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2024-08-30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通用11篇)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1

陈松柏

〔内容摘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生产,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农业 经济组织 发展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离不开建设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这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出了迫切要求。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六盘水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以各种组织形式参与生产、市场、流通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六盘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以农村经济协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六盘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97年起逐步向社团性质发展。据调查,六枝特区和钟山区在开展农村经济协会方面走到了全市的前列。六枝特区岩脚镇镇政府从组织协调上大力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成立了镇农业产业协会,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会长,协会下设冬瓜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共三个专业协会,会长都是本协会的会员。镇产业协会对专业协会在“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指导服务,政府支持而不包办,协会按章办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产前统一为协会会员协调购进良种,产中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产后竭力为会员寻找销售渠道。岩脚镇冬瓜协会会员从成立时的130个发展到2006年的176个,冬瓜种植面积达2000亩;养鸡协会会员从50个发展到2004年197个,鸡存栏达20万只,出栏6.5万只,收入达25万元;岩脚镇养猪协会会员从190个发展到2004年358个,生猪存栏达3580头,出栏2200头,收入达176万元。这三个协会成立后,会员收入增加显著,该镇种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利用自身的条件优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组织机构完善,强化培训工作。大桥村现在成立了蔬菜研究会、养殖研究会和运输协会,参会农户有500余户,占总户数893户的55%。二是外引内连,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带领农民致富。协会多次组织农民到重庆、山东、贵阳、遵义、盘县等地学习考察和参观,联系市、区农业部门对农民进行了一系列的蔬菜种植和养殖培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养殖水平,通过引种、试验和示范,引进了大量优良蔬菜品种、优良商品猪及家禽,提高了农户利用科技的水平。

到2004年12月底,六盘水市有各类农村经济协会39个,会员有2588人(个),涉及种植、养植、加工、储运、营销等5个行业。在39个协会中,乡镇级11个、村级28个。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总体发展快,但覆盖面较低。二是组织形式多样化。三是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宽。

二、对发展六盘水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

六盘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与全省和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组织管理上、运作机制上都还有待于提高。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竞

争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目前农村的小生产方式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竞争,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乏组织的小生产,很难做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和产业经营的一体化,农村经济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离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要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高度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是要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组织农民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维护农民利益、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村信贷、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当务之急是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对其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科学定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产收益。

三是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既是一项长期任务,又是一项紧迫任务。目前六盘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工作思路,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持,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较强,牵涉面较广,因此必须坚持科学谋划、稳步推进。

四是统筹协调,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必须同贵州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同六盘水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同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要在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六盘水市独特典型的山区优势资源和生物优势,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生姜、水果、畜禽等方面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加工企业联建生产基地。为了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农户”模式中存在利益协调难、产销衔接不紧密等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加工企业进行协作,联建原料基地,形成“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2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我们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必将为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传播文明风尚提供强大动力。

搞好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技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对农民进行培训,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供了便利条件。农民足不出村既保证了生产劳动时间,又学到了迫切需求的技术,解决了现实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培训工作中,除培训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外,内容还涉及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文化教育、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内容。其培训形式的时效性、多样性、灵活性易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渐成为农村科技文化生活创新的载体和手段,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科学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焕发了农民群众投身农业产业的激情。实践证实,农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想事、谋事、干事的多了,打牌、闲扯、无所事事的少了,乡风文明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作社是一个曾经在共和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生产互助形式,但是它的发展之路却是不平坦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全面推行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行了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政社合一的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彻底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家庭的经营,面对大规模的工商资本,农民要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必须走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道路。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扩大家庭的土地经营面积,实现内在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人多地少等客观的原因,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另一条就是从外部入手,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各部门之间的共同经营组织,通过交易联合扩大经营规模。这就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市场风险的最好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

3、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办社原则,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它的最大特点是“民管”二字,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精髓所在。它的办社原则,造就了它独特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正是它的民主自治原则,才体现了其公开、公平、合理的特性,进而赋予了它坚强的生命力。一方面,合作社社员的劳动生产行为受其章程规范和制约,而章程又是由全体社员依宪法、农村基本组织法集体酝酿、讨论产生的,因而更具亲和力,可操作性强。章程作为准则把每个社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利益、权利、职责、义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治理水平,彰显了其生命活力。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多由当地龙头企业牵头联动,企业成功的治理模式、方法也影响着社员的自治行为,企业先进的治理经验通过与合作社的相互作用也会不断融合到合作社治理工作中,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这充分实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民主治理的要求。合作社制定有合作社章程、理事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制度、财务治理办法等治理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社在新形势下创新了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制度,继而必将促进新农村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建议

1、广泛宣传,积极培育

要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涵和相关规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我国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充分认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及作用,促使其不断地克服小农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极大地提高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自觉、自愿、自发地组建合作社。

2、积极引导,努力推动

一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巩固和延伸产业链。二是引导、支持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和能人带头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实现规模效应,加快资本积累,形成干部、大户、“能人”与广大农民在共建合作社新优势中“共享”发展成果,在“共享”中促进更快发展的好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经纪人培育,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经纪人开发产品市场,拓宽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渠道。依照专业发展的要求,打破地域、行业等限制,充分利用合作社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与经纪人的市场优势,促进合作社与经纪人、合作社与合作社、经纪人与经纪人的合作。四是运用商标手段,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抓紧进行商标注册,组织有一定基础的合作社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集体商标,引导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品牌合作社,运用商标开拓营销,通过提高合作社的品牌意识,带动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3、正确促成,规范发展

政府部门要端正政绩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揠苗助长,用行政的手段、外界的影响来造就表面的繁荣。既要积极主动发展,又要防止刮一哄而起之风;既要鼓励农民申办合作社,又要坚持条件,规范发展,成熟一个,登记一个,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真正了解农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愿望,适时适地促进农工联合、农商联合,以促成大规模、多功能、能适应市场变化、可促进生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要做到介入而不陷入,引导而不诱导,让农民自己在政府提供的优良环境中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4、发挥职能,合法准入

要遵循“简便易行、方便农民、扶持发展”的登记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前移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其申办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从名称预先核准到设立登记做到优先服务;二是对新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做到提前介入,从申请表格填写,设立所需条件、组织机构建立、章程起草的注意事项,直至合作社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实行主动服务;三是针对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为农民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实行上门服务,指导专业合作社登记文书和材料的填写,现场解决登记中出现的问题,把服务、指导工作做实做细;四是对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资料,当日受理,当日核准,实行高效服务。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探讨在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5、跟踪服务,资金扶持

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开展试验、示范、培训等。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服务功能完善、分配机制合理、影响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各级财政可给予贴息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扶持的办法建立专项担保资金,扩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规模。

6、完善法规,促进发展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发展的方向。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开始实施,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使其摆脱了“合理不合法”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在经济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的权利得以确认和伸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以执政党的思维,大力支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走向成熟。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我们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必将为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传播文明风尚提供强大动力。

搞好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技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对农民进行培训,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供了便利条件。农民足不出村既保证了生产劳动时间,又学到了迫切需求的技术,解决了现实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培训工作中,除培训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外,内容还涉及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文化教育、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内容。其培训形式的时效性、多样性、灵活性易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渐成为农村科技文化生活创新的载体和手段,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科学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焕发了农民群众投身农业产业的激情。实践证实,农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想事、谋事、干事的多了,打牌、闲扯、无所事事的少了,乡风文明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作社是一个曾经在共和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生产互助形式,但是它的发展之路却是不平坦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全面推行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行了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政社合一的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彻底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家庭的经营,面对大规模的工商资本,农民要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必须走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道路。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扩大家庭的土地经营面积,实现内在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人多地少等客观的原因,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另一条就是从外部入手,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各部门之间的共同经营组织,通过交易联合扩大经营规模。这就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市场风险的最好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

3、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办社原则,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它的最大特点是“民管”二字,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精髓所在。它的办社原则,造就了它独特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正是它的民主自治原则,才体现了其公开、公平、合理的特性,进而赋予了它坚强的生命力。一方面,合作社社员的劳动生产行为受其章程规范和制约,而章程又是由全体社员依宪法、农村基本组织法集体酝酿、讨论产生的,因而更具亲和力,可操作性强。章程作为准则把每个社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利益、权利、职责、义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治理水平,彰显了其生命活力。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多由当地龙头企业牵头联动,企业成功的治理模式、方法也影响着社员的自治行为,企业先进的治理经验通过与合作社的相互作用也会不断融合到合作社治理工作中,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这充分实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民主治理的要求。合作社制定有合作社章程、理事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制度、财务治理办法等治理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合作社在新形势下创新了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制度,继而必将促进新农村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建议

1、广泛宣传,积极培育

要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涵和相关规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我国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充分认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及作用,促使其不断地克服小农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极大地提高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自觉、自愿、自发地组建合作社。

2、积极引导,努力推动

一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户+专业合作社”、 “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巩固和延伸产业链。二是引导、支持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和能人带头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实现规模效应,加快资本积累,形成干部、大户、“能人”与广大农民在共建合作社新优势中“共享”发展成果,在“共享”中促进更快发展的好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经纪人培育,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经纪人开发产品市场,拓宽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渠道。依照专业发展的要求,打破地域、行业等限制,充分利用合作社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与经纪人的市场优势,促进合作社与经纪人、合作社与合作社、经纪人与经纪人的合作。四是运用商标手段,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抓紧进行商标注册,组织有一定基础的合作社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集体商标,引导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品牌合作社,运用商标开拓营销,通过提高合作社的品牌意识,带动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3、正确促成,规范发展

政府部门要端正政绩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揠苗助长,用行政的手段、外界的影响来造就表面的繁荣。既要积极主动发展,又要防止刮一哄而起之风;既要鼓励农民申办合作社,又要坚持条件,规范发展,成熟一个,登记一个,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真正了解农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愿望,适时适地促进农工联合、农商联合,以促成大规模、多功能、能适应市场变化、可促进生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要做到介入而不陷入,引导而不诱导,让农民自己在政府提供的优良环境中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4、发挥职能,合法准入

要遵循“简便易行、方便农民、扶持发展”的登记原则,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前移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其申办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从名称预先核准到设立登记做到优先服务;二是对新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做到提前介入,从申请表格填写,设立所需条件、组织机构建立、章程起草的注意事项,直至合作社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实行主动服务;三是针对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为农民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实行上门服务,指导专业合作社登记文书和材料的填写,现场解决登记中出现的问题,把服务、指导工作做实做细;四是对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资料,当日受理,当日核准,实行高效服务。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探讨在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5、跟踪服务,资金扶持

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开展试验、示范、培训等。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服务功能完善、分配机制合理、影响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各级财政可给予贴息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财政扶持的办法建立专项担保资金,扩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规模。

6、完善法规,促进发展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4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店区农机局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结合全区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搞好指导服务,有力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年共有1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总资产 1107.2万元,从业人员383人,拥有大型拖拉机12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9台,玉米联合收割机36台,免耕播种机17台,其他配套农机具219台套。新建库房30间,约1200平方米。现每个乡镇都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主要类型和组建模式。张店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由原有村级农机作业队联合农机大户、农机户等带机入股组建。全区成立的1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有16家是以村农机大院为依托成立的,1家是农机大户自发联合成立的。

(三)农机作业和收益分配情况。2009年,全区有8家合作社是在秋收前成立。合作社广泛开展机耕、机收、机播等综合性的农田作业服务。作业中实行统一签订作业合同、统一作业质量、统一价格标准、统一调度机械的四统一服务。积极采取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跨区作业形式,有效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作业规模,共完成农田作业6.3万多亩,实现营业收入262.95万元,纯收入188万元。主要分配方式为按股金比例和单机核算两种分配方式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规范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列入了2009年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程的内容,农机局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意见》,落实目标责任制,并按“五化”标准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优先扶持,引导发展。2009年,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对新建村级农机合作社一个补助2-5万元,农民自发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补助0.5-2万元。农机局在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中,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具进行重点考虑、优先安排,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共优先安排大型农业机械30台。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落户、审验等业务办理,农机监理部门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和业务服务,极大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示范,推动发展。把培育示范点作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重要切入点,选取了“班家农机合作社”等三处合作社作为示范点,通过组织村镇有关人员观摩学习,发挥典型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四)加强指导,促进发展。做好指导服务是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帮助合作社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制度上协助完善,在管理上帮助规范,作业中帮助签订合同,通过指导服务使合作社在服务规模、规范管理、经济效益上不断发展。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成效

(一)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各家各户的机具组合到一起联合作业,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大型机具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5

吴佩丽

2012-08-27 10:21:24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5期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陕西西安农村合作组织实际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西北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

1.1 陕西省西安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简介

在国家以及地方政策的引导下,陕西省西安市的农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11年末,西安全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579个,成员人数达14525人,出资金额数总计约20600万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分别为61.8%、71.8%、58%。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内容多样化,主要涉及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农产品等。

1.2 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产业大户或者购销大户领头进行组建的,这些领头人能够利用他们自身拥有的市场信息比较多、销售渠道比较稳的优势,积极的引导当地的农民来调整他们的产业结构,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质量,以达到生产适销合适的农产品的目的,最终能够稳定并且提高农民的生产经济效益。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通过返利、分红等制度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无偿的提供各种科学技术以及市场信息和农资等服务项目,节约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3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层次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的发展以及推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的推广提供了组织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组织当地分散的农户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的操作规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统一的农资供应链,并且合作组织会积极的注册产品的商标,致力于打造优质的知名品牌,积极的推广各种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的生产,从而极大的提高所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1.4 促进了农业产业有序发展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太高,因此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具有很大的趋同性、自发性以及盲目性,这会减缓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有效的避免农户之间以及农户与加工企业间的不良竞争,从而维护了农民以及企业的共同利益,实现良性竞争,推动农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以及科技支持乏力,产品竞争力弱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技术骨干人员比较少,能够适应以及开拓市场的管理人员也比较缺乏。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不是很繁华,因此真正懂得经营管理的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不愿意投身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终导致合作组织只能生产一些比较初级的产品,产品的竞争力弱。

2.2 资金匮乏,自身发展力不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没有资金来采购农资、收购产品以及改善自身的服务设施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由于农业本身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制约,农户经营比较分散,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借贷融资比较困难,社会的工商资本对其的投入比较有限,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很难培育主导产业并且扩大经营规模,合作组织的发展后劲不足。

2.3 管理机制落后,利益联结松散,社员的凝聚力不强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完善,部分专业合作组织只注重组建扩容,不重视管理,很多合作组织主要靠领导人的个人能力来维持运作,尚未建立起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一是合作组织自身制度不完善。部分已经注册并且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不规范,工作人员职责不明,会员的权利义务不清楚;一部分的合作组织没有建立相应的劳动、财务、营销、决策等内部的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二是运行不规范。一部分合作组织的一些组织机构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作用;经营模式比较传统简单;没有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2.4 政策引导力不强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但是与之相配套的一些专项的法律缺失;目前政府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但是地方的支持力度不大,覆盖范围不广,操作性不强,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资金投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税收支持等政策落实比较困难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科学技术

为了提高合作组织的技术管理水平,首先得深化培训,合作组织应当积极的学习科学技术,可以主动到农业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授亲自上门指导,增强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同时合作组织需要增强对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经营能力、合作实践能力等,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其次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当地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政策来吸引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组织工作。再次要提高入社农户的基本素质,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农民宣传讲解合作组织的意义、作用、国家政府相关的政策以及成功发展的典型,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积极性,有规律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其与合作组织共同合作发展的意识。

3.2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支持。一是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当地的财政应该列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向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合作组织倾斜,使其起到带头的作用;二是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对合作组织降低贷款的门槛,或者以政府的名义成立合作组织的信贷担保机构,从而为合作组织提供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三是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当前已经有规定的合作组织应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真正地落实到位;四是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水用电以及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合作组织种植、加工、储藏等工序的用水用电费用,应当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水电价的标准执行;五是对合作组织的产品进行认证以及商标注册,对其进行补贴以及奖励等政策。

3.3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服务

目前西安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渠道、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信息联络手段比较落后,这些信息不及时,会影响合作组织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因此政府的财政应当列出专项资金来加强合作组织的信息网络建设。各级的农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自己部门的网络平台上为合作组织提供网络空间,实现各地以及各类组织联网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当地的信息服务,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宣传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首先需要宣传国家以及政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其次要宣传发展合作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各省各地成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三是宣传各省各地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宣传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前的农资购买、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和联合作业,生产后的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时的开拓市场、注册商标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结语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虽然当前情况下合作组织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国家政府以及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努力,可以减少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吴佩丽(1968—),女,现就职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委党校,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

参考文献: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6

同志们:

这次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市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典型、新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基本情况和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今年4月,全市共有各类农民入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社区综合服务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21个,入会、入社农户达治理发愣功00余户,入会、入社农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6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070元;联系带动农户超过40万户,带动农户人均增加收入280元以上。涌现出了广汉友谊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广汉绿健果蔬有限责任公司、中江县通济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中江县兴隆食用菌协会,什邡湔底食用菌协会、绵竹市无公害果蔬协会、罗江县黑虎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罗江县供销社中桥村生猪专业合作社、旌阳区旌阳乡养殖协会等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取得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范文搜网-http://找文章,到范文搜网]

一是责成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政研室牵头,有关单位参与,对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作法、经验、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二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以个人名义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汇报了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同时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专合组织先进典型,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怀爱民之情、为民之心,切实抓好专合组织的发展。三是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学忠书记、忠伟省长等领导有关专合组织建设方面的重要指示,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并在省委乐山座谈会的第二天,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德委发[2003]12号),从思想上、组织上、政策上、服务上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服务。各县(市、区)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贯彻意见和实施规划,提出了扶持专合组织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群策群力,共同搞好农村专合经济组织。

(二)政策扶持力度强而有力

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发展专合组织的政策措施,今年市委1号文件再次强调了相关政策及工作要求。将农村专合组织建设工作纳入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享受龙头企业、民营经济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完善了组织体系。农口组成部门、科技和科协组织积极为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等保障。财政、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了加快农村专合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重视典型示范

我市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制原则,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通过典型、示范来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壮大。2002年3月,市供销社深入到广汉市高坪镇园觉村,通过与农民促膝谈心,召开座谈会,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参观等方式,发动该村农民依托鱼腥草生产的优势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在村支书、村主任的带领下,一个由12户农民共同出资10万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了广汉绿健果蔬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一年多来,通过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供销社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起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激发了该镇党委、政府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热情。2003年,引导农民按照合作制原则,依托蔬菜、优质大米、优质稻制种和家禽孵抱育雏优势,建立了“一公司三协会”的全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框架,基本涵盖了该镇的特色农业,建立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体制。

(四)注重舆论导向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7

1.1 宣传不到位

目前,庄浪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引导和宣传工作,但部分农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很了解,部分农民甚至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是由于认识不够,导致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成员由于教育水平的局限,所以对合作社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导致一部分农民认为合作社可以依靠国家贷款,还有一些合作社法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发展实体,设置一些入社的壁垒,从而阻碍了农民加入合作社,也误导了人们的认识。

1.2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中存在着文化程度低,专业知识缺乏,对市场发展前景了解不足的现象,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工商登记,制定了章程,但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运作和管理不规范。合作社的财务没有做到透明公开,使得农民对生产经营成本没有很好地把握。合作社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合作社内部没有明确的分工,生产、销售咨询等职责不明确,并且对社员的约束不及时,管理不规范。合作社利益机制不健全,农民虽然身处一个组织,但是并没有形成合同关系,社员仅仅供应合作社的生产,因此无法有效地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很多社员的个人利益主义比较严重,只愿意共享经济利益,而不愿意一起承担风险。

1.3 资金不足

庄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财政穷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因素,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力发展。加之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规范,合作社的真实发展情况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在融资的时候难以评定其信用,所以导致其融资比较困难;不仅如此,合作社在融资的时候没有明确的主体,运作不规范,所以在承担经济风险方面的能力较弱,融资机构对其分散管理的形式的信心不足,从而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1.4 人才匮乏

庄浪县虽然在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务工人员外出,常年留守人员以中老年为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较少,在特色产业经营以及市场营销方面没有专业的知识,进一步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2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2.1 加强宣传培训

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必须通过媒介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使农民真正了解合作社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从而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农牧、财政以及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农民提供长期的专业技术的培训。

2.2 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为了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运行职责、出资管理、产权归属、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关系的内部制度,扩大合作社各方面的透明度,使社员充分了解合作社的发展与收益状况,保证其知情权、决策权以及参与权。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合作社规范运作。

2.3 提供保障措施

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配套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将双联贷款、精准扶贫贷款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倾斜。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奖补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村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转移。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平稳运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4 加快人才培养

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优惠的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聘任的农业技术员和具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农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合作社中来,为基层人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社员的整体素质,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水平支持以及人才支持。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继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8

(一)解决了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市场对接难的问题。

农业要建设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的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最新的尝试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大市 场的矛盾日益显现。面对规模较大的工商资本,农民要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必须走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道路。 要提高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其必然的途径就是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业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从而使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小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抱成一团,使农民真正成为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体,避免了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体。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合作社是将相同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的利益连接整体,通过对入社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农资供应,实行“生产在家,服务在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科学采收,从而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渠道。

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商品率最有效的途径。一家一户由于生产规模小,注册商标运行成本大、品牌档次不高,难以做大做强。通过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相同农产品统一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才能上规模上档次。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链条的扩展,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即是实现生产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由此可见,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者和传播者。

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不同季节的技术需求,与科研院所直接对接,通过科技下乡、“专家大院”,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合作社通过承担科技项目,利用成员土地进行示范,不仅解决了试验场地问题,而且能让成员直接参与,亲身体验试验的全过程,农民易于接受,发挥农业科技示范点的建设与引导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由点到面,进行推广,真正将农业科学技术传授到千家万户。

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依法行政,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根据各自特点和技术装备优势,加强技术、资金、物资等项的扶持力度,共同搭建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制定激励发展措施

建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那些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产权关系明、分配机制好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给予财政奖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三)开展好信用合作,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并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满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二是大力推进资金互助,各级金融机构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信贷支持“三农”的重点,在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搭建起解决融资难题的更大平台。

(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培养造就一批骨干队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作者單位:龙口市兰高镇社会事务服务站)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9

目前,丰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212个,社(会)员数达4、87万人,带动农户10万多户,年购销农产品37万吨,年经营销售额4、6亿元,社(会)员人均年增收600元。丰县致远牛蒡协会带动了全县牛蒡产业的发展;孙楼镇芦笋协会促进了周边地区芦笋产业扩张;小琳洋葱协会、大沙河果品营销协会、绿养羊协会等等,不仅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了样板,而且,组织农民联手调结构、扩规模、闯市场、跑订单、签合同,充分彰显了合作的优势,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分散的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的按订单或合同生产,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府工作部门“包”不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许多事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也就有了为他们说话的集体,农民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团结起来应对外部的侵害,保护自身的利益。既能加强逐民(包括政府)在国际国内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又能作为一个组织,一种手段更好的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

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连市场、下接农户,信息比较灵通,通过提供信息、技术、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及时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变“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很难做到直接指挥各家种什么、养什么,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将从事同一类农产品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对相关市场信息全面、系统的搜集和整理,通过“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传播效应,指导和引导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减少盲目性,把农民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使高科技含量,发展“优、新、特”品种,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洋葱种植,先是同外商签订定单,然后把种子、肥料赊销给农户,并同农户签订保护价回合同,然后无偿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发放各种信息资料,在洋葱收购时扣除种子和肥料款,消除了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带动了全县洋葱产业的发燕尾服,使全县洋葱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3.8万亩发燕尾服到当前的15万亩,形成了区域化规模优势。

三、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是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中,“公司+农户”是一种比较早的模式,但两者之间却缺乏一种利益分配和约束机制,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公司控制不了农户,农户也指望不上公司保护其利益,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平等的谈判竞争主体地位,增加了组织成员的收入,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从而有效促进了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

当前,农产品品质问题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必需向无害化方向发展,要实现农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就必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我国现行农业生产主要要家庭的、分散的形式,难以实现生产技术、生产品种、农业投入品和产品包装等的统一。而要实现种植(养殖)品种、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单靠技术推广单位或行政手段难度很大,农民被动应会,而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落实,使之成为组织成员自己的的事,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则相对要更灵活、更容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统一品种、统一配药施肥、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从而有利于逐步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带,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五、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以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服务的专业化、系列化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把服务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与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把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了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如丰县绿缘养羊合作社以推广种草养羊为切入点,推行了统一配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疫、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统一利润返还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开展了品种改良、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活羊及加工产品销售等服务,近年来向社员提供市场、技术、产销信息2600多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8万份,改良本地山羊36万只,生产波尔羊杂交后代100余万只,外销各类肉羊120万只,带动8000多农户走上了养羊致富之路。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成员和维护成员利益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对内产前为会员提供种子、利苗,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提供产品销售等服务,对外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会员得到更多的经营收益。一是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二是通过参与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使会(社)员分享到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三是通过规模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成员收入;四是按照WTO规划,政府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可以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来实现,减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10

大荔县城关镇畅家村近年来,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以规范制度为核心,以公开、公正为宗旨,以严格治“官”为重点,狠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八大管理,十大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村级工作模式,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了干部谋事、干事的廉洁形象,有力地促进该村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发展。

一、以“十大公开”为核心,实现村务工作的透明和公正,彻底杜绝腐败现象产生

在进行村务管理的过程中,村两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管理的核心是公开。将村里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推出了村务管理的“十公开”:(1)村组财务收入帐目公开;(2)土地及各业承包公开;(3)宅基地审批公开;(4)农民负担公开;(5)水、电费收缴公开;(6)义务工管理公开;(7)计划生育指标公开;(8)扶贫救济公开;(9)公益事业的各种基建公开;(10)干部目标责任及报酬公开。基本做法是:以财务管理为龙头,以土地管理为基础,以义务工管理为途径,以目标管理为机制,以为群众办实事为主旋律,增强工作透明度,从而把“公开”渗透在村务管理的八大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公开,在公开监督中强化管理。

一是在村组财务管理上,坚持“两级财务,一级管理,互不平调”的十二字原则,主要把握三个环节:

1、严格执行“会计管帐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审批人中不花钱的原则,坚持收支两条线,收入及时报帐,开支逐级审批”。

2、使用统一票据,定期审计,做到日清月结,季汇总,年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对村组年非生产性开支(招待费)做了严格规定,并列入全年考核内容,节余滚存,超支全罚。从而彻底改变了收支乱顶帐,口袋帐,糊涂帐,抵制了一些村组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减少了财务收支的漏洞。

二是在土地管理上,依据《土地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责任田、机动地、庄基道路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1、完善了土地承包合同,复丈面积,插标亮界,明确四至,建立档案(一式三份)。

2、在机动地发包上,采用公平竞争的办法进行,干部群众一视同仁,坚持现金交易,不搞人情担保。

3、在宅基地审批中,由村委会根据整体建设规划逐级审批,三榜公布,打桩放线,定点施工,保证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减少了邻里矛盾。

三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采取了三公开的办法:

1、公开政策,反复给群众宣传我国现行人口政策。

2、公开指标,按照条件,逐级审报,做到该生的有指标,不该生的有措施。

3、公开奖罚,不姑息迁就。多年来该村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市、县、乡的多次表彰,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村里还专门制作了村务公开栏,对所规定的公开事项,及时张贴在公

开栏里,接受群众的监督。如对每家每户的水、电费在固定时间月月公布,对村里财务的收支情况,每季结算张榜公布,年终对全年的收支列出明细,向村民公开等。

二、以“八大管理”为主要内容,实现村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该村针对村务工作头绪多、事务复杂的实际,把管理工作分成干部管理、财务管理、义务工管理、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学校管理等八大类,以规范性、针对性和民主性为基本思路开展工作。

一是增强管理的规范性。针对八类不同的管理内容,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结合本村实际,相继制定了《畅家村干部管理办法》、《畅家村村务管理办法》、《畅家村义务工管理办法》、《畅家村土地管理办法》、《畅家村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畅家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办法》、《畅家村学校管理办法》、《畅家村自来水管理办法》等八大管理制度。在这些办法和制度中,对机构职责,办事步骤,工作程序,监督办法及奖罚措施都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可以说,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已经涵盖了村里事务的方方面面,凡事都可找到相应的规范和制度。

二是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前多年,该村曾有一段时间盗窃、打架斗殴、各种矛盾纠纷频频发生,治安比较混乱,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针对这种状况,着力加强了村级治安管理,首先从抓基层治保、落实防范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其次是针对农村季节性盗窃案件发案突出,村上决定每十户为一组,各选派一人,组建了村级治安巡逻队,坚持昼夜巡逻,开展群防群治,同时还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制定出矛盾隐患定期排查处臵制度,对发生的各类民间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从而有效防止了各种矛盾的激化。现在,该村在解决纠纷中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巷,矛盾不上交,杜绝了各类群众上访案件的发生。

三是增强管理的民主性。如该村西太兴组发包土地中有个别人想换组长,以达到自己在承包中沾些便宜的目的,故意煸动群众制造混乱,破坏土地发包,对此问题,一是召开群众大会,组织群众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土地政策,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二是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土地发包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随后根据这件事,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畅家村民委员会土地管理办法》,使土地发包、责任田、机动地、宅基地及巷道道路和渠道等管理中更加民主和规范。

三、以严管干部为先导,保证“八大管理,十大公开”的真正落实

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身处农村最基层,两委会干部深深体会到,目前影响农村稳定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村干部在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上违规违法,搞土政策,一言堂,处事不公,贪污腐败,引起群众不满。因此,村两委一班人认识到,上墙的制度要真正执行,定出的公开要真正落实,非得从干部自身严格做起不可。在该村委会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勤政廉政是当好干部的立身之本,公道正派是当好干部的基本要求”,以此警示村组干部。同时,还经常提醒大家:干部形象就是“牌子”,“牌子”倒子你就啥事都干不成,当干部就要全力维护这个“牌子”。用实际行动为全村群众作出表率。对于干部的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干部的法制意识。村党支部经常组织村组干部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干部学法,知法,懂法,严格依法办事,避免了执法因人而异和感情用事,保证了执行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二是加强考核监督,做到奖罚分明。村上制定的干部管理制度对干部管理的范围,干部的选拔条件,干部的编制及职数,干部的职责、待遇、考勤办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民主管理。几年来,先后有5个组7名干部因工作失误给予了扣罚报酬的处罚,对工作不力、不求上进、群众有意见的5名干部及时予以调整,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整齐。

三是从治理吃喝风这个顽症入手,依靠强硬的制度“卡死”干部向集体伸手的暗道。村上明确规定,所有干部一律不准染指财务,即“三个一”:所有村组干部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手续;组上与村民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手续;村组干部不准在外记一分钱的吃喝帐。严格的管理和约束,造就了一个过硬的班子,干部公道正派,不贪不沾,不大吃大喝,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两委会成了群众的开心锁和联心桥,村里的各项管理和制度也更加容易落实。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11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农业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又可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性质为:在农村一些地区相继成立建设的一批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在锦州市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为此我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目前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锦州市农村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从个体进入市场转化为集体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黑山协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们就是在种植之前统一考察选种,统一提供种植前技术服务,并且批量找好产后市场,进行统一销售。这样不仅在种植中提高了种植产量,更大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路径,降低成本,增大利润。

2、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范围开始从原先的生产销售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如北镇市绿野果蔬专业合作社占地2600亩,员工65人,合作社根据本地资源已开发了6个小区:山野菜种植区,绿色养殖区、生产加工区,苗木培育区、观光旅游区,科技示范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

3、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现阶段的农业竞争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农产品价格的竞争,更多的是综合了品牌、科技和质量与服务的竞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使他们不再是单单从事生产,而是将产销相结合。再实在农产品卖出去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销售的利益最大化。

4.提高农民收入

经过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可以降低生产与交易成本,还能确保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提高农民基本收入。合作社前期统一买入供应农资和种子、幼苗,后期统一销售农产品,期间为农民供应免费的技术顾问,极大程度上抑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损失,最终提高了农产品收益。合作社主要工作:开设生产技术培训、建立标准化生产、发展品牌战略、集中扩大市场、组织订单生产,尽可能减少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风险,提高社员收入。

二、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锦州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是:

1、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目前,大部分合作社的产业文化低,运营结构不紧凑,没有明确自身产业链的构成,缺乏销售目的性等,各项不达标的结构混在一起造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总是无法提高。

2、缺少人才、技术、信息带头人,合作社管理层素质不高

合作社管理人员对目前合作社的管理机制了解不够全面,对合作社的本质更是似懂非懂,这就导致整个合作社管理阶层管理素质低下。合作社的产品基本都是初级农产品,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设备,致使不能对农产品进行在加工,不能将初级产品转化成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层次产品,这也就是合作社为什么没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3、明显的资金短缺问题

根据我市近几年的合作社发展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即将突破千余家,但是整体来看,所有合作社的注册资本加起来都达不到亿元,所以,导致了资金严重短缺,运转不周,直接影响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4、政府对此并没有很大支持

因为上述的资金问题,使很多老的合作社运行不为人们满意,而又有新的合作社处于起步的阶段,久而久之,得不到政府的肯定,所以合作社的发展成了很大难题。

三、对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使合作社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结合我市农民的需要,在各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例如: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真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1.加强教育培训的力度

政府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一、开展远程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素质。二、合作社人员需主动学习,向专家咨询,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三、为提高合作社的管理能力,须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和财会人员。四、合作社需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而一个好的带头人必须有着较高的道德素质,所以在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也要注意思想道德的教育。五、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合作社需要规范的建设和发展就需要加强制度的培训,加深农民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2、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当明确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和农民的思想,适当增加财政资金和扶持项目数量,来增加扶持力度;合作社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施行信贷优惠政策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鼓励工商资本注入合作社,而工商资本的注入不仅能快速解决合作社的资金问题,还能帮助打开市场,推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3、真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良好统一的政策在合作社的顺利发展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就要在政策上着手,将各项指标都落实到实处。但是政策的落实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求领导对政策的重视及关心,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科学的扶持政策,但是每项政策之间必须互相配套。二是要求政策制定后,做好宣传工作,让每个人都了解政策的重要性,并对此责任到人。三是要求各部门员工认识到工作靠大家一起来完成的,达到全体员工的协调统一。

以上几点浅显的看法,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门重视。因农民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才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健康的持续发展壮大,才能促进现代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2期.

[2]简伟秀,郭兰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及其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的演进及其启示[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胡恒洋,刘苏社,张俊峰,邱国军,蔡平.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上一篇:航空求职信下一篇:发展对象培训自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