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2024-05-2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通用9篇)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1

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素质 教育观念 科研创新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是指为发展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方法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大胆创新实践。 五、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毕业论文网。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2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德高为范, 高尚的师德能赢得受教育者的尊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 甚至走路的姿势, 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模仿的兴趣。教师言行的潜移默化是造就学生个体性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以身示范, 塑造真正的教师形象。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作为教师,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应首先做到, 学生做不到的, 教师也应尽最大努力做到, 要率先垂范, 言而有信。

二、扎实的专业功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育大纲宽广得无法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当代教师不仅要达到合格的学历要求, 具有扎实深厚的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还要广泛涉猎与本专业相近、相关的一些其他知识。因为新的形势下, 教师所需知识和能力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信息瞬息万变, 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和其他任何一门知识一样, 具有不断陈旧和过时的特点, 如果不去更新和重新学习, 就要落后于时代, 成为掉队者。因此, 每一个教师一定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 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学新知识、新理念。特别是当前要学会多媒体教学手段, 唯有如此, 才能使自己在教育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勇于创新的教育行为

教育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前缘科学, 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的特点, 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只是一些步入后尘的书呆子, 就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功能, 而我们的价值也将化为乌有。因为创新才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创新才是推动社会前进和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创新为主导。首先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大胆地革新, 一切不符合多快好省发展生产力的内容要删除, 代之而起的是直接推动社会前进的现代化知识。另外, 在教法上要进行创新, 要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生,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不但要看学生考了多少分, 更主要的要看其提出了多少个有价值的问题。

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凸现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时代的发展使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到极大的挑战。我们绝不能再培养只知以知识谋求个人功利的有缺陷的人才,而要积极地培养学生能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它是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掌握和运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基本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从内部激发,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智能、品德、身体等整体素质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广大的人民教师,必须尽快赶上这滚滚向前的素质教育潮流,提高自身素质。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一、强化教改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的改革。要迅速“实行对教育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建立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一向只注重单纯传授知识,期望学生个个学富五车、通文识理,教育的作用也仅仅是对知识的机械“翻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几何级数加速,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如果教师仅仅充当学生现实生活的领路人,抱住书本和“注入式”传统教育模式不放,学生接受的教育必将是过时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具备驾驭生活和适应未来的能力。贝斯特说的好:“真正的教育应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因此,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尽快“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科学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培训,扎实专业基本功

学习是完善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①加强专业培训。己少知,焉能授人以知;己拙,焉能授人以巧?教师只能通过专业培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信息更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空间始终保持明亮、宽敞。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科学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成长世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新时代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是“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满足学生汲取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所有问题都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素质教育还要教师能熟练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质量。素质教育讲求整体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还要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使学科间互相渗透,多方位、多层次地给学生以启发引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③过硬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为此,教师自身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具备以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已有的文献书刊、工具书籍,搜集资料,阅读和钻研问题,以及批判和鉴别能力。教育能力是教师认识、评价、调节学生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个人知识,评价和调节自己的整个身心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指导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组织活动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探索创新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是观察、思维、想象、分析、研究以及创造等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调查、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在各种教育因素和影响交错纵横的现代社会,协调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

三、恪守师德信念,塑造师表形象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对其职业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它是深刻的教育道德认识,炽热的教师职业情感和顽强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道德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应出于对学生的热爱,公正、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对于人民教师来说,只有确立了牢固的教育道德信念,才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规范要求自觉地履行职责和义务,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不能没有坚定地教育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与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对他们了解得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可见,良好的师表形象是现代化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提高的必需。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4

樊静静

在一所全日制的中学校里,一周要上32—34节课,每学期的640节—680节课,而学生们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未获取各门科学知识的。可见,中学时代大部分的光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们的黄金时代更加光彩夺目呢?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只有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教师才能做到从严治教、科学施教。

二、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1、备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与书。做到懂、透、化。懂,即对教材的基本概念、思想、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即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化,即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了一起。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

2、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准备。做到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才能使课堂教学卓有成效。

3、备教法。要坚持“两全”指导思想,结合教情、学情,精心设计,精讲精练。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注重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教学语言要力求风趣、幽默,善于启迪思维,对学生们的回答要多给予激励,调动不同层次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我在上《木兰诗》时,学生们兴趣盎然,十分喜爱。但就在课快结束时,王宁宁首先站了起来:“老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根本不可能,难道她不脱鞋吗?再说她的小脚能穿战靴,能去前线打仗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在一片吵杂声中我说了一句“南北朝时妇女还不裹小脚”。课堂顿时安静下来。约莫几秒钟光景,刘璐又站了起来一本正经的问:“那么中国妇女什么时间包小脚的?”其他同学迅速活跃了起来,说,“是啊,哪个朝代啊?”在同学们一脸的困惑与期盼中我郑重地说:“妇女弓足起于五代,“李后主令宫娥睿娘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是人皆效之。”同学们一脸释然,情绪高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间关系更为融洽。殊不知我在备课时,曾花费许多时间和心血,查阅了好多资料才有了上面的结果。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深入哪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

三、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讲解训练和指点。但切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精讲精练使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5

龙岩一中 林爱卿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开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动中,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既充分地肯定了成绩,又找出了不足,最后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培训

我校于12月进行全国电化实验研究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讨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的优化,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优化学生学习资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生理心理、审美等多种素质形式提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3、研究制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CAI课件,满足教学需要;4、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师资队伍,提高新一代教师的教学水平;5、建立网络系统,加强与全国名校的联系与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下对课题4,就本校工作进行回顾和探讨。

教师是实施上述内容的主体,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为内容的岗位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的实施

1、学习与准备阶段

我校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下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和多篇的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学校领导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亲自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培训及会议,多次带领电教教师赴广东、上海、及本省的厦门、晋江、南安等地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派出电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班,形成了小规模的骨干青年教师队伍。98年10月,学校新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配有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VCD红外同步听力系统等电教器材;电子备课室配有5台实达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要求。又于配置 了62台联想双子恒星电脑的网络教室,学校还制定了奖励政策,资助教师购买电脑,为培训教师和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实践阶段

教师的培训采用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和用教学光盘软件自学的三种形式。96~98年,我校先后组织了四期的`青年教师计算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Foxbase 数据库”、“Windows 95 操作系统”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有90人通过考试,其中获优秀的教师有45%。随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建成,我们编写了多媒体综合教室使用指南和开设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如何使用的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

的5~6月份,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在培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三期的初级班和高级班的计算机培训,高级班培训的内容为“Authorware5.0多媒体工具软件”和“Photoshop5.0图象处理软件”;初级班培训的内容为“Windows 98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通过此次培训,我校教师80%会操作计算机,中青年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 ”制作小课件,有30多个中青年教师会用“Authorware5.0”制作课件。3~4月份,我们又举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除电教组的教师讲课外,我们还邀请各学科的教师将制作小课件的经验介绍给老师,另外除分期分批进行教师培训外,我们电教组老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电子备课室进行排班值日,保证电子备课室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全体老师开放,教师们可随时在电子备课室 制作课件,遇有技术性的问题,值班老师都能热心地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某些课件,由学科教师提供脚本,与电教老师合作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亦提高了学科教师的制作课件水平。

和20学校先后举行了以“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每次为期2周的公开课交流活动,共开设50多节优质课供校内外老师观摩、讨论(其中多媒体教学课有40多节)。为广大教师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通过公开课交流活动,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吸引新知识、新信息、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老师思考再思考,拿出好的创意,无形中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跨校、跨学科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和各县市(区)学校听课老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检验了我们培训教师的成效。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培训,各学科都有2~3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利用素材资源库与制作平台相结合,独立开发小课件教学软件的骨干教师队伍。有60多位中青年教师能较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如我校的林峰老师,在2000年湖北宜昌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政治思想优质课评比中,参赛的课题是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或多个的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所授的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被评委会确认为模式课向全国推荐交流。数学张建梅老师和电教组邱旭华老师合作用“Authorware 软件”制作的说课课件《二面角》,在2000年南京举行的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年徐辉老师获省物理说课一等奖。二年来,有几十位教师所制作的课件获市课件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张俊老师制作的《晶体结构》化学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邱旭华老师和张俊老师制用的《常用有机反应类型》化学课件获市一等奖。通过实践获得收益,并不断地总结出经验,积极地探索,我校教师共撰写了20多篇有关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认识和今后的设想

我校虽然在培训教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代教育中心大楼刚刚启用,校园网也于20的9月10号才开通,跟其它兄弟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训教师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教师全员培训中,我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分期培训,由于新老教师年龄的差距,出现了老教师听不懂,新教师又觉得教学进度太慢的情况,影响了教师学习的效果。现在,随着我校现代教学中心大楼的启用,大楼内的龙岩一中校园网、课件制作中心及教师备课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各学科多媒体综合教室等都将建成,信息点已进入每个校内教工家庭,教师在家中可共享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此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方法,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网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面临重大改革。利用教育网络环境,让师生共同使用计算机,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进来。我们将利用计算机网络,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根据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对中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知识水平等素质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校园网,鼓励学生在网上举行各种展览,办报、制作班级和个人主页等。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的课件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把我校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潜能、跨世纪的栋梁之材。

4、加强与名校的交流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各地名校间,甚至是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学习与合作,加快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共同迈进新的世纪。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6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当前,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上有无进步或发展关键在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要不然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要真正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良好的引导技巧,如课堂情绪的调度、课堂思维的引导和课堂习惯的培养,可以说,一节课上得好与坏,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最要根本的因素是老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引导艺术。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是否富有生机,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在这场深刻又艰苦的教育改革中,无数的老师在积极探索发,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少教师仍然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限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或者课堂教学有所创新,但对课标理解不够,所谓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教学过程中少慢差费的低效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一)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问题下来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十分热闹,其中有些环节学生缺乏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被扼杀。

(二)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作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而把他们当作是有待修剪的“花草”、等待灌装的空瓶和需要加工的“器物”,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充斥课堂,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说”、“满堂问”。课堂教学 “滑向读者(学生)的独白篡位”,“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命体验’‘你的看法’” 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活跃热闹,热闹过后,我们却感到空虚。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对学生的问答不置可否,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被忽略,有些学生的“误读”也不给予纠正,教师的主导地位丧失。

(三)课堂教学片面追求教学的形式化 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而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在“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结构模式化、过程程式化、教授表演化”上大做文章,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

一、我们不难想象,一个班几十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如果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没有良好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三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途经

三、提升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3)评价指引

论提高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篇7

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现程度。那么教师素质有哪些方面呢?

二、教师素质结构分析

(一)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而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全面的精神品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强化了人们的功利观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少数教师只知逐利, 道德水准下降, 只教书不育人, 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背道而驰。教师之所以为教师, 不仅仅体现在学识上, 更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 教师应具有熟练的业务素质。

我们今天说, “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具有一眼泉。”所有这些都说明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素质。1.精深的专业知识。知识是教学能力的基础, 因此教师首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它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首先要做到精通, 即对所教学科的历史发展,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其次要做到知新, 即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开阔教学视野。2.广博的综合知识。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诸如哲学、经济学、文艺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另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其次, 教师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 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例如初步懂得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已成为教师起码的知识要求。

(三) 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教师正常工作的前提。教师的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支出。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为精力充沛, 耐力强, 思维敏捷, 声音宏亮。精力充沛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日常工作和来自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而不易疲劳和紧张。耐力强表明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强, 对教师这种长期艰苦劳动的适应性强。思维敏捷是教师拥有充沛的智能和使教育活动富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 也是对教师身体素质的起码要求。

三、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我国历史积患多, 受教育人口面积较大, 因此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一直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已经提出在今后五年内要对全国一千万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轮训, 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是个别教师利用教书育人的课堂向学生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 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这是缺乏政治责任感的表现, 势必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形象与自身建设。

(二) 保持健康的身心素质。

首先, 在身体素质方面, 一是要重视维护身体健康, 减少疾病。二是要注意有规律地生活, 增强体质。三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提高生命质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康完善人格的体现。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会积极地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 就不能保持坦诚平和的心境和豁达大度的胸怀, 没有坚强的意志, 不能公正对待学生, 那么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不良刺激以致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 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一靠学习, 二靠实践。主动通过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和英模事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 增强营养, 激励、陶冶教师自身,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塑造完善、高尚的人格。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磨砺坚强的意志,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无疑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更新、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它职业不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四) 改变语文教学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以往对教师的评价总是过多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结果导致语文教学的工具主义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评价方面, 要有利于学生语文修养的获得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摘要:众所周知,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素质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造就人格,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品质高尚的学生。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去完成教师所承载的艰巨的责任,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不同的人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标准;而我认为高素质教师应该是思维活跃,意识超前的思想家;业务精深,知识渊博的学者;善于倾听和疏导的心理学家。

1.高素质教师首先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成为意识超前的思想家

爱因斯坦说过:人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开拓人的思维是无限的,具备创新的思维不仅是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竞争能力的强化剂。 

作为“思想家”的教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要更新观念,尽快由注重“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要真正做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教师必须充实新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踏踏实实地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关心、思考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等。因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超前意识,会使他科学地把握教育的历史航向,并敏锐预见未来社会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从而主动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学生领路导航。

2.高素质教师同时应具备业务精深,知识渊博的学者风范

学高为师,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一是高度分化,门类越分越细;二是高度综合,各学科间的广泛渗透,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因此,未来的教师除了有出色的教学艺术外,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还要具备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和修炼,既要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了解相当学科的一般知识, 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还要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敢于摒弃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敢于探索教书育人的新经验,新方法。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把握学科的新知识、新观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跟你学,”从而学的更生动、更主动。 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才华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在教学活动中的集中表现。素质教育是个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讲究教学艺术,比如语言旁征博引、诙谐有趣、 而又意义深远。再配合动态语言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的调节教学过程,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3.高素质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如果我们把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家,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托给他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们的个性越来越强,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

教师要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倾听和疏导,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具备了这种素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真正无愧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总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的投入教学改革的热潮,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创新的能力,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在教书育人这块沃土上培育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镇西.高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82-83.

[2]周惠珍.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山东:现代企业教育.2007(5).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 篇9

狠抓教师素质提高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彬 牛店镇矿区小学 突出校本教研重点

狠抓教师素质提高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员”的教研新理念,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研气氛的形成,到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师生素质的提高,校本教研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及时总结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丰富教研形式和内容,使校本教研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现将本学期我校在样本教研方面的一些作法和体会总结分析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们领导批评指正。

(一)领导重视,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保证校本教研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1、为了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陈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督导。

2、创新课堂教学:

(1)抓备课,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每周不少于三次集体备课,备课要求实行“三定五统一”,从而达到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努力探索合作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我校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把班级学生分成八个合作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暴露思维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在互动、互助、互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我校以学科为单位分为3个教研组,每周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说课、教材分析、质量分析等。同时,每个教研组以平日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依据,确定教研课题,以教研课题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4)合理设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质量高。

(一)质量高。

(二)数量适宜。

(三)每天要进行批阅

(四)批阅批阅后要进行讲评。

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有效推进校本教研。修订了原有的教研制度,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同时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课例研究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等。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以教导处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完善校本教研考评细则,加强检查与考评力度,将校本教研工作纳入教师、教研组和备课组期末工作考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条件之一。实行校本教研组长月例会制度。及时总结,共同交流,学科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不断进步。

4、领导重视,率先垂范,保证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化、经常化。“打铁先要本身硬”,领导带头学习理论,写心得;深入备课组参加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评课;校长的听课一个学期应在40节以上。

(二)实践专业引领,重视学习,加强培训,组织考察,努力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引领除了有形的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优秀教师外,还有无形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教师起的作用也是有效的、长远的。众所周知,我校教师整体的理论素质相对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把重视学习,加强培训,组织考察,抓教师理念转变、素质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个重点工作。

1、专业引领、更新观念。抓了三个引领:(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引领。

建立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学习内容上,在教育教学理论、“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调节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基础上,重点开展新课程理念、校本教研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先进的教学经验、现代学习和学法理论等的学习。学校每周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学习形式分三种学习形式:一是集体学习,利用例会时间学校组织学习;二是小组学习:备课组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学习;三是分散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撰写教学心得。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完成25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业务理论测试,纳入期末考评。(2)学校领导的引领——组织教师培训

在学期初学校根据上级教研室的安排,组织教师学习了新密市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的精神,对校本教研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理解,更新教研理念。教导处主任进行了《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反思和课例研究撰写》、《教育科学研究》等培训。

2、重视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基于我校教师与外界学校交流少这一现状,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学习外校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除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听课研讨活动外,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三位教师到外面学习考查的活动,加强横向交流和教学研究。

学习回来后,利用教研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活动总结,人人谈收获、体会。外出听课、学习活动对教师触动较大,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改意识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打破了一些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定势,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开始了行动。外出学习,一石激起千重浪,使我校教研气氛更加活跃。

(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扎实抓好集体教研,开展专题和课题研究。

1、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扎实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每学科有包组领导带领,在固定地点进行教研。其程序为:理论学习——反思交流——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修订教案。设有中心发言人,事先设计好中心议题,要确定好单元重点、难点、关键、教法、学法等。全员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观点交锋,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提倡“大教研”和随时随地“小教研”,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集体备课。

为了把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要求各组做到四个保证和六个统一: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深度保证;统一研究课标、统一研究教材(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关键点),统一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布置分层作业内容、统一反馈检测。教导处定期组织检查,计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工作考评。

2、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备课组为研究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为主要范例,结合本学校实际和学科教学实际,以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实施行动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让预设和生成都精彩。在组织形式上突出全员参与,在研究内容上突出新课改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和课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专题和课题研究。本学期,全体教师人人定有课题立项。要求每位教师在本学期要写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为了注重实效性。要求各学科在学期初制订本期研讨活动计划和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语文、数学、英语各备课组每周要开展1次课例研究活动,其他备课组每周1-2次课,做好记录,定期向教导处上交材料。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备课组集体的作用和智慧,逐步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汇报课或公开课或课题研究课,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3、抓好示范课引路作用,深入开展教师互听互评”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学期初学校安排各学科新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典型引路。主要是安排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每人上一节示范课,为其他教师引路。全体学科组教师参加听评课,并以此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尝试与探索。

(四)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总结经验,扩大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1、深入开展自我反思,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自我提升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1)要求教师每节好三个自我反思:即课前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究)、课中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调整与生成)、课后反思(课后的自我评价和重新设计)。自觉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习惯,提高专业水平。尤其把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反思工作的重点。对于教后反思,学校统一印制教案后专门有反思与重建一栏,要求节节课有反思与重建内容,教案检查要重点检查这一内容。

(2)开展教师课堂实录的教学自评活动。

为了让教师全面自我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认真准备一节课,学校给教师进行课堂实录,在教师、小组相互评课的基础上,开展自评活动。

(五)学习“洋思经验”,开展赛课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把学习“洋思经验”,开展赛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三个重点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入学习“洋思”经验,为了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反馈矫正——延伸迁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六个基本步骤,实现我校“低起点、小步子、低台阶、分层教、真理解、强训练、勤检测、快矫正”的课堂教学要求。在全校开展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校级”三级层层赛课活动。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赛课,人人参与;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赛课;最后推出优秀者进行校级赛课。

(六)我们的思考与对策

开展校本教研这项工作是一个涉及学校持续性限展的系统工程,只有牢牢把握“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这一基本理念,让“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校本教研才能扎扎实实地得以开展,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课改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工作的调研让我们看到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认清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们以后的校本教研的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材料证据,打下了良好地基础。为了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校本教研工作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地开展,在我校遍地开花,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

(一)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通过评先表优,激励教研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二)继续抓好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1、重视专业引领。我们邀请教研员和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2、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3、强化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强教学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工作,抓住校本教研的实质,把校本教研做实做细。

(四)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丰富教研活动形式。

1、要重视在对组长的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有一个好教研组和一批好教师。

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层组织,也是校本教研的基石所在。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与活动的扎实开展,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要重视在平时对组长的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

2、丰富校本教研形式,重视课例研究的目的性、计划性。开展以理论学习、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结对帮扶、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同时加强专业人员指导,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有形成果为抓手,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具体化、实效化。要加强理论学习与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课题、教学论文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规范校本教研档案资料管理,保存收集有助于各学科研究的各种文字,电子资源库,建立校本教研的资源库。为教师专业成长做好服务工作。

上一篇:高二数学备课组总结2007-200下一篇:区领导在第十届龙舟文化节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