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随笔

2024-09-10

高一学生随笔(精选14篇)

高一学生随笔 篇1

今天我弹琴的时候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说总是忘记升降号,节奏不对等等。遇见这些麻烦后,我就对妈妈说:“弹琴太累了,我不想弹了,不喜欢了。”妈妈说:“不弹琴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想好,你到底是真的不喜欢弹琴了,还是只是因为有了困难就害怕了呢?”我说:“我以前是喜欢弹的,现在我觉得很难,总是弹不好。”妈妈说:“如果今天你只是因为有了点困难就想放弃弹琴,那你以后还会放弃更多的东西,到头来就会一事无成。你要知道,任何东西深入地学下去都会有困难的。”

我点了点头,认为妈妈说得有道理,但又问:“那我怎样才能解决遇到的困难呢?”妈妈就说:“你想象一下就像爬山一样,面前一座高山让人感觉很高,害怕爬不过去,可要是把它分解成很多个小山坡,爬过一个小山坡就是一个小胜利。弹琴也是一样,整首曲子有困难,就把它分成一小段,甚至于一小节地来练,困难的地方着重思考,反复练习。”

我听了妈妈的话,就尝试了一下,一小节一小节地静下心来认真练,居然真的很快就攻克了这首曲子。

高一学生随笔 篇2

一、学习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 在初中一直名列前茅, 所以总感觉自己很有优越感。但自从上高中以后, 发现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要多许多, 知识的难度也明显增大。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变高, 相应的学习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 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就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并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 甚至学习成绩超过自己, 有些学生便自暴自弃, 失去学习的动力,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 会感觉现在比初三时还要累, 几乎天天都在不停地做作业, 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 内心就会莫名地烦躁, 严重感到压力太大。面对这一系列变化, 学生内心的恐惧会开始加剧, 压力曾大, 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 会导致内心的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出现。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 犯错行为频繁出现, 教师要提前做好了解的功课, 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然后对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 给学生指明方向。不能因学生一时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学生思想变坏、不思进取或品德低下, 更不能对学生冷眼相待, 全部否定。

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改变学习方法, 以适应现在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 注意劳逸结合, 及时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 并且根据课时要求制定合乎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 有效安排时间。当面对考试成绩的时候, 要戒骄戒躁, 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心理压力和焦虑都会有所缓解, 从而为今后从容面对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盲目从众

美国学者詹姆斯·瑟伯曾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 描述人的盲目从众心理:

突然, 大街上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 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起了什么, 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向东边跑去。另一个人也跟着跑了起来, 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小报童。第三个人, 一个有急事的胖绅士, 也小跑了起来……几分钟之后, 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很快清晰了, 可以听到“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汽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 或许是一个警察说的, 也可能是一个女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 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边!”人群喊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 东边安全。“向东跑!向东跑”……这充分表明了从众的现象。而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由于和初中同学共同相处了三年, 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和好朋友, 可是来到高中之后, 由于同学比较多, 再加上学业比较重, 大家彼此虽然已经在一个班级共处很长时间了, 但和有些同学不熟悉, 彼此也不来往, 交流沟通的人也不多, 能说知心话的朋友就更少。高一学生来到新的环境, 没有了以往的好朋友相伴, 内心感到十分空虚和寂寞, 因此在这个时期他们就特别需要建立新的情意。尤其是住宿生, 都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 平时家长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自己的监督突然减少了, 就产生了孤独感、失落感甚至是恐惧感, 他们在内心里更希望尽快融入到新集体当中去, 为避免受到其他同学排挤, 即使明知不对, 他们也会去随大流, 比如说吸烟、看小说、说脏话、攀比名牌服装等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所以, 从众心理尤其在住读生中表现突出。从众行为好似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 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 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 心理状况失衡。

教师面对这种现象, 就要及时进行心理教育, 告诉学生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但要用明辨而独立的思想主动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这样, 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被动地去从众, 必然会导致失去自我的个性。懂得向别人学习是好的方面, 但是要学会取长补短, 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我, 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三、陷入早恋

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感情世界的变化、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对异性好感的产生, 再加上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自学校的严格管理和家长过高的期望、新环境的陌生感对他们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 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 心里感到极大的空虚和寂寞, 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 严重缺乏安全感, 渴望得到他人的温暖。而异性的关心正好弥补了他们受伤的心, 有很多学生便选择了早恋。他们想用这种途径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有些学生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同伴交上了异性朋友, 认为自己如果没有找到一个, 就显得自己没有魅力, 丢面子, 所以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也谈起了恋爱。

初三学生与高一学生特点分析 篇3

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初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产生成人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缺乏社会经验。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独立性和依赖性,表现为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多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对于发生的误解和不愉快,由于认知不全,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一、初中学生的三种类型

信心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考试充满信心。

迷茫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渴望升上高中,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波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比较消极,自感考高中难,对升学感到迷茫。

放弃型: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7)。

二、高中学生的两种现象

高中生逐步适应了中学疏导型教育方式,自我意识加强,作为受教育者,容易进入客体意识,但是在许多活动中也能独立发挥主体作用,变得成熟老练。高一正处于这一进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不失实际地注视这一变化进程,掌握“火候”,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道、授业、解惑、示范、指导、组织、检查等方面学会从“教”到“导”,从“牵”到“引”、设置情景、提供条件,使其学会反“客”为“主”,发挥双重的身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习自觉性。

在认识水平上,初中生与高中生也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一般容易发挥感性认识,即运用口、眼、鼻、舌、身等官能发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性信息;后者则能运用头脑,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贴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然,再上升到系统理论,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随着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对策,作出不同要求,循循善诱,使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与认识水平差异相联系,思维方式上不同阶段也有差异。高中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思维活动增多,思维方式向抽象、发散的方面进展。在初中阶段,多采用动作手势、联系实际、电化教学手段和形象性语言,使抽象变具体,理性化感性,深奥变通俗,复杂为简单。在高中阶段,则要采用“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思考,举一反三。比如理化实验,初中生在教师的演示后模仿着做实验,而高中学生则可能设计或改进实验的环节。如果教学是一幕话剧,老师要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观众变成演员,使学生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

1、对于刚刚跨入高一的学生,眼前没有了中考,离高考又较远,因此产生了放松的“享受”心理。再加上高一的学习较初三而言,不管从知识量上还是知识的难易程度上都有较大提高,且总觉得以前是班上“杰出者”,现在觉得自己很平庸,所以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不是很适应高中的生活。

2、刚刚进入高一的他们,面对新环境、新同学,要重新建立与同学的关系,期间肯定也会有许多很不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他们要重新面临的困惑,比如与异性的交往。事实证明,有很多高一的新生都面临这个问题,并其中有不少同学因未处理上述关系,导致自己情绪低落,思想也消沉,从而对高中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2初三学生与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特点分析

初中的学生相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学业比较轻松,而且“素质教育”办得比高中好,课余活动比较多,因此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并没有形成符合自己的一套方法,甚至也没有这个意识。当然这与他们的整体环境是分不开的(8)。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啟蒙阶段,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只需掌握些基本化学技能、了解些较为简单的化学现象。

初三的化学学习琐碎。由于知识较为容易掌握,也由于教材自身对学生的要求,初三的学生大多都是通过“记”、“简单理解”来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也不怎么去预习新课,平常做的练习也比较少(也没有这个意识),做笔记的习惯不是很好,记也是简单的死记,也不会分清重点,更不会自己去归纳总结知识,对教师的依耐性强,比较享受慢节奏的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则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7)。

高一的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依然保留了比较明显的初三时学习化学的方法和习惯。这些习惯带到了高一来了,就使得高一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课堂的探究实验、自主学习等方面无法达到高一的要求,也就使得学生们突然觉得高一的化学难了好多,对学习化学的信心也降了很多。通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意识到曾经的学习方法不够应付现在的高中学习,因此他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与教师的一起努力下,高一的学生一般都能养成如下的学习方法:

一、上课勤记笔记:

初三的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不是很好,那是由于他们一节课的知识含量比较少,而高中的一节课的知识含量却比较多,怕会遗忘知识点,高一的化学老师一般也会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二、课后做练习:

由于整个高一的知识层面加深,再加上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有些知识点需要课后通过做题才能落实。

三、归纳总结,寻找规律:

高一学生随笔 篇4

这应该是本学期最后一篇随笔了吧。我从未想到自己能坚持每周写这样一篇东西,竟然写了整整一学期。

有人认为,文字是记录时间流逝的一种方式,我现在才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将这本随笔从头翻到尾,我突然发现,原来时间过得飞快,原来这一篇篇随笔证明我曾那样存在过。

我曾畅想过我的未来,但是,用笔尖记录,用这样一种有形的物件证明我曾存在过,似乎是我不曾想过的。可是这一学期下来,随笔似乎融入了我的生活,伴我成长。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在苍老得快要离世的时候,仍在工作着。我希望我的办公桌上能放一摞记录了我几十年人生点滴的随笔。

如果我能知道自已何时离去,我想提前五天就坐在桌前,翻看那一页页泛黄的字句,重温我曾经的故事。

如果一切可以如愿,我想,当我永别人间,这一摞摞陈旧的随笔本,将成为我在这世上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作者|墨凛然

随笔200字高一随笔 篇5

我喜欢纯蓝色的天空,那份深邃与高远使我不禁想入非非我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它会使我感受到生命的那份活跃与宝贵,会因此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喜欢铺满了落叶的大地。绿叶总爱奉献自己,叶落归根,终究要回到大地。它变作养料,哺育更多的生命。怪不得古人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喜欢大自然,倾听它的心跳,抛开人世间的烦恼。你会有不平凡的感悟。我喜欢读书,读书让我有缜密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读书让我,让所有的人身心受益。我喜欢活着,并深深地喜爱我有那么多的喜欢!

高一语文随笔 篇6

但你是否想过感谢你的对手?什么是对手?对手就是你一直想超越的人;对手就你一直不敢轻视的人;对手就是在你想要放弃时真正让你燃气斗志的人。这就是对手。

的确,对手其实是一个很恐怖的存在,但是试想一下若没有对手会是一个怎样的后果?就好像动物没有了天敌一样可怕。仔细回想,你是否为了超越你的对手而拼命了解他的一切,了解他每天在学什么,学了多久,然后自己在根据自己了解的反复去修改自己的不足,你甚至比你对手的朋友还了解你的对手,反过来想想你的对手何尝不是这样的吗?其实你的对手也是最了解你的那一个。所以,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仅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更是应该学会去感谢一下我们的对手,因为有了对手,在生命中就好像又多了道奇特而亮丽的风景。

浅析高一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7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消化和练习的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另外, 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而高一数学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等, 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 思想上松懈

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 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 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 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 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 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两个月, 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

(二) 靠记忆去学习数学

初中教师在讲课时, 对知识的讲授非常细致.由于时间充足, 内容少, 学生练习多, 熟能生巧, 必然取得好成绩.

(三) 依赖教师, 忽视自学习惯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 依旧像初中那样, 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表现在不制定计划, 坐等上课, 课前没有预习, 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记笔记, 没听到“门道”.

(四) 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只注重孤立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共有140多个知识点,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往往被学生忽视.学到哪一节内容时就单纯去看哪一节的内容, 学生往往是学到某一章时, 只会做几道题, 不知道这一章与其他章知识之间有何联系, 学习有何区别, 只注意表面信息不善于深入挖掘使得知识之间相互脱节.

(五) 只注重结论, 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 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 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概念, 不善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六) 没有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学生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听懂, 课后不进行认真消化和总结归纳.学生没有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习惯.

三、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学无定法, 因为个人因素的千差万别, 所以对于同一学习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和积累,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1. 预习的意义

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 做到初步理解并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预习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掌握自学的方法,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 预习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难点, 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 通过补缺,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3) 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对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在听老师讲解时, 可以做到目标明确, 态度积极, 注意力集中, 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 同时通过预习有助于记笔记, 课本上有的内容不做笔记, 这样可挤出时间认真思考, 认真分析,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运用“读、划、写、查”四个基本步骤做好预习

“读”———先粗读一遍, 以领会教材的大意.根据学科特点, 然后细读.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 (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 、图形、例题、习题等, 预习时应逐层阅读.例如, 看例题时要求做到: (1) 分清解题步骤, 找出解题关键; (2) 弄清各解题步骤的依据, 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的习惯; (3) 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 尽量去体会选例的意图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和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 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的重点用“★”号标注, 在重点的字、词下面加“·”, 在疑难问题旁边加“?”, 对各层次间的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 切勿面面俱到, 符号太多.

“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 (1) 写段意:在每一段的书边上写出段意. (2) 写小结:一要概括本节内容, 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在书边说明例题的各主要解题步骤的依据, 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及编者选例意图. (3) 写变式:要求优秀生对例题的条件、结论进行变化, 或由特殊向一般转化, 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 纵向发展.

“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整理出哪些内容已看懂, 哪些内容模糊, 哪些内容不懂, 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自学提纲, 揭露知识的内涵, 挖掘知识的本质, 沟通知识的联系, 并简要地用语言加以表达;做几道课本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 检查预习的效果.

二、专心听课,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认真做好笔记

“学然后知不足.”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听课要听教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听教师如何突破难点和关键点, 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内容, 听教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和如何总结.有些学生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这大可不必.做笔记是记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结论或一些独特的解题技巧;对某些习题只需记主要的解题过程, 课后再进行整理.千万不要只顾记笔记忘了听课.

现代教学尤其是近几年由教法向学法转变的过程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解决, 不是全依赖教师怎样讲,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 展示自己的想法, 或对老师和同学的解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探究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

三、认真完成作业, 做好复习总结

认真完成作业是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有些学生把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 这种思想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学生应该端正思想在作业中寻找成就感并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及时复习, 系统小结, 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在复习总结时, 要以教材为依据,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 参照笔记与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主动学习, 善于对比和联想

在课堂中, 学生应该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 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把由主要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的感性认识向对知识的分析、综合理解的理性认知过渡, 把较多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与灵活性, 提高思维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 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交流自己得到的结论,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联想, 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关于三角形、梯形面积与锥体侧面积的联想, 平面问题与立体问题的联想, 数学式与图形的联想, 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的联想.利用对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比, 可知它们的图像位置不同, 而对底数分类讨论却一致.这样可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系统全面地理解知识.

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做题不行, 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方法因人而异, 但学习的四个环节 (预习、上课、作业、复习) 和一个步骤 (归纳总结) 是少不了的.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 树立信心, 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永顺主编.中学数学教学引论[M].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324~328.

[2]互联网.高一新生如何做数学笔记.中小学教育网, 2006.8.2l.

[3]互联网.怎样适应高中的学习.中国高中生网, 2006.6.24.

高一学生随笔 篇8

一、随笔展评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关于随笔展评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即:展评学生自己的随笔,展评同伴随笔,展评名家随笔。

1.学生随笔展评,激发发表意识。学生随笔按照时间分为课堂随笔和课外随笔。课堂随笔是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完成的随笔,它包括了作文课和考试时完成的随笔。课外随笔包括生活随笔和读书随笔。在学生随笔中,由于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随笔写作更多的是提倡课外随时随地写随笔。我们在展评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兼顾课堂随笔和课外随笔。

在学生随笔展评的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一节晚自习时间。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学生作文都在班级上进行展评,因此随笔展评分为小组展评和班级展评。小组展评以语文学科组长为核心,顺时针传阅小组所有同学的随笔。学生看完一遍后,再由语文组长进行分工,每个人点评两篇文章,进行组评;组评结束后,发回给成员自己进行自评。组评和自评结束后,由小组推荐本组最好的文章到班上展评。

班级展评可由语文学科班长或者语文教师组织,实行全班共评、师生同评,在展评中还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随笔最好,哪个小组点评得最好,优胜组可以评为小作家组或者评论家组,激发学生的发表意识。如果班级展评时间不够,有的小组没有展示,则可以用张贴到教室墙壁的方式加以展评。

如果班级展评还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教师可以把学生随笔收起来,看看他们点评的痕迹,点评到位的随笔给以保留,没有点评到位的加以补充。在小组和班级进行随笔展评,符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随笔的优缺点,扬长避短。随笔展评通过自评、组评、师生共评,全员参与,学生为主体,教师来调控,大大提高随笔批改效率。

2.经典随笔展评,名家名篇引领。我们把经典随笔展评美其名曰“美文共赏”,一般安排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美文可选练习册的文章、报纸杂志的文章、语文阅读的文章、名家名篇等。经典随笔要求篇幅适中,不宜过长。每个小组每周准备一篇美文,语文组长向语文班长申请,语文班长审核文章后,再作安排。语文班长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个小组来展示美文,一般两周轮完所有组。安排展评组的同学,先读文章然后说推荐理由,再让其他组点评,教师也可适当指导点拨。

二、随笔展评的原则

随笔展评包括了展示和点评,有效的展示才能保证高效的点评。随笔展示的原则为:文明大方,声音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展示的同学不能紧张,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展示前要说展示的题目,说明出自哪一本书,有书的同学可拿出来看;声音要响亮,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影响点评效果。展示美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不多字,不漏字,不念错字,停顿正确,做到抑扬顿挫。这样的展评是一种享受,文章写得美,读得美,同学听得美。

随笔点评的原则有“四个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优点和缺点相结合;总结性表述和陈述表述相结合;作文和做人相结合。

1.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内容包括了主题、立意、选材、主旨、情感等;形式上包括标题、开头、结尾、线索、顺序、结构、过渡、铺垫、照应、语言、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语文特级教师李志清对随笔点评做了很好的介绍。她在《和语文一起飞翔》中提出了从题目、選材、主题、结构、语言、书写等六个方面着手点评随笔。在实际写作中,有的学生不知道选材的标准,随意选择材料,而李志清老师在选材方面评价的标准很清楚,很具体,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她说:“选材围绕中心;选材真实(可艺术加工或活用材料);选材典型,有代表性,引人入胜;有最精彩、最深入的高潮部分。记叙文要有最细致感人之处,议论文要有最雄辩有说服力的部分,说明文要有说明的核心内容。”

2.优点和缺点相结合。众所周知,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随笔展评就是让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随笔展评必须指出其优缺点。对于学生随笔,不能只提优点或者只提缺点。点评学生随笔的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信心,如果把随笔说得一文不值,以后有谁愿意展示自己的随笔?在刚开始实施阶段,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教师可以要求点评时只说随笔的优点,让学生不畏惧展评。在随笔展评深入阶段,要让学生逐步点评缺点。让学生懂得要说缺点,改正不足,作文才有进步,让学生接纳意见。在美文共赏环节,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美文的不足,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学会质疑。

3.总结性表述和陈述性表述相结合。随笔展评为了条理清晰,可采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结构来展开叙述。总结性表述是对随笔总体印象的判断,可放在开头或者结尾。陈述性表述就是具体的叙述,比如这篇文章语句生动优美,那么语句生动优美体现在什么地方,要举出事例,点到实处。总结性表述和陈述性表述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展评清晰、清楚。

4.作文和做人相结合。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语文教学通过文章运用来进行人文教育。宋代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更有甚者提出:文品如人品。因此,在随笔展评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作文,如从这篇随笔中,学生积累了哪些写作素材,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做人,如从这篇文章受到什么启示,懂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原则等。

三、随笔展评要注意的问题

1.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经常开展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培训。随笔展评要高效就必须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否则组评环节难以进行。小组建设通常是6~8人为一组,每一组都有各学科的学科组长。传统的课代表就是学科班长,但学科班长比课代表更有工作可做,学科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科的领头羊,协助老师开展学科组长培训。语文教师要对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进行培训,如如何组织随笔展评,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管理学生的语文学习,如何进行组评随笔,等等。

2.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正确聆听的习惯。随笔展评包括台上学生展示和台下学生聆听的环节。如果台下学生不认真聆听,那么,点评环节无疑会低效甚至无效。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随笔展评环节中不做与聆听无关的事情,认真倾听才是对台上展示同学的尊重。其次,要求学生拿起笔来记录感受或者优美词句。这样做点评才能落到实处,不会信口开河,空洞无物。

3.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随笔展评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纠正,定期总结经验。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加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表现不佳的同学及时谈心,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合理点评。随笔展评刚开始时可能费时过多,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影响进度,语文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少讲一点课文又何妨。随笔展评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试想一周展评十篇文章,一个学期即可展评二百多篇文章,一年即可展评四百多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坚持下去,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提高?

在随笔写作教学中,我写作我快乐,我展示我自信,我点评我精彩。在随笔展评中,学生通过展示和点评随笔来积累写作素材,悟出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在随笔展评中,学生在讲台上展示随笔,锻炼口才,培养胆量。语文学科班长在主持活动过程中培养了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宛如电视台主持人。台下同学纷纷点评,精彩不断。随笔展评,乐哉!美哉!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敖小英

高一感想随笔 篇9

生活如一颗小小的杨梅,酸酸甜甜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当你被别人误会,却的不到谅解时,你会感觉到那颗杨梅酸酸的;可是当一切都真相大白时,别人对你说对不起的时候,突然之间会感觉到那颗杨梅好甜好甜。输入女冠活就是这个样子需要你慢慢的去品味,品出它的最好与最美。

生活又如一杯苦咖啡,加上一些涩涩的盐,成为苦涩的味道,就象人生的.旅程,很多很多的艰难险阻,静静的坐在一个角落里,端起一杯苦咖啡,回忆着美好的往事,渐渐的体验出咖啡的美味。你会明白,苦过后的味道,更甜了。所以要想体验出咖啡的美味,需要有足够地勇气和意志,来克服一切的艰难险阻,才能真正的拥有咖啡的美味。

高一随笔 篇10

“打扫起来好像不那么简单啊。”我苦恼地揉了揉脑袋,“算了,动手吧。”

拿出名为“开朗”的抹布,沾了沾“自信”的水开始打扫了起来。“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吧!”我对自己鼓气道。我擦拭的很仔细,那抹布如同阳光驱散阴暗一样的,就那么缓缓地擦着,不知时间过了多久。被厚厚灰尘包裹着的书桌,发了一点霉的墙角,满是红铁屑的收音机,在那抹布下回到年轻的时候。

我轻敲着书桌,心想:这收音机不是最新款了,扔了吧。伸出手拿起那收音机,往门外轻轻一丢。抛出的那一刻我便后悔了,返身扑向那收音机,祈求自己可以在它落地前接住。还好,我成功了。眼角的泪水不争气地留下,我怎么可以忘了,那里面可是满满的回忆啊。

我承认我是个恋旧的人,可是我觉得如果人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纪念的,那匆匆逝去的几年不就太可悲了么,没有留下些什么回忆,那几年不就跟没有过一样么?把收音机放回原位,看了看四周,还是太空旷了。

我用书籍让房间充满美感,我用诗画洗去房间中那一股腐木味,我铲除了屋后的杂草,种上了榆树、柳树,我把门前的乱石丢开,铺上平坦的石砖,又在门的两边种下桃树、李树,我把天上的太阳拉了下来,让阳光每时每刻都能照到这小木屋。走远了再看看这破败的小木屋,不,不可以再说破败了。它已经被我打扫的焕然一新,四周不再是以前的死气沉沉,而是散发着一股生的气息。

如何让高一学生学好化学 篇11

一、要及时复习,抓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高一化学教师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特点及其知识体系,对待初三化学中出现的化学双基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初可以编出一份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尽可能与将要学习的化学有直接的联系,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初中不少知识仍是高中学习的目标,在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唤醒学生记忆,做好衔接工作。另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化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所以教师仍要对初三出现的化学知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等,及时弥补,进行统一。

二、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衔接教学的关键

在转入新课时,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切忌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设计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和良好的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很多时候,教师可以退到幕后或共同参与,给学生机会。如开展师生共商研讨课、辅导自学课、自学提问讨论课、小课题研讨课等,充分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被肯定的兴奋感。

2、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化学教学不能仅靠一只粉笔,在重实验的基础上,有些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可以借助于媒体,如:电视、录像、投影、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才能有所收获。充分地让学生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互进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如:板块式教学、小步子多反馈的问题探究式、愉快教学模式等多种模式,恰当运用。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优化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事半功倍。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激发学习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及时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首先把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融会贯通,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高中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设有“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 “实验”、“阅读”、“讨论”“学与问”、“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栏目,编排和教学要求上侧重了趣味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要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营造一个自我突出的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优化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1)、养成科学的预习习惯。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初步了解,同时通过预习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 预习不是简单的念一遍课文,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最好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点评,相互促进。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就可以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2)、集中精力听讲,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动作与表情,思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老师如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听老师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题的;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解释等等。要对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积极去思考,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特别是实验,更应该去认真观察和参与而不是仅流于形式看热闹。

(3)、归纳总结、提升拓展。针对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思维认识上的疑点、难点。如离子反应, 书写时一定要注意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拆成离子,单质、气体、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写成化学式;还要注意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又如氧化还原反应,除了方程式以外,只用记十个字:“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 ”,即:化合价升高(降低),失(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做还原(氧化)剂,得到氧化(还原)产物; 顺便总结一下四大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再比如复习时归类记憶每一课的方程式及各个方程式的反应条件与现象至关重要。

(4)、反馈训练、巩固落实。练习、整理、作业、应用是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结合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探究性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对难度较大的,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规范的解答问题,灵活的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典型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实施重锤敲击,同学们要在错题整理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为了这个目的,就必须独立做作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

(5)、及时反思 .教师对于每一节课的得失都应及时总结、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有话言长,无话语短。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重视学生随笔的写作 篇12

1.定期上交, 但不作过多规定

记得鲁迅曾说写不出时不硬写, 这确实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因为硬逼着写不太可能写出美文妙作的。但是如果习作阶段完全流于兴趣和自由自在, 那也会出现长期没有兴趣而不写的现象。这里的矛盾在于没有兴趣可能不写, 逼着写又写不好。所以我们采取定期上交随笔的措施。定期, 不得不写;随笔, 写得比较自由。借此解决这个矛盾。

随笔的要求, 我们尽量放宽, 对写作内容、体式、长短等等都不提要求, 一任其自由。这样, 学生写作时没有任何拘限, 叙述、写景、议论、说明, 任其发挥;现实、历史、读书心得, 随其自由。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我们只规定时限和大体的量。这样学生的自由度就比较大, 但又能控制学生经常动笔。经常动笔, 写作表达的基本能力会得到一定的锻炼。习以为常后, 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共同得到提高。

2.重视评价, 主要是“评优”

对学生随笔不提过多的硬性要求, 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要使随笔真正提高质量, 还得在评讲上下功夫。我们一般每周上交一次, 每月重点评讲一次。评讲前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将4次随笔的详细情况再做一番梳理。将随笔中的优秀习作介绍给全班同学;让特别有特色的习作在课堂交流;挑选一个重点做专门的辅导。这个评讲, 要注意的是只报喜不报忧。不把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和问题作为介绍对象, 努力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长处和优点, 让学生在向好中得到启发。一些老师急于求成, 总是想用指出存在问题和批评不好习作的方法来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其实, 针对不少同学存在的问题, 选择班级中这方面做得好的习作, 更能够使学生获益, 又不伤害一些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

每次评讲中, 需要有计划地将写作常识和技巧、艺术逐步作专门指导。结合学生随笔中的好例子, 也可以举名家名作中的实例, 讲解写作艺术。由于根据学生习作进行, 学生接受程度较高;又由于一次一讲, 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3.鼓励交流, 但不随便公示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 老师讲述往往不如学生互相交流的效果。学生间的交流因为年龄相同, 心理特点相似和实际水准接近, 相互间的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和帮助、激励作用更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之间经常交换随笔, 取长补短;选择随笔写作优秀的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心得。这种交流因对象之间的相近而作用巨大。有时, 我们还在征得学生同意后, 将一些特别好的随笔在班里传阅, 起示范作用。定期挑选优秀随笔, 誊写后张贴在课堂供大家欣赏, 老师作一些简要评语。在班里办一个不定期的打印“刊物”, 专门刊发学生优秀随笔, 配以插图、评语, 让学生自编自印, 又提高了他们的编辑能力。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 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隐私。我们一般要交流或者交换之前, 都要得到相关学生的同意, 绝不自行其是;张贴的随笔更是先让学生自选, 然后老师在他们愿意公开的随笔中选择。尊重了学生, 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 实际效果就特别好。

4.长期坚持, 但不求短期效应

高一随笔 篇13

有些人有些事,当你错过之后才知道珍惜!

如今,初中本已毕业的我,又以复习生的身份,回到了那令我终身忘难忘的中学时代。

但,这终究不是我记忆中那个地方,更没有那群“傻瓜”的陪伴。

这是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班级,新的集体,还有一群数不清的新同学。

在这里的建筑,没有我记忆中的那个有熟悉感,在这里的心情,更没有我回忆中的那个有轻松感。

在这里,我经过大半个学期的交流,也仅仅认识了少许的,能和我聊的过来的喷友。甚至大多数人的名字我都不知,有的更是句话未说。

这里虽然人多但大多不相知,那里虽然人少但至少都相识。

事到如今,我还以复习生的身份,吹嘘着自己曾经的种种经历,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

在学校里我们从相遇—相识—相知—又相离。

说真的我喜欢上学,但我不喜欢上课,更不愿分离。

还记得那年那月,那时的我们整天想的`无非就是,毕业之后干什么之类的事。盼的无非就是,早些毕业早些自由早点放假。那时的我们远远不知,社会的残酷现实的残忍,毕业所代表的真正含义。那时的我们像孩子般无知,像儿童般幼稚。

如今我已明了,那毕业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毕业,代表着分离,代表着悲伤,代表着痛苦,更代表着我们已不是孩子的事实。毕业后我们将各奔东西分离各地,但最令人感到痛心的就是那,曾经好友相逢陌路不相识的悲哀。毕业虽然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需的,自从我们相聚那一刻就已注定分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平庸,都对梦想有着满腔热血的追求。虽分离但定会定重聚。正如我们老班所说的那样虽分离,定重聚,若重聚,必辉煌。男儿应当这样,志在四方,别娘娘呛呛。

时间匆匆,三年时光就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初中时代就如一个美好的梦一样,梦醒了才知道自己失去了。毕业之后你将失去上学时特有的烦恼。失去你穿上最帅,而自己说了三年烂的破校服的资格。更要和你的至亲挚友分离。有的人三年初中只顾学了,有些人只顾玩了,有些人只顾睡了,有些人只顾看小说了,有些人只顾这些人注定会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三年的初中你会结识很多朋友,认识许多同学。有的甚至都是一辈子的,他比高中重要的也不比大学弱多少,毕竟那是自己第一个朋友圈。

高一随笔作文 篇14

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更加的触动我的心灵“时间是最无法挽回的东西,一旦逝去,无处可寻。时光无情把人抛,终究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霜白了少年头”。到头来,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凤楼阁台皆作了古,万般风流也具了骨。这一段话让我深刻的知道,我们要好好的珍惜时间,不要为逝去的光阴流泪。这本书上只写着一个英语family,没有写名字,这个英语我知道,家人或家庭的意思。我曾想?这应该是老天爷送给我的礼物,为了让我更加快乐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所以,才赐予我这一本书。至今为止,我都记得这里面的话。

“人生的旅途中,有时或遍地花草,风平浪静,有时也会荆棘丛生,海浪滔天”。只要你的心中有自信,你就能顽强地面对挫折,克服挫折。如果你的行囊已经备好,那么可以随时出发。“世界那么大,值得去看看”。看了这一段话,我现在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不要做井底之蛙。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所谓,“站的高,望的远”。我要站的最高!

这本书陪伴我至少一年了,感谢我的生命里有过这一本书,才让我的生活更有趣味。感谢有这本书;让我遇到挫折时要充满淡定;感谢有这本书,让我对未来更加明确;感谢有这本书,让我知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本书教会了我太多太多,我不知要用什么语言去形容它。我要做的是要好好保存,把它留给有需要的人。

上一篇:厨师竞选领班演讲稿下一篇:财务站内财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