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2024-07-19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通用9篇)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2

科学方法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知识为教学线索与基础,教学需要以教科书作为蓝本,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与利用好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素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一线,不少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从教科书中寻找相应的科学方法并加以合理利用却无从下手。笔者尝试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为例予以探讨。

一、科学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高中物理中涉及科学方法主要有:理想化方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等效变换法、对称法、模拟法、转化法、类比法、作图法等。上述各种科学方法的定义参见相关的文献,此处不再赘述。挖掘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致阅读教科书,依据各类科学方法的定义将内隐的科学方法进行显化性地识别与判断。下面以《电场强度》一节为例,探讨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

1. 转化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较为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电场强度》一节中利用试探电荷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实际上就隐含了“转化法”的思想。电场的性质是抽象的,用来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也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利用转化法,通过放置试探电荷,其电场力及其电荷量都是可测量的,用这两个可测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征电场的强弱,这里正是转化法灵活应用的体现。

笔者建议,教学时可以先抛出问题: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研究电场?而后引入转化法的观念:物理学上有一种方法称为转化法,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或者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地测量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物理量,此处我们就引入一个试探电荷。接着进一步抛出问题:大家想想,对于试探电荷,什么物理量是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猜想与研究。在完成探究得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公式后,再次拓展与升华这种转化法的方法:此处我们用到的转化法,在不少地方都会用到,比如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测量位移和时间,再比如要证明抽象的大气压强的存在,就转化为可视化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等,都是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或抽象的现象,转化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或直观的现象。由此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中领悟方法的普适性价值。

2. 控制变量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最为常见的,也最为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方法,即在研究多个物理量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而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从而简化为研究多个单一物理量对某一个物理量影响的问题。在《电场强度》一节中,探究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电量关系的实验便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在导体A的电场中,先控制位置不变,用不同的电荷量,比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再控制电荷量不变,将同一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比较所受到的电场力,从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关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由于初中考试中凡涉及实验方法的试题,基本上都填答控制变量法,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一提到研究方法学生基本上异口同声回答控制变量法,至于其他方法则不太了解,甚至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建议,在高中阶段涉及控制变量法使用的实验中,除了点拨该方法外,也需要提醒学生:物理科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控制变量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方法比如理想化方法、转化法等同样重要,由此转变学生错误的方法论认识。

3. 比值定义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属性的,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比如物质密度、电阻、场强、磁通密度、电势差等。

《电场强度》一节在电场强度的定义旁边,专门注释了“比值定义法”五个字,并在本节末尾资料活页中,具体阐释了比值定义法,还列举了初中学过的密度、电阻,进而类比该节提到的新物理量电场强度。在适当的位置将科学方法进行阐释是新课改各套教科书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去记忆比值定义法的定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知识内容纯粹讲科学方法,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科学方法的价值,体味思想方法指导的魅力。

4. 理想化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理想化方法就是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条件,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大脑中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或相互联系。理想化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建立理想模型和进行理想实验。

《电场强度》教科书中应用了理想化方法的内容,是计算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时隐含了点电荷本身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本身的尺寸,以至于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粤教版教科书在《电场强度》一节的讨论与交流环节中,专门提出问题:公式E=F/q与公式E=kQ/r2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场强度,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回忆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再次体会理想化方法的应用。此处同样可以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回忆各种已经学过的理想模型,如质点、光滑平面、细绳、点光源、平面镜等。

5. 模拟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模拟法是以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研究物质或事物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法。在探求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自然奥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测量的情况,这时可人为地制造一个类似于被研究的对象或者运动过程的模型来进行实验。例如,被研究的对象非常庞大或非常微小 (巨大的原子能反应堆、同步辐射加速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 、非常危险 (地震、火山爆发、发射原子弹或氢弹) ,或者研究对象变化非常缓慢 (天体的演变、地球的进化) 时,模拟法可以在这些研究中得到应用。

具体到《电场强度》一节,粤教版教科书在阐释电场线时指出,电场线的形状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把奎宁的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中,加上电场,微屑就会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这种用其他可视化的物体来替代模拟与显化较难观察的现象与过程,正体现了“模拟法”使用的巧妙。教学中在展示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见的蓖麻油中的这些线,是不是就是真实的电场线?大家能否说说这里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既提醒学生模拟现象不可替代真实现象,又促使学生思考现象背后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数学模型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研究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既包括公式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也包括用几何方法描述规律。《电场强度》一节中,电场的叠加,正是利用了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种几何方法来研究电场合成的规律。

数学模型方法作为一种形式化的认识手段和方法,在物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体现。在《电场强度》关于电场叠加的教学中,在讲解完具体操作方法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快捷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势,也可以提及中国古代由于缺乏数学符号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发展滞后的教训,并指出前沿理论物理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提醒学生要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结束语

本文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内容为例,探讨了教科书中涉及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可以看到,单纯是一节内容,便包括了转化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理想化方法、模拟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等六种常见的科学方法,方法的点拨与适当的显化,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思维,从具体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新飞跃。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工程,有待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观

前言: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本身的认识,科学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基础科学教育中,主要反映为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他们也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本文将从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两个角度,对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本质观

(一)科学知识的本质——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

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随着人类认识知识的增加,未知的事物也在增加,所以著名的物理学家增说过“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人类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是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的。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这一点体现的十分明显,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认定已经不是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永远敞开着进步的大门。当前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只有在现代的人类认识条件下时正确的,并不意味着是永远正确的,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同时也是这样向学生展示的。

新版本教材的这种科学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观念,让学生对物理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解除了物理教学活动中教材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和视野的遮蔽,传统的物理教材告诉学生物理知识就是这样的,是亘古不变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学生在这种教育长期影响下,失去了对“权威”质疑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没有创新思维、缺乏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材的这一科学观,也是响应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科学探索的本质——逻辑与想象的结合

物理学科是一个理性的学科,充斥在物理学科之中的思维方式也是理性的,但是在物理科学的探索道路上,光有理性是不行的,因为理性往往就意味着创造性的缺失,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严密的逻辑和合理的想象是其本质。离开了合理的想象,严密的逻辑只是周而复始的计算;离开了严密的逻辑,想象也只能是空泛的白日梦,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一定要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想象连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索能力、物理创新能力[1]。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逻辑与想象的结合体现的极为充分,物理教材不再仅仅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是对学生的合理想象给予同样的重视。

例如:在新教材的课后讨论环节中,“质子带正点,但质子却能聚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猜想?”在新版教科书中这种新式问题的出现,展现出了对学生科学观培养的重视。

(三)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与社会互动

物理知识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之所以构建的如此庞大、复杂并不是由科学家孜孜不倦的钻研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所以物理学科带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2]。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这一本质特点有详细的展示,在传统的物理知识教学活动中,物理知识往往会被当做单纯的知识而被教授,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获取高分的工具”上,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并不符合物理知识的实践性,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知识实践性的强调,恰恰弥补了这一点[3]。

二、科学价值观

(一)科学的外在价值

物理科学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实践中的主要武器,对这一件武器,要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两面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首先物理知识对社会经济建设是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的,这不能否认,但是物理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也是不可否认的。

在新版本教材中对物理知识本身价值的介绍变得更多了,例如: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让学生们讨论“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原子弹的发明是利是弊?”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掌握的这件物理知识武器,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建设这个社会,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4]。

(二)科学的内在价值

物理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知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素质,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物理知识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体系,其内部的每一个知识和定理都是以特定的方式相互连结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缜密性,而这些素质是学生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所以说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

结论:人教版新教科书的出版,不仅仅意味着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转变,更大程度上是物理教材中科學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本质的转变,能够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科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贺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温晓雷. 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温博.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英国A Level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张燕梅. 我国30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内容现代化的变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5]杨曼,李倩.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及其呈现方式[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169-171+48.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4

随堂练习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 D.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不同地方的竖直向下方向也不同,所以A、C项错误,B项正确。而重力的方向一般不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点和赤道时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故D项错误。

答案:B 2.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析:由二力平衡知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但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因为它们的施力物体不同,性质也不同,故A错误,B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错D正确。

答案:BD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不变

解析:根据重心的定义和特点可知A错误,B正确,对于砖,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两因素未变,C正确,对舞蹈演员,形状改变,D错误,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其形状有关。

答案:BC 4.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只有形状规则的物体用悬线悬挂时,悬线方向才通过重心 D.任何物体用细线悬挂时,悬线方向都通过重心 解析: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环,重心在圆心而不在物体上,A、B均错误;由二力平衡可知,悬线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等大反向,故悬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正确,C错误。

初三物理教科版《比热容》课件 篇5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

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 ?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推进新课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 实现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平称 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兹举一例,仅供参考:①按照16.3-1和16.3-2所示,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别称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③记录水和 砂子开始时的温度;④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 min、2 min、3 min……时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温度。

本实验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同组学生互相配合,对实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结论即可。

(3)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取得数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到简洁而准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楚,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但教师一定要规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砂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 ℃”,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唯一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教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这里可以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汇报辨析,教师梳理总结。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教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①1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热量Q1=4.2×103 J。

展示问题2: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2=2×4.2×103 J=8.4×103 J。

展示问题3: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3=50×8.4×103 J=4.2×105 J。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3.Q吸=cm(t-t0)。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篇6

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然后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这是初、高中知识相衔接的一节课程。学生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应以教材中有关“力是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认识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理解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思考、推理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实验方法。在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学习上,注重知识的理解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积极性,本课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运动的起因是什么

(一)学生阅读历史的回顾并找出四位科学家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

这块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学生是已知的,也有未知的,但学生都看得懂,所以就由学生来完成,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只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现象:在平路上人推车,车才能运动,人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2.伽利略:水平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笛卡儿: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问:以上四位科学家每一位都把人类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试分析每人推进的一步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贡献?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指明学生要探究的内容与方向,具体由学生们合作完成,教师只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a)亚里士多德的贡献:通过直觉的观察提出问题为科学家的研究确立了课题。

b)伽利略的贡献:(1)伽利略发现了不易直觉的摩擦力,改变了亚里士多德根据直接经验得出的直觉结论提出运动不需力维持;(2)思维代替直觉认识宇宙。

c)笛卡儿的贡献:(1)明确匀速直线运动;(2)指出速度改变是有原因的。

d)牛顿的贡献:(1)推广到一切物体;(2)提出静止;(3)明确力的作用。

关于谁的贡献大,学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教师也无需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是通过对物理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对四位科学家贡献的探究,它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物理定理、定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以史为鉴”,培养他们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一定意义上,通过对规律认识的历史的还原,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这是设计此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在该块教学内容中学生未知的是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师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可如下操作。

提问:伽利略用什么方法证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呢?

演示说明:设置一个向下的斜面,再圆滑地连一个向上的斜面。然后拿一个小球放在斜面某点上,由静止运动下来,它将冲上另一斜面。

教师设疑:它能“冲”到哪里,它能回到原来高度吗?如果光滑,结果怎样?

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发现,它升不到原来的那个水平高度,这是因为摩擦较大。若换一个摩擦较小的斜面,可以看出,它就较接近那个水平高度。若摩擦越小,就越接近。这是实验事实。科学推理:依据这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然后沿着摩擦力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去科学推理──假如摩擦非常非常的小、以至于没有摩擦,那小球将非常非常接近──以至于达到原来水平高度。这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情景,即小球沿着光滑的斜面总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教师指出“假设”两个字用得很好,它对物理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其结论的得出符合逻辑。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倾角越小,小球为达到原来的高度所通过的路程就越长;倾角越小,通过的路程就越长。然后,我们再去科学推理,假如它最终成为水平面,那小球所通过的路程也就无限长,只能沿着水平面继续运动下去。

教师总结:“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实验,但它不等同于科学实验。真实的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并指出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了更深入的抽象分析。理想实验是以正确的逻辑法则为依据的。它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三)演示气垫导轨实验

气垫导轨实验是学生未知的实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由师生共同操作完成,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装置的特点,由学生来推动气垫导轨上的物体,观察它的运动,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让学生们仔细阅读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思考定律包含的几层含义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应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定律的理解是未知的,但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们相互讨论、自主探究、教师补充共同完成下面的三层含义。

1.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惯性。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7

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大潮流的影响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原本相对封闭的各国文化也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无法完全置身于“世界”之外,远离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那么,面对其他各国、各民族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侵袭”,我们应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应如何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正确构建我国学生乃至人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教科书作为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教科书中就无可避免地要贯穿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别国文化的态度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科书的编排设计渗透着外国文化教育的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教科书编排设计的主要依据,其处处都明确提到要进行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进行审美教育”,“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2]。课程设计思路也体现着外国文化教育的追求,这一套教科书包括5册必修课和16门选修课在内的教材。必修课教科书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每册必修课的“阅读鉴赏”部分都编选了外国作家的优秀作品。每册必修课的“名著导读”都介绍两部名著,每册都有一部对国外作家名著的导读。“名著导读”的编排理念在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3]。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都有更为具体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其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2]。在课程目标上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2]。

由此可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等都体现着在多元文化视域下进行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引导着教科书对于外国文化译作篇目的合理编排。

二、教科书的选文贯穿着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

1.教科书中外国文化译作的数量、国别

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有5册,课文共有79篇,外国文化译作共有14篇,占总篇目的17.72%。必修课中外国文化译作涉及到的国别有美国、法国、英国、俄国、德国和日本六个国家,其中美国的作品就占有7篇,法国和英国各占2篇,俄国、德国和日本则各占1篇。另外,必修教科书每册最后还设有“名著导读”,每册2篇,总共10篇,外国名著就有5篇,占了总数的50%。

选修课分为5个系列,15门选修教材。这5个系列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这15门选修教材中涉及到外国文学、文化的有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演讲与辩论,共有7门,占选修教材一半的数量,份额较大。这些教材中纯外国文化译作的是《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其他5门都是中外交杂,各占一定的比例。这些选修课的作家作品覆盖的范围较大,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分为8个单元,一共16篇文章,有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巴西、印度、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典、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奥地利。这8个单元都展示了这14个国家优秀的作品,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很好的作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必修教科书还是选修教科书,外国文化译作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足以说明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对于进行外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2 . 教科书中外国文化译作的选材类型、体裁、年代

从入选教科书的外国文化译作来看,必修教科书和选修教材都编排有外国的优秀作品,传递着外国文化价值观,带给学生不同文化的熏陶。

首先,从选材类型来看,类型多样化,既有现实主义作品,又有浪漫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浪漫主义的作品;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有启蒙主义时期的作品,同时还有现代主义的作品。

其次,从入选的外国文化译作的体裁来看,5册必修教科书中入选的外国文化译作的体裁有演讲辞、小说、戏剧(话剧)、随笔、杂文、科普文章、自然科学小论文。选修系列的除了必修教科书所选外国文化译作的体裁外,还涉及有诗歌、散文、影视、传记、辩论等体裁,这些多样的体裁丰富了生生的学习内容。

再次,选编的外国文化译作的写作年代,必修课中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代,选修课从古希腊到现当代都有,跨度之大、涉及年代范围之广,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教科书通过选编这些外国文化译作,传达了异域文学、文化的多样性,展示了别国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为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其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这对于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养成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别国文化,从而取其精华,完善自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中还有一些介绍外国作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必修5第4单元第12课美国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和第13课英国作家史蒂芬·霍金对于《宇宙的未来》的介绍,还有必修3第13课美国作家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等,这些文章对人类生存的大自然进行介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同时也能了解到“新阶段的‘国际化’,必须从人类的角度出发,积极为人类的和平和繁荣、解决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问题作出贡献,参与能保全宇宙‘地球号’生态系统和使自然、人、机器共同生存的人类文化的创造”[4]。

同时,还有介绍外国有关爱的艺术的译作,如必修4第3单元第9课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通过《爱的艺术》,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性地对待爱。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和选修)的编排设计和选文无不涵盖了外国文化译作的痕迹,处处体现着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充分贯彻了外国文化教育的精神,多角度全方位地落实外国文化教育。

但是,教科书自身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多元文化视角的要求是要欣赏全世界的文化而不只是部分文化,然而我们的教科书在选文方面存在着以欧美主流文化为中心,忽视了其他大洲的优秀文化,以及欧美地区的非主流文化的状况。由前面分析可知,第一,入选教科书的外国翻译篇目存在“一边倒”的现象,特别是必修教科书,欧美的作家作品占主流地位,亚非的作家作品居于次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尤以美国的作家作品最多,占了入选篇目的50%。选修教科书的《影视名作欣赏》更为明显,入选的9篇影视剧本,除了4篇是中国的,剩下的5篇全是美国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作品毫无踪影。第二,必修教科书中入选的外国文化译作共有14篇,精读课文只有6篇,略读课文占了8篇,外国文化译作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自所占的比列不够协调。第三,入选的作家作品也存在性别差异,必修教科书的作家全是男性,选修教科书的也几乎都是男性。男性作家作品成为了外国翻译作品的首选篇目。第四,缺乏外国方言、谚语、民间文学、地方戏曲等内容。由此看出,这套教科书的选文编排设计还无法摆脱西方国家主流男性作家作品的影响,西方的非主流作家作品以及亚非等其他地区的作家作品严重缺席,片面化比较明显。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我们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边研究、边调整、边实践,不断完善教科书的编排体例。首先,是方针政策的制定。国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的实际,渗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方针政策,让教科书的编排设计有政策上的依靠和指引。其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再到实施建议都要充分渗透对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再次,教科书对于外国文化译作的选择要真正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西方发达国家主流文化,也要关注其非主流文化,还要关注西方国家以外的各种文化,如方言、谚语、民间文学、地方戏曲等内容;入选的外国文化译作也要注重精读和略读的合理安排,比例要协调,不要“一边倒”;对于入选的作家及内容也要注重性别平等,优秀的女性作家作品也应考虑选入教科书,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广阔的胸襟。入选教科书的外国文化译作要防止片面化、单一化,要充分“发挥教科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桥梁作用,引导青少年认识人种与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理解和平、人权、平等、正义和生命等价值,成为真正合格的‘世界公民’”[5]。

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为传播外国文化译作的重要途径,要合理地编排课文,既要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具备全球视野,让学生从外国优秀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和能力,正确与别国文化接轨,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赵忠建,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360百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EB/OL].http://baike.so.com/doc/3774875.html.

[3]施平.中国语文教材经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

[4]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高中物理教科版电子版 篇8

关键词:“家庭实验室”、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质量。

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设计上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在课文后设置了“家庭实验室”栏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这个栏目有很高的价值,老师和学生如能正确地利用好"家庭实验室"这个栏目,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家庭实验室”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探究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家庭实验室”的设置,是根据教学内容编排的,是课文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化,教师可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去完成“家庭实验室”中的小实验,并且教师根据需要适当提示学在实验前、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准备、动手实验及现象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0页的“家庭实验室”,题目是:“观察声音的能量,用挺直的纸,剪成圆片,中间钻一个洞,粘牢在纸筒一端,用塑料薄膜包扰纸筒的另一端,并用橡皮筋扎牢它。在纸筒前点一枝蜡烛,拿起纸筒让小洞对着火焰,击打纸筒的另一端,让其发声,由于声波的冲击,可以看到火焰晃动。

这个小实验器材好找,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

二、利用“家庭实验室”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的理解。

对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原理,由于初中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有限性,只靠老师的讲解,对问题很难形成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制作并做好“家庭实验室”中的设计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和习惯。如: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39页的“家庭实验室”,题目是:“静电现象,你用干燥的手将撕成条状的塑料膜摩擦几下,有什么现象?请用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学生通过动手做可以观察到原来条状的塑料膜下部分散开来了。学生也很容易知道其中的道理:摩擦后各塑料膜带上同种电荷相排斥而分开,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又如;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49页中的“家庭实验室”中的小实验:“探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请制作一个判断电流方向的装置。”电流的方向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是无法直感知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电流方向时,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学生在课后能够认真去完成这个简单实验,并且正确制作出这个装置,通过观察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电流及电流方向,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再如:在九年级的电学部分,通过自制小台灯、改造后的小台灯、制作亮度连续变化的小台灯、测量小台灯的电功率小台灯系列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电路、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等概念。

“家庭实验室”让学生从意识上认识到,课后也能够利用身边的简单材料自己动手做,并且还能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的理解,起到课堂教学中不可代替的重要辅助作用。

三、利用“家庭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所限,学校安排的学生实验并不多,学生动手做的机会很少,经常性地做一些“家庭实验室”的系列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独立实验的能力,同样在家庭中,由于缺乏器材,学生会对实验有所改进,使实验能顺利进行。通过实验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家庭实验室”针对学生迷惑不解的、实际又存在的问题。如: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3页的“家庭实验室”,题目是:“自行车尾灯发光的奥秘:自行车的尾灯里没有灯泡。夜晚,当有灯光照射它时却闪闪发亮。分析自行车的尾灯,探究其中的奥秘,并向家人解释。”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分析发现奥秘就在尾灯的反光面上…。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时,“家庭实验室”倡导思维的开放性,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光学部分“家庭实验室”中,学生通过两片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自由组合,“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另外,利用牙膏盒、纸片和凸透镜自制针孔照相机等,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总之,“家庭实验室”这个栏目具有非常有价值,教师要充分认识它的作用和充分发挥它的教学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电功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和测量电功率的方法。(3).能用P=UI 和P=W/t及它的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教学难点: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头、导线、不同规格的小电灯、电流表、电压表。

四、教学过程

(一)从认识用电器的铭牌开始

1、活动一:观察用电器铭牌(第90页)

观察图(第90页)中的用电器铭牌,你知道节能灯铭牌上的100W、40W各表示什么吗?

2、用电器铭牌上100W、40W等数字表示的就是用电器的电功率。那么,什么事电功率呢(二)电功率

1、活动2:认识电功率

将标有“220V 15W”和“220V 100W”的两个灯泡同时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哪一个灯泡比较亮。

想一想,在相同时间内,哪个灯泡消耗的电能比较多? 通常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不同,即电流所做的功不同。

灯泡比较亮的消耗的电能会比较多。

那么换一句话也就是说相同时间内,两个灯泡消耗电能的速度不同,即电流做功的快慢不同

2、电功率

(1)定义:物理学中,把电流在某段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这段时间的比。(2)计算公式:P=W/t P:电功率

W:电功

t:时间(3)单位:基本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00W(4)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5)变形公式:

A、W=Pt(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的大小即消耗电能,用途很大)B、t=W/P(求电功所能用的时间)

3、想一想(教材第90页图6-2-2)

(三)、活动三: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有人说:电功率可能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有人说:电功率可能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的猜想又是什么?

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时,应设法控制电压不变 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时,应设法控制电流不变

3、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两个用电器、两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一:将两个灯泡串联,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图6-2-3)

实验二:将两个灯泡并联,使他们两端电压相同(图6-2-4)

数据整理 实验一

实验二

5、分析与论证

电功率的大小跟通过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有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越大,电功率就

;在电流相等时,电压越高,电功率就

。精确的实验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U跟电流I的乘积,即 P=UI U的单位为V,I 的单位为A,P的单位为W 公式变形:U=P/I

I=P/U

五、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例2:一只小电灯泡接在2.5V的直流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为0.3A,小电灯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特?若通电1分钟,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

六、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上一篇:新环保法试题库下一篇: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