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往礼仪

2024-07-12

沟通交往礼仪(共11篇)

沟通交往礼仪 篇1

航空服务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指空姐在飞机上的服务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具体是指空姐在客舱服务中的各服务环节,从在客舱迎接旅客登飞机、与旅客的沟通,到飞机飞行中的供餐、送饮料,为特殊旅客提供特殊服务等都有一整套空姐的行为规范。学习航空礼仪的意义在于:

1 .有助于提高空姐的个人素质;

2 .有助于对旅客的尊重;

3 .有助于提高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 .有助于塑造航空公司的整体形象;

5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语言谈吐礼仪:

1 )言谈的仪态。不论是作为言者还是听者,交谈时必须保持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大方、和颜悦色,应目光温和,正视对方。

( 2 )话题的选择。首先要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与航空有关的话题,飞机飞多高,我们航班飞过的航线地标,在飞行中需注意的问题等。

( 3 )言者的表现。空姐在与旅客谈话时,语言表达应准确、语意完整、语声轻柔、语调亲切、语速适中。同时要照顾旅客的情绪和心情,不可自己滔滔不绝说个没完,也要给旅客留下说话的机会,做到互相的沟通。

( 4 )做一名耐心的听众。在与旅客谈话中,要注意耐心听取旅客的讲话,对谈话的内容要做出积极的反应,以此来表现你的诚意,如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旅客的谈话内容。同时恰如其份

职业道德

1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空姐工作的热爱不是一时的,当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的空姐生活被现实辛苦的工作打破后,还能一如既往地主动、热情、周到、有礼貌、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好工作。

2 .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市场竞争的核心实际上是服务的竞争。民航企业最关心的是旅客和货主,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旅客,就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

服务意识是经过训练后逐渐形成的。意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不能用规则来保持的,它必须融化在每个空姐的人生观里,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

3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空姐在人们的眼中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了人们所想不到的辛苦,飞远程航线时差的不同,飞国内航线各种旅客的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

4 .热情开朗的性格。空姐的工作是一项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每天在飞机上要接触上千名旅客,所以她随时需要与旅客进行沟通,没有一个开朗的性格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

5 .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作为一名空姐,她在飞机上不仅仅是端茶送水,而是需要掌握许多的知识,比如,我们的航班今天是飞往美国,我们的空姐首先要掌握北京和美国的国家概况、人文地理、政治、经济,航线飞越的国家、城市、河流、山脉以及名胜古迹等。还要掌握飞机的设备、紧急情况的处置、飞行中的服务工作程序以及服务技巧等等。可以说,空姐上要懂天文地理、下要掌握各种服务技巧和服务理念,不但要有漂亮的外在美,也要有丰富的内在美。

沟通交往礼仪 篇2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入境而问禁, 入国而问俗, 入门而问讳。”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交往, 需要不同的礼仪形式。美国前总统民克松访问中国之前就曾专门学习筷子的用法。人们交往本身也离不开礼仪。人们在交往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 而要解决矛盾、协调人际关系,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礼仪形式, 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障碍。那么师生交往礼仪该如何呢?

一、对待老师的礼仪

在学校内, 学生首先要对老师诚实虚心, 言行有礼, 在行动上应按规范认真去做, 早晨见到老师, 不管是否给自己上课, 均应行礼问早、问好。平日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 亦应打招呼问好, 如环境狭窄 (楼阁、走廊) 应向旁边让开一步, 给老师让道。

上课时, 老师走进教室, 班长喊“起立”, 声音洪亮有力。全体学生应立即起立站直, 向老师行注目礼, 待教师回礼学生再坐下。迟到的同学应先在教室外敲门, 待老师允许后再进教室, 未经允许, 不可擅自推门进入。有疑问提出或回答问题时, 应先举右手, 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 不应边举手边说话。老师的讲课要专心听, 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 这是尊重老师的实际行动。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 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 共同探讨。若非提出不可时, 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态度要诚恳, 谦虚恭敬, 不可扰乱课堂秩序, 影响授课计划。

下课钤响, 要听老师说“下课”后, 班长喊“起立”, 同学们起立站好, 对老师行注目礼, 待老师离开课堂再自由活动。

学生进老师办公室, 应先敲门, 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办公室不可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与老师谈话或议事, 应面对老师, 认真听老师讲话。谈话时, 声音要轻, 以免影响其他老师办公、休息。中午休息时, 学生应该少去打扰老师。

二、同学之间交往的礼仪

在校学习时, 同学之间朝夕相处, 是亲密的伙伴, 彼此应坦诚相处, 以礼相待, 注重文明礼貌。

1. 相互尊重

有些学生以为, 同学之间同窗共砚, 朝夕相伴, 友谊日深, 亲密无间, 何必还要以礼相待?其实之是一种误解。同学之间的感情是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基础上形成的, 越是如此, 就越应该珍惜这种感情, 决不能轻易地破坏它。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 偶尔的失败, 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 不应该嘲笑、冷落、歧视, 应该热情帮助。

2. 和睦相处

在校内生活中, 同学之间思想上要互帮互促, 共同进步。对有缺点错误的同学既不要包庇袒护, 也不要挖苦讽刺, 应热情关怀, 真诚帮助, 勉励上进。对取得了优异成绩或进步的同学, 应该虚心学习, 衷心祝贺, 不应忌妒。

3. 礼貌相待

同学之间天天见面, 日日相处, 更要时时处处以礼相待。每天早晨同学见面时, 应互相致意问好, 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用品时, 应先征得同意后再用, 用后及时归还, 并要致谢。

在教室里要随时保待安静、整洁, 维护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课间不要追跑打闹, 以免碰翻教室桌椅, 尘土飞扬, 影响同学的学习、休息及身心健康。

课间休息时, 在楼道内行走要靠右慢行, 不要快速奔跑猛拐, 遇到同学时放慢脚步, 慢行礼让。

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肃静, 不要影响他人阅览。

在宿舍要互相体谅, 保持个人及集体卫生, 按时起床、就寝, 不乱拿别人东西。参加校内各项集体活动, 要遵守时间, 不迟到, 不早退。活动中要谦让有礼。

三、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相互需求

同学之间, 在各方面难免有相互求助之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自己遇到困难时, 内心是非常着急的, 此时有谁伸出友谊之手, 帮助解决燃眉之急, 必将牢记在心, 倍加感激。因此, 当同学之间相互有求时, 一定要热情相助,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 别人有求于你时

同学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手头拮据, 向你借钱;有的遇到棘手的问题, 求你帮忙出主意;有的学习成绩不好, 向你请教学习方法等。遇到这类情况, 应想到这是同学对自己的的信任, 应采取乐于助人的态度。

2. 你有求于别人时

平时生活中总有有求于人的时候。这时, 不必为顾全面子而不肯求助于人。而应诚恳地向自己的老师或同学讲清自己的困难, 提出自己的要求。求助不能含糊其辞, 半吐半露, 即使是难言之隐, 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表露出来, 以取得别人的帮助和理解。

四、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意见分歧

同学之间意见不统一, 发生分歧是常有的。处于青春期的中专学生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不轻信, 喜欢争论, 因而, 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难免有各自不同的认识, 甚至意见完全相反。但是, 一般说来, 同学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分歧, 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不同。分歧不可避免, 可以在交流、说理中趋于统一, 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分歧。

首先, 作为发生分歧的双方, 一定要平心静气, 采取实事求是、承认真理的态度, 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 敢于服从真理, 承认自己意见中的缺陷, 这样, 经过充分的交流, 使双方的认识达

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探

●刘凤萍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术的的优优越越性性也也越越来来越越凸凸显显出来。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以清晰、活动动的的画画面面, , 鲜鲜明明的的色色彩彩, , 优优美的声音, 生动有趣的内容, 启发了学生生灵灵感感, , 极极大大增增加加了了教教学学感染力, 增强了教学效果。关于课件的的制制作作, , 笔笔者者结结合合自自己己的的实践经验, 提出几点看法。

一、遵循启发性教学的原则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目的的是是优优化化课课堂堂结结构构, , 提提高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应该该是是启启发发、、点点拨拨, , 因因此此必必须须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要将抽象的知识识直直观观演演示示出出来来, , 以以新新异异刺激学生的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性, , 从从而而促促使使学学生生理理解解掌掌握其本质。由于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教学学有有着着其其特特有有的的优优点点, ,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对多媒体体依依赖赖过过多多, , 导导致致偏偏离离了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多媒体辅助教学完全全取取代代了了原原有有教教学学手手段段, , 从而不知不觉步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其其结结果果就就是是僵僵化化了了教教学流程, 限制了学生思维, 甚至从根本上上扼扼杀杀了了学学生生的的探探索索新新奇答案的活力, 导致完全忽略了启发性性教教学学的的原原则则。。

二、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

课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可操作性性, , 要要直直观观、、形形象象, , 但但更更重重要的是实用。对于课件所表现的操作问问题题, , 如如何何解解决决??提提供供以以下几点建议:

1. 课件的操作界面

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应有含义明确确的的按按钮钮和和图图标标, , 要要支支持持鼠标操作, 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 设置好好各各部部分分内内容容之之间间的的链链接, 可以方便地向前、后跳跃或跨跃。

2. 课件的交互性

课件不能是电影, 一放到底, 要注重重学学生生的的学学, , 让让学学生生的的学学

到统一。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所所有有发发生生分分歧歧的的双双方方都都能能平静地通过交流解决问题。由于一个人人的的认认识识有有其其提提高高的的过过程, 接受真理的态度也要通过实践过程程才才会会起起变变化化, , 因因而而, , 有有时即使双方尽了最大的努力, 仍不能取取得得一一致致意意见见。。这这时时, , 也也不要急于求成而出言偏激、语重伤人人或或无无理理诡诡辩辩, , 这这样样只只会会加深彼此的矛盾。所以, 一旦遇到这种种情情况况, , 首首先先自自己己不不要要冲冲动, 然后要稳住对方的情绪。如果对方方情情绪绪冷冷静静稳稳定定了了, , 可可以以尝试和颜悦色地和对方一起请同学或者者老老师师帮帮助助调调解解。。有有句句话说:“当事者迷, 旁观者清。”处在矛矛盾盾中中的的双双方方, , 往往往往各各执执己见, 难以改变, 但周围人却很清楚, , 很很有有可可能能三三言言两两语语便便使使对方恍然大悟, 走出误区。这时, 如果果是是对对方方错错了了, , 你你应应宽宽容容地接受对方的歉意, 不能穷追不舍, 得得理理不不饶饶人人。。如如果果是是你你错错了, 就应真诚地接受对方的观点, 而不不能能强强词词夺夺理理。。另另处处, , 作作为旁观者, 不能因人情、关系而无原则则地地袒袒护护一一方方, , 应应从从解解决决问题的愿望出发, 因势利导, 积极正确确地地引引导导分分歧歧双双方方解解决决矛盾。这也是发生分歧时, 应该注意的的一一个个方方面面。。有有时时意意见见分分歧双方仍无法统一时, 不妨暂且搁置置一一边边, , 待待时时间间和和事事实实提提供相应证明后, 再用恰当的委婉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冷处理”的方法。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所以课件必须有交互, 如果能制作出跟数据库结合的交互功能, 将更能促进学生的横向思维, 同时延长课件的生命周期。

三、教学与艺术相结合

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片, 无异将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也能极大地提高课件质量。教学是一种艺术, 教学本身就应渗透着艺术, 课件也应是教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很多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 粗制滥造已成为通病, 奇形怪状、参差不一的字体, 未加任何处理的模糊的图片, 糟糕的界面, 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长此以往, 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这类课件的兴趣。

课件艺术, 除了界面的美感, 部分课件在制作中没有处理好教学与艺术的结合, 还表现有以下几点:

1.过多色彩艳丽的插图

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图片, 会刺激学生的感受,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过多的插图, 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 色彩的过于鲜艳, 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因此在课件插图的选用上, 要注意界面的色彩柔和, 搭配合理, 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2.令人眼花缭乱的切换与效果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件在运行中, 切换不断, 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 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课件看起来活泼生动, 但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 很可能过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扰乱学生的学习思路。

(滦县职业教育中心)

其次, 消除分歧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 当你正确的时候, 不妨试着用一种温和而巧妙的方法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 你可以先用一句简短顺耳的话结束争执:“你有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 如果我是你, 也会这样想。”以此缓和一下气氛, 然后在不伤感情的情况下, 委婉地说明对方的错误所在, 要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辞, 以维护对方的自尊心, 做到良药不苦口, 忠言不逆耳。消除分歧, 还可以用转移话题的办法, 比如, 某某同学说张三如何如何小气时, 你却不这样认为, 但又不想与之争论, 这时, 你可“顾左右而言他”, 转移一下话题, 说说别的事, 或称赞他几句, 就冲淡了对方的怨气。当然, 对原则性问题不能持此做法。

“小费礼仪”与“交往礼仪” 篇3

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来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该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

1. 乘船或火车时应给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

2. 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

3. 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则不必。

4. 在餐馆时,对上菜上饭的服务员应给小费,但对领班服务员则不必。

5. 乘车时,对出租车司机应付小费,但对公共汽车司机则不必。

6. 对理发师、美容师应付小费,但对售货员、自助洗衣店的服务员则不必。

7. 对警察、海关检查员、大使馆职员、政府机关职员等公务人员绝不可付小费。

8. 小费占总费用的15℅左右,表示对服务满意。

二、文化礼仪之“交往礼仪”

与日本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接受礼物要回礼。

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

与英国人交往:不要穿戴太随便。不要随便称呼名字,要加上“Mr.” 等。

与美国人交往:不要在周五或13号约会,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应用“Black”。别忘了问候他们的孩子。

与韩国人交往:不要不守信用。

与德国人交往:要十分注重礼仪,不宜直呼名字,不要谈二次大战。谈话不要太夸张,他们喜欢一是一,二是二。

与泰国人交往: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

人际交往与沟通 篇4

通过第一个案例,小程作为寝室长对那两位不做值日的同学可能是碍于面子不明说,但是这样会助长她们的坏毛病。我认为人际关系首先要待人真实,并且相互信任。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真实的批评他人的错误,不要刻意的装出其他的样子,若是我的话,我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委婉的说出来,以自己的方式去尽力做好一切。第二个案例中小米的室友分化的比较严重,我认为建立人际关系的另一要素是对别人感兴趣,而不是让别人对自己感兴趣,如果主动去了解室友,很好的为对方提供帮助,我想宿舍同学分化的现象也会有所好转的。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分析总结出了我认为的人际关系的要素:首先是要真实、诚实,待人真实,从真实的自我出发,做到相互体谅、理解;正确的聆听对方,用心去了解别人,寻求有助于提供更好服务的信息,这样做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我可能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也做不到自己分析的那样完美,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可能做到好,时常的帮助别人;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在平日里多多观察注意身边的家人朋友,发现他们的优点;会在犯了错误之后主动道歉;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与别人发生嘴角,时刻保持冷静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常常微笑,也会给人更亲近的感觉。

第三个案例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提到了四句话,即: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这四句话虽然表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仔细想想却又有它的深刻之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四句话的理解。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在自己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痛苦自然减轻了,在自己欣喜若狂是,将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狂喜的心情会稍微平和些,不会被冲昏了头脑;把别人当作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他人的需求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把别人当成别人:即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把自己当作自己:我认为就是要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要勇于改错、勇于忍辱、勇于担当、勇于超越,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弱点,不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篇5

王稳建

人分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

一、沟通的概念:人际互动:包括心理的和身体上的

刻板印象:对某类人或事的概括,笼统印象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身体距离等

二、沟通交往的重要性:事业上,能力的表现,机会的增加;

身心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例1 家庭幸福,对社会的认识;例2

三、人际吸引的条件:1,熟悉;2个人特征(才能与人际吸引,外貌与引力)3,相似与互补;4,爱情。

四、  

五、沟通的总原则:以情动人大于以礼服人 真诚=实在#实话

每一个人在决定接受说服之前,都会自觉不自觉衡量对方对自己的亲善程度 刻板印象 沟通种类: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上对下,下对上,平等:单向,双向,多向沟通等 六,沟通技巧:

1、主动表达沟通动机

2、理清自己内心感受

3、理清对方内心感受

4、对方表达停顿给予时间

5、冲突要先缓和,理清思路

6、多赞扬,少批评

第一节 交际场合中的交往艺术

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例如某人在介绍一位教授时会说:“这是„„大学的„„老师”。2 入乡随俗

一般情况,也许你会习惯性地问:“是青岛人还是济南人?”但是,当你人在济南时,就应该问:“济南人还是青岛人?”这也是你对当地人的尊重;当你到其他公司拜访时,不能说主人的东西不好,所谓客不责主,这也是常识。

摆正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关键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下级要像下级,上级要像上级,同事要像同事,客户要像客户。摆正位置才有端正态度可言,这是交往时的基本命题。4 以对方为中心,尊重别人

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务必要记住以对方为中心,放弃自我中心论。例如,当你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应该首先征求客户的意见,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凭自己的喜好,主观地为客人订餐,这就叫摆正位置。如果你的客户善于表达,你可以夸他说话生动形象、很幽默,或者又有理论又有实践,但你不能说“你真贫,我们都被你吹晕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

5乐于助人

心存感激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虽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始终坚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感激别人。”

同频共振

俗语说:“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声学中也有此规律,叫“同频共振”,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发生“同频共振”。

第二节 交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1 语言技巧(外交语言)

现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个常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可能大不一样。例如从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个特点:说话比较中庸,如果你问他们:这场球赛你认为谁会赢?他们不会告诉你谁会赢或者谁会输,而是告诉你都有胜的可能,不偏不倚,模棱两可。这就是职业使这些人形成的语言特点。

举例

2000年10月美国总统大选,当时我国的一名知名教授赴洛杉矶访问。刚下飞机,记者就过来采访他,“请问 ×教授,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谁会获胜?”当时是官方活动,不能信口开河,如果这位教授按照记者的思路,回答谁会获胜,一旦回答错误,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这时,就应该使用外交辞令了,“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记者对我们的关注,此外,我相信美国人民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美国人民是强调独立自主的一个民族,所以这次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人民一定会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而且我相信不管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促进中美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谢谢,我的话完了。”这样的回答,无论最后谁当选,这位教授都不会落入尴尬的境地。

看名片的技巧

交换名片时,从以下四点可以说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国内外交往的经验和社交圈的大小。

看名片的四个要点

名片是否经过涂改,名片宁可不给别人也不涂改。名片如同脸面,不能随便涂改

是否印有住宅电话,人在社交场合会有自我保护意识,私宅电话是不给的,甚至手机号码也不给。西方人讲公私有别,特别在乎这一点,如果与他初次见面进行商务洽谈,你把你家的电话号码给他,他理解为让你到他家的意思,觉得你有受贿索贿之嫌

是否头衔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个头衔,最多两个。如果你身兼数职,或者办了好多子公司,那么你应该印几种名片,面对不同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机号是否有国家和地区代码,如你要进行国际贸易,座机号码前面应有86这一我国的国际长途区号,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没有国际客户关系,如果没有地区代码,说明你只在本区域内活动 3 解决问题的技巧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为决定有位。4 打电话挂机时的技巧

打电话的时候谁先挂?说到这个问题,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回答是对方先挂。假定打电话双方都忠实于这一规定,双方都等着对方挂,结果只能是占用了宝贵的时间,说了一些没用的闲话。因此这一方式没有可操作性。打电话时谁先挂,交际礼仪给了一个规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挂电话。如果你与董事长通话,不管董事长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下级尊重上级是一种职业规范,此时应该是董事长先挂电话;如果是总公司来电话,不管总公司打电话的人是什么级别,他代表了上级机关,此时应该是总公司的人先挂电话;如果是客户来电话,客户是上帝,应该让客户先挂电话。5 出入电梯的标准顺序(1)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陪同者应后进去后出来,让客人先进先出。把选择方向的权利让给地位高的人或客人,这是走路的一个基本规则。当然,如果客人初次光临,对地形不熟悉,你还是应该为他们指引方向。2)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篇6

不管你多么渴望立即开始新的话题,但当对方没有结束话题的意思,一定不要设法转移话题。强行转移话题,必然会使讲话者有一种失落感,而这种失落感的难受程度,有时会甚于丢失了一笔财富。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巧妙引用讲话者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方讲完话后,你可配合对方的证据,提出你自己的意见。比如对方说完话时,你可以重复他说话的某个部分,或某个观点,这不仅证明你在注意他所讲的话,而且可以以下列的答话陈述你的意见。如:“正如你指出的意见一样,我认为”或者 “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等等。这不仅说明你的确已经认真听了他的话,使他感到欣慰,而且还推出了你的观点,又不会遭到反对,真可谓“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孤独症儿童的沟通与交往研究浅述 篇7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沟通交往,社会适应

一、基本观点

沟通与交往能力受损是孤独症的显著特征, 他们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利用各种沟通工具, 如语言工具、非语言工具、各种媒介 (图、文) 来与他人实现互相交换信息 (感受、观点、想法)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仅仅帮助他们能够讲话而且讲得通, 并不等于沟通就能很好地进行。因为沟通还需要以下两个条件:首先, 说的话要针对周围的环境, 有具体的意义;其次, 沟通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 必须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听者如何听/说者如何说) , 还需具有一些实用的基本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 沟通与交往的难度还与教育因素有关, 一方面, 由于孤独症儿童本身在这两个领域的受损程度较大, 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方案, 每个孩子从哪入手、怎么教、教什么内容, 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用心去设计课程及教法;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与父母在这两个领域认识的局限性带来的一些问题, 可能妨碍孩子的发展。例如, 在以往的很多教育实践中, 训练者与家长关注的是孩子能发出什么声音, 说出什么单词, 句子有几个字。当孩子经过训练后能说出“爸爸”“妈妈”这些单词时, 家长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但我们也应看到, 当不少孩子虽然能说出“爸爸”“妈妈”这些单词时, 他们并不知道每天和他一起生活, 照顾其生活和学习的就是他的亲爸爸、亲妈妈 (仿佛他把语言仅当成符号和条件反射学习的结果) , 也不会见了爸爸、妈妈就亲热地打招呼, 甚至长时间分不清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教育者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注意了语音教学, 而没有把声音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 并且使孩子明白他发出的这个声音就是代表某一个人或者物, 或者一个现象、一个活动, 还要亲自去练习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把这个声音发出来, 那么孩子学到的东西就只能是一个声音的符号, 不代表任何意义。就如孩子虽然说出了“爸爸”“妈妈”这些单词一样, 只是一个声音符号, 没有具体意义, 这种语言就没有达到效果, 达不到沟通的目的。无疑, 我们所倡导的训练是有实用价值的沟通和交往训练, 它可以是有声音语言的, 可以是其他手段 (如肢体语言) , 但都要有实际意义。

二、孤独症儿童的沟通与交往的相互关系

在我们研究讨论沟通与交往的关系时, 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影响了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理由是:因为他们不能说话, 或者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不能很好地使用语言, 人们也无法得知他们的所想所需, 所以交往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即使部分孤独症患者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表达, 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只能停留在浅层面, 很难发展到一个深层次的层面上。

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人际交往的严重缺陷制约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理由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 参与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体验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所以往往缺乏表达的动机;又由于缺乏学习人际交往种种技能的机会, 为此始终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即使一些语言能力很强的孤独症患者, 他们的语言也似乎不是用来与人沟通的。孤独症儿童并非像我们一般人, 把对话当做达成经验分享互动目的方法, 这种想法并不存在于他们的思考之中。他们可以对你说话, 却对你如何思考, 或者你心里想什么, 完全没有兴趣。如果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与人互动、分享快乐和想法的环境之外产生, 可能语言还会成为孩子人际交往的主要障碍。

三、孤独症儿童非语言能力的发展

非语言能力发展的缺陷也是孤独症儿童所共有的特点。和发展语言能力一样, 孤独症儿童的非语言能力也只有在与人的交往中, 参照教师的种种做法才能逐渐发展起来。没有语言也可以发展出很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而且一定是先于语言发展起来的。就如正常儿童的发展进程一样, 在他们不会说出第一个单词之前, 他们就已经从父母那里学会用各种眼神、各种笑容和不同手势以及身体动作来与人交流, 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甚至学会用哭声来控制成人, 他们懂得父母的何种表情和语调是在与他们开玩笑, 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很多小游戏, 会观察母亲的动作, 把母亲动作结束的时机作为参照点, 知道该轮到自己的时机。笔者建议, 在儿童孤独症的训练中, 需要让他们知晓如下几点:1.共享快乐;2.参照别人, 模仿别人;3.学会合作、轮流、服从、控制等游戏规则。因此, 无论沟通与交往这两个因素谁是因谁是果, 孤独症儿童的沟通与交往训练也应遵循着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去思考、去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梅, 张俊之编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M].华夏出版社, 2007.

[2]江秀娜.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社会工作 (实务版) , 2011 (12) :41-42.

沟通交往礼仪 篇8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56-01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目的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要求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1]但《沟通与交往》作为一门新课程,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可供借鉴的教学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课程有效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从《沟通与交往》课程资源的开发着手,研发出具有河西本地特色,符合我校学生生活实际的校本教材和课程教学案例。

一、构建《沟通与交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精华所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关注课程内容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特殊作用,准确定位课程在学生回归主流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不断地收集有关《沟通与交往》课程资源和培养聋生交往能力的资料,以能力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的沟通交往素质和能力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沟通与交往》校本教材。

该体系根据各年龄段学生交往沟通能力发展水平及交往对象、范围的差异,教学内容也分为三个阶段编排。

低段:交往对象是家长、老师、同学,听力较好的聋生与其他听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聋生言语发展特点,结合生活设计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词语、句子、句式、文段组成。集中了聋生在构建沟通与交往基本技能框架时最常用的词语、句式、场景,帮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的硬件储备;同时还通过有选择的自然场景以及对话,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掌握沟通与交往基本礼仪,帮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软件水平的提升。比如一年级设置的“学校生活”主题,既设计了认识学校场所的名词,还设计了学校生活的常用动词,更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结合学校生活场景,进行情景对话训练,以便学生能很快掌握学校生活常用的沟通交往技能。

中段:交往对象是同学、老师、家长、亲人、邻居等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继续结合生活设计主题,在关注自己生活的同时,以点带面,扩大范围,开始关注自己的家乡。由于交流范围扩大,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了短信、网上交流、文字交流等形式,使用书面语交流成为重要的方式。比如在五年级设置的“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主题,第一部分由一个常见场景导入“小红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庆祝生日,但她不知道怎样邀请,请你们帮她想想办法吧!”学生利用已有的沟通方式提出建议:当面邀请、打电话邀请、寄一封信邀请、发手机短信和e-mail……,然后设计出各种沟通方式的邀请训练;第二部分则是客人来了的场景训练;第三部分为有关邀请和招待客人的词语积累;最后为家庭实践作业。

高段:聋生的生活圈子进一步扩大。这一阶段介绍社会交往知识及礼仪、与人相处的艺术等等,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形成健康的交往心理。采用知识传授与沟通交往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在介绍交往知识的同时,有讨论、情景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沟通交往知识,掌握多元沟通方式与技能。比如八年级“用餐礼仪”主题,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用餐礼仪和用餐时的一些禁忌;第二部分设计了一个用餐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用餐礼仪;第三部分则是各类行为的判断与评价。

二、针对差异,活用校本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为了解决聋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沟通障碍问题,为了聋生适应未来的社会而开展的。在实施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采用校本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主题训练目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有所取舍和补充。针对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训练目标,并采用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校本教材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师生、生生之间交互性的需求,尽量减少刚性的要求,采用弹性较强的表达方法。并在每一个学段都安排有情景模拟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聋人社会与听人社会的初步融合。将在课堂中逐渐培养的沟通交往能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是真正体现了“在玩中学习”的理念。[2]

通过教学实践,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问题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沟通与交往》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是聋生在生活中碰到的沟通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交往知识的探究,还可以是学生在真实世界中产生的沟通交往心理问题为探究对象,利用“活动”将所学到的交往知识、多元沟通技能、礼仪规范等综合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其综合性、丰富性有效地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沟通交往教育活动为空间的学习活动不再受到授课时空的限制,突破了学科课程的封闭性、专制性,让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形成了学习过程生活化、实践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聋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沟通交往课必须坚持生活化、实践性的原则。[4]为便于学生集中训练,我们在校园内设置生活场景,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模拟训练。当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沟通交往技巧后,再组织引导聋生到社会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实践,运用课堂学习的交往方法与技能,促进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提升。我们坚持每月一次交往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带领下,进入社区、街道、商店、医院等社会生活场所,在教师帮助指导下进行交往沟通,给每一位聋生创造沟通与交往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沟通与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聋生在沟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J〕.2007,(2):2

[2]李祥蓉.关于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

[3]张旭远.新课程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礼仪与交往 篇9

终于有幸看到闻名已久的《面纱》,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早就听说《面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爱情大片,我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一方面我还没有遇见爱情,另一方面,现实中种种虚假的爱情 让我不太相信电影里总是感天动地的爱情。但是我错了,直到看完后的半小时以内,我内心的波澜竟还未退去。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我内心如此大的反应,是沃特和吉蒂看到了爱情曙光后的戛然而止,还是对吉蒂红杏出墙、沃特不解风情的愤懑?我这样的问自己。

一对情感对立、心灵疏远,甚至互相敌视的英国夫妇从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上海远赴偏远封闭的乡村湄潭府,尽管那里景色宁静优美,山水如画,但却流行着可怕的瘟疫。因而他们的这次远行注定是痛苦悲怨而命运多舛的。丈夫沃特是位性格矜持保守、外表自制冷漠而又痴迷于细菌研究的科学家。妻子吉蒂是个性格活泼多情、外表美丽开朗的贵族小姐。他们的婚姻仅是一种凑合,婚后的生活平淡无奇,如一潭死水。在一次看京剧的过程上,吉蒂与风流倜傥、能说会道的唐森相识,并迅速升温而红杏出墙。沃特当时采取了不动声色的冷处理,只是在要赴疫区而遭妻子竭力反对时,点了妻子的“软档”,提出了两点供妻子选择:一是离婚并揭露她与唐森的奸情。二是跟他远行,维持现状。

沃特与吉蒂来到疫区后,沃特忘我地投入救助工作,化验病菌、寻找病源。而吉蒂则在海关助理员韦丁顿的介绍下,去了修道院,看

到了那里的法国修女们为了救助孩子,拒绝了回法国逃生的机会。为此有的修女染上了瘟疫而死,但活着的修女依然那么镇静尽心而无怨无悔地照顾病孩。这一切使吉蒂的心灵被震撼了,感到了在这臭气冲天、污物横流的病房中,有一种东西叫“崇高”与“高贵”。同时她也真正了解了丈夫细菌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在这冷冰冰的家中荡漾起了一种东西叫“感动”与“理解”。吉蒂也不顾个人安危投入到修道院的救助工作,第一次真心称赞丈夫“你现在所做的就非常伟大!”于是,这对“问题夫妻”的隔阂慢慢消融,两颗破碎而冷却的心又重新弥合并开始燃烧。乃至吉蒂告诉丈夫她已怀孕数月,沃特明白孩子不可能是他的,但却坦然一笑地说:“这一切已不重要了!”此时,正是各自灵魂的升华,使人物自我救赎的境界达到了极致。影片看到前半段时,我是对沃特抱有同情,对吉蒂抱有幸灾乐祸态度的。从一个中国男人的角度上来看,或者说从传统的角度上来看,我认为吉蒂是罪有应得,她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但沃特毕竟还是深爱着吉蒂,尽管吉蒂背叛了他。看着吉蒂信心十足地认为唐森一定会帮助她、替她想办法,并兴冲冲地去找唐森,想让他和妻子离婚然后娶自己,我在笑吉蒂的天真,她以为自己对唐森付出百分之一百的爱就能得到他全部的爱,可是她不懂男人,她也高估了男人。这不仅使我想起诗经中有一句“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吉蒂错爱了唐森,却不珍惜深爱她的沃特。

但是当我再次仔细思考的时候,我发现造成这一切的又何止是吉蒂一个人的错,沃特同样是在埋葬自己与吉蒂的爱情啊。的确如此,吉蒂是个美丽的女人,让他一见钟情。他抱着门当户对攀一门亲的心态来赴约,当遇到这个美丽的女孩后觉得自己爱上了她。虽然他知道她是为了摆脱母亲的唠叨和轻视,赌气答应他的求婚,但是他自以为婚后她会了解他,会爱上他。但是,一个女人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呢?新婚之夜,竟然在亲热时忽然想到先要关上灯,把拖鞋码放整齐才安心;蜜月之时,在风光旖旎的威尼斯谈论的确是城市的排水管道;闲暇时,闷头工作,面对妻子的故意寻找话题进行沟通的行为答之以“我只回答确有必要回答的问题”;沉默寡言的登峰造极。“女人不会因为男人是一个好人而爱上他”,何况这个好人根本没有给妻子机会去了解挖掘他的内在的闪光点。更何况,他们身处异地,对于丈夫来说,他还有工作;对于妻子来说,背井离乡语言不通,异常孤单,且不可能向家中倾诉苦闷,却偏偏遇到了这么个闷的丈夫。沃特爱吉蒂,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爱,更不知道如何让她爱上他。“如果一个男人不能让一个女人爱上他,那是他的错”。所以,吉蒂的出轨,可以说沃特也是用力的推了一大把的。对于沃特来说,他无法想像,那个在晚宴上遇到的让他惊艳的可爱女孩会做出这样缺乏判断力的背叛的行为,他无法理解,更无法宽恕了。

于是,沃特要对吉蒂实施惩罚,为逼着妻子去霍乱横行的疫区不惜采用羞辱威胁;走陆路使妻子饱受路途奔波之苦而毫无怜香惜玉之情;对妻子愧疚的道歉用尽刻薄语句回击。也许这些沃特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了,但他到底还是爱她的,他没有推开那扇门避免了她的尴尬屈辱;他不敢看她而只看天花板或墙壁;他言语刺痛妻子后躲在洗漱

间靠着门深深的叹气;他挡在了妻子和愤怒的暴民中间;他说“现在他是我们的孩子”。他也不是冷漠的,即使人民不理解他,讨厌他,他执著的用拙劣的中文说“这个水,不好,不好”;想尽办法架设送水管道迈着轻快的步伐计算长度的样子可爱之极。原来他有那么丰富的情感,只是他不善表达,他只是个凡夫俗子,面对如此深爱的妻子的背叛,他当然无法遏制内心的愤怒,他要折磨她惩罚她,但却在惩罚她的同时折磨着自己。

当看到影片后半段时,吉蒂在慢慢地被沃特的“伟大”所感动,看到吉蒂和沃特终于能够找到两人之间的爱情,我的内心带着高兴,带着期盼,也带着忐忑。但是,悲剧还是来了,当冰雪消融,面纱揭开,死神却快速来临。渐渐明朗的剧情急转直下后嘎然而止,却让者我痛心不已。在不同的时间爱着,终于两人互相爱的时候,没有太多浪漫甜蜜却已生离死别;女主人公甚至没有太多的哭天抢地,故事就结束里,而我的心在那一秒竟也仿佛停止了跳动。

日常交往礼仪 篇10

一、见面礼仪

(一)握手礼

1、握手姿态行握手礼时,通常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两足立正,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手掌垂直于地面,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微微抖动3—4次(时间以3秒钟为宜),然后与对方手松开,恢复原状。

2、讲究次序:尊者居前:女士先,男士后;长辈先,晚辈后;上级先,下级后;

[2] 拜访时,来时主人先伸手,表示迎客;离去时,客人先伸手,表示道别。

3、握手力度

(1)跟上级或长辈握手,只需伸手过去擎着,不要过于用力。

(2)跟下级或晚辈握手,要热情地把手伸过去,时间不要太短,用力不要太轻。

(3)异性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悉程度回握,但不可用力,一般只象征性的轻轻一握。(一般握女士全手指部位)

4、禁忌

(1)贸然伸手;见面与告辞时,不要跨门槛握手。(2)用左手握手;

(3)戴墨镜、太阳镜握手;(4)戴帽子、手套握手(除非女士在社交场合作为身体服装一部分的薄纱手套);

(5)交叉握手;(6)抓指尖式;

(7)握手时目光左顾右盼;(8)长久地握住异性的手不放。

5、鞠躬礼注意

(1)目光应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鞠躬礼毕起身时,目光应有礼貌地注视对方。

(2)鞠躬后视线落在对方脚尖部位。(3)鞠躬时脖颈挺直。(4)在我国,接待外宾时也常用鞠躬礼。

(三)名片礼

名片是商务人员、白领人士随身必备的物品之一。

1、名片使用“三不准”

(1)不得随意涂改;(2)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

(3)一般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尤其在商务交往、公务交往中。

2、名片的交换

(1)如何递上名片

①态度谦恭:以双手食指和拇指执名片的两角,以文字正对对方,一边自我介绍,一边递上名片。对于对方递过来的名片,应该用双手去接,以示尊重和礼节。

如何培养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 篇11

一、通过看和听,对听障学生进行感觉训练

刚入学的低年级听障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和发音技能都比较弱,听能的开发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必须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感觉训练。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必须要进行五到十分钟的发音技能训练,包括呼吸练习、口部体操练习、唱音练习和看话、听话的练习等。不断发掘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潜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发音器官,开发学生的残余听力。同时,利用听障学生“以目代耳”的特点,运用现代化的听训、语训和多媒体设备,通过看发音图示、看教师口形、看发音气流演示,采取情景演示、实地参观、动手体验等方式,让听障学生学习并体会正确的发音方法,学会看话和听话、学会读词、读句,从而逐步理解语言和文字,为今后的沟通与交往奠定基础。

二、通过读和说,对听障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听障儿童由于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学过的语言回升情况严重。总结以往经验,我们在语言教学的方法上,采取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方法。通过分角色、情境模拟、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诵读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他们逐渐由被动的说转为主动的说,由不愿意说变成喜欢说,由喜欢说发展成创造性的说,达到说得出、说清楚、说明白的语言水平。

三、通过指语手语伴读,对听障学生进行手势语训练

对于低年级的听障学生,我们采用手指语伴读的方式,来学习生字新词和简单的句子。手指语伴读,可以让听障学生一边认识声母和韵母的书写形式,一边识记了它的手指指式图形,这两种符号(指式符号和声、韵母的书写符号)同时作用于听障学生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与发音方法的理解建立了条件反射的联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这种联系越来越牢固,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学会用手指语进行沟通,培养学生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对于中高年级的听障学生,我们采用手势语伴读的形式,来学习句、段和课文。由于手势语是以模拟事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动作表现为主要手段,并辅以姿势和表情来表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所以手势语伴读可以强化听障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提升沟通与交往的水平。

四、通过书写和记录,对听障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求每位学生随身携带一个沟通交流本,以帮助学生间、师生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表情达意,对没学过的字不强调会写,只用拼音代替即可。这样就让学生随时随地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积累,教师通过检阅学生的沟通交流本,能及时地指导与评价。加大语言的使用频率,提高所学语言的复现率,极大地促进了听障学生自然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求听障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每人准备一个词语积累本,将老师在学习、生活、活动中补充的字词都整理记录在词语积累本上。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日益丰富,就能厚积薄发。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写日记。教师引导学生从每天看到、接触到的事情中,选取一件或几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描述下来,随时随地锤炼语言,实现语言的迁移。

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训练手段不断变化,我们从二年级开始进行“每日一句话”的训练,三年级增加“每周一段话”“看演示写句子”“随机写句子”的训练。

五、创设条件,对听障学生进行其他沟通方式训练

从2014年开始,我校开设了诵读校本课程,给听障学生布置一定的诵读任务,让听障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意蕴;同时,我们坚持每学期组织听障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遴选口齿清晰、语言流畅的听障学生进行口语展示:如在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中,由他们轮流进行国旗下演讲、担任主题班队会主持人、文艺汇演主持人等,让学生大胆交流,增强自信。

通过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给听障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与交往的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地交流,在生活中通过大量的沟通与交往实践,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语言,学会运用语言。一方面检验了课内学习效果,不断丰富课内学习资源,有效地促进课内教学。另一方面课堂、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动共赢,从而提高听障学生的口语、手语、书面语等多感官参与的沟通与交往水平,为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盲哑学校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安全演讲稿汇总下一篇:快递业务月结协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