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08-05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共13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

者竜乡峨毛完小 喻红兰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舒畅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这一理念得到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

一、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1、要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尊重与赞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意见不一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扬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微不足道的成绩和进步。

2、学生角色的转变。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自主的、开放的主人地位。通过师生对学生主体性的彻底认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 1

尝试、学习和探索,去谋求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主体角色有了高度的认同感,才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展示自主、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学生学习中,等、靠和无所谓的现象才能得到根本转变。当然,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是以教师角色转变为前提的,没有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便没有机会和可能。

二、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

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思考、讨论。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六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四、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此外,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资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http://blog.tom.com/xpj2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2

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所掌握的课堂知识、语言技巧、学习策略都会影响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英语教学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自我巩固而获得。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小学英语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时尚早, 因此仍然采用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或一言堂等“霸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处于依附、被动的状态, 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是有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 想象丰富活跃, 记忆力增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 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我在每节课之前都抽出五分钟时间, 请一个学生上台用英语演讲。虽然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但能够按要求完成演讲, 而且还将生活中的事情融入自己讲稿中, 既增强了英语表达能力还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主张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的“放羊式”教学。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导性自主,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而且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习惯, 教会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英语是拼音文字, 读音和拼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会音标能促进拼写, 所以教师应尽早教会学生音标知识及查字典的能力。同时, 教师要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辅导。如下一节课要上的新内容, 在上一节课结束前就布置给学生, 而且内容要具体、细致, 并要求家长配合监督。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查词典、查资料等, 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应予以充分肯定,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

三、设置语境, 注意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 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 因此, 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在情境中, 教师通过质疑问难, 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爱提问的习惯, 解决学生存在的不肯问、不敢问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解决不会问的情况。因为, 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 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 主要是不能发现问题。朱熹主张:“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疑问的, 要鼓励他们提出疑问, 提出疑问并得到解答, 学习就取得进步了。

四、给予鼓励、扫清学生心理障碍

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 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 都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 老师应采用深情的赞许或热情的鼓励, 以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未完成作业, 我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同时, 帮他们分析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 对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我对他们进行表扬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 以后就能够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自主阅读能力 农村教育

通过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和实践,在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效果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主要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方面的学习,但是获得的语文知识却非常少而且比较慢,语文能力无法得到迅速提高,而导致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初中语文教学讲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的学生在小学上语文课时,受死记硬背这套乏味的学习模式的影响,思维狭隘,知识匮乏,求知欲不强,应有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也相对缺乏。而且由于农村学生家中没有可供欣赏阅读的语文类、文学类书籍,没有良好的家庭影响和熏陶。这些客观原因给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带来极大的困难。语文具有人文性,正是因为这样,才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浓厚思想感情,需要潜移默化地给人以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得学生能慢慢感受进而深入领悟。语文教学同时也具备工具性,这一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读和说当作主线,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建造一个良好的自主阅读平台。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便是学生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宗旨,用大语文观的思想作为指导,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求的学习方式。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找到融洽的学习伙伴,使他们能自主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

一般来说,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是不尽相同的,对文本内容的喜好程度也有所差异,如果教师能允许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喜欢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这必将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情感。

我们知道,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动情之处,学生的阅读状态也有所不同,有人喜欢高声朗读,有人则喜欢默默思考,有人喜欢拿起画笔,还有人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慢慢感知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

注意改进教学思想,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教师创设了宽松愉快的环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答案。在这时候,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将学生头脑中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地释放出来,使他们能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学而有疑,疑则有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使学生的提问更加自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而有疑,疑则有异。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现象:有时,课堂问题尚未解决却已经下课了;有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时,学生的问题与本课文的联系并不密切,要是解决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这些都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但这些问题却有意义。假如课堂中出现了以上所述的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教师最好不要将这样的问题搁置一旁,更不能鲁莽地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去下一个定论,而应该采取存疑的方法,将这些问题认真记下来,仔细思考,顺便给学生留下探索讨论的余地,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自我动手实践等途径去研究解决问题,在恰当的时机进行交流解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力求让表达更加尽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要真正体现的主体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了解他们的个性,用鼓励的方式让他们自由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而且尽量让他们说得尽兴,说的彻底。

三、及时纠错并注意课外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及时地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笔者清晰地记得,有一本《给教师的建议》的书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因此,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就应该不遗余力地予以鼓励。不要因此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是要在他们遇到错误时及时纠正。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且及时地给恰当的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上进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让学生获取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学生智能与情感健康和谐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外的延伸,从而有条件给学生创造自主阅读的广阔天地。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是要更新观念,放开思路,充分认识到除了课本以外,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片广阔天地。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把课本知识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 

在学习了相关的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立刻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语文实践课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看看谁搜集的资料多,谁介绍得清楚,讲解得明白。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便巧妙地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紧密而又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体现出“大语文”教学观的优秀思想。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师每教完一篇课文,应该运用发散思维赋予文本更多的内容及其思想内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阅读的乐趣。

总而言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D].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万世杰.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教学参考.2008.

[3] 施家青.艺术化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教师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善于思考 主动探究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才能对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课堂中的听众,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师也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互动。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和探究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性格多不相同,所擅长的方面也不相同。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并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能够将课文中枯燥的文字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讲完课后,播放动画,使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当中,这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想象。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鼓励性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让他们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他们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树立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评价

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评价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答案中好的方面,再针对欠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接受知识,而且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能随意接话。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常都是教师提问以后,找一个学生回答,之后便给出正确答案。这种模式中,学生对问题缺乏思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惰性,也就不再愿意思考了。这种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而且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进行提问,可以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再进行解答。

(五)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图片和音乐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给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都是由教师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也因此受到了束缚。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进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的过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的,所以,教师的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此外,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提出同样的要求,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5

一、在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的时候,不要急于将结果一古脑儿全盘托出,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展现自己了。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要多向他们提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即使扬其所长。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变成主讲、主问,而不是真正的主导。有些歌曲并没有必要逐句教唱,可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学,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学生之间的创编和配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从教师方面来讲,要尽可能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激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学习会更好)”、“学得怎么样”。

三、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寻找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了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黄河纪录片,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当《黄河》优美的旋律与黄河纪录片的画面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等凝成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就有了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总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性、具有自制力的学习。

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或选修课,如声乐、舞蹈、器乐等,都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6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农村小学是个特殊的教学环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

作 者:靳志亮 作者单位:漳县东泉小学,甘肃・漳县,748305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3)分类号:G623.5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学生 思维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方法,自信心

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 直接传授给学生现有的知识, 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 获取知识的方法便是学会自主学习, 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自学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 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当学生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之后, 对教师的依赖性就会慢慢减弱, 直至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也能自己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当中。在此, 我和大家交流讨论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图片和声音相结合等特点,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 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主动去寻求知识;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自主去探索知识;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用心去钻研知识。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 不仅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还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正因为兴趣有如此之大的功效, 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其具体方法如下。

1. 创设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制作与课文内容有关但又精彩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北京的春天》这篇老舍写的课文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节前后大街上美丽的装扮、人来人往的嬉闹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等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对北京春节的过法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 教师再给出这篇课文的内容, 学生肯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自主学习当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2. 趣问引入,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对有趣的问题特别愿意“打破沙锅问到底”。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 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参加到文章的学习当中。如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时,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大家是否看过和我们居住的房子不同的民居呢?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哪些传统风格的民居?被外国友人惊叹“天山掉下的飞碟, 地下冒出的蘑菇”的民居是什么样子?客家人指的是具有什么特点的人?在这些有趣问题的激励下,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朗读和钻研课文,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3. 影音播放,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那些声情并茂的影音最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影音的播放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学习《藏戏》时, 教师可以搜索一些藏戏的表演影片, 用这些声情并茂的影片作为课文引入。当学生听到那洪亮的唱腔和各式各样有趣的面具时就会对藏戏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学, 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要想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思想的束缚, 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 并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 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 对于一篇新的文章, 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 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字、词的简单问题。上课时, 我先给学生做完朗读示范, 然后让学生大声地反复朗读, 细细品味和琢磨每个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含义。接下来, 我再提出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学找出其答案, 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 我将这些答案归纳和总结, 并对一些问题加以补充说明。在教师的指引下, 学生成功自学完成一篇文章之后, 教师要给予学生夸奖和表扬, 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 树立其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 在预习之后, 我给学生时间查文章中“春风拂面”“拂”“干净”“规范”等字词的含义。熟读课文之后, 让学生表达一下看完文章之后自己的感受, 再通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三、教学中适时创造机会, 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自学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学生的自学习惯能否养成和自学信心能否树立, 取决于在语文学习当中学生是否学到或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如果自学能力是一把要开启的锁, 那么自学的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作为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适时地把这把钥匙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能自己手持这把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我通过多种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通过作者的描写, 总结小女孩的外貌特点, 理解和分析小女孩的动作特点和原因, 充分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 体会作者写实和写虚相结合的描写特点, 直至学生归纳总结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的童话故事所反映的是社会现实与美好幻想的残酷对比。然后, 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写实和写虚交替出现的描写特点, 总结人物描写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类文章特点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让学生拥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从而使学生真正拥有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总之,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强化训练,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和练习, 可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拥有出众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研究, 2011 (20) .

[2]王代光.浅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家, 2012 (4) .

[3]马红梅.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校园上旬刊, 2010 (10)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只有让学生自身具备进行自主学习的动机,并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树立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独立思考、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自身的调试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学习习惯,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感悟、主动理解、主动讨论,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要适时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从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对能力点以及语文知识点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逐步把握。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十分有价值和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整理、搜集学习的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逐渐吸收营养,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想要做到这一点,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鼓励他们自主进行语文学习效果检测、语文学习内容选择、语文学习方法选择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把握语文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并进一步对语文教材中的能力点以及知识点分布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无效以及低效学习的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铺就一条道路。

三、强化学生的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大量的语言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必须要通过长期的言语实践进行磨练和积累才能够最终养成。这就像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所说,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知识构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发、主动在头脑中构建的,是新经验和旧经验之间的重组、转变以及冲突。在实际的知识构建过程中,学生要从别人的言语成品或者言语行为之中对语言运用的规律进行把握、揣摩,并逐渐对其进行理解和吸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言语成品或者言语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一些外在材料以及外在言语信息进行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对这些材料信息以及言语信息进行提取、收集、编码、储存,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以上几点仅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探索。其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与研究,努力寻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

2.肖云.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兼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5).

3.王定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04).

4.李艳萍.情境激趣 自主得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1).

5.陈必健.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6.翁周一.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

7.张振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8.李国豪.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9

“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

结题报告

经过几周“五环教学法”的践行,对于“培养小学三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0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控制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发展,是指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元认知论强化自我意识,逐步主动自觉的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协调发展自己的知识、情操、意志和行为,并尝试实现自我价值。自主发展可分为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习惯和能力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

世界科技的进步需要人们要长期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拥有的知识,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知识文盲,而是不会学习的文盲,由此可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多么的必要。

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标的改革,提出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这次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校在教学过程中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个课题也进行了探索。我也承担了课题的研究任务,也初步探索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点体会,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社会认知学派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有效地。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它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自主学习意识是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心理基础,当一个人处在自觉自愿的状态时,他的主观能动性就比较强,怎样让学生自觉自愿的进行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培育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知识的海洋。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地、资源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不情愿地学习。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讲述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如:在讲数系的扩充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讲立体几何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体系,在讲集合论时向学生介绍集合论的奠基人——康托尔,在讲导数时向学生介绍牛顿对数学发展的贡献以及牛顿——莱布尼兹创建的微积分理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等;(2)向学生介绍数学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向学生介绍解析几何产生的重大作用讲到了天王星的发现过程和伟大导师恩格斯对解析几何的评价;在学习统计时介绍了数学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3)介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如:在学习解三角形后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手中的铅笔、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身边的建筑物的高度;在学习了正弦函数的图像后介绍了烟筒拐弯儿的做法,并鼓励学生亲身去做;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利用优选法是怎样指导工人进行技术改造的。(4)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选择与教材有关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和对所讲问题的认识。激励学生要创造性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学习。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可谓学习方法之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1)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回忆所学的知识,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开始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整合,如:基础知识方面、解题方法、解题时的注意事项等)对做得好的学生要表扬;然后,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总结,自己命题进行检测,还可以将学生的总结和命题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2)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技巧;如:对公式、结论的记忆方法,可以根据它们的各自特点编成易记的口诀;对易混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可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对相近的结论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加强记忆。(3)向学生介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将某个定理的条件更换,结论是否成立?减少定理的某个条件,结论是否成立,还可以让学生寻找某个结论成立的条件等。(4)指导学生如何解题,如何进行反思、优化解题过程。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就是学习如何进行思维的,数学中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换位思维为学生以后在工作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方式。讲到这点时,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向学员开设了高等数学的多门课程,而这些课程无论是对学员们现在所学的军事理论还是将来的军事指挥来说都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还要让学员们学习这么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提高这些学员们的思维能力。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们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终身受益,那么学生应该养成那些好习惯呢?我认为:在中学阶段一是上课之前要认真预习,二是上课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三是课后要积极反思,认真完成作业。为此我校早在2003年就开展了“两先、两后、一小结”(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天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坚持下去,要对学生做的小结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这样坚持一个阶段后,多数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为了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授课方式与以前相比也有了改进,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如:在讲授概念时,可采用讲解、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讲习题课时,对疑难问题可采用分组讨论,然后再统一认识。在学习立体几何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与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另外还要求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四.

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实践,只有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切实培养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这样一点:只要学生自己能做到的老师决不包办。此外还要积极拓展学科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更好的自我发展自己。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变形时,向学生提出三项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线圈的电流强度之和为什么是零的问题;在学习导数这一章时向学生讲述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及实际意义,并说明导数和微积分的几何意义。另外还可以把数学竞赛的有关知识穿插到平常的教学之中。以便让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己。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兴趣;主人;个体差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彻底摒弃过去“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有浓厚兴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尽力求去探索、认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兴趣盎然,会主动地学,自信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例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学生一听猜谜语,精神气就都来了,纷争先恐后地想猜出谜底。这样导入新课比教师生搬硬套地讲述灵活了许多,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一改以往的粉笔、黑板,单纯的口授教学方法,不仅能娱情激趣、增长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乐看、乐学,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大丰富了学习和教学模式。例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时时有动画相伴,节节有音乐相随,学生又怎么不极感兴趣呢?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做主角。教师要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把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哥哥、姐姐、父亲、母亲和“我”。然后,评出结果,教师适时鼓励,这样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情趣融融,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只有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个体相融合,把文之神韵与读者心神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相互质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书,反复地朗读,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上课前10分钟,我主张每天让学生上讲台朗读一首诗、一个文章片段或一个小故事等等,就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注重个体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回答问题表达清楚,流利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对不善于表达,发言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有的学生说:“精彩极了是夸奖的语言,我喜欢。”有的学生说:“不管夸奖还是批评,都是父母疼爱子女的表现。”教师要对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同时不要打击学生个体的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只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部发挥出来,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2

一、情境教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逻辑性还不是很强, 但它仍然是比较抽象的, 教师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实物表演, 利用直观教具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创设的情境教学具有两个重要特点:1.创设的情境必须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通过自主学习可望又可及, 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2.新问题能够吸引学生,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恰当、适中,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讨数学知识。

二、采用多样化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 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特点。学生一旦入门, 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不怕困难, 表现出顽强的钻研劲头, 并且广泛涉猎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书籍。因此, 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要调动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通俗地讲就是对数学感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于学生年龄小, 自我控制力差,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易分散。这就要求小学教师上课的时候, 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手段, 变换形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 寓教于乐, 减少单一的、机械的教学模式, 增加学生兴趣。

1.在数学课上, 教师就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深奥的公式, 定理形象化, 把枯燥的事物用趣味化形式呈现出来。例如, 教具的颜色要鲜艳, 故事谜语要新颖, 数学游戏要有趣, 教师要善于在关键的地方设疑, 恰当的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把静态知识变为动态教学。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时时感到新鲜感,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内容要尽量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使学生感到亲切、贴近, 从而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讲清教学内容的来源以及它的用处。这样通过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而数学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互相联系而不可分离。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对数学充满兴趣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动力。

3.不断地变换数学方法, 让学生有新颖的感觉, 兴趣不减而动力不衰。例如, 在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课时, 我没有直接按照课本上提供的教学内容讲解, 而是向学生出示一组比赛题目看谁算得又快又对。2+2, 6+6+6+6+6, 9+9+9+9……8 (100个9) 。学生看完题目以后, 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去。而当学生对自己的加法计算能力而沾沾自喜的时候, 我却对每一道习题直接说出了答案, 让学生感到惊讶不已, 这时我对学生说到:“你们在紧张计算的时候, 我却没有动笔, 反而能够直接说出每道题的答案, 不是我比你们的能力强, 而是因为我比你们多掌握了一种运算方法, 只要你们也学会了这种运算方法, 对几个相同加法相加的时候, 也会准确地说出他们的答案, 你们想学吗?”这时候, 学生对于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到起来, 学生已经被乘法运算的巨大魅力而深深吸引。

三、适当开展竞赛, 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竞争心理比较强, 在一个比赛的氛围中学习, 让他们有新鲜感和学习的劲头。适当地开展数学竞赛, 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又一重要手段, 事物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只有竞争才有活力。教学过程中, 每间隔一段时间我们便组织一次比赛, 比赛前几天我们可以提前告诉学生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 一本小小的笔记本, 一支铅笔, 甚至一朵小红花都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比平时更加坚强的毅力, 对于没有获胜的学生, 教师也不要批评他们, 要帮助其找出不足之处, 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 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向获胜的学生看齐, 比赛的题目要新颖:口算抢答比赛, 看谁的办法多, 巧妙方法大比拼等, 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在竞赛中都能大显身手, 取得好成绩。

比赛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各种各样。可以分成男生组、女生组进行比赛, 可以按兴趣分成小组比赛, 也可以全班比赛, 增加每个层面学生获胜的机会, 奖励的效果要大于比赛的结果, 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加比赛, 提高学习兴趣。

四、增强自信心, 让学生愉快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某种成功感时, 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对于一些难点, 要进行分散讲解, 降低坡度, 降低难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得懂, 学得会, 让差生也有“我能行”的感觉, 在讲课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相互鼓励:“你能行”“是好样的”“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等。诱导点拨,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停止不前时, 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 使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 感动教师没有抛弃他们, 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 鼓励勇气, 渡过难关。我们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激发学生兴趣而主动学习。

表扬和鼓励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在数学课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我们都加以肯定、表扬, 一个甜蜜的微笑, 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表扬来激励学生, 每一次积极的肯定都会得到学生更大的回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3

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宋丽红

[内容摘要]新课程要求更加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改变自己在课堂的角色,树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要做主人了,那么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在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古语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而也可推理为不疑则不进。可见,在学习中提出疑问的重要性。大教育家孔子提倡多闻、多问、不耻下问。他认为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把学和问结合起来。他经常鼓励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宋代理学家朱熹将学习过程简称为学、问、思、辨、行。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问”在教学

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仅一直被古代教育家们强调着,而且也是近代的中外教育家备受推崇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三少三多:在校的时间少,自学的时间多;有教师的时间少,没有教师的时间多;学的知识能直接运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个体,还要开发个体,发展个体,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要让学生树立自身的主体意识,主动开发,自己动起来。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其效果最好,质量最高。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之母,自主学习要比强迫学习的效率高出几倍、几十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被推崇的。

二、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即知识接受中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无人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当学生在认识、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故有人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三、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的时代和学生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一条适时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

(一)预习阶段: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课堂讨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方法是可以运用后期展示中,激励学生的原动力。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的劳动给予重视和鼓励。对其自学成果给予肯定,激发他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汇报比赛,小组内合作的汇报与比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二)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记住读音、最快捷、准确的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特别鼓励学生扩展四个字的成语。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的效果如何。所以,在识字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基础,会读,会写,明白含义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活用生字词,更能体现语文课本的举例作用,真正的将所学的生字词用于平时的学习之中。

(三)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说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如果是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的一些问题,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相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最后,教师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舞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四)评价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只有恰当和有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是有调动作用的,故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大胆问。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求问。我们要多激励,少批评,及时表扬孩子的闪光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入浓厚的平易之中。孩子在老师的赏识下才会愿说,爱说,敢说----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上一篇:寒假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下一篇:《边城》高中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