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2024-08-28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精选6篇)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篇1

[分解课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过程及意义;

3、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4、探讨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及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与香港问题的解决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2、联系台湾问题的现状掌握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一个中国”的观念,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意识。[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 [自主天地]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成为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注解]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

问题探究1:为什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原因:(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

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②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③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2、香港回归:

(1)过程:①提出方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

②签署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

③恢复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

(2)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的过程:

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对中国: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问题的成功范例;

问题探究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问题探究3: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紧迫性: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仍然存在,不断插手台湾事务;

②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日益发展,企图分裂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和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是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文革结束后,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 2、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台湾民间回内地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

4、两岸还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于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5、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八项主张核心内容: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6、2002年,中共十六大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

①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仅在恢复对话;

③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注:其中斜体加黑部分为记忆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能大致复述即可。

[各抒己见]依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台湾如何才能顺利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1、方式:由学生各抒己见,注意强调“一个中国“立场;

2、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时政要闻]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思维拓展]你认为国共两党60年后能够再度握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你从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条件:①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③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

④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密切;

⑤“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认识: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排除外国干涉势力的阻挠,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③台 独势力猖獗,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篇2

一、精编学案

学案的编写是导学教学的前奏, 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要与教材紧密相连, 要做到“学教合一”, 不能为了编写学案而编写学案, 而要确实服务于“教学”, 有益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深化情感价值观教育。

因此, 在编制历史学案导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课标要求和本课重难点。本节课学什么, 重点突破在哪里, 一目了然, 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有的放矢。 (2) 以基础知识为主。学案要有“基础梳理”部分供学生课前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 就勿须在课上再浪费时间, 这样, 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又能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符合认知规律, 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形式和内容要丰富。不同层次的班级要有不同的、某些部分可自主选择的学案设计, 学情不同, 学案也要有所不同。这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念。比如有的课内容艰涩一些, 可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合作探究”板块, 有的课内容过于庞杂, 可增加“基础梳理”板块, 有的课讲历史人物时, 可增加“情感抒发”或“所学所想板块”。总而言之, 学案的编写是为“教”和“学”服务, 而不是传统教案的翻版。

以岳麓版必修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为例说明精编学案。

第一板块是【课标点击】, 提醒同学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和重难点, 学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本课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通过对课标的解读, 可以得知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是重点, 又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面有限, 故设置了第二板块【名词·常识】, 集中给学生介绍【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就是说, 由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生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然后由不同性格、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心理特征的人来决定国家的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如在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论述了人因气候的不同而导致性格方面的差异。第三板块为【基础知识】, 将本课的知识体系以“填空”和“知识网络”相结合等方式予以呈现, 供学生提前预习, 用自学的方式先掌握本课基础知识, 不明白的问题标出, 课上共同探讨。

与【基础知识】密切相关的是【问题探究】板块,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 两者的文明发展趋向表现出迥异之处, 引导学生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思想条件分析其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用文明史观来正确看待和评价不同的文明发展历程。

第五板块是【课时训练】, 精选精练,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如:

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格尔《历史哲学》: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 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材料二: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海也者, 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 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 忽觉超然万累之表, 而行为思想, 皆得无限自由……

引导学生思考: (1) 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精神气质时, 有何相同认识? (2) 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 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此板块的【课时训练】仍紧扣本课课标要求和重难点分析, 专项专练, 提升学生对此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以文明史观比较宽容地、理性地、客观地看待世界各种文化, 尊重各国的发展模式和悠久历史,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最后一个板块是【知识拓展】。本课因其课标要求是“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内容涉及到了“希腊的殖民活动”, 但对于其具体如何进行的以及与近代殖民活动的不同之处没有过多的介绍, 但这是古希腊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也是一个亮点, 所以, 本学案在最后以知识拓展的形式给出, 希望能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空间。

二、创设情境

有效的合作交流释义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 对学案的使用不可流于形式。要创设活动情境, 为学生提供真正学习、探究的机会, 揭示历史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在已有感知材料下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升华。

因此, 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 一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 具有可操作性;二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 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三要活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例如, 探究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文明在政体发展及其原因的分析, 学生对此理解不深, 如果只是机械的比较, 不能对各种文明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个较好的理解, 这时就应该创设一种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现在世界上不同文明类型的区别及产生的原因, 学生通过感受当时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进而对古代文明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而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此问题, 地理环境虽对文明发展历程产生一定作用, 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 还有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

在学生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既对课标要求的重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形成了宽容看待世界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全球史观”, 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巧妙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 在历史学案导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探索性成果, 不能恶意讽刺、打断学生, 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做到适当点拨。

“点拨”, 意思就是“指点、启发”, 学案导学要体现“导”字, 自主学习不等于完全自学, 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适当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瓶颈时期要注意适当点拨, 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

例如,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这一课中, 如何认识城邦政体对雅典文明的影响是一个难点。在学生合作探究、总结认识的过程中, 得出的观点大都是散乱的, 不系统的, 可能仅限于一个角度, 或者不太理解城邦政体。所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这样引导:大家知道什么叫政体吗? (国家政体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什么是城邦政体?希腊城邦发展有什么特点?对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国寡民, 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独立自治, 有利于希腊文明的延续性。)

(2) 注重个性层次。

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 课堂分层次教学既要完成教学目标, 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所以, 在学案导学使用的过程中, 不仅仅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个性化的设计, 对于课堂的引导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

例如, 在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时, 可以找程度相对较弱的同学分析“希腊的地理环境主要特点是什么?” (少地多山, 海湾众多) , 找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文明的什么特点?” (地少山多, 农业不发达, 工商业发展迅速, 易于形成“个体性”思维, 对希腊民主形成有一定影响。)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政体的比较以及各自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影响则可以找文综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综合分析, 给同学一个思路清晰、思维广阔的视角。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4课教案 篇3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

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

一、秦:三公九卿制

二、隋唐:三省部制

三、宋:二府三司制

四、元:一省制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

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

提示: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1.秦: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设问:结合第二课的内容,思考: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提示:学生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总说: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三公中,太尉一职在秦代虚有其位而无实人,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公的职权划分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提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封驳审议,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二府三司制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提问:二府三司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实质是相权的再分割,财权划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军政归枢密院管辖,行政归于中书门下,三省形同虚设。相权的再分割实质上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4元:一省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采用侍御史高鸣的进谏,以中书省代替三省,而实行一省制。

课堂设问一:一省制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吗?

提示;没有

设计意图: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省制是螺旋式前进中的回流。通过上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情境营造: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克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收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的信用,而丞相安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为把持朝政,联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课堂设问二:你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提示:相权扩大而产生负面影响。

课堂设问三: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课堂设问四:以上四个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丞相(宰相)权力最大?

提示:元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了实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弄清趋势;皇权逐步加强。

5.明:废丞相、设内阁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 完成右图。

课堂设问一:你从右图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 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课堂设问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 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为此设立内阁。在明朝,内阁的职权有无变化?

课堂设问四:什么叫“标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加以解释?

提示:标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课堂设问一: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堂设问二: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不断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总结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篇4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三民主义的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研读教材】

★导入新课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在对中国近代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是大相径庭,唯有孙中山先生,得到了国共两党的一致尊重,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中国共产党则尊称他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为什么能得到国共两党的一致重视?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梳理知识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失败

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继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然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遭到冷遇。他深刻感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就为三民主义的提出奠定了阶级基础。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开始在中国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这为三民注意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开始,民主革命需要纲领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便应运而生。

2、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影响

影响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和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从中主要吸取了“自由、平等、博爱”和“民有、民享、民治”的思想

3、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

孙中山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主张“天下为公”,对于民权主义思想和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优势重要的影响。二、三民主义

1、背景

(1)必要性: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主张相继失败

想一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其产生应当具备怎样的土壤和条件?

(2)可能性

2、提出

________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在东京成立。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纲领,并在《________ 》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想一想:三民主义和十六字纲领,存在着怎样一一对应的关系?“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不是帝国主义?是不是要反满?“驱除鞑虏”与“创立民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哪一个才是核心所在?为什么还要加上“平均地权”?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3、内容

________主义:________ 的专制统治(前提)

________义:推翻________,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________主义:即“________”(补充)

4、评价:

(1)积极性:

①________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________纲领。代表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 》。

想一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反帝的要求,能不能起到起到反帝的作用?反帝要求是通过什么途径曲折表达的?实际效果怎样?反封建的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取缔封建制度?

(2)局限性:未明确的提出反对________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________纲领,不可能彻底完成 ________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

(2)俄国________的胜利和中国________运动的影响

(3)________和________的帮助

(4)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

2、提出

________年,国民党“一大”上通过宣言,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________,对内各民族________

3、内容

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 ________ 和 ________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________,实行“________”政策

4、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________

5、评价: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________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________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 的发展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________,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落实课标

简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能力提升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新”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篇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这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材料谈谈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

【课堂小结】

孙中山先生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将其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先后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帝国主义的破坏,这些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之路还有很远。路更长、夜更黑,但黎明即将到来,一个新时代正在酝酿中。

【自主探究】

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始了两岸的“和平之旅”。他首站抵达北京,并于4月27日拜谒中山陵。

1、请说明连战先生首站和第一个活动安排的原因。

2、连战先生在拜谒感言中说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你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

【课堂反馈】

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3、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集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那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5、本课内容涉及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什么?

参考答案:

★落实课标

三民主义有新旧三民主义之分

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自决,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能力提升

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新三民主义基本都继承了,因为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

不同点:民族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民权主义: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最主要新在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

【拓展思维】

1、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革命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途径、方法,而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目标。

3、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没有三大政策就没有新三新民主义;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体系。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二、非选择题

1、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革命思想;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民主追求;积极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等。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篇5

【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三副图片,认识他们吗?(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 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为了消灭法西斯世界主要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同 盟,同学们知道核心国家有哪些吗?(美、英、苏联、中国等)这场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国家战败而宣告结束。战争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盟友将何去何从?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反目成仇,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同学们知道是哪两极吗?(美国、苏联)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他们的对立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这节课学习主要内容。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 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雅尔塔体系

在二战胜利前夕,美英苏等国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后和平和战后遗留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决议,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

实质:建立在美苏政 治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欧洲为中心→美苏两极格局 A、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强国在二战中实力大为削弱; B、战后美苏国力优势明显;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战后美苏关系:战时盟友→关系恶化→冷战

一、“冷战”的兴起

设问: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背景——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1)、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A、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B、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 力范围(3)、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4)、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国际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国家利益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

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政 治制 度,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 恩 来总 理)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 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简单介绍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由来。

苏联: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 报局(1947年)

教师归纳:美国已公开放弃和苏联的合作政策,正式决定对抗苏联,“冷战”正式开始。

二、冷战的主要表现

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对峙 ① “马歇尔计划” 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美国是慈善家吗?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②经互会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经互会成立的原因: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说明:双方开始在经济上对峙。

2、“北约”和“华约”建立——政治军事对峙(1)柏林危机

讲解柏林危机的简单经过,为学生说明柏林危机是“冷战”的第一次高 潮。

过渡: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1949年建立起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而苏联也毫不示弱,为了对抗“北约”,于1955年建立起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2)“北约”的建立(3)“华约”的建立

学生思考 “北约”和“华约”各自包含哪些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希腊、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也被吸纳进北约组织?华约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它为什么在1991年解散? 教师补充说明:“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三.“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1)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面对两极对峙格局,亚非拉国家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2、消极的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美苏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 政。

(4)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

四、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 洲扩展到亚洲。

2、越南战争-----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小 结 】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两极格局存在近半个世纪,对二战后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 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最后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列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第25课 世教学过程

导入

人类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战争,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主宰着战争呢?究竟是谁在操纵战争,谁在主宰全球,让我们用事实说话。54年前,美国在我们东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事隔50年后,美国又在西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面对这两场战争,你们的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拥有什么样的立场?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联邦德国、日本、苏联和中国。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国际地位的下降,不得不依靠美国恢复经济。(2)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3)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4)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

(1)雏形初备: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和解

(2)更上层楼: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4)经济一体:推行统一的关税;实行共同农业和政策;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方向发展;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5)欧盟面世:1993年成立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6)扩展之路:至今已拥有27个成员国

请概括一下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经济领域的局部合作到全面合作(2)从经济领域开始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③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国内: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 2.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扶植;(2)民主化改革;(3)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4)政府和民众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5)政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6)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3.影响 ①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追随美国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和军事大国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宗旨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009年7月15日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5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大会,共商不结盟运动今后3年的政策纲领和行动计划。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率团出席会议。

四、中国的振兴

(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军事:中国为世界公认的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

(4)科技:航天技术、核技术、基因技术等高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截至2005年2月,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是168个,世界上大约有200个主权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就有168个。可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7个。那么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国际形势?新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呢?我们来学习27课新中国的外交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综合实力

线索:由于这一课内容比较多,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我把教材整理了一下。学习的时候,我们分成三大部分来学习: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主要是反美 [设问]:建国之初,我们的毛主席就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是哪三大外交政策。[提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联系]:至于这三大政策各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翻开P119页的阅读与思考,顺便做一下,这个思考题

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补充]: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提示]: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当时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包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在这用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老大哥苏联。

[补充]:当时,苏联也确实发挥了老大哥的作用,不仅第一个承认中国,还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贷给中国3亿美元。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在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并开始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的周总理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巩固]:这里我们要注意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则是五项原则的目标。给同学15秒时间,看有没同学可以背五项原则的内容(2)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包容性 开放性 基本准则)

[设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那么它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提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指什么?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在两次国际会议上的运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3、日内瓦会议:1954年;五大国身份

4、亚非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一下这两个会议。日内瓦会议,我们要注意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要注意“求同存异”的方针并不是最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早在与印度发表联合声明的时候就提出来了。

[过渡]:从前面所讲的内容来看,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最大的成就是是什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而到了70年代,中国外交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们来看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1、一大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 26届联大 [设问]:为何要说是恢复? [提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设问]:那么在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找:美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中国 ① 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这时期,除了西欧、日本等力量迅速兴起外,在美苏对峙格局中,双方力量对比,苏联略占优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②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过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已经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那怎么办呢?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苏联不断恶化,中国也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有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第二大成果

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历史背景(2)尼克松访华(3)中美建交

[讲解]:两个原本对立的国家要改善关系,期间的过程当然会比较曲折。过程我就不讲了,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至P121一二段,注意这时发生的外交事件有1970年的斯诺夫妇访华,1971年的兵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79年正式建交。

[补充]:中国虽然与美国建交了,但是,我们知道两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到今天为止,美国还时不时用台湾问题和所谓的人权问题骚扰一下中国,甚至在99年还把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给炸了。可是骚扰归骚扰,美国始终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这是中美复杂的关系。

[过渡]: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向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虽然难堪,也不得不开始发展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关系。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与中方共同签订《联合声明》实现了

3、中日建交

[补充]:相对于复杂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更加复杂。那么今天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提示]: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讲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同学们在书上划划: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过渡]:这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确切地说是70年到78年改革开放以前所取得的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努力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四部分,归纳一下,中国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哪些成就。[提示]:A、加入世贸组织WTO 01年底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C、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02年

[讲解]:加入这些组织,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的也表面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面,中国有做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阅读最好一部分内容,归纳一下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提示]:A、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伙伴关系” B、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一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支持联合国的工作。总结:

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授课过程

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改革背景: 苏联经历了数次改革未能奏效,落入严重的 政治经济困境。2)戈氏改革,①内容

经济改革,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追求西方化的人道和民主,实质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影响

导致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独-立,最终导致国家、党和社会制度三合一的灭亡。戈改革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政治多元化也成为引起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外部原因。外交:放弃同美国全面对抗国内政局失去控制,民族纷争,苏联开始解体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标志波兰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图为议会大选时,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取代了雅鲁泽尔斯基接管政权。(2)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 ①一些加盟共和国率先独-立(波罗的海三国)② 8.19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 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③ 独联体的成立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独联体的建立。④ 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

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⑴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⑵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对峙,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和,所以和平是主流。②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③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④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 ⑴格局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⑵影响因素: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展。探究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总结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篇6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新课导入: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名叫欧罗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宙斯不由自主被美色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公牛踏着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任命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今天欧洲的全称是“欧罗芭洲”,即源于这个美丽的传说。克里特岛产生了克里特文明,由此发展成希腊文明,再发展到今天的西方文明。

欧罗芭和公牛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兽叫米诺牛,它每年都要雅典送十名童男十名童女给他吃;雅典人民深受其害,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它住在一个迷宫里,这个迷宫就是米诺斯宫。雅典国王爱勾斯有个儿子叫特休斯决定去为人民除害,它答应国王如果平安归来,就在船上挂上白帆,到克里特岛后,在米诺斯公主的帮助下,特休斯用宝剑杀死了怪兽,并沿着红线顺利逃出克里特,但是对公主的怀念使王子忘记了曾经答应父亲的事,年老的国王已经在海边等待儿子多日,可是他却看到船上仍挂着黑帆,他悲伤地投入海中淹死了,这个海就称为爱琴海。

一、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400年)(米诺斯宫复原图说明了克里特文明的特点)

★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了斯巴达王门涅劳斯之妻海伦,门涅劳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即率希腊联军兴师问罪,经十年围攻而陷特洛伊城。★特洛伊的宝藏:德国人谢里曼49岁那年,他带着钱财、妻子和工程队去特洛伊挖宝。有一天,他和妻子慢慢地掠去地表的浮土,打开了一个墓葬,墓里金器在阳光下闪烁,他把里面的项链、手镯一件件挂在妻子的身上,逆着阳光,看着她,就像看见了当年的海伦。★米诺斯宫的发现: 特洛伊宝藏的发现,鼓舞了考古学界。1900年,英国人伊文思决定去挖掘迷宫(米诺斯——克诺索斯城(Cnossus)统治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迷宫(Labyrinth),即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揭开了欧洲文明源头上新的一页。

(1)出现:前2000年——前1700年

(2)特征: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王宫建筑群和线形文字A

(3)毁灭:前1400年,被迈锡尼人占领

2、迈锡尼文明(前1600-前12世纪)

⑴特点:君主制、王宫、卫城、王室陵墓、泥版文书

3、黑暗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西方人称“黑暗时代”,伟大的《荷马史诗》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

1、城邦的兴起:前8世纪-前6世纪

2、城邦的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3、希腊对外扩张的条件和影响

(1)条件:①山多、地少、靠海(有必要)②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能力)

(2)影响:扩大地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打奠定了基础。★思考: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政治方面:古希腊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有利于形成公民政治,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不易形成专制。

②经济方面: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农业不能自给,古代希腊商业和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

③价值观念: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要求有自由环境和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有助于平等观念形成和民主政治建立。

④民族精神: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长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优遇的航海条件为这些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勇于探索、开拓的民族精神。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

2、城邦公民: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男性成员。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被 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3、城邦的实质: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4、城邦的政体类型

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教学目标

君主制与贵族制区别,贵族制与民主制区别,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基本特点及其措施,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二、能力与方法

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发展四个过程的主要内容。

2、理解雅典民主制基本特点,明确民主制的建立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3、理解伯利克里时代是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Democracy(民主)、Politics(政治)、Freedom(自由)、Law(法律)、Republic(共和国)这些专有名词是怎么诞生的吗?他们都诞生于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是雅典人开拓了民主政治之先河。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思路线索:

(1)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民主制的确立:①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

③伯利克里时期,全面繁荣。

1、君主制到贵族制

雅典城邦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实行的是君主制,因为国王鱼肉人民、骄奢淫逸和外战无能而在前8世纪——前7世纪时被贵族推翻。

2、贵族制到民主制

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与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1)、内容:①、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公民自由权利;②、设立民众法庭,平民成为司法主人;③、新选举法,抽签选举除执政官外的任何公职人员;④、废除贵族世袭官职,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

(2)、作用:①、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与安全;②、新兴工商业贵族跻身于统治阶层;③、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建立。

4、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确立民主制

(1)背景:梭伦改革未深入触动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

(2)内容:①用10个地域选区取代4个血缘部落。②设立500人会议,向所有公民开放。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思考:怎样评价陶片放逐法?

答:①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②是一种极端的民主方式,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互相倾扎的工具。

(3)影响:①进一步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特权,雅典国家最终形成;②使所有的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5、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繁荣时代

(1)内容: ①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除十将军外)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③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④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参政工资;观剧津贴)

(2)意义:大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没有社会财产和等级的限制)

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甚至个人小事。一切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并就其去留问题进行表决。这意味着一个公职人员在其一年任期内要经10次群众性的资格审查。其余30次大会分别为外交、宗教等国家事务和公民的个人申诉而设。

2、五百人议事会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在两次公民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3、民众法庭

民众法庭是日常的司法机关,审查公职人员资格,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

庭审判员从30岁以上、无公共债务和犯罪前科的公民中抽签产生。审判员6000名,一般由500人组成一个法庭,分理各种诉讼。

民众法庭在执法过程中,始终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其它机关(众多、规模不大、行政和军事)

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多种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②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④每个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事业,有利于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成为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2、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仅对公民集体而言,对于非公民则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②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雅典民主在尽情地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④因此,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的过程,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材料,综合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向学生征集问题,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问题,也有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通过设计问题和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以基础探究、深层探究、综合探究的方式层层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马的政制和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及自觉的法律意识。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王政时代:

这是罗马有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度的时期,罗马城建立之初实行君主制。到公元前6世纪,王权和贵族的矛盾却日益,君主小塔克文是个暴君,其残暴统治引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发动起义,驱逐了塔克文及其家族,并为防止君主专制,而实行了贵族共和制。

2.共和时期:

(1)执政官:执政官有两名,行使最高行政权利,由选举产生,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

(2)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公民大会:平民可参加,选举工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4)平民保民官:在共和国时期内,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贵族与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利十分不平等,如贵族与平民不能联姻,平民兵役,赋役负担沉重,债务奴役制卖人身。这使得贵族与平民矛盾冲突不断,特别是富裕的平民更是要求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并同意设保民官,保民官要为平面内说话办事,有权否决元老员决议,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

★罗马国力强盛后,就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几百年的对外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地中海一个庞大的帝国。恺撒大帝被人刺杀后,混乱中其外甥屋大维继位,之后出现三头同盟: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在三巨头中,最终屋大维使长期内战和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来。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赐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3.帝国时代: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他创立了元首政制,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他在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至尊”,“伟大”,可见他当时声望之大,这一年被认为是元首制,即帝国时代的开始之年。

(1)元首制:

表面看来屋大维的各种职权都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其实,屋大维刚开始是假借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使他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成为最高主宰者。所以,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2)君主制: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制。

(3)帝国的分裂:①西罗马帝国(395年—476年)②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二、罗马法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1、罗马法的起源:《十二铜表法》(共和国时期)习惯法到成文法

(1)、原因: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452—前451年,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铸造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场。其主要内容仍是维护贵族利益。迫于平民要求,于公元前450年,又增设两表,这就是《十二铜表法》。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3)、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民的胜利;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2、罗马法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时代的法典。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疆域非常辽阔。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罗马法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此时罗马法有公民法和万民法。公元3世纪初,罗马境内自由民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212年颁布了《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公民法与万民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罗马法律的不断发展,罗马法学家逐渐形成一种法律观念,被成为“自然法”,自然法的精髓是:“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它具有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永恒价值,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3、罗马法的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帝,他在527年登上了帝位。他登上王位时,东罗马已不再是像屋大维统治下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那种全盛局面,他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收复”西部领土的措施。为重振罗马帝国雄风,加强皇权,于528年下令编纂法典。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

(1)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2)作用: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4.罗马法的影响

(1)、对罗马:维系和巩固罗马帝国统治。(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规范,调节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法律深入罗马的每一角落,其有效的实行提高了罗马统治的行政效率;适应罗马经济发展的需要)

(2).对世界: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为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本国法律提供蓝本,奠定了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罗马法所提倡的“人人平等”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武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适应了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需要;作为一种成功的法治模式为资产阶级仿效。等等)

5、罗马法的局限性:

上一篇:简单版土地流转承包合同下一篇:2019年地理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