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2024-06-18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通用12篇)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篇1

【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一、自信上考场

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就不会怯场,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地调动。

二、按时写作文

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应该留出60-70分钟的时间作文。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文思才会泉涌;否则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

三、细心审题目

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材料和话题作文,要弄清楚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中,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不同作用。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考生一定要读懂题干,做点分析,明确主旨,再去下笔,确保万无一失。

四、精心选文体

高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这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应该掌握文体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心中有模式

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破题开篇+分析论证+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析材明理+联材写事+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六、首尾亮起来

开篇立论的好彩头,在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是高考作文赢得高分的关键。而结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样是拿分的一大重点。

开头结尾都要精彩,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那么,必会打动阅卷教师的心;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高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和字数的限制,开头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快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也可以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七、行文如流水

在语言运用上,除平时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形象、对偶华美、排比蓄势、对照鲜明、反复强调、设问抑扬、反语讽刺、暗示等等。此外,长句短句错综搭配,雅句俗语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

八、字迹要清楚

高考语文试卷是网上阅卷,潦草的字迹、不洁的卷面有可能给阅卷人带来的不愉悦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字迹不清,丢失的可就不只是几分了。

作文是决胜高考语文的关键所在,把握作文拿分的技巧,是考生关心的问题。我们将考场作文经验归纳为:“心中有自信,笔下出好字;手头有材料,胸中有成式;不变应万变,妙手著文章”,同学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这几步来做,作文得高分并不是一件难事。

九、巧思出新意

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高考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多都是宽泛的。例如《责任》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就要去窄作。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个角度去写,可能就容易多了。

十、素材书中找

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你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十一、主旨要明确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篇2

一、作文的基础在于潜心阅读, 在于素材积累

“读是积累信息, 思维发展, 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是认知世界, 是认知自我, 是创造性的描述过程”。读和写是有很大关系的, 没有读就没有写, 而写的内容往往是来自阅读。阅读对写作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读书应该潜心地研读, 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 才能厚积薄发。学生的语言库存越丰富, 思维领域就越广阔, 说话或写作时就越灵活。新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有生命的, 充满乐趣的语文天地。无论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还是选读课文, 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写作中的经典例文。因此, 在教学中, 要注重指导学生由学习课文去领悟“应该怎样写”的要领。写作素材和结构范例是大量的阅读提供的, 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有充分的词汇, 所以, 如果让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一是要让学生多读, 比如在课程中挑选一节课出来作为阅读课, 给学生拟定一个计划, 在阅读时一定要带上笔和本, 记录一些名言名句和精彩的句子。在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并不多, 学生的阅读都留在了课下, 可以让学生们在业余时间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或举办交流会, 让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也可以更加稳固记忆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可见读是写的基础, 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 作文时知道该怎样写, 心中有数了, 也就排除了害怕作文的心理, 增强了自信心, 写作的兴趣和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作文的源泉在于真实生活

写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状态, 也是一种生命运动。“立人”和“立言”是相统一的, 作文与做人也是相统一的。古人将写文章与“治国、齐家、平天下”相提并论。作文中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不论是从培养积极的认识观, 还是良好人格的形成方面, 其他学科是替代不了的。长期的教学注重于传教作文的知识和讲技巧。对方法的写作、技巧做一些相同的对比, 是很有必要的, 但如果喋喋不休地谈作文的方法, 而不从生活中去发现, 那这种做法又有何用?为此对于学生来说, 首先是要知道自己想写什么, 其次就会知道怎样去写。我们必须知道这样一个事情:一些学生对写作的技巧是没有什么顾及的, 假如一个学生连一篇作文都写不出来, 以上说的技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去主动地观察和实践。罗丹说过:“美是到处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而身边的一些事情学生不爱去发现, 即使发现了也不爱去观察, 关于这种事情, 学生可以做一些笔记来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把人和事在笔记中突出出来, 让同学们融入进来, 真实地体现出来, 指引他们去享受生活, 还要让学生去注意社会上的事物和国家大事。这样一来, 学生的题材就多了很多, 不用担心没有题材写, 通过对自然、生活、社会的观察思考, 学生的文章里飘来了田野风味, 充满了时代气息, 具有了社会责任感;蓬勃着生命的激情, 表现着真实的自我。所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为写作积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 从而产生“创作激情常有, 写作内容常新”的良好心态。只有如此, 学生才可以带着双眼去观察, 带着思想去思考, 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感动自己, 感染读者。

三、作文的生命在于个性, 在于创新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作文教育也有这样的发展趋势, 主题已规定了价值取向。比如话题作文, 都是把考生的思想纳入一个预先设置好的、与社会道德结合起来的框架, 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发挥自我的空间。老师责怪学生没有情感, 不去从中领悟, 最关键的是老师没有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忽略了学生心理的需要。而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做到: (1) 起题目时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心理, 中学生有一些成人的个性, 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喜欢思考, 老师应对照以上特点出一些比较适合他们的要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命题, 题目所含, 要学生所能思。”“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撰作。”因此作文训练的命题设计要从“要我写”转变为学生见题后“我要写”。成功的训练设计就是一把文思之泉的开掘之铲。 (2) 多练习无命题作文。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所悟、所爱的东西。提倡写随笔、读后感, 创造一切机会, 让学生去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在所有展示写作才华的机会中, 学生的“自主”意识又是一种永远不可撼动的“人本”基素。所以教师给学生自主权以及学生自觉运用“自主权”的能力越大, 机会就越可观, 学生写作才华的最大展示也就越有可能性。张扬个性, 培养创造力, 是中学生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

总之,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概括反映, 只有广泛深入地阅读积累, 真实深切地体悟生活, 才能用个性之笔抒写精彩人生。

摘要:作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也是教学中最需要下功夫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做出了准确的要求:“会写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文中要内容详细, 中心思想明了, 条理清晰, 文字通顺, 不写错字, 标点符号、段落正确。”新课标体现了综合性、活动性, 每次作文的教导, 都会变成一个既能增强写作水平, 又能增强语言交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初中作文的写作方法 篇3

一、作文批改应有要求意识

我们常常让学生注意作文的要求。但是,我们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却不太注意这一点,往往难以符合要求。而且,我们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忽视了这个问题,几句不着边际、不击要害的评语,让学生不知何意,也不知以后怎样改正,更无从说从作文批改中得到提高。因此,批改应注意这一点。作文批改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形式方面的,包括书写、标点、错别字、语句通顺等方面。这些学生最容易做到也是最难做到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在作文时用要求来规范他。所以,形式方面字体最好以楷书、行书为主,最好不要写草书,这样既美观,又使批改者能看清楚;卷面应整洁,不得随意增删涂划;标点应准确,不能一号到底,或干脆全文没一个标点;应让学生尽可能不写错别字,使语句通顺。作文批改注意这些方面,帮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就可以避免在以后的作文中无谓的丢分。另一方面是内容,我们每次作文,都有一个训练要求,比如“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等,我们批改就必须从这一方面入手,指出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这样,就有了针对性,学生也就知道怎样改正了。

二、作文批改应有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教学常常讲应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觉得作文批改也应如此。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学生也能从批改中学到一些老师传授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学生作文互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批改作文时,有一点吹毛求疵的味道,想找一些人家的缺点,来显示自己的水平。正由于此,他就必须把文章写好,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人家的作文。同时,在互阅过程中,还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批改的要求和方法,最好还应有示范文章。这样,学生能从中受益,老师也能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上。

三、作文批改应“因人而异”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说“因材施教”,作文批改也应如此。学生作文差异较大,如果采用同一评价,势必收不到好的效果。写得好的同学的评语总是一些好话,因而无法再进一步地提高。而写得差的同学得到的是一些批评的话语,使他们丧失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因人而异,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多委婉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则多用鼓励的话语,尽可能找出他们作文中的优点,以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四、作文批改应有“无我”意识

常常在集体阅卷时,听老师们说,这篇文章一看就知道是哪个老师教的学生写的。如果真象老师们所说的那样,那就是可怕的作文模式化现象,学生作文没有了任何个性,更不用说创新了。所以,老师批改作文时应尽可能做到“无我”:即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批改作文,而是在考虑作文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和自我表现。尽可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培养他们可贵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学生写作的风格才能得以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可能激发,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无拘无束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学无定法”,作文批改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使我们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 篇4

文面如人面,它是敲开阅卷老师心扉的第一块砖。高考阅卷时间紧,天气又热,评卷老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心态很微妙。字迹清楚、端正,字体美观大 方,无明显涂痕的试卷,能立即获得评卷老师的好感,这样一来印象分就高了。试想:一份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出现在工作强度极大又十分疲累甚至有点焦 躁的你的面前,你岂愿卒读?太潦草的作文,往往只看了首尾,可能三类作文偏下的分数就出来了。当然,我们所写之字不一定是练过书法的(练过当然更好),而 只是要求所写之字大小一样,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不潦草,不涂改(实在需要修改时也应用笔轻轻划去,切不可重重涂写,乱打叉),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所写的字 是什么字,以求一个整体效果。

这里所谈的高考作文七“要”,多少有一些“急功近利”、“离经叛道”的味道,但它确实是获取应试作文高分的有效策略。希望高三学子予以重视,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作文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也更富有成效。

初中英语写作高分技巧 篇5

besides that, i helped the children in the neighbourhood with their lessons。 i helped them read english improve their spoken english。 their parents thanked me for this。

初中生的英语周记500字

My father likes fishing. He always goes fishing with his friends in Autumn.

高考英语写作高分常用方法指导 篇6

1、绕中心拟定提纲,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根据短文的中心思想考虑如何开头、展开和结尾,设想几个承上启下的连词,形成提纲,写时切忌结构分散,废话连篇,严重跑题。

2、用非谓语,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动词过去分词等几种形式。高考作文非谓语动词的运用使得语言表达更地道精炼,加分不少。

3、写作中的语法。在阅卷中,一般三个小的语法错误会被扣掉一分,一个大的语法错误(关于谓语的错误)会被扣掉一分。所以,学生应该尽量避免犯语法错误。

4、连接词的运用,使文章连贯、流畅。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篇7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 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述说能力密切相关, 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 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学完一篇范文, 让学生谈谈感受, 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 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 适当点拨其发言的中心内容、条理安排, 以及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 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 并告诉学生, 他们的发言很精彩, 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 矫揉造作, 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 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 学生课下写, 课前读, 听的同学评说, 最后老师概括。要求人人参与, 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 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 读的学生绘声绘色, 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 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 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 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

作文训练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宽阔的特点, 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 开启思维, 诱发创作激情。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 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 给学生一点启发, 或者让学生们一起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作文训练课上, 我一贯注重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 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 通过发散思维拓宽视野, 在品评鉴赏中, 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这样, 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 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如此训练, 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 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 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而且能起到模板作用。例如,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 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 诱发写作欲望, 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 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 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 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 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 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 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 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 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凝聚着手足亲情, 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 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 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 学过《社戏》一文后, 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 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 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 迁移思维,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 为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 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 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 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 构建写作乐园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 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 教师要鼓励创新,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 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 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在班上范读, 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 指出其新颖之处, 这样一来, 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 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写牛谷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 后来水变清了;没过多长时间, 牛谷河又变成了臭水河, 上面漂满了塑料袋。这些内容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篇8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对议论文的基础写法不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很容易把握。对于一些一两百分跨进高中大门基础很差的学生,我还采用了杨初春老师为议论文写作所编的口诀:“提问题,阐述清;讲道理,事例证;正面讲,反面论;结尾时,在照应”来帮助学生写作的模式化,换句话来说,就是把议论文分割成四大版块,学生只需要在上面按顺序填空就可以了,所以就是最差的学生都写成议论文了。

不过,写成并不等于写好,好的议论文要求的是内容丰富,文章有深度和力度,且文采张扬,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勤奋是他们的最大法宝,但这个法宝并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生活环境的单纯与落后,阅读面的狭窄,使他们仅仅只能从有限的课本或一个星期的两节信息课上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无法谈出对问题的深刻认识,要做到写作时名人事例的旁征博引,内容的丰富,对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学生来说谈何容易。我常常在面对学生写作虽然规范,但缺乏例证、分析肤浅、缺乏力度与深度、语言单调的议论文时感到头疼与无奈,我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却无法代替他们去阅读外面的世界而形成于笔下;我可以推荐给他们好的文学作品,但对于一天空闲时间极其有限的高中生来说,阅读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年我在教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杂文单元时,看到学生在为鲁迅先生把文化遗产比作一个大宅子,精华比为鸡翅,糟粕比作鸦片的犀利精妙而深思,又为《我若为王》用想象为王去批判中国人身上的王权意识和奴性思想而拍手称快,更为《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的以小见大针砭时弊而感叹时,我发现同为议论文,但杂文的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更被学生喜爱,以小见大的写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把握。较之议论文大多板着面孔正经八百的说理,杂文则是相声,是小品。杂文用诙谐幽默而又形象的语言,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

谈到社会现象的列举,这是杂文的一大特色,我们不难发现,杂文在列举的现象中,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即使是寻常百姓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列入笔下,而议论文在佐证上,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大多列举名人事例,这对阅读面狭窄的农村学生来说,是艰难而吃力的。比起在写作中要绞尽脑汁的去搜罗名人事例,列举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对他们来说是信手拈来,也因为熟悉,也就不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能力,克服了学生一见要分析问题产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另外,杂文往往在前面用较多的篇幅去列举现象,在后半部分则用较少的篇幅画龙点睛的分析现象,目的是让读者自己去深思与体味,杂文的这种特点,恰恰可以让农村学生走出写作的瓶颈,他们往往缺乏的就是大篇幅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两个问题的发现,让我改进了我的作文教法,我尝试用杂文写作来替代议论文写作开展了我的作文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明白要写好杂文必须要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现象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文《剃光头发微》让学生明白以小见大是杂文的最大特色。经过启发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就提出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写成杂文,如说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头发、装酷等现象,我欣喜的看到学生列举的都是他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我的一个学生就写了一篇《说酷》的杂文,他洋洋洒洒、毫不费力地列举了网上有酷网、歌曲中有酷歌、说话有My Gad 、衣服有酷服、头发有酷发等现象,对这些现象,他旗帜鲜明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先肯定了追求酷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有个性也才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丰富多彩,但也辨证地指出,盲目的模仿与装酷也会让人丧失了个性。还有一个学生仿《我若为王》写了一篇《我若无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哀。总之,避开了自己不熟悉的名人事例的列举,列举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原来沉闷的作文课顿时变得生动活跃起来。

另外,杂文语言的幽默与风趣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有机会去调侃、戏说一番,我在批阅作文中也发现了很多让我忍俊不禁的语言。当然,我也对学生分析了杂文的语言艺术,对待敌人出现的问题,我们的语言要像匕首、投枪直刺入敌人的心脏,而对待人民内部的矛盾或者细小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轻松的调侃中揭露问题,为此,我列举了鲁迅针砭国民党反动派的杂文《痛打落水狗》与梁实秋的生活小品《女人》、《懒》作比较,让学生很快掌握了语言的艺术。

初中高分作文写作方法 篇9

一、主考官的盲点、兴奋点和残留点

(一)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弱点

通过问卷调查和社会分析,许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致命弱点,因此我们可以欣喜地下一个结论:作为普通人的考研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也同样有“致命弱点”。

1.厌倦(?Bored?):就实际而言,大部分考生写作能力都不太高,而对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而言,在较短时间内批阅大量的短文往往会产生厌倦感。据科学测试,人在单一环境中干同一工作往往有一个承受限度,即心理负荷度,一旦超出该限度就会产生诸多不适。这就是?Bored?!试想: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终日埋头于批阅短文,产生?Bored?的心理感受是理所当然的。

2.疲劳(?Tired?):这是?Bored?的延伸,且与工作数量、工作时间成正比。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工作数量不可能不大,工作时间不可能不长,所以他必然会?Tired?。疲劳感在所难免。

3.气恼(?Fretful?):如果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能把某篇文章掂量再三,这篇文章必定有不同之处。可阅卷人在?Bored?和?Tired?的双重攻击之下,难免会产生一种?Fretful?,这正是?Bored?和?Tired?的“升华”!

其实,无论是谁,找个空闲时间,拿出考研试卷15份优秀范文,猛读一气,基本是到了第4、5篇时就开始走神。据测试统计,读完12篇后才走神的人极少。可想想看,读的这些全是优秀作文呀!,思路清晰,事例恰当,行文流畅,但还是会很快就受不了了,直打哈欠――没办法。

以上就是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弱点,但这些弱点并非是?total disaster?。它们也只是在一定限度之内表现出来,因为在这些阅卷专家的脑子里牢牢地嵌着一些框架,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你的文章往框架里套,再根据套入框中的采分点的个数下意识地给出一个分数。

所以考生要使行文如“箭”,准确射中对方这一“要害”。

(二)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兴奋点

这些兴奋点其实是评卷人大脑中的框架――考研作文评分标准。

按顺序从高到低排列,评卷人的兴奋点分别是:

(1)脉络(?Organization?);

(2)细节及论据(?Details and Examples?);

(3)行文(?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兴奋点=考研作文评分标准。

(三)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盲区

这些盲区在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大脑中兴奋度很低,除非有大的冲击力,否则较难被激活。按其兴奋度从低至高排列,分别是:

(1)选择什么样的论点;

(2)在文章中犯的少量拼写、标点错误;

(3)论据是否天衣无缝。

(四)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的残留点

所谓残留点是指短文写作部分评卷人在两眼发直、身心疲惫、大脑混沌状态下飞速地浏览完文章后在他的脑子里残留着的印象。这绝非耸人听闻,评卷人在阅卷时绝对是边看边忘。虽然绝大部分记不住,可还是有少数内容进入了他的潜意识,他就是靠这点残留的潜意识给文章评分。考生可能会想,我这不太冤枉了吗,费好大劲写的.作文他仅凭一点残留印象给分?!更要注意的是,进入他潜意识中的那点东西同他的兴奋点几乎完全是等同的映射关系。其残留点就是兴奋点的兴奋残留物。激活他兴奋点的越多,程度越大,残留的东西也越多,面积也越大,得分也就越高。这些残留点实际上就是对本篇写作的浓缩评语。

二、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

由于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东西方思维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又对写作的布局谋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语篇线性修辞模式

英语语篇思维有三种模式:

(1)一般特殊型(?Generalization?Particular Pattern?);

(2)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

(3)匹配比较型(?Matching Pattern?)。

根据对历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短文写作部分的分析,考研作文构架基本都能在这三种模式中得到各自的定位。其中,一般特殊型使用尤为广泛,并常与比较型甚至问题解决型结合起来组成复杂的思维模式。

1.一般特殊型

一般特殊型又称“直线型”(?Linearity?),其写作特点是,开门见山第一句往往是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其进行发展。

一般特殊型思维模式在英语语篇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模式不但广泛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论说文中,而且也常用于记叙和描写文体里。这种模式实际上体现了英语族人的线性思维模式,所以,无论是“匹配比较型”文章,还是“问题解决型”文章,“一般特殊型”的主题句语段结构模式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段落如此,语篇也不例外。

2.问题解决型

问题解决型修辞模式的特征是首先说明情况,然后提出问题,接着做出反应,解决问题(问题也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1992~研究生作文题目虽均为论说文体,但题目提纲所要求的写作模式却全属问题解决型,即使~的图表作文,总体布局上也万变不离其宗。

3.匹配比较型

匹配比较型思维模式用于对比语段,常与一般特殊型一起组成复杂的思维模式。对比包括两种类型:立足于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对其进行比较;立足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对照,从而突出中心。

1991年作文试题“?Where to Live―in the City or the Country?”?就从?Live in the city?和?Live in the country?两个方面比较。

(二)汉语螺旋型语篇修辞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属典型的东方“螺旋型”(?Spirality?)。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按汉语的修辞模式组织英语语段,很少能写出在英语语篇修辞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特殊型”语段,如主题句段落等。在开始说明情况时,思维深处已经隐伏着问题,但又不明确议论主题,而只是先用思维内容推理暗示,然后由暗到明逐步提示问题的存在,最后针对问题点明主题。

初中学生写作方法略谈 篇10

一、确定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主轴。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了然于胸,之后,就是要确定中心思想展开论述: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与众不同振聋发聩的?我想和读者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方面是我所擅长的?什么样的内容最有新意?这个一系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找材料、回忆材料、搜集材料的过程,这些都准备好了以后,然后就可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写文章,中心思想明确,文字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所有的材料都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样就不会出现三纸无驴、离题万里的情况。

二、从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特别注重锤炼字句。贾岛“推敲”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也能从他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样的诗句中体会古人锤炼字句的用心良苦。基于此,我们读诗时要注重品味作品中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理解作者锤炼字句的技巧。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只一“别”字,就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都有着依依不舍的意味。宋祈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只着一“闹”字便写出了杏花的茂盛、鲜艳、富有生机,从而表现了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表现手法要与众不同

一般来说高手写作,他们往往是使用了不一样的表现手法,造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文,让人掩卷赞叹或者拍案惊奇。

同样的一种思想,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其结果截然不同。打个比方说,同样是面粉,有的人蒸馒头,有的人蒸花卷味道就好了很多,如果炸油条呢?那么口味又自不同;纵观文坛,文章浩如烟海,但是能够让人们经久不忘、成为永恒的,几乎寥寥可数,李白、白居易就能够通过不一样的表现手法把大家经常看到的场景描述出来,结果成为千古绝唱,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不一样的表现手法,这就要多学多练下苦工。

四、彰显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

语文教学要有文学味道,要让课堂充满灵性莫干瘪枯燥。翻开教材,一些作品熠熠生辉,处处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光芒,有的作品字字珠玑,击玉敲金,精深微妙,令人惊叹;有的斩钉截铁,文简义富,不能复赘一辞,如精金百炼,感人肺腑;有的如梅如莲,寒香寂静,启人心扉;有的文字似凉风振箫,晨钟扣枕,令人深省;有的作品才华横溢,美词妙句,如瓶泄水,汲之无尽。凡此种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引领,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学生感受语文之妙、文字之奇,教学时,语言或是潇洒飘逸,或是幽默诙谐,或是沉郁博大,甚至是朗朗诗行,以此陶冶其性情,开拓其眼界,丰富其语言;要让学生感到教师身上处处能够体现语言美,惟其如此,才能够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才能够对阅读经典感兴趣,才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让学生的生命在听读说写的过程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比如,在作文批语中,我绝不会千篇一律。一个学生写关于立志的文章,我批:构思精工,文字奇巧,结尾干脆利落,直击壮士之心。一个学生写怀念母亲的文章,我批:涓涓想念,流入梦中,浸透文字,说尽相思。时常忆之,其味无极,辄动我心。学生写三轮车夫的艰辛,我批:善心闪烁,少见佳作,足堪传播;描绘如画,如在目前;境界全出,而文字之工,亦无瑕疵。学生写诗歌,我批:咏之数遍,击节赞赏,风神灵秀,清雅高绝,音节响亮,境界高超,描摹精工,读之口齿留香。赞叹好诗!

我每一个批语都力求精彩,学生惊叹之余,纷纷学习揣摩,对读书练字下的工夫不断加大,文字智慧直线上升。我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总之,教学写作一定要别出心裁,自出机杼,让学生认真揣摩,学好写作、提升文字智慧,学会为人处世,一举多得。

初中议论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11

学生之所以写不出高质量的议论文, 就是因为他们总停留在接触和写作最多的记叙和说明两种文体上, 不明白议论文的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于是, 我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 反复让学生明白一点:不管什么样的议论文, 它始终是服务于生活的。不管是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还是反驳某些错误看法和做法, 都是针对实际问题而发的, 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为他人或社会所了解, 并使之不得不信服和承认, 从而发挥积极的影响。当然, 在教学中还要对每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进行反复提示和强调, 这样举一反三, 学生对写作议论文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在多数同学笔下, 议论文总是呆板有余, 轻松不足;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枯燥有余, 文采不足。夫子说教般的语言, 枯燥呆滞的文字充塞于议论文中, 这样的文章即使讲出了一番道理, 终究难以讨人喜欢。要让同学们记住, 在确保论点正确、语言严密、论证充分的前提下, 文采斐然的议论文有着更强的说服力。想让议论文语言“靓”起来, 就要化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生动, 而修辞就是给议论文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 既要可靠又要充分。论据可以是有说服力的事实, 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 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方法有:

1. 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 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 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 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 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 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 然后加以分析, 得出结论。

4. 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 然后加以逐条批驳, 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 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力的事实, 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1. 巧用比喻,

增强议论的形象美。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 阐明道理。而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 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 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选择》的精彩片段:

如果你是雄鹰, 就选择蓝天;如果你是海鸥, 就选择大海;如果你是溪流, 就选择清澈;如果你是腊梅, 就选择清寒。

文中用雄鹰、海鸥、溪流、腊梅选择来比喻人生的选择, 形象而生动。

2. 巧用引用,

增添语言的文采美。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俗语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增强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

(1) 引用古诗名句, 打造语言典雅美。谈“立志”, 可说“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论学习要有恒心, 可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谈“爱国”, 可举“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2) 引用名言警句, 打造文章的思辨美。谈“追求”, 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谈“积累”, 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 必须从小事的积累做起”, 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 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

3. 巧用排比,

展现语言的气势美。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 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 既可以增大信息量, 使文章行文紧凑, 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 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 循循善诱, 娓娓道来, 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

4. 妙用问句,

打造文章的波澜美。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说明文的行文展开要有波澜, 同样, 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议论文行文, 要避免平铺直叙, 可采用设问, 既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也可使文章呈现波澜美。而反问是以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 反问斩钉截铁, 掷地有声, 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 能增强说理的气势。再请看中考满分作文《诚信是什么》的精彩片段:

诚信是什么?是诚实?是信用?是真诚?是热情?诚信是什么?是幼稚?是青涩?是无能?是愚蠢?一百双眼睛里有一百种诚信。一百个人给我一百种答案。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 篇12

1、第一人称叙事法

【提要】第一人称叙事法即作者在文章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历,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

【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倒叙法

【提要】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3、插叙法

【提要】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环境衬托

【提要】环境衬托法就是通过事物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来突出事物。

【特点】描写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事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事物的特点,切忌离开事物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

5、先议后叙法(先叙后议法与之相反)

【提要】作文中,常常在叙事之前先进行议论,这叫先议后叙法。

【特点】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领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6、赞美颂扬法

【提要】文章从植物的特点联想到怎样做人的道理,以赞美颂扬植物的这一特点贯穿全文。

【特点】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

7、独白法(自述法)

【提要】独白法是指对人物的自言自语进行描写的一种技法。

【特点】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

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8、拟人法

【提要】拟人法是借助于想象力,把物品写成人,赋与人的一些特点。

【特点】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可以把物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也便于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

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品,要注意物品的特点与人的相通之处,不要牵强附会。描写时还要注意保存物品的本色,使物品显得真实自然,逗人喜爱。

9、对照比较法

【提要】对照比较法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或抓住物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特点进行对照比较。

【特点】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事物最显著的特点与他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10、总分结合法

【提要】总分结合法就是描写时先总写它的特点,然后分成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叙述,或者先分几个方面叙述,然后总述。

【特点】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11、细节表现法

【提要】细节表现法就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特点】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作品的题材无论多有意义,主题思想多正确,如果

没有真实感人的细节,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运用细节表现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找到真实的细节。细节不真实,人物就不真,作品就必然失败。其次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具有特征的。最能表现作品主题的细节。否则,就应该毫不吝惜地舍弃。

12、几事写人法

【提要】几事写人法就是通过几个方面或几件事的记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特点】通过几件事写人,作者所选择的几个事例,可以是一件事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全文连起来,表现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几个事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采用几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注意几件事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几件事中是和谐统一的。其次要注意尽量用不同的事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的不同侧面,类似的事情应避免重复出现。此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交代与这几件事的有关内容,或对人物作概括介绍。第四写几件事时,可以按时间顺序;可以以某一事物为线索;也可以详写一件,略写几件;还可以按事情的分类排序。

13、一事写人法

【提要】一事写人法就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某方面的思想品质或特点。

【特点】一事写人示是写人最基本的方法。采用一事写人法写人时首先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开始、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其次,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样,人物的思想品质就能得到充分表现。人物形象也就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很深刻。

14、梦境幻觉法

【提要】梦境幻觉法是通过梦境或幻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特点】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往往是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梦境和幻觉有现实的基础。

文章中对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往往用来表现人物的理想或幻觉,因此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写出人物的愿望和要求。

梦境和幻觉往往有一定场面,所以描写梦境和幻觉时,要把场面具体地写出来。

15、回忆想象法

【提要】回忆想象法就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想象来描写心理活动。

【特点】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此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16、对话法

【提要】对话法是运用人物之间谈话的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

【特点】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此外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17、借景抒情法

【提要】借景抒情法是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特点】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

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18、画面组合法

【提要】画面组合法就是把事物不同的状态描绘出来,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再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

【特点】采用画面组合法描写事或物,首先要从中选择具有特征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既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19、粗笔勾勒法

【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特点】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

20、工笔细描法

【提要】工笔细描法就是对人物肖像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写。

【特点】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上一篇:廉政书画工艺品活动下一篇: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