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2024-05-20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精选8篇)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篇1

时间:xxxx年1月19日下午

地点:局长办公室

主持人:李加福

记录人:韩明哲

参加人员:局党组成员

会议内容: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篇2

一、目前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现金流量观念不强, 资金风险意识淡薄

受传统财务管理思想和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虽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现金流量指标的内容, 但有些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并未重视现金流量数字的变化, 对于其分析也是仅仅局限于应付财务分析的需要, 真正将分析结果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多。

2. 资金管理松懈, 使用缺乏计划性

目前有些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完善、健全的财务资金管理体系, 或者有的企业虽已初步建立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体制, 但还不完善, 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 不能真正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 在资金运作上随意更改的现象较多, 实际情况不能按照预算执行, 往往使预算形同虚设。尽管企业一般都有资金管理办法,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 存在资金使用随意等现象。

3. 追求销售规模, 放松应收帐款的回收

有些企业为了打开销路, 抢占市场, 扩大销售, 增加收入, 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盲目扩大经营规模, 在客户未预付或很少预付订货保证金的情况下, 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大量销售, 不重视货币资金回收, 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未能及时跟上, 对于赊销货款的清理力度不大, 久而久之形成了大量的应收帐款, 甚至变成了呆、坏帐, 一方面造成企业资金的紧张, 另一方面造成企业不应该出现的资金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阻止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资金成本、资金效益观念不强

企业的每项经营决策活动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 测算收益状况, 在详细计算投资活动资金成本和资金效益的基础上, 慎重决策。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有些企业对外投资缺乏深入细致的可行性调研, 无效益的项目乱投资, 有效益的项目因资金缺乏而搁浅。有的企业忽视资金的周转速度,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丧失了企业发展的时机, 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1. 树立现金流量观念, 提高财务人员对于资金风险的认识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许多情况下, 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一个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 但由于现金流量不足造成财务状况恶化, 照样使企业破产。因此, 企业应特别重视现金流量的控制, 加强对经营活动中所有资金收支的全程监管。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任何一个经营项目的收益都具有不确定性, 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同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自负盈亏, 又必须增加销售、降低成本, 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财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风险观念, 合理进行资金收支的运作, 同时加强对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考核, 特别是对于资金管理风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 控制资金合理支出

资金预算管理体现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发挥资金预算管理的作用相当重要, 年初, 财务部门可根据企业制定的战略方针, 按照分项预算, 结合市场预测, 制定合理的现金流量预算。做资金预算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注意全年的平衡与项目实施之间的关系, 要妥善筹集好资金安排和项目进度实施;二是预算的执行要符合“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预算原则, 在资金安排过程中要抓住重点。为保证资金预算的严格实施, 对现金流量各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政策, 对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发现偏差和异常波动均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同时, 企业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真正发挥预算的作用。

3. 强化应收帐款管理,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1) 关口前移, 做到事前控制。企业应对客户资质、信誉、资金等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建立和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加强信用等级评价, 通过以往的合作情况、偿债能力等综合标准将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在签订合同时, 根据评价情况确定客户的付款条件以及相应的约束条款, 对于信用差、偿债能力差的客户要求款到发货, 防止出现应收款收不回的风险。

(2) 跟踪管理, 做好事中控制。应收帐款一旦形成, 企业就必须考虑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一要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财务、业务等相关部门应对应收账款进行职责范围内的重点管理和流程化协作, 如:业务部门跟踪重点客户, 财务部门配合业务部门及时与对方对帐, 取得盖章确认函等, 做好基础工作。对大额的、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关键指标要至少每月与业务部门进行核对, 做好深入细致的对帐、清理工作, 督促、配合业务部门加速回收。二要认真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通过对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 企业财务和相关业务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合同执行周期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合同执行期后才付款;有多少应收帐款逾期过长可能会成为呆帐、坏帐等。如果帐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帐款的帐龄开始延长或者逾期, 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调整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评级, 努力提高应收帐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帐款, 也不能放松监督, 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3) 抓紧清欠, 加强事后控制。应收账款一旦逾期, 意味着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增加了, 逾期时间越长, 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当发现合同执行周期结束, 货款仍未收回出现逾期时要抓紧处理, 加大清欠力度。要积极与对方协调, 可以采取发催款函、打催款电话和去现场催款、逾期后发律师函等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同时, 要及时整理资料、合同、发票、送货单等, 做好采取法律手段的准备。当有充分信息表明对方只是暂时经营困难时企业可采取其他解决方式, 如在担保的情况下延缓帐期、减免部分款项后余额付款、以物抵款, 或上述方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 总之, 要么让逾期的应收账款回收更有保障, 要么在让步的情况下收回其他余款, 从而减少损失。

(4) 建立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制度。不管企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 只要存在贸易经营行为, 坏帐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企业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遵循稳健性原则, 积极建立弥补坏帐损失的准备制度, 按照期末应收帐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帐损失, 夯实资产, 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 强化企业资金成本意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自负盈亏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原则, 贪大求全而不顾财务后果的企业行为不再有其适当的生存环境。按照资金成本观念, 企业无论使用负债资金还是自有资金进行各种经营活动, 都必须将创造资金收益为前提, 但有些企业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 不重视对资金成本的分析, 这种习惯行为导致企业资金利润率普遍过低。针对此情况, 要促使企业牢固树立资金成本观念, 谨慎决策经营活动, 避免“资金死滞症”的发生, 将有限的资金用准、用好、用活。另外, 避免盲目投资也是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

5. 实行资金使用责任制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篇3

一、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财务的本质确立了资金的中心地位。财务的本质是货币关系,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中,它决定了财务管理首先是资金的管理。通过一定的货币关系和各种不同的资金来源以筹集经营资金,既要在数量上保证企业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又要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使定量的资金长期处于高效流转的状态,并根据市场的动态,随机调整资金运动,使货币资金运动与物资运动保持同步,以确保企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因此,资金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

其次,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有企业面临双重依赖关系。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使我们习惯于依赖国家无偿资金供给,重经营轻效益、财务收支两条线,缺钱时向上反映,要求国家补充流动资金,从而掩盖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上的问题。而市场经济则要求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依靠市场发展自己,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一切业务,一切经营活动无不表现为资金的运用,资金的耗费和资金的循环,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条件。这就迫使企业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流动资金比率,让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运用,进一步研究资金运用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关系,使企业资金运用和生产经营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避免因资金缺乏或资金运用不当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企业集团对于财务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

针对目前财务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一些企业集团在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并且已经认识到了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对于企业集团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无论是集团总部本身还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成员公司,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财目标,即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因为公司是出资人的公司,公司的目标就是出资人的利益目标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尽管集团总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又复杂多样的利益主体,且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但无论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什么样的利益冲突,其他利益主体(包括经营者、债权人、劳动者等)的利益最终都要服从于出资人的利益。因此,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实现出资人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财权多层次分割的过度分散与失控、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利益互不兼容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成员企业目标的逆向选择、竞争力低下等问题,这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悖。因此,企业集团必须拓展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路,使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共享,从而提高集团整体利益以及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集团惟有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而企业集团能否发挥其规模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状况和资金管理水平。资金有效、均衡的流动是资金管理的目标。但企业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如经济周期、金融市场状态、企业组织形式的经营状态等,特别是企业集团由于业务的多样性、地域的差异性、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复杂性,都使资金的流动变得更加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因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更关注资金的流动。

一些企业通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改变了资金分散的局面,实现了集团(总)公司内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下属单位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通过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集中模式,将集团公司的二级单位在银行开设的众多账户一律取消,企业内外的各项结算业务均通过集团内部的一个部门统一办理,实行一个“漏斗”进出,并且达到了对下属单位每项经营业务资金的出入的有效监管,减少了银行风险,营造了新型的银企关系。

企业的资金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变现能力,努力促使资金加速周转。为适应这个新趋势,并针对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集团就应该选择运用一套适应本集团自身情况和发展要求的资金管理模式。

资金发放会议纪要 篇4

一、会议主要目的

吴国昌局长指出,今年3月份以来,南繁制种生产遭遇低温灾害天气,造成直接损失达4000多万元。灾情发生后,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省种子管理局第一时间向省农业厅、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及相关领导汇报,通过各方努力争取,省农业厅决定从省抗旱救灾资金中挤出600万元给予南繁制种补助,按照厅领导及厅相关会议的意见要求,这批救灾资金拨付给在海南制种且供应省内用种的10家江西种子企业,由种子企业依据受灾面积和损失程度直接补给受灾的制种户。为把这个好事做好,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一是听取各方面对救灾资金的发放意见,二是议定救灾资金的发放办法及要求。

二、协会代表发言

萍乡市制种协会王仕民秘书长、胡步东会长、张理高荣誉会长及萍乡市种子管理局谭修建副局长先后发言:

(一)通报了制种协会调查统计的南繁制种受灾情况。今年南繁制种共8万多亩,其中江西本土企业有2.8万亩,受灾造成损失达到4800多万元,由于连续两年受灾,许多制种户亏损严重。

(二)萍乡制种协会承担了全国的南繁制种协调工作,由于开始不清楚救灾资金的源头来自哪里,承担了外省生产任务的制种户也期望得到救助,特别受灾面积大、损失重而又得不到救助的制种户有一些意见,现在知道救灾资金的使用原则后,回去后一定实事求是做好说服维稳工作。

(三)建议企业要公平、合理发放救灾资金,不要与收购的种子加价混合一起处理,也不要抵扣往来欠账,帮助制种户渡过难关,真正起到救灾作用。

(四)萍乡制种协会刚刚成立一年多,也给企业做了许多协调和沟通工作,在调解生产合同纠纷上也起到了应有作用,原有的会费已入不敷出,经费缺口很大,希望得到各企业的赞助,进一步提高协会的活力。

(五)南繁制种受不可预测的因素干扰很多,天气的变幻无穷,制种组合的千差万别,造成制种道路上存在诸多“难事”,导致制种生产灾害,也出现了制种户不守信的个案,但希望各企业要多看到好的一面,共谋合作良策,共同发展。

三、企业代表发言

10个企业的负责人先后都作了发言:

(一)各企业都通报了南繁制种的受灾面积、种子收购数量以及损失情况,前期投资都在1600-2200元/亩,普遍感觉投资生产风险很大,按照今年的情况,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二)部分企业的生产合同被一层一层转包,违约情况时有发生,尽管企业加强跟踪管理手段,但种子少交变卖情况依然出现,有的甚至由种子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协调都无效,直至司法介入才得以解决,让企业深感费心费力。

(三)这次省里下拨的南繁救灾资金各企业都表示,将一定按受灾面积和损失程度直接补给受灾的制种户,绝不截留抵扣,明确加价部分不混淆救灾资金。

(四)各企业建议萍乡市制种协会加强管理,强化培训,提高协会成员各方面素质,共同研究南繁制种新对策,通过规范管理,建立不守信誉制种户“黑名单”,树立萍乡制种品牌。

(五)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率先同意对萍乡市制种协会进行经费赞助,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协会的工作。

四、具体原则措施

盛根龙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

(一)各企业和制种户对这笔救灾资金感到庆幸。今年,非常不容易争取到厅领导的支持,直接从今年的抗旱救灾资金中切出了600万元,补给为我省企业制种且所生产的种子供应本省的制种户,由于救灾资金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责任重、影响大,要求萍乡市农业局、萍乡市种子管理局、各种子企业、萍乡市制种协会共同把今年南繁救灾资金发放工作做好。

(二)正确使用这笔救灾资金需要把握好四个原则:即救灾资金是补助给制种户,不是给企业;企业不能截留、挪用救灾资金;企业不能对救灾资金抵扣往来欠账,搞假救济或私下返还;随时接受救灾资金使用的专项检查。

(三)救灾资金发放要规范操作、严格程序、完备手续,即:要有制种生产合同,合同必须进入财务档案;要有救灾补助协议,协议写明具体制种面积、产量、损失数量,要留下受救助制种户的常住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情况;要有制种户领取救灾资金的收据凭证;要有银行兑汇账单,以上材料形成档案。

(四)各企业要随时准备接受农业、财政、审计部门检查。省种子管理局将组织人员于9-10月进行普查。对于查出挤占挪用救灾资金的单位,除追回挤占挪用救灾资金外,严重违规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五)各企业要主动与当地农业、财政部门联系,力争一个月内把救灾资金发放到位。

(六)对萍乡市制种协会赞助的事宜,建议各企业会后选择一个合适时间,大家商量一个赞助方案。

五、会议总结部署

吴国昌局长作了会议总结讲话与工作部署,用了“感谢大家、好事办好、发挥作用、充满信心”十六个字进行总结讲话:

(一)感谢南繁制种人员和种子企业为保证全省农业用种安全及保障粮食持续增产作出的贡献,与会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反映了许多南繁制种的真实信息,让种子管理部门充分了解了南繁生产境况,掌握了第一手素材,为下一步的南繁管理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切实把救灾资金发放工作做好,农业救灾资金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各种子企业要严格按照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下达文件要求,及时发放救灾资金,完全赞同盛根龙副局长提出的具体原则措施。

(三)希望萍乡市制种协会进一步发挥南繁的协调管理作用,健全体制,针对信誉度差的制种户建立“黑名单”,定期通报,为种子企业特别是江西的企业提供互利互惠服务,同时建议由江西现代种业有限公司负责牵头,组织与会的企业商讨赞助萍乡市制种协会的具体事项。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篇5

杨劲松

[摘要]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经济效益

一、资金预算管理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各方面、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作出经营决策。通过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让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明确企业目标、增强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是企业的资金,如果企业没有对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控制,其资金循环可能出现不正常的周转。资金的缺乏将会导致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会对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运行速度产生影响,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运行速度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产生影响。这样看来,企业资金与企业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企业通过实施资金预算的计划管理,可以完善对企业资金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参加资金预算的编制。企业可以把资金预算计划下达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让各个部门、员工参与资金的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也可以对资金的实施情况与资金预算计划作对比,其对比的结果作为奖励或处罚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资金的管理控制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能够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于资金的筹资管理、资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灵活调动和资金的内部控制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有效的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将资金预算计划与实施情况作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差异企业要采取改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

从编制形式上看,现阶段部分企业并没有单独编制企业资金预算计划。一些企业虽然编制了企业资金预算计划,但将资金预算计划和经营预算计划混合在一起,资金预算计划的具体内容也仅仅包括资金额度需求、周转次数、预计税前利润等几个项目,预算与理论脱节,缺乏科学性。从编制内容上看,企业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一般运用历史的数据,没有运用企业未来的预测数据,没有对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作评估,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运用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企业的资金预算流于形式,部分企业的资金预算仅仅是将企业的数据进行汇总,没有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企业编制的资金预算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目前,一些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零基预算、弹性预算,在企业中没有得到运用,一些企业用的是比较落后的预算编制方法。

2、资金预算缺乏全面性

企业资金预算的准确合理依赖于企业其他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的编制。例如只有企业的经营预算编制的比较合理,才能对企业原材料的需求、产品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收入等做出合理估计,从而影响到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对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测。企业的其他部门参与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程度有限,也没有具备良好的预算编制能力,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预算缺乏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对企业的资金预算的编制产生不良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员工对企业预算的编制的认识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编制较好的资金预算。一些企业在编制企业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只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企业的销售人员参加,没有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有全面的了解,使得企业的资金预算缺乏合理性,这样企业在执行其资金预算时也会遇到一些阻力。只有企业在对其他方面的预算编制的较为合理时,企业的资金预算才可能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3、资金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度

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没有体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执行不合理的资金预算时会出现困难。为适应企业在执行其资金预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求企业的资金预算具备一定的弹性,这也是资金预算与资金计划的一个重要区别,缺乏弹性的标准缺乏执行性。企业在执行资金预算时可能存在严肃性欠缺、计划外因素多等问题。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对资金预算的执行、调整以及控制。企业的财务部门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并将相关资料交给企业的管理层,但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做出相关的处理。一些企业对资金预算编制、调整的权力没有进行划分与制衡,一些业务的资金预算编制相对简单,超过资金预算或无资金预算的项目由于资金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资金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削弱。部分企业没有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设置激励和惩处制度,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没有认识到执行资金预算的重要性,使企业的资金预算形同虚设。

三、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加强预算的编制

预算管理各个组成部分中,预算的编制无疑是整个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和起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每级的预算编制都由企业的管理层负责,下级的预算编制要向上级汇报。通过建立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促使预算目标更科学,有利于落实预算编制的责任。如果企业存在子公司、外派机构,企业可以要求其子公司和外派机构将经营状况、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的现状反馈到企业,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其资金的管理和预算的编制。企业应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由于企业的资金可能会发生突然的变化,资金预算的编制也会随着变化,是一个动态的编制过程。企业可以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来编制企业的成本预算、利润预算、销售预算以及现金预算,通过这些预算的编制,可以提高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预算的编制需要进行修改和讨论。企业的各部门将初步完成的预算编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和批准后,部门可能会对预算编制进行再调整,这样形成一个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过程,才会与企业的现行状况更加相符。如企业可以在每年11月份上报下一的全年资金预算,每月26日上报下月资金预算,上一日上报明天的资金预算。企业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高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现金流量表,有利于企业掌握资金的现行状况,掌握资金的流向。

2、加强资金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工作

资金预算的考评对资金预算管理尤为重要,没有资金预算的考评,企业的资金预算可能会流于形式,资金的预算管理将成为空谈。对于资金的预算,企业应对其进行考核和监督。资金的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执行预算情况的评价和考核。通过对资金的预算考核和评价,可以监督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应积极的落实资金预算计划,将资金预算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的向企业汇报,有利于企业了解其资金运行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预算的考核和评价是企业下一次的资金预算的基础,它为企业下一次资金预算的编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际经验。资金预算计划给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提供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为评价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提供了考核标准。资金预算计划执行的好坏是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资金预算计划执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资金预算计划和资金实际运行情况作对比,肯定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成绩,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改进企业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可以对员工实行公平、公正的奖励或处罚,调动企业各个员工的积极性。例如企业的二级单位各部门的用款计划上报给二级单位财务部门,财务部上报给公司财务部,财务部根据二级单位上报的资金计划,汇总后,再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平衡全公司的资金计划,报给总会计师,总会计师同意后上报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批复后具体执行。然后企业对二级单位按月考核,分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分别考核,计划准确率在90%-110%之间当月不扣奖,每超过计划的1%,当月扣考核单位3分.通过这样的考核制度,可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准则

对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控制,是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要以《财务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作为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企业的财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企业相关预算编制制度的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资金预算编制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为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打下基础。财务人员还应在平时注重收集、整理、分析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这样可以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利于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在平时应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其了解和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应编制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进行对账,对于未达账项要了解其原因。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觉悟,应掌握资金筹资、资金运用的相关知识,为资金的预算管理作贡献。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敢于制止和揭露违规行为。企业应设置合理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工作作用。

4、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系统,其借助网络技术,将财务公司结算柜台向外延伸到成员单位的电脑终端,变传统的财务公司柜面结算业务为电子结算业务,使得成员单位足不出户即可高效、安全、便捷的办理结算业务。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为资金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使得银行与企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资金管理业务流程规范统一,从而使结算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不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TMS系统)了解各个企业的结算信息以及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包括资金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不变原则,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原则,预算控制原则,收支两条线原则,统一领导、集中运作、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原则。

利用财、银的直联技术,将财务公司资金结算向外延伸到外部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无需开设异地账户便可为所有成员企业办理资金收付的相关业务。由于通过财务公司办理异地结算没有任何的资金汇划费用,所有的异地支付业务都等同于本地业务。同时,成员企业也无须在商业银行开立实体结算账户,就能够随时通过财务公司办理对外资金收付,对提高资金业务处理的效率,加速资金周转,将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在资金信息系统中建立外部银行分账户、财务公司账户与企业内部的多级的资金核算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实现集团整体层面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层面资金集中的实现,并能够将各项资金收付信息实时核算到企业所属单位的内部资金核算账户,实现了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资金收入,不仅能够进得来、分的清,还能够出得去、分的清。为集团各个层面明晰其资金管理责任,细化资金核算,强化内部管理,构建集团公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资金核算体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以流程的形式体现扁平化管理的思想,将权限在流程中体现,资金管理人员的岗位角色设置在业务流程中,结合内控办法,每个管理岗位的操作人员只能在事先设定的权限范围内办理业务,并必须通过系统预先设定的管理控制节点,体现集团总部及企业的管理监控要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控制操作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探讨了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接着分析现阶段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对策。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以及企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法律监督能力和审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将会越来越完善、资金的使用效率将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晓慧,《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会计之友,2008.31 [2]姜亮,《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经界,2009.1 [3]原晋英,《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财经论坛,2008.5 [4]何宏伟,《浅谈企业资金的预算管理》,煤炭经济研究,2008.10 [5]汪雪松,《探讨企业资金预算管理》,长三角,2009.3 [6]李晓春,《加强现代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探析》,财会研究,2009.10

资金使用计划管理 篇6

为了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合理、有效运用公司现有资源,特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申报流程,具体事宜如下:

一、要求:

1、资金计划类别:以月为单位编制。

2、申报部门:行政部、财务部、销售部、矿山。

3、审批:总经理。

4、收集、反馈信息职能部门:财务部。

5、提交日期:

每月25号前提交次月资金计划。

6、反馈期限:

次月2号以前。

7、申报人:

(1)、日常费用,如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租赁、水电、差旅费,由行政部进行申报。

(2)、当公司有改造、在建、购置或其他临时性大额支出,由经办人或负责人申报。

(3)、销售费用如运输费、应酬费等由销售部门申报

(4)、工资、税务支出等由财务部申报

(5)、矿山所有支出由矿山负责人申报。

申报具体表格见《资金计划及使用表》

二、流程:

1、各申报人申报,由财务部汇总

2、总经理审批,按实际审批执行,并有财务部反馈给各部门结果。

3、计划外的或者超标资金需求需取得总经理的特别审批。

4、资金使用部门提出付款申请,经财务部、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支付,财务优先保证计

划内资金及急需资金需求。

5、财务部登记实际使用情况,并定期反馈。

2011-7-15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篇7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中用于推动农业科学生产, 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帮组农民改善民生问题的资金投入, 具体项目涉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固定资产投资, 以发展农业、改善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用为目的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以保障贫困农业人口正常生活为目的的财政扶贫资金等。

随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 农业的生产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农村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大幅提升。此外, 近些年来, 财政支农资金将注意力转向农村社会生活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公共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稳定。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部门多且分散、资金下拨不及时

我国的政府体制比较复杂, 涉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部门多且分散。一方面, 专项资金通过层层下拨才能从上级主管部门流通到最基层的需求部门;另一方面, 涉及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部门多而分散, 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且存在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现象。以上两个原因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下拨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到相关项目的正常运行。

(二)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资金严重浪费

首先, 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项目未经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即通过了审核, 部分投资项目不具可行性, 但是处于地方利益的保护最终获得了批准, 这些行为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 财政支农资金垂直下拨, 资金使用状况不属于财政预算的范畴, 因此可控性和可监督性较差;最后,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舞弊现象时有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 地方配套到位难, 支农项目未能如期完工

一方面, 有些欠发达的地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部分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地方自筹的资金和配套设施到位不及时;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或部分支农项目只注重项目的申报, 资金到位之后却未按照申报计划来合理使用资金, 甚至有些地方的支农项目根本就没有开工建设。无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财政支农的意愿, 影响财政支农项目正常运行的同时也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 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资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力, 发展农村事业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基础, 应予分配比重较高的资金。但是, 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农业行政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要远远高于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水平,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是基于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还比较低, 发展生产力应是当务之急。

(五) 支农项目分配过均, 科技含量低且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一方面, 为了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的公平性, 国家将支农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但是这样的投资会使得必需的、规模大的项目获得不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比如说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投入、对农民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都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另一方面, 支农资金分配过于分散, 发挥不了应有的规模效应。总之, 虽然每年国家拨付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现状, 但是农民的收益尚不明显。

(六)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小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 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单一, 因此对于农村经济这一领域, 国家在选择支农对象时多以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为主, 很少会考虑到个体或者私营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个体或私营经济, 这部分人群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群体。此外, 虽然农村的个体或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但是其固有的弊端加之农民不科学的经营管理使得这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指导管理, 使其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支农项目数据库

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应该相互协调,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等符合条件的财政支农项目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 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并且努力实现规模效应。

(二) 严格支农项目的申报工作

相关部门一定要对财政支农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而且一定要保证论证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监督部门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控, 切实保证符合国家政策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需的并且可行的项目获得充裕的资金支持。

(三) 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首先, 对财政支农资金设置专门的账户, 做到专款专用, 切记与其他资金混用;其次, 要改变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支付环节, 制定规范、合理、高效的支付方式和支付环节, 加快支农资金的下拨速度, 保证支农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实施。最后, 应制定配套的机制来加强支农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追踪跟踪系统, 保证支农资金安全的到达支农项目。

(四) 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方面, 要以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定的形式将资金管理政策明确下来, 以保证支农资金的下拨、支农资金监督及支农资金的运用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另一方面, 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并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并且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对违法乱纪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非公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速度更缓慢, 国家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照顾。此外, 财政支农资金应该加大对农村非公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通过改变一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帮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 然后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最终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期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项目,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韶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行为若干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 2007 (02) .

[2]游本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J].财政监督, 2007 (01) .

[3]游本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探讨[J].江苏农村经济, 2011 (03) .

[4]蔡农.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重在机制创新[J].中国财政, 2012 (01) .

资金使用会议纪要 篇8

【关键词】 水利资金 监督管理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经济欠发达的宁夏加快水利发展改革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为了落实好一号文件精神,各级水利部门必须加强水利资金监管,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 充分认识加强水利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加强水利资金监管是保障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

2008至2010年,全区水利投入63.8亿元(其中:2008年12.7亿元,2009年20.4亿元,2010年30.7亿元),集中建设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项目。为保证水利投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加大了监管力度,对资金使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水利资金检查结果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发现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水利资金监管,就是要严格按照一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和政策规定,针对资金使用管理中薄弱环节和关键点,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严格资金控制管理,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1.2加强水利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水利财务工作的现实需要。

财务管理的重点与财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当前我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向纵深发展,水利建设资金管理的重点必须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适时进行相应调整。在注重资金筹集的同时,更加突出资金的安全管理;在注重资金拨付环节的监管的同时,更加突出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管;在财政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的财务管理职能。从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项目法人单位滞留、挪用建设资金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而在概算执行、资金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的不少问题,因此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水利资金安全运行,是今后水利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和首要任务。

1.3加强水利资金安全管理是保证干部安全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区水利建设处于投资高峰期,水利投资渠道和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水利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尚未真正建立起全面系统、严密规范的制度体系,水利建设管理能力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强水利建设资金安全管理,跟踪建设资金各流转环节的监督管理,推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等四项制度,对保证干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近几年我区重点水利工程资安全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促进了水利建设的规范有序推进,有效维护了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2. 以制度建设和落实为抓手,切实加强水利资金监管

水利资金是水利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管好用好水利资金是水利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安全、干部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针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1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保证水利建设资金的安全是水利部门的基本职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把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分析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制订改进措施,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要把资金安全管理情况纳入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抓紧抓实。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统筹各方面力量,把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2.2进一步加强项目法人内控制度建设。

根据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以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内控体系建设,构筑水利建设资金安全管理防线,努力实现资金零距离、无缝隙监督管理。严格按内部牵制原则设置会计岗位,明确会计、出纳的职责权限,坚持会计出纳分设、票据印鉴分管制度,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以项目法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保证水利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

2.3突出合同管理环节,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合同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领域,是体现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面,是水利项目实行“四制”管理的核心,也是制约财务管理工作的短板,其执行落实情况对水利项目建设影响重大。因此,必须把加强合同管理作为资金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招投标阶段,注重招标文件的审查工作,把投标保证金、履约担保、预付款、计量支付、价款结算、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检查等涉及资金安全的具体要求,在专用条款中加以约定,从源头上为开展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条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严把工程价款结算关口,认真履行施工单位申请、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批准的必要程序;在项目法人内部,严格执行经办人审查、有关业务部门审核、单位领导核准签字的支付程序;工程竣工后,严格竣工决算审查审计制度,并预留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待工程通过审计,满足运行管理条件后支付。通过加强合同管理环节的管控,坚决杜绝合同签订和管理上存在的纰漏。确保水利建设资金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2.4进一步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的督查检查。

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水利资金的监督检查,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财务检查,了解掌握资金使用管理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与改进水利建设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项目法人及时落实整改,要严格责任追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

2.5进一步加强水利财会队伍建设。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培训财务专业技能,也要培训工程实务知识,还要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培育高层次的水利财务会计领军人才梯队,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引领水利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

上一篇:高考毕业感言演讲稿下一篇:河海大学公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