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2024-05-27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通用11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1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我首先想到了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篇2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度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3

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

炎黄,是人类的始祖,带动了整个华夏族的发展与千古文明。我们身边总有隐姓埋名捐助社会的公益人士,他们默默为社会付出。

最终有一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黄,他叫张纪清。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来自江阴,用一个人的文明撑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11月,一位老人在江阴市某银行正起身离开,却晕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进医院。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张汇款单,汇款人的名字,叫炎黄。那天,那个被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终于解开。老人的名字叫张纪清。

“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纪清老人在感动中国里与主持人这样说。张纪清老人也没有预料到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解开隐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谜。原本老人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一辈子,连最亲近的子女都不会透露。在张纪清老人眼中,他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乎每年,祝塘镇都会收到“炎黄”的汇款,而汇款地址却是五花八门,寻找后发现地址都是假的。想寻找这位好心人的人们也只能失望而归。“我要的不是名,是心!”这便是张纪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尽各种办法“潜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着电视屏幕中的老人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从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现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与老伴靠养老金生活,从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笔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为我们有济贫帮困的文明。

感动中国,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无悔奉献只为给子女、社会、身边的人带去一份未来,一份温暖,一份快乐。感动中国,虽然隔着屏幕,但感动中国的夜晚有多少人为荧幕中那些感动人心的事迹所流泪。感动中国,我们的身边又有谁跟他们一样在默默付出。只是我们不知道。但我们

也许能跟他们一样,我们同样是炎黄子孙,我们同样有传承千古的文明。

感动中国,也许我们能感动未来。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4

获得20感动中国的人物有:

1.张定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定宇,人民英雄、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1963年12月出生于武汉。20,8月19日,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为表彰他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无畏贡献,于今年9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2.陈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

2020年7月22日,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安徽省委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陈陆,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献给了人民,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而在无法照顾家人。

3.张桂梅——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02月17日,张桂梅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的感人事迹有:记住贫困、行善助学、勇担重任、爱生如子等等。

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系党的十七大代表。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以来,万佐成和老伴熊庚香就在江西南昌的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设立了多个煤炉,供患者家属炒菜用,而这些患者家属每做一道菜只收费1元钱。2021年2月17日,万佐成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5.王海——空军原司令员,空军上将军衔。2021年2月17日,王海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

6.汪勇——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

2929年8月26日,当选“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9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7月“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2021年2月17日,汪勇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7.谢军——1959年出生,历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副所长、所长,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8.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

2021年2月4日,入选“中国捐赠百杰榜”课题组发布的十年致敬人物。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9.毛相林——1959年1月出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被评为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10.国测一大队——量天测地50余载,大队为祖国的测绘事业做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1991年国务院通令嘉奖,授予大队“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为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珠峰复测有4人荣立一等功,12人荣立二等功,9人荣立三等功。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5

导语: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XX颁奖晚会观后感1000,欢迎阅读参考。

感动中国XX颁奖晚会观后感1000 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中国XX颁奖晚会观后感1000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孙家栋、王锋、支月英、秦玥飞、张超、李万君、梁益建、郭小平、阿布列林、潘建伟等,并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其中阿布列林让我感动,他是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阿布列林的颁奖词是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他们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当他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时,人们都为之感动,感动的不只是那优秀的品质,还有那无私的爱。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XX颁奖晚会观后感1000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xx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19日晚播出,自强徐汇工作站组织各街道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居委干部、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收看当晚直播节目,收看观众约400(学习反腐倡廉心得体会)0人。其中湄公河“10·5”案专案组在众多入选的名单中得票数名列前茅,组委会授予专案组“感动中国”年度特别致敬奖。

20xx年10月5日,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武装人员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并被抛尸水中,惨案震惊世界。“10·5”案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查明案情,缉拿凶手,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切实保护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案组成员在公安部禁毒局局长、专案组组长刘跃进的带领下,从全国抽调汇集了200余名精干警力克服千难万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侦查、抓捕工作。于20xx年4月15日,专案组果断出击,协调老挝警方抓获幕后凶手糯康集团,湄公河“10·5”案成功收网。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6

这个时代有太多故事,但我依然被徐前凯感动。这几天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刷爆了朋友圈,起初看到这条消息,我没有震惊,更多的是一份感动,我感动徐前凯的抉择如此奋不顾身。

很多人都说如今是一个信仰缺失,人情冷漠的社会,但是徐前凯用自己不悔的抉择给了这些冷漠的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也许当下社会“扶摔倒老人”、“公交让座”等问题在网络上掀起了太多关于年轻一代道德、品行的争论;也许是同为一名车务的青工,对于这一份责任有着更多的理解;或许是事情就发生在身边,比起以往从网络、媒体上得知的信息更真实、鲜活,我被徐前凯同志的事迹深深地触动。“来不及多想,救人,就这么简单。”简单的一句话却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不简单。

同为一名重车青工,前有梅洪、司永林的坚守,今有徐前凯的义举,让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如今国强民富,安居乐业,年轻一代的我们从小衣食无忧,过惯了理所当然的生活,缺乏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学习徐前凯的英雄事迹,我们要立足岗位思奉献,工作中应该脚踏实地,将平凡的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铁路青工,我们更应该发扬徐前凯同志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精神。砥砺前行,谋实事,务实效,从细节做起,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力争建功于铁路,筑梦于中国,让自己无愧于铁路人的称号,无愧于这个时代。

青春须立志,诗酒趁年华。徐前凯用自己英勇的举动书写了不悔的青春,我们要将徐前凯同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铁路的建设中,发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恪尽职守,用行动书写自己不悔的青春。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7

近来,潘维廉正忙于再次环游中国,“与第一次环游相比,中国变化太大了,但‘爱好和平发展’的精神没变”。

改革开放后,厦大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学习中文,潘维廉获得机会。1988年,潘维廉管理学博士一毕业就卖掉了经营多时的金融公司,与妻携两个幼子从美国来到厦门,并很快爱上这座城市。

“虽然当时厦门的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城市开放包容、热情好客,并且对发展充满热切渴望,让人振奋。”潘维廉说,那时厦门会突然停水、停电;整个城市只有三条公交线路,但发展变化却日新月异。

1992年,潘维廉成为福建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并通过选拔成为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那时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中国永久居留证?”潘维廉说,我告诉他们,未来的机遇在中国。

不过,初到中国的潘维廉因热心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在他的“国外朋友圈”中受到质疑。“当时我写了不少文章,希望让‘老外’和‘老内’了解全国的变化。但‘老外’质疑说,只有东部发展了,西部并没有发展。”潘维廉说。

为了回应质疑,潘维廉决定买一辆丰田面包车环游全国。1994年,他用了三个月时间,进行了一次环游中国之旅。潘维廉说,他开了4万多公里,亲眼看到中国每个角落里发生的变化。即便是在偏远的宁夏、甘肃等地,也都有新的道路、学校和医院在陆续建成。

这次环游让潘维廉更加坚信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快。为了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他坚持在教学之余制作英文网页、写书,介绍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省的变化。

“现在厦门已成为一座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城市,还举办了金砖国家峰会,这让我感到很自豪。”潘维廉说,迅速发展的厦门乃至福建,让他产生了再到中国偏僻地区看看这些年发展变化的想法。

今年8月,潘维廉再次踏上环游中国的旅途。从东部到西部,这次他看到了完善的公路和铁路网遍布全国,很多偏远地区开通高铁;当年走过的宁夏、甘肃的偏僻乡村都在政府的帮助下融入现代生活,农民用手机在网上买卖东西。

感动中国观后感800字 篇8

一个下午,一堂班会,与同学们静静地看着一个节目,感动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我想,在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泪。他们大多数只是平凡的人,去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者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是的,他们是平凡人,不平凡的在于他们有一颗尚未泯灭良知的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古至今,赞美老师的话不胜枚举,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位老师---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桑德吉,扎根于高原,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她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她用生命提携了边远山区孩子的成长,甚至还走家串户地“劝学”,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她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人们心中是否已经忘记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忽然想起《心术》中的患者在医院闹事,就为了讹诈些钱财,又想起《扬子晚报》上曾曝光的:医生开贵药,从中牟利,收到红包才认真做手术……看看这位退休后20年里坚持出诊的仁医,98岁的妇产科专家——胡佩兰老人吧,她一心为患者,尽心尽责,而患者痊愈后更是感激胡老医生,还特地发来新生儿的照片,寄来特产,多么融洽!胡佩兰老人接受现场采访时说:“医生应该是不爱金钱的职业,它需要对病人的情感投入,想发财就不要当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来,快乐的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给病人看一天的病。”胡佩兰老人用生命证实了她的话,就在她离世的前一天,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好多同学都在偷偷地抹眼泪,胡佩兰老人,您虽死犹存,我们永远记得您!

还有见义勇为的“活雷锋”方俊明;35年前赴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伟大的患癌母亲姚厚芝;年岁已高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曾几何时,我们感叹“雷锋”消失了,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是需要传承的,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班会的认知,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感动中国观后感800字 篇9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

还记得获奖的人分别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刚、坚持助学的丛飞、勇于为国奉献的黄伯云、为人们健康服务的李春燕、自强自立的洪战辉、信守承诺的陈健、残疾而不自卑邰丽华、为国鞠躬尽瘁的杨业功、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为国奉献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还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保家卫国,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杨业功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到达了遥远的天堂,但他的事迹与他那光辉英勇的形像将会永远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遗忘,他是中国军人的最佳楷模,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餐,为了工作日夜奔波,为了工作而劳心劳力,他对国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连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记他的工作,惦记着他曾经无私奉献过的国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辉,令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足以令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

《感动中国》观后感1200字 篇10

父亲,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词往往与坚毅,高大,沉默,奉献相联系。出生时见到的第一张笑脸,儿时托载着欢乐的宽阔脊背,成长时低沉严肃的谆谆教诲,以及走向成年时那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不如母亲般亲密,不如爷爷奶奶般慈祥,甚至他身上那股似有似无的威严,都使他变成承载家庭的一艘船,令人尊敬,却又难以亲近。

那么,船上的你,是否知道这艘船的重量?

当我看过了朱晓晖的故事后,我,沉默了;当那张她抱着赤裸的父亲站在荧幕上,难以抑制的酸楚袭上全身时,我,沉默了;当我自己父亲的相貌出现在心头,脑海中,这个问题挥之不去时,我,沉默了。

我无法回答。

诗人,这是朱晓晖十几年前的头衔。飘逸,脱尘,这些本应是打在她身上的烙印。从朱晓晖以前的照片看,她丹眼墨眉,长发飘逸,虽不算多么惊艳,但也算一位清丽佳人。在那如花的笑靥背后想必有一个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幸福童年。清淡如水的日子涓涓淌过,直到,噩梦降临。琴棋书画统统收起,转而代之的是服侍父亲的毛巾和手帕。日复一日对一个老人身体的擦拭,擦去了她写诗的闲情逸致,也将那颗诗人的玻璃心擦成了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钢心铁胆。离异,负债,接连不断的打击使这个坚强的女性华发早生,往日精致的笑容不见了,替代它的是皱纹里的疲惫与目光中掩不住的苦涩。

我不知道这个女人曾多少次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滴泪,我知道,在她每次面对自己的父亲是,永远是笑着的。屋子又小又湿,透进来的光线都被深灰的墙壁映得很惨淡,她却说:“爸,我们跟太阳拔河,把太阳留住好不好?”看似幼稚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亲情的浓度。我不禁想起父母在我小时候,时常逗弄我的话语,“太阳公公晒屁股啦!”,”让爸爸去帮你摘颗星星挂在屋顶好不好?”,“咱们去找月亮公公玩,好不好?”几近相同的对话场景,长者与幼者却交错了位置,这幕女儿哄着父亲开心的场景,令人唏嘘,叫人心碎。

自然地,我也会想到我的父亲,想到他在面对我的时候那张淡笑面容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不愿令我知晓的压力和酸楚。我的父亲个子不高,带副方框眼镜,由于肩周炎,他的步伐并不稳健,甚至有的时候在上拿东西上楼梯时,他都要上几层就歇一歇。但在我面前,他永远充满了自信,每次我回到家,他都要拍拍我的肩膀,说一句:“小伙子,回来了!”在我小时候,他曾独自一人去深圳打拼了五年。于是,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那个在电话里充满活力,不是发出爽朗笑声的男人。在这份爽朗笑声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现在,我开始怀疑了。我仿佛看到了在那个遥远的城市,在街头繁华的霓虹灯下,那个在车站等车的孤独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在异国他乡的车水马龙中,拖着行李箱抢着最后一秒红灯奔过马路的狭长影子;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回到住所一身疲惫可手机铃声响起时又振奋精神,发出爽朗笑声的`坚毅男人。他的苦,谁能懂?父亲这两个字的含义,比我想象中更复杂,更厚重。

渐渐地,我长大了,再用不了几年,我也将离开这艘船的貔虎,去开掘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十多年后,我也会变成一艘船,承载着我的孩子,在风浪中前行。在那之前,我想看看我的父亲,看看他精疲力竭的双手,看看他伤痕累累的肩膀,看看他日益佝偻的脊背,看看他磨出水泡的双脚。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抱抱他,感受彼此同步的脉搏,掂一掂他转移给我的力量。因为,不懂得父亲的伤痕和隐痛,就无法理解去做一个父亲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 篇11

今天,晚饭后我在家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十大人物有出自各个行业、各个工作岗位,有两弹元勋朱光亚;有山区支教十余年,朱敏才;有好心人张纪清爷爷;还有陪孩子同桌陪读16载的陶艳波母亲。

而在我印象中记得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和孙丽娜两夫妇,他们是一对年近60的夫妻,朱敏才曾是国家的外交官,杨丽娜是一位小学教师。本应是安养晚年的时候两位老人却选择了远赴偏远的贵州进行支教生活。他们俩放弃了美好的城市生活,选择了艰苦的乡村生活,艰苦的条件都没能阻挠两位老人的心;他们坚持了十年,帮助了许多孩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十年的支教生活,是两位老人十年生活的全部。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上一篇:美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下一篇:关于霸气励志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