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2024-07-26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共9篇)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篇1

提高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有很多不经意的机会和场合让我们可以锻炼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介绍一个新名称的时候,顺带介绍它的上一级所属类别和下一级所包含的别的名称或者同类型的其他东西,这样在介绍清楚一种东西的同时可以牵出很多别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相互关联。

比如说当孩子问什么是厨具的时候,你可以简单点直接回答成“厨房用的工具”,具体点的话可以回答成“厨具就是厨房用的工具的简称,比如锅是厨具,饭勺是厨具,锅铲是厨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厨具吗?”。

学之海全脑教育:http://

http://

这样就启发了孩子自己去分析归纳了,然后如果孩子对对话还有兴趣你还想引申扩展的话可以接着提问:“厨房用的工具叫厨具,那喝茶用的工具你知道叫什么吗?”,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会答对的,这样就又启发了孩子的联想类比学习能力。

有时候通过类似玩游戏的方式也能启发孩子的归纳总结。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我家楼道的灯原来都是触摸开关,突然有一天,一楼二楼的开关换成了声控的,于是关于开关我设计了一个话题。

接小明回家的当天,快到楼梯口的时候我故作神秘轻声对他说:“你别说话,先这样轻轻走”,到了开关下面,我轻轻对他说:“你大声叫啊~”,“啊~”,就这样,对孩子来说奇迹出现了,他很兴奋,我让他继续上楼看能不能把二楼也“啊”亮,二楼也亮了,他更兴奋了,跑着到三楼去叫,结果怎么样都不亮,面对他的困惑和提问,是时候介绍开关类型了。

我告诉他一楼二楼的是声控开关灯,三楼这样的是触摸开关灯,我们家的是按钮开关灯,控制开关的方式不一样。这是第一次介绍开关方式.之后的几天,每次上下楼梯都会有意无意提及这个开关话题,比如让他别说话只是用力跺脚或者敲打东西或者咳嗽一声或者打个喷嚏,看看这样能不能把灯打开。学之海全脑教育:http://

http://

一段时间后的某一天上楼,我突然提问:“你知道控制灯的开关有哪几种吗?”,出乎我的预料,他直接回答:“有声控的,触摸的”,“还有呢?”“还有按钮的。”

就这样,一个有关开关类型的问题他直接就掌握了,而且是他自己理解了问题,自己做了思考归纳和总结,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提问过。生活中充满琐碎,但是只要你用心,每时每刻你都能抓住教育机会.详细情况请点击官方网址:http://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篇2

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是高一物理甚至整个高中物理的重要问题, 其核心是通过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或通过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 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其实除此以外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以找出最简洁的方法, 提高解题的效率.求解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利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求解

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点非常重要, 要特别注意强调.因为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只是求a或F合, 求出的a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才有用武之地, F合也只有恒力才能合成.

二、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该方法只适用于已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求力的情况, 不能用于求解运动情况.使用该方法求力时要熟悉平衡条件的各种不同表达形式.

三、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使用该方法也是有条件的, 也就是物体只有重力做功, 或者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用该方法有时可以快速解题, 学生也容易掌握, 但容易忘记使用条件, 而且该公式只能用于求速率或高度, 一般不能求运动的位移.

四、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使用动能定理没有条件限制, 但学生不习惯使用, 使得这种方法解题的优越性学生很少体会到.

五、利用动量定理求解

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少有学生愿意用, 而且动量定理还涉及方法问题, 一不小心学生就会因为正负的方向问题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但在处理变力作用或瞬间力的作用问题时用该方法往往可以很快得到结果.

六、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在遇到碰撞、爆炸等问题时通常使用这种方法求解, 同样要注意速度的方向性.

下面以几道常见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体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例1】 高中物理第一册 (必修) P116——例题

一架喷气式飞机, 质量m=5×103kg,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3×102m时, 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k倍 (k=0.02) ,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解法一:由运动学公式:2as=vt2-v02求出a,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am=F-Ff, 即可求出F=1.8×104N.

解法二:由动能定理可得: (F-Ff) s=12mv2可直接求出F=1.8×104N.

解法三:由运动学公式s=v¯t=v0+vt2t求出t, 再由动量定理 (F-Ff) t=mv, 即可求出F=1.8×104N.

点评:像这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 很多学生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用“解法一”, 因为这种方法最先接触, 也好理解, 所以最有把握做对, 因而放弃了对其他方法的尝试, 从而导致对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使用越来越少, 到必须要用它解题的时候已经忘记公式是什么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具有优越性, 笔者还把题目的已知条件s=5.3×102m 改为t=20s, 其他条件不变, 让学生再用这三种方法求解F, 然后看看哪种方法比较快捷, 学生有的不用计算就知道用“解法三”快了.课后笔者又布置了两道类似的题目加以巩固, 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2】 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 P18——习题B

如图1所示, 用0.5kg的铁锤钉钉子, 打击时铁锤的速度为4m/s;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零.设打击打击时间为0.01s, 求打击时铁锤对钉子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

错误解法:由运动学公式a==ma=F-G, 即可求得F=205N.

正确解法:由动量定理得 (G-F) t=-mv0, 可解得=.

点评:很多学生在此之前发现老师要求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题目用牛顿定律也能解出, 为了保险起见, 别的方法再好我也学不来, 就只认准了牛顿定律, 从而忘记了使用条件.在这道题的情况下, 物体是做非匀变速运动的, 是不能用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求加速度a的, 只能用动量定理求解, 而且求出的力只是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 而实际的作用力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例3】物体从高为h=2m, 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AB的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 到斜面底端B时进入动摩擦因数为0.2的粗糙水平面BC.不计在B处的动能损失, 求物体在水平面BC上滑行的距离. (g=10m/s2)

解法一:对AB段,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 其中s1=2h,

同理, 对BC段有:及,

由以上式子可求得在BC段滑行的距离s=10m.

解法二:对AB段,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对BC段, 由动能定理得

由以上两式即可得s=10m.

解法三:分别对AB段和BC段列动能定理可得和得s=10m.

解法四:对全程ABC, 由动能定理得Gh-μGs=0, 直接得s=10m.

点评: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数选择解法一, 中上水平的学生能用解法二或解法三, 很少有学生能用解法四.特别是数学不是很好的学生, 就算教师写出了解法四, 他也会觉得很奇怪, 怎么能列出这么简单的式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理解动能定理只涉及初、末状态的速度, 与中间过程如何运动无关, 这也正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所在。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篇3

1. 在新授课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不少数学结论是用归纳方法得出的,教师要创设情景,正确引导,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

例1:探索集合子集的个数.

高一数学,讲到子集个数时,很多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理由是没有学排列组合知识.其实,这一内容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方法观察、归纳、猜想,最终得到结果.

环节1:创设问题情景:从简单情形入手,感受集合子集个数与集合元素个数的关系.

空集的子集个数为 , 一元集{a}的子集个数为 ,二元集{a,b}的子集个数为 , 三元集{a,b,c}的子集个数为 .

环节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提出猜想.

从上面的结果,能否发现一般规律,猜测:n元集的子集个数为 .

环节3:验证猜想:你发现的结论对特殊情形成立吗?不成立,请再探索?成立的话,尝试证明.

环节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内在联系.

二元集{a,b}的子集与一元集{a}的子集的关系如何?

三元集{a,b,c}的子集与二元集{a,b}的子集的关系如何?

……

n元集{a,b,c,…}的子集与(n—1)元集{a,b,…}的子集的关系如何?

经过探究,学生不难发现:

二元集{a,b}有4个子集:Φ,{a},{b},{a,b}.前两个子集是一元集{a}的子集,而后两个子集是在一元集{a}的两个子集中,分别通过添加b(二元集{a,b}比一元集{a}多出的元素)得到的.

三元集{a,b,c}的8个子集中有4个子集(Φ,{a},{b},{a,b})是二元集{a,b}的4个子集,其余的子集是在二元集{a,b}的4个子集中,分别通过添加c(三元集{a,b,c}比二元集{a,b}多出的元素)得到的.即在Φ,{a},{b},{a,b}这4个集合中加入元素c,可以得到三元集{a,b,c}的另外四个子集: {c},{a,c},{b,c} ,{a,b,c}.

环节5:证明结论:可否证明n元集的子集个数为2n?

设n元集的子集个数为f{n},则可得出f{n}与f{n—1}的关系:

从子集个数上看,每增加一个元素,子集的个数就加倍,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规律,即对有关自然数问题,由1到2,由2到3……由n到n+1的递推规律.利用这条规律,可以发现f(n)=2f(n—1),这样即有:f(2)=2f(1),f(3)=2f(2)=22f(1),f(4)=2f(3)=23f(1),f(5)=2f(4)=24f(1)……以此类推,可知f(n)=2f(n—1)=2n—1f(1)=2n,因此,n元集的子集个数为2n.

经历探究获得的结果,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现成知识更有用,学生不仅收获了结果,还掌握了发现的方法以及证明的方法,既有归纳,又有演绎,是活的知识与活的方法.

2. 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利用课本或资料中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归纳发现更深刻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例2:“自然数方幂和公式”的发现.

有这样一道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n2=.那么,该结论是如何发现的呢?请进行研究,并将结论推广.

环节1:创设情景,引导发现.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S1(n)=1+2+…+n=,自然可以考虑它与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妨从最简单的具体数开始.设S2(n)=12+22+…+n2, 将Sn列表如下:

由已知结果探索未知,主要是探究S2(n)与S1(n)的联系.作差? 规律不明显. 可考虑作商,考虑的值的变化规律:

当n=1时,有=1;当n=2时,有=;当n=3时,有=;当n=4时,有=.猜测=,从而S2(n)=12+22+…+n2=.

环节2:检验猜想.

取一些数进行验证,不难发现当n=5,6,7时结论都正确,再取一些比较大的自然数进一步验证,均可知该结论正确.

环节3:证明猜想.

(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

(2)由于(k+1)3—k3=3k2+3k+1,分别取k=1,2,3,…,n得:

23—13=3×12+3×1+1,33—23=3×22+3×2+1,43—33=3×32+3×3+1,…,(n+1)3—n3=3×n2+3×n+1.

以上等式相加得:(n+1)3—13=3×(12+22+…+n2)+3×(1+2+…+n)+n,

化简得:S2(n)=12+22+…+n2=.

本方法是根据立方和公式,采取裂项求和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环节4:回顾反思,扩大成果.

发现规律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S1(n)=1+2+…+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可猜想S2(n)=12+22+…+n2是关于n的三次函数.

假如这样,可以设S2(n)=12+22+…+n2=an3+bn2+cn,

取n=1,2,3,4得一个方程组,即可求出a=,b=,c=.

当n=4,5,6时公式成立,因此,对任意的正整数均有S2(n)=

12+22+…+n2=

成立.最后再根据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环节5:本题采取的方法是将高次与低次进行类比(降次类比),通过归纳发现一般规律.

思考:除了上述发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证明的方法吗?

至此,可进一步探索:13+23+…+n3=?,14+24+…+n4=?及1k+2k+…+nk=?

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每次得到新结果又反思回顾,产生新的猜想,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数学素养在探索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归纳推理的意识,把“归纳推理”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才能实现归纳与演绎能力同步发展.由于归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要引导学生重视归纳时特例的数量要尽可能多,从多个特例中去概括、发现规律.历史上有很多错误的猜想都是因为特例的数量太少而导致错误,如著名的费尔马猜想就是只通过前四个自然数,提出形如[2][2][n]+1(n为正整数)为素数的结论,后被数学家欧拉用一个特例,[2][2][5]+1=274177×67280421310721便否定了这个猜想.

其二,要按照归纳推理的基本步骤,归纳的结论要验证,并尽量用演绎推理给出证明,通过证明使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篇4

南阳市二小

刘佩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知识的归纳能力属于学生的应用技能。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从理念的更新到行为的跟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教为主”的讲授形式逐渐被以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以学为主”的形式所代替。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分享等等学生的主体行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我们也看到,课改的目光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复习课成了被课改遗忘的角落,尤其是学生进入高年级以来,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增多,需要学生理解内化并灵活运用的知识越来越多。如何在学生学习新知之后,能够自觉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本身的知识体系?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一直都在苦苦地追寻这个答案。

所谓归纳,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进而得出一般的结论。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从很多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部分,归为一类,概括出它们的要点。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比较系统的知识,关联性较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和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组成知识网络的话,不仅能加深巩固旧知识,能促进新知识的内化。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从归纳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

而一个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他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就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一个学生不停地学习,若不注意归纳总结,一边学习,一边忘记,就做了无用功,其收获甚少。许多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习惯的重要性。它甚至比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归纳每天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提倡学生每晚过一遍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回想一遍:这一节课有几个问题?哪些理解哪些不理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类似或者有联系?在脑海中过完电影后,可以把知识的精要、梗概、脉络等提纲挈领地复述出来,也可以写成一篇数学日记。有人把这个过程比喻为“反刍”,就像牛一样,在休息时让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我们认为,这种对知识的反刍不仅使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了回顾,把新学的知识纳入旧有的知识体系之中,而且,天长日久的积累,学生养成了及时总结知识的习惯。

二、归纳每个知识的重难点

数学的每一节,每一章都有重点难点.调动学生归纳出来,并下功夫掌握住,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要害,对整个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圆”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就是:什么是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只有真正明白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在遇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题时,才能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三.归纳总结题目的类型。

学生们经常会发现,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可是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这就是没有对学过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原因。

数学题是无限的,而常见的问题类型是有数的。数学学习就要归纳出常见的问题类型,通晓各自特点,掌握彼此的解题规律。对于小学数学练习中,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我们要把每一道题都思考理解透彻,然后总结出解题方法和规律,然后用于解决一类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这样认真做了,就可以脱离题海,真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自由。因此整理归纳题型,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学生也要学会自己做。当学生会对所做的题目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学生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四.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

知识点的学习是零碎分散的,缺少归纳整理,就如同废品收购站一样,乱七八糟,混乱不堪;有了归纳整理,才可以理清关系,巩固所学,形成合力,构建起强大的知识网。如在整理几何知识时,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在平面图形中,从简单的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再到由点和线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周长怎样计算?面积怎样计算?在立体图形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圆柱和圆锥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样计算?

通过这样的整理,使以前学过的概念、公式、单位换算等等零散、繁杂的知识,分门别类,条目清楚,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而每一个知识点都能从框架中找到它的位置。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降低遗忘的有效方法就是归纳总结。

五.归纳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提倡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把自己在习题中、考试中错的题目收集起来,在错题集中发现自己哪一类题目容易出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来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反思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自己的不足,找到下一步学习的目标,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纳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在自省中成长。

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书 篇5

1. 《成为作家》-关于写作的各种困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让一些刚刚开始写作的人觉得望而生畏,甚至不敢堂而皇之地推荐给别人,仿佛是告诉别人,我要成为作家。

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一年前,刚刚开始写作之际,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书,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晨间写作之旅,持续了460多天。

这本书教会我的毫不费劲写作的方法我至今还在使用。

如果你也想开启写作之旅,强烈推荐阅读本书哦。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至少读一读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关于写作的各种困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成为作家《。

这本书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我读了两遍。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写作技巧上的贡献,而是写作认识方面的贡献。

而且,我们关于写作的种种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对我帮助最大的一点就是“如何毫不费劲地写作”?

朝不费劲的写作努力: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

尽可能地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

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夜的梦,如果你还能记得的话;前天的活动;真实的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

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

你写得好坏或有用与否并不重要。

第二天早上重新开始,不要重读你已经写下来的东西。

记住:一定要在你没有进行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

在你整个写作生涯中,不论何时,只要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即使才思最敏捷的作家也会时不时遭遇这样的危险),记住把铅笔盒纸张放在你床边的桌子上,早上醒来就开始写作。

在我过去450多天的写作旅程中,我一直使用这个方法。

每天早上起床,简单洗刷之后,就坐在书桌前写作。

而且在写作之前,不阅读任何文字。

很多人,可能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看微信,或者阅读一些资讯,但我在写作之前,什么文字都不阅读,直接开始写。

2.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

这本书相当于是村上春树自传体式的文集,这本书也是村上春树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

这本书记录了村上春树关于跑步和写作的事。

村上春树是一位生活非常规律的作家,也是一位非常自律的作家。

他每天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持续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此。

在这本书中,村上春树谈了小说家或者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

对于初学者,当你决定开始写文章,你要意识到,写作除了才华,还需要集中力和耐力。

写作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

小说家或者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

第一,才华。

接受采访时,常常有人提问:“对小说家来说,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无须赘言,当然是才华。

倘若毫无文学才华,无论何等热心与努力,恐怕也成不了小说家。

说这是必要的资质,毋宁说是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燃料,再出色的汽车也无法开动。

第二,集中力。

才华之外,如果再举小说家的重要资质,我将毫不犹豫地举出集中力来。

这是将自己拥有的有限的才能汇集,尔后倾注于最为需要之处的能力。

没有它,则不足以办成任何大事。

有效地使用这种力量,就可弥补才华的.不足与偏颇。

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小时。

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里,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我以为,哪怕拥有横溢的才华,哪怕脑子里充满了秒思,假使牙痛不已,那位作家恐怕什么东西也写不出来,因为他的集中力受阻于剧烈的疼痛。

第三,耐力。

继集中力之后,必需的是耐力。

即便能够一天三四小时集中意识执笔写作,坚持了一个星期,却说“我累坏啦”,这样依然写不出长篇作品来。

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至少读一读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向村上春树学习写作—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

3. 《月亮和六便士》—你敢听从内心的召唤吗?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有段时间在简书很火,在简书的首页好几次看到这本书的读后感。

我也看过一两篇,有一篇是简书签约作者徐沪生写的,他就是看了《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辞去了程序员的工作,开始写作。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的是,或早或晚,思特里克兰德会拿起画笔,听从内心的召唤,开始画画。

作者毛姆在书中深入讨论了艺术与创作。

思特里克兰德的灵魂中深深埋藏着某种创作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所掩盖,但却一直在膨胀壮大,直到有一天,完全把他控制住,逼得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

正是这种创作欲,让他抛弃过去,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思特里克兰德去世之后,与他相熟的布吕诺船长这样评价思特里克兰德的创作欲。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他的创作动机很纯粹:我只不过想把我所见到的画下来。

有时候动机越纯粹,越有强大的力量。

对我自己而言,我开始写作,初衷也是很简单:只是想写自己的所想所思。

也是因为这个简单的初衷,让我有力量一直写下去。

在你开始写作之前,你也应该去思考自己开始写作的初衷,当你的初衷越纯粹,越有力量。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至少读一读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月亮和六便士》|你敢听从内心的召唤吗?》。

4. 《学会学习从认识自我到高效学习》—向作家学习写作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书中,作者举了16位伟人的故事,并且讲述了他们如何跨越障碍,最终确立自己的学习风格。

这16位伟人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德鲁克,本田宗一郎,歌德,涩泽荣一,香奈儿,爱因斯坦,村上春树,也有一些不是那么熟悉的日本作家或哲学家,比如夏目漱石,吉田松阴,福泽谕吉,木田元等。

除了学会如何学习,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如何写作,因为这16位伟人,大部分都是作家。

在谈到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也会谈到他们的写作方法。

比如斯蒂芬金,他坚持每天写两千字。

他曾这样评价写作的艰辛:“写文章就是呕心沥血地把文字一个一个堆积起来。”

斯蒂芬金和村上春树都提到了,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集中注意力。

(具体可参考《向村上春树学习写作—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如果能迅速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的学习。

第二点,持之以恒地写下去。

斯蒂芬金坚持每天写两千字,不写完两千字,绝对不会停下来。

村上春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小时。

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里,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他们并不是坚持一个月,两个月,而是长年累月,甚至是几十年都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至少读一读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你适合哪种学习方法?|16款伟人定制“原创学习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5. 《30天写小说》—如何用30天写出人生第一本10万字小说?

如果你一直都怀揣着写小说的梦想,却从未动笔,或者开始写小说了,却一拖再拖,到现在都没有完稿,那么,推荐你阅读《30天写小说》这本书。

我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小说,其实,我也没有准备要写小说的,正是因为看到《30天写小说》这本书,心血来潮,想要尝试一把。

在的2月份,用一个月的时间,我写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统计了字数,10万字左右。

同时我也发起了“30天写小说”的挑战《30天写小说,你敢来挑战吗?》,有26位报名,最开始打卡人数达到了23位,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有8,9位参与者写完了人生的第一本小说。

所以,当你开始行动,你就可以完成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本书也相当于“30天写小说”的指导手册,书中以一个星期为单位,有每周写小说的具体指导手册。

我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我可以写小说吗?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属于这个阶段的热情、困惑和精力,而它们对小说创作都各有价值。

我26岁时写的小说肯定与我30岁时写的小说不同,当然我50岁时写的小说与我30岁时写的小说肯定也不同,至少我希望有所不同。

如此说来,这不正是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写小说的最好理由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写出新的小说。

如果一味往后拖延,那么我们本来有望写出一本好书就可能会被错过。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至少读一读我之前写的读书笔记《如何用30天写出人生第一本10万字小说?》。

6. 《文心》——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这本书也是在简书看到@鼹鼠的土豆,@白教主,@清芷写的《文心》的书评,看完之后,当天在当当下单买了书,第二天到货开始阅读。

萧秋水老师在文章《你写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人看》,讲如何写作的时候说道:“一本《文心》(叶圣陶、夏丏尊著)读至少三遍,照着里面说的法子练,也是反复练,用一生的时光去练。”

这本书是由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大师合作撰写的一部关于如何读写的书。

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每一篇文章都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写的,读起来很有趣。

这本书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收获“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

《文心》里有这样一段话: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

这是就读书说的。

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而写作《文心》的两位大师夏丏尊,叶圣陶在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做了儿女亲家。

他们俩决定将这本书送给孩子们做礼物。

而朱自清为《文心》写了序,他也将这篇序作为孩子们的订婚纪念。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书 篇6

关于思考方式的经典之作

推荐理由:一本讲解表达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成金字塔,首先你必须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2.向读者灌输思想观点的最有效途径是自上而下进行。

3.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与希望得到的结果之间是否有差距。

2、《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推荐理由:信息爆炸的年代,尤其需要我们对信息的判断力。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宁可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也不要在缺乏论据、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

2.一个成功的、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

3.事实上,我们经常认为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是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这种对问题产生情感卷入的危险性就在于,你不能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

3、《批判性思维工具》

风靡美国50年的思维方法

推荐理由:学会做思想的主人,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本书呈现了一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些方法论。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你要强迫自己做出行动,看看自己有哪些选择,并且判断哪种选择才是最好的。

2.在互联网上搜索网站或网页时,要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3.电视上的东西大部分是肤浅的,因为大多数电视节目都是以参与和娱乐大众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挑战思维或者教育大众。

4、《你的灯亮着吗?》

发现问题真正的所在

推荐理由:认清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这本书要表达的主旨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问题其实就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

2.问题最难以处理的部分恰恰是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3.不管看上去如何,人们很少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5、《系统思考》

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

推荐理由:面对复杂问题,脑子转不过弯来?它讲述怎样用系统思考来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构建逻辑,全局思考。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即使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中,可能没有一个人在关注全局。

2.绝大多数交流不畅都源于未能理解他人的基本信念,未能理解他人深信不疑的心智模式。

3.良好的沟通基础必须反映现实——但是,应该是谁眼中的现实?我们每个人所说的现实可能相去甚远。

6、《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我们怎样决策

推荐理由:这本书用一些小故事来说明我们的大脑决策机制,并纠正了一些有关“情绪危险,理智至上”的错误观念。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没有情绪的大脑不能做决定,不能设定目标。

2.疯子是只剩下理智的人。

3.大脑可以分为有意识思考的理性脑和无意识思考的感性脑,他们分别管理理智和情绪两个系统,人们会通过不同的情况来作出不同的决定。

7、《简单的逻辑学》

逻辑知识的入门读物

推荐理由:把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要讲逻辑。

三句话感受一本书

1.事件和事物都是客观的,事实可以客观,可以主观。

2.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实验教学

总结能力 归纳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16-01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规律,不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也能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自主内化,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课堂小结几乎都是教师包办,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老师进行简单的知识罗列和回顾。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笔者从生物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做了一些尝试与思考,现将点滴心得简述如下。

一、寓静于动,在操作中总结

学生实验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对生物知识学习形成具体、鲜活的感性认知。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延续生物实验活动的整体性,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思考边归纳,将静思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和实验注意事项的积累,使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实验动作或实验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如此学生的总结归纳才显得更加生动、详实。

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内容时,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没有机械地组织学生回忆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而是出示了一组问题:①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②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③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作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二、由繁入简,在图文中总结

总结归纳的内容并非一定要诉诸文字,以图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可以让原本繁杂凌乱的生物知识要点变得简单而又生动。在进行图文式的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图文注入更丰富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

如在教学“人体的泌尿系统”这一部分实验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运用Flash制作的课件,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再次感知了尿形成的两个过程,即过滤与重吸收,使得原本抽象的生理过程变得具体鲜活起来。在动画的辅助下,学生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真正理解肾小管对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感受到肾脏的重要性。

三、转曲为直,在洞察中总结

观察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积累实验经验的重要形式,它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引导学生在观察完成对生物实验的归纳总结,加深对实验现象的认知印记,能够更直接、更清晰地把握实验规律。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强调重复观察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之间的差别,从而在归纳总结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在教学“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这一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内部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一段猪小肠,指导学生分析猪小肠与人小肠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并用小肠内表面拆叠纸模型强化学生的感知。通过观察和领会小肠皱襞的作用,学生认识到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从而对人体消化和吸收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

四、化腐为奇,在愉悦中总结

与其他教学环节一样,实验后的归纳总结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传递给学生快乐的学习感受,将会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环节变得生机盎然。因此,教师要将生物实验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倾向,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展开归纳总结。

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实验时,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现了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最后教师将视频定格在破土而出的幼苗上,并展开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用饱满而又深情的语气告诉学生:每当看到这幅画面,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你们,因为你们就是这样一颗颗种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无论是批评还是教育,都是希望你们能够茁壮成长。这样的总结方式,使得师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回味长久。

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后的总结归纳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总结和归纳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在动手、动眼和动情之中,更加突出生物实验的本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毕业实习报告总结归纳归纳体会 篇8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进一步了解 java 开发的相关知识,掌握 java 开发的基本技术,丰富 java 开发的实战经验。学习SQL 的基础知识及正确的运用方法,和有用的相关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通过实习,巩固大学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了解软件开发的思考角度和主要流程。为毕业之后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并且能够更好的工作,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了 Unix 开发环境(Unix 系统原理,Unix 常用命令,Unix 开发环境);java 语言基础(算法基础,常用数据结构,企业编程规范);java 面向对象,JDK 核心 API;并做了一个“在线考试系统项目”。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了 SQL 语言(SQL 语言基础和提高,SQL语句调优);Oracle 数据库开发,PL/SQL;javaSE 核心编程;XML;JDBC;并粗略的完成“在线考试系统”的数据部分。第三阶段:主要学习了 HTML/CSS;javaScript 核心;Servlet/JSP;Ajax;javaScript框架;SSH 三大框架;并完成了当当书店项目。

三、实习时间 2014 年 02 月 24 日~03 月 21 日 四、实习地点 在北京尚学堂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桥东建材城西路 85 号神州科技园 B 座。

五、实习企业概况 北京尚学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 JAVA 技术开发、培训、咨询为一体的软件公司。公司由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 IT 精英人士创建,主要成员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毕业于国内着名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并都曾就职于国内知名 IT 企业,如:IBM、搜狐、中软国际、清华紫光等。

公司成立以来,已经为国内数百家软件企业输送将近数万名 JAVA 人才,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企业的骨干。2009 年,从我公司培训毕业的学员(毕业后一个月)就业率就达到了 95%,平均薪水达到了 4672 元。公司同时对外承接各类型软件项目,已经完成的项目有石家庄市中国农业银行支票汇兑系统,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内部 OA 系统,西安农林畜牧局 CMS 项目等。

北京尚学堂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全国众多城市设立办事处,在西安、长沙设立分公司。公司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领先的集项目开发、人才培训、企业内训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六、实习内容 第一阶段

在 java 初级,我们主要学习了 J2SE,包括 JAVA 开发基础知识、Eclipse 开发环境、J2SE7.0API、J2SE7.0 新特性、多线程技术、Socket 网络技术、RegularExpression、Java 反射技术、Properties 技术、各种实战设计模式、JavaDebug 技术、面向对象设计原则详解、实例解决面向对象设计、面试题内部详解、面试答题技巧详解、AWT/SWING 技术。

第二阶段

数据库技术、JDBC 技术、HTML&CSS&JavaScript、Jquery、Http 协议深入、JSP&Servlet、JSTL标签库、XML 技术、DWR 框架、Oracle/SQL。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流行 Web 框架简介、MVC 模式,还有在 java 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了Struts2、Hibernate、Spring 三大框架,JBPM 工作流技术深化。

七、实习感想 大学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

第一次参加专业实习,让我明白了大学生生产实习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专业实习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四个月的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专业实习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通过在达内的实习,让我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缩短了我与社会接轨距离。让我懂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盲目地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

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同时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教师评语

实习成绩:

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书 篇9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地理思维逻辑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研究意义上来说,它符合有关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充分地体现了有关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文学素养,对于应对高考和日常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价值,同时也为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逻辑的运用提供服务。通过新课标的归纳法以及演绎法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简单分析,归纳出有关归纳、演绎法在范围和策略上的双向结论。

关键词:高中地理;归纳法;演绎法;教学

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它们担任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归纳演绎法与地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归纳演绎法这样新的地理思维方式。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对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在高中地理中有关归纳法的应用

要想将教学达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运用一种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运用归纳的方法来进行归纳学习,因为归纳法的学习比较符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有关地理教材的很多内容本来就是运用归纳的方法说明的,特别是在基本的理论学习部分。就是说,归纳法也是有关教材编写的一种方式,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思路,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感知地球和宇宙的存在,并思考有何共同的性质特点,积极地引导并推理出有关天体的特征和概念。

二、有关地理演绎和归纳的教学意义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要形成具体的逻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关高中地理教学要将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及对地理的认识上,这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详细分析。归纳出有关的地理原理从而演绎出实际的案例,对人与地的关系进行深入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归纳法中应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一)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归纳

对于地理的教学目的就是因图识地,而这里的地是指实际的现象和相关的地理事物,而理是指相关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对于地理的学习,要尽量从地理的实际现象出发,进行逐一的归纳和概况。

(二)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灵活地运用归纳方法

对于那些地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学习归纳的方法。将地里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只有对有关事物进行深层的理解和分析,才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现象和事物,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对于学习条件的改变,创造性地归纳和总结

对于现代各种媒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关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更加有条件地将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且说明,这让学生对各个地区的实际现象与地理事物有了更详细的说明和了解,更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有关地理演绎法的现状

通过对有关文献与书籍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对于地理的演绎法在实际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有专家认为在地理教学中的演绎法是学生对地理的本质与特征及实际的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有四个主要的方面:首先,要对地理的原理和规律进行学习,然后要进行归纳和概括,形成具体的概念;再次要运用一般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最后运用实际的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主要在教学中强调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可以运用到的规律和逻辑的思维能力,来通过演绎的方法去推理解决问题。

五、演绎法在地理中存在的范围

(一)在有待解决的地理问题上,其思考的出发点是否为比较理性的知识

从地理的内容上来说,可以将内容划分为地理的分布和地理的演变以及地理的名称等方面。有关地理的理性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均处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因此,相对于有关感性的知识来说,较理性的知识更适合运用演绎法去进行分析解题。

(二)对于在逻辑学中运用的演绎法我们可以知道,演绎法是从一般情况到特殊问题进行的推理

对于地理演绎法是从原理的认识和地理的规律进行思维分析的方法。因此,在一些地理联系题中蕴藏着四海皆知的一般性法则,然后再加上题干中有很好的特殊情景,这时就可以运用推断演绎的方法进行解题。在地理解题中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法中比较常用的推理方式。

六、有关地理演绎法的特征

(一)地理演绎法具有“地理性”

首先,从地理演绎法的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的地理知识较适合于地理演绎法。地理演绎法和其他科学的演绎法相比,在实际的逻辑上不是很严密,对于地理演绎法中主要是对于三段论的应用,但是其他的演绎推理形式在地理的解题运用中却比较少。

(二)地理演绎法具有“区域性”

在现代地理学的领域中,将综合性与区域性在地理学中视为两大特征。地理演绎法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适用,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三)地理演绎法在实际的适用范围中具有“局限性”

尽管将地理的理性知识视为地理演绎法适用范围上的研究,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可以运用演绎的方法来进行解题分析。比如,在有关酸雨成因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上。虽然两者都可以划分到理性的范围之内,但是学生在学习该方面内容时只要直接掌握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演绎。

七、有关高中地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相关总结

本文对高中地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地理推理能力在学科中广泛研究和应用

对于地理的推理能力在学科中是比较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日前对于有关地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在地理的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实际推理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实际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进行发展分析,并发现演绎法和归纳法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法。

(三)归于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学习的有效手段。而对于老师来说,在地理中使用归纳演绎法要做到灵活地运用,从而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地理学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还要积极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培养有关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演绎和归纳的能力。这也是对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地理归纳总结和演绎能力进行具体的阐述,通过对地理课程的解析而整理出演绎归纳的方法。本文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演绎归纳法做了有关介绍。总结出有关课程目标的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从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演绎思维和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要对相应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希望能给相关学者带来有益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伟,曲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2]叶回玉.地理学科高中生运用演绎推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04).[3]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刘曦.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5]许青山.归纳与演绎 共性到个性:科技史复习个案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01).[6]陆勇.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2(06).[7]李黔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7.(作者单位 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谈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读后感下一篇:情境识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