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2024-05-28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彬县位于咸阳西北部,距省会西安120公里,离甘肃平凉160公里。全县辖13个镇3个社区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其中农业人口20.8万。

彬县历史悠久。彬县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刘避桀居豳,定居农耕,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秦朝设为漆县,东汉设臵新平郡,北魏改为白土县,西魏始设豳州,隋、唐、宋、元、明、清均设有州县两级政权,民国初年裁州设县。

彬县古迹荟萃。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建于唐代的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主佛像阿弥陀佛高20米,是西北第一大佛,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紫薇山下的开元寺塔高达47.6米,钟灵毓秀,显示了宋代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五代后周卫王冯晖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壁画、彩绘浮雕砖等文物,填补了我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

彬县资源丰富。境内富藏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具有原煤埋藏浅,煤 层厚,煤质好,易开采,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等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和环保型煤。目前,全县拥有煤炭企业8户,生产矿井11对,在建矿井3对,总设计生产能力3000万吨,是国家煤炭生产重点县。

彬县果业发达。彬县位于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带,盛产各种名优水果。全县现有果园50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梨3万亩,柿子13万亩,核桃、觐枣各1万亩,是“中国果品之乡”、“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生产的红富士、秦冠苹果荣获“全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

彬县设施完善。彬县是关中“一轴一环三走廊”城市群上的重要节点,福银高速、312国道、306省道和建设中的西平铁路穿城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城乡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程控电话全面普及,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互联网连接全县城乡,发展环境十分优越。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富民强县”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带动、民营崛起、科教兴彬”四大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一五”以来,地方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 到106.1亿元,增长23.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万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分别增长73%和47%。完成工业总产值155.37亿元,增长5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4亿元,增长17.7%。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3.6亿元,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58.8亿元,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6元,增长18.5%,我县蝉联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和全省“双高双普”县、省级文明县城等称号,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三、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首要位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分别增长29%和28.9%,分别高出全省、全市6.4和2.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咸阳第一。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围绕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政府扶持、农民自愿、技术服务 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在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果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52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苹果园”目标。2011年果品总产达到果品总产45.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果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支柱。二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按照“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方针,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技能培训,形成了培训、输出、就业“一条龙”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全县劳务经济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3.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2亿元。三是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围绕区域发展特点,按照“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思路,精心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初步形成了以畜禽养殖、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一村一品”示范村51个,建成了 “北极镇龙门村生猪养殖基地”、“彬县润杨农业柿子加工科技开发基地”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建了宏盛蔬菜、星源果友、广泽养猪、林海柿子加工等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规模养殖大户680户,养殖小区36个,发展温室果蔬大棚6600个、食用菌大棚1000个,种植药材12000亩,农村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一大亮点。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在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将非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镇区工业。编制完成 了《彬县工业发展规划》,引导新上工业项目向塬面布局,向镇区发展。强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建材、煤化工等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了义门农产品加工园、新民现代农业示范园、龙高循环农业示范园、底店小麦良种生产繁育园等四大农业园区,规划了太峪川道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鼓励、支持各镇、各社区大力发展就业型、带农型、特色型、配套型的镇村工业,努力促进农民就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培育壮大了通达果汁、龙凤酒厂、润扬公司、中兴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大力发展旅游餐饮业。依托大佛寺、侍郎湖、泾河峡谷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以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主的观光旅游业,先后建成了程家川自然风景区、林家堡生态乡村游、底店二桥村等一大批旅游项目,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实施新村建设工程。坚持“就地建设与移民搬迁并举、扶贫开发与新村建设并重、政府配套与农民建房同步”的原则,结合异地搬迁、以工代赈、移民安居、“三告别”等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进新村建设。2006年以来,累计投资21.6亿元,实施了186个 重点村建设项目,建成农民新居2.27万户,其中搬迁困难群众9206户3.8万人,而且所有建成村全部实现了“六进村”、“六入户”目标。二是实施农民进城工程。开工建设了10个镇(社区)79幢农民进城住宅楼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建成12个小区37栋1486户住宅楼,新增城镇人口6786人,农民进城落户步伐加快推进。三是实施村组道路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5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近4亿元,先后完成了彬蒋、彬湫、西早、底韩等县乡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村水泥路(柏油路)296条830公里,结束了160个行政村约22万名群众长期走泥路的历史,全县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实现了“县乡油路化、村道水泥化”目标。四是实施水电建设工程。完成了李家川、太峪河等水库除险加固和14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了红岩河水库建设项目,构建了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同时,完成电网改造247个村,实施有线电视接入工程2.26万户,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编制完成了《彬县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全县累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14.2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62.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平方公里,提升改造和新增基本农田4.3万亩,完成道路绿化933公里、农村改厕35122座,建成绿色家园新村84个、沼气池12967口,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四)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抓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 度、土地流转试点等农村改革,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一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职能不断强化。二是在巩固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试点土地有序流转,全县共流转土地6万亩。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有序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四是在咸阳市率先完成了96.78万亩以“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保障收益权”为主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配套改革工作。目前,正在争取国家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县,激活了林业生产要素潜能。五是启动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群众愿望最迫切,最急需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五)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投入62.6亿元实施了泾河城防工程、职教中心新校区等682项民生工程,惠及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累计投资11.5亿元,实施了10大类127项校建工程,改、扩建中小学校121所,新增校舍面积36.37万平方米,全面实现了无危漏校舍的目标。特别是2008年,财政一次性投入3347.04万元,在陕西省率先化解了“普九”债务;投资1600万元,在咸阳市率先实施了学校供暖工程。今年,又在咸阳市率先实施了15年免费教育,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在咸阳市率先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 作,推行了药品“五统一”管理和“零差率”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积极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开工建设了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县医院培训中心楼,相继完成了19所乡镇卫生院扩建和维修任务,全面完成了24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了农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工作目标。三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新建镇(社区)文化站13个、村级文化室65个、农家书屋88个,远程电化教育网络覆盖全县247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同时,积极开展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彬县“十佳公婆”、“十大孝子”等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四是积极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更多精力转移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十一五”期间,先后建成了彬县敬老院和北极、龙高两个镇敬老院,800余名鳏寡孤独老人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实施集中供养工程,开工建设镇级区域敬老院3个,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6个。在陕西省率先试点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1%;全面落实低保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成立了县慈善协会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城乡特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档案和台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网络体系。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2

(一)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 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运行。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 增强法制意识, 促进农村干部按法规执行政策和管理财务。

(二)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 有利于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真正的落实。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 定期对村财务实施审核、检查, 将经过审核的内容向村民公开。这样, 既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社财务的收支状况, 又可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 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 进一步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 使农村财务人员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要求, 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 确保账目规范;以审计促进基层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 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 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正确合理地运用, 发挥应有效用。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 可以对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有限的财务资金更好地用于壮大集体企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等急需资金的项目上, 促进农村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审计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做保障。

目前从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来看, 农村审计还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 农村审计工作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从农村审计的定位来看, 把农村审计定位为内部审计, 农村审计还停留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为。从农村审计的实践来看, 农村审计还没有形成工作制度化、队伍专职化。这必将阻碍农村审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二) 审计手段不强, 调查取证难, 落实处理力度不够。

在农村审计过程中, 由于村级组织档案管理的不健全, 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 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 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由于农村审计缺乏必要的权威和群众素质的不同, 在走访中有的群众避而不见, 有的以年数太久、记不清而推诿, 有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由于顾忌到个人利害拒绝提供相关资料, 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 审计程序不规范。

大多数乡镇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审计计划, 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对于审计的资料和审计后的有关文件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完整的审计档案记录。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或参照国家《审计法》规定执行。

(四) 审计内容不全面。

大多数乡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查清了村级财务的收入、支出和清理乡镇债务, 开展的只是财务收支审计, 没有将任期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 村级集体资产是否增值等任期责任目标、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和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审计范围。

(五) 审计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乡镇村级会计的财务素质普遍不高, 特别在村社换届选举后, 许多村出纳业务不熟练或者是不会办理会计业务, 目前村干部的审计由当地政府委托经管站进行审计, 所以审计质量低, 达不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三、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健全审计体系, 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适应农村财务经济变化需要的审计队伍, 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 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过去, 由于审计队伍长期不稳定,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随意性大, 审计质量不高, 审计工作难以形成规范化。为此, 应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监督, 达到队伍建设标准化, 业务工作规范化, 工作管理法制化, 政治思想现代化, 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素质。

(二) 加强农村审计的法制化建设。

从目前实际来看, 迫切需要出台一部由权力部门制定颁布的农村审计条例, 规范农村审计的执法标准, 把农村审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抓好农村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建设, 从而真正实现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化, 审计处罚法制化, 做到审计追回款、罚款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制度化, 审计反馈正常化, 确立农村审计是国家审计的组成部分, 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围绕经营管理的重点任务, 积极推进法规制度落实, 使农民负担和集体财力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严格执法, 有效地解决改革和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三) 努力克服不利因素, 积极改善审计环境。

多年来, 农经部门地位低, 权威性差, 是长期困扰农村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客观障碍。特别在审计结果执行上, 往往因缺乏手段而不了了之。面对这些不利因素, 要以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为突破口, 充分利用与纪检、监察等权威部门建立起来的业务工作关系, 积极主动地配合查处案件, 调解纠纷, 尽职尽责地完成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取得他们对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努力, 逐步改善审计工作环境。

(四) 讲求实效、突出重点, 把握环节。

在审计中, 要始终抓住审计工作重点, 做到“六审, 六查”, 一审财产物资, 查账、物是否相符;二审存款现金, 查账款是否相符;三审各级收支, 查是否符合规定;四审集体积累, 查去向是否清楚;五审承包上交, 查合同是否兑现;六审各项往来, 查债权债务是否落实。同时在各个环节上, 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 在审计程序上,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执行, 重点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把握政策界限环节。对审计出的问题,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和文件处理, 客观、公正、准确定性。二是把握资料规范环节, 确保审计质量。对每个被审单位, 坚持有审计通知书, 有工作底稿、原始资料复印件, 有证明材料, 有审计报告, 有被审单位意见, 有审计结论, 审计处理意见, 审计建议书。坚持做到资料齐全, 立卷归档。

(五) 改进方法, 不断创新。

农村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不断改进审计方法, 创新技术。一是要坚持利用审计调查与专项审计调查结合的工作方法。二是积极抓好日常审计。结合农村财务审计和村务公开, 严格审计程序, 严控非生产性开支,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同时, 突出抓好农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严肃查处。三是违规责任具体化。对在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农村财务的月份联审记账由乡镇经管代理会计负责, 农村财务管理由乡镇经管站站长负责, 村级财务开支预算审批由乡镇分管领导负责。审计中发现哪个环节和层次出现问题, 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对相关人员给予做出检查、通报批评等处理, 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六)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农经部门要结合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村审计队伍, 规范农村审计行为, 特别是县乡两级农经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 依法履行村级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实行村账乡镇代理的地方, 审计监督工作由县级或市级农经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为提高审计质量, 各级审计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农经部门开展农村审计工作, 加强业务指导。当前, 要积极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 发包及上交款、土地征用补偿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等专项审计, 重点审计其资金的筹集和支出使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农经部门应与纪检、监察、组织联系等部门的密切配合, 解决农经部门审计处罚权问题。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3

【关键词】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经济发展

一、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农村经济进行着积极的跟进工作,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的面临着挑战,所谓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的是对农村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对资金流向进行监督,对整体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并予以评价。农村整体的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理念相互呼应、密不可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从大方向上来看,我国是坚持生产资料共有性的,在任何集体中,凡是集体的财产,就必须遵守公开且共同拥有的原则,然而,在当下农村管理组织的现状来看,玩忽职守、吃空饷、铺张浪费、做超出职权范围内的事等现象屡见不鲜,所谓廉政就是做报告时候用的,这样一来,管理机制成了摆设,政策要领成了空话,财务管理混乱亏空现象逐年增多,腐败的长手逐渐伸向了广大农民安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健康运行,促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知晓财务状况,与国家发展新农村的政策相呼应。

2.提升农村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呈现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素质上的提升,按相关法律和具体要求严格把控财务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严格规范,积极促进标准化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坚持严格运用财务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3.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方便百姓对于自身劳动成果和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仔细了解,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合理利用,真正做到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农村各项政策的正常运行,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在整体发展上缺少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农村经济管理上,相关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衡量,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利的。

2.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缺乏较为完善的执行力度

我国农村对于各方面的工作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储存各类档案的完整系统,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很多资料都不完整,经常存在部分账单缺失的现象,导致后续工作没办法有效进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财务方面问题,在任何地区,权威机构都是用来制约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但是,很多农村管理组织成员没有尽到一个领导者应尽的义务,玩忽职守,甚至有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才任职的管理者,他们在任期间只谋求自身利益,不向上级汇报实情,不向百姓公布实情,这样人员的存在,这样薄弱且漏洞百出的执行力度,财务审计工作要想顺利进行任重而道远。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和教育条件,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不是纯粹做财务方面工作的人才,素质比较低、相关知识不精通的人也可以担任,这些人对于财务工作的流程以及相关业务的处理都不够熟悉。这样进行审计工作质量偏低,意义也不大,无法与预期目标相吻合。

四、強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策略

1.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体系,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农村,审计工作要想高效顺利进行,就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制度化管理和改革,提升财务审计团队的综合能力,改掉部分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懈怠、蒙混的态度,定期对相应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还要针对培训内容定期考核,以免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积极完善财务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充足的准备。

2.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法律保障

在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无法可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工作没办法顺利进行,只有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及时遏制不公平的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并加以惩戒。我国要加大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推动整个财务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注重审计工作的细节

无论什么审计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实物、现金、银行存款是进行财务资金统计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要保障高效率、高质量。谨慎编制相关数据,账目核对时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五、总结

农村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财务审计是财务管理不可替代的部分,财务审计的工作要想顺利实施,必须全方位完善,多方面入手,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推动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我国构建社会主意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典范.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代竹焕. 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保障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1:31.

[3]钱利敏. 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的调查与思考——以嵊州市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3,06:36-38+60.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4

中共城关镇委员会 城关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日)

各位领导:

现将城关镇2011年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2011年,城关镇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充分调动领导班子一班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镇属各部门和村、社区职能作用,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突出“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抓党建、强基础”的工作主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苦干,全镇各项事业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着力打造城郊农业科技示范园。立足城郊优势,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主导地位,实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菜篮子”工程,把城关镇建设成为以蔬菜种植和肉羊养殖为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以金川东、北海子村为核心区,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大力引进以胡萝卜为主的露地蔬菜新品种,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升露地蔬菜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以集中示范前两年科技成果为重点,建立试验示范点15个,示范推广 1 以胡萝卜为主的露地蔬菜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新技术,试验面积共16亩,开展试验7项次,示范9项次,示范品种6大类29个品种。其中引进胡萝卜常规品种红风、汉丽红、新黑田七寸等11个;胡萝卜杂交品种金美、红金宝、北海道七寸等13个;开展胡萝卜覆膜栽培、胡萝卜拱棚试验、胡萝卜密度试验、胡萝卜与速生绿叶蔬菜套种试验、微生物菌剂试验等5项。开展花椰菜病虫害物理综合防治,青笋、西芹、甘篮、花椰菜等复合微生物肥示范等新技术9项。设臵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100台,蔬菜病害物理防治1000亩,新品种推广1000亩(利嘉七寸、太极红)。建立北海子大拱棚种植示范点1个,落实大拱棚200座。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实施之中。

以金农农业园和大坝村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流转经营为载体,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金农农业园有限公司的龙头作用,建设大、小坝5000亩露地蔬菜规模化种植示范园。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及农户自主落实蔬菜及中药材种植6300亩,其中:食用洋葱970亩,药用洋葱2000亩,洋芋2000亩,青笋、西芹等其它蔬菜600亩,中药材730。

以赵家庄高效节水、舍饲养殖小区为中心,建设水电路设施完备、种养销功能齐全的赵家庄生态节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养羊500只以上或养牛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使小区规模养殖场达到13个;目前,已报名2户,正在做准备工作。计划新建食用菌棚100座,已经完成规划与放线工作,待春种结束即可开工建设;计划新建日光温室小区1个,搭建日光温室40座,已经完成小区规划及放线工作,目前,正在落实种植农户。争取建成小坝村万只羊场。绿化养殖场环境,植树造林60亩。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落实双垄沟播全膜覆盖饲草玉米0.15万亩,紫花苜蓿0.05万亩,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我镇井、泉水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品种多样化和茬口安排合理化为突破口,使露地蔬菜面积稳定在1.8万亩左右,其中以金川东、北海子村为主,种植胡萝卜0.8万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集中利用、产业聚集发展,建立大坝、小坝、北海子三个具有显著辐射带动效应的土地流转示范点。截止目前,全镇10个村流转土地10050亩,全部种植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其中:洋芋3360亩,药用洋葱2000亩,食用洋葱1630亩,胡萝卜550亩,甘篮、西芹、菜花、青笋等其它蔬菜1780亩,中药材730亩。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饮安全项目建设,实施北海子、金川西、直峡山三个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北海子村人饮工程已经确定了实施方案,对管道的行走路线进行了测量,对工程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金川西村已经完成了人饮工程前期架电的预算及人饮井的定位、管道工程的测量等工作,打井及项目申请正在等待批复。农田水利建设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重点解决沙沟岔、直峡山等两个村10公里的渠道建设。建成金川东村蔬菜批发市场,硬化地坪1800平方米,修建遮阴棚400平方米,利用旧工房改建蔬菜恒温库2座共960立方米,年销售蔬菜量达5000吨。

(四)农业科技服务及社会服务组织建设。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和县农技中心技术力量,对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培养农民技术员5名,培养科技示范户100户。委托县农技中心对全镇10 个村的耕地进行测土配方,指导农户根据测土结果进行科学施肥,全理用(农)药。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与农户在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交流、沟通、指导,特别加强对露地蔬菜、食用菌种植的技术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了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到人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截止目前,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3场(次),培训人员320多人(次),农村经纪人11人,印发科技资料560多份。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注册的达到16个,其中专业协会9个,专业合作社7人,还有目前正在注册当中的3个。

三、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在市、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省级农村党建示范县统揽党建工作全局,进一步深化 “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先锋旗臶”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展经济,提高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用比实干、重奖惩的机制建设队伍,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力;用服务和示范的方法帮助群众,加强党组织的号召力;用办好事、办实事的举措凝聚民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抓阵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

在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整合资金,完成了全镇10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02年建成金川东村村级活动场所(二层单面砖混),建筑面积533平方米;2004年建成北海子村村级活动场所(三层单面砖混),建筑面积587平方米; 2006年建成中庄子、大坝、赵家 庄村级活动场所3处,其中中庄子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310平方米(二层单面砖混),大坝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368平方米(二层单面砖混),赵家庄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368平方米(二层单面砖混);2007年建成沙沟岔村村级活动场所(三层单面砖混),建筑面积573平方米;2008年建成金川西、小坝、直峡山村级活动场所3处,其中金川西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231.3平方米(砖混结构平房),小坝村级建活动场所建筑面积669平方米(三层单面砖混楼),直峡山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264平方米(砖混结构平房)。2009年建成黄家学村村级活动场所(三层双面框架),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的建成,提升了基层组织对外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

村级活动场所办公设施配套,按照县委组织部的配备标准,全部配齐了办公桌、会议桌、椅子、文件柜,各村又根据各自实际购买了其他办公用品。同时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规范设臵了“八室二栏”、“五站一中心”。狠抓日常管理工作,实行村干部值班制度,将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阵地和坚强堡垒。同时,集中打造6个党建示范点,将黄家学村打造成城乡一体化党建示范村,将小坝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将天锦苑社区和其它村建成规范化建设党建示范点。

(二)抓创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创新组织设臵新模式。探索城乡一体的组织设臵新模式,坚持服务发展、行业相近、强弱联合的原则,注重组织设臵的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上、专业协会中、社会楼宇里建立党组织等模式。在农村实行“村协会联建”,将大坝、赵家庄村、沙沟岔等5个村党 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功能性专业协会党支部,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找到了农村党建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探索出农村党建新抓手;在农村社区采取“支部建在楼院”,在泰昌花园、北海花园等6个社区花园小区和东湖、西津等5个城郊村农民住宅小区设立党支部;在“两新”组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模式,通过调查摸底、理顺关系,以镇经联委为依托成立镇非公经济党总支,成立15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为149个非公企业委派了党建指导员,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创新组织活动新形式。探索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新形势,实行活动联谊,构建城乡一体的党组织工作交流机制。4个社区党总支和相邻村、发展滞后村通过“村居联建”,联合开展“六个一”主题活动(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一次文艺演出活动,一次城乡手拉手送温暖活动,一次城乡卫生大扫除活动,一次城乡党组织观摩学习活动,一次城乡居民技能培训),不断推动农村组织生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行党员联动,构筑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将村(社区)党员分成骨干党员、困难党员、高龄党员、流动党员“四类”,有针对性的提高为党员服务的质量;实行村、社区党员信息互享,建立农村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面推行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

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新机制。探索城乡共享的党员队伍建设新机制,实行城乡党建信息共享,建设城乡党员队伍信息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城乡党员、干部的培训;召开城乡党组织书记交流座谈会,共享管理经验,丰富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方法;每年对村书记有计划的进行轮训,组织部分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实施“村村有新党员工程”和“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培育工程”,注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 军人、回乡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要求社区党组织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5名,村级党组织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3名。

(三)抓实践,进一步充实党组织活动载体

深入开展党员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无职党员按需定岗、有职党员按职定岗,共设定岗位党风党纪监督岗、党务村务监督岗、村容村貌治理岗、计划生育协管岗等各类岗位120多个,领岗党员620多人,领岗无职党员310多人。深入开展农村科技核心示范户“一带十”活动,每村选出10户党员科技示范户,每户帮扶10户农户,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黄家学村党员振宝养殖场场长吴丰年被确定为科技核心示范户后,帮带本村10户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取得很好的效益。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鼓励、引导、支持村干部创业,在职村干部中有22名在规模养殖、高效种植、商贸流通、土地流转等方面带头致富,涌现出了张学龙、郭连昌、李德忠等“双带”典型。在农村致富党员中开展以“送经验、理发展思路,送科技、强增收本领,送信息、找销售市场,送温暖、解实际困难”为主的“四送”活动,形成了先富带未富、先富帮后富的生动局面,全镇有240名致富党员与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202户农户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

(四)抓关键,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

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选好一个人,稳定一个村,致富一群人”的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在北海子、直峡山、大坝3个村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本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共选出村党组织委员64名,其中女委员9名,35岁以下5名,36岁至45岁36名;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上23名,大专及以上14名;年龄及学历结构均优于上届班 子,特别是把5名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村官选入了本届“两委” 班子,有效充实了班子领导力量。

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选用机制。为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注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日常选拔培养,制定了《城关镇关于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实施方案》。在选拔培养中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备用结合、动态调整四项原则,重点在优秀共青团员、农村各类科技示范户、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复转军人及大中专毕业生等人中选拔培养,近年来共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0名。

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待遇。积极落实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村干部及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为22名离任村干部和7名离任居委会干部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补贴,为35名在职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切实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计划”。积极协调为各村配齐了大学生村干部,全镇现有大学生村干部12名,其中大学生村官4名。在为各村配备大学生村干部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三项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培养,帮助其尽快转换角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参加镇党委、政府有关工作会议和政治学习会。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交流观摩和外出考察,增强大学生村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工作能力。建立设岗定责制度,要求各村给配备的大学生村官都要量身制定职责,实行季度工作汇报制度,并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督促其履行职责。建立帮带培养制度,为每名大学生村干部确定一名镇、村干部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培养,使其尽快掌握农业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贴心人”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五)抓重点,进一步搞好“创先争优”活动

以“五好”、“五带头”为要求,坚持活动与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认真核查整改落实项目,积极开展“八项争创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落实4个即时性整改问题,安排部署2个中长期整改问题;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确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和创建目标,并进一步细化、内化到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设岗定责、六联共建等八项活动。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确保活动有实效。通过细化 “三带四比”活动、树立创业标兵,致富能人“帮一带十”、创业标兵示范带动,开展经营大户联系党员、党员致富竞赛、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等活动,以技术服务、信息支持、物质帮助等方式带动党员齐创业、共发展。社区通过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 “1+1”和谐家庭联创活动,初步形成了党员带头建,带动邻里建的良好氛围;镇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党员“1+1”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农村党员理思路、帮发展、送信息、抓项目。

三是突出重点,确保活动有方向。全面推行“一承诺两考核三点评四公示”工作法,将其作为提升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把我镇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围绕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完成,根据各自工作特点、职能和党员岗位职责展开公开承诺,各村党员结合带头致富、带头服务群众等15个方面做出承诺900多件,社区党员结合守法经营、服务群众、志愿服务等13个方面做出承诺500多件,镇机关党员围绕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搞好农业科技研究、带头扶贫帮困等12个方面做出承诺 200多件;全面开展群众评议、领导点评,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召集党员代表及结合周例会、下队工作开展评议、点评,累计开展点评18次,点评党组织15个,点评党员200多人次;在开展承诺、点评的同时,确定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承诺在当月初及时公示;党组织每月对党员的考核点评结果在考核点评后及时公示;上级党组织每两月对下级党组织及其班子成员的考核点评结果在点评后及时公示;各联系点领导干部每季度对联系点的点评在点评后及时公示。

四、农村各项改革进展情况

(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深化农村改革,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出让、股份合作等方式依法自愿有偿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拉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促进土地集中使用,以此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向土地集中投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集中利用、产业聚集发展。今年已建立大坝、小坝、北海子三个具有显著辐射带动效应的土地流转示范点。截止目前,全镇10个村流转土地10050亩,全部种植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其中:洋芋3360亩,药用洋葱2000亩,食用洋葱1630亩,胡萝卜550亩,甘篮、西芹、菜花、青笋等其它蔬菜1780亩,中药材730亩。

(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保障收益权,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除林业发展的机制性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五)农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六)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七)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五)抓民生保障,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一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努力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发放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7.8万元、家电下乡及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9.7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2.76万元。认真落实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建设后期扶持政策,扶持人数2046人,发放2009扶持资金122.76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9.9%;进一步完善农民参加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举行了养老保险发放仪式,参保率达到96%以上,力争最终参保率达100%。解决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全镇共有五保户45人、城镇低保户1915户、村低保户309户农享受了低保优待政策。二是深入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围绕村庄环境整治的难点、弱点,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设,切实来改变乡村面貌。在城乡结合部放臵垃圾箱10个,做到垃圾集中,及时清运及时处理。累计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厂1个,垃圾池箱117个,清运车5辆,洒水车1辆,镇主干路安排洒水车一辆,提高道路清洁度。争取省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黄家学村环境综合治理,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并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三 是扎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法制进校园”、“五五普法”等方式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四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事故防范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督促强行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和对企业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年初与各企业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各企业与班组同时签定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五是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穿件工作通过初步验收。计划生育率保持到93.13%,出生率保持到了8.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了7‰以内,2010年年末人口为40524人,其中农村14459人,城市26065人,各项指标都控制到预期目标内。同时,武装民兵、“双拥”、统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5

彬县地处咸阳市西北部,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扶贫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325个行政村,总人口31.8万,其中农村人口28.7万,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1457元。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16所,九年制学校2所,小学274所,县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72470人,教职工3963人。

近年来,在中、省、市教育部门和项目办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的远程教育工作发展很快。2002年顺利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2003年,县教育局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厅的表彰奖励。今年,我们又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和“试点项目”,其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为我县109所农村初小和教学点安排了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50所农村完小安排了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17所农村中学安排了多媒体教室(模式三)。

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严格按照部、省、市项目办的安排部署,积极动员,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现已基本完成了工程任务。在项目实施中,我县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干部带头,群众支持,涌现了许许多多典型的人和事。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004年3月,我县就对原“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重新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教育、计划、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县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2004年7月,在省上召开了项目工作现场会后,我县又于7月27日及时召开了彬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会,传达了省项目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全面安排了我县项目实施工作,印发了项目实施方案,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项目实施工作目标责任书。县委副书记张忠、副县长王生江分别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会后,各乡镇、各校区也成立了各自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并对项目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促使各部门、各乡镇、各校区及各项目学校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二、多方筹资,全面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奠定项目设备安装的良好基础,2004年3月,县教育局就印发了《彬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31.2万元,作为县级配套资金一次性划拨到省项目办指定资金专户上;县委组织部从党费中划拨8万元,为各项目学校统一配备了微机桌椅。县教育局千方百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为各项目学校统一制作了“远程教育室”、“党员教育中心”、“农民技术学校”三种门牌。各乡镇、各校区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项目工作资金。炭店乡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6000元,补助给各村,做为项目启动资金,极大地调动了各村实施项目工作的积极性。义门镇党委书记蒙恩博、镇长霍忠宏,新民镇党委副书记张平均、龙高镇主管副镇长豆清泉、底店乡党委副书记杨占勇等乡镇领导多次和学区校长深入各校,研究问题,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新民学区校长张占雄、小章学区校长兰俊杰、城关学区校长贾润民等多次深入各校,协调村、校关系,争取乡村支持,检查工程进度,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新民堡子村投资一万余元,新建机房2间,装备光盘播放教室2个,村支书李呆学、村主任安耀民坚持吃住在工地,现场监督工程建设,保证了施工质量。彬县水帘洞煤矿矿长李作虎在得知水帘中学项目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后,慷慨解囊,捐资1万元,帮助水帘中学完成了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在村上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永乐镇安家河村支书安文红个人贷款3000元,投工投劳,不辞辛苦;香庙乡庄农村村主任康振兴等三名村干部垫资7000元;小章镇留丑村支书朱岁民垫资5400元,小章村支书郑和平垫资4100元;车家庄乡席家店村支书席银仓垫资4800元¨¨¨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8月10日,全县各乡镇总计投资70.01万元,建起中学微机教室17个,多媒体教室17个,小学光盘播放教室159个,远程教育机房50个,而且所有项目学校的防盗门窗、供电线路、照明灯具、防尘设施、电视柜等都已到位,为设备安装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6

市政府农业办公室

(2008年3月)

一、总体情况

入春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及早部署,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一)春

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今春农业生产的明显特点是,行动早,抓得实,进展快、效果好,农民积极性高。全国北方地区15省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农业生产早发动、早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迅速掀起了春季农业生产高潮。一是突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麦田精细管理。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通过组织专家现场查看苗情,召开专题分析会等方式,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和小麦生长情况,因苗制宜,促控结合,分类采取肥水、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已划锄250万亩,追肥320万亩,浇水150万亩,全市580万亩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往年,一、二类苗田占到83%,是近十年来长势最好的一年。二是立足有效保障,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各项准备。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等,积极组织货源,深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行动,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农资放心店实行挂牌经营,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目前已做好175万亩棉花、50万亩地瓜、65万亩水稻及100万亩瓜菜等作物的育苗播种准备和农资供应。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机械准备,检修农机具7.84万台套,完成机耕作业46.9万亩,机播4.3万亩,机械植保480万亩。三是着眼提高农业效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努力扩大大中拱棚设施瓜菜、越冬瓜菜、速生叶菜、早春瓜菜面积,尽可能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目前全市春季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亩。

(二)春季造林绿化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以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九龙山绿化为契机,造林绿化发动广、规模大,是今春农业生产的又一突出特点。2月底3月初,先后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和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议,对今年林业工作、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3月12日全民义务植树节,有市6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九龙山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帷幕;3月22日,启动了情系文化标志城绿化美化九龙山志愿者行动日。目前全市迅速掀起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17.26万亩,其中用材林7.19万亩,防护林1.93万亩,经济林6.59万亩,其它造林1.55万亩。

(三)畜牧、水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在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多数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机遇,加快转变畜牧发展方式,以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生猪、奶牛等畜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第一季度,奶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61.9%,生猪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增长6%和4%。一季度全市肉、蛋、奶产量可分别达到23.31万吨、10.54万吨、5.1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9%和20%。水产业,围绕“大而强、优而特”淡水渔业大市建设目标,抓住春季气温回升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加快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目前,全市水产已放养苗种5亿尾,完成任务的86%。一季度,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和2.8%。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明显提速。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去年已建成96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规范化管理、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对今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订实施方案,落实推进措施,把建设任务目标,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落实到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地块。

(五)农田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去冬今春规划部署,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开展应急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36万项,完成任务的92%,累计投资5.02亿元,投入机械7436台套,完成土石方4397万立方米,其中修复水毁工程1067处,维修排灌站5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2平方公里。在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南水北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六)惠农补

贴政策加紧落实。今年落实小麦直补面积584.94万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350万亩,其中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36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项目20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项目94万亩。目前各项补贴正在加紧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4月10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项目供种单位、品种、价格、数量严格依照程序,正在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力争尽快兑付到位。近日结合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督查力度,严格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二、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旱情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6mm,较常年降水减少18.3mm,且县市区分布不均,加之气温偏高,大风较多,失墒较多,土壤墒情普遍下降;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全市降水仍然较常年偏少趋势,因此抗旱保小麦生产、抗旱保春季农业生产已成定局。二是动植物病虫疫情流行蔓延。从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情预测看,今年受上游地区影响,小麦条锈病呈偏重发生趋势,畜牧业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当前小麦生长和畜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三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从市场分析,多数农产品价格呈稳中有降趋势;而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业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相对下降,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难度加大。

三、下步打算

根据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立足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继续强化麦田管理各项措施。当前小麦生长已进入起身拨节关键时期,以浇水、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毫不放松地抓好麦田管理各项关键措施,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为全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尽快启动实施小麦、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落实配套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实施进度。

(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设施瓜菜、食用菌、奶肉牛、肉蛋鸭、渔湖产品、大樱桃、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目标,调整规模种养基地扶持政策,采取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制,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建设,快速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基地规模和档次水平。

(三)着眼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市级农牧渔三大农产品检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按照年初规划的150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推进措施。

(四)着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加快培植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333”工程,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投入财政和金融资金30亿元,支持30家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真正培植成为行业龙头和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五)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继续搞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认真总结去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今年实际,及早谋划安排,及时组织发动,加大政策扶持和督导力度,切实抓好以今年夏季小麦和秋季玉米秸秆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六)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切实抓好农业补贴政策兑付工作。在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同时,当前围绕各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着重抓好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及扶持生猪、奶牛发展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争取尽快落实到位,特别是小麦种植和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确保4月10日前全部兑付到农户手中。今年市里对种养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要及早安排,抓紧进行项目申报立项。农业综合开发,要在精心实施好2007项目的同时,积极做好今年土地治理、产业化和科技项目的申报、争取和实施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力促农村经济发展 篇7

太仆寺旗人均拥有耕地面积10公顷。但受气候条件限制, 粮食生产能力一直很低, 粮食亩产始终徘徊在100千克, 是全区粮食单产较低的地区之一。近几年, 太仆寺旗发挥土地相对多, 地势平坦的优势, 将土地集中联片, 建设了多处以专用马铃薯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 提高了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也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开辟了道路。

一、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实现种植业集聚效应

从2003年开始, 太仆寺旗针对农户生产规模偏小, 土地效益不能充分体现的情况, 在东圪梁村通过股田制形式, 将500公顷土地集中连片, 按照特色+规模+科技的思路, 采用项目扶持、股份投入、产业化经营、利益共享、风险独担的管理方式, 建设了全旗第一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建设过程中, 通过用工业化理念、系统化思维、市场化运作将现代农业管理及生产技术集成配套,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们的做法是。

1. 政府扶持。

政府通过项目扶持, 投资在园区内打中、深机电井30余眼, 配套潜水电泵45台 (套) , 配有作业半径465米的进口维蒙特指针式喷灌机及国产指针式喷灌机10台套, 把原有的500公顷旱地全部建成水浇地。

2. 股份投入。

一是东圪梁村农民用集中连片的500公顷耕地作为自己的基础股份, 每亩耕地为1个股份。把农民每亩投入的5个工日和垫资200元生产费用作为附加股份。二是旗种子公司以机械设备、订单合同作为基础股份, 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及每亩投入的600元生产费用作为附加股份, 并负责购种、种植、管理、销售等各环节的生产。

3. 利益共享, 风险独担。

由公司和农户共同分享盈利, 在保证农民每亩基础股份200元, 附加股份100元的前提下, 公司按基础股份和附加股份分享利益。园区除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 (冰雹、洪水) 造成绝收外, 不论效益高低, 全部由旗种子公司承担, 保证农户按股收益。

由于建设方向明确, 管理先进, 东圪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2006年园区种植马铃薯种薯133公顷, 商品薯336公顷, 种薯平均单产达到2.7吨/亩, 平均销售为1115元, 亩产值3010元, 扣除成本1800元, 纯收入1210元;商品薯平均2.2吨/亩, 1吨平均销售价为940元, 每亩商品薯产值2068元, 扣除成本1200元, 纯收入为868元。两项合计总收入达689.2万元。入股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和园区务工收入225万元, 是建园区以前收入的2倍。

二、龙头带动, 种植业生产全面升级

太仆寺旗东圪梁股田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彻底改变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生产观念, 从小农经济和传统种植的圈子里跳出来, 大力发展以园区为纽带的专用马铃薯和特色蔬菜的种植, 走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路子。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通过企业的参与和农民的支持, 到2007年全旗建设以专用马铃薯为主的集中连片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2个, 装备了控制面积30公顷以上的喷灌圈89个, 建设现代化管理的专用马铃薯、西芹和高产饲料基地4000公顷, 覆盖了全旗的6个乡镇和苏木。2007年在遭受严重干旱情况下, 园区马铃薯平均单产2500千克, 较大田种植高出1700千克。种植在园区的察哈尔西芹平均单产4800千克。每亩最高7500千克, 每亩均产值4320元, 充分显示了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管理的优势。

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篇8

1.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而将人的身体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1.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损失率和养殖业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利益驱使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业务,使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2.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对策

完善的保险市场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本要素和生产要素。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人,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拓展农业保险市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下足功夫。

2.1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农业保险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再生产问题,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把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放在一起考虑。对于农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保险只能排在较后的位置。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可以通过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来培育农村保险消费者,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例如组织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讲解等,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宣传保险,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2.2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革新,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以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2.3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应该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给予一定的地方性税收优惠,在鼓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将部分所得让利给广大投保户,适当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费率,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外,各地应逐步加大金融保险行业的开放步伐,还要积极吸引专业的农村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业务。毕竟,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上一篇:英语作文:拟一个参观颐和园的口头通知下一篇:2024年英语四级翻译考前集训(新东方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