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7-06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通用12篇)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师 教学机智 策略

语文课堂是充满智慧的挑战,尤其是小学语文,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课堂教学过程随时都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教师灵活处理。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好比是一道精美菜肴中的排骨精,加一点,味道会更鲜,这堂课也会因此成为自己教学的亮点。

一、巧用身边事,理解文中意

在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些突发问题时,如果可以结合身边的实例,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我在上《三只白鹤》这一篇阅读文时,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理解哪只白鹤更容易找到自己藏的鱼,但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同学半天不得其门而入,面露不解和茫然。我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家的三只小狗,于是我就给他们讲故事:我家有三只狗狗,出门时喜欢撒点尿做记号,一只喜欢找大树,撒在树根上;一只喜欢找汽车,撒在车轮上;一只喜欢找塑料袋,撒在塑料袋上。这三只狗狗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谁能沿着自己做的记号,找到回家的路呢? 学生来兴趣了,纷纷举手回答,并一一说明理由。汽车会开走,塑料袋会被风吹走,只有树根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只有在树根上做记号的狗狗,才容易找到回家的路。我又说:一样的道理,文中的三只白鹤,谁能找到自己藏的鱼呢?这一回,他们很快就讨论出了结果,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了,课堂变得更精彩了。

二、借题巧发挥,课堂有新意

语文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与教学无关之事,这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把意外事故不动声色地嫁接到教学的主干上来”,让事故变成故事。

一次语文课,我正在上《一分钟》,突然有位同学发出长长的一个音符“咦”。同学们哄堂大笑。眼看课堂将要失控,我采取了借题发挥的方法问学生:“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出这么长的一声叹息吗?”学生被问住了。我接着说:“他是想知道,如果我们念这个字时不换气,能不能坚持一分钟,以此来体会一分钟有多长,有多宝贵。”同学们的恍然大悟。我又问:“我们来试下怎样呀?”全体同学一齐回答:“好。”于是,课堂上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分钟后,同学们注意力更集中了。如果当时没有处理好这一突发事件,而是生气发怒或批评,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借机巧施教,化解尴尬错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出错。一次上公开课《我多想去看看》,一紧张,板书课题时少了一个“我”。如何化解这样尴尬情况,让课堂教学能顺利开展呢?我灵机一动,问同学:“谁想去北京看看啊?”学生回答:“我!”我继续问:“那文中的我,是指谁呢?”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都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趁机解释这个“我”,就是那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小同学。课后,听课的老师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教学事故”,以为是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预设,还表扬我这个环节设计得不错。

学生在上课时也会出错,如果一味批评,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善加利用,会为课堂增加很多欢乐。一次,有个学生在用“一边„„一边”造句时说:“妈妈一边打我,一边唱歌。” 这个句子从语法角度来说,没什么错误,但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识。于是,我就当场模仿他妈妈,做一边打他的动作,一边唱歌。所有同学马上理解了这句话不合理之处,这个学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下次该怎么造句了。可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不仅能化解课堂尴尬,还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强自制力,寻最佳时机

冷处理有时候也是机智处理教学事故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当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要好好处理,特别是师生在课堂上一些乍看起来极不协调意外“事故”,要寻找最佳时机,如果处理好了,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堂语文课,我正在有声有色地范读课文,突然听到一声猫叫。刚开始以为是幻听,后来又听到第二声,第三声 „„我想,可能是有同学把猫带进课堂来了。我问: “是谁把猫带来了?”没人敢吭声。我原想一个个搜过去,但又觉得不妥:浪费时间影响正常教学不说,还不一定能搜出来。于是,我不动声色,继续上课。一堂课快结束了,我轻轻地说了一句:“小猫出来了。”所有的眼睛像向日葵朝太阳般转向后面的卫生角,我这才发现今天的扫帚摆放地特别整齐,围成一个圈,我走过去一看,一只小猫正无辜地看着我呢。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我没有责怪他们,当然也没有那么简单放过这件事,而是叫他们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作文。这种生活中的趣事,就像大海中的浪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也提供了很好的作文素材。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其余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丰富的阅历。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小学教育心理学》

【教学论文,小学语文】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姓 名:邢园园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2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 灵活的思维, 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 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 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 以求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此概念得知, 教学机智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创新思维。它所追求的就是思维的直觉性、多向性和创造性。而这一点也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由此可知,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品质, 这种品质往往可以成为点燃创新教学的思维火花。

1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特点

课堂教学机智, 往往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的知识, 对教学内容能灵活运用,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进行处理。数学以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除了具有一般的随机性、灵活性等特点外, 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诱导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也是课堂教学机智的本质特点。启发诱导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 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 调动已知去认识未知, 教师的机智往往表现在由近到远, 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地去开拓学生的思路。

比如我在讲等比数列这一章时有一道例题, 算银行贷款的利息问题, 银行贷款是复利, 要分段去分析, 由于每年都要把利息加上作为第二年计算的本金, 学生往往算错, 看到题就觉得很深奥复杂, 不想动脑思考, 后来我把这内容和高利贷联系起来, 先讲了一个真实案例:家住扬州老虎山路某处的一家三口人打开煤气紧关门窗一起自杀, 原因是儿子喜欢上赌博, 借了高利贷, 利滚利几年下来据说累计起来要还近百万, 后被高利贷逼债, 他根本无法偿还, 只好四处躲藏, 家人也受到威胁不得安宁, 最会逼得全家服毒自杀。学生听了一片哗然, 原来借高利贷是这样可怕啊, 我这时趁机提出问题, 为什么借高利贷这么可怕, 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学生一下就有了计算的兴趣。假如说高利贷是6分/月的利息 (这是高利贷中最低的) , 就相当于年利率是72%, 这远远高出银行贷款利率, 假如他借了5万,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法是利滚利, 即复利法, 第一年他该还多少利息?那到第二年又该多少呢?同学们都积极计算起来, 这最少的利息一年下来就已经翻倍了, 而且越到后面利滚利就翻得越快, 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高利贷的危害, 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因为借高利贷而倾家荡产。于是我又回到书上的例题, 最后和同学们一起推导总结出了等比数列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由于刚才的推算, 同学们就不知不觉已把公式理解记住了, 轻松完成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告诫学生千万不要沾染高利贷, 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

1.2 灵活性

教师为了讲一节课, 课前会做好充分准备, 查阅资料, 分析教材, 准备得非常充分, 但课堂上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总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瞬间做出果断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心理学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 对学生活动的这种敏感性, 以及依据学生新的活动, 特别是意外活动, 迅速做出反应并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称之为“教育机智”, 如何巧妙而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教育机智的重要方面。

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 讲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 我就在课前用剪刀剪了许多的图形, 这些图形可随手进行对折, 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轴对称的含义, 把死板的知识变活了。辨析了许多图形后, 一位学生举手问了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听这问题提得很好, 虽然不是教材上的内容, 但学生提出来了, 深入讨论倒有助于理解定义, 于是我立即表扬了提问题的同学肯动脑, 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又当场剪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图形对折给同学们看, 然后把问题交给同学们讨论。

学生:我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刚才把它对折后, 两边的图形没有完全重合, 不能对称, 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很好, 观察很仔细, 正想讲解。另一个同学手举得高高的提问道:我觉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因为只要把这个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 拼在右边的这个三角形上面, 图形就能完全重合了。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提得太好了。

师:好像也有道理,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了, 两位同学都非常优秀, 善于思考, 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要是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 那多单调啊!哪位同学的观点更接近真理呢?同学们再想想说说理由。这下课堂气氛空前热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

学生:因为那个 (对折后剪下来的) 三角形移过去以后, 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 而是一个长方形, 已经被改装了所以, 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认同, 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

由于教师不是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 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 以亲切、富有智慧的语言引导学生, 真诚地呼唤课堂上更多的声音, 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愉快的心情学习, 讲错了教师也不指责, 而是加以鼓励,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即时辨析, 很好地理解了定义, 而且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严谨, 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日渐提高, 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在教学中, 虽然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 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

1.3 趣味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 也常常表现出一种审美的趣味, 教学时只有在“趣”字上多动脑筋, 教出意趣、情趣, 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 才能产生最佳的美感效应。在讲集合的交集概念时, 我做了一个猜姓氏的游戏,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张大纸片, 如A纸写上王、张、赵、吴、李、江、陈、于、姜、杨。B纸片写上丁、王、朱、吴、江、孙、钱、许、徐、蔡。C纸片上写上赵、孙、刘、江、唐、田、宋、王、汤、郭。然后教师有意识的叫一个姓吴的同学站起来, 拿出其中一张卡片, 问他的姓在不在这张卡片上, 回答是还是不是, 再拿出另一张卡片, 同样的问题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就知道他姓什么了。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老师表演, 当猜对了时, 大家都发出了惊叹声, 老师真神还会算命呀。这时老师就给他们解谜, 这就是运用了我们今天学的交集的概念得出的结论, 如果你对AB点头, 对C摇头, 说明你姓氏既在A上又在B上, 是AB的公共部分, 也就是交集部分可能是王、江、吴, 而不在C上, 说明你的姓氏不可能是王、江……看这是不是我们今天学的交集的运用, 所以它并不是我瞎猜的。这下同学们对这节内容特别有兴趣, 保质保量、兴趣浓厚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应该让课堂充满愉悦的情趣, 充满美妙的回味, 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 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靓丽风景, 就是教育本身的要求。

2 课堂教学机智的意义

2.1 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形,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地予以调控, 老师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又强化突出了教学中心。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这种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 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置措施, 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 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 灵活的机智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的效果。一般来说, 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 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 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教学机智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 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2.2 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其实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 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比如当你正在给学生讲课, 学生正听得入神的时候, 突然一个学生不小心把饭盒掉到地上, 啪地发出撞击声, 遇到这种情况, 我常会夸张地说:“请不要制造恐怖事件, 我好害怕吆。”在学生的笑声中, 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那个学生也受到了教育。还有一次上课有位同学悄悄嗑瓜子, 我故作很吃惊状说:“听听, 我们教室是不是引来了老鼠, 有咔咔咔的声音呢。”那位吃瓜子的同学立马脸红了, 停止了吃, 这样既保护了同学的面子, 又拉回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上几例可以看出, 教师的教学机智, 不仅能妥善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化解课堂中出现的尴尬局面, 而且, 教师的幽默机智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和笑声, 这样的教师也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欢。愿每一位教师都拥有教育机智, 做智慧型的教师, 为教学添光添彩。

2.3 释疑解惑, 启迪学生智慧

学生学习时, 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 使思维受阻, 此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架桥。在教学中, 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 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 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 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就能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

摘要:为适应课程教学, 教师恰当的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处理有关教学偶发事件和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的能力。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 教师应具备敏捷、冷静、准确判断的能力, 更要有恰到好处地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不仅从中学到知识, 更能学到教师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数学课堂,兴趣,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12-02

所谓教学机智,根据《教育大辞典》释义,指的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先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得出采,让学生学得惬意,就需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即“急才”。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一、对学生意外发问的机智处理

1.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冒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并不奇怪。全班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想法各有不同,学生有想法就可能会急于表达,所以课堂上难免会突然冒出各种“奇思妙想”,让教师措手不及。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可谓家喻户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文章最后的高潮部分皇帝举行游行大典时,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骗局由此被揭穿。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呢?”学生纷纷发言:“小孩年纪小,什么都不怕!”“小孩童言无忌!”“小孩什么都没想,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不信!小孩见到大官就会往大人身后躲,哪里还敢说话?更不用说揭穿皇帝了。”面对这令人意想不到的发问,这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应付学生,而是首先肯定了学生敢于发问和质疑的勇气,接着从中外文化差异的角度,给学生讲我国自古以来民怕官的现象,再讲外国的民主氛围,最后结合本文的体裁和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让学生较好地把握了课文。

2.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遇到容易忽略或较复杂的问题,也需要教学机智。课堂的情况复杂多变,有时看似简单的东西经不起学生的发问,一些教师觉得不太重要的问题能跳过就跳过;有时学生冒出来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会一时语塞,如果处理不好,课堂气氛将会很尴尬。作为教师,课堂调控要灵活自如,当堂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打个圆场,如可以说“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或“哟,你要问的问题也正是我遇到的困惑,我们下一次课再来解决”。这看似是在忽悠学生,其实也是教师课堂应变的一种本领。比如,在教学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有不少教师开头就碰到了难题,在介绍伏尔泰生平事迹时,有这么一段话:“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两次被捕入狱……”有学生提出:“老师,伏尔泰为什么两次入狱?”这一问题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并没有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也预料不到学生会就此发问,因而就很有可能在课堂上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可以迂回避开,留待课后查证后再进行补充。1717年,伏尔泰因为写讽刺诗影射法国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11个月。在狱中,他完成了第一部剧本《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在巴黎上演时引起轰动,伏尔泰因此还获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的污辱和诬告,再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之久。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二、对自身教学失误的机智处理

在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会因备课不够充分,或因个人情绪等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是难免的。面对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教学失误,教师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坦诚地认错是较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威尼斯商人》一课中有涉及几大宗教的内容,一名教师对伊斯兰教作相关解说时说道:“犹太教徒不吃猪肉的原因,是由于该教信奉猪为祖先,以猪为圣物。”这个解释明显犯了知识性错误。我们知道,伊斯兰教准许教徒吃佳美的食物,禁止他们吃不洁的食物,其中包括猪肉。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猪肉是不洁的食物,而并不是把猪当做圣物。这位教师刚好给了相反的解释,闹出了大笑话,也误导了学生,显然不足取。面对此种情形,教师必须及时纠正错误,并坦诚地向学生认错,学生自然会谅解教师,也更能牢固记忆这一知识点。为了避免发生类似失误,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相邻学科的知识也要懂一点,备课更为精细一点,对于似是而非的知识不要信口开河,以免贻笑大方。

三、对教学环境突变的机智处理

1.对于课堂教学中不是因学生造成,而是教室内某个外部因素突发意外引起的突发情况,如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大马蜂、一只蝴蝶、一只小鸟等;灯管突然掉下来、教具突然损坏等,教师也要冷静处理。一只马蜂、一只蝴蝶引起学生注意力转移的范围不是很大,教师甚至可以抓来盖住,风趣地说:“标本,难得的标本,下面继续我们的话题。”自然也就将课堂教学转回了正题。可是灯管突然掉下来、教具突然损坏就不一样了,教师需要淡定、冷静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安排学生自习,教师自行处理损坏的东西,在不伤人的情况下,还可以幽默一下,如可以说“你们老师上的课太精彩,以致它都被‘震撼’了”,从而使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多年前,笔者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一天,天气炎热,教室里的电风扇全开着,笔者上课兴致正浓,猛抬头发现其中一台电风扇冒起了烟,旋即着起火来。笔者当机立断马上疏散周围的学生,并大跨两步关掉了电源开关,这才没有伤到人。学生们惊魂未定,笔者安慰学生说:“没事,有老师在,保你们平安无事!”一句话引得学生转惊为笑。安全问题可不是小事,教师遇事得沉着果断。

2.对于课堂教学中不是因学生造成,而是教室外的偶发事件造成的教学中断,教师也需巧妙处理。来自教室外的偶发事件,主要指一般事件,不是指恶性事件。对此类事件,教师既要先安顿好班上的学生,又要处理好来自外部的麻烦,同样需要急中生智,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一次,笔者正在一楼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报告”。笔者一看,一十多岁的女孩站在门口,穿着不很干净,笔者以为是班上的学生迟到了,正要应答,一想,不对呀,教室明明坐满了学生,哪来的学生呀?再看这个女孩的眼神,笔者明白了,她的脑子贵恙,一定是趁门卫不注意时溜进学校的。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笔者对她说:“你有事吗?”“我要读书。”“嗯,你看我们这里的同学个个都这么干净,穿得这么整齐,你回家请妈妈帮你打扮好了再来上学吧。”“哎!”小女孩应声答道,然后转身走了,教室里的学生笑了。

教学机智如此重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才能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而教学机智的获得,要靠教师平时多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多接触社会,多看看国内外新闻,多学习别人处理突发事件的办法。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4

`(河北省平泉县营子中心小学 河北?承德 067500)

摘 要 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机智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问题。

1学生临时状况应对技巧

(1)老师要讲的内容个别学生已经知道了,而且课堂上发言积极,不断打断老师的授课,有些影响预先的教学设计。

(2)组织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用适当的方式驾驭。预习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后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反映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起点。

(3)及时给学生补充课堂上要用但学生没学过或学过忘了的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具体就是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认知层面,备课时做全面的考虑,把学生需要的东西及时的给予补充。

(4)灵活回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问题,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不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用积极的,热情的态度去对待。

(5)充分调动课堂上经常犯错误的和启而不发的学困生的积极性。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挖掘学生错题的价值。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当学生犯错误或不能很快的回答问题时,一定不要用侮辱的语言,甚至不能不耐烦,要耐心的,不厌其烦的教他们,启发他们。

2沉着应对课堂失误

在教学中,教师因准备不足或临场发挥不好,或者老师由于紧张在课堂中讲错或说错的现象有可能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老师话一说完或者板书刚写完,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只需要马上跟一句:“对不起,老师说错了”或“对不起,老师写错了”,然后马上重说一遍或者把板书改过来就行了;第二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说错了你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说就可以了。”或“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写就可以了。”学生们一听说老师需要自己帮忙,那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也许此时老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第三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当时没有意识到,但当教学进入到下面某个环节时,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讲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进行补救,可以跟学生这样说“刚才老师在讲到某个地方时,我是这样说的,现在你们听一听这样说对吗?”或“刚才我们在学习某个知识时,老师是这样写的,现在你们看一看这样写对吗?”;第四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但听课的老师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下面的听课老师会有反应,也许会场会有一阵小的骚动。此时老师要有警觉,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或哪个地方写错了?说不定台下的老师们会暗示你出错的地方。

3公开课心态调整策略

(1)一定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牢牢记住一些关键的教学过渡语,必要时可以写在教科书的空白处,万一忘记了,拿起教科书看一眼可能就回忆起来了。

(2)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设一个主页,主页和每一张幻灯片都要做一个超级链接,每个环节后,都能回到主页上,这样通过主页上按钮的提示,自己就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万一脑子里出现了空白,赶快返回主页,看一下就是了。

(3)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万一脑子了出现了一片空白,先临时给学生提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或者给学生布置一个临时性的任务,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赶快看一下教案就行了。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5

摘要:本文以教师课堂教学言语入手,结合具体事例,着重分析教学言语中教育言语所体现的教学机智,从而归纳总结出教学言语是如何通过语气语调、措词方式和谈话方式来帮助教学机智实现的。

关键词:教学机智 教育言语 教学言语

引言

许多学者专家早已给出了教学机智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定义中把握教学机智的特点及意义,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因为课堂教学言语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传递,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它。所以,教师的教学言语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水平和综合能力。现如今,教学机智对于那些追求自我效能感的教师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而教学言语又是教学机智最常见的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就从课堂教学言语入手,分析在具体课堂实例中,教学机智是怎样通过教学言语表现出来的。

一、概念界定

(一)教学机智

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机智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

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智和天赋,他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2]。

通常,人们对“复杂教学情况”的理解是一些课堂教学中对于出自教师或学生的始料未及的现象,是一种处理“惊异”的能力。然而刘徽在《教学机智论》一书中提出,教学机智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它不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才有用武之地,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需要教师教学[3]机智的参与。例如,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讲授、作业指导、学生评价等方面都显示出教师教学机智的迹象。

综上,我认同刘徽的观点,我认为教学机智不仅仅是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的一种能力,更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是教师的“软实力”,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

(二)教学言语

教师的职业言语由课堂教学言语、教育言语和交际性工作言语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言语是教师职业言语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学言语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智力能力时的言语活动,也包括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课堂上进行的组织管理学生时的言语活动,还包括少量的教育性言语活动。而课堂教学以外的自习、班会、讨论会、辅导、考试等场合使用的言语活动,不包括在教学言语内[4]。

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言语专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言语。按照教学言语的功能,教学言语分为教育言语和教授言语两大类。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教学言语中的教育言语。教育言语又分为赞扬语、批评语、评价语和指导语。接下来,我们就教育言语的这四方面,举例说明优秀的机智的教师是如何在这些教育言语中体现他们的教学机智的。

二、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言语中的表现

(一)赞扬语

赞扬语是用来称赞肯定学生听课、学习中的良好状态与表现,以激励全班学生,为全班学生树立榜样,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的赞扬如一缕春风吹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例1 绵阳市先锋路小学教师王礼勇的班里,有一名叫小志的学生。这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每天懒懒散散,不喜欢听课。

有一次,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志正在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看到这种情形,刚要发火的王老师转念一想,和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他轻轻地拿起了小志的画。

看到老师突然站在自己面前,小志一时有些惊慌失措,低着头等着挨训。但出乎小志意料的是,王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真诚地赞美道:‚你画得很不错!但你知道吗?美术中所讲究的比例、大小的变化都与数学有关,为了将来你能成为美术大师,我们今天也要好好地学习数学呀!‛

接着,王老师拿着小志的画让全班同学欣赏:‚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小志同学的作品,非常不错!‛

‚是啊,画得真好啊!‛学生们都惊叹道。听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小志一脸兴奋,同时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数学。从此,小志上课变得认真听讲了,而且越来越有自信,成绩也直线上升。[5]

在这里,王老师运用了赞美的艺术,通过赞扬,让小志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促使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范梅南指出:“机智能识别孩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加强它。教育机智知道如何去识别和评价差异性。”[6]拥有教学机智的教师,从不吝啬他们的赞扬,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相信是有它“真理”的一面的。教师的赞扬如一缕春风,能为学生带来自信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质后,要不失时机地、诚心诚意地给予赞美和鼓励,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信心十足地成长。我们相信,会把握时机、不吝啬、恰到好处地赞扬学生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

(二)批评语

批评语,用以批评,警戒学生在听课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消极状态,以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和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例2 一位教师正在讲《游园不值》这首诗,‚砰‛的一声,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看了他一眼,接着就诗中的一句发问:‚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大家回答:‚因为‘猛扣’不礼貌。‛老师接着说:‚‘猛扣’尚且不礼貌,假如不扣而‘砰’ 的一声撞开门而入呢?是不是更不礼貌?‛同学们都笑了,迟到的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范梅南在与此类似的情境中说道:“机智要求成人以‘看见了却不注意它’或‘分享秘密’的方式来对待这样的情境,回避这样的情境。”[7]这里,这位教师所运用的措词不得不使人佩服,他不仅将课堂要讲授的知识以另一种方式向大家传达,而且给学生以适当的批评教育。这位教师将批评寓教于知识的讲授中,堪称完美。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批评”时的语气(因为我们是文本陈述,并不能看出教师的语气、语调,但我们通过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语气一定是温和的)。如果,教师运用的是一种温和的、富有机智的语调,那么这种批评言语所创设的气氛就一定能使学生与教师感到放松、愉悦、专注于学习,并能在这种情境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相反,如果教师运用的是一种刺耳的、抱怨式的、讽刺的语调,那么即便是这位教师的措词再完美,也会使学生感到不舒服、紧张、烦躁甚至愤怒。所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言语时,一定要注意语调、措词的恰当性,使那些富有机智的教学言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言语中深邃的内涵。

(三)评论语

评论语,用以分析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代表性或普遍性的思想、观点及行为倾向,实事求是的分析评论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端正思想、提高认识。例3 生: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师:为什么? 生:因为……因为他下岗了。师:是吗? 生:是的。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师: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相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掌声)好,那位同学你说说。

——袁卫星的《一碗阳春面》课堂实录⑥

袁老师的评论言语不仅归纳了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在紧扣归纳内容的同时,他还以主导者的身份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无疑对于处于艰难和困惑中的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情感激励作用,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思考生活化,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直面人生,激发起拼搏的勇气和信心。这便是袁老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仅仅是一段简短的评论,它并没有占用很多的教学时间,更不影响教学进度,但这画龙点睛的三言两语就足以使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使其直面生活,迎难而上。

(四)指示语

指示语,乃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课堂上做出活动内容与方式的指示。例4 教师:你们今天早上已对蝗虫做过了一些观察。能不能说一说你们做的一些观察?

Leanne:嗯,他很奇怪。他们的眼睛都在头的两旁。教师:你观察到眼睛在非常奇怪的地方——头的两旁。Leanne:是的。、教师:你有没有想法可以解释为什么眼睛在上边吗? Leanne:因为蝗虫可以看见前面和后面的东西。只要是快速多次接近它们的任何东西或者类似的东西(他们都可以看到)。

教师:那样的话,对他有什么好处,Leanne? Leanne:我想可以起到一些保护的作用。……

教师:还有其他关于它们可能是什么的想法吗? Lila:他们是用来感觉的,用来到处感觉。教师:你看到过动物是那样运用它们的吗?

Graeme:我观察到他们用那些东西到处感觉。就像你在黑暗中,用你的手在[8]前面到处感觉。

在这短短的一段课堂实录里,我们看到教师通过有技巧地询问学生、假设提问、释义反馈、无判断性接受和恰当限制思考等方式,来寻求学生的想法和表述。显而易见,教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收获。教师通过不同的询问、指导和肯定的言语,给学生一定的指示和反馈。不仅是整个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且是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机智的教师信任学生,给学生以力量。简洁、有目的的指示语,是教师对学生信任的表现。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谈过教学机智不仅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而且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从上述例子我们看到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在不需要自己去帮学生陈述那些知识,而是通过教师机智地设计一些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反馈给学生一些积极的信息,帮助他们继续思考下去。

结束语

教师运用自己的言语,才能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出教育经验的新颖性、独特性,使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充溢着个人的鲜明风格。在例1中,我们看到王礼勇老师巧妙地赞扬,给学生以肯定和信心,使自己的课堂成为一块民主平等的乐土。例2中的老师,巧妙机智地批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犯错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位老师的教学机智恰恰也通过她温和的、富有机智的教学言语表现出来了。例3中袁老师画龙点睛的三言两语巧妙机智地评论了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并且能很快从评论中抽离出来,不影响教学进度。例4中的教师,巧妙地运用着他的教学言语。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示下,学会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无需教师“多说”,便能收到很好教学效果的境界。

总之,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学言语能“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受伤害,巩固好的品质,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支持个性成长。”[10]教师只有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言简意赅,同时还要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还要有对学生无尽的爱,通过上述四个例子我 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位老师都是饱含着对学生深深的爱而进行教学的。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就能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出一种亲和、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而在这时,教学机智往往会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 篇6

——浅谈如何利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错误”

教学四年来,深深感到课堂上学生呈现的各种各样的异样表现,往往能打乱教师的预设使得课堂无法继续。但更多的时候却能使课堂出现思维火花的竞相开放。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会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无法预约的精彩是教学机智的结晶,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它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素质。就能力而言,我个人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教学,就会有许多的课堂都无法进行下去。如在讲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一”解方程时,我只是想利用天平的工作原理引入等式的性质一来解方程。但班上多位学生却直接与我发生对峙。徐士金同学就直接说:“袁老师,我可以利用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这样似乎更简单明了更容易解方程。“也可以利用加数、加数、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陈翰林接着说。此时的课堂变得很乱大部分学生对这两位同学的看法表示赞同,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仍表示无法理解。如果此时,我还按照原先设想的方法继续,很显然会让很多学生不满意。此时,我既感到高兴、又觉得无可奈何。面对学生的刁难,我也是灵机一动说:“既然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就来比较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吧!”结果可想而知,每个同学都很认真地去学、去比较,因而效果也较好。

二、善待“错误”的自制力

课堂上是不可能没有错误的,没有错误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不能一票否决不予理睬。要充分利用错误进而加以巧妙地处理,充分让其发现错误、认清事实地真相。从而发现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一比较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探索。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各不相同,生活经验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在学习内容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入,而不是发现错误就是批评。记得贲友林老师讲过,自己在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只是笑着对他说:“你的这个错误很好啊,你让我们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这个学生也因此表现的更好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积极了。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如此吗?我们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吗?我们不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错误产生的原因吗?我们不应该保护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吗?

三、巧妙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常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还要拥有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扼杀孩子爱提问的天性呢?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时候一位老师讲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位教育学博士从英国学成归国后,带着孩子来到苏州某所小学上学。结果没几天,老师打电话让他到学校有事。“你家的孩子上课时特别爱提问,还不喜欢做作业课堂纪律也不遵守。”老师如是说。“爸爸,你要是不回国就好了,这里的老师不让提问还布置很多作业让我们做。”孩子对爸爸说。几年后,别人再问这事时父亲说:“现在好了,上课也不提问了也能遵守纪律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听完这个故事我就在思考,难道我们的课堂就不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问题吗?我在教学“约分”内容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图等多种形式来发现12/18=6/9=2/3的。结果,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我班几位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就说了一句:“这多麻烦啊,还不如直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呢!老师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用处啊,还不都是一样大小?”说完还有点沾沾自喜的看着其他同学。面对学生的发难我也是很吃惊。是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呢?没有实际的应用只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化的小一点有不能改变它的大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有用处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分数计算当中让我们的计算变的简便,还可以让我们在应用题的解答中使应用题更简单。等你们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你们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也不相同因此你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同。老师觉得通过动手操作更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信你们就试试看吧!”是啊,对于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就可以通过思维推导而不需要动手去感受,可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只能是慢慢来也许还有点接受不了。对此,我没有去打消他们这种优越感而是告诉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能使我们印象更加深刻,还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呢!经过我一说他们也就都动手操作起来了,并且都能把他们的新发现来告诉我。并且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主动去动手操作来预习新课、来推导一些图形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机智在课堂中的应用 篇7

每个人都会犯错, 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教学场面时, 教师的出错现象会更容易发生。如果课堂上一旦出错, 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 不要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 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 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失误, 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记忆。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谱尔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 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允许教师和学生出错的。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处理得好, 会使整节课格外精彩!而教师对课堂错误的矫正, 则是一种很机智的教学艺术。这样的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课堂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 这些课堂突发事件是随机性很强的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都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肯定会分心的, 这时把孩子的思绪硬拉回来是不太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采取“不行动”的方式。即“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这样学生也会很快地安静下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或者把它融入教学情境中, 或者以幽默的语言把学生拉回你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以变制变的原则, 这是由于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 是不断生成的过程, 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以及非预定性的因素。如何处理好这些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这是对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课堂上教师再也不能无动于衷, 不能袖手旁视, 听之任之, 任由发展, 而是要依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把握住整个课堂的情形和信息, 运用自身的知识面和机智采取正确的方法, 逐步引导教学过程的深入。

高超的教学机智非一朝一夕可以拥有。只有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积累丰富的经验, 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 并且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知识面, 对于当下比较时事的内容一定要了解, 这样才会去灵活得应对每一个课堂, 达到以变制变的效果。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机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机智主要是指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状况做出判断,能够充分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应变与创新能力。但是,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敏捷、冷静的自制力,并且能够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状况转换到教学主体中,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将教学中的意外巧妙的转嫁到教学主体中

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课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会产生很多教师无法预料的状况。面对学生做出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行为和问题时,教师应利用教学机智灵活将其转嫁到教学主体中,并科学的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1]。

比如:在讲解《再别康桥》的相关内容时,文章中多次用到“轻轻的”一词,在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么用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个偷偷睡觉的学生来逐步引导,可以轻轻地走向这位学生,并轻轻地叫醒这位学生,之后再引导其他学生思考为什么教师要轻轻的叫醒这位同学?那么文章作者多次运用这些词汇的用意何在?教师通过巧妙地利用学生睡觉的这个意外,不仅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的难点,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了教师直接冲到学生面前叫醒学生而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冷静思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其思维都比较活跃,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提出一些让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沉着、冷静的应对。比如:在讲解《勾践灭吴》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前预习和课程导入过程中,通过翻译和初步分析,常常会有学生认为勾践做事的手段比较卑鄙,不能将其称之为英雄。而一旦有学生产生这种想法,就会引起其他学生讨论与附和,进而导致勾践的英雄形象不断降低。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翻译和分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含义,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而我们则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个人,并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利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2]。

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给出一些古怪的答案,对此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批评,而应该利用教学机智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并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可持续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回答,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更多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速度。

三、积极开展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与合作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机智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意外问题再重新抛给学生自己,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相应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与沟通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与锻炼。比如:在讲解《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相关内容时,对于其中那句“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对于“紫色的灵魂”教师就可以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紫色的,而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维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生会认为紫色代表高贵,也有的学生认为紫色代表的可能是浪漫等等。在学生之间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也对紫色的含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分析艾青运用颜色的规律,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紫色代表的其实是苦难与大地[3]。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懂得从不同角度去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应利用教学机智,指导学生针对质疑与评价展开讨论,并积极主动地加入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结语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智慧的集中体现,教学机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科学、灵活的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同时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发挥,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得到不断提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科学、恰当的利用教学机智应对一些意外状况,进而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不断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孙妮妮.论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晓琴.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81).

[3]闻华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精彩片段的思索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9

3.1.1体育教师的知识经验这里的知

识经验是从广义的角度谈的,既包括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机智的产生似乎是“灵机一动”,它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体育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合金”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结合。个体获得了知识经验经过转化、吸收,变成个体的认知成分促进知识向智力的转化。个体具有这样的“认知特质”,一旦有诱发教学机智的教学场境,便可触动直觉,产生灵感。所以知识经验是教学机智产生的重要前提。

3.1.2体育教师的思维与情绪特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机智的产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但是,它的.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过程,在思维的心理品质以及思维的心理过程上有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其次,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并采取灵活的解决措施。第三需要情趣盎然的表达力。体育教师的思维类型、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对教学机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的思维是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教学机智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自控性、持久性等品质。体育教师的情绪特征对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机智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个体在感觉良好时容易发现分类的原则并适用这样的原则去整合、回忆信息与心境状态一致的信息,由于享有共同的情感状态,而更易于被提取。积极心境会加速对有关材料的加工,促进思维的流向,使人不费力地回忆起许多材料,从而简化信息输出的复杂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稳,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经验,机智地应付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3-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条件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灵感,它的产生与课堂教学气氛是分不开的。体育课上,师生交往和谐,师生心理同步,能够激发教学机智的产生。

交往和谐是构成师生心理同步的前提条件。教学社会学认为,课堂教学进程是师生互动、人际交往的进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交往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师生间不仅认知同步,而且思维共振,情感共鸣,达到了一种心理同步。这种心理同步会产生~种“效应”,它能激发老师的灵感,激发教学机智的产生并得到充满魅力的发挥。所以,作为特殊课堂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也是影响体育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地客观因素之一。

4结束语

教学机智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体育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单一的能力,课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它渗透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是体育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合金体”。影响体育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因素有其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排除主观制约因素,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更好地实施教学服务;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去灵活,巧妙地处理和解决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险情”,从而使教学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电化教学在小学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厢坝完小 陈嫦娥

摘要: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作为汉语识字的工具,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无可替代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拼音,才能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进而能够阅读,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小学低段开展拼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拼音教学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把握拼音教学方式及方法,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所具备的鲜明的色彩、真实的再现、生动的视听、丰富的画面、动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开展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突破时空限制,开阔学生视野,发挥游戏教学的美育功能。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运用电教手段和游戏方式,并与识字教学相互渗透,结合阅读教学,让孩子熟悉拼音、运用拼音,让拼音成为孩子阅读的好帮手。

关键词:拼音教学 电教 兴趣 识字游戏 阅读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识字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识字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性是无可替代的,小学生掌握了拼音就像小鸟有了翅膀,掌握了拼音才能自由的阅读,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小学生开展拼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以无意注意占主导,需要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引起小学地段学生的注意。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是注意力,学生有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电教媒体所具备的色彩鲜明、真实的再现、视听的生动、画面的丰富、动感性强、活泼直观等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要,电化教学能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变化多端的动像、生动逼真的音响来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

拼读的训练,而这种游戏活动的开展,让枯燥、抽象的拼音变得生动有趣了,取得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

从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运用电教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音音素的符号,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小学生初学又有一定的困难。在音节的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会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拼音教学中为突破重点、难点,深化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复韵母an时,先让学生欣赏天安门,通过准备天安门城楼的各种角度的图片,利用投影向学生一一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进行欣赏。瞧: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上,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庄严美丽的国徽挂在天安门上,领袖的画像挂在正中央,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面对这庄严的画面,学生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崇敬、向往的情感,紧接着,通过录像真实再现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场面。激起学生热爱天安门、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最后,学生随着优美的歌曲旋律《我爱北京天安门》,自由地边舞边学an,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四、电教为学生正确发音奠定了基础。

浅谈教育机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机智;促进发展

作为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精心经营才有可能管理成功,若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教育机智灵活运用,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才有可能得到全体学生的拥护。对于教师来讲,要真正拥有教育机智,并能自如地运用,离不开平时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储备。当今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教育对象的日益多样性,使得教育行为本身的难度提高,所以平时需要刻苦钻研、苦心经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并对学生倾以无私的爱心,才能想出办法应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教育机智并不是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私利为出发点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维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为出发点的。

一、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要有“四心二意”

这里所说的“四心”指的是爱心、关心、耐心和无穷的信心。身为孩子的母亲,我能切身体会到一个孩子对于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重要性,因此,我重视任何一个学生的存在,我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爱护和珍惜他们,我也尽力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和保护他们,绝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远离班级、远离班主任,哪怕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不会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而是耐心地听他们的解释与心声,及时加以引导,直接或间接地让他们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好样的,让他们知道班主任是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比如,班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在班级组织活动时不光积极参与,而且热心为班级服务,当我说出“其实×××很关心集体”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里现出了兴奋与被理解的感激。

“二意”,其一“意”是指在学生按要求、规定、计划完成某项任务前,提出中肯的意见与看法。然后与他们一起商榷,并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对他们的工作成效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其二“意”是指把班级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成绩及其每一次活动等有意义的事情都进行记录,既可以激励大家做得更好,又可以留作永久的纪念。

二、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运用赞美的力量、善用、慎用批评

在我们的文明社会里,包括在学校里,对待犯了错误的人所采取的态度往往是批评教育多于真诚的赞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修正他人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人明白自己的“优点”,然后引导他用“优点”去占领“开始长杂草”的心田,批评是苦的,赞美是甜的。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一味地指责,一味地处罚,以偏概全,不给人留下后路,不给人改过的机会,那就违背了帮助和教育的初衷。良药何必苦口,甘甜的良药同样能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当然,并不是说一点批评都不要了,该批评的时候,绝不能得过且过。

三、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一个团结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对经营好班级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有独立的思辨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他们需要有为班级无私服务的信念,他们也必须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还要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因此,班干部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耐心观察、仔细衡量后,及时任免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提出每学期工作重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协调班干部之间的合作关系,合理分工,才会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年龄还小,不是事事都能处理妥善,一味指正他的做法容易产生逆反、抵触、罢工的不良后果,适当的时候采用“间接指导”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让他知道老师体谅他的付出,承认他的部分工作成效,并不想打击他的工作热情。

四、作为班主任,对任何事都要起到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经营好一个班级,要充分运用好每一个教育机会,重视无声的教育力度。俗话说:“光说不练嘴把式。”身为班主任,除了做好班主任工作外,必须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倾心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会得到自己班级学生的敬重。争取做好每一件分内的事情,做好学生的榜样。于是学生知道,作为学生,学习本领是自己分内的,应当努力做好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信念是,在这个大集体里,师生共同帮持,一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加]范梅南.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学机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2]王卫华.主体教育研究丛书·教学机智与智慧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4.

运用教学机智构建精彩课堂 篇12

我认为,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突发问题, 能运用自身的理论素养, 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 保持课堂平稳的一种应变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灵活运用教学机智, 会使课堂变得精彩且充满活力。

1、以生为本, 尊重关爱是实施教学机智的前提。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基础, 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奥秘所在。因此,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创造地运用教学机智, 从爱学生的情感出发, 机智地处理,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情, 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例:高一时, 有个女生叫小周, 家境贫寒, 初三时她和母亲一同遭遇车祸, 母亲不幸离世, 她的左腿落下残疾, 她蹒跚的步姿, 总引起部分同学的窃笑。时间一久, 她的性格变得内向起来。在上《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 我说:“下面谁来朗读一下课文?”在我鼓励的目光下, 小周举起了手。她读得很投入, 很有感情, 在她读到“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 这是她唯一的儿子……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时, 伴随着她略带哽咽的声音, 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流出了眼泪。小周读完后, 我说:“一个人, 无论他有怎样的缺陷, 在父母的眼中, 他始终是父母的最爱, 史铁生凭借他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成了享誉文坛的作家, 可见即使是残疾人, 也可以取得不平凡的成就。同学们, 我们对待有困难的同学应该怎么办?”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帮助”。随后,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很感动, 小周也很感动, 我看得出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2、精心备课, 充分预设是实施教学机智的基础。

精心备课, 包含三个方面:备教材, 要做到理解深入, 见解独到;备学生, 要做到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备教法, 要做到丰富多样, 灵活变通。课堂预设, 要做到: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 教学环节要步步清楚, 学习方法要切合实际。具体表现为:

(1) 广闻博学, 及时应对。

语文学科综合性强, 内容广泛, 涉及面广。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有突发性生成的问题, 很多问题还会超出教师的专业知识范围。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 如果教师一无所知, 要对问题作出判断并及时答疑解惑是不可能的, 更谈不上随机应变, 因此, 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

教例:在上粤教版第三册李煜的《虞美人》时, 我正在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感情, 一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 虞美人跟‘霸王别姬’里的虞姬是什么关系?”我说:“虞美人就是虞姬, 把虞姬改为虞美人, 既符合曲名的规格, 又符合虞姬这个历史人物所蕴含的内容:美人。美人是一种真诚的赞美。《虞美人》这一曲牌名, 文人常借以抒发历史观感与作者情志。”

(2) 动态生成, 灵活取舍。

尽管教师课前已对教学的内容、方法、步骤进行精心设计, 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是思想独立的、充满灵性的个体, 从这个角度上说, 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 也会出现难以预想的事件。而这些变化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敏锐地发现, 充分利用。即根据当时特定的环境, 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取舍, 因势利导, 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式教学活动。

教例:我在上《阿Q正传》时, 分析完阿Q的精神胜利法后, 我说:“当今社会竞争大, 很多人整天精神紧张, 有时我们不妨要有点阿Q精神, 才不至于活的太累。”话音刚落, 小李举手了, 他说:“老师, 您刚才说的我们不妨要有点阿Q精神是错的!”我没想他会彻底否定阿Q精神, 我连忙问其原因, 他说:“因为前几节课你给我们分析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病态的精神胜利法, 既然是病态的, 我们怎么能学呢?”我听到底下有不少学生在小声地附和:“对啊, 我觉得有道理。”看到学生这样, 我知道, 不把这个问题解决, 下面的课是无法上了。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预设, 临时把讨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阿Q精神”作为这节课的重点, 大家通过激烈的讨论, 终于达成了共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阿Q精神, 肯定阿Q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3) 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 我们在备课时, 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全员参与中, 既增强了团队意识, 又使部分学生发挥了特长, 彰显了个性,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例:教《雷雨》时, 针对学生思维活跃, 喜爱辩论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小型辩论赛的环节, 正方辩题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的;反方辩题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假的。全班学生热情高涨, 马上分为两派, 选出自己的辩手, 发挥集体的智慧, 都从课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论据, 真理越辩越明, 一场辩论下来, 同学们对周朴园的人物性格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也明白了周朴园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

3、灵活掌控, 巧妙应对是实施教学机智的途径。

语文课堂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设课堂情况, 而教学机智可以使教师面对多变的课堂, 能在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 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

(1) 关注课堂, 灵活处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动态, 处理学生提出的与课程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时, 教师不能粗暴指责, 也不能敷衍蒙骗学生, 而应正视学生的问题, 可采取即兴评价、表扬激励的方法, 使课堂回到教学主题, 完成教学任务。这样, 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留下了探讨的悬念,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例:在教徐迟的《黄山记》这一课时, 我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导入, 语文科代表小洁问我:“老师, 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说句实话, 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懂, 我没有正面解答, 而是在学生讨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留下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 去查询有关资料, 写出研究报告。

(2) 因势利导, 深化认识。

教学中, 学生一旦提出意外问题, 我们要善于照着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学生进行引导, 将他们的思维引上正确的轨道。善于因势利导, 不仅能解决学生的问题, 还可乘机利用学生的问题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 达到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 激活思维的目的。

教例:教授《背影》时, 我让学生小王总结文中“父亲”的形象。他却说:“‘父亲’是一个‘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这与“父亲”的细心、体贴、关爱儿子的慈父形象截然相反。这种情况下, 我先不表态, 让他找出依据。他说:“‘父亲’穿过铁道, 爬上月台, 这说明他‘违反交通规则’。”接着, 我对他的论据进行分析:“这个细节正是‘父亲’关爱儿子的表现。‘父亲’为什么要穿过铁道?他难道不知道横穿铁路是很危险的吗?冒着生命的危险, 都要为儿子买几个橘子, 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只是简单的违反交通规则吗?”通过这几个问题, 小王同学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儿子无私的爱。其他同学对“父亲”这一形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3) 随机应变, 直引主题。

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 思维活跃, 课堂上, 学生时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 善于随机应变, 让学生积极思考, 并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把学生直接引入主题,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例:一次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我赞美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忽然小黄举手站起来说:“老师, 您把陶渊明说得那么好,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学陶渊明隐居起来, 谁来建设国家, 社会还会进步吗?”小黄同学坐下后, 不少学生点头赞同, 看来, 由于对作者所处时代的不了解和人生阅历的不足, 学生对陶渊明的隐居行为理解不深。怎么办呢?这个时候, 我灵机一动, 顺着同学的思路说:“是呀,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假如人人都成了陶渊明, 哪位同学可以描绘一下那将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看到这样的问题老师都没有否定, 学生的求知欲顿时被调动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就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进行了探究, 而这正是我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大家终于对陶渊明的隐居行为有了全面的理解。

顾明远说:“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艺术。智慧和艺术哪里来, 从学习中得来。”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 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也才能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上一篇:航天器简介下一篇:写人记叙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