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

2024-07-03

中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通用10篇)

中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 篇1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专项督导评估的通知》(甘教督函〔2018〕26号)和天水市麦积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天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市级复查的通知》(麦教体发〔2018〕164号)通知精神, 我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在积极进行教育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自查的同时,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紧紧围绕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现将我校开展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简介

天水市麦积区中滩中学现有13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31968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9167.2平方米,在校学生633人,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83人,有中高级职称48人,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57.8%,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3人。

二、教育装备硬件设施情况

1、专用室设置。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5个 ,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各1个,体育器材室1个, 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各1个,心理咨询教室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

2、实验室装备。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硬件建设达到《甘肃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有关要求,面积基本达标,内部设施较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仪器完好率不低于95%,每年从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的实验教学的专项经费,且占有合理的比例,做到专款专用。各实验室仪器设备摆放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仪器设备账册齐全,账目规范,能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每年都能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论文评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

3、信息技术装备。学校现拥有学生机房2个、录播教室1个、白板教室13个,各级组都装备办公电脑且学校建有校园广播音响系统, 在传统课堂中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物质条件基本实现。

4、图书室建设。学校现有图书20485册,其中包括新书13466册,旧书7019册,参考书1467册,工具书335册,光盘404张。生均藏书32册。达到生均藏书初中25册以上配备标准。有视听设备、音像资料,均达到《标准》要求。图书分布较为合理 , 图书室每天对师生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

5、音体美器材配置。学校现有美术教室1个、书法教室1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专职教师2人,音乐专职教师2人。音体美器材配置到位,配备达标,全都能满足教学需求。音乐、美术、书法等教室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要求逢课必用,规范管理。

三、制度措施 管理应用

为了切实加强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实现教育装备“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育装备整体管理和应用水平,我校又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做了以下大量工作:

(一)、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

高标准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四个重点,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各项工作。我校现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学校建有校园网,成立了信息技术管理中心,完善了学校网络,使学校网络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扩大了信息量的输出,加大了学校宣传力度。

(二)、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机构,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主任主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并派专人管理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和其它专用教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学校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规范制度 强化管理 发挥效应

学校从上而下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1、组织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领导小组,规划设计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目标,布置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任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教导处牵头,各功能室负责人组成的技术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各年级组、学科组在教导处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我校制定了各功能室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简介、职责等,做到制度上墙,认真落实;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到人。

3、装备管理。学校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软件规范登记,各功能室都设有总账、明细账,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柜陈列、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使所有设备均处于可使用状态。

4、教师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举办了常规技术装备使用培训,特别是计算机操作培训、多媒体交互白板的使用培训。学校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尽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培训学习,提升管理与业务素质。

5、常规应用。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使用频繁、利用较好。教育技术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装备管理机制完备、长效,职责明确

建立健全教育装备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教育装备档案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建立设备购置、验收、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帐、物相符。实验室、图书室、录播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不断完善教育装备档案内容,确保档案内容详实、完备、规范;组织实验教师、管理人员和专业课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管理和应用水平。

1、实验室及功能室管理有序

实验室及各功能室供电规范安全,有防火、防盗措施,各功能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开出率和功能室使用率的统计。实验室及功能室设有资料专柜,存放实验室设施档案、仪器设备档案、实验室管理档案、实验教学档案、教育装备统计档案等。

2、图书室利用率高

有图书总账和个别登记账。新书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并上架流通。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入册。报刊及时装订成册,并登记。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借还制度、赔偿制度、阅览室守则等规章制度,并张贴上墙。建立藏书及资料管理规则。向师生全开架借阅,图书室和阅览室每天开放。

(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物尽其用,提高使用效能

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用足、用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其它优质教学资源;积极为师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改革实验类型,进一步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我校的实验课开设要求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要做的实验一个都不漏。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实验能力。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钻研。

2、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除信息技术课外,我们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平时增加电脑教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3、加大了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本年度,我们专门召开了图书室工作人员会议,对图书室工作进行了规划,对图书室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发挥了图书馆应用的功能。

4、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水平。本年度,加强了对教师多媒体设备使用的指导,提高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能力和频率,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了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5、艺术、体育器材应用

我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保证艺体器材在教学中运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提高器材利用率。

(六)、注重管理,做好资料积累

本年度,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账册的记录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随时查看出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七)、不断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

积极构建以校为本的实验教学和装备管理使用研究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教研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和装备管理应用模式的探索,不断提高装备管理应用水平;积极组织师生参加自制教具、论文、课件、创新设计及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回顾过去,在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但其中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将认真总结不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我校的现代化设施发挥更大的效能。

麦积区中滩中学 2018-7-9

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汇报材料

中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 篇2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 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培养“贤者、君子”为目的的道德教育中心体系。1994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 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要求,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2000 年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 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加快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加强中小学德育管理, 是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德育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新时期中学德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中学德育有新的体制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行的中学德育管理体制权责不明确、政令不统一、实施环境较差等弊端导致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

1、对德育重视不够

学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德育管理缺乏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应有的管理运行机制, 仅以经验取代科学管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班级德育管理的盲目和无序。因为德育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效应和收益, 在一些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心目中, 德育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并不高。

2、德育方法缺乏时代特点, 德育体系不完善

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局限于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表面的形式进行这种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体现了德育教育方法的单一, 习惯于把德育当成纯粹知识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 学生对这种认知缺乏认同, 对德育教育产生厌恶情绪, 从内心不接受学校的德育管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说教和批评教育上, 忽视了学生道德培养的自觉性, 德育体系不健全, 没有完善的体系进行德育教育。

3、德育活动形式化

受升学压力和对德育活动认识不到位的影响, 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开展较少, 很多德育活动仅仅为完成学校德育考核任务而敷衍了事, 对德育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果很少有全程的过程管理, 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没有真正从活动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而是注重结果或形式的花样, 德育活动从开始就缺乏目的性和对过程的管理, 缺乏对活动的总结, 活动本身的德育意义远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使得原本就少的德育活动成为装饰门面的花架子和纯粹形式。

三、德育管理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第一、中学德育管理体制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建立的, 是为中学德育服务的, 在中学德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是中学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管理机制, 学校德育管理就无从谈起, 是中学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系、全局性的制度形态。它在中学德育工作体系中是具体统帅德育工作的作用, 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 反之, 则会起到阻碍作用。德育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学德育大纲》的保证, 有利于发挥学校德育的整体优势。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己不是自发的探索和实验, 而是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的要求。

第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学校德育工作运作的核心, 完善中学德育管理体制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的根本保证。只有健全、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完善中学德育管理体制是构建与实施学校德育系统工程的中枢环节, 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桥梁和核心, 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动力。

四、德育管理的解决措施

1、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教学管理队伍中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这给高校的德育功能实现制造了障碍。为此, 学校除了一方面引进人才外, 另一方面也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 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改进德育工作人员的德育水平, 从而整体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德育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管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修养, 二是教养,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成败得失, 关键在于师德,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不仅要授业与解惑, 更重要的还要传道, 教师既是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更是高尚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

2、建立健全德育体系

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是教学管理中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从而保证学校教学管理中德育体系的完善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进而保障德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3、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德育教育

要建设良好的德育校园环境, 首先, 我们需要纠正学校全体成员对德育的认识, 要让人人都形成德和才同等重要的意识。在大学教学任务中, 要坚持育人先行, 以德为先的原则。育才, 是党和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德育要求, 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学校的管理层, 需要扭转忽视德育工作的陈旧观念, 重视起德育工作,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德育管理氛围。

4、德育教育人文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校德育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 因此, 一切管理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分辨是非, 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五、结语

人生两件事:学做人, 学做事。青少年固然要学习掌握知识技能, 学会做事,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 学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 这是更根本性的问题。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 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德育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关键看其运行情况如何。在面临新时期的德育管理挑战下要跟上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武.中学德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刘怡蔓.中学德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6.

[4]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浅谈中学德育管理 篇3

【关键词】 中学 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13-01

0

一、健全学校德育机构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生处主任、各年级主管、班主任等组成。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来研究和讨论德育,每个年级建立德育工作试点班。实行领导负责制,学校第一把手抓德育,把学校德育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教师党员、学生团员。

二、使德育队伍跟上网络的时代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各科任老师密切配合的德育综合管理体系,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息息相通,本学期我们主要做好两个联系:一是加强与当地派出所的联系;二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教育法》、介绍家庭教育有关知识,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同时,同家长签订学生遵纪守法责任书。针对“双休日”给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建立了家访制度、家长接待日制度,并规定每周星期一为家长接待日。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学校德育教学工作。

三、确定德育目标

为了实现德育的总目标,我们以《中学德育大纲》要求为依据,根据中学生各年级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各年级德育目标。如高一德育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攀登科学高峰。重点是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拒绝邪教、崇尚科学教育。高二级德育目标:发展兴趣特长,塑造美的心灵,做全面发展新人。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高三级德育目标: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志报效祖国。重点是理想前途教育、成才教育。对高中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强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对其中的先进分子,鼓励他们参加党训班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样,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树立奋斗的目标,实现《中学德育大纲》提出的总体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全面细化德育内容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往往是在实践中获取真情实感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将正面教育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为此,我们将德育内容分成十个系列,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三月份主题:学习雷锋,乐于无私奉献;美化新城,献出一份爱校之心。四月份主题:缅怀先烈,担负社会责任。五月份主题:纪念“五.四”,艺术节大展身手。六月份主题:奋斗不息,轻松迎考。七、八月份主题:鼓励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全面发展。九月份主题:尊师守纪,弘扬民族传统;十月份主题:庆祝国庆,立志报效祖国。十一月份主题:我运动,我快乐。十二月份主题:回顾过去,总结反思。元月份主题:面向未来,塑造美好人生。我们以“十个系列”为框架,每年赋予新鲜内容,使德育活动更富有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五、建立和完善各种德育管理制度

为使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我校制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考核制度,班级工作目标管理评比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督促评比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寝室及优秀寝室长评选奖励制度,学生违纪、违法管理制度,学生好人好事登记表扬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我们重点放在班级工作目标管理评比制度的落实方面。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班容班风,学校都做到日日检查,周周评优。这对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使德育评比科学化

为检查、总结班级在实施教育目标过程中的效果,必须有配套的评估制度。

为了使“评优”工作科学、合理、公正,我们采用了“量化评分”。如操行的“量化”我们制订了加分和扣分细则,评定底分为60分,经一学期的加分达到90分以上可评优等,75—89分评为良好;扣分到低于60分者通报全校并通知家长。

每年对操行优秀的学生进行张榜表扬。学校评流动红旗班也进行量化评比,各班基础分为100分,根据各班遵守百分评比条例的情况进行加分、扣分。经过班级德育评估,调动了学生自觉守纪的积极性,提高了班主任参加管理的水平,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中滩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4

根据《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实施意见》和昌平区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及镇东政文【2009】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切实改变村中环境卫生面貌,及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目的,切实解决我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不足,美化、绿化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确保村民健康生活。结合我村实践情况在全村范围内开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我村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分工

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张、我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三十二个清洁组长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村主任抓环境整治工作,三十二个清洁组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支部书记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和协调,有一名支委和一名村委负责具体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协助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战斗集体,为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完全彻底,不留死角。

1.解决村内、村外的生活污水排放。

第一,对村内地下污水排放管线进行改造使每户村民生活

污水实现地下管道排放,做到污水不上街。

第二,对村外排水沟进行封闭,彻底解决村外污水露天排

放的现象,有效治理我村群众生活污水排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有效治理村内、村外垃圾。

第一. 投资20万元全面彻底清理村内街道两侧,村内空闲的及村外的垃圾不留死角,清除积存的垃圾。进行植树。第二. 清扫人员年投资500万元对村内的街道、胡同进行

清扫。

2009年共投资520万元对村内垃圾进行明天清理一次,做到了日产日清。

3.集中整治乱堆乱放。

对村内街道两侧杂物进行清理整治,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禁止商户排放商品侵街占道,影响村容,有碍村容的私搭乱建限期拆除。

三.加强管理,监督和维护,确保环境整治长期有效。

1.宣传动员。利用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营造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和外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维护

环境卫生。

2.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有效合理利用清洁小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确保环境卫生维护到位。

3.加强监督,成立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天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巩固深化环境整治成果。

回顾2009年一年的环境整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村两委人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对村内责任和村外环境整治后以基本达到环境卫生要求。村两委人员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要坚持继续保持下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针对一年来我村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不足,对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提高。

中滩环境整治小组

龙山中学德育制度 篇5

德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德育宗旨: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及良好个性的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德育重点: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坚强的意志品格的培养,使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方式方法:

一、完善学校、年级、班级、团队四个教育系列

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年级组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年级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做到时间保证,内容落实。

班级是学校德育的最基层单位,班主任要组织和建设好班级

集体,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团队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团队组织必须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二、坚持常规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1、继续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强化训练。

2、搞好《国旗》法的贯彻落实,坚持日升国旗、周举行升国旗仪式的制度。

3、坚持日小扫、周大扫和值周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制度。

4、抓紧抓实学生劳动日管理工作。

5、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坚持学期初、中、末家长学校开课制度。

6、坚持每月一次主题班会,一次主题团队会。

7、搞好初一新生军训,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8、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9、学校坚持安全保卫的常规检查。

10、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工作。

11、坚持三好学生表彰、文明班级评比制度。

12、搞好传统教育,发挥好德育基地作用,参加公益劳动。

三、发挥学科渗透的主渠道作用

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将德育贯穿在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科教师及全体职工都必须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作学生的表率。

四、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中学德育科研奖励制度 篇6

(2010-2015)

为更好地组织我校各种教育教学科研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举行讲座、教研组学习、印发学习资料、网络、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德育活动以及进行校内外的交流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我校的教育改革,特制定以下德语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一、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讲座。通过讲座进行教育新理念的学习、科学育人方法、教科研经验的推广等。

二、教研组学习活动。各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可以是理论学习,也可以讨论学习一些教科研的经验成果等。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定时间,且要认真选定内容、定主讲人、定讨论题。

三、校内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教科研交流,对我校的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论文及其它教科研工作进行交流,使大家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有所认识、不断提高。

四、对外交流。积极参加地区级及以上教科研活动,加强德育信息和德育工作交流。经常走出去或通过网络,学习先进教科研经验,以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着正规、科学、深入的方向健康发展。

五、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网站进行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和交流。

六、每学期收集优秀德育论文、案例进行汇编,便于学习交流与推广。

七、教科研成果归档制度。凡我校的教科研成果材料,如获奖论文、发表的论文、开发的校本课程等须及时向德育室申报归档。一方面作为学校档案保存;另一方面也用于作为奖励的依据。

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学校要以不同形式给予奖励。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自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能坚持经常地教师,且周围群众对其都有一致好评的教师可作为师德先进个人向上级推荐。被评为校、县、地区级伊桑的德育先进工作者,学校分别给记入档案,并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被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师德标兵”,“师德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学校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其学习。

八、评选办法

先进年纪组合优秀年级组长,由政教处组织评定,政教处、教务处提供材料,同意报有关会议审批。优秀班主任及先进班集体由各年级初步评定,政教处、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学生先进个人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评选条件和分配名额,由班级明主初步评定,年级组同意,报学校德育处审批。(凡受国家、自治区、地区级表彰的先进个人不再受校级重复表彰,凡受校级表彰的不再受年级组重复表彰。)

九、表彰方式

校级评选的先进集体或个人每年在毕业典礼或开学典礼上表彰一次。年级组评选的先进在年级组进行表彰。国家、自治区、地区级表彰按上级要求进行。

****中学

中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 篇7

1.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领导不重视, 机构不健全。

首先, 部分校长没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所谓“校长只操两份心, 检测成绩和资金”。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各项德育计划难以得到落实。农村中学都设有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 下面是各班的班主任, 学校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单一的管理模式, 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名义上有德育的责任, 但实际上任课教师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 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靠班主任一个人来完成。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会、团委等, 但是这些组织往往有名无实, 很少组织活动。学校虽然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 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这些计划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1.2 德育责任模糊, 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

在倡导落实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背景下, 教师的德育观念日益淡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 害怕承担学生问题带来的责任, 工作中只管教学, 不管教育, 课堂上没有体现德育渗透, 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管理班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能推则推。

班主任负担过重, 压力过大,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打击。教师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 教师往往各自为政, 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少, 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在应试教育和重压之下, 个别老师出现了一些相互拆台的现象, 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1.3 德育观念陈旧, 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 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素质不高, 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习惯以权威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 采用强令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 借奖惩权威, 专制压服学生, 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 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 忽视对学生人格特点和个性发展的尊重, 不善于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不利于德育的实施。还有不少教师缺乏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提升意识, 不能主动把握社会道德动态和道德信息, 不注重自身道德知识的更新和充实, 不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改进提高, 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研究, 德育能力落后, 德育技巧缺乏, 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新要求。

1.4 教育网络脱节,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不到位。

表现在学校方面, 学校的教育活动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 与社会、家庭联系较少, 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多为“封闭式”, 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未能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 甚至互相矛盾冲突, 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 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

2. 对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1 加强领导, 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组建一支负责任、能力强、办法多的德育工作队伍至关重要。理所当然,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是党、团组织和政教部门, 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因此农村中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形成在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 以学校中层行政和班主任为骨干, 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组织下, 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工作网络。由班主任全面协调、具体操作, 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工作网络。要强化制度导向,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使德育成为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 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

2.2 明确责任, 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第一, 要调动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 明确班主任的责任, 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

要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要在目标管理、福利待遇和考核机制上凸显导向性。班主任在班级教学管理上要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也要有自己的发言权。只有参与管理工作, 班主任才容易产生认同心理, 巩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从而才能强化动机, 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 要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

2.3 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 即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 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 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 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通过教育理论学习, 举办专题讲座, 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我们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 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研究, 对德育研究作出成绩的要给予鼓励和表彰, 以此调动广大教师进行德育研究的积极性。

2.4 加强联系, 积极拓宽农村中学德育途径。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在当代农村社会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德育具有综合整体的特点, 因此, 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要形成合力,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不是互相割裂。在三者之闭, 学校因为具有大批精通教育规律的专职人员而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 不但要搞好学校德育, 还要积极指导家庭德育, 影响社会德育, 从而使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德育之链”。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是农村中学教育的薄弱环节, 直接影响到了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加强领导, 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明确责任, 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加强联系, 积极拓宽农村中学德育途径。

中学生德育教育应注重过程管理 篇8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管理;方法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堪忧,厌学、辍学队伍越来越大,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骂人打架时有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德育教育必须在道德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过程教育,注重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一、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主题教育活动是体现德育过程管理的重要途径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启迪、感染学生,使其受到教育。比如专门组织的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参观军营、瞻仰烈士墓、参观消防车等课堂教学以外的主题活动,都是必要的德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培养中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因素,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因此,德育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遵纪守法,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评价指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评价的要求必须适度可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德育行为,让学生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受到教育。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

新城子中学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篇9

1、建立健全完善的德育管理机构、网络。校长为德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德育处具体实施,发挥团委会、学生会和班主任的作用,全面实施学校的德育思想和管理措施。

2、每学年制定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规划学校的三年德育工作规划,分阶段实现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

3、建立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学期召开三次以上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议,制定、调整、总结学校有关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对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作深入的思考,;期末进行一次学生思想工作研讨会。

4、建立班主任工作中关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交流会工作汇报会制度。

5、建立学校行为规范督导制度,全员、全程管理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

6、建立家庭教育委员,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联系、共育英才的作用,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各年级家长会,辅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

7、建立评选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星级班主任、爱心教师等制度,表彰和奖励在德育教育中的优秀教师。

8、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文明礼仪标兵、“三星”——文明礼仪之星、阳光运动之星、科技创新之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9、建立升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全体师生参加的升国旗、唱国歌制度。

10、建立值周制度和文明岗监督制度,全面负责学校的综合管理。

11、建立活动制度。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以学段教育为主体。其中的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三月份进行“学雷锋”专项教育。

12、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义务劳动制度、社会服务制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意识。

13、发挥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效组织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校本节庆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14、每学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的评比活动,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教育。

15、建立德育工作周,把每月的第一周确定为德育周,在德育周中召开“五会”——德

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会议、德育处工作人员会议、团委会和学生会干部会议、学生大会,进行德育工作总结、布置、交流。

16、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每周星期三下午是学校德育教研活动时间,集中组织班主任例会和培训,研讨具体德育工作,交流各班德育工作情况,协调学校各项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具体由德育处主持召开

17、建立班主任工作常规管考评制度、班级常规考评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18、建立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老干部、英模来校报告制度

19、建立做好后进生帮助教育转化工作的制度和留守儿童帮扶制度。20、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和网络德育的课件建设开发与研究制度。

新城子中学

新城子中学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一、德育领导工作

1、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研究分析或总结学生德育工作。

2、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交流和总结班主任工作。

3、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总结交流德育工作。

4、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和社区代表座谈会,汇报交流德育工作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

5、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大会,研究分析或总结学校德育工作。

二、德育工作表彰制度

1、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突出成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2、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三好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生、超越自我奖,并给予表彰。

3、学校对教职工和学生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及时表彰和宣传,对事迹突出者学校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升国旗和集会唱国歌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生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的规定,坚持每天升降国旗,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注意组织好国旗下讲话,进行及时、生动、精练的爱国主度教育。

2、学校重要集会或大型活动要唱国歌。

3、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时要衣着整齐,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唱国歌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四、每周时事和好人好事报告制度

1、学校和各班级要充分利用校会、晨会和班会,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和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的好事活动学做雷锋式的社会主义新人。各班级要及时统计好好人好事,并做好调查,认真记录,及时上报学校。

3、学校定期公布好人好事,对事迹突出的要给予奖励。

五、参加社会实践制度

1、学校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实际,结合平时教学内容。

2、学校要经常组织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深入街道等地参加生产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实际,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乡情,增强他们爱家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美好情怀。

六、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电影,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制度

1、每学期要指导或组织学生读一本好书。

2、看二部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开展影(视)评活动。

3、学校要定期举办班班有歌声、体育比赛等活动。

4、每年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要适时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

七、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制度

1、学生要认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校规校纪,参加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学校要制定考核细则,每天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并颁发流动红旗。

八、日常了解教育学生和各学科渗透德育制度

1、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至少家访一次,每学期至少同每位学生谈话一次。

2、教职工要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指导和各项活动,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养成教育。

3、防止科任教师不负责地将犯错误学生推给班主任,班主任推给学校领导的不良倾向。

4、禁止教师简单粗暴地责令犯错误学生的家长限期到校,不准学生上课的不良做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具有强烈的德育渗透意识,准确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明确德育渗透点。

九、班会制度

1、班级每周召开一次班会,其中包括每学期适时开好学校统一内容的一次主题班会。

2、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二次有关思想教育的校会。

中学德育科研课题制度 篇10

(2010-20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我校德育科研课题的管理,促进我校德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中小学德育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破解制约学校德育发展的难题,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德育科研能力与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创新发展,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条 我校德育科学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引导我校科研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服务,为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坚持与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相结合,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善于把问题转化为课题,着力在解决学校德育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3.坚持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充分体现课题研究的广泛性。

4.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要求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持,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方法科学,学术观点正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创新性要求课题研究应对我国或本地区、本学校德育建设问题提出切实、合理的新思路、新对策、新模式,对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实效性要求研究成果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及整体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和社会教育水平等方面产生实际效果;规范性要求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符合教育科学和德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符合行文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申报与立项评审

第四条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定期发布的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指南。每两年组织一次课题申报、立项评审和成果展示活动。

第五条 学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可申报德育科研课题。

以学校为单位申报课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重视德育工作并具有较扎实的德育实践基础;

2.课题负责人须是学校校长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领导;

3.德育工作队伍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富于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精神;

4.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个人申报课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负责或从事中小学德育工作,并有3年以上德育工作实践经历;

2.具有高级教师职称;中级教师职称申报者需有2名高级教师职称者推荐。

第六条 课题申报程序:

-2-

1.根据课题指南,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按要求填写申报表一式4份。

2.个人申报课题须经校委会同意,学校申报课题报地区教育局主管处(科)初审,再报自治区评审。地区、县教育局组织申报的课题,可直接向自治区申报。

3.已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需要申请继续滚动研究,或在其它渠道立项并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课题,需要申请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科研立项的课题,可参照以上申请程序申请。

第七条 经评审同意立项的课题由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立项通知书,研究工作即可启动。

第三章 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

第八条 课题研究完成时,应接受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结题验收必须提交以下资料:课题立项申报表、开题报告、研究工作(实验或调研)报告、课题结题申报表、研究过程的主要材料、反映成果的相关资料(专著、论文集、决策部门采纳推广的证明等)。

第九条 课题鉴定程序:

1、课题组向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提出鉴定申请,经同意后可由课题组单独组织课题鉴定,各地级以上市也可由教育局德育主管处(科)集中组织课题鉴定。

2、课题成果鉴定一般采取通讯和会议两种方式。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组集体讨论确定评审结论并由组长签署意见;以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意见送交组长,由组长综合各专家意见并签署鉴定结论。-3-

第十条 结题验收。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核验收,验收通过后,颁发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中学

二零一零年四月

上一篇:试用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案例下一篇:别忘了挂衣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