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运管所服务承诺制度

2024-07-23

沛县运管所服务承诺制度(精选6篇)

沛县运管所服务承诺制度 篇1

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道路运政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全面履行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全面做好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相关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坚持政务。公开主要业务工作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要求,在大厅内向社会公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资格要求、必备手续、办事程序、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服务标准。

三、坚持便民服务原则。在运政办公地点显目位置,设置指示标牌、提供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公布举报投诉监督电话,公开办事窗口的工作职责、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法定时限、收费标准、监督方式以及其它相关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在处理业务时工作人员要耐心、热情地解释答复,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手续齐全的,在法定时间内力争尽快办结,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承办人一次性告知所补资料内容;不属于窗口职责范围,不能办理的事项,做好解释说明。

四、坚持勤政廉政。坚持贯彻落实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完善廉洁自律的制度和规定。在行政许可工作中做到不吃、拿、卡、要,不以权谋私,杜绝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五、坚持文明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效率和公众满意程度,文明礼貌办公,真诚为服务对象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和“生、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工作期间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挂牌上岗。

六、坚持责任追究。凡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中,不遵守职业道德,趋利执法、滥用职权或故意刁难服务对象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格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违反规定的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损害要赔偿。

沛县运管所服务承诺制度 篇2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苏林改【2012】1号和(徐林改办【2012】2号精神,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于2012年3月20日开展“回头看”自查整改工作,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就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改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基本情况

沛县县域面积1349平方公里,辖15个镇,320个行政村,林业用地46.1万亩,森林覆盖率21.3%。

全县集体林地有37.83万亩。涉及15个镇,320个行政村。人口84.4万人。自开展工作以来,坚持林改“五原则”,落实了经营主体,按树随地走形式、其他林改形式、集体承包三种形式全面完成了各项林改工作。共完成林改面积37.83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100%,其中林随地走的23.818万亩,占林改总面积的62.9%;其他经营形式14万亩,占林改总面积的37%;集体承包林地120亩,占0.1%。发放股权证75本,全县林权登记发证16.23万亩,发放林权证1990本,确权率达100%,集体林地确权面积37.83万亩,确权率100%,股权发证率100%。已公示

结束,基本实现了生态增强,林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主要成效

1、林改让林农吃上了“定心丸”。目前全县镇、场已颁证到户,广大农民群众拿到了“放心证”和“明白证”,使林农真正成为了林地的主人。调查表明:群众对林改工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广大林农看到了发展林业增收致富的希望,爱林、护林、造林和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林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

2、增强了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动性。林改前,森林资源属集体所有,多数群众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举报制止乱砍盗伐等关心重视不够。林改后,许多林农自发地设立护林告示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3、调动了林农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由于明晰了林地产权,落实了经营主体,林农投入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涌现出一批造林大户和林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发展林下种养业的先进典型,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4、加快了林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林地流转日趋活跃,这对盘活森林资产,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产业流动有着积极的作用。

5、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始终贯彻执行《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县已调处林权林界纠纷14件,调处率达98.4%,稳妥地处理了许多历史遗留的林地纠纷问题,有效地化解了长期存在的矛盾和纠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林改“回头看”主要做法:

(一)自查范围:根据苏林改【2012】1号和徐林改办【2012】2号文件规定,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的范围是全县集体林地的确权情况。

(二)检查验收内容:分为组织领导、经费筹措及使用、宣传发动、依法依规操作、纠纷调处、林权明晰宗地勘测、档案资料、资源管理及其它十项。

(三)检查验收方法

1、抽样方法 在各乡镇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由乡镇向县林改办提出检查验收申请并附自查报告。县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对所有乡镇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宗地勘测时,乡镇中抽取50%的村委会,抽中的村委会再抽取50%的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取3宗地。检查验收抽取抽样的乡镇宗地随机抽取,抽取的宗地类型不限。全县共抽中的村委会为67个,493个村民小组、1479宗地。

2、检查验收步骤(1).抽取的村民小组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群众对林改的满意情况。(2).走访农户,与林农座谈,了解相关情况。(3).查阅村民小组痕迹材料,确认资料管理是否规范,合同是否齐全,改革程序是否合法等。(4).实地检查抽取的宗地,检查人、地、证、图、表、册是否一致,核实宗地勘测准确率情况。(5).核查村民小组确权率,确权到户率、林权证发证率、纠纷调处率、痕迹管理等情况。(6).综合听、查、看、访情况,认真按照检查具体项目对村民小组作出综合评价。(7).查阅档案资料,核查档案管理综合合格率,并结合相关材料、对照评分表逐项作出评分。(8).听取被查乡镇林改工作情况汇报,向被查乡镇反馈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拟定检查验收情况报告。

(四)、自查结果评定情况

通过检查验收,对照评分标准,我县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逐项评分,总分为100分。

1、组织领导(此大项满分10分,)(1)镇.成立林改“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力抓的工作机制。此项满分5分。(2)村、.组成立林改“回头看”工作组。此项满分5分。

2、经费安排(此大项满分10分,)镇财政安排了林改“回头看”专项经费。基本满足了林改“回头看”工作的需要,为

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此项满分10分。

3、宣传培训(此大项满分20分)(1).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进行林改工作宣传。电视电影宣传超过10场次;广播15次;标语28条;各类会议4场次;培训5场次。此项满分5分。(2).召开了乡、村、组三级林改“回头看”宣传动员会。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先后组织召开了村级业务培训会。乡村两级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多次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会超4的。此项满分5分。(3).印发了公开信,发放了各类宣传资料超500份的为满分5分。4.创办了《林改简报》或黑板报超10期的为满分5分。

4、纠纷调处(此大项满分20分)(1).各镇从司法,县法庭、公安、国土、林业等部门抽调5名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镇级林权纠纷调解组,切实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的为满分5分。(2),协议调处率为100%的为满分15分。

5、确权到户(此大项满分30分)(1)确权率达100 %。此项满分10分。(2.)确权到户率达100%。此项满分20分。

6、方案制定(此大项满分10)乡镇制定林改“回头看”实施方案,并报县林改办通过的为满分10分。

通过检查验收,各乡镇总分均在98分以上。

三、林改“回头看”主要经验(一)组织领导到位

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成立了“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随后各镇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验收合格后各级林改小组始终做到机构不散、人员不减、工作不停。在“回头看”活动中继续发挥职能作用。

(二)宣传发动到位

我县特别重视林改“回头看”的宣传发动工作,努力营造林改的整体氛围,使林改意识深入广大农户心里。

一是宣传的形式多。除了在电视台进行长达一个月的移动字幕宣传外,还在电台举办林改“回头看”的专题节目,各乡镇设立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出动宣传车40台次,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群发短信和印发公开信5000多份。

二是宣传的频度大。我们不只把宣传工作安排在开始阶段,而是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回头看”工作之中,其间电视拉字幕宣传37次,张贴标语、悬挂条幅258条。不间断地宣传,始终为“回头看”工作摇旗呐喊。

(三)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到位

县林业局先后开展了两个层次的业务培训,第一个层次是对林业系统内担任指导人员培训,第二层次是对现场调查队员的培训。县林业局分15批次对各村抽调的人员进行培训,全县

共培训468人,其中412人通过考核合格,成为“回头看”调查队员。

(四)经费保障到位

由于此次林改“回头看”工作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技术要求高,参与人员多,政策性极强,所需经费也大,县政府拨专项资金20万元,各镇配套5万元。千方百计保证林改“回头看”工作的经费,保证林改“回头看”工作顺利开展。

(五)各级领导重视是林改“回头看”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 首先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我县林改“回头看”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支持,经费上给我县重点倾斜。二是县委、县政府、农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仅林改“回头看”专题会议就召开三次。三是乡镇领导非常重视。各镇按照三次林改“回头看”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贯彻。做到责任逐级分解到村组,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处理问题,千方百计确保经费。

(六)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是林改“回头看”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

一是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农委是这次林改“回头看”的主要责任部门,工作思路清晰,政策把握到位,各项措施得力,起到穿针引线,牵头摆尾的作用,在用人用车,用钱上绝

对保证,农工办、财政、档案、广电积极参与,国土、开发、交通、水务、法院、公安等单位密切配合,促进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群众积极参与,由于宣传到位,这次林改“回头看”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理解和大力支持。

(七)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林改“回头看”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

参与此次林改“回头看”工作的各级干部是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正是因为有这么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使我们“回头看”工作能顺利完成。

(八)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开展工作是林改“回头看”工作圆满完成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只有依法依规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取得圆满成功。我县林改“回头看”工作,始终做到了坚持原则,按法律办事,按政策办事,确保工作质量。

坚持原则。实际上是统一林改“回头看”的标准和政策,全县一个样,由于坚持一个标准,一个政策的原则,我们理直气壮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确保质量。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好的质量保证需要,所发的林权证必将引发新的矛盾,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任人唯贤,把好质量关,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建立好文本和电子档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改“回头看”工作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林改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主体改革进展不够平衡,林改档案有待规范完善。目前,全县林改“回头看”虽已基本完成。但由于林改工作面宽量大,任务繁重,经费不足。调查发现:因举家外出农户较多,使部分林改档案不同程度存在漏签、代签及林地四至界线表述不清、图表不一等问题,亟待规范完善。

(二)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资源保护管理任务繁重。林权下户后,由于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千家万户,由于生态补偿标准偏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宣传教育、组织发动、森林抚育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新的问题和困难,为林业“三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增大了资源保护管理难度。

(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林农增收致富难度较大。林改前,全县林业产业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从事木材粗加工的企业小而散,而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普遍较低。林业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力弱。林改后,林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对林业的投入明显增加。但经营主体单

一、分散,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上级扶持较少,资金困乏,林农发展林业产业门路少、困难多、增收难度较大。

(四)部分领导认识还不够到位。

存在着漠不关心,缺乏顾全大局意识,对林改“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存在着怕忙,怕花时间,怕花钱的思想,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一些单位存在着保障措施不力,组织不健全,经费落实不足或移作他用,严重影响了“回头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等问题。

五、整改措施

(一)切实抓好各项后续工作,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认真开展主体改革“回头看”,妥善处理尚未调解的林权纠纷,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规范完善林改档案;

(二)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创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生态公益林是国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于调动林农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成效,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议国家、省级和地方公益林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并逐年提高,力争在3-5年内亩平达到30元,以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改革目标。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林业“三防”资金的投入力度,(三)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平台,稳步推进林权规范流转。

目前林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两过”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林权管理、交易和森林资产评估机构缺失。结合我县实际,建议建立县级林权管理中心,实行定编、定员,以强化林权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稳步推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认真解决流转年限过长、价格过低的问题,切实保护林农利益。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一是继续清理整顿小而散的木材粗加工企业,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引进、扶持精深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增强产业辐射功能;有效解决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和困难,推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五)继续加强组织领导。

运管所创先争优长效制度 篇3

运管所结合局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围绕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服务群众、模范带头和考评激励等五个环节去构建。

着眼于党员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目的在于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当优秀的目标,使党员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业务能力高于群众。目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正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着眼于党员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完善思想教育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环节,抓牢做实。二是完善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各项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搭建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载体。三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舆论导向,宣传引导,在党内营造全员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使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先进性,真正成为群众的带头人、引路人。

着眼于基层党组织夯实,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构建组织管理机制,就是从党员与党的机构组织的角度,立足制度建设,探求制度效能的内在规律,使各项制度、措施、手段、规则、法令等有机统一,共同搭建起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良好平台,确保党组织坚强有力。一是围绕确保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入党机制。二是围绕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着力于疏通“出口”,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的清退机制。三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机制。重点是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进一步落实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着眼于党的宗旨的践行,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一是健全调查研究机制。党员和党员干部要有高度的宗旨意识,带着热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把调研的成果服务于决策和实践。二是形成定期征求意见及反馈机制。特别是要完善接待日制度或信访接待制度、党内工作巡视、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三是建立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机制。包括要建立定期征求意见机制、公开承诺服务制等,为群众提供和创造更多便捷服务的窗口和平台,真切解民忧解民困。四是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同时,党务政务公开内容要更加透明、到位、全面,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着眼于党员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模范带头机制。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建立健全模范带头机制,就在于切实保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是建立舆论导向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学习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大力学习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二

是建立典型树立机制。比如选准树立的典型,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让典型既亮又红,立得住、推得开,可亲可近、可学可比。三是建立健全模范典型推出机制。切实推出一批身边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和群众,增强典型的感染力、参照力和说服力。四是加强典型引导机制。既要树立个人的先进典型,也要树立集体的先进典型;既要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也要树立一般党员的先进典型,使典型更具代表性激励性。五是健全党员行为约束机制。严格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外监督制度,严格个人自律制,使党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

着眼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一是健全监督制度。重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工作机制。要把“组织创先进、党员当优秀”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健全实绩考评机制。以“五个好”、“五带头”的先进性标准为参照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实施细则。比如“三亮三争三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争创先进组织、争当优秀干部、争创一流业绩;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四是健全选人用人长效机制。要科学利用考评的结果,有效运用于干部的选拔,形成推动创先争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上述五个机制是内在统一的。其中思想教育机制是前提,组

沛县运管所服务承诺制度 篇4

平台规划

沛县农产品加工业协会

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沛县农产品加工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一、现状分析

沛县是江苏省著名的特色高效农业基地,特别是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更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生态肉鸭年饲养加工量达到1.5亿羽,蔬菜年播种面积110万亩,依托微山湖优质大米55万亩。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吸引了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沛县,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据统计,沛县农产品加工企业411家,规模及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4家,不论在投资规模、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沛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沛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规划建设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水、电、路、排水管网、园区绿化全部配套,园区内落户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其中中雨润集团、河南华英、广西桂柳、虹达蔬菜、顺福食品、远景羽绒、六合饲料、大丰食品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落户项目60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39个,投资总额14.05亿元;在建项目21个,投资总额9.19亿。被认定为江苏省外向农产品加工区、江苏省外向型农产品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园、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沛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沛县农产品丰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大都起步是依托农业优势发展起来的。我县采取政策推动,资金支持,开发人才,产学研合作,园区建设,争创品牌,表彰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1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多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近一半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有5家企业的6种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全县10多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小企业和各类工业小区、科技园区、东西合作示范区、民营经济开发区,三分之一都有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了产业集群的规模与档次,推动了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为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有效、便捷的专业化服务。沛县于2010年10月成立了沛县农产品加工业协会,成为政企沟通、银企沟通、税企沟通、信息交流、企业互动、技术引进、农企合作的服务平台。

尽管我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较好,但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很少,难以 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推广上,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很少,且这些平台机构体制不够灵活,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问题较突出,面向中小企业服务渠道不够畅通。

二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县不少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机构,已建立的一半左右科技人员少,装备水平差,研发创新能力弱。

三是产学研合作推进缓慢。以产权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及运行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只停留在项目协作层次上。

四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很少,其分散,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各干各的,在体制机制及资金使用上没有很好衔接。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思路、目标

为更好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围绕沛县的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技术标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支撑企业自主创新、体现沛县创造、适应国际化和提高效率”为核心,以技术标准研制为重点内容,坚持“政府引导、质监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推进产品技术标准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高我县科技和经济整体实力。

沛县是全国的重要农产品基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主力军。因此,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通过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更好更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一项举措。

我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依赖资源优势,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有明显的盲目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耗能高,生产不安全等现象比较突出,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准入门槛的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科技日新月异,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托科技进步,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县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技术服务滞后,广大中小企业急需一批公用设计、研发、试验、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的机构和组织。因此,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迫切需要,是政府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与措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不断完善规范,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本思路,建设和完善一批以科技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检验、研发试验、质量认证、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成果转让等公共技术性服务。基本原则:

1、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

2、坚持政府引导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突出重点,优先建设国家重点扶持的服务平台。

4、坚持综合性技术服务与专业性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互为补充的原则;

6、坚持讲究实效、规范操作、勇于创新的原则; 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现有科技中介机构,在产业相对集中地区建设三大中心,六个服务平台,建立一支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专家队伍,每年定期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初步形成一个上下联动,有一定服务能力、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的体系。

三、总体布局及重点建设项目 总体布局:

围绕我县建设新型能源和农业基地的总体框架和培育及发展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依托沛县农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在产业集中区域建设果蔬加工、稻米加工、肉鸭加工等三大服务中心;搭建企业互动、信息交流、银企、税企、农企平台、联合打造品牌机制、等六大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沛县农产品,打造沛县农业知名品牌。重点项目: 三大服务中心:

1.果蔬加工服务中心;以虹达蔬菜(脱水蔬菜)、顺福食品(速冻食品)、大丰食品(水果加工)为中心建设果蔬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实验室面积达152㎡,购置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子蒸馏、气质联用仪、食品安全检测仪、酶标仪、微生物检测仪等主要设备,对蔬菜、水果等主要产品的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细菌总数、生物毒素等50多个安全控制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县果蔬罐头及脱水蔬菜产品的质量。通过与省农科院等各大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使速冻技术、冷冻干燥、真空包装、生物技术等技术为果蔬加工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使得果蔬产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另外中心还建设有果蔬深加工特色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旨在打造一个果蔬深加工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重点推广沛县果蔬深加工行业,加强交流,促进发展,为广大农户、经销商、果蔬企业等提供便利。平台主要包括:行业聚集、技术园地、法规标准、食品安全、病虫防治、食品认证、市场行情、果蔬商机、果蔬企业、名牌名标、果蔬食品、展会信息。该中心的成立将极大地促进果蔬安全检测能力的提高,为生产加工企业搭建了一个更高更权威的质量平台。

2、肉鸭加工服务中心;以雨润食品(熟食加工)、远景羽绒(鸭绒加工)、六合饲料(肉鸭饲料生产)为中心建设肉鸭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实验室面积达166㎡,购置美国RT—PCR荧光检测仪、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普仪,酶标仪等主要检测设备,对肉鸭养殖过程、出栏鸭只和加工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进一步提升企业对饲料、微生物、药残、病毒的检测能力,确保了无公害鸭肉产品的安全。同时,鼓励企业及其养殖基地进行GAP(良好农业规范)、GMP(优良制造标准)、HACCP(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等与国际要求一致的认证,保证加工过程产品的安全。另外,抓住示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建立健全无公害肉鸭养殖及加工综合标准体系。聘请相关专家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多个无公害肉鸭养殖标准、无公害鸭肉冷冻产品标准和鸭肉熟食产品标准,建立了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沛县无公害肉鸭养殖及加工标准综合体。由于标准综合体建立时,积极听取和采用了技术专家的意见,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企业创办了以宣传养殖技术主要内容的《养殖通讯》,定期向养殖户发放,对宣传企业政策、提高养殖技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企业和养殖户的欢迎。

3、稻米加工服务中心;以春光粮食(绿色稻米加工)、金禾稻米(有机稻米加工)、千河湖食品(无公害稻米加工)为中心建设稻米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实验室135㎡,购置原子吸收光谱仪(Thermo S4)、近红外光谱仪(BruKerFT-NIR)、气相色谱仪(Aglilent 6890N)、气质联用仪(GCMS-QP2010S)、定氮仪(Foss2300)、直链淀粉分析仪(FIAStar5000)和快速粘度仪(RVA Super3)等主要设备;中心承担企业或其它部门指定的水稻种子、稻米、米制品质量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督抽查检验和复查、跟踪检验。对稻米生产企业和基地、组织相关科研院校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汇集、整理及分析水稻行业市场信息,全面准确的掌握行业信息。主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及时了解稻米行业发展情况,掌握稻米行业的产供销方面的信息动态,并通过掌握当地货物运输业的信息情况,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稻米行业和运输行业的有效对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为企业技术需求提供服务。同时在相关稻区合作建立了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及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标准化技术指导点,联合全县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实施沛县大米品牌战略,推进沛县优质稻米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为推进我县稻米生产标准化进程做出重要的贡献。六个服务平台:

1、搭建互动平台,加强企业间沟通、协调,做到资源信息共享。

2、搭建科技信息平台,联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打造技术信息支撑。

3、建立银企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切实解决企业融资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建立税企平台,加强税企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建立农企平台,完善产业链、增强互补性。

6、建立联合打造品牌机制,统一行业标准,做大做强沛县农产品,打造沛县农业知名品牌。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工作组

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措施,建立项目进度半年报告工作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实行项目责任制,将项目任务分解细化,真正落到实处。

2、制定扶持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公共服务平台是惠及广大中小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好事实事。积极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积极动员广大企业,筹集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制度,规范运作、注重实效

大丰市运管处服务承诺(精选) 篇5

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做好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相关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坚持政务公开。公开各项业务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要求,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资格要求、必备手续、办事程序、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服务标准。

三、坚持便民服务原则。在运政办公地点显目位置,公布举报投诉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在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要耐心、热情地解释答复,手续齐全的,在法定时间内尽快办结,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承办人一次性告知所补资料内容。

四、坚持勤政廉政。坚持贯彻落实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完善廉洁自律的制度和规定。在行政许可工作中做到不吃、拿、卡、要,不以权谋私,杜绝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五、坚持文明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效率和公众满意程度,文明礼貌办公,真诚为服务对象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和“生、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工作期间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挂牌上岗。

六、坚持责任追究。凡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中,不遵守职业道德,趋利执法、滥用职权或故意刁难服务对象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格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违反规定的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损害要赔偿。

市运管局公开承诺书 篇6

为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郑重向社会承诺:

一、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各类业务办理的依据、程序、条件、收费在醒目位置公开,增强办公透明度,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坚持文明执法。做到敬礼、亮证、检查、告知等程序到位,严格执行市政府“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市场监管以源头为主,上路检查做到先审批后上路,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发生。

三、增强服务意识。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人员,接听电话问候先行,力除“冷面孔”态度,运政服务窗口要根据业户需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方式,方便业户办事。

四、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江西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建设“八条禁令”和**市运管局“十条禁令”,坚持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严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热忱欢迎社会群众参与监督,如发现有未达到承诺标准的,可向**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机关效能年领(来源:好范文 http:///)导小组办公室投诉。经查证属实,按规定处罚责任者,并将处理结果10日内答复署名投诉人。

投诉举报电话:**

上一篇:完善我国税收管辖制度的思考下一篇:父亲的爱五年级作文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