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表象看本质

2024-08-31

透过表象看本质(精选7篇)

透过表象看本质 篇1

色情产业在全国各地都有,我敢说一二三线大城市的色情业比东莞更发达,因为中国男女失衡的客观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色情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几千万的剩男一辈子娶不上老婆难道都去买越南女人?)。我国法律规定卖淫嫖娼是违法的,但实际是默许的。如果真想打击的话,卖淫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形成产业。这就跟曰本很像,我们知道曰本的卖淫业是不合法的,嫖娼只能以自愿发生关系的形式进行。但是这么大一个产业总需要管理,于是交给黑社会,由黑社会收保护费,办产业,同时控制性病风险。而曰本的黑社会是合法的。这就等于政府默许卖淫寻在,而出了事或者引起批评则把责任推给黑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后各种制度都像曰本学习(曰本的社会制度在发达国家里是最落后的),面对问题不敢正视,什么都依靠潜规则,把头埋在沙子里。而卖淫业一边得打通关系交保护费(有的地方干脆由政府间接控制),一边又面临被查处的风险。这就造成黑色垄断,另一方面,违法风险很大,只有有关系者才能进入该行业,增加各方成本,卖淫女为社会服务却没有地位,缺乏有效保护,性病也很难控制。获利最大就是控制该产业的地方政府,但此收入却是黑色的,上不了账面。

扫黄打非我很赞成,但前提是要一视同仁,真正从根本上铲除色情业,任何人不能从中获取非法利益。但是现实却很难。所以我希望色情业可以在公开,阳光,合法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同样交税,同样受人尊重,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透过表象看本质 篇2

●字符串电报

实验1 :假设有字 符串100000000000000000000……字符串代表了电报电缆, 设字符串左侧为A地, 右侧为B地, 而字符串的长度就是电报电缆的长度, 现有如下简单程序, 其作用是从左到右遍历整个字符串, 将“10”替代成“01”。如果反复执行替代程序, 就仿佛“1”在整个字符串中移动, A地发出信息, 经过若干次替换操作后, B地即能收到信息。这个模型的问题是, 字符串越长, “1”移动的步数也就越多, 而每移动一步都需要运行一次字符串遍历替换程序, 所以信息传输的速度是不快的。

当然, 可以编写更复杂一些的程序, 使得在所谓的“电报电缆”中, 能够传输其他信息, 如让每个字符同步复制其左侧字符的值。不过, 虽然能用这个模型传输各种信息, 但传输的速度始终是个瓶颈。在现实世界中, 有线电报也不是用这样的方法来传输信息的。

实验2 :假设有字 符串01010101010101……仍然用这个字符串代表电报电缆, 字符串左侧是A地, 右侧是B地, 现有如下简单程序, 其作用是从左到右遍历整个字符串, 将0替代成1, 将1替代成0, 然后反复运行替换字符串的程序,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仿佛跑马灯的幻象。如此, 就有一个办法大大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虽然“1”在整个字符串中的移动速度照旧, 但一旦A地有发送信息的动作, B地立刻就能感应到, B地只要观察“跑马灯”什么时候动, 什么时候不动, 就能解码出A地传来的信息。一方面, 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很高。发报员不需要真的将一串信息从A地发往B地, 而仅仅依靠发送动作的节奏, 就能够向B地传输信息。另一方面, 信息传输的速度大大提高了, 因为这时信息传输的速度不是“1”移动的速度, 而是字符串替换程序遍历整个字符串进行搜索替换的速度。

●真正的有线电报

做完“字符串电报”实验, 再回头来看现实世界中有线电报的运行原理, 就能发现两者间微妙的对应关系。例如, 在电报电缆中电子的移动速度比较慢, 让人联想到实验1中逐个移动的字符“1”, 而有线电报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 电信号能以光速传输, 不免让人联想到在实验2中, 只要实现一次字符串遍历替换, B地就能感应到A地的发报动作。根据相对论, 信息的传输速度不可能快于光速, 而观察实验2程序的运行情况, 也可以很清楚地明白, 信息传输的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字符串遍历替换程序的运行速度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3

问题如图1,在△ABC中,I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1)若∠ABC=40°,∠ACB=60°,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2)若∠A=80°,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3)若∠A=n°,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4)由以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这道题并不难,对(1)、(2)两问,同学们很容易求得∠BIC为130°.下面我们来看如何解答第(3)问.

因为I为∠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所以∠IBC=∠ABC,∠ICB=∠ACB,则∠BIC=180°-(∠IBC+∠ICB)=180°-(∠ABC+∠ACB)=180°-(180°-∠A)=90°+∠A=90°+×n°.

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这个恒等关系:∠BIC=90°+∠A.根据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的关系,你能大胆猜想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是否也有该关系呢?如果没有该关系,它们之间有其他关系吗?

如图2,△ABC的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I,那么∠BIC与∠A是否还具有以上关系?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时∠BIC=90°-∠A.

以上两个分别是内角平分线、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同学们有没有再考虑:如果是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它与第三个角是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有,又是什么关系呢?

如图3,在△ABC中,BI为∠ABC的平分线,CI为△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则∠A与∠BIC之间有何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上面有所不同.因为I为∠AB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的交点,所以∠IBC=∠ABC,∠ICD=∠ACD,则∠BIC=∠ICD-∠IBC=(∠ACD-∠ABC)=∠A.

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上的探索过程,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4,在△ABC中,∠A=50°,延长BC到D,∠AB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I1,∠I1BC的平分线和∠I1CD的平分线交于点I2……依此类推,∠I4BC的平分线和∠I4CD的平分线交于点I5,则∠BI5C=.

同学们,这道题你会处理吗?在数学的王国里,只要多思考,你一定会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无穷.

透过表象看本质 篇4

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一)

【技法指导】

什么样的作文最能给人以启发,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无疑是那些能抓住事物本质、见解深刻的作文。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我们知道,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联系,也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有一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剖析逐步走向坚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韧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深入分析各种现象,找到其背后人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的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由此可见,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出眼光,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以上只是笼统的讲了一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特征和方法,如果具体的具体文体的写作上,我们可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写记叙文要深入发掘,找出“不平凡”来。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人物“思想”,二是发掘发掘事件的意义。不论那种发掘,都须凸现最根本的,最动人的,最深刻的那一点。一些专家认为,可以采用高屋建瓴法,即善于提高一步,开拓一层,善于从似乎不相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现息息相通的共有规律;可以运用小中见大法,即从小事情中悟出大道理,在小人物身上显示大精神;可以运用质疑审问法,即要追根究底,要环环相扣,剥茧抽丝,等等。李然的《吴老师言行录》就很有这个方面的特色。文章截取吴老师因少了一颗大门牙说话就漏风的风采、语文早读课上当一回齐宣王的情形、古文课后劝“我们好好配合医生打针”的语言及我们为他描绘一幅箭步如飞的可笑画面时他的神态、发现他抽屉里带过滤嘴的香烟他还大讲一番尼古丁如何害人而又喷云吐雾的行为以及看昆曲《琵琶记》时的感慨等5个片段,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吴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倾心关爱与纯如清水的友情。吴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中不乏潇洒超脱,庄重严肃里寓含诙谐调侃。几件小事一经点染,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这得益于作者善于捕捉细节,采用小中见大之法。

二是写议论文要透过表象,抓住问题核心。议论文是同学们选择较多的一类文体。写作时应注意在纷纭复杂的问题表象中,拨开层层掩盖的现象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有的专家提出,可以运用深海探珠法,即要“有的放矢”立意准,开小口子挖掘深;运用联想立意法,即锐意穷搜的联想,比较对照选优的概括。福建考生《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很典型。文章在开头亮出“真正的革命者总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中心论点之后,第2节写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周恩来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旧中国,和其他革命志士一起,把全部的生命之“热”,化为点点闪光的火星,去散发,去传播。第3节写新中国普通战士的楷模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熠熠的贡献之光。第4、5节解决问题分作两步,第一步引用周恩来和雷锋的话回答“生命之热”怎样才能发出“贡献之光”,使内容渐趋深入。第二步,进一步引申到在实现四化新的条件下青年应如何发光上,赋予文章以跳动的时代脉搏和崭新的时代精神。本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显示其严密的逻辑性。【例文解析】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

一考生

草船借箭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这篇故事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特别是将三国中几位重要人物刻画得逼真传神,将主角诸葛亮的智慧与肚量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老实巴交,曹操的疑神疑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因此,这样经久不衰的典故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关注,有人提出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故事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万支箭三天交清,否则治罪。这不能不让人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大雾飘散,曹军箭少,就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白忙一场,最后让周瑜抓住把柄。

其实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人们常批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那么,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也就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了。故事要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这一做法就是文章的重点。仅凭这一项就足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假设诸葛亮只借箭八万支,或者五万支,想必众人也会为他的机敏大胆所征服,还有人会给他治罪吗?周瑜必定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毕竟想不出如此计策的周瑜是没有脸面就箭的数量说三道四的。

因此,作为比周瑜还不如的我们,是不应该为足不足十万支争得面红耳赤的。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草船借箭,而不是十万支。哲学的辩证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我们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已经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古人和今人一样有理由抓住事物的本质,唐朝时有一位白袍将军薛仁贵,用兵如神,为唐王朝攻取辽东。大唐天子笑逐颜开:“我不喜欢得辽东,喜欢得将军。”唐天子是聪明的,他懂得,拥有一位用兵如神的将才,何愁天下不定?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身手,抓住问题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数学题,什么X啦,Y啦,都只是一只逃窜的狐狸,你只要抓住它,就完成了一次打猎。”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狐狸”,要做一名合理的猎人就不应该被路边的风景所吸引,也不要被拦路的荆棘所吓住,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原则。

当我们学会抓住根本时,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不远了。到那时,十万支箭,八万支箭,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们懂得了草船借箭的智慧。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满分佳作。辩证法有云:看待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必须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作者才不在细枝末节上去纠缠,而是深入骨髓,透过“借箭不足十万支”的现象去看事情的本质,去看草船借箭的智慧。这就为行文机智地选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话题的角度,令人赞赏。文章开篇概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以作引子,然后直入主题,提出主张: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如果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就有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观点鲜明而深刻。然后,作者辩证思辨,立足故事,审视古今,或例证,或引证,或喻证,或假设推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思维清晰,佳句迭出,处处闪烁着辩证思辨的光辉,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观点具有启发性

阐述哲理引人思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二)

【技法指导】

好文章看后应人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它能解人心之忧,它能平人心之烦,它能给人启迪,指引未来。这样的文章既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观点具有启发性。所谓“观点”,就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观点包括主题,但不等于主题,观点的外延要远远大于主题。所谓“启发”,就是阐明的道理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辩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读者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总之,不是读完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作文中要想让我们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如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观点新颖,亮人眼球。那些老看法,旧观点肯定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阐发自己的独特理解,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写那些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论。例如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谁是凶手》:

一提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很多同学必定对她咬牙切齿,认为她活活地拆散了一对恋人,但殊不知,焦母和刘兄同样也是受害者,杀死兰芝的凶手应该是“三从四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兰芝仲卿成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牺牲品,而焦母又何尝不是牺牲品呢?我们从焦母对儿子之爱,对“夺爱”者儿媳之恨,对自身心理失平衡之悲,看到了她心灵的战栗。焦母的心理显然是与她那多年的寡妇生活有关的。

正如《寒夜》中的汪母所说:“我们寡妇的心,在丈夫死后,就全盘放在儿女身上,儿女就变成我们精神上的情人。我们这颗孤寂的心,被媳妇由儿子身上挤出来,着实没地方安臵。少年寡妇更加痛苦。”封建时代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是依附男子而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信条死死地捆绑着她们。她们没有工作,丈夫另有所爱,她们的痛苦既在于渴望爱而不能被爱,也在于有所爱而无处施其爱。处于这种境地的妇女,有一种是在宗教里去寻找解脱,她们吃斋念佛,苦度今生,渴望来世幸福。

焦母一贯是人们批判的对象,因为他破坏了一段美好的婚姻,而这段文字作者却由“三”联想到“三从四德”,一反传统的批判之观点,表达了对焦母的理解和同情的新观点。独辟蹊径,以新取胜。

二是拒绝单一,辨证分析。我们知道,无论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要单一的去看,而要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事物,同样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作点辩证分析,才能加深人们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如果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的过分,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另一面,就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也不能启发读者以深思。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当走则走,当停则停。它直接导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奋斗不止的过程,而停是一种历经大风大浪后的心境。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了时的慰藉。正确的走与停,让人用理性的画笔为人生挥洒出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这段文字作者从走与停各自的特点有二者关系入手,辨证分析,入情入理。特别是论述走与停的关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加深了人们对走与停关系的理解。

三是提高认识,入木三分。不论什么观点,如只在同一个认识层面,它给人的启发就不大,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还必须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同样一个道理,大家都能讲出一些道理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就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抓住事物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潮》:

然而,不得不重视的是,自嘲不是自欺,不是要我们在一次次的自我嘲弄中学会麻木不仁,不是让我们摔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道德瓷罐!自嘲是解围的小技巧,是偶尔的阿Q一回,却不是自我麻醉,丧失人格尊严以求苟全的止痛针,所以请“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

这段文字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阿Q的认识与看法,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肯定了“阿Q”精神中积极的一面,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提出“自嘲不是自欺”、“‘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的观点。提升了文意,深化了中心,令人警策。

四是标新立异,发人深思。固定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我们看问题不易出新,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彻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激发起自己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也只有这样,在我们的文章中才能阐发出全新的、发人深思的观点。如“近墨者未必黑”“‘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弄斧必到班门”“名师未必出高徒”“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卷未必有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这一组全新的观点,带给人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弘扬。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嘲》:

总也忘不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形神兼备的人物:阿Q。先生写他时是以笔为矛,直刺向国人心灵深处那层纸糊的玄虚,而时至今日,又有人大胆提出,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

这段文字,作者标新立异,突破常规的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思维独特,见解新颖。

五是着眼长远,彰显趋向。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肯定是着眼长远,能彰显事物发展趋向的。因此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淮南子·说山训》中说:“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它告诉我们从与事物密切相关的某些细微迹象中,可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对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的正确估计,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思维的睿智。例如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如不听信郑袖之词而疏远屈原,楚国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如不宠信伶人,重用伶人,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欺庙堂,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如不听信马谡自以为是的承诺,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四不瞑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对真理的探索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知也不能掺杂感情。

这段文字,作者写作时并没有仅仅站立在一个方向,一个时代,而是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去研究分析,明确的提出观点: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反映出思维的睿智。【例文解析】

所以忘记,所以铭记

一考生

绽放在泪光之后的笑容,代表忘记了失败与挫折的痛;浮现在落红之中的笑容,代表记住了开花与美丽的乐。

——题记

六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二战的炮火声。尽管这样,此刻有两只紧握的手,更能让我们的目光久久地停留。那是一只来自德国的手和一只来自波兰的手。两只手上都有血,透过那殷红,我看到纳粹的铁蹄,我听到波兰人民愤怒的呻吟……两只手又握得那么紧,看不到复仇的裂痕,更看不到挑衅的黑洞。我只能看到他们共同写下的忘却,忘却历史的创伤,忘却种族的仇恨,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共同享有一个世界,只为我们共同追求的发展。

他从海峡那边飞回来了!如同一只迷路的大雁,在旷野徘徊了五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归家的路。他飞回母亲怀中,飞到了皇帝陵前,飞进了兵马俑中。

他怀着游子的思念,用最正宗的乡音倾吐着对亲人的牵挂。他代表百万像他一样的孩子,用最古老的叩首表达着他对根的眷恋。从他的举手投足,我看得到:他没有忘。没有忘记自己永远的黄色,没有忘记血管里奔腾的是中国的血,五十年的时间,足够忘却许多,尤其对一个在外流浪的孩子来说。可他没有忘,反而更深沉地铭记着。或许这是由于“天涯共此时”的长久守候,又或许仅仅是由于那一枚寄托了乡愁的小小邮票。不管怎样,他铭记了,而这种铭记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有位哲人说过: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又有人说过:只有忘记以前,才可以迈向更精彩的明天。不必去追究谁对谁错,这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命题。因为忘却和铭记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喜玛拉雅能够千百年来无悔地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也只是因为它忘了赶路的累,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德国与波兰的牵手是因为要发展而选择忘记,他从海峡飞来是要享受团圆的快乐因而铭记。因此,我想说:发展所以忘记,快乐所以铭记。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观点具有启发性”的满分佳作。文章切合题意,立意大气。立意是作者临场审题时提炼出来的主旨、意趣,它是文题与作者思想碰撞而发出的火花。文题,众人同一,而思想则千差万别,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小情小景,无病呻吟。作者从大处着眼,关注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用德国、波兰的牵手,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等重要新闻作为材料,诠释“忘记与铭记”的主旨,贴切自然,雍容大度,时代感很强。只有热爱生活,关注时事,体察世态人情且善于思索,胸中有“大我”,有豪气,才能写出这样有思想、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纷繁杂乱因果

神机两眼揭穿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三)

【技法指导】

作文写的深刻不深刻,这在高考中是有评价标准的。《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作文要想写得深刻,除了要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两点外,还要做到要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考生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穷根究底,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与“结果”是世界上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一个现象。“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需要辩证的思维,深刻的思想,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我们写作时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找准根本原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无论哪种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都应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要找准根本原因,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区分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例如以“毁树容易种树难”为题作文,不少考生把题目中的“种”与“毁”理解为“成就”与“破坏”,进而联想到“毁人才容易育人才难”,或者引申出“破坏生态环境容易保护难”“破坏事业容易建设难”,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论说时却因缺少具体分析而陷入了片面性。其实,“毁树容易种树难”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树”根深叶茂或者“护树”措施得力,“毁树”也不见得容易;也就是说,出现“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状况,根源还是出在“树”本身及“护树”措施的落实上。二是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是一种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联系,是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至于某人死于什么病、什么时间,这是一种偶然联系,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又如“时势造英雄”,时代与英雄的联系是必然联系,谁在这一时代成为英雄则是一种偶然联系。三是明确因果联系是对立统一的。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是结果,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引起另一个,另一个再引起另外一个,其中某一个就可能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比如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话题展开思考,会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气候”通过“森林”来调节,而“森林”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同时,“气候”反过来影响“树木”的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的状况。这样,“树木”“森林”“气候”间就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了。只有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明白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注意的事项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具体方法。

一是由因及果,层递拓深。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面对一个原因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例:幸福不是金钱买来的。马克思是幸福者,但他的—生大多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苏州青年杜芸芸得到养母的十万元遗产,她把钱全部捐献给国家,却将幸福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幸福不装在钱袋里,幸福属于那些创造新生活,为人民为祖国奋发努力的人。例后推因的基本公式是“所以”“因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等等。

二是逆道而行,假设论证。如果面对一个结果,从正面找不到原因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反面假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假定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论述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

例一: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无不是经过艰苦努力,目标专一而取得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要在上百吨的废铀沥青矿石中提炼一点点镭。这是—项极其艰苦的劳动。中途,居里曾动摇过,然而,居里夫人却坚定地鼓励他干下去,终于取得了成功。试想,如果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目标专一的毅力,镭的发现不知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例二: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而犯罪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这两个例子都很典型,例一属正例反设,例二属反例正设。例后假设的基本公式是“假设”“如果”之类。

【例文解析】

文章无法

一考生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

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

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极可能使鲜活的“溪流”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凤头、猪肚、豹尾”,请问,老师们,你们能不厌烦吗?

“文章有法”,不仅仅限于作文的有法。它的实质,是限制个性,是指令我们顾头、顾尾、顾中间,按理想化的程式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说,“文章有法”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的丰富多姿、文章的千变万化来讲,“文章有法”也是不可取的。试想一下,如果古代诗坛的诗人全是杜甫的风格,将会怎样?那无论我们高兴不高兴,都要“沉郁顿挫”一番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杜甫有杜甫的写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写法。李白有李白的写法。同写长江,我们可以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便是文章写法的多姿,这便是文化的多姿,这便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多姿!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拘礼法”。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好学者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心肠,是从做人的角度说的;头脑,是从学术的角度说的。学术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学者的推动。只有心肠而没有头脑,固然能稳当地写出一些“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来,但对文化的丰富却无益。优秀的学者必须有头脑,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无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我不否认“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一种形式,但我坚信:文章无法!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的满分作文佳作,它生动的体现了高考“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要求。此文不赞同命题中的价值取向(“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认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作法和人生追求,不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这不是刻意而为的“唱反调”,相反,充分体现了这位考生的胆量与见识。这是因为,命题所称颂的是一种“完美”,一种“理想境界”;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许多事,总是平平淡淡的,既无“凤”、无“猪”,也无“豹”可言。作者仅仅是“实话实说”而已。

透过表象看本质 篇5

“两个礼物,你要哪一个?”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都要!”

而很多成人则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然后选择一个,尽管你并没有给他限定“只能选一个”的条件,但他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了那个条件。

大道至简的思维,归根结底,就是重视常识,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思维。对趋势的判断亦然——当然,一些复杂的判断仅靠这一点是不行的。比如,我2008年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对2010年欧元大决战的推断,及今年3月对“欧元大决战具体时间——5月、决战过程——不会持续很久、决战目的——废欧元影响力而非致其于死地”等等的系列判断,及2008年对美元与黄金同步性特征的论断,需要借助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尽管如此,这些复杂的判断仍然离不开常识性思维。

常识性思维得出的判断,对于投资来说,足够用了。

2010年5月16日,我在《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中写道: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所谈及的板块所对应的个股,如今超过60%的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贵金属黄金,在滥发货币成为世界性选择的时候,必然走强。诚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有关黄金的未来趋势,以后觉得有必要时会专门论述。

我为什么强调“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呢?诸如稀土、钽等等品种,一般与煤炭一起,被归为黑色金子之列。在国际金价走强的情况下,强势传导必然在次贵金属品种全线展开,原因是,这些次贵金属,比贵金属的黄金具有更大的一个优势:工业用途。

我们知道,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80%用在了首饰业上,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连10%都不到。而次贵金属很多都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品种,随便查询一下诸如稀土、钽这样的金属用途,你都会忍不住大吃一惊。因此,强势力量一旦传导到这个领域,工业价值+货币价值,其力度一定空前。

粮食同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更宝贵的资源。我将其与黄金一起,归到黄色的金子当中,原因即在此。

2008年10月,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强力看好黄金,并在博客中明确写了出来。但从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当时的农业是最不被看好的板块,而国际金价继续在上涨。但事实证明这种配置是符合市场趋势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黄金类股票价格大部分刚刚到达或超过我当时调仓的价格,个别的仍在下方,而粮食类尤其我数次强调的种子类品种,大部分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种调仓的原因同样是基于常识:国内的投资品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超前反映某种利好因素,黄金类股票在连续上涨6倍的情况下已经完全透支了随之而来的国际金价涨幅,二者之间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背离。

那么,粮食类尤其其核心种子板块为何如此强劲?

答案就在常识中。去年的干旱连着今年的洪水,甚至没有经历一个过渡期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而且今年的水灾几乎全在粮食主产区。不仅中国,全球的多个粮食主产国粮食减产。另外还有转基因种子肆虐因素,这是一个令人悲伤和忧虑的因素,简短的话无法说透……鉴于形势的变化,我延长了以粮食为核心的品种配置时间——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具体投资品的变化(而非大周期的变化),需要随机应变。比如,对于上证综指下限的判断,当股指期货推出后,在财经郎眼中,与郎咸平教授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我即做了调整。2319的前期低

点,与调整后的点位相差无几。

同样作为黑色金子的煤炭,在新周期中,连续受到发改委的价格管制,这种管制长期看会导致更大力度的反弹,但短期看,它会影响人们对煤价将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的预期,这种预期将使其力量的释放时间略微延长,而绝不能改变其突破方向。

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把握大趋势。关于新周期,我曾经连续写了多篇文章,并强调不要以短线客的心态来看新周期。2010年6月8日,我在《值得重视的周期转换》一文中写道:“在市场中充满恐惧与困惑的时候,我要说的是,尽管惯性的延续显得阴森可怖,但伴随着5月的渐行渐远,或许,更应该关注机会,以与新周期共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时候,市场中的气氛是何等的恐惧和黑暗。

鉴于货币的超发冲动难以抑制,以资源为主线的投资思路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当大盘在10%位置上下震荡的时候,许多此前博文中提及的资源品所对应的品种,大都走出了超过50%的强涨势(有关新周期的这种奇怪特点,我早在上半年的演讲中都已经做过详细分析)。

我需要再次强调,任何投资品都必须放在一个周期或区间内来分析才有意义,因此,我此前写的周期分析问题,都特别重视时间坐标,离开了时间坐标的判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是一个从实战走出来的趋势研究者,更注重趋势的可操作性,而这种操作性必须通过周期的转换与时间节点的对应,才具有实际意义。当越来越多的人刻苦钻研各种投资秘诀的时候,却逐渐脱离常识。脱离常识的投资,仿佛随波荡漾的浮萍,既不知道自己身居何方,也不知道风速、水流处于怎样的趋势当中,所以,结果只能是成为趋势中的玩物。

当然,投资者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技巧和基本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合理分配资金,以安全、稳妥的组合,在市场中获利。

附:黄色的金子——黄金、粮食;黑色的金子——稀土、钽、铟等稀有金属和煤炭;液体的金子——石油(油砂、油页岩亦归于此类)、水。

说明:1)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2)最近一周博文更新会适当快些。3)本人已在博客中明确声明,不

锂电池产业:透过资本幻象看本质 篇6

当然, 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争分夺秒的, 自从我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对象之后, 上半年新能源电池同比增长128%。在比亚迪锂电概念股的带领下, 锂电产业上下产业链也均高歌猛进, 涨势喜人。在这看似喜人的锂电产业热潮下, 到底是资本膨胀的虚假繁荣, 还是经济市场的真实需求, 都需要我们理清思路, 透过表象看本质……

最具吸引力的资本数据诱惑

低碳经济时代, 我国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 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 已经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 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储能元件。其发展的技术水平快慢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随着HEV混合动力汽车、3G手机和其他电动工具的快速发展, 国内锂电池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 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1年以来, 我国锂电池产业随着深圳比亚迪、邦凯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开始而步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至2009年, 我国锂电池产业每年都在以20%-3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锂电池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 届时将带动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 并向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拓展。

按照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些数据显示, 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其中, 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是以锂电池等动力推动。因此, 锂电池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市场化而具有强大的盈利空间。”

电池材料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约30%的正极材料销售趋势, 能很大程度的反应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 我国正极材料的销售基本上每年都有增长, 除了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9年的增长速度较低外, 基本上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1年预计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5.8%。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 在如此大环境的支持下, 锂电池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 锂电池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一块手机用锂电池只有4克电解液, 但一辆大型城市客运轿车的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将高达20公斤, 这折射出, 一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从事电解液的相关企业将面临着爆发式的下游需求。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电池产业已然吸引了不少外资的眼球。尤以近年来国际众多风险投资、券商及投资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锂电池产业, 并发布了大量行业分析报告, 一致看好锂电池产业。巴菲特注资比亚迪, 带动整个行业空前火爆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还待挖掘的市场和技术缺陷

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新能源产品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 没有上下游环节的协同作战, 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加入“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25个, 每个城市都宣布了少则百辆、多则上千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计划。但这个宏伟的计划却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充电站少等原因面临尴尬。真正上路运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远不如规划的数量, 已经在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故障频出, 运行效率和传统汽车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外在因素, 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电池生产商之间的利益纠葛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与此同时, 一些全球混合动力系统制造的执牛耳者, 尽管已经把最先进的技术都带到了中国, 但却被泼了冷水。

相比普通的铅酸电池, 锂电池的身材虽然已是相当“轻盈”, 相同的电容量, 锂电池的重量只是普通电池的1/3, 但它的寿命却比普通电池长4-5倍。“但由于生产成本高, 锂电池要比普通电池贵, 一块10安时的电动车用的普通电池, 售价大概500元左右, 而同规格的锂电池约要1000元, 而且这种锂电池不怕丢, 普通的电动车装不上, 若没有原厂配套的充电器, 也充不上电。”锂电相关人士介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刚刚起步, 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 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而这直接导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少人问津。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比亚迪为例, 其宣称在电动汽车领域申请专利200项, DM (混合动力) 领域的专利在300项左右。但是比亚迪面临更多的还是质疑:“比亚迪举世闻名的‘磷酸铁锂电池’, 连学名都扯不清, 也不是独家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F3DM去年只卖了365辆, 纯电动汽车E6卖了53辆。”

与民营企业比亚迪在纯电动方向上的执著相比, 一些合资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做得更为优秀。据了解, 丰田旗下混合动力的明星产品普锐斯, 在全球累积销量超过了300万台;本田方面也表示, 旗下两款主打混合动力车CR-Z和In-sight, 将于2012年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作为德系和美系车的代表, 大众和通用在混动方面也都有充分准备。

伴随着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锂电池行业, 以及地方政府对于锂电池产业乐此不疲的同时, 非汽车领域电池生产企业、锂电池上游材料生产企业纷纷进入动力锂电池生产领域。专业人士表示, 目前锂电池市场已经趋向饱和, 盈利空间日渐缩小。现在全国有约300家锂电池厂, 再过2年, 可能还会再多200多家, 然而10年后也许剩下的只有20家, 或者更少。

实际上, 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很多行业的症结所在, 现在各种电池厂家产能是很大的, 但都处于一个低端的水平。2009年上汽集团和美国A123的合作, 就能充分说明国内的大部分锂电生产企业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所以, 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要想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则可能要等到石油等化石资源消耗殆尽之时。

巨大的锂电浪费催生新产业

锂电池商品以其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能量密度大的优越性能, 迅速大规模地进入市场, 逐渐取代传统充电电池。由于锂电池性能日臻完善, 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拓宽, 2010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13.5亿只, 并以年均15%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目前, 我国已成为锂电池最大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然而, 巨大的消费之后是惊人的废弃。据统计, 201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59亿户, 如果平均每个用户两年以内更换一部手机, 每年会有2.86亿部手机被淘汰。按1部手机配2块电池计算, 就意味着我国每年大约会有5.72亿块手机电池废弃。我国锂电池废弃量由此可见一斑。

分析表明:锂电池平均含钴12%-18%, 锂1.2%-1.8%, 铜8%-10%, 铝4%-8%, 壳体合金30%。以钴为例, 一个重约40克的电池, 含金属钴约6克, 按每年报废1亿只计算, 即可回收大约600吨钴, 废锂电池中的钴含量比钴精矿含量还高!实现废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短缺, 还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推动废锂电池回收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虽然锂电池比起一次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小些, 但是它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仍然有很大的危害, 美国已将其归为各类电池中包含毒性物质最多的电池。我国对大量废弃锂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 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 目前锂电池回收率不足2%, 既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污染, 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锂电池寿命再长也有废弃的那一天, 使用越广泛、销量越大, 废锂电池也就越多。大量报废的锂电池若不进行合适的处理, 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造成环境污染等。废弃的锂电池虽然不含对环境有危害的重金属, 但长期堆放可能使外壳受到腐蚀, 造成电解液泄露, 进入环境的有机电解液也将造成污染。因此, 减轻对环境的危害是目前处理废弃锂电池所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废弃的锂电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金属资源, 如钴、锂、镍、铜、铝等, 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或不合格的锂电池, 不仅能减轻废锉电池对环境的压力, 还可以避免造成钴、镍等金属资源的浪费。因此, 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工艺与相应设备对废锂电池中的有价成分进行分离回收,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迫切需求。

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7

一、解读视野狭窄——方法需要多样化吗?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因此,仅仅看了表面内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地变更教材,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他的话反映了不少教师解读教材的现状,发人深省。

【现象一】以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为例。

原主题图:

变动后主题图:

某教师将原主题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改为“每个方阵有5行,每行4人”,并将3个方阵全体呈现。学生在反馈“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时,给出了许多方案:先求1个方阵有多少人;先求3个方阵一大行有几人;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几大行;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几大列;等等。学生想法多种多样,且分不出优劣,教师还以此自诩。试问,教材是这样的意图吗?

分析:原主题图乍看之下,多数教师很容易受以往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追求方法多样化的思想的影响,疑惑教材为什么不直接呈现3个完整的方阵,而且每个方阵的编排人数那么多,这些细节不是都在阻碍学生得出另外两种解法吗?因而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教师为了寻求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如“现象一”所呈现的那样,自作主张地将主题图进行改动,把所谓的“障碍”清除,让学生顺利说出另外的方法。事实上,一旦用这种惯性的思维去解读教材,反倒会陷入自己设定的误区,那么整节课的全局构想就肯定会与教材本意背道而驰了。

建议:其实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联系知识前后就会有所感悟。在学习“连乘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有意将选材范围扩大,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细细查看教材中每一幅插图,每一个对话框,每一组习题后,能够发现教材之所以呈现不完整的方阵图,增大数据,就是为了突出“先求部分,再求整体”这个基本方法,所以主题图无需修改,在教学时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该法。至于“方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学生能出现,幸也,不出现也不必强求。

教材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个脉络图,处处显示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隐含着一种思想,千万不能用狭窄的视野、人为的认知去想当然,只有通过解读,好好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

二、解读方法单——一定得静态学习吗?

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很多时候,教师虽然能够做到研究并明确教材的主要意图,但是在教学中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安排就怎么教,更有甚者嫌实践内容操作麻烦索性将它变成静态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解读教材方法单一,缺乏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对教材灵活使用的意识。

【现象二】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为例。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初步认识后,教材多次安排换币活动和付币练习。如下图:

不少教师为了便于课堂的调控,略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全权代劳,通过课件或者展台呈现货币兑换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一些原本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经常随家长出去购物),面对问题可以侃侃而谈;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教师的一次演示还未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当下懂了,过些时日又忘记了。

分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而生活实践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现象二”中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材之所以多次出现“换”这个动词,就是在给教师导向,让教师明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不仅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币值,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完成教材编排的每一道题,而没有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那么学生的体验是肤浅的,更不用说感受付币策略的多样化和简单生活经验的积累了。

建议: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思考过,才能在活动后更有效地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如果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学而无味,而没有实践检验的知识,也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被遗忘。

教材为我们实施数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活动的线索。如果教师只是凭着以往教学的经验,自以为是地照搬过去的教法,那么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只有多方位地理解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才能让教材这一根本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才能使学生的收获不再是“墙上的芦苇”——腹中空,根底浅。

三、解读程度肤浅——仅仅掌握规律吗?

不能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不深不透,理解内容只是浮在表面犹如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学生遇到新问题不能进行融会贯通。endprint

【现象三】以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为例。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将“规律的发现”(例如,棵树=间隔数+1)作为教学重点。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常听到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个类型啊?”更有人为此设计了专门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每一题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1)广场上的钟声;(2)街道两旁的路灯;(3)锯木头……”在现实中这也是诸多不同教案的主要区别所在:“究竟应当同时引入所说的三种情况,还是应当首先重点研究其中的某一种,然后再过渡到其他两种?”如果只是如此“就事论事”地对教材进行解读并授课,往往导致课上学生能记住规律并能运用,但课后一旦失去教师的言语引导,学生虽然规律仍存在于心,但“该出手时却不知道出手”。

分析:翻开人教版配套的教学参考建议,它是这么写的:“……本册主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由此可知,“规律的应用”并非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才是主轴。只有真正理解了“一一对应”这样的数学思想,即在“间隔”与“树”之间所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就会明白所谓的“加一”、“减一”等法则只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而已。

建议: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教学时就应当区分出这样两个环节:第一,突出“分隔问题”,即如何能以“植树问题”为背景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第二,明确引出“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变化以求解各种变化了的情况。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的区分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应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教材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挖掘其内涵与本质,然后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教材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如果说课程标准是“罗马”,那么教材就是“道路”,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教材才有可能被用好、用实。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 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真正顺畅地到达“目的地”。

上一篇: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下一篇:弱电系统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