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14课

2024-08-26

历史必修三第14课(共9篇)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1

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4 课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目标重难】

重点: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基础自修】(《优化学案》P60)

【结构整合】

【问题探究】

问题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背景)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问题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问题三:概括总结维新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意义。

探究一:阅读P69【学思之窗】,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探究二: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效果测评】

1. 《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资本主义 2.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倡导民主和科学

C.确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3.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积极宣传者包括()

①张之洞 ②梁启超 ③严复 ④王韬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 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反思总结】 收获:

疑惑:

————————————————————————————————————————————————————————————————————————————————————————————————————

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荀况)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2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全文, 了解生命的起源过程, 并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2.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点复述课文, 掌握段落大意。

3. 用所学的知识与伙伴进行交流、沟通, 提高交际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任务教学法:快速阅读, 掌握段落大意, 匹配正确选项。

2. 合作学习法:仔细阅读, 讨论生命发展的过程, 并排序。

3. 交际学习法: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运用所学知识对生命的起源进行叙述。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部分旨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手段, 获取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素质,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爱生命的意识,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天文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我们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文以“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为中心话题, 内容涉及太阳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宇宙大爆炸、黑洞效应等, 主要围绕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展开。本课时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篇阅读文章采用了叙述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 主要叙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我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以问题导入, 让学生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 进而扩大课堂的材料输入量和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对全文大意作整体理解:本篇阅读文章采用叙述方式, 按照时间顺序, 主要叙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 (Useful words andexpressions) :

Big Bang watch out

break out exist

in time now that

block up as a result

give birth to lay eggs

cheer up prevent … from

in one’s turn puzzle

3. 找出各段的主题句, 并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利用预读、略读、查读等阅读技巧和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等阅读微技能, 形成阅读策略。

2. 如何帮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实现自主学习。

3.怎样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依托, 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 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适当的辨析与拓展, 提高实践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高一第一学期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掌握了略读、快速阅读等阅读技巧, 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能, 形成了初步的阅读策略。但大部分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然而, 他们学习比较认真, 学习较为优秀的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认可, 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与此同时, 他们的求知欲旺盛, 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 能主动配合老师, 愿意开口讲英语;他们有着高中生的独立、爱表现自我的特点。因此, 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因材施教, 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本课课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 文中有许多专有名词, 如, 两栖动物、水生有壳动物、爬行动物等等。因此必须先学习单词, 同时学生可将英文所呈现的内容与生物知识相结合, 帮助理清文章的脉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复习 (Reviewing) (5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简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铺垫。

师:How many planets are there in solarsystem? What are they?

生:There are eight planets in our solar system.They are Uranus, Venus, Earth, Mars, Mercury, Jupiter, Neptune and Saturn.

师:Very good. Do you know the words andexpr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They may be used inthis class. Let’s review them.

学生活动: (The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loudly.)

步骤2:导入 (Leading-in) (5分钟)

师: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the universe?

生:Yes, very much!

师: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生:Pangu separates the sky from the earth.

生:Nvwa makes human beings.

生:God created the world.

师:Yes. You are right. There are differentversions about the origin of life on the earth. But doyou know the scientific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life on the earth? OK, now look at these pictures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导入过程,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猜。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打开思路, 回想起地理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本堂课的主题, 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营造一种宽松和活跃的课题氛围。本环节能让学生学习一些生词, 为下一步阅读策略的掌握及教学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1) The Big Bang宇宙大爆炸

(2) A cloud of dust一团尘埃

(3) A solid globe一个固体的球状物

(4) The globe exploded with fi re and rock球体爆炸喷出烈火与岩石

(5) The atmosphere大气层

(6) Oceans and seas海洋

(7) Small plants and tiny organism小植物和微生物

(8) Shellfi sh and all sorts of fi sh贝类及各种鱼类

(9) Amphibians两栖类动物

(10) Reptiles /Dinosaurs爬行类动物 / 恐龙

(11) Mammals哺乳类动物

(12)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人类的进化

步骤3:略读 (Scanning) (7分钟)

师:Ok, so much for the pictures. Can you tellme what order of the pictures it is?

生:They are in the order of time. From thesepictures, we can know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师:That’s right. Now let’s look at the text. Look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each paragraph.

任务学习法:限时阅读活动, 学生在5分钟时间内把握文章各段的中心大意。

设计意图:准确、快捷地找到段落主题句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巧。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 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技巧找出段落主题句, 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此项任务可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的章节安排和主线。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上练习, 并连线。

师:Please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paragraph.

生:para.1—d, para.2—c, para.3—a, para4—b, para.5—e

步骤4:精读 (Intensive Reading) (10分钟)

师:Well done. Now we’ll read the text carefullyand then put the right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into a timeline, then discuss in groups.

1. Insects and amphibians appeared.

2. Dinosaurs appeared.

3. The earth became a solid ball.

4. Small plants grew on the water.

5. Reptiles appeared.

6. Plants began to grow on dry land.

7. The earth was a cloud of dust

8. Water appeared on the earth

9. Shellfi sh and other fi sh appeared.

10. The universe began with a “Big Bang”.

11. Clever animals with hands and feet appeared

12 Mammals appeared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生命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系列的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 捕捉文章细节。引导学生先根据文章的主线, 搞清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领悟和分析语篇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各小组把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生:the right order should be 10, 7, 3, 8, 4, 9, 6, 1, 5, 2, 12, 11 (对学生展示结果进行表扬)

师:Very good. Now you must have a generalidea about the text. Can you retell the text using yourown words?

生:... ...

交际学习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表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语言储备, 为语言的输出做好了铺垫。同时, 此活动还可以激励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跟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步骤5:讨论 (Discussing) (15分钟)

师:Good job. Now think about what you haveread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Why was the earth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planets?

Why did the plants grow before the animalscame?

Why is it wrong to show fi lms with dinosaurs andpeople together?

What problem is caused by human beings?

多媒体利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上问题。

合作学习法:学生合作学习, 共同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把教学活动变成了真正的交际活动, 并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浅层次的参与为深层次的参与。学生将所领会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景中去, 通过交际学会交际。使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实现学以致用。

师:Yes, we human beings did much harm to theearth. 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 So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can be solved.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dosomething to protect the earth. Protecting the earth isprotecting ourselves.

步骤6:作业 (Homework) (3分钟)

Write a report about what you will do to protectthe earth.

Find out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languagepoints in the text.

Underline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analyzethem.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是本堂课的延伸, 旨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平台;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语言储备, 为语言的输出做好了铺垫; 复习本节内容并为下节课做好预习。

六、教学小结

本节课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完成各项任务。深层思考的阅读理解活动和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达到了增强学生成就感、自信心, 培养其合作精神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教学重难点】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

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讲述新课】

一、《诗经》和楚辞(课件3--5)1.《诗经》

教师讲述: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风诗也叫国风。“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2.《离骚》(课件6—9)

教师讲述: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tǎnghuǎng〕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3.汉赋(课件10)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在骚体诗的基础上,吸收散文的成分,形成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西东汉时期赋的特点是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西汉的赋是多为宫廷文学,其内容多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宫室苑囿的宏丽,水陆物产的丰饶,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如司马相如《上林赋》写得较长,气势开阔,辞藻华丽,描写不厌其细而又极度夸张。虽然富丽堂皇,但形式呆板,很少文学韵味,加上堆砌词藻,艰涩难懂,不易引起读者兴味。

东汉时期赋的特点是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代表作是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这种文学样式流行于两汉400年,其中著名作者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4.唐诗(课件11—15)

提问: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唐帝国建立后,保持了长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取得空前繁荣,整个国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形势,为诗歌写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代的科举考试重视诗赋,知识分子要中进士当官,就要会作诗,这也是对诗歌创作的促进。就诗歌本身说,唐代的五、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进一步成熟,讲求声调韵律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最后形成,诗歌形式也百花齐放。到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向高峰,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收入2200多位作者的48900多首诗(佚失的不知其数)。在不到300年的时间,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以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唐代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几个阶段,教师分别作些简介

初唐(618~713年):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力排前代“逶颓靡”的诗风,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主张作诗要有“风骨”,写出了《登幽州台歌》等优秀作品。

盛唐(713~766年):是一个星光璀璨的时期,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如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在艺术上很有成就。

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特别是李白的充满狂放激情、猛力抨击现实的浪漫主义诗篇和杜甫关注国家命运、悲悯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李白像狂放不羁的骏马,杜甫像忍苦载重的犍牛,各具风范,各有价值。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倾向现实主义。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杜诗又被后人称为“诗史”。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中唐(766~835年):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中唐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白居易诗名很大,在外国(如日本)也有很大影响。他的名作还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前者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后者写一名乐妓的辛酸遭遇,都写得优美和谐,真切动人,流传千古而不衰。晚唐诗人杜荀鹤、聂夷中、皮日休等,学习白居易,写过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好诗。

晚唐(836~906年):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杜牧的清新明丽的抒情小诗,广为人知。李商隐擅长律绝诗,常以歌咏历史题材来讽谕现实。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杜牧在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商隐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唐代诗歌,无论就其作者之众多、题材之广泛,还是就其艺术之高超、影响之深远来说,都是空前的。我们要继承和研究这份宝贵的遗产,吸收其精华,期望有一天再创造出一个中国诗歌的新高峰。5.宋词(课件15—21)

【合作探究】宋时词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师讲述:柳永是北宋时期影响很大的一位词人。他官当得很不顺利,失意无聊,就和歌儿妓女混在一起,过着颓废放荡的生活。柳永一生致力于词的写作,善写羁旅别情,发展了“长调”词,语言通俗流畅,雅俗共赏,受到普遍欢迎。他的名作《雨霖铃》、《望海潮》等至今仍为大家所熟悉。

人们习惯上把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早期的词,内容单调,细腻柔弱,情绪婉约,属婉约派,柳永和李清照是杰出的代表。到苏轼出现在词坛,词风为之一变,他学博才大,拓宽了词的境界,凭吊古代人物,抒发爱国怀抱,描绘农村风光,笔力纵横,气势粗豪。豪放派的风格是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是豪放派的开山祖,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是跨北、南宋两个时代的人。她与丈夫赵明诚(学者)年轻时有过一段极为幸福的生活。北宋灭亡后,夫妇南渡,不久丈夫病故,李清照在悲苦无聊中度过后半生。她的词语丽意新,通俗流畅,独标一格。国破家亡流落南方后,词中多写身世飘零之感,凄苦动人。

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到南宋时代才大发展起来。在豪放派词人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辛弃疾。他把一腔爱国衷情倾注在词作中,写出大量慷慨悲歌、激烈沉雄的作品。在词人中他与北宋苏轼齐名,并称为“苏辛”。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沦陷区的济南,自幼接受其祖父的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立下为光复故国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他本来可以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却以词人留名后世。他的词流传下来的有600多首,名作甚多。宋代的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在唐诗之后开辟了抒情诗歌的新领域,留下了丰富的优秀作品,直到今天仍为广大读者喜爱。宋词和唐诗一样,其精华应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借鉴。6.元曲

(课

216、元曲:(1)含义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兴起:宋代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繁荣:元代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3)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课件21—23)

学生看

程)

: 结合教材第44页知识归纳:中国的小说发展经过哪些主要阶段?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唐代传奇(短篇小说)宋代话本明清时期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搜神记》《世说新语》《柳毅传》《莺莺传》《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四大名著 【本课小结】

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板书设计】

1、《诗经》

2、楚辞3.汉赋4.唐诗5.宋词6.元曲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4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片法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新文化运动也是1915年中国的必然产物。那么,1915年的中国到底是怎样呢?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以往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背景政治: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老师总结新文化运动的概况(课件3—9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72答案1915青年》。

PPT分别展示这些人物的照 片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对 学生回答:

PPT

三、内容

1、前期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内容:李大钊首先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 其中老师解释民主、科学的内涵.民主和科学的内涵

(1)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

(2)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①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③ 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④ 为马克思注意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⑤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 ⑥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

① 对待中西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10—15)(1)时间: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2)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地位;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要求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3)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4)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宣传马 克思主义。(5)1921年,中共诞生

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救国救民提供了一

【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以西方先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论武器。

【板书设计】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篇5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7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我国政府在建国初期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 A.“两弹一星”计划 B.“863计划” C.“211工程”计划 D.“星火计划” 2.新中国“两弹一星”战略决策基本实现是在二十世纪的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3.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创造条件 B.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与正确决策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 D.国家提出了研制计算机的“863计划” 4.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②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很多人看到了“神舟一号”飞船模型。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举行的时间最早应该在

A.1964年 B.1970年 C.1992年 D.1999年

右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他的生活场景也是我们熟悉的。回答下列6—7题 6.某班几个同学就图片中农民模样的人进行了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图片中的人物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图片中的人物在观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效 C.图片中的人物选育了杂交水稻

D.图片体现了科研过程中一线观察的重要性 7.图片中的人物所研究的成果,具有

A.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的意义 B.为提高中国国防力量作出重大贡献的意义 / 2

潼南一中学案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7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C.为治疗人类重大疾病作出贡献的价值 D.为改善人类基因图谱作出贡献的价值 8.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结晶图,这一成就的取得 A.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B.打破了美、苏对这一技术的垄断 C.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D.获得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9.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0.下列关于“双百”方针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C.知识分子已经转化为劳动者 C.学术领域出现普遍的争鸣现象 11.下列作品不能看成是“双百”方针鼓舞下涌现的优秀文艺作品 A.《蔡文姬》 B.《茶馆》 C.《青春之歌》 D.《红灯记》

12.某校四名学生在观看电影《早春二月》后进行了如下对话,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这是“双百”方针鼓舞下“百花齐放”的成果 B.乙:20世纪五十年代就能看到这部电影了

C.丙:像这部电影一样出色的影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 D.丁:这部电影曾经受到政治批判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美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1958年后他接受了秘密研制核武器的“非常任务”,在公众的视线里“神秘地消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邓稼先两弹是他的勋章》 / 2

材料二 气象部门急需巨型机做中长期天气预报,航空航天部门急需巨型机以减少昂贵的风洞实验经费,石油勘探部门急需巨型机进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有一个部门租用了外国一台中型计算机,却要由外方控制使用,算什么题目都要交给人家,中国人不得进入主控室。慈教授和他的助手们听着,思考着,心潮澎湃,激愤难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进一步激发了慈教授研制我国巨型计算机的决心。…… 1983年12月22日,“银河|Ⅰ”通过专家组鉴定,正式宣布研制成功。慈教授抑制不住幸福的泪水,挥笔写下七绝《银河颂》:“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慈云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的含义是什么?研制目的是什么?(5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 “银河2号”巨型计算机成功问世的意义。(4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框架 篇6

人文精神的成熟

17 -- 18世纪 启 蒙 运 动 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卢 梭 康 德 生而平“社会

人非工等、信仰契约”论 具;尊重、人民主他人 自由、民主政治 权说

《社会契(最终世约论》 确立了(“18纪是伏(最为基人类的

尔泰的金的民主主体地世纪”)

主义者) 位)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人文精神的传播

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理 性 主 义

反对专制王权、宗教神权、贵族特权、愚昧迷信,追求民主、科学,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反封建、反宗教神学 反封建、反封建专制、反宗教神学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精神的再发展――科学精神

16 -- 19世纪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兴 起 发 展

哥白尼 伽利略 牛 顿 达尔文 瓦特 太阳中心开创了 牛顿力学创立生改良蒸说

近代科的.创立

物进化汽机 (近代天文学; (标注着人论 学的奠基 类科学时代

人;根本上(“近代的开始)

1859《物第一次动摇欧洲中科学之

种起源》 工业革世纪宗教神父”) 《自然哲1871《人命(蒸汽学的理论基 学的数学类的起时代)

础)

原理》

源》

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框架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地圆说的推动

爱迪生 发明多种电器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第3课学案 篇7

2014级历史必修(3)第 四 单元第13课

编写(唐琳)

审订(廖斌)

审签()

姓名()

班别()

学号()

评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结构整合】

【目标重难】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全面评价信息化社会的影响

【基础自修】(《优化学案》P54)

【问题探究】

问题一: 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问题三:联系实际说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探究一:比较“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异同

【效果测评】

探究二:看图回答问题:图片组:

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是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 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图一:蒸汽机车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2)图一所反映的生产力的重大突破对近代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有何突出表现?

(3)根据图三,列举这一时代出现的新兴工业。图三的联网,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图二:电灯 图三:电子计算机(1946年)

2.20世纪,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

A.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帮助,最早出现于

A.二十世纪40年代 B.十九世纪末 C.二十世纪50年代 D.二十世纪60年代

【反思总结】 收获: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8

汉字与书法知识框架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汉字的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

2.汉字的成熟 :(1)甲骨文(2)“金文”

3.汉字的统一;(1)背景

(2)概况

小篆

后来(隶书)(3)意义

总结:汉字发展的总趋势 1.由繁到简。

2.汉字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二.书艺历程

1.魏晋南北朝:(1)阶段特征 2.隋唐:(1)阶段特征—

3.宋代:(1)阶段特征

4.明代:(1)阶段特征

(2)历史条件

(2)历史条件

2)历史条件

2)历史条件

3)代表人物和作品

(3)代表人物

(3)代表人物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史实: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认识到它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利用图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社会现状等史料,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国共双方对比的史实分析和现场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国共两个政党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同时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国民大革命运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从而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通过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通过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

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在1919年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爱国运动?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从这场运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课学习一、五四风雷

师: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索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根据以前我们学的,巴黎和会是为什么召开的呢? 生:是一战后,商议对战败国的安排的会议。

师:很好。而且从引言得知中国为一战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生: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并派出了大约50万劳工奔赴欧洲战场,担负军工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为一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师:是的。大家可以看看这幅照片(多媒体展示劳工图),这是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上艰苦工作着。而他们当中有20万左右最后没有能够回国。一战结束后,中国发现自己成了战胜国一方,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于是在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派出使团,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巨大希望来到巴黎。在和会上,中国使团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要求,有谁知道是哪些要求吗? 生: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21条,收回山东主权。师:是的(展示多媒体巴黎和会),但是结果呢? 生:遭到了列强的拒绝!

师:是的!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想收回主权,而且当时中国还是战胜国一方。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列强分赃的大会,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而且不同战胜国之前,得到的利益也不同,是由各国的实力所决定的。而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日、意操纵,而中国力量弱小,所以虽然我们的要求是正义的,但却遭到拒绝。

师:很好!而且当时日本又接手了原本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中国被侵略的性质没有丝毫改变。只能感叹,弱国无外交啊!这条消息传到中国后,人民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 生:群情激奋,爆发了五四运动!

师:是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多媒体展示五四爆发)。

咱们先不忙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多媒体问题展示),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是这样吗?

生:(有的说是,有的说否,意见不一)

师:既然没有一致的结论,咱们就通过几组史实来回答问题吧。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师: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材料二: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师:好,再来看下一段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材料二: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师:很好,再看:

材料一: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照片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科学。

师:它对五四运动起了怎样的作用?

生: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师:很好,再来看最后一段材料。材料一:十月革命和列宁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与学生共同总结,展示多媒体列表)

①一战时,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接下来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师:从书上我们得知,巴黎和会直接导致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最先开始行动。他们都有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经过)

生:集会、游行、烧楼、罢课。

师:烧楼是北大学生游行时路过当时著名的亲日派曹汝霖的住宅时,由于诸多原因,放火烧了曹的住宅。而军阀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生:武力镇压学生。

师:是的,试想,如果你是军阀,面对学生罢课,你会害怕吗? 生:不会!因为没有威胁。

师:是的,学生的举动威胁不了军阀。学生不上课损害的是自己的学业,对军阀有什么影响呢?而且军阀还大肆抓捕学生,进行武力镇压。而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影响,也是由于学生号召后,人们被学生所感染,再加上学生被捕后出于同情和愤怒,到了6月,在上海,广大人民举行三罢斗争。有谁知道是哪“三罢”吗?

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师:是的,并且从这以后,五四运动开始在各地响应。发展到100多个城市,20多个省。这时军阀又是什么态度呢?

生:他们害怕了!

师:是的!因为工商业都不运转了,经济会受到很大威胁。于是,在人民群众压力下,军阀放了学生,罢免了曹、陆、章的职位,消息传到巴黎,中国的使团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结果)

师:那么如何评价这场运动呢?从前面我们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可以总结出评价一场革命的基本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性质、特点、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师:彻底性表现在哪儿?

生:义和团运动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师:五四运动的先锋?主力军?领导者?

生: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师:卷入的人有哪些? 生:社会各个阶层。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特点?

2、特点: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②彻底的不妥协性;③广泛的群众基础;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在领导阶级、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实现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

师: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他们任务一样,都是反封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但他们不同在领导阶级,和革命方向,前途的不同。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我们说过,工人阶级至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示出其巨大力量。而五四运动虽然胜利了,还要接着往下走。此时,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好像可以通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道路来挽救中国。正如那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于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是陈独秀,李就是李大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内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也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建党。在各地,也陆续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展示多媒体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在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展示多媒体图片)大会最后一天,由于发现有行踪可疑的人,决定转移地点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请大家阅读课本总结中共一大的基本概况。

生: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奋斗目标:(最高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师:奋斗目标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为什么? 生:不符合,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师:对,所以这一目标被称为最高纲领,得以解决是在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被称为最低纲领。

师:中共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生: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师: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同盟会比较分析)

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三民主义)

新的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资产阶级)

性质:是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艰难前行。带领中国工农阶级开展了很多工人运动。而就工人运动而言,其最初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工人运动都遭到了军阀的镇压而失败。比如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年轻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身力量十分弱小,想要继续往前走,完成革命任务,就必须与其他力量合作。而当时的国民党,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是比较革命的政党,而孙中山在二次护法失败后,也对未来的革命道路有些迷茫。此时,革命的共产党和革命的国民党,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家想想是谁?

生:北洋军阀。

师:是的,但两党又无法通过自己单独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有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这样一来,请你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生:国共合作!

师:是的!国共双方一拍即合,于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而共产党员则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向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

国共合作之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也迅速到来。大家看看69页第一自然段,总结一下国民革命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生:(根据书本总结归纳)1.广东国民政府成立;2.国民革命军整编,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3.北伐消灭吴、孙;4.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师:这几项成果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国共合作,想推翻军阀统治,就必须以革命的武装推翻反革命的武装,而当时被列强承认的北洋政府在北京,要实现革命,就要从南往北推翻军阀统治。于是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很快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然后,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师:于是在1927年4月,革命军到达上海,接收了由周恩来领导的第三次工人武装革命后解放的上海。而此时,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矛盾重重。而当时,帝国主义也选中了他们在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蒋介石。而今的国民党已今非昔比。试想,在双方代表阶级不同,所争取的利益也不同的情况下,国共合作能够成功吗?

生:不能,而且当时共产党是新生的政党,国民当必然要实施反革命政变镇压共产党。

师:是的,在国民党接收上海后,就发动了针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4.12反革命政变。他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陈独秀却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希望通过妥协来挽救合作。但此后,在武汉的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人汪精卫也发动了针对共产党的7.15反革命政变。在反共的共同基础上,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最后合并为一个南京国民政府。而这个政府,在东北异质后,实际上统一了中国。

大家能否从之前的学习中,概括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呢?首先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我们为什么失败了?

引导学生总结:1.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2.陈独秀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师:那从外部原因来看,又有哪些导致失败呢?

生: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师:是的。而此时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在遭受屠杀和失败后,心情无疑是低落的(展示多媒体毛泽东诗词)。正如毛泽东的这首词所说,烟雨苍茫,看见龟山和蛇山锁住大江后的迷茫。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员毕竟是不屈的。他们在把酒酹滔滔,祭祀完因革命死去的英烈后,又心潮逐浪高,开始了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课堂小结:

上一篇:给家长的一封信的作文下一篇:高三学生下学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