”和“皮带栏”;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王志强老师所设计的单杠课,要利用10副自制移动单杠进行作课,由于不便托运和携带,他们到达武汉后就地购买自制,诸多事例不再一一列举。

第四,作课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与评审专家的沟通,从与作课教师们的沟通过程及展示现场课的效果来看,他们认为有机会参加全国展示是其莫大的荣耀,不仅是展示其个人教学水平,更是展示其学校和省份体育教学成果难得的机会, 于是作课现场出现了身着“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海市二中”校服上课的情景。

第五,作课教师的作课表现,可以简要概括为专注、自信、激情、精彩。

从上述作课教师们鲜活的事例,我们看到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认真负责、 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精神,正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许有人会质疑(交流互动过程中就有教师提出)这样接触学生的过程、这样的兴师动众、甚至有少数课还有作秀的成分(本组点评的5节课几乎看不到秀课的成分),这还是全国优秀体育教学的评比和展示吗,对我们常态课教学借鉴意义大吗,甚至有教师提出应该现场抽签上课。那么我们反向思考,不接触学生行吗?2~3天能很好地全面了解学情吗?这样思考,大家都会明白接触学生、了解学情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的需要,2~3天接触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特别是作课教师们带来他们教学设计的自制体育器材、甚至让上课学生着其学校的校服,正是为了体现他们日常教学的真实教学情境。

我们应该为作课教师及其团队感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课教师及其团队展示出的精神风貌比教学展示本身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奋进,陶冶着师德,昭示着希望。

二、从观摩教师的参与看体育教师队伍的学习态度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据统计共近3000名教师参与了观摩学习。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研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活动,传承了上届活动在课后研讨互动的环节,即自选教材分学段每2节课后就地进行点评研讨;指定教材采取分学段、同教材进行作课展示(同课异构)。 当3节课结束后就地进行研讨。

研讨时,首先要求作课教师就课的设计和课后感受进行简要说明;指导教师就指导该课的设想和思考、做法作简要介绍;然后由点评专家对展示课进行点评; 最后由观摩教师与作课教师、指导教师、 点评专家进行互动式研讨。这种基于教学现场,用研究的眼光看每一节课的研讨形式,为各地、各校构建“课例研修”的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了范例。从研讨互动看:

第一,观摩教师积极参与观课。虽然本届展示活动共分七组(其中健康教育一个组)进行,但观摩教师们都能根据自身任教实际到各展示点观课,中途虽然部分展示课涉及到场地转移,但教师们为了更好地参与研讨,也能随展示课进行转场, 几乎没有退场的教师。

第二,学习劲头高。由于每组观摩教师人数较多,一些教师怕得不到提问互动的机会,采取了全程录音、全程录像,为课后进一步研讨学习留下第一手资料。

第三,互动积极、研讨有深度。从本组的研讨情况看,作课教师渴望得到同仁的评价与指点,观摩教师希望就看课后心中的困惑得到解答,例如,浙江省教科院余立峰教研员提出的“用自制移动单杠上单杠课可行性问题”,大家经过共同研讨认为,用自制移动单杠上单杠课开启了教学的新思路:一是解决了没有固定单杠上单杠课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固定单杠数量不够如何解决课的练习密度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利用辅助手段突破学生上单杠心理挑战的问题;四是达成了通过单杠教学发展学生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平衡、身体姿态等教学目标。交流互动达到了深入研究、明确指向的目的。

三、从活动内容的丰富看观摩展示活动的创新与导向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既有优秀体育教学现场课的展示,也有优秀健康教育现场课展示,同时还有体育器材展示,既传承了往届优秀体育教学展示活动好的传统和做法,又进一步丰富了展示活动的内容。

第一,增设健康教育教学展示,从课程的角度填补了观摩展示只重视体育教学而忽视健康教育教学的不足。自2001年课改将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来,其课程就拓展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 并对健康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进一步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每学期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并且在课程内容和目标设置中进一步明晰了学习内容及要求,但健康教育无论是在培训上,还是在教学评比及教改引领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健康教育教学目前成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的薄弱环节,能坚持开设健康教育教学的学校和教师微乎其微。

第二,增设体育器材展示活动,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不仅展示了企业在场地器材设施上的研发成果,可供学校体育工作使用。同时,展示的许多器材设施也开启了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场地器材设施的发展,场地器材设施的研发将有力推进学校体育的创新与发展。

四、从展示课的呈现看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发展

(一)看教材内容的呈现

本届活动共展示优秀体育课38节课,健康教育课6节(见表1)。其中38节优秀体育课中田径类教学内容12节、体操类12节、球类8节 (篮球、足球各4节)、武术类3节、民族民间类1节及其他类2节。从教学内容的呈现看:

1.体现了《课标》提出的“四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特别是田径类和体操类这些体育运动的基础性项目,在本届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2.高中选项教学的多样性,小学教学 内容的游戏化和趣味性也得到了较充分地 体现。

3.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心理、营养、安 全等《课标》的目标要求,因此,本届活动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看教学目标的确立

从本组展示课教学设计的文本看(见表2),作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特征,又有所侧重,特别是技能目标呈现出了目标具体、层次分明、 具有可操作性、且目标难度适宜等特点。

(三)看突破重难点学练方法的实效性

正确确立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重难点确立的方法:第一, 依据教材内容本身定重点; 第二,依据学生,即因人来确立难点;第三,结合目标来把握和突破重难点。

只要准确把握了重难点,并紧紧围绕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组织呈现学练内容,那这节课一定是一节较成功的体育课。如,高中组所呈现的5节课均能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且突破重难点学练方法得当,针对性、 实效性强(见表3)。

(四)看练习密度与运 动负荷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和心率曲线图等指标是反映一节体育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面。“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是本届教学展示活动研讨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本组展示课看,每一节课的设计都高度重视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1.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设施,提高学 生的练习密度。

2.创新学练方法,提升课的练习密度 和运动负荷。

3.利用“课课练”提升练习密度和运动 负荷。

4.在课的节奏上,注重精讲精练、精 讲多练,体现以学生的学练为主来提升练 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体现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四性”中的健身性,即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从本组5节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监测结果看(见表4),达到了全课练习密度25%~40%,基本部分练习密度40%~50%。全课平均心率120次/分~145次/分左右的要求。

(五)看教学资源的创新与运用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要把握“难点—重点—重点—难点”四个点进行审视。

1.要从项目内容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来审视教改。《课标》明确了各水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从“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水平一至水平三,即田径类项目)、水平四为田径;及其他五类项目(球类、体操类、游泳或冰雪类、武术类、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同时从体育运动核心身体素质(水平一为柔韧、灵敏和平衡能力,水平二为柔韧、灵敏、速度、力量,水平三为灵敏、速度、力量和心肺耐力,水平四为灵敏、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广大体育教师普遍认为田径类教材要么枯燥乏味, 要么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体操类教材技术动作难度大、具有不安全因素等。这些对项目学习内容的总体审视是客观的、实际的,这也从项目内容学习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那么,如何破解项目内容教学的难点问题就成为了教改的重点,如何让田径类项目学生乐学,如何让体操类项目易学,安全就是教改的重点。本组展示的5节课中1节体操课和4节田径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达到学生乐学、想学、易学、学有收获。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李超老师的蹲踞式跳远“起跳”课,开发的多功能跳远辅助教具“踏跳有声音、摆动腿收腿有碰杆、立腰向上有球顶”,学生学得有趣、练得开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王志强老师的单杠课,通过自制移动单杠,回答了“学校无单杠也可以上单杠课,单杠数量少也可以上的有密度”等问题,同时通过降低难度、团结互助告示我们单杠课也可上得有趣、安全、易学。

2.要从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审视教学。这点在前面已经阐述了,这里就不重复。因此,学校体育教改必须坚持基础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来真正达到破解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六)看教学评价的运用与效果

1.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例如,浙江省绍兴市王志强老师的单杠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同伴的互评;北京市常连霞老师的蹲踞式跳远课,通过小组坐在凳子上观察同伴的练习动作进行小组评价等等。

体育活动成果 篇3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93-0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层次、评价的时间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成果鉴定和评奖的重要环节;是调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体育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尤为复杂和困难。不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还是近几年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阻碍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中的一个症结在于没有合理的方式来评价体育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因此,构建科学和公正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理的评价原则是整个体系构架的基础之一。

1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有关部门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仅标准不同,规则不一致,而且具体运作过程也不相同,总的状况是存在某些不统一、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的现象,下面是我国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标准不统一首先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什么是国家级学术论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的结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评价中的“马太效应”在评审过程中来自名校或名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受到重视,来自一般学校、一般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1.3评价中缺乏回避机制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有的人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1.4评价中的暗箱操作表现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评定的标准是什么,评审的过程怎样,评委的权利是什么,评委的责任是什么,评委的召集人是谁,参评者的情况怎样,参评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价机制缺乏监督机构、投诉机构和复议机构。

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不仅牵动着千万个单位和学者的心,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有评价和鉴定机制,否则,如何确定知识产品或科研成果的价值呢?知识的评价标准或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代表着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使用,必须作进一步说明和界定。

2.1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体育科学体系中,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需要强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们充分肯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差异和区别,不过在本研究中,我们更为强调的则是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相似性、共通性、统一性,强调在人文与社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保持张力,将之合称体育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育社会现象,其研究主要范围包括: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竞技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信息学、体育法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心理研究、比较体育、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在现阶段,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界定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表明,描述和论证社会科学成果特征的文献多集中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评估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但何为“社会科学成果”,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认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说明它是“成果”,判断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义内容的资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主要选取了20种相关的资料文献,具体篇目可参见参考文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献在“成果”的定义中提及了“创造性”,这是一项成果被确定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标志,还有的文献将创造性界定为:“新思想、新结论、新观点、新事实、新材料、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新概念、新发现”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性——理论不新则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则要观点新,观点不新则要资料新,资料不新则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则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则要视角新”。“那种一无新观念、二无新资料、三无新方法的东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从知识的新旧联系出发,将这种有新意的东西概括为“运用己有的知识,研究创造的新知识”。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创造性结果”己经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具有价值的”、“科学的或正确的”和“广泛占有资料”等因素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在借鉴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简析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学术质量评价体制、机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自我评价、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评奖、专家直接评审等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学术观点的制约等因素,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单纯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标准难以掌握、浮动的偏离程度大和易于受传统观念、人情关系的影响等弊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评价研究成果。譬如,将科研成果的创造性、难易复杂程度、成果的“时间效应”、对决策管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别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权数,得出该成果的分值;有的则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提出了直接或间接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观量化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评价。这些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于改变单纯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减少专家直接评审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用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4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提出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评价原则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转化为利益,主体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主体利益的丰富性,形成了主体的评价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准确、公正的评价目标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原则,方可指望奏效。这里根据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以往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和本人的课题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4.1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体育、创新理论、与服务社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但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一般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4.2重视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创新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意义。

4.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以量化的“量的差别”。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被引证、论文收录转载、获奖和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等,体现为“间接测量”。

由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4.5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应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理论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立竿见影,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4.6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牵涉人数多,过程复杂,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因此,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成果。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

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从方法论上逐步解决现行体育社会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错误导向,有利于对学术研究者、学术评议人、学术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1):56-59.

[2] 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邓毅.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4(6):21-26.

[4] 刘劲杨,刘永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55-156.

[5]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6] 陈力丹.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制的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7-90

[7] 杨植,方一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路[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8] 张国春.社会科学成果鉴定(评价)初探[J].社会科学管理,1991(3).

[9] 朱唯唯等.体育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10).

[10] 邓毅.引证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1] 解飞厚,等.也谈科技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1998,(3).

[12] 赵振宇.关于社科成果评价问题及改进的思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3] 幺大中.建立以同行评议为主,数据库查询为辅的评价机制[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5).

[14] 罗晖,刘晓军.科技评价工作兴利除弊做重大改进[N].科技日报,2002-06-06.

[15] 姜春林.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定量评价中的引文分析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

[16]邱均平,任全娥.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15.

[17] 娄策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 金武刚.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1(4).

[19] 陈广胜,王松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3 (6).

[20] 孙浩,王海鸥.论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

[21] 何培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环境及其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02,(6):107-108.

[22] 黄长.学风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2):2-31.

[23] 刘碧坚.社会科学成果转换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6):65-68.

[24] 杨家栋, 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2).

[25] 高燕云, 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6] 马俊峰.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 1999(12).

[27] 阎世铎,张岩,刘德佩,等.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02.

[28] 罗书勤,罗加冰. 体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数学模型[J].体育学刊,1996(3):93-95.

[29]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活动:应用成果实践应用活动 篇4

一、活动目标

打造优质课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活动时间 建议三周。

三、实施步骤 1.课例展示

教研组或坊内每位成员在活动中,以附件形式提交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课例,介绍教学实践情况和自己的评价。

2.交流研讨

学员看完每个人的课例,有什么感想和收获,意见建议,请在此交流研讨。3.课例打磨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篇5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大薛小学 霍红

一、活动主题名称:

走近动物

二、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生息相关,是生命之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朋友们最喜欢亲近、交流的知心朋友。这个活动,就是以人类的朋友——动物为活动对象,设计猜谜、故事、表演、手工制作、设计动物家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活动努力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合作探究学习,又有个性特长展示,既有媒体资料播放,又有自主创新制作,突出实践课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二年级学生

四、背景分析:

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课外知识丰富,上课发言积极踊跃,对于各种新知都有浓厚的爱好。

课堂上老师能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信息,学生家庭也都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上课的平台。

五、活动时长:

总时长:六周

第一阶段:两周;第二阶段:一节课;第三阶段:一个月

六、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能力培养:

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长见识。

2、通过制作喜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认知能力:

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爱好。

2、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制作小动物剪贴画的能力。

七、活动预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预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2、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四周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学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预备制作小动物的各种材料。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上课的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预备,观察自己生活四周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可以跟家长或者同学学习自己最喜欢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和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一周后教师学生进行检查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预备时间,一周后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教师进行汇总。看看学生比较喜欢哪些小动物,老师可以做其它小动物的资料拓展工作。发现资料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为其他资料不全面的学生做个范例,这样让同学们下一周时间再使自己的资料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教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激起学生更加的喜欢热爱小动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到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交流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更加逼真可爱,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对于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对于预备不充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动手爱好。一周后学生教师做好一切预备,共同进行综合实践课的学习。

第二阶段:(具体一节课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

1、教师课件播放有关小动物的录像,并配上不同动物特征的音乐。

2、学生观看录像毕,表演或出谜,猜猜是什么动物。比比谁把小动物的特征表演得最象,谁猜的最准。

(设计意图:

1、通过观看小动物的录像,用肢体语言将小动物有特征的地方表演出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研究的爱好。

2、用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能成功的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3、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教师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又有什么特征呢?根据学生发言,课件演示相应的小动物。

2、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的(),()的()„„

(2)歌曲表演。

(3)诗歌故事表演。

(4)课本剧表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动物小组,自主选择表达方式,来告诉大家自己的喜好,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三)合作探究,学一学。

1、教师问:这些小动物真有趣!你想不想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预备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教师问:还有其它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学生研究出资料上没有的工艺制作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

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

2、多合作讨论,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催化剂。在小组讨论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螺旋性上升。这种共同讨论为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5、教师问:你们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6、学生小组交流,并评价

7、教师问:你预备用哪种工艺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

8、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四)、创意设计,做一做。

1、教师在教室中心设置一个“制作材料库”,将学生在制作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收集在一起。讲明留意点:A、留意安全;B、讲卫生。课件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

2、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

1、自主活动中的人格培养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讲卫生的习惯。

2、想象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工艺制作时,自由发挥度较大,充分的想象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我们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

4、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体验创作后的成就感。)

(五)、深入实践,画一画。

1、教师课件情景演示:“小鸟的家被破坏了,小鸟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他们没有了家,多可怜啊!小朋友们,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吧!”

2、学生为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理想中的动物家园,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这项活动,能体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从美育角度讲,又能展现出美感,从而提高学。)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动物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参观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互相评价、分析,用于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第三阶段:

利用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四周的小动物创设一个环境优雅的家。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九、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1、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2、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3、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十、评价方案

1、谁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3、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篇6

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教育,将理论武装贯穿工作实践始终。要继续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抓好群众观点、宗旨意识的教育,抓好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引导监管人员进一步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深入推进“两方案一计划”的扎实落实。要重点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切实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确保建章立制取得实效。党委书记要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分管部门,把握进度、推动落实。要围绕重点整顿任务,结合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拿出有力措施整改;要按照科学、依法、务实的原则推动建章立制,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性强、能长期管用;把专项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要认真梳理、系统归纳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长期保持下去。对于已经形成的制度,要切实落实好、执行好、遵守好。对于已经明确要建立但还未制定出台的制度,要抓紧调研起草。要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使各项制度在形式上简便易行,在具体内容上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通过健全和落实好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良性运行态势。坚持一手抓作风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以良好的作风扎实推动辖区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落实。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协调联动,把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纳入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形成常态化。对暴露出的问题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督促限期整改;对出现反弹的,坚决予以查处。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要敢于聚焦;对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要重点督改。要发挥群众在监督中的作用,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确保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体育活动成果 篇7

一、确定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反映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中主要的高层次代表性成果, 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并从研究的实际条件出发, 初步确定出下列统计 (评价) 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指标体系。

(一) 全国高校用学校体育教材、专著

1.学校体育综合性教材

2.体育教学论等专题性教材

3.学校体育范围内的专著

(二) 全国学校体育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1.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论文报告

2.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

3.其他全国性学校体育二级学会主办会议的论文报告 (及论文集)

(三) 全国中文体育核心刊物发表学校体育论文

(四) 全国体育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发表学校体育论文

(五) 中小学用体育教材、教材

(六) 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 近20余年全国部分省市不定期举办学校体育的学术报告会, 编写了一些地方用中小学体育教材 (及参考书) , 部分大学也编写过不少自用体育教材专著, 在近几届奥科会、亚科会上也有少量学校体育方面的论文入选, 但上述研究成果因不便全面查阅统计, 因此暂不列入本文统计指标范围。

二、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主要科研成果统计与分析

(一) 全国高校用学校体育领域的教材专著

1. 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 综合教材:20本

其中学校体育学16本, 体育教育学3本, 学校体育概论1本。这20本教材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时间序列上, 表现出每10年数量递增的趋势, 上世纪80年代共有5本, 上世纪90年代共有6本, 2000年至今共有9本, 后10年数量明显增加。二是在内容体系及使用范围上基本形成两大体系, 即由专业体育院校专家编写、并主要在体育院校通用的教材版本;由师范院校体育系科专家编写、并主要在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版本。这些教材在理论上开创并完善了中国学校体育的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发挥了培养学校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三是在层次上较为丰富, 涵盖了从中专体育运动学校到函授专科、本科用教材, 全日制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用教材。四是在教材名称上出现了“体育教育学”的字样, 其内容与学校体育学大同小异。

2. 体育教学论等专题性教材:13本

除上世纪80年代的1本、90年代的3本外, 其余9本均为2000年至今的专题性教材, 且其中“体育教学论”占了绝大多数。其背景主要是:随着新世纪初全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 专业课程体系发生新的分化与整合;不少院校新开了“体育教学论”等专业模块课程, 急切需要开发编写新的专题性教材。因此, 众多版本的体育教学论应运而生, 为新世纪体育院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学校体育学领域的专著:31本

基本特点是:第一, 从时间上看, 上世纪80年代未见专著出版。其中有10本为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 剩余21本全部为2000年至今的专著;第二, 从内容范围上看, 从学校体育史到学校体育理论热点问题, 从专题性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设计、体育课程研究到课余体育和国外学校体育的不同研究范畴, 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第三, 从专著的研究形式上看, 既有个人的学术积累、自由探索的成果, 也有由专家小组经合作研究而成的系列丛书 (如曲宗湖、杨文轩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1-4册”等) , 还有以近10年部分学校体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为主体的学术专著;第四, 这些学术专著大大丰富发展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拓展了过去教材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展现了研究者的不同视角和研究新领域, 体现出鲜活性与时代性, 其中不少专著已作为部分体育院校本科教学的补充或参考教材, 或作为研究生教学研究的参考、代用教材。

总体而言, 上述学校体育教材专著大部分都产生于近10年左右, 其研究范围较前20年明显扩大, 质量和深度大大提高。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前10年主要向国外学习、借鉴、吸收经验;第二个10年, 尝试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初步探索实践;最近10年, 在前两个阶段学习探索积累基础上, 大量涌现出有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成果的总趋势。但是, 本文由于统计资料受限, 可能还有一些省市出版的, 特别是来自基层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的研究成果 (专著与教材) 未能统计在内。

(二) 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我国各地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近20余年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全国性学校体育学术报告会上发表的论文, 是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起上述少数学者专家出版的教材、专著而言, 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入选发表的学校体育论文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每4年一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涵盖了包括学校体育在内, 近20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向全国征集论文的基础上进行评审入选, 申报论文的入选率在40%~50%, 是全国最大规模、最高层次、最具体育学术代表性的全国性学术报告会。

由表1可见, 自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以来, 每4年一届 (个别会届因原因提前1年) 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每届入选论文中学校体育方向的论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七届大会共入选学校体育论文1048篇。其次, 从第一届至第八届的入选论文数量逐渐上升, 且从第五届开始, 还为学校体育领域的专题报告开设了两个以上的报告会场;2000年第六届大会后, 入选论文数量剧增, 每届入选数达200篇~300篇, 几乎是过去四届的总和。第三, 学校体育领域的论文在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十几个学科入选的总论文中, 占据相当重的比例, 最低为12%, 最高达16.3%, 有一半会届的学校体育入选论文占当届大会入选全部论文的第二位。第四, 代表性强, 在上述历届入选的学校体育论文中, 作者既有专业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学者, 也有在校就读的学校体育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 还有大中小学一线的广大体育教师, 及各省市的体育教研员或体育卫生管理人员。论文内容也反映出逐届拓展、日益丰富, 跨学科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的局面。在质量上基本代表了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由最初较单一的研究方法, 逐渐走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重视实证研究的道路。

(除个别届数论文数未查到外, 已查到大部分已开历届大会的学校体育论文)

2. 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

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属的体育研究会, 自2000年开始主办的每2年一届的全国学校体育大会, 集中了来自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研究论文, 是全国性学校体育学术交流的另一重要途径。集中反映了2000年以来, 全国学校体育研究的基本成果与特色,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表2可见以下特点:一是从第一届至第五届, 入选论文总数较多, 且呈逐步增长趋势, 由第一、二届的500余篇到第三、四届增加到700篇左右, 第五届上升至800篇, 平均每届总数670篇;二是每届会议中论文质量较高的专题报告论文, 占入选总数的⅓至⅓ (除第三届) , 平均每届为109篇;三是其中两届 (第三届、第五届) 大会与全国中运会科报会相结合, 既丰富了中运会科报会的学术交流内容, 又扩大了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影响。5

3. 其他全国性学校体育二级学会会议及会议论文集

以下主要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各地院校承办的各年度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 有的在会后优选部分论文出版了论文集, 可从另一角度反映出历年学校体育论文的发表情况。

由表3可见,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全国性学校体育二级学会主办的国内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有5次, 其中4次集中在2000年以来的9年间, 反映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成果在2000年后达到了新的高峰;历次会议突出了不同的交流主题, 引导学者在专题领域内深入研讨。

4. 其他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学校体育学术交流报告会

因难于找到齐全的文字资料, 据笔者参与历次会议的情况回忆,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2年,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为主, 分别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院校举办了中日两国学者参与的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 中韩两国学者参与的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 中日韩三国学者参与的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 中美两国学者参与的论文报告会, 共计不少于5次, 每次入选论文不少于50篇, 总篇数近300篇。这是我国学校体育科研逐步走向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体现。

三、近20年来全国体育院校学校体育领域的博士、硕士论文

(一) 博士论文数:40篇左右

(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为主)

(二) 硕士论文数:350篇~400篇

需要说明的是, 限于研究条件和全国体育学硕士点的设立时间各不相同, 各校的学校体育方向研究生全部毕业论文很难精确统计。上述数字主要是几所专业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方向研究生论文数。还有相当数量的全国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学校体育研究生论文 (50余个硕士授权点) 尚未统计入内, 其总数不少于200篇。

四、全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校体育论文数

由表4可见, 4个主要中文核心期刊近9年来发表学校体育论文数达1445篇, 仅北体大学报近9年来发表的学校体育论文数, 就达745篇, 这已超过了自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全国省级以上体育刊物发表学校体育论文的总篇数 (600余篇) ;是全国1950年~1979年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校体育论文 (52篇) 的10余倍。

五、近三十年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

(一) 以学校体育类教材、专著为主的代表成果, 在高校培养学校体育专门人才、建立和丰富课程体系、推动学校体育学术研究、活跃学术思想、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二) 从学校体育教材、专著到以不同形式发表的论文, 全部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到地方省级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决策与管理,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决策参考与管理依据。无论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出台与实施, 还是历次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 以及2007年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 其中都不同程度地总结吸收或参考了当时相关的学校体育科研成果。这是学校体育科研为社会服务的价值体现。

(三) 各类学校体育科研成果, 在指导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 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参考作用。特别是近20年来, 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交流形式丰富、成果数量急增、传播方式多样, 广大基层一线体育教师通过订阅相关杂志报纸、上网查阅信息、购买相关书籍, 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信息, 成为指导他们实际工作的得力工具。

(四) 学校体育各类科研成果为初步构建中国特色的不同风格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可靠的依据。近三十年来, 各类学校体育科研成果, 大大拓展了学校体育科学理论。无论在宏观或是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 不管是“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还是全国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 以及不同教材教法的创新, 或校本课程的开发, 都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现在, 正是需要集中力量, 对这些大量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扬弃, 进而重新构建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时候。

(五) 学校体育科研成果在研究、交流和传播、应用的过程中, 影响、转变着学校体育界的观念与认识, 大大活跃了学校体育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人加入研究的行列。做“研究型的体育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体育教师的自觉行动。而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观念更新, 且更自觉地投入学校体育科研, 则将更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科研迈向新的阶段。

六、展望

(一) 加强宣传与引导, 建立会议与刊发论文的查重审核机制, 解决当前在论文成果方面的大量重复研究问题;有组织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团队研究或协作、联合研究, 使不同内容的、独立新颖的学校体育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二) 跨学科研究是今后学校体育科研提高质量的重要方法学途径之一。当今的学校体育科研, 不能再局限于原始的经验层面或单一的教学技术、方法层面, 而应从哲学方法论层面入手, 左右跨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体育史等诸多学科, 借助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与技术, 以更广阔的视野, 多角度、多层次创造性地探索学校体育的各种问题, 以求更深入地认识学校体育各类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更科学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 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仍然是学校体育科研的中心。体育新课程改革仍然要在推进中加强研究, 以研究指导改革;积极探索和解决近几年课程改革中争论的有关热点和矛盾;体育教学领域仍有常研常新的无尽问题, 如不同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各类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各种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手段的科学化与应用性创新等, 可能是今后长期需要集中研究的应用性问题。

(四) 从战略研究角度看, 我国的学校体育要尽快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必须要有重大原创性成果, 必须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元研究。要集中优势力量 (如相关高层次研究基地的科研立项, 体育博士生的论文选题等) , 在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重大基础性研究, 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体育兴趣行为变化规律, 学校体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本质与功能等问题。

QC小组活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篇8

关键词: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005-02

QC小组活动在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不仅为企业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现场环境,更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虽然小组成果在其形成或成熟的同时,就完成了其应用转化的全过程。然而,对于一些跨地区经营的以总—分公司结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企业而言,大量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只局限于其所在分公司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对于与成果课题有着完全相同背景的其它分公司,要么也开展相同的小组活动,要么依然面对相同的质量问题未进行改进或不知如何改进。这不仅是QC小组活动成果价值的一种损失,更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不符合QC小组活动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主旨。为此,文章结合在总公司从事QC小组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实现QC小组活动成果在大型企业内部的推广及转化谈几点想法和认识。

1建立企业内部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的管理平台

多数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国有企业,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采取统一归口管理并逐级分层管理的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小组活动的流程展开,即年初注册管理,年中培训并实施小组活动的过程监控,年末组织成果评审、发布、表彰奖励。对成果如何在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推广应用,或转化为总公司层面的管理或技术标准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因此,要实现企业内部QC成果的推广及转化必须从机制建设入手,建立一个集小组活动全程控制、成果评审挑选、成果推广、成果转化、成果信息传播反馈为一体的QC小组活动管理体系,为成果的推广转化搭建一个全过程控制的管理平台。

1.1健全小组活动全过程控制机制,保证成果质量,为成果推广转化奠定基础

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以成果的安全、可靠、有效为前提。虽然QC小组活动遵循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按照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来展开课题的研究,但受小组人员对活动程序的认识深度、采集数据的方法、统计工具的应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等影响,特别是企业中一些管理方法的影响,一些小组的活动质量不高,所形成成果的可靠性不高。因此,必须对小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以提高成果质量:

①建立QC小组活动管理网络化的组织机构。按照管理层级,逐级明确负责QC小组活动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并深化到班组的直接上级。

②建立员工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的常态机制。通过对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掌握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根据企业层面的“薄弱点”、小组水平参差不齐的“低洼点”、专业知识应用的“提高点”,确定普及型培训、针对性培训及现场专业讨论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并建立配套管理办法,保证培训投入的“性价比”。

③注册课题的审批机制。采取小组注册宽松而课题注册严审的方法,通过建立注册课题目录数据库及成果目录数据库,严格课题注册逐级审核。一方面,对课题研究内容与以往成果相同的小组,及时介绍成果信息,避免重复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工区一级(班组的直接上级)小组选题讨论会,提高课题的可行性。

④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机制。建立QC小组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或通过对已有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扩充,实现对一线班组QC小组活动的动态监控。

⑤成果的认定评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的成果评审专家库,吸纳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专家及一线班组长入库。进行企业内部的评审资格认定,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审专家队伍中的比例。明确对成果经济性、安全性、专业可靠性的认定部门责任,坚持逐级评审认定的原则,突出对成果实际应用情况的现场评审。

1.2建立成果推广价值的评估方法及内部推广渠道

QC小组活动成果多表现为对企业当前的设备、工器具、工艺、流程进行“小改小革”或小发明。成果形成的周期普遍较短,解决问题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成果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因此,实现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对成果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成本进行确定和分析。为了提高对成果推广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可通过在成果评审标准中增加对成果推广价值的评分规则,实现成果材料评审与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单渠道双结论。然后根据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得分排序,按照企业管理层级由对口专业管理部门逐级确认推广的成果及其范围,并逐层推荐。总公司层面则根据各基层单位的推荐结果按专业分类交由总公司对口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挑选,最终确定推广成果及范围,提出推广方案,并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其中需申请专利进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则移交并转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

同时,建立推广应用结果的反馈渠道,由各级QC小组活动的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成果应用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及时向专业管理部门反馈,以便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1.3建立对推广成果的补偿奖励机制

QC小组活动成果既是企业的智力成果,也是小组这个小集体的智慧结晶。虽然从知识产权的归属上,QC小组活动成果归属于企业,无偿使用是企业的权力。但小组、分公司、总公司之间必竟存在着权责区间不同的现实。因此,通过精神上的肯定和奖励,加之适当的物质回报,将有助于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处理。如:建立成果命名制度,即对将推广的成果以小组名称进行命名,增强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对推广价值评分居企业排名前列的单位给予“QC小组活动成果最佳成就奖”,体现对小组上级单位的鼓励和褒奖;根据成果推广的范围及产生的效益,结合《关于推进企业QC小组活动意见》(国经贸[1997]147号)及本单位对优秀QC小组的奖励规定设定奖金发放等级,从而实现对小组因贡献成果的经济补偿。这样不仅能激发小集体的活动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推广过程中的协作效率,营造企业内部小集体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而且也是对原QC小组活动奖励内容的补充(因为一线班组中一些富有创新和质量改进意识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由于苦于整理成果材料或材料整理水平不高常常与优秀小组的荣誉失之交臂)。这种面向成果应用价值的补偿奖励方式,有助于将QC小组活动引向更加务实的发展方向。

2推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

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不是将其作为企业的一种产品进而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推动行业发展,减少企业自行转化成果中的成本支出;二是维护企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此,在进行成果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理智引导成果申报专利

专利在法律层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法律授予技术发明人在一段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另一方面是技术发明人作为法律授予其独占权的回报而将其技术公之于众,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有关专利技术的信息。目前,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逐步增强,特别是近两年企业对技术及管理创新的高度重视,一些单位将获取专利作为企业内部创新工作的评价指标之一,促使许多QC小组对成果申报专利。由此,一方面企业要为专利支付申请费、审查费、年费等;另一方面,由于QC小组成果申报的专利多数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只对其形状或结构进行保护,不保护方法以及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加之企业难以了解是否存在侵权现象,所以当申请的专利技术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缺乏市场说服力时,专利权仅仅成为标志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的证明,而没有更多的存在意义。因此,要切实维护企业利益,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判别审核:一是成果是企业在不授权的情况下他人不能无偿使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方法;二是成果申请专利后,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或顾客满意度;三是成果涉及企业的管理核心或产品的技术核心,具有对竞争对手的排斥性,需要严格保密。

2.2为有偿转让成果创造条件

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针对性和局限性较强的特点,一方面影响了市场主动对其进行转化的热衷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内部进行转化的积极性。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果推广的成本。(这里的成果指在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基础上进行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或较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具在外形、结构等有所不同的生产设备、设施、工具。)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大,对行业的影响力也大,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的需求往往推动了其行业内部上游企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因此,及时向上游生产企业提供成果信息,有偿转让成果,不仅缩短了企业的推广流程(如委托加工),同时有偿转让还将减少企业推广成果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而且在产业链条的相互作用下,还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努力为成果的有偿转让创造条件。

①邀请生产商参与小组成果的研发。目前,这种方式在一些小组中普遍存在,通常是小组提供思路及设计图纸,由生产商进行成品加工制作。这种方式下,一旦生产商发现其具有批量生产的价值,在较短时期内成果即可转化为商品或商品的一部分,企业不必再委托加工进行小批量的生产,且很快能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双方合作前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及收益。②开办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网页,介绍成果应用成效,并向生产商提供成果目录。③邀请生产商参与总公司的成果发布会,组织成果展示推介会。

3结 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QC小组活动虽然立足于现场,着眼于细节,以“小改”、“小革”、小发明为荣,但为数众多的小组以最为广泛和频繁的创新以及坚持不懈的质量改进,不仅能为企业更能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永久的活力和坚实的力量。QC小组活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对于QC小组活动的管理工作而言,实际上是“A”阶段。这个阶段在QC小组活动过程中是唯一必须借助于外界力量完成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而言,也同样需要行业协会的介入,才能使QC小组活动这一股也许微弱但却坚韧的推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NT公司QC小组活动实践[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上一篇:厌学主题活动设计下一篇:电信分公司演讲比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