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2024-06-28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1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8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03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07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06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05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2

一、四年来闽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以推进中心村镇建设为抓手,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规范操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闽北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成就喜人。

(一) 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新农村建设基础持续夯实

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48元, 比2005年的4070元增长50.28%, 年均递增10.72%, 高于“十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1.45个百分点, 高于“九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2.2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既得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 使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途径, 也得益于家庭经营大力发展, 家庭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大大提高。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09年, 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3.48万吨, 比2005年增长1.6%;水果总产量69.68万吨, 增长28.6%;茶叶总产量4.59万吨, 增长33.0%;食用菌总产5.46万吨, 增长41.8%。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随着农机下乡补贴力度加大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的加快, 全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2009年, 全市灌溉面积达到248万亩, 比2005年增长38.5%;农业机械使用面积198万亩, 增长32.1%;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5万千瓦, 增长28.3%。四是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到2009年,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00多家, 实现产值200多亿元, 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度逐年得到增强。

(二) 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是农村道路硬化取得显著进展。自2004年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以来, 全市农村公路硬化年年超额完成建设任务。至今年6月底, 农村公路已硬化2518.37公里, 100%的乡镇和92%的建制村完成了公路硬化任务。预计到今年底全市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将达到98.5%, 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二是农村电讯业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9年底, 村村通电和电话率达到100%, 许多农村个人电脑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家用电器。农民经纪人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信息, 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三是积极改水改厕, 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 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舒适化程度。四是通过大力发展和使用沼气, 不仅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 而且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基层民主法制深入推进

四年来, 农村基础教育得到全面加强,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并为贫困地区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 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覆盖90%以上的农村人口, 农民可以就近享受便捷的就医服务。

随着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 政治文明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四年来, 全市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选好配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 并加强培训提高其能力和素质。随着2009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一大批素质高、干劲大、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委班子。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加强了农村社区建设, 农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四) 以推进中心村镇建设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2008年3月, 南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 全面部署中心村镇建设工作, 明确中心村镇建设目标。要求中心村镇的经济总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要高于所在县 (市、区) 的平均水平, 主导产业明晰。路网、电网、自来水网、广播电视网、通讯信息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教育有保障, 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有卫生医疗所, 实现村民小病就近医治, 有卫生公厕, 建立村容卫生保洁制度;养老有保障, 有敬老院,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有文体活动中心, 定期开展农民文体娱乐活动。村规民约健全完善, 村民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保持环境整洁,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村建规划落实到位, “六大员”作用充分发挥, 村务管理民主, 村级组织健全有力。

(五) “南平机制”有效破解“三农”问题, 带动了新农村建设

近十年来, 南平市通过实施“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持续探索农村工作新机制。通过选派高素质人才到农村任职, 将更多的人才、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导向农村,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下派干部这个载体, 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移向农村, 使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真正到位, 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基层, 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保证;通过党政齐抓, 部门协调, 抓好进入农村各种服务力量的整合运作, 尤其注重发挥下派村支书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是在经济层面上, 初步实现了盘活农村现有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并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 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二是在政治层面上, 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下派村支书所在村的党员发展、村财收入、村级债务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下派干部的带领下,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 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渐成风气,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下派干部为民的行动、务实的作风、无私的奉献, 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群众“争抢”下派村支书的情景。三是在文化层面上, 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深层次变革。下派干部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给传统封闭的农村带去了新鲜的气息, 这对农民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立四榜、树样板”、“文化中心户”、“一分钱读书社”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法在农村普遍推广, 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轨并行、互促共进的路子。

二、新农村建设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 农民致富问题。

近年来, 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 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当前, 农村群众整体上实现了温饱,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生活还比较贫困甚至相当贫困;有一部分群众开始走上富裕, 但富裕程度还比较低, 因此,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思考点和突出着力点, 是一个怎么样有效夯实农民这一建设主体的经济基础的问题, 是一个怎么样通过生产发展使群众致富的问题, 怎么样使贫困的群众脱贫的问题, 怎么样使已经小富的群众提高富裕程度、使一时富走上长期致富的问题。

(二)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问题。

实现“村容整洁”, 除要注重村庄的规划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外, 主要着力点应放在积极推进村级道路、村级农田水利建设、村级供电设施、村级小学、村级环境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上。但现在, 这些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益设施、公益事业越来越无人管, 要筹钱越来越难, 越来越缺少筹资的途径, 村干部也畏这个难。较为突出的有机耕路、农田水利工程、农村电网的建设和维护, 在群众中筹资很难统一思想, 难以组织实施。

(三) 农民素质普遍偏低问题。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但由于历史原因, 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 文化程度比较低, 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 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 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另外, 还有一些地方群众思想认识偏差严重, 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 “等、靠、要”思想严重, 主动参与意识差, 对政府的依赖性大, 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时又斤斤计较。

(四)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问题。

调查显示, 有35.91%的被访者认为村干部选举不够公开, 有拉票、贿选现象, 农民对此有不少意见。一些地方因村干部对党和政府相关农村政策的宣传不够, 村民对有关政策不了解;一些地方的村务公开在形式、内容、范围以及规范化等方面, 距离相关法规规定和政策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 既导致不少村民不清楚自身拥有什么权益, 也就谈不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也导致村里大事由干部说了算的“一言堂”决策方式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还有一些地方的干部, 存在着党性原则不强、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公正等情况, 都成为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应引起重视。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还是要强调和坚持发展经济。

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巩固农村产业基础。要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 坚持分类指导,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农业发展, 着力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战略;深入实施强农兴农工程, 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主体, 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次, 坚持走农村合作化道路,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以区域或农产品产销联合体为单位,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组织, 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 因地制宜,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使用权适当集中, 承接国家对农业的反哺与保护, 参与农业政策的制定, 提高农民的话语权与农产品定价权。

(二) 全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

在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过程中, 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不搞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 充分调动和依靠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让农民满意。特别要结合今年“6.18”洪灾的灾后重建和“造福工程”, 鼓励农民到规划区和中心村镇建设和重建, 对不适宜居住的边远村庄要鼓励农民外迁。对搬迁对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实现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建设”。要牢牢把握“二十字”总方针和总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从实际出发, 因时因地制宜, 推进全面发展。要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 注重发挥“南平机制”的优势和作用, 干部要更加贴近老百姓, 多倾听民心民意民声。

(三) 要注重把好新农村建设的村庄建设规划关以及加强自然灾害的防范。

村庄建设规划不到位, 是被访村民认为影响村容村貌整洁的首要原因。规划一定要问计于民, 千万不能搞大拆大建;一定要发扬民主, 科学合理。同时, 规划要进入法定程序, 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但不是一成不变, 也不能一个人说改就改, 如需改变必须在有组织有领导的前提下, 通过正常程序讨论决定。征地问题要与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要统筹考虑, 一定得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闽北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应当把防范自然灾害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农村特别是山区, 每年几乎都要发生一次甚至多次自然灾害, 这既是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加强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防灾减灾工作, 特别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 要加强预测预警, 强化隐患排查, 优化应急响应方案, 建立长效机制, 积极、科学应对, 防患于未然。

(四) 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确保基层民主落到实处。

一是要保证基层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调查中不少村民反映, 由于部分地方在选举过程中, 或组织工作不够严密、或缺乏有效监督, 导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拉票、贿选现象, 使村民无法把群众信赖、真心为百姓办事、真正代表大多数百姓利益的优秀人才选出来。要坚决制止和避免此类现象, 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基层民主选举落在实处, 确保选举结果能真正体现农民的本来意愿。二要切实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 就必须让村民有话语权、议事权。而这其中之关键, 就是要充分发挥好村民代表的作用。目前闽北各地正在探索的“户代表”参政议政、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机制, 值得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三要加大民主监督力度。落实民主监督, 关键是要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务分开工作, 建立健全村民理财小组等监督机制, 让村民放心, 把好事办好。

摘要:近年来, 南平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 以推进中心村镇建设为抓手,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规范操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闽北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成就喜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闽北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发展滞后地区、农民是困难群体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闽北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闽北,新农村,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南平统计年鉴-2009.2009:149-168.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调查;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的农民朋友是其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把群众的文化修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缓解去执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做一简要阐述。

1.随着国家国力的增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建设也有着日新月异的提高

1.1农村文化设施不断改善

当前,在农村,文化的相关设备已经非常的健全。大多数的农村集体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的开展文化设施的相关建设。

1.2农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各种压力的减弱,这就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就导致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日趋增强。

1.3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高

农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更加的高。但是,大多数的农村的重大的文化活动一般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而且还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从而就导致了群众娱乐项目的减少,展现自我的平台缺失,很大程度上打压了群众的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力度不够

研究表明,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农村的多数农民还没有订书报刊物的习惯,除了看电视和参加村民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外,看电影、戏剧的机会不多,农村网络还不普及,以打麻将、打牌等娱乐活动很容易滋生赌博等不良行为。同时,由于农村各方面发展还比较落后,现有的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都由上级或当地政府出面组织,而且大部分活动都是安排在某些特定的节日或当地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举行,活动的具体内容也都是根据上级工作的需要来安排,这种自上而下的安排,没有体现当地广大群众的自身需求。他们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地位,只能一味的去接受,而没有办法自己做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思想的改革与进步,广大农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长久不变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他们对于文化活动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政府的主管部门,缺忽视了这个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认为农村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不愿意花费精力和财力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而很多农民文化建设缺信仰。

2.2群众文化专业干部人才匮乏管理不完善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干部都要兼顾乡镇其他工作,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群众文化建设,城区的文化干部虽然也能够到乡下指导或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但是对广大农村来说,还毕竟是杯水车薪。农村群众文化的主力军还应该是广大乡镇的文化工作人员。

2.3群众文化设施和经费还有很大需求

农村文化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还没有赶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刚才所调查村庄相对来说是相对富裕、处于城镇附近的农村,而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文化活动设备和场所还很缺乏。群众文化活动少阵地、缺场所仍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瓶颈。另外,要常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经费数额巨大,依照目前的财力物力还相去甚远。

3.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们正处于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兴起农村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时机。下步农村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

4.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4.1做好规划,明确责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管理

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首先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只有领导真正的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群众文化建设的各项需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各地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当中;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开局有计划,中间有监督,年终有考核。

4.2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有限资金向落后地区倾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和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政府投资为主、社会、个人集资为辅的方式,鼓励社会团体、经济实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各地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农村文体设施简陋、不足、落后的现象。同时,要本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则,发展农村文化设施。针对不同村庄文化建设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发展农村小戏台、篮球场、排球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设施。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县文化站、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室是承担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必须重视这三级文化网络的建设,保证日常的活动经费和管理力度。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3积极扶持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很长的历史渊源和生存土壤,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群众的审美习惯。虽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曲折,但是一旦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定会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各级政府要重视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利用特色文化的魅力,积极组织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使这些特色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影响力和推动力。

4.4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调动农村文艺力量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工作者较为稳定的的人才队伍,保障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和基层文化队伍的联系,多做一些培训和指导,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作出更大贡献。二是要充分调动农村广大文艺力量的积极性,在广大农村中,都有一大批热衷或关心文艺建设的群众队伍,他们见识广泛、阅历丰富,对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使他们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带头人,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农民进行文体活动和文艺创作,从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氛围。

4.5加大文化下乡力度,根植文化于农村土壤

“文化下乡”是利用城市先进的文化资源,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是,“文化下乡”还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关心、支持,对农村群众文化只是起到一种推动力的作用,尽管层次较高、吸引力大,但毕竟这只是一种外来力量的支援,不能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长期需求。农民是文化建设的受惠对象,但更是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下乡,对农民来说,只是一种“喂食”式的文化帮助,农民选择余地不大,针对性不强,制约和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说,我们要从根本上去重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好的去为农民的生活而服务,让老百姓文化建设的落后局面得到更好的改善。要全面高效的去推进和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建设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1]胡素贞.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华章,2011,(19).

[2]林源.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华章,2011,(19).

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准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县情实际,对制定发展新思路,落实发展新举措,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XX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启示及建议,谈一管之见。

一、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基本成效

近两年来,XX县坚持“种草养畜富民、壮大工业强县、改善环境创业”的发展思路,排难攻坚,苦干实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亿元,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2元,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的发展,以养牛为主的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牧草留床面积达18.7万亩,牛饲养总量达17.83万头,养牛收入接近亿元。农民人均从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产业中实现收入585元,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文明生态家园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文明生态家园56处1556户,配套建设了温棚、沼气池、集雨水窖以及村部、学校、卫生所、人畜饮水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三清五改”村庄整治31个村8406户,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人口达4.7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0.1%,比五年前提高了8.3个百分点。

(二)发展优势

综合调查分析,XX的发展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优势。XX县地处陇东南缘,是平凉出入关中的东大门,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同时,川、山、塬兼有的地理特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条件比较优越。二是资源优势。现已探明的邵寨煤田和正在勘探的油汽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这是XX发展的新动力。全县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其中梯、条田面积67万亩,农民人均达3亩。林地面积达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这是XX发展的根本优势。三是人文优势。XX文化底蕴深厚,晋代医学家、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唐代名相牛生儒等历史名人曾诞生于此。

古商周文化、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境内已发现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近500处,出土文物近万件。现有名胜古迹古XX、密须国遗址和皇甫谧、牛僧儒、左丘明墓等,在省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1996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这是XX发展的新优势。

(三)主要问题

客观地分析,制约XX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开发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从目前初步形成的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看,绝大多数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加工转化滞后。全县大小龙头企业仅53户,总体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对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弱,且企业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和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责权明确、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户在参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实惠不多。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XX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地形地貌复杂,尤其是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饮水、行路、就医和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县尚有98村486社8.92万人和3.86万头大家畜存在饮用水困难;县、乡道路砂石化率极低,晴通雨阻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山区乡、村社更为明显。三是传统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缺陷。集中体现为以家庭生活居住为主,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绝大多数住宅不具备经营功能;农村居民点水、电、路、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容易引发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普遍没有将养殖区与生活区隔离开来,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人畜共患疾病;土地浪费严重,据调查,全县农村居民点占地总面积达到11.08万亩,户均分摊面积高达2.05亩。四是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销售处于一种自然无序状态,主要靠零星的运销户分销,农户几乎承担着全部的市场风险,农产品销售大起大落或卖难现象时常发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普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运行管理不规范,难以承担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双重功能。五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XX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支撑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县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2005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971万元,用于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只有76万元,仅占财政收入的3.8%。

二、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过近几年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既使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解放思想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解放思想要取得实效,首先必须敢于创新。我县生态家园建设起步于2004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把小康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积极偿试生态小康家园建设模式,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建成了蔡家塬和店子新村,为全县文明生态家园的建设树立了样板,积累了经验。其次是必须把解放思想与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改变解放思想与改革发展“两张皮”问题。近年来,XX县始终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带动的包抓责任制和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机制,促进了干部思想的大解放。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践证明,加快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结合XX县实际,就是要大力发展草畜、林果、药材、制种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在星火乡蔡家塬调查时我们发现,只要是从事玉米、小麦制种的农户,收入就高,存款就多。从全县看,只要是主导产业发展好的乡村,路就修得平坦,房子就盖得好,村容村貌就变化大。全县现在基本建成的文明新村中,80%以上都有比较突出的产业支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农村改革以来,我县农民住房先后经历了由老窑旧房到土木结构,再到砖木结构的两次变化,但农民的居住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目前农民住房正在由砖木结构向砖混结构转变。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收入增加,农民已经有了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农村发展已经呈现出由只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只注重发展速度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的趋势。只要政府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实用的规划引导农民,用有力的政策扶持农民,就能把农民建房与新村建设、农民住房质量提高与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政府的积极性只有与农民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地平稳推进。XX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用政策引导和激励群众,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民主机制的决策作用,实行决策、建设和结算全过程公开,努力把实事、好事办得让农民明白,让农民高兴。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乡村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扶持政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整个新农村建设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我们抓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主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瞄准着力点,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努力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突破性发展。

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在具体规划中,必须把握三条:一是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规划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与产业开发、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二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新农村规划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部门很多。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同时,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制定本部门的专业规划、行业规划,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具体措施。三是长远与当前相结合。规划要对远期目标有总体要求,近期任务要与十一五规划、优势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对于一些重要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有分年实施要求。县一级首先要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产业结构布局,从宏观上搞好长远指导,并统一协调,逐村编制出新农村建设的详细规划。统筹农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科学合理地进行旧村改造,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社区。

2、培育农村增收新产业。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XX而言,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草畜、林果、药材、制种以及优质粮食生产和煤炭等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塬、山、川的不同自然优势,建设塬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山区绿色畜牧业基地和川区特色瓜菜基地。对一个乡镇来说,要按照规模化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当地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出发,把市场有需求、农民愿意搞、当地适宜种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3、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切实抓住中央、省、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机遇,想方设法争项目、争资金,拉动基础设施建设。要把重点放在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建产业园、沼气池、教育文化设施建设上,使村容村貌不断改观,逐步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家居舒适化,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4、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关键是培育农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要大力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突出抓好科学种田和农村人力资源技能培训,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转移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民技术员队伍、乡土人才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医疗保险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持农村优良传统,引导农民自觉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弘扬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促进村风、乡风文明。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5

罗仁金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负着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与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从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行为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薄弱、部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廉政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基层纪检队伍力量不足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坚持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作风保障。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以乡镇和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把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培训纳入县、乡镇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结合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和作风教育、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教育,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其公正办事和依纪依法从事经济社会管理活动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农村基层实际,采取建立廉政文化墙、廉政宣传栏、编写简易教材、编演廉政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积极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作风的转变和农村党风乡风民风的好转。

二、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腐败源于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制度建设是在党纪政纪条规的基础上,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党务“三公开”,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

建设的各个环节,并抓好落实,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监督监察,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重点围绕建设新农村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围绕农民群众关心的土地、财务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纪律,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围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严格执纪执法,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威慑违纪违法行为的重要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群众信访工作,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党纪政纪的威摄力,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五、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整体水平。当前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人力不足、精力分散、经费短缺的现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县、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实乡镇纪委力量,配备专职纪检干部,配好村党支部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6

——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课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有关单位成立了调查组,先后深入到城关、冶源、卧龙、龙岗等四个乡镇和十个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现状及特点)

1、基层文化需求旺盛,市场广大

当前,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他们热切盼望拥有自己的“文化之家”和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方式,农村成为文化消费的大市场。冶源镇冶西村是经济比较发达的镇区村,该村拥有一支龙灯队和一支秧歌队,十几人的秧歌队三番五次要求村委为他们规划一处活动场所,以便开展活动。卧龙镇河北村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期间,村里自己组织了一台文艺节目,在村里演出时,没想到忽啦啦去了500多群众,把大队院挤得水泄不通。广大农民群众对电影、图书、小戏同样十分渴望。而目前

2、有线电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在多数农村存在“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的情况下,随着电视的普及,加之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增多,有线电视在乡村文化消费中唱起了主角。目前全县有线电视到村入户率已达,有

村有线电视接入率达

。看电视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3、群众性文化活动非常活跃

临朐县农村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美称,1991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县”称号。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活动方式有一是政府引导,如每年的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焰火晚会、农村文艺汇演、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汇演等,目前全县每年组织大型文化活动30余次,中小型活动300多次。每年参与人数都在35 万人次以上。二是企业扶持,不少企业或是负责人爱好或是兼顾广告效果,邀请或组织文艺演出活动。三是协会组织。四是群众自发的组织部分文艺节目或比赛,丰富活跃自己生活。

4、民办文化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农民群众文化经营意识有所提高,民办文化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途径。如冶源镇

同时民间文体队伍和文艺协会增多,图书馆、放映队逐步发挥作用

二、存在问题

1、公共文化设施弱化

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利用率有待提高(建、管、用)

2、文化队伍职能弱化

(1)文化站人员专职不专用(2)年轻文艺人才缺乏

整体发展不平衡

1、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片面认识,重视不够。认为“不抓文化不要紧,不抓粮食就没饭吃,”存在重经济发展,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

2、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受吃饭财政的影响,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购置等资金相对不足,以至部分乡镇农村文化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3、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单 一,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抹牌赌博、封建迷信现象。边远山区的农村群众目前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由于没有有线电视,农民看电视只能收看三到四个频道,而且收看效果差,很少有其它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非常匮乏。3、4、设施薄弱,缺乏规范性。按照省级标准,乡镇文化中心(站)建设必须达到“一院、一场、一校、五室”,全县只有两处乡镇达到规定要求。村文化大院要求是“一场、一校、四室”,图书不少于3000册,要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娱乐设备,如电视机、录像机、排球、篮球、乒乓球、象棋、扑克、服装、乐器等,部分 村文化大院与此差距比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1、领导重视是前提

把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到创建文明临朐、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对待,同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凝心聚力、潜移默化、促进和谐的巨大作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引起人们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合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的增长。

2、建设阵地是基础

3、人才培养是关键

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及基层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目前专业创作和演出队伍老化,业余队伍后继泛人是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现有队伍的交流,增强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文艺人才作用,搞好“传、帮、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农村文艺骨干人才培养,并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多方吸纳优秀专业人才,在全县尽快建立起一支人数众多,门类齐全、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文化队伍。

4、资金投入是保障(多元化)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本着上级争取一点,县、乡(镇)财政支付一点,文化产业创收一点,社会各界资助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困难。二是利用闲置房屋解决文化活动场所。通过协商、转让或采取多种灵活的形式,将一些基本闲置的礼堂、学校等旧房加以改造利用。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是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民间文化精英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上林镇农民张来信和他创办的临朐综艺剧团的成功经验,鼓励支持农民发展 农村文化事业。

5、开展活动是纽带

6、民办文化是发展方向

一、临朐县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在活跃人民群众文化上、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临朐县农村社会的特色和亮点。

1、农村文化建设备受重视。对农村文化建设,临朐县非常重视,把农村文化工作作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高水平文化建设的目标,确定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思路和措施,把文化发展列入农村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指导协调,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齐全。实行多渠道汇流的投入政策,将县乡文化建设经费专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重要活动投入和正常活动的开展。整合资源,积极协调文化、共青团、妇女、教育、体育等部门,集几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民兵之家)为一院(文化大院),发挥各自优势,搞好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全县18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文化中心(站),村文化大院发展到561处。建立城区图书馆一处,乡镇图书馆

2个,图书室16个,村图书室5 61个。全县形成以城区文化为龙头,乡镇文化中心为纽带,村文化大院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

3、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丰富的民间艺术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全县农村文化的重要源泉。临朐名胜古迹众多,民间文化蕴藏丰富,对文化艺术活动,群众喜闻乐见。临朐县十分重视对当地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凸显文化特色,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保护利用好优秀民间艺术,不仅探索出了一条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新路,保护了临朐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的平衡,也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如上林镇的剪纸、刺绣,辛寨镇的马灯,杨善镇的年画,城关街道的高跷、狮子舞、娃娃头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目前全县每年组织大型文化活动30余次,中小型活动300多次。如街头民间艺术表演、广场文化、农村文艺汇演、焰火晚会、书画展览等群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都在35 万人次以上。

4、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临朐县坚持专群结合,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挖掘、培养文化人才。一是注意面向基层,发现选拔人才。各乡镇文化站都分门别类建立了农村文化人才档案,对在开展社会活动中有发展前途的文化骨干,登记入册,并及时吸收到群众文化团体或推荐到文化岗位上 来,为他们创造成才条件。全县现有文艺骨干人才3800多人,其中有210人先后被录用到乡镇文化站或企事业单位的文艺宣传队。二是建立群众性的社会文化团体,荟萃文艺人才。根据文艺人才的特点,建立了年画研究会,老年人书画协会、硬笔书法协会、盆景协会等社会组织22个,定期开展活动,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三是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文学、戏曲、美术、摄影、书画等培训班47期,培训学员1780人次。县文化馆每年都深入农村对文化骨干进行辅导,帮助编排文艺节目。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先后派出24名文艺骨干到省、市艺术院校深造,组织25 名文艺骨干参加省市培训班,聘请省内外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110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和文艺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5、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实施精品工程战略,把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精品创作作为巩固发展文化模范县成果,推动全县农村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创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快艺术精品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十余年来,全县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数万件,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3000多件,其中有80件获国际、国家奖,61件获省级奖,250多件获市级奖。创作的歌曲《歌声天涯》、《桃李春风之歌》获首届“中国黄河口杯行业金曲展评大赛金奖”;小品《收购苦恼》获全国群星奖创作、表演银奖;电 视剧《胶东行》获中央电视台三等奖;小品《旋律》获华东六省一市“田汉杯”戏曲奖;小品《牛状元的婚事》在全省民企文艺调演中获创作一等奖;小戏《村烟袅袅》获天津“华联杯戏曲大奖赛”一等奖;书画作品《艳阳天》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吕剧《借媳妇》作为唯一一块节目代表山东省参加文化部《小戏春晖》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并获得群星奖金奖。

6、以优势产业带动文化事业发展。针对全县奇石、旅游资源丰富,书画交易市场较大的特点,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形成新的文化产业。一是举办好“奇石节”和“红叶旅游观光月”活 动,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为宗旨,把临朐的优势产业溶入到文化中去,凸现出文化产业的特点。二是因势利导,搞好服务,大力扶持文化专业户。投资千万元建成奇石市场、书画一条街,形成以奇石加工销售、书画创作装裱及销售两大龙头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目前参与奇石加工销售的业户达3000多户,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从事书画创作、装裱、销售的业户达800多家,年营业收入 3000多万元。三是借水行舟,发动社会力量和引进外资办文化。大力发展企业文化、镇村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促进文经结合。最近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15 万平方米的,集经营奇石、书画、古玩、民间艺术品于一身的临朐文化城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经营业户800 家,年交易额10亿元。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7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一样, 建设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协调程度, 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又有差异, 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长期滞后, 农民有效需求不足是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此次调查, 作者将枣阳市吴店镇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农民消费观念、消费支出结构、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方式、农民对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农民对政府建设发展农村市场的希望列为重点内容, 调查数据反映的具体情况如下:

1.1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

被调查的450户农户中, 家庭常住人口为2人的有17户 (占4%) , 3人的有73户 (占16%) , 4人的有173户 (占38%) , 5人的有163户 (占36%) , 6人以上的有24户 (占6%) 。其中常住人口为4人的家庭占比最高。这说明, 农村家庭人口小型化的趋势明显。

受调查的450户农户中, 劳动力人数为1人的有23户、2人的有129户, 3人的有239户、3人以上的有59户, 分别占总户数的5%、29%、53%、13%。劳动力为3人的户数比重最高。

这450个农户现有的总劳力中, 在家务农的占39%, 外出打工的占24%, 务农兼打短工的占15%, 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占12%, 做买卖的占10%。这说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在发生转变, 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就地转移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占农村就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7%。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148户 (占总户数的33%) , 1~3万元的有187户 (占总户数的42%) , 4~5万元的有94户 (占总户数的21%) , 6~10万元的有13户 (占总户数的3%) , 10万元以上的有8户 (约占总户数的2%) 。农户收入来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种粮所得占34%, 外出打工所得占40%, 做生意所得占4%, 经济作物收入占14%, 养殖所得占6%, 子女供养占1%, 其他收入占1%。这表明, 吴店镇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粮收入和打工收入, 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 农民收入的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

1.2 农民消费支出结构、消费观念

调查显示, 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总体仍然比较保守。被调查的农户中, 有87%的农户仍坚持“量入为出”消费, 认同“借债消费”、“贷款消费”、“超前消费”的仅占13%。农民的消费增长是活跃农村市场最重要的牵引力量, 在收入来源单一和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 农民消费观念中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没有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味地强调消费观念的改变, 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及支出的排序情况是:第一是居住消费, 占总支出的19%;第二是食品消费, 占17.9%;第三是家庭耐用品消费, 占15.7%;其后依次是医疗保健消费 (占12.8) , 交通通讯消费 (占11.7%)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 (占8.9%) 、衣着消费 (占6.7%) 。调查还显示, 如果家庭收入增长, 农户优先考虑增加的支出依次是家庭耐用品和文教娱乐用品消费、医疗保健消费。这表明, 随着农民逐步摆脱温饱的束缚, 开始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更加关注, 家庭消费逐步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迈进。

1.3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调查显示, 450个农户所在的村, 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约为39%, 有57%的受访者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持无所谓的态度。当前, 农户销售农产品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通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合同销售农产品, 占比约为19%;二是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商采取订单方式购销, 占比约为23%;三是“农超对接”交易, 占比约为13%;四是独自销售, 占比为25%。总体上讲, 农户销售农产品、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仍较分散、缺乏协调, 组织化程度较低。

1.4 农民对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 对于农村的购物环境, 有84户表示满意, 占19%;有94户不满意, 占21%;对于购物的方便性, 有27户表示满意, 占6%, 有109户不满意, 占24%。对于商品的质量, 有54户表示满意, 占12%, 有94户不满意, 占21%。对于商品种类, 有63户表示满意, 占14%;有96户不满意, 占21%。这表明, 农民对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偏低, 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一直是制约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1.5 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

除极少数农民依靠互联网了解信息外, 大多数农户是通过广播、报纸、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经纪人获取市场信息。调查中, 有61%的受访者认为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狭窄、量小、滞后, 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不畅, 是导致一些地方农产品“卖难”“贱卖”的原因。吴店镇是枣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镇, 吴店镇尚且如此, 枣阳市的其他乡镇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可能更加困难。

1.6 农民对政府建设发展农村市场的期待

对政府建设发展农村市场而言, 有63%的受访者希望加大对农村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促进生产、扩大消费;71%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农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有51%的受访者希望加大农村市场的整治力度;有37%的受访者希望进一步优化农村商品经营网点的布局;16%的受访者希望完善农产品出口市场服务体系。

对经营主体而言, 48.6%的受访者希望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73%的受访者希望诚信经营, 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36.1%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增强市场服务意识。

2 加快我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鄂西北平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 物产丰富, 交通便利, 是枣阳市的一个农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 建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 把吴店镇放到整个鄂西北乃至整个湖北省范围来看, 农村市场的建设发展仍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还远没有释放出来。尽管这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 但只要我们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作为我们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担当, 就一定会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根据吴店镇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 结合近期对全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 针对我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2.1 千方百计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突破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的瓶颈制约

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市场建设发展是相互依托的, 帮助农民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 扩大增收渠道, 提升消费能力, 是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突破农村市场建设发展的瓶颈制约, 实质是建立起农村市场和农民收入相互促进的机制, 为此, 各级政府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力度。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 建立生产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储备制度, 稳定农产品价格。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降低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程度,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提高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稳定农民的收入预期。四是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医疗和教育等制度, 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这既可降减农民部分支出, 又可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五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与特色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六是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专业能力和文化素质, 增强其创业创收能力。

2.2 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深耕农村市场, 建立城乡经济循环的良性互动机制

农村市场的建设发展, 农村市场的繁荣活跃必须依托农村市场流通主体。为此, 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深耕农村市场。一是加强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 帮助企业认识农村市场风险, 增强流通主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扎根农村市场,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 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三是积极推进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中小企业创新, 促进其发展“专、精、特、新”经营。四是支持、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流通企业, 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 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和发展“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形态, 以及多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经济组织。五是支持供销合作社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 为农民提供多种服务。六是加快培育与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供求信息, 促进产销衔接。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企业法人, 从事农产品运销。鼓励农民以农产品为纽带组织各类协会、商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七是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工商企业、外贸企业、供销社的经济联合, 优势互补, 联手闯市场、增收益。

2.3 点线面相结合, 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合理规划, 加速推进流通网络建设是高效、低成本开发和利用好流通资源的首要环节, 也是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的重要保证。一是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新建或改造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以“农家店”为载体, 送邮政、电信、药品、报刊、图书、文化用品下乡, 逐步实现“一网多用”。加快兴建一批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乡镇、村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 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以此引导农村消费,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二是以商务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为契机, 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继续发挥“双百市场工程”的引导作用, 大力建设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区域性批发市场、县域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加强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实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 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 构筑居民“放心菜”的物流保障体系。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其他企业发展农产品专业物流企业集团, 加强粮库、棉库、保鲜库、冷藏库建设。继续实施“农超对接”工程, 把对接活动延伸到市县和产地。三是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 构建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营销体系。四是全面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以旧换新”工程, 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五是合理布局乡镇、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及集散中心。六是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扶持和发展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 使更多的优势农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

2.4 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农村市场交易环境

一是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全面改造升级现有农村商品交易市场, 实现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形象创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创新。二是推动农村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化, 使其逐步成为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创新交易方式, 逐步推广电子平台交易、结算方式, 以加快交易速度, 降减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益。四是鼓励和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经济, 通过展览会、展销会、赶集会等形式宣传、展示农产品, 扩大销售产量, 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逐步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 以降减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腐损率。

2.5 加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改变规模化种养程度低, 农业生产望天收的局面, 必须加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推进“信福工程”建设, 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农业大户、大型农产品集散地, 利用现有互联网, 建设新农村商务信息网, 使之成为收集和发布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及供求等信息的平台。二是加快全省市场“公共信息体系”建设步伐, 在鼓励各地建设本地区的信息中心和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基础上, 构建统一的信息中心和采集发布系统, 并且实现各种新的信息互联共享, 最终形成能够覆盖全省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网络。三是建立全方位的新型农技服务网络, 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捷、良好的服务。

2.6 加强农村市场监管, 让农民放心消费, 健康消费

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市场做优做强的前提和基础。为此, 应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管理, 引导经营主体依法、守法经营。二是广泛开展“诚信经商”活动, 提高商业道德, 弘扬优秀商业文化, 拒销假冒伪劣产品。三是积极推进“三绿工程”, 严把市场准入关, 保证产品安全。四是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7 拓宽农村市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作为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农村市场建设具有准公益性。资金不足是影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必须创新体制与机制, 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建立农村市场体系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继续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重点加强农村交通、水、电、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尤其要加强通组、通湾、通户等“最后一公里”公路建设投入力度, 从而为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二是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商贸企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 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方式, 解决中小商贸企业和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抵押问题。三是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流通网点、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中心、农村交通、水电设施等建设, 给民间资本以平等的生存空间。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报机制, 可以将农民的义务工、集资款、土地占有作为投资入股, 使广大农民投资者得到投资收益, 从而增加再投资的能力和动力, 形成自身可持续的运行机制。五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应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完善商务、供销、粮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与我省大市场、大流通内在规律相适应的一体化新型商务管理体制, 整合多方力量, 集中优势资源, 共同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上水平、上层次。

2.8 进一步用好农村市场发展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商务部和我省有关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精神, 切实支持各类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做大做强。应紧密结合我省实际, 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 重点将连锁、物流和农产品市场企业在用地、税费、证照、电费、争取发展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市场公益性项目建设和人才培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商贸物流等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列入工业、仓储用地范畴。对列入规划的新增用地, 优先支持解决用地指标;采取多种形式, 开发培养与吸引大批高、中、初水平的农村市场人才, 形成合理的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8

关键词:桂东农村文化建设

0引言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井冈山南麓,西傍资兴市、南临汝城、北接炎陵、东北毗江西省的遂川县、东南连上犹县和崇义县,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辖3镇15乡,1个自然保护区,155个村(居)委会,1507个村(居)民小组。目前,总人口20.20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7.06万,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桂东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

1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观念陈旧、认识不够调查显示85%的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经济、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认识问题。他们认为经济是实的、有形的,而文化是虚的、无形的,抓经济建设,容易出成绩,效果明显,抓文化建设不但要花精力,还要增加资金投入,不能立竿见影,没有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因此,未把文化建设放到心上、抓到手上,致使农村文化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1.2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桂东是一个贫困小县,2007年财政收入为3790万元,2008年财政收入为4044万元,由于其财政财力不强,无疑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就少,这直接导致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时至今日全县18个乡(镇),目前只有沙田和寨前两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而且缺乏配套设施。绝大多数的村无文化活动室,无农家书屋,一些必要的文化活动因经费缺乏难以开展,如图书购置、文物维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难以得到保障。

1.3人才匮乏、力量不强自机构改革以来,桂东文化系统除局机关干部外,其他人员基本上没有交流。一是受体制限制无法进入,二是因经费没有保障,系统外的文化人才不愿进来,形成了整个文化系统年龄老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目前我县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69人,平均年龄在44岁,乡镇专职文化专干中有7人,其余11个乡镇由乡干部兼任,他们多数专业不对口,更谈不上有专业特长,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进程。

1.4传统美德淡化、不良文化有所抬头近年来,受市场经济驱利意识的影响,部分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传统美德淡化,不尊敬老人、不孝敬老人、不赡养父母,殴打妇女、虐待女婴,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不守诚信、不守诺言,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封建迷信比较盛行,个别乡村大仙、神叟、巫婆“深入人心”,生病不吃药,求财拜菩萨,算命、看相、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经常出现;三是赌博之风蔓延,有的乡村不论男女老少、不管农闲农忙、不分赌资大小,各种赌博现象随处可见。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势必影响农村文化的建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稍一不慎,必将影响农村文化的建设。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应找准问题,重点突破,积极应对。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县、乡主要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消除片面认识,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社会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辐射力、对人才成长的铸造力的重要作用。二是要站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县乡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针对目前农村实际,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议中央、省(市)按照一定比例出资成立农村文化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大力宣传,积极发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助农村文化建设。三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物质保障。

2.3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完善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配备,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选拔有较高学历、较强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农村文化干部队伍;二是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鼓励农民组织各种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让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三是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通过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等方式,积极培育民间文艺传人,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的文化活力。

上一篇:幼儿园合作办学合同下一篇:内蒙古医科大学召开就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