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

2024-06-09

登鹳雀楼教案(通用8篇)

登鹳雀楼教案 篇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登鹳雀楼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登鹳雀楼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诗句内容,回答课后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的鹳雀楼上观看景色,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ù,独体字,两笔。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m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èng,读后鼻音。独体结构。有7笔。层:c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人()日()

入()目()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导读课文,适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1.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2.指名试读试讲后,教师精讲点拨:

第一句:白日:此处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大海尚有千里之遥,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第二句: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更;再。这句诗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也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三、体会诗的意境

1.引导思考: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1)这首诗写出了壮丽的黄昏景色。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阳依傍着群山缓缓下沉,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为止;放眼黄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浑壮丽之景,又有留恋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2)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观察美景的情趣。诗人面对日落水漾的壮丽美景,游兴未尽,不能满足,他急于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想看得更开阔更高远,于是写出了要看尽这千里风光,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四、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填空:

()依山尽,()入海流。

欲穷(),更上()。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组织一次登高的活动,让学生说说登高望远的感受。

2.收集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看谁收集的.多。

登鹳雀楼教案 篇3

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教学后记:

资料提供者:雨诺

登鹳雀楼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

3、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思》)

2、集体背诵,问:诗的作者是谁?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

二、解题,简介作者

登楼之后,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诵读全诗,想一想:诗人站在颧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诗人看到了什么?

(1)教学生字:依,入,指名试读。

怎样记住依

人和入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

(2)组词练习:衣()()入()()

依()()人()()

(3)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

3、诗人想到了什么?

(1)教学生字:欲,穷,目,指名拼读。

谁能想出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组词练习:日()()()目()()()

(2)指读三四行诗句

四、课堂作业

1、读读、抄抄下列词语,准备听写。

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仔细观察插图,指图上楼、太阳、黄河的位置。

(2)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

(3)出示:依有三个意思:A靠,依靠B按照C顺从

白日依山尽的依是什么意思?靠

白的意思也比较多,如A跟黑相对B清楚、明白C亮D空白等

尽的意思有A完B达到极点C全部用出D所有的等

诗中的尽是多少

(4)想一想:第一二行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看到的,他看到了什么?把你所想像到的景象说出来。

(5)朗读第一二行诗句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诗人想到什么?

(2)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

出示:欲,A欲望B要、希望C需要D将要

穷,A贫穷B完、尽C达到极点D推究到底

目,A眼睛B看C大项再分的小项D目录E标题

千里的意思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选择恰当的解释,想一想,欲穷千里目这句诗的意思

还得怎么样

更,A越发,愈加,更加B再,又

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可见这时诗人还站在哪一层?

(3)把第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4)朗读第三四两行诗句

(5)指读全诗

三、朗读指导

1、划出停顿处

2、练习朗读

3、指读评议

四、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欲,谷的捺改成点

楼,左窄右宽,共十三笔

2、其他要描红的字

穷:穴字头写的扁而宽

3、描红练习

五、课堂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白日依山尽,看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想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登鹳雀楼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

2、写字3个,认识新笔画学习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3、背诵 教学重点: 山的书写,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认字

教学方法: 引导法、图示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自学法、想象法

教具: 图片、识字卡、小黑板

学具: 生字卡、识字卡、10个*卡

导学步骤:

老师

学生

导课

授新

读诗

认字

写字

谈话: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去旅游 了好多地方,谁能说一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一个好地方。板书《登鹳雀楼》 放录音:《登鹳雀楼》 出示黑板 古诗 指导读 师范读 指导画出会认的字 检查的字 出示生字

1、山

2、日 抽生画太阳的形状

学习笔画:先里头,后封口 师用文具盒演示: 先进入,后关门。

3、板书目 抽生画眼睛 小结:以后有机会去鹳雀楼看一看。抽生说

齐读课题 整体感悟

画出节奏 生自由读,小组读,选出好的生表演读

生画出会认的字

同桌互认 给卡片排队 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生用△画出来

生观察图:中间高,两边低 口头组词 生画 口头组词、说话 生讨论写法

登鹳雀楼教案 篇7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夜宿山寺》。

2.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出示投影,教师指图描述。(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六).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适时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七)完成课后3、4题。

布置作业

登鹳雀楼教案 篇2

一、目之视点

视点 (这里指时空视点) 是人们观察或呈现对象世界时采用的时空角度和位置, 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的顺序。《登鹳雀楼》作者的视点既是固定的, 又是流转直至消逝的。通过了解视点, 能够感悟作者的思想, 更好地理解文本。

固定的视点。从诗的题目就知道诗人视点在鹳雀楼。诗人在登楼的过程中, 视点由低到高, 视线由高至低, 西望至“白日依山尽”, 东望至“黄河入海流”。随着诗人视野愈来愈宽, 诗的视域愈加宽广, 气势愈加非凡宏伟。

流转的视点。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假如我们亲临古鹳雀楼, 踏着诗人的脚印来到最高层, 上下左右瞭望四方, 感受古人之眼界、古诗之气度时, 定会诧异。因为我们向西极目远眺, 是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渭河平原, 看不到“白日依山尽”;楼下的黄河水正由北向南奔流不息, 向东远望更不见黄河踪迹。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 前瞻中条, 下瞰大河。”中条山位于鹳雀楼的东面偏南, 它恰恰挡住了我们遥望黄河奔流向东的视线, 我们看到的是“河流入断山” (畅当《登鹳雀楼》) 。那么, 作者的视点在哪儿呢?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古代诗人同画家一样, 并不受一时一地的局限, 被眼之目睹所障碍, 他们可以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 视线如沈括所说“折高折远, 自有妙理”, 他们的视点不是固定在一处, 而是分布在多层的散点。他们可以“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 , 可以“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 。《登鹳雀楼》正是如此。诗人在登临鹳雀楼后, 视点没有固定在鹳雀楼, 视线不受渭河平原、自北向南而流的黄河所局限, 也不受中条山所障碍。他心灵的眼睛不停地“更上一层楼”, 早已超越当下:既高远近前中条山, 又平远天下之山;既仰视当空白日, 又远望红日落山;既俯瞰眼下流水, 又深远入海黄河。诗人的视点, 既在立身处又在思绪辽远处, 既在鹳雀楼又在浩然长空。他的视点是流动的、折转的, 由高转平, 由仰转远, 由俯转深, 整个宇宙都在他的俯仰之间。

消逝的视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不断地攀登高楼、超越高楼。他用俯仰往返的视线抚摩、眷恋着万物, 而万物皆备于诗人, 来亲近、扶持诗人。诗人饮吸大山名川于胸怀, 山川吸纳着诗人之情之心。山川与诗人相互融化、彼此难分, “白日”“黄河”融化了诗人之心, 诗人之意浸入“白日依山尽, 黄问入海流”之境。此时诗人的视点由外物转向内心, 凝聚了相融在一起的“物我”。随着物我的彻底相融, 诗人达到了“与万化冥合” (柳宗元) 的两忘境界, 随之诗人的视点奇异般地消失了……

二、目之映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是诗人心灵与宇宙相融而出的影像, 它是诗人目之“映象”。该映象是一个多层立体画面, 具有表层、中层、深层结构。为了便于说明, 本文把这几个层次的景象称为浅景、中景、深景。

1. 浅景

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 可见描摹山水者繁多。与其他山水诗相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之浅景有以下特点。

一是日暮黄昏。浅景画面描摹的时间是“白日依山尽”之“尽”、“黄河入海流”之“入”时。此黄昏时分, 斜阳余晖染红天角, 返照山光水色, 与大海浑然一体。落日沉没, 大地渐暗, 暮色已起, 银灰色笼罩无垠大地。二是意象宏大。白日、高山、黄河、大海, 在中华文化中都是宏大意象, 内涵丰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摹的宏大意象, 白日运转落山, 大河奔流入海, 为天地注入无限生机。三是意象关联。“白日”为依山“尽”, “黄河”为入海“流”。大河滚滚北流, 经华阴, 抵潼关, 挟渭水转向东去, 越过三门峡, 奔赴无边大海, 与之交汇融合。宏大意象的交会, 动人心魄、高深莫测。四是空间浩大。白日在西方高山目之所“尽”处, 黄河远在东方海陆相连处。天上之景, 日月星辰、云霞虹霓, 而作者只绘白日一轮放置辽远。地上之景, 山川草树、楼阁亭台, 而作者只画黄河一线, 终极大海无边。这是诗人精心经营的位置, 画面空旷简洁至极, 构图恣意粗放, 浩气逼人。五是时空一体。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时间空间不可分, 如成语“日薄西山”“流年似水”就是例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时空一体的画面, 它既是时间的流逝又是物体的运动, 它是时间率领下的空间画面。

可见, 诗人描摹的浅景是一幅客观山水图, 它不同于“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而是把情感隐藏在景物中, 用几乎纯客观笔墨描述景象。这幅广袤的“千里”景象, 就是黄昏时分率领下的“白日”、高“山”、“黄河”、大“海”构成的气势恢宏的时空一体图画。

2. 中景

浅景恢宏雄伟, 特点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诗的关键字“尽”和“流”, 细细咀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感受诗中描写的时空动态变化, 由浅景进入中景, 体会其味。

时间的流淌。从诗句之间的关系看, “依山尽”的“尽”为仄声置于句末, 突出了时间较短;“入海流”的“流”为平声位居句末, 突出了黄河入海交汇的持续时间较长。“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到长久的时间。从诗句内部关系看。在古人意识中, 日出日落、大河奔流不息就是指时间永恒流动;与时间永恒流动相比, “依山尽”和“入海流”突出了日落和黄河入海之水交合消失时间相对较短。“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入永恒的时间流中。

意象的运动。“白日依山尽”是白日西落的过程, “黄河入海流”是黄河向东归入大海的流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是:太阳的运转—与高山相交—日的隐去, 黄河水的流动—与大海相汇—黄河水的消失。意象的运动惊心动魄, 极富意蕴。一是日的运转、河的流动。“尽”“流”是日的东升后西落、大河由西到东奔腾不息入海的节点, 由此可以想见浩瀚长空、无垠大地上, 太阳的运转和黄河流动的完美运动轨迹。二是意象与高山、大海相交。“依山尽”“入海流”都是意象之间的相交, 特别是“黄河入海流”, “河”“流”都是平声, “河”“海”“流”都有三点水, 这从字音和字形上突出了大河与大海交汇的气势。三是意象的消失。“依山尽”之“尽”、“入海流”之“入”, 就是白日隐于山后、黄河水融于大海, 最终的消失。

空间的变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描述的浩大空间, 是从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变幻过程。灿烂, “白日”在字义 (白指日光) 和字形上 (白和日都由“日”构成) 突出了绚烂的太阳及灿烂的大地;苍茫, 白日依山“尽”, 凸显了日落时天穹的转暗、大地的昏黄、宇宙的苍茫;虚无, 遥远的白日、入海的河水, 意味着对于近在咫尺的忽略, 对于当下事物的省略, 使得浩大的空间尽显神秘虚无。

由上可见, 中景是一张具有动感的视频截图, 一幅充满张力的画面。它是一幅意象运动相交到消失、时间短暂到长久、空间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宏大场景。《易经》曰:“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 “无往不复”是中华传统的宇宙观。“尽”“流”突出的是“无往不复”的关键节点, “往”之终点和“复”之起点, 隐含了消失必会再运转, 短暂一定长久, 苍茫虚无必然再浩大灿烂的观点。中景实际上就是无住不复的宇宙。

3. 深景

由中景到深景的暗道仍是“尽”和“流”。我们只有在仔细体会中景滋味之时穿越其通道, 才能隐约感受到深景的存在。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 “一切消失者, 只是象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诗人所描绘的“尽”与“流”就是消失之景, 是时间的流逝、灿烂的隐退、白日的落山、黄河的远去。它们象征着“道”。宗白华说:“‘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 “‘道’就是实中之虚, 既实既虚的境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写的就是从有到无、从有限到无限、从实到虚, 也就是既有既无、既实既虚的境界。可见, 深景就是既实既虚的大道境界。

目之“映象”的浅景、中景、深景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区分的, 实际上目之“映象”是个多维立体的半透明结构, 它是一个完形, 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有外在之形、内在之真和核心之道, 它既描摹宇宙大地的浩瀚恢宏和无往不复, 又表现了诗人对道的思考, 与天齐的胸怀和境界。这个整体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是主客不分的一元体。

三、目之超越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哲理名句, 它告诉人们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穷”字在这里是穷尽、穷究的意思, “千里”指广袤的世界、宇宙, “更”指再、继续, “上”指攀登、提高, “层”指层次、境界。登高望远的深层含义, 就是如果要想看到、看清、看透世界宇宙, 既能看其表层, 又能观其中层和深层, 就需要不断攀登, 提高层次, 提高人生境界。

“欲穷千里目”, 就必须“更上一层楼”, 提高人生境界, 超越眼睛之看。根据目之视点和目之映象, 目之超越有三个关键。一是超越目之固定视点。目不能受所在位置的限制, 要努力达到“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使心灵得到解放。二是超越目之所见。“五色令人目盲”, 不能被眼见所障蔽, 要看透世事, 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三是超越自我。要达到物我一体相融的“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同根”的境界, 从而对宇宙、人生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

“更上一层楼”就是超越眼睛、超越自我, 最终使精神得到自由, 攀登至人生的最高层。此时人的灵魂得到释放, 视点得以流转, 既能望远世界表象, 又能深探宇宙奥妙, 人与物相融合, 灵魂得以逍遥自在。

阅读古诗《登鹳雀楼》, 通过诗人目之映象, 可以感受宇宙的广袤和奥秘, 体验诗人的广阔眼界和深邃目光;通过古诗哲理名句, 能够直接感受诗人目之超越, 理解古人深刻的思想;通过诗人流转的视点, 更能感受古人灵魂的自由和与天齐的人生境界。总之, 通过诗人之“目”, 既可以感受古诗雄壮气象, 体会其中道理;又可以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感受诗人的胸怀和气度;更能修炼自我, 使自己也努力做到穷尽千里。

经典名著《登鹳雀楼》 篇3

据《清一统志》,旧楼在山西蒲州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世事沧桑,河道变迁,尽管当年的鹳雀楼已淹没于黄河中游,今目的鹳雀楼已非故物,然而诗人的绝唱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和享受。

《登鹳雀楼》是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包含白日、山、黄河、海四个意象(image)。何谓白日,有人说是太阳,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的本体,而是明晃晃的日光。实际上它有双重含义,一重指太阳,另一重指的是与黑夜相对的白天,曹植诗《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郭沫若词亦有“东方白”之句,白日者,白天也,光明也。原因是白天、光明与“日”是紧密相连的。

“依”不仅有“依傍”之意,太阳、整个白天以至于光明依傍着中条山冉冉消失了,作为诗眼,“依”饱含着感情,白日不仅依傍着山,白日还依依不舍的消失在山的那一面,诗人凝视着这一情景,是眷恋、是惆怅、是赞美,确实难以言表。

秦晋高原是壮丽的,郁郁葱葱的中条山是高耸的,太阳不仅消失在山的那面,整个的白天和光明也消失在山的那面。值得注意的是,“白日依山”不仅写出了白日和山的空间关系,而且写出了白日和山的时间关系、起初是整个太阳,接着是半个太阳,“尽”则是太阳隐没在山的另一面,留下的是晚霞,接着是黑夜,因而“白日依山尽”写出了日落的全过程,写出了光明与黑暗的分野。太阳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光明与白天也将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因而这一瞬间是精彩的,美妙动人的瞬间。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写海上日出,写草原日出,写泰山日出,写大漠日出,而王之涣写的却是日落,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的是远离故乡的愁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直指云天,长河则是长长的线条衬之以圆圆的落日,王国维认为此乃“千古奇观”;王之涣抒写的则是光明与白昼即将消失的白日,这既是天空景,又是远方景,还是西望景,意味极为深长。

第二句“黄河人海流”,鹳雀楼距入海口山东东营何止千里,站在鹳雀楼上,只能看到黄河汹涌澎湃的向东流去,和落日的动态美一样,黄河人海流也是一种气势磅礴,有声有色的动态美,上下相映,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一般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出,情景交融。比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长江”这一浩浩荡荡,无尽无休的意象体现出来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心理深层次的感情,通过“桃花潭水”的意象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登鹳雀楼》抒发的不是情,而是理,一种具有超越意识的哲理,“欲穷”者,尚未穷尽也,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并不满足于眼前秦晋高原落日之美和大河奔流之美,所谓“千里目”,千里是一个大数,不是十里八里,也不是三百里,五百里。诗人所要追求的有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样极其广阔的境界,有的学者认为,一二句所写是诗人站在第二层楼所见,所以要更上一层楼,我则认为诗人的“欲穷千里目”是要看到白日落在山的另一面,另一面会是怎样一个景象;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蜿蜒数千里,奔流到海(海又是何其宽广)不复回的完整的宏伟景象,因此“更上一层楼”不是形而下的实指,而是在形而上的想象中超越日常生活有限的视野而进入到无限的那种“更上一层楼”。

登高才能望远,这是常识,王之涣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通,富有诗意地升华为哲学层次的哲理。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演绎,不仅观赏胜景需要“更上一层楼”,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更高更远的进取精神。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王朝衰微的时代精神的映照,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盛唐精神的象征。

《登鹳雀楼》把景物与感情、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想象、具象和抽象、有限与无限,浑然—体地提升为哲理,我想,这才是《登鹳雀楼》魅力所在。

《登鹳雀楼》四句全用对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骨高”指的不仅是间架结构的高,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進取的精神。前一联用的是工整的正对,“白日依山”对“黄河人海”,“尽”对“流”,(“尽”是无,“流”则是有),后一联则是流水对,最后一个“楼”字扣题。

唐人登鹳雀楼诗作多矣,沈括《梦溪笔谈》认为:“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首七律,诗题为《同崔邻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鹤雀耧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的诗也是首五绝,题目也是《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教案 篇4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尽 人 欲 穷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尽(尽头 用尽 尽力 穷尽)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article/

(1)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欲:

楼: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根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4)再登上一层楼。( )

板书设计:

白日依山尽,

景 (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理 (想)

登鹳雀楼教案 篇5

1.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诗句内容,回答课后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的鹳雀楼上观看景色,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ù,独体字,两笔。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m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èng,读后鼻音。独体结构。有7笔。层:c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人()日()

入()目()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导读课文,适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1.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2.指名试读试讲后,教师精讲点拨:

第一句:白日:此处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大海尚有千里之遥,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落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第二句: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更;再。这句诗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也就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三、体会诗的意境

1.引导思考:想一想,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1)这首诗写出了壮丽的黄昏景色。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阳依傍着群山缓缓下沉,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为止;放眼黄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浑壮丽之景,又有留恋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2)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观察美景的情趣。诗人面对日落水漾的壮丽美景,游兴未尽,不能满足,他急于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想看得更开阔更高远,于是写出了要看尽这千里风光,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四、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填空:

()依山尽,()入海流。

欲穷(),更上()。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组织一次登高的活动,让学生说说登高望远的感受。

古诗 登鹳雀楼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认识1个生字。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二、教学过程:

1、这首古诗浅显易懂。预习时可要求学生在自学生字的基础上,读读想想,看看靠自己的努力能读懂哪些诗句;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和同学讨论。

2、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试读、试讲。

学生试讲时,要注意学生提出的疑难之处,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对学生自己认为弄懂的地方也要注意辨析,看理解得是否准确。学生理解不准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点。

3、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 / 依山尽,黄河 / 入海流。

欲穷 / 千里目,更上 / 一层楼。

4、要弄懂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并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今天人们在使用中,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渐渐沉下去了。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入海口尚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黄河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两行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

看见一轮圆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穷尽,含有彻底的意思。千里: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原指眼睛,这里指看。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 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摹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唯愿其愈高,望远者唯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予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5、活动提示

(1)“讨论交流”。这里是为学生创设的一种学习理解古诗的交流情境。里面提示了四种学习此诗的不同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为理解诗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使学生各抒己见,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不要只局限于以上四种想法,可与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方法,大家畅所欲言。

(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这是让学生更加明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依山尽”是依山落下。“千里目”是眼睛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3)“积累”。这里给出了唐代诗人李商隐《乐游原》这首诗,教师先简要介绍诗人以及诗歌大意,让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积累。尤其诗的后两句堪称传世佳句,而今人们已赋予它太多的理解,所以可组织学生查资料,展开讨论:如今人们是怎样看待夕阳的?

①诗歌背景:李商隐少年时就聪颖过人,19岁时得到牛党令孤楚的赏识,25岁中进士,此年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婿,牛党因此骂他“背恩”。以后牛党执政时,把他排挤了,他只好到各地节度使的幕府谋生,终生不得志。这首诗反映了他失望后又有点忧郁的心情,很有代表性。

②诗歌大意:傍晚时分,我感到心情很不舒畅;为了排遣情绪,乘车来到乐游原(今长安南)去欣赏风景。快要落山的太阳,确实是无限美好的;可惜已近黄昏,很快就会消失。

6、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怎样深入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料,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相关资料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永吉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雀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

唐人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

楼共三层,是当地的风景名胜,后来被大水冲毁。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彩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

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2、黄河

是我国第二大河,仅次于长江。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3、王之涣(688—742)

登鹳雀楼微课 教案 篇7

教师

王岸柳 同学们知道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鹳雀楼,鹳雀楼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风景秀丽。那它为什么叫鹳雀楼,是因为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经常停留在上面!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登鹳雀楼。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看看从这首古诗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读懂?

3.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

(4)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

诗会读了,现在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去看看景色吧!

白日依山尽:日,大家都知道是太阳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尽:尽头,消失的意思。依山尽,太阳怎样了呢?依靠着山,我们都知道是中条山,依靠着中条山,落下去了。

黄河入海流:黄河我们已经都知道了,入:流入的意思。那波涛滚滚的黄河会流入哪里?入海流调整顺序,流入海!

欲穷千里目:欲:想要的意思,穷,穷尽,全部的意思。目:看到。千里目,调整顺序目千里,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

更上一层楼:更是再的意思。想一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更上一层楼’这是为什么?(同学们想象在2楼的位置看得远,还是在10楼的位置看的远?)所以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不仅告诉我们只有站的高,才会望的远,同时激励我们不断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我们读了古诗,欣赏了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一年级《登鹳雀楼》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

2、写字3个,认识新笔画学习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3、背诵

教学重点:

“山”的书写,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认字

学习方法:

讨论法、自学法、想象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

3、解题。

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生字书写。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学困生转化的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一寒假作文:当我面对劫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