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综述

2024-08-11

新农村建设综述(精选8篇)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1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规划。为了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工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试点村进行了规划设计,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下发各乡、镇、办事处和试点村,各乡、镇、办事处和试点村正在按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省、宣城市和我市建设设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设计了一批不同类型、各种风格的新农村住宅方案,供广大农民选用。这些设计方案经济适用、造型新颖、布局紧凑、地方文化色彩浓郁、施工组织简便,符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村庄布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对新农村建设中各乡、镇、办事处的村庄布点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新型农民住宅

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在村庄布点规划中,强调政府主导作用,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本着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增加农民对村庄布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现有村庄的区位、规模、条件进行规划建设,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不盲目攀比。

3、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村庄布局要体现两个要求,一是有利生产,符合合理的农业生产半径的要求;二是体现方便生活的要求,符合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习惯。

4、合理集取,节约用地。

村庄规模要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分布实施”的要求,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和耕地的占补平衡。

5、突出特色,弘扬个性。

充分考虑丘陵、山区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方特征的要求,切实保护并弘扬村庄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6、适度超前,建设配套。

坚持近远期结合,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规划保留村庄应优化布局,加强配套完善,规划撤并村庄宜维持基本设施条件。

规划内容

此次规划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包括现状概况分析、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各项内容,是指导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目标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科学发展道路,使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等专项规划相配套,力求体现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主要规划目的有两项:

1、合理整治村庄,优化完善配套,提高人居环境。

2、保留原有风貌,保障生态建设,形成地方特色。

规划设计理念

新型农民住宅底层结构图

1、生活高质化 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即使是农村地区,其生产、生活、娱乐等生活方式不断高质化、城市化。

2、服务社会化

乡村城市化需要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高度的健全,并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使整个城乡地区真正做到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

3、环境生态化

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维系着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其发展仍应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保育为主,并充分体现其皖南山区农村的特色。

4、形象特色化

以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为目的,村庄建设需要寻求适合农村的建设模式和居民生活习惯,追求农村风貌的高品质和特色化。

优秀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选

小康居

美丽富饶的宁国,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做如下设计。本方案占地面积为160m2,建筑面积152.3m2,上下两层,设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卧室、储藏室及阳台,附属养殖用房2间。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外墙采用白色外墙乳胶漆,屋面为水青灰色瓦屋面。后院设有水井、沼气池,可连接厨房、卫生间;屋顶平台可放置太阳能热水器。本方案特点:白墙青瓦,延续徽派建筑的特点,室内布置合理,使用方便;构造简洁,结构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科学环保。城市近郊农宅

本方案适合于城效结合部、农村主要集镇的新农村居民。考虑这些区域不同于山区,采取了联排式住宅,既节约用地,又节省造价,邻里相互照应方便,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体现了新农村的新风尚。在平面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晒场在南面,人流主入口设在南面,直接进入客厅,家禽、家畜及农机车库出入口设在北面,避免了居室人畜混杂的污染。在底层平面设计上,可根据不同的人口组成及个人生活习惯,灵活布置一房间,它既可敞开作为客厅,又可隔成老年卧室,充分体现了新农村住宅的灵活性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途径,模式,问题

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具有统管农村工作全局作用的农村工作战略, 具有深刻的内涵,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评述。

郭杰忠比较早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做出了全面而清晰地界定。他在2005年7月撰文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张晓山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出发, 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做了界定。韩俊则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马晓河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应该是首先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些内容包括“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温铁军则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做出了解读。他认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不再过多的强调经济增长;二是不再单纯的强调城市化。林毅夫则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包含了过去“三农”政策所强调的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容, 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同时也包含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既是过去“三农”政策的延续,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已到了需要解决城乡在收入、生活等方面差距的新社会发展阶段。

可见,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虽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不统一,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他们都把握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 那就是以农村为基础。只有立足于农村, 以农民为核心, 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 才能从概念上将新农村建设的涵义统一起来。

2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 由于各地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 其建设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应当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依托本土的优势资源,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

郭炳章从各地创造的诸多有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看, 将新农村建设模式概括为手段模式和目标模式。手段模式主要分为六种: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第三产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推动型、本土资源依托型、体制创新型;目标模式概括为以下七种:资源型、工业型、生态型、城镇型、农庄型、城郊型、边境贸易旅游型。于战平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新农村发展的模式,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四种模式:城乡统筹、协调、互动建设新农村模式;传统村庄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内生性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完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针对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 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邹伟进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型农村的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 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制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模式包括四个方面, 即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模式、农村绿色生态制度模式、农村绿色生态文化模式。邱爽等认为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模式的选择应坚持生态、富裕、文明等基本方略, 建设生态新农村、富裕新农村、文明新农村、幸福新农村、特色新农村。葛卫芬以浙江为例, 对经济先发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他总结出两种发展模式:对山区或半山区等经济相对较弱的乡镇农村, 采用农村人口适度转移的模式, 使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同时进行,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了村镇一体化建设, 加快了社会事业发展。对平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强的乡镇农村, 也采用这种模式, 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投资环境、加快了小城镇建设。而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差、人口分布又较为分散的地区, 采取农村人口基本不转移的模式, 重点放在村庄整治上, 由治标转为治本。刘彦随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依据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 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模式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模式。鉴于此, 他又提出了沿海地区新农村发展的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可见, 由于地域环境不同, 各地建设新农村采用的模式也是不相同的。不同学者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探讨, 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新村建设模式的选取主要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因此, 在以后建设新农村过程中, 尤其需要汲取成功典型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 找出最有效的建设模式。

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实施之后,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此同时, 在各地的具体实践中, 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郝继明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阻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理解错误;农村管理体制效能低下;农村普遍不富裕;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温铁军也认为对新农村建设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首要的问题, 他希望把认识统一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指导思想上。其次就是农民组织程度不高,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组织建设, 二是社会文化组织建设。刘海军认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农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留住农民。其次农民融资难, 农村信贷存在很多问题, 贷款范围小, 额度小, 抵押担保办法不佳, 贷款业务种类少, 这些都制约了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邓沛然, 李胜利从教育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劳动力技能水平落后, 高技能实用人才短缺,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王羡农主要分析了农村住宅方面的问题。他认为现在农村住宅存在“六个不”现象:不规范;不安全;不节能;不配套;不集约;不环保。这种不规范的建筑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李百齐, 杨述厚则以浙江舟山为例, 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渔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其次是渔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再次,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 这些都是当前沿海地区新渔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不克服这些困难和解决这些问题, 建好新渔农村只能是一句空谈。

总之,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从村干部到农民, 从教育到经济, 方方面面都是我们要抓的重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选准合适的发展途径外, 加强干部的管理, 提高农民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4 总结与展望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3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新启动推进村1149个,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累计达到3331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8%。新确定整体推进县(市、区)试点4个,整体推进县(市、区)达到10个。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1.农村主导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多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试点村、推进村和整体推进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新上农业项目2099个,工业项目621个,商贸项目913个,休闲旅游项目165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2441个,专业屯6438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53个,实现产业立村1542个,市场活村91个,人才强村20个,旅游兴村104个,城镇带村198个。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

2.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12967公里,实现屯屯通的屯达到21358个;完成饮水工程打井9655眼,修管道8195公里,建泵房2553个,覆盖村2082个;新建秸秆气化站27个,修沼气池60729个,覆盖村1544个;新建砖瓦房87411户,粉刷和维修旧砖瓦房66795户,总面积达到1201万平方米;新建围墙976万延长米,修铁大门11.7万个,改厨房83524户,修地炕70646户,建公厕6485个,新修户外卫生厕所13万户,室内水冲厕所1.8万户;新建垃圾站点19327个,修排水沟1590万延长米,村屯和道路绿化植树9689万棵,安装路灯21324盏;农村电网改造覆盖1720个村,有线电视入村1917个,信息网络入户2394个村;修建村部2240个,卫生室2342个,文化活动室599个,农民夜校1213个,中小学719个;建文化站599个,图书室2150个,健身广场1093个,配套健身器材4600件;在村屯建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同时,全面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农村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观。

3.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新风正气正在形成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家庭等活动,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2009年,省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培训村干部2000名,全省累计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1138期,培训人数达到41.7万人次。省里还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45期,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60万多份。在各级报刊、电视、广播、信息网络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累计报道3675次,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新农村建设,创建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屯务理事会制度这种自治形式在很多推进村加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

4.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构建起多方面投入的格局我省在2006年形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2008年下发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2010年制定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从总体思路和要求、主要目标、建立完善要素聚集促进机制、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条块结合的帮扶制度、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强化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24条。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操作层面,做出具体规定。2009年,省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2亿元,带动和整合市、县、乡财政、各级各部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项目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投入157.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5.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多种建设模式得到展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2010年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社會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普查数据结果基础上,完成了102个省级推进村建设规划、14个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到2009年末,全省有80%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5%的集镇和30%的行政村完成了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和村屯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完成28个,占全省县(市)的67%,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的建设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好、旧村改造力度大、异地新建速度快、城镇辐射能力强的典型,实施旧村改造的村1974个,生态移民村83个,新建民族村63个,集中建村205个,其他模式建村243个。

6.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省、市、县三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到4873人次,其中省级领导达到771人次,市级领导达到1162人次,县级领导达到2873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1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会议、部门单位帮扶工作会议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现场会议,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推动力度。年内新农村建设,组织省外考察1324人次,组织省内考察3267人次。全省各地都充实一定的力量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中设立常设机构的达到33个,配备人员531人,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进一步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投入,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有效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强化新农村建设合力。2009年有53名省级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6所大专院校、215名指导员和督查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州)和县(市、区)所有的领导和部门也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参加帮扶的部门达到3670个,指导员和督查员6260名,累计帮扶的资金和物资达到5亿元,其中投入帮扶资金省级达到5607万元,占11%;市级达到8282万元,占17%;县级达到3.6亿元,占72%。同时,还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促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能人援建、干部回乡帮扶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方法,合力共建氛围越来越浓郁。

总之,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产业建设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农村低保、农民合作医疗等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可喜局面,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发展能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项目较少,辐射作用较弱;村级还存在规划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完善、环境不够整洁、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4

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观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和满足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广大农民群众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广大农村的风貌也才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一、我乡农村文化现状

1、组织机构与文化网络日臻完善。近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乡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这一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村文化站建设,对部分文化站进行了改建或扩建,使全乡10个村都建起了文化站。黄窑、任马、石岘、川口等村基本上达到了“五室一场”要求,其中,黄窑为县级示范文化站,任马、川口、黄花、石岘等村为乡级达标。全乡15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黄窑村、任马村图书室被树立为县级示范村书库。同时,为了加强农村文化信息建设,争取到国家图书资源共享工程一套,为15村争取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配套图书10000余册。此外,我乡15村支部订阅《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定西日报》等报刊,并免费发放给农民阅读。

2、节庆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我乡群众性文化活动主要以节庆群众文化活动为主,特别是每年春节,各村都要举办群众性社火表演活动,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堪称为民间艺术节。同时,各村充分利用元旦、国庆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一些比较集中的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农闲季节,各村、社都要利用庙会举办秦腔演出、开展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的愿望差距甚大,特别是农闲季节,群众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在一些偏远地方,农村文化滑坡现象严重,原来仅有的一点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场所被挤占,农民的文化生活无人问津,特别是部分回族乡群众一年甚至没有组织一次象样的文化活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学校、医院、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相比之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的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中对文化基础设施没有按照“先建后拆、边建边拆”的要求,致使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活动场所。同时一些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如音响、电视机、书桌、报架、图书、报刊等奇缺。乡镇文化站仍旧处于“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汉子”的状况,大部分文化站文化活动设施缺乏,活动开展不正常,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3、文化专干不专。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文化专干不专职,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乡镇文化站干部兼任团委书记、计生办主任、妇女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多种职务,长时间游离于文化工作之外,单位时间内用于文化工作的时间极少。在精力上、时间上都不可能有效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带来的后果是文化工作人力资源隐形不足,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工作衔接不上。且文化专干更换频繁,给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4、农村文化生活的匮乏,导致农民思想的严重滑坡。在农村,一些地方由于长期不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思想教育贫乏无力,导致一部分农民由于思想空虚,法制观念淡薄,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乘机蔓延,非法宗教活动时有发生。农民一年四季看不上电影,学校里学生上课无课桌,而富丽堂皇的神庙却烟火不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5、农村群众呼唤文化活动。近几年,针对农村群众文化贫乏的实际,中宣部、文化部等部委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和“同一首歌”,每次慰问演出,一路欢歌笑语,一路播洒文化春风。每场演出,人们争相观看、欢声雷动,每到动情处,演员观众满目是激动的泪水。这种宏大热烈的场景和人民群众的殷切呼唤,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农民不但在竭力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同

宣传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农村经济就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能逐步增强,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既包含丰富多彩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包括色彩斑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对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丰富的民俗活动中蕴涵的却正是民间美术的精粹——千姿百态的面塑,朴拙传神的剪纸,出神入化的皮影……它们既古朴又华美,有磅礴的气势,也有秀雅的风韵,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理想和审美观念。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恶化;优秀的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继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难以妥善保护;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在逐步消亡或变异,一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消失。保护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既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对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途经和措施。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繁荣农村文化工作的目标,必须采取以下基本途径和措施。

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把小康目标单纯理解为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关系国家稳定大局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电影放映机长期闲置,文化站有名无实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各级党委要始终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坚持“两手抓”,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文化的辐射功能。乡(镇)文化

5、加快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区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

6、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认真落实省、市开展的“文化百乡千村对口扶贫计划”,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刻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并吸收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创作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

7、切实增加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农村群众文化之所以匮乏,经费紧张是一个重要原因。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本乡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需的资金。当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允许私人、个体兴办文化实体。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应发挥人才、场地、政策优势、广泛兴办文化产业,特别是兴办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民间艺术挖掘,开发实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了搞好农村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增强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同时,也应对文化单位的经济实体,从税收、土地使用等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5

孤山村是麻坪镇的南大门,与城关镇接壤,全村9个村民小组,269户,1072人,耕地面积1360亩,区域面积345.1公顷,XX年人均纯收入达2072元。XX年市、县把该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麻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孤山村全体群众的苦干实干,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群众生活日新月异。XX年孤山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村镇、被洛南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一年来的成绩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活条件下不断提高。一年来,改造高压线路300米,解决了全村人的用电问题;硬化6个组级水泥路XX米,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困境;投资6万元,建成五间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投资7万元,硬化活动场地700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去年该村遭受2XX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但全村群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修复水毁农田200亩,水毁河堤1100米,水毁道路800米。

——主导产业逐具规模,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该村优质良种核桃建园达540亩,中药材种植100亩,新发展的280亩优质柿子建园已全部挂果。全村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养鸡达5万余只,产值300万元,净收入100万元;10头以上养猪大户15户,年出栏达1500头,产值120万元,净收入30万元。有序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全村年劳务输出40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净收入达150万元。XX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72元。

——环境卫生规范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一是修建了100户沼气池,将农村不用的畜粪、桔杆等原料充分利用,酵化成气,解决了粪堆乱堆、柴草乱放现象。二是投资2500元修建了5个垃圾池,对全村的生活垃圾予以集中倒放和统一清理。三是制订了卫生公约,全村划分三个卫生责任区,各负其责,道路、庭院卫生定期打扫、定期检查,形成制度,使群众在卫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实施涂白工程60户。通过一系列卫生综合治理,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同时,倡导家家绿化、户户养花,美化庭院,对村庄中心区域进行了绿化,大力建设花果型庭院经济,每户栽植花果树木19株,全村村容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今年年初,他们又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总结去年来的成绩,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及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余人;开办农民技校,通过技术培训,使每户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专业技术。开办村民阅览室,充分利用省文化厅捐赠的5万余元书籍、光碟、乐器,组建40余人的村级乐教队,今年春节组织200余人的社火表演及文化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村级活动室、活动场地建设力度,修建农民文艺、体育活动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投资1万元,修建科普文化长廊,定期宣传科普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这个科普文化长廊成为全村的又一个亮点。

——战斗堡垒基础强化,干部作风深入民心。抓好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堡垒。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支部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支部书记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培训班,深入华西村等省内外考察学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高标准配齐党员活动室、办公室用具,各项目标任务、规章制度统一上墙,规范齐全。深入开展了“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全年培养红星党员5名,该支部分别被商洛市委、洛南县委、麻坪镇党委命名为标杆支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村组干部、广大党员遵纪守法,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深受全村群众拥护。

采取的措施

麻坪镇在新农村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抽调农、林、水、牧、国土、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干部为成员,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按照上级要求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深入调研论证,结合孤山村实际制定了远景规划。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参与。XX年3月孤山村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五次在孤山村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新农村建设决定和方针政策,市县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措施,宣传镇村的新农村规划和发展蓝图,把广大村民的热情、思想、行动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在建设过程中,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为建设美好家园献言谏策、出力流汗。

三是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一开始就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各个时期的具体标准层层分解任务,夯实各级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上下联动,资金捆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各级的投资总是有限的,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作用,麻坪镇采取资金捆绑的方式,比如组级道路硬化只投资水泥,群众投工投劳,每家每户的院落及出路镇村只提供机械,涂白工程镇村只补助每户2吨水泥,群众自己买瓷片并投工。

五是定期督查,严明考核。镇党委、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也列在年初为民承办的十件实事项目之首,定期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阶段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解决资金困难,督促群众上劳,督查站所、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并极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几点启示

孤山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是喜人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各级抓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一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还缺乏积极主动,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借机提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存在“上热下凉”,忙了干部,有的甚至包办代替,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建设的热情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重“硬件”轻“软件”还比较突出,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产业发展及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文化体育及村级组织自身建设等“软件”还跟不上,“软件”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四是急于求成。个别干部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这种急于求成思想会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实现。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前提,产业是支撑、“硬件”是基础、观念是根本、文化是动力、组织建设是保障,要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循序渐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二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以明晰的主导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三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资金捆绑。建设新农村没有投入就是一句空话。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新农村建设,要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韩国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成功,在于有一个好的机制,就是“以物代补,以奖代补”,政府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要求农民在各自的居民区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活动,鼓励农民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四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能把政府的扶持引导变为大包大揽,要重视组织和发动农民广泛参与,激发农民的活力、使广大农民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热潮。五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农村发展不只是要钱、要物、更要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形成学科技、谋发展、比观念慰然成风。六要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掀起根除“脏、乱、差”,向陈规陋习宣战热潮,制定规范化和长效性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图书室、娱乐健身场所、科技培训中心等,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七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村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村组干部用好新农村建设的物资,要廉洁自律不能违法乱纪;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6

然而,虽然出现“民工荒”,却并不代表农民工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少企业“招工难”,但不是什么人都缺,最缺的还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报告也表明,企业招工非常重视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83%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3%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这无疑对农民工的培训,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挖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近年来,面对城市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许多地方开始改变“就农业而抓农业”的思路,尝试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彻底摆脱“三农”困局。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一些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人口大大少于从事工业、服务业的人口,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但是农民自发向外流动,却面临种种困难。首先是观念转变难,全国除个别地方因为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农民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习惯外,许多地方的农民,对外面世界更多的是感到恐惧和无奈。其次是技能获取难,农民本身没有资金,又不知到哪里学习技术,因此对政府部门组织培训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齐齐哈尔通过“换位”思考,给农民“换脑”,正是因应这一新变化推出的新举措。转变干部和农民观念,是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同时他们又加大投入,打造农民工培训、市场对接、服务、信息四个平台,使大批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知名品牌”,提高了农民工的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了空间。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7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一)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目前, 我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 完全有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不少学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实施, 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也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完整的思路。但是, 也有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后果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 目前我国所提出和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很有可能演变为一次运动, 未必就能触及到困扰中国农村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只能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口。

(二)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主流学派:第一, 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 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 以拉动内需, 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一思路逐步为政界所认可。第二, 温铁军从现实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提出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实验, 在社会舆论方面影响很大。第三, 农村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则认为, 在新农村建设中, 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核心。文化建设要重于经济建设, 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增进, 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三种观点是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主流学派, 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此外, 茅于轼认为,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 而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进行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是历史性任务, 建设新农村也要服从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农民工要进城, 除了选择进入大中城市以外, 也可以进入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 因为中小城市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均衡发展, 减轻大城市压力, 创造中小城市就业机会, 让农民在家乡就变为城市人。同时, 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并向大中城市或小城镇转移的过程, 具体的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如果没有城镇化, 眼睛光看着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 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认为,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农民只有组织起来, 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 中国农村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 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 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 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 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 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贺雪峰认为,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层组织队伍, 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在农村人财物外流的现代化背景下指望农民内生形成秩序实在是不切实际。二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既然农民不能一下子转移出去, 又缺少快速增收的空间, 可以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做出文章, 从而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变得有意义, 保证在他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 却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茅于轼则认为, 现在的新农村建设, 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相矛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增加城市里的就业机会, 还有就是要让进城农民有自由创业的机会, 在医疗与教育上也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资金要靠多方面筹措。首先, 是把农民的储蓄用在新农村建设上, 并通过金融机构或私人借贷等手段加以鼓励。同时, 国家应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 以及在金融上给予各种支持,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鼓励城里人到农村去投资。在这中间, 发展农村房地产无疑可以分流部分城市人群, 因为农村房地产项目相比城市项目,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 茅于轼也赞同,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 不能盲目攀比, 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不同, 所以, 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贺雪峰主张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 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 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第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 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温铁军指出, 第一, 各级组织部门要取消或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办法,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重新设定考核指标系统,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 放弃以GDP论英雄、以招商引资论政绩的考核体系。第二, 要加强对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培训, 彻底转变地县两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三, 要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问题累积比较严重的地方, 应由中央和省级直接派驻工作组, 把和地方各种势力没有瓜葛的政治力量基层, 就得采取像“扶贫”、“整村推进”等方式。第五, 在农村资金要素缺乏的问题上,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着力培育农民的互助合作金融。

茅于轼主张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 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 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 但应该明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最终“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 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 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 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

四、评述和结论

以上学者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 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首先, 以上学者都认为建设新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温铁军更侧重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贺雪峰却对此保留意见, 认为基于中国农村分散、经济联系松散的现状, “农民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贺雪峰主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 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茅于轼主张市场应是解决的手段, 首先应提高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的信贷途径和能力, 相信农民能实现资本增殖的能力。

其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课题, 当前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仍有理论探讨空间, 以下几方面还须改进加强:第一, 时下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国家政策解读上, 研究方式仍以经验性总结为主;第二, 研究者的视角多是“自上往下”从宏观层面看问题, 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第三, 研究者所选村落多是官员们树立的明星村和汉族区, 对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第四, 新农村建设是一动态过程, 应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作历时性分析。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必须加强政策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必要的对话和互动, 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围和实际探索领域,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北方经济, 2005, (12) .

[2]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 2006, (6) .

[3]茅于轼.乡村建设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 2006, (1) .

[4]茅于轼.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同时进行[J].城市开发, 2006, (4) .

[5]贺雪峰.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J].开放时代, 2006, (4) .

新农村建设综述 篇8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上一篇:天祝民族师范附属小学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下一篇:3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