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2024-08-29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共11篇)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实行了私有化,试图以此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上。英国、德国、捷克私有化的运作方式各有特点,这是与三国的国情及其设定的改革目标密切相关的。三国国有资产出售的许多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具体的改革运作方式,对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英国的国有资产出售运作方式?

(一)主要过程 ?

英国始于1979年的私有化浪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出售了那些虽为国有、但已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商业运作的企业,如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爱默森国际公司(Amersham  International)和皇家军工厂(Royal  Ordnance)。在政府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查之后,这些公司基本上以现有形式被直接出售给私人部门。在第二阶段(始于1984年),私有化的范围扩展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部门,如英国电信(BT)、英国天然气公司(British  Gas)、苏格兰电力公司(ScottishElectricity),以及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由于这类公司一般都规模庞大,私有化主要采取了公开上市方式。这一阶段也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重组以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私有化之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在第三阶段(始于1995年),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这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由于在私有化之后政府还要继续提供补贴,这类企业的私有化主要采取了特许经营的形式。

(二)主要方式

1.交易出售(Trade  Sale)?

即通过政府与可能的购买者之间的直接谈判将国有企业出售,有时会包括一个涉及少数投标人的招标,以及一份类似于招股说明书的企业信息备忘录。在这种方式下,投资者常常需要作出新增投资或引入新的管理方式的承诺;同时也会将部分股权无偿分配给企业的原有雇员,这可以看成是对雇员地位变化(由公共部门的雇员变成私营部门的雇员)的一种补偿。?

交易出售主要适用于三种类型的企业:规模较小的;因在短期内面临生存危机而必须尽快出售的;因经营期过短而不符合上市要求的。?

该方式又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1)将公司的部分股权(通常为足以控股的股权)出售给投资者。?

(2)将公司股权出售给原有的经理人(有时也可以包括雇员),即经理人(和雇员)收购

模式(Management-employee  Buy-Outs)。?

(3)将整个公司出售给第三方(常常是本行业的其他公司)。?

2.中长期特许经营?

即授权给私人部门,由后者代表政府负责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经营者需要作出新增投资或引入新的管理方式的承诺。特许经营时期的长短可根据承诺投资额的多少或具体业务的不同而调整。在经营期内,私人部门对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但政府仍可从宏观上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管。经营期届满时,政府可将特许经营权再次出让,也可以恢复对企业的直接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2

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分析

(一)取得资产时的若干相同点及相似点分析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和入账价值的确定基本相同。首先,二者的取得方式完全相同,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投资、接受捐赠、非货币交易以及债务重组等。其次,对于二者在取得时入账价值的确定也有着诸多相似点,我们试对此加以举例分析。外购时,其实际成本的确认都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金及与其该项资产相关的其他一切合理支出。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则均按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计价,且当投资资产的价值大于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时,其差额都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计价也是完全相同的,而且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二者都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企业由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无论是否涉及补价,会计处理完全一致。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货币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以及以债权换入的资产,都按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计价,涉及补价的则按类似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资产的计价方式确定入账价值,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资产时同时取得的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等。

(二)摊销资产成本时的若干相同点及相似点分析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价值的损耗,固定资产的已损价值在会计上称之为折旧,而无形资产在价值上的损耗则称之为摊销。尽管二者的价值损耗从专业术语上表面看不尽相同,其本质含义是基本相同的,而且二者在折旧或摊销的方法及预计净残值的计量等方面也基本相同。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时的折旧(摊销)金额均为取得时的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若已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对各自的预计净残值的计量,二者都可以选择采用原值乘以净残值率进行计算,折旧(摊销)的方法都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对于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计算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都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即在会计处理上均按照受益原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等科目。

(三)期末计价时的若干相同点分析

企业每年年末都应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的,都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估价,当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该项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则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差额即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可收回金额都应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当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的折旧或摊销费用也应在未来期间进行相应处理,而且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都不得转回。

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主要差异分析

(一)在实物形态和创造经济效益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且在使用过程中其原有实物形态一般都会保持不变,而且它在一定会计年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一般都可以可靠计量。而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等都不具实物形态,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二)自创(建)资产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

企业自营建造的固定资产原值应包括建设期间的全部支出,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与自营建造固定资产相关的支出以及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长期负债利息等,而且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及相关支出均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过渡核算,建造完工再将其转入“固定资产”科目。而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一般认为研究阶段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而进行的资料及相关准备,将来是否能转入开发及开发后是否能形成无形资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企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在会计处理上,设置“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进行相关账务处理,会计期末再将该科目的余额转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虽然同样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二级科目为“资本化支出”),但符合条件的支出才能转入“无形资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自建时,其相关支出一般在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最后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而无形资产自建时的相关支出在不确定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采取费用化及资本化处理并存的方式。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具有确定性,而无形资产的研发一般要经过较长的过程,而且研究阶段及开发阶段并无明显的界限,因而在费用化支出及资本化支出使得其价值确定上不免有些不尽合理,没有固定资产那样具有确定性。

(三)后续支出方面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发生的修理及改扩建等的支出。对于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修理费用都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会计准则规定,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然后转入新的“固定资产”,即在改扩建前,将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对于改扩建期间发生的各项符合条件的相关支出也计入“在建工程”,改扩建完工后将“在建工程”金额转入“固定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会计准则规定,在确认为无形资产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四)处置(或清理)资产时的差异

处置固定资产包括出售和报废。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首先应将其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予以注销,按照其账面价值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对于出售时的清理费用及结转出售不动产等应缴纳的税费也一并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其次,出售时取得的收入则应按实际取得的价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最后结转出售取得的净收益时则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无形资产出售或报废时,则将出售所得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及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后的余额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即直接根据借贷方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时,主要区别在于:固定资产处置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过渡)核算,而无形资产没有。

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启示

根据以上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相同点、相似点及不同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相关启示。鉴于二者都属于企业持有的长期资产,笔者认为可以将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并入固定资产(即:废除无形资产具体准则),统一处理相似的地方,而只对各自会计处理中特殊的方面作出相关规定,尽量使二者达到统一且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以下试举例分析。

(一)统一相同点和相似点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的损耗分别被称为“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其实二者在实质上都是反映资产价值的损耗,因而完全可以统一设置为一个会计科目。在资产处置时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最后结转净损益时转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而无形资产则直接用收入扣除无形资产原值、累计摊销及已提减值准备等项目后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虽然核算程序略有不同,但最终结果是完全一样的。由于二者最终处理结果完全相同,所以可将无形资产并入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二)对不同点的会计处理。

对于并入固定资产后,由于无形资产仍然存在其特殊的地方(如企业自创、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等),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单独列出进行处理。核算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支出时,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分析核算;或者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增设“在建无形资产”明细科目,该科目借方用于核算企业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相关合理支出。当该项无形资产研发后,根据新会计准则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3

1.购建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入当期支出或专用基金等科目。其原始价值同时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反映,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

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也不计提减值准备。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

3.基本建设会计游离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之外。事业单位以自筹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等项目的基本建設工程,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规程进行会计核算,工程的支出不作成本支出核算,只在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4.不反映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净值。减少的固定资产按原始价值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此过程中取得的价款、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直接列入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净值不反映。

5.不反映对外转出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与评估确认价值之间的差额。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金未付清之前,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的金额不一致。固定基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在此无法得以充分体现。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

1.无法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为:(1)购建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支,导致固定资产增加当期的结余虚减。(2)不计提折旧造成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也导致收支表提供的结余信息失真。

2.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不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发生的损耗无法在成本核算中体现,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无法为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三、吸收企业会计做法, 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

1.事业单位应该吸收企业会计做法,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予以资本化,建议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如下:取消“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结转自筹基建”会计科目,增设“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

对于事业单位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对于发生的国家基本建设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进行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外购需要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支出,借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

2.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引入谨慎性原则,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占有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情况。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事业单位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均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并应增列“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在扣除累计折旧后的余值;增列“固定资产净额”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在报告时点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实际价值。至此,可使得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净资产的情况,收支表能够反映真实结余的情况,真正体现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

3.将基本建设会计纳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围,真正反映自行建造取得固定资产的行为。作为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除外购形成外,也经常发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利用财政基本建设拨款、单位自筹资金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工程,对基本建设工程形成的实际成本支出也应做为单位资金支出做出相应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4.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发生盘盈、盈亏,出售、报废和毁损,通过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和“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溢的情况,并认真追究固定资产流失责任。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4

作者:杨智呈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精算师

新华人寿于2001年推出了英式分红保险产品,经过这几年的摸索,笔者逐渐领会了其中的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理念和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分红保险的基石——相互保险制度,然后阐述了英式分红保险背后蕴含的理念,最后总结了对我国的启示。

一、分红保险的基石:相互保险制度

从全球保险市场来看,保险主体是多元的,除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外,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保险公司(Mutual Insurance Company)。分红保险就是产生于相互保险公司,随后才被引入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是由所参加保险的人自己设立的保险法人组织,其经营目的是为各保单持有人提供低成本的保险产品,而不是追逐利润。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保单持有人的地位与股份公司的股东地位相类似,公司为他们所拥有。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也不能发行股票,其运营资金来源于保费。此类公司设立前期所需的资金一般是通过借贷方式筹集,各成员以其缴纳的保费为依据,参与公司的盈余分配和承担公司发生亏空时的损失。

虽然我国寿险市场上还没有相互寿险公司,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相互保险制度中学习和借鉴如何处理股东利益与客户利益关系的方法。从相互保险的制度安排中,不难看出处理这二者关系的基本方法就是:看最后谁来承担成本,看在某种产品中客户与股东的关系。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英国保险业对这种内在制度有非常详细、近乎完美的设计,并且已经将这种制定落实到了产品和日常经营中。这种制度安排在分红保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分析研究分红保险产品中蕴含的理念的思想,对我国保险业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国分红保险蕴含的理念

分红保险是一种保单持有人参与分享保险公司可分配盈余(英式分红还可以分享不可分享盈余),与保险公司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一种保险产品。保户在按/

5期缴纳保费以后不仅可以享受到一般的保险功能,还可以定期获得保险公司对资金运作所得利润的分红。分红保险的分红方式可分为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保额分红(又称英式分红)是指每年分得的红利不是现金而是保额,每年都根据上一年的保额按照当年的年度分红率进行分红,分得的红利保额再加到上一年的保额上,以这时的保额作为下一年分红的基础。保额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的“保障贬值”。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上主要是现金分红产品,新华人寿和太平人寿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有保额分红产品。保额分红最早产生于英国的相互保险公司,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本文所说的英国分红保险指的就是保额分红保险,该险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思想,下面对这些理念和思想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第一,信托观念支持分红保险的治理机构。英国的信托法是全球最全面也是最好的,它影响了很多产品,包括现在的开放式基金和分红保险。一般来讲,公司出售分红保单每年度要给大家分配红利,那么红利是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在股东和客户之间分配呢?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比例不低于当年的可分配盈余的70%。而在英国的寿险市场上不是这样的,他们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这些钱不是股东的,保险公司充当的是一个托管人的角色,收取的是“托管费用”。其分红保单全部采用增额红利分配方法。在这种分配方式下,在其每期增额红利和末期红利的决定上都赋予了寿险公司很大的随意性。当然,这种“随意性”的制度安排也就决定了英国保险监管机构将分红保单盈余分配的透明度以及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合理预期的考虑作为监管的焦点,“自有与公开化”成为英国分红保险监管的主导思想。不难看出,信托制度不仅是分红保险组织形式的首选,而且还是分红保险监管框架的基石。基于信托的监管模式分别从道德机制、国家监管和市场竞争三个层面约束受托人行为、保障客户的利益安全。信托制度从道德诉求出发,把受托人的利他主义精神内生化,形成受托人的利他主义偏好,从根本上保护计划成员。按照信托思想看待保险公司与分红险投保客户的关系,这个道理是非常深刻的,这样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用基础就解决了。

第二,重视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代表了其对未来红利水平及分配方式的预期,是建立在公司提供的产品说明以及保单红利演示基

础上的。寿险公司在进行分红业务管理和盈余分配时必须考虑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它是衡量分红保单经营管理,尤其是盈余分配中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重要标准,也是解决保单持有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合理预期已经成为英国分红保险的核心理念之一。

第三,有平滑的投资回报。英国的分红保险还能平滑投资回报,这是其他的投资方式做不到的。如果你买基金或者做其他的集合投资,你的净值和其他人的净值之间是没有调剂关系的,而分红保险能够进行分享调剂。每一年度的业务盈余是波动的,但是保险公司一般以稳定红利水平为原则,因此,业务盈余高的年度,可能并不提高红利水平;而业务盈余低的年度,可能并不降低红利水平。一旦出现非预期的不利变动时,也即社会环境有变化后,保险公司就可以动用之前的未分配盈余对没有退保的客户给予补偿。

第四,强调精算师职业判断。美国的保险监管是非常明细的,换个人一样也会做,英国则是要求职业人士有很强的判断力。英国是最早形成精算师制度的国家,什么时候分配,分配多少由精算专业人士决定。要求寿险公司的精算师对红利平滑、费用的收取与分摊、投资资产的分配、收益分摊等方面的操作方式和相关信息作出解释和说明,指定精算师必须把维护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保障投保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英国精算师协会成立于1848年,这个组织一直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客户利益、股东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三个方面的关系,并形成了一种支撑着整个英国保险行业的精神,持续了一百多年。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非常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保险行业基本上只有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这方面还很陌生,在教育上也没有体现出对这方面的培养。如果让股东做决定,股东可能是短期利益;让客户作决定,客户可能没有知识;让监管做决定,监管也是有任期的。所以它要求第四方的力量即专业人士来保证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个制度在产品设计中也能体现出来。

第五,合理不合情的奖罚制度。寿险行业和其他金融行业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寿险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要比其他金融行业高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保险业现金流量的决定因素是金融体系的外部因素,而不是金融体系的内生变量。这是因为只有被保人出险的时候,比如在被保险人死亡的时候,才会有现金流流出,显然这些影响现金流的因素不是金融体系的内生因素。寿险公司的现金流量的进

出主要是和人的生老病死有关系,而与金融市场的状况没有直接关系。资金是长期的,这就是寿险行业的最大魅力所在,但是投保人中途退保也会极大的削弱寿险公司的这一优势,从而给保险公司财务带来不确定性。保险公司给予中途退保的客户一定的惩罚,而给遵守保险合同的客户一定奖励的奖惩制度虽不合情却是合理的。

三、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分红保险产品是由丰富而强大的理念和思想作为支撑的。不难想象,国外的任何一种金融产品都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适用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支撑理念和思想。这启示我们: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合约,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合同,更是一种社会契约。有很多价值观的倾向、利益的理解、产品治理结构、信托的观点和法律与社会价值观在里面,这些东西是我们应该格外关注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引入国外金融产品或自己开发金融产品时,一定要保证该产品背后的理念、逻辑恰当地反映了客户和股东的利益。

更进一步来说,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在国外学习(包括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过分强调定量方法学习,而忽略了非定量方法学习;二是过于关注和学习美国的东西,相对而言忽视了向欧洲国家学习。通过对英国分红保险背后理念和思想的学习,相信读者能够认同笔者的观点:首先,欧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次,与定量方法相比,国外金融风险管理的制度、文化和风险管理方法背后的理念及其产生和适用的外部环境等非定量的东西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相关链接:分红保险简介

分红保险

即指保单持有人可以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保险种类,保单持有人每年都有权获得建立在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基础上的红利分配。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分红方式分为保费分红和保额分红。保费分红就是按照缴纳保费的额度进行分红,保额分红就是按照保额的额度进行分红。

保额分红

保额分红又称英式分红,是英国市场的主流分红方式,是以保额为基础进行分红,将当期红利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直接增加到保单的现有保额之上。新华人寿于2001年开始推出保额分红产品。此种分红方式更能突出保险产品特有的投资与保障的特性,使投保人在保障期内无需核保、申请增加保额便可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保障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的保障贬值。

两种分红方式的区别

保费分红的红利性质比较灵活,可留存也可取出,容易变现,但是投资收益率不如保额分红。

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篇5

一、固定资产的会计标准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对外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不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税法标准现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概念在不同的税种法规中有不同的表述:

1.《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不超过两年的,可以按实际使用数额列为费用。”

3.《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除不动产之外的固定资产是指:(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2)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4.《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国税发〔1997〕43号)第三十三条:“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为固定资产。”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法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固定资产标准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基于这类纳税人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价值一般不大,如果标准定得太高,对应纳个人所得税会产生较大影响。固定资产标准的不同,将直接决定其税务处理的规则不同,例如,某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外购一张办公桌作为管理部门使用,单位价值为1600元。在增值税法中,该办公桌属于低值易耗品,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在个人所得税法中,该办公桌必须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只能分期计算折旧,而不能一次性作为费用扣除。

三、差异分析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在会计实务中,每个企业需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资产特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制订本公司的固定资产标准,并据以确认和计量。对于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比如企业(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从而适应不同的折旧率或者折旧方法,同时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将其各组成部分单独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例如,飞机的引擎,如果其与飞机机身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从而适应不同的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则企业应将其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对于工业企业持有的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等资产,施工企业持有的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以及地质勘探企业持有的管材等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和管理。尽管该类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某些特征,如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数量多,单价低,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

税法必须制定严格的、明确的、统一的固定资产标准,以尽量减少依赖职业判断计算税款,这既是反避税的需要,减少纳税人的可选择性,同时也防止滥用税法,产生不必要的纳税争议。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概念强调的是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和时间,而税法强调的是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和时间标准。

此外,会计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排除在固定资产之外,而税法仍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6

一、高校现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现行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按历史成本原则反映其购置时的价值, 这种会计核算结果存在如下问题:

1.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很多单位对固定资产购入时随机赠送的物品、或接受其他单位赠送的固定资产及以自筹资金构建的固定资产不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固定资产;还有的单位房屋建筑物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扩建中增加的费用, 或因改建扩建工程而减少资产价值的部分, 不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点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往往出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净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账实不符。

2. 虚增净资产

高等学校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由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构成。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为购置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环节增加的固定资产在当期一次性列作支出所产生的净资产、和按收入一定比例计提的固定资产更新维修、修购基金 (专用基金) 所增加的净资产。这种核算在购置时列入支出同时按收入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又计一次支出, 人为扩大实际支出, 虚增净资产。

3. 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核算不准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发改价格[2005]1008号文件第二章第五条规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四部分构成中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最大, 而高校现行的做法是:固定资产核算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在投资形成时全部一次性列作当期支出, 计入高校学校教育成本, 此阶段学生承担的教育培养成本会一时偏高, 而以后各受益年份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却不用分摊, 使得教育成本偏低, 出现生均成本核算前后分配标准不一致, 收支不配比,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界限不清, 显然很不合理。

4. 会计核算体系不完整

(1) 会计核算主体不统一

高等学校核算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是通过学校财务账户核算的。而基本建设投资的具体核算需通过基建会计账户进行单独核算, 单独出具相应的财务报告, 形成另一个会计主体。在这种核算制度下, 高校基本建设资金与学校财务分开核算, 基本建设资金流游离于财务核算监督之外, 不利于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率, 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 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 由此导致该归属期间的成本核算偏高, 计算的结余、结转的事业基金核算失真, 这种核算方式, 掩盖了固定资产自购入至报废之前的资产总值及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因固定资产损耗减值的客观事实, 留下了人为调节当期预算结余的空间。

(3) 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简单

在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转作投资的成本, 是按协议价或评估价计算的, 在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时未考虑到协议约定价值或评估价不公允的因素。取得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收益仅设置“其他收入”科目核算, 不能全面反映投资收益的情况。

(二) 目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认识上存在不足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思想认识上不足, 认为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单位一切活动紧紧围绕教育, 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在价值计量上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不核算使用成本, 不计算盈亏得失, 使得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互脱节。二是在管理上形成重钱轻物、重购轻管。三是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上按部就班, 缺乏创新, 忽视了资源优化配置, 导致闲置浪费严重。

2. 固定资产监管粗放, 使用效率低

首先, 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全, 责任未落实到人, 管理不到位。其次, 两个会计主体核算, 对基本建设改建、扩建更新改造工程中增加的固定资产, 未能在一个会计主体下及时反应固定资产形成情况。再次, 对以自筹资金购置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采购随机赠送的固定资产, 不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 形成账外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租借, 会计管理制度上的原因, 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跟踪记录和登记, 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账实不符。

3. 管理手段落后, 资源共享难

管理方法上,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加强了固定资产信息管理, 一定程度上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但功能单一, 仍停留在单机版静态固定资产的建账、统计上。管理手段上, 各院系为扩大规模, 盲目争经费、上项目、大量重复购置, 导致闲置、积压等情况无法及时整体反映, 各单位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和资源共享, 资产利用率低, 共享机制不健全。

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一) 改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正确核算教育成本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 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以及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建议设置“累计折旧”用以计算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的方法是:按月对固定资产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文物文化资产除外)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除特别规定外, 高校对所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高等学校一般应当采用按照年限平均法 (即直线法) 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二) 统一会计主体, 全面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将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学校财务“大账”一个会计主体下, 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增设“在建工程”科目, 下设明细科目, 以核算高校基建工程、安装工程、大修理工程、技术改造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成本。

(三) 逐步实现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

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已不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 由于固定资产不同于其他类资产, 具有价值耗损、需要在一定时期得到补偿的特性, 对于固定资产的计量十分重要, 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及美国高校会计的相关经验, 逐步实现权责发生制, 主体做法是, 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科目, 按各个归属期计提折旧额。这样能够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提供真实、可靠、透明的会计信息, 提供准确的会计成本。

(四) 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建议

多年来高等学校实施固定资产折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关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

建议参考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给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作出统一规定, 解决实际操作中因理解上的偏差、判断不准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而给会计实务带来的难度和不可比性, 并结合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 定期进行调整。

2. 确定正确的折旧方法

由于高校之前从未计提过固定资产折旧, 为保持高校之间可比性, 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作法, 选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3.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标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多少年限为依据, 在此建议引入企业会计的做法, 并参照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及《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

4. 建议引入“预计净残值”的概念。

预计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 高等学校从该项固定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作法, 规定一个残值率, 可以考虑残值率为原值的5%, 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后, 不再提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五) 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使用,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 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校园网络由单机版静态管理建立专门的网络版动态管理系统, 利用条形码技术将资产管理彻底的从以前的管账变为管物。

其次, 设置管理系统用户的权限, 各部门及各使用人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询对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入账→领用→使用→维修→处置整个过程实时动态的全程指导和监控, 满足各类管理人员的需要。

再次, 加大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的管理责任, 强化使用部门管理资产的责任, 不同的部门和有关人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 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 以实现了人人监管的目的。同时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统计功能和查询功能实行与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的对接, 实现资产价值与实物价值的统一。促进高校信息共享,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六)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首先, 强化管理意识, 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结合本单位实际,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全员管理意识, 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其次,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中去, 选拔一批思想进步、责任心强、熟悉政策、懂业务、工作认真的资产管理员, 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

再次, 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做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明晰产权关系, 实施产权管理, 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充分合理配置资产。规范固定资产的购买和转让规定, 制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维护制度,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约束机制。

(七)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的管理

1.完善高校固定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随着高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途径的多样化, 为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建议引入企业会计准则的观念, 在长期投资中, 划分准备超过一年时间长期持有的股权性质的投资, 以及购入的在一年内 (含一年) 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权性质的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与计量规定为在取得时按照评估价或合同确定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长期债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按照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算, 即取得时支付的全部价款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明细科目。“长期股权投资”一级明细科目下再按照股权投资的被投资单位设置二级明细科目, “长期债权投资”一级明细科目下按照债权投资的投资种类、成本、应收利息设置二级明细科目, 进行核算。

2.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收益的会计核算

高校固定资产投资是通过让渡固定资产使用权, 获得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收益。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于投资成本收益, 是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 收到投资收益时借:“银行存款 (现金) ”, 贷:“其他收入——对校办产业投资收益”, 或贷:“其他收入——其他投资收益”。这样无法全面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损益及投资成本的收回情况。应当通过增设“应收股利”、“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确认被投资单位当期投资收益时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以便准确核算投资收益情况。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 篇7

1:外购资产的账务处理

(1)外购不需要安装调试的设备(例如空调、电脑等)

①已开票: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贷: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

②未开票:

借:固定资产-xx(净价)

贷:其他应付款-暂估

待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发收到发票后,要在U8总账系统中作一笔冲销的暂估凭证:借:其他应付款-暂估贷:固定资产-xx设备 之后,再做一笔挂账的分录:(分录同①)(2)外购需要安装的设备 ① 已开票:

借:在建工程-xx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贷: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 ②未开票:

借:在建工程-国内设备-暂估贷:其他应付款-暂估 发票到时,先冲暂估:借:其他应付款-暂估

贷:在建工程-国内设备-暂估 之后,再做一笔挂账的分录(分录同①)

2、关于付款的账务处理

3:关于工程到发票时的账务处理

(1)工程进度>所开发票金额,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xx供应商(金额与发票金额一致)

贷: 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与发票金额一致)

借: 在建工程-XX供应商(金额等于工程进度*合同总价)

贷: 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金额同上)

注:月末要对在建工程进行一次性暂估: 4:关于固定资产转固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贷:在建工程-xx设备

在转固之前,通知设备部及厂务部办理<<固定资产竣工验收单>>,之后把此单附在凭证后面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房屋及建筑物30年,机器设备10年,运输设备6年,电子设备及办公设备5年。采用直线法进行计提折旧,残值率为10%。(1)计提: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10%)

/(使用年限*12)

(2)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研发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之后结转辅助生产成本:

(2)工程进度<=所开发票金额,做账务处理如下:

(1)拿到付款的单据,先看一下合同跟踪表,若合借:生产成本-折旧费 同跟踪表中预付款项有金额存在,则需冲掉,会计分录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如下:

借:预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注:当付款金额大于预付款金额的请款有此分录)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2)若合同跟踪表无预付款项,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 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贷: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当月增加的,当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8

作者:李慧莲

随着近年来国家课程改革推行和续效管理制度的建立,英国基础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自2001年3月,英国政府发起持续性专业发展(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战略以来,如何通过促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专业发展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已经成为英国国家、地方教育当局以及学校的共同任务。与此同时,与校长专业发展有关的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也在通过开展需求评估、重塑培训理念、改革培训内容与方式等措施,对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进行改革,其中许多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对我国完善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绩效管理制度:英国实施校长领导力培训改革的背景校长领导力培训是英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诸多举措之一,它与2000年以来逐步建立的绩效管理(PerformanceManagement)制度有密切关系。2000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发布了《中小学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Schools)的通告,要求英格兰公立中小学根据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改进教师评价。2001年又公布了新修订的《教育(学校教师评价)条例》(Education(SchoolTeacher Appraisal)(England)Regulations),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框架。此后,绩效管理制度作为一项法定制度在英格兰地区公立中小学逐步推广。绩效管理制度旨在通过提供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支持性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成长。

所有公立中小学都要以书面文件形式制定本校教师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每个教师都应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责任和权利,学校通过建立包括目标设定、续效监控、绩效评定三个环节的持续循环过程,引导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实践证明,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学校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增强,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

绩效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学校为基本单位,集教师队伍的管理、评价和专业成长于一体的校本教师评价制度。它的对象涵盖公立中小学所有在任教师,包括校长以及由地方教育局或学校董事会聘用的任期一年以上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是一项多层面、多主体协同推进的改革策略,其实施主体涉及地方教育局、学校董事会以及学校三个层面。按照该制度要求,学校应设立若干个教师小组,作为负责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的基本单位。在这项制度推行中,校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既是负责实施教师评价的责任者,也是学校绩效管理的主体,其职责包括:确保教师小组组长履行职责;确保各个教师发展计划和标准的制订,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确保对教学实施监控,给予及时和必要反馈,以便教师对自己的绩效进行深入反思,并充分参与讨论;在向学校董事会建议教师加薪晋级时参考教师级效检查结果。由于校长在绩效管理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校长的专业发展尤其是领导力的持续性发展,也成为英国实施持续性专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通过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提高校长领导力培训的实效,成为近年来英国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和珩训机构的主要任务。

需求评估:实施校长领导力培训改革的基础针对以往的校长培训实践,英国教育标准局的报告曾指出:“由地方教育当局为新任校长提供的支持项目无法自成体系,没有一个地方教育当局能提供全面的实践示范,1/4的支持项目不能令人满意”。为改变这种状况,教育与技能部主持的基准研究项目,根据《校长国家标准》就校长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了调查,涉及到校长、副校长以及具有全国校长专业资格(NPQH)的后备校长等三个群体。调查研究对于确定校长的现实需求、改革培训内容和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校长领导力培训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

——校长对领导力培训的需求描述。调查显示,总体上在各种培训需要或机会中,校长、副校长及后各校长三类群体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例如,“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及反思”的需要,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一致性。有的需求则在三类群体中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对于“促进和保证优质的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较高的成就标准”方面,有58%的校长和49%的副校长选择将这种需求放在首位加以对待,而后备校长群体相对较低,为28%。对于“对时间、经费、教室和学校其他资源实行有效管理,并确保产生效益”,有66%的后备校长认为是最重要的培训需求,有44%的副校长群体认为应被列为第二位。但校长群体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24%校长认为该需要具有优先考虑的价值。校长群体认为标准中所列的“讨论、建立并完善满足全体学生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的需要,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对待,而副校长群体和后各校长群体则不这样认为。在问及《校长国家标准》所没有列出的其他需要时,参加调查的校长、副校长和后各校长们还提出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及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培训需要。

在进行调查的同时,基准研究项目还对培训者进行了访谈。大多数培训者认为,学校领导者在信息技术与绩效管理方面还需要接受更多培训。此外,对于学校领导群体的领导力发展来说,培训内容设计有必要强调教学领导、领导者个人发展和人际发展。培训提供者指出,对学校领导者领导力的指导、评估及支持等应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最终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应有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来推动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力发展。培训者感觉到副校长和校长们在培训过程中将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具体任务的技能养成之上,而忽略了在学校中如何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发挥自身作用和职能的训练。培训者也意识到了参训对象的要求,即要求能提供更多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培训方式,树立起学校领导者们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校长对专业发展机会的期望。基准项目的调查还涉及到哪些对学校领导者是最有价值的发展机会。针对“什么是最有力、并能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领导含义的发展机会”的问题时,学校领导者认为,与职业相关的最有力的发展机会包括:与富有效率的校长共事;在高效的领导和管理团队中工作;日常工作经验;在优秀的学校工作;成为主动发展的校长。而在职业以外最有力的发展机会包括: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如攻读领导和管理硕士学位等);参与国家级项目,如参加国家的校长专业资格认证等;参加通识性的持续性专业发展或在职培训的课程学习;参观其他学校;加入有关工作网络(如参加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活动等);与其他校长在一起工作;当好父母并获得“共同的社会经验”;承担研究性任务(如参加地方教育当局或其他专业机构主持的研究等)。

2002年的基准项目调查表明,针对过去3年来参与过的各种专业活动,学校领导群体认为有3类资源对于自身领导能力非常有效:由地方教育局组织的专业发展活动,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士的对话与讨论,以及来自其他同行和校长的指导等。在调查过程中,教育顾问所提供的服务也经常被提及;专业机构或协会的作用在校长群体中得到充分肯定、但副校长和后备校长则很少提及;虽然各教育阶段的教育领导群体都以参与地方教育局所提供的培训机会为主要的专业发展渠道,但小学和特殊学校的校长的认同度要高于中学校长;尽管所有学校领导群体都将接受其他同行和校长的指导作为重要的专业发展机会,但小学校长群体的认同度则明显高于中学和特殊学校的校长。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2005年的基准项目调查表明,3/4的校长和后备校长,以及近2/3的副校长在过去3年中参与了所在地方教育当局开展的培训。相反,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对象参与教育顾问的培训,或接受校长的指导。这些调查表明,校长培训正在从内容、形式以及培训提供方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与国家和有关机构对校长领导力培训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校长领导力培训的理论依据、理念及其典型实践近年来,英国校长领导力培训是在相应的理论框架下设计、实施、评估的,这包括对于学校领导者发展阶段的理论构想,以及持续性专业发展的培训理念。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NCSL)依据其机构设立的目标对学校领导发展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将学校领导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的理论:

——领导的后备阶段。指一位教师将要开始承担起管理和领导责任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可能拥有想成为校长的愿望。

——领导的定型阶段。包括助理校长和副校长在内,主要是指那些并不期望自己成为校长的助理校长和副校长。

——领导的入职阶段。包括那些准备晋升更高一级职位或刚进入高一级职位的学校领导者。

——领导的提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领导者,对于自己的职责十分清楚,并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他们还期望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领导的顾问阶段。指那些能力出众且经验丰富的领导,他们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承担培训、指导、督导和其他方面的责任。

学校领导5阶段的理论为细分学校领导群体、明确不同领导群体各自的培训与发展需求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对学校领导者的培训与发展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讨论都可以围绕职业生涯的5个发展阶段展开。近年来英国校长领导力培训改革正是在这种框架指导下实施的。英国校长领导力培训力求充分体现持续性专业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培训理念。按照该战略要求,持续性专业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和学习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各种持续不断的支持性的辅助活动。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特点包括:既在工作情境中发生,同时也发生在工作之外;参与者均为具有较高素质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其目的主要定位于提高教师的学习水平,促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的提升与发展;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决定并实施有价值的革新,同时帮助教师改变自身的学习行为,最终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从而在个人、学校和国家需求之间求得一定程度的平衡。在实施培训方面,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和各地方教育局都是学校领导力培训的主要提供者。以下介绍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分别为入职阶段和提高阶段校长提供的有较大影响的两个培训项目。

入职阶段的校长专业资格认证项目。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于2004年启动了一个全国性的校长专业资格认证项目,主要是对所有申请获得校长专业资格的副校长进行资格认证。该项目主要关注申请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严格依照《校长国家标准》设计培训内容。包括网上学习、校本评估以及参观成功学校等方面内容。要完成该培训,大概需要4个月到2年不等的时间,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每一位申请人的发展需求。通过该项目培训的人员,可以用国家校长专业资格培训中获得的学分申请更高一级学位,对于那些己经获得领导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的申请者,则允许直接获得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针对各种培训项目,英国教育标准局也进行了调查分析,力求揭示有效的培训项目的共同特征。教育标准局在调查基础上指出,优秀的入职培训项目的特点包括:在担任具体职务前与校长候选人提前联络;提供的信息包或文件资料等;培训前举行有实效的培训动员会;利用需求评估指导额外的培训;定期举行会议、开展培训;来自学校董事会联系人的额外支持;在培训过程中吸收经验丰富的校长参加到培训中,但又不仅仅作为指导者参与培训;培训在为校长提供机会的同时,也能为其他高级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对培训进行指导与评价,从而改进培训效果和质量。

提高阶段的领导力培训项目。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为处于提高阶段的校长提供了领导力培训项目,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校长有机会将自身的发展变化及时地与学校日常管理实践融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效率与领导影响力进行反思。为此,该项目设计了自我导向型的学习活动,将参训学员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提供支持和提出挑战等方式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该项目提供的培训内容包括:一是提供在线学习机会,同时以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网络为基础,为参训校长提供支持;二是为参训校长提供全方位的来自同行的评价及意见反馈,同时也为参训校长提供自我评估的机会;三是提供3天的商岗脱产学习,并在学习后为每位校长制订详细的在岗学习计划,以确保学习行为的持续。此外,该项目还为所有参训校长提供了在相对较小范围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重点关注校长的个人发展和领导风格,以及这些内容如何影响学校氛围形成等方面的问题。该项目大约持续8—10个月的时间,主要包括4个环节:培训与学习准备;3天的离岗学习;后续的在岗学习;以及各种其他培训机会。

英国校长领导力培训实践的启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是英国促进绩效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举措。绩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可以通过加强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学校过程管理,达到促进办学效率和水平提高的目的。在这种意义上,英国的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认识校长领导力培训的重要地位。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更对校长领导力提出了要求。校长领导力的发展对于教师个体专业需求的满足、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产生系统的影响。因此,校长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之一,也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在英国持续性专业发展战略中,持续性专业发展首先就被看作是学校集体的责任。“学校及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推动人的品质、动机和工作绩效的提高,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发展”。成功的校长领导力培训不仅有助于校长个人专业成长,更有助于学校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和学校效能整体提高。这己经为英国的实践所证明。

——运用需求评估的方法,科学地确定校长领导力培训的内容。校长领导力是落实国家教育管理目标的条件,领导力培训内容首先应与国家教育管理目标联系起来。但是,也不应忽略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和校长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教育与技能部、英国教育标准局等管理机构,以及全国学校领导者学院和各地方教育局等培训提供者在项目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广泛地运用了需求评估的技术。在校长群体的绩效反馈方面采用了360度的全方位评价等新技术,从而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

通过这些有效的需求评估方法,较为准确地获取到了校长群体的真实培训需求,据此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也更好地满足了校长的发展需求,从而在培训项目实施中使国家教育目标、学校发展目标以及校长个人需求的关系得到了正确处理。

——关注校长实践智慧提升,是校长领导力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国家持续性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下,英国校长领导力培训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持续性专业发展的视野下,培训对于校长而言不再被视为单纯的理论和知识的输入过程,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和实践不断融合的过程。与传统的校长入职培训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校长领导力培训更加关注校长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问题的处理。通过提供各种持续不断的支持性活动,使参加培训的校长有机会将自身的学习、反思和发展及时地与学校日常管理实践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改进学校管理,更有效地领导学校的持续性专业发展。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9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后,企业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在未来期间进行调整,减值后的总折旧额为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预计净残值的差,企业将该折旧额在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按选用的折旧方法继续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该减值准备就不得转回。审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应注意以下要点:1.检查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分录编制是否正确,对应账户的使用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2.检查记入会计分录的金额是否符合初次提取、补充提取或多提转回的相应要求;3.检查固定资产资产价值恢复时应转回的减值准备是否已办理转回的账务处理;4.检查转销相应的减值准备事项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

例:注册会计师审计光明公司2009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9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及会计处理如下:设备甲:账面原值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年度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计提全额减值准备,光明公司本年度又计提累计折旧2万元。设备乙:账面原值30万元,累计折旧3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万元,该设备未发现减值迹象。光明公司遵循谨慎性原则,从本年度起每年计提减值准备2万元。

分析:根据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及认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基本条件,注册会计师对光明公司上述固定资产处理事项提出以下审计意见:

一是对于设备甲,由于遭受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应在按规定程序核准报废处理前,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在对资产计提了全额准备后不再计提折旧,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光明公司不仅未对此设备进行处理,反而计提了2万元的累计折旧,此做法将会使企业费用虚增、利润减少。注册会计师建议将计提的累计折旧冲回的同时,按规定程序处理该设备,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二是对于设备乙,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无任何减值的迹象,不能擅自计提减值准备。光明公司这种做法将会使企业的费用多计、利润少计、资产价值虚减。注册会计师建议:调整冲回,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得税处理的审计要点

按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当期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表明该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已经下降,该部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由于该项固定资产并未实际发生损失,会计上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作为认定实际损失的依据,只有按照税法标准认定该固定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其损失金额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对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后,企业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通常会涉及纳税调整。审计人员在审计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如果发现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以下纳税调整:

一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首先,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在当期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当期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计入损益的金额,调整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以该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所得税率(假设不涉及其他纳税调整项目)计算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其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当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低于计税基础(假设会计与税收法规对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一致),由此产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企业应确认由此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所得税费用。

二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后各期的纳税调整。首先,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以后各期,会计上确认的每期折旧额低于税法折旧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当期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会计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少提的折旧额。其次,根据当期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出当期末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该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之积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保留的余额,将本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保留的余额与上期期末已保留的余额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最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一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为零,将该固定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全部转回。

例:光明公司2008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价4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该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自2009年起企业利润总额均为1 000万元,2011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2 380万元(已证实无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20万元。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假设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企业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2 5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 500 000

分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光明公司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应将其作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1 420万元(1 000+420),应缴所得税为355万元(1 420×25%)。2008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380万元,计税基础为2 800万元(4 000-1 200),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按照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105万元(420×25%),审计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 0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 050 000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总结 篇10

1 purpose of the job / 目的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办法;并依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2 principal accountabilities / 主要职责

1. 按制度规定,结合固定资产的配置情况,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办法;并依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2. 依照制度规定,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组织填补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

3. 按取得固定资产的不同来源,正确计算和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时计价入账;对已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

4. 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凭证传递手续,加强固定资产增减的日常核算与监督

5. 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时提取折旧;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做到不错、不漏

6. 对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要分别按有偿转让、报废、毁损等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7. 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汇总清查盘点结果,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的报批程序,办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审批手续,经批准后办理转销的账务处理

英国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启示论文 篇11

一、英国国家卫生制度简介

英国是个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它的医疗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国民的生命健康。1948年, 英国依据《国民健康服务法》建立了国家卫生制度, 原则是以税收为基础, 政府分配预算, 所有英国国籍的公民或者在英国有居住权的人都可以享有基本的免费医疗。这种体制主要由政府提供医疗保健, 公立医疗系统提供的服务覆盖99%国人。NHS的宗旨是:视患者的实际需要, 而不是根据其支付能力提供医疗服务。NHS这个体系面向全体人民免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使英国成为了发达国家当中卫生成本最低, 健康绩效最好的国家之一[1]。2012年英国总人口6 370万, 英国的期望寿命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 到2012年男性预期寿命为79.1岁, 女性为82.9岁。孕妇的死亡率 (每10万例活产中所占比例) 也从2005年的13.0降到了2012年的12.0。婴儿死亡率 (每千例活产儿) 也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5.3降低到了2012年的4.1。

二、英国国家卫生制度的筹资与补偿

1. 英国国家卫生制度的筹资

NHS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 病人个人支付的费用只占NHS收入的1.3%, 因此被称为最实惠和最公平的筹资方式。1948年建立时的财政预算仅有4.37亿英镑 (今约90亿英磅) , 到2008年9月, 总预算已经超过1 000亿英镑, 到2012年总预算已经达到1 089亿英镑, 人均预算经费约1 980英磅, 如果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 相当于年均上升约4%。近两年, 英国政府又把NHS的预算额提高了一倍。NHS由英国内阁卫生部直接管理, 卫生部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并划拨经费给地方卫生机构。NHS除了税收还有患者自付医药费 (主要是处方费、牙科和眼科医药费) 占1.3%, 其他收入及慈善机构捐赠资金占3.8%[2]。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慈善机构捐赠的资金,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超过300个NHS官方慈善机构。慈善资金通常用于医学研究, 医疗设备的大项目, 美学和环境的改善, 或服务,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除了官方NHS慈善机构, 许多其他慈善机构也为NHS募集他所需要的资金。

2. 英国国家卫生的补偿

NHS的卫生补偿制度为财政补偿。在这种模式里, 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税收, 补偿方式传统上是预算制, 卫生部门根据公立医院历年的医疗费用, 以及所辖范围的人口数等指标分配资金。公立医院是作为政府的福利性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一般为政府雇员。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 英国公立医院85%以上的开支由政府承担, 政府的医疗费用由卫生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各地区人口总数, 并兼顾老年人、儿童、女性、精神障碍者所占比重统一向下分配。医疗费用的75%用于支付各类医务人员的工资, 25%用于药品、基建、设备更新和管理费。

NHS体系最大的一个特点以及优势就是免费的医疗服务, NHS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是基于患者的需求而不是患者的支付能力。只要是居住在英国的合法居民, 除了支付一些处方费、牙科和眼科费用, 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门诊医疗、住院医疗和药品) 。一些特殊人群的收费略有不同:怀孕和生孩子后共二年, 药品都是免费的, 儿童在16岁以下 (包括19岁以下的在校学生) 、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以及低收入者等医药费全免[3]。

三、英国国家卫生制度医疗服务的提供

1. 初级医疗服务

NHS是个庞大、复杂、协作的系统, 实行分级保健制。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NHS体系的主体, 由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等构成, 75%的NHS资金用于了这部分;初级卫生保健的人员主要包括全科医生和护士, 而且护士在这一级保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初级医疗服务构成了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 全科医生处理了90%的健康问题, 与病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英国政府规定:居民一律在所在地段的全科医生诊疗所登记注册, 患病时首先到全科医生诊疗所就医。全科医生与签约的居民之间建立一种长期信任的关系, 真正实现了全科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的角色。病人如需转院, 也必须通过全科医生的介绍, 病人不能直接去二级医院就诊,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 如意外事故、急诊、心脏病等情况, 患者可以直接去医院就诊, 但之后, 患者仍需会回到自己的全科医生处继续接受相应的治疗。

2. 二级医疗服务

二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是医院。医院根据区域管理设立, 由政府的医院管理部门来管理。医院的规模由政府管理部门按照当地的人口密度来决定。医院的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全科医师的转诊单来了解病人的病情, 病人出院时医院的医师会把出院以后的注意事项交待给病人的全科医师, 有不到10%的服务转到医院服务体系。如果病人的病情较为严重或较疑难, 就会由医院的医师转去该种病的专科领域内的专家帮助, 也就是三级医疗服务。

英国的医院分布比较均匀, 每一个大一些的城镇都会有至少一所综合医院, 这类医院的主要职能是诊断和治疗重病、进行手术和急诊。这类综合的医院都必须配备麻醉、病理分析和放射科服务等专科;有处理紧急事故、其他急症和GP医生预约的疑难重症的设施, 为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或接受透析等特殊治疗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3. 三级医疗服务

三级医疗服务是指临床某专业内用来解决特殊疑难、复杂问题的专家服务。英国的三级医院指专科医院, 主要解决专科内的疑难医疗问题, 而不是按规模划分, 也不负责一般医疗。有些规模较大的医院也设有三级医疗专家服务, 这些医院被称为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是指大型专科医院, 如儿童医院、眼科医院、神经外科医院、妇产医院、传染病医院 (如天花、肺结核) , 也有专门为老年人、精神病和精神障碍服务的医院等, 基本集中在伦敦等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这些医院既有高水平的专家治疗, 也是培训医生和学术研究的基地。

四、中国与英国国家卫生制度的主要差异

1. 医疗机构结构及经费的差异

英国的医疗服务等级呈现了“金字塔”型, 最底部就是是初级保健——全科医疗, 塔尖是专科医院, 主要解决专科内的医疗问题, 有利于患者根据需要从初级医疗向三级医疗转移, 然后再从三级医疗向初级医疗方向流动。而在中国, 由于政府长期对初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不足, 使其规模和技术远远落后, 而三级医院出于竞争的需要, 凭借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 发展的十分庞大, 从而成了今日中国医疗服务呈现了“倒三角”的结构[1]。2012—2013年, 英国政府对NHS的投入预算是1 089亿英镑, 占英国GDP的9.4%, 其中75%的NHS资金用于初级保健。中国2012年全国GDP总量为519 470亿元, 卫生总费占GDP的比例仅为5.4%, 然而用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就更小了。

2. 卫生制度政策的差异

英国实行的是全民免费的卫生保障制度。在这种制度模式上就是实行城乡一体化, 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实行同一医疗保障制度, 没有任何差别;而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设计不同,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三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 且覆盖面积也在逐步扩大, 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有覆盖全体农村的人口, 进城务工农民的参保问题和异地就医报销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另外, 对于已经参保的人员, 城乡医保制度之间的待遇差异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1]。

3. 转诊制度的差异

英国的医院有十分严格的转诊制度, 居民必须要在初级医疗机构登记, 每位居民接受一名指定的全科医生。除了急诊外, 只有在全科医生确实无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才开具转诊单, 将患者转向二级医疗即医院服务机构, 如果在没有全科医生同意的情况下, 患者是不可以去二级医院就诊。中国由于初级医疗机构较差, 所以实施较为宽松的转诊制度, 往往都是下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转诊为主, 而上级医疗机构往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病人非常较少[4]。

五、英国国家卫生制度对中国卫生体系改革的启示

1.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制度

在英国, 居民生病第一个要找的是自己的全科医生, 有严格的医疗等级制度。在中国, 等级医疗制度虽然也存在, 但是由于自由的就医情况, 居民往往选择大医院就医而不是社区医院。中国居民选择大医院就医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由于国家每年培养的基层医生数量也严重不足, 所以居民不管是大病小病都去有专科医生的大医院就医。

中国必须先完善基层医生的培训制度和体系, 既要加大现有基层医生的培养力度, 也要政策上引导高端人才到基层去、到中西部等偏远地区去, 加大对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的支持力度, 就地培养基层医生人才。

2. 加大对社区医院的资金投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英国医疗保障费用支出一直居高不下, 2012年就占整个GDP的9.4%, 其中75%资金用于初级医疗保健。在90年代仅英国每年的医疗保障行政费用支出就达到16亿英镑之多。而在中国2012年卫生总费仅占GDP的比例仅为5.4%, 然而用到基层的社区医院的则少之又少了。特别是在农村, 有许多地方的乡镇卫生院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 设备落后, 人员流失, 就诊人数明显减少。

3. 推进药品制度的建设

英国通过医药分业、限制医药企业的利润、医药企业直接向NHS提供药品等, 把药品的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要解决中国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就要采取“以技养医”而不是“以药养医”的制度, 以医生的业务水平来评价医生;减少药品流通的环节, 医院可直接向医药企业采购, 或是由政府统一进行采购;加强舆论监督作用, 加大对药品价格虚高现象的曝光率, 政府要加强对药品流通与采购环节的监督, 对医院和医生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从而逐步解决问题[5]。

4.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改革

尽管英国的卫生财政支出不断增多, 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但是政府始终遵循医疗服务资源享用人人平等原则, 还是继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强调政府有责任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这对于处于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相对比较紧张的中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当前中国三种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的受益差别很大, 三险合一是中国现行医改的重要趋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新农合应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数据库, 促进各级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 建立独立的医疗保险管理机制, 维护参保人员的利益, 更方便居民就医。

参考文献

[1]李玲.NHS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17) :8.

[2]胡玲.英国全民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 2011, (3) :21-23.

[3]詹国彬, 王雁红.英国NHS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 2012, (9) :36-42.

[4]胡爱忠, 李建刚.英国体系特点及对中国的借鉴[J].卫生软科学, 2012, (2) :84.

上一篇: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本下一篇:缅怀革命先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