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

2024-07-15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精选8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 篇1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 篇2

编者按: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系既充满了深刻的教育哲理, 又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 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兼“著作等身的教育学博士”与“享誉世界的农村中学校长”于一身,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著述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其教育理念、教育案例, 甚至教育格言虽然产生于半个世纪之前, 但是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深受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O.B.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 同时也是其父一些教育著作 (如《给女儿的信》) 中主角的原型。自从1996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 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已多次应邀来中国讲学、访问并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与实践的国际研讨会议。她曾多次表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是其对人性的教育真谛深刻总结和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 这些思想既是历史的产物, 又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近30年来该思想体系在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不断得以传播和践行, 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译本的不断丰富、中国教师中苏霍姆林斯基追随者的队伍不断扩大等事实都是最好的证明。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自然气候随之恶化的今天, 人类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它事关人类文明的进程。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儿童问题得到了来自社会科学、教育学等各领域专家的关注和研究。2014年11月4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 (以下简称北师大)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学术大师项目乌克兰教育专家讲座:新时代背景下对苏霍姆林斯基儿童健康观的解读”在英东教育楼723室举行, 讲座由北师大教授肖甦主持, 并做现场翻译, 北师大在校博士生、研究生, 以及一线教师近百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一、苏霍姆林斯基儿童观的现代解读

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被无数的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他爱孩子、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的教育教学态度更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对儿童问题的关注是他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解读其儿童健康观?卡娅教授首先与在座各位分享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卡娅教授认为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历史, 历史还具有向前看的性质。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经历了很多年, 他关于孩子健康的论述也已属于历史, 然而对于孩子健康的现代解读, 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有所借鉴。

20世纪60年代, 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工作最积极的时代。由于历史原因, 当时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很少关注, 更多的把健康问题归入到医学的范畴而非教育的领域。提到孩子的健康, 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是体育课的任务。当时的教育系统有着严格的次序排列, 第一位是意识形态教育, 然后是智力的、道德的、集体主义的教育, 最后才是体育教育。而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看法、他所实行的教育实践和官方完全不一样。他关注孩子的身心, 关注孩子生长的环境, 在其代表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 他用通篇的内容论述怎么陶冶孩子的身心, 也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的内容。在其中的《健康, 健康, 健康》一章中, 他提出了要研究孩子就要研究孩子所处的环境的观点。在《我的孩子们的父母》一节中, 他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一年级孩子父母的不幸, 他写道: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代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很多家庭不完整, 缺少父亲或者母亲, 这给这些未来的父母的成长都留下了苦涩的印痕。这本书发表后,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 当局对苏霍姆林斯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因为在当局看来在社会主义的环境里, 不会有这样的生活环境, 人们的生活没有那么苦难。除了研究孩子父母的童年和生活环境外, 苏霍姆林斯基还研究所在学校孩子的生活环境, 包括物质的、外在的。

卡娅教授指出,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都表达了一个观点, 即在孩子的成长中, 孩子的成功与否、成绩好坏与否, 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孩子的健康有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一批行动迟缓的孩子进行过研究, 他发现, 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更多的是与机灵的孩子交流, 而不愿或者忽视了与行动迟缓的孩子交流。针对这种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教师不仅应该关注他们, 还应跟随孩子的节奏慢慢地进行, 不能追赶、喊叫、不满意。反观当下, 现代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 教师因为客观的工作量无暇顾及反应慢的孩子。然而这些孩子越不被关注, 越会向迟滞的方向发展,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的, 在课堂上乖乖坐着听讲、不张嘴的孩子, 时间久了便会退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过一种观点, 用现在的翻译就是“全纳教育”。从孩子教育上来看, 动作迟滞、身体迟滞、智力迟滞的孩子都包括在“全纳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纳式的”, 而今这种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学的基础, 是现代全面发展的教育和人性教育的主要思想源泉, 在美国、加拿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逐渐地被承认、被接受、被理论化。

为了进一步阐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观点的时代价值, 卡娅教授不断引领听众从历史中思考问题。她谈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苏维埃的教育采取把基础教育的教育对象分开进行的方法, 有问题的孩子单独放到专门学校进行特殊教育。那个时候学校的教师如果发现一些孩子落后或者有缺陷, 可以直接把孩子提交给一个类似于仲裁委员会的机构, 由委员会讨论其是否适合在普通学校学习。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教师发现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而被送进特殊学校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末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当心啊, 孩子们》, 阐述那些被认为应归于特殊教育的孩子在普通学校的情况。他认为, 如果不把孩子们分开施教, 会有助于在正常孩子的身上培养出更多的同情心, 而没有特别严重失常的孩子在集体中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 获得发自内心向上的力量。分开教育则没有这种效果, 分开之后的特殊孩子失去了好的榜样, 他们的状态越来越坏, 心理越来越烦躁。由此苏霍姆林斯基得出结论:孩子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问题。

在特殊教育的研究方面, 苏维埃的研究成果很丰富, 如维果茨基,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受教育的环境。现代心理学家研究指出, 在给这些孩子建立特殊的学习情境时, 不仅应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 还应参照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做法。这充分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历史前瞻性。

所以, 历史适合现在, 亦能指导未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个性化更加突出, 自主性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工业、遗传不断受到挑战。然而, 不管时代怎么改变, 情况怎样复杂,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不变, 那就是让孩子在爱的润泽中成长。教师应该让孩子发现美, 承认人性的美, 有同情心, 关注世界, 成为善良的人。

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学的传承和实践

帕夫雷什中学坐落于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帕夫雷什村, 比邻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乡, 苏霍姆林斯基在此工作了22年。这所占地只有5公顷的农村中学, 却是其一生奋斗的地方, 也是其教育思想诞生的摇篮。在这里, 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5点开始, 工作、思考、谈话, 一直到晚上8点, 之后要巡视全校。他深入各部门和班级, 每学期听每位教师15节课并认真做笔记, 全校29个班级的700多名学生都是他观察和研究的对象, 他记下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故事, 3 700页笔记记载了他的全部生活。当前苏霍姆林斯基思想浸润下的这所学校有何发展, 现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杰尔卡奇女士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当前中学有46位教师, 500名学生, 师生秉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共同学习、进步, 探寻教育的意义。

1.亲近自然, 动手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很关注课堂。他认为, 如果自己每天不上两节课, 会觉得什么都没做。他不仅观察教学时间长的老教师的课堂, 还关注教学时间短的年轻教师的课堂, 并认为教学时间长不一定代表教学水平高。他还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每个季节会让教师带领孩子走出课堂去教学。杰尔卡奇女士指出, 现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学中也承袭了这一传统。学校会采取专题教学形式, 如蓝天、土地, 让孩子感受课堂以外的广阔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在人的生活中, 劳动占据特别的位置, 这些传统劳动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充满了情感与体验的快乐。他深信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上, 因此将劳动与美德结合奉为深信不疑的教育信条。从1963年到现在, 每逢春天, 帕夫雷什中学一年级的孩子会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栽果树、种葡萄, 四年级的孩子要种麦子, 收获后做成面包与家人分享。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心灵也变得高尚起来。

2.庆祝节日, 感恩生活

节日是教学的良好素材, 帕夫雷什中学会根据季节的变化举行各种节日庆祝活动。苏霍姆林斯基就曾为学校举办过“丰收节”, 当时全校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各种面包, 然后带到学校展示和分享。这些如今都已经成为帕夫雷什中学的传统。乌克兰语言中词汇众多, 苏霍姆林斯基把人民、劳动和面包置于首位。一直以来, 帕夫雷什中学对来到学校的客人都以面包和盐来招待, 也证明了这一点。

3.读书养性, 文娱怡情

苏霍姆林斯基对图书和阅读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他认为阅读是学校首要的任务之一。他曾指出图书馆是圣堂, 在这里可以保存心灵。杰尔卡奇女士指出, 现在的帕夫雷什中学也很注重图书馆, 学校藏书达两万多册, 这些图书不仅供教师阅读, 也供学生阅读。每年学校都会举办读书节, 陶冶孩子的情操, 激励他们认真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还注重体育教育, 所以体育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杰尔卡奇女士指出, 而今学校的体育小组特别多, 如网球、排球、台球、篮球、体操、跳棋等。每学年结束时学校会举行体育运动会, 冬天则会举行堆雪人大赛。在学校里, 还有很多艺术小组, 如牧笛乐团、管弦乐队、声乐团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

杰尔卡奇女士指出, 帕夫雷什中学和中国的很多教育机构建立和保持着联系。早在1959年苏霍姆林斯基还在世之时, 就有中国友人来访。苏霍姆林斯基95周年诞辰之际, 来自中国的朋友种下的95朵玫瑰, 在今天春天开得很好, 这也代表了中国代表团的诚意和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爱孩子, 那种爱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人性芬芳。无论他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 总会有学生围上前去, 他的脸上又会出现孩子般纯真的笑容。这是一所民主和科学的校园, 这里没有训斥和辱骂, 这里没有压抑、痛苦和对立,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在争取做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三、交流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念和实践, 激励着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当有人问及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在哪里践行得最好时, 卡娅教授高兴地说在中国做得最好。在回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现在乌克兰的影响时, 卡娅说, 乌克兰与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中国是以区和学校为单位, 乌克兰的实施则是政府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和材料正式地编入了教材。乌克兰在教学原则上提倡个性化、人性化, 道德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本中, 这不能说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功劳, 却是他在50年前的教学实践的主要成果。

卡娅教授还告诉大家, 希腊有一所幼儿园把其劳动教育作为实践, 且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会长就是希腊人。苏联解体后, 一些教育家到了美国, 在美国传播和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与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前辈如顾明远、毕淑芝、王义高等人的努力分不开。如今在澳大利亚,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也有人在践行着, 其中一位就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中学图书馆馆长阿兰·柯格利先生。他结合自身的实践, 谈了与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相识相知、研究推广的过程。他说道, 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有很多像他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感兴趣的人, 这充分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不断得到世人的承认。他相信,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属于世界的思想, 将来会有更多人学习和实践。为此, 他要在英语国家做更多翻译、传播和推广的工作。

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思想 篇3

【关键词】个别对待;自尊;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读书一直是我所好,季羡林说:“人生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我也深以为然。我在教学之余,阅读甚丰,很多读物除了给予我心灵的安慰之外,也让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工作的前几年,读书延续大学时代的爱好,以文艺作品居多。直到我“遇到”了对我有着巨大改变的一个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我才真正明白教育的真谛。如果说之前的认真教书,总结教育教学技巧是出于一种本能,那么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并反复揣摩咀嚼消化的结果就是,我对教育教学的用心成为了一种自觉。

从那以后,《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部曲》等苏翁的著作一直陪伴着我,我反复读,仔细读,勤揣摩;不仅如此,我还在教育教学中予以实践,效果颇佳。其实一切优秀的教师教学在根本上都是相似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很多做法上我十分赞同并努力践行,略举一二。

一、个别对待,尊重学生,获取信任

面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绝不可以一刀切,统一按照一个模具将每个学生按照既定的样子打造。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的标题所说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其实就是一个个别对待的问题。这其实类似于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都需要个别对待,我们作为老师的,在教育每个孩子的时候,都要注意方式方法。

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比如中考成绩,比如与家长联系,比如与学生个别谈话等等)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给个别对待打下了一个浅浅的基础,以后更深地了解将会加深这个基础。

当然在做这些的时候,要非常注意拿捏分寸,以与学生的谈话为例,一定要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与学生谈话方面,我除了天然的亲和力之外,也积累了一些谈话经验。如何使学生愿意张开嘴巴,我还是有自己的办法的,最根本的就是让对方放松,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交流。比如我的散步聊天法(与学生到空旷的地方,比如操场,与学生边散步边聊天)就比较管用。身体放松了,气氛缓和了,就比较容易投入谈话。

而在新班级里,最难办的莫过于后进生的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赞同的。”(《给教师的建议》17页)这话真是说到老师们的心坎上去了,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在一个“后进生”身上所花费的精力是十个“优等生”也赶不上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收效却是微乎其微的。那么可不可以因为事倍功半我们就要放弃“后进生”呢?那肯定是不可以的。很多班主任都认为在一个几乎毫无前途的学生身上不值得付出那么多的精力,因为付出与收获实在不对等。虽然如此,我也很难认同那些班主任的想法和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在《致未来教师》中说:“我们的工作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教师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的到来,使他有权利说:由于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劳,这个学生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学校教育里的许多失误,其根源正是在于有些人抱有这种思想。”(《给教师的建议》409页)

孩子的心灵是最明白的,他知道一个老师是不是真心关心他。我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思想,也获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这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有益的。

二、唤醒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他有精神生活。对于学生来说,脑力劳动——学习便是他的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要关注到学生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自信心可以促使学生更有动力去面对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便更好了,学生的各方面都会得到进步,各方面进步之后,学生便更加有信心,更增强了自尊感。这样便是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在我的班级,不乏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孩子(孩子为何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实又是一个教育学上值得思考的课题),他们在家长的软硬兼施下来到高中,目标就是为了父母把高中三年读完,却没有自我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孩子的眼里,我看不到光华,看不到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因此内心感到无比痛心。

这样的一些学生,通常在初中就很少有老师关注的,我对这些学生从不过度责备,反而充满了对他们的信任,对他所具备的无限可能性的信任,对他们的鼓励教育与心理支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而是一个长线的工作,持续至少一年。学生是需要信任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的,这样长期的心理支持与信任,他们便给予我无限的惊喜。

三、爱学生而非纵容学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李商隐的诗一直被用来形容老师,社会上对于师德高尚的老师的定义中必然有一条叫做“甘于奉献”。我并不認为奉献就是老师最重要的品德(当然无可否认,勇于奉献的确是老师重要的品德)。读了苏霍姆林斯基之后,我经常会想到爱并不是指一种本能的爱,而是一种知性的爱,要激发孩子的成就感来让学生体验到自尊(这又和第二点联系起来了,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唤起学生对未来的信心,用自信伴随生命的成长。

做教师的一定注意不能把爱当作一种交易,认为爱学生,学生便一定要以听话和配合来回报爱;也不能盲目地爱,爱到纵容,事实上这样的爱会逐渐演变成不负责任。真正的爱是信任学生,是对学生的存在本身的一种热爱和信任;真正的爱是要帮助学生,利用或鼓励或批评(批评本身就是对他可能变得更好的一种期待)的方式,但一定不能漠视和打击学生。

在阅读中,我自身的成长是显著的。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可是一到了教室里,我就成了一条游进大海的鱼,在学生中间充满快乐地实施我的教育教学。我的切身体验证明,对经典的书籍的研读,是可以改变教师自身的生命走向的,在阅读经典中,会越来越清晰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也会对真正的教育有越来越明确的认识。作为一线老师,《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部曲》、《家长教育学》等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可以作为枕边书,常读常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篇4

122、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我们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样在塑造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

123、我们身为教师,要特别审慎地对待学生心灵深处萌发的爱情问题。男女青年萌发出这种人的最高尚情感,表明他们充满着旺盛的青春活力。此时教师的使命是把它引入进一步发展智力和培养品德的轨道。(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83页)

124、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能力。

125、我们认为,最细致的教育任务之一,是要使青年能严肃地、心地纯贞地对待一个新生命的造就;要使他们就像等待幸福的节日一样等待一个新人的诞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头脑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没有我,他们都不能生活,他们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幸福;父母给了我幸福,我应当永远感激他们。爱DD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要在人自然产生性要求之前,尽早考虑这枝花的洁美,要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第四卷318页《帕夫雷什中学》)

126、我们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第四卷28页《帕夫雷什中学》)

127、我们认为,人对各种思想的态度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何,他的思想言行是否一致,他是否参加社会活动,是否守纪律,是否懂得自己对社会、对人民、对集体应负的责任,DD这一切都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思想,取决于他在个人生活中受到鼓舞的思想动机是什么。思想动机是一个人的坚强信念的支柱。(第一卷553~554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128、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第四卷5页《帕夫雷什中学》)

129、我们努力使每个男女学生不仅成为坚强、勇敢的人,而且还要成为温情、亲切、富有同情心和温柔的人。一个孩子越坚强,越富有成人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个细腻、善良和温柔的人就越发重要。……只有出于善良之心而日益增强起来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产生那种创造美的高尚情操。(第一卷700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130、我们努力把学习同教育结合起来,促使每个少年都去坚持和证实科学唯物主义真理的正确性。把科学真理化为活生生的热情、惊慌、激动、争论DD这就是形成世界观和作出个人自我肯定的基础。我们认为,教育的力量就在于使每一个少年都成为为争取科学真理的胜利而斗争的战士。为科学真理的胜利而作的精神上的斗争构成了少年时代教育的实质。(第三卷553页《公民的诞生》)

131、我们竭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从幼年起就能以精心爱护和细心关怀的态度等待每棵树、每丛玫瑰、每株花草和每只小鸟DD一句话,一切有生命和和美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关怀爱护之心变为习惯。(第四卷550页《帕夫雷什中学》)

132、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133、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134、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

135、我们的学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与祖国同甘共苦,怀着与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的思想,一遍遍地阅读人民英雄史的每一页。历史,是塑造公民的一股强大的、永远充满生机的力量。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使我们每个学生的才智和心灵,都投入关于祖国的每一本书上,投入到字里行间去。(第二卷346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36、我坚信小学教育时期,则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人需要受教育的一个界线,包括对人需要形成期的那个界线。正是在这个时期,应当去培养为他人幸福的那种慷慨胸怀……(第二卷19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37、我坚定地相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当你走上教育工作这个创造性的岗位时,请记住:你必须教会儿童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劳动的成果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

138、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第五卷359页《人民教师》)

139、我坚定不移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3页)

140、我极力使这一生意盎然的源泉DD祖国语言的财富DD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现在他们面前。……我努力使他们感受语言的美,小心谨慎地使用语言,并注意语言的纯洁性。(第三卷27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41、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142、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DD这就是我的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第三卷13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43、我把揭示人类精神的全部伟大意义和美看做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如果一个人充满了为人民、为祖国和为人类的理想而奋斗的崇高思想,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第三卷808页《公民的诞生》)

144、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第四卷247页《帕夫雷什中学》)

145、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保持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成为儿童所爱戴的、聪明的保护人。

146、为了使集体受到教师的和谐一致的理想、信念、兴趣、趣昧、好恶等崇高精神的鼓舞,需要些什么呢?首先需要教师具有高深的学问。用列宁的话说,要具有真正的学问。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而又严肃地认识到我们是在用思想和知识教育人的这一真理。

147、为创造美而进行劳动,能使年幼的心灵高尚起来,能事先防止冷漠情绪。孩子们在创造大地上的美的过程中,自己也就变得更美好、更纯洁和更可爱。(第三卷304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48、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还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对它们进行谴责。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良心感到痛苦之时,谴责才会有成效。(第二卷39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49、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先底的研究精神,那末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150、所谓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是要理解他们每一个行动的最原始的出发点、原因和动力。

151、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儿童,那是漠不关心,不公正的最坏的表现。如果儿童感到别人眼里没有他,不想去知道他个人的小小的不幸,把他丢在一边不管,那么他会认为这是一种痛苦的屈辱和极大的不公正。

152、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153、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终生连接在一起。

154、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这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

155、受到刺激的孩子不会失去对公正和教师的信任。他期待教师说出真心话,他希望教师公正地对待他。

156、世界上有千百种职业、行当和工作:有的修建铁路;有的建造房屋;有的耕种土地;有的救死扶伤;有的缝制服装……但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第五卷599页《父母教育学》)

157、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个性更为复杂、更丰富的了。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实现这一宗旨的途径就象人自身一样复杂纷坛。。

158、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159、世界上没有比当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主义色彩的职业了。医生直到病人最后一分钟还要为挽救他的生命而拼搏,绝不会让患者感到自己病情严重,甚至毫无希望。这是起码的医德。我们教师应该在自己的集体中发展、深化我们的教育道德,应该确信教育中富有人情味的开头正是每个教师素养中最重要之点。

160、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161、使师生发生精神联系的儿十条、几百条通道,就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小径,它们是师生之间产生友谊和同志感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要使师生保持精神上的共同点,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不会意识到教师是领导人和指挥员。

162、使集体受到崇高精神鼓舞的最重要活动是经常关心人。帮助人、关心人并不是一件乍看起来很容易的事。要激起孩子们把自己的精力用于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愿望。这种关怀是很难以某种劳动定额来衡量的。只有当体力上付出的努力是精神力量的一种表现时,才能使给人以欢乐的愿望变得高尚起来。(第一卷70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163、实践表明,要想发展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和能力,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就是让学校里所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年级)都参加到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去,形成一种创造性劳动的气氛。(第五卷116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164、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165、生活在书的世界之中,意味着领略思维的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

166、生活渐渐地作出了结论:只要整个学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作出努力,首先是教师努力教育,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不能成为诚实正直、热爱劳动、坚强勇敢、无限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

167、社会的重要责任,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尚的爱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能使人变得高尚,帮助人养成共产主义道德的许多重要品质。(单行本《爱情的教育》3页)

168、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169、如何对待人类美丽的花冠――妇女,孩子用自己的心灵从那些细腻、微妙、不易察觉的小事中可以体会得到。

170、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家始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教育的利剑和长矛往往为之交锋和折断的许多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地得到解决。

171、如果一个学生的智力兴趣的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以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如果智力生话只局限在学习的圈子里面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一个人来说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只有在学校里充满生气蓬勃的多方面的精神生话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才能变成一种吸引人的、使人愿意去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是到了学生毕业参加劳动以后也还能够继续下去。(第一卷100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172、如果一个男孩子在女孩子身上发现的只是她外表的变化,如果他看到的只是一些次要的性的特征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缝隙,通过它犬儒主义的毒素会侵入空虚的灵魂。因此,男孩子应该首先在女孩子身上看到和感觉到她的智慧、精神需要与兴趣,而最主要的是她对人的高度严格的要求、自尊、自豪和不可侵犯的感情。在男孩子把女孩子作为一个女人来爱之前,他就应该把她作为一个人来爱并怀有一种敬佩、自豪和充满高度人类快乐的崇高精神的感情DD一种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与美感方面的交流的快乐。(第三卷501页《公民的诞生》)

173、如果学生们只是单纯地劳动,付出体力,创造物质财富,那么,这种劳动的教育作用是不明显的。劳动所达到的技能水平,应该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相符。只有这样,它才能够真正成为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成为形成一代新人道德规范的重要因素。(第五卷114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174、如果我们说,教师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那么,在我看来,这项复杂而尚未研究透彻的工作的实质,就是使人亲眼看到知识使他得以升华,激发了为人的自豪感,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励他为正义思想的胜利而奋斗。(第五卷615页《特殊的使命》)

175、如果我们说,爱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灵敏、最精确的天平,这绝非言过其实。因为人之爱人,是表明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爱的情感所激起的思想和感受越深,越强烈,也就越向周围的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人以对自己和对心爱的人的态度仿佛向人们高声宣布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单行本《爱情的教育》3页)

176、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进行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在人们的心灵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第四卷75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177、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178、如果缺乏生气勃勃的感情生活,少先队组织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消极懒散。只有当一种思想表现为奋发的精神,表现在斗争中,表现在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激励少先队集体奋发向上的因素。(第三卷688页《公民的诞生》)

179、如果您想培养真正的人,那您就应竭力使您的学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孩子的一种生活幸福就是渴望知识。他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想知道。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使每个孩子都能对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奶奶和爷爷有敬慕之情。这远不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是修养方面最重要的一条规律。(第二卷20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有感 篇5

华容四中:邓磊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所有教师研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每一条理论都是教育的经典名言,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阅历的思想,精炼的语言依然符合教育规律,依然生机勃勃,处处时时开花结果,闪耀着教育经典的光辉。我细读了一遍,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教育的核心并不是自己怎样去“讲好课”,而是研究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研究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意味着不断地自我批判,在批判中前进,从而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结果,就是教育研究的结果,也正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备课就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工作,也是上好一节的关键。一节课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备课就是要使老师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要完成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化,真正的功夫就在于备课。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地认识。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讲授才有可能娓娓道来、左右逢源。

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的进度,同时还要进行课堂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作为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当教师的最为头疼的,也是最感到无计可施的,那就是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所花费的功夫是一般学生的多少倍,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最后有些竟放弃了对这些学生所做的努力,导致学生学习越来越差,教师也越来越感到教学的苦恼。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辅导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应当像医生一样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医生对那些身患重病的病人从来都是以鼓励的言行让他们来战胜病魔,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那我们的教育也应具有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那我们想过没有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是什么?就像大夫看病需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我们也应该认真去思考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学生个体的差别,客观决定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文化学习中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更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拿一百分去要求。如果你非要那样做得话,不是自讨没趣还是什么?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能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做得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后进生之所以差,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暇顾及,于是只能怨妇般地责备这些家伙怎么这么“笨”。于是,我们便要补差,要扎扎实实地抓差生。何所谓抓?亦即牢牢控制,唯我命令行事,你没有自由权利,你不可以有非份要求。怎么抓?加班加点呗,题海战役,反复练习呗„„我们坚信,知识的缺乏可以通过重复记忆加以充塞,技能的生疏必须反复操练达到熟能生巧。

人与人在智力、体力、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也正是这千差万别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教育就是要发现、利用、发展这一多样性,而不是用简单、划

一、僵化的标准,将丰富多样的原料轧制、打磨成一模一样的成品。事实上,这样的结果不是人为造成很多“废品”,就是产生一大堆无用的下脚料。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可救药”的“后进生”。这群孩子有他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智力因素,可能是家庭因素等等。但是,我们似乎一直都习以为常地这样做着着,还常常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培养出多少个进入某某名校的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呢?是否关爱了每一个孩子?现实是,我们不都是拿更多学生的牺牲,来换取了少数学生的金榜题名。教育之所以被尊称为功德无量的事业,不正是他能够拯救普天之下孱弱的灵魂吗?这一点与医生比起来,我们似乎应该感到更为羞愧。人家都能努力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尽管个别人技艺不佳。没有哪个医生把一大群病人集中起来给他们统一喂药吧?也不会有哪个医生以自己曾今治好个别病人而沾沾自喜吧?所以,为师者更应当对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负责。

现代的教育发展观强调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是完整独立的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时刻要求自己,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同学保持一致,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天天与他们在一起,与学生们一起享受他们进步的快乐,同他们一样高兴地欢呼,同他们一起呐喊。这样贴近的生活,大概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教师的真正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篇6

1、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2、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

3、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 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

4、在学龄初朋,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的世界的人。

5、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7、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8、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9、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10、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1、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保持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成为儿童所爱戴的、聪明的保护人。

12、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13、提高教育技巧 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先底的研究精神,那末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14、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5、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苏霍姆林斯基

1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17、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8、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19、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20、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21、推崇真理的能力是点燃信仰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

22、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23、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第五卷359页《人民教师》)

24、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25、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认为,不

26、由于我们很少教育年轻人要像珍爱无价之宝那样珍惜爱情财富,致使部分男女青年在意识中竟把许多丑陋卑污的东西同晶莹、纯洁的思想和情感混杂在一起。昙花一现、瞬间即逝的迷恋,常在年轻人的心坎上留下不快之感,模糊地感觉到他们的爱情似乎是不够体面的。(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2 13页)

27、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少年人的爱情――这样一种对人的利己主义――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和作为被教育者的少年在精神领域协调一致的极其重要的前提。这种尊重和理解主要应当体现在哪里呢?据我看来,在学校里不应当不知分寸、毫无必要地谈论学生之间的恋爱。应当只字不提谁爱上谁这样的问题。(第三卷686页《公民的诞生》)

28、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

29、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体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面的关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

30、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31、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32、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应该接受爱、善心、热忱等品德的教育。培养善心,像识字一样需要有人教导,生活本身即环境是进行这种教学的课堂。一个人的善心是由人培养起来的,人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善心。每当一个新人诞生时,就要培养他的善心。(第一卷68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33、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快乐和幸福如果得到的越容易,那么他在成年的生活中就越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35、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36、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38、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39、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以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4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2、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44、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45、母性自豪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女孩子、女人应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青年、男子、未来的父亲的教育者。她应该成为贤惠的家长。只有当女孩子具备了人类足以自豪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才能在她心中确立起自豪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豪、贤惠和严肃的人,她必须具有一个人值得自豪的东西:个人尊严、崇高的生活目的、创造能力、爱好与志向。(第三卷502页《公民的诞生》)

46、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第四卷41页《帕夫雷什中学》)

47、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49、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51、如果学生们只是单纯地劳动,付出体力,创造物质财富,那么,这种劳动的教育作用是不明显的。劳动所达到的技能水平,应该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相符。只有这样,它才能够真正成为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成为形成一代新人道德规范的重要因素。(第五卷114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52、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53、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54、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56、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苏霍姆林斯基

58、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前苏朕)苏霍姆林斯基

59、单调的攀登动作会感到厌倦,但每一步都是接近顶峰。

60、人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他就是什么样的人。(第五卷575页《我的教育信念》)

6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62、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64、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65、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66、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7、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68、我认为假如一个学生,有什么值得他骄傲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他能作为一个道德上自由的人,而且在精神上成为坚强的人,有坚定目标的人,勇敢的、独立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理想,是我们渴望达到的理想。一个人不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忘我精神而自豪,就不会有那种鲜明地表现出来的个性。(第二卷37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73、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就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苏霍姆林斯基

74、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75、人不仅创造财富,还要为人处事,而且在为真、善、美的服务之中看到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意义。需要教人们学习的正是这些东西。

78、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81、我们努力使每个男女学生不仅成为坚强、勇敢的人,而且还要成为温情、亲切、富有同情心和温柔的人。一个孩子越坚强,越富有成人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个细腻、善良和温柔的人就越发重要。只有出于善良之心而日益增强起来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产生那种创造美的高尚情操。(第一卷700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83、我们用什么充实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用什么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它能把我们的形象深印在孩子的心灵中(人类真正美好的形象)。这种力量就是爱,它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让我用自己的生活来创造这种财富吧,它存在于父母的心灵里,即可用以教育孩子的爱。

84、从儿童过集体生活的初期,就要培养女孩子对侮辱和损害女性美的道德尊严的行为持不调和的态度。(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5页)

85、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养美德。苏霍姆林斯基

8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89、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

90、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

92、如果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如果教师所讲的话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创造性的能力的竞赛,那末,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

93、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94、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儿蛮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95、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

96、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97、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苏霍姆林斯基

99、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100、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101、欢乐和善心是一种使集体得以树立宽宏大量的集体关系的精神,是集体的道德力量,道德美和道德尊严的丰富源泉。哪里的集体宽宏大量,心地慷慨、温情、敏感,哪里的集体活动首先表现为对弱小而无力自卫的生物的温情关怀,哪里的个人也就会感到自己是花环上的一朵独特的花,而不只是它上面的一根枝条。教师的任务是要在集体成员间、个人和周围世界之间培养这种关系,并使之成为培养善心和宽宏大量的课堂。这就是全部的生活乐趣。(第一卷68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106、培养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教师要深入体察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就是从培养世界观开始的。(第三卷548页《公民的诞生》)

107、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 苏霍姆林斯基 112、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苏霍姆林斯基 114、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115、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苏霍姆林斯基

116、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117、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

119、教育男女青年以理智的目光,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最重要问题――爱情,这是学校和教师真正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92页)

121、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124、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126、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苏霍姆林斯基

129、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32、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133、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

134、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干才能得到加强和磨励。苏霍姆林斯基

137、我热爱教育工作;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我在工作中首先去认识人,观察他们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如果善于对待和善于琢磨,就能使人成才。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141、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 142、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14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144、你匆匆忙忙地嫁人,就是甘冒成为不幸者的风险。苏霍姆林斯基

147、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59、善良的感情和情感的修养是人道精神的中心。苏霍姆林斯基

160、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人的心灵。〔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161、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 162、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还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对它们进行谴责。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 良心感到痛苦之时,谴责才会有成效。(第二卷39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63、教育者应当深入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全部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实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164、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苏霍姆林斯基

166、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167、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家始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教育的利剑和长矛往往为之交锋和折断的许多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地得到解决。

174、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178、我们要使自己的学生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人的生命是无比宝贵的,但是还有比我的、你的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祖国的永生。(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02页)183、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186、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189、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苏霍姆林斯基 191、理想的人,不是圣像,不是光泽夺目、白壁无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94、苏霍姆林斯基

195、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96、富有诗意地、艺术地认识祖国――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最细致的一种做法。(第三卷795页《公民的诞生》)

199、只有当我们培育的人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女,并用为祖国服务这一最高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时,庄严和美才会成为学生易于了解的东西。(第五卷588页《寄语后来人》)200、劳动要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就是必须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能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能促使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和创造者的感情。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在童年时代深深体验这种崇高的情感。(第三卷331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201、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203、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自己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鼓励孩子去做好事。(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40页)

205、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个性更为复杂、更丰富的了。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实现这一宗旨的途径就象人自身一样复杂纷坛 206、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苏霍姆林斯基

207、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时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 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209、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211、小学生记忆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说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童年时代进入到意识中的语言的鲜明度和情感色彩程度。孩子接受这些印象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记忆力。

21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216、教育素养这一重要品质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的话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218、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苏霍姆林斯基

221、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苏霍姆林斯基 224、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225、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227、德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深深懂得:生活是强有力和战无不胜的珍宝,但同时也常常无法自卫和易受损害。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只需一句冷酷的话语,一瞥冷峻的目光,就足以折断这纤细的生命线。(第五卷820页《清泉》)

229、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233、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235、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237、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240、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241、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243、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

246、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248、如果美――人的心灵的美、道德高尚的美和忠于伟大理想的美,如果一个人忠诚的美已经成为他的个人财富,那么,这种财富就会使姑娘成为一个在道德上不可动摇的、明哲的和目光远大的人。(第三卷504页《公民的诞生》)

250、世界上有千百种职业、行当和工作:有的修建铁路;有的建造房屋;有的耕种土地;有的救死扶伤;有的缝制服装但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第五卷599页《父母教育学》)

251、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253、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254、青年朋友!要提防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停顿现象,要避免道德上的僵化。不可使一个人对纠正自己的某种缺点长期丧失信心。(第二卷742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55、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256、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苏)苏霍姆林斯基

257、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的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情况下才会是一个教育者。

259、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有时会犯一些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论是教师还是父亲,就会仔细地去分析错误的原因,而不纠缠在孩子一时的鲁莽行为上,他不但会尊重促使孩子采取某一行动的崇高感情,而且还会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种感情。(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41 42页)260、高贵的精神是不会停步不前的,它经常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苏霍姆林斯基 261、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264、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270、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271、学校应当成为丰富的共产主义道德熊熊燃烧的熔炉,这种道德应在每个人的行为志向和激情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卷95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275、要教育学生心目中看得见别人。让他们学会把别人当作镜子,在镜子里照见自己。把这面镜子交给每个青年男女,教他们学会照自己 这是教育智慧的高峰之一。如果你想成为青少年真正的教育者,那就教他们学会在这面镜子里看出自己最细微、最隐秘、最不寻常的特征吧!(第二卷76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77、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他应当准备承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使命。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善于有分寸地、细致地、不厌其烦地提示孩子,他在生活中将要干什么,将怎样劳动,将承担何种义务。(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79页)

278、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酷爱劳动的双手培养,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酷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肯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280、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

284、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苏霍姆林斯基

285、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286、一个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他就应当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个性使知识发出光彩,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话是针对他讲的。集体中应当有人感到羞愧,有人感到骄傲;而总的说来,在同教师交往的此时此刻,集体的精神生活应当受到这样的愿望所鼓舞,那就是要追随教师,象教师教导的那样去生活。295、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道德信念。我们的任务,是要使每个少年都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者的世界观、战士的信念、诚实者的心灵、创造者的双手、人才的美质。(第三卷651页《公民的诞生》)296、比自己生命更为可贵的是理想,理想能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苏霍姆林斯基

299、只有能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的人,才配称为善良的人,才有权力当学生的导师。善良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细微含义之一,就是教育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对精神空虚、虚情假意的任何表现采取决不妥协的态度。(第四卷71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 篇7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自我教育是学生正常的精神发展的条件, 战胜自己是自我教育的起点, 劳动、体育锻炼、美育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因素, 引导少年学生真正的阅读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 教育者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指导者。”[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如果不是经由自我教育而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客观环境, 有再完善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有再优秀的教育者, 也很难真正彻底实现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二、自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

1. 自我教育是学会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3]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自我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终身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 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大突破。只有自我教育才能完成终身教育这一使命, 自我教育也就成了人类总体和个体完成终身教育这一使命的必然要求。学会生存教育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使每一个个体在实践中寻找自身价值的意义, 主动地去选择、创造自己的生活。自我教育就自然成为学会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意识的觉醒, 认识到自己在生存环境中生存的意义, 然后进行自我定向, 在生活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因此, 学会生存教育离不开主体对“自我”进行自我教育。

2. 加强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素质教育, 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但素质究竟是什么?在笔者看来, 所谓素质, 就是内化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的品质, 这些品质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系统, 并在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素质教育, 就是要把外在于自我的东西, 真正融合到自我中来, 让自我获得真正的成长。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针对个性差异,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就是关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向、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 加强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必然要求。

3. 自我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得以有效施行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和方法。具体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教师不再满堂灌, 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 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 来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能够自觉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最终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有效施行, 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关键。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自我体验、自我感悟, 过程和方法实质上是强调自主参与、自我体验和自主学习, 而自主学习、自我体验都是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正在施行的今天, 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展自我教育

1. 创设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 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 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4]学校的物质设备和环境既是“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 又是自我活动、自我教育的广阔空间, 而积极和谐的精神生活环境是拨动学生的心弦和使其产生自我实现的热望的重要条件。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力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情都充满教育意义, 成为自我教育的生长点。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校从校园美化、教学设备、室内陈设以及图书保障等物质环境的建设到学校人际关系、精神风貌以及活动背景等精神环境的创建都应作深入研究, 精心布置、合理安排、都要着眼于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展示。学校环境的创设还应该渗透学生自己的心血和创造力, 让他们在建设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我、认识自己。

2.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活动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 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授受方式的课程, 它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开展问题解决式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态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 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尊重,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活动中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 进而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 体验不断丰富, 学生为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完整的人而不断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因此活动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3. 学科课堂教学突出自我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自我教育, 一个重要方面是教案的创新。就教学内容而言, 教案中除规定的“陈述性知识”的预设外, 教师更要勇于把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纳入教案之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就教学过程而言, 教案内容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特点, 从而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灵活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质疑、批判、探索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就教学对象而言, 每个学生智力特点各异, 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因而教师不能用一统化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整合学生”, 在教案设计时要给学生留有自主、自由的思维空间, 作业练习要在练习题的变式和拓展上做文章。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够通过师生平等和诚挚的对话,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使之自我教育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4. 发挥班集体作用, 集体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

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 有其特定的功能, 不容忽视。所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用马卡连柯的话说, 就是:为了集体, 在集体中运用集体力量去教育每一个成员。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应抓住以下几点:第一, 抓班风建设, 培养优良的班集体。第二, 抓班级组织建设, 即选好班级干部, 形成班级的领导集体, 树立班干部的骨干作用,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第三, 班级中每个成员做好监督和自我控制。教育的成功在于既要尊重学生, 又要适当地监督帮助学生, 坚持自控与他控的辩证统一, 实现学生个体从他控向自控的转化。第四, 合理组织竞赛。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竞赛或竞争情境, 是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尊的需要, 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5.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促进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 又能加深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认识, 是深化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自评方式有很多, 其中写日记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有的学生说:“日记, 总要记自己一天生活中感受最深、最有意义的事, 因此, 早晨起来就要计划一下自己一天要做些什么, 晚上的日记内容才会丰富。”有的学生说:“每天晚上写日记时, 总要把自己一天所做的事像放电影一样放一遍, 从中选取最有意义的记下来, 并鼓励自己继续努力。遇到自己做错的事, 除了后悔, 还下决心改正, 不再重犯。”学生能这样做不就是在剖析自己、完善自己吗?这不也是很好的自我教育吗?

从现代社会的现状来看, 自我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构、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教育现状来看, 为了教育整体效果的实现, 把握教育全局, 教育应凸显自我教育的地位。学校作为社会对个体进行专门教育、培养的场所, 有责任将自我教育作为一种观念、思想、精神、生活态度深入到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个体在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学校要积极关注自我教育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在“变”的环境中, 找到安生立命的心理能量, 让教师在自我教育的课题研究中不断丰富其职业生命。最后还是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结束:能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2][4]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大师的名人名言 篇8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药鉴定教学应用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一)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观

中药鉴定有信息量大、类似鉴别特征多、易混淆的药物多等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300种常用中药的鉴别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灵活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低效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们的思维遇到了哪些障碍。通过观察、课堂提问、随堂作业、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中药鉴定中有很多性状形似的药材,如川牛膝和续断,红芪和麻黄根,白薇和白前等,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区别,并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分析,反思自己与有经验教师之间教育思想方面的差距,不断提高自己。但并非对教学方式和风格进行简单地移植,盲目顺从或机械模仿。如果只是一味效仿,必然影响教学专长的发展,步入东施效颦的歧途。因为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专长都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爱好、特长、生活及受教育的经历。不能只做教书匠,从事教育研究必须从观察、分析和研究事实着手,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关注“后进生”教育

对于“后进生”的工作,要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疾病的根源, 找出治疗方法一样,教师也应当耐心细致地研究。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如家庭环境因素、学生个体因素以及教师因素,等等,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的教育措施。经常听到学生说“鉴定太难学,昨天学的药今天又忘记了”“药材都长得太像了”,甚至有的还振振有词:“老师我中学成绩就考一位数”。听到这些话,我不免有些难过。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待这种现象时说:“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后进生”的自尊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们还不擅长克服困难,学习中的挫折会使他们对一切都变得无所谓。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要相信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奋发向上的愿望,要看到他们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今天与昨天就有不同,哪怕只是一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自尊。作为教师,要对孩子有爱心、耐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5,厌恶、责怪只能使他们越来越差。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限于课堂,还有延伸到课后,要以更多的爱心、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其工作的目标有三:一是教会学生生存,培养学生生活在人当中的能力;二是教会学生自我教育,因为只有自我教育的人,才会不断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三是促进学生发展,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结合中药鉴定课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如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让学生通过师生提问、讨论、小组协作、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们各施所长,教学效果良好。

(二)改变评价制度

要将评价作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对学生自尊的关怀。在评价手段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给学生多一把尺子,多一个机会。要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变化的过程进行动态描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最后,在评价标准上,应该体现多维度、多侧面,分层分级,体现个性化。中药鉴定作为一门研究中药品种和质量的应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中药鉴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今后职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药鉴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将“分数”作为惟一标准,得了高分就是好学生,这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还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才是至关重要。

(三)改变考核方式

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是针对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立不同的考试目标,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后进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中药鉴定的期末考试包括“笔试”与“实践”“综合”。“综合”是对学生平时学习习惯、态度、学科积累方面的评价。设立了“鉴别药材”“背诵”“书写”“显微观察”“游戏”“小组协作”等部分,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检测,并分项记录成绩。在“实践”环节中,给出不同的梯度供学生选做,在做好基础的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做加分题。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多次测评的机会,学生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考试模式下,考试不再是套在学生身上的沉重枷锁,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都要按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和谐的教育应给每一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作为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但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什么都不行。教师应因势利导,善于发现并鼓励他们在特长方面努力发展,培养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所长的领域中充分地表现自己,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鉴定知识竞赛、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中药鉴定的简报、多媒体课件,参观中药标本馆的实践学习等。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多方面考核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成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04).

[3]王宝状,张爱华,张秀明.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潜能思想开发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106-109.

上一篇:基于DS80C320的路由器交换网板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神秘岛-四年级记叙作文550字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