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2024-05-26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通用9篇)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1

关键词: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机制;权力流程

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通过把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岗位为核心,以权力运行和业务流程为核心,以廉洁风险排查为基础,以规范制度建设为重点,整合制度、技术和文化三种途径,建立了具有岗位特点、单位特色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体系,识别、评估、监测和预警处理廉洁风险。当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实践的典型模式评析

当前国内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实践中,湖北、北京、江西三个地区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一)湖北省构建以“1+5”制度为核心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

近年来,湖北省初步形成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内控监督为核心、以廉洁风险防控全覆盖为目标,具有湖北特色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教育、排查、预警、化解工作机制。依据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其5个配套制度(简称“1+5”文件),创建了“1+5”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以制度创新来进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1]

(二)北京市构建以“三权九环节”监控为重点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

北京市顺义区通过对在决策权、管理权、操作权行使过程中的资金使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工程项目、检验关口、现场收发、仓储物流、员工管理、薪酬分配等重点环节的监控,认真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五类风险”,形成了以“三权九环节”为核心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体系。[2]三种关键权力和九项重点环节的监控,实现廉洁风险防范循环体系的长效管理。

(三)江西中烟建立以abc三级风险防控机制为核心的风险防控管理

江西中烟紧紧盯住拥有决策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采取自己找、群众提、相互查、领导点、组织评“五种形式”来查找廉洁风险。通过建立abc三级风险防控机制,明确规定公司主要领导、纪检组长负责对a级风险的防控;公司分管领导、各单位、各部室主要领导负责对b级风险的防控;基层部门负责对c级风险的防控。[3]初步实现了党组、党委、科室车间、重要岗位员工职责明晰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框架。构建科学完善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借鉴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而构建出针对廉洁风险的防控管理体系。本文在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构建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六个环节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管理工作体系

(一)风险识别

准确识别廉洁风险是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在廉洁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查找职权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围绕资金运作、物资购销、工程建设、产权交易、“三重一大”决策等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聚焦国有企业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等“三项权利”,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进行排查,从岗位、机构、单位三个层次,查找岗位廉洁风险因素,确定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五种廉洁风险,明确风险事件。[4]

(二)风险评估

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岗位、机构和单位三个层面,对廉洁风险点逐个进行分析和评估。岗位廉洁风险由员工自评、内设机构评审、分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确定;内设机构廉洁风险等级由内设机构自评、分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确定;单位廉洁风险等级由单位领导自评,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确定。根据廉洁风险点评估维度和评级结果,结合利用5*5矩阵,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最终确定廉洁风险等级。风险级数=(可能性х2)+(后果 х3)(结果再乘以4,产生一个介于20至100之间的分值)。0-50之间为l级风险(低风险);50-70之间为m级风险(中等风险);70―100之间为h级风险(高风险)。

(三)风险监测

针对企业中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运用“制度+科技”来控制廉洁风险,实现“制度+人控+机控”三者有机结合,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级监测机制,减少发生机会或频率。本文构建了权力运行监控、制度机制监控、领导廉洁自律监控三个模块的廉洁风险监控机制。

第一,权力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权力运行前、权力运行中和权力运行后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监控来有效规范企业权力运行、防控廉洁风险。[5]在权力运行前,建立岗位职责监控、明确责任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在权力运行中,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完善业务流程、强化动态公开、实施全程监控;在权力运行后,通过检查考核、效能考核、预警处置来处置廉洁风险。

第二,加强制度机制监控,摒弃防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以中央和省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国有企业内部廉洁风险防控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减少用权行为的随意性。

第三,完善领导岗位廉洁自律监控。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机制,运用提醒防范、动态监督和保护挽救等手段,以防范和遏制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

(四)风险预警

立足信息化建设,积极建立企业预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企业内部廉洁信息、专家学者廉洁信息、基层反腐败信息和专访、专查廉洁信息四个方面来收集预警信息数据,建立多角度、多层次、多平台廉洁风险预警信息收集系统,分析廉洁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影响、后果。[6] 在获取完整科学的廉洁预警信息基础上,根据危害性程度确定蓝色、黄色、红色三级预警处置系统。一是蓝色预警。指单位或个人违反廉洁风险规定,情节轻微或存在职工议论、反映较多的苗头性问题,是危害程度较低、发生频率较低的廉洁风险,不会构成违法犯罪。二是黄色预警。指单位或个人违反廉洁风险规定,有倾向性问题且情节较重的,是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都较高但不构成违纪立案的廉洁风险。三是红色预警。指单位或个人违反廉洁风险规定,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害且发生频率高,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出现的三色预警,通过预警回告制度、预警通报制度和预警处置制度进行警示处置。

(五)风险处置系统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廉洁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预警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置。

(1)警示提醒。即纪检监察机构和领导者对企业可能存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苗头性、倾向性的腐败问题,运用警示、提醒等形式,通过询问、告诫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警示处置。

(2)通报批评。即对风险管理对象产生严重廉洁风险问题,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进行通报和批评,通过报纸杂志、内部刊物、网络和新闻媒体等手段,进行批评教育。

(3)责令纠错。纪检监察机关和企业领导对经过调查初核确实存在的廉洁问题,但只是一般性廉洁风险问题,不构成违法违纪的人员进行一种监督挽救措施,让其在出现廉洁风险问题时,进行改正解决。

(4)离职离岗。对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的廉洁风险对象,进行离职离岗处置,尤其是已经出现腐败问题的企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处分的同时,进行强制离岗和离职。

结论

构建完善科学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是新时期有效实施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反腐败实践经验的升华总结。通过实施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可以很好地把现代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风险点,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机制和实施流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廉洁风险的发生。其是拓宽反腐倡廉路径,创新反腐倡廉方法、探索反腐倡廉新机制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以廉洁风险防控为抓手推进国企惩防体系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08-30.[2]中共北京市顺义区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意见[n].绿港清风廉洁网,2010-05-24.[3]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国有企业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探索与思考[n].国家预防腐败局,2011-09-08.[4]天津市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n].中山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网,2011-07-12.[5]天津加强国企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n].人民网,2010-05-27.[6]张正耀.《反腐倡廉预警机制实践探索》[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11.作者简介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2

一、中小企业防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我国中小企业在原乡镇企业的基础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以江苏省为例,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中小企业164万户,是国民经济的重大支柱。但是,面临正在深刻变化的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中小企业在财务活动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也会更加频繁,财务危机也会随时出现。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文献分析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状况

为了比较有效地构建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我们通过“中国知网”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查询。通过查询发现,我国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始于2003年。在2003年以前只有5篇文章对乡镇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阐述。我们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2003年—2015年共发表研究文章404篇。按照研究的内容分为三类,其中:重点研究“财务风险防范”的文章,有265篇;重点研究“财务危机预警”的文章,有50篇;重点研究“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文章,有89篇。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的防范方面。按照论文发表的时间分:2003年—2009年的7年间共发表了研究文章75篇,2010年—2015年的6年中共发表了329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是最近5~6年才开始重视起来的。按照研究的趋势进行分析,2003年—2009年,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的成因、防范和如何规避财务风险,共有46篇。2010年—2015年研究的内容中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财险预警方面的文章明显增多,共有110篇,而在财务预警的研究方面更多地采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 研究中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共性特征。

我们知道,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乡镇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发展迅速并成功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家族的特征,从而使得企业在管理上显示出共性的特征。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中大多是“任人唯亲”,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决策中的个人决断现象严重,财务管理不科学,会计核算不规范等等。而目前的研究文献大多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这些共性特征,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缺乏普遍适用性。

2. 研究中忽视了相关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析一下现有的研究文献,有些文章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有些文章通过研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设想,有些文章则是从财务活动的过程(即筹资过程、投资过程和分配过程)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议,有些文章则通过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评价和控制的建议。而实际上这些概念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风险产生于财务活动之中,财务风险会带来财务危机,财务预警和财务控制则是预防和控制财务危机的手段。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其实质是要通过具体的措施在财务活动之前防范财务风险产生,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在财务活动之后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确保有效地化解中小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危机。但是,现有的研究文献忽视了这些逻辑关系的存在,从而削弱了研究结论的应用价值。

3. 研究中忽视了结论的可操作性。

在现有研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文章中大多数还是采用定性分析法,通过对财务风险成因、防范和控制的定性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看上去似乎都有说服力,但是因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共性特征,结论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也有部分文章采用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利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如,Z-Score风险预警模型、F分数模型等。二是利用财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如功效系数法等。这些定量分析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数学模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适用性不强。二是数据的可得性差,因为定量分析是建立在需要大量数据的前提之下的,而中小企业因为会计核算的薄弱,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影响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关于中小企业的标准。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过两次规定,一是2003年3月29日由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二是2011年6月18日,由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因此,文章所研究的中小企业是以最新的标准作为中小企业界定的依据,研究的结论应考虑到对个体工商户的适用性。

2. 关于财务危机、财务风险、财务活动。

一般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现金(广义的现金)无法维持正常经营或明显无力偿还到期的无争议的债务而引起的财务紧张和财务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所有者权益出现负数,就是我们俗称的资不抵债,企业自然会进入破产清算的流程。二是企业应该承担的债务长期不能偿还,已经到了债权人无法容忍的程度,必然会进入法律清算的程序。这两种情况出现后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财务危机。

企业的财务危机直接的诱因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我们不难得出,财务风险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而导致财务危机的财务风险应该是广义的财务风险。即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面临的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难以预计的因素影响,从而造成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从而产生收不抵支或现金净流量减少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一定是在财务活动中产生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了筹资活动、项目投资活动、证券投资活动、资金的营运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每一项活动中如不能进行科学的组织并处理好财务关系,或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发生事先不能预计的变化就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因此,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其财务活动过程中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收不抵支或现金净流量减少的可能性,包括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内容。

3. 财务风险防控的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财务危机的出现也更加频繁。因此,我们试图从过去的研究文献中找出研究结论中可行的内容,同时揭示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构建一个带有普遍适用性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利用构建的防控机制,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危机。

4. 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方法选择。

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研究中将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在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的财务资料,从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预防、调控和评价,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达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思考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应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要有科学依据。因为财务风险一定是在财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应当遵循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做到预防、控制和考评结合。要科学设计预防、控制和评价指标,即要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要求,要考虑财务风险防控中所需资料的可取得性。

2. 适用性原则。

目前我国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否上市,它们基本上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各不相同、管理基础非常薄弱、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会计核算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等特点。因此,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一定要正视这一现实,确保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

3. 有效性原则。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有效性是指我们构建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应能够起到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让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够按照事先的预测结果、决策方案和编制的预算进行,当财务活动偏离目标时,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财务活动进行调节,让财务活动回到原来预测、决策和预算的目标上来,这样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才能在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可操作性原则。

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可操作性是指我们构建的防控机制可以在不同的中小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按照其规范要求和规定来执行。因此,我们构建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一定要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的可得性相匹配,能够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接受并可能在中小企业财务活动中实施。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1. 财务风险事前预防机制。

事前预防机制由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构成。首先,应在财务活动开始之前做好科学的财务预测。财务预测的目的是要将财务风险防范于财务活动的开始,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财务预测的任务是准确确定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销售量来确定企业的产品生产规模,以防产品积压,催生财务风险。财务预测的方法应切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采用可行的专家意见法,财务数据完备的企业可采用定量预测的方法。其次,要重视并认真做好财务决策。财务决策的目的是要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正确,以防盲目行动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财务决策的任务是确定中小企业的产品定价、成本定额、经营策略、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筹资数量、筹资方式等经营和战略发展目标,正确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决策的方法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作用,将静态决策方法和动态决策方法综合运用,确保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最后,认真组织编制财务预算。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将企业的各项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综合反映出来,确定企业年度中分季度或月份的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集和运用,作为企业财务活动中开展控制和考评的依据。

2. 财务风险事中控制机制。

事中控制机制由责任会计、会计控制和财务报告构成。责任会计的目的是将企业总的经营和发展目标明确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目标的完成来实现企业总的目标。责任会计的任务是进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评价。责任会计的方法根据企业实际划分若干责任中心,并明确各责任中心的目标责任,通过责任报告来考核和评价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会计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活动过程的严密监控,随时调整财务活动,促使财务活动按照财务预算和责任中心的目标进行。会计控制的任务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活动,实现企业效益和相关利益最大化。会计控制的方法包括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财务信息的反馈和财务目标的调整。财务报告的目的是通过报表形式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任务是提供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方法包括按会计准则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和按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编制内部报表形式。

3. 财务风险事后考评机制。

事后考评机制由财务分析、财务考核和财务评价构成。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各相关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衡量,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筹资、投资和分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分析的方法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财务分析法。财务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财务考核构建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财务考核的任务包括确定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指标的权重、计算各责任中心的考核结果、制定奖惩办法。财务考核的方法是指将报告期财务指标实际完成数与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各责任中心(单位和个人)是否完成任务,内容包括绝对指标考核、相对指标考核和综合考核。财务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财务分析所计算的结果,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监测、评价,提出控制财务风险、防止财务危机产生的措施。财务评价的方法根据财务分析所计算的财务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准确判断和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定量的依据。

总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科学地揭示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内部审计针对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预防、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显得重要。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的分析,揭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提出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设想,为更好地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化解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提供了较为可靠并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张玉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山东社会科学,2003,(4):60-61.

[2]杨光.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5,(2):51-52.

[3]李小东.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生产力研究,2007,(15):130-131.

[4]黄德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12)上:26-27.

[5]张媛,刘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措施[J].会计之友,2008,(4)中26-27.

[6]田芬,陈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估研究[J].财会通讯,2010,(7):141-143.

[7]时钰.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1,(11):60-62.

[8]张卫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2,(2)中:150-151.

[9]程林.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3,(6):132-133.

[10]张海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财务会计,2013,(4)下:36-37.

[11]关诗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会计审计,2014,(6):68-69.

浅谈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篇3

关键词: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外企强势入驻中国市场,致使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企业在本土企业和国外大型企业的双重夹击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企业文化的较量,而廉洁勤政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因此在企业内部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对企业的廉洁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重要性

(一)是打击腐败,倡导廉洁之风的客观需求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是预防与控制两种观点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当前常见的廉洁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各类风险扼杀在萌芽中,确保企业中的所有人员都能行使岗位职责,避免违规操作和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是将廉洁思想彻底贯彻到行动中,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的廉洁观念,使其树立廉洁奉公、守法自律的意识,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拒绝糖衣炮弹的诱惑,并将廉洁自律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使廉洁勤政的思想真正的深入人心。

(二)是强化监督,爱护干部的必然需求

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其一言一行对企业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调查和实践证明,管理人员的权力越大,受到的诱惑越多,廉洁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会随之升高。如果不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对其放任自流,那么他们极易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缴械投降,放弃自己的底线,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身谋取利益。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在企业的各个组织结构中落实监督职责,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受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实时监督,确保企业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是降低廉洁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领导干部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

虽然大多数的企业都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实施监督和自我监督策略,严惩企业中的各类腐败行为,但是仍然有小部分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建立有效的廉洁防控体系,也没有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廉洁思想的重要性。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依赖的是各类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应将主要精力放到盈利上,廉政建设与企业获利的关联性不大,不应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这种错误的思想造成了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无法在企业中得到有力的实行。

(二)缺乏具体的工作措施

反腐倡廉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体现了领导干部大公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勤恳为民的工作作风。然而很多企业的领导干部只是将其作为口号宣传,却没有在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策略,同时由于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存在着自命清高、高人一等的思想,普遍将自己排除在外,将反腐倡廉作为约束其他员工的准则,导致企业员工上行下效,企业的腐败问题因而屡禁不止。

(三)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较低

很多企业没有向员工说明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及其与他们的密切联系,使得员工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认为反腐倡廉是政府机关的责任,与自身的关系不大,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即可,不需要关注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情况。同时企业也没有对员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有些管理人员为了隐瞒自己的腐败事实而恶意伤害上访员工,导致其他员工产生了恐慌心理,不敢将实际情况反映给企业和纪检部门,致使员工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十分低下。

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廉洁风险分析系统

廉洁风险分析系统是在企业内部宣传廉洁风险的重要性,让企业的所有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廉洁风险,使其明确自身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对企业实施严密的监督,实现公正、公开和透明化的管理。廉洁风险分析系统还能够消除企业中的负面思想和不实言论,营造和谐、上进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树立主人翁精神,主动发掘企业中潜在的廉洁风险,从而确保廉政建设真正的落实到位。

(二)建立廉洁风险评估系统

廉洁风险评估系统是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关键,对其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廉洁风险评估具体指的就是对风险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用自我评估的形式、民主评估等形式,将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流程、工作标准都输入到廉洁风险防控系统中去,对廉洁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通过廉洁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找寻防腐倡廉工作的重点。

(三)建立廉洁风险预防系统

廉洁风险预防系统就是根据廉洁风险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廉洁风险的等级,有针对性的落实多种预防、控制措施,以企业的众多工作岗位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利用完善、科学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防止企业腐败风气的滋生。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落实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措施,要求岗位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我监督力度,明确自身承担的廉政建设责任,积极主动的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企业应对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落实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加快企业廉政风气的建设步伐。

四、总结

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能够使企业树立危机意识,提前预警并控制廉洁风险,成功化解企业的廉政危机,使企业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加快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建立廉洁风险分析、评估和防控系统,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落实监督、责任和考核制度,使企业的全体人员都能坚持廉政勤政,树立清廉之风,从而确保企业的反腐工作能够快速、高效的开展,将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柳晞春.行业腐败犯罪的状况分析与防治[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4

发布时间: 2011-7-25 9:33:00

近年来,天津市纪委监察局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的要求,以落实市纪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意见》为抓手,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企业廉洁风险的超前识别、实时监测、有效控制和及时化解机制,推进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防体系建设,不仅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延伸了国资监管工作,而且促进了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通过廉洁风险排查与梳理,明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用力重点

天津市纪委监察局推动国有企业监管单位组织全员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进行静态查找,运用信访举报、财务审计、效能监察、巡视检查等监督手段进行动态搜集,全面排查和梳理风险易发人员、部门与环节,为企业确定构建惩防体系、化解廉洁风险的重点部位提供依据。天津钢铁有限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风险查找活动,编制出以决策权、管理权、操作权“三种权力”,公司领导人员、厂处级干部、作业长、专业管理人员、业务岗位操作人员“五层人员”,资金使用、物资采购、工程项目、人员招聘等“十类资源”为重点的风险防控网络图,作为体系建设的用力方向;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在对板材基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开展风险排查的基础上,把11名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28名中高级工程管理人员、160名关键岗位人员作为体系建设教育与监督的重点对象,把资金管理、设备材料采购、施工队伍和监理方选择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监督制约的关键部位。通过全员参与的风险信息收集与识别,既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和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自律意识,又明确了惩防体系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也为有效防范和控制、化解风险奠定了基础。

通过廉洁风险防控措施强化,落实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基本任务

天津市纪委监察局推动国有企业监管单位结合企业实际,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可能导致廉洁风险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把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作为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着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针对思想道德风险,一是结合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等,坚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以选树廉勤典型、举办事迹报告会等为主要形式的示范教育,以编辑《警示录》、组织到监狱参观等为主要形式的警示教育,以职务犯罪讲座、职业道德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的岗位廉洁教育,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增强教育针对性。二是采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廉洁从业承诺书“两书同签”,上会宣读、上墙公告、上网公示“三上公开”,通过企业领导人员承诺、新提拔领导人员任职承诺、关键岗位人员岗位承诺、承担改革发展重要任务人员承诺等“四个承诺”,大力开展廉洁从业公开承诺,增强抵御风险内动力。三是通过廉洁文化进工程项目、进经营管理、进关键岗位,开展企业廉洁文化创建示范活动。天津钢铁有限公司采取召开甲乙双方廉政共建会议、向业务客户发放廉政共建信函等方式,将企业廉洁文化理念向工程建设施工和经营业务合作单位宣导,营造廉洁经营环境。

针对权力运行风险,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3家集团公司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向17家集团公司外派监事会,实现权力科学配置、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二是严格落实项目投资、产权变动、重组改制、担保抵押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细化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具体范围、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健全完善党委、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厂长)班子议事规则和议决方式,并加强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决策权力行使。三是完善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流程,实施内控关键节点授权审批、责任联签。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在项目建设中,对资金使用实行使用部门与监督部门会签并报项目总指挥签字制度,对资金支付实行预算、审计、财务部门三方确认制度,防范权力越轨运行。

针对监督失效风险,一是在有条件的8个集团公司和173个企业实行纪监审合署办公。天津百利机电集团结合法人治理结构功能优势,探索由纪委书记统一牵头分管纪检、监察、审计、所属企业外派监事会,创新监督机制;在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集团公司建立监督联席会议,加强内部监督主体日常协作配合和信息沟通,整合监督资源。二是实施统一立项、分级管理的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效能监察,通过上级派驻纪检组、审计流动组和督查督办组的“三派驻”方式,加强垂直监督,采取定人监督、定时检查和定向督查的“三定”监察方法,强化过程控制。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或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经营管理软件,“网上固化”业务流程,增设监控和预警模块,“网上监控”实时动态,并授权职能部门实施监督的再监督。天津物资集团通过银企直联、三级穿透在线审计和指标预警,实现“电脑”管住“人脑”。

通过廉洁风险管理考核评价,完善企业惩防体系建设责任网络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5

廉政风险防控就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超前预防,前移监督关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查找廉政风险,是建立防控机制的基础。廉政风险是公务人员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的可能性。查找廉政风险,是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善查、真查、细查,使查找的过程成为对干部教育监督的过程。在查找廉政风险的过程中,要抓好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单位领导岗位风险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科室等中层岗位风险涉及行政、管理、执纪、执法等重要环节;其他重要岗位风险涉及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行使自由裁量权和现场即决权、内部管理权等方面。针对三个层次的岗位,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等办法,督促指导各单位和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地查找廉政风险,做到找准、找全、找实。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进行归纳梳理和审查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经审核把关后,登记汇总、建立台账。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6

为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规范决策和经营行为,进一步推进省管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根据省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试行)》,结合省管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实际,现就省管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一大目标、三个导向、五项战略”的总体思路,健全内控体系,构筑完善的制度防线,实现超前预防、全程监管、预警防控,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促进省管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为省管企业做强做优,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推动发展,全面覆盖。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要推动省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与企业经营管理协调推进、良性互动。增加决策和经营行为的透明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廉洁风险,实现对决策和经营行为全过程、全方位、全岗员的监控,增强廉洁风险防控的系统性。

2.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要以规范决策和经营行为为核心,以理清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排查风险点为关键,以制定防控措施为保证,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任务,提高廉洁风险防控的针对性。3.强化管理,健全体系。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工作之中,植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增强廉洁风险防控的协同性。

4.加强监督,科技支撑。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推进风险防控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依托电子办公、远程监控和业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提升廉洁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二、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

(一)目标任务

根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司章程》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范围、经济行为等自身特点,通过梳理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业务流程,排查廉洁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加强风险预警,强化监督检查等手段,健全内控体系,建立全面覆盖、责任到位、防控严密、管理完善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省管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突出重点对象,着力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人、财、物、产、供、销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决策和经营行为;突出重点领域,着力对“三重一大”事项以及投资管理、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薪酬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担保、业务外包、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省外(境外)资产管理等领域风险的防控;突出重点环节,着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科学分解和有效配置,不断创新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突出对业务流程的关键点、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进行防控。突出重点任务,把廉洁风险防控与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培育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着力抓好权力行使前、行使中、行使后各项廉洁风险的防控任务,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防范制度缺失、制衡失效、内控失调、操守失范带来的廉洁风险。

(二)方法步骤

1.组织宣传发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廉洁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现实危害,切实提高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梳理职责流程。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梳理企业、部门、岗位的职责,规范业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确定业务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编制部门和岗位职责目录、制度目录、业务流程目录,绘制业务运行流程图。

3.查找廉洁风险。重点围绕决策、经营、管理、监督等职责的行使,采取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等方式,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环节、风险部位和风险点。

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业务流程风险,是指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等明确规定,可能导致履职行为失控的因素;外部环境风险,是指不良社会风气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4.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依据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确定部门、岗位的廉洁风险等级。

5.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存在的廉洁风险,从企业、部门、岗位三个层次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规范业务流程,制定相关程序性文件,修订完善原有规章制度,以健全的制度防范廉洁风险的发生。

6.构建长效机制。针对存在的廉洁风险,实行分级监控、定期评估、动态预警,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环节的监督制约制度,完善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从教育自律入手,发挥教育的说服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建立不想腐败的自律机制;从制度防范入手,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建立不许腐败的防范机制;从监督制约着手,对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全过程实施监控,发挥监督的制衡力,建立不能腐败的制约机制;从惩处治理着手,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建立不敢腐败的惩处机制。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推进省管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的必然要求。各省管企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把廉洁风险防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管企业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察机构协调推进、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党员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并督促落实。班子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洁风险,认真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措施,严密组织,确保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项措施都扎实推进,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各省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党委做好统一思想、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

(三)坚持务实创新。要把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与省管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廉洁风险防控的要求融入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强化防控措施和手段。要突出企业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要围绕管理创新、行为制约和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要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开展这项工作,认真研究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注重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加强舆论宣传,全面展现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新成果、新成效。

(四)强化监督检查。要把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自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动态监督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指导、督查、测评等工作机制,加强对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及时督促指导;对没有按照规定落实廉洁风险防控措施,或受到预警提示后不认真整改的,要给予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直至党纪政纪处分;对因不认真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廉洁风险转化为严重腐败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7

关键词:企业基层,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 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企业防控廉洁风险,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 是一种内在要求, 是提高企业预防腐败工作水平的高效措施, 也是实行企业惩治和腐败预防的必要内容。

一、企业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意义

虽然党中央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从来没有放松过, 但仍然出现了表哥、房哥……。李亚力、雷政富、李春城等高官的落马, 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警醒。反腐倡廉不能只靠党政机关,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 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而基层部门又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企业的细胞, 只有细胞健康发展, 根基牢固, 生产建设才能稳步上升。加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 能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 也是深入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保证企业不出现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 圆满完成各项科研、生产经营任务,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深入开展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是增强企业领导人员、关键领域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廉洁从业的内在要求, 是提高企业预防腐败工作水平和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具有企业基层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 加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对优化企业自身结构, 提升内在竞争力, 推动区域性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本身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途径

1. 健全机制, 正本清源净源头是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切入点

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企业要想规范管理、高效运作, 离不开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化的制度建设。夯实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基础, 针对基层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 着力构建完善基层廉洁风险防控制度,

⑴重点防范经营过程中的监控管理。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是要保持动态监控做到业务标准的流程化和科学化。

⑵要对自己的运用进行掌控, 强化财务管理机制。只有通过财务集中化管理, 集中审核等手段才能够掌握核心约束构架。

⑶要加强物资方面的监控。物资监控的源头供应商必须承诺廉洁, 采购合同的进行都必须透明化, 廉洁标准应该作为考核供货商的一个重要标准。

⑷强化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的监控。基层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重点注意重大项目追责制度的执行。

⑸强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两大要素的进行, 也就是要把三重一大决策作为述职述廉的重点内容。

⑹加强基层民主监督, 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厂务公开, 充分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在多媒体网络时代, 公开采用多媒体方式的举报形式, 从而做到快速反馈, 实时监督的效果。

2.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着力点

打好思想根基, 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枝繁叶茂。加强廉洁宣传教育, 特别是管钱、管物、管人、管工程项目等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人员是风险多发点, 也是控制和防范的的重点。

(1) 加强学习, 提高对廉洁风险防控的认识。认真学习《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若干准则》等内容, 把握精神实质, 充分认识廉洁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 形成“风险客观存在, 防范主动及时”的“群防意识”。同时采用撰写廉洁从业心得、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廉洁教育, 有效筑牢思想防控网络。

(2) 把廉洁风险防控与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廉洁风险防控建设, 一定程度上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进一步细化, 使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与廉洁风险防控的责任成为一体,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建设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基层根据岗位职责和查找风险点, 制定防范措施, 公开做承诺, 筑牢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 增强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领导干部和关键领域岗位人员不敢腐败, 更不能腐败。

(3) 把廉洁风险防控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廉洁风险防控建设融入到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作为企业基层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廉洁文化建设内容, 让领导干部、关键领域岗位人员充分认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企业,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广大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让廉洁文化贯穿于日常工作和业余生活之中, 使廉洁文化贴近实际。

3. 加强经营管理的监控是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关键点

作为基层, 往往是资金的直接运作者, 要把风险防范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针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岗位要制定出相应措施, 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一是加强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管, 强化各个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监督, 积极探索运用资源规划系统和网络技术加强流程监管的方式和途经;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推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探索建立企业资金管理系统, 对资金运行实行实时监控, 在线预警;三是加强物资购销监管, 强化物资购销合同管理, 资金运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对价格的公布来源实行透明化, 实现零死角采购;四是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监管, 强化对工程的立项、招标投标、工程建设与验收等环节的监管, 建立诚信档案对于具有不良记录的企业采取限制进入的措施;五是结合实际, 突出特色。基层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过程中, 注意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实际, 选择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模式,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构建长效机制是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持续点

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既是一项短期内需要实施的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要始终把防控体系细化到每个岗位, 确保形成权力运行到哪里, 风险防控措施就跟进到哪里, 监督管理就落实到哪里, 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 即有利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正确贯彻执行, 又从决策之初就避免大的廉洁风险的发生, 提高了从源头上防腐的针对性、前瞻性;二要深入开展廉洁宣传教育, 建立廉洁风险教育机制, 提高全员认识, 把廉洁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系统化, 特别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教育;三要定期进行风险识别, 创新廉洁风险识别方法, 在廉洁风险识别防控方面, 有许多科学的方法可以借鉴, 如:通过“蝴蝶结”方法识别风险等, 以梳理廉洁风险事件为核心, 全方位找准风险源, 逐个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随时掌控、调整新的风险源和风险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和预案;四要定期开展廉洁风险自查、排查。通过自查, 让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 主动结合岗位特点与工作实际, 人人查找、相互查找、公开风险、评议风险, 查找本岗位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五要定期检查防控措施, 完善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完善, 使制度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让制度尽可能全面, 涵盖到每一业务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的细小方面, 不留死角。并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 针对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不断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用, 切实可行的制度。

企业基层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工程, 持续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循序渐进、不断扩展领域, 逐步建立和完善, 着力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牢固树立“有岗位就有风险”的意识, 始终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扎实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

[2]廉政文化建设党员干部读本.

[3]天津.《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意见.

[4]中国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大全.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8

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检查的通知》(桂党高工纪„20xx‟17号)要求,我校已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整体情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和部署,坚持“治标兼治本、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按照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以岗位廉政教育为基础,以重点岗位监控为重点,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我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统一了教职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校务公开制度,为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打下了优良的思想基础,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做法

(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五项规定动作即梳理职权、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划分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1.严格按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五项规定动作开展工作 注重预防原则,重视预防为先,重视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弘扬正气,自上而下形成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思想观念和廉政氛围。

2.认真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在领导决策、中层干部任免、财务管理、初高中招生考试、基建维修、政府物资采购等方面做到凡事有制度,制度抓落实,落实有监管。

3.切实排查廉政风险点

主动探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面、不同职级的工作实际,不断改进方法,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在阳光下操作。

4.划分风险等级

突出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管理,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建设,树立严于律已、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形象,努力构建全面覆盖、层层管理、重点防控、责任到人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5.制定防控措施

在大额资金使用、基建维修、人员招聘、学校招生考试、中层干部任用等方面做到亮制度、讲落实、重监督,最大限制地减少不廉洁行为。

(二)廉政风险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权利运行、制度机制)和三个层次(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岗位个人)对廉政风险高的的单位和环节的防控情况,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考试招生考试、员工人士、招标采购、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研究经费、学术道德等

1.加强政策学习

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让全体党员干部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达到统一认识,形成氛围,增强做好廉政风险点查找的自觉性,为廉政风险管理奠定优良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2.制定防控方案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召开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动员会,从廉政风险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权利运行、制度机制)和三个层次(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岗位个人)对廉政风险高的的单位和环节的防控,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考试招生考试、员工人士、招标采购、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研究经费、学术道德等方面研究并制定《北海五中深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查找风险点

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检查的通知》(桂党高工纪„20xx‟17号)要求,对照每个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上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情况,全员参与,从领导干部开始,认真查找和梳理个人职责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

(三)干部教师工作岗位因知识、能力不足造成廉政风险的情况和单位采取的防控措施

1.查找岗位风险点

每个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本着对组织、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采取自己找、相互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程序,认真查找和分析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

2.查找科室风险点 结合年级、科室工作重点,对照职责定位和履行情况,分别查找出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分析和细化风险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经分管领导审定后,报校党总支和行政审核。

3.查找单位风险点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岗位工作特点,重点查找在落实“三重一大”规定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查找学校风险,并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从制度上固定下来。

(四)廉政风险防控中采取的创新思路及做法。举例说明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学校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党总支书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为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校办公室主任兼任,以便保证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行。

2.强化制度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校党总支讨论研究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作为全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3.广泛发动动员 组织召开了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动员会,校长结合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介绍了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对我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全面掌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政策办法,增强风险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抵触心理,改变错误认识,扎实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

4.加强宣传报道

学校依托校园网、广播站、电子屏、宣传板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介绍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和其他兄弟学校加强防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反映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广泛接受群众意见、建议和监督。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建议或者意见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准确定位难。如梳理职权、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划分风险,形成机制完善、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等。

2.围绕中心难。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要在这方面创造性设计、务实性推进,做到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目标与提高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干部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期望相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优良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比较难。

3.突破重点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广,对象层面多,必须明确重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突破重点比较难。如工程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如何抓住人、财、物管理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如何突破风险识别真实性和客观性,突破工作常规性和长效性,突破工作创新性,突破工作复杂性等都比较难。

(二)建议

1.建立长效预警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定期听汇报、查资料、走访、信息监控、民主评议、不定期抽查等方法,对廉政风险点、工作制度、预防措施、监督管理等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纠正和处置权力运行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转变为违纪违法行为。

2.开展承诺公示

廉政风险点涉及的校级、中层领导干部,要签订《领导干部个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承诺书》,就建立的防控措施和制度公开作出执行承诺,自觉接受监督。

3.健全完善制度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探索监督新举措,防止腐败行为发生,保障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有效运行,形成持续和不断完善的循环机制。

4.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平台

关于国有企业有效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篇9

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反腐倡廉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根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公立医疗机构实际,现就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公立医疗机构所有权力规范行使、高效运行,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统筹兼顾。把加强廉洁风险防控与公立医疗机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融入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之中,实现廉洁风险防控与各项工作的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坚持结合实际、注重创新。紧密结合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实际,把握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反腐倡廉纠风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实践、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坚持依法依规、遵循规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遵循权力运行的规律,规范权力行使的环节和流程,建立实用、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坚持统一要求、分类管理。针对公立医疗机构所有权力,区别不同特点和运行流程,实行统一部署要求、分类管理防控。

——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在全面查找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以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易发多发的主要部位为重点,突出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提高预警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明确、简便易行、务求实效。

(三)目标要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结合公立医疗机构实际,通过充分实践,使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运行更加顺畅,制度配套更加完善、执行更加有力,防控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成效更加明显,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防控重点 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要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中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岗位和医疗服务中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发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关键环节廉洁风险的防控,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强化防控措施、落实防控责任,实行重点监督、重点管理、重点防控。

(一)开展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促进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规范用权。把决策、基建、采购、人事、财务等管理权力纳入重点监控范围,通过设置“内控点”实施过程动态监控。决策权,要强化对“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控;基建权,要强化对“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落实情况的监控,实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重点防范招投标和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廉洁风险;采购权,要重点加强药品、设备、试剂、耗材等物资采购的监管,加强对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的管理,强化对采购范围、采购程序、采购环节和结果的监控;人事权,要强化对干部任用、人员招聘、职称评审、编制管理、转岗和执业资格管理的监控;财务权,要强化对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执行财务内控制度和基建项目、大额购置、专项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控。

(二)开展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医德医风、临床诊疗、临床用药、医用耗材和试剂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医疗收费、统方管理等为重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行指标控制,规范诊疗服务行为,防止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教育,强化“红包”治理,改进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临床诊疗管理,强化对入径标准、路径管理和路径变异的监控;要强化对临床用药药品来源、基本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超限处方、不合理处方、贵重药物和单品种药物用药数量的监控;要强化对医用耗材和试剂来源、采购、资质、出入库、使用的监控;要强化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检查权限和重复检查的监控;要强化对医疗收费标准、项目执行情况和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收费的监控;要健全医疗机构统方管理制度,加强对药房、信息中心(科)等重点部门人员管理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加强对软件信息公司人员行为规范,防止商业目的统方。

(三)开展供应商诚信管理,净化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坚持受贿、行贿两个方面同时抓、同时管,在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监控的同时,对供应商营销行为进行诚信管理。一是实施诚信承诺制度。供应商与医疗机构签订业务合同,必须在合同中设置不得收、送商业贿赂的条款,并明确约定法律责任。建立供应商廉洁诚信电子档案,接受干部职工监督。二是实施诚信评估制度。对供应商廉洁守信、依法经营情况,每年全面评估和分级排队,作为是否续签合同的重要依据。三是实施风险预警制度。开展供应商产品价格监测,把出厂和销售差价较大的作为监控重点;对反映存在问题的,适时组织调查,确存问题的,实施限量、降价、暂停采购等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四是实施诚信捐赠制度。供应商对医疗机构的自愿捐赠资助,必须按规定纳入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捐赠资助不得附加任何影响公平竞争的条件,不得与采购商品(服务)挂钩,不得指向特定内部职能部门或个人。五是实施不良记录制度。对经核实有商业贿赂行为的供应商,及时列入不良记录,按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买其产品。

(四)开展患者满意度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建设评价平台。以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德医风等为重要评价内容,在门诊大厅、收费和取药窗口、住院病区显要位置,设置评价信息采集器,为患者提供满意度评价平台。建立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为患者提供评价和跟踪服务。二是提供评价服务。实行全员与大样本相结合评价,为住院患者提供全员评价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大样本评价服务。对实施评价的患者身份采取保密措施,评价结果定期在医疗机构内部公开。三是健全评价制度。建立评价信息采集制度、定期分析改进制度和奖惩制度,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定期分析患者不满意的问题及原因,促进医疗机构规范管理。

三、方法步骤

(一)开展廉洁风险教育,营造风险防控氛围。坚持把教育贯穿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始终,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廉洁风险教育,深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制纪律教育,广泛收集廉洁风险信息,突出正面典型宣传和反面警示教育,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防控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全面清权确权,编制职权目录。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对具有行政权力特点的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对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岗位职责,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逐项进行清理;对从业人员执业过程中行使的职权,严格按照执业资格和执业范围,结合诊疗服务和业务工作流程,组织人员逐个环节系统分析清理。对清理出来的职权,最终统一由医疗机构专门会议集体审核确认,未经审核确认的,禁止行使。对审核确认的职权,统一编制并对内公开《职权目录》,逐项明确职权的名称、内容、类别、行使主体、行使依据等,把权力行使责任落实到处(科)室和岗位。

(三)查找廉洁风险,评定风险等级。通过自己查找、集体评议、案例分析、组织审定等方式,从权力行使、制度机制等方面,认真查找和确定每个岗位职权运行中的廉洁风险。权力行使方面,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依据查找出的廉洁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频率的强弱、危害程度的高低等因素,组织各处(科)室认真分析、逐一研究,对每项职权按照“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经医疗机构领导班子会议集体审定,列表内部公示。

(四)优化职权运行流程,制定防控规则。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对每项职权特别是“高”风险等级的职权运行的流程进行系统梳理、科学设定,明确并公开权力行使的基本程序、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相对人权利等,绘制印发职权运行流程图,使权力运行步骤更加简约明确、程序更加清晰流畅、监督更加方便有效。职权运行流程图要对内全部公开,与医疗服务相关的职权流程图同时要向社会公开。针对各项职权廉洁风险状况,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廉洁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从依法履行职责、构建制衡机制、明确防控目标、建立内控节点、开展风险预警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规则。

(五)建立防控平台,强化权力运行监控。结合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信息平台,实现风险预警、风险分析、风险处置等功能,对权力运行廉洁风险实施动态防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权力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监控、责任到人。对高风险权力重点管理,将权力运行过程中一些易公示、可核查的具体环节、要点、指标作为“内控点”,随权力行使过程动态公开,决策环节实行起点监控,执行环节实行网上过程监控,完结环节实行结果监控;对“中”、“低”风险等级权力,充分发挥处(科)室、岗位人员作用,实施常规监控、自我监控。

(六)实施预警处置,及时化解廉洁风险。通过对职权运行实时监控,结合大型医院巡查、审计、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行风评议、媒体反映、纠风治理、信访举报和案件分析等工作,全面收集廉洁风险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或不正之风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洁风险。同时要结合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功能定位转变和预防腐败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调整、职责职能的变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廉洁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洁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

(七)严格绩效评估,提高防控实效。研究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绩效评估制度,以权力运行流程、运行状况和防控规则为重点,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对权力运行流程,重点关注其是否科学合理有利于防控廉洁风险,是否简便高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权力运行状况,重点关注权力行使是否严格符合运行流程并按规定公开相关信息;对防控规则,重点关注其是否得到严格落实及其防控实效。对考核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要把加强廉洁风险防控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强化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反腐倡廉纠风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落实。公立医疗机构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抓、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根据分工带头抓好自身和职责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各业务部门要主动做好本部门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卫生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认真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按照本指导意见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对本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统一动员和安排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区分不同医疗机构类型,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公立医疗机构职权目录和职权运行流程图范例,与工作实施方案一并下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丰富廉洁风险防控内容,完善廉洁风险防控办法,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本医疗机构特色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医疗机构科学发展。

(三)注重“制度+科技”,形成防控长效机制。各地区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廉洁风险评估预警制度,分析风险来源,强化防范预警措施,减少和规避廉洁风险;逐步建立健全廉洁风险决策制度,完善决策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逐步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制度,转变防控观念,拓展防控渠道,改进防控方式。要注重防控制度与其他制度的相互衔接,构建完整的制度链条,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注意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已有信息网络设施,依据“职权运行流程图”,将职权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结合院务公开工作,实现网上实时动态防控,依托科技手段防控廉洁风险。

(四)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检查和考核,把廉洁风险防控作为医疗机构校验、等级评审的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之中,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研究制定检查评估标准,探索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的社会评价办法,采取定期自查、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提高检查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附件:1.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规则

2.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则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2年9月18日

附件1

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规则

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内具有行政特点的管理权力,运用“制度+科技”的办法,将廉洁风险防控制度融入医疗机构管理之中,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并把制度落实情况随权力运行过程在内网实时公开,实现医疗机构管理廉洁风险的动态防控。

一、决策权。

(一)优化决策机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党委(总支或支部)、行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医疗机构“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凡事关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对专业性较强的重要事项,应当经过专业委员会咨询论证。医疗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按照分权制衡原则合理确定分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基建和物资采购工作,同一领导班子成员不同时分管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工作。

(二)完善决策程序和方法。开展廉洁风险评估决策、廉洁规则遵循决策和廉洁后果导向决策。凡医疗机构的重大决策,都要开展廉洁风险评估,研究制定预防措施,并纳入决策方案;制定决策草案时,对涉及廉洁风险的问题要注明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不得作出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相抵触的决策,不得开展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技术服务和临床检验项目;重大决策,实行决策前调研论证、议题会前通报、会中充分讨论、“一把手”集中正确意见最后表态等制度。研究重大决策要有专人记录,编写会议纪要,不涉及保密事项的在内网向干部职工公开。

(三)开展决策效果的绩效和廉洁评估。涉及廉洁风险的重要决策运行一段时间后,要根据执行情况,对决策绩效评估的同时,对风险防控措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依据两方面的评估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基建权。

(一)明确和落实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责。工程项目决策必须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但项目建设的执行事宜由主管副职负责,明确项目执行各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及其职责。由纪检监察、内审机构、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成立监督委员会,充分履行监督职责。

(二)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防控。强化对“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落实情况廉洁风险的防控,重点加强对招投标和资金管理使用的监控。凡符合招投标条件的项目必须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实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建设资金须专款专用、专户管理,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分离,项目款项须经项目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审签后按有关规定支付。

(三)开展结构化全程监督。实行项目建设“阳光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按规定实时公开;单位内部纪检监察、内审机构要主动介入项目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主动协调检察、审计等机关提前介入,积极引入职工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三、采购权。

(一)规范采购范围。凡应参加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的,都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参加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或集中采购范围的, 药品、耗材、设备、试剂和其他超过一定金额或数量的物资,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集中采购;不需统一集中采购的,要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行使用、主管、监察三方人员共同参与、货比三家的采购制度。

(二)严格采购程序。医疗机构遴选本机构用药目录、审核新购药品、调整药品品种,应当由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组)组织,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从本单位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药学人员中随机抽取专家,以票决制方式确定。医疗机构组织集中采购,要严格按照编制采购计划、单位主管领导审批、专门委员会论证、制定采购文件、发布采购公告、开展资质审核、组织招标评标、签署供货合同和采购验收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无故简化或遗漏。

(三)实施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医疗机构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必须同时签订廉洁协议,或将廉洁协议载入购销合同,明确不得收、送商业贿赂,并明确约定法律责任,一旦违反协议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处理。

(四)公开采购关键环节和结果。加强对采购过程各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关键环节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采购结果,要在内网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监督。

四、人事权。

(一)干部任用。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规定,严格实施“没有岗位空缺不推荐、没有民主推荐情况不考察、没有考察情况不上会、没有任前公示不发文”和“公开选拔岗位、考察人选、拟任人选、任命文件”的“四没有、四公开”防控制度。

(二)职称评聘。严格执行职称评聘的各项法规制度,要组成职称聘任工作委员会,认真制定并公布职称聘任工作方案;公布职称申报条件,个人自主申报、单位审查资格,公示上级评审结果,按医疗机构职数择优聘任,公示聘任结果。

(三)人员招聘。医疗机构招聘人员,必须进行公开招聘。要制定公开招聘方案,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通过后,及时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依照招聘方案,组织考试、考核,经单位集体研究后,按照考试和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及时在内网公布会议纪要、招聘方案、考试情况和招聘结果。

(四)编制管理。编制外临时或聘用人员转入编制内管理的,要通过集中考试或量化打分等形式确定人选,由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结果应当及时向干部职工公开。

(五)轮岗交流。对廉洁风险比较高的岗位,定期轮岗交流。较大规模轮岗交流,要制定方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并采取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等形式进行,结果及时向干部职工公开。

(六)执业资格管理。认真落实医务人员执业管理各项规定,把医、药、护、技人员的执业要求和行为规范列为防控要点,在内网公布所有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及执业范围,防止医务人员无证或超范围执业。

五、财务权。

(一)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医疗机构所有资金必须由财务部门统一集中管理,票据管理要严格规范,严防“账外账”和“小金库”。

(二)强化重点支出监控。科学编制财务预决算,真实反映财务情况,全面落实预决算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完善基建项目、大额购置和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加强审核、审计,认真落实逐级审批制度。

(三)认真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明晰管理职责分工,财务收支、审核、审批、审计由不同岗位分管,建立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形成严密、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

(四)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大额资金支出定期开展绩效考评,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2

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规则

开展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内医、药、护、技等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筛查、自动对比、自动排序、自动公示功能,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需进一步审查的重点,实时有效遏制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一、医德医风。

(一)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教育。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纪律法制学习和教育,加强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医务人员上岗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执业资格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的必要内容。

(二)实行医患双方签署协议书制度。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

(三)改进完善医德考评制度。与日常监管和科室日常考核结果相结合,细化工作指标和考评标准,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把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直接挂钩。

(四)健全医德医风问题投诉和查处机制。畅通投诉渠道,规范线索管理,问题线索集中管理、逐件登记,定期研究、集中排查,确保群众反映的医德医风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

二、临床诊疗。要以临床路径管理为主要抓手,实现临床诊疗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控化,规范诊疗行为,防止过度医疗。

(一)增加管理病种。认真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扩大管理病种,逐步把医疗机构主要病种全部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规范路径内容。医疗机构要在卫生部印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际,进一步细化各病种临床路径,制定临床路径文本,优化诊疗流程,明确治疗药物,限定使用耗材,科学测算并严格控制单病种诊疗费用。临床路径文本经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实施。

(三)加强实施过程监控。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强化对入径标准、路径变异的监控,对出径病例进行监测、预警,不断提高路径入组率和完成率。

(四)强化实施效果评价。建立完善临床路径相关信息收集和数据报送制度,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合理用药相关指标(手术患者重点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类型、应用天数等指标,非手术患者重点是主要药物选择等指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等效率指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根据评价情况,要不断修订、完善和改进临床路径。

三、临床用药。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监控,防止不合理用药。

(一)加强药品来源监控。规范医疗机构用药来源,严禁使用非经医疗机构统一渠道采购的药品。临床急需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外的药品,执行备案采购制度。

(二)开展基本药物使用监控。对处(科)室、医师基本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比例等进行排名,对名次靠前的进行公示,鼓励医师更多地使用基本药物。

(三)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监控。重点加强抗菌药物使用量、分级管理和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的监控,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使用强度和使用率,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加强超限处方监控。对单张门诊处方(中药处方除外)设定“金额、品种、时间”三个上限,由职能处(科)室进行审核监督。

(五)实行药品“三双”监控。将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肿瘤、血液制品等药物纳入监控重点,对医疗机构单品种用药数量、金额实行“双排序、双公示、双监控”,对排位靠前的处(科)室、医师定期在院内公示。

(六)组织开展处方点评。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开展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进行内部公示,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实施教育、批评、谈话、告诫、处罚等措施;对存在不合理增长的药品,实施限购、暂停采购等措施。

四、医用耗材。

(一)来源监控。推进耗材规范化管理,严禁使用未经医疗机构统一采购的医用耗材。医疗机构自采的医用耗材,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按规定进行集中采购。对临采性强的高值植入性耗材,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严格供货渠道,积极参加以省(区、市)为单位的高值耗材集中采购。严禁处(科)室和个人自行采购。

(二)资质监控。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严格进行资质准入管理,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在医疗机构使用。

(三)使用监控。对高值耗材使用,认真履行征求患者或家属意见制度,严格使用程序,强化使用合理性审查,防范使用中的廉洁风险。

(四)重复使用监控。根据耗材编码的唯一性监控高值耗材重复使用,通过收费数量与出库数量的对比监控低值耗材重复使用。

(五)跟踪监控。对植入性高值耗材,全部建立患者档案,运用出院患者回访系统进行定期跟踪服务,为耗材的采购和使用提供技术依据,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五、医用试剂。积极建立完善试剂管理系统。

(一)采购监控。积极参加以省为单位的试剂集中采购,对医疗机构可以自采的试剂,严格执行采购规则,严禁使用未经医疗机构统一采购的试剂。

(二)出入库监控。对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的试剂,要统一验收、编码后管理,无验收或非集中采购的产品不得入库、不得付款。

(三)使用监控。强化对试剂质量和使用数量的监控,严防发生质量事故和乱收费等问题。

六、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重点防范过度检查。

(一)监控检查阳性率。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按科室、医师进行排序和公示,对低于规定标准的,进行审查。

(二)监控检查权限。严格遵守检查权限,严禁非临床医师开具检查单,严禁使用未经配置审批的大型医用设备。加强对同一名医师既开检查单又执行检查情况的监控。

(三)监控重复检查。除需要连续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外,对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同日重复检查的病例进行重点筛查,审核检查的合理性。

七、医疗收费。通过公开栏、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公示药品、医疗服务等价格信息,供患者监督。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监控,防止乱收费:

(一)监控药品、耗材加成率。将物价部门规定的药品、耗材等加成标准,与医疗机构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比对,超过规定的,及时纠正。

(二)监控超标准、超范围、重复收费。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三)监控越权收费。按照规定的科室收费权限,对越权收费问题进行审查。

(四)监控逻辑错误收费。按照住院时间、收费次数等逻辑关系,筛查诊疗、护理、吸氧等收费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审查和纠正。

(五)监控住院限额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实际,对一个时段的住院费用设定一个规定上限进行监控,筛查可能出现的收费问题。

八、统方管理。建立医疗机构统方管理制度,重点防止为商业目的统方。

(一)加强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以药房、信息中心(科)为重点,健全管理制度,严禁任何人利用任何途径和方式进行商业目的统方或为医药营销人员统方提供便利。

(二)加强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对医疗机构各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医疗机构信息的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有关药品、高值耗材使用等信息专人负责、加密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统方行为进行监控,防止为商业目的统计医师个人和临床科室有关药品、高值耗材用量信息。

(三)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医疗机构其他部门或人员如因工作原因需要了解用药和高值耗材用量的情况,应严格按照程序审批、查询,未经批准不得统方、查询。

(四)加强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备份数据信息的管理。对备份数据加密管理,防止利用备份数据统方。

上一篇:放松高中生演讲稿下一篇:服装动力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