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4-08-25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

李林旭

【摘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进、开拓创新的教育正能量。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首先要充分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其次要挖掘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财务资源,打造优美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才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出重大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园文化 学校

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建设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是当前教育资源整合和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合。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学校及周边建筑、环境、设施等物质文化组成的物化形式;二以师生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校内外的活动、氛围等软件文化形成的人文形态;三是以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特色创新的学风、教风、校风等精神素养积淀的制度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以研究的态度来实践,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加强精神文化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994年江泽民同志就强调“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2006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孩子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甚至近几年都没有改观,和城市学校相比差距相当大。近期,笔者走访了武威市双城镇附近的16所农村小学及3所城区小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了,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是校园规划不合理。

走进农村校园,映入眼帘的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由当地村委会组织修建的破旧的教室、宿舍等,大部分都已成为危房,后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粉刷和加固,谈不上规划,修建也只是利用现有的空地,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很不相衬。虽然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但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坍塌,以是裂迹斑斑。例如,达桐小学的厕所建在校园的西北角,当地春冬季节多西北风,其校园环境由此可略见一斑;教师宿舍坐西朝东,前面4米处是一排高于房顶的松树,宿舍光线暗淡,电灯长明,但是学校还在倡导要节能环保,这些现象,在农村学校很普遍。

二是学校教学设备差,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农村小学虽然添置配备了一些硬件设施,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另外,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和片面的考虑安全等因素,对现有设备设施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和利用,出现了教学资源闲置的现象,作用没能够充分发挥,体育设施、远程教育、学科仪器、多媒体等设备形同虚设。例如,走进我的母校高头沟小学,令人不禁的感慨:十多年过去了,风景依旧!地面大部分还是我的父辈们按照村委会的摊派铺的自制六角水泥砖,已经高低不平、残缺腐朽,时而还钻出几棵淘气的小草;操场上,任然是尘土飞扬,篮球架还是我们儿时的样子,只是木质篮板的裂缝更大了;六组单双杠现在只剩两组,已警示为危险器材,上面锈迹斑斑,显然“规矩”的孩子们好久没有爬上去了;唯一的变化就是墙角的那几颗柳树已经参天大树,树下的横幅上写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我省于2012年通过了国务院教育部的“两基”验收,并在各学校配备了音、体、美、科学等实验室,配发了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也进行了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但对于农村学小学来讲,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音、体、美、科学、体育等专职教师和现有专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学校将英语课安排给了女老师,甚至部分学校只有一名女老师上全校的英语课;科学等学科由于演示实验较多,就由年轻教师担任,但事实却是部分年轻教师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知识不能够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直接导致部分学科出现了完任务、走过场的现象。所以,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有相同的起跑线。

四是学生德育体系亟待加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教育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仅停留在学校时段,得不到家长有力的配合,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校园中学生吸烟、打架、损坏财物、不听老师的话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学生情感要求强烈,传统约束力减小,重金钱、重物质、轻责任意识等等,这对学生的进一步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是学校制度、文本落实不到位。

中/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早在2007年就在我省开展实施,各学校每学期都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修订《学校发展计划文本(SDP)》,包含学校各部门、学科的学期计划以及学校工作开展的各项记载;各学校也精心编订了各项制度、方案、计划等文字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变成了永久性的档案

三、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熏陶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农村小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规划和目标,坚持整体性、个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与调整学校布局、规范化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相结合,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学校成为家长放心、教师称心、学生高兴的乐园。

一是合理规划加强校舍建设。目前,农村小学正处于调整撤并阶段,新建或扩建校舍时应着重考虑校园合理布局,力求做到教学、运动、生活分离互不影响。校园附设的建筑物比如校门、升旗台、花坛等要美观大方并定期或不定期维修更新,以保持明亮整洁。

二是重视学校及周边面貌。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内部和周边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校园内要适当设置集中绿地、花坛、景点形成庭园美化效果;学校主要道路要平整洁净。学校要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做好花草树木的爱惜看护,做好校园清洁工作,努力做到无杂草杂物、无积水、无卫生死角。

三是落实校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室内应当悬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及名人画像、名言;《学习园地》应该定期更新,各班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区域,展示学生

优秀习作、手抄报、书画等等。办公室里,《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课表、学校周历等张贴悬挂,并有散发书香气息的字画,让教师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动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学校在组织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掘学校的人力、物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和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创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六•一”文艺汇演、元旦联欢会、学雷锋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根据不同的师生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增长才干,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明礼尚的校园文化才能铸造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建设,把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列进学校校历安排,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师的言谈、与学生谈话、教师的着装等作为班务量化考核、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经行评比。此外,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经行自查自省,同时学校领导应该引导教师在思想上教学行为上做反思,找不足,通过这些途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人民尊重、家长满意的楷模。

(三)校园制度文化完善和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落实。

校园的制度文化有制约作用,但也可以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制度的保障系统。制度建立要坚持“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的基本原则,突显人文性。因此,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学校形成良好校风的保证。如《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请假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则》、《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考场规则》等,不仅要有对学生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要有对教师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更需严格执行,使他们的言行符合优良校风所要求的规范。应该说学校建立规章制度,一方面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奖勤罚懒,弘扬正气。最关键的还是使全校师生对制度的执行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强制变为自觉,由行动方式转化为行为习惯,其目的在于形成学校的优良校风。

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如何搞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决定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前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关乎学校工作、师生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在尝试探索阶段,当前主要做的工作是环境硬软件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近年来,政府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很关心农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分批次的为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实验室及相关学科的实验仪器设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中,标准化学校建设方案已经施行;农村薄弱学校规划建设方案正在顺利调查实施阶段;为了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在农村小学备受关注;“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艺术“2+1”项目等活动也相继走进农村校园;充分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队伍建设路线,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如“西湖教育集团”等先进经验在农村校园里也能生根发芽……

简言之,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中小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打造特色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农村校园文化的底子薄但发展空间大、路子长但建设速度快;相信不久的将来,标准、美丽、和谐的农村校园定会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其铮铮风采。

【参考文献】

[1] 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8 [2]《湖南教育》综合版2010年第10期

[3] 温家宝 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

【致谢】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2

1. 全员参与, 规划发展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之始, 就应调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进行准确的定位和长远的规划。

首先, 学校定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总方向, 总思路。学校定位涉及办什么样的学校,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通过研究学校的历史、现实、未来来定位, 在定位时要传承历史, 展望未来, 具有前瞻性、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其次, 学校文化建设还应有长远规划。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应该贯彻到规划中, 一所学校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 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不在于学校的硬件, 而在于以办学宗旨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内涵, 校园文化规划应该符合学校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学校发展目标, 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文化追求, 学校应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来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规划。

再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人, 归根到底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对人的潜能智慧的挖掘。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师生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尊崇民主平等的价值理想, 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只有具有师生个性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才是有价值的校园文化。

2. 以生为本, 立足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 并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色。作为育人阵地的校园文化, 应有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视觉及学生的物化成果,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紧扣现实生活, 提炼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同时,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 由师生自主开发, 争创学校特色, 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例如在教学楼师生必经的走廊布置学生书画作品, 在树木下安置学生书写的树木简介石, 办好广播室、校报等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让文化成为师生的文化, 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美的熏陶, 得到心灵的净化。

3. 教室文化, 分享魅力

班级, 是学校的细胞, 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室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场所, 学生在学校的生命时光大部分都在这里度过, 学习活动大部分都在这里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理应加强教室文化建设, 彰显班级特色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班级文化又通常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忽略的地方, 很多学校把经费和关注点都投到了校史室等面子工程上, 唯独忘记了学生朝夕相处的场所, 因此, 教室文化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新人, 学生需要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个性班名的设计、征集, 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中体现班级的精神风貌。例如, “小蜜蜂”班、“雏鹰”班、“阳光”班, 以形象的事物象征班级精神, 当这些凝聚学生创意和心血的标志出现在教室或每个学生的书本上时, 学生怎能不为此而自豪呢?而这份自豪感也正是作为班级小主人为班级争取荣誉的动力。此外, 充分利用班级环境造就文化氛围, 让每一个角落都能与学生“对话”。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等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 丰富班级环境文化内涵, 使师生都受到陶冶和感化, 使其如“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让其受益终生。

4. 精心组织, 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各种活动展开, 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寓教于乐, 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应坚持“一个主体”“三条主线”串联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一个主体, 即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学生为参与的主体, 鼓励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 达到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三条主线:一是以日常规范教育训练为主线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通过实行学生自理自治来逐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觉守纪的能力, 对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以重大节日和各种文体活动为主线, 开展主题文化活动, 对学生施以健康向上、明礼诚信、自强自立、崇尚科学、爱国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三是以特色文化活动为主线开展活动, 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 在活动中对学生施以导行、导言作用。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3

我校是一所地处闽西南交界处的农村小学,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漳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漳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合格学校”“漳州市首批小学教育质量信得过学校”“南靖县初等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近几年,一直在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几年下来,有些收益。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培育精神文化,注重内涵发展

毛泽东曾说过:“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精神,那么什么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学校精神文化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

首先,学校领导要带头弘扬、实践学校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代替空泛的说教和行政命令式的要求。其次,在教育教学中培育创新进取的学校精神。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既要有一种创新的精神,也要有一种务实的精神。在这个方面,我们强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学校的生命线。

二、规范行为文化,促进养成教育

往最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我校把学校文化细化成全校师生可操作的、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我们要求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制订了具体的习惯要求:(1)轻声慢步,不打扰别人;(2)爱环境,看到废纸捡起来;(3)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客人问声好;(4)仪表美,干干净净上学校;(5)楼梯文明行,在做小事中显大气。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每周确定一个具体的习惯养成训练主题。每周一,学校针对行为规范训练主题召开动员会,再由少先队各个中队组织训练、督查、评比,从而实现一周一规范养成教育。

3.我校精心设计开学仪式、迎新会、运动会、毕业典礼、入队仪式等活动,让仪式使人感到庄严肃穆,或是激动人心,或是亲切温暖,或是感人至深,从而形象地感知学校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也要讲究仪式。

4.我们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经营制度文化,体现人文管理

学校的制度是学校在执行教育方针和达成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非标准与是非曲直,对师生都有一定的约束力,是全体教师的行为准则。如何把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成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这是学校制度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

1.科学管理,形成合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必须有科学制度的保障,而科学管理,既能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又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形成合力,使政令畅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刚柔并济,以人为本。制度的形成、落实具有强制性,能约束人,但存在忽视人本身的感受的弊端。因此在经营制度文化的同时,要体现人文管理。例如,我们尊重、信赖、依靠、激励全体教职员工,涉及教职员工利益的事,如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评等,都交给职工大会或教师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发扬民主决策,让教职员工做学校真正的主人,让师生员工感受到学校各项制度的形成与落实都是以人为本,他们就愿意想学校之所想,谋学校之所谋了,这样,各种制度就能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了,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3.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成熟优质的学校制度文化既有刚性又有弹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懂得居安思危,因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环境的日新月异,学校的制度难免会出现滞后,所以,在制度建设上,学校一定要坚持刚性制度的原则性,发挥弹性制度的灵活性。

四、设计环境文化,创建育人氛围

2014年2月,我校进行学校校区整体搬迁。搬迁前,我们对学校文化进行了精心规划、科学设计,校舍建筑、师生休闲公园、室内室外文化设计等都凸显出良好的人文环境,折射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我校是一所异地重建的校安工程项目校,在规划建筑中我们力求建筑风格新颖,积极探索一条极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对校园的运动场、花圃、树木、道路进行高规格建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围墙、走廊等场所,开辟教育园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校将积极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育人的最终目标,努力构建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及人文精神家园,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立华夏传统美德,树德才兼备之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4

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四川省南部县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不仅是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劳务输出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劳动力输出过量,造成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给劳务输出地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有序适度流动。

关键词:劳务输出

负面影响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增加了收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大批青壮农民外出务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全面、认真研究过量劳务输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重新审视劳务输出工作,控制劳务输出规模,努力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做到本地用人不紧张、外出人员有保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现状及特点

南部县位于川东北丘陵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课题组深入该县10个乡镇、20个村,对乡镇、村社100多名干部和500多户村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发出问卷650份,收回646份。邀请县委政府领导4人,分管农业、劳务输出的部门领导15人座谈。并认真借鉴了2007年县统计局连续5年对本县8个片区200户农村住户的跟踪调查资料。

(一)劳动力输出现状

南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辖72个乡镇、1053个行政村,总人口12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85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5万,其中18岁至65岁劳动力为72.2万。1995年至2007年,该县劳务输出从21.4万上升到了42.5万。2004年后,一直稳定在42万人左右。近4年来,南部县劳务收入稳定在21亿元以上,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2%、农村经济总量的53%。

(二)劳动力输出的特点

1、劳动力本地转移少,到外地务工多

从南部县整体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第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也非常有限。乡镇企业大批倒闭,荡然无存,县内工业企业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相反,沿海、沿边地区和大城市的工业发达,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较高,因此,农村劳动力多愿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据统计,转移到县外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数的94%,在县内乡外务工的占6%;到东部地区务工的占67.45%,到西部地区务工的占到25.49%,到中部地区务工的占2.45%。

2、男性比重高,女性比重低

据调查,劳务输出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34%左右。男性在需要强体力和技能的行业占据着决定性的优势,如建筑、采矿、交通运输、汽配修理和邮电通讯等行业,女性在商业、饮食业和工业占有相对较大的份额。

3、中青年比重高,老年人比重低 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18-20岁的占7.1%,21-40岁的占66.1%,41-50岁的占25.2%,50岁以上的占1.6%。40岁以下的占70.2%,40岁以上的占26.8%。

4、外出务工周期长,回家时间少

上世纪80、90年代,农民工外出挣钱的同时,多不愿抛弃家庭承包土地,农忙时回家种地、收割,春节与家人团聚,农民工季节性返家较多。2003年后,有规律、季节性返家的农民工越来越少。有的农民工一出去就是数年,抛家弃子多年未归。

5、政府组织性差,劳务输出盲目流动性大

据统计,2007年通过政府有组织方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占4.79%,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占20.55%,而以自发方式或通过亲戚介绍外出的占74.66%。这样,一次性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非常少,农民工的务工成本较大。

6、农民工学历、技能与收入成正比,与劳动强度成反比

据县统计局长期跟踪调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和文盲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7.80%,初中学历占61.29%;高中以上学历占19.50%。这种状况决定了大多数低技能劳动力只能从事重体力、低安全性的苦活、脏活,如建筑、矿工、鞋匠、清洁工及灰色服务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月工资一般700-1000元左右。而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如模具编程、造型行业、设计规划及管理,工资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但从事这类工种的只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61%。

二、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产业的做大做强,大量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畸形。过量的劳务输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负面问题凸显。

(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影响 1.农村产业调整难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排斥对农用机械的使用,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小;较低的商品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率,使得农民缺少足够的生产剩余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农民与市场对接错位,农产品的商品转化难,效益差,农民产业调整的积极性常常受挫,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以来,南部县地膜花生产业带、脆香甜产业带、龙竹产业带规划都因劳动力不足而先后流产。2.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差

据调查,我县留守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9.5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99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7%。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运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比较难。据南部县科技局统计,该县每年农业科技转化率和运用率不足20%。传统的“人畜并用”耕作模式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农业生产逐步由精细化趋于粗放化。3.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一是留守老人和妇女从事农耕往往力不从心,在保证一家人基本口粮的情况下,耕种常限于良田沃地或离住宅近的土地,而对相对贫瘠的耕地和离住宅较远的田地弃而不耕。二是有的农户在耕作方式上变双季为单季,造成季节性撂荒。三是有的农户举家外出,无人照顾承包土地,造成土地荒芜。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有所降低,有的外出务工农户自己不想种,也不愿让别人种。据统计,2007年南部县可耕地面积54752公顷,其中耕地撂荒1642.6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

4.制约了对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修建

该县共有水库109座,病险水库73座,塘、堰 4597处,出现病险3300多处。按规划截止2008年全县应修建、改造村道公路2500公里,到目前有1000公里还未动工。应改造中低产田31.5万亩、旱地52万亩,到课题组调查结束时还有田18万亩、地37万亩未改造。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一些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让村民投工投劳,绝大多数村民非常理解和支持,显示出了较高的建设热情,但出工的多为老人和妇女,面对这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造、修建工程进展十分不顺。

(二)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1.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差 大量青壮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造成家庭生活分裂,导致支撑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家庭基础塌陷,出现所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留守老人不仅要完成全家承包田地的耕种任务,还要承担起隔代抚育后代的重任。留守老人既要“磨皮”,还要“磨心”,心力交瘁。留守老人尽管有儿有女,但子女打电话问候小孩的多,关心老人的少,老人成了事实上的孤家寡人。过去由男劳动力承担的重体力活现在也落在了留守妇女身上,负担沉重,生活艰难。孩子与父母长期时空分离,学习生活被迫自立,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又是现实中的“弃儿”。留守儿童得到父母关爱的少,新一代的农村儿童深受其苦。2.农民工伤残多

有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作环境恶劣、自身又缺乏安全知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民工伤残后,让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不少家庭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成了农村新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6年全县因外出打工造成死亡和工伤事故有600多起,600多家庭近1万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安全事故造成伤害的农民工,索赔艰难,不少人就走了上访之路,增添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婚姻家庭不稳定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大,不少人农民被迫外出务工,夫妻长时间分居,情感疏远了,离婚案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117例,2005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猛增到617例,平均每年以39.5%的速度增长。调查发现,在留守妇女中,40%的青年妇女受到过性骚扰,对留守妇女带来极大伤害。

(三)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1.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一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民中根深蒂固,有的农民为了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便以外出打工为名,恶意超生。二是有的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非法同居,未婚先孕增多。三是有的外出经商、打工发了财的农民财大气粗,对征收社会抚养费无所谓,超生比较普遍。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计生管理部门对超生人群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外,难以采取其它强制措施,有的人便以为政府为计划外生育开了绿灯,计划外生育呈现出新的高潮。据统计,我县2006计划外出生396人,其中外出人员超生318人,占总超生数的80%。2.农村土地流转矛盾时有发生

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使土地流转变成了现实,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也给土地流转带来了矛盾。一是有的农民外出务工后,既无家人耕种,也未转让他人代耕,有的村委会便把这些撂荒的土地转包给了其他村民。但随着免交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不少农民工又看到了种地的希望,返乡要求耕种自己的承包地。二是按法律规定,代耕超过一年的,实行租赁、转包的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但有的农户习惯于口头约定,对双方的责、权、利约定不明,一方反悔极易产生矛盾。三是有的农户对土地的预期增值把握不准,随着承包地市场价值增高,感到吃了亏,随意撕毁合同,造成矛盾。四是法律规定土地流转时,承包方必须向发包方申请备案,但有的村民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矛盾发生后又常常找村委会的麻烦,上访告状,干群关系紧张。

3.农村社会治安堪忧

一是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农村“十室九空”,为盗贼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有的留守老人、妇女自我防范意识差,被骗钱、骗色案件时有发生。三是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弱,黄、赌、毒逐渐向农村侵蚀,有的村民不仅不举报,反而主动为此类活动提供场所。四是一些留守学生为了寻找关爱,在学校“拉邦结派”;崇尚武力,欺负弱小;沉迷网络,迷恋色情,陷入早恋,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构成较大危害。2005年以来,我县受到治安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小学生79人,其中留守学生58人,占73.4%。问卷中“您对本村及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如何评价”,62%的村民选择了“差”或“较差”,30%的村民选择了“一般”,只有8%的农户选择了“较好”。

(四)对村级组织建设的影响 1.制约了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外出打工的党员越来越多,村支部难以正常开展组织活动。据调查,2000年以来,全县1053个村支部中,全体党员都参加的组织活动,一次都没有。二是流出地党组织由于人力、精力、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主动与流动党员交流少,主动对流动党员教育少,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建立党组织和把流动党员明确划归流入地一个党组织管理的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不少农村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三是留守的优秀青年非常少,有的村支部书记又担心在流动“能人”中发展党员会对自己的“位子”构成威胁,因此,多年来农村新党员的发展滞后,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据组织部统计,全县农村党员31000多人,近10年吸收的新党员不足9000人。1998年至2004年未发展一名新党员的村支部全县共计10多个。四是农村贫困党员多,党员的示范作用差,“双带”能力不强,支部的凝聚力减弱。

2、村组织后备干部奇缺 农村中青年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农村后备干部奇缺。村干部只有330元的工资待遇对外出务工人员又没有吸引力。2007年底换届时,全县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52.4岁。从去年开始,县委组织部抽调大批机关、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干部紧缺的矛盾,但未从根本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奇缺的问题。

(五)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影响 1.“读书无用”重新抬头

在农村,一些文盲或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打工人员获得了比种地更多的经济收益,盖房子、买家电、骑摩托、用手机、娶媳妇等等,他们成了村里最先富裕的群体。近些年来教育花费又居高不下,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花费了家里大量的金钱,到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导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蔓延。适龄青少年退学、辍学等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加大普九宣传教育,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新“读书无用”对义务教育的冲击。

2.宗教信仰活动日盛

据宗教局统计,全县依法修建宗教寺庙27个,非法修建300多个,农村宗教信徒10多万人。宗教信仰对农村主流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究其原因,一是不少留守老人把儿女养大后,还要继续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种庄稼、带小孩,认为自己的命不好,信教以求自慰。二是有的老人难与子女交流,精神空虚,不得不寄托于宗教。三是不少外出经商、打工人员把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神灵的庇佑,回家祈神还愿的多。四是一些地方政府、村级组织长期以经济工作为重点,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关心较少。

3、迷信活动猖獗

在农村,过去求神治病、婚嫁算命、看风水建房造坟的多,而现在因打工、经商、当兵、求职、升学而打卦抽签、析梦测字非常普遍。

三、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投入,特别是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劳动力积极践行,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重要保证。毫不讳言,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过量输出,大量农村优秀青壮劳动力的流失,使得“三农”问题更加突出,新农村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必需的劳动力已迫在眉睫。

(一)转变干部认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适度流动 随着农业比较效益日益低下问题越来越明显,农民外出打工成了潮流。由于劳务输出地往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耕自然条件又比较差,农业产业调整见效又慢,基层干部便把眼光投向了成本低、见效快的劳务输出,许多地方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劳务输出规模越来越大,不少地方转移出去的已不仅仅是剩余劳动力,连主要劳动力都输出去了,农村的优秀人才流失贻尽。

过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消极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劳动力过量输出,又不及时回流,在没有外来劳动力补充时,输出地农村劳动力就越来越少,人地配置失效。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农村劳动力输出问题上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看到劳务输出的积极效果,也不能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在劳务输出问题上应当积极,但不能着急,对农业劳动力不能掠夺性输出,要做到科学规划,有序、适度流动。劳务输出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一要准确掌握本地农村劳动力情况。迅速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按人地配置情况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按当地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引导农民有序流动。在经济后发展地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劳务输出都必然是农村居民重要的家庭经济支撑,也是劳动力输出地积聚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因此,继续做好当地的劳务输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劳动力输出中,应充分考虑人地配置比例、农民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劳动者的实际技能,有计划输出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三要提升劳动力质量,做到适度流动动。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必须以不影响本地新农村建设需要为限,努力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劳动力资本。既保证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要需求,又保证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正常需要。

(二)教育引导,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

从客观上讲,城乡比较收益的差别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必然存在。目前,非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大,那些常年在外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后在城市获得生存和发展,资金自外向内的流动成为乡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力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从长远角度看,农民外出务工只有利于经济发展初期“绝对贫困”的解除,但不利于经济纵深发展后“相对贫困”的缩小。“打工”只能提供原始积累,缓除贫困程度,无法从根本上让自己摆脱贫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教育农民有立足农村、自我发展,鼓励农民千方百计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与市场对接的种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增收致富,为彻底摆脱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能手、业主和企业集中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是解决目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扩大农村就业的良好途径。一是推行“代耕”。外出经商、务工农民在保留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由留守种田能手代为耕种。这样,经商、打工农民在外可以安心挣钱,种植能手可以放心种田,既保证了土地不撂荒,又增加代耕者的收入。二是鼓励“转包”。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由业主和企业接包、租赁农民土地。出让土地的农民在享有租金和转包费的同时,又可以在业主、企业打工,不仅保证了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变为股民,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南部县先锋蚕业合作社吸纳了300多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共转移100多人就业。

(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从农业内部安置富余人员。首先,可以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适当减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比如种植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产中环节,而是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其次,可以从初级产品的范围内扩展开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再次,加快观光农业发展步伐,开拓转移就业渠道。如城皇垭村、望月村、满福坝村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跟进旅游服务业,转移了100多人就业。

(五)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减轻留守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过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和妇女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减轻他们的劳动负荷,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他们量身寻找致富门路。传统种植业,投劳多,效益差,事倍功半。经过多年的探索,南部县县委政府根据本县的气候、土壤、劳动力现状,放弃棉花种植业,大力发展蚕桑、药材、水果、花生,大大减轻了从事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是改变传统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留守劳动者的体力付出。南部县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积极推广先锋蚕业的“一步成园、小蚕共育”技术,改变传统种养蚕技术,成片、整乡发展适合70岁老年人干的农活—蚕桑业,覆盖13个乡镇,10多万农民受益。种植水稻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经过积极努力,改插秧为抛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全县72个乡镇30万农民受益。

三是因地制宜,研发、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南部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农耕条件较差,增大了务农者劳动付出。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小巧、价廉、实用的农业机械需求强烈。积极研发、推广适合丘陵地区农耕条件的先进农业机械,这必将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付出,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农业生产中具体体现。

四是加大投入,搞好农技宣传和服务。留守劳动者由于年龄大、文化基础差,接受新农耕技术、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能力普遍弱。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培训“家庭明白人”、“合作社技术骨干”工程,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广大基层干部转化为支农、助农技术服务队。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做到充分就业,是能否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关键。而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于大力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于大力新办一批农产品深加企业,在于大力盘活一批现有企业。为此,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兴办企业,变农民到外地打工为在本地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取得初步成效。据南部县招商局统计,全县共引进和洽谈外资项目52个,协议合同金额 3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目前已建成项目32个,在建项目4个,解决就业人员16000多人。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果。传统的、单一的招商方法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企制宜、因事制宜,创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从传统的招商引资方法转向网上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上来,真正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七)做好回引工作,让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是必要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一是扩大了当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二是吸引了不少打工崽打工妹一同返乡创业。这就解决了回乡就业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团聚,照顾老小的实际需要,延续了他们产业工人的生命,成为他们新的就业途径和收入增长点。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不少观念新、信息灵、致富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被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缓解了村(社区)干部紧缺的矛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绿神丝绸公司、元安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蚕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而应当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各地政府应制定“回乡创业工程”规划,提出创业目标,落实创业政策。把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像招商引资工作一样摆上重要日程,营造浓厚的回乡氛围,增强有投资能力农民工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将农民工回乡创业按招商引资对待,给予政策优惠。(课题组成员 敬功德 罗水生 刘丙全)

主要参考文献

(1)2007年南部县统计年鉴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陈湘舸、吴太贵:《“新三农”问题及其对策探析》,《经济研究信息》2006年7期。

(4)罗芳、彭代彦:《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5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教育体系,因而学校的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一新理念已初见成效并蓬勃地发展着,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却不容乐观。

一、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尽管农村的中小学远离城市,消息比较滞后,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起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置了多媒体教室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当今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建成了校园网

在偏远的农村,很多学校的电脑都实现了宽带接入,建成了校园网,还有的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网站,为学校的介绍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建立,让外界的信息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优秀的网络资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三)实现了网络办公

校园网的建立让学校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利用网络办公,不仅有效地节约了纸张,还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利用网络来进行学籍管理,利用网络来召开视频会议,这些都是网络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变传统的办公方式的催化剂。

(四)配置了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室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融汇,提高了学校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室的配置不仅提高了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快了学校教育化步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配置了远程教育设备

在农村,很多学校都配置了远程教育的模式

一、模式二,有的学校还配置了模式三。这些远程教育设备的配置不但给农村中小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山区的学生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到更优越、更全面的教育。同时,对学校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更深的影响,对学校

领导和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领导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信息素养,同时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从而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尚浅

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领导头脑中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观念,对学校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有很大的关联。在农村中小学里,有部分领导的信息素养还严重不足,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观念认识尚浅,因而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以致在部分农村中小学里,出现了以下不和谐的画面:没有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没有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制度,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设备投入甚少,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够重视等等。

(二)学校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学校的发展是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离不开全校教师的努力。教师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是与教育信息化设备接触最多的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推广与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密切相关。但由于是农村的中小学,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尚浅,对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设备的使用,很多时候都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点在教师对课程的整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就能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农村中小学里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了部分教学设备的空闲、浪费

在农村中小学里存在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那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甚少。在大多数的学校里,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任,比如:多媒体设备管理、网络教室管理、校园网管理,甚至学校的科研课题研究等等。究其原因,专业的计算机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扎实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在对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上也能得心应手。但在农村的中小学里,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教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在这些兼任的教师中,大多数又是“半路出家”的,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是很熟练,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上也存在很大问题。因而,在管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上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部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空闲、教学资源的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解决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当今这个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了使农村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重,即重视。一是领导重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领导的决策息息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引起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重视了,才会制定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

规划,才会舍得投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也才会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二是教师重视。教师作为投身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起到推动作用。如果把学校教育信息化比作前进的车,那么,司机就是学校的领导,车轮就是教师,只有方向统一,步调一致,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才能稳步向前。

(二)培,即培训。一是培训领导。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学校领导是起关键作用的。但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教育信息化的素养,并不是每个领导天生就有的,何况这些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将这些新鲜且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注入到学校领导的头脑中,才能让领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与这些教学理念、方式相适应的决策,才能让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正轨。二是培训教师。对教师的培训,除了着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培训外,还应着重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

(三)导。一是学校加强领导。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想要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的转移,就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应该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教育的工作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加强管理和监督,健全组织,建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学校的领导就像火车头,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这趟火车就是在领导的引领下向前行驶的。二是上级加强督导。实现教育信息化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以此作为凭仗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益。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指导、注重引导,力求重在运用、讲究实效。举个很实在的例子: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已经有几年了,但有很多学校都没有充分利用,有的甚至让设备闲置、浪费。上级有关部门就应该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帮助解决,让每所学校的教育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做到“边建设、便发展”的目标。

(四)变。一是思想改变。有的领导把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室、远程教育设备和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闲置在一边,仅作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摆设和进行招生的招牌,对学校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了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作为领导,就应转变这种思想,应让这些教学设备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也应有一定的转变,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很多教师仍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新形式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甚重视,不注重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注重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新课程的改革漠然视之,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学校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五)促。一是促应用。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对教育信息化设备的运用。只有注重运用,才能使设备不被闲置,资源不被浪费,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农村中小学中,注重运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求每学科教师在每周内至少使用多媒体设备或网络教室或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两个课时;对每学期举行的上课比赛都严格要求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每学期举行2—3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等。二是促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学校领导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学校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完善,让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

学资源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加速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育信息化是催化剂,不断地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农村中小学更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机制,注重运用,讲究实效,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从而推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让素质教育遍地开花。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0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6

校园文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息,以及历史传统的长期积淀和综合表现。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全方位塑造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具有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种深刻反映了精益求精、充分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职业精神的优秀代表——工匠精神,近年来不断被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所推崇和肯定。积极采取一系列包括课堂教育、实践教学、项目研究等在内的措施和方法寻求充分地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之中,这种积极尝试和实践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说,大学校园近年来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孕育和培育不同行业具有工匠精神内涵与特征的从业者的重要基地,是不断提升受教育者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载体和有益平台。在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大力推进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对促进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系

通过对工匠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结合大学尤其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与要求,积极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层次和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培育受教育者在爱岗敬业、追求创新等品格特质方面尤为必要。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充分明确这种关系存在的必要性及具体内容,有助于后续深刻理解在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时所存在的误区的原因,并为解除有关误区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1.校园文化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是客观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对校园中的受教育者在人格以及能力等多個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驱动力,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能够很好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精神气质的培育。结合工匠精神来看,其不仅仅是一种对专业技术和技能、技巧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包含着对职业的崇敬与尊重,这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突出表现,是做事态度的自然显现[9]。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回应当前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强烈呼唤,在进行具体的校园文化定义及内容建设方面,通过受教育者精神品质的突出作用和价值,能够通过文化建设和文化熏陶来塑造受教育者的基本人格与职业品质,成为塑造和影响未来职业人才的综合环境和生长土壤,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

2.培育工匠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校园文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环境,而同时积极培育工匠精神也是当前我国提倡和鼓励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基于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敬业、创新等深刻内涵,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对能够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内核的实际行动的具体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使命就是文化育人,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内容来感染和熏陶身在其中的受教育者,进而对其人格与精神,对其价值观、人生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化对受教育者在职业领域关于基本操守的认识与理解,能够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促进其自身的快速成长与综合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全面融入和积极培育,可以由此不断提高对不同群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校园文化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彰显校园文化的整体精神风貌,并为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强劲的生命力。

二、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误区

随着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极大推崇,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日益深入地将工匠精神的相关内涵与要求融入其中,进而实现对文化育人、知识育人、精神育人、科学育人水平的再创新、再提高。不过,也需要充分意识到的是,由于社会中有部分个体存在对现代工匠精神的误解和误读,存在部分缺乏认识和理解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的关联关系等实际情况,由此造成了将工匠精神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时的若干误区。综合前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对培育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认为目前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思想认识误区

所谓思想认识误区,主要是在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設的过程中,部分个体认为这种融入方式是通过传统的课程教育来实现的,是通过程序化的课程教育及课程开发技术来实现的。这种传统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工匠精神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程度和效果。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其并不只是一种职业技能和技术,更多的是注重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探寻和塑造。工匠精神不仅仅是通过课程化教育来实现“如何做”,其真正的价值很难在程序化的课程中加以体现,需要将学术研究、文化感染、思想熏陶等进行综合作用,实现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2.价值维度误区

目前大学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误将工匠精神肤浅地理解为一种技术的提升,认为工匠精神是技术理性,而且这种认识也逐渐在校园文化形成中被掺杂进去。校园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价值其实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基本维度,一是技术理性,二是价值理性。如前文所说,目前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以技术理性为主,而价值理性的渗透和传播并没有得到充分实践,或者说至少效果远不及前者。这种工匠价值的误区必须及时得到纠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求技术层面的工匠,同时也需要具备精神层面的工匠。

3.培育方向误区

工匠精神正式进入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激发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讨论,工匠精神成为一时的热议话题。社会上的一部分企业家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传统的复古式的精益求精,其实这种态度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校园中的受教育者造成误导,甚至对部分校园中的教育者造成一种“急功近利”式的认识,认为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过分追求对职业的精益求精,这种单纯的、肤浅的认识和理解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工匠精神培育造成方向上的偏差。真正的工匠精神包含了创新,而不仅仅是精益求精,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工匠精神的内涵,正确引导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培育方向。

【篇二】

对于校园来说,强化文化是赢得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障,也将孕育凝聚力、约束力、保障力,对于坚定主体的信念,提升主体的智慧,保障主体的生存,形成坚不可摧的强大集体,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充分认清文化的重大意义,完善措施、强化落实,努力推动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将为校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文化优势是最持久的优势,文化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文化作为实践的内在动力,是实践的精神源泉,从深层次上引导、支配并规定着活动的方向、进程和结果。

观念先于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实践作为计划周密的特殊活动,是在观念的引导下进行的。离开文化的观念引导,实践既不可能发生,更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实践当中,工作时有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对工作重视不够,说到底是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这种问题只有通过提高认识、做好文化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可以说,文化是活动的觀念先导,是活动得以启动、展开并顺利进行的思维起点,是实践自觉进行和持续开展的思想引擎,它从根本上引导并规定着活动的方向和进程。概括地讲,强化文化思想引领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实现。

一、宣传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实施文化宣导“五项行动”,确保校园文化理念落地。

1.理念先导。制定《文化读本》《文化案例故事集》等学习资料,广泛宣传阐释文化理念体系,为全矿广大干部师生了解掌握文化内涵、践行文化理念提供内容。

2.舆论倡导。抓好内部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宣传文化理念,刊播文化故事,引导干部师生准确把握文化理念的基本内涵。结合国家安全专题教育活动、五法宣传活动等主题,设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3.氛围引导。启动文化环境重塑工程,将文化核心理念融入设计方案中,编印新宣传画册和宣传片。以文化理念为引领,重新制作宣传画册和宣传片,逐步规范工作的流程和细节。

4.文化宣导。广泛宣传文化建设最新成果,积极宣传推介文化成果,参加文化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提升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拓展分项文化,紧密联系改革改制、提质增效、和谐稳定等中心工作,探索建立全新质量文化、人才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分项文化,不断丰富文化理念内涵。

5.座谈指导。适时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总结各单位文化宣贯情况,座谈交流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步文化推进任务。

二、内化文化,提升文化引领

着力发挥“四个作用”,通过扎实有效的宣贯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化干部师生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度,并逐步内化为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促进文化建设全方位提升。

1.发挥理论引导作用。开展文化理论研讨,组织开展文化建设征文活动,就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关键进行理论研讨,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从理论层面提升干部师生对文化的认知。

2.发挥活动阵地作用。举办文化系列主题文体活动。开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把文化理念融会贯通到各项文体活动中,力求做到活动精彩、寓教于乐、引人向上。

3.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发现文化闪光点”活动,积极挖掘身边发生的,能够体现践行文化理念的人和事。评选文化宣贯先进个人和集体,对先进个人授予“文化使者”称号,对先进集体授予“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进一步扩大文化宣贯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发挥成果提升作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文化优秀成果评选、国企党建与文化一体化课题评选等活动,提高校园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深化文化,形成文化品牌

在文化融合推进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

1.实现文化深度结合。梳理制度及流程,按照文化理念,全面梳理制度及流程,完善内控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文化建设成效向深度拓展,融入工作全过程。

2.实现文化广度融合。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推动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有效避免由于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等深层原因造成的文化冲突等问题。

3.实现文化高度整合。以文化为母文化,总结提炼具有特色的子文化,适时举办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分享工作经验,促进文化理念落地生根。开展文化建设“回头看”,通过文化评估,对文化理念予以丰富完善,对文化落地路径和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

文化是灵魂,是软实力,是推动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结构不确定性。构建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是校园独特的生存战略和生存方式。浓厚的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特殊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引领方向、提升谋略、达成共识、规范行为、服务保障、营造氛围等方面为校园的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篇三】

文化自信指的就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定信念和自觉实践。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和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途径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一、坚定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战略地位

1.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提高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实是具有密切的关系的,它是实践发展的必需,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管对本国的发展还是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就必须在国家上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只有通过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的阵地,才能更好的应对来自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建设要紧跟经济建设的步伐,时刻重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为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而努力。

2.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综合竞争力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5000年来源远流长,但是在西方殖民侵略开始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一度开始走向衰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自卑开始出现在国人的内心深处,进而导致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怀疑。随着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其中出现“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对我国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时候,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还是稍显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在文化上做到充分的自信,才能有持久的力量来对虚无主义的文化进行抵制。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核心,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最重要的源泉,因此我国必须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而努力。

3.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的文化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必须要以校园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支撑,在当代中国,四个自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文化自信在其中便是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迷失的内核都是文化和思想意识观念,中国共产党在95周年的时候正式提出文化自信的战略布局,这对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斗争较为尖锐的背景之下,格各种言论思潮都在泛滥不断,因此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作为内在的支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现象和行为要进行规范,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二、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1.以人为本,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者,要从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进行出发,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贯彻。人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增强文化自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的人民,最终实现共同的富裕,推动人类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引领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升了社会主义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增强文化自信可是离不开思想的引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必须要在保证意识形态坚固的基础之上,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坚持和弘扬,同时要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2.倡导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要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坚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通过推动绿色发展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放进国家总体建设的布局之中,将文化自行融入生态文明之中,这既是对人们文明结构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人类未来所面临的问题的探索。国家著名生态学者约翰·柯布曾提出:为“中国通过进一步努力,将会在未来人类的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新文明建设中领导世界。”

3.坚持和平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范式

中国共产党人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友好和平的思想转化为外交的策略,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进行结合,同时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进行融合,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各国的独立发展保持尊重的态度。中国要积极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合作组织和促进全球的均衡发展。要积极参与反恐、禁毒等安全维和行动,以中国独立的思想和政治为国家秩序中融入社会主义人文的内涵,促进国际秩序向公平公正的方向进行发展。中国作为追求友好和平的大国,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来超越西方传统国际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开辟一条和平有效的国际体系变革机制,进而促进世界历史的进一步的发展。

4.面向未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把握好有利的机遇和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要对文化进行创新,只有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才能让我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创新就是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导,继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综合中西之长处,对中国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在新技术的发展之下,文化的传播自然离不开它们的支持。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增强文化自信,扩大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就必须要把握住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发展,进而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占有優势地位。

总而言之,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校园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文化自信的践行是分不开的,必须要对此进行重视,以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篇四】

一、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高校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校园文化赖以存在的载体。是否形成了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能否健康的成长。

1.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养成

目前,大学生仍属于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更希望生活在现实的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充分利用高校校园文化中合理的要素,可以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多样化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发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促使他们心情愉悦、消除烦恼、调节抑郁。

3.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成熟

在高校校园环境中,每一名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开始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交往群体,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矛盾和困惑。而这也正好为他们的心理成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4.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在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校园,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关心、爱护集体的荣誉,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使每一名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引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外显的文化。它集中体现在大学校园的各种标志物之中。如果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优美、温馨、赋予丰富的教育内涵的校园环境,本身对大学生就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催其奋进。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环境的感染功能。校园总体规划、标志性建筑景观、环境绿化景观、名人雕塑等,干净、整洁、典雅的校园环境,会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这种心理效应会使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

2)注重加强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建设,发挥其舆论宣传的功能。

学校要注重图书馆、校史馆的建设,让学生在汲取知识养料的同时,还可以从本学校、本专业发展的前辈那里获得榜样的鼓舞力量,激励其奋发向上。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能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存在。

3)优化教学、科研场所的室内布置,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教学楼、实验中心、研究院所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要精心做好育人环境的布置。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科学的校园规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必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同时还必須保证师生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和执行。这就要求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出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建设理念,实现“刚性”和“柔性”的有机结合,使规章制度既能起到强制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发挥规范的激励作用。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内隐文化。

1)加强高校的校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校风对于身在校园的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心灵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陶冶,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到关心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及时为他们扫除心中的阴影,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真正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挥每个大学生的优势,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品质,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每一位同学的特长和爱好得以充分发挥,使他们乐观向上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首先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引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科学的校园规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次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篇五】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而且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语文学科是以中华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古诗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是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都不能忽视的任务。古诗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古诗诵读,体会音韵之美

汉语是一门颇具韵味的语言,由汉语写成的文章平仄和谐、抑扬顿挫,具有不可言说的音韵美。而古诗词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对韵律要求极高。朗读古代诗文是品味中国语言音乐之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诵读法展开古诗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韵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在《诗经四首》一文的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的。

首先,我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了《魏风·伐檀》《卫风·氓》《秦风·无衣》《小雅·鹿鸣》等诗的创作背景、表达的主旨意图和思想感情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诗歌,并以同桌相互点评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诗歌朗诵质量。最后,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播放名家朗诵音频,让学生在与名家朗诵的对比之中再次感受古代诗歌的音韵美。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朗诵教学法展开诗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对诗歌的诵读过程中形成对诗歌语言美的整体感知,在拓展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视角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诗句推敲,感受语言之韵

“推敲”是中国古代诗人锤炼诗歌语言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美的主要手段。古代的诗词大都是具有一定的格律和体制要求的,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表情达意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古诗格律的要求。因此,古诗在用字之上是十分讲究的,古诗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凝练、准确、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包罗万象的語言美。

例如:在《声声慢》一文的复习过程中,我就是以推敲诗歌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的。

首先,我对学生说:“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她才华横溢、见识广博,创作了许多诗词名篇。但其早年诗歌创作风格与其晚年诗歌创作风格差异明显,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从风格上推断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早年创作的还是晚年创作的呢?”在得到学生确切的答复之后,我又问道:“该诗的开头连用了四个叠字,这样好吗?达到了什么样的语言效果呢?”随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诗歌叠字用法。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创作时间进行推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思考,以对诗歌叠字表达效果进行分析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认知,增加了学生对诗歌语言美的感悟,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合理想象,感悟意境之妙

诗歌的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精短凝练。乍读之时,可能会觉得它表达的意思很少,可是细细品味却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就是诗歌的意境美。品读诗歌的意境美是古代诗歌鉴赏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要品味诗歌的意境之美,就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要能够在合理的想象之中准确还原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意境之妙。

例如:在对柳永的《八声甘州》一诗的复习过程中,我就是以联想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的。

在带领学生通读全诗之后,我问学生:“在写这首诗时诗人是站在哪里的呢?他的面前又有什么样的景色呢?佳人妆楼颙望望的是谁?若佳人见到她等待的人她会说些什么?”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既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思考、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思维,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重建,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诗歌的意境之妙。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7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界定

要清楚何谓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教师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就其狭义而言, 是指已经成为教师, 正在教书育人的群体。就其广义而论, 是指可以并即将成为教师及已经成为教师的群体。在我国一般都采用广义的教师队伍概念, 由此可见, 教师队伍建设既包括未来教师的养成 (师范教育) , 又包括现有教师的再培训与再提高 (在职教育) 。

因此,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指对即将到农村教学的未来教师群体和已经作为教师并正在农村教书的教师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的重点

从2010年到现在教育部在加强农村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由这些政策和措施,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概括如下。

(一)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2013年10月份,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中明确指出, 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这一不争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密切相关。

在教师队伍构成方面,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有很多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 而且许多农村教师的第一学历仍以中师为主, 虽然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培训质量低, 不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没有同步提高。而且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 还有大批代课教师存在。据统计, 2001年农村普通中学有6.5万名代课教师, 小学有51.54万名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教育, 也没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其专业化水平更不可能同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相比。

在知识结构方面, 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利, 直接导致信息闭塞, 造成农村教师知识普遍更新缓慢, 而且农村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高, 适应新知识的能力较弱, 再加上教育教学观念老旧、滞后,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能力也差强人意, 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较低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除了要留住和稳定已经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激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师待遇两个方面向农村 倾斜。

但是在农村,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远低于城市, 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差。从纵向看, 农村教师的工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比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从横向看, 工资待遇还存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如在一个县域内, 乡镇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县城中学的教师。而且, 即使是微薄的收入, 有时也得不到保障, 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学校条件艰苦, 工作条件差, 工作时间长, 工作辛苦, 教师除了统发的财政工资外, 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 这没能与教师承担的工作量和社会责任相适应。

目前, 除了工资待遇阻碍优秀教师留到农村和到农村从教以外, 住房问题、养老问题等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也是阻碍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三)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忽视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 一位品行端正、师德高尚的老师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甚至会受益终生。然而,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中, “体罚”、“辱骂”、“讽刺”等对学生不尊重的现象依然存在;再加上待遇较低,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 一些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 把自己从事的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 忽视教书育人的职责;更有甚者, 近年来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出现极个别的道德败坏的“禽兽老师”现象, 严重损害教师作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形象。

三、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一)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一般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提高教师准入标准。

首先, 选拔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为此国家从2007年开始, 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要求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这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此政策实施范围较窄, 仅六所院校培训的优秀毕业生数量也非常有限, 所以在政策方面还需国家不断完善, 加大实施力度, 尽快将此政策推广到省属师范院校, 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其次, 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 严把入口, 疏通出口, 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充满活力。2013年9月,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 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的入职资格, 确保了师资的学历层次和素质水平。这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针对农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农村教师进城学习培训等。这些政策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改善。但是还存在资金 不足等情况, 需要国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为教师培训提供可靠的经费支持。

(二)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待遇低于城市中小学教师待遇的现状, 近期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水平”。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 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同时还提出要加快建设教师周转房, 把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等政策。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 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 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让农村教师工资等于或高于同级的城里教师工资, 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以此稳定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 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

(三)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

“为了引导教师立德树人 , 为人师表 , 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2013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的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意见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教育”就是 对广大教师开展师德教育;“宣传”就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考核”就是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激励”就是对师德表现作为评优评职的必要条件;“监督”就是构建广泛的师德监督体系;“惩处”就是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及时处分。

师德建设应当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而且十分紧迫, 必须高度重视。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既要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信通过加强和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会大大提高。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普遍存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偏低、待遇不高及对师德建设忽视的现象, 文章通过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作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待遇,师德

参考文献

关于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农村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积极思维少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 提高备课实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会先思考从哪里着手。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会尽力避免重复性的线性思考,而进入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构建务实高效的课堂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尤为重要。

1. 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2.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它应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助学生走进文本,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问的目标明确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问精当便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

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我按事先确定的教学目的或要求进行教学,积极营造独立思考、自我提问、探索问题的教学氛围,重在“引”。要求学生提一些有价值、有个性情感体念、主体思考味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对文章的重点关键的地方进行推敲顿悟质疑,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初读课文后,我布置这样的讨论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理由是什么?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这个问题提纲挈领的把课文主要问题带动起来思考了,从小说的构思、小女孩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思想基础和文章主题等角度,学生作了多方面的回答。我之所以这样问,一方面是强调主题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产生疑问,从而培养其质疑的精神,从而有独到的见解。

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4. 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上一篇:四年级上单元作文提纲下一篇:国庆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