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2024-07-15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精选9篇)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1

一、答:新世纪,我国基础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是理解,其任务是以理解为基础,对已有的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改造和重组。

(一)、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强调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形成时,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真商讨而成,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者对师生行为的理解,评价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评价对象。

(三)、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

在开展结果评价时,强调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注重开放式地收集评价信息,全面了解教学效果。

(四)、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第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这种理解本质上也是一种双向建构、双向整合的过程。第三,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识。

二、答: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

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第一,所叙事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第二,反映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写好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在于重在思考、注意观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学习、研究过程、交流与讨论。

三、答:1.学业压力:学习压力大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学业负荷越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学习倦怠就会越多。

2.人际支持的缺失: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另外,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等,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厌倦学习。

3.环境支持的缺失:一方面,校园生活环境单调,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另一方面,网络电脑迅速普及,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进而容易引发学习倦怠心理。此外,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问题严重等方面的影响,使他们的头脑中极容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思想,进而导致学习倦怠。

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

5.人格因素缺损: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和意志力等。如果学生形成情绪不稳定、焦虑、意志薄弱、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一旦学业出现波折,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四、答: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试金石。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我们的教学,转变我们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2.真实的教学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必在的而是偶在的。所以,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要想避免单调和重复,要想过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生活,除了智慧还是智慧,教学研究是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理论、提升

教学境界、实现教学意义的重要保证。通过教学研究可以突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促进提炼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使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体验教学工作的收获和乐趣。

五、答:1.合作文化:新课改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并实施在课堂上小组探究等教学模式的转变。

2.对话文化:新课改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从教学层面来看,对话文化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作用的活动中,指师生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他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形成共识,3.探究文化:(1)新教改中课程结构的探究。主要是通过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必修课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探究。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境调整备课或计划。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与心理沟通,以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人文教育,创造性思维

一、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易经》说:“文明于止,人文也。”“人文”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作用是“教化天下”。作家王蒙也曾谈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或简单地说,人文精神我们姑且可以定为一种对人的关注。”今天不少的学生对父母关爱,心无感激,认为理所应当。面对理想,有一个学生更直率:我从来不去想以后的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反正我老爸有钱,还怕饿死不成?甚至缺乏起码的责任和美德。因此,我们在学生作业的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训练,这已是势在必行。

二、知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除了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能力外,也要呼唤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情怀,使其思想和灵魂得到滋养,使其人生具有深厚的底蕴。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除了通过正常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了解字词句,学会分段,总结出思想主旨。我们还可以借用音响设备放阎维文的《母亲》,并且结合课文的最后一段“母亲虽然痴呆,但依然那么慈祥”来仔细体味母亲的伟大,随后反复诵读去感受作者的心情,让同学们起来谈谈他们的母亲及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并要求他们把这种情感写下来。

三、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并在其亲身体验中感知人文情怀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如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和图片,节假日安排学生游玩一些古镇,在古朴的环境中把传统的道德文化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到语文作业的“人文性”。如在学到《野草》这篇文章时,老师可在引导学生了解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之后,让学生回家看看房前屋后是否也有小草,看看它们是如何顺应着周围的环境坚强地生长,把所思所感写出来。顺着这个,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小调查员,考察周边环境,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观察日记,并且动手办一份“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手抄报,或设计一则环保公益广告。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智慧,又能陶冶人文之美。

四、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指向,但是不少教师一味地把作业设计成开放性的,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必然会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及探索精神。例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后宣布:“今天的作业,我们分成六个小组,选择的范围如下:(1)爱读书的你,另外阅读一篇描写落花生的文章,并且下节课给同学们讲。(2)爱做实验的你,可以分析一下落花生有哪些营养成分。(3)爱诵读的你,可以朗诵一篇描绘落花生的美文给父母听。(4)爱绘画的你,用手中画笔去画成落花生的形状。(5)爱文学的你,摘录各个文人描写落花生的语句。(6)爱写作的你,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这谦虚的落花生。”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走进落花生的精神世界,体会落花生的品质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既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探索,又激发了创新意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

教师在利用课外时间布置作业时,应多包含能让同学们思考其人文性的内容,如引导他们阅读中外名著,让他们受到外国风情的感染;带领他们去野外观察小动物的生活规律。让他们能够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感谢并能够尊重生命。

五、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语文作业还应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不应只强调标准答案,而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比如在讲到《朋友和其他》时,我领导学生们充分理解和感悟“就让生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吧,犹如窗前的乌桕,自生自落之间,自有一份圆融丰满的喜悦”的深刻含义后,让学生写一写我们对自然、人生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学生们补充的不仅仅是几句话。这份作业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让他们明白自然而然是对人性的一种保护,一种张扬,一种肯定。

六、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人文情怀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操。

在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的实践中,我深有感触,它不应该是学生们畏惧的对象,应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且在做的过程中能够体现他们的创造性、人文性、趣味性,最后做完的时候他们也能够相应地形成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不应仅重视课堂,还应重视课外的培养。做语文作业是在思考生命的智慧和意义,完成它的过程充满诗意。因此,推进小语教学作业的文化改造,是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人才的重要步骤,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3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残而不废,受得特别呵护。

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内涵: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研究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基于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应用:第一,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要谨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

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第三,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学生在背诵单词或材料时,要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第四,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第五,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要学习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导向功能: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学生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整个班级组织的意义。

3、规范功能:班级文化正式通过从众行为的作用来影响整个群体,这种不成文的规章管理功能也可以称之为舆论或者群体气氛的压力。

4、激励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往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使班级成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5、凝聚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必然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形成一致的合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6、协调功能: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7、美育功能:班级文化中存在大量美的因素,该因素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使之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1.从实践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实践尝试行动。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4.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的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虽有理论上的概括,但更重要的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一)课程的本真面目——不息的旅程。

课程是一个旅程,是整体的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实现,社会、政治的境遇和主体形成,使人成为能决定自己生活的自觉的主体。

(二)课程的存在方式——故事的叙说。

欧用生倡导课程研究的叙事探究方法,将课程视为多种不同的“文本”,通过“复杂的多元文本对话”达到课程理解的目的,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积极关注多元课程中不同意识型态领域的声音。

(三)课程的活力之源——生活的统整。

藉由课程设计的统整,达成知识的统整、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这才是统整课程的本质理解。

(四)课程的精神归属——美学的理解。

为了理解教育的经验,教育者必须去除现代性的盲点,以不同的万花筒的透镜重新看课程,加强现象学的、自传的、隐喻的教育动态的理解。

(五)课程的魅力所在——混沌的唱和。

后现代课程强调以不可预测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显现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

(六)课程的永生之路——反省和批判。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4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1)就业的“区域集中”和“行业集中”问题突出,社会提供的机会、条件与毕业生就业预期差异性明显,造成毕业生及其文化产品难以与社会需求对接,造成功能释放极其不平衡。

(2)我国高校的许多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与自身层级、能识、情趣相匹配的岗位,“低就”现象或学非所用情况普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职业可持续性差,毕业生大多有效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不断的择业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高校毕业生,难以自主选择单位及岗位,几乎是处于“被挑选”境地,就业满意度较差,无法“乐业”,且更换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小;四是就业中的拉关系、走后门、拼“父母”权势、权钱交易等不良之风影响了就业公平、职业稳定、劳资和谐;毕业生经受反复的求职与失业、毕业即待业,疲惫不已,对就业市场缺乏信心,致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观望、消极、畏难情绪膨胀,一些毕业生暂时放弃就业或暂缓就业(即自愿性失业),而许多家长受此影响对高等教育投资及其回报预期失去信心,“教育无用论”抬头,势必减少促使人才潜能释放的投入,必然影响产品利用效益;精神文化产品利用条件缺乏,利用效益不高,制约了生产可持续发展。这些制约了教育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高校课改的“四风”是,形式主义、盲目拿来主义、盲目跃进之风、盲目创新之风。

要解决课改深水区的问题,首先要敢于直面课改的真实现状。

(一)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让形式主义远离课改,远离学校,远离教育;

(二)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结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三)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掌握课改节奏,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

(四)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创新课改要经历模仿——改造——创新三个阶段。

(五)建设国家教育信息平台,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统领教育信息化。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已经成为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在精品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注重面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受众和更为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向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突出资源共享意识,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推出去,形成品牌效应。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1.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2.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3.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5

答:城市交通需求一般包括客流需求预测及机动车需求预测。客流预测可分为居民出行需求预测、流动人口出行预测、枢纽点出行预测。机动车根据预测的精度可分为小客车、大中客车、货车、摩托车等出行预测。

居民出行需求预测步骤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法:即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需求预测step1:交通生成

交通生成主要是确定各个交通小区的交通产生吸引量。首先将规划期总人口,根据土地利用性质,主要考试居住用地的大小分摊至各个小区。在得到各个小区的居住人口数的就业岗位数之后,将交通产生吸引量根据出行目的分为基于家工作(HBW)、基于家上学(HBS)、弹性出行(ELA),将三类出行目的的交通生成合并,得到总的交通生成量(即P和A)。

需求预测step2:交通分布

在得到各个小区的P和A之后进行交通分布,得到出行OD矩阵,交通分布方法很多,如frator,重力模型等。这个步骤首先需要各个小区的距离矩阵,可在需求预测前期工作中完成,也可采用经验值,重力模型参数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可根据生成的各个OD矩阵与距离矩阵得到平均出行距离,以平均出行距离作为控制指标进行调查,使之居民出行在合理的出行范围内。

需求预测step3: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主要考虑出新距离的远近及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效用,方式划分的方法主要有logit模型,距离—出行概率模型。也可将这些模型进行合并,模型参数的确定可根据相关城市的资料或经验值确定,使模型适应于该城市,最后得到各个出行方式的比例,将作为主要指标进行控制。

需求预测step4:交通流分配

交通流分配是交通量预测最后一个步骤。需要路网及出行OD距阵。出行OD距阵主要为机动车OD距阵,然后在路网中进行分配,主要方法有全有全无,用户均衡,随机用户均衡等方法。

2、简述城市交通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城市交通规划因规划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和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城市交通的远景指导性规划,规划年限宜长,一般在20-50年,规划有地范围也宜适当大一些,以满足将来城市发展需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在于新的交通政策,交通战略,新的道路网或对现有设施的重大改造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1、远景交通发展目标及水平;

2、远景城市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

3、远景城市道路综合网络主骨架布局;

4、远景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施的选址用地规模;

5、实施城市效验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6、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的中长期建设规划,规划年限一般为5-20年,规划有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有地范围一致。内容包括:

1、中长期城市交通方式及交通结构;

2、中长期城市道路网络布局;

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4、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渡的位置及用地范围;

5、大运量轨道交通可行性分析及客流预测;

6、综合网络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7、分期建设及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交通的近期建设规划,一般为1-5年。规划用地范围一般为适当扩大后的建成区,通常情况下,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不单独进行,而是在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内容包括:

1、现状交通网络评估;

2、现状交通网络的完善计划;

3、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4、阻塞路段、交叉口的交通改造方案;

5、近期大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6、建设资金筹措;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6

通信工程专业2013年作业

说明:初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一”为第1-6题;“专业课作业二”为7-12题。中、高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为1-20题;同时提交3000字左右“学习心得”一篇。

1.路径损耗引起____长距离(100m~1000m)____上接收功率的变化,而阴影引

起____障碍物尺度距离(室外环境是10m~100m,室内更小)____上功率的变化。故称其为_大尺度传播效应(large-scale propagation effect)____。

2.式utsItjsQt中,ut称为st的__复包络(complex envelope)____或____等效基带信号(complex lowpass equivalent signal)___。

3.假设发送信号st的功率为Pt,相应的接收信号rt的功率为Pr。则信道的路径损耗真值为____为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的比值PLPt,路径增益分Pr

贝值为__为路径损耗分贝值的负数PGPL10log10PrPtdB。

4.对于两径模型的接收功率,当收发天线的水平距离d充分大时,接收功率与成反比,并且与无关。

5.哈塔模型不对特定的传输路径进行校正,当d1km时,哈塔模型是____奥

村模型____的很好近似。6.哈塔模型对于__第一代蜂窝系统____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型,但它不能

很好体现目前使用____较小小区和较高频率____的蜂窝系统中的传播恃性。

7.室内传播对于900MHz,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相隔一层时,衰减为

____10dB~20dB ___;接下来相隔的三层中每层衰减为__6dB~10dB ____。8.造成信号随机衰减的因素,包括_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和介电特性____及

反射面和散射体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未知的,因此只能用统计模型来表征这种随机衰减。

9.假设无线通信系统一般有一个目标最小接收功率Pmin,我们定义路径损耗和

阴影衰落造成的中断率PoutPmin,d为PoutPmin,dpPrdPmin

距离d处的接收功率PminrdP

10.在实际当中,确定性模型不足以反映信道的____真实特性____,必须要采用

___ 统计方法____来描述多径信道。

11.多径信道的另一个特征是其时变性,其来源于_发射机或接收机的运动__,这使传送路径中形成_多径传播__的那些反射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

12.假设nt是信号的到达方向和接收机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运动方向速度

为v,则多普勒频移为fDntfDntvcosnt

13.对于每个可分辨径,其参数nt、nt和Dnt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我们

将其描述为____平稳遍历随机过程____。

14.在多径传播中,如果信道时延扩展相对很小,那么直射分量和多径分量一般

是____不可分辨的____,以此来建立的模型为__窄带衰落模型____。

15.窄带模型中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互相关函数E又因rItrQt____0____,为它们是____联合高斯过程____,所以它们也是相互独立的。

16.功率谱密度反映____不同多普勒频率____处的功率密度,也可以把它看成是

对应于__随机多普勒频率____的概率密度函数。

17.有限状态马氏模型可用于近似____卫星信道、室内信道、瑞利衰落信道、莱

斯衰落信道____和Nakagami-m衰落信道等的数学模型或实验模型,也可用于系统设计和系统性能分析。

18.相较于窄带信号,宽带信号中多增加了一个失真因素,就是 多径时延扩展_。

19.当多径时延扩展TmT时,那么每一径都是可分辨的。这些多径分量将对后

续脉冲造成干扰,这种现象称为____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____。

20.ACf是功率时延谱的傅里叶变换,若存在某个Bc,使得对于所有的fBc均有

ACf0,Bc就叫做信道的报名号: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7

不同点:我国防汛抗洪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基本任务是积极采取有力的防御措施,省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可以根据当地的洪水规律,规定汛期起止日期。其次,容易遭受融雪洪灾的各地在做好防御春洪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积雪融水、河道来水偏多的有利条件,抢墒播种,提早灌溉。

发生旱灾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一调度、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水源进行调配,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态用水。在旱灾发生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干旱灾害统计报表的要求,及时核实和统计所管辖范围内的旱情、干旱灾害和抗旱情况等信息,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

作业题、面板堆石坝的渗流控制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各防渗系统之问,例如地基防渗帷幕与坝体混凝土面板之间,用趾板联结,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

b.由上游面板到下游,在坝体中由细到粗设置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料、次堆石料,面板上游底部还应设置防渗铺盖。

c.在用砂砾料和风化料作坝体材料时,在坝轴线或略偏于上游处,主坝堆石料与风化料或软岩石的次堆石区之间设烟囱式排水。控制可能的渗流。人们分析沟后水库的溃坝原因之一是坝体排水不畅。

d.在堆石体与地基或岸坡接触处,当有风化层、泥化岩层、断层裂隙的泥质充填处时,如果有发生渗流冲刷可能,要设置反滤保护。

e.在混凝土接缝中,特别是易于受拉的周边缝中,设置能适应大变形同时能保持防渗性能的止水材料。

作业题、目前现行的岩体力学指标估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工程地质类比法;

2)Hoek—Brown判据;

3)正分析与反分析;

4)试验强度折减法;

5)非均质岩体综合抗剪强度。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8

1、什么是创新?基本特性有那些?举例说明

答:(1)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务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这一创新概念涉及三层含义:一是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的形成、产生或引入;二是利用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设计生产或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流程或管理方式等新事物;三是通过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会化实现其价值,所追求的价值并不只限于经济价值。(2)创新的特性

一是目的性。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特性贯彻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二是变革性。创新是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三是新颖性。创新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革除过时的内容,确立新事物。四是超前性。创新以求新为灵魂,具有超前性。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

五是价值性。创新有明显、具体的价值,对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的效益。(3)案例:民用大飞机工程。

民用大飞机工程的目标即用6-10年的时间,研制拥有自主只是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逐步实现系列化;用整机批量化制造带动航天材料、发动机、机载设备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培育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富有活力的我国航空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150座级客机是未来国内民航市场主要机型,因此发展民用大型客机符合未来国内市场需求,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民用大飞机工程经历了三起三落,在大飞机的三大关键技术上,工程的科研人员在以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出适用于民用大飞机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用大飞机发动机,复合材料构件及大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使得民用大飞机工程成为我国创新工程的典例。

2、什么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答:(1)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① 研究开发创新能力,② 生产创新能力,③ 投入创新能力,④ 管理创新能力,⑤ 营销创新能力,⑥ 财务创新能力,⑦ 服务创新能力,⑧ 竞争创新能力。

3、什么是自主创新?举例说明

答:(1)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2)自主创新案例:青藏铁路的建设

青藏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最复杂的高原冻土区,许多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可谓集冻土工程之大全。高原冻土被看成高原铁路的“杀手”,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一直是世界性工程难题。冻土路段冬天冻胀,夏天融沉,很容易使线路失去平顺,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铁路要穿越长达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区,几乎占格拉段线路总长的一半。

能否征服高原冻土,是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关键。为解答这一难题,铁道部和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广泛借鉴国内与冻土工程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勘察、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冻土铁路建设技术规范的空白。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刻苦攻关,组织探明多年冻土分布规律,明确多年冻土地温分区和冻土工程分类,为合理确定工程措施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科学地确立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使冻土工程建设逐步实现了由被动保温向主动降温转变,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由单一工程措施向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转变。

工程建设中坚持科研试验现行,有针对性地建设了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由中国科学院寒旱所、铁道部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石(片石)护坡或护道措施、通风管措施、热棒措施、路基铺设保温材料、路基边坡设遮阳棚、利用桥梁通过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等成套的冻土工程技术措施,使青藏铁路建设在冻土理论与冻土工程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重要突破,全面提升了冻土工程施工水平。

青藏铁路建设依靠自主创新,在解决高原多年冻土区筑路关键技术难题中取得可喜进展,采取的工程措施安全可靠,在多年冻土工程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4、什么是模仿创新?举例说明

答:(1)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具体包括两种方式: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素养的商业实战等环节,从而将商业的实用性、招聘的悬念感、竞争的激烈性与电视的叙事特征糅合到一起,被更广泛的人所关注。同是职场选秀节目,“赢在中国”在模仿时跳出了招聘模式,将职场概念扩大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了崭新的创业主题。以“创业”为主题,节目的选拔对象也就有了明显的不同。用一个中国的传统说法,“学徒”为特兰普商业帝国选拔一位年薪25万美元的职业经理人,是在招聘“将才”,“赢在中国”则是在遴选敢于冒险与勇于创新的创业者,是在选拔“帅才”。

在“学徒”中,主持人不仅承担着主持人的功能,介绍节目规则,引领节目进程,掌握节目节奏,对选手进行评论,宣布去留结果,还承担了很多其他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否实际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节目制作者们要创造这样的效果——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执行者,具有绝对权威和最终裁决权;他还是奖励者,胜出者获得的奖赏都是由他提供的。“赢在中国”的情形截然不同,主持人只承担了主持人的这部分功能,除了观众投票,评判权同样交给了现实中国社会的商业成功人士,但他们是以集体的方式露面的,展示的是一个当下中国成功的商业领袖群像:马云、熊晓鸽、吴鹰、宁高宁、柳传志、和张瑞敏等中国当代商业的领袖,颇有把中国的商业精英一网打尽的气魄和度量。

进入“学徒”商业实战环节的16名选手竞争的标的物只有同属于一个人的一个职位和一辆跑车,选手之间竞争的“惨烈”,抑或“你死我活”是被规则预设的。“赢在中国”不是这样,入围12强的选手,有5人可以获得5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的创业基金,即使没有进入5强,还有机会通过得到“联通世界风通行证”,获得300万元的创业基金。

“赢在中国”以励志做为主题词,正是在充斥着诱惑的社会中,追求高雅、深刻与创造性,努力重建励志文化,使这一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建构生命精神和创造力量。这既是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的需要。

5、什么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举例说明

答:(1)引进就是引进别人比咱们好的技术,消化吸收就是把别人的技术学会、公 需 课 程 作 业

理解透彻,再创新就是在消化吸收别人先进的技术后在其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在加以改进。

(2)案例:和谐号动车组

和谐号动车组的创新实践可以说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案例。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有先进的动车组。在发达国家已有先进成熟的动车组技术的条件下,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可以迅速提升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用较短时间和较小代价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动车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这一认识是完全正确的。

近年来,我国从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引进的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以国内铁路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为主体,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技术合作,聚集国内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批量制造出和谐号动车组和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使我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举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通过这一重大项目,在4年时间里,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集中表现在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制造技术,正在成长为能够按照世界先进技术标准大规模生产先进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企业,并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的创造。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铁路已初步搭起了机车车辆主要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构造了一个在世界先进水平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工作体系,锤炼了一支技术创新骨干队伍,使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铁路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成功探索。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国产化并再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为各行各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深刻表现为一场创新战。站在竞争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外技术和资本,并不能引进创新能力。由于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关键产业技术和重大装备依靠进口的状况没有改观,对外技术依存度仍在60%以上。有些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落入外资设置的知识产权陷阱,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从国外引进的世界一流先进装备同其自身贫弱的创新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

今天,新的竞争形势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巨大步伐,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我国创新型企业,包括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外国企业的学习者,转变为强劲的竞争者,有些企业开始问鼎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并向未来引领者的方向跃升。像过去那样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在缩小,难度在加大,代价越来越高。至于产业前沿的关键技术,国外企业从维系其核心竞争力考虑,西方国家从实施战略图谋权衡,都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在诸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的领域,发达国家动辄就以安全为借口,对向我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层层设卡,横加干预。2001年美国商业部总共收到了1294件对华技术出口申请,其中72%被通过,3%被拒绝,25%不予受理。在民用技术领域,跨国公司不仅对从合资设备和产品上可能发生的“技术溢出”严加防范,而且试图运用知识产权封杀我国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侵犯其知识产权、威胁美国本土产业”为由,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所谓的“337条款”调查案,我国高技术产品已经首当其冲。截至2008年2月底,针对中国产品的调查案已达83件,约占全部调查案的12.7%。其中,有涉嫌侵权问题,但在政策上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遏制我国企业的市场空间。总之,在跨国公司和外国强势集团把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视为生命线的今天,我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把生存、发展、创新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创新理念和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整合资源、合作创新成为国际强势集团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科学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正在日益逼近极端和本原;高技术前沿在交叉和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融合中孕育和催生一系列重大革命性突破,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以群体崛起。创新的冲击波,其上游延伸到广阔的基础研究领域;中游覆盖了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下游推进到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商业方法等诸多环节。现代产业价值链已形成了两个高端:一是产前研发,二是产后营销。前者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技术,扩大知识产权,占据科技制高点;后者通过营销和服务创新,打响著名品牌,获取丰厚的市场回报。在发达国家,导致技术飞跃和产业升级的成功创新,因其技术能力、知识储备、经验积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超越一两个企业或大学力所能及的范围,往往都是多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集成和提升。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专家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用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教师应将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合理性、个性化教学原则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学员一项基本技能,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这一能力,可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之提高。

通过社会实际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使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专业、学生、社会的关系。

3)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全方位地保护学员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然而,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学生就像一堆等待加工的零件,经过一道道程序,被铸成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削弱了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当然,发展学生个性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如果这样,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误入歧途。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它是实现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突破教育环境的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表象形成和语词的丰富更为容易,这样,学生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才会分化性强、细腻度高、节制性好。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提供容量大的课件和信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这些诉诸感觉的内容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成为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学习经验。4)培养学习能力,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加快,各学科之间又存在着分化、综合,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新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不断出现,使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学习已成为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主动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的束缚,在营造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即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并且明确学习是无墙的,随处可学。因此,创新的关键就是学习——学习接受新知识,创造发展新知识。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创新的前提、进步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学员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学员“学会学习”。要使学员真正会学,成为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者,必须使学员具有较高的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水平,对自身认知状况,和水平有正确的评价,知道如何指导自己学习。因此,我们要普及“大学学习学”知识,进行整体学习素质教育,结合教学,进行分科学习素质教育。

我们年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学员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

信息时代的前途是文化信息时代,当文化业产业达到总产出的一半时,信息业也就以文化性为其特色,此时即为宣布进入文化业时代;同时指出,因特网要前进、变革,前途仍然是信息交流的工具,电子科学正在为走进文化业时代做出巨大的、决定性的贡献。

公 需 课 程 作 业

2024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次作业 篇9

6.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概念

是指对科技人员影响巨大的既定的文化传统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以及教育体系和科技评价体系所构成的制度环境。它包括:

一、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作为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面貌以及行为规范的反映,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二、教育观念与体系。教育体系包括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创新的教育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三、科技评价体系,包括科技评价体系在内的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具有导向作用。马克思·韦伯对此曾有生动的比喻,他说:“科学就象一张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个地方。去什么地方则是价值观念的任务,只有提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科学认识才能提出如何到达这个目的地”。科技政策要依据社会价值观念提出究竟“去什么地方”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方向和目标正确,科技就会发展得快,科技创新就会层出不穷;反之,科技发展则慢一些,科技创新也成无源之水。科学技术评价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科技评价体系是发展科技事业的生命线,对科技创新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积极正确的科技评价机制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反之,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的进程。因此,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民族文化传统、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系、科技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7.影响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原因分析 1 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传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魇一样纠缠这活人的头脑。”文化构成了科技创新生长的土壤,它制约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的科技创新体制,必然给科技创新的发展打上深刻烙印。

传统作为社会意识诸成分之一,是各代人社会信息的独特载体,它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继承性。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是民族内聚力的源泉、维系民族生命的抗体,借助它,各代人方能联系起来,并将前人的经验传递给后人。通过传统,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所以文化传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成为思想、行为方式的重要构造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的惯性作用,又使它成为一种惰性,当历史进步要求摆脱或改造某些传统时,必须做出艰巨的努力。传统的二重性决定我们对它应该采取分析的、历史主义的态度,切忌食古不化、全盘承袭或数典忘祖、一概骂倒两种偏颇。一般说来,人们对东西方文化传统差异的认识因人而异。但普遍赞同的是东方文化传统的核心是狭义的儒教或儒家思想体系,而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基督教。梁漱溟曾说:“西方之路开于基督,中国之路开于周孔,而以宗教问题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清朝的刘廷垛说:“欧美宗耶教,故重平等;我国宗孔孟,故重纲常”。韦伯指出:“在清教徒那里,就像在所有禁欲伦理那里一样,任何情感性的,即不是以理性为动机的,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都会轻易地被怀疑为肉体崇拜。”除了以上所说的以外,在关于友谊这一方面,以下的告诫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爱一个人,超出理智所允许的限度就是一种荒谬的行动,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这经常迷惑人们的心灵,这样便妨碍了对上帝的爱”。这种为了使人集中全力去热爱上帝而疏远具体的个人间关系的倾向在犹太教既已存在。如韦伯说:“这样一种没有人情味的兄弟般的爱,源于生活对上帝意志的彻底服从。在基督教传统中,人与上帝的关系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怀疑的,而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上帝的关系。相比之下,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由于缺乏象上帝那种超越现世的最终权威,个人没有理由去支持一种神圣的„事业‟,或普天适用的原则,如基督教的仁慈,他只能用对某些特定的人,特别是最接近的人的孝敬来代替对上帝或其他神圣事业的信奉”。因而,儒教的这种特殊主义取向使中国人热衷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而对神报以消极的态度。中国人最重要的经典宣扬的是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系,人与超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正如梁溯溟在《中国文化要义》所指出的:“中国人的心思、思想、精神用到哪去了呢?用到人与人之间去了,用到人伦关系上面去了”。因此儒教的这种特殊主义传统体现为现实中巨大的人情社会。费孝通曾以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差序格局,描述人情社会的特征。他说:“在西洋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中国却是攀关系、讲人情”。此外,儒教体系的特殊主义传统还体现为知识分子“入世—经世”价值取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知识分子素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学术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因此,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最为规范的角色认同。而当今社会的公务员考试热,同样是对这个传统的一种现实注解。

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1)人情本位对科技创新的制约

在中国社会,人情有以下几种含义:首先,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社会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礼运》中有言:“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一个通晓人情的人,就能了解别人在生活上遭到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进而喜其所喜、哀其所哀,甚至投其所好、避其所恶,这个人就是“通情达理”的人。反过来,如果他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见有人喜,既不欣然于色;遇人有难,又不拔刀相助,这个人便是“不通人情”。其次人情是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在中国社会中,别人有喜事,我以礼物送他:别人有急难,我给他实质的资助。这时,我便是“作人情”给对方。对方接受了我的礼物或资助,便欠了我的礼物或资助,便欠了我的“人情”。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作为社会交易资源的人情,不仅包括具体的金钱、财货或服务,而且包括抽象的情感。人情之不易计算,其道理即在此。其三,人情是指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大体而言,人情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两大类的社会行为:其一是在平常时候,个人应该用馈赠礼物、互相问候和拜会访问等方式和其关系网的其他人保持联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当关系网中的某一人遭遇疾病、厄运或生活的难题时,其他人应该有“不忍人之心”。而“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方受了恩惠,欠了人情,也应该时刻想办法回报。人情本位的概念是从经济学的金本位概念转换而来。正如金本位是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人情本位是以人情的轻重、多少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思维定势和行为规范。

中国人为什么会特别注重人情与人情交往?换而言之,其重人情特殊主义传统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中国人之所以重人情,首先是因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是注重人际关系及其准则的道德体系。受到儒家伦理文化偏重于人伦关系的影响,人们在日常世界中特别在意人伦关系,并十分注重协调人伦之间的情感生活,这就导致中国人重情不重礼的结果。梁溯溟曾说:“西洋人是要用智的,中国人是用直觉的情感的,所谓孝悌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而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对西方人来说,一个观点只要在逻辑上讲通了,往往就能认可。但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实质上,合乎人情,即„近情‟比合乎逻辑更受重视”。

诚然,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每个人来说,人情交往无疑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正常的人情交往以至泯灭人间真情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可悲的。然而如果单纯追求情感需求,甚至沉溺于人情世界,使情感交流、人情交往超出一定范围,并任其自由发展,不加以节制,则会导致“人情异化”的产生。“人情异化”使得各种复杂的人情交往成为一种束缚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在这种异化的人情交往中,每个日常交往主体都将对方视为满足一己之私的工具或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即表现为抽象的物质关系”。这就使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人之为人的真情实感,使得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可能性。此时的人情与人情关系由人们自由自主的本质活动而兑变成为被迫的扭曲的片面的活动,一种人们用以谋生、维持生计的手段。异化的人情不仅失去属人的特性,而且使得人情关系变得越发势利、冷漠、虚伪而世故,从而也就部分丧失人所应有的价值。其非但不能使人们从中得到某种情感方面得满足,反而成为人们从事日常交往活动的极大负担。由于科技创新是一项特殊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对于尤其需要独创意识、大胆置疑和勇于竞争精神的科技人员来说,人情对他们的桎梏更加沉重。(一)使得科技人员形成依附型人格,缺乏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科学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如同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说的“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因此,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创新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才会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而在人情社会中,中国人自从出生起,就深深陷入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的五花大绑之中。在这样复杂的人际网中,每一种关系都是一种伦理;每一种关系,双方各负有相当的义务。因此,身处人情关系之中的科技主体都要求履行其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处处以对方为重,时时为对方着想。并且,始终要以自身所处的人伦位置来履行应尽的义务,要遵从儒家“父父、子子”的道德规范来从事各种日常活动,即所谓“安伦尽分”。在这种一对一的别无选择的人情关系中,科技人员只能被动地受既有的人情关系所左右。若试图摆脱则会亏欠对方,并可能永远脱离自己人的圈子。因此为了尽义务,承担责任,科技人员只能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不停地辗转应酬于人情之间,久而久之,形成依附型人格,从而缺乏创新所需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二)使得科技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创新不仅要求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还需要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是求异和不确定、风险系数大的活动。因此它要求科研人员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随波逐流的勇气,才能使创新之泉常涌。但在人情社会里,人情法则势必导致一种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限制了一些社会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限制了冲突与竞争。因为在人情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相互交往时非常重视人情、面子等,待人接物讲究“人情世故”,切忌“撕破脸面”。否则,既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和群体规范等方面的压力,也会受到自我良心的谴责。俗话说:“人情大于天”;“熟人好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等,都是对这种人情社会的一种生动写照。在此种人情社会的长期熏陶下,科技人员慢慢地形成了尚和不尚争的习俗。在处理人际关系或与人际交往时,科技人员长于自抑,追求集体内部的和谐与团结,以“和”为贵。这就形成追求四平八稳、传统保守、缺乏变革的心理定势。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科技创新。(三)导致科技界“小圈子”现象严重,导致学术腐败人情关系网作为一个具有人情往来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一定的自满自足性。即在一般情况下,人情关系网内部可自行完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任务,而无需向圈外的人寻求帮助。换而言之,该利益群体是自我封闭的,具有一种排他性。圈子里的人,通常按照父子、兄弟、朋友、邻居等层级结构递延组合而成。所以当遇到某种自身难以排除的困难,并试图寻求帮助的话,一般按照上述层级顺序依次进行,即亲疏有别的原则。正因为在圈子可自行解决问题,只就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对内温情脉脉,情真意切,对外冷若冰霜,漠不关心。在科研中,科研立项与申请是科技管理的主要问题。然而人情网使得目前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小圈子”现象,立项和申请往往被部分学术权威或是所谓的“圈内”人把持,“圈外”其他科技工作者很难申请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中国科协何国祥研究员曾这样解释科研人员提到的“小圈子”:例如,甲专家和乙专家过去是同学,又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目前都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这次甲专家给乙专家或他的学生在申请课题时开了绿灯,下一次乙专家也会给甲专家或他的学生开绿灯。这样互相关照,使一些科研领域成为某些权威和领导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小圈子”。只有进入“小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较大支持。而在外围的科研人员,或者只能得到一些子课题,或者得到一些资助力度很小的冷僻课题,或者什么也得不到。这样使科研中立项、申请项目等缺乏公平的准绳和评价原则,唯“圈子”是分,人情之风泛滥。而且,“小圈子”导致“拉关系”的产生和繁荣——即当圈外人要求助时,就拼命找关系想方设法进入该圈子。因为一旦成为自己人,就可承担其该关系网中的各种义务和待遇,这也就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此外,人情本位也往往导致以情越法的徇情后果以及新体制实施的寸步难行。(1-2)官本位对科技创新的制约

现在,公务员考试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人们到了趋之若鹜、几近疯狂的程度。据报道,“去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吸引近100万人报名,最后录用10282人,平均50个人录用一人。今年报名情况更加火爆,绝大多数岗位竞争激烈,中央办公厅秘书局5个岗位吸引3881人竞相争抢。不可否认,报考公务员考试本质是一种职业选择,置于当前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僧多粥少的现实是人们职场竞相追逐重要原因。况且,这些年公务员考试逐渐取消地域限制以及一些诸如体检方面的歧视性规定,让广大高校毕业生以及社会在职人员拥有参与竞争的机会。但这些绝不是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的根本原因。究其根底,其一切根源在于这一职业凝结着中国人几千年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贵,一切为了当官。把是否为官、官的大小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身份、地位。官本位现象通常表现在思想意识、行为、体制诸方面。吕风华在《标本兼治官本位》中列举了三个方面:一是以官作为评判价值的标准。官的标准、权的标准,成为衡量人的价值和地位的基本尺度。二是以官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有了官就有了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提高的机会,就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享受特权。三是把获取更高的官位作为一生追求的最高追求目标。金维克认为,官本位表现在求官方式上就是“骗官、买官,跑官、闹官”,表现在选官方式上就是“任人唯私、唯亲、唯顺,平衡关系”。由于官本位对社会的危害极大,所以,探讨官本位产生的根源尤显重要。应当明确的是,官本位的形成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从根源和本质上看,官员手中的权力是公共的,公共性是权力最根本的属性,权力的来源决定了官员的公仆性质,实现公民权利、保障和维护公众利益是权力的本质。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公共权力成为以皇权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因此当官员把权力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时,权力就蜕变为一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权力的异化。权力异化的结果,就是权与官纠结在一起,官成为权的主人,权成为官的特权。因而,官位、官阶的背后是权力,官本位的本质是对权力的追逐,是权力中心、权力至上、是权本位。诚然,官本位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无论在上层社会还是在民间,都较之西方国家要强烈得多。“不管哪个时代,人们如何划分职业,结果有何不同,但有一点,所有划分都是不谋而合,那就是无一例外把„官‟放在第一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各方面的集中体现。首先尊重权威的农业自然经济,是官本位滋生、成长的温床。其次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是官本位的专制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而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再者,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以官职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另外儒家思想的“官贵民轻”、“学而优则仕”的等级思想为官本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科举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逐功名利禄上。如此种种,造成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的泛滥。

官本位产生并盛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因此,在漫长的年代里,官本位造成中国科技发展非常缓慢。所以尤其到今天,当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时,官本位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对科技创新的危害极大,在本质上同科学技术的繁荣进步与创新是不相应的,具体表现在:

(一)官本位毒害社会风气,恶化人才的生存环境,窒息科技创新官本位导致崇拜行政权力,轻视能力,这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是极为不利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首先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与爱护,其次是社会的推崇,这不仅要体现在精神方面,更需要体现在物质激励方面。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德国前总理科尔曾骄傲地说过,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超过商业巨子、银行家、内阁部长。反观我国目前现状,由于官本位意识作祟,视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往往他们内心看不起埋头苦干做学问的人,而痴迷于行政权力,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当官本位意识在社会上流行时,能力本位得不到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难以真正形成,这就从根本上损伤了我们民族科技进步与繁荣的基础,危害极大。(二)官本位导致创新人格的缺失,严重抑制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有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有创新的人格,而官本位扭曲了人性、人格,首先是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自身的多种发展潜能能否激发出来,除了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外,更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是所处环境的产物,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受环境制约,即便是天才式的人物也很难摆脱这种制约。官本位者痴迷行政权力,世间惟有做官好,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必然窒息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其次,官本位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不利于创新的、自由的人格的形成。官本位不仅不利于普通人人格的发展,也不利于官员自身人格的发展,官本位常导致下级在上级面前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最后,官本位意识导致“权力真理论”。在官本位意识占据人们思想的社会里,官位越高,权力越大,真理也就越多,说话也就越有分量;反之,则人微言轻,这些当然不利于创新人格的形成。因为创新人格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敢于怀疑、批判前人的观点,甚至是权威的观点。总之,科技的进步与繁荣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热情、创新能力及独立张扬的个性,他们追求科学中的真、善、美,这种创新型的人格显然与官本位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三)官本位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人虽不一定有完全理性,但至少有部分理性,贪图安逸享受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当官本位仍在社会盛行时,至少说明公务员的价格偏高。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指示器、风向标,人们总是想让自己获得的效用或价值达到最大化。如此一来,公务员职业成为社会上最热门职业,公务员考试成为社会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大批学生甚至硕士、博士读完以后纷纷跨入这一行业,特别是那些本不适合作公务员的优秀人才也被卷进这一行业,如许多博士、硕士刚在自己的专业干出点成绩就被“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更多集中在实业领域、科研开发部门、教育行业等,才是人力资源分配的明智之举。而且,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系列运行良好的制度作保证。官本位意识的盛行,加大了其他各项体制改革的难度,不利于科技创新。固然,人情化的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以及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影响是潜意识的,但是一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正确的教育培养方式,那么科技人才就会形成创新所需的探索精神、独立意识、敢于竞争、不惧失败的特点。此外,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价体系使科技人员有正确的目标和不竭的创新动力。2.中国教育观念与体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建设对教育创新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现行的教育体系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在应试教育制度中,中国教育选择学生的法宝是考试,学生对付考试的法宝是死学苦练和反复模拟考试久经“考验”出来的应试能力。学习和考试,因此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圆心。至于学生的其他非应试能力在考试和成绩面前都变得边缘化了,甚至多余了。有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使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是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因此现存的教育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绊脚石。而当前教育体系制约科技创新的弊端,主要体现为束缚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忽视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1)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束缚人的个性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既包含了趋向变革、有利进取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包含了不少落后、消极和负面的惰性因素。例如阻碍人们民主意识、民主风气形成的等级观念、家长制;阻碍竞争、探索进取精神形成的保守心理、中庸思想;阻碍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形成的因循守旧的固步自封心理:阻碍开放思想、兼容并蓄精神形成的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所有这些消极思想的根本特点是以压抑或节制个体生命欲望和主观精神意志为特征的,它教化人们恭顺、随遇而安,满足温饱。这种传统文化反映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教育的工具观念。在我国,长期的封建主义制度下统治者把教育作为驯服人、禁锢人的思想工具。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庸之道”等等,培养的大多数都是没有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统治阶级的“孝子贤孙”。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分守己”、“听话”。因此在国内“王楠子屡次因在课堂上插嘴而遭到老师的呵斥”,然而,“当王楠子在美国课堂上还是忍不住插嘴纠正老师错误的时候,老师不仅没有丝毫不快,反而脱口而出„你真是个天才”。在家长和孩子关系上,从小父母就告诫孩子要“听话、守纪、文雅”,平日对孩子严加约束,常以“乖孩子”来表示对孩子的最高评价。孩子长大以后,家长也总是谆谆教导孩子在社会上要“循规蹈矩”,且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长都充当着“保护神”的角色。这样的教育往往使教育对象的个性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活力。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处于领导者和长辈身份的地位,师生之间很少有平等地位,教学缺乏民主化。正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使得整个社会未形成一个鼓励个性发展、欣赏个性张扬的良好环境,这对人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2)现有的教育模式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基本上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围绕着考试分数转。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传授知识上,形成了单纯的教育传承观,使得本可以作为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的现有知识反而成为一种教条、迷信限制和约束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的主要目标放在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和升学指标上,结果大大偏离了教育的本来职能即唤起人类创新能力和创造欲望,培养完美人格。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死记硬背上、知识的再现和标准答案上。因此,学生脱离课堂教学的独立思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徒劳的。只有分数才是判定“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否则的话,即使聪明也只能是“小聪明”。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考试是考人家已经做过的事情,科学的进展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事情,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有特别的成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桑曾对中美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他的《怎样开发创造力》中写道:“中国人在教学方法上,不愿看到离经叛道,不喜欢开放性”。(2.3)教育的整齐划一也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划一性。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多年来基本上是全国统一,而高等学校一般对专业的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每个专业的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也采用统一规定,缺乏针对学生各异性格、兴趣的多样性。其次,教学内容上,我们普遍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过分强调知识的再现,在统一的教育模式下追求思维的一致性,让学生寻求唯一正确答案,否定多种答案存在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个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再次,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往往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都不约而同撇开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就如同工厂的批量生产一样,以同一模子铸造统一型号的“产品”,牺牲了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创造性,抑制了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因此也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多是一个模子、一个口径、缺少特色,缺少个性,千人一面。原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教授,就曾对人说过自己的一个感受,作为一流大学的校长,他感到压力很大,到清华来的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然而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却是一个模子,缺乏个性和特色。另外,教育资源短缺、配置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管理制度上的刻板,都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说,现有教育已退化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流水线”,一种疏离人自身的“文化机器”,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建立在流沙浮冰之上的没有根基的教育。教育的一切指标都已满足社会实用性、功利性需要的程度为转移,却越来越不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创造性和生存价值。和中国传统教育相反,西方国家一直就比较强调个性化教育。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与个性发展有关的个体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从生活中锻炼自己独立生存能力。而且家长十分鼓励孩子对自己树立自信心,只要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给予鼓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冲动,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肯定孩子的反抗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学生可以在比较自由的环境里表现自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提问,学生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旦教师发现有创造性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则给予特别的奖励。美国学校的管理制度强调宽松,学生在学校能有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学校教学中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建设具有灵活性,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样化,选修比例高,这种宽松、灵活的教育机制为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这种个性化教育为美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才后备军。而我国的现有教育被工业化、模式化、标准化,教育被组织成类似于工业生产的过程,统一把学生加工成标准化的“教育产品”。所以这种教育体培养出来的人何以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何能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牛顿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汪品先委员这个看似可笑其实很严肃的问题引起了众多人士的思索。究其原因,现有的应试教育难脱其咎。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然是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民组成的,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应试教育和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在儿童时期已经被消磨殆尽,到大学阶段,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因此,必须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是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良好、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人才辈出的摇篮。

3.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

科技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科技项目评价、研究机构评价和研究人员评价等系统。科技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公正,对科技人才能否提供不竭动力,稳定工作岗位,优化学术环境至关重要。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功不可没。而且就目前总体情况而言,中国科技评价体系对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动科技创新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短短几年内,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就跃升至世界第四,专利数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都应大部分归功于起到指挥棒作用的科技评价体系。发展至今,在解决了数量的问题之后,科技评价质量开始受到广泛重视。但由于长期囿于计划经济,科技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许多弊端:比如评价分类不明确;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专家评议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在一些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对于“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动。“以评奖、发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固然,现行的科技评价存在诸多缺陷,但我认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计量的评价机制与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这种机制导致科技人员乐于走捷径而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二是同行评议制缺乏对非共识项目的保护从而扼杀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

(3.1)计量评价与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

无疑,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是对承认的追求。但他们凭借什么得到社会的承认呢?为了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各级科学组织自然会采用一些量化指标,以过去的研究成果说明科研人员现在所具有的能力。另外,众所周知,科研活动需要社会的投入。但由于社会对科研活动的一方面具有功利性,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社会对科研活动的投入还是有限的,因而具有稀缺性。在此情况下,社会资助者必然会对受资助的科研组织和科研人员个人进行选择,以期望自己的功利目标得以充分实现。出于科研能力的强弱难以比较,社会资助者也会借助相同的量化指标来作出是否资助某研究或资助多少的决策。可量化的指标项目包括学术论文、论文的引证、学术专著、编写的教材、专刊、获奖或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主持的研究课题等。本文这里只分析论文。

其一,以论文数量判定研究水平。论文质量的准确定性是世界性难题,而“我国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队伍相对较小,较难找到近似专业的所谓„小同行‟参加评议。即使找到少数的„小同行‟,与申请人也通常互相熟悉。熟人之间或碍于情面或涉及种种微妙的关系而交往不能畅所欲言,或掺杂个人恩怨也不能实事求是”。因此一些高校或科研单位常采用论文的数量——这个重要而常用的指标来衡量人的科研能力,比如评职称副高须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评高级须发表8篇以上的论文。而且年度考核也与论文的数量直接挂钩,规定必须在规定的刊物等级上发表不少于规定数量的论文,否则便考核“不及格”,如果考核不及格,宽松的则调低岗位津贴,严厉的则停发岗位津贴,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则调整岗位或解聘。因此在量化的评价指标下,一些人“比如将一篇论文拆分成几篇发表,或者将同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同时向几家期刊投稿。这种评价造成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因此可见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反映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科研人员所做出的贡献也不是论文数量所衡量的。

其二,以刊物等级定论文质量。以刊物等级定论文的质量是国际惯例。但据调研发现,“近20年来,4l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77篇与获奖成果有关的论文,只有9篇登上《自然》和《科学》,仅仅占论文总量的11.68%。发表获奖论文最多的是化学领域权威刊物《美国化学会杂志》,分别占20%以上。另外46%以上的获奖论文发表在其他专业核心杂志上。有些诺贝尔得主的论文从来没有敲开《自然》、《科学》之门”。由于“核心期刊评定存在的不足”以及“核心期刊论文的使用时限有滞后性”。因此目前对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以刊论文,用是否在核心期刊、是否在影响因子较大的期刊发表论文来衡量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而衡量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做法,是有失公正的,是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因此可知论文的质量并非一定取决于刊物的级别。驱利避害本是人们的本能,在这样的量化管理框架下,科学家必然优先选择“短、平、快”的研究课题,以便在考核期限内按质按量完成管理制度所要求的科研任务。同时生活的压力或为了取得更好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不少科研人员自然表现出急功近利,少数人打“插边球”,甚至以越轨的方式牟取承认也不足为奇了。“由于没有或难以进行长期系统的、深入的创造性研究,或在短时间不能够完成高水平的研究,有的就仓促撰文,粗制滥造,甚至伪造实验结果,„垃圾‟论文大量产生,抄袭他人论文的„丑闻‟频频发生;有的仓促搞鉴定验收,申报成果奖励,编造„查新‟报告,请„铁哥们‟专家鉴定验收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将出论文当成目标进行管理,就会本末倒置出现类似应试教育中无视学生学习知识这一根本目的,将考试得高分作为主要目标,专注于传授考试技巧和猜测试题。这必然将科研或教育引向歧路。”学风不正,学术不端,关键是治本,即要改革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与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与氛围。(3.2)同行评议制缺乏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已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正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科学质量的评估”中所指出的,同行评议“是影响确定诸如谁学、谁教、谁领先、谁将进行科研工作,以及什么结果应被发表和应用等一系列关键决策的基础”。尽管这是一种主观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评价方法,因而同行评议制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评价制度。但目前我国在一些科研项目或科技论文发表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3.3)对非共识项目的保护

“非共识项目”是指评审专家有分歧或争议的项目。是在成果评价和项目审批中反对意见占多数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非共识问题表现为:一是已研究出的成果由于创新性超出一般科学家的认识水平,甚至与某一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或信念相矛盾,从而使得该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二是申请资助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在评审过程中多数专家对项目的科学意义、创新性、可行性持否定态度。为什么要支持非共识项目?一言以蔽之,因为非共识项目中很可能包含着重大的创新。科学史屡屡表明,真理往往最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和认识难免会有一个从非共识到共识的曲折过程。1983年,80岁的美国植物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荣登诺贝尔奖的殿堂。这是由于她的非共识“跳跃基因”(现在通常称为“转座子”)被广泛接受而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可刚开始她提出玉米研究中的“跳跃基因”时引来一片反对,当时遗传学界没有基因会“跳跃”的概念。幸运的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这个非共识终于变为共识。在麦克林托克之前,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经历了类似的命运。据说,魏格纳在一次病中看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可连接得“天衣无缝”。因此他出版了《大陆和海洋起源》一书,正式提出其“大陆漂移说”。可当时“大陆漂移说”被多数地质学权威判为毫无科学根据的奇谈怪论,甚至被讥为小孩七巧板拼凑出来的“小玩艺”。但魏格纳逝世多年之后,他的“奇谈怪论”却成为地质学的正统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成了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克服一切影响和阻碍科技创新的弊端,不断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建设,尤其是体制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指出,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和局部现象,但已造成不良影响,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从科技发展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当前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扭转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

8、我国为促进科技创新颁布了哪些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专利法规,1984年3月12日正式通过并颁布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自主创新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目前已形成包括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版权(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内的较完整的法律体系。这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已基本上与国际保护标准相一致,并符合WTO规则的相关要求。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2000年修改颁布的《专利法》,2001年修改颁布的《商标法》,2001年修改颁布的《著作权法》,1997年颁布的《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01年颁布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1995年颁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应规定等12项法律法规。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也加入主要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包括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80年)、《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1984年)、《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1989年),《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1989年)、《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年)、《世界版权公约》(1992年),《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1993年)、《专利合作条约》(1993年)、《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1998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001年)等,一个符合中国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2002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是近年较有突破性的政策之一。该政策主要针对在国家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管理上长期存在的重评奖、轻应用,重成果鉴定、轻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规定创新项目承担单位的权利,即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研项目以外,国家授予创新项目承担单位知识产权,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这一规定,合理调整国家、单位和个人对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关系,有利于调动创新项目承担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同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和承担创新计划任务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调动创新主体单位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技术产权交易是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持有人将其自主创新项目在交易所挂牌出售。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时就对其进行跟踪调研,认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出现是适应企业自主创新和谋求更大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加速科技自主创新与资本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省级技术产权交易所16家,2001年总交易额为1012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市最高,达785亿元人民币。陕西省、天津市等地还制定《技术产权交易暂行办法》,提出技术产权交易和交易机构的基本规范。

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265号令)的规定,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等均获此殊荣;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建立自然科学研究奖励制度,目的是对自然科学独创性研究进行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及组织、荣誉、成果权属作出规定,还对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评审机构、推荐工作、评审、异议及其处理、授奖作出规定。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当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规则。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行为。2003年科技部又发布实施《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至此,一个相对完整、层次明晰、管理规范、导向明确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2002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起草的《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政策,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推进该试点工作,一两年内有200多家国有高、精、尖、新技术企业参加激励试点,这个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技术骨干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不但能够使其安心工作,而且可以调动其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国家根据各种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实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精简奖项数目,提高奖励力度。要求在国家级科技奖项中,自然科学奖的评审标准要与国际标准一致,侧重科学水平、科学价值;技术发明奖要奖励重大技术发明,特别是战略高、精、尖、新技术的发明者;科学技术进步奖要强化高、精、尖、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导向,侧重自主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效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要设置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奖。特别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同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科学技术奖励,同时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奖励的管理,要较大幅度地精简部门和地方的奖项及获奖数目,对科学技术奖励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审办法,完善评审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应当颁布相关法令,建立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应对科技创新人员实行“年薪制”,采取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人员的社会保障、更新自主创新科研手段、大幅度增加工资、改善居住、生活、工作条件,激励广大青年投身自主创新科学技术事业等措施,使自主创新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科学技术人才纲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自主创新科技人员的合法利益和优良工作条件和环境。实施《科学技术创新与高等教育一体化专项纲要》,目的在于阶梯形地培养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创新人才的战略储备,避免出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大量外流和断层现象。要将保持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其人才潜力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STP给予实施,其主要任务是:为吸引并稳定有科技创新才能的青年从事自主创新科技工作创造条件;保证将高素质自主创新科研人员的培养与国家科学、工艺与技术优先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国家级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需求相互协调起来;完善有关聘用自主创新专家学者从事培养高水平自主创新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合同形式;完善有关提高自主创新科技工作者地位、加强其社会保障、增加其收入的政策、法律基础;提高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对高素质自主创新科研人员的培养质量;为在国外工作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我国自主创新专家学者的回归与安置创造优惠条件;建立自主创新经营活动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为他们在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法律、制度保障。

9.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原则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一切为了人民,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重视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要遵循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规律,借鉴已有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方面,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年代,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必然的、合理的。然而,当人们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人的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之后,如果“只见物不见人”,不去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就需要从以物为本的发展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物质基础。在当代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以物为本而言的,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使转变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人又是一切活动的手段。因而,以人为本又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要创造成果,人要凭其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应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一个社会是否具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与贡献。

第二,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目前国际上已经有20个左右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例子,总结他们的经验,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国家重视经费投入和政策法规建设。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加强体系内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在它们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主要通过经费投入和政策法规体系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现在既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又处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初期,在这一阶段,要特别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和培育企业的主体功能。二是以企业为主导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在于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也就是说,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的条件。所以,创新型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三是重视教育和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的培育。在《创新与追赶》的研究中,费格伯格等探索了高等教育与经济追赶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费格伯格的数据说明,在1965年到1995年期间,按照20岁到24岁的国民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计算,美国名列第一,作为追赶型经济的芬兰和韩国则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费格伯格认为,高等教育中并不是每个因素对技术创新都是基本的,所以他们又使用了20岁到24岁的国民在大学中首次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位的百分比进行国际比较。数据显示,依次名列前十一位的分别是英国、芬兰、韩国、新加坡、法国、日本、台湾、德国、爱尔兰、西班牙和美国。这种排名说明,在20世纪下半叶,发生“经济奇迹”的经济体——芬兰、韩国、新加坡、日本、台湾和爱尔兰——都对与技术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教育极端注重。在政府引导和激励下形成的强烈的民族自强精神和创新学习文化,是创新型国家赖以成长的根基之一。如以色列虽然自然资源和环境很差,但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为世界之最,人们不仅尊重知识和智慧,学者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而且更加重视创新性的才能,所以其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令很多大国难以望其项背。

10.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着重需要把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主体和关键等问题。

1.提高科研投入强度

提高科研投入强度,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条件。综观世界先进创新型国家,无一不具有高强度的研发创新投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虽然持续增长,从1995年0.6%上升到2005年的1.3%,但仍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符合创新型国家研发强度达2%以上的国际惯例。因此,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已刻不容缓。首先,要改变我国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扶持带有共性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应把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入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地方和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高技术风险投资。其次,引导、激励企业增大对科研的投入,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由多元化投入过渡到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法规和实施办法,如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信贷政策等。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能否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系统成败的关键。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创新系统的生命力和活力,企业应成为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必须依靠,而且应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创新体系建设的“软肋”。因此,要转变观念,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最终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性障碍,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要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规范人才流动秩序。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设立技术消化吸收专项基金,引导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一起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再创新,促使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要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中心,并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中心人员的培训;产学研结合模式必须以企业为主,国家组织的产学研项目,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项目,要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来牵头;促进企业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动应用基础性、行业共性、战略性技术的研发。3.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是根本。离开了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无从谈起。而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宏大的人才队伍,主要是要靠教育。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不断提升,从根本上说,就是重视人才培养。如美国政府的高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摆在首位的是教育,在美国联邦预算诸项开支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教育。因此,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多渠道增加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大引进人才工作的力度,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不断增强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4.培育全民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

培育全民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种全民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文化,使创新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和支持,离不开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允许失败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全民的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公众具备科学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科技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只有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才能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性成果,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应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尊重个性、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不断增强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健全高效的科研体系

高效健全的科研体系,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保障。改革科研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加强科教结合、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造就结构合理、交流畅通、资源和人才集中、卓有绩效的科研体系。加强创新法律法规机制建设,重点要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开发的机制和环境。制定和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和专利预警机制;促进专利的信息化,利用互联网络提高专利信息的可获取性;健全知识产权咨询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拓展技术创新发展空间;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为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服务;选择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树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经营意识。第三,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该机构可以对技术成果评估后,购买该技术,再转让给企业,也可以将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中介给企业实施,还可以与知识产权的权利所有人成为共同合伙人与企业建立合作等。

上一篇:沈括的故事下一篇:颍州区就业创业服务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