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健康教育

2024-06-13

同伴教育健康教育(通用8篇)

同伴教育健康教育 篇1

2012年5月9日下午4点,SISO第一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圆满取得成功。在本次活动中,主持人热情饱满,尽显风采,心理委员积极参与游戏互动和话题讨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成果。

但是,本次活动中也明显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知不到位,由于我这边在上传的信息中,时间没有详细说清楚,导致各系辅导员通知各系心理委员的时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心理委员到场时间误差太大。

2:主持人没有充分准备好引导内容,致使心理委员依然过于腼腆,没有充分按照预期的结果让心理委员自己说出价值观与爱情观的核心内容。

3: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没有很好的把握公约,部分心理委员依然在玩手机﹑讲话,影响整个活动的有序的进行。

4:事前准备的苹果在中场休息时使用并不方便,而且垃圾收拾也没有准备好。

5:活动时间过于紧凑,2个小时不太够,安排有些不合理。针对本次活动的经验总结,为做好下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特制定以下几条应对方针。

1:详细说明通知时间和开始时间,并且经过核实无误后通知各系辅导员和各班心理委员。

2:对下期活动内容制作一份单独的流程表,并且跟据具体的内容以及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适当延长一个小时左右,但是,原则上不会超过3个小时。

同伴教育健康教育 篇2

【案例背景】小杨是我们班写作业困难户, 经常忘记记作业或把作业本带回家。写作业时动作磨磨蹭蹭, 明明半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 他要花1个多小时。其原因主要是完成作业的准备不足, 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案例分析】

一、同伴唤醒———诵诗课程

认知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我就先从树立小杨对待作业的正确认知开始。小杨生日那天, 按惯例, 班级晨诵的形式自然是生日诵诗。我有意选择了《时间雕刻刀》这首诗歌, 把他的名字嵌入其中, 再把他的照片和诗歌一起做成漂亮的课件, 全班进行诵诗。朗诵之后, 就进入“提善言”环节了, 全班每人写下真诚的祝福及建议送给他。再选几位同学建议进行展示, 如“读《时间雕刻刀》, 发觉你像被一股不努力学习的风刮倒了。但是, 你必须站起来, 不被这股风吹倒。因为你是时间的主人, 所以你要用你的时间去完成作业。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去玩耍, 这样你一定能成功, 我相信你。”“你知道吗?时间是个公平公正、铁面无私的人。它给大家的时间是一样多的, 你要好好珍惜。作业不是负担, 是为了巩固你一天学到的知识;作业不是恶魔, 它可能是一位老师。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把作业认认真真地完成, 你是最棒的!你要告诉自己, 振作起来, 这样会让你拥有更多自信。”“希望你以后可以用这把刀给自己雕一匹大红马, 丢掉那只乌龟。你做到这些, 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和一颗努力的心。你列一张表格, 上面填写你几点到几点做什么, 每天给自己评分。一周后, 只要累积分数超过一定标准, 奖励自己一下。两个月后, 你会发现大乌龟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匹骏马。加油!只要你做到两个字———自律, 你就可以改掉拖拉。面对困难不气馁, 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加油!我们一起努力!”同伴句句温馨的话语唤醒了小杨, 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二、同伴共读———午读课程

小杨课外知识丰富, 这个优点虽然难能可贵, 但其不写作业的缺点太显而易见了。如何让所有同学愿意与他一组呢?那段时间的午读课程我选择了共读童话书《一百条裙子》, 我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书中人物。孩子们感悟很多, 如“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 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我们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 关爱别人, 而不能去嘲笑捉弄或者歧视同学。”“即使你深受同学欢迎, 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有正义感。”“当有人成绩不好, 我们也不应该冷漠或歧视他。”这样互相关爱、彼此尊敬的种子在午读课程中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中。于是我趁热打铁, 下午就启动了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时没有人对组员提出异议, 同学们对共读时达成的“不歧视他人”的班级风气得以发扬。就这样, 同伴舆论就像“道德法庭”, 让曾经排斥小杨的同伴作出了道义上的抉择。

三、同伴互助———啄木鸟经济课程

共读《一百条裙子》之后, 班级完成了同质分层, 异质分组、同伴互助可以开始启动了。借助班级啄木鸟经济课程, 让同伴帮助小杨落实完成作业的行为问题。班级每组有一本《啄木鸟手册》, 上面是小组每天行规考核的量化表, 每做到一项, 小组可以赚到10元班币, 班币用于购买班级活动券或图书等礼品, 每月班币最多的小组将成为金牌小组。小杨组为了在作业这项不丢失班币, 他们商定了帮助小杨的办法, 即一人每天放学前检查他的作业记录情况, 监督他按要求将作业本放进书包;一人负责在家校联系本上记录小杨的在校表现, 与小杨妈妈进行互动, 取得家长配合。针对个人, 每项负责人手中每周都有一张表扬卡, 颁发给最有进步的同学。集够三张表扬卡可获得班级心愿卡一张, 小杨为了可以实现周末玩电脑2小时的心愿, 非常在意作业表扬卡能否得到, 也就自然服从小组的管理了。

四、同伴评价———仪式庆典课程

不久, 小杨这一组就成为了金牌小组。如何用好金牌小组评价结果, 激励小杨在新的起点有更大的进步, 同伴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仪式庆典课程常常使教室这个“生命场”充满活力。我们班的颁奖仪式极其隆重, 有奥斯卡颁奖音乐, 还有颁发喜报、籀园金卡;有颁奖词, 还有获奖者发表感言。这是我当时为他们组撰写的颁奖词:“人心齐、泰山移, 团结就是力量!冠军小组必定拥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追求、超越、勇气, 是冠军小组前行的动力;感恩、信任、和谐, 是冠军小组凝聚的基石。醒目的成绩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拼搏与努力, 智多星小组闪烁的是整体的智慧和光彩。你们, 是最有战斗力的小组;你们, 是追求超越自我的勇士;你们, 书写着啄木鸟班奋进的精神!”仪式庆典的压轴环节就是评选金牌小组中的“正能量”, 由全班每人写出他对你的影响, 粘贴在班级“我是正能量”墙壁上。那一期小杨因作业的巨大进步被小组推选为“正能量”, 墙壁上挂满了同伴对他的评价。

同伴教育 篇3

同伴教育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教师、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所重视。虽然我国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目前,非常需要应用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来弥补与完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这种需求。

一、同伴教育简述

1.概念及特征

同伴教育的起源地在澳大利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传播,在欧美国家取得了广泛的基础。它指的是在年龄、性别、经验、背景、生理状况、话语习惯这些特征中,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相同或者相似点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以及行为技能,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在 与艾滋病预防、戒烟、反毒品,反酗酒、反家庭暴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具有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同伴教育的方法,是十分可行的。

2.同伴教育应用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原因分析

同伴教育除了有传统教育方法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优势:

(1)和其他教育方法相比,教育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同伴教育的信息来源更加真实与生活化。应用了受教育者容易接受的学习知识与分享技能的方法,更加自然。

(3)同伴正确的行为,非常容易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

(4)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样,学习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两方都有好处。

(5)很多用传统教育方法与教师教育不容易接近的学生,适宜采用同伴教育。

二、同伴教育者的选择与培训

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根据高中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选择同伴教育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类学生:

(1)性格友善、乐于沟通交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以及表达能力。

(2)和预定的受教育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特性,熟悉受教育者的想法。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主动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或者在培训过程中能很快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同伴教育者的主要培训方式

(1)同伴教育者自己先阅读与学习相关的心理材料,然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考察。

(2)请同伴教育方面的专家到校内为参与同伴教育的同学进行知识与技巧上的培训。

(3)同伴教育者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巧之后,进行相关的研究讨论与预备模拟活动

(4)对于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并定期进行考察与重新筛选。

三、同伴教育的方式以及在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1.同伴教育的方式可以分成正规的和非正规两种

正规同伴教育按照计划,以小组的形式,定期展开相关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在小组内,同伴教育者的身份类似于老师。而在非正规的同伴教育中,同伴教育者的身份是同学、朋友,他会以同伴的身份,把要求受教育者知晓的信息,通过谈话的方式传输给对方,这种方式,时间场合都没有限制,比较自由。实践中,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

2.作为高中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具体措施

(1)同伴教育者帮助心理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他们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对于课程的可接受性把握得可能会比教师准确。

(2)由数名同伴教育者组织在一起,建立心理健康小组,收集与调查同学们之间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加以整理,之后采取对应的帮助措施。

(3)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成固定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

(4)同伴教育者在校内进行宣传板报设计、网络论坛管理、心理广播站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因都是同龄人自己制作实施的,谈的是同龄人的事,说的是同龄人的话,同学们会比较乐于接受。

四、同伴教育效果的考察

同伴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实行同伴教育之后,要对他们分别进行考察。看看哪一种效果好一点,哪一种效果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偏感性的学科。量化起来有一定难度。从开始实行同伴教育,到进行考察,中间相隔的时间要适当长一些,或者半学期,或者是一学期。考察的方式,应该以学生自主评价为宜。教师将需要考察的项目罗列出来,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评,或者由全体同学对同伴教育者的工作予以打分。

五、总结

同伴教育的优点在于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等客观条件所限,教育者可以随时把自己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使之成为同类人群中比较有效的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信它必然会带来全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云涛.同伴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

[2]吴代莉.心理委员制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63—64.

[3]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

[4]王作振,王克利,钱序.2种性同伴教育与教师授课教育近期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5,(2).

同伴教育策划 篇4

同伴教育策划书

PeerEducation

校红十字协会秘书处

2010年2月/ 6

【活动名称】“手拉手”活动

【活动背景】

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发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具有传播隐蔽,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

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其在我国的流行形势越来越严峻!它经历了散发期(1985-1988),局部流行期(1989-199),目前正处于广泛流行期(1995年至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经居于亚洲第二位。全球第十四位,形式十分严峻。近几年来,疫情每年从30%左右速度上升。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2517例,2002年上半年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100万。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传染病,却因误导引起社会污名。几乎变成一种罪过。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恐慌,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无休止的歧视和排挤。艾滋病可以导致CD4的下降而致病,那它会不会导致社会CD4的下降呢?它会不会让社会生病呢?我们知道,艾滋病在社会CD4下降处蔓延,因为艾滋病,我们这个社会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改变了,或正在改变中。但不禁要问,要是没有艾滋病呢?我们就可以这样对待那些人和事么?今天,当泱泱中华必须要抬起头来面对这一民族间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开阔和稍有预见性的讲座。同伴教育即是在这一社会需要下应运而生。

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英文名称Peer Education。在英语术语中,“同伴(peer)”就是“身份相同的人;属于相同社会群体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而“教育(education)”关系到“发展(development)”、“培训(training)”,或者对既定的人或事物的“见解(persuasion)”、或者教育带来的“知识(knowledge)”(韦伯大字典,1985年)。

同伴教育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它不仅应用在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领

家庭暴力进行培训。参与的人主要是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和朋友。同伴教育的培训中,侧重于态度的讨论和技能的培训,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其中主持人的角色不是老师,而是话题讨论的引导者,启发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提出建议。主持人侧重正确知识和核心信息的传达,而不将知识的讲解作为重点。

提高大学生性意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性知识。

促进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

【活动时间】

活动为期一个月,分16期进行,每期活动包括四次小组活动。第一次小组活动内容是建立学习契约,订立小组规范,达成小组计划。第二次小组活动重在破冰,建立组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意识。第三次小组活动通过“做鬼脸”“洞口余生”和合唱歌曲等互动游戏活跃小组气氛,增进组员交流和分享,引导组员积极深入的思考生命,学会珍爱生命。第四次小组活动重在巩固小组活动的效果,通过记忆强化不断给予组员同伴的力量,提升组员在同伴教育中习得的能力。第一期同伴教育活动由2名受过培训的教育者面向8名同学进行以上4次小组活动,第二期是由这8名同学分成4组进行相应活动,以此类推,活动逐渐推广和扩大。

【活动地点】

某教室

【活动对象】

财院所有学生

【主办单位】

校红十字协会

【协助单位】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女生部

前期校园启动仪式:

招募人员,扩大宣传

中期具体培训:

1.10分钟解结游戏,引出主题

2.艾滋病基础知识(知识讲座:定义,区别和联系,特点,存在条件,分段)

3.疾病游戏脱敏游戏(为学员脱敏)15分钟左右

4.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传播条件,途径和预防)艾滋病的检测与治疗

5.危险行为游戏

6.小组讨论,写下体会和收获,总结

后期活动:(要提前宣传)

活动感言征集

活动经典的特别瞬间照片,视频征集

##创立一个同伴教育的网站,提供学员等长期交流,关注自己,关心他人

【准备工作】

宣传,海报设计

资料收集

活动物品准备

主持人选择

联系其他活动单位组织

青年同伴教育活动总结 篇5

10月22日23日,为期2天的大连艺术学院2011年第一期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培训班圆满结束,来自全校的22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成为我校青年同伴教育培训班的首批优秀学员。大连市红十字会组宣部部长于海岩、校红十字会负责宣传、中小学工作的刘艳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年龄、相同性别、相同背景或共同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等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同伴教育活动以各式各样的“游戏”为主体,借着游戏来使听众产生切身的感受,然后教育者再进行适度的知识讲授。教育者更多时候扮演的不应该是“教师”的角色而应该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艾滋病同伴教育是由荷兰红十字会提供资金支持、中国红十字会与荷兰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旨在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呼吁社会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在艾滋病流行的今天,年轻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年轻人正处于思想不成熟、爱冒险的年龄,高危行为使他们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在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三分之一是15至24岁的年轻人。我国已是世界第八大艾滋病大国,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在年轻人群中开展大规模宣传教育是遏制艾滋病扩大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而通过在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较高,社会责任感又极强的大学生中开展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再由他们向同龄人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此种教育形式往往更有优势。

这种在大学生中开展的“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先由具有专业知识的红十字会组织成员向大学生志愿者讲授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以及向他人传授知识时的方法与技巧,将首批志愿者培养成“核心主持人”,再由“核心主持人”在各自的学校中培养出更多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有义务也有能力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宣传预防艾滋病。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制作板报,辩论,游戏,话剧,角色转换、问卷调查、提问、采访、表演、心理测试等形式,讲课精彩生动、深入浅出、图形并茂、结合案例,从中同学们了解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等医学知识,包括了解性病和艾滋病的成因、传播途径、如何正确防范艾滋病传播、正确使用避孕套、理解善待艾滋病患者等知识。同伴教育的特色就在于互动性与寓教于乐,所以本次培训以等方法,旨在教授青年学生参与者主要是我校院学生会的学生。参与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年龄、年级、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活动交流、协作。这项活动在增长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更结合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探讨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认知等能力,在我院青年学生中凡响很大,宣传面很广。

同伴教育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暖场环节,脱敏环节,主题环节,升华环节,野火游戏。由“爱”到“性”再到“艾滋病”暖场环节,主旨在于让参与者熟悉彼此,熟悉场地,消除距离感,为接下来的环节打好铺垫。脱敏环节可以说是同伴教育的关键一步,重在使参与者可以放开情绪,敢于谈论性。主题环节是有关艾滋病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艾滋病病情的现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等,由于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反对歧视艾滋病所以加入有关歧视艾滋病的内容。升华环节,就是在整个主题活动进行至尾声的时候对听众进行感情上的升华,进一步突出活动主题。另外为了活跃气氛,还可以设立奖惩机制。在“野火游戏”中,通过与艾滋病人互换身份,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让大家懂得应抛开歧视的目光关爱艾滋病人。在培训尾声,同学们手捧红烛,默默祈福,让爱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底,愿世界远离痛苦和疾病,这份纯洁无私的人间大爱让在场同学纷纷流下感动的泪水。

在此次培训存在着一些做得好的方面,但更多的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刻地反省。我认为此次活动不是很成功的原因有客观的方面,也存在着更多的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当天是周末,很多人想在周末好好放松一下,不太愿意参加活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

2、我们三个主持人第一次合作,没有默契。主观原因:

1、前期准备不足。在前期写方案时,没能充分理解培训知识。我们几个主持人没有引起重视,没能尽早写出一份比较全面的方案。

2、当方案赶出来后,我们没能及时进行一定量的模拟练习,以达到促进主持人之间的默契。熟悉过程,并加强临场应变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我没能充分调动现场气氛,没注意自身的肢体语言,没能足够克服紧张心理,自身脱敏。

4、主持人一些主持技巧有待提高。

以上是我们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总结,希望对以后的活动开展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我们也会努力改正,以提高自己,提高活动质量。

我校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培训班今后将长期开展下去,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预知识,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大连艺术学院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篇6

自我介绍: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认识那么多的朋友,我是艾滋病同伴教育者,我的名字叫李红霞。我们今天的课与平时课堂上的课有所不同,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而是大家的朋友,我们是同伴,因此大家不必拘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与游戏。我们同伴教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今天我还要交给大家一个小任务哦,“如果你觉得我讲得好,请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同伴,如果觉得讲得不好,请告诉我!”OK?

传话游戏: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传话游戏。我们请10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游戏。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呢?等游戏结束后再告诉你!

好,现在10位同学已经依次排成了一列,我来讲一下游戏的规则:我的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的是传话内容,我把这张纸条给第一位同学看,让他小声地念给后面一位同学听,然后我要收回纸条,接下来依次将话传下去„

好,现在已经传到了最后一位同学了,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到讲台来,面向大家,大声地重复你所听到的内容。(幻灯片小纸条的内容)

小结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往往会被误传,艾滋病的信息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习掌握的不是被误传的信息,而是正确的信息,愿同学们在几个模式的学习之后能够掌握正确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习内容: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模式,我给大家讲的呢,是第一、第二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模式的主要学习内容。(幻灯片“学习内容”)

什么是艾滋病 ?

既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又是什么?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艾滋病,它是一个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是什么吗?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缺省为特征的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是AIDS。

艾滋病病毒

我们请第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什么?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称为: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缩写为HIV。HIV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是一个很专一的病毒,它侵害、攻击免疫系统的CD4细胞,使得免疫系统的CD4细胞数量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当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极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及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幻灯片1-4)这是一张HIV的结构图,周围一圈象鸡蛋一样的是糖蛋白,它的作用是黏附在人体的CD4细胞上,中心是2条RNA,RNA可以进入CD4细胞。(幻灯片1-3)这是一张HIV附在CD4细胞表面的高倍扫描,大家可以猜一下那些是HIV病毒。细胞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物质,病毒更小,紫色一点点的就是HIV病毒。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HIV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我们制作了2副漫画,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幻灯片1-4,1-5)。刚刚大家已经看到了HIV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病毒,它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哦,它只能在细胞内才能存活,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或是一般的热力、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

那么人体是怎么感染HIV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幻灯片Patrick一家),我想先问一下大家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印象?其实在这张照片上已经有三个人感染了HIV,大家可以猜一下是哪三个呢?讲述Patrick一家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人是怎么样感染HIV的呢?

Patrick,因为他是血友病病人,常常需要输血,因为输了含有HIV的血而感染。

Lauren因为与感染的丈夫有性接触而感染。Dweight从母亲那里感染。血——父亲——母亲——儿子。

Patrick一家的悲惨命运非常典型地反映出HIV的传播三途径:(幻灯片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

2、性传播:阴道性交、肛门性交、口腔性交

3、垂直传播:母-胎、母-婴、怀孕期间、分娩时、哺乳期

小结

当前,世界上75%的HIV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这三个传播途径有共同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而传染,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血循环中。那么人的体液有那些呢?小结:人的体液有:血液、精液、阴道液、母乳、尿液、眼泪等。在被HIV感染人的体液中都有可能存在HIV病毒,特别以血液、精液、阴道液中含量最多。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几个问题:

1、不管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只要通过以上途径都有可能被感染。

2、许多被感染的人长期无症状但能将HIV传给他人.3、Nicole是在母亲被感染之前出生的,所以她没有被感染

4、Nicole多年与已被感染的家人同吃同住,却并未因此而感染,说明一般的生活接触不是传播HIV的途径。

不传播途径 那么还有哪些途径是不会感染HIV的呢?(幻灯片1-120)

小结不会传播HIV的途径:1.接吻、握手、拥抱2.共用餐具、共用学习用品3.在同一个游泳池游泳、共用厕所4.蚊虫叮咬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实,蚊虫叮咬可传播HIV。

小结 通过HIV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看到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靠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预防的,那么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观念,要改变观念就必须要获得正确的知识,要进行健康教育,大家应该感到很荣幸,我们今天进行的是健康教育中的一种,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是高危行为,只要我们避免这些行为,就不太可能染上HIV。

临床症状 那么人感染了HIV以后会有那些症状呢?会有办法治吗?我们先看一下HIV感染的4个阶段:(幻灯片1-13)

第一阶段:1.常见症状2.窗口期3.有传染性 第二阶段:无症状,1~10余年

第三阶段:第一期的症状重新出现,还有鹅口疮、乏力、盗汗、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等。

第四阶段:出现各种严重症状,一年左右。(幻灯片1-

14、1-

15、1-

16、1-

17、1-

18、1-19)小结

这以上的四个阶段,要说明的是在四个阶段中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阶段呢?其实在第一、二、三阶段的预防意义最大,因为绝大多数HIV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没有明显征兆,持续时间又如此漫长,而在当前的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中,往往较多地介绍第三、第四阶段的症状,而对第一、第二阶段的严重性强调不够。

治疗

科学发展到今天,艾滋病还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目前较好地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称作:鸡尾酒疗法。那么什么是鸡尾酒疗法呢?就是用2~3中抗HIV药物联合使用。它只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长生命,但不能把提内的HIV全部消灭。大家可以猜一下鸡尾酒疗法意念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在1万美金左右。

流行趋势(幻灯片1-20)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趋势。(幻灯片1-21)这是一张乌干达的艾滋病病人葬礼的照片,每天在非洲这样的葬礼有5500个。

那么亚洲、中国、上海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幻灯片1-

22、1-23)总之,中国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

性病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性病的一种,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病、我国性病流行趋势是怎么样的?(幻灯片1-25)

性病的种类有8种,分别是:艾滋病、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乙型肝炎在我国不属于性病范畴。

(幻灯片1-

26、1-27)

性病传播的途径:主要途径——无保护的性接触

次要途径——非接触性,如淋病、滴虫、疥疮等。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患梅毒,孩子可患“先天性梅毒”。

性病的治疗 细菌性的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病毒性的应及时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无法完全治愈。

艾滋病与性病的关系(幻灯片1-36): 1.性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2.都有高危行为。3.HIV降低了免疫能力。

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篇7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为县城内的26家娱乐场所、发廓CSW, 根据干预前的摸底调查, 估计干预对象约200人。

1.2 干预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者培训、同伴教育核心骨干培训、直接培训、外展服务、性病诊疗服务、发放安全套等方法对CSW进行综合干预。

1.3 干预的主要活动与进展

1.3.1 开展同伴教育

在自愿的原则下, 选择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在该人群中有一定号召力的CSW作为同伴教育者, 然后由专业人员对她们进行培训, 再由同伴教育者对其他同伴 (CSW) 进行培训。在同伴教育者的基础上建立了同伴教育核心小组, 并对核心小组成员建立档案, 与她们签订协约书, 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 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制定奖励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与国际艾滋病防治联盟组织的合作项目, 组织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到省内外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说服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能等培训和交流。为保证同伴教育的质量和管理, 制定了同伴教育者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奖励机制、同伴教育宣传活动记录表、工作进度一览表、考核制度等。

1.3.2 组建“红丝带之家”、发放安全套

针对CSW经常更换服务场所、流动性大的特点, 在固定场所成立了以同伴教育核心小组为核心的“红丝带之家” (提倡尊重艾滋病患者, 推广艾滋病预防观念, 以CSW为主要人群的, 集咨询、教育、活动、办公等的场所) 持续开展宣传工作, 采取集中培训和以片为单位的分散式培训。实施干预期间, 共培训同伴教育骨干136人, 共713人次, 流失75人;通过同伴教育接受同伴教育的CSW2144人次;本县电视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8次, 发放宣传材料27 050份。通过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利用培训和外展服务时, 分发给CSW安全套32 436只。

1.2.3外展服务

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各个娱乐场所, 为CSW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解答她们提出的相关健康问题。

1.3.4 性病门诊诊疗服务

通过性病门诊诊疗服务接近目标人群, 为该群体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和免费发放安全套。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利用培训和外展服务时机,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求医观念。制定CSW患病报帐优惠制度, CSW患病后在项目指定的医疗点就诊, 有该场所同伴教育者和医生的签名, 就可报销30%的医疗费。

1.4 问卷调查及统计方法

参加调查的人员均由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组成, 经由省、市、县项目专家进行培训, 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干预前后两次调查表均采用云南省中英项目办设计的“行为监测问卷Ⅰ”表进行问卷调查, 均采用1对1无关联匿名调查, 调查表由调查人员填写。调查过程中, 调查人员仅询问、记录、解释题意, 对所选内容不做任何评判。每调查完1份问卷后, 由审核员 (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进行审核, 对存在缺项的问卷及时补充调查, 审核员对合格问卷进行编号, 并将编号告知被调查者, 以区分是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后使用Foxplus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干预前基线调查各娱乐场所26家, 随机调查目标人群131人, 其中卡拉OK厅45人, 发廊86人;干预后评估调查各娱乐场所26家, 随机调查目标人群125人, 其中卡拉OK厅43人, 发廊82人。

2 结果

2.1 干预对象人群特征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均以本省和本市居多。干预前调查对象年龄最小17岁, 最大38岁, 平均年龄23.12岁;干预后调查对象年龄最小17岁, 最大35岁, 平均年龄22.32岁。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民族均以汉族居多。干预前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2人, 小学50人, 初中75人, 中专4人;干预后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12人, 小学42人, 初中69人, 中专2人。干预前调查对象婚姻状况为未婚110人, 已婚8人, 离婚12人, 丧偶1人;干预后调查对象婚姻状况为未婚109人, 已婚3人, 离婚13人, 无丧偶。见表1。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 CSW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较为模糊, 正确掌握率仅为31.0%, 通过综合干预, CSW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正确掌握率上升为68.0%;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7.3%变为干预后的72.8%;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0%变为干预后的73.6%;性交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0.2%变为干预后的81.6%;母婴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9.5%变为干预后的72.8%。

通过对干预前后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后, 干预前后的艾滋病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艾滋病3条传播方式的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知晓率、性交传播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2.3 其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在其余艾滋病知识认识情况中, 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感染者能从表面看出来吗、与病人或感染者共餐会传染吗、共用注射器会传染HIV、与病人或感染者握手会传染吗、口服避孕药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 CSW对艾滋病的自我认知情况

干预前调查的131名CSW中, 有126名认为可怕, 有72名认为自己不会感染HIV, 有48人知道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询问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干预后调查的125名CSW中, 有116名认为可怕, 有80名认为自己不会感染HIV, 有92人知道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询问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5 高危行为改善情况

干预前后CSW最近1次用套率由64.5%上升为84.6%, 最近3次用套率由43.5%上升为63.2%。经χ2检验, 干预前后的最近1次用套率和最近3次用套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SW其余各项自我保护意识均有增强, 但对客人多付钱而不愿用套的比率有所上升。见表5。

3 讨论

(1) 本次调查表明, 干预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 年龄偏小, 处于性活跃期, 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干预前96.9%, 干预后98.4%) 和汉族为主, 她们绝大多数没有其他劳动技能, 经济来源较少。多数干预对象在干预前听说过艾滋病, 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安全套的保护作用并不太清楚。对蚊虫叮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和从外表不能看出HIV感染者等防治知识认知较为模糊。其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大 (干预前后流失率达55.1%) 、人员变换较快、隐蔽性强等。加之, CSW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用套率为64.5%, 最近3次用套率仅为43.5%, 与固定性伴 (男朋友/丈夫) 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极低, 固定性伴又有其他性伴, 极易造成艾滋病的感染。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地预防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3]。艾滋病主要是由无保护性性行为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改变人们的危险行为是有效的保护方式, 而CSW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的桥梁人群, 其危险行为的改变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疫情蔓延的关键。因此, 通过同伴教育健康促进与干预措施, 提高CSW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CSW在其高危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流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通过干预, CSW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认知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艾滋病3条传播方式的掌握率、知晓率明显提高, 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认知率、性交传播的认知率、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的认知率也有较大改善。但CSW中仍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 在干预后仍有64% (80/125) 的CSW认为自己不会感染艾滋病, CSW对自身的高危行为所具有的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 存在侥幸心理, 也未意识到通过其固定性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据报道行为改变只有知识是不行的, 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4]。因此, 在促进CSW行为改变的同时, 关注CSW周围的其他影响因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以同伴教育核心小组为主的同伴教育模式在CSW中开展对艾滋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由于核心小组成员均来自目标人群, 所以其被认同的程度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好, 容易获得目标人群的信任, 从而使同伴教育核心小组在同伴教育工作中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在目标人群心目中, 日常所接待的嫖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男性工作人员并没有多少区别, 只不过工作人员是可开发的消费者。为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直接从目标人群中所获得的部分信息会含有不真实性, 但通过核心小组成员的直接参与将有效改变这一情况, 从而使我们获得准确信息通过同伴教育模式干预, CSW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高危行为都有了明显改善, 说明同伴教育模式实施效果良好, 具有可行性。但如何使核心小组在同伴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4) 全球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性传播为主[5], 资料显示, 我县91.8%的HIV感染者均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 而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是一种容易被目标人群所接受的干预手段, 并且是一种经济实用、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干预措施。同时, 通过同伴教育小组还可随时掌握CSW的流动信息, 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目标人群自我教育体系, 提高CSW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率, 达到遏制艾滋病在多性伴人群中的流行目的, 也使得嫖客这一隐匿人群得到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逐步使嫖客主动使用安全套, 减少嫖客宁愿多付钱而不用套的现象, 最大限度的降低了CSW和嫖客的发病率, 从而减少将性病、艾滋病传播给他的配偶、性伴和他人。

4 对策与建议

(1) 多部门合作, 共同参与。艾滋病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 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仅靠卫生部门难于实现, 必须是多部门齐抓共管, 政府支持、政策保证、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 特别是关键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因此, 要以三年“人民战争”为契机, 充分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积极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 使之形成常规工作, 以保证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 在今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中, 一旦国际援助项目结束后, 必须在目标人群中继续深入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将CSW的干预活动列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防治经费。 (3) 积极营造支持外环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性服务人群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卖淫属于非法行为, 暗娼的性交易活动除了要受社会舆论的谴责, 受群众歧视外, 还有可能因违法而受到打击。针对这一现象, 如何进行宣传、如何使目标人群乐于接受干预、如何营造干预措施所需的外环境, 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辛美哲, 王凡, 张家喜.肇东市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 2 (3) :211-213.

[2]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8 (4) :221-223.

[3]王红方, 陈仲丹, 周旺, 等.外展服务方式对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行为转变之效果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4) :286-288.

[4]吴尊友.如何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1) :990-993.

社会工作专业干预下的同伴教育 篇8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干预;同伴教育;女性戒毒沙龙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识码A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年龄、相似生活经历与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大量研究及实践证明,同伴教育在增强信息传递的可信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促成失范行为的修正等方面是其它传统教育方法所无可比拟的。近年来,同伴教育已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老人、妇女以及其他特定人群的生理保健、疾病康复、窗体底端AIDS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以及酗酒、吸毒、自杀等行为或问题的干预。

一、西方同伴教育的研究及其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

同伴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如同学、朋友、病友)关系,因而便于通过人际交流与信息反馈,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和做法。Turner和Shepherd的研究就证实同伴教育对个体行为改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较之于传统方法,其成本低,效果更好;(2)它遵循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方法;(3)同伴在传授信息方面比专业人员更有优势,因为人们更认同他们的同伴;(4)同伴能充当正确行为的典范,影响受教育者,也会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5)能用来教育那些运用传统教育方法难以接近或奏效的人群;(6)同伴与受教育者的持续接触能强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美国“凤凰村”的创建是同伴教育应用于戒毒康复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68年,12名曾有过吸毒行为的人自发在纽约城租赁了一幢建筑物的顶楼居住下来,居住成员通过相互鼓励与关心,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修复他们因长期滥用毒品而变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这种方式逐渐演变为后来闻名于世的戒毒康复治疗集体——凤凰村。另外,美国的吸毒者匿名互诫协会、田纳农戒毒康复中心等组织或机构也采用类似的同伴教育方式来帮助吸毒人员战胜自我、戒除毒瘾。

西方一些国家在推行抵制药物滥用教育方案过程中,也在学校、娱乐中心等场所广泛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这些方案常常以成年组为配试组或合作对象,重点在儿童或青少年组之间公开讨论毒品滥用行为的危险性和替代方式,或构建积极的群体凝聚力、归属感和交往技能,从而帮助个人戒除毒瘾,恢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

二、国内其他省份的戒毒同伴教育

较之于西方国家的实践而言,中国内地的同伴教育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也不高。在上海以外地区,比较典型的戒毒同伴教育模式有以下两种:

(一)云南戴托普治疗社区中的同伴教育

云南戴托普治疗社区创建于1998年,是中美合作的产物。该社区充分发挥居住成员集体和小组的力量,借助早会、对质、宣泄、艺术情感和职能工作等形式,来实现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后的心理预防、行为矫正、能力培养和人格重塑。戒毒人员通过在治疗社区里生活一年半载,逐渐恢复其自尊、自信和责任感,矫治其因长期吸毒而形成的懒散行为,为其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云南戴托普社区的同伴教育模式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其运作成本高而吸纳容量有限的性质制约了它的更大范围推广。另外西方的文化理念如何更好地与我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调和、缺乏合法有效的强制性手段所导致的治疗高脱失率也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民间自发戒毒中的同伴教育

2003年3月,居住在贵州省贵阳市三江农场、已成功戒毒多年的吴顺国和余红芳夫妇,开通了一条“(戒毒)爱心屋”的咨询热线,通过坦诚交流帮助那些渴望戒毒的人树立信心、战胜毒瘾。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批自愿戒毒者先后慕名来到三江农场,主动同他们夫妇结伴生活在一起,并从他们那里获得新生的动力。“爱心屋”没有紧锁的铁门,也没有戒毒用药,只有彼此的鼓励、关怀与监督所形成的“磁力”,这种“磁力”拿吴顺国的话来解释就是:每个人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赋予了自己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感最后变成了他戒毒的动力与压力。自2003年初创建至今,在“爱心屋”中曾接受过帮扶的六十余人中,有9人多年没有复吸,18人正在接受帮扶,并且状况良好。较之于强制戒毒的复吸率而言,这应该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但“(戒毒)爱心屋”目前也面临着工作随意性大、缺乏专业化指导和长效性机制等诸多问题。

三、社会工作专业干预下的同伴教育:上海戒毒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03年11月,为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上海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总体思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了禁毒社会工作组织和职业化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闸北作为最早的四个试点区之一,该区P镇的禁毒社工针对辖区内青年女性戒毒人员较多,且她们有着相似生活背景和摆脱毒品的强烈愿望等实际,尝试在全市率先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把这些女性戒毒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女性戒毒沙龙”,运用榜样示范、群体激励、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家庭治疗等专业方法对女性戒毒人员进行帮助。截至2008年5月,女性戒毒沙龙已举办了23期小组活动。在成功开展女性戒毒沙龙活动的基础上,p镇的禁毒社工也尝试将同伴教育方法进一步推广到男性戒毒人员中去。下文将以闸北区P镇禁毒社工所开展的女性戒毒沙龙活动为例,来分析与总结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特征、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一)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特征

较之于国内其它省份的实践形式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干预是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最大亮点。闸北区P镇所开展的23期女性戒毒沙龙活动中,专业的禁毒社工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充分运用自身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在小组活动成功地扮演了发起者、设计者、组织者与催化者等角色,还担当了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确保同伴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协调人。他们在深入扎实地开展个案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女性戒毒人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赢得了女性戒毒人员及其家属的支持与认可,也取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经验

1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两大方法的互补递进。尽管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均已形成相对独立与完善的专业方法体系,但P镇戒毒女性沙龙的实践表明,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两大方法之间并非彼此对立或相互替代关系,二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更多的呈现出“互补递进”的联系:

要顺利开展小组活动,首先必须深入接触对象,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然后在案主中寻找共性,以形成同一主题,再开展小组工作;反之,小组工作的深入开展,会进一步拓展个案工作的领域与层次,巩固与提升其工作实效。

2骨干组员的筛选。能否挑选到合适的骨干组员,往往直接关系到同伴教育的成败。P镇禁毒社工的实践经验表明,骨干组员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必须为吸毒人员,有着吸毒和戒毒的深刻体验与经历;二是戒毒意志坚定,并取得一定实效;三是戒毒态度主动积极,愿意并能够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专业社工开展禁毒工作;四是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群体号召力。

3同伴教育风险的规避。将吸毒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小组活动,客观上也可能存在诱发复吸的风险,但只要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和策略得当,就可以将这种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发挥同伴教育的最大效益。为此,P镇的禁毒社工首先严把小组成员的筛选关,其次严格小组活动规则,竭力将吸毒“交叉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4社会资源(尤其是家庭资源)的整合。P镇的禁毒社工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的个别辅导方式有其局限,特别是青年女性戒毒者经常需要独自处理自己的吸毒、戒毒和康复问题,承受外界巨大压力,面对个人婚恋及家庭困难,容易感觉有心而无力而重吸毒品。若戒毒者在戒毒康复的过程中有家人的参与和支持,对她们的操守和防复吸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家人的参与,很多因吸毒而诱发的问题如家庭关系紧张、亲情疏离、沟通障碍、管教乏力等都可逐一被处理。因此,P镇的禁毒社工在积极整合当地政府、居住社区资源的同时,还组建了一所由女性戒毒沙龙成员家属为主要学员的“彩虹亲情学校”,通过举办一系列禁毒知识讲座,在沙龙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理解、关爱、疏导、帮助的“彩虹桥”,来修补她们破损的家庭关系,找回失落的挚爱亲情,得到了沙龙成员及其家人的普遍欢迎。

(三)以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同伴教育的意义

1为吸毒人员提供正常社会交往的机会与平台,营造一个正向社会化的氛围与空间。以小组形式开展同伴教育,可以通过各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帮、互学,逐步克服或纠正她们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如行为懒散、意志薄弱、安于现状、不负责任、缺乏诚信、疏于自律等,逐步建立合乎主流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同时还可以弥补成员个人社会化的不足。

2,部分突破了个案工作难以深入的瓶颈与现状,更加体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从P镇禁毒女性沙龙的实践来看,以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为抓手,以点带面地开展工作,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通过沙龙成员相互之间的鼓励、示范与督促,来实现成员的积极自我转变,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四、上海戒毒同伴教育模式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总体上说,闸北区P镇的戒毒同伴教育模式较为成功,它已成为上海禁毒工作的一个崭新亮点,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以下亟待完善的地方:

1同伴教育的形式化倾向。例如:P镇禁毒社工们在开展沙龙活动时经常会邀请政府主要领导莅临现场讲话,联系新闻记者现场报道采访并摄像……,尽管这是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与扩大社会工作影响的较好手段,但这在客观上也容易使本来极具特色、真正体现同伴教育意义的小组活动,蜕变为“做秀”、“搞形象工程”的危险。从理论上讲,同伴教育之所以能够起到传统道德说教所不可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其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一个平等、容易接纳与沟通的氛围和空间。如果外界力量和人员介入过多或过度,同伴教育的氛围与空间无疑就遭到了破坏,给沙龙成员及其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另外也严重制约了同伴教育应有的效果。

2对骨干组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重视得不够,使其潜力发挥还仅限于现身说法等简单形式。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小组活动之前和活动中间,强化对骨干组员的培训与能力提升,对更有效发挥骨干组员的主导、示范等作用、提高整个同伴教育方法的效果非常重要。从这意义上来说,P镇禁毒同伴教育的实践还有所欠缺。

3同伴教育的操作细则有待完善。例如,P镇禁毒社工在小组活动之前就制定了“沙龙成员不要私下往来,互不留电话,有事只能通过小组活动方式来交流”的规则,这一硬性规定固然有规避吸毒人员交叉感染风险的作用,同时也堵死了在小组活动之外继续发挥同伴教育积极效果的大门。因此,如何合理化同伴教育活动的规则也是策划者们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上一篇:《活着》读书心得下一篇:工程物资到货入库及领料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