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2024-05-10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共13篇)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技术学校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机械制图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就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为广大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致力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作为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集技术、图片制作及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科,不仅需要基本的制图技术功底,而且需要广泛的技术思想交流与思维创新。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学校及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授课时按照课本的具体要求进行课堂讲解,缺乏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引导与激发。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一方面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一味遵循课本,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不到锻炼,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学校将机械制图课程都安排在刚入学阶段,这种课程安排尽管体现了校方对该课程的重视,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机械制图理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专业性比较强,这对于刚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制图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影响了整体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大量的学习难题,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会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3课程衔接不科学。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衔接不够等问题。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与CAD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制图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大量的CAD制图知识,然而在实际课程安排中,这两门课程链接不够紧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发展。

2.机械制图教学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1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及创新意义,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科学的设计思路。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用问答法,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善于引导学生,听取学生不同的思想与看法,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多鼓励、善引导,使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2融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能够向学生展示最直观的制图效果,使学生可以很快领略到机械制图的核心与学习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图片、视频的方式更便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沉浸于多媒体的新奇中,忽略了对知识的学习与思考。

2.3实体模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机械制图教学专业性比较强,而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实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充分借助实体模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在对某一章节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可拿出实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体模型一一比较,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对模型的观察过程中,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模型的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结语

机械制图教学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策略,充分借助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英妮.浅谈机械制图教学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04).

[2]肖雷.试论《机械制图》课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18).

[3]付淼鑫.谈制图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4]刘建明.培养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2

一、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我要学”的意识。刚开始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时,就要给学生灌输专业观念,就业观念。机械制图是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机械专业的前提,它是一门无声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机械世界。如果你不识图,就好比睁眼瞎,如果你不会绘图,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四肢一样,所以你既无法读懂别人的语言,同时也无法让别人来了解你的思想。如果我们学好了这门专业基础课,对我们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即使将来不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在其他行业如建筑行业,电子行业等等也可以这门课也有一定的应用等,这样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意识。

其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领悟知识,促进兴趣的培养。动机越强,追求优异成绩的心越迫切,努力水平亦越高,效果也就越理想。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呢?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探究、质疑问难、不断创新。例如,物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放置,怎样放置才是最好的位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以不同的方式放置,通过动手动脑,得出最好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不能死教书,教死书,一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出新意。如在读组合体视图部分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图框分别为正方形、圆、三角形的三个视图,构思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学生在解决该题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许多形体,通过举一反三、细节分析,最终确定整体形状。学生的思维由此得到了激发,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最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客观地讲,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锅煮”的做法。机械制图的关键就是一个从平面图形到空间物体的转化问题,不同的学生在空间思维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正确认识差异,把差异当成宝贵的财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分段教学,避免了学的好的学生吃不饱,学的差的学生吃不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创新意识。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倡导终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一味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严格有序的课堂组织管理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自己学。如在零件图这一节,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台虎钳零件图的绘制。首先,教师通过挂图进行零件图画法的理论讲解,然后由学生自行观察、测量尺寸、确定比例、选择视图、绘制台虎钳各组成部分。这样实现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才能。

四、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思考问题,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任务驱动强调让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任务非常之重要,比如,要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中螺纹一节内容,可以设计一个拆装自行车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该任务大体需要哪些知识来解决。如在自行车的脚踏这一块涉及一个左旋和右旋的问题,可以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弄清螺纹的一些基本知识,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学习变成了一种愉悦的实践体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职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职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经得起社会浪潮的冲击和用人单位的考验,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索新的教法,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来组织教学,并把培养学生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实现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转化。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3

【关键词】制图;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而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即: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动态思维、逻辑思维等。制图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讲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学好制图课,不是靠记忆,关键靠多练,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一句话:要精讲多练。事实证明,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为提高制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确立了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我精心挖掘制图学科中创新思维训练的生发点、训练点,坚持以各种思维训练为核心,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训练形象思维

制图教学中接触的图样、物体都是形象。在三维形体——二维图样、二维图样——三维形体的相互转化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投影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参与,但这些思维都是以形象为对象和结果。所以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实物、制作模型、画轴测图、记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等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想和做的过程中,左右脑积极协调活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创造力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制图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作业作为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探索和推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思维的变通性(改变思维方向,克服定势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补画左视图。

题目布置后,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在短时间内想出多个答案,但是要独自想出10个以上答案还是有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公布交流学生的答案时,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启发,开阔了思路,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答案越来越多,但是答案显得零乱。此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思维的方向和特点,纠正学生发散思维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3.训练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指通过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方法等寻求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由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4.训练想象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不仅是创新的动力,而且还是学生理解掌握制图知识和理论的得力助手。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之一,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制图学科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来训练想象思维:通过制图中常规的识读三视图和由已知二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等来训练再造想象思维;根据给出一个视图补画另外两个视图,通过创造性地想象各种空间立体形状来训练创造想象思维;通过自由设计组合体,进行充分的想象构思,从而训练创造想象思维。

5.训练动态思维

线面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讲解图形上的每条“线”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积聚。这样表述的结果,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仍然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如果改用动态的表述方法(如使用切割、抽出、叠加、提位等术语)描述形成形体局部结构的“线”,这就容易使学生很快地建立起深刻的空间形象,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6.思维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教改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遇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梁德本.《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法建议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9

[2]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3]邵宗杰,斐文敏.《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4

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对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渗透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设立机械创新设计类专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广泛深入地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的实践活动。

引言

机械工业是一个国度制造业开展的重要范畴,机械类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才能对国度制造业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机械工业工程师的受教育层次和范围数量都已到达了很高的层次,但对机械工程设计人员创新才能的培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探究一套理想可行的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是构成工程创新才能的重要根底[1][2][3]。

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本科教育的现状和特性,总结出我国目前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存在的缺乏,制定一套契合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状况的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在普通机械类本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1.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主要问题

1.1创新设计理论教学深度严重缺乏

目前,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理论教学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完成,由于机械创新才能的培育需求坚实而丰厚的理论根底,因而,与机械创新设计理论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创新设计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三维设计》等。这些课程目前的方案学时较少,因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学到最简单的根底学问,而深层次的理论学问却没有控制,使得学生在停止机械创新设计理论活动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

1.2创新设计理论教学平台和理论环境建立缺乏

学生停止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创新设计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制造需求学生经过大量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修正活动才干完成。作品的制造、装配、调试需求相应的实验设备、加工设备、调试环境作为支撑,否则,无论多么圆满的设计,都无法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设计作品。

而目前国内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创新类实验教学平台普遍缺乏,很多构思类机械创新实验无法展开。

1.3创新设计软件培育缺乏

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需求经过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完成设计、理论剖析、强度校核、完善修正后,才进入实践消费制造阶段。在作品的整个设计、制造、调试、修正过程中,三维设计软件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需求强化对学生的计算机三维设计办法培训,让学生可以纯熟控制现代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运用,从而高程度地完成设计作品。

1.4缺乏企业工程实例教学过程

机械工程方面的创新才能培育,必需严密分离企业实践的工程项目设计、制造、装配、实验等过程。假如没有相应的工程实例教学,学生就无法把所学到的理论学问和工程实践相分离,就不会对理论学问有更直观、深层次的了解。

1.5创新设计才能培育没有与毕业设计、就业相分离

培育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在工作以后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程设计工作,只要把创新才能培育和毕业设计、学生就业相分离,才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顺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2.创新才能培育经历的学习途径

2.1学习其他高校的主要经历

目前的大学活力械创新设计类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活力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3D设计大赛、全国大学活力器人大赛等,另外,还有与之对应的省级竞赛。能够在参与各类竞赛的过程中,经过交流沟通、学术论坛等活动,学习其他高校在培育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先进经历,从而完善我校的培育办法。

2.2经过参访国度重点实验室、国度工程中心等机构学习培育经历

在机械工程范畴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国度重点实验室、国度工程中心,经过对这些国度级科技创新机构停止学习访问,理解他们在培育人才机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办法和手腕,从而完善我校在这方面的培育办法。

2.3经过教员在职培训引进经历

教员攻读博士研讨生、已有博士学位的教员进入博士后工作站、活动站学习进修,能够大大开阔我校教员的视野,进步教员的科研程度。同时,也能够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方向和创新才能培育办法、体制,从而完善我院的学生创新设计才能培育办法。

2.4剖析企业在机械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经历

能够经过走访周边知名企业调研其在培育员工创新设计才能方面的主要经历;经过学生就业洽谈等时机理解企业对学生创新设计才能的请求;经过毕业生回访理解曾经毕业的学生对母校培育办法的意见。

2.5基于各种学生创新设计类大赛学习经历

在指导办法上把各种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和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相分离;学生培育过程中强调用理论指导工程设计实例,用工程设计实例牵引学生理论学习;在创新办法上强调灵敏运用各类工程设计软件。

3.树立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体系

3.1总体培育体系剖析

能够从学校层面对学活力械创新设计停止制度建立,树立一整套契合本校实践状况的培育制度,主要包括:教员辅导、鼓励制度;学生组织、鼓励制度。

3.2教员辅导、鼓励制度的树立

学生获取学问主要来源是教员,教员在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员对学生创新设计才能的培育完成制度化和标准化,才干稳定持续地施行学生的创新才能培育。教员辅导制度的树立,需求在培育计划制定、教员大纲修正、授课方案施行等方面动手。首先,只要培育计划中包含了与学生创新设计相关的内容,才干使教员对症下药,带着目的停止辅导工作;其次,在教学大纲的修正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相关范畴的最新成果,从而为学生奠定最新的创新设计思想根底;最后,授课方案的施行也起到关键作用,教员只要灵敏控制授课方案的施行过程,才干依据学生的学习、创新、设计过程停止跟踪教学,从而完成因材施教。教员鼓励制度的树立,需求从经济奖励、科研奖励等方面动手,首先,要对教员辅导成果停止考评,依据考评对教员停止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起教员参与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动力;其次,能够对参与辅导学生的教员停止科研方面的奖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3学生组织、鼓励制度的树立

学生是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主题,因而,学生在机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只要把学生创新设计活动及其相关规则完成制度化和标准化,才干稳定持续地施行学生创新才能的培育。学生组织制度的树立,需求从学生发动、学生启示、学生分组完成设计等方面动手。首先,在对学生停止创新设计才能培育之前,需求充沛对学生停止思想发动,让学生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兴味所在,从而自发地参与其中;其次,在学消费生兴味后,需求经过创新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停止思想启示,从而激起学生的潜在发明力;最后,让学生自在组队,依照课题小组长担任制的准绳,使学生可以经过团队协作的办法完成本人的创新设计作品。学生鼓励制度的树立,需求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方面动手,首先,要对学活力械创新设计成果停止考评,依据考评对学生停止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起学生参与机械创新设计才能培育的动力;其次,能够对参与的学生停止荣誉方面的奖励,让学生感到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活动的荣耀性,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创新才能培育“双分离”理念

把“双分离理念”,即创新理论与创新设计实例相分离;学生创新理论与创新工具、手腕相分离作为理论学问和教学目的之间的“桥梁”,经过“双分离理念”把理论学问转化为实践创新才能,依照产生兴味→初步理解→了解概念→深化考虑→灵敏运用的次第树立培育办法,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愿望。在此根底上树立起一套契合实践状况的学活力械创新才能培育体制。

5.结语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5

基础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作为学生在机械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训练工程意识时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是广泛应用的,但是由于落后的测试设备,落后的师资队伍,陈旧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影响了实践的发展,学生更不能有效的进行动手和创新,所以,必须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从而才能加强对学生专业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和有效应用。

一、机械设计教学的创新和实践

通过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以往的学生作品当成教学演示,再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的技术方法,把这些好的作品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参观欣赏,让他们不再有一些畏难的心理负担,从而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开创性。最后让学生通过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分享体会,从而来引导他们可以更为细致的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创新立意,进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机械设计作为实践综合性非常很强的一门主要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了,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我们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课程时,实践则是一条不可小视的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在掌握机械原理的程度会影响到具体的实践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机械产品当中,主要是由运动机械以及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并且所适用的场合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以及各个原理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它的工程实践。此外,由于机械设计一般包括的体系是非常宽泛的,不仅有理论知识,计算推导,也需要一些图表与公式的配合,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在这门课程当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的知识,但是在现阶段而言,由于学校在多方面都受到了一些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从客观角度来讲对实践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更适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技能,更为科学的与理论相结合。

(二)由于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革以往的课程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学校一般会安排几名老师作为技术指导,但在新的课程安排当中减少了老师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当中找到创新的能力。在机械类的学科当中,一般包括机械方案的设计以及制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以及培养他们的能力实践创新,从而来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在部分学校当中还会应用团队合作来完成设计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做相关的课程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收益,也降低了敷衍设计的比例。此外,在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应用一些相关的软件作为辅助作图设计,可以更好的构建三维模型,达到传真的效果。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三维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一些应用功能,所以在零件的设计上是非常明显直观的,而它的参数多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极易修改零件图以及装配图当中错误的特征。而我们在建立整机装配模型时,应进一步的分析设计产品所具有的运动仿真以及干涉检验等问题,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解决,来加强学生在机械设计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全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性。

(三)在机械设计课程的试验中,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

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最有效的知识,但是在现阶段的学校当中,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一些客观限制,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一些高校当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便探索出创新的实验教学应用,理论结合于实践,作用比较明显。在很多高校当中都会应用这种方法,一些老师也对这种方法提出了不错的评价,当教师传授机械理论知识时,可以不受课本当中一些内容的束缚,并且让学生置身在具体的实验操作当中,其目的就是把实验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从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生提出疑问时也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进行解答,理论实践应用在创新当中,所得到的效果则是非常明显的,而吸收也是较为快速的,在短时间内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增加了思维的创新意识。

二、结论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6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计划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能通过黑板和讲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场景受到极大地限制,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机械制图的知识,给教师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阻碍。而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课本上抽象的机械制图知识可以变得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和深刻记忆,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教学质量相应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有效加强。

1.2能够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属于理工类专业学科,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往往不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能到重视和凸显,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新方法,使机械制图的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性,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也就相应会得到提高,整体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更加积极向上,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着明显作用。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7

关键词:竞赛,教学方法,兴趣

近几年来,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黑龙江省大学生CAD竞赛, 每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在由我院发起组织的校内大学生制图竞赛活动中, 我院广大教师和同学都积极踊跃参加, 并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大赛也是对教学改革工作成果的检验与肯定, 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总结与探讨。

1 CAD大赛的收获

1.1 全面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 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进取, 学以致用, 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大赛的洗礼, 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1.2 推动了指导教师能力的提高。

竞赛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也使得指导教师受益匪浅。由于竞赛命题范围广, 涉及多门课程并提倡新技术的应用,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促使指导教师在短时间内加快自己知识的更新, 这无疑能够使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推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1.3 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及教师间的合作进步。

由于整个竞赛过程需要每个小组的同学之间分工协作、精诚团结, 才能最终完成任务, 因此通过竞赛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之间密切协作、互相促进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 我们在赛前指导上成立教师指导小组, 在小组中注意年龄结构、与学科专业相结合,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 不但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也使双方能够共同快速提高。

2 竞赛所暴露出的问题

2.1 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 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

表现在竞赛中根据竞赛题目的要求提出切合题意的方案不多, 即使能再提第二、第三方案也往往是凑数, 很难进行充分的论证。

2.2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够。

对于稍复杂些的零件很多学生不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分析其工作原理, 抓不住重点, 特别是在进行几种方案对比时, 往往只能泛泛而谈, 扣不住要害。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综合运用。

2.3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欠缺。

主要表现在所完成的设计报告水平不高, 设计报告中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 大多同学只能引用现成的, 对分析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同时设计过程有时十分牵强, 缺乏必要的逻辑性。这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现阶段工科学生科技论文平时看的太少, 积累不足。

3 改变教学方法

通过CAD竞赛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但是竞赛当中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运用“五段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 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五段式就是将《机械制图》每个教学环节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直观演示, 引入新课。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示教板、投影直接演示,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有了初步的兴趣, 再经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启发, 能马上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主动求学。新课这样引入为下面重点讲授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讲授。本阶段是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也是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的关键阶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接受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讲授中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有详有略, 对学生容易理解的可略讲, 讲清关键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以利于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可以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第三个阶段为小结练习。由于以上二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这时根据各个阶段内容不同, 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来浓缩教学内容, 指明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借此, 对学生思维进行整理, 滤清思路, 使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信息归档储存、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 并转化为能力。第四个阶段为布置作业。布置本次课的作业, 让学生业余时间巩固消化该堂课的内容。第五个阶段为预习阶段。对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阐述, 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 以便联系旧知识, 初步了解新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新课时才具有兴趣, 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性,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以上五个阶段衔接紧凑, 一段接一段, 预习阅读是掌握、理解知识的前提;直观演示和重点讲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布置作业是对知识的巩固;而小结练习是知识浓缩、能力提高的体现。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 以教促学。

3.2 采用“四化”的教学手段。

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 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教师教的再“好”也是徒劳, “四化”的教学手段, 可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3.2.1电化教学经常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模型、示教板、挂图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 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 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电化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 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 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 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使得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 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2.2实践画图课堂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 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画图课堂化就是将画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实际画图。教师仅提出要求, 作一些必要的指导, 学生可讨论,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2.3语言表达生动趣味化。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语言质量如何, 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做到吐字清楚, 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准确生动, 这样才能把概念本质核心内容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内容和知识的相互联系, 学生易接受, 记忆。同时, 要于教于乐, 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并富有节奏感, 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感染力。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 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情绪。3.2.4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化。只有教师讲, 单一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烦, 最易疲倦, 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的教学, 教学效果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到端庄, 又要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 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齐、互相调节, 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结束语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8

关键词: 机械制图 课程教学 能力培养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校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学好本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的前提条件。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增强,想象力、记忆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控能力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是完成这一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控能力即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方面之一。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研究不同类型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从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这一细微环节着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切忌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储存器,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创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才能有利于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培养自控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兴趣的教学环境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下降。因此,应设法运用“兴趣”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倦怠感,诱发学生积极向上、情趣昂然的参与意识,以此开创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掘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用知识本身吸引学生。欧洲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只有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学生越来越爱学,越来越会学,高度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一些轴测草图帮助学生想象,每当将一个形状较复杂的形体轴测草图画在黑板上时,学生就会又惊奇又敬佩,立即就会有意无意地在下面模仿着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意识地培养了他们的图感。另外,在分析形体的投影方向时,在黑板上用图画形式画出人和汽车的正面和侧面让学生分析、比较、选择。讲授组合体识读时,增加些一题多解的趣味题,每次讲到上述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大增,气氛活跃,注意力集中。

二、进行记图练习,提高记忆能力

记忆是人脑对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行动过的事物的反映。人的一切智力活动都离不开记忆。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创造和联想。”可见没有记忆,想象难以进行。由此可见,有效积累材料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就制图课程来说,记图可以有效地积累进行想象活动的表象,对丰富、发展空间想象力起到积极作用。

记图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的图形特征及其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与联系。因此,记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而非囫囵吞枣的记忆。因此,教师不但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图与物体之间的投影关系,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记住二者之间的特征及联系。有了理解才便于记忆;反之,有了记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投影理论知识后,可以将一些基本几何体、简单的组合体、带切口的圆柱体、圆锥体、四棱柱等图物对照的图片发给学生,要求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图物之间的特征与联系;将一些模型和实物拿给学生看,规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自己观察、分析、记忆,然后根据记忆默图,并用实物验证是否正确,最后给学生分析、讲解、总结,这样使学生将那些常见的结构形状及其图形特征通过记图积累起来,为提高空间想象力创造条件。与此同时,通过记图,还能促进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从而使其想象力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想象力

直观教学是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明确、真实、正确表象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等特点。加强直观性教学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规律,感性知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在制图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的,没有具体形象和理论知识相联系,因此,直观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图课教学中,若能适时地利用直观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尽快地建立立体的空间库存,丰富对常见机械结构的感性认识,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迁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减少掌握新知识的困难。

比如,讲授“立体的相贯结构”时,由于学生对相贯线,即曲面立体表面交线,基本上无感性认识,大部分学生较陌生,难以想象,教师就可以利用实物、图片或视频动画引导学生先观察,建立感性认识,后讲解和理性分析,始终贯彻以“空间―平面―空间”的教学主线与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清晰而深刻的概念。

另外,在教学中轴测图的利用也是进行直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进行三视图的读图训练时,利用轴测图进行直观教学,将轴测图、三视图对照进行,能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提高感性认识,启迪思维,激发兴趣。例如:补缺线、补视图练习,可先由已知的线、面画出轴测图,再对照检查所缺的线、面,这样就很容易补上所缺图线。通过以上直观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进行记图练习,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马宴苹.浅谈机械制图与七大教学原则[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6).

[2]郑艳丽.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9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随着多媒体软件的发展,用现代化手段来展示立体空间模型,使学生由三维立体形状快速转换到二维平面图形的飞跃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用三维图来解决二维图的有关问题,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图解图——授课

机械制图课程的核心就是图,图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为了让学生画好图,预先用Authorware软件编制一套独具匠心的CAI电子授课课件系统,课件中的二维图形是用AutoCAD和CAXA电子图版绘制,课件的三维图形先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建模,使形体逼真。部分图形还需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效果处理,再用3dsMAX赋予丰富的材质,进行三维渲染、输出,动画播放,使教材中不动的立体变成可任意变动的空间模型。

求平面截组合回转体的截交线。由立体图1(b)可知,平面截左部分球的截交线是圆,经过Ⅰ、VI、V点,截右部分圆锥的截交线是双曲线,经过I~V诸点。各点的投影是用类似过P面的辅助圆法做出,再把各点的同面投影光滑连线,即为截交线的投影,两个截交线分界点是I、V点。经过三维图到二维图形互换,学生在头脑中立刻想出立体的空间形状,作起图来就非常容易。

二、以图解图——习题课

机械制图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并且需作大量的.习题,才能提高读图、绘图水平。习题课是此门课程一个必要的学习环节。学生通过习题课接触到课堂上没涉及到的范畴,扩大知识面。为了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习题课,我们编制一套习题课专用课件。先用CAXA电子图版画二维图,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在课件的二维图形界面中插入三维模型按钮,通过该按钮随时调出三维立体图,而三维立体图则通过进入eDrawings界面,随时对模型进行翻转、放大、移动、剖切等操作,当然模型库中的立体模型是事先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造型设计的。是习题课的一道题,要求由俯、左视图画出主视图。首先调用立体图2(b),通过旋转,帮助学生想象出立体的空间形状,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按照黑板粉笔教学走势画图,作出答案,见图2(c)。再调用与图2(c)对应的空间立体被剖切后的形状,即图2(d),如实地把内部结构表达出来。

图3(a)是学生常见的减速箱。为了了解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eDrawings 软件界面中,可以对其进行自动(也可手动)分解、剖切、旋转、放大、移动等,也可以利用播放动画对其安装、拆卸、工作过程的细节进行动态仿真,见图3(b)和图3(c),形象逼真,使学生通过电子模型库中的动态图形掌握实际中的装配过程和拆画零部件的过程,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三、结束语

创新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10

创新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高科技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而人才来源教育。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即教材的现象。每一节课都有指定的教学内容,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忽略同一年龄层次上,学生的知识差异性。这样的教学,造成好的学生有的不学就懂,后进生学了也不懂,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作了些调整或补充,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还没有达到灵活驾驶教材的地步。再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有时也会组织四人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但课堂气氛严肃、沉闷,违背学生的意愿,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无形中拉开了教师与学生距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想都是教师的“克隆”。培养出的学生其知识水平最高也只能赶上教师而已。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教学内容应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根据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尽量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学形式开放民主化,尽量以学生的意愿为准则开展教学。我们假设,如果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民主化的教学形式作用于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将会更大的提高,我们可以培养出“比教师聪明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未来时代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中跨出了一大步。一、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1、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以实际生活事例为例题,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做到学生知识实际水平的提高为主,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辅。让学生清楚明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教材进行改革。教材的改革应从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两方面来进行。在教材的编排上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单一性又要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在编排教材时新授知识教学后,应该编排一些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去的练习题。此外,在编排教材时应有意识地编排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把新授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实际,学好新知识又能为生活服务。2、教学形式以开放、民主为主,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集体协作解决;可以是学生提问题,学生解决;也可以采用学生授课等形式。其中学生之间的讨论,主要以自由组合为主,课堂上可以随意走动。我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以人为主的教学理念,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又是不同,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能局限于一、两种方法,应该让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允许一道题目有多种解题的方法,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哪一种方法较为简便。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明白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又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二、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严与爱的统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待学生要严格要求,由于数学活动课是由几个班的学生组合起来的,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具体规章制度,势必会造成乱,难以控制纪律,所以接到班的第一件事是要训练学生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2、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课堂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讨论:如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离开座位讨论,也可以为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我经常参加学生的讨论,有时也会发表一点意见,学生可以对我的意见进行反驳,有时甚至作出否定的结论。真正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上我与学生的关系是同学关系,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只是在控制纪律,组织教学时才是师生关系。课外,我们更像是朋友关系,我也充分利用这一点,要求学生向我提意见,一个学期下来,总会收到许多学生的意见书,有向我提喜欢什么教法,不喜欢什么教法的,有希望增加练习难度的,也有向我提出新的教学方法的,有说我好的,也有说我不好的,总之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我把这些意见进行分类,然后在课堂上或课外进行反馈。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教学环节,更主要的是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现已退居二线,已经有学生讲课,由学生组织讨论,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2、讲解一节课还不如给学生10分钟,像这样的场面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一个学生讲解完一道题目之后,下面的学生站起来说他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有时一个问题会出现五、六种解法,而且一种比一种简单,因此也就出现了好多以学生命名的方法。有时一个问题会出现几种答案,但正确的只有一个,我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来讲解解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时下面的学生会及时提出错的地方,也有的学生自己讲着讲着发现了错的原因,这样一个问题不用你老师说一句话,学生就可以完全解决了,而且,把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充分地暴露出来。3、师生关系互换,教学事半功倍。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可以互换,让学生充当老师讲解题目,教师坐到学生座位上去,听学生分析讲解,有时也会向讲解的学生提几个问题,在重点或难点的地方故意多提几个为什么?这样既突出重点,也解决了难点,更主要的是训练了讲解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大智若愚”也何尝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一定要聪明,关键是怎样让学生聪明,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我有时也得装一下笨,表现出教师不是什么都会的,不必迷信教师,激发学生与教师争高下。比如遇到难题,我会跟学生讲:“这道题老师一时也想不出来,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想出,”或者,在讲解难题的时候,故意在重要的地方讲不清楚了,让学生来指正你的说法。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出一批超过我的学生。我觉得教育人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此,学生比老师聪明。 5、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刚接到班时,主要是要训练学生会讲、会分析题目,虽然刚开始口齿不清,逻辑性差,也有可能会前后矛盾,但久而久之,他们都喜欢表现自己了,讲课的学生不仅锻炼了胆量,而且训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听的学生说,因为学生讲的比老师的通俗易懂,容易掌握,也就喜欢听了。现在班里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平时讲得多的学生,进步最快。

6、相信学生,彻底放手。到了总复习我总是给学生几天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小学阶段学了哪些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分类,自己认为重点的,找出典型题目,然后组织全体学生轮流反馈自己收集的情况,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掌握的不理想的问题,编成一张试卷,同学之间交换练习,共同提高。(三)、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数学教学的方法也是如此,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大胆尝试新的教法,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的学生向我提出,他们喜欢让学生讲题的方法,不喜欢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针对这一意见,我提出了以学生多讲,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提出小组讨论不能拘于形式,固定几名学生讨论,而是应该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针对这一意见,我采用课堂上可以走动讨论的形式,针对学生中出现难题巧解的情况,我采用以学生姓名命名的方法等等。我觉得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这势必要求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要有越前意识,想出多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11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识图能力 培养

机械图样是交流技术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相对于绘图来说,更多的工作内容是识读已有的图样,并根据图样进行加工、装配、维修。因此,技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机械图样这种技术语言,具备基本的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机械制图课程应着重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行培养。

一、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以往的以画图为主的教学理念,明确以“识图为主,画图为辅”的教学思路

在机械制图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沿袭以画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性、系统性,轻实践性、实用性。教师课堂上讲得多,课下画图作业多,识图练习少。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是要求学生画图,而不是识图,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明确以“识图为主,画图为辅”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严格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识图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资料,是工程界交流信息的语言,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需要,便于技术交流,我国制定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中的制图基本规定、尺寸注法、图样的表示法、标准件与部分结构的标准化、简化画法、技术要求等知识点,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为准确识读机械图样打下坚实基础。

三、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技工院校学生几何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简单的零件图识读开始,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零件图的识读,最后再到装配图的识读。比如教师可以从最简单、最常见的圆柱体开始,对照圆柱体的实体或立体图,教学生识读圆柱体的三视图,接着识读不同直径圆柱的组合体,再识读轴类零件图。

四、充分利用立体模型、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能力实际上是要求学生通过识读三视图去联想三维实体的形状。如何让学生顺利把三视图转化为空间实体,需要教师动用一切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立体模型教具结合零件图,让学生建立简单形体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对于复杂的零件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零件的立体图、剖切图,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建立复杂零件图与实体零件之间的关系。

五、对常见零件图进行分类,系统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多样。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要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加工方式、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的特点,将零件归纳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等类型,对各个类型的零件图识读要点进行讲解,并结合典型零件图进行详细的识读分析。这样在以后识读零件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零件的种类迅速、准确地进行识读。

六、结合专业特点,贴近生产实际,增加专业图的识读内容

机械类专业学生所需识读的零件图类型往往与其专业联系紧密。如车工专业多加工回转体,经常需要识读轴套类零件。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相应提高轴套类零件图的识读比例,重点讲解。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工厂,了解车床的加工范围、加工方法,熟悉车工常用零件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车工常用零件图为例,重点讲解此类零件图的识读要点,多做课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七、利用学校现有的机械部件,增加按图拆装机械练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机械类实物资源,让学生按照装配图和零件图动手拆装简单的机械或部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机械图样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图样的识读能力是学生将来工作中的必备能力,只有准确、高效地识读机械图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零部件加工、设备安装、设备维修等各项后续工作。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莉.《机械制图》教学应以识图为目标[J].考试周刊,2011(17).

[2]钱可强.机械制图(第五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12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工程图样绘制与识读方法系统训练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工程训练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通过零件图、装配图、构型设计和零部件测绘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1、通过读、绘零件图,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等内容的图样,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零件图的绘制与阅读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零件图,了解到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由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加工方法决定的;通过零件图中的尺寸,了解到零件的尺寸标注和零件的结构、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及加工方法、加工顺序有关;通过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的表面粗糙度、极限配合,了解到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与性能要求有关,不但要满足零件的性能要求,还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另外通过零件图表面粗糙度、极限配合以及形位公差等,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有所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1]。

2、通过读、绘装配图,培养学生装配实践能力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及各零件间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也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装配图,使学生了解到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及仿制中,首先根据功能要求先设计出满足功能及性能要求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再确定零件的形状结构。通过装配图中尺寸,使学生了解到性能、规格尺寸是设计时必须保证的,零件间的运动关系是通过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实现的。设计一台机器或部件,不但要考虑工作原理、功能的实现,还要考虑装配、定位、传动、密封等系统。零件装配成机器后,不但能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还要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给零件的加工和装拆带来方便[2]。通过装配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装配实践能力。

3、通过构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以设计减速器中某输出轴为例,零件的主要功能是装在两个滚动轴承中支撑齿轮、传递扭矩,并与外部设备连接将运动传递出去。加工方法主要是车削,通过键槽和外部设备连接。它的构型设计的主要过程如下[3]:1).为伸出外端与其它机器相连接,在左端制出一轴颈,并在该段制造出一键槽,通过键槽与外部设备连接。2).为了用轴承支撑轴,在左端轴颈的右侧又制造出一轴颈用于安装轴承。3).为了支撑齿轮和用轴承支撑轴,在该轴最右端也制作一轴颈。为了与外部设备连接,该段也制造出一键槽。4).为了固定齿轮的轴向位置,在右端轴颈的左侧增加一稍大的轴肩,用于固定齿轮的轴向位置。5).为了装配方便、保护装配表面,制造出工艺结构如倒角、退刀槽等,最终设计的输出轴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使学生了解到,每个零件或零件中的每个结构都有相应的位置和作用,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由设计要求、加工方法和装配关系等确定的。通过该输出轴的设计,增加了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4、通过零部件测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零部件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的一部分,是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应用,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个亲身体验的实践训练机会。以测绘齿轮油泵部件为例,要求学生对齿轮油泵进行仔细观察,观察齿轮油泵的结构、功能,并通过动手拆装,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各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等然后根据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的形状,再考虑他们的表达方式,绘制各零件的草图以及装配图[4]。在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手册,确定零件问的配合精度、零件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相关部分的形位公差[5]。也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装配体的运动工作原理,加深理解对各零件之间的关系和尺寸配合理解。通过部件测绘全过程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常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为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又会对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发掘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小年,杨月英主编.工程制图(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小年,刘庆国主编.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何铭新,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江桂兰,张丽荣.在机械部件测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第2O卷第6期104-105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论文 篇13

【关键词】 骨科 【摘要】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科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的设置内容及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关键词 医学 创新 培养 骨科【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high-quality medicine talents,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student is important.We have taken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concepts,and the revolu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We have a lo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orthopaedic teaching.Key words medicine innovation education orthopaedic临床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21世纪对医学生是要求为基础厚: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强: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及自学、交流及科研能力;素质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医学职业素养,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潜力大:具备参与国际医学合作竞争的潜力和竞争力 [1]。这就要求我们在骨科医学教育的观念、课程设置、实习内容及教学方法也应变化与之相适应。1 充分认识现代医学教学的特点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重视对医学生认真严谨精神的培养,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必须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单一技术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2 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改变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核心。我们在对国内外骨科的课程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临床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较宽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医学实践技能,具备创新能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依据新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我科对临床医学本科骨科教学进行优化。2.1 调整课程 在确立的培养目标基础上,经过我科教师的反复讨论及研究,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将原有的必修课程从28学时调整为24学时,共减少4学时:(1)其中总论减少1学时;(2)上肢骨折减少1学时;(3)脊柱骨折及骨盆骨折减少1学时;(4)骨肿瘤减少1学时。由于每一课时由50min减少为40min,教研室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尤其是多媒体局部解剖图像及手术图像演示大大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2.2 骨科见习改革 优化见习课程内容,在保留传统4次实习课程设置:骨科检查法、骨科外固定、骨创伤、骨病的基础上,我们对4次实习的内容进行了改革。[!--empirenews.page--]2.2.1 骨科检查法(1)学生观看骨科检查法的多媒体光盘;(2)教师分小组进行示范;(3)学生交叉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纠正检查中的错误。2.2.2 骨折外固定(1)集中讲解骨折外固定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具体的方法、注意事项。针对操作过程复杂,学生记忆困难。我们采取口决形式,以帮助学生牢记。如:石膏管形我们编写口决为:风平浪静、下水典礼、气泡出尽、稍加挤压、拖泥带水、环行上升、勤摸细塑、适当修剪、认真标记。(2)教师分小组进行示范:石膏、小夹板、牵引的操作。(3)学生交叉分别进行石膏管戊、小夹板的操作。3 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3.1 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内容 骨创伤、骨病的临床查房中我们开展我科独创的临床骨科疾病的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 [2] :(1)病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Main Problem);(2)病人当前主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Causes);(3)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Programs);(4)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Compare);(5)选择最佳治疗方法(Optimum)。3.2 贯彻临床思维MCPCO五步诊断法的具体措施(1)双向提问:针对学生不善于提问、质疑的不良习惯,我们在查房过程中采用双向提问答疑,即教师向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或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其中以前者为主,即教师根据大纲内容,结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提问、答疑多次进行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骨科 专业知识的理解。(2)举行“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是一种鼓励学生提问的好方法。由教师担任“新闻官”,学生担任“记者”。由学生提问,教师即席回答。这样可以解除学生顾虑,克服自卑恐惧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是创造性思维。(3)学生反串教师:让学生检查病人,依据临床检查结果,指定专人发言,然后展开讨论,明确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4)开展骨科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先抽签回答2~3个问题,然后进行抢答10题,根据成绩决出名次。1~3名给予物质奖励。此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使教学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下完成。

上一篇:精细化工毕业论文下一篇:恋恋笔记本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