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2024-08-06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精选8篇)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可是,每次看到他和妈打电话,就会感到特别的温暖和感动。无论自己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只要一接起妈的电话,语气总是会变得很温和,再也不是那个和熊大熊二耍心眼的光头强了。

记得有一集演的是光头强接到他爸爸的电话,问到妈,他爸爸说,妈最近生病了让胃口不好。光头强就给妈妈做果腹的事。真的每次看到那里都会深深的被感动。

一个人,无论在外面有多大的成就,或者过的多不如意,只要还有一颗孝心在,我就坚信他还是个好人。而孝心,也是最可以打动人心的。

如今的我们,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忙碌着。可是,对自己家中的老爸老妈又关心过多少?有时想想,为人子女,自己做到的,还不如那个令人讨厌的光头强呢。

真的是,只要有孝心,一个人的本质就不会太坏。所以,每次看到他在熊大熊二有困难的时候出手相救,就就显得合乎情理了许多。

虽然也只是一部电视剧,但我也坚信,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重要性

自主学习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爱好为发展点, 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一种理念。教育学家研究表明, 当学生真正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 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机械的接受, 不动脑子, 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学生的任务。

作文教学一般常见的有几种形式: ( 1) 导向法。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教师将写作思路一步一步启发给学生, 以明确写作目标———激发写作兴趣———自由讨论———即兴写作。 ( 2) 探索法。这是一种将问题列举出来, 要求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 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方法的途径。 ( 3) 自主学习法。在没有任何限制和要求的状态下, 学生自由创作, 完全不受思维限制的写作, 素材可以来自生活, 也可以是网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控能力很强, 学习目标清晰的学生。

综上可以看出, 自主学习是需要阶段性的, 需要学生掌握了学生方法、阅读技巧、自控能力等一系列要点后才可以完全实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 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 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的, 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的”, 那么, 他的学习就是自身意愿的体现, 是充分自主的。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及其意义

作文课上, 教师会将写作要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接下来就要开始实际操作了———这时学生就犯难了: 怎么写啊? 写什么啊?写作卡了壳, 学生叫苦, 老师也是一筹莫展: 引导了半节课了, 还是写不出来! 这显然是与自主学习理念相违背的, 学生没兴趣, 老师没办法, 更别提教学效果了。笔者认为, 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动机, 不妨在作文课上先阅读相关的书籍, 包括作文范例、优秀作文展评等, 启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关于学生对作文的看法的问卷调查中, 学生对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有46% 的学生表示写作内容贫乏, 无话可写, 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66% 。由此可见, 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阅读范围和阅读能力提高后的一种轻松表现。在调查中显示, 有60% 的教师是为了应试考试而让学生作文, 因此, 教师对作文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在对待激发学生兴趣这一观点时也有不同意见。但笔者认为, 作文不仅仅是学生考试的工具, 而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大有裨益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发现佳句、名人名言, 可以是一段优美的意境描写, 可以是社会热点, 用摘抄、剪贴等方式记录下来, 久而久之, 就会聚集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写日记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对事物的评价用一种私密的方式记录下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也是对写作水平提高的又一途径。

2. 建立系统的作文教学, 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目标

作文体现的是学生的思维形式、对待事物的观点、生活感悟等, 这一过程在年龄中的体现非常突出, 小学生和大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样, 所以才有了不同深度的感悟, 写出来的作文当然不在一个水平。但成熟的思维、娴熟的笔法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才能到达目标,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建立系统的作文指导系统, 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不一样的作文指导是必要的。初中作文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掌握的词汇量、阅读范围, 从初一开始设立长远的作文培养计划, 而不能是一个老师一个理念, 学生永远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兜兜转转, 而自身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笔者建议, 在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倡导下, 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 作文在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写作水平提高, 都需要长期跟踪,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设定写作培养,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初中学生性格活泼、爱说爱动, 对他们说而言, 说话比写作文有趣, 他们愿意滔滔不绝的讲上一大堆趣闻, 也不愿意拿起笔把他们写下来, 问题就在于讲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事, 自然如滔滔江河。把话变成作文, 需要的就是书面的词汇加上对身边事物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 ‘说话课’ 让学生一边叙述一边记录, 完成后学生会发现: 原来写作这么简单, 就是和讲故事一样。在学生有话可说, 有素材可用的时候, 再引导学生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建议联系———这就用到了美言佳句, 当两者完美结合的时候, 一篇优质的作文就完成了!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朗读美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说话训练, 内容有学生选, 可以是故事, 也可以是表达看法。通过长时间的训练, 建立了学生对写作的信心时, 作文教学就容易了。

三、小结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担当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让学生自发阅读、热爱读书, 需要教师的引导, 需要学生的自我主动性, 也需要阅读氛围的营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边读边练, 边读边记, 当丰富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 必定在写作质量上大大提高, 而不能完全依赖写作技巧、写作方法。

摘要:初中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 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探讨初中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丹.从意义学习的视角谈自主学习.新课程研究, 2011, (02) .

[2]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4

那是一个星期六晚上,我刚从同学家回来,就看见书桌上那一只被“五马分尸”的笔。啊!我的心猛地凉了半截,我的铅笔!我在心里哀号着。“准是这小子干的!”

我恨得咬牙切齿。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弟弟啊!只要是他稍微有点感兴趣的事物,就一定在最短时间内让他“体无完肤”。前不久,弟弟就把我的自行车进行了一次“惨无人道”的改装。

吃晚饭时,我得意的对弟弟说明天我会和同学去游泳。弟弟用嫉妒的眼神看着我,眨了眨眼说:“你看,天上一个星星也没有,明天准下雨。还想去游泳,真是痴人说梦!”我向窗外看了一眼,果然如此。弟弟边笑边唱:“明天要下雨,姐姐不能去游泳,啦啦啦……”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看看窗外,突然发现窗外乌云滚滚,难道明天真的要下雨?我生气地数落他:“都是你诅咒的,明天去不了了,你满意了吧!”

晚上,我辗反侧,一直想着明天去游泳的事。我突然灵机一动,传说只要把愿望写在纸条上系在小棍上请求月亮,愿望就能达成。反正我也睡不着,试试吧!当我把小棍拿到阳台上时,却意外发现了另一只小棍,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明天别下雨,姐姐去游泳!当我再抬头望着天空时,夜幕已繁星点点……

以感动高中为话题的作文 篇5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一:感动

走在人生的路上,你可曾想起这点点滴滴的感动?

我们为“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而感动;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感动;为“志正则众邪不生”而感动。然而,感动不一定是“悲夫,壮哉”的惊人之举,我们更为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点滴而感动。

感动是心灵的净化,是灵魂的洗礼,是如歌岁月的苍痕。

一位老师正在讲着课,忽然感觉有人掀动自己单薄的衣角,转身一看,原来是性格最内向的学生冰儿。下课后,老师把冰儿叫到办公室,想叫她写检查,并问:“你的家人在吗?”“家里就我和奶奶。每天上学时,奶奶总是把我叫到跟前,掀起我的衣角,对我说:冰儿,穿这么少,冷吗?我刚刚掀起您的衣角,见您穿得这么少,您冷不冷啊?”这时,一团爱的火焰在老师心中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感动吗?这难道不是因点滴而感动吗?

一位囚徒对生活绝望了,他在狱中想:“如果我能记起任何一句夸奖我的话,我就活下去。”他冥思苦想了三天,才记起幼儿园时老师曾经说过,他捏的鸭子“虽然有点丑,但挺有新意”。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句话,深深感动了一个人的心灵,也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

啊!感动是什么?感动是释放出的善良的心,感动是“亚洲飞人”刘翔说:“亚洲有我”的豪言壮语,感动是入队时的庄严之誓,感动是做作业累了时父母送上的一杯热牛奶,感动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收到同学的一份小小祝福……

我常常被一些平凡的事情感动着,它的平凡让许多人熟视无睹。但是,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被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也如马克.吐温所说,“多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只要你有爱心,你就会因感动而感动。

在这点滴的感动中,我们慢慢长大了。岁月如诗如画,让我们在点点滴滴的感动中,寻找幸福与快乐吧!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二:感动的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感动

——题记

因为感动,所以感激!因为感激,所以回报!感动是水,它滋润每一颗鲜活的心灵!感动是风,它拂去世事的繁杂和生活的纷纷扰扰!感动是山,葱葱郁郁,给人心颤,博大巍峨的气势,使人忘忧销愁!感动是海,是路,是船,是帆,是桨……

因为感动,我们会用心去铭记生活的点点滴滴!心的颤抖,能给文人以灵感,给文字以生机,于是流水有情,落花有意!心灵的震撼,能给战士以勇气,于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于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灵魂的感动能给政客以清廉,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身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会感动,为人民的幸福而感动,为阳光的恩泽而感动,为英雄的义举而感动!

因为感动,历史就会变得悠远而又亲近,深厚而又多情。一曲《高山流水》,唱了几千年犹不见衰,仍然“声飞曹汉鸟去迟,响入深泉游鱼出”。何也?因为感动,人们的心弦被撩拨引发共鸣!因而每一个心灵的深处都奏起同一首动人的歌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因为感动,月亦有情,天也有泪!

因为感动,山水变得情深义重,缠绵悱恻。江山如此多娇,人心因而宽广博大,人心在自然的滋泽下成长,因而纯洁无瑕,清丽脱俗。有人因为感动,把杨柳折下,赠予友人,于是,杨柳不再无为,不再寂寞。“东边一棵柳,西边一棵柳,南边一棵柳,北边一棵柳,任你千丝万缕,难系离人去。”多美的感动,千古不衰!

因为感动,人世变得脉脉多情,多姿多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天地泣鬼神,最令人感动,于是人们孝敬父母,对父母爱戴不已!爱人情人的关怀最令人感动,于是有了“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佳句!友人兄弟的思念也令人感动,于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广为流传!

因为感动,所以幸福;因为幸福,所以友爱和谐!每一缕春风都是大自然在感动!每一滴甘霖都是造物主在感动!每一寸土地都含情怀感令人感动!

学会感恩,学会感动,让世间没有硝烟战乱,没有尔虞我诈;让一切恩恩怨怨,愁闷苦恨,在清清的溪水里洗尽,随水而去!因为感动,万物皆有情,自然情无数!让我们学会感动,感动自己,感动身边的人。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三:心灵的感动

感动是什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爱心的援助?抑或是一场义无反顾的牺牲?

感动的概念太广太广:小到一个关切的眼神,大到一次生命的牺牲,心灵的感动。有时候,一缕清晨的阳光,一声婉转的鸟鸣,甚至是一只忙碌的蚂蚁都能使人感动。

感动来源于人的心底,那微微荡起的波澜、掀起的涟漪,都会使人怦然心动。其实,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动的女孩。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不经意的抚摸都会使我感动不已。在经过了一夜的挣扎后,清晨的一缕阳光往往会伴着我的眼泪流下。久违了的朋友相见,一杯淡淡的清茶,往往使我内心感慨万千:那淡淡的清香不正像是朋友给予我的微笑与关怀吗?

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感动是无所不能的,她能将冰封的心融化,将破碎的心痊愈。记得我曾看过一部科幻书籍,讲的是一个女孩子从小就有特殊能力,可她从来没有用过,因为她使用的代价是付出生命。直到有一次,女孩为了救哥哥使用了特殊功能,唤醒了被封闭起的灵魂的哥哥。她的特异功能就是——在人的灵魂封闭处找到一个小缺口,侵入这个人的内心,激发起她所有美好的回忆,使内心的小碎片开始融化,从而唤醒封闭的灵魂。的确,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我坚信那颗拯救灵魂的心是真挚的。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力量无穷,感动催人奋进!你怀着一刻感恩的心,会发现生活处处令人感动,人间是如此美好!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四:因谁而感动

最大的感动在于心中的感动。

——题记

生活因希望而精彩;人生因信念而独放异彩。试问:感动从何而来,又从何彰显出“异彩”呢?

我要说: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普通人之间的感动是最美丽的、是最朴实的。

从前,有一个男孩整日不务正业,到处干些打架的事。后来因犯了事,而被法院判了无期徒刑,收押于某看守所。虽说他也知道错了,但他却始终不愿配合警方的工作。又有谁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他的妈妈来看看他!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他妈妈的!他喜出望外,十分高兴,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后的这些天里,他都能收到妈妈的来信。终于,一封封爱的来信逐渐融化了男子那冰冷的心。男子帮助警方破了一个大案,他因破案有功从“无期”减成了“有期”,后又因在看守所里表现良好而被改成了有期五年、三年、两年。

两年后,他出来了。他没想到,竟会有人来接她,更没想到的是来接他的竟会是他的妈妈!原来,这几年来,他的妈妈就在看守所外住了下来,后听说儿子的情况后,便坚持每天给儿子写信。十年了,当初的男孩早已变成成熟的男人,但他的妈妈却已成了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妈妈了。

后来,儿子做起了生意,并尽心照顾老母亲。从此成了人人羡慕的“一家人”。

母亲那救儿于苦难中的决心与毅力让人感动;儿子“回头是岸”的勇气令人感动。更让人感到伟大的是那位母亲—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让我们像沐浴在初阳下的花朵一样,去感受人们之间那真实的爱与感动:像游走于书香中一样去品味平凡人的不平凡。这时,你就会发现;普通因感动而不再普通,平凡亦因感动而不再平凡!后记:往往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会触发我们对人生,对感情的深层次的体会。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五:感动

情感是个奇怪的东西。当沉积在心里的点点滴滴喷涌而出时,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感化。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都有一颗炙热的心,心中的激情宛如初升的太阳,又如奔腾的江河,久久不能平静。冲动是我们的代名词,当我们的意志不受控制时,往往会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这时一双温暖的大手轻轻的抚摸着你的头,这无疑给了你前进的动力,它所带来的是令你坚强的毅力。我们常常说自己有“小强”精神,可是困难像暴风雨中夹杂着闪电般袭来时,我们就会不知所措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就会派遣一位天使来帮助你,这位天使就是你的亲人。

父母将自己的心血都花在了子女的身上,我们只是会在嘴上说感恩,但是从来没有为他们真正做过什么,哪怕只是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做一次饭,叠一次被子。当我们良心发现时,为他们只是做了小小的事,他们的眼中掩藏着丝丝泪花,微笑着流下热泪,那是什么?是幸福的泪。反之,当母亲将今天的第一桌饭准备好时,望着那经沧桑所洗涤过的脸,那经刀锋切割过伤痕累累的手,那银白中掺杂着些许黝黑的头发时,积攒在心底的感动便宣泄出来,最终化为一滴泪儿。母爱无边,父爱亦伟大。深深的感动就是此刻的一杯浓浓的咖啡,就是看见片片的绿洲,就是吃到属于家乡味道的菜肴,就是一曲悠扬的交响乐,就是。

当记事以来的第一个朋友出现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友谊的旅途中也会有太多的感动。它是帮助你温习功课,它是你在学校的伴侣,它是你犯错时的盾牌,它是难过是的幽默,它是。他成功的进驻在你的心灵深处,他所带给你的是温暖,是惊讶,但是更多的是感动。感动就像千丝万缕的细线扎进了你的心中,有暖暖的感觉。感动在你的心中滋长,每天经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润,在你的心中开出了一朵感动之花,虽然有时会夹杂着一些苦涩,但是却甜甜的。

师长是园丁,哺育着我们成长的道路,当第一次教育铭记在我们心中时,我们就是红花,师长就是绿叶,这就是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才会熠熠生辉。眼泪是情感的宣泄,内心世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感动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上演,虽然它很平凡,但却用金钱买不来,是无价之宝。

感动是种美妙的.情感,它会激发你的斗志,让你崛起。在这紊乱的生活中,为你添上一道午茶后的甜点。漫步在林间小路,弯下腰捡起一片火红的枫叶,嗅一嗅,带有泥土的芬芳。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六:感动是一种深沉

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有过感动。

这是个特殊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对待感动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感受。以至于每个人感动别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他,潇洒漫步向我们走来,我们在诵读你那些浪漫瑰丽的诗篇,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李白,你呼唤着中华的复兴;你赞美着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你歌颂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你是否知道?祖**亲默默的哭了,她说有你这位华夏之子,是多么骄傲啊!她感动了。诵读你的诗篇之后,我们没有哭,但心灵有很大的触动,不知道这是不是感动。谢谢你给我们一种青春的力量,我们在不断奋斗,今天的中国在不断崛起,你相信中国未来会变成世界性的超级大国这个事实吗?我们都是华夏侄子,前辈,我们不会让你失望,你就安心吧!

这是个普遍性的世界,虽然世界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但他们却有相同的构造。感动可以是不同的方式,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心灵的触动。感动在快乐的人眼中很简单,夏天里,和伙伴吃着五颜六色的冰淇淋,那就是感动。感动在父母眼中,就是那种儿女成龙成凤的时候,那就是感动。感动在明星面前,就是唱片可以畅卖,那就是感动,这都是属于他们的感动,你的感动又是什么呢?无论你的感动是什么,它都是你心灵的触动。

在如今物质文明的世界,我的感动会不会太庸俗呢?有时候,听首歌我会感动的落泪,《夜夜夜夜》就是那样一首歌,一直陪伴我成长,无论以前的我是幼稚,还是任性或者说我是如此的不可理喻,但那已经是过去了。现在的我长大了,我懂得在母亲节回家探望父母了,也许这是我感动的原因吧。没有一个朋友可以一辈子陪你,没有每一件事都有人帮你解决,这些路都得靠你自己走,听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吧,勇敢去面对,无论是崎岖也好,光明也罢,你走过了,才会懂得那才是你的人生,你的感动。为自己触动一次心灵吧。

感动别人可以像学习一样,去找技巧和方法,已达到最终目的。而感动自己却并非容易,你必须坚强,勇敢,乐观,努力,也许这些远远不够,这需要量的变化,才可能有质的飞跃,自己永远骗不了自己,也不可能什么诡计来作假,所以,奋斗吧,青年!

感动是一种深沉,它真真切切在哪里,你不成熟,它就永远停在那里,如果你幼稚,它就会对你深深的叹息。然后你的心也会远离你,你就成了没有灵魂的人。所以不要让别人失望,更别让自己失望。

感动就是你的心对你的感觉,如果没有感动,你就等于没有心。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七:带着感动出发

情是水,一滴可以滋润干涸心灵的水;情是火,是冬日里可以温暖冰冷身体的火;情是光,一束可以给绝望的人以希望的光;情是爱,是人生旅途的必需品。带着感情出发,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我来到了汶川。

这里的青山绿水已不存在,只留下令人心痛的残垣。我颤抖着双手抚摸着这墙,着还有血迹的墙。这里曾有生命的存在吗?他是否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他是否怀着绝望的心情在撕心裂肺的呐喊“救命”?他被救了吗?他获得重生了吗?他的朋友他的家人呢?我不敢再想下去,不敢想他当时是怎样的恐惧,怎样的绝望。不敢想这下面是否有一具白骨,不敢想他的家人是否还在哭泣……

汶川,你还在哭吗?你的躯体还疼吗?请让我们一起加油,请站起来,让我们扶着你一起向前走。

带着感动出发,我来到了乌江。

这里的残阳似血般染红了江水,夕阳西下,断肠的人已不在。一切都如水般寂静。我听到了,那是楚人在哀唱“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如生”是谁在说话,对,是她是虞姬,是项羽的妾。她走了,带者对王的眷恋,带者王对她的眷恋离开了人世。她的王呢?他在这,他在叹息。在呢喃“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眼含泪水拔出剑,剑落,人倒……夕阳如火,是在为你哭泣吗?还是你的血染红了它?

带着感动出发,我来到了易安的身旁。

易安那是你吗?你手握残菊满怀惆怅。西风吹来卷起你的衣角,人比黄花瘦。黄昏已至,雨还在点点滴滴地下,几片梧桐树叶飘落下来,满怀的伤情怎一个愁字了的?易安那还是你吗?那个曾在水中摇舟惊起一潭鸥鹭的你呢?那个胸怀壮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你呢?易安。如果可以,请让我带走你的黄花,你的悲伤。

我愿是一滴水,我带着感动出发,召集我的同伴们,汇入大海,汇入乌江,汇入那没有爱的心灵中。我愿是一束光,带着感动出发,照亮汶川前进的路。温暖易安的心。我愿是一团火,带着感动出发,重新燃烧起项羽东山再起的热情。

请带上人生旅途的必需品,带着感情出发,带着感动出发。

感动高中议论文作文八: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我总以为幸福永远都只是别人的事情,而我是一个抓不住幸福的人,幸福于我实在很遥远。

我时刻都在寻找幸福,可我找到了些什么?是许多无法抵达的目标,它们像显眼的标语,教我时刻绷紧神经,让我为之担忧和叹息,怎会有幸福可言?是很多充满迷惑的事物,让我看不清眼前的道路,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我不禁想:可能人生就是如此吧,拥有太多的奢望和贪念反而同幸福背道而驰,偏离了追求幸福的方向。

迷茫之际,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我一直都在寻找的答案。她告诉我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只需时刻怀揣一颗善于感动的心,捕捉心灵颤动的瞬间。于她来说,幸福就是清晨起床后透过窗子可以看见对楼老奶奶牵着宠物狗在外面散步。她说她感动于那中淡然和闲适,她从这份感动中体会到了一种微妙的幸福感。我不禁惊愕,原来这也是幸福的一种,而这样的幸福恰恰被我忽略。

这样看来,我从不缺少幸福。

当微风过处,树叶缓缓伏动,像翩跹的妙龄少女,展现她们的优雅与曼妙,我感动于它们的甜美和迷人;当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暂且忘掉学习和工作的辛苦,话话实事,唠唠家常,我感动于那种亲近和真挚;当穿梭在闹事中,听着各种宣传广告,很无谓很潇洒地向前走,不必在意别人看我的眼光,我感动于那份坦然和自在。

原来我一直都在感动。一直都在感动中幸福着,只是我缺少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一直都不曾发觉而已。

幸福源于感动,而感动源自敏锐的内心。善于捕捉生活点点滴滴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才会成为拥有强烈幸福感的人。幸福不必大欢大乐,幸福有时只是小小的满足,小小的感动,如果我们时时都在追逐惊天动地的大快乐等到真正拥有了大幸福时,我们已经没有敏锐的内心去体会那份淋漓尽致的大快乐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同样不可能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幸福。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叙事 篇6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被感动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明白的事情也就了。

在时,我们一家来到黑龙江,在机场旁边玩了一两天,准备坐火车去滑雪场。一上火车就看到一个大姐姐,到处问着些什么,我问了一下旁边的人才知道,他家里有急事,匆忙间买了一张车票上了车,但是她晕车,而坐的方向和火车行驶的方向又是反的,所以她四处问问别人可不可以换位置。我们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跟她是同一个方向的。这时一个大叔对那位姐姐说:“嗯,你过来吧,我跟你换下位置我不晕车。”大姐姐一听,连忙谢谢他叔叔换了位置后,表情有些奇怪,先是低头叹了口气,然后又苦笑了一声。我发现了,但没有想原因,只是以为他有什么事。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7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初中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素材问题;有效策略;突破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素材问题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素材的重要性与农村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现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平时善于积累素材,才有内容可写。而当前,广大农村初中教师不够重视引导学生去积累素材,只是一味地钻研考试热点命题,背诵范文加以模仿编造。长此以往,学生们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出现畏难排斥的心理,从而造成农村作文普遍差的现状。

(二)农村中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现状

广大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只注重考场命题作文动向,喜欢让学生背范文,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发现和思考;其作文评改方式很是单一滞后,不仅缺乏及时细致的发现和恰当的激励,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还有的语文老师根本不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忽视学生个性思想的培养。

二、农村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写作

(一)农村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广大的农村学生虽然知识面窄,不怎么了解国家大事,学校的活动和家庭生活也很单调,但是他们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基础和体验:他们熟悉自己的村庄和河流;熟悉农村人们的日常作息;他们知晓鸡鸭牛羊的生活规律;知道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收割;他们目睹自己祖辈的生活俭朴,大部分都能参与和体验生活中的辛苦劳作;他们能够较早地独立生活,也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农村独有的素材资源大致可以分为:(1)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特有的劳动生活;(2)农村纯朴的风土人情;(3)农村的家禽家畜以及农作物;(4)农村滞后的思想和不良现象;(5)农村的发展变化。

如果广大的农村学生能够立足以上那些内容,善于积累、发现和挖掘,就能拥有那些城市学生所无法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二)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要想很好地积累作文素材,我们必须教会农村学生树立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搜集整理、及阅读获取的写作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并让他们深入生活去体验、询问和探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感受生活。具体方法如下。

(1)处处留心,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很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只要我们多留心观察,多去询问、探究,总会有很多的发现,从而更好地捕捉素材。比如农村娶媳妇,从相亲到下聘礼,选日子到迎娶,都有很多的讲究,如果我们不留心观察,只看热闹,是不会了解这些的。只有处处留心,凡事多观察,你总能捕捉到很好的素材,即使司空见惯,你写的也会比别人更详尽、透彻,也会让你写的东西更有可读性。

(2)搜集整理。农村生活中很多特有的俗语、谚语、家族渊源和风俗习惯,我们需要主动地搜集、探寻,比如本地端午节的习俗、六月六过节的由来等,向村里的长辈和师长请教。如条件允许,还要找相关的书籍,借助多媒体,把那些习俗、俗语的由来、历史渊源和变迁历程等弄清来龙去脉,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自己掌握的资料不仅详尽而且准确。这样,我们在使用时才能灵活运用,准确调取。

(3)阅读体验。农村的生活素材有限,我们的学生还需要结合课内外书籍、网络和电视,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博闻强识。只有在充分了解众多事实的基础上,才能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坚持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培养自己的个性意识和写作思维,及时捕捉自己灵感的火花。

写作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和自己对这个社会及生活的认识。有些思维的火花闪现在某个事件、某句话、某个瞬间,若不及时记录下来,便稍纵即逝。据我的教学实践看,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记日记,不仅有助于积累自己那些瞬间的思想,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思维习惯和个性意识。这个社会太多的人云亦云,学生的写作需要写出自己的心声和见解。

(三)引导学生利用素材写好作文

(1)注意把握素材特点,选好角度。有些素材适合用来借景抒情,有些素材适合描述细节、突出感情主旨,有些素材适合用来印证某些规律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所掌握的素材特点,选好角度,才能很好地利用素材,写好作文。

(2)注意写作立意,挖掘素材的亮点。写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我们写作的目的——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作文的核心。同样的事物,我们赋予它很好的立意,它就变得与众不同。根据我们掌握的素材,根据写作立意的需要,挖掘出素材的亮点,从而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3)注意写作布局和技巧。选择素材不仅仅需要恰当、合适,还要围绕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来调整素材的使用。有些材料需要生动详尽的使用,加以印证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而有些材料只需要旁征博引,一笔带过,就能让人深解其意。适当的取舍和剪裁,能更好地突出文章的立意和主旨,而且还让文章具有很好的层次性和灵动性,不流于繁长、呆板。

(4)注意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好的文章必须有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思想,才能被人们认可和学习。因此,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开拓思路,积极进取,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我们观察到的每一个素材。比如,农村那些不好的现象和思想,就可以用来做好反面素材,更好地表达自己科学、健康的观点和认识。

三、结语

广大农村中学生在写作素材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积累、搜寻、整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角度,我们就一定会突破农村作文教学的局限,搞好作文教学。

上一篇:幼儿英语故事:市长和男孩下一篇:我的兴趣爱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