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2024-05-31

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篇1

篇一: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近几天,我拜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旧社会中,鲁迅来到了大哥的家乡。但那里的人却很奇怪,当鲁迅一人走在路上时,路上的人都面色铁青的议论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当我读到有个女人在街上打自己的儿子,边打还边说:“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看到这,我不禁吓了一大跳,虎毒还不食子呢!况且这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么会如此残忍呢!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那天,一个人来告诉大哥说村里有一个大恶人死了,村里的几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来吃了,还说是可以壮壮胆子。直到最后,鲁迅终于明白了大哥与那些人是一伙的,目的是想吃鲁迅。才明白妹妹五岁时的死,是因为被大哥吃了,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我想:旧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残忍了,以为吃别人身上的什么就能补自己身上的什么这样一个荒唐的谣言,就去忍心去伤害自己的亲人。哎!可悲啊,可悲,旧社会实在太黑暗了。

篇二: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还担心读不懂,翻开第一页,静静地读了起来……

文章不是很长很长,分为好几篇,每一篇都是一天所写,就像是日记一样,从这个“狂人”的日记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去吃人,就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吃自己,每天都是惊险的一天,都有人惦记着要吃你,描写出了一个可怕无情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恐怖让人害怕的一群人,读来让人胆战心惊。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这个社会多么的无情和残酷,不顾亲情,什么都不顾,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

联系鲁迅先生所处在的时代背景可见当时真是的社会就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人吃人,残酷黑暗,老百姓就像那要被吃的人一样,毫无防抗之力,而那时的政府就像是吃人的人,残酷无情。生活在这样之中的人除了折磨就是站起反抗,可是国人的心早已沉睡,鲁迅先生就是用这样的文章来唤醒国人的心,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奋起发抗。

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就社会,了解了那时的社会,是我对鲁迅先生这个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篇三: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前两天,老师要我们看鲁迅的书,妈妈便给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有所谓“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制度。他半夜查看历史,见整本书都写着“吃人”二字。他最终还是相信未来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四遍还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会的可怕与可恶,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这种可怕的现象真的存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后四个字在我脑中浮现。这四个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吧?应该不只是肉体上的拯救吧?还有什么呢?心灵上的拯救?或许还有更多我不懂的……

篇四: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利用双休日,我读了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

它是一个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一开始我读的时候,没太读懂,只觉得好像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要吃人呢?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对我说,我没有理解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思,让我多读几遍,读懂为止。我又读了几遍,发现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迫害狂”。后来,爸爸对我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先生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

从“吃人”中,我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多么的可怕。

篇五: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清冷的月光下,一切竟显得那样古怪,赵贵翁那便怪的眼色;脸色铁青的孩子……

世界似乎都颠倒了,人吃人的诡计蔓延开来,没有了所谓的理……

家里人的目光同样异样,想起曾在狼子村的佃户与大哥谈“吃人”时插了一句嘴,便肯定了他们要吃人!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看似平静的一句话下实际隐匿了多少凶恶的眼睛,隐匿了多少血盆大口……

多可怕的社会,多冷血的人,“易子而食”,“食肉寝皮”见怪不怪,天经地义。

五岁的妹妹可怜可爱,却被大哥吃掉,母亲也无奈何以;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需割肉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不敢多言,吃得自然……

揭露了伪善的真面目,冠冕堂皇,令人不寒而栗。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喊,这是社会底层唯一漏出的微弱光芒,淡又明亮,照透了人的真心!

救救孩子……救救这堕落的社会……

篇六: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了《狂人日记》我思潮起伏:那个年代,真可怕!

《狂人日记》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文章以“狂人”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狂人”在回乡看望朋友时,被别人盯上想要吃掉“狂人”的事。

那个年代,真是可怕!竟有人吃人的事情出现。可这人吃人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并不注重人民的思想发展,才导致这种非人性的现象出现。思想落后的,这无非是吃了快肉罢了,这种人真是悲哀;思想不落后的,不吃人,自然也成了前者的口中餐,须时时警觉,处处小心,唯恐断送了性命,这种人一定也不是快乐的。

看看那个年代,再看看现在,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啊!

现在国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前一种悲哀的人不会在出现了。或者也不用担心被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例如:我在上学路上不用大人陪着,也不用提心吊胆,怕被别人一把抓住,去当做点心吃点;单独一个人去旅行,也不用担心由于吃人肉被别人取了性命,那种人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的。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要珍惜,努力学习,不要浪费了这幸福的时光。

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篇2

“意识流”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威亷·詹姆斯 (willian James, 1842-1910年) 在《心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 中提出的。欧美意识流的代表作品出版均在鲁迅《狂人日记》之后。鲁迅的《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法国现代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的《追忆逝水年华》于作者逝世后的1927年才出版;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Joyce, 1882-1941) 的《尤利西斯》 (Ulysses) , 于1922后出版;英国小说家维吉妮亚·吴尔芙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的《达洛威夫人》 (Mrs.Dallo way) 于1925年出版;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 (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 的《声音与愤怒》 (The Sound and the Fury) 于1929年出版等。这些意识流的代表作品出版都晚于鲁迅的《狂人日记》。可见, 鲁迅写《狂人日记》时没有读过这些作品, 没有直接受其影响。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意识流的开山之作, 其意识流叙述具有“中国味”。

一、集辐式结构:散而不乱

意识流小说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散”。意识流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思维活动, 打破现实的时空限制, 可以漫无边际地想象、推理。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不一样, 没有故事、事件、情节, 想象自由飞翔, 飘忽不定, 跳跃性大, 不求连贯。

鲁迅的《狂人日记》由前记与十三篇日记组成, 记下狂人的所见、所想, 各自独立, 没有情节, 如车轮上的十三条辐。十三篇日记虽然散, 但不乱, 仍围绕一个中心, 就是“吃人”两字, 这个中心如同十三条辐镶嵌的车轴, 可称之为“集辐式结构”。第一篇写“那赵家的狗, 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第二篇, 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周围的人, 连小孩的眼色与赵贵翁一样。想起了一个原因, “只有廿年以前, 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踹了一脚”, 得罪了古久先生。第三篇写想到女人骂孩子“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 狼子村的佃户来讲吃恶人之事。以历史为记:“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也是人, 他们要想吃我了”。这一篇把“轴心”主旨点出来了。第四、五、六、七篇, 进一步写大哥与看病的医生合伙吃人, 历史上记录吃人的事件, 吃人者的性格以及吃人者的手段, 如逼人自杀等, 决心要“劝转吃人的人”。以后第八篇至第十三篇均为“劝转”的心理活动, 先劝青年人;吃人“从来如此, 便对么?”后来又劝大哥:“吃人的人, 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 也会吃你, 一伙里面, 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 只要立刻改了, 也就人人太平”。又想到“四千年时时吃人的地方”, “我未必无意之中, 不吃了我妹妹几片肉”, 自己也不干净。最后呼吁:“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的集辐式结构是具有“中国味”的。所谓“中国味”是指创作的理念、表现手法等有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 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要了解特色, 就要作比较研究。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应推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尤利西斯》写爱尔兰都柏林的布卢姆和斯蒂芬1904年6月16日中十八小时的经历和联想, 回忆、潜意识流动。经历、场景写得少, 感想、心理活动写得多, 内容庞杂, “散”的优点是扩大描写的面, 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生活、市民的平庸与孤独、压抑的精神状态。涉及的内容有多种知识, 如《圣经》、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音乐、天文等知识, 使用了三十多种语言、方言、俚语, 有几十页无标点。内容、深层结构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要读者从散乱中拼凑一个中心, 一般读者要读懂是很困难的, 被称为“天书”, 这显然不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国人写文章强调有明确的主旨。王夫之《薑斋诗话》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 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鲁迅《狂人日记》先有入话:“某君昆仲, 今隐其名, 皆余昔日中学校时良友”。“余”为第一叙述人, 说明狂人日记有来源, 以后十三篇为狂人的意识活动, 虽散, 但不是乌合之众, 以“吃人”的主旨为帅。作品中虽然没有《左传》中君子史氏曰, 《史记》中太史公曰, 《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之类的点题的议论, 但中国读者也能看懂, 不会视为“天书”。

吴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是意识流的短篇小说, 1919年出版, 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晚一年问世。小说以墙上的斑点为线索, 从斑点的形状、颜色猜想为钉子、玟瑰花瓣、木板上的裂纹等, 再用自由联想, 时空交错, 内心独白等手法, 思绪联翩, 想到“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人为什么投生在这里”等等。斑点为发散思维之轴, 为表层结构。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为深层结构。便于中国读者理解。

二、心理时空:非理性与理性的结合

意识流手法与一般的内心独白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描写人物内心活动, 都使用联想, 内心独白, 想象等手法。不同之处是一般的内心独白, 偏于理性和逻辑性, 如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就用了长篇的内心独白, 被称为“心灵的辩证法”。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也善用内心独白。但意识流的内心独白就不一样, 主要是非理性、潜意识的, 散乱的、不连贯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里西斯》, 描写人物的思维活动是想到那里写到哪里, 变幻无常, 无逻辑性。如第十八章写摩莉的内心独白, 原文三十八页, 1608行, 分八段, 只有第四大段和第八大段末尾各加了一个句号, 其他无标点, 写的是思绪的片断, 跳跃大, 使读者摸不着头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对所爱的渥伦斯基产生绝望时的一段内心独白, 都是具逻辑性的, 容易理解的。

鲁迅《狂人日记》中有十三篇日记, 但无日期, 具体的时间也不确切, 如“今天晚上, 很好的月光”、“今天没有月光, 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晚上总是睡不了觉”、“前几天”、“早上, 我静坐了一会。一大清早, 去见大哥”“太阳也不出”。有的日记只是推理、胡思乱想, 如第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篇, 都没有时间。空间也很狭窄, 狂人被关在房间里, 一般不让出门, 出门也有陈老五陪着。对空间没有具体的场景描写。作品中大多数是狂人的思维活动。可以说, 作品写的多数是狂人的心理时空, 非理性联想。如“陈老五送进饭来, 一碗菜, 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 白而且硬, 张着嘴, 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 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 便把他兜肚连肠吐出。”从鱼的眼睛想到人的眼睛, 这不是正常人的联想。何先生为狂人看病, 狂人想:“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何先生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 就好了”。狂人的联想是养肥了, 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何先生说:“赶紧吃罢”, 指的是吃药, 狂人理解为哥哥也是“合伙吃我的人”。这些联想、内心独白不是正常人的逻辑思维, 为非理性的思维。鲁迅曾在日本仙台 (Sendai) 的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了两年, 对狂人的心理特征是了解的, 把幻想当作真实是狂人的真实特征。又如第六篇:“黑漆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突然又冒出“狮子似的凶心, 兔子似的怯弱, 狐狸的狡滑”的思绪来, 混乱, 不连贯。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意识虽然混乱, 东想西想, 从赵家狗的眼睛想到李时珍《本草纲目》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 想到历史上的“易子可食”, 吃死肉的“海乙哪”等等, 但思维也保留某些逻辑性, 如从小孩子的眼睛想到与赵贵翁一样, 推出“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又如分析吃人的办法, 一种是布满罗网, 逼人自杀, 这样“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 又偿了心愿”, 还有一种是扣上恶人或疯子的名目, “将来吃了, 不但太平无事, 怕会还有人见情”。这种描写就有“中国味”, 如果狂人一直胡思乱想, 漫无边际, 中国人是无耐心看下去的。《尤利西斯》1995年6月由萧乾与文洁若翻译出版, 印了二万册, 真正通读完的人可能不多。鲁迅的《狂人日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高中学生还是能理解的。

三、作者与叙述者:隐身又参与

作者与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者是写作的主体, 叙述者是某个作品中文本的叙述主体, 是作者虚构的讲故事本的人, 他可以是全知型的, 也可以“我”来叙述。这是限制性叙述者。鲁迅《狂人日记》有两个叙述者, 一个是前言中的“余”, “余”是狂人中学的好友。一个是日记中的“我”。“我”不知道“赵贵翁”的经历和感受, 对人只是猜想, 不是“全知全能”的。《狂人日记》中两个叙述者都是作者鲁迅虚构的代言人。

作者写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思想信念, 情感和创作的艺术观点的意图。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讲述自己写《狂人日记》等作品的原由。目的是要打破封建的“铁屋子”, 呼醒沉睡的人们。作者要表现创作意图一般采用两种手法, 一种是作者“隐身”, 把叙述者作为替身客观地叙述, 通过人物的行为、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 或借助象征、隐喻的形象来暗示。另一种是叙述者直接参与, 表现作者的评价、看法, 理念。

鲁迅的《狂人日记》基本上采取了作者“隐身”的方法, 作者“隐身”以“我”化为故事中的迫害狂的“视觉”看人、看场景, 以迫害狂的意识流进行思维。如“大门外立着一伙人, 赵贵翁和他的狗, 也在里面, 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 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 抿着嘴笑”。“陈老五劝我进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 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 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这是狂人的视角所见所感。作者还借狂人的意识流, 诉说“四千年时时吃人的地方”, 吃人的历史。象征也是作者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法, 如关狂人的房子, “黑漆漆的”, “今天全没月光, 我知道不妙”“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 月光等都有象征意义。欧美的意识流小说一般都采用作者“隐身”的方法, 即使作为全知型的叙述者, 其叙述也较为客观, 作者的意图较难觉察。

鲁迅《狂人日记》还有另一个特点, 作者参与意识比较明显, 虽然以“我”叙述, 但明显看出作者表现自己的观点。这也带有“中国味”, 作者喜欢提示、启发读者, 怕读者误解。如“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 仍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实际上是点题, 相当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之类的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坦率在说:“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 是可憎或是可笑, 那倒是不睱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在《狂人日记》中, “你们可以改了, 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救救孩子”都是作者以“曲笔”的直接参与的呼喊。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 写《狂人日记》, 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此外的准备, 一点也没有。但鲁迅敢于创新, 不邯郸学步, 学习外国的写法, 又没有忘记中国的传统, 创造出有“中国味”的意识流小说, 使人耳目一新, 对中国新文坛产生巨大的影响。

摘要: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它的出版比欧美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出版的时间都早。《狂人日记》的意识流手法具有“中国味”:集辐式结构, 散而不乱;心理时空, 非理性与理性的结合;作者与叙述者, 隐身又参与。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意识流小说

参考文献

[1]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1]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2]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2]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3]鲁迅.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3]鲁迅.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

[4]萧乾、文洁若翻译.尤利西斯.译林出版社.1995.6[4]萧乾、文洁若翻译.尤利西斯.译林出版社.1995.6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 篇3

在《狂人日记》中,我看到了一群凶恶而残忍的人,他们以人肉为食,生吃、生煎,只要是人肉,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去食用。甚至有些人无意闯入他们的领地,他们都会蛮横无理地抓来然后残忍杀害,挖出他们的心脏,竟油煎后有味地食用起来。更离谱的是,他们还为自己的种种暴行找一系列的理由,他们扬言吃了别人的心脏可以壮胆?在他们面前别人的生命竟如野草一般渺小,可以随意践踏,简直是太可怕了!在《孔乙己》中,我看到了一个堕落的书生,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地体无完肤,明明他应该考取功名,却沦落到以偷盗为生……通过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在那个环境下民众的愚昧无知,而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笔杆子在呐喊,他想喊醒当时的政府,他想喊醒当时的中国民众,他想喊醒当时的有志青年,他想喊醒中国这条沉睡中的“巨龙”……

鲁迅狂人日记优秀学生读后感 篇4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

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 篇5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鲁迅的《狂人日记》读书心得 篇6

狂人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表达了时代的反思和叛逆之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我”不仅是狂人本身,也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中国人,封建纲常名教毒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在传统势力支配下的社会,那些首先说出历史真理的先驱者,常常被诬为狂人或疯子。狂人的言行导引着读者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相,让读者反思这一制度对“人”的毒害,对人性的压榨和逼迫。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是对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鲁迅《狂人日记》读书报告 篇7

写在前面:

(《狂人日记》出自课本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一目中,位于书本101面中部位置。)

正文:

记得高中的时候,在老师的介绍下有幸拜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读罢深有感触,鲁迅让自己深入一群狂想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急于强烈表达的内容:在这个“礼教吃人”的时代,人心早已被腐蚀到麻木不仁,要想摆脱这种境地,必须摒弃这种令人唾弃的“吃人”丑态。

在《狂人日记》中,“吃人”一词在文中频繁地出现。文中的人物形象也都是“吃人”队伍中的成员,他们面目狰狞,穷凶极恶:孩子、路人、赵贵翁、打儿子的女人等等,他们的行为举止,性格特点都十分怪异,就好比是一头又一头疯狂无知的野兽,他们真的感觉要把“我”完全地生吞活剥。即使他们之中有的人认为“吃人”是理所当然的,而有的人却认为不应该吃但是还是得吃,只不过他们仍然是一群“吃人”的人,他们一心想要将我“吃”的一点不剩,可却还是放不下那一张张伪善的面具,他们想要将我逼上绝路,然后,就好像“海乙那”嚼死肉那样将我嚼干,而“我”的亲兄弟竟也参与到这恶心的“吃人”行列中,也许,“我”也不是一定没有“吃”过人。

这篇小说用极其犀利的笔调深刻地控诉了近现代封建社会的种种腐败和堕落。以一个狂人的眼光发疯似得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直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在当时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仅仅只存留一颗戒备的心,毫无关爱,毫无友谊。他们根本不懂应该要去团结起来,在他们眼里,只有头顶那片乌云满布的天空,拨云移雾之后,没准可能就能看见一束束阳光,可他们并没有。他们就是一群这样的人,可悲,可怜„„他们只是被动的在那片无光的世界里渐渐沦为自私自利之徒。他们不会相信自己,更不会相信别人,因而这一群人就是在无休止地堕入深渊,跌入地狱。不管“狂人”如何地呼喊,还是唤不回他们千疮百孔的灵魂。最后也不过是落个疯癫到无人理睬的地步,他们心里想的,可能就是如何把那些人“吃掉”罢了。

故事用“救救孩子„„”四个字作为结尾,末尾的那个省略号让整部小说意蕴绵长,经久不息。这几个字表达出的是“我”内心极度无助的呼声,是在那个黑暗世界里乞求挣脱的良知,是保留在心里的对国家前途的殷殷期望。那群本可以自由自在,在没有忧愁、苦闷的环境下跳跃舞蹈的娃子们,原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回想,可如今却还是加入了那万恶的“吃人”的队伍中,也逐渐变得冰冷、默然、没有一丝人情味儿,而那些被“吃人”这个恶习摧残得一塌糊涂的灵魂再也没法涤净,永远没法重回先前的纯净透明。

《狂人日记》,一次对自由的深情流露,一种由内及外的大爆发。鲁迅的笔尖铿锵有力,写出一股响彻云霄的声音,在那个肮脏、丑态百出的旧社会,唤醒了一直沉睡着的麻木人民群众,成就了一个国家的自我觉醒!

《狂人日记》,称得上是一篇让人叹为观止,直指人性最残破之处的小说。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面孔在夜空中嚎鸣,漠然,还是无知?愚昧,还是残腐?抑或都是!我一直保留着这份信念,一直坚信这里的每个字句,每个标点,都是用那些用无数惨痛换来的鲜血,一点一点写成的。

在鲁迅的笔下,狂人通过疯狂的行为来反抗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而鲁迅则用他犀利的文字拯救垂危的心灵,拯救垂危的民族。鲁迅先生的声声呐喊,惊心动魄,直指人心!

常常,先生乏了,就在那无边的暗夜下,点燃一支雪茄。在那片可怕的黑暗中,先生甘心点燃自己,为祖国、为民族带去光芒„„也许,那个浑浊的时代不复存在,但先生的光芒却经久不息„„

鲁迅之前,无一鲁迅,唯望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启蒙运动 篇8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启蒙运动

张娇

中文101班 10321008

----

内容摘要

《狂人日记》作为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不仅把启蒙主题和白话现代小说形式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揭露了封建主义文化的“吃人”本质。鲁迅通过狂人眼中的世界,最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史无前例的对封建制度和礼教进行揭露和批判。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启蒙的杰出代表,震撼了人们的灵魂,引人深思,并且唤醒了沉睡的人们,走向光明。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仁义道德

救救孩子

启蒙

跟着“狂人”

走向光明去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启蒙运动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鲁迅在书的序言中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它不仅把启蒙主题和白话现代小说形式结合在一起,而且还直截了当地揭露了封建主义文化的“吃人”本质。

(一)“仁义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的吃人本质

鲁迅用了13节日记,通过对狗看“我”的眼光,家人、外人看“我”的眼光,“没有年代”的历史,“仁义道德”虚伪背后的“吃人”,揭示出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1、作品前面的序言中,鲁迅就有提到说狂人得的是“迫害狂”,语无伦次,并且多荒唐之言。文中说:“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2、鲁迅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了吃人的普遍性, 然后通过狂人的奇怪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和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文中说: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文中一直出现另一个人物,就是狂人的哥哥。从狂人的家庭来看,作者看到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就是家族制度的罪恶。“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在作品的最后,描写了一段狂人自我反省的过程,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了更高的层次,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的人。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这里的这个“我”不仅仅是狂人本身,而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所有的“中国人”。

3、作品的最后,鲁迅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批判达到了最高的层次。狂人的形象,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会越孤立。“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狂人”是悲哀的,他的命运也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的人的悲哀。

(二)“救救孩子”五四启蒙运动的范本

作品给我们最大的印象,便是最后一篇日记里,鲁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1、“救救孩子” 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他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所以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大部分受到了封建思想的侵害,总会有意的无意的去迫害别人,就是所谓的“吃人”,作者希望未来是光明的,希望有人可以改变当时的黑暗社会,所以寄希望于孩子,救出那些还没别侵害的人,改造社会。

2、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薄伽丘的《十日谈》分别是中西启蒙运动差别的标志,与《十日谈》回到自然的真理不同,《狂人日记》是背叛原有的礼教。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尖锐的批判性,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因此,《狂人日记》成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狂人日记》对于启蒙运动而言,它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3、鲁迅整篇作品,都写的是狂人的狂态。但实际上,每一笔,都引导着作者读者思考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我们人生的真谛。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他象征着整个五四时代的先驱者们,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正因为如此,它成了启蒙文学的杰出代表。

(三)跟着“狂人” 追求未来

鲁迅,作为中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与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人相比,更高一步。他的杂文,更提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风格。他的作品创作,有着自己深刻的观察,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又有飘逸幽默的气氛。当别的先驱们只见到局部的时候,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人们都在努力的掌握现实的时候,他已经把握了古今与未来,全面的了解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他的作品,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情怀,辐射出了震撼着这个民族灵魂的力量。鲁迅在观察和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广大民众生存的状态、前途与命运,放在最前面,而得出引人深思的结论。正因为这样,他的《狂人日记》才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狂人日记》,指引着启蒙运动的前进方向。同样,呼吁着那个时代的人们,救救孩子,追求未来。鲁迅先生的声音在那个充满恶臭、血腥味的封建社会,唤起了沉睡的人,唤醒了整个国家,唤醒了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现代性 篇9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虽受到果戈理小说《疯人日记》的启发和影响,但后者却青出于蓝。二者虽都描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然而后者无论在主题思想还是表现方法上都与前者有着质的区别。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于195月15日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随即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从《狂人日记》主题的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语言的现代性、以及意识流、象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来探析这篇小说的现代性。

一、主题的现代性――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正是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狂人日记》正是诞生于这一历史洪流中,小说以日记体形式描写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作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点出这篇小说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①

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至20世纪上半叶封建思想虽然腐朽不堪却仍然根深蒂固。封建的伦理道德仍然束缚着人们,广大民众仍是麻木不仁,并未想过改变自身以及社会的状况。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可见反对封建思想、启蒙民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作者对于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批判并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切中本质、振聋发聩的。“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小说通过狂人的幻觉刻画了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到处可见的“白厉厉的牙齿”,无情地撕去封建家族表面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本质。

鲁迅1925年在《灯下漫笔》中痛切地指出:“大小无数次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女人和小儿。”②其后的小说,在“仁义道德吃人”这一思想的各个层面深入开掘和具象化。《孔乙己》、《白光》控诉了封建教育观念、科举制度的残毒贻害知识分子的罪恶;《阿Q正传》暴露了封建正统观、等级观吞噬国民灵魂的罪恶;《祝福》控诉了封建节烈观毁灭善良劳动妇女的罪恶;《药》表现了统治阶级及其爪牙对革命者的迫害、对普通民众的欺诈等等。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封建营垒的一次总体性猛轰,那么其后的作品则是对各个明碉暗堡的重点性爆破。

同时小说中也体现了深刻的忏悔意识。“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四千年来时时的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可见狂人并没有将自己与吃人的罪责完全撇开,他意识到自己也是有罪的,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成了吃人的人,也不能完全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的身上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忏悔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自我忏悔的体现,因此小说中的这一层主题思想较之于前者更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性。

二、语言的现代性――白话文的大胆尝试

白话文即古代市井白话,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就是用白话文写作的,但是直至晚清以前,白话文始终只是作为一种市井语言,难登大雅之堂。晚清国门洞开,随着而来的除了坚船利炮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对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

《新青年》一九一五年九月中在上海开始出版的时候,以苏曼殊为代表的的创作小说,以刘半农为代表的翻译小说,都是用文言写作的。第二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作品也只有胡适的小说和诗歌是白话,但是影响甚微。然而在《新青年》上发表创作的并不多,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创作的白话小说。③虽然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极力主张废除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认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此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理论的大肆倡导,并未能直接促成当时白话文创作兴起和繁盛的局面。尽管胡适等人做过尝试,但是效果甚微,直至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才对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到了显著作用。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白话的运用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之深,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足见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力,也为白话文的使用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写作手法的现代性――意识流、象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电影和小说中经常运用的手法,其表现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在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狂人由赵贵翁联想到二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簿子,二者并没有逻辑上的直接关系,思想跳跃性极大;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里没有明显的情节,先是交代了时间“不知是日是夜”,然后写到听觉感受“招架的狗又叫了起来”,接着思维一转,“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句是狂人主观上的感受,更加抽象、模糊;“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在这几处,故事的跳跃性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在狂人的意识中,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二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簿子,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纷繁的时间切换,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把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斑斑血泪凝缩在人物奇特的感受之中。

小说主人公为狂人,这实际上是象征手法的运用。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虽然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人深省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小说主人公形象为狂人,可谓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他象征着那些已经觉醒、敢言敢为却不被民众所理解的先驱和勇士。历史上的改革者、先知先觉者常常不被人们理解,甚至被视为疯子,如李贽、孙中山等。取狂人这一形象使得文章反封建、反传统意识进一步深化,且在以往的文学中,类似的形象并不多见,可见作者的创造性与现代性。④

其次,小说当中也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象征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了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而狂人将这一“簿子”“踹了一脚”,则象征着狂人敢于反抗传统,把帝王将相的历史踩在脚下,有力地歌颂了狂人的判逆精神。又如狂人在“劝转”失败之后遭到反动势力围攻的那一段描写,既象征了反动派对进步力量日益加紧的迫害,又象征了反封猛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狂人在最后喊出的“救救孩子”,则象征了正在斗争的这一代人对于新生力量的爱护和培养。这些都扣住了狂人的特点,深切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另外,《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有着现代性质的。再如小说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纵观中国传统文学,人物出场时一般都会介绍其生平、来历,而小说中对于“我”并没有此类的交代,这也是典型的现代派写法。

此外,小说中序言使用文言文,与日记中使用的白话文形成鲜明对照,运用了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序文的叙述者“余”通过一系列行为来证明、强调狂人事件的真实性: “偶闻其一大病”,因为仅是“偶闻”,还是难以断定这一消息的可信与否。“适归故乡”,则“迂道往访”,得到其兄长的确认:“病者其弟”,并“出示日记二册”为证。叙述者“持归阅一过”,发现“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接着叙述者又验证了日记的真伪:日记”“亦不著日月”,且“间亦有略具联络者”。虽然是日记,但不写日月;日记有两册,但其中语句连贯通顺的却很少,可知实乃狂人所做。“惟墨色字体不一”,可知“非一时书”,也非他人杜撰。“余”如此详细且近于繁琐地考证,无非是要造成读者信其所讲为真的结果。但在小说正文中,狂人对吃人真相的发现、“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我也曾吃过人”的自我怀疑和忏悔精神,又使得读者对狂人疯狂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形成反讽的效果。双重视角的巧妙运用给读者造成了更加深刻的震撼,这样的写作手法也颇具有现代意识。

四、结语

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 篇10

目 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前言...........................................................3 1 时代背景及作品的相似之处.....................................3 1.1 时代背景....................................................3 1.2 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5 2 两部作品在主题思想上的不同之处...............................5 2.1 人物形象内涵的不同............................................5 2.2 作者批判的深度不同............................................7 2.3 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不同........................................8 2.4 文学语言的风格特色不同........................................9 2.4.1写实与象征.................................................9 2.4.2讽刺艺术..................................................10 3 个人对两部作品的评价........................................11 结语..........................................................12 参考文献......................................................14 后 记........................................................15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1834年的俄国和1918年的中国,分别诞生了两部名字相同、文体相同、风格相同的作品——《狂人日记》。由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前,中国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后,因此,自鲁迅的《狂人日记》问世之日起,关于两部小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研究就从未终止过。诚然,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是直接的,但鲁迅的同名小说并非就是对俄国前辈的“克隆”,而是在借鉴和模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将外来养分有机地融化在自己的创新之中。基于二者是模仿还是借鉴,是类同还是发展,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结合两位不同国度的作家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以人物形象内涵、作者批判的深度以及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文学语言的风格特色等为切入点,来分析两篇小说在主题思想上的异同,从而廓清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所处时代的文学所作的不同贡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鲁迅 果戈理 狂人日记 主题思想 比较

Abstract: 1834,the Russian writer Gogol created a novel named A Madman’s Diary.1918, the Chinese writer LuXun also wrote a novel with the same name.Because of Gogol’s novel being publised before LuXun’s, so the controversy on who influenced who has not stopped until now, since LuXun’s novel was published.Of course,the impact of Gogol on LuXun was direct,but LuXun’s novel was not a clone of the Russian writer.It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Taking”,taking what was useful in its own creation.Basing on whether they imitating or using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will attemp to make an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in ideas of the two novels ,combining with backgrounds、figures、the depth of criticising、the style of literature languages and so on.Then,it will help us to make out the contributions what they have done to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ir status.Keywords: LuXun

Gogol

A Madman’s Diary

main idea

comparison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前言

1918年5月,鲁迅先生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众所周知,早在1834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就发表了同名短篇小说。果戈理的这篇小说对鲁迅先生的启发和影响自不待言。且不说二者在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上的渊源如何,单是果戈理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就十分推崇。因为鲁迅先生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第一位提到的俄国作家就是果戈理,他说:“俄罗斯十九世纪初叶,文事渐新,渐乃独立,实本三士:曰普式庚、曰来尔孟多夫、曰鄂戈里。前二者以诗名世,均受影响于裴伦;唯鄂戈里以描绘社会人生之黑暗著名,与二人异趣,不属此焉。”[1]由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前,中国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后,因此,自鲁迅的《狂人日记》问世之日起,关于两部小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研究就从未终止过。当两篇同名作先后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便自然不自然地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或相提并论,或一分高下。虽然,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在题目、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上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甚至在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是他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过的:“这是窃得别国的火来,煮自己的肉”,并曾指出:“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以为采用便是投降,那是他们将‘采用’与‘模仿’混为一谈了。”[2]但是二者在主题思想及内容的深度上都有着某些本质的区别。我们所要做的比较文学研究,不仅需要看出作品的相同相似之处,还要看出其相同中的不同、相似中的差异来。因此,从比较文学这个角度,我将从鲁迅、果戈理创作《狂人日记》的时代背景及两篇作品的相似之处、人物形象内涵、作者批判的深度以及两个不同民族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文学语言的风格特色等方面,来阐释这两部作品在主题思想上的不同,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时代背景及作品的相似之处

1.1 时代背景

19世纪初期的俄国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社会现实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是令人窒息的专制统治,同样有新生的进步力量在黑暗中涌动。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写于1834 年,即俄国贵族革命期间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时代,沙皇尼古拉残酷地镇压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他的《狂人日记》正是这种增长不已的时代愤怒情绪的表现。小说的主人公波普里希钦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职员,在沙俄帝制等级森严的制度下,收人菲薄,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一贫如洗,身份与仆人差不多。但波普里希钦毕竟是一个“人”,他有着“人” 对美好事物刻意追求的愿望——企图得到部长家的小姐莎菲的垂青,但严酷的现实对他这种想入非非的念头却进行了无情的教训。波普里希钦终于明白“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却让侍从官或者将军霸占了”,他终于看透了人生,可是他被逼疯了。在受尽侮辱和折磨之后,波普里希钦最后痛苦地喊出“ 妈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他安身立足的地方!大家都在迫害他。”这种痛苦的呼喊,非常真切地传达出了那个时代的小人物对于不公平社会关系的愤怒抗议,强烈地控诉了沙俄官僚等级制度的罪恶现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道主义倾向。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 年5 月的《新青年》上,恰好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当时,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严酷地统治着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封建文化仍然在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封建礼教也继续在残害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肉体,“ 吃人”的现象屡屡发生,面对这种特定时代环境里的社会现象,以启蒙民族思想为己任,以改变国人的精神为职责的民族作家鲁迅愤然而起,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和饱蘸愤怒感情的笔墨,在他所写的《狂人日记》中描绘了一幅“非人的生活” 图画,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并推测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进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号召人们觉醒起来,拯救下一代。表现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进思想。体现了一个人民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鲜明的人民性。《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而果戈理一向主张艺术要反映生活的真实,并以 “极度忠于生活”的手法,辛辣地嘲讽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种种丑恶,特别是揭露了俄国官僚和农奴主这两类反面典型,表达了人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愿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鲁迅之所以重视果戈理的作品,主要在于它那惊人的写实力量。而这种写实,同样可以映照出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的社会面貌,可以拿来作为同封建统治者作斗争的武器,为现实斗争服务。这就是鲁迅写作《狂人日记》的缘起。

由此可见,鲁迅与果戈理虽然是相隔八十多年的两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但是他们创作上的出发点以及创作方法却表现了很大的类似性。这种类似性,正是由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世纪初叶的中国同沙皇统治的俄国有着某种相类似的地方。在这两个地域有别,但性质相同的国度里,到处皆充满着专制、损伤和惨无人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道的迫害,一样都是封建帝国的统治。而果戈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深刻地揭露俄国社会人生的黑暗,反映和表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由此而产生的《狂人日记》,即利用狂人的昏热之语,义愤填膺地谴责了沙俄专制下那残杀并戕害个性的社会关系。这样的作品不仅对唤醒俄国人民富有现实的意义,也对世纪初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的中国人民同样富有启发意义,因而,常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志向自励的鲁迅在作《摩罗诗力说》时就注意到了“对于自己的人民” 像“对于俄国一样重要”的果戈理及其作品。1.2 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

鲁迅、果戈理的《狂人日记》首先在题目上即是同名,而体裁上均采用日记形式。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共有9则,基本上都有清晰的日期记载;鲁迅的《狂人日记》有13则,每则没有日期,此外还有一篇“前记”式的文字。两者相比的独特之处在于,鲁迅的“前记”式文字与小说的正文相比,更深刻地对比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艰难和反“吃人”礼教的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从题材的获得来看,前者也受到后者的启发。特别是在表现技巧上极为相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狂人,都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形象。就其本质而言,他们非但不是狂人,反而正是不同程度上的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典型;其次,两篇小说都采用了借狗喻人的手法。出现在两篇小说里的狗,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狗,而是人格化了的狗,亦即影射封建统治者所豢养的奴才;最后,在两篇小说的结尾,都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给人深刻的反思。两部作品在主题思想上的不同之处

尽管鲁迅、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体裁、形式、构思和表现方法上,有这样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但鲁迅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借鉴罢了,就主题思想以及人物内涵等方面而言,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物形象内涵;第二,作者批判的深度;第三,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第四,作品的文学语言风格。

2.1 人物形象内涵的不同

两个狂人貌似神殊,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艺术典型——小人物与先觉者。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典型,是一个小小的九品文官,因为官职卑微而没有权利爱其上司的女儿,所以忧郁致狂,他的狂,缘自官场上的大人物对他的轻蔑。他们认为他根本就没有资格与高贵的小姐恋爱,癞蛤蟆居然想吃天鹅肉!狂人当然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便对那个以官衔、权势和金钱为转移的黑暗社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迸发出不平之鸣:“我想知道我为什么是个九等文官?为什么恰巧非是个九等文官不可?”他愤怒地控诉说:“这一大批人,他们做官的父亲们,这一大批吹牛拍马、趋炎附势的人,老说自己是爱国分子,其实他们要的就是地租,地租!为了钱,他们甘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心出卖父亲、母亲、上帝,这些爱慕虚荣的家伙,出卖基督的人。”[3]可是,他只是一个沙皇制度的揭露者,却毫无推翻沙皇社会的意思。而且,作为主人公的狂人,其理想却是当上西班牙皇帝,是一个失败了的个人主义英雄。他的理想遭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极端蔑视和无情践踏,以至最后落得了极为悲惨的下场。从日记中可以看出, 伊凡诺维奇开始也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和他所讨厌的那些官僚一样, 讨好上司, 因为他也懂得这是在官场生存的法则。他苟且地生活,为了保住他自认为尊贵的官位。每天受到上司的欺辱, 甚至连仆人都看不起他, 这样的生活让他痛苦而压抑,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忍受下来了。对于升官、对于爱情, 他还保留着一丝希望。最后当他发现他所尊敬的部长不过也是一个虚伪的官僚, 他所爱慕的小姐也是如此势利而虚荣, 毫无希望的现实生活让他绝望,所以导致了他的疯狂,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 他的症状可以称之为“妄想症”。作者用这个小官吏的眼睛展示了俄国官僚的腐朽、虚伪、丑恶的生活, 痛苦地描写了小人物的悲哀。如果说, 伊凡诺维奇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所属的那个所谓的贵族阶级已经走向腐朽、堕落, 那他拼命想挤入这样的生活而不得后的疯狂,就是一种真正的病理上的疯狂。所以, 伊凡诺维奇不过是一个乞乞可怜的小人物, 他对于不公正的专制制度虽然憎恨, 对于虚伪的上司虽然厌恶, 但他绝没有大胆揭露这种不公正的命运的勇气。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虽然也被诬蔑为疯子,其实是一位反封建的战士,是一位“五四”运动前夜黑暗大牢里率先觉醒的叛逆者形象。这里的所谓“狂”,是别有含义的。在“五四”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狂涛”、“狂飘”,象征革命的大风暴。“狂”,当然就是象征革命。例如,革命领袖毛泽东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国际

[4]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离经叛道之人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鲁迅笔下的狂人,是被封建制度迫害而发狂,是“官逼民反”。他向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对家族制度和吃人的礼教作了全盘的否定和彻底地批判。狂人毫无遮掩地揭露说:“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都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5]用“吃人”两个字来概括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这是何等尖锐有力!何等深刻彻底!鲁迅的狂人具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直言无忌,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魄,对封建礼教来了一次大扫荡,对封建统治者的反动嘴脸进行了尽情的揭露。揭露他们伪善,耍两面派,“话中全是毒,笑里全是刀”。[6]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装满着吃人的意思”,[6]他们“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以便“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6]一旦吃人的阴谋败露,他们就以“从来如此”诡辩,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狂人当即反驳:“从来如此,就对吗?[6] 这个强烈质问,力重千钧,给荒谬绝伦的封建旧传统以致命地一击!鲁迅的狂人不仅是旧制度的叛逆者,而且是未来社会的预言家。他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个新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社会理想,为中国和人类的前途发出了热烈的呼吁和期待,像轰雷掣电,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意味着作品主人公所憧憬的未来社会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彻底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一种崭新社会。正像鲁迅在《故乡》中所向往的“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是一道火光,照亮了人们理想的前程!这种新的社会理想的提出,是革命彻底性的一个标尺,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新时代才可能有的。尽管当时还有点朦胧,却是中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跨越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信号。2.2 作者批判的深度不同

两位作家对各自作品的批判,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

果戈理和鲁迅都是具有深邃洞察力的思想家, 他们都认识到了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劣根性。批判国民性, 成为他们小说中重要的主题, 两篇《狂人日记》中都涉及到这一主题, 但他们却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批判角度。暴露沙俄社会地位和金钱至上的腐朽制度, 使果戈理的小说展示了社会批判的深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格的深刻剖析和批判, 使鲁迅的这篇小说显示了文化批判的力量。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取材于真实的事实, 作者利用这些素材赋予了小说深刻而严肃的社会意义。果戈理在小说中这样说道:“这一大批人, 他们做官的父亲们, 这一大批吹牛拍马, 趋炎附势的人, 老说自己是爱国分子: 其实他们要的是地租、地租!”这段狂人疯狂之后的内心独白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上种种不公正的现象与丑恶的人性都是源于不合理的封建农奴制度。俄国批评家库利科夫斯基曾说:“最丰富、最具天赋的民族心理在缺乏健康的社会舆论的条件下,在农奴制这样有害制度统治之下, 在生活空虚和庸俗以及‘可怕的缺乏光明的情况下’, 也会变坏, 变得一文不值。果戈理感觉到了这一点, 以自己的方式理解[7]了这一点。”对于俄国社会现实的揭露, 果戈理比同时期的人表现得更深切, 他并不直接地宣泄这种愤慨, 在他的小说中你有时会感到可笑, 但通常是“含泪的笑”。在《狂人日记》中, 作者虚构了狂人与狗通信的荒唐情节, 通过狗的眼睛来指责这个社会的不公:“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都被将军和侍从官霸占去了,有时找到了一点点可怜的值钱的东西, 满以为唾手可得, 但立刻又为将军、侍从官们抢走。”狂人这种不可节制的狂妄言行, 淋漓尽致地抨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对于果戈理的这种批判艺术, 赫尔岑也十分赞赏:“在他之前, 从来没有人给读者上过这么全面的关于俄国官吏的病理解剖课。他

[8]嘴角挂着微笑, 无情地探索着肮脏凶狠的官吏内心最隐蔽的角落。”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更注重从文化层面去剖析中国人的国民性。小说中, 与狂人相对的是一大批庸众, 如哥哥、赵贵翁、陈

五、母亲等, 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传统文化中的仁义道德养成了他们麻木、冷漠、自大的病态人格。狂人从四千年的历史中看到“吃人”二字, 正是揭露了封建文化的本质。同时, 狂人也清醒地意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识到,这些吃人的人, 都是他的亲人邻里, 而他自己又未必没有在无意中吃过几片妹子的肉, 又何尝不是混在这四千年来狂人超前的时代意识, 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 他自己已经不能逃开吃人的命运, 所以他要 “救救孩子”, 而后面那一串“问号”饱含了狂人的希望, 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恐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设计了两套话语系统, 一套是小说前用文言写成的序言, 一套是用狂人用白话写成的日记。在常人看来, 狂人的日记不过是他疯颠后的胡言乱语, 但实际上, 白话代表的是进步的思想和少数人的真理, 而文言的序言中提到狂人最后终于治愈, 到别地候补去了。文言象征的是中国人传统的理想和被统治阶级改造过的儒家文化, 在庸众的盲目维护下, 这种传统就像一座“铁屋子”, 让民众沉睡, 让一切新的思想窒息。所以狂人终究敌不过这几千年的强大力量, 回到他所反抗的“铁屋子”里去了。这正印证了后来鲁迅在《两地书》中的一段话:“这一类人物的命运, 在现在—— 也许虽在将来—— 是要救群众, 而反被群众所迫害, 终于

[9]成了单身, 愤激之余, 一转而仇视一切, 无论对谁都开枪, 自己也归于毁灭。”这实际上是对于 “先觉者”命运的概括, 或是被毁灭, 或是回到历史的旧纸堆, 庸众是永远的胜利者。

2.3 作家各自的思想境界不同

果戈理、鲁迅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境界也有很大的差异——改良者与革命家。同时,从小说的结尾处“救救孩子”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在可怜哀鸣;一个在战斗呐喊。

尽管在两部《狂人日记》中, 都可以读出暴露和批判的锋芒, 但从两个狂人代表的不同涵义中, 我们触及到两个伟大作家灵魂深处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不同选择。果戈理作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的创作曾使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世界性的声誉。但是, 果戈理资产阶级贵族的身份使他始终无法超越阶级的局限, 对于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批判, 他始终是以一个改良家的姿态去审视而永远不是一个革命者。而鲁迅对于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持一种彻底批判的态度,《狂人日记》就是一篇讨伐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所以, 我们将果戈理称之为改良者, 而将鲁迅称之为革命家。这里的“革命”与意识形态无关, 它是在鲁迅的文学创作和人生过程中始终显示的一种破坏与怀疑的品质。在《狂人日记》中, 我们就能感受到改良家与革命家的不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虽然描写了伊凡诺维奇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 找不到生存的空间, 爱的权力也被剥夺, 最后终于在无止境的折磨中疯狂了。虽然对于小人物的悲剧表现得深切, 对于黑暗社会的批判也很有力度, 但果戈理仍然在悲剧中穿插着喜剧的因素, 始终“有天才的笑在飞翔”。而且作品中塑造的这个狂人, 虽然看到了造成他不公平命运的根源, 但却并不愿打破这种制度, 他理想的改革方式是自己能成为更大的权力者—— 西班牙国王, 来惩治那些曾经看不起他, 侮辱过他的人, 他虽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声音, 但他渴求的解救只是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希望建立一个更公正的官吏制度。文中最后一段说:“知不知道在阿尔及利亚知事的鼻子下面长着一个瘤? ”在这里, 作者的寓意就是要揭除俄国官吏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在他晚年的《与友人书简选》中更清楚地表达了他想要改革俄国吏制制度的理想, 他希望加强官吏们的心灵改造和道德修养, 健全俄国的吏制制度, 使俄国沿着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道路前进。然而, 在鲁迅的作品中, 虽然偶尔夹杂着幽默的讽刺, 但这些幽默却难以让我们发笑, 反而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感。更重要的是,“在鲁迅的作品中, 悲剧不是针对某个故事或是某个人的, 他的悲剧是无处不在的悲凉、漂泊、荒芜与孤独, 他的文字是用痛苦的心灵铸成的。”[10]《狂人日记》中, 狂人以个人的力量对抗的是整个中国四千年的传统文化, 对抗的是仍在沉睡的大多数国民, 所以任他怎样的呐喊, 但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感还是深深地笼罩着他, 终于这个“精神界的战士”也被训诫成为庸众。这个作品的批判力量就在于此, 传统的强大力量扼杀了一切的新生, 狂人最终的妥协使人感到反抗的必要。所以, 鲁迅终其一生都是在呼唤具有破坏力的斗士, 在他早期的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极力推崇“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抗俗”的摩罗诗人, 而狂人就是这些摩罗诗人的直接后代。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鲁迅自己说:“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所以, 他的文笔一直被认为是尖酸、刻薄的, 而这也正显示了一个革命家的品质。严家炎先生对这篇小说的战斗性作了很好的总结:“所谓家族制度, 也就是封建宗法制度。这就是说, 这篇小说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礼教, 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所谓‘吃人’, 这里既包括封建社会中真吃人肉的野蛮现象, 更泛指反动统治阶级利用他们的整个上层建筑来麻醉、残害被压迫者的无数惨痛事实。”[11]一个旨在改良, 一个旨在破坏, 这就是改良者与革命家的不同。2.4 文学语言的风格特色不同

正因为主题命意不同,作者的思想高度不同,两篇《狂人日记》在文学语言风格上也存在差别。2.4.1写实与象征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虽然穿插了狗用人的语言谈话、用人的文字写信、议论人的问题等这些怪诞的情节,但是就整篇作品来看,它具体描绘出九等文官波普里希钦由精神失常到成为一个疯子的过程以及他发疯的客观原因。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的某些格式时,并不停留于运用果戈理单纯写实的手法。鲁迅的《狂人日记》表面看来是现实主义的, 写狂人的心理特征似乎就像医生们看到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一模一样,其实这个狂人形象只是一个象征, 正如上文所说那样。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运用象征手法和双关语。这篇小说的主旨是揭露封建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因此小说举了大量的“吃人” 事例:狼子村的“大恶人” 被吃, 易牙杀子给桀吃, 妹子被大哥吃等等, 用吃人来象征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残酷和罪恶。吃人的世界使狂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人“感到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 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 这是鲁迅对阴沉沉的黑暗社会的象征性描绘。小说在环境的创造之中可说是贯串了象征手法。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是有非常具体的生活环境的, 即沙俄政府机关的办公室。鲁迅的《狂人日记》却没有提供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 只提供了一个用夜、月光、狗吠等渲染而成的沉寂、阴冷、恐怖的虚境。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是一个概括抽象的带有浓重象征意味的社会背景, 即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背景。全文共13则日记, 从表面看都是错杂无伦次的狂言疯语, 但透过象征手法和语言的双关意义, 就可以看到一个先觉者、反封建战士的精神风貌。比如“日记”第一则, 从表而看似乎语言混乱, 没有什么意义。但把“月光” 看作是光明的象征;“狗”就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从“发昏”到“ 精神分外爽快” 看作是从不觉悟到觉悟;“ 三十年” 只是虚数, 那么这一则的寓意就可理解为:今天我觉悟了, 终于看到了光明, 很是高兴。这才知道过去的许多年是糊里糊涂过去的。但对黑暗势力, 还必须十分警惕。那些走狗的眼睛, 不是还在注视着我吗?我警惕得有理。又比如第6则的寓意就是指封建统治者的凶残、怯弱和狡猾。愈到后面几则, 寓意愈清楚。小说在细节描写中也采用象征手法:街上打孩子的那个女人, 狂人的大哥等, 被象征为封建流毒的受害者和帮凶;把古旧先生的陈年流水簿踹了一脚, 象征对封建传统礼教的反抗。双关语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如狂人所说的“ 吃人” , 从表面上看, 说的是吃人的肉体, 实际上是揭露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对人的精神毒害和扼杀。又如“ 他话中全是毒, 笑中全是刀” , 表面上看,好像是指街上的女人和狼子村那一群吃人的人,实际上也是含义双关, 指的是四千年来的反动统治阶级。鲁迅所用的创作方法是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浪漫主义, 然而从本质上看,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从历史到现实, 都是中国的; 狂人及其周围人物的心态, 也是中国人的心态;作品使用的语言是接近当时中国人口语的自话文。所以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民族化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新形式。茅盾在《呐喊》出版以后不久就指出“ 这奇文中的冷隽的句子, 挺峭的文调, 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 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 便构成了

[12]异样的风格, 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鲁迅《狂人日记》的独特风格。2.4.2讽刺艺术

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史册上,果戈理是一位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家。这位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不仅继承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且以自己杰出的文学成就为俄罗斯文学开辟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时期——果戈理时期。谈及果戈理的艺术成就,人们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那卓越的讽刺艺术。这种具有民族传统的艺术手段,正是在果戈理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也正是天才的讽刺艺术才使果戈理成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史册上,鲁迅也是一位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家。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以其强烈的叛逆精神、丰硕的文学创作、丰厚的文学译作和见地深刻的文学批评,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在鲁迅的艺术成就中,讽刺艺术表现得十分鲜明。在他充满批判精神的小说中,在他言辞犀利的文学批评中,在他“痛打落水狗”般的杂文中,讽刺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切又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

果戈理的讽刺是幽默的讽刺,是含泪的讽刺。对此,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指出,“他的全部中篇小说都是这样:开始可笑,后来悲伤!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开始可笑,后来悲伤!”“果戈理的这种独创性,表现在那总是被深刻的悲哀之感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里面,”[13]使人笑中含泪。果戈理的讽刺风格对鲁迅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回忆青年时代所接受的外国作家的影响时,鲁迅深情地说: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也曾热心的搜求印度,埃及的作品,但是得不到。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评论家在论及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时指出:在这篇小说中,果戈理的笑声急剧地转化为眼泪。开头它是一个很可笑的故事,而结尾时却是一位无名的母亲在哭自己的儿子。他大声呼唤着要回到母亲的身边,并且听到“雾霭中的琴弦”的声音。当读者走进《狂人日记》的故事时,除了“可笑”之外,并没有感觉到弦外之音。波普里希钦的傻里傻气,对周围一切的荒唐感受,对司长女儿的单相思,以及听得懂狗的语言、看得懂狗的信件的“特异功能”,会不时地引来读者的笑声。这是幽默的笑、嘲讽的笑。然而,当波普里希钦得知司长的女儿要嫁人,天下的好处都要被上等人抢走而发怒发疯时,人们的心头就不免一颤。“为什么我是个九等文官?”不仅在折磨着波普里希钦,也在敲击着读者的心弦。最后,当波普里希钦被关进精神病院还以为去了西班牙,被残忍地折磨还以为是西班牙的风俗时,人们的心就在发抖。当痛苦不堪的波普里希钦发出:“妈妈,把可怜的孤儿搂在你的怀里吧!妈妈!可怜,可怜你的患病孩子吧!”的呼喊时,眼泪会不由自主地从读者的双眸中流出。这“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将这个小人物的悲剧推向了高峰。个人对两部作品的评价

鲁迅在谈到自己所受果戈理等影响的同时还明确指出“ 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此言是中肯的。它既从主题、内容和思想上阐明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之作的“ 同中之异”,又实在地道出了两个作品所取得的不同的思想成就,无怪当鲁迅的《狂人日记》出现时,尽管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已为一些读者所熟知,但因鲁迅之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竟“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他“创作的艺术感染力” 是“真诚有效” 的。他的作品使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读者受到了真切的美的感染,并产生了独立的艺术效果,具有艺术的独创性。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独创性的作家并不一定就是某个空白点上的标新立异者。那些能将借鉴别人的东西揉进新的意境,在造就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人,同样可称为独创者,鲁迅与果戈理各自的成就即说明此理。这恰如林志浩评《狂人日记》:“虽然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得到启示,但却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具有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因而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批判也更犀利。”[14]这里所说的“中国的现实土壤”,“独特的生活感受”,即指作品中所揉进的那些新的意境。如果仔细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意境中包含有鲁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有他从医学角度对“ 迫害狂” 病患者姨表兄——阮久荪的观察和研究。更须指出的是,有他耳闻目睹一些革命者如章太炎、谭嗣同、孙中山被说成是疯子的事实根据。因而,鲁迅在构思写作这篇小说,塑造属于他自己的狂人形象的时候,必然结合自己的独特研究,将其着眼点首先放在他所表现的题材、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惟其如此,他才会造就出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品。事实表明,鲁迅是获得了成功的。他所作的《狂人日记》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完全是独创的。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就曾确切指出“民国七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出现的时候,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综合上面主题思想、内容深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两篇《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我们大体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第一、两篇小说同样具有新颖独创的民族形式;第二、描写了各自时代的生活内容;第三、塑造了互相不可替代的“ 这一个” 狂人。而单从鲁迅的《狂人日记》来考察,则又具有以下特色:一是他的作品有根、有民族内容;二是他的笔锋犀利,文字深刻;三是他描写简洁,语言冷隽,峭拔有力;四是他能改造旧形式,形成新颖独创的体裁。正如他一贯倡导的“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从一定的史学观念上认识,《狂人日记》的发表,使鲁迅成为我国现代新文艺的第一个小说家。也是他在文学上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结语

总之,鲁迅和果戈理《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截然不同的。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所表现的主题是沙俄社会以地位和金钱为转移的腐朽和丑恶,它只是简单地暴露当时沙俄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以人道的心态可怜地位低下的弱小者。而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其本意是在启蒙立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是:“我们大家都从《外套》中走来”, 这句话道出了果戈理对于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而作为时代“先觉者”的鲁迅从果戈理那里借鉴来的不单是他的艺术风格, 还有对其沉重的历史使命感的认知和认同。正是这种先觉的时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代意识, 使鲁迅走得更远, 他暴露社会的黑暗, 而且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冷静审视完成了对群体生命状态的普遍思考。在这个意义上说, 果戈理更像是一个正直而忧心忡忡的改良家, 企图通过自己的控诉来改造现有的制度;鲁迅则更像是一个呐喊的斗士, 要用自己的声音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 来砸碎这令人窒息的牢笼。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曾在《给瑞士女作家马德兰·桑契的信》中写了这么一段精辟的话“ 一部作品发表以后就成为社会的东西,好的流传后世,不好的自行消亡。不论来自东方或西方,它属于人类,任何人都有权受它的影响,从它得到益处。”两篇《狂人日记》自产生以来,或一百多年,或八十多年,显然他们都没有自行消亡,而是作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珍品流传了下来,并且还将流传下去。它们属于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而细致地考察他们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从中“得到益处”,进而“推陈出新”,这是符合文学继承、革新的发展规律的。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鲁迅.摩罗诗力说[A].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63 [2]鲁迅论文艺·致魏猛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04 [3]郑克鲁.外国文学作品选(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5-27 [4]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 56 [5]钱谷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0 [6]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4,427,428 [7]奥夫夏尼科·库利科夫斯基.“心灵的事业”-果戈理-道德家和神秘主义者[A].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68 [8]赫尔岑.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A].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07 [9]鲁迅.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8 [10]李春林.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8 [11]严家炎.《狂人日记》的思想和艺术[A].鲁迅的复调小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5 [12]茅盾.《读<呐喊>》,见《时事新报·文学》第91期,1923年10月8日:第3版 [13]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83,193 [14]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63 [15]杨欣.《革命者的呐喊与改良家的控诉》[J].重庆社会科学.2007,(7):1-4 [16]王福和.《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和被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后 记

1834年,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了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中国作家鲁迅也创作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由于果戈理的作品发表在前,鲁迅的作品在后,因此,自鲁迅的《狂人日记》问世之日起,关于两部小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争议就从未终止过。我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从人物形象内涵、作者批判的深度、作家的思想境界以及文学语言的风格等方面为切入点,来分析比较两部作品内在主题的不同,从而廓清它们各自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在广泛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

鲁迅、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是类同还是发展,是模仿还是借鉴基础上的创新,这些都已不重要。正如文中结语一句话所说:“ 一部作品发表以后就成为社会的东西,好的流传后世,不好的自行消亡。不论来自东方或西方,它属于人类,任何人都有权受它的影响,从它得到益处。”我的论述还比较粗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多指正。

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苏黎明的耐心且热情地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是为后记。

上一篇:面试中的自我评价下一篇:履行发文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