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2024-08-02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精选8篇)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1

2010-01-25

集团公司财务运行部部长 朱海峰

一、历史沿革

科技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2日,同年10月31日由股份公司分拆部分优良资产,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实现了同一资产的二次上市,被业内称为“同仁堂模式”。2000年成立初期,公司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营销工作仍然依托于股份公司。2003年~2005年,公司进入平稳较快成长,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亦庄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投产,产能不足得到缓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此期间,科技公司为集团公司1032工程承担了有关人员的安排和主要经济指标。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为巩固和提高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2006年集团董事会果断决策,抓住机遇,做出对指标进行回调的决定。科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贯彻集团董事会意图,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日趋完善,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二、基本情况

科技公司现有职工2000余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三十个省市或地区。截至2008年年末,科技公司总资产已达17.95亿元,为2000年上市之初的3.47倍;销售收入11.96亿元,为2000年的3.52倍;利润总额1.96亿元,为2000年的2.93倍;出口创汇403.44万美元,为2001年开始自营进出口时的2倍。货币资金为2.4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1.16亿元。累计分红总额5.63亿元,为初始投资成本的3.08倍。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强化营销管理,提高经营质量,提升获利能力

几年来科技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网络建设做支撑,下大力气打造终端队伍;以品种群建设为依托,成功的培育了以六味系列为主的多个主导品种群。销售模式坚持创新,营销网络日趋完善,销售能力与生产规模基本适应,市场价格趋于稳定。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依托“同仁堂”品牌的影响力,开展了营销网络建设。目前,网络体系覆盖了全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七个销售大区,36个销售工作站,320余家渠道客户。从抓重点市场入手,巩固成熟市场,开拓潜力市场,持续构建分销体系和终端体系。做好新老客户的开发维护工作,稳定经销商队伍。对重点市场集中资源,加强维护,减少空白点。大力开发连锁市场终端,为未来的增长点奠定基础。加大各地医疗市场投入,挑选出重点中标医疗品种,与社区医疗工作紧密配合,在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开展工作,使科技公司医疗品种销售持续增长。

二是实施品种群建设,为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品种群建设上实施主力品种稳步增长,潜力品种成倍增长,竞争品种截流市场的销售策略。由过去对六味类、感冒类、牛解片类的绝对依赖,逐步转向各类品种齐头并进的格局。明确西黄丸、京制牛解片、阿胶系列品种为增长点品种,以持续的终端促销活动推动品种上量。通过细化产品群,科学制定产品策略,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毛利水平和经营贡献率。安宫牛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品种的毛利率均大幅提高。

三是稳定市场价格,改革营销政策。严格规定一级商对于科技公司主导产品的出货价格和零售价格。借助药材平台的建立,改善客户结构,提高现金回款贡献。出台承兑汇票管理制度,实现联动机制,建立风险提示,强化应收账款监控管理,严格控制经营性退货。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利润空间得到保证。

四是销售队伍实现了由业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客户,服务于产品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科技公司在销售队伍上重点抓了业务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引导业务员从单纯做大客户,转变到做网络;从简单发货催款,到为网络所有客户和各种需求服务;从简单利用政策促销,到利用品牌和文化理念促销。努力培养营销人员既是药品的销售员又是网络的管理员,还是同仁堂文化的宣传员的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有同仁堂特色的销售代表。

2、强化效益管理,深化专项工作,提升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科技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将影响和制约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从专项工作入手,分类治理,形成合力,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重点抓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科技公司加大考核产品一次通过检验成为合格产品的通过率。从多年的生产统计数据中筛选重点品种18个,制订了半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6.5%,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的目标值,并与生产基地奖金分配考核挂钩。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上述重点品种合格率全部达标。

二是提高产品投入产出比,严格控制生产周期。狠抓生产投入量与成品产出量的比率。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产出量,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经考核,各生产基地均能较好的完成考核指标,有效降低了工序物料消耗,达到了预期效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修订了550个品种的药材加工消耗标准,其中358个品种为新增标准,实现了统一加工标准,提高炮制质量的目的。

三是全面推行二级核算。科技公司在开展专项工作中,深刻认识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关键在二级核算。为此他们明确了“以专项工作为点,以二级核算为线,以落实考核为目标”的工作流程。以财务核算体系改革与财务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在建立二级核算工作中,他们从建框架、摸数据、定内容,到每月有详细的数据分析汇总,全面掌握了生产运行动态,了解生产成本的增减因素,便于及时指导和帮助相关

生产环节改进工作。

四是将各项专项工作与奖金分配机制相结合。为强化对各专项工作的考核管理,加大奖惩力度,科技公司通过细化分解各生产基地的考核指标项目,科学合理地设立考核权重比例,进一步明确了管理目标,强化了工作意识,推动了专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3、强化资产管理,防范资产风险,提升管控能力

科技公司在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强化资产管理,防范资产风险,是保证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夯实了以下三项基础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从防范资产风险入手,建立并完善了《资金开支办法规定》、《承兑汇票管理办法》、《库房财务制度》、《首批采购管理办法》、《退货及报损管理办法》、《信用额度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措施,制定了现金回款比率和质量退货率等考核指标,使基础管理更加规范,资产风险得到控制。

二是加强内部控制。以工程项目建设审核为重点,以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为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化内部控制机制。一方面按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进行检查评估。另一方面对投资较大的重点项目工程,严格招投标过程审核,做到阳光工程。

三是实施资产管理折子工程。分别成立了经营质量、不良存货、综合治理三个专项小组。重点检查影响公司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的突出问题,以折子工程的形式,将治理内容落实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中,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另外,公司围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与资产质量,深化了降“五高”工作,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使材料采购成本等大幅下降。共计节约近2000万元。

四、几点启示

1、得益于集团董事会的正确战略决策。实践证明,科技公司从最初分拆上市到为巩固和提高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进行指标回调,再到今天的健康稳健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这都得益于集团公司董事会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特别是2006年的指标回调,为科技公司今天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得益于科技公司领导班子拼搏向上,与时俱进,富有朝气的团队精神。多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党委董事会一系列工作部署,注重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未来五年规划的实现积累了经验。

3、得益于努力创造内部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考核分配机制。科技公司制定的双指标考核、二次奖励分配等措施,都是为了营造内部良好的分配机制、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使干部员工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这也是科技公司成功的关键。

4、得益于科技公司以提升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为工作主线。全面夯实了各项基础管理,增强了获利能力,实现现金流量稳定增长,资产结构趋于合理,公司整体效益水平日益提高。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名誉会长陆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王慧敏,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 联合会、学会领导何黎明、崔忠付、戴定一、周林燕、任豪祥、蔡进、贺登才出席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代表, 部分省、市区政府物流工作牵头部门以及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 部分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物流研究、教学、新闻单位、投资咨询机构的代表3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何黎明会长在会上做了题为“稳中求进整合提升促进我国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李德水副主任作了题为“坚定信心努力实现稳中求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专题讲座报告。王慧敏副局长、王选庆副司长分别介绍了物流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商贸物流发展形势及政策取向。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管理年介绍了天津市物流业发展思路与政策。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助理张晓东、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伟华分别就仓储业、铁路物流、制造业物流等专题作了演讲。会议还评选发布了“201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何会长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 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 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社会物流总需求增速虽然趋缓, 但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达160万亿元, 物流业增加值约为3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与上年同期相比, 社会物流总额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 物流业增加值增幅提高近1个百分点。预计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3%, 与GDP的比率可能升至18%, 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物流业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 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这一年, 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 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 物流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 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 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 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 物流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日臻完善。

谈到新一年物流业发展的形势时, 何会长指出,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一些因素值得关注。一是增速放缓趋稳。预计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的增幅将在11%和13%左右,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维持在18%左右;二是需求层次提升;三是市场竞争加剧;四是物流企业面临新的选择;五是涉及民生的物流领域更受关注;六是物流新技术加快应用;七是多业联动的经营模式;八是物流政策逐步落实。希望2012年成为物流行业的“政策落实年”。全国物流行业对“国九条”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充满期待, 也寄予厚望。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3

关键词突破管理;发展方向

一、突破管理的理论概述

(一)变化理论:企业面对能级大的变化必须采取突破管理

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这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基本观点。活跃于市场中的经济主体——企业,其本身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在社会政治条件和市场环境。一旦有了变化,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真实条件与其内外部发展的需求之间便产生了差异。而差异可能导致问题,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需要对差异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偏。

对于普通能级的变化,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可解决,因为此时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仍旧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而一旦产生了能级较大的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急剧改变,企业所处的动态平衡突然被打破,则必须突破。

(二)极点理论:主动型突破与被动型突破

突破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主动型突破与被动型突破。主动型突破与被动型突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在内外部环境出现巨大变化之前就能有所察觉并对企业的未来业务选择预先做出判断,对应的突破点分别为P1和P2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毫无征兆,而是可以预见的。主动型突破就是提前预见到可能的变化,积极采取预控措施,实施主动变革,在巨大的变化或危机来临之前为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准备,充分掌握主动权,从容应付并使企业顺利进入到新的业务领域,实现企业生命轨迹的上升。主动型突破的重点在于预防和规避变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企业经营者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对未来的变化趋势具有敏锐的嗅觉与精确的判断力,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不断思变的经营意识。

被动型突破往往紧随着能级巨大的变化而产生,是对外部或内部环境急剧变化后的一种快速而强烈的反应。对于被动型突破而言,虽然企业及时采取突破措施防止衰败,但被动产生的措施只能在包含了某个重大性事件的狭小区域内实施,效果一般不如主动型突破显著。被动型突破的极点P2的位置对应于企业生命周期下坡路伊始的临界点附近的位置。

与突破型管理相悖的管理是消极无为型管理。如果企业经营者对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视而不见,或者虽然已经察觉到变化的征兆,却采取消极无为的管理策略,拒绝突破,企业将坐失良机,不可避免沿着原有生命轨迹加速走向衰败,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突破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

突破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种创新的思路。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业务定位和经营管理策略,这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突破管理即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种应对变化、不断创新的战略管理思路和方法。

企业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那些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数不胜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紊乱不定。在对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中,重点考虑其中某个或者某几个直接而具体地影响到企业未来生命周期发展轨迹的重要的环境变化,它们既可以是社会上出现的突发事件,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市场变化。

(四)实施突破管理的关键要素

根据突破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要成功实施突破管理,要涉及到三个关键要素:分析环境,获取信息,掌握变化;确定极点,选好突破口,主动突破;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1企业需要时刻密切关注各种环境因素变化因素,从内外部环境获取信息并进行战略环境分析,甄别环境的各种变化,筛选出能级大、变化快且足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那些变化。

2在变化达到极点或接近极点时,企业必须决定是否要进行突破,以及如何进行突破。企业需要基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进行战略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更为完善的战略实施步骤。当然,不选择突破或者选择拖延也是一种决策。但是,企业却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即只要存在变化,就必须做出相应决策,否则这种变化本身就会代替企业去做出决策。

3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实施措施,进行相应的问题处理。突破是对现状的改变,甚至是对企业未来命运的改变,因此势必会导致一系列后果。一些有利的、积极的后果就是机遇,需要妥善把握;一些有害的、消极的后果就会引发危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

二、公司概况和研究内容

(一)上海闵行燃气公司概况

上海闵行燃气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隶属于闵行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国有企业,其前身是1992年行政建制“撤二建一”之后的闵行区煤气管理所、闵行区煤气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1598万元,总资产9100余万元,现有职工64人。公司以经营液化石油气为主体,兼营成品油、管道煤气项目建设;燃气器具安装维修;消防器材设备销售等。公司下设直属供应站5座、托管站15座,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销售经营网络,担负着占全区70%以上的液化石油气用户的燃气供应工作,现用户总数已逾16万户。

公司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气为己任,坚持立足市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经营思路、管理机制、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进行突破,努力推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至2008年底销售额已经突破亿元,成为同行业中发展较快的燃气企业,为闵行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

在分析出国有燃气企业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暴露出的问题后,本文引用突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上海闵行燃气公司在生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的多种被动型和主动型突破,从而取得实效。最后提出进一步的突破展望。

三、突破管理在经营中的应用

(一)政策变动下的观念突破

上海闵行燃气公司的前身闵行区煤气公司成立于1992年,担负着为阂行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的燃气,依法行使区内燃气经营管理的职能。为此,为了政府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当企业微观经济利益与社会宏观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都要自觉地承担起国家利益的责任,确保稳定、安全供气。在此环境下,公司与其他事业单位一样,每年享受着区府的财政补贴,过着衣

食无忧的“小富”日子。然而,1997年初,当时的主管单位区计划委员会按区府的相关规定,一纸令下,全额取消财政经营性补贴,企业必须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动,打乱了企业原有的经营秩序,接踵而至的就是直面市场挑战。

面对着由于长期旱涝保收,企业员工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理念淡薄,应变能力较差的现状,公司领导者审时度势,仔细分析,提出必须要从“管理性经营”转向“服务性经营”,开拓市场,以求效益。而思想决定行动,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就无法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工作任务。这就意味着全员观念突破是首要任务。公司利用各种形式让全体员工知晓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像过去那样生活在政府襁褓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靠自己去打市场、争天下,企业的根本出路就是“改革与发展”。实践中我们首先明确了“一切围绕市场转”的工作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挖企业潜能。

1明确主业扩张战略。积极开拓用户市场

在主业液化石油气经营上,以“争客户、扩规模”为指导思想,全力改变“朝南坐”的旧习,主动出击,连续推出“上门宣传”、“简化开户手续”、“增加开户时间”、“放宽开户限制”、“创造条件接纳用户”、“发展送瓶业务”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扩大用户。同时,针对单位用户比例较低的客观现实,组织兼职力量采取上门联系和具体指导等方法,大力展开单位用户的促销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通过一系列旨在吸引消费者的努力,仅一年的时间液化气用户就从96年底的2.1万户到97年底已达6.2万户,增长了近3倍。

2开发关联性服务,增加创收渠道

经过全面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公司利用区燃气骨干企业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行一条龙服务,顺势推销燃气的形式产品,即开设专营燃气表、燃气灶、燃气附件、热水器等的经营门店。在位于莘谭路上的首家门市部一炮打响之后,积极选择扩张战略,相继在新居民区及各镇、街道增设燃气器具经营网点,同时增设水、电、电话费的代收业务,这一便民举措极大带动了各销售网点的“人气”,促销作用极为明显,大大提升了销售业绩。

3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人事制度上按定员定岗的要求完成聘用合同制的改革,薪酬制度上以计件制为考核基础,推行一级法人二级核算的企业内部经济体制改革和层层负责的考核制度,重在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原则,此举有效地调动起了部门负责人和职工的工作动力和服务技能,充分挖掘职工的潜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这次全局性的观念突破,既是企业属性的实质性转变,又带动了一次变革性的市场突破。闵行燃气公司在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动下,迎难而上,紧急突破,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市场机会,快速反应,解除了企业的生存压力。通过不断扩大燃气器具的市场占有率。给公司带来了较为可观的销售率和利润率。

(二)突发事件下的产业突破

如果说观念突破是企业迫于走向市场的生存压力,那么产业突破则是公司领导面对突发事件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001年根据闵行区人代会的相关提案内容要求,为配合闵行区总体建设规划,位于七莘路顾戴路口占地达47亩的生产系统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必须限时拆除,我公司是国有企业,执行政府指令责无旁贷。可这又涉及到生产环节的处理、富余人员的分流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这对公司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唯有通过产业突破,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努力安置好分流职工才是最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1生产转包

公司立即联系并委托有资质的市液化气经营有限公司代为灌装,转包生产环节,以保证气源稳定,安全供应。经反复协商,打破了该单位与代充装单位只签一年合同期限的惯例,将合同期限延长至六年。

2人员分流

公司在执行上级指令的前提下,将维护职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尽一切努力争取到最为优惠的分流政策。同时,公司将分流工作与用人机制改革相结合,减员与增效相结合,实行逐级聘用上岗、一级聘一级的用工制度改革,旨在培养一支精简高效的职工队伍。

3建加油站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公司在“以人为本、创造岗位”的理念支持下,决定利用富余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源和经验,实现产业突破,建营一座加油站。无疑,选址尤为关键,争取政策的扶持和照顾成为我们的第一目标。经多方努力协调,终于争取到保留七莘路顾戴路口约5亩土地资源作为新建加油站选址地点的特优政策。通过积极努力的筹建,一年之后投入运营的创兰加油站由凭借独特的地势条件,车流量日见增长。在有效运作之后,创兰加油站显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第一年实现销量6203吨,销售1869.92万元,立即成为拉动公司经济增长的优良资产。

这次应对式的产业突破,让我们深知,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企业形成新的转机,突破成长限制。闵行燃气公司通过产业突破创建的加油站,在日常经营中,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热情服务,主动出击,寻找市场,打开送油销路,销售业绩一路攀升。至2007年已经发展为万吨级油站,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销售业绩。实践证明,这次突破既为富余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的机会,又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行业亏损下的模式突破

在变化的环境里,仅仅做到被动型突破显然是不够的,公司领导时刻关注分析液化石油气行业走势,预测未来,抓住时机,主动突破,改变主业经营模式,建立起新的战略优势。

2002年液化石油气经营形势急转直下,表现出经营亏损与用气需求双创新高,行业发展与企业前景每况愈下的特点。

1销售实行限价

液化石油气销售价格推行的中准价制度,限制了企业随行就市、灵活调节售价的空间;取消了区级物价部门的审批权和最高限价的规定,而且将企业调整零售价格的幅度限制在5%以内(2~3元/瓶),公司经营陷入销售量越高,亏损越大的被动局面。

2经营成本增加

液化石油气行业从严管理,经营成本大大增加。如压力容器储罐开罐检查的周期缩短,由原来的六年开罐一次改为五年开罐一次,钢瓶的检测由原来的五年一次改为四年,并且实行限期15年强制报废,以及强制推行钢瓶塑封等要求。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达到一级(一类)车辆标准,7年必须更新,报废期提前。同时,部分生产设备和通讯、抢险设备陈旧,日趋老化,已开始进入更换和维修期,设备更新费用将逐年加大,为此,企业背负着沉重的经营成本。

另外,随着国际油气价格持续攀升,竞争日趋激烈,液化石油气行业风险无疑积聚到了一个很高水平。公司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主业经营模式突破方案,利用为我们提供灌装外包服务的气源单位市液公司将“蛋糕做大、企业做强”的经营意图。顺势而动,让主业经营模式发生彻底转型,即我公司由原来的生产销售模式转成纯销售模式,主动将

所有的液化石油气用户通过一定补偿方式由市液公司接收,而后由我公司代为管理,收取代发费用。经反复协商,阂行燃气公司以锁定单瓶利润为目的,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对外服务,市液公司以拥有稳定的用户群和销售量为目的,通过规范有序的市场运作,不断提高二个效益,最终达成合作协议。由于完成了液化气托管经营的重大转变,通过机制改革保证了每瓶8元的毛收入,上海闵行燃气公司以此为基础稳定了液化气业务,即大大规避了气价上下波动及中准价滞后带来经营风险,掌握了经营主动权。又甩掉了钢瓶集中更换的大笔费用。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选择。而战略要兼顾两个原则:时刻准备应对变化与改变自己适应变化。只有重视行业及市场长时间演变的基本趋势。专注长期转变的战略,才是深刻影响企业持续生存的关键。随着2007、2008年气源价格屡创新高,行业内燃气企业都遭受重创,而闵行燃气公司通过经营模式突破这一高瞻远瞩的决策,不仅使企业脱离了负债经营的风险,如表3~1所示,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四)经营稳定下的业态突破

凭借前三次成功的突破管理,闵行燃气公司呈现经营稳定、业绩递升的良好局面。但要获得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唯有不断主动突破,不断开辟自己的上升空间。因各种市场客观原因,燃气器具经营部的经营状况早已是今非昔比。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向,压缩库存,回笼资金。相继关停各经营网点,通过租赁方式盘活房产,稳获收益。基于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为解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本收益水平不高的问题,公司领导又选择了业态突破,寻求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审慎和详实的市场调研后,2007年公司决定将闲置资金投向购进优质房地产。在寻找目标和规范具体的可行性分析之后,公司投资约3000万元收购位于金山区漕泾镇二幢八层楼房70%的股权,面积约13000平方米,单价2700元,平方米。该房产位于漕泾镇的中心地段,与上海化工区一路之隔,东面浦卫公路,南侧是漕泾镇主干道中一路,北临沪杭及莘奉金(A4)高速,西接连片房产开发区,该房产地理位置优越,且是区域内第一个商务办公楼项目,独具稀缺性。而且上海化工区已完成1期建设并进行2期招商,毗邻的碧海金沙、休闲水庄等旅游景点完成建设等诸多利好大大刺激了该处房产迅速增值。

按照上级公司领导的要求,我公司以有实力的大集团为招商对象,现正与上海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东航假日酒店项目)、上海如家连锁酒店等单位积极洽谈。我公司收购该处房产是为了获得租金收入。不承担具体行业的经营风险。这一点有别于直接进行经营。我公司采取前期平价招租(0.60元/平方米·天),中后期逐年递增的方式进行整体出租,避免房产空置情况。实力客商的加盟是我公司收取租金的有力保证,预计该项目前期每年为我公司贡献现金流入约为200万元,中后期可达300万元,我公司只需派出1~2人常驻管理,管理费用较低,收益稳定。巨大的升值潜力和良好的前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四、结论与公司进一步的突破展望

综上所述,在学习和突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之后,我更为具体地体会到,每当遇到某个特定的环境或事业瓶颈时,必须千方百计地用新的思路和方式努力去突破这种局限,每一项突破都要根据其特殊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一旦打破了局限,就会打开一片新天地。回顾闵行燃气公司从一个“断奶的婴孩”,通过观念、产业、经营模式、业态等一系列前瞻性的有效突破,逐渐成长为在市场经济潮流中游刃有余实力竞争者,并在不断突破过程中应总结形成“开拓、创新、高效、服务”的企业精神。

开拓——是变革时代的生存之道,是企业生存及追求的核心手段。面对纷繁的市场环境变化,企业惟有与时俱进,开创拓新,在开拓中求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目标。

创新——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闵行燃气公司就是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开拓进取,才取得今天的发展。坚持审慎分析和把握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走“以创求进”的道路,才能不断成长。

高效——市场反应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不断增强组织的效率,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练就快速高效的市场应变能力,是闵行燃气公司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服务——服务燃气企业立业、发展的根本,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工作,员工的努力就是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进行服务创新,挖掘服务潜力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突破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引领下,闵行燃气公司的经营者应按全新的现代化燃气企业标准,进一步突破展望,开创新的发展道路。

(一)控制成本,注重效益

树立注重成本、强调效益的管理理念,通过下放经营权和二次分配权,提高基层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直控成本”和“承包成本”的划分,强化费用控制和成本核算,提高员工的节支降耗意识;通过建立以目标管理体系为载体、以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要在全公司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争创效益的氛围。

(二)优质服务,塑造品牌

作为一个服务企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发展扩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保证。牢固树立起“用户是根本,服务是关键,信誉是生命”的经营理念,开辟服务绿色通道。规范员工服务言行细节,实现优质服务,塑造过硬品牌。

(三)以人为本,实现双赢

将关心员工、爱护员工、依靠员工、有利员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立足点;把体现人性、考虑人情、尊重人权作为企业制定各项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全力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更注重对员工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真正体现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的人本管理理念。

(四)危机管理,消除隐患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无不受至4各种宏、微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持续不断变化,客观上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燃气企业在发展壮大的突破过程中,危机事件实际上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我们要强化管理、常备不懈、建立科学的预警体系与积极化解、正确应对、完善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相结合,有效的趋利避害。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4

今年以来,公司上下认真遵循“团结、诚信、务实、创新”的公司精神,严格把握省政府赋予我公司的主要职责,按照公司年初制定的04年经营方针、目标任务,发扬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精神,通过主动积极配合省发改委的工作,使公司主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通过加大物业管理及综合服务,保证了基地的管理和收益;通过合资铁路董事会的召开,加强了我省股东代表的权益维护工作;通过主动出击市场,打开了公司下属单位市场运作的新局面,并初步形成以铁路为主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新格局;通过《目标责任制》的签订与《考核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企业内部系列改革,彻底改变了公司全员的精神面貌;通过多种形式的党性学习教育,推进公司党员干部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公司全员的组织纪律性与团结进取、争优创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年来,公司在主业发展、基地管理、股东权益维护、项目运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党建工会、工作作风转变、经营费用控制等多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省国资委和省发改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公司全年经营指标。

主要工作简述:

落实了西延扩能改造工程建设资金;完成了西安-神木铁路运力调研;召开西延董事会,维护了股东权益;开展西平铁路前期工作;拖欠长达十几年的西延、神延铁路项目工程款4800万元获得完全解决方案;长期拖欠建行本息5700万元经过多方协调已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了陕北铁路运力调研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红-柠线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全省铁路发展调研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基地管理走上正规,全年经营目标圆满完成;公司阶段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圆满完成;陕西省铁路协会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批复,即将成立;成功举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继续完善了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全年各项经营指标基本完成。

全年总体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初,公司在省发改委工作会议(2月9日)结束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传达了委会议精神,并明确了2005年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超前思维、加快发展” 的经营方针,确定了2005年经营目标及工作任务。一年来,公司全体员工踏实工作,埋头苦干,共收回铁路运输分成收入及其他投资收益6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15万元,增幅23%;实现物业收入156万元(其中清欠以前的房租、水、电、暖等费用17.2万元);费用(管理及财务费用)支出230万元,占年计划的92.7% ;工程咨询完成营业收入20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4%;煤炭运输截止11月底,完成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29%;完成出口创汇39.08万美元;工程施工完成工作量1517.5万元,完成年工作量的101.2%;实现工程款收入1192万元,为任务的119.2%;承揽签订工程合同价款2308.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5.4%;地铁公司经营工作正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快速发展,经营平稳,势态看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与政府高度保持一致,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促进公司主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作为政府企业,最主要的职能就是配合政府搞好地方经济建设。鉴于公司的行业特性,再抓好在建项目的同时,公司将决策层更具政府整体发展思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区域经济对地方铁路的需求调研’及‘报批项目的资金筹措’工作上。一方面,更具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主动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对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影响较大的铁路项目建设计划,另一方面是积极配合政府多方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真正为政府排忧解难。

1、积极配合省发改委,落实我省资本金,实施西延铁路扩能改造

今年以来,我们在去年12月22日西延扩能改造开工仪式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快西延扩能改

造工程项目的实施。9月23日,铁道部郑州局与我公司在西延线蒲城站隆重举行施工动员大会。公司总经理刘强同志作为我省出资方代表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与此同时,配合省发改委多次赴京落实西延扩能改造省上资本金。

2、抓紧抓好西平铁路前期工作

在03年西平线纳入国家2020年铁路规划的基础上,遵照省发改委的安排,与铁道第一设计院西安分院签订了可研合同。今年10月4—6日公司又组织专家对西平线的走向进行了考察调研,行程300多公里,途径4市12个县,与沿途市、县政府进行了座谈。并就西平铁路接轨方案的选择、线路的走向、车站的设置、建设的融资方式等问题同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交换了意见,为西平线的最终走向掌握了现实依据。

3、提早下手,完成《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并落实了柠-红支线的投资建设。

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进入基地范围。随着能源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快,神延铁路沿线,将形成连绵不断的工业走廊,尤其是米脂至神木北范围内,众多大型企业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十分迫切。

根据省发改委十月初的指示,我们立即组织专家花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柠-红线项目建议书》。截止目前,前期工作全部完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柠-红线项目已由我公司与煤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业已进入实施阶段;

4、完成了西安-神木铁路运力调研;

西安-神木铁路是我国铁路网中“八纵八横”之一包柳通道的重要一段。在我国尤其是西部网架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线沟通我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大自然经济区,对我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外运的重要依托。

目前,西延铁路全年的区段货流密度已达1200万吨/年,超过设计能力的20%。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对铁路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对西安至神木铁路的运输需求进行预测,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满足陕北建设对铁路的需求,为西延、神延复线的立项建议提供依据,公司受发改委委托,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专家,行程十余天,对陕北铁路的运力情况进行调研,编撰了《西安至神木铁路运力需求调研报告》。

5、全省铁路发展调研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陈德铭代省长在《全省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在我国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陕西,“十一五”期间将成为全国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按照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铁路将重点建设10大工程,总投资500多亿元,新建2200多公里。在一个省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我们要按照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扩充运输能力为中心,以路网新线、既有线增建二线和现有枢纽扩能改造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实现我省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按照陈德铭代省长的指示精神,公司在前期已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经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立即投入工作。于2005年11月18日和铁一院签订了“陕西省铁路发展调研报告”委托合同。此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6、成立铁路协会,推进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我省铁路资源丰富,国家铁路陇海线、西康线、阳安线、各支线和合资铁路西延线、延神线、包神线贯通全省,在已有国铁、合资铁路线上,各有关企业的铁路专用线达二百余条,目前郑西客专线、西安铁路枢纽中心以及西平线、西康线、太中线即将投入建设。铁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为了充分协调、开发和利用现有铁路资源,推进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作用,搭建政府部门、铁路企事业单位和依托铁路运输企事业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为政府制订政策和规划提供建议,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今年四月份,我们开始筹建陕西省铁路协会。此项工作,省发改委已批复同意,并担任协会主管部门。目前,待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批准。

7、用好国家政策,解决好西延、神延铁路信贷资金及拖欠工程款问题。

西延、神延铁路,全长719公里,分为两个项目建设。一是西(安)延(安)线,全长334公里;二是神(木)延(安)线,全长385公里。这两个项目均为铁道部与陕西省合资建设。在项目建设中,由于省政府财力有限,应投入的建设资金没有及时足额到位,形成了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4,128.82万元(不含1662.49万元利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94号)下发后,公司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分解任务,搜集资料,理清欠款,及时向省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领导小组上报了有关拖欠工程款情况。省政府、省清欠办对解决西延、神延线工程款问题非常重视,分管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并责成我公司及时与施工企业签认拖欠工程款,向省政府办公厅、省清欠办报告。省政府办公厅于11月10日专门召开会议协调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省清欠办拿出切实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经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省清欠办和我公司协调并报省政府审定,决定:由发改委调整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省

财政年底前予以支付工程款的40%,剩余的60%工程款列入05年我省的基本建设计划,省财政予以拨付。终于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在西延铁路铁路建设中,我公司于1991年12月底向省建行铁道支行申请贷款4000万元历史债务问题,因 1994年7月省、部合资成立西延铁路公司,商定该铁路的运营收入不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铁路完善配套工程,致使我公司累计垫付还息3018.12万元。但仍欠本金4000万元,利息约1,700万元。

2005年2月23日省建行铁道支行保全部派专人,就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做好可疑类贷款剥离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建总函[2005]124号文件)与我公司进行商谈,并最终将该笔贷款划入“可疑类贷款”,通过剥离等方式进行处理。

8、成功举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

今年3月份,我们比较成功地承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会议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会议的举办,广泛宣传了陕西在西部网架中的核心地位,展现了我省铁路建设及运营管理为经济所做的贡献,同时向全国同行全面介绍了陕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会议展示了地铁公司良好的公司形象,展现了公司办会工作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资本监管,切实维护公司权益。

⑴、召开西延董事会,进一步加大股东权益维护力度

为了充分发挥产权方代表和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公司领导班

子切实履行职责,通过产权方代表的对话和董事会、监事会灵活合理行使股东的各项权利,积极参与有关的人事变动,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努力做好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工作,较好地维护了我省在合资铁路方面的权益。

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据《公司法》,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铁道部《关于陕西西延铁路公司改组为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及合同和章程修改的批复》(陕政函〔1997〕193号)的有关规定,选派贺建华、李占先同志出任西延公司董事会董事职务;徐西久同志出任西延公司监事会监事职务;严晓耿同志出任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监事职务;经省国资委同意,推荐贺建华同志出任西延公司副总经理。

今年9月16日,西延公司在西安召开第27次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1-8月份,审议通过了郑州局提出的更换董事、监事等一批人选,并与西延公司经营领导班子签订了《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刘强总经理作为副董事长在会上指出,鉴于双方产权代表领导成员变动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要定期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及时审议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每年同公司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⑵、推行绩效评价,注重监督审查。

为强化资本监管,我们在公司直属单位内推行了企业效绩评价

工作。通过效绩评价,了解掌握直属单位经营效绩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促进了公司总体资本运营效益的提高。另外,我们还加强了与西安铁路分局、西延铁路公司、神华包神公司的沟通、协作。其中公司领导分别与本4月30、9月20日出席了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两次股东会,讨论、审议包神公司股权转让、股本金及分红等有关事宜。对参股公司的监管除了在公司担任职务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依法履行职责外,我们还责成专人针对联营、合资公司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掌握了解公司参股的经营公司的经营状况,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加大资本回收与催收力度。

(三)下属公司的经营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与突破

在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公司下属工程公司、节能公司改变观念,积极开拓,励精图治,在做好公司委派任务的同时,主动出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思路,竭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程公司本着不养队伍、不养设备的原则,先后与陕西兴隆建设公司、西安秦大公司、中铁六局等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签订合作协议,主动走向社会,积极承揽施工任务。2005,承揽工程项目4个,签订工程合同价款2308.5万元,工程施工完成工作量1517.5万元。实现工程收入1121万元。

针对工程公司外蒙项目的连年亏损,今年8月10-16日,公司总经理刘强同志亲自奔赴蒙古国,视察了现场,并就机械、人员的撤回,工程款、质保金、管理费等问题与甲方进行了磋商。要求全体工程人员回国后认真反思,汲取教训,力争在国内提高施工管理经验,加强技术学习,为以后打漂亮的翻身仗做好准备。

节能公司上半年经营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止11月底,共发运煤炭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9%;项目咨询和设计业务方面,签订合同总金额205万元。在配合公司作了大量调研、规划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和突破口,先后完成了“宝鸡市供水项目初设”的“修改补充”工作及审批工作;编制了《宝鸡市开发区东区集中供热项目优化设计方案》;完成了“宝鸡市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任务,并报省计委已审批通过;完成了《“长安芙蓉园”水幕电影、水火奇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出版工作。与省煤业集团公司签订陕北张家峁,柠条塔矿井予可研评估合同,并成功举办了此项目评估会;与大荔县自来水厂、白水县自来水公司、蒲城县自来水公司签订了县城供水工程的设计合同,目前,初步设计工作已完成,根据评审意见正在修改。

外贸业务方面,自营出口收入11.4万美元,代理出口收入27.68万美元,累计完成出口创汇39.08万美元。

此外,还分别与陕西省农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中国轻工西安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老年专家设计研究所等多家设计院签订合作协议。

随着工程公司、节能公司发展思路的确定,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地铁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同时,逐步迈出了一条以主促辅、以辅扶主,主辅并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公司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四)公司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根据公司今年计划安排,本着“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继续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实施办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人员编制及员工职位说明》等改革方案,并经会议多次讨论,下半年出台实施。在人事管理上,实行分级聘任(聘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择优聘任的新机制。即: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员工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全员实行劳动合同制;新增人员实行招聘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按岗定薪、岗变薪变。设立岗位津贴,津贴标准随公司效益浮动,按考核结果发放。

改革就是革命,就要动真格,摒弃以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用人上的论资排辈。这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不求进取,无所事事,毫无贡献者再也坐不住了,流言蛮语,职工思想极不稳定。

鉴于此,在第四季度改革就要大动手术的时候,公司不失时机的安排了一次改革动员会。刘强总经理亲自作动员讲话。讲话指出,改革是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实现分配上的公平。改革是为了创建一个好班子,建立一种好机制,打造一支好队伍,为公司二次创业早作准备。刘总强调,要通过进一步改革,立志在“十一五”把公司做大做强,在全国地方铁路管理、效益、规模上处于领先水平。

动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员工们认识了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改革的目的。纷纷根据自己的所长,选择合适的岗位,并积极给有能力的干部投票。通过改革,员工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组织性、纪律性明显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蔚然成风。

此外,为了维护员工切身利益,公司相当重视劳资和三金的管理工作。今年二月份,我们以陕地铁司〔2005〕2号文件申报了2005年职工工资升级方案,方案已在4月份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同意,人均增资241元,从2005年1月1日起薪。另外,按照公司综合考评办法并依据2005综合考核结果,经2005年2月18日公司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14位优秀员工每人月增两档技能工资,自2005年1月起执行。

为了做好“三金”的申报缴纳工作,公司于4月6日选派劳资干事参加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第五期社保培训班的学习,目前,“三金”管理工作已正常化,每月按时申报缴纳,并分别建立了台帐。另外,还办理了公司基地的土地证和高新区十二套房子的房产证;今年春节给困难员工安排生活费补助4000元,真正为员工排忧解难。

(五)苦练内功,严抓管理,确保公司健康发展

公司的健康发展,靠的是领导班子英明决策,制定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而公司决策的执行,就要靠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来保证。今年以来,公司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先后拟订了《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廉洁从政提醒教育实施办法》、《2005年经营目标责任制》、《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规范》、《公物管理制度》、《差旅费开支暂行办法》、《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人事代理试行办法》、《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图书资料管理办法》、《公司会议制度》、《2005年工资升级方案》、《陕西省铁路协会章程》等十几项涉及考勤、人事、劳资、车辆、招待、文档、行为规范、公物管理、物品购置、费用控制、奖罚等等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其中《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图书资料管理办法》、《2005年工资升级方案》等一大部分已经会议研究出台,还有部分制度待上会研究后颁布执行。

制度出台后,办公室加大了督查落实力度。就拿考勤管理来说,为了彻底杜绝过去一贯养成的懒散作风,办公室坚持每天上、下午提前10分钟准时由考勤员管理签到,并每周不定期抽查出勤情况,月末及时汇总、考核兑现。公司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彻底改变了过去工作纪律涣散的现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收效显著。随着考勤制度的加强,卫生、安全、物业、物品管理等相继出现新的起色。此外车辆定额制、接待、电话费用包干制,着力压缩了公务开支,节支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办文、档案管理上,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规范了办理程序,从严把好了文字、签发等关键环节,提高了办文水平。通过文书资料档案的统一收集、归档、保管,认真、及时、基本规范地做好了档案工作。

通过多项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加强了公司的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逐步显现出管理出效益、管理正风气的良好氛围,为公司下一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两项工程的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⑴.全面推行了经营目标责任制。

年初,公司隆重举行有应邀省发改委主要领导参加的经营目标责任制签字仪式,与各处室及所属各单位分别签订了2005年经营目标责任书。会议要求并动员全体员工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多钻研业务,多思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做到个人与企业同步成长。会议强调,经营目标责任书不是走形式,是硬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奖罚。⑵.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必须要靠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保证,否则只能流于形式。为此,公司每月月初对各处室下达工作计划,考核领导小组月中检查工作进展落实情况,月末汇总考核。月度工作考核项目分为:日常性工作;月度安排的具体工作;公司安排的临时性工作。考核与员工收入挂钩,激发了全体员工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积极性。

⑹.实行费用包干,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年初,公司确定了今年的费用预算并将费用指标一一落实到各处室、各单位,实行费用包干、超支自负、按季考核的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狠抓了落实工作,上半年有7位同志因电话费超支,公司将超支部分从本人工资中扣除。2005年公司四辆小车的包干费用为5万元(含小型修理费、油料费、过桥费、停车费),到目前为止基本控制了此项费用。1—11月份公司通讯费开支5.2万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减少了2.24万元,效果非常显著。

今年管理费用累计开支230万元,比计划节约18万元。员工们个个当家理财,人人当家作主的好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六)转变观念,提高意识,做好“服务上帝”工作

管好基地,是公司稳定的前提,也是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的原则,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提高员工的服务理念。

公司要求物业人员树立租房户就是公司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处处为用户着想,保证水、电、暖正常供应和通讯线路的畅通,为租房户创造良好的物业环境。经常性地组织物业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国家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邀请租房户进行座谈,征求租房户对公司物业管理的意见。

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物业收入。

为了确保物业收入,我们首先抓了员工观念的改变。对于所招业主单位,我们坚决不养‘折扣’关系户,杜绝因‘情面问题’导致费用拖欠,给公司造成损失。要明白“给人留面子,自己没面子”,“人家有饭吃,我们就要饿肚皮”,“政策面前人人平等,照章缴费是好业主,不缴费用就走人”;其次,抓好收缴费用的时效性。变等人上门为我主动上门,我们不等不靠,提前计算费用,月初下发通知,及时登门催收,争取月收,不跨季度。促使业主单位自觉养成不拖拉的习惯;改变水、电、暖费用的征收办法。水、电费收取改半年或一年一收为每季度一清,这样做既及时收回了费用,及时发现问题,也给用户化整为零,减轻负担。严格做到及时抄表,及时计算,及时清缴。今年采暖费即实行提前收取,收到良好效果;另外,抓好以前欠费的清收。为了尽快清收以前欠费,物管部员工多次登门等候,协商解决方案;截止11月底,新宇公司、蛐蛐火锅、聚珍园、建苑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欠费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共清理欠费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1%。

⑶.保安全、创清洁,营造卫生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为美化基地环境,上半年我们对公司的花木进行了修整,并种植了花木200余株,购买盆景10余盆。对东四楼楼顶、二层卫生间和地下室进行了维修,渗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门卫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值班人员能够文明值班、礼貌待人、忠于职守,认真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及车辆出入、物品出入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巡查制度,坚持每日不定期巡查办公楼和家属楼,保证了院内各单位办公、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服务意识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变,公司既留住了老租户,又招来了新租户。房屋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另外,物管部还配合计财处、办公室对今冬公司采暖用煤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与供煤方达成协议,比原供货价降低近4万元。

(七)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自2002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再下大力气抓好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社会公益事业。接受公司包扶的长武县井坳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结构单一,全村348户中贫困人口占到310户,其中特困户48户,救济户17户。为了真正让乡亲们摆脱贫困,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先后9次到包扶村进行调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为该村报请打机井1眼,落实资金10万元,;规划新建沙石路2.5公里,投资35.58万元,目前一些条省上下达资金44万元,以上两项目前正在施工。规划井坳等三个自然村电网改造,项目投资63.04万元,目前已协调落实。

此外,采取积极措施,想法筹措桌椅、棉被等价值10000元,为贫困户捐款2000多元,解决了3名青年就业,为该乡捐赠微机一台,打印机一台。

 

bsp;㈠充分发挥公司政策优势,已发展主业为核心,推进公司整体经营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抓紧抓好在建项目―西延扩能改造工程,争取提前完工,力争创建省文明工程、样板工程;做好待建项目-西平线、红柠线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做好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线的进一步规划与报批工作;花大力气提高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发挥好节能公司工程项目咨询、调研优势,为我省铁路跨越式发展多做贡献。

㈡、以“服务”为要旨,切实管好基地,保障公司发展‘稳中求变’。

要保障公司稳定发展,就必须抓好基地管理。而服务就是基地的产品,只有将产品做好做细,做成精品,才能保证基地的客户稳定。只有基地的稳定,才会有公司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才能不断创新,做大做强。

㈢、认清形势,坚持原则,切实维护股东权益。

认清我省铁路发展的大好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公司法》,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切实履行职责,以维护我省的地方利益。

㈣、整合资源,主动出击,以规范化、高标准迎接市场挑战。

06年,工程公司、节能公司应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加强与各对口单位的合作,主动出击,以规范化的运作,高标准的要求努力开拓新的市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㈤、严制度,严要求,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打造一流队伍。

继续健全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继续抓好考核工作,继续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严格的制度,是创造和谐平等工作环境的保障,也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打造一流队伍的前提。

㈥、计划开展“形象工程”创建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合作。

新机遇,新形象。06年公司计划开展系列“形象工程”创建活动,通过VI,CI系统的设计并规范应用,以提升公司形象;通过《简报》或相关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司发展动态,为公司二次创业营造舆论基础。另外,公司办公室拟在全公司内开展“123451工程”创建计划,即:坚持一个信念(抓好历史性机遇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实践两个理念(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公司才有希望;只有全员努力拼搏,公司才会有灿烂的明天),强化三项服务(为领导的决策服务;为处室的协作服务;为公司员工服务),突出四项工作(贯彻执行领导意图;管好基地稳定创收;抓好公司日常事务;保障公司后勤服务)强化五个意识(团结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锻炼一支队伍(用则能战,战则能胜)。

㈦、坚持党务、纪检监察、工会各项工作的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党建、纪检、工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和掌握党对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岗位工作实践与自身的素质建设。要与时俱进,务实不务虚,创新不守旧,积极开展岗位做贡献、争先创模范行动。

㈧、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配合做好我省铁路建设“十五”冲刺与“十一五”规划工作。

夯实基础 展望发展(教研总结) 篇5

本学期,以同备同教一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在教导处、教科处的组织安排下,按照计划,有序开展。

活动中,不论组内展示课还是校内展示课,都呈现以下几方面优点:

1. 精心准备

首先,老师们思想重视。教学中,执教的老师们以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融入教学中,感染学生,也给听课者一种享受。

其次,认真准备。在听课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各环节,环环相扣,不管效果如何,至少是老师们精心设计、认真思考、反复揣摩的呈现。

因此,我敢说只要老师们能这样坚持下去,必得教学真谛。

2.教有重点

如《认识钟表》中,程老师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教学的重点是认识钟表、记录时间。且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其他枝枝蔓蔓的东西全部删除,教学条理清晰,干净。感觉是清清爽爽的一节数学课。

再如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在突出地球资源遭到破坏这个教学重点的同时,又在随文教学中渗透说明方法,这是课标高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重点的确定,不是固定的,根据教材特点,特别是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确定的教学重点才有实际意义。如《蜗牛与黄鹂鸟》以教会学生唱这首歌为重点,有别于语数学科的知识运用。

其他的课上重点呈现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例举。

3.教有过程,学有过程

这点,我想以殷老师的英语课为例,稍作具体谈一谈。因为这节课上,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印象比较深的是教学单词hand时,学生发音不准,老师没有草草了事,而是不厌其烦一遍遍纠正,发现学生字母N音不准,通过音标,读准中间字母N的发音,帮助学生读准hand的发音。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教与学的过程呈现。凸显新课标强调的过程和方法

4.教学中能体现课标理念

(这方面想谈细一点)

首先,教学中,老师琐碎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整合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如徐倩倩教学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学习,以一个问题“春天,我来到小兴安岭看到什么。”贯穿始终,简洁的环节中,学生不再从一个问题翻到另一个问题,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而是有了更多朗读、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学的角度,效果肯定远远大于琐碎的分析教学。

其次,能比较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语文课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法和语言积累,数学课上注重方法的迁移运用,注重能力培养。

如六年级孙银环执教的《数字》,通过对电话号码、身份证上数字、邮政编码 数字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隐含的信息,认识到数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符号,数字也是会说话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号码,这是典型的学以致用。

再如三年级组内课《秋天的雨》第二段学习完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四年级《猫》一课的教学,几位老师从根据课文语言特点,分别从不同段落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有的从语气词中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有的从“小梅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有的从关联词语的品味中体会猫性格的古怪。这体现同备同教中,不同老师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体现教学的异彩纷呈。初步显现同备同教的端倪。

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对具有明显特征的语言表达没有关注,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注重表面的热闹而忽略语言品味的语文,已经成为语文课改的历史。这点,语文老师们必须要记住。

第三,重视读的训练。理解前的朗读是整体感知,理解中的朗读是品味,是理解的深入,是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感培养的重要过程。理解之后的朗读,那是一种表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内地的阅读教学又以感悟见长,区别于港台的国文教学。非常可喜的是我所听到的语文课,老师们都有了朗读训练的意识。

其中,给我印象深的是四年级李老师执教的《猫》,自始至终,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味,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果较好。

第四,生本意识增强,课堂能顺学而导

如三年级刘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以问题“秋天的雨把这些颜色给了谁?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再理解品味。交流中,学生的发言没有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确实做到了喜欢哪句说哪句。老师则随着学生,学生说到哪句老师引导理解哪句。这样的教学是对学生选择的尊重,也是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能力的体现。

第五,所有展示的老师,课堂教学都较以前有进步和提高

从执教老师自身来说,教学中不再显得慌乱,能比较沉着地应对课堂;从听课者来看,我们不再为他(她)感到紧张,听得也较轻松。

老师们,每节课的优点都有很多,我的听课笔记上,针对每节课都的评价都不少于一面,限于时间关系,只能撷取其中共性地方与大家一道分享。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尽管优点多多,但离精品课还是有距离的。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解读上。

如果把教材看做是呆板的、冷冰冰的铅字,那么,你的教学必然也是呆板的,缺少灵气。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被称为二度开发,它是教师集自己的认知、阅历、体会于一体。有一般读者而变为老师教学本文,则还要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及单元主题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取、提炼、重组。

如《钓鱼的启示》。文中对傍晚直至月光下湖面景色的描写确实很优美。如果仅仅作为写景来教学本段,且作为教学重点来处理,显然是不可取的;立足全文看这部分内容,显然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件事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记住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点点滴滴。这样看,你怎么也不会把这段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来处理。

这篇课文比较难教,教学中,既舍不得放下父亲的描写不顾,更不可以放下对作者的相关描写,不得以,两线并行,结果又导致琐碎问答,到底何去何从?

课文从一件生活小事获得启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教学时,抓住“我”的言行,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我”的艰难抉择,可是在这种情形下,父亲坚持让我放鱼,说明父亲的教育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最终两线归一,共同表现中心。

再看孙银环执教的《数字》,是一节体现典型生活中的数学的课。老师自己事先对教材有的解读,明确数字不是冷冰冰的,它会说话。然后把自己的解读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再从教材和生活中筛选重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学生熟悉,学起来有兴趣,所以,很轻松完成本课教学。

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深度。

第二,要考虑预设与生成大凡课堂生成不断的教学,都是高效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导致课堂是动态的,虽然现在大多学生被训练得上课时会猜答案,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因此,才会有课堂的精彩的、不可预约的生成。

如六年级数学《营养搭配》。老师设计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小明的午餐食谱,结果很难做到按营养学家提供的具体数字来安排食谱。到底要怎么吃这顿饭才符合营养学家要求呢?学生直至下课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里面就是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充分预设,导致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第三,第一课时,生字词的教学不能忽略。

这点在开学粗的新课标学习上已经讲过,就不再累述。

第四,生本意识还有待加强

还以殷老师的英语课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堪称是生本意识的教学范本:

复习书上的问候语,老师举起小熊,走到学生跟前——

老师用英语说早上好,学生不语。老师提醒他:How are you? 这名学生还是回答,老师再问,这次他回答了,但是回答错了。老师再次纠正。然后,老师再走到另一学生跟前练习完整的对话。结果学生熟练应答。可以这么说,后一名学生答对也是在老师一次次纠正前面学生不会的基础上答对的。如果老师在第一次答错或不回答时就放弃指导,另换他人的话,后面的回答即使答对,也不是你老师课堂教的,而是他本来就会。

因此,生本意识的增强,尤其是面对学生出现不会或错误的时候,是最能看出老师的教学真功夫和理念。所以,我们不要怕学生课堂回答错了,学生的错误往往能成就老师的精彩!

第五,教有过程,但方法策略还显稚嫩,难点的突破还有待加强

如《认识钟表》时,都是老师拨指针,学生说,为什么没有考虑让学生动手拨指针,其他学生说出时间呢?

再如《蜗牛与黄鹂鸟》教会唱歌是重点,但难点如何突破?歌谱中的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还有附点等学生是不是能唱准?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6

对未来工作展望

春去秋来,转眼间,2011的年轮已转过了一大半。随着公司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在未来日趋激烈的新经济市场环境下公司就如何继续保持各项业务的平稳、高效增长,如何适应新老客户群体的各类投资需求,实现自身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速度最大化一直进行深入探索。近几年公司始终倡导实现整体经营服务模式的战略转型,以向不同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实现差异化的优质、全面、个性的理财服务为战略导向,通过学习此次会议相关文件及各项精神指示,使我真切感受到了实现上述目标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践行:“做最具责任感的理财专家”这一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对待客户的“三专”(专业、专注、专属)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在各项经纪业务中求新求变、不断前行。成立20年以来,已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内在底蕴。在新市场环境下,公司时刻洞悉市场变化,实施战略转型过渡,切实依照客户群体特点量体裁衣,针对广大客户的不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特色服务来满足其要求。

要实现自身转型的宏伟目标,我觉得我们思想上缺乏公司整体战略转型在工作中实际运用的更多认识,或是有新思路、新想法没有敢于在工作中试用。“老方法、老态度、老思想”已无法适应新经济

1市场环境下,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佣金战”已无助于各券商今后盈利水平高速增长的发展需要,各券商已认识到“佣金战”无异于“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但摆在众多券商眼前的问题是:如何改变现状?如何探索出新经济业务环境下的持续发展链条?

文化上,我司目前企业文化所倡导践行的服务口号,与广大投资者的需求目标较为贴切。缺乏的是如何在新经济市场环境下,做到既紧贴客户需求又能反映自身特点达到独树一帜的效果;(简单的归纳就是作为一个销售商你的生产类别与生产产品能否适应日益变化的广大客户的消费需求。)机制上,我觉得我们缺乏与同等券商同等的催人奋进的薪酬及考核机制。要知道,证券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应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前景相当广阔,但众多券商群雄逐鹿的格局将长时间不会改变,今后竞争将日趋残酷,更加需要我们自身内在经营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完整性和同步性。

全业务链式发展,成为此次会议尤为重要的关键词!我觉得全业务链条的直白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一整套完备的、延展性强的集经营项目多样性、后续服务与维护全面性的连串业务链条。公司今后倡导施行全业务链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其所需各项业务的“最优服务”,也就是说我司着力搭建的财富平台将使选择华泰的客户得到市场上各项理财服务中的最优项!针对不同客户、不同阶段、不同方式、不同风险、不同投资选择单配的全套投资理念。对不同风险偏好的个人客户和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客户我觉得两者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共性在于两者最根本之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收益回报,个性在于选在获得收益的时间、方式及投资方向上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本地区实际现状,结合CRM系统的强大信息搜集功能、“95597”电话客服、紫金快车道及华泰早报等相关资源优势,进行广泛的深度拓展。同时,利用我司在新业务(股指期货、“涨乐宝”、融资融券业务等)上先试先行的时间优势,针对以上两类客户的投资需求,结合市场实时动态向其大力推介,新业务的不断推出也是公司转型过渡中向上跳跃式发展的有利“翘板”。推介中,就会以举例方式向上述两类客户进行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将自身优势业务继续巩固,新生业务迅速占先,成为优势业务,已达到层出不穷切持续的全业务链条。

公司未来将以全业务链形式使自身经纪业务定位于财富管理平台这个大集合、多元化的模式中,这样定位符合未来证券业的发展方向,在财富管理平台中,公司可以运用现有和不断研发的业务手段,运用于各项业务中,这样问题与成果都将凸显于此平台上。使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客观、全面的了解自身业务的优势与不足,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投资者,内在的带动全业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我们目前经纪业务日常运作与上述的定位差距其实还很大!真正达到上述构想,我们在很多业务中的细节问题和实际操作上还缺乏整套、系统的工作模式,在转型道路上的制度和相关规范要求模糊不清,发现的问题无法及时纠正,存在个别看一看、等一等、安于现状的思想。

公司发展规划高度及为发展设计方向均走在了各券商的前列,但作为营业部自身还应结合本地区业务发展的大环境、各项区位条件和自身特点开展各项业务。若实现公司整体战略转型的目标,成为公司财富管理的触角和平台,首先应当认清,客户才是我们开展各项业务取得盈利的“合作对象”,我们推广各项业务最终还是要得到客户的肯定和认同。公司推广的各项业务下发到一线营业部时,需要我们进行“再加工”,通过各种信息搜集手段,对公司推广业务进行符合自身客户需求的改良和升级,然后投入到客户群中,最终使我部推介业务得到客户认可。营业部就是公司业务推广的展示平台,成为公司财富管理的触角与平台就需要把公司所有业务优质特点集于一身,满足投资者的各项投资需求。

此次会议,公司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营业部作为实现公司自身经营理念和推广各项服务举措的“排头兵”,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自己作为营业部的一员,对帮助公司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更是责无旁贷!公司实行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打通全业务通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我也将着力抓好自身本职工作,为全业务链尽早实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我也会积极学习、参与我部日常各项经纪业务的实际运作,丰富及提高自己的处理业务水平成为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多用途”员工。

闫 明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7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有助于剖析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进而为改善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积极意义。近年来, 国内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文献日益丰富, 研究发现,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低于我国A股市场总体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但年均绩效呈递增趋势 (林乐芬, 2004;孟令杰和丁竹2005) 。影响我国农业上市绩效因素是多方面的, 现有文献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企业股权结构、“非农”化经营、管理层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等四个方面。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并对农业上市公司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展望。

二、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理论综述

(一) 股权结构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安排, 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进而影响经营业绩。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而言,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由国家控股, 股权结构过度集中 (许彪等, 2003) 。学界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所作的研究, 得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1) 有害论。许彪等 (2003) 认为, 在国有农业上市公司中, 由于国家控股且股权过渡集中, 导致了农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功能弱化, 同时容易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致使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和同股不同责, 使小股东利益受损。刘子旭等 (2010) 通过对我国4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国有控股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 流通股比例对公司价值有正面影响, 股权结构的分散化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任海云等 (2010) 的研究发现, 在剔除政策优惠前后, 农业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而法人股比例和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则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不仅在国有农业上市公司中存在股权结构畸形现象, 在民营农业上市公司中, 也同样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控股股东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司利益与中小股东利益, 从而降低了控股股东治理的职能 (李斌宁, 2009) 。 (2) 有益论。王怀明和杨贞艳 (2004) 通过对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实证表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国有股比例呈正相关, 与法人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 与流通股比例呈负相关, 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 与股权制衡度呈正相关。 (3) 非线性关系论。赵昶 (2008) 通过研究发现,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普遍存在一个“倒U”的非线性关系, 并且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而不同:在成长阶段, 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是一个“倒U”关系;处于成熟阶段的公司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则是“U”型关系。

(二) “非农”化经营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近年来,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迹象, 那就是“非农化”经营现象, 也叫“背农”现象, 即一些本来属于农业板块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改变了行业属性, 或者是尚在农业板块的公司不断将存量或增量资金投向非农产业以实现产业转型 (徐州红, 2003) 。 (1) “非农”化经营的原因。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之所以热衷于“非农”化经营, 主要有产业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两方面的原因 (彭熠等, 2007) :从产业层面看, 由于一些“天然因素”, 以及我国在政策上对农业长期“抽血”和投入不足 (马晓河, 2004) , 导致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 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同时, 由于传统农业属低效产业, 投入周期长, 利润率低, 驱使农业上市公司向那些见效快、收益率高的非农行业扩张 (张国艳, 2006) , 因此, “非农”化经营是资本的逐利性本能所致 (郭巧莉, 2009) ;从企业层面看, 农业上市公司大多规模偏小、流通市值较低, 比较易发生资产重组和主业转型。另外, 一些企业为了享受国家对农业的优惠政策, 借助农业这一“壳资源”实现企业上市的目的, 并获取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 而实际业务却不在农业。 (2) “非农”化经营的影响。“非农”化经营作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 是农业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具体体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分为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两种, 在未完全背离农业的情况下, 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的程度可以通过其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来衡量 (彭熠等, 2007) 。理论研究表明, 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 多元化经营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内部市场, 从而分散经营风险, 但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及其他运营成本。熊风华和彭珏 (2009)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与企业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与收益率标准差系数正相关, 即现阶段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会降低公司绩效, 并加大经营风险。因此, 非农化经营从整体上降低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彭熠, 黄祖辉, 邵桂荣, 2007) 。鉴于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产生的原因, 以及“非农化”经营给农业上市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强管理。政府应该着力改善农业投资经营环境, 加强制度创新, 引导农业上市公司专注于农业 (彭熠, 黄祖辉, 邵桂荣, 2007) ;而农业上市公司则应当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实施与主业相关的多元化战略, 尽量避免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减少对高风险行业的投资, 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王娟, 2010) 。

(三) 管理层激励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管理层激励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很多学者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与公司盈利是显著正相关的。Joscow、Rose&Shepard (1993) , Mehren (1995) , Hall&Liebman (1998) 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企业高管的报酬激励是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动力, 高管的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性。那么, 在我国的农业上市企业中, 管理层激励机制存在哪些特点?农业企业对高管的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1) 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特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增长幅度相对较低, 同时, 高管团队的持股比例也较低 (彭熠, 2006;2009) 。刘子旭等 (2010)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农业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而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数量普遍偏低, 2006年至2008年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有37.5%的高管人员没有持有公司股份, 所有企业的高管人员持股总量只占该类上市公司总股数的1%。可见, 通过高管持股来激励经营者的措施在农业类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2) 管理层激励不足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管理层激励不够可能是导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彭熠 (2006;2009) 通过实证研究讨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强度与企业绩效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对管理层的激励不足, 使得管理层缺乏与公司盈利的联结机制, 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提升企业综合经营绩效的动力, 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的增长。但也有与此不完全一致的观点。冷建飞 (2007) 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数据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的激励效应和背离效应同时存在, 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与公司盈利之间的倒U型关系, 充分说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 激励效应起主要作用, 提高管理层收入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但超过某一临界点以后, 背离效应占居了主要地位, 管理层收入与企业盈利呈负相关。 (3) 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不足的成因。导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强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 农业上市公司大多由国家控股, 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制定又大多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因此, 管理层薪酬决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绩效匹配程度不高 (彭熠2006) 。鉴于此, 农业上市公司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层收入的激励效应, 就应该完善适合农业上市公司的收入激励机制, 拓展管理层收入的形式, 鼓励和增加管理层持股, 以实现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高速增长 (冷建飞2007) 。

(四) 政府扶持政策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基于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国家对农业上市公司实施了较强的补贴扶持政策, 这种补贴优惠政策对于农业上市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手段主要包括直接的税收优惠、税收返还以及财政补贴等三种方式 (陈晓和李静, 2001) 。 (1) 政府扶持农业上市公司的动机。政府 (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 之所以对本地区的农业上市公司予以扶持, 是出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政治上, 农业企业因其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特殊意义, 中央政府于2001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 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论断, 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 必然要加大对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而经济上的原因则是基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驱动, 其目的在于抑制本地区的资金外流, 同时将其他地区的资金吸引到本地区。 (2) 政府扶持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在我国, 政府补贴占农业上市公司总利润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政府在给予农业企业补贴的同时通常是有附加条件的, 如要求企业帮助农民增收等, 而政府的这些带有公益性的目标与企业自身的市场化目标有时是相冲突的;另一方面, 由于来自政府的补贴收入缺少长期性、稳定性和增长性, 使得企业运转的基础缺乏稳定性, 从而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削弱 (沈晓明, 2002) 。同时, 由于政策扶持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短期内有很大的影响, 容易导致企业对政策形成强烈的依赖, 而忽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 因此不利于农业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 (汤新华, 2003) 。邹彩芬等 (2006) 通过实证分析显示, 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产出无明显效应, 而直接财政补贴政策的副作用是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层的寻租及偷懒行为。并且, 由于国家目前的财税补贴政策直接形成农业上市公司利润, 这表面虽然抬高了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但并未对农业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绩效的改善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反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如对农业上市公司主业成长、未来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彭熠, 2006) 。如果对剔除政策优惠前后进行比较, 会发现公司业绩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 (任海云等, 2009) 。而冷建飞和王凯 (2007) 运用农业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税收补贴和收入补贴两种手段的影响是有明显区别的, 其中税收补贴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显著, 而收入补贴对上市公司盈利影响不显著;税收补贴与收入补贴有助于增加农业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 但对农业上市公司提高长期的竞争能力不利, 从长期看会降低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还有研究表明, 政府的扶持政策本身也是缺乏效率的。林万龙等 (2004) 通过对2000年至2002年农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并没有直接带来政策所期望的农业相关产出的增长, 对当地农产品原料产销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

三、总结与展望

纵观已有研究文献, 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股权结构、“非农”化经营、管理层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的补贴优惠政策等四个方面。在股权结构方面,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结构畸形、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 从而降低了控股股东治理的职能, 弱化了资源配置的能力;在经营战略方面, 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上市公司都存在“非农”性的多元化经营行为, 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励机制方面, 则存在着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强度不够的问题 (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都比较弱) ;而在政策扶持方面, 由于各级政府给予农业上市公司的税收优惠、税收返还以及财政补贴使得农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政策扶持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 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层的寻租及偷懒行为, 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 导致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偏低。但是, 现有文献的研究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对于农业企业的属性探讨不够,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差异性研究比较缺乏;对于农业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细分不够, 基本上是在“大农业”的层面上进行笼统性的研究。农业可以细分为农、林、畜、牧、渔等几个子行业, 由于不同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向所涉及的农业子行业不同, 其生产要素和产品属性是有差异的, 进而他们的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应该也是不同的, 但是现有文献缺乏这种细分性的研究。以上这些方面可以成为今后农业企业的研究新方向。

摘要: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 归纳了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 探讨了企业股权结构、“非农化”经营、管理层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等因素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公司发展展望总结 篇8

关键词:煤调湿技术 工艺选择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TQ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06-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由于政策机制的不完善,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换取利润的“两高一资”行业迅速成长,造成了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面对巨大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压力,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局面,焦化行业作为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企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现有的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进步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煤调湿技术在炼焦行业的应用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炼焦系统能源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近年来,得到国内众多企业、高校、业内同仁的关注与研究,取得了不断的发展。

唐山中润公司建设的项目包括炼焦、甲醇及粗苯加氢精制,目前,所有项目均已投产,其中,焦化项目采用4×55孔6 m顶装焦炉,年产焦炭220万吨,配套建设有2×140 t/h的干熄焦,作为独立焦化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想要取得重大突破,在唐山中润公司应用煤调湿技术成为一种不错想选择。

1 煤调湿技术简介

煤调湿技术(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是“装炉煤水份控制工艺”的简称,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焦化厂的闲散热能(焦炉烟道气余热、上升管荒煤气余热、红焦显热等)将炼焦配合煤在焦炉外进行干燥预处理,用以降低入炉煤水分,使其稳定保持在6%左右装炉炼焦,最终实现,降低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扩大弱粘煤用量、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

煤调湿技术(CMC)最早是由日本新日铁公司开发并应用的,发展到现在,共经历了以下几种基本工艺:导热油煤调湿技术,第一代煤调湿技术,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余热和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进行物料加热干燥;蒸汽干燥煤调湿技术,第二代煤调湿技术,利用干熄焦发电后的背压蒸汽或者公司低压蒸汽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干燥机中进行物料加热干燥;流化床煤调湿技术,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利用焦炉烟道气在流化床干燥机中对物料直接加热脱水干燥。

2 煤调湿工艺选择

针对煤调湿技术的三代工艺,目前,行业上应用的主要是第二代蒸汽干燥煤调湿技术和流化床干燥煤调湿技术,本文主要对上述两种主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比较适合公司应用的工艺技术。

中润公司正常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产生大量的弛放气,不加利用直接放散,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为此,公司进行了弛放气综合利用的改造,约18000 m3/h用于回炉掺烧,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弛放气中氢气成分比焦炉煤气中成分高近20%,与焦炉气混合,燃烧后的废气中水蒸气成分增加,露点相应降低,对煤料直接加热,不能确保煤料水分得到有效脱除,达不到调湿工艺要求的运行效果,因此,公司不宜采用高烟道气流化床煤调湿装置;此外,公司正常生产时,蒸汽相对富裕,具有采用蒸汽回转管式加热煤调湿装置的优越条件,利用烟道废气产生蒸汽,在多管回转干燥机中进行物料加热,其中,蒸汽不足部分由公司蒸汽管网提供。

3 运行效果分析

唐山中润公司采用煤调湿技术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取得运行效果的提升。

3.1 提高焦化系统生产能力

采用煤调湿技术后,入炉煤水分降低,堆密度增加,焦炉单孔装煤量增加,炭化室内炼焦过程中,减少了原料煤加热脱水的过程,相应结焦时间缩短,以上二者共同作用促进焦炉生产能力提高约7%,则每年可增加焦炭产量约15万吨。

3.2 提高公司甲醇系统生产能力

焦炉生产能力提升,在配煤结构、生产控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煤气发生量增加,年可增产煤气5800万m3,为公司甲醇系统提供足够的原料气,可以增加甲醇产量约2.5万吨/年,年可增产创效益约600万元。

3.3 改善焦炭质量,降低炼焦配合煤成本

入炉煤水分降低,加快煤料熔融速度,改善成焦过程,提高了焦炭产品质量,其中DI15150可提高1%~1.5%,Sar提高1%~3%;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多配低价的弱粘结煤8%~10%,有效降低炼焦配合煤成本,年可创效益约1000万元。

3.4 减少废气、污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采用煤调湿技术后,入炉煤水分降低了5%,可减少约1/3的剩余氨水量,相应减少蒸氨用的蒸汽用量,减少了能耗,同时,也降低了生化污水生产负荷;减少温室效应,平均每吨入炉煤可减少约35.8kg 的CO2 排放量,年可减少CO2排放约10万吨。

3.5 降低炼焦耗热量

采用煤调湿技术,使装炉煤水分由11%降低到6%左右,配合煤水分降低,炭化室内炼焦过程中加热煤气用量减少,降低了炼焦耗热量,炼焦工序能耗下降,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干煤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 MJ/t,当煤料水分降低5%,则吨干煤可节约能耗310 MJ,折合标准煤10.59 kg,年节约能耗折合标准煤30287吨,炼焦工序能耗下降约13.7 kg标煤/t焦。

4 结语

从20世纪90年代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应用开始,该技术就成为了炼焦行业同仁的研究热点,国家工信部也曾印发推广实施方案对煤调湿技术国内钢铁联合焦化企业进行推广,目前,国内已建设了有近10套煤调湿装置,其中,蒸汽多管回转干燥调湿技术具有设备紧凑、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转平稳、运行成本低、处理能力大等优点,值得在国内炼焦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海军.煤调湿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生产中的问题[J].广州化工,2011(3):164-165.

上一篇:主席团2011—201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2023-2024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