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2024-06-04

读用心做教育有感(精选8篇)

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篇1

四川省会理县城关实验小学 李伟

读了中国当代教育家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教育的美丽源于用心。在教育中,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用心。在日复一日看似单调与重复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思维往往会逐渐僵化,我们的教学模式往往总是缺少新意,我们的教学生活也会因此而缺少了一份应该有的灿烂与美丽。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进入到与学生一同发展而共同体味幸福的佳境呢?读了张思明,我才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用心”,张老师所用的“心”其实有三“心”。

一、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在教学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只有拥有一份童心,才能在心理上弥补因生理年龄造成的与学生的差距,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真正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性格,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着一片爱心。当孩子们有了进步时,他及时予以赞扬;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与孩子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学习好的要爱,学习差的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的要爱,踏实的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也要爱,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比这更幸福的呢?张思明说:“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我想把这句话作为今后自己在工作中的原动力,不断前行。

三、用心做教育,就要树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恒心去坚持:给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做多次的思想工作,给成绩落后的学生耐心辅导,给家庭破碎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不爱学习的爱上了学习;成绩落后的迎头赶上;愁眉不展的重展笑颜……这一切切都有我们教师所用的“恒心”的痕迹。

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篇2

在读到张老师自学经历这一部分, 我深深敬佩他的为人, 我和他的学生小D一样, 也认为人所有的优秀品质, 都是早就孕育好了的, 但张老师有的是君子之爱, 而不是时常表现出来的豪侠之气, 让人值得信赖。而张老师对生活、对社会都有客观的、清醒、明确的认识, 对生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所准备, 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因而能坚强, 坚强而不古板, 乐于接受自然的厚赐, 生活充实而有情趣。我觉得自己与张老师相比, 最缺乏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 清醒、现实的、客观的看法, 而把目光只倾注于自己的内心, 世界太狭小了, 太局促了, 如果自己无法突破这一点, 永远不会成熟, 而幼稚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也不可能与人有真正的交流。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人只有选择了自己的路, 并且勇敢的追求, 付出努力, 特别是人品方面, 不仅限于善良, 如果只有善良, 也许意味着无知愚昧, 应该追求更有价值的品质提升, 就像张老师那样坚强、充实, 有情趣。这种努力是人生努力的最高境界。

看到张老师那么艰苦的自学, 全是在课余时间, 十分佩服, 更值得敬重的是他的敬业和温和的爱心。而他对自己的把握和控制非常好, 在时间安排上有规律、效率高、有毅力, 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都是我远远不及的。我个人在言行中, 有许多率性发挥、随意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自己又往往随意为自己开脱, 缺乏严格的自省和吃苦精神, 对学生很爱, 很关心, 又往往有一些宽严不匀, 情绪化, 难以上升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读到张老师在日本留学研修的故事, 我的心有深刻的共鸣。———虽然, 我并未离开自己的国土, 自己的家乡, 虽然, 我们的经历并无可比拟性, 但内心的屈辱感是一样的。——即使程度绝不一样。

即使在自己的国土上, 因为人性中有许多东西是相同的。而牵涉到国籍时, 会愈加强烈。记得刚到新家时, 我还保留着教师的思维习惯, 看到小区里有人边吃边吐瓜子皮, 感到非常惊讶, 主动打扫楼梯, 保持公共卫生, 但是我感到的是冷漠与不屑。也许是因为我是农村来的, 也许是因为我衣着太朴素而近于土气, 而单元的年轻人、老人皆投以不理解的目光, 在对话的语气中, 我也觉出了不理解和不屑。好象我主动保持公共卫生是做低等人的事, 而不是有修养的表现, 而我也深深地讨厌他们的自私和冷漠, 自以为高人一等。这种感觉与张老师在异国土地上的感觉是一样的, 不过是他感觉尤甚, 我知道人性中有许多劣根性, 成年人同样需要被教育, 当我成功地捍卫自己的尊严之后, 更深地体会到:不论金钱、地位、权势, 每个人的人格不容侮辱, 不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中, 人要有骨气。做人的尊严是值得我们拼死捍卫的。

读到张思明老师怀念尊敬的孙维刚老师, 回忆到孙老师逝世和在八宝山公墓与孙老师告别的时候, 灵堂里放的不是哀乐而是孙老师最喜欢的俄罗斯民歌。我觉得真的好浪漫。一个人死后, 带给人们的不是扑天抢地的哀伤, 不是财产和责任的纷争, 不是无以推卸的告别形式的拖累。只是挂念, 只是崇敬, 对一段逝去的日子, 对一个人一生的深情追味, 对和在场的每一个人有关的过去生活片断的回忆, 而他自己的灵魂缓缓飘逸。留下希望, 奋斗, 微笑, 幸福, 在音乐中永远地离去, 也永远享受完在人世的日子。而我将来肯定摆脱不了俗常的拖累, 自己是那么平庸, 又是那么渺小。了不起的人、伟大的人、神圣的人, 他们的境界, 我很崇幕, 但也不可能实现。孙维刚老师是用一生崇高的行为博得人们的敬意, 灵堂里播放他生前喜欢的音乐, 事实上是他的师德在人世的丰碑。

“感受数学之美”, ——感慨颇多, 数学, 我不懂, 但感受语文之美, 我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我的学生也感受不到?为什么我的境界、层次是那么低?写好字的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了吗?朗读好的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了吗?我呢?我能体会到、说得出语文之美吗?语文的美在哪里?即使我以前关心和略知一二, 那现在又有多长时间忽略了她?在略知一二的时候、语文教学中又能贯穿多少?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有没有美, 在快乐的体验中能不能感受到语文之美?在思维的乐趣中有没有语文之美?语文的美和快乐与语文的卷面成绩什么关系?为什么语文成绩这四个字让我们思量万千?

用心做教育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反思;调动;积极;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48-01

记得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人的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与实验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多一点展现个性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多一点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健康的态度与价值观。

每一位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数学的感情是无比深厚的。我坚信,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就有智慧的灵光。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唯有数学——几乎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虽然教师自己时时体会着数学的魅力、享受着思考的乐趣,但在面对学生时,老师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使他们愉悦地探索,发现数学天地里的宝藏。有位班主任曾做过一次调查,希望学生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数学和数学问题。孩子们幽默地给了这样的回答:“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毫无疑问,这种“幽默”只能给老师带来心酸:那些奇妙的数学知识,原本应该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彩虹,可是更多的时候,却被无端地变为制造师生距离的工具。辛苦备课的老师在学生眼里无非就是一些用心险恶、挖坑布雷的高手而已。教师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常说:“数学是最难学的功课之一。

一、面对学生的感受,我们应该痛苦的反思。

教师不停地给学生讲数学,不停地带着孩子们做训练,大量的习题做下来,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数学了。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说:"仔细回想起来,我们的工作就像在烧一条鱼。我们只关注鱼的中段,而不管鱼头、鱼尾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时,什么地方是它的来源、有什么应用等问题都不告诉学生,而是非常努力地只去做中段的训练,不停地让学生接触题型,做各种各样的难题,以为这样就能掌握数学了。没有了源和流的数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数学吗?鱼的中段可能肉最多,但没有看到“全鱼”,学生连“吃的兴趣”都没有,还怎么可能享受“鱼的美味”呢?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如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成为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有一位老师去美国考察的时候,对“烤面包的程序设计”、“用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技术让学生设计一辆自己认为最好的自行车”等几个案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们兴高采烈,似乎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做游戏。教师也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地去创造。各种各样的“体验学习”设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在体验中去理解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的。而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呢?老师先讲若干个例题,讲清楚怎么去解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注意不到就可能犯什么错误。全部讲清楚以后再让学生们进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经过训练以后再做作业。这种“高效率”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甚至“剥夺”了他们“犯错误的权利”,而对学习过程本身所含的策略知识、隐性知识、元认知的发展更无从谈起。教师对于知识点和效率的过分关注,使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无异于“为了得到一个鸡蛋,而杀死了一只会下蛋的鸡”。事实上,数学学习在培养人观察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计划策略的主导性与严密性、处理方法的条理性与简洁性、反思总结的批判性与概括性、前景预测的前瞻性与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若要上述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得以落实,必须首先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渴望学习数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眼前看成绩可能是不理想,但是从长远的观点上来看,应该是一种丰厚的回报,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是值得的。有学者认为:“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过去为你赢的成功的方程式,甚至会给你的明天带来失败”。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现象的出现,使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如果说,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总量为100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其间所能够给予他们的只不过是20%,其余80%的知识要靠学生继续学习来获得。

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篇4

——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

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

姓名:朱可

用心教育

——读《课堂问题与争鸣》有感

暑假期间,阅读这本由叶飞编著的作品,感受颇深。作者以看似简易通俗的言语向我们深刻讲述了一个个赋予哲理的故事与案例,而蕴含其中的,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时常遇到却又时感无措的种种问题。

叶老师在书中强调一个“新”字。他说,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新”教师!新教师的成长从“教育发现”开始!教育发现是什么?是与众不同的“新图书”!所谓“新”,“新”在服务于新课堂新教师新教育。而在叶老师“新”教育的理念下,我亦看到了他以深刻笔触描绘出的“心”教育。纵观全书,“心”字无处不在,而在“是唤醒生命还是摧残心灵”“ 如何倾听心灵的声音”“ 关注‘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父母离异的孩子”等有关章节中,更是深刻体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春蚕红烛般的教育之心。

最近网络上疯狂转载着这样一张图片,孩子默默站在角落,背上一双洁白的翅膀忽闪忽闪的似欲飞翔。身后的父母掂来一把黑色的大剪刀,欲做何事,可想而知。与图片匹配的旁白读来让人不禁心酸——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此话虽意在指责双亲,而教师之责,却也溢于言表。试着回想,是否你也曾挥舞着黑色的剪刀,残忍折断孩子的梦想,却还反过来责备,为何,你不会飞?那么到底,我们是唤醒生命还是摧残了孩子的心灵?这是个值得每个教师都深思的问题。每一个孩子刚入学时都是懵懂的,他们的心灵纯净而美好,思维开阔,天马行空。有时候,课堂上一些异于他人的答案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手中的标准,逐渐变成孩子们口中的整齐划

一、异口同声。天空中的月亮像什么呢?每个孩子眼中都有一轮明亮的新月。像小船、像镰刀、像弯弯的绿豆芽。那么,能不能像圆圆的烧饼?又能不能像晕着红光的太阳公公?我们给孩子的童年里画上一弯浅浅的新月,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眼中为数不多但真切存在的那轮明月。启发、引导、鼓励、学会倾听,甚至以孩子的方式思考、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中去,才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用“心”教育。

学校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教育场所,老师在这个伟大场所中所起的作用与责任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而这颗幼小的红心,又是渴望与老师贴近与沟通的。

记得某次批改作业时,发现几本潦草不认真的,郝逸菲的作业也在其中。我把她叫过来,询问为何作业与之前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开学初那股认真劲儿没有了?她只是低头不语。再看她的作业,忽地发觉家长签名有些不对劲。

“作业是妈妈签的名字吗?”,我问。

她紧张地站着,紧咬着嘴唇,不说话。很明显的,这名字是她自己签上的。

“那你做作业时妈妈在家吗?”,我又问。沉默,依旧是沉默。“爸爸在家吗?还是爸爸在外面工作呢?别的小朋友可都是爸爸妈妈一起检查作业呢。”我换了话题,试图让她放松下来。

可是,此话一出,她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

“恩,老师„„爸爸在外面打工,不,不回家„„前两天刮大风,我,我们家的房子倒了„„妈妈也,也得出去干活„„”不知花了多大的勇气,她断断续续讲完这段话,已泣不成声,眼泪刷刷的往下掉。

我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逸菲,你觉得妈妈干活辛苦吗?” 她点头。

“妈妈那么辛苦地挣钱,你知道她最希望看到什么吗?” 她低头认真想了一下,说,每次我考一百分的或者有进步的时候,妈妈都特别高兴,她应该特别希望我能够再考一百分吧。

“恩,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既然我们知道怎样让妈妈开心和快乐,那我们就应该更努力的去做,对不对?”

“对,老师,你说得对„„”她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懂事却又缺少与家人沟通与被教导的孩子。

“恩,老师敢打赌,妈妈看到你的好成绩时,一定是最高兴的。” “恩,我知道了老师。”她手里紧紧攥着作业本,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迈着坚定的脚步,朝教室走去。

我轻轻抱了抱她,庆幸自己没有妄下定论,没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肆意批评,没有忽略一个孩子渴望与被关注的心。第二天,她的作业有了明显的改观。我一方面为她的改变感到高兴,一边又为班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而担忧。而面对“留守儿童”与“父母离异的孩子”,我们能做的,除了用心,还是用心。

当前,离婚的社会问题已经影响到学校教育。越来越多无辜的孩子被无情的卷入“离异家庭”这个不幸的漩涡,他们幼小心灵背负着难以承受、更准确地说是不应承受的精神重压。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完整的家庭,使他们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有的甚至形成个性缺陷,这必将影响到他们的前途。而作为一位一天之内除了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鼓励和指导,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使命。

我们班之前也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话语很少,不善与人交流,不论是上课还是搞活动,似乎都有些与众不同。为了让这样的孩子变的自信起来,我们班开办了“悄悄话信箱”,鼓励他们随时倾吐心中的苦闷,以便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我抓住一切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机会,多谈心,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所和其他孩子一起阅读、游戏,为他们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助、奋进的氛围,使他们开朗、乐观起来,和团队的同伴们一起健康成长。

在我们的努力引导下,在第二学期的时候,这两个一直觉得自己被忽略被伤害的孩子,逐渐开朗、活泼起来。看到这些,自己不仅为他们的进步感到开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用“心”教育的信心。

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交流开始的。无论是乖乖女,还是淘气包;无论是每日沉浸在幸福家庭的孩子还是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他们都一样渴望被尊重,被理解。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的捣蛋鬼,更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差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对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敞开心扉,平等相待,学会专注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用一颗真诚、友善、宽容的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将心比心,相信感受到老师真情的孩子们,也会奉献出真心,努力、积极、向上。

2012年8月27日

读《做温暖的教育者》有感 篇5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带给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读《用心去工作》有感 篇6

读完这本红皮书,心潮澎湃,兴致盎然。关于心灵的书籍总是那么让人心头一热,充满力量。捧起这本书时,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不久前从友人那里读到的一本叫《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书。那是一本讲述美西战争中一名年轻的美国中尉罗文如何破除未知的困难险阻将一封密信送到不知确切位置也从未谋面过的西班牙反抗军首领手中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勤劳苦干的毅力,就一定能破除重围,绝处逢生,完成在别人眼中无法完成的任务。两本书异曲同工,告诉读者的都是类似的道理,那就是用心去做事,在我们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十分受用。

有过哲学基础的人都知道,所谓的用心工作就是强调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具体一点说,面对“工作”这个客体事物,人们可以通过强化主观能动性来使工作客体按照主观意愿的方向去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之

一。红皮书中提到很多心,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等,如漫天繁星。我觉得最“亮”的一颗是事业心。倒不是说其他心不重要,而是说事业心是其他“繁星”的前提和基础。有了事业之心的人,必定是希望进取的,是有责任感的,对人是有宽容心的……在当

前全市对标找差求突破、润州创先争优争率先的大有可为时期,这种创业干事的事业心尤为显得重要。

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名基层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读完《用心去工作》,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事业心,把创大业、创伟业作为组织和人生的目标,满怀奋斗之激情,鼓足创业之干劲,忘我勤奋地工作,时刻保持与时代相符合的精气神。面对困难险阻,人难免有退缩避让的本能。然而,这也是大部分人不能成为成功人士的原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凡是成功之人,必定是有极强事业心的人,他们不畏眼前的艰难险阻,哪怕是所有人都认为难以克服的困难,仍然有不言放弃的信心和勇气,沉着面对,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美国中尉一样,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不讲任何条件,哪怕最终要牺牲自我也要把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信念。

读用心做教育有感 篇7

一、一问:“快乐,去哪儿了?”——现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困惑

每一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不过在强大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影响下,很多人不得不违心地剥夺孩子的自由童年,过早地将他们送到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提前灌输各类知识,只为了“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女儿抓周时朋友的当头棒喝、当年媒体推崇神童的热潮、诸多亲友催促送孩子去早教班的好意提醒以及周边年轻妈妈们从众的无奈叹息,都令池莉深切地体会到这种舆论压力的沉重。但在考察到早教班里小孩子的不适和哭泣后,她毅然抵制这种流行的教育观念,踏上让孩子在自然成长中体验生命快乐的独木桥。

这种勇气来自现代教育观念,具体而言,来自一本美国博士写的《婴幼儿养育大全》,这本书具体而微地指导和帮助父母们从容应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因而其中让孩子首先“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 爱和得体的行为”[1](P44)的教育理念也自然地令人服膺。

这种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观念在一位年轻母亲的身上交锋,这位母亲倾尽全力学习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爱和养育孩子,在感性和理性双重作用下,知识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她在那个传统观念仍占上风的时代做出了逆流而上的选择。

传统育儿观念的最大问题在于功利性,在单一化价值评判的社会环境里,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大众认可的成功,以光耀自己的脸面。在这种观念里,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家长获得社会认同的工具。池莉也希望获得社会认同,但她更在乎的是孩子本身,更重视如何让孩子获得尊重、爱和快乐。在日常实践中,她摸索出育儿三原则:“让小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 “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1](P57,58,60)这其实就是西方自卢梭撰写《爱弥儿》起就不断推崇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以这种方式育儿虽辛苦亦更能享受到亲子之间互动的乐趣。

现代教育观念的优点在于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心理需求,从而发掘孩子的潜能。亦池在不满三岁时对幼儿园的自主选择得到妈妈的全力支持,同时她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也令池莉刮目相看。此后,亦池继续自主选择考外校、留学英国、考大学、进修硕士学位等,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池莉的“放手”政策功不可没。其实,幼儿和成人一样,主动面对生活才能更迅速地习得应对生活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孩子尚处龄稚,也应该大胆地将选择的自由交给他们,这是让孩子获得尊重、爱和快乐的起点。

二、二问:“尊严,去哪儿了?”——中英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核心精神,“仁”从字面意义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然而受悠久的专制集权宗法制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里的人际关系往往不对等,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师与徒之间往往是俯视和仰视的关系。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落伍的传统观念仍然操纵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家长依旧以“听话”和“乖”作为训导孩子的口头禅,逼迫孩子成为家长本人自我实现的某种工具。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也常常遭遇有意无意的漠视。

在考察幼儿教育早教班时,池莉就发现两岁的孩子就被要求服从纪律,不能自主控制“拉臭臭”的孩子会受到得不到小红花的羞辱。小学校长对成绩尚可的学生家长也会提出其监督孩子不要玩性太大。中学更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价值标准和奋斗目标,上网、早恋必须杜绝。 不但如此,家长在优质学校面前也属于某种弱势群体, 校方可能提出没有名目没有解释的收费,而家长唯有沉默着拱手奉上。

中国的教育体制最大程度地迎合着功利化的社会诉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读书考试,提升学历,从而提升社会地位。由此,中国人也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中的“苦”不但指学习之苦, 还包括人格受折损的痛苦。对于普通人,似乎只有先经历尊严遭踩踏的痛苦,攀上社会的相对高层,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自我的尊严。

但是,池莉她坚信:“对于个人来说,尊严就是人权了,是上天赋予个人生命最基本的权利。”[3](P74)尊严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如同人本应该生而平等。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敏感的池莉母女无法像别人那样默默忍受, 也没有足够的能量对抗,于是选择了“跑”——留学英国。 她在重重舆论压力和现实掣肘中坚持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女儿的能力和素质,使亦池得以在英式教育体系里如鱼得水。将亦池留学前后的个人经历两相对照, 英式学校与中式学校教育差异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信任与怀疑。英国正规高中收取留学生同样需要进行考核,网络试卷采取闭卷形式,但没有现场监考人员,是否遵守考试纪律全凭考生自觉。当然,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英国学校设置了后续监督程序, 考生抵达英国后还需参加复核考试,如果两次成绩相差太远,则劝退。上述程序虽是依远程考核的条件而设, 但也暗含着对个体的信任。考生为维护自身的信用度, 也会自觉放弃作弊的尝试。

对于杜绝未成年人的网瘾,英国是从外部环境、上网制度等方面制约,恋爱则不加干涉,只是善意提醒学生不要因恋废学。而在中国,杜绝学生网瘾和早恋的方法是将学生视为潜在的“嫌疑犯”,联合家长,强化监督, 严防死守。

其次,全面素质培养方法与单一考试评价模式。英国学校在制定了严格的日常作息制度并建立校方与家长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之后,将业余时间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安排。熟悉养狗技术、参加生活话题的演讲比赛、 懂得园艺插花、会做饭菜,甚至饮食斯文、遵守礼仪, 都能获得师长和周围人的欣赏和赞许。学校也鼓励学生参加社交活动,学习跳舞、游泳、弹琴、绘画、摄影、 打斯洛克等。而假期参加自愿者行走计划,以锻炼野外生存能力,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保证考试成绩仍名列前茅,这需要极高的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一旦获得了这种能力,将终身受用。

在中国,一切除书本学习之外的业余活动都可能被学校视为“非法”,家长也配合着临校租房,全面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让子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考中。殊不知,这种单调的学习活动违背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之遭致或隐或显的身心戕害。

再次,独立性和依附性。在英国,高中生毕业考试拿到全A成绩,则获得报考全英顶尖大学的资格。考生可以在高考期间参加最多五所大学的招考,各个大学单独设置笔试和面试,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考生一般会独自穿行于各个大学所在的市镇,如有家长陪同会被传为笑话。

在中国,学生在学习上被学校和家长双重监督着, 在生活上被家长全全打理,中考、高考这类重要考试家长如不随行则会被视为不负责任,首入大学也是全家总动员式的随行,以至于很多学生成年了还无法在日常生活和心理上“断奶”。

三、三问:“自信,去哪儿了?”——多元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3](P135)在这句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池莉怀抱着满腔的爱意,以尊重为原则,以快乐为宗旨,与女儿一同成长,不但欣喜于孩子的自立,也满足于自己作为母亲的成熟。

略微可惜的是,池莉在序言和最后的章节里对女儿所选录高校的世界级顶尖地位的一再强调,其实应和了当年朋友在女儿抓周时的棒喝,只是走了一条特色之路, 最终仍皈依于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念。当初的小心翼翼, 一路的战战兢兢,只有等到硕果结成,才能长长地吁一口气,确认自己育儿的成功。在这个全然功利化的社会里, 谁也做不到完全反功利而行之。

也许未来某个时候,社会能忽略被教育者在学历和事业上的显赫成就,单取强健的体魄、得体的举止、可爱的性格、善良的品行、或者立身处世诸如此类其中的某点,加上在自我选择的人生路径上享受健康的生活这一必要条件,以作评价教育成功的标准。那么,给予父母们施展育儿的空间将更为扩大。

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观念都有功利性诉求,但前者强调被教育者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后者则将被教育者视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器”,因而前者重过程,后者重目标。池莉的育儿时代视人为器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当下中国悄然发生着观念转变,遵循自然成长法则、强调亲子互动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盛行,为学生减负、让孩子自主的呼声也在义务教育阶段越来越被重视,但根本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并未真正开启,当下中国父母们所面对的教育环境依旧充斥着陈腐的旧习。大多数中国父母不可能效法池莉的“打不赢就跑”的迂回作战方式。所以,欲将完善的现代教育观念一以贯之, 执行到底,更需要学习池莉当初那股憨直和孤勇。

鲁迅约百年前曾撰写过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的文章,以改造国民性为旨归,重新调整了亲子关系, 主张“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前两种要求,当代中国父母基本能做到, 只是对于“完全的解放”,还有着旧俗的影响和惯性的犹豫。为父母者当信任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姿态,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后,放他们到广阔的天空自由试飞和搏击。当每个父母都怀抱这样的自信力时,整个教育环境将焕然一新,孩子们也将“立” 得更加挺拔茁壮。

摘要:《立》记录了作者池莉在育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惑和焦虑,这种口述实录式的文本为我们探讨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书中所呈现出的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英式、个人与群体的观念和行为的矛盾,值得人们对当下中国教育环境进行多层次的反思。

用心感受教育 做一名好老师 篇8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地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我要寻找自己的方法更好地教学。或许我做得不够好,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

感动学生是我想得最多也是做得最多的。每一届学生我都有不同的心思。这届学生高一时的圣诞节,我为表现出色的小组买了圣诞帽,麻烦孙红艳老师和李洋老师煮了鸡蛋,写上了祝福语放在圣诞帽里;高二小组计分得分高的小组,我为他们买了眼镜笔和弹丸笔,感动了一些学生,鼓舞了一小部分同学。其实不在东西的大小,而在为小组赢得荣誉得到奖励的那份骄傲和自豪。高三元旦联欢会,我想为他们准备一辈子不会忘记的,最好还是长这么大学校老师送的第一份特别的礼物。于是我将两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名字编成了文章,作为新年寄语读给了他们,只记得当我走出教室很远的时候,还能听见喝彩和掌声。6月5日,高三的最后一堂英语课,知识点收关总结后,我用最后的五分钟以一篇“姓”的故事,作为元旦“名”的故事的续篇,也作为他们高中最后英语课的一个结束送给了他们,当中有对高中生活的回顾,有对高考的叮咛,也有对他们未来的期许。我希望他们记住我,在高中曾经有过一位不够严厉但很负责、不够出色但很用心的英语老师。感动其实无处不在,之所以我选择去做一些事,因为我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可以体会到如果不认真学这科会对不起老师。不过感动只可以作为吸引学生的教育方法,不能直接带来教学的效果。因为感动,仅在瞬间。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会去想老师曾经做过什么。

那么,到底怎样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去学习英语?

高三,为了巩固知识点背诵,我将每天课上的板书让学生统一记录,每周五下午将一周的知识点用20分钟集中测验,收到不错的效果。人的惰性太强,师生都是一样的。英语这门学科,知识点太零碎,需要不断克服惰性,教师考、学生记。可是记住了还得在题海中沉浮一段时间才能成为真正的英语舵手。所以对于最基础的知识必需滚动记忆,可惜我在这点上做得晚了些,应该从高一开始就注重学生知识点的背诵并且无数遍考查,这样高三会省时省力。

集中学困生和想上进的学生一起努力。一个月的每天下午的答疑时间,固定班级后5名和自愿的5名学生考30个左右单词。虽然考一遍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每天都在考,使学生的意识中有英语;虽然学困生只背单词成绩不会陡然提高,但他们知道老师在意他们;虽然自愿来背单词的学生不能每次都合格,但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努力,这就足够了。师生彼此在努力,这是我的期望。但这项起步晚了些,这是我的遗憾。

在这届学生的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太差,不会分配自己的时间。“每天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自主学习?”这几乎是问到的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做作业,为什么最后有的学生能考上清华,但有的连三本都考不上?我们承认学生在智力和基础上存在个体差异,但不至于差这么多吧。我个人看来,差在五个字:习惯和能力。

学习习惯贵在指引。高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既有优势,又存在难度。优势在于学生心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熟,明白教师是为了他们好才提出这样那样的可行性建议,于是他们会采纳。但难度是高中正是学生青春叛逆的顶峰时期,对于一切会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心情走,而有时在错误的感觉下就走错了方向。所以,高中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我认为高中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也重在高一。首先,朗读,预习,背诵课文;其次,复习,背诵单词知识点;第三,习题得跟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干什么?备好自己的课,课上用方法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课下监督检查答疑。

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习惯养成的基础上。这个能力不是教师教授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平时授课时潜移默化给学生的。如在课上教师讲解完型填空,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领会其做题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期间其学习能力就在不断地提高了。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课堂调控能力。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做到的。

如何做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向学生征求意见,他们告诉我要有“气场”,说像方海蛟那样,一站在那就是威严。我想了想,也是。但他的男人气概我怎么能做到?他们让我学习王晓霞,我又想了想,也对。但我缺少她的严肃和阅历。那我怎样拥有自己的气场?我只能精进业务,让课堂的调控和旁征博引来吸引我的学生。相信经历了时间的磨砺,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也会有学生和其他老师说要像我一样有“气场”,那时相信我就真的是个好老师了。

高中三年,学生学海沉沉浮浮,教师教学起起落落。这都不重要,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做人的真谛?是否成功地吸收了高中应该汲取的知识?教师是否真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否真的做到三年间的教学的无悔?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反思。

上一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探矿权人放弃勘查区块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下一篇:作文我的家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