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协议书

2024-07-27

同伴互助协议书(共8篇)

同伴互助协议书 篇1

为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年轻教师、新分配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使年轻教师、新分配的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 试与评价等方面得到提高,特别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尽快得到转变,加强同科目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新分配教师签定此协书,确定同伴互助关系。骨干教师职责:

1、指导年轻教师设计教案。

2、深入课堂听课,进行点评指导,且指导听课不少于5节。

3、给年轻教师提供示范课(不少于4节,每月一节),让年轻教师通过课例学习转变课堂教学行为与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4、指导年轻教师合理进行辅导与学生评价。

年轻教师职责:

1、主动学习骨干教师的备课方法与模式。

2、深入骨干教师课堂听课,学习课堂教学方法,每学期学习听课不少于5 节。并主动请骨干教师听课,虚心倾听骨干教师的指导点评,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认真学习骨干教师辅导的策略,评价的手段。

4、师徒要有记录,有反思。

共同职责:

同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多进行“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落实情况的探讨与研究。

教师签名:

学校盖章:

同伴互助协议书 篇2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 我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星期时间。期间碰到要做什么事, 我能推迟则推迟, “一切等这节课结束了再说”。三周磨一“剑”, 虽谈不上光芒四射, 但比平时耀眼许多。欢天喜地之后, 我开始汗颜。为什么平时我做不到让学生喜欢每一节课?我经常有改变现状的念头, 可是改变总在下一次。为什么?拿这次公开课来说, 为了上好它, 我投入了三周的时间 (包括周末) , 除必须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事务外, 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想怎么上好这节课, 都在为它忙碌着。如果每节课都要这样付出, 那我就没有时间做其它事。但这是不现实的, 推迟做某些事是有时间底线的, 而且遇到事情特别多的时候, 不可能所有的事都推迟。除了教学任务, 很多教师还担任了班主任, 大大小小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怎么办?一方面想上好每节课, 上得精彩, 让师生产生教与学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又因为纷繁琐碎的事, 教师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只能流于应付。

当我听到同伴互助这个词, 竟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于是我满心欢喜地去了解它, 揣摩它, 实践它。

三周准备一节课, 学生喜欢我高兴, 但是, 高兴之余又有些沉重:什么时候能够把“家常课”上成“公开课”呢?时间不够, 就需要苦干和巧干结合。于是, 我尝试“多元互助”的备课方式, 感受了“多层双赢”。

一、多元互助:高效备课的秘诀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 区别于过去那种“教师个人的行动研究”。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指的是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 开放自己, 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 形成“研究共同体”, 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

1. 小组备课———集体智慧共生的平台

开展教育科研是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集体备课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它使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研究的元素, 教学岗位变成了进修与提高的乐园。集体备课既能协调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又能为教师解决疑难问题, 为其相互了解教学风格、共同进步提供了平台。 (1) 同时它还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集中教师的智慧, 减轻教师的负担,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具体操作起来可以这样:使用同一教材的教师们先讨论好各人分工负责一个或若干个单元的教学。从单词到语法到文章等各方面, 每个教学流程都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展示出来, 一目了然, 并且围绕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在上这个单元之前, 负责的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备课时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拿出来集体讨论, 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典型的教学问题, 然后大家针对问题谈自己的想法。 (2) 每个班的学生特点不同, 教师们可分析这种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分别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 任课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并清楚调整的依据。

集体备课不是让教师变“懒”, 而是使教师有机会把课做“精”。虽然花在教学上的总时长并不会缩短, 但教师们可以在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时开阔眼界, 互相取长补短, 同时仍能保留自己的个性特点, 使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锻炼, 专业水准有所提升。也许教师处理教材的某些地方的时间少了, 不需要到处找材料, 不需要事必躬亲就有了所需要的教学思路和辅助课件, 但上课的效果却更好了。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好课, 而不是忙忙碌碌却平平庸庸。因为集体备课, 老师们的互相“依赖性”增强, 这促使大家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坐下来好好沟通和讨论, 把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并从中得到“实惠”。

想想集体备课的好处, 也许我们会很兴奋, 但真正实施时要做好“不怕麻烦”的准备, 毕竟原来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是好是坏自己承担, 现在变成了大家的事, 你既可以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又可以为别人奉上“美味佳肴”。另外, 集体备课需要教师们定期交流, 这会给教师个人的安排带来一定的麻烦, 需要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克服困难。

2. 课例讨论———集体智慧聚焦的方式

课例研究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所进行的种种活动, 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 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如果说集体备课强调的是课前的“备”, 则课例研究的范围更广, 不仅有课前的活动, 而且有课中、课后的活动, 它所关注的不仅是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 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具体操作起来可以这样:在上一节课之前, 主讲人与同伴共同研究教学内容, 讨论教学设计;上课时同伴听课, 观察课堂并进行实录, 包括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个步骤和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如果来不及记下每个细节, 就可以利用课堂录像回头再逐步详细记录;课后, 团队里的所有教师分头与该班学生访谈, 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得出结论。然后大家一起仔细分析本节课, 如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方式、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还存在些什么问题, 需要怎样改进。接下来, 仍旧由第一节课的教师在另一个班主讲同一课题, 重复上面的活动, 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第三次讲课与分析, 得出结论。在做课例研究的时候, 并不需要面面俱到, 可以围绕教学的一个方面 (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进行研究。

课例研究改变了教师“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 为教师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毕竟个人的视野有限, 而且还有“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 “一直这样, 习以为常了, 不觉得这是问题”或“知道这是问题, 但不知怎样改变”。在研究的团队里, 不管是主讲人还是同伴, 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在心态平和、气氛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探讨和研究, “矛头”指向问题不对人, 这有助于强化友好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推动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进步。通过多次反复对同一课进行“打磨”, 能深入地就某个问题进行研究, 克服“蜻蜓点水式”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弊端。

要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 教师需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专家的引领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有意识地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 花时间花心思去琢磨、推敲, 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志同道合的同伴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实践共同体, “我帮你, 你帮我, 大家帮大家”, 保持开放的头脑, 从同伴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中受到启发 (3) 。

3. 资源共享———集体智慧生成的沃土

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积累一些资料, 有自己撰写、制作的, 有搜集、整理别人的, 其中很多资料可以在不同学科、不同班级间通用。教研组或学校可以建立资源库, 让教师把可以共享的资料放在公共区域, 需要的教师可以自由取用, 网络的开发和应用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师团队总的资源储备, 既集中了各人的智慧和才干, 又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二、多层“双赢”, 同伴合作的效果

1. 学校与教师“双赢”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品质的提升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伴互助促使教师们立足于本校校情、学情, 立足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 开展教与学的研究, 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 因此能大大推动学校的发展。反之, 学校的发展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良好的研讨氛围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同伴互助的队伍中, 对于教师的成长大有好处。学校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 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条件和氛围。学校应该“以人为本”, 管理的基础是依靠, 依靠的基础是培养, 培养的关键是学习。

2. 教师与教师“双赢”

就像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样, 教师之间存在竞争, 但更多的应该是合作。通过同伴互助, 教师们能避开个人力量有限的劣势, 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 共同解决一个或多个教学问题, 从中学习、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每位教师都是参与者, 也都是受益者。教师会在与同伴的互助合作中,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尝到其中的“甜头”后, 教师们会用更多的激情去实施同伴互助, 用更多的真诚去维护同伴互助, 用更丰富、厚实的思想和行动去回馈同伴互助。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一下, 我们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一下, 我们都有了两种思想。

3. 学生与教师“双赢”

学生发展需要优质教育资源, 教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力量。当教师群体把教学、课堂、学生当作共同的研究对象细细琢磨, 不断从实践中提炼经验, 教育、教学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于成功的教学, 目睹自己的努力给学生带来帮助, 体会到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进给课堂带来活力,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让教师们快乐、满足呢?

结语

教师发展维系着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 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只要教师们善于发现, 善于学习, 善于合作, 群策群力, 就一定能有大的收获, 实现多种“双赢”。

参考文献

[1]吴永军.校本教学研究设计:教师教学研究设计指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洁.课例研究: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23) .

校本研修之“同伴互助” 篇3

构建互助平台,让互助由“推动”变为“主动”

同伴互助意识的挖掘,外因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教师之间真正的互助,还是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内因来发挥作用,而非借助于学校制度与规范来实现。

第一,“三人行”,让互助团队从“自愿”走向“自主”。2009年,东升小学别有意义的“三人行”学会成立了,该团队是由东升小学语文教师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团体。在以交流引导学习、以论辩促进创新的活动中,学会成员得到历练和提升。2009年、2011年,学会独立成功参与、承办全国第一、二届古诗文大赛,学会两名成员获得赛课一等奖,3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等级奖;两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为县学科带头人……

第二,“1+3+N”,让互助因同伴“各有所获”而走向“自觉”。2010年,东升小学“1+3+N”研究团队成立了。该团队由“伙伴学会”成员、骨干教师、学术主持人、其他一线教师组成。“1”指一名学术主持人,主持研究活动;“3”指理论支持、实践操作支持和课堂执教者,由每个教研组各选派一人组成;“N”指参与学习研究的所有教师,协同参与、共同成长。

该团队因其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实现了互助的多层次性,让團队同伴在不同层次各有所获。2010年,团队成员张华林、吴君送教青白江;2012年,该团队参加在达州举行的省科研共同体活动,研究课和经验论文均博得同行专家赞扬……一支凝聚各类、各层次教师的互助团队因其在互助团队中都各有所获而逐渐走向“自觉”互助。

投放“材料”,为“同伴互助”注入催化剂

当“互助”的意识已经构建,为确保“互助”的温度处于稳定,甚至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适当的外力是加深互助行为、促进互助目标实现的催化剂。适时投放“材料”(不同的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思考、探究、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加快、提升“同伴互助”的深度。

第一,预约式推门听课——提升“互助”的效果。预约式推门听课有别于传统的推门听课,我们根据不同班级及教师的具体情况,做到提前预约、明晰意图、充分准备、互学互助、发现特色、重视常规。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听课组,认真分析教师的具体情况和优劣之处,确立听课活动的意图,提前与被听课教师做好预约工作。各听课组在听课前进行分工,并按照分工认真开展听课活动。在听课过程中,对教学富有特色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跟踪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预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助”的效果。

第二,教研组擂台赛——加速“互助”的形成。2010年开始,为促进教研组同伴之间的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学校推出了“教研组擂台赛”活动。该项比赛以教研组为单位参加,分为教材解读、课例比赛两部分。组内同伴需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备课方可完成。在活动中,同伴之间明确分工: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无论是工作时间不长的“初生牛犊”型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经验丰富”型教师都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互助收获。

借助同伴互助,改变教师对话的形式,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形成一个个有着共同发展愿景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正成为我们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小学)

同伴互助 共同成长 篇4

共同成长

—— 以《比的基本性质》为例探讨高年级数学同伴互助教研模式

一.思考——教研模式

今年是新课标实施的第六年,许多关于教学上的思考都回归理性,我们现在倡导常态课,但一节好的常态课也是需要磨练的。究竟怎样的教研模式有助于我们共同成长,同时又能使数学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轻松快乐并有效地获得专业成长?现在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说说我们的想法:

目前我校专任数学教师20人,30岁以下教师占35%,30岁—40岁之间的教师占45%,40岁—49岁之间的教师15%,50岁以上的教师占5%。学历方面:大专率占90%,本科率占50%。教师学历较高,但年轻且经验不足,数学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课改理念掌握得不够扎实,不牢固。在过去的教研活动中,形式比较单一:教师讲课、听课、评课。研讨气氛不浓,在评课时,个别老师怕得罪别人,只是评点表皮的东西,对其他老师没有什么启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如何让教研活动更有实效?经过探讨,结合校情,我校开展“几人上一课或一课几人上”的互助教研模式。几人上一课:同级部数学老师选定一个课例,并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先由第一位老师根据共同商讨的教案,在自己班执教,同级部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改掉不足的环节,后由第二位老师根据修改的教案在自己班上执教,同级部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好的保留,不足的加以改进,形成第三次教案,再由第三位老师执教,依次类推,最后几个人进行分工,有的整理教案,有的写案例式论文等。一课几人上:同级部的数学老师选定一课例,并各自分别进行备课,希望备出自己的特点,上出自己的课堂特色。其次,各人根据自己的备课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进行上课,大家互助听课(这里可能出现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再次,大家集中进行评课,各自讲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最后,几个人进行分工,有的整理教案,有的写案例式论文,有的记录学生的想法。通过这种合作型的互助教研模式,形成一种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共同体,以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无论是哪一种研课模式,要使教研真正有效,我们都强调这个关键词:同伴互助。如果没有好的合作精神,不能在教研活动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就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实践——共同成长

我们认为,要使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要在教学中实践提炼,在课堂中总结经验、得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因此,教研组决定在六年级部以“几人上一课”的教研模式围绕一个课例开展专题式研究,实践过程如下:

研究主题:通过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模式研讨如何上好一节常态课例

主 持 人:胡伟成(教研组长)

间:2007年10月14日——10月20号

点: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凤岗镇4位小学教导主任

研究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研讨,确定方案

先以年级备课小组为单位选好课题开展课前研讨。根据教学进度,六年级老师将要执教《比的基本性质》一课,内容如下:

首先级部内的数学老师独自备课,再召开课前研讨会集思广益确定第一次实践的教学设计。在课前的研讨会中,我们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和分数及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而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经验和能力,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发现、验证、应用等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概括的能力,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及利用这个性质进行化简比。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各种方法。

根据这些,我们提出了初步的教学设想:

1、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通过观察思考,利用类比的思路让学生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3、小组合作,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探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

4、巩固与提高。

第二步:上课听课,反思不足

在确定了初步的教学设想及教学设计后,由六(4)班的周棠标老师进行第一次的实践,同时要求所有参加人员认真听课和反思,以备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下面是第一次上课的教学过程描述与反思:

流程

过程描述

(一)复习

1、出示填空题:

(1)6÷8=(6×3)÷()=()÷()

6÷8=(6÷2)÷()=()÷()

(2)= =

教师要求学生填空后说出根据。

2、小结,引出课题。

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但用的时间比较多。

(二)发现

1、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的基本性质。

(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与除法的关系,把复习时的练习改为:

6÷8 =(6×3)÷(8×3)=18÷24

6:8 =(6×3):(8×3)= 18:24

6:8 =(6÷2):(8÷2)= 3:4

6÷8 =(6÷2)÷(8÷2)=3÷4

(2)同位合作,观察讨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3)小结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研究比的基本性质。

(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把复习时的练习改为:

=

=

6:8 =(6÷2):(8÷2)= 3:4

(2)同位合作,说说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教师通过质疑: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可以是任何数吗?引出“0除外”。

4、找关键词。

5、让每个同学看着黑板的等式,说说怎样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有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同时注重在概念教学中找出关键字词,让学生理解。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掌握较好,但这一环节的教学所花的时间比较长,板书内容过多,影响后面比的应用的教学。怎样缩短教学时间同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三)应用

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

(1)教师提出疑问。

(2)解释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2、化简整数比。(1)把6:8和12:1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学生说出怎样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出示例1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书,教师点评。

3、化简分数比。

(1)出示分数比: :。

(2)同位合作解答后,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4、化简小数比。

(1)出示小数比:0.75:2。

(2)四人小组合作解答后,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教学流程清晰,但教师没有把化简不同类型比的方法提升出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模糊。个别环节的教学重复,课堂教学开放性不够,提问面不够广。这一环节所花的时间比较多,对后面的巩固练习造成影响。

(四)巩固

练习

1、课本P46:做一做: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2:16

48:40

0.15:0.3

:

:

0.125:

练习时间不够,部分同学没完成,而且正确率不高。

第三步:研讨分析,改进不足

第一次实践结束后,教研组马上在同一天内召集参与教研的老师开一次研讨会,通过开放式的研讨,评价本堂数学课的得与失,探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坚持的原则:少提优点,多提不足。下面是部分研讨分析的记录:

莫艳霞(参研者):在教学化简整数比时,教者先要求学生化简6:8和12:16,再说出化简的过程,再做例题的第(1)小题。这样安排教学内容重复且浪费时间。建议放手让学生解答例题的第(1)小题,也就是化简整数比,得出方法后,再进行讲练结合,以课本46页做一做中的第1、2小题为练习。

林少暄(参研者):课前的复习练习主要的目的是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以便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但是,3小题的填空练习花的时间比较多。建议改变练习形式,把几道题进行整合,如: : 8 =()÷8 = 12÷()= = =

这样一道题,既含有商不变的性质,也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也复习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却可以缩短一点教学时间。但在教学要要把练习用到实处,教师要注意追问,如学生填完后,教师指着题目问:看着这道题,谁能说说比与除法及分数有什么关系吗?

蔡柱权(参研者):关于比的基本性质,可以通过比与除法的关系去研究,也可以通过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去研究,但没有必要两种方法都详细讲,因为两种方法比较类似。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形成等式:

6:8 =(6×3):(8×3)= 18:24

6:8 =(6÷2):(8÷2)= 3:4

(2)学生同位讨论探究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3)师生共同小结概括比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关键字词。

(4)学生根据分数和基本性质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5)每个学生看着板书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比的基本性质的。

芬(参研者):教师应该小结三种不同类型的比的化简方法,有了方法,可以使被大部分学生都理解怎样化简各种类型的比,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郭春绿(参研者):教师用一个问题把发现与应用这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处理得很自然,也很明了。

周棠标(执教者):三种不同类型的比的化简方法应该以简洁的文字板书在黑板上,例如:整数比:除以最大公因数;分数比: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小数比:先化成整数比或分数比。邓景忠(参研者):教师忽略了教材中例题的第(1)小题所设计的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例题要求两面联合国旗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教学时,当化简完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发现:虽然两面旗的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长和宽的比都是一样的。而教者只用了题目中的数。

胡伟成(参研者):我提出两点建议:(1)注意板书要工整、美观:(2)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建议从三方面考虑:A、学生探究过程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非常好,但可以开放讲台,开放黑板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B、让学生多说,一节课中重点的知识、新的知识要在课堂中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出现,例如在做课本P46做一做时,可让学生选择一道题同位说说自己是怎样化简的,以此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C、注意题目的开放性,支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题目,如例题中的 : 和0.75:2,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化简方法,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及时发掘这些生成资源。

【积极参与第一次实践后的教学研讨会】

第四步:多次实践,磨练好课

我校六年级共有四位老师,在第一位老师执教后,其余每一位老师的执教都以同伴互助的形式实施以下几个环节:上课观课——研讨分析——再次实践。每一次的研讨,都由下一位执教者详细记录了各位参研者的意见,集大家的智慧扬长避短,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第二次实践:基本能按第一次评课研讨的要求设计教学程序,课堂教学相较第一次有两点比较突出:(1)教学流程清晰明了,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比的基本性质;(2)教学重难点突出,注重形成化简比的方法,并让学生结合实例重复去讲,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同时依然存在不足: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小组合作不到位,造成学习化简各种类型的比时花时过多,教学结构前紧后松,直接导接练习时间不够,练习量不足。

第三次实践:教学过程流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突出开放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真实而具有实效。教者还注意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教学0.75:2时,有学生提出利用比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化简:

0.75:2=0.75÷2= = =3:8

教师在肯定这位学生的做法后追问:如果答案只写,对吗?马上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这时先要求同位讨论想法,再引导得出:写成 也是对的,但读的时候还是要读作3比8。教师再问:如果写成0.375呢?有位学生很快做出判断:不行,因为化简后的比还是一个比,不是比值,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不能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师有效的把握与引导使这节课的教学更加精彩。

【第三次实践:袁芬老师执教“比的基本性质”】

第五步: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经过同伴互助式的教研,三次课堂实践后,我们基本决定了本课的主要教学思路: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描述

一、复习

1、出示填空题:6 : 8 =()÷8 = 12÷()= = =

教师要求学生填空后说出根据。

2、小结,引出课题。

二、发现

1、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的基本性质。

(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与除法的关系,把复习时的练习改为:

6÷8 =(6×3)÷(8×3)=18÷24

6:8 =(6×3):(8×3)= 18:24

6:8 =(6÷2):(8÷2)= 3:4

6÷8 =(6÷2)÷(8÷2)=3÷4

(2)同位合作,观察讨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3)小结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2、说一说怎样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找关键词。

4、让每个同学看着黑板的等式,说说怎样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

1、通过思考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引出化简比。

2、独立尝试化简整数比——小结形成方法——整合练习。

3、同位合作化简分数比——小结形成方法——整合练习。

4、四人小组合作化简小数比——小结形成方法——整合练习。

四、巩固与提高

经过教研组的研究,这次课例是比较成熟的,因此决定由六年级林少暄老师以研讨课的形式进行最后一次实践,教研组召集了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及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听课,课后立即召开评课研讨会。由胡伟成科组长主持,会议程序如下:

1、由执教者讲课后反思,包括设计意图、教学的得与失等。

2、针对执教者的反思进行分组研讨。为了使研讨气氛更浓,本次活动分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及凤岗镇部分小学教导主任组。

3、各组代表会上发言。

4、主持人整合各组建议并小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情况。

下面是各组代表及主持人的发言摘录:

黎柳冰(低年级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既要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又要学生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探索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但本节课在处理教材方面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一个“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也比较注意方法的小结,起了一个“导”的作用。

王巧嫦(中年级组):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段能让学生重复多说,老师比较注重数话结合,引导学生小结化简比的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假如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例如利用本班的男女人数,写一个比让学生化简,可能会更好。

陈爱南(高年级组):这节课教学是一节优秀的课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环节紧凑,教学思路很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当很好的体现,老师能运用不同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提出个人的建议:这节课可以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对比。

郭春绿(凤岗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我们的感觉是重点很突出,教学思路很明了,注重学习方法形式的多样性化(同桌合作、四人小组交流、个人独立思考等),学习气氛很浓。提出一些困惑:

1、化简比的方法可让学生从正反两面认识;

2、提供时间让学生质疑;

3、利用本节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胡伟成(活动主持人):我觉得这节课符合教研室所提倡的“真实、有效”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如大家所提到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环节紧凑,有效。

2、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重难点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段能让学生重复多说。

3、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林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如出示题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试做,再组内交流、发现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第六步:合理分工,整理材料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经过四次的课堂实践,以同伴互助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一节比较好的常态课例——比的基本性质。虽然第四次实践后的研讨会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活动还没有结束,还要对本次活动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形成一份教研的资源。教研组长根据六年级各位数学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林少暄:综合课后研讨会的建议,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袁

芬:了解学生的学生情况,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角度撰写课后反思;莫艳霞、周棠标:依据本次教研的课例,撰写案例式论文。教研组还要求六年级的备课组长周棠标老师要在期末时收齐各人整理的材料上送,再录入本科组的教研资源库。

三.反思——真实有效

像这样的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模式,我们在不断实践,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怎样实施才能保证教研活动真正有效?我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教师之间要有团结协助的精神;(2)教师的观念要转变,真正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在行动上要做到:认真听、认真评、认真做,在思想上要明确:教研是为了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评课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课;(3)教研组长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每次研讨中给执教者提出具体的、恰当的建议并教研活动的小结。

同伴互助心得体会 篇5

本学期,我与施老师结为“同伴互助”,在这学期里我们能按照学校要求制订互帮计划,全身心教书育人,潜心教育研究,在教学实际中,探索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习为同伴互助夯实基础

在制订互帮计划时我们每人给自己一个任务——本学期里至少学习一本教育书籍,并互相督促检查。而这学期又推行了新课标(修订稿),围绕这个课标学习,我们互相谈理解谈认识,共同分享着我们在学习中的收获。

二、在互相听课中共同改进教学方法。

1.听课:在教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途径就是听课。每次听课后,我们都及时的向对方指出授课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而对方也总能认真地总结,之后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通过比较、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讨论:要想教学技能与方法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讨论、交流是有效的方法。我和她以及其他同学科教师经常在一起进行研讨,有时候还进行一些简单的模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怎样解决,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课上的更精彩,可以说随时随地的交流方法心得,得出了很多好的想法。

3.研究教材:钻研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这学期我们并没有在同一个年级授课,但是我们也能共同研究教材,除了利用教研时间坐在一起以外,其它时间也随时交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时我们也通过共同听某一位老师的课而进行共同探讨教材等。

三、用课题研究带动同伴互助

围绕本学期的课题我们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例如,在上个学年中我和她围绕着如何开展小组合作进行了研究,这学期中我们继续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初步摸索了一些开展小组合作的技巧。所以,我感觉用课题研究带动同伴互助,激发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产生内在的学习与研究的动力需要,形成了问题意识,让我们逐步走入“研究型”教师行列。

四、相互汲取班级管理经验: 施老师曾多年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并取得杰出的成绩,所以我们也经常积极主动地相互交流班级管理经验,交换意见,特别是今年我所接任的这个班级在初一的时候是她所任教的,她对班上的同学比较了解,所以我经常与其探讨班级个别学生的情况,总结出好的班级管理经验。也为我们在导教活动中提供了好的经验。

总之,同伴互助结对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彼此都给予对方很多帮助和建议,也使我们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我们彼此都获益匪浅。

我深深的体会到:给予是一种收获,分享也是快乐!

小学教师同伴互助计划 篇6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实施新课改的主旋律,如何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要靠外部的渗透,更多的还要靠我们内部的自主提高、自我发展,由“输血”到“造血”,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依靠外部力量提高自己的模式,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因此,我校教师开展了同伴互助活动,制定的计划如下:

一、同读一本书,提高理论素质

新课改之后,新理论、新理念和新思想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有的教师一时难以接受,随着课改的进行,感觉到“越来越不会教了”、“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为重要目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如何利用优秀的传统教学经验诠释新的课改理念;二是如何将新的教学理论变为可以操作的教学实践;三是如何将进入新课改之后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形成新的教学理论。第四,同伴互助发挥集体的智慧。同伴根据自己的实际,列出自己的读书计划,可以侧重某些专家的书籍,可以是某些教育理论书籍,可以是国外的一些优秀教育著作。善于捕捉先进的教育信息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将这些书籍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内容,力图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同时让同伴和自己一起采用分散收集、集中使用、资源共享的办法,开展读书活动,提高自身以及同伴对象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课堂引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师的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实施课堂引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实小为充分挖掘学校的师资资源,发挥集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要准备好示范课,每学期让同伴对象听取示范课3-4节。同时教师要开放自己的课堂,让对象经常到课堂听课。同伴要重点学习课堂设计、组织教学、双边活动、教师基本功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经过听评课的磨练、业务理论的学习及个人的感悟,逐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熟练开展双边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同学科教师上汇报课。每个阶段的活动情况,要及时收集、整理材料,系统归档。

三、问题引领,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走向专业的校内同伴互助研修 篇7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7位任课三 (9) 班的老师组成班级协同研究教研组是一个有别于传统以学科为纽带的特殊校内同伴互助研修团队。这个同伴互助教研团队以三 (9) 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强调聚焦学生问题, 并运用课题研究的思路推进合作教研, 其合作研究的实践对于推动同伴互助教研形式走向专业化发展路径带来了诸多启示, 本文拟以该团队“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为主题的班级协同教研活动为例做一分析。

一、班级为纽带:“聚焦学生”的合作研究视角

传统学科组教研通常是以备课组的形式出现, 合作备课、协同钻研教材教法是核心任务, 教师们首先考虑的必然是“我如何上好课”。即便是为解决一节课的形式多样与价值趋同问题探讨的“同课异构”活动, 强调教研组集体智慧的沙龙式备课为主要形式的“聊课”活动, 探求学科本质不同与综合视野把握课程教学的“同题异科”活动等教研创新活动。其价值导向也更多的是为“教”服务的教研。班级协同教研以共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来划分研究人员, 本身就蕴涵着研“教”到研“学”的视角转移。这种从聚焦教师教的现状评议转向聚焦学生学的情况研究, 从研究静态的教材分析到研究动态的学教过程的研究题转型在三 (9) 班团队的第一个研究主题:“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在协商确定中便可窥一斑。

案例1:协同确定“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研究主题

胜利小学三 (9) 班的班级协同教研团队成员由任教该班的语数英科音体美7个学科教师构成, 该团队的教研主题都是为了解决实验班学生的一些突出的教育问题。第一次活动, 7位教师分头写下各自对三 (9) 班的学情分析与自己感受到的该班级存在的问题。美术老师说, “这个班级与美术表现力较好的三 (8) 班、三 (6) 班比, 学习氛围、上课的参与程度均存在差距。”科学老师说, “这个班级孩子看上去还是挺乖的, 但是课堂发言不积极。喜欢接受式学习:老师讲, 学生听。从不提问。”英语老师认为, “上课走神的孩子比其他班级多。在应该静静地、专注地倾听的时候, 9班好多孩子似乎喜欢低头玩玩手中的各种可以玩的东西。有的孩子两手空空没东西玩时, 就拿左手和右手玩。”……通过学情分析汇总, 大家找到了一个问题思考的交集:课堂学习精神面貌欠佳, 部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不够主动。第一个班级协同研究主题“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就这样衍生了。①

上述案例中可见, “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主题来源学科教师对该班学生总体学情分析, 及对班级中哪些孩子在课堂中属于是非主动参与型学生的讨论, 教研主题是他们共同聚焦的高度趋同性问题。这是因为, 班级协同研究中的团队一般由班主任牵头, 教同一个班或同一批学生 (多为两个班) 的所有任课教师组成, 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这样的团队中老师们关注的共同问题必然是他们共同的对象———班级。在对该研究主题而言, 每一个成员都是班级学生问题的共同发现者, 也是探索班级学习问题解决的关键人, 共同的需求和愿望, 成了他们力求把学生问题进行透彻研究并解决的的原动力。同时, 通过跨学科的听课交流, 教师可以换一个环境, 换一个角度认识自己所执教的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表现, 反思自己的教学等等, 这也是学科教学组所没有的优势。

二、课题为主线:“有序运行”的合作研究机制

华东师大的胡惠闵指出“一个群体能否真正促进个体的专业成长, 最关键的并不在于有或没有这类合作型组织, 而在于这些组织是否具有共同的目标, 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的运行机制”, 这样的运作机制可以在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第五项修炼6 (The Fifth Discipline) 一书中找到原型。浙江校本研修的推进历程中, 也在倾力打造并完善这样的运作机制。如浙江杭州天长小学美术、音乐、书法三科教师开展的续课主题教研;长寿桥小学主题统整课程研究等, 都需多学科教师根据主题组队开展协同合作。其实践探索共同特点是:合作研修的运作机制的专业化趋向, 基本都是运用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课题研究的程式来完成的。胜利小学三 (9) 班的班级协同教研也不例外。作为该校所在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基于学生发展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实验班, 其研究的过程严格按照课题组的给定的课题研究程序来, 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案例2:“驱动非主动参与学生的教学智慧”研究历程回顾②

1.研究对象聚焦。老师们对如何聚焦班级中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在各老师现场各自写下的“非主动参与学生”的名单中, 其中被5个学科老师同时提到的学生有6人, 被4各学科老师提到的学生3人, 被3各学科老师提到的学生4人。讨论决定:13位各科老师点击率较高的学生成为此次研究的观察个干预对象。2.研究对象分类及研究内容细化。两次听课活动后, 把13位学生的不主动参与进行归因, 分成“好动易分心”、“胆小不自信”、“有意注意短”、“学习能力弱”四类, 并讨论界定四类学生的特点与分类, 以求对症下药, 实施干预计划。3.研究并实施干预方法。一起研究确定帮助不同类型学生进步的行为干预方法。比如, 对学习能力弱的孩子, 老师采用课前先做一些铺垫的方式, 把原先的课后再补课, 变成课前指导, 这样, 减少他们课堂学习困难, 也可调动他们参与愿意。4.运用观察量表开展行动研究。使用教师共同研发的课堂观察量表, 通过观察量表的记录, 客观分析各种干预方法的效果, 并为合作研究提供数据与证据。5.总结与反思。分析发现13位学生中有7位孩子的进步比较明显, 学习的自信心和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上述案例可见, 除了共同的班级, 同样的研究对象是老师们开展合作研究共同课题的坚实基础外, 课题统领式的研究思路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从确定主题, 到聚焦研究对象, 再到通过对象的分析, 对研究对象的归类与此同时确定该课题组非主动参与学生研究的四个类别与视角, 再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干预方案的制订, 运用测量量表对研究过程的记录与分析, 及研究结果分析, 研讨则是一个严密的课题研究过程。这种依托课题研究的有效运作机制不仅为教师们的相互支持、合作探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借鉴, 也为该研修团队的下阶段合作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持续的机制保障。

三、数据为依托:“实证分析”的合作研究技术

在传统教研活动中, 话语权在专家或资深教师、教研组长及学校领导那里, 年青教师在老教师面前, 基层教师在外来专家面前仅仅充当了“被培训”“被教育”的角色。在专业而有效的校内同伴互助研修中, 团队中的教师, 教研组长, 校级领导, 乃至偶尔客串的专业人士都应处于平等的伙伴合作关系, 没有高低、卑劣之分, 更没有权威、领导的角色存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 没有太多专业人士介入的校本教研中, 如何使不仅仅停留在经验凭借层次上?班级协同主题教研中, 研究组通过开发编制适宜的课堂观察量表, 组成观察伙伴团队, 利用量表及辅助手段记录课堂, 用类似“西医化”专业数据来定量刻画课堂, 采用了客观的观察与研究量具为教师的合作研究提供科学支撑的方式来攻克这一难关。客观的数据将研讨主题还原到课堂真实情境中, 也使紧扣事实现象做判断, 并找到结论与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点等实证导向的合作教研方式成为了该教研活动的常态。

案例3:课堂上小p的一分钟观察频次记录③

这次班级协同教研的任务是观察“非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堂行为。英语课上, 小p同学凭借自己超人的“动功”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 整堂课我的视线几乎没有从他身上挪开过。我以一分钟观察一次的频次, 记录了他的表现:先是玩玩铅笔———再抓抓自己的小耳朵———然后摸摸鼻子———接着开始玩铅笔盒 (打开看看, 又无聊地合上) ———再是动动嘴巴———接下去像是用清水扑脸一般的方式按摩自己的脸部———继续玩玩手———而后持续地玩红领巾, 甚至把红领巾的尖尖角塞进了嘴巴———又给自己背上抓抓痒———再摸摸鼻子———抿抿嘴巴———又把手放进衣袖 (双手骨碌一收, 两只手都魔术般地藏进了衣袖里) ———边玩笔边跟读单词 (无精打采地) ……他变着法子在做小动作, 几乎没有停下来过。第二天我的语文课上, 我特意留心观察他, 和昨天一样, 依旧有那么多的小动作:玩铅笔橡皮、挠痒痒、按揉眼睛、打哈欠、看看窗外、拉拉红领巾……看来, “多动”便是他的常态表现, 只不过一直被我忽略而已。

上述案例是三 (9) 班的协同研究活动中, 一位教师在运用一分钟观察频次记录收集并分析研究数据与信息的案例片段。正是通过依托客观数据的方式, 该教师在没有专家引领的前提下, 依旧通过专业的观察对非主动参与学生进行了客观取证, 并进行科学分析与研究。分析后, 该教师与组内教师的协助分析, 制订并执行了在小p同学的《课堂纪律反馈评价本》上进行打五角星、三角形的评价反馈来促进其课堂参与的尝试, 然后由班主任根据一段时间内的五角星颗数对小p进行奖励, 将评价形成合力, 发挥最大的功效。并将个别化的教育方式扩展到各个学科, 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孩子及时改正、纠偏。这种强调诊断与改进结合、实证与质性结合的研究路径, 为教师从简单的交流走向专业的合作提供了支撑。也有助于解决校内同伴互助团队中专家缺席的短板。当然, 在测量工具上, 该项目的研究伙伴———杭州市上城区学生发展中心教研员则给予了诸多支持, 使专业研究可以在专家不在场的情况下教师协同完成。

班级协同教研模式突破了传统以学科为界限的组织形式, 教师自己和同伴在类似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相同或相关联问题为对象, 联合组成研究团队, 共同回到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 相互帮助, 研究并解决问题。这种以班级为纽带, 超越了学科;以课题为统整, 超越了课堂;以数据支撑, 超越了经验。其背后, 充分显示了同伴这一“草根元素”在校本研修中的独特价值所在, 及教师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研究团队运作的文化底蕴。该运作形式可作为以学科教研组为依托的合作研修形式的有力补 充, 为更有效的推进校内同伙合作研修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组.http://www.ncct.gov.cn/rdwztj/05 12-12-05.html.

同伴互助协议书 篇8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学校、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所以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其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当前教师在听课评课方面存在许多误区:要么蜻蜓点水,不痛不痒、要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么恶语伤人,专挑毛病、这就让听课、评课活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听评课活动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只有在有经验的教师的主持引领下,引导授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加强听课教师的同伴互助功能,进行主持人、听课人、授课人三方互动式的交流探讨,才能让听课人、授课人都有所收获,都有所提高,也才能让教研活动真正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

【关键词】导查反思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教研模式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81-02

引言

听评课活动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搞好听课、评课活动既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但当前许多教师在听课评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听课教师不知道怎样评课,不知道怎样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授课教师不擅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知道怎样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把听评课活动的作用落到实处?怎样才能让听评课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呢?只有“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活动能解决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老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又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让每位老师学会教学。

“导查反思”则是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引领指导下,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点,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反思的对象,为了检查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而进行的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它是立足于有经验的教师的引领指导下的教师积极持续、周密而深入的教学反思。

而“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是利用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有效策略,即由有经验的教师(专家)指导授课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同时与听课人(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让所有参与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教研活动。

二、“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的人员结构及分工

“导查反思式”听评课不再简单的把参加教研的人员分为授课者和听课者,而是分为“主评人”、“被评人”和“参评人”。

“主评人”、(有经验的教师、专家)既是教研活动的主持者又是引导授课人进行自我反思的引路者,一般一至二人(中心提问者、补充发言者)。在教研活动中主要起引领作用。

“被评人”(授课者)是“导查反思式”教研模式的主体,一切活动、一切问题都围绕其展开,也是整改措施的最后落实者。

“参评人”(听课者)在“导查反思式”教研模式中具有双重身份:从上课老师的角度来说,他扮演的是帮助授课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回答“主评人”的提问,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的人,在“导查反思式”的教研活动中他既帮助授课者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而自身也在提高;从听课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从“导查反思式”的教研活动中学会了听课评课,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教研能力,自身仍在提高。

三、“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的实施步骤

“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的立足点在于通过有经验的专家的引领,引导教师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就是一个“专家引领——自我反思——互动交流——整改落实”的过程。

3.1专家引领:“主评人”根据“被评人”的课堂教学行为,以提问的方式展开,从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所学知识的检测等方面引导授课人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3.2 自我反思:“被评人”根据“主评人”的提问脉络,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认真进行反思后,对“主评人”所提问题进行解答。也就是一个“接受信息——消化处理——回顾查找——分析整合——形成对策——整改落实”的思维过程。在“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有以下几种形式:1、初反思:即上完一堂课后进行的反思,主要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2、二次反思:评完课后的进行的反思,主要针对评课活动。3、再次反思:上完跟进课后进行的反思,主要针对两次课教学效果的对比;跟进课整改目标的达成;存在问题的解决;整改措施的落实等。

3.3 互动交流: “参评人”(听课者)根据“主评人”的提问,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自我反思;并针对“被评人”的回答,与其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回答“主评人”的提问,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学会听课、学会评课,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3.4 整改落实:“被评人” 针对评课活动中自己课堂教学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后,梳理出整顿改进的具体措施及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进行跟进课教学,并认真进行跟进课教学反思。根据教师的跟进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也许还有第三次、第四次跟进课的教学。

四、“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

首先、听评课效率更高。在评课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授课人变成了听评课活动的主体上课老师对观念、方法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认真反思总结出来的,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其次、评课方法更先进。在评课中不再是由评课老师在说,授课老师在听, 而是在专家的引领下,授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教师反思能力提高更快。“导查反思式”听评课教研模式立足点就在于通过有经验的专家的引领,引导教师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教会教师学会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早日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

第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导查反思式”的听评课活动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教研模式,让教师学会听课、学会评课、学会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通过这种教研模式,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帕森斯《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上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

[2]雷树福《教研活动概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上一篇:质量监测论文下一篇: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