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2024-09-12

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共7篇)

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篇1

小型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LJ-1标范围内小型混凝土拌和站正式启用前的验收工作,统一检查标准,根据监理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编制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LJ-1标范围内的施工单位在工地自建小型混凝土拌和站的正式启用前的检查和评价。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验收”是监理部对拌和站的资源配置、资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投标承诺、是否满足工作需要和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综合检查,是履行运行许可批准手续的必要程序。

第二章 小型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组织程序

第四条 监理部成立验收小组对小型混凝土拌和站进行验收。第五条 小型混凝土拌和站建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总工、施工技术、试验等人员进行自验,自验合格填报《混凝土拌合站验收申请表》经监理组签署意见后报监理部。第六条 监理部收到施工单位报送的《混凝土拌合站验收申请表》后,三天内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第七条 混凝土拌合站验收合格即可投入使用,验收达不到要求的,采取措施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 小型混凝土拌和站验收

第八条

申请混凝土拌和站验收提交材料一式二份,待审查合格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各留一份。

第九条

提交材料项目

(一)申请表(见附件一)。

(二)搅拌站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检查方式:对照人员查看证件和身份证。

(三)设备标定证书及自校记录。检查方式:工地查看证件和实地标签。

(四)执行的标准、规范。

(五)规程及管理文件清单。检查方式:工地查看清单和实物。

上述证书提交申请材料时可以是复印件或扫描件,在工地复查时应提交原件。

第十条

验收项目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配置检测试验机构和专业人员;混凝土搅拌操作人员、特殊工种和试验人员均应持证上岗,其他人员应参加过相关培训学习。工地对照人员查看证件和身份证,以及有关培训或学习记录。

(二)仪器设备

1、符合项目要求,全部通过检定。检查方式:工地查看证件和实物标签。

2、水泥罐设置降温设施,上下拌合楼的设施要保证安全,排污系统符合要求。检查方式:现场查看。

(三)搅拌站工作规章制度。至少应建立以下规章,并做到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方法流程正确、责任明确、操作性强,并由责任人审批。检查方式:工地查书面和上墙图文和现场实物。

1、组织与管理机构图。

2、工作程序与质量管理。

3、岗位责任制。

4、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及管理。

5、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

6、搅拌站安全、卫生、环保管理制度。

7、文档资料管理制度。

8、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方法等技术文件安全。

9、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10、混凝土生产、运输和调度管理制度。

11、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四)工地管理

1、料场场地和行车道路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和表面硬化,并满足重载车辆通行要求;场地应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畅通,无明显积水或坑凹现象。检查方式:工地实地查看。

2、砂子、碎石必须实行分区存放,按“待检区”和“合格区”分别设置,并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用隔离墙分离,同时设置或预留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施。检查方式:工地实地查看。

3、“合格区”的砂子、碎石采用牢固的棚架进行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并设置或预留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温度符合要求。检查方式:工地实地查看。

4、所有水泥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实地查看。

5、各种原材料应按ISO9000标准进行产品标识做到标识内容齐全、醒目和规范。检查方式:工地实地查看。

(五)混凝土试拌。在报审前必须进行混凝土试拌,报监理工程师旁站并形成记录和签认。检查方式:工地查看试验报告和记录。

(六)生产能力。设备配置和生产能力,满足供应管段工程需要。检查方式:与管段工程量、工期等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没有明确要求的,均按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LJ-1标监理部负责解释。如有建议及时反馈。

附件:小型混凝土拌合站验收申请表。

天津市路安电气化监理有限公司

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监理部

2011年2月20日

附件一

小型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申请表

申请单位:(项目部名称及章)拌合站名称:

天津路安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监理部编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单位”为标段合同单位的工地项目管理机构,作业工区或专业联合机构的拌合站须以牵头单位工地项目管理机构名义提出,不得单行提出。

二、验收项目和标准

1、验收项目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每个拌合站验收的项目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可评价该拌合站为合格,统一投入使用。

(1)主控项目:全部符合要求。

(2)一般项目:80%及以上验收项目合格,且不合格项目中不得出现.05分以下的项目。

2、合格条件

(1)主控项目:每一项指标和要求全部符合要求。

(2)一般项目:每个项目按满足要求的程度进行评价打分,满分为1分,合格分为0.7分,得分范围为0-1分,并注明扣分原因。

3、对存在的问题应由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组织复查。

三、有关附件材料另行单独组装。

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篇2

1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多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的模式,拌和站应该在充分考虑工程和所在区域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等情况下进行建设,同时要能够满足运输、生产、安全、环保、节能及防洪等方面的需要。拌和站建设时应制定多项方案,对各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结合混凝土工程的工期、规模、速度、机械等各方面要求,选择最能满足目标要求的方案。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工作,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标准化十分重要。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拌和站的选址、场地布置、拌和设备选择、拌和站的验收等方面。

1. 1 选址

参考工程项目施工标段的线路分布以及混凝土的需求量,同时充分考察工程周边地区的原材料分布状况,选择对于施工最合适的混凝土拌和场地。选址遵循以下原则:

1) 拌和站的位置首先应有方便原材料进场和成品混凝土出场的运输通道。

2) 拌和站场地要有足够大的面积,要满足所需原材料( 主要是碎石、砂等) 的贮藏和堆放。

3) 场地要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和临时设施,有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的水电供应。

4) 拌和站的选址要位于地质状况好、临时工程量小、征地拆迁及复耕量少的区域。

1. 2 场地布置

拌和站建设时依据其职能主要分为骨料存放区、拌和区、试验检测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区域,各区主要功能和组成如下:

1) 骨料存放区为拌和站内存放粗细骨料的区域,为避免不同骨料之间的混料,料仓的间隔墙应具有一定的高度。

2) 拌和区为进行拌和作业及出料的区域,该区域应该设置搅拌机、供料系统、储料系统、配料与计量系统、气路与液压系统、控制与信息系统等设备。在该区域的作业工序有供料、配料、投料、搅拌、出料等。

3) 试验检测区包括混凝土试验室、养护室、办公室和资料室,主要具有混凝土试验和检测等功能。

4) 办公区和生活区主要是为场区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办公场所功能。

1. 3 拌和设备选择

拌和站配备的搅拌主机参数型号对拌和站生产能力影响极为重要,为此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拌和设备。拌和设备选择时最主要考虑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另外设备的工艺环保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也尤为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拌和站的理论生产率中的单台搅拌机生产率不能完全按照铭牌标示的理论单机生产率选择,而应按实际搅拌周期进行确定,必要时进行现场试验。

1. 4 拌和站的验收

拌和站建成后,应按程序组织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 场地设施建设、人员设备配置、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及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报业主组织正式验收,正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人员管理

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组织的主体,管理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拌和站管理首先得管人,才能管好其他事情。

混凝土拌和站的人员主要是各项工序操作人员,人员的管理也主要是针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操作人员选取首要条件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其次是重点选择有操作经验的人员。人员选定后,立即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其参与整个拌和站的建设过程,熟悉所有拌和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每一部件,能够维修设备常见故障,熟悉设备保养及更换零件方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机械设备管理

拌和站机械配置管理是拌和站管理的核心。混凝土拌和站的主要设备有拌和设备、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设备、装载设备、原材料称量及清洗设备、供电供暖设施、场地洒水和车辆清洗等设备。

拌和站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持正常运转,保证施工现场的混凝土供应正常、及时。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保养。同时,所有设备特别是拌和设备应备足常用易损件,及时排除意外故障,保证运转连续。

4 材料管理

严格的质量管理,选用优质的材料,是生产优质成品的一个重要环节。

4. 1 骨料

进场前要检测骨料的外观质量、规格粒径、含泥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于质量差、针片含量大、级配不合理的要坚决拒收。如已经进场的碎石存在泥块含量大的情况,要先清洗后才可在生产中使用,对于细骨料粒径超标的需要过筛处理。

4. 2 粉料

粉料在进场之前应查看其是否完好,并仔细审核出厂合格证,符合要求方可进场。试验人员也要对取料及时进行复试,同时取样封存每批次的水泥、粉煤灰,以备复试不合格后与厂家协商。

4. 3 外加剂

外加剂进场验收时应保证与水泥及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好,各项指标必须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外加剂要存放在干净的环境下,以免被污染。

4. 4 水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通常为饮用自来水和清洁的天然水,必须满足所需混凝土要求的标准。

5 混凝土安全质量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施工方法的不断涌现,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必须重视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关。上文提到的人员、设备、材料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面介绍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其他方面。

5. 1 拌和站试验室管理

试验室作为混凝土拌和站重要的部门,必须发挥其技术开发、原材料及成品检验、质量监控的作用,只有严格试验室管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试验室在拌和站生产前后中的作用主要有: 原材料质量把关作用和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作用。同时,试验室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做试验、出报告”等方面,它应该是混凝土拌和站的核心技术部门,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5. 2 混凝土拌和工艺管理

混凝土生产施工中除了满足工程结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的要求外,还应保证其经济性,而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和工艺是拌和站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也是控制施工成本的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加强过程管控,总结先进工艺,以保证在满足混凝土技术参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混凝土拌和工艺主要有投料、计量、搅拌、出料和运输五个部分,细节如下:

1) 准确无误的投料。投料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生产前要注意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同时注意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 特别是上料系统是否正常运转) 。

2) 准确的计量。这是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环节。每半年或一年找有资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拌和站进行计量检测并出具检定证书; 施工生产中操作人员也要定期校验电子称量系统,校验时采用砝码,以保证生产计量的准确性; 操作人员进行数据输入时应该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严格录入,正常情况下采用电脑自动生产模式生产。

3) 设定适宜的搅拌时间和检测。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搅拌时间的设定应该根据搅拌机的类型、混凝土运输时间、实际搅拌效果、坍落度大小等情况。同时可以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生产中的搅拌时间( 对于现在常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适当增加搅拌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须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以保证当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检测( 操作经验丰富的可以通过操作台上的电流表判断大致情况) ,对于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6 成品混凝土发货供应管理

1) 拌和站管理人员应该与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沟通,确保混凝土及时供应,保证施工工期; 同时也避免混凝土生产过多造成浪费。

2) 拌和站的管理人员应紧密结合现场的施工计划,做好材料的进场和各类机械的调配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生产供应。

3) 原料管理人员要与发料人员紧密配合,保证库存,确保原材料供应。

4) 拌和站的调度人员要提前掌握现场施工情况,提前安排好混凝土的生产工作,包括现场所需混凝土的浇筑强度、标号数量、收货地点及接收人等信息。

5) 拌和站操作员在每辆车发车的时候在发货单上签字确认发货数量、发出时间、混凝土标号、车号等信息,搅拌车到达现场后,施工人员对发货单上的内容进行盯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现场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6) 调度员和试验员必要时到施工现场讨论并解决混凝土供应与浇筑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7 成本管理

为更好的规范拌和站成本管理行为,有效防范效益流失,对拌和站进行独立核算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混凝土配合比决定了各种混凝土所需原材料的用量,是决定拌和站成本的依据,因此要对混凝土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

2) 严把原材料采购源头关,减少废料量的运输,保证进场料为可使用料,从而降低合格料的运输费用,间接的降低了材料成本,所以说控制原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加强混凝土拌和工艺管理,搞好混凝土的生产关和使用关,尽可能减少浪费; 减少成品混凝土运输时间,从而降低成品混凝土的损耗。

4) 加强混凝土运输设备管理,优化运输资源,确保运输设备不闲置,使混凝土运输成本降到最低,并由拌和站和施工现场双方共同监督混凝土运输,使混凝土运输在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5) 按期( 一般是每月) 进行混凝土成本分析,按照生产量、消耗费用进行核算,比较不同时期的分析情况,从中找出亏损的地方及原因。

8 冬季施工管理

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这里单独介绍混凝土的冬季施工,特别是在北方施工,在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了。当气温下降到0 ℃ 及以下时,拌和站用水会上冻,不但会影响正常的作业,还容易冻坏设备中的阀门和水泵等部件。同时,骨料仓中的砂由于含水量和料仓铁皮在低温情况下的缘故,造成冻结,下料速度明显降低,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大部分阀门采用的是气动装置,气管容易冻住。因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冬季作业的生产效率。

1) 搭建封闭式大棚。可以将骨料堆放仓、拌和设备骨料配料仓用大棚包在一起,留下运输车辆及装载机等设备进出口就行。这样即使在温度较低及有风的情况下,都能适当保证原材料及配料仓的温度。

2) 生产用水加热。这是关键,不仅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不至于让水阀等冻坏,保证拌和站的正常生产。

9 结语

混凝土拌和站是保证整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进行优化组合,合理科学地管理,在拌和站建设、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风险等方面实行双控,实行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稳定、合格,并根据条件适当应用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主要以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从场地建设、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成本等方面,介绍了工程项目混凝土拌和站的管理内容,并阐述了各分项工程的管理措施,旨在确保混凝土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混凝土,拌和站,成本管理,材料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国堂,李化建.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拌和站;使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59-01

1 沥青拌合站人员的管理

①确保沥青拌合站全体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技能,促使各成员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及配合。

②要求操作人员及机修人员都持证上岗。禁止非专业人员从事维修工作,例如非专业电工从事强电维修。当电工对弱点知识及作业经验缺乏时,避免其对弱电控制系统进行维护。确保在特殊情况发生时,操作人员能够具备合理的应急能力。

③严格按照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对机组操作。若未经站长的许可,禁止对非岗位及工作的作业进行施工。

④确保作业人员遵循劳动纪律进行施工,禁止出现擅自离开岗位的现象发生。当有事情不得不离开时,应详细的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2 沥青拌合站的安全管理

由于沥青拌合站拌和地点附近属于易燃易爆区域,存在较多的柴油、沥青、燃气、SBS、木质纤维素以及高压电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而确保成本的前提条件则是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控制:建立对沥青拌和站的安全防护体系,促使拌和站范围内的功能的责任范围进行明确;对安全标识、警示牌及交通指示标识进行设置;建立紧急预案,当危险来临时,确保具备紧急处理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测制度及检查条款,对各项内容进行定期检查。

3 沥青拌合站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沥青混合料的构成主要是集料、粉料及沥青三部分。对原材料的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储存、运输、装卸以及检验等。促使原材料的质量及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1 沥青材料的贮存、运输及管理

①原材料库中沥青材料的贮存,首先应在贮存期内确保沥青材料的性能不会有变化存在,而温度是导致沥青材料贮存品质受到影响的关键。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一般应将石油沥青的温度保持在130℃最为适宜。

②沥青拌和站内沥青材料的贮存。在拌和准备过程中在拌和站进行贮存时,禁止贮存时间超过15 d。对于沥青来源及标号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存放位置,禁止出现混杂的现象出现。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液态沥青,应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水措施,避免水分向管道内进入。

③沥青材料的质量管理措施。在沥青材料入场之前,应确保沥青材料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凭证。对每批到场的沥青材料都由实验室对其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当沥青材料检验合格以后,应要求物质部门对验收单进行签收,对沥青的来源、标号、数据、到货时间、发票编号、存放地址、检验标准以及沥青使用路段进行登记。

④沥青材料取样的控制。在对沥青材料进行取样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应设置专业的取样阀对沥青罐进行配置,禁止从沥青罐顶部进行取样。在沥青材料取样之前应先将1.5 L的沥青进行放掉,促使阀门及管道的污染物得到冲掉。其次,应保持取样容器的干燥清洁,并对容器上采用标签进行标注。

3.2 集料的储存、运输及管理

①应在具有坚硬且清洁的场地上对集料进行堆放,确保堆放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采用遮雨棚布对细集料进行覆盖,运用隔离墙对规格不同的集料进行区分。在采用装载机进行堆料时应对堆料的厚度进行控制,使其厚度不能高于1.2 m。尽可能将装载机堆料过程中造成的集料的影响降低,禁止在同一平面内对集料堆成槽状形式。

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对每批进场材料的规格、数量、含泥量以及针片状含量等方面进行取样试验,待处于合格状态以后方可入场堆放,并由相关部门对验收单据进行签发。对于材料检测中的各项指标都应符合相关规范及业主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材料堆放的级配特性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其是否出现变化进行有效的监测。

4 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控制

①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确保能够对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等各项指标进行逐盘准确的打印。

②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确保沥青泵能够达到泵送及喷射均匀的前提下,促使面层沥青的加热温度保持在160~170℃范围内,而矿料的加热温度则应控制在170~180 ℃左右。

③拌和时间。首先应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处于均匀状态,沉陷黑亮颜色,禁止有花白料、结团成块以及粗细集料分离的现象出现。应将干拌的拌和时间控制在5 s,而湿拌的拌和时间则应保持在40 s最为适宜。

④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对各项仪表数据、各类机械的工作状态以及出厂混合料的颜色进行监控及观察,若有异常现象发生,应及时的沟通试验室部门,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5 拌和站内运输车辆装料过程的管理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用吨位在15 t以上的车辆进行作业,并能够满足保温要求。在运输中,运用棚布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保温覆盖。为了将沥青在车厢内出现粘结的现象得到避免,首先应保持车厢底及侧板位置进行清理,使其保持干净状态。其次采用薄层导热油与水的混合物向厢底及侧板进行涂抹,还应保持车轮的表面清洁。

在出料口运用运料车进行装料时,应采用前、后、中的顺序对车位进行往返挪动,禁止堆高,促使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得到减少。在装料及测温结束以后应采用保温棚布及时的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覆盖,做到对其温度进行保证,达到技术要求。

6 沥青拌和站的成本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能源的使用相对较多,在沥青及骨料加热过程中,应合理有效的对能源进行控制,促使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的展现。沥青拌合站中能源控制主要从柴油和重油两方面进行:

①拌和站柴油能源的控制。在导热油炉内的燃烧以及沥青、重油加温过程中通常对柴油进行使用。应通过拌和站前后场的相互协调促使柴油能源得到控制。当前后场出现协调不当时,会造成过早或过晚加温的现象发生。加温过早导致桥有能源的浪费,而加温太晚会提升人员及施工机械的等待时间。现阶段,对乳化沥青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导致严重的柴油浪费则是由于协调不当造成。由于路面施工中,乳化沥青的安排基本不会关系的后场作业,后场主要对乳化沥青进行生产即可。而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沥青温度相对较低,促使加温过程中造成大量柴油的使用。所以,在路面施工中运用到乳化沥青时,应在正常生产期间内进行安排,促使柴油的消耗得到有效的减少。

②拌和站中重油能源的管理。原材料的含水量、燃烧器性能以及重油的质量是重油能源管理中的关键。从生产开始,燃烧器的性能以及重油的质量都相对较高。石料中较高的含水量及含泥量是造成重油消耗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料场进行搭建钢棚,促使石料的含水量得到一定的改善。

7 结 语

近年来,在沥青拌和站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首先是先进设备的配置,其次是良好的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设备的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当沥青拌和站具有良好的设备、操作水平以及管理时,才能尽可能的将拌和材料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促使工程施工保质保量的进行。

参考文献:

拌和站质量管理追究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本工区混凝土工程采取集中拌合、统一供应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二条: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投产前,经工区经理部初验合格,报请标段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投产使用。

第三条:混凝土拌合质量必须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要求。

第四条:拌合站设站长1人,调度、材料员、试验员各1人,每条拌合生产线每工作班配备搅拌司机2人,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体人员编制由拌和站站长制订报工区经理部备案,由工区经理部以文件形式任命后实施,由工区办公室负责任命文件留存。

第五条:拌合站站长负责制定明确的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包括拌和机操作规程、日常管理制度、原材料检验制度、混凝土生产通知制度、混凝土检测制度和混凝土出厂管理制度等,报工区副经理审核后实施挂牌上墙。

第六条:拌合站选用的拌合设备均应为强制式搅拌机,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混凝土运输设备;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必须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的要求。

第七条:拌合站计量设备均应有合格证,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并有检定证书原件,由试验人员配合拌和站站长实施,相关记录由试验人员保存。

第八条:拌合站应有足够功率的备用应急电源,由拌和站站长负责落实。

第九条:拌合站应根据选定的原材料的规格配备相应的储存场地,有足够的储存空间,且地面必须硬化处理。拌合站应有完善的排水系

统。各种材料的储存方式应符合要求。

第十条:拌合站应建立健全完整的设备、材料、混凝土生产台帐以及相关的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第十一条:拌和站站长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全面负责。

第二章 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条:工区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头进行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保证有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材料人员对原材料进场质量负责。

第二条:试验室负责对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按照《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要求,对材料实施进场检验。

第三条:材料员对原材料控制的责任

1.由材料员负责材料统计工作并按生产计划制定材料需求计划。根据台帐中材料消耗情况,报物资设备部,由物资设备部统一安排材料供应。拌合站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初验,明显不合格的责令退回;

2.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索取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达到一个检验批时30分钟内通知拌合站试验员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根据试验员反馈的试验结果,材料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处置。

3.材料员负责材料的标识堆码覆盖,以免雨淋和灰尘等污染。4.材料员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是否到位的责任追究由拌和站站长负责检查并实施,工区安质部监督检查。当发现擅自接受明显不合格材料、标识不及时、材料堆码覆盖工作不到位将视情况给以50-100元/次罚款处理情节严重者更换岗位。

第四条:试验员质量责任

1.拌和站试验人员对原材料进场检验负质量责任。

2.试验员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检验)、报验、检验结果反馈等工作。试验员接到材料员的原材料进场通知后,及时完成取样或送检工作,检验结果出来后,及时通知拌合站材料员。

3.拌和站试验员按照局指中心试验室的授权范围完成砂石料等的日常检验;需送中心试验室检验的,应填写《试验委托报送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材料报验。

4.中心试验室负责拌合站试验员送检原材料的检验,拌合站试验员要及时索取检测结果。

5.对试验员不按要求取样送检或先使用后送检或工作马虎造成误用不合格材料的情节由试验室主任对其实施100-2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调离岗位。

第五条:拌合站站长质量责任

拌合站站长是拌合站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拌和站工作,全力支持监督材料员、试验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行政管理责任。因其工作不到位,致使他人不能完成工作时,由站长接受相应处罚。对监督不力,管理不善的责任追究由项目部实施,根据工作失误情节每发现一次处以100-300元罚款,累计3次调离岗位。

第三章 混凝土生产

第一条:拌和站混凝土生产必须有计划的进行,严禁出现管理混乱,浪费材料行为。

1.混凝土应在有计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各施工队技术员应提前一天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拌合站调度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数量,要求等。拌合站调度进行书面登记汇总后报拌合站站长。由拌和站站长统一安排,并及时通知各队技术主管。各施工工点技术主管还应在浇注混凝土前二个小时通知拌和站调度。拌合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供应。

2.拌和站指令实行单一线路,各施工队技术员只向拌和站调度

报用砼计划,拌和站调度只接收施工队技术主管报计划,并形成书面记录,拌和站调度只执行站长指令。拌和站调度和各队技术主管必须监守岗位,随时保证联络畅通,要离开岗位的必须交接清楚,方可离岗。

3.拌合站站长根据调度登记汇报的书面数量,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计划统筹安排,并由调度负责落实。

4.拌和站调度接到站长指令后,根据工点技术员预约的使用混凝土时间安排生产。

5.调度员应负责混凝土当日、月及统计,并按时报工区计划部。由于计划、调度不周造成供应不及时(超时)或浪费由站长、调度员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由安质部对其处以100-300元罚款。

第二条:拌和站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其各自主要人员及责任如下:

1.拌合站试验员负责混凝土拌制前及拌制中砂石含水率的测定并验证各种掺入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提出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和水胶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有见证要求时,需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交拌合站司机。

2.不按上述规定操作,致使混凝土水胶比超限,每发现一次由拌合站站长对试验员处以200元罚款。

3.拌制混凝土前,调度人员要将混凝土标号、使用部位等信息通知试验人员,由试验人员出具施工配料单给调度人员。调度人员接到施工配料单以后及时的安排拌和站上料司机和拌和司机按配料单施工。

4.施工配料单一式两份,一份由试验人员保存,一份由拌和司机保存以备检查。施工配料单必须保存完好,整齐,如有遗漏给予每张20元罚款。

5.拌和站司机必须在接到本批次砼施工配料单后方可开机。6.拌制混凝土时,拌合站司机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料单以及拌合时间、技术交底进行数据输入、控制,并由两人换手复核确认。对电脑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对拌合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向试验员、调度、站长反映,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纠正,不得擅自改变参数和程序。拌合机司机应密切注意所生产混凝土的配料误差情况,确保各种材料计量误差,不超过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1%,粗细骨料3%的规定。

7.拌合司机不按技术交底参数操作或拌合中发现异常情况不解决、不汇报,由站长对其处以50-200元罚款。

8.装载机司机必须根据拌和站调度的指令按照施工配料单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材料种类,并根据现场材料的标识情况选择合格材料进行施工。如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原材料使用错误由拌和站站长给予100-300元罚款,两次出现错误责令调离岗位。

9.拌和站调度和试验员负责监督检查搅拌司机的配合比输入和装载机司机装料情况,如因监督不力造成施工配合比错误由项目部给予100-200元罚款。

10.在每次开拌之始,试验员和拌合站司机应注意监视和检测 前2-3盘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有异常,应立即分析情况并处置,直至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方可持续生产。当施工配合比调整后,亦应注意开拌时的监视与检测工作。

11.试验员负责拌合站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并作好记录,和易性包括坍落度、坍落流动度、含气量和温度。发现失控将由站长对试验员处以100元以内罚款。

第三条:拌和站必须确保混凝土出厂质量,严禁不合格混凝土输出。

1.混凝土每罐生产完成后,由试验员进行拌合物的性能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写到《混凝土签认单》中。无检测结果和试验员签字的《混凝土签认单》的混凝土不得出厂。出厂责任由混凝土运输司机负责。违反上述规定者由安质部对司机处以100元罚款。

2.混凝土出厂时,由拌合站司机打印《混凝土签认单》一式三份(拌合站、出厂司机和现场各一份),签认单上必须有混凝土的使用部位和混凝土的有关质量信息。

3.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浇筑能力相适应。每次混凝土施工前拌和站调度必须根据用量、便道状况等实际情况,按照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将混凝土从拌合站运至浇筑地点的原则确定运输的车辆数、司机以及生产一车混凝土间歇时间,严禁安排带“病”作业的运输车进行运输。确保证拌合物于浇筑时仍具有施工所需要的和易性要求,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违反上述规定者由站长对调度处以50-300元罚款。

4.混凝土运输车司机应根据拌合站调度的统一安排,负责将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运至使用地点;负责混凝土接收单的送出与取回,按照规定办理签认手续交回归档保存;当因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拒绝接受时,司机应要求工地技术主管及时和拌合站调度取得联系,按照拌合站调度指令进行处理。严禁擅自加水,严禁混凝土被拒收后又“转圈回来”的现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站长对司机处以100元罚款。

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员岗位职责 篇5

1、参加公司组织的软件应用培训,并取得软件供应商颁发的合格证;

2、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是否符合要求(配合比不能随意改动、计量偏差有报警设施、原材料各个用量具有分析统计能力、原始数据具有追溯性可查等),对存在的不足地方进行及时汇报与整改;

3、每天登陆信息管理系统,对本站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格数据进行上报和跟踪处理。

4、对本站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每周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记录;

5、定期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并记录,出现问题需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对本站人员变动和违规行为的信用等级扣分记录等信息进行管理;

沥青拌和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篇6

由于考虑沥青拌和站运转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安装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远离城镇及村庄,这样就不利于对沥青拌合站进行实时监控。虽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拌和站必须配备打印机,并实时打印相关数据,这对沥青拌合料的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1]。但到目前为止,除打印机外,国产及进口的沥青拌和站设备大多数没有数据采集模块,无法实现在线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和监控系统,这就使对沥青拌合料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变得更加困难,某些情况下甚至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针对以上情况,该文提取了3种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和对沥青拌合料配比的监控,保证了沥青拌合料的质量。

1 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根据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对比了这3种方案的优缺点,按照机器视觉的模型,提出以图像传感为主要设计思想的方案。

1.1 基于压力传感的监控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利用传统的接入压力或其它声、光传感器的思想来完成数据信号的采集。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金属膜片受到外界物体的挤压,从而产生形变导致内部电桥失去平衡而输出变化的电压;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通过电信号输入到采集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一系列信息量的转换,即:拌料的重量变化——传感器的应变——内部电阻的变化——输出电压的变化。然后定时测得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将测得的模拟电压信号经高精度线性放大器进行放大,在经数据采集卡上的A/ D 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把该数字信号通过串行接口输入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就可以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利用GPRS无线传输将结果发回高速公路建设监管部门的监控计算机进行拌料的配比监控。

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沥青拌合料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在拌和站各个拌料仓的称重秤上分别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每锅拌料的实际重量数据。2) 在拌和站操作室中安装一个多路电压信号采集卡,用来采集由各个压力传感器传回的电压信号,并将接收的模拟电压信号进行信号的模数转换。3) 在拌和站操作室中安装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用来接收和处理采集卡传回的重量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打包发回高速公路建设监管部门的监控计算机。4) 在高速公路建设监管部门安装一台用于接收下位机发送信息的计算机,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采用该系统结构的控制系统耦合性高,可以较精确的采集到实际需要的数据,不依赖于原系统。但由于系统线路连接复杂,系统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对各拌合料称重传感器的灵敏度要求严格,使系统抗干扰能力差,误动作多,同时后期的系统升级维护困难,通用性差,因此该文不采用此方案。

1.2 基于打印口的监控方案

本方案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提出一种基于打印口数据流解析的沥青拌和料配比实时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各拌和站操作室中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上安装一个双端打印机接口,并行的将打印机传来的数据信号分配成两路,一路发送到现场打印机,一路发送到数据采集工业控制计算机,然后通过程序动态提取数据中有用的信息,利用GPRS无线通信模块把数据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3],上位机在对数据分析和处理后、画出配料变化曲线、生成统计性的数据报表、存储历史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判断所生成的沥青拌和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打印口进行沥青拌合料远程监控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方案实施步骤如下:1) 在沥青拌和站操作室的操作计算机打印口上连接一条并行的打印数据传输信号线,一端连接现场打印机,一端接用来采集打印信号的工业控制计算机。2) 在拌和站操作室中安装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用来接收输出给打印机的并行信号,通过对该打印信号的拼接得到每锅拌和料完整的数据,再经过软件的处理,最后将各个混合料的重量信息打包发回高速公路建设监管部门的监控计算机。3) 在高速公路建设监管部门安装一台用于接收下位机发送信息的计算机。

此系统方案的安装比较简单,线路连接方便,只需要连接数据传输信号线,功耗低,无需引入其他电路。但以打印机为核心的结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通用性差、系统稳定性差等缺点,即使利用高速信号处理器改善了局部稳定性,但整体性能不会有太大改善,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1.3 基于视频的监控方案

机器视觉技术就是用计算机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 CMOS 和 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机器视觉系统是综合现代计算机、光学、电子技术的高科技系统。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系统摄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发出对设备的控制指令。在一些不适合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

本方案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按照机器视觉的模型,在沥青拌合站操作室中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上安装一条双端视频信号输出接口即视频分配器,并行地将输出的视频数据分配成两路信号,一路信号发送到现场工控机的监视器上,另一路信号发送到数据采集工业控制计算机上,然后通过下位机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提取有用信息的数据,利用GPRS无线通信模块把数据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上位机在对数据分析和处理后、画出配料变化曲线、生成统计性的数据报表、存储历史数据,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判断所生产的沥青拌和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来进行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控。此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此系统利用视频分配器把信号一分为二,一路信号直接显示到现场工控机显示器上,另一路信号经过VGA采集卡输入到工控机处理器上。此设备安装比较简单,软件通用性强,可靠性高,后期维护方便,控制精度高,系统稳定性强,也具有方案二中线路连接简单,功耗低,无需引入其他电路等优点,因此利用方案三可以很好实现沥青拌合站的远程监控。

2 沥青拌合站监控系统实例

沥青拌合站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基于视频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通信模块的设计。其具体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假设有3个拌和站,每个拌和站都有自己独立的控制计算机。每个拌和站控制计算机的视频信号经过视频分配器后进入带图像采集卡的工控机,该工控机运用一定的算法对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的视频处理,将运算结果通过连接在视频处理工控机上的GPRS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到Internet网络,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连接有Internet网络的监控服务器,数据在监控服务器上进行备份并为访问该监控服务器的终端计算机根据访问权限提供可控的服务。各类型的终端计算机从监控服务器获取所需的数据,根据该数据绘制实时的拌料配比曲线,如有异常,立刻记录、打印异常数据并发出警报,通知交通建设监管部门。

2.1 硬件设计

沥青拌合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VGA视频分配器、VGA图像数据采集卡、GPRS发射机、高性能的工控机,以上设备均安装在沥青拌合站的监控室内。各个硬件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1) VGA视频分配器,将拌和站生产控制计算机上的视频输入一分为二。一路供给拌和站生产控制计算机,一路供给用来进行监控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使用视频分配器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影响拌和站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时的并行采集生产现场的动态视频,为后续的视频采集模块提供原始的、高质量的视频数据。 2)视频采集卡,在用来进行监控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上安装一块高速PCI接口的视频采集卡,主要用来实时采集由视频分配器分流的现场控制计算机上的视频。图像采集卡也是本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影像设备、工业计算机输出视频信号的图像采集。 3)GPRS发射机包括GPRS发射天线和GPRS模块,用来发送处理后的数据信息。

2.2 软件设计

该文的软件部分主要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个部分,上位机软件安装在项目部监控室的报警计算机上,用来接收下位机发来的处理结果。下位机软件安装在拌和站操作室里的监控计算机上,用来并行的采集操作室内控制计算机输出的视频信号。下位机在采集完视频信号以后,通过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通信模块将骨料、沥青、粉料的重量和沥青温度信息打包发给项目部监控室的报警计算机[9],安装的报警计算机在通过调用上位机软件接收这些打包信息,进行拆包、分类,将分析的结果和标准进行比对,当实时数据超过或低于该标准值时,上位机软件立刻通过图像曲线的颜色进行报警,备份超标的数据,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保存实时接收到的数据,也为以后查找拌合料的质量提供依据。图5和图6为设计的上位机和下位机界面图。

上位机调试说明:1)在监控办公室的监控电脑上打开上位机软件。2)按各个标段的实际情况录入标准值。3)等待拌和数据上传。4)查看各个标段的数据,绿线代表数据正常(目前5%的误差),红线代表超出误差范围。5)当误差大于5%(此值可修改)时曲线为红色的,说明现场机械有故障或者拌料配比有变。

图6中视窗内显示的数据是实时识别的结果如锅号:08,粉料水泥标称:108.0,骨料12345标:2592,骨料12345:192,沥青:104.3。面板Information中显示的数据是已发送的上一锅拌料的数据如粉料:67,水泥:40.6,骨料1:650,骨料2:301,骨料3:760,骨料4:887,沥青:106.5。

2.3 通信模块设计

由于拌和站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相隔的距离较远,所以需要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来连接下位机和上位机。本系统的通信方式主要用到RS232串口模块、GPRS无线模块、TCP/UDP网络模块3种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软件的框架如图7所示。

识别的结果通过工控机的COM1口发送给GPRS,该模块把从COM1口接收的数据先存入缓存,然后重新打包并在包头加入本机的IP及相关的网络信息,接着以固定的速率发送给已经申请好的虚拟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后,把数据再发送给主站(本系统中的主站设在高速公路建管办)。GPRS参数设置如图8所示。

在使用该设备之前应对其进行如下配置:

1)设置7标AL-GPRS/232/T模块的IP为:10.1.1.1;

2)设置中心服务器的IP为:122.227.13.250,服务密码为:123456;

3)修改上位机软件中的IP为:10.1.1.0。

3 结 语

通过对3种沥青拌合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选用基于视频处理的监控方案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控制精度高、扩展性好和通用性高等优点。此方案已经在内蒙古双辽至通辽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单位现场进行了运用,满足了施工甲乙双方对系统的各种要求。此系统也是管理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对所监控的若干台沥青搅拌站关键的计量系统实时监控,评价每一盘沥青拌合料的质量,实时统计并评价整个工程已拌混合料的总体质量,为试验检测人员提供了在各种情况下的问题解决方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调配。沥青拌和站远程监控系统将对提高沥青路面质量,节约建设资金,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黎明.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监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JTGF4O—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3]李杨,曾宪文.基于GPRS和GPS技术的工业设备远程监测系统[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9,12(2):125-128.

[4]杨淑莹,边奠英.VC++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103.

[5]余建辉,王志兴.沥青搅拌设备微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2:291-293.

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篇7

【摘 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更是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基础环节,拌和质量优劣对整个混合料的路面施工质量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探讨在拌和站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于控制和提高沥青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拌和站;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措施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坚实、平整,耐久、抗滑性好,而且具备耐疲劳、防渗性好的优点,温度稳定性良好,抗高温开裂,因此,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工序的实施,并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在拌和站生产中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

沥青混凝土拌和料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各种原材料的质量,通常对沥青混合料生产所需原材料应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1粗集料的质量控制

各石料场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首先要了解石料场的生产规模和石料质量,与取样检测合格且信誉好、能保证供应的石料场签订供应合同,要求尽量降低碎石中的粉尘和软石含量。在生产过程中按一定频率抽查,没有特殊情况应采用同一石料场的石料,以保证质量的稳定。石料应选用强度大于120MPa 的中性岩石( 碱性岩石一般强度较低)。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碎石机宜选用产量更大的为宜,产量高的碎石机不仅可以保证碎石的级配均匀性和产量,还能防止因碎石机变化而导致的集料级配变化。碎石机的振动筛孔径应与需配制的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振动筛规格相匹配,保证单质材料级配均匀性,防止在拌合生产过程中出现热料仓等料、溢料等现象。

1.2细集料的质量控制

细集料应选用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机制砂,石料材质优先选用优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制砂机应配置相匹配的干法除尘装置确保 0.075mm通过率,同时制砂机振动筛皮带下应设立有效地防风装置,防止因风导致机制砂级配变化。

1.3填料的质量控制

采用强基性石灰岩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加工矿粉用的碎石含泥量应小于 1%、粒径固定、室内防雨储存。使加工出的矿粉干燥、清洁、粒径范围稳定,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择出厂前就与抗剥落剂( 消石灰) 混合均匀的罐装矿粉。

1.4沥青的质量控制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粘结剂,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沥青应选择软化点高于 75℃的 SBS 改性沥青,沥青进场后,工地试验室应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等指标进行检验,并设置专用留样室留样备检。

2.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拌和过程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2.1拌和温度的控制

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还应注意保证混合料的性能。例如,实际生产中,以下两种组合加热方式都可以保证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满足要求,但是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都有所下降"。

(1)沥青预热温度过高,集料加热温度过低,出料温度满足要求,此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较差。

(2)沥青预热温度过低,集料加热温度很高,最终出料温度符合要求低温的沥青在湿拌前的雾化阶段不易雾化,很难均匀地分布于混合料中,影响混合料的耐久性。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沥青、集料等原材料以及混合料的温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对超过正常温度高限30℃时应该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温度不低干摊铺温度。

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天气状况,对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做出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早上第一锅料的温度应适当高于正常温度l0℃以补偿运料车、摊铺机对热量的吸收;而当中午温度较高时,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可以适当低于正常温度5℃~l0℃。

2.2拌和时间的控制

间歇式拌和设备的搅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其中包括干拌时间和湿拌时间"拌和时间过短,会使混合料中的粗细集料拌和不均匀,沥青不能充分裹覆在集料表面,使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极易发生离析,影响混合料的均匀性"拌和时间过长,会增加集料的二次破碎,导致沥青老化,使之失去粘性,同时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因此,拌和时间直接影响着混合料性质和生产效率。通常,每盘拌和时间宜控制在45~50分钟为宜。

2.3油石比的控制

油石比对混合料的性能具有显著影晌。沥青含量过大时,过多的自由沥青在矿料之间会起到润滑作用,降低混合料的强度,并易引发泛油病害;油石比过小时,沥青混合料很难压实,并且空隙率过大,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因此,应严格控制拌和过程中的油石比,将其误差控制在0.3%以下。此外,需经常用标准砝码对沥青的计量秤进行校核和调整,尤其是要经常检查沥青计量斗、排放阀门的严密性,以确保沥青用量的准确。

2.4离析的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过程当中,往往就一些方面的原因而使得拌和过程中出现不良的离析状况。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这样一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下文中将结合三个具体的控制点来进行说明。一就是在进行原材料的堆放时必须最好是进行分层的排放,且各层的厚度都控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在堆放的过程当中避免因为粒径的差异而造成离析现象。二是在各个冷料仓内应当进行截挡,并在进行上料的过程当中不要过满,以避免各个料仓内的冷料发生串仓的状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做的就是对热仓进行必要的检查,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集料的磨损而导致不良的串仓状况。三是在运输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的缩短出料口到车厢之间的实际距离,在进行装料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分层的装运,也就是说,每往车厢内装一斗料都需要将车移动一次,每一车都需要分为两到三层不等。

3.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还应加强混合料拌和质量的检测

质检人员经常进行目测,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应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这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运料汽车装载的混合料中冒黄烟,说明混合料过热,如运料汽车上的混合料能够堆积很高,则说明混合料欠火,或混合料沥青含量过低。

沥青混合料的取样与测试是拌和站进行质量控制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按规定方法在拌和站或施工现场采集沥青混合料试样,将试样置于烘箱中或或加热的砂浴上保温,在混合料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需要适当拌和时可倒人已加热的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适当拌和,时间不超过 1 分钟,但不得用铁锅在电炉或明火上加热炒拌。通过取样和测试所得的数据,可以证明成品是否合格。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取样和测试程序,确保实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和特性。

检测人员必须保留详细的检测记录,这些记录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记录工程编号,拌和站位置,拌和设备的类型和型号,原材料来源,主要工作人员姓名和其他数据,还应记录日期和当天的气象情况和拌和站的日常工作,对异常情况,特别是对沥青混合料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情况必须进行说明。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品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停止生产,找出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后方可重新生产。

4.结语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这样才能为沥青路面施工生产提供保障,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华政和,曹阳.浅谈提高沥青混凝土拌和物生产质量[J].建筑机械化,2012(7).

上一篇:青少年犯罪从小教育下一篇:社区居委主任助理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