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2024-05-24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通用11篇)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篇1

首先,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先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这一切的一切不能仅仅是教师的解说,可以这样说,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只有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开放性的学习才能真正使我们发展性的了解生物世界的所有科学。

2、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素质教育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潮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也已隆重出台。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必然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切实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方法,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奥秘包罗万象,新教材安排了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每名学生都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完全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培养。新教材每章节前的情境解说图片,以及每节“课外阅读”,反映现代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生物学联系生产实际应用,均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促进了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公民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论题。素质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品质、性情、个人条件、应变能力和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物教育改革的目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能力。我们应立足教学第一线,根据自身、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教研和教改活动,真正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活泼机智,应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的动力仍然主要源于兴趣,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法单一,上课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力,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品,搞好新课的导入,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语言力求风趣幽默,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神情严肃、古板的教师,其课堂气氛也大多是死气沉沉的;而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成为课堂上学生注目的焦点。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活泼幽默,往往能收到奇效。比日,在给学生上人体的激素调节,在讲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及什么是激素时,会有某些学生显得没精打采,便转移话题,说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出现了一个很好笑的错误,因为剧中的司马迁竟然长了胡须。有的学生懵了:司马迁是男人,男人长胡须,这错在哪?司马迁受过宫刑,这个学生一般都知道,但什么是宫刑,为什么受宫刑的男子不会长胡须学生却不一定知道,于是便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激素的作用上。这时,你可以幽默的说:“看来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有人闹出太监生儿子的笑话呢!”全班学生一下子都笑起来,困意一扫而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机智幽默就象课堂润滑剂,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应广泛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就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人的呼吸系统,就联系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就联系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最后,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改革评价方法。

从以往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来看,评价着重关注期中、期末的相对评价,忽略对学生平时学业的绝对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兴趣、思考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增加平时的绝对评价,激励和改造学生的素质,也使得生物教育教学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是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转变为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论成败,而是要看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常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不能轻易对学生进行否定。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篇2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解决问题。

教材以学生自身的、身边的或比较关心的生物学问题为切入口,导入解决问题的活动,并以此为主要载体,使学生逐步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利于学生亲自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产生热爱科学、自觉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例如日常生活方面,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露一手炫耀一下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背景,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用教具,优化教学方法。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的认识。但生物学许多知识比较复杂,抽象,学生们感觉难以理解,这些地方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此时若单靠老师用语言讲解,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巧妙地利用教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教具具有简约、形象、逼真等特点,它可以生动地显示生命活动过程,揭示生物体内部结构等,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产生正确的感知和表象,形成概念和原理。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增殖等内容都可以借助课件、动画展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去突破,这些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同时也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了课堂容量。

三、重视学生与实验的互动。

每个学生的内心总想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我给学生准备材料时,除了洋葱以外,还准备了景天的叶子、菠菜的叶子,看到这些材料,学生非常兴奋,拿过这些叶子,翻来覆去地看,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认识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也知道了为什么有的叶特别绿,有的颜色浅(叶绿体多的叶色就绿),有的水分比较多而耐旱(如景天),总之不同植物叶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提升。

四、找准着陆地,落实高效课堂教学。

一堂设计很好的课如果缺少了落实,就是不完美的一节课,所以在上课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及时提醒学生标记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并记好笔记;二是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实验探究报告册》上的题。“当堂训练”是对学生整节课学习成果的展示,所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某个重难点知识内容,精选课堂练习题,增进学生的理解,这是学生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这样既能巩固加深学生对当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符合给学生减负的要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并且减少学生因为作业多而产生的对生物学科的厌烦。

五、时刻观察“天气”变化,关注学生主体兴趣。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做一些所谓主科作业而忽略了生物这样的学科。因此,要实现高效教学,就一定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科学化。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对初中生物新课改的反思 篇3

一、教师角色转变不明显

我们老师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与实质内涵,这导致我们老师在角色扮演上有偏差,或者没有完全投入到新的角色当中去。对我们生物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一个灌输知识的机器,很多知识都是生搬硬套,完全脱离了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操作性,让原本富丽堂皇的一堂课变得死气沉沉。新课改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对课本知识体系的构建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熟悉教材,甚至还要自己去编写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的特征,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接受新知、探索新知、总结新知。要达到课改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尽快地转变好自己的角色,将那件严肃、生板、刻薄的外套脱掉,转变成学生的一个亦师亦友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二、注重结果性知识,忽略过程性知识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往往太过于偏重结果,不管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还是学生的实验操作,我们老师往往只重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整个探求新知的过程。事实上,在新课程这把尺子下,我们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不只是学习成果,还要将学生的探索过程充分考虑进去。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转化能力。这一点对我们生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生物这个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要活学活用,在实践中归纳总结,所以孩子们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美的探究过程胜过一个标准的结果。生物学既是追求结果的一门学科,又是强调求知过程的一门功课,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探求过程中才能得到一个准确而又漂亮的结果。

三、评价观转變不到位

教育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我们老师的评价观念要从重视终结性评价转变到重视发展功能的形成性评价上来。一定要发挥出评价的服务性,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来相应的调整我们的教与学,让评价促使学生萌生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差异评价,提倡学生自评与他评,让评价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互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改变旧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才能尽快摆脱“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篇4

李亚宁

文件编号:1003-7586(2007)10-0057-03

21世纪,以全球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教师如何改革和设计教育。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是世界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大基础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势在必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结合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就初中生物新课改,浅谈几点思考。更新教育观念,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学始末

理解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师观。当今科学的发展,教师已不再是学问释疑解惑的“裁判”。在今天,知识的存在形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校显然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信息知识就在身边,学生可以通过周围丰富的媒介,多渠道不断地学到新知识,在这方面,学生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今天,实际上师生两代人都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社会化的“自然选择”,面临着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艰难抉择。教师和学生一起,正在经受一种整体性全球化的社会变迁的挑战。竞争全球化的社会,要求下一代从小就要养成应变能力,独立地去做出判断和选择,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就此而言,他们对新文化会有更多的认同,没有旧观念、旧框框,轻装上阵,教师不得不重新界定学校中教师的作用,重塑新的师生关系。

教师抛弃了传统的决定者的角色,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认为学习活动需要整个人(包括躯体、情绪和心智等方面)的参与,而不仅仅是心智的投入。因此教师要真诚地接受学生,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不做评判或训导;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教师不能单方面地施加压力或强制。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要做的事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合的学习活动与材料;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材料的个人意义;维持着某种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可见,非指导性教学观倡导的课堂氛围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具有了这样的非指导性教学观,才可能开展较好的探究教学,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教师要理解学生,改革传统的学生观。学生不再是“无心、无我、无情”的学习机器,而是富有天性和个性色彩的主体。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能力,培养具有个人特色的探究精神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生物教学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学风:严谨、和谐、拼搏、创新。还要形成一种基本的学法:强化自学意识,养成浓厚兴趣,敢为他人之先,勇于知识创新,树立远大理想,磨炼意志品质。生物学教师也要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激励情境,着意培养能力;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生物课堂,实施合作教学。创造和谐、活跃、热烈、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就是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明确是“互动”,那就不是“被动”;因此“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学习。摈弃那种“我讲你听”的被动式灌输,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为他们创造一个与教学相符的民主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师生交流中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践中发展能力。

生物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演示等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通过提示观察的具体要求(顺序、颜色、结构层次、排列、反应特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比较。宏观上面向全体,微观上因材施教;树立知识学习和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建立了民主的生物课堂,还要拓宽教学活动的时空观,建立教学过程的开放观。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物课程的设置已从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扩展到发展课、综合课、社会课;学习空间也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直至大自然;学习时间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直到一切可能接受社会、自然信息的时机。形成教学开放观的“教学规范”,从“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真正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能力观。学习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生物学教师必须开发、开放教学过程,根据生物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寓教于乐,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宽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渠道。

教师要拓宽教学的时空观,还要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生物学教学与学生活动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只要加强生物课特点的分析,其主体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其实是非常丰富的。生物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只有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活动中,学生才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活动,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可以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

更新教学手段,转变评价观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对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视网络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的评价旧观念,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评价范围上,应从片面地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评价。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等。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例如,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不仅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程。

在评价功能上,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

教师要积极推进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该在学习活动开始前,针对整个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日志或生物实验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变化;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教师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种评价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途径,不断积累评价资料和数据,例如: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制作的标本、实验的记录、每天写的生物观察日记等,形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评价。改变命题考试的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对学习成绩中如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应采用多样的试题形式和要求,既要检验学生对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检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如查找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恰当结合,形成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教学是双向的过程,在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是教学质量突破的一个关键。教师要积极向学生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3.1 培养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生物学习中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要体现在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的目标、进度和评价标准,如在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实验中,要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自己要达到了解动物的什么程度,学生自己要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二是体现在学生制定各种“学习策略”,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制定学习、实验、结论的方案,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等;三是体现在学生从内心体验感悟中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对花草树木的顽强生命产生伟大意义的体验感悟,培养对自然生命的感情,产生绿色环保的意识;四是学生自我的调适和监控。

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3.2 培养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比如,成立几个野外生物考察小组,不同的小组进行生物学习研究,分组对学生的考察效果进行评比,让学生在团队的共同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在当今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要取得成果不是单个人埋头奋斗就可以产生的。在多元化的时代,要借助能够运用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3 培养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习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方式,跟生物课的特点接合紧密。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实践与策略之一,改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关键之一。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时,可以带一盆鲜花和养有几条金鱼的小鱼缸进入课堂,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室中联系自己平时的一些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感受自然,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差异,大家一起讨论出生物的特征。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实践性的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可见探究性教学是当今生物新教材改革的重要方面。学生的能力也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去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需要有更多条件的配合。例如,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师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意识水平的提高,相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篇5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了德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物质文明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个观点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依据初中生物课本身的特点,以及生物本身 有的德育功能,要求各位教师在日常生物教学工作中特别注意的渗透教育,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厚今薄古,扩大德育教育的内涵 我国不仅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且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应用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名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在生物科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欲火。例如: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太空旅行”后选育的高质量等,讲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梦珠已于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学,讲“免疫”时,介绍我国医学保健的飞速发展,通过介绍,使雪儿生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前景,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二、注重乡土教育,增进学生德育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挖掘教材的乡土情,例如“我们出产苹果,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培育苹果的种植技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体味学有所用的喜悦,再从苹果产业的发展

生物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听课和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我能体会到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考这个指挥棒依然牵挂着每个人的心,所以老师们都认为探究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二是受到一些设备的影响,所以只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进行,在讲课时一些注意点还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识点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上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感兴趣去学。

初中生物论文新课改 篇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素质教育逐步成为初中教育的主流思想, 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逐步取代以提高学生学科成绩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思想的日益发展, 给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 同时也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知道, 生物学科是以试验为主而又不断变化的学科, 其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等科学, 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学科的开设, 并不是以培养生物专业人才为目的, 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 可以有效的拓宽对大自然认识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我们学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生物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视, 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学的理念、方法, 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天, 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的几点措施。

1.对教师角色要科学定位

1.1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定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角色, 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在课上课下多与班级同学沟通交流, 多关心同学, 尤其是生物课学的不太好的同学。同时, 在学生开展活动期间,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从中发生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于薄弱学生加强指导, 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1.2教师要坚持“平等、民主”的原则, 改变传统“毒霸课堂”的陋习, 但是又不能过度放任学生, 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简单的来说, 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开展的规律出发, 正确把握好讲, 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 同时还要做好点评, 把素质教育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 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打下扎实的环境基础。

2.教师进行充分准备

侧重科学性的初中生物课程除了对教师具备一定的生物专业技能知识外, 还有具备生物知识迁移转变能力。目前, 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对生物课程知识仍然是以口传授为主要来源。所以, 教师的生物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个人素养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授之前,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如:在对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课程准备中,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自然发生论”和“神创论”产生的背景和区别带来的影响解释给学生听。并让学生逐步对生命的起源加深认识和理解, 以完成教学目标。

3.完善教学方法

3.1对教材进行探索调研。教材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主题,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 其教材也不例外, 是贯穿整个学习的主体, 且其对教材的应用还停留在传统的照搬照抄模式上。在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下, 二次开发和深入探究调研教材已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过程。如:在七年级生物课程“皮肤与汗液分泌”中, 其中除了固有的皮肤知识是教师必须教授, 教师还可以充分将这些知识扩展到人体学、医学等相关领域中。使学生了解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及教材的重要性。

3.2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践,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 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学以致用”, 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对于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所以, 我们教师作为生物学科教学的引导者, 要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最终找到一条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理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娇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学探究类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1 (8) :3-4.

[2]王丽娜.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 2012, 4 (11) :15-16.

[3]童庆年.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几点不足之处[J].生物学教学, 2000 (2) :47.

谈新课改之后的初中生物教学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素质教育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生物教师需提高教学事业心。提高师德修养,主要是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能只给予教师的父母之爱,应该满足社会需求,给予学生更为博大、更为高尚的教育之爱,热爱教育事业必须热爱学生。

其次,注重继续教育。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知识更新,针对生物学科,老师应热爱生物学,学习生物学和生活、科学、社会的关系,掌握高科技领域的生物知识和研究成果。增强教学的基本功,提升授课教学质量,集中精力解决教学效率、效益。提高教师自觉教学意识,针对教学互动,开展自我评估,修正教学过程。

最后,参加教研。教师参与教研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熟悉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新动向,增强教师责任感,提高教育理论认识。同时,有利于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策略、方法。

二、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

而传统教育主要为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提倡升学考试的教学。素质涉及文化科学、学生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等内容。由于时代不同,教学需求侧重点不同。现阶段的素质教育,除加强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还需加强科学精神、态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素质主要为突出智育,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平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生物教学展开了大量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实验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目标教学法、过程式教学法等。经过新课改的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必须确定恰当、全面的教育目标。全面是指学生身体技能和文化科学的培养水平,具体是指通过哪些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哪种品德、能力。恰当指由实际出发,制订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远、艰辛的实践过程,加强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实现效率、公平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能够在合作教学中培养发挥、发现的技能,实现全面发展、创新时代、创新教育的生物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黄新,郝位星.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02-103.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

对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体会 篇9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全面展开,生物课堂教学如何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成绩,是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下功夫、花力气深入研究,共同探讨。

通过几次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一方面了解了其他学校开展新课改的基本情况,一方面对我们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下面就高中生物新课改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高考激烈的竞争使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压力巨大,教学行为趋向保守,普遍存在因循守旧、多讲多练,题海战术,费时低效,单兵作战,缺乏沟通等现象。新课改将改善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产生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体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保护等等无一不与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教学一贯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脱节,表现出滞后性、教师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成就。由于教师观念陈旧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对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常见的、鲜活的生物学现象也很难联系和解释到位。学生所学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课程观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随时注意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新进展,并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轻结果,重过程”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总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表扬,从而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不管是生物实验结论的得出,还是生物难题的解答,都往往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所以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观念,在实验完毕后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试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生特别留意,从而总结出一些常规性的错误。并在解答生物题目过程中,遇到学生问问题,不正面说出答案,而是反方向提问题,你认为那个结论是正确答案?你的做法是如何的?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而不是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得出答案。要真正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何克服犯这样的错误,因而过程很重要。

四、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敢答”。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2、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想答”。

心理学认为,内发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3、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寻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能为学生的思维之舟指明航向。因此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提问。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例举大量事例: “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我国几例骨髓移植成功的例子或者一些反面的现象,“天花”病毒重新流行的可能等,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渴望依靠生物学知识来了解这些问题。因此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绿色食品是什么?”“骨髓移植的机理是什么?”等,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并补充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学有所用,培养了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偏向于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和动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有利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尊重个性,鼓励创新

探究教学应分层次、把握度,面向全体学生。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班级人数多,难管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层次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探究学习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他们积极思维,开展有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动的梯度。

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学习评价,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七、评价激励,体验成功

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微小的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放宽评价尺度,不必过于严格,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探究,去尝试了,就应该得到表扬和肯定,而不论答案正确与否。因为不管是成功或失败,学生都会在探究尝试中有所收获的。而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互相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找找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别人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取得成功。

我坚信,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会给整个教学带来一个新的面貌观,让老师心情舒畅的备课、教学。让学生自由愉快的掌握新知识,自信的面对高考。快乐的体验生物课在生活中的用途。

关于新课改下生物教学调查 篇10

对象:初三(2)57人

1、实施新课程后,积极应对的老师

A.很多(3人)

B.很少(53人)C.没有(1人)

2、实施新课程后,你的态度

A.积极(17人)B.反对(7人)C.无所谓(33人)

3、你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A.很高(32人)B.一般(24人)C.没有(1人)

4、你认为生物课最大的价值

A.获得生物学科学素养,服务人生(30人)

B.获得考试高分,服务高考(26人)

C.没感觉(1人)

5、实施新课程后,生物老师给你的感觉

A.积极求变(54人)

B.变化不大(3人)

C.没有变化(0人)

6、实施新课程后,生物老师给你最深刻的印象

A.思想人格(53人)

B.教学水平(4人)

C.没有(0人)

7、你认为生物老师新课程教学对你有效吗

A.很有效(6人)B.比较有效(51人)C.无效(0人)

8、你最希望生物老师 A.助考得高分(20人)

B.助学提学力(13人)C.助人成公民(33人)

9、你最希望生物课堂

A.老师讲的精彩(25人)B.学生活动的充分(3人)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兴趣 ; 实验教学法;现代教学手段

生物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也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抽象的生物知识不能做出快速、准确的理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要怎样进行生物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欲望,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呢?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对课堂教学都陷入了深思,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

笔者在初中从事生物教学工作多年,自从新课改实施之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迷惑。在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找到了一条适合新课改的生物教学之路。现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下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新课改下进行生物教学,应该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一切教學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如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关注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不会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自古以来教育学者就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被激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提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由于生物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就要注重生物知识的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学习感兴趣,在生物学习中才会体会到快乐。

二、通过实验教学法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通过运用实验法进行生物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生都喜欢操作,通过实验教学法能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通过学生进行实验,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小组实验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实力要均衡。在进行小组实验时,教师要让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学生实验的进行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生实验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实验的设计、问题的思考、解决方案的制定。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引导作用,启发学生顺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探究,和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进行“细胞”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以下问题的探究:把洋葱鳞片换成其它切片行不行?改变液体或者液体的浓度行不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问题进行探究,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更高。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改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善于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断突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使抽象的生物知识更加具体、形象,教师能够把生物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们感到生物学习更加有趣,学习生物更加容易。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它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多个感官都受到刺激和调动。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能够对学习产生好奇,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无形当中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

新课改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上一篇: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下一篇:教师假期集中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