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2024-08-12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通用13篇)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1

根据《文昌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市卫生局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8月15日在全市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现将我院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按照市局安排,我院于8月17日成立了由院长亲自负责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麻疹强化免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我院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本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实施计划;对本辖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计划、组织、培训、宣传、实施及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强化措施保证疫苗在冷藏条件下储存、运送、供应充足;事前对学校及托幼机构、村组所在地的接种人数进行收集摸底,完善了接种善后的处理工作。

二、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接种工作顺利有序

我院于8月15日开展了预防接种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①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②强化免疫对象、时间、指标;③组织实施;④宣传动员方法;⑤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⑥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⑦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⑨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三、广泛宣传,普及疾病防控知识

我院从8月19日起利用场镇有利环境悬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横幅2幅、张贴接种宣传画20张(标语10幅)、办健康知识板报、墙报1处、积极联系村组干部宣传麻疹强化免疫知识等形式进行了系统宣传。

对于学校儿童相对集中的重点地区――我院积极联系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儿童家长带领孩子进行疫苗接种。

四、积极进行接种前摸底调查工作

为了准确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提前登记所有应种儿童,保证高接种率,我院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和计生部门、各村委进行密切配合,深入了解辖区目标儿童数。乡村医生会同村干部和其他村民委员开展摸底登记工作。特别要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基础较薄弱,流动人口活动频繁地方的摸底登记工作。学生摸底登记以学校提供的学生花名册为主。9月5日我院摸底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一共摸底到接种对象有1806人。

五、规范操作,严格要求,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实施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定点接种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9月11日至9月20日,在我院的预防接种门诊设立了固定接种点,在接种过程中得到了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的大力配合,在上级专家的监督下对学生进行了分班、分批次的接种工作,在接种时,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流程,对接种学生进行逐一登记,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管进行集中回收。对学龄前应接种儿童,通过采取反复通知和动员等措施,在预防接种门诊定时、定点独接种,并做好了登记。对于回收的使用后的一次性针管我院及时按要求进行了销毁。截至9月22日,我院共计接种1158人(含乡域外接种儿童133人),其中接种学生699人,接种学龄前儿童459人。因各类原因未种对象有648人(其中外出

21人,接种禁忌6人,临时接种禁忌391人,家长拒绝接种5人,其它门诊接种78人,其他原因139人。经统计我院基本完成接种目标任务,接种后无一例异常反应病历发生。

总之,我院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提高认识,认真工作,严格实施,顺利完成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为我镇疾病预防工作开了个好头,在今后我院全体职工踏实工作,为蓬莱镇的公共卫生事业不懈地努力工作。

蓬莱镇卫生院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文中资料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石家庄市24个县(市)区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AEFI管理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AEFI个案。

1.2 AEFI报告方式[2]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等发现AEFI后,及时向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县级CDC将AEFl个案报告和个案调查数据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至石家庄市CDC。

1.3 AEFI分类[2] 按发生原因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7类。

1.2 方法 ①资料整理:将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AEFI监测个案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后进行整理。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AEFl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2 结 果

2.1 AEFI分类情况

2010年9月11—20日麻疹强化免疫期间,全市共接种目标儿童1 505 663名,接种率达99.08%。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181例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2/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161例,占88.95%;异常反应16例,占8.84%;偶合症4例,占2.21%;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及不明原因的AEFI情况发生。

2.2 AEFI发生性别与年龄

181例AEFI中,男103例,女78例,男女比例为1.32∶1;其中8月龄~4岁病例最多,占47.51%。见表1。

2.3 AEFI的发生、就诊、报告与调查时间间隔

所报告AEFI病例中,接种疫苗后24 h内发生的占71.27%,2~3 d发生的占17.13%;发生AEFI后24 h内就诊的占83.98%,2~3 d就诊占7.18%;就诊后24 h内报告的占98.90%;报告后AEFI个案在24 h内全部展开调查。见表2。

2.4 AEFI地区分布

石家庄辖24个县(市)区,均有AEFI病例报告,其中平山县报告AEFI病例最多,为22例,占12.15%;其次为鹿泉市,共20例,占11.05%;赵县最少,为1例。见表3。

注: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注: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注: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5 AEFI临床诊断分布

161例一般反应中报告最多的是发热,共139例,占86.34%;局部红肿3例,占1.86%;局部红肿伴发热者5例,占3.11%;局部红肿、硬结伴发热者1例,占0.62%;其他症状13例,占8.07%。16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紫癜6例,占37.50%;过敏性皮疹5例,占31.2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占12.50%;荨麻疹、肾病综合征、脑炎和脑膜炎各1例,各占6.25%。4例偶合症临床诊断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脑炎和脑膜炎、热性惊厥和其他。

2.6 AEFI的转归

截止2010年底,181例AEFI中,治愈117例,占64.64%;好转62例,占34.25%;不详2例,占1.10%。

3 讨 论

麻疹免疫强化活动是在一定范围内对麻疹高发人群开展的群体性预防接种,短时间内提高目标人群免疫力,建立免疫屏障,从而起到阻断疾病传播的效果[3]。随着一种疫苗有效接种率的提高,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接种后的反应也在逐步引起人们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4]。

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中报告的AEFI发生率为12.02/10万剂次,略高于美国CDC对麻疹AEFI监测结果(12/10万剂次)[5],高于广东省AEFI监测结果(5.3/10万剂次)[6]。报告的AEFI中大部分属于一过性的发热,无严重异常反应、死亡和重大伤残病例报告,说明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发生的AEFI主要是由疫苗本身固有性质引起的。

AEFI虽然不可避免,但实施规范接种,仍然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减少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免疫规划人员和临床相关科室人员AEFI监测有关知识的培训,建立敏感的AEFI监测报告系统,发生AEFI后合理解释、规范处置,将有利于防范AEFI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Z].2006.

[2]卫生部.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S].2010.

[3]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办事处.消除麻疹现场指南[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510-511.

[4]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6-253.

[5]Zhou WG,Vitali P,John K,et al.Surveillance for Safety After Immuniza-tion: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VAVAS),United States,1991-2000[J].MMWR,2003,52(SS01):1-24.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麻疹是我国重点控制和消除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在使用麻疹疫苗前,我州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虽然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但接种工作不规范,主要对7岁以下儿童分阶段接种,麻疹的发病率仍较高,1984年以后,随着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使用、计划免疫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对8-12月龄儿童初免,18月龄复种,7岁再复种的接种针次,层层落实责任制,麻疹疫苗接种率逐步提高,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2006年后我州与全省统一按8月龄、1.5-2岁的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但由于我州计划免疫工作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免疫薄弱村寨和空白人群依然存在,给消除麻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加速消除麻疹进程,特别是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人群麻疹的发病率,2008年11月在全州范围内,通过精心组织、广泛的社会动员、细致的培训和充分的后勤保障,对8月龄-15岁以下人群开展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使我州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苗免疫史、实验室结果来源于麻疹监测系统和麻疹网络实验室,人口资料来自文山州统计局。

1.2 分析方法 2004年后的麻疹病例诊断与分类标准全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进行,对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常规免疫、麻疹监测工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2 结 果

2.1 麻疹强化免疫开展的时间、范围 2008年我州强化免疫开展的时间统一为2008年11月10日——25日,对全州8县8月龄-15岁儿童开展了初始强化免疫。

2.2 实施强化免疫的关键环节

2.2.1 政府重视、精心组织、部门间密切配合 各级党委、政府、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及时转發和下发了有关文件,成立了州、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处理诊断小组和督导小组,负责对全州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导,并制定了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州、县教育局为配合搞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专门召开了各学校校长参加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启动会,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学校高度重视,均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在宣传发动、摸底登记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2.2.2 宣传、培训 州、县、乡各级通过向儿童家长发放告知书、张贴宣传画、制作相关横幅标语、板报等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各级广电局在有线电视台连续多次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公告,并对我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

由州卫生局组织召开了有各县卫生局、教育局、疾控中心、州妇联、州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参加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启动会,县、乡逐级培训了参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相关人员。

2.2.3 后勤保障 为确保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疫苗质量,州疾控中心对全州八县用冷藏车配送强化免疫用疫苗,县到乡、乡到各接种点,均实施了疫苗的全程冷链,确保了疫苗的效价。并下发足够的注射器、安全盒和截针器。

2.2.4 AEFI监测 由于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是我州计划免疫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预防接种,全州各级接种点都对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了监测,全州共报告4例AEFI,发生率为0.54/10万,经州、县AEFI处理诊断小组确定为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医疗单位对发生异常反应的病例进行了及时处理。

2.2.5 督导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省、州、县、乡督导组对全州摸底调查情况和实施接种阶段的工作作了全面督导,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3 麻疹强化免疫实施结果

2.3.1 接种率

2.3.1.1 报告接种率 根据各县接种情况报告,全州应种儿童751856人,实种儿童735157人,接种率为97.78%,8县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要求。

2.3.1.2 快速评估接种率 省、州疾控中心督导员在接种完成后均按方案要求,对每县城区、小学和乡镇150名儿童的接种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全州共调查1203名儿童,快速评估总接种率为97.84%。

2.3.2 麻疹发病情况

2.3.2.1 历年麻疹发病情况 我州自1953年有疫情报告以来至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4304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7.21/10万,80年代初我州全面启动计划免疫,麻疹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1980年-199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十万,1996年——2008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1.2/十万,2009年——2010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08/十万。

2.3.2.2 疫情控制效果 2008年11月份我州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生率大幅度下降,2009年共报告实验室确诊麻疹2例,年报告发病率为0.58/100万,从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份我州无麻疹病例报告。2009年比2008年减少272例,发病下降99.27%,两年发病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69.52,P<0.005)。

2009年麻疹发病率0.58/100万,与我州有麻疹疫情报告以来的1990年最低年发病率5.39/100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07,P<0.005)。

3 讨 论

2008年11月我州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2009年报告发病率为0.58/100万,达到先进发达地区和我国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充分说明2008年我州麻疹强化免疫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卫生部门积极努力、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对麻疹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在有效控制我州麻疹疫情发生、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我州今后有效控制麻疹探索出成功经验。

实施高质量麻疹强化免疫的关键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广泛的社会动员、细致的培训和充分的后勤保障;重点关注流动儿童,及时发现免疫空白人群,目标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接种时间选择在麻疹低发季节,且尽可能在15天内完成;保证>95%接种率是活动的前提目标;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全程督导和总结。

高质量的麻疹强化免疫是减少麻疹发病,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为消除麻疹,应采用综合性策略,对漏种儿童及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对流出儿童要利用儿童返乡机会,组织做好查漏补种,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

2012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篇4

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维持我乡无麻疹、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加强我县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控制工作,保证提高免疫水平,实现迅速阻断麻疹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的目标,根据民政办【2012】40号文件精神,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卫生局关于印发《民和县2012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乡麻疹、脊髓灰质炎控制工作,我乡卫生院对全体乡村医生下发通知,关于2012年3月23日集中培训关于接种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有关知识,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和技术督导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副反应处理小组,通知要求对全乡所有行政村散居儿童、小学所有8月龄至6岁儿童。即2007年5月1日至接种期间满8月龄的所有儿童无论既往免疫史如何,必须接种1针次(0.5毫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5至6岁儿童(即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开展麻疹的查漏补种工作;以及所有2月龄至6周岁儿童凡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未达到相应剂次儿童,无论户口为本地还是外地,临时或长期居住,均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免费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我乡於2012年3月31日至2012年4月6日同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及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

查漏补种活动,并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画、标语、横幅并进一步加强对工作薄弱的重点乡村的接种工作,并现场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并如期完成本次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

我乡於3月28日至29日开展摸底登记,发放家长告知书,於2012年3月31日至2012年4月6日开展全乡麻疹强化免疫及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本次强化免疫应种人数为792 人,实种人数为767人,(其中流动适龄儿童应中人数为28人,实种人数为28人),接种率为96.8%;麻疹查漏补种应种人数为124人,实种人数为120人(其中流动适龄儿童应种人数为3人,实种人数为3人),接种率为96.7%;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应种人数为105人,实种人数为101人,接种率为96.2%。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通知 篇5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7—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对部分市7-1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做好7—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工作范围和目标

(一)工作范围。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7—14周岁儿童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是否患过麻疹、户口为本地还是外地、临时居住还是长期居住,一律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一针次麻疹疫苗。

(二)工作目标。以乡镇为单位,7—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范文网

三、严格落实各项措施

(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预防接种门诊从事疫苗接种的人员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县、乡级医护人员担任,以村为单位设立的临时接种点,要由具备资质的乡村医生担任。所有接种人员在参与本次强化免疫前均要经过培训,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进行,市卫生部门培训县级有关人员,县级卫生部门培训到乡、村有关人员。培训对象包括卫生系统所有参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人员,学校负责预防保健的校医、分管校领导及班主任。

(二)认真做好目标儿童摸底登记。

村(居)委会、社区、学校等要按要求做好应种对象的摸底调查,并认真填写摸底登记表。村(居)委会、社区摸底登记由相关人员采用逐户方式进行,尤其要做好对常规免疫漏卡儿童、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调查登记,严禁直接从接种卡上抄录名单作为本次强化免疫的对象。

(三)科学合理设置接种点。

采取以定点接种为主、设立临时接种点为辅的方式进行接种。要在现有常规预防接种门诊基础上根据地理、人口、交通等因素适当增加强化免疫临时接种点,适龄儿童、流动人口儿童较多的地方要设立临时接种点,学校可在医务室等地设立临时接种点,禁止在教室内开展强化接种。临时接种点的设置要报县区卫生部门批准验收。常规预防接种门诊要有资质认证,每个接种门诊应至少配备5名以上的接种人员,临时接种点至少应配备3名接种人员,并根据接种对象的多少适当调整接种人员数量。各接种门诊和临时接种点均要有醒目标示,接种用房要宽敞、明亮、卫生、整洁,设有准备区、接种区和休息区。疫苗、接种器材和抢救药品、器械要齐备。接种点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

(四)做好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接种前要详细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询问,必要时要进行查体。对正在患病或有禁忌症的儿童应推迟接种或不予接种,对缓种者要明确告知补种的时间和地点。接种人员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的医学建议要严格做好记录。接种完毕后,要按照规定经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同时告知家长接种后数日内若有异常及时与接种门诊联系。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强化免疫期间的麻疹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疑似异常反应,严格按照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做好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6

各位家长:您好!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办法。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市于2014年12月5日—6日、2015年1月5日—6日,将在东丰县、龙山区范围内统一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在东辽县、西安区范围内开展查漏补种。强化对象为2月龄—4周岁儿童,即(2010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期间出生2月龄以上儿童)。查漏补种的对象为2月龄-6周岁没有按照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所有漏种儿童。

禁忌症: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对疫苗的任何成份【如辅料(如牛乳制品)、抗生素】过敏者、如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及最近1周内每日腹泻4次者禁用。患肛周脓肿者慎用。

注意事项:

①婴幼儿服苗时须碾压碎,用凉开水溶化后送下,禁用热开水;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喂奶,以免失效。

②若发现儿童吐出疫苗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补服;脊灰糖丸疫苗需冷藏保存,并必须在接种点医生指导下喂服,切忌带回家自行喂服。

③对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者,近一月内服过脊灰糖丸者需间隔一个月进行补种。强化免疫期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⑤接种时请带好接种证,接种后留观30分钟。

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服用疫苗后又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一般不需医疗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天津市卫生局关于《2008年天津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2008年12月5—25日我们在和平区范围内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现将和平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和平区范围内8月龄~14岁儿童,有或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麻疹患病史,本地或流动儿童均为接种对象。

1.2评价方法

由和平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组成督导小组,按照《2008年天津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方案》要求,分别对街道、学校、集贸市场3个不同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全区随机抽3个街,每个街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各随机抽查2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入户调查15名目标儿童,每街累计调查90名儿童,共计270名;全区随机抽查3个学校,每个学校随机抽查3个班级,每班调查10名目标儿童,每所学校累计调查30名,共计90名;随机抽查和平区集贸市场,调查40名目标儿童(不含在校学生)。结果的判定以儿童家长(或学生本人)认可及接种记录同时符合为准。

1.3统计学方法

率的统计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报告接种率

和平区应种儿童40 641人,实种儿童39 411人,完成96.97%目标儿童的接种工作。其中,散居儿童完成97.51%,学校及托幼儿童完成96.92%。各年龄组的报告接种率(表1)均在95%以上。流动儿童登记18 457人,占和平区登记儿童的45.41%;流动儿童接种17 941人,接种率97.20%。

2.2 评估接种率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结束后,督导小组进行了接种率评估,在抽查街道的270名儿童中,免疫儿童数为257人,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5.19%;抽查学校的90名学生中,接种87名,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6.67%;抽查集贸市场的40名儿童中,接种39名,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7.50%。

2.3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

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不良反应监测采取的是被动监测,接种期间共发生20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其中17例为接种后发热,3例为过敏性皮疹,均很快痊愈。未发生群体性癔症和预防接种事故。

2.4 麻疹发病情况

2008年,和平区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47例,其中确诊38例(血清学诊断27例,临床诊断11例),12月份转来1例(住址不详),发病率10.71/10万,较2007年同期的4.39/10万大幅上升至144%(2007、2008年麻疹病例年龄分布见图1):2008年确诊病例中,14岁以下儿童发病15例,占39.47%;其中8月龄及其以下的小年龄组发病7例。另一个发病高峰集中在20~40岁之间,共发病17例,占44.74%。8月份以后无新发病例;全年无死亡病例报告。2009年1—12月,和平区无麻疹病例发生。

3 讨论

由于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抗原性比较稳定,因此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预防麻疹效果明显。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减少麻疹发病的有效手段[1,1,1,1]。2008年12月5—25日,和平区在总计40 641名8月龄~14岁儿童中共完成39 411名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6.97%,快速评估接种率95.75%,均达到≥95%的要求,达到了《天津市和平区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的预期总目标。2009年麻疹疫情数据显示无麻疹发病,说明麻疹强化免疫有效地阻断了麻疹病毒的传播。此次在该年龄范围内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并选择在麻疹低发季节、较短时间内完成接种,可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2,3]。大规模强化免疫的实施可以使麻疹易感人群大量减少,进而有效预防或控制麻疹的暴发或流行[4]。

因此,日常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基础免疫工作、落实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同时降低成人的麻疹发病率、将成人列为接种对象[5,5],加强育龄妇女的强化免疫[6]、提高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消除免疫空白,建立免疫屏障,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莉薇,芮建国,付益仁,等.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820-822.

[2]左树岩,梁晓峰,殷大鹏,等.贵州省2003—200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7-12.

[3]冯天华,冯仲历,李志刚,等.2006年博白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应用预防医学,2008,14(1):63.

[4]张守荣,赵建海,朱向路,等.青海省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研究进展,2008,36(3):34-37.

[5]刘开钳,王琳,严新凤,等.成人麻疹干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4):275-278.

[6]朱月季,卢德荣,潘红英.6月龄内婴儿麻疹142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0):487-489.

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天津市卫生局关于《2008年天津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2008年12月

[5] —25日我们在和平区范围内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工作,现将和平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对象和平区范围内8月龄~14岁儿童,有或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麻疹患病史,本地或流动儿童均为接种对象。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8

疫接种工作总结

镇卫生院为了进一步做好脊髓灰质炎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免疫水平,保护易感人群,巩固我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率,根据卫生局会议及文件精神,成立了“卫生院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领导小组”,制定了2014年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的实施方案,分成五个组,各村卫生室主任任组长,分片包点责任到人,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相关知识。

于2014年11月5日早上7点,接种室人员按照各村目标儿童数,把疫苗下发到各个村室,8:30分,全镇所有村卫生室统一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接种工作。院长亲自下乡督查,在李能村为适龄儿童现场接种脊灰疫苗。疾控中心脊灰免疫强化督查组段主任一行,冒雨现场查看脊灰疫苗免疫强化的接种情况,核查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及出生日期。村室人员各负其责,采取设点及入户的方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到中午11:00全镇适龄儿童接种已达到85%以上。5号下午和6号全体乡村医生继续查找没有接种的适龄儿童,争取十一月六日全部完成本次的接种工作。

镇卫生院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篇9

了解大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8月龄~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在接种后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 2010年大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207 089人,报告接种率为97.84%,快速评估接种率93.34%。结论 大连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效果。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已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为加速大连市消除麻疹进程,如期实现消除麻疹指标,大连市按照卫生部和辽宁省卫生厅要求,于2010-09-11/20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1 组织实施

1.1.1 组织领导与培训强化免疫活动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实施。为保证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大连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市、县2级卫生行政部门均成立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异常反应(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分别负责该次强化免疫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督导、后勤保障工作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准备、处理工作,组织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形成了以辖区政府或卫生局牵头的领导协调机制,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保证接种人员持证上岗。

1.1.2 目标人群强化免疫对象为8月龄~4周岁(2005-10-01/2009-12-31出生)的儿童。无论其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1.1.3 疫苗与冷链强化免疫所用疫苗由辽宁省疾控中心统一招标采购、统一下发,生产厂家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规格为1.0ml/支。各级冷链均符合要求,温度记录及时、准确、完整。

1.1.4 摸底与接种实施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采取入户或进入到托幼机构等方式进行摸底,向目标儿童家长发放《麻疹疫苗接种通知单》,规范开展接种工作。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1.1.5 快速评估 在强化免疫结束后每个县抽2个乡1个集贸市场至少90名目标儿童进行接种率抽样调查。

1.2 资料来源及统计方法 摸底和接种数据均由村、乡、县级逐级汇总上报,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强化免疫活动共投入麻疹疫苗21万人份。收到1县3市9 区报告数据,应种儿童数为211 662人,实际接种207 089人,报告接种率97.84%。

2.1.1 各地报告接种率 各地报告接种率以县为单位均达到95%以上。甘井子区和高新园区接种率较高(99.16%、99.40%),中山区、西岗区和沙河口区较低(95.50%、95.43%、95.18%)。(表1)。

2.1.2 各年龄组报告接种率除2005年出生儿童外,其他各年出生儿童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5%,2009年出生儿童报告接种率最高,为98.16%,2005年出生儿童报告接种率最低,为94.78%。各年龄组间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86,P<0.05),其中,除2009年与2008年、2007与2006年出生儿童外,其他年份出生的儿童接种率两两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1.3 不同户籍报告接种率 本县(区)儿童报告接种为97.62%,外地户籍儿童报告接种率为98.25%,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451,P<0.05)(表2)。

2.1.4 未种儿童情况强化免疫合计未种儿童4 573人,其中外出1 478人(占32.32%)、明确有2剂接种史拒绝接种1 299人(占28.41%)、禁忌症1 034人(占22.61%)、拒绝接种406人(占8.88%)、缓种71人(占1.55%)、其他原因285人(占6.23%)。

2.2 AEFI报告情况接种期间及接种后1个月开展AEFI监测,共报告AEFI455例,发生率为219.71/10万,其中一般反应415例,发生率为200.40/10万,异常反应38例,发生率为18.35/10万,偶合症2例,未出现疫苗质量、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

2.3 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1 171名目标儿童,实种1 093人,调查接种率93.34%,与报告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473,P <0.05)。调查本县区户籍儿童830人,实种774人,调查接种率93.25%;调查外地户籍儿童341人,实种319人,接种率93.55%,见表3。

2.4 麻疹发病情况2009-10/2010-04强化免疫前,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8/10万,其中4岁以下儿童5例。2010-10/2011-04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3例,发病率为0.05/10万,与上同期相比下降了72.22%,4岁以下儿童发病1例,与上相比减少4例。

3讨论

继消灭天花以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麻疹成为下一个拟消除的传染病。我国所在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2006-11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1],2007-08大连市卫生局制定了《2007~2012年大连市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明确了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均指出采取常规免疫2针接种率>95%,辅以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策略,2002年WHO提出控制麻疹发病的成功经验中,充分肯定了强化免疫的重要性[3]。在接种率低的地区,强化免疫能够显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在接种率高的地区,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人群免疫水平[4]。

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大连市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大连市借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经验,即初步确立消除麻疹意向,并于1996年和2003年先于全国开展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经过几年的努力,麻疹发病率一度呈现出历史最佳控制状态。自2006年全国进入消除麻疹状态以来,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开展了15岁以下儿童强化免疫和45岁以下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2010年又继续开展了8月龄~4周岁儿童的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

该次麻疹强化免疫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以市为单位调查接种率在90%以上,表明我市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调查接种率低于报告接种率,提示报告接种率与实际接种率存在一定偏差。疫情资料显示,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说明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乃至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5]。

该次强化免疫外地户籍儿童报告接种率高于本地户籍儿童,这与以往报道的强化免疫不符

[6]。在山西“贴签疫苗” 事件和江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紫癜病例报道后,公众对预防接种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儿童家长对疫苗抵御传染病的侵袭的效果、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或者由其导致的疑似异常反应等产生了顾虑[7]。而该市外地户籍儿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部分人群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不高,对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仍充满信心,参与强化免疫的积极性和接种疫苗的依从性较高,另一方面,大连市对流动儿童的规范管理,也是其接种率相对较高的原因。这种接种率“内低外高”的现象提示我们,营造支持预防接种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已迫在眉睫。此外,报告接种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大年龄组儿童多由于外出无法接种或因已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而拒绝接种,提示提

供及时和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为保证强化免疫活动顺利进行,在接种前针对可能发生的AEFI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接种时和接种后开展了AEFI监测,所有异常反应均做到了及时报告和快速妥善的处理。本次强化免疫活动AEFI报告发生率为219.71/10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值[8],远远高于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报道[9],[10]。一方面证明了麻疹疫苗是安全可靠的,另一方面说明该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灵敏性较高。

大连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成效显著。持续保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同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措施。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S].2006.[2]大连市卫生局.2007~2012年大连市消除麻疹行动计划[S].2007.[3]CDC.Outbreak of Measles-Venezuela and Colombia,2001-2002[J ].MMWR,51(34):757-760.[4]张建,王克安,杨志伟.群众性免疫运动的作用和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1997,3(3):97-100.[5]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37-3411

[6]周莉薇,芮建国,付益仁,等.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1):820-822.[7]熊昌辉,廖征,文海蓉,等.南昌市儿童家长对麻疹疫苗再次强化免疫态度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0-25.[8] WHO.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vaccine safety.Part2:Background rates of adverse 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M].Geneva: WHO/V&B/00, 2000: 61-64.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10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开展的8个月—15岁以下儿童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中发生的异常反应非正常状态、休克和其它纠纷以及为此引起的混乱、闹事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应急处理指挥部及其职责

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镇应急指挥部),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兵同志任指挥长,邓仕勇、苏才刚同志任副指挥长,成员有何森、李天固、汪安民、杨清其、何保玲、袁晓燕、林勇、钱潮、孙怀军。

镇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发生异常反应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负责领导、组织、协调事态变化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研究确定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中发生的异常反应应急处理系统和保障系统;研究解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发生异常反应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审议批准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理方案;处理其他有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反应出的有关事项。

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办。镇应急指挥部设立后,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社会事务办陈子渊负责,一旦发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情况应当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三、应急处理小组及其职责

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有关工作小组。其人员分组及职责如下:

1、异常反应处理组。

组 长:邓仕勇

副组长:何 森

成 员:杨玉清、何保玲、袁晓燕、钱 潮

根据异常反应有关情况,由社会事务办、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深入调查异常反应发生原因,分析异常反应造成的危害,负责资料汇总上报,通报情况,做出调整结论;组织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异常反应的证据和有关资料,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迅速查办案件,惩办违法当事人。

2、医疗救治组

组 长:林 勇

副组长:杨家模

成 员:孙怀军、罗锦燕、李中付、杨升学、何保强

由中心卫生院负责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3、后勤组

组 长:李天固

成 员:汪安民、杨清其、游 敏、罗怀明、李宗元

主要负责救护人员及病员所需物品、交通车辆调度安排工作。

4、救助组

(1)第一组

组 长:林 勇

副组长:何保强

成 员:徐良涛、姜洪、黄春桃、王寿玉、何 利、蔡后江

(2)第二组

组 长:钱 潮

副组长:刘学华

成 员:周家洪、杨家模、杨升学、李 秋、吴开聪、车大容、张德刚

(3)第三组

组 长:孙怀军

副组长:张正强

成 员:曾代琴、孙 杰、孙 学、谢绍泽、何开权、车朝进、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11

总结

根据门源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青海省2014年麻疹、风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现以完成免疫强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情况:

1、为保证本次强化免疫质量,保证此次工作无纰漏。我院2014年5月5日下发了培训通知、精心安排了课程表。使其明白培训的意义、要求、职责、任务等。

2、培训内容:

(1)传达门源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青海省基本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青海省2014年麻疹、风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

(2)麻疹、强化免疫方案介绍。

(3)国家免疫规划督导评估工作方案介绍。

(4)强化疫苗的使用、禁忌症、注意事项的讲解。

(5)强化疫苗各种分析、统计报表填写的讲解。

(6)免疫规划常规免疫知识培训。

参与本次强化免疫接种的医务人员以及村卫生室负责人全部参训,卫生院参与4名医务人员以及6个行政村村医11人,共15人。

二、接种情况:

我院在马海军院长的带领下2014年5月6-8日深入各村进行接

种工作,期间巡回督导未发现特殊问题,各接种点分区安排合理、有明显的标志,接种现场井然有序无踩踏、拥挤、你推我搡现象,在等候区儿童监护人安静的看着大滩卫生院印发的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登记处认真负责对前来儿童监护人询问进行无差错登记,接种处接种医师,认真负责查对后依次进行接种。一次性医疗废弃物有统一分类放置的容器,均按要求管理处置废弃物。疫苗存放均在冷链中,无不合理放置等现象。留观处对儿童均要求在30分钟以上留观,有疑似接种副反应登记本、急救药品齐全。

此次接种摸底儿童接种麻风适龄儿童1155人、实种儿童1125人,接种率在97%以上(详见汇总表)。

强化免疫结束期间无儿童副反应现象发生,及时上报一系列报表。此次强化免疫之所以圆满画上句号,归功于我院相关参与人员及村医的前期努力工作、我院领导负责人的精心安排。相信今后我辖区大的规划免疫活动工作一定能及时完成。

大滩卫生院

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篇12

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来源 课 件 w w 5 K j.o M 2 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xx区医院根据区疾控中心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好此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共同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布署关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深入疫苗强化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活动顺利开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根据xx区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保障宣传培训、冷链运转、摸底调查、督导与评估及接种。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参加强化免疫活动相关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等。

四、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我院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疫苗质量,本次强化免疫所需的脊灰疫苗由区疾控中心统一供应,配备了各种冷藏设备,以保证疫苗在-4—-20℃的条件下运输和储存。按照要求做好疫苗保存记录和领发记录,全部疫苗必须保证按规定贮运,保证了疫苗的质量。

五、宣传形式各样化,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针对此项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如告家长通知书、宣传单、横幅、墙报及其他。各级领导亲自参加此项宣传活动,积极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向公众宣传强化免疫的目的和意义,使公众了解脊灰的危害与预防。

六、认真贯彻落实《2011黑龙江省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技术方案》要求,开展逐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对象,并登记入册,并填写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全辖区内目标应接种人群摸底数 人,现将完成实接种人数 人,拒绝接种 0 人,禁忌症 0 人,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9 %。

七、督导

疾控中心对我院的接种分别派督导员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立即解决。

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并制定脊灰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方案,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

九、接种率快速评估

对xx辖区内的2008年1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进行快速评估,抽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取90名儿童,接种率达100%,未有发现漏种儿童。

十、主要存在问题

1、流动儿童不定期外出和返回,给这次强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十一、下一步工作建议

继续进行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流动儿童有漏种的进行及时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13

为了最大限度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有效防控脊灰野病毒和VDPV病例输入引起本地传播流行,维持和巩固我市无脊灰状态,努力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根据《安宁市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克服各项困难,严格按照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此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此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为使我街道顺利完成此项活动,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禄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方案》,2012年11月30日上午10时在医院5楼会议室召开了2012年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动员大会,医院相关领导和辖区7个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共18人参加了会议。为使责任明确,落实到人,成立了禄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脊灰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疑似异常反应领导小组。

二、积极培训,提高技术质量

为确保工作质量,根据《活动方案》要求,2012年11月 30日上午10时在我卫生院举办了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培训班,培训内容:强化免疫的目的,疫苗保存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管理,疫苗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接种技术要求,表格的填写与上报,指导和评价等。参加培训的人数共 15人,通过培训,为做好我辖区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技术保障。

三、社会动员与宣传

为确保这次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实施,对社会和群众进行了有力的宣传动员,利用自行印制的通知,宣传单,对老百姓宣传了强化免疫的意义,服苗地点等,从而使群众充分理解强化免疫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以扩大强化免疫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本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共1000份,在1个居委会及7个村委会挂了宣传横幅,并通过各村委会广播宣传使这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家喻户晓。

四、疫苗冷藏,运输工作

卫生室乡村医生在每个疫苗接种点开始接种前2012年12月4日

共领取790粒脊髓灰质炎疫苗,40支麻疹疫苗,给每个接种点发放了注射器和扫码器,要求带冷藏包接种。

五、督导检查

根据《安宁市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

补种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做好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督导工作,我辖区结合实际,加大督导力度,共派2名督导员对各村接种地点进行了及时督导检查,针对各接种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有力地保证了强化免疫工作质量。

六、接种情况

为了做好这次接种工作,结合我辖区实际,共设立接种点8个(其

中固定接种点1个,流动接种点7个)以便儿童就近接种疫苗。这次2个月—4岁之间的应接种脊灰疫苗常住儿童数 582名,实种儿童数555名,未接种疫苗的27名适龄儿童为有接种禁忌症情况的儿童;流动儿童数200名,实种儿童数191名,未接种疫苗的9名儿童为有禁忌症情况的儿童,本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本辖区共接种746剂次,接种率达应种儿童数的95.4%。麻疹查漏补种应种常住儿童数12名,实种儿童数10名,未接种疫苗的2名儿童为有禁忌症情况的儿童;应种流动儿童数48名,实种儿童数47名,未接种疫苗的1名儿童为有禁忌症情况的儿童,本次麻疹查漏补种共接种麻疹疫苗57剂次,接种率达应种儿童数的95%。

七、评估

以村委会为单位做了调查,在调查的对象中,未发现OPV漏服及MV“零”剂次儿童。

在安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及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安排具体,摸底宣传等工作扎实有效,通过辖区全体乡村医生的不懈努力,也因群众计划免疫知识逐步提高等主动因素,总体工作开展顺利,达到了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查漏补种的预期目的。

上一篇:财务季度分析报告下一篇:家务劳动日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