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2024-07-07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共13篇)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任务式教学法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教学组织过程,着重分析了学生对任务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是认同的,研究中还发现,学习主动性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任务式教学法 会计电算化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会计电算化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操作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模式仍然是 “理论+实践”即“理论讲解+上机操作”。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就只会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突出,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性的发展。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社??适应能力,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引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任务型驱动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在做中学”的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法实践性强,重视学习情境的营造,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任务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完成任务,而是对于新的知识点,围绕任务进行适量的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示;对于学生面临的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后及时评价总结。由于任务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语言以外的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受到重视,有不少课程都尝试着采用这种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2016级会计专业的课程《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首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使用传统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并且能使用会计软件进行单项技能操作,其后在综合操作技能时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训。

首先,模拟企业创设出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三种岗位。由于会计工作岗位不同,其任务也不同,需要教师将每一特定岗位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向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具体任务分配如下:会计主管:负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系统安全、有效、正常运行;负责初始建账工作以及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会计: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具有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系统的全部操作权限。出纳:负责现金、银行账目的管理工作,具有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的一切操作权限。

其次,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三人,为更好地配合教学,分组时先征求学生的意见,遵循自愿组合与协商组合的原则,分别在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岗位上进行轮换。教师在分配任务后,把重点和难点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交代清楚,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每一个小组的工作进展,随时准备解决各小组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难题。出于节约教师资源的考虑,一个班由一个老师指导,小组间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一致,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充当小老师,去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当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每个学习小组以截图的方式上交完成任务的结果,教师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启发,学习小组之间交流心得,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最后,结课时,为探索任务式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运用的有效性,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要求学生实名填写,通过问卷统计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小组合作方式,认为小组合作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能增强集体荣誉感,能提高自主解决问题以及自学能力。问卷中还设有提问的问题,即让学生填写自己在小组的角色,是 “领导者”还是“跟随者”,结果表明学习时主动性强、属于领导他人一起完成任务的学生对任务式教学法总体的满意度更高,认为任务式教学模式对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也更大;而学习中喜欢跟随他人一起完成任务的学生更加满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认为小组合作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更大。

总之,学生对任务式教学法是认同的。由于财会专业的复杂性,学校很难安排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向职业教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任务式教学,每个小组岗位的设置模拟真实的财务工作室,小组成员挑选的时候先要摸底调查,一个组需要有一个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强、愿意带领其他学生学习的组员,实行岗位轮动,学生可以全方位地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推广这种教学方式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加大实训室的教学投入,切实改善实训室条件,全真模拟现实工作中的会计工作情境,增强真实性感觉,以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第二,需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他们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高超的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历,能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在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任务驱动法,任务

0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或协作完成任务、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1 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首先要有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其次要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出现。例如:“《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是纯理论性的知识,不能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实践性操作,因此可不列入任务设计。再次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设置操作员权限时,可以允许学生自己增减权限,创建不同权限的操作员。

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和兴趣,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同时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会计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设置”一章时,教师提出任务:每一位同学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此时,要求每位同学以“账套主管”的情境角色登陆财务软件完成,同时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会计科目的增加、修改、删除;(2)核算项目类别的增加、修改;(3)币别的设置;(4)账套选项的设置;(5)初始数据的填制及进行试算平衡。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同时又把每一节课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1个任务是按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处理”。要求中隐含了3个知识点,即:(1)会计科目的增加;(2)会计科目的修改;(3)会计科目的删除。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3 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然后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时,可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例如:在讲《会计电算化》报表的制作时,教师首先提出这个任务,然后让学生先分析做报表的前提是什么,即完成总账系统的数据操作,那么要完成总账数据操作又分几步呢?依次类推,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分析出解决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4 自主或协作完成任务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开展活动,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合作、相互的帮助来共同完成。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达到学习的共同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的身份尤为明显。

5 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使其学习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而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或者让学生互相评价打分,最后由教师汇总、评定。一般评分比重如下:学生自评占百分之三十,学生互评占百分之三十,教师评分占百分之四十。从比重来看,学生评分占百分之六十,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模式。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会计知识、微机知识,将教学内容分割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任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逐个完成,伴随获得的一个个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最终很好地完成本学科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冯志平.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9).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任务驱动法;应用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学校就应该以培养综合能力强、各方面素质高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任务驱动法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加强任务驱动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为培养新型人才做好准备。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所谓任务驱动法指的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一项教学任务,该教学任务之重要蕴含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完成他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从而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对该项任务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能够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合作学习或者自主探究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法,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任务驱动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在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确认,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不复存在,这就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保证。

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步骤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设计教学任务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应该注重任务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够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综合其中,是学生能够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协调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任务的实践性,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完成,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比如,在布置学生对操作员的权限进行设置之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权限。

(二)提出教学任务

教师在提出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因为情景会给学生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从而能够使学生调动所学习的知识参与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来。比如,在学习对会计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给学生布置初始化设置的教学任务,在提出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以“财套主管”的角色登陆完成相关任务,其中的任务应该包括本章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会乐于担当教师给自己所安排的角色,并挠有兴趣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

教师提出教学任务之后,就应该由学横动手操作,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分析任务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暗示,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讨论。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总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任务,提出该任务会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制订了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步骤之后,就应该付诸实践。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自主选择,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小组合作是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从别人身上学习到更多知识,从而能够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独立完成任务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实践的能力。当然,任务的完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

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比较强,学生要了解相关会计软件的所具有功能,同时还要具备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借助于任务驱动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程,但是学习一门课程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还应该注重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任务驱动法和其他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进行科学的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衡量和评估的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实施了任务驱动法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所提出的目标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评价系统应该力争科学合理全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首先应该确定教学任务,然后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提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学任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该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结合;第二,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辽宁;辽阳;111000)

参考文献:

[1] 冯志平.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8(09)

[2] 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3] 孙莲香.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8)

[4] 张献忠.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 2009(03)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交流完成一系列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任务驱动教学

作 者:程红娜 赵凤琴 尹丽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7(3)分类号:G424.1关键词:生物化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5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文章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即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完善反馈纠错过程。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教学; 教学任务;

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是教学问题中的重点。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需要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有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 更需要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创新和开发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更没有去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新能力[1]。想要培养出计算机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就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 设立任务驱动教学法, 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多一些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 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是让教师在教学方面设置任务,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并且积极地完成任务, 在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进一步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慢慢引导学生,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从而增强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2]。此外,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 能够充分展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优势;第二, 对于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三, 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教学更加深刻;第四,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索能力, 并且学会了合作学习;第五,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一,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特别是针对性的.教学任务, 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课程中的掌握内容为教学中心, 例如, 在“C语言程序设计”有关函数学习中, 教师应对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即使用函数对程序进行编写。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其设置为首要的任务, 时时刻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从易到难的教学。

第二, 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中,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把课程的内容与目标进行充分的连接, 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可以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中提取, 并且积极地把学生带动到这个学习任务当中, 任务内容观点要新颖, 内容多样化, 并且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这样学生才会对这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 才会更好地完成这项学习任务[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 对任务内容进行讨论、整理, 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 创新自己的思维能力, 并且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 实现学生间的互动, 交换彼此的看法, 实现共同学习[4]。

第三, 完善反馈纠错过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 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并且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改正, 把学生尽快带入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共同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也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5]。例如, 在计算机操作中文本选定的方法有很多, 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任意文本选择时可以将光标放在起始处, 在按住shift的同时单击左键, 将输入点置于文本结束处, 并单击左键。也可以单击左键后, 将光标直接移到文章的结束的地方。学生一起进行总结, 促进学生之间的借鉴交流、取长补短, 最后让教师进行点评, 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空间。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 对基础知识必须能够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把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广泛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红艳, 李霞, 才秀凤, 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 , 10 (21) :146—147。

[2]左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 , 30 (8) :142。

[3]李红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软件 (教育现代化) , , 15 (3) :160。

[4]宁伟, 于永春, 杜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 , 20 (1) :102—105。

[5]刘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研究[J]。消费电子, , 17 (4) :172。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极力寻找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对于初三学生来讲,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任务驱动法无疑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初三数学;任务驱动法;教学实践

随着中考压力的增大,初三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学习压力更是与日俱增。这时,学生就急需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而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制定一些相应任务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实例阐述任务驱动法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通过制定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学生步入初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自暴自??的现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极易呈现出低迷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数学这一门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深度难度明显加大。这时,教师就需要运用任务驱动法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讲“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内容之前,就先给大家制定了一个任务:“我们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请大家想一些关于菱形的物体。”这时,有的学生就会上下左右地观察教室的一些物体;还有的学生就会积极去想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学生们很快得出了答案,并答道:“家里的地板砖、教室的天花板、墙上贴的画都是菱形。”学生们的兴趣明显被调动了起来。接着我便带学生了解了菱形的性质,在进行菱形判定时,我没有急着给学生讲解应该怎么判定,而是依旧给了他们一个任务使其自己试着解决。因为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一听到任务后大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如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菱形,并依次标上点,接着给了学生已知条件:在菱形CDBE中,DB=BE,对角线CB与DE相交于点O,求证CD=DB=BE=CE;CB⊥DE。由于学生们了解了菱形的基本性质,而这时如果再加上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能很好得出答案。在学生们都解出来之后,我又带着学生一块进行解答,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他们捋清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则可以把学生吸引过来。显然,他们都很认真地看着并跟着我一块说出解题步骤。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通过任务驱动法被激发了出来。

二、通过制定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将知识一股脑地强塞给学生,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其不再依赖教师,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传授学生怎么用树状型或表格求概率知识时,我先带学生了解了树状型和表格求概率的方法,接着我便在黑板上列出问题:“小美、小明、小白进行石头剪刀布,假设小美和小明每次出的三种手势都相同,那么这个游戏对三人公平吗?”之后,我用树状型为学生列出了式子并得出三人获胜的概率都是1/3。因为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我解题时,学生们都会积极地跟着我的解题思路走。而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思路后,我就让其用表格的形式求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们一听到任务后便积极投入到绘制表格进行概率分析的解题中了。最后,学生纷纷解出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两种解题方法,而是先引导学生学会用树状型求出概率,再给学生制定任务让他们自己用表格来解答问题,这样就给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制定任务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初三数学课程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表示想学但是学不会,这是因为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则是锻炼他们理解题意的能力。只有这两点都满足了,才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讲“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时,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常常是不清晰的,以至于解题速度与质量都会有所下降。基于此,我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回想了一下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H、O分别是△DEF的边ED、EF上的点,其中HO∥EF,DE=8,DH=5,HO=10,求EF的长”这一问题。我没有急着让学生进行解答,而是先让学生审了一遍题,并让他们说出求的是什么及应该从哪方面入手解题。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解题方向才会更加清楚,也避免了学生毛躁的解题习惯。最后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原理很快地解出了“EF=16”。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制定任务,让学生先回忆知识点再审题的做法既节省了他们解题的时间,又提高了其解题质量,为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任务驱动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制定任务,既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苏姿.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杨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作者简介: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7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其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而“任务驱动”, 其中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 是问题提出的表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有五个环节: (1) 提出任务; (2) 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3) 寻求解决问题方案; (4) 学生完成任务; (5) 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及评价。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 如何体现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 是摆在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会计的传统教学, 往往是教师先讲解系统的知识点, 然后通过例题的讲解, 学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实践证明, 照此模式训练出来的学生并不具备分析现实会计业务的能力。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要求,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 且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事实上, 会计专业课程如果不借助实训仿真操作, 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

以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 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 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创设一个工作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之中。“任务驱动”其鲜明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 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二)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教学, 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教学资料的准备, 让学生有事做, 能动手。在会计教学中, 所用的资料无外乎是一些会计仿真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相关会计报表等。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笔, 直尺, 计算器等。而准备好与教学有关的会计仿真原始凭证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

(三)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要对该业务有清晰的了解, 对相关知识的处理熟悉, 以及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能随机调控一些教学环节。教学在开展教学前, 设计好各个教学任务, 处理好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来体现相关知识内容。

本文以办理银行汇票业务的核算为例, 尝试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一些探讨。

(1) 引入:企业的结算业务, 除少量可以直接使用现金进行结算外, 大部分是通过银行来办理结算。银行汇票就是银行结算方法之一。

(2) 提问:如何取得银行汇票?

(3) 创设情境:教师提供相关原始凭证, 让学生分析所涉及的会计主体, 分析是哪方要取得银行汇票。

(4) 布置任务一:在确定需要取得银行汇票的会计主体后, 让学生填制银行汇票申请书一式三份。

(5) 岗位模拟:让不同的学生扮演银行方及申请方, 进行凭证传递。

结果:取得经银行签章的银行汇票申请书回单联或存根联一张。并取得银行汇票及解讫通知。

(6) 业务分析:对取得的银行汇票进行账务处理。银行汇票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通过“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进行核算。

(7) 布置任务二:由学生进行会计处理, 分别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相关账簿。

(8) 教师小结:教师对学生的会计处理进行点评;强调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 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企业从银行取得汇票后, 借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账户, 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9) 布置任务三:取得银行汇票是为了进行企业的结算。使用银行汇票办理购买材料业务。教师提供相关原始凭证。

(10) 业务分析:使用银行汇票进行物资的采购, 与银行存款核算大体相同。只是改变会计科目即可。强调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须同时提交兑付行, 两者缺一无效。要注意区分收款方与付款方。

(11) 完成任务: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会计处理, 分别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相关账簿。填制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12) 教学小结:教师对学生的会计处理进行点评。

(13) 教学深化:让学生转化角色, 改变核算的会计主体, 假设是收款方, 又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分别是双方开户银行, 它们各自可能又如何处理。

(14) 教学总结:企业使用银行汇票支付款项后, 借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等账户,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等账户。

银行汇票使用完毕, 应转销“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账户。

如实际采购支出小于银行汇票面额, 多余部分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账户。

汇票因超过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未曾使用而退还款项时, 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账户。

在填制会计报表时,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的余额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一并合计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中。

在学习本项目时, 最好与财经法规票据法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总之, “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有助于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等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适应企业一线人才的需要, 深受学生喜爱,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

摘要: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而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已设计的每个任务中,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来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但如何体现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 是摆在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会计教学,情境,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16.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学生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远离实际工作等问题使这一目标难以完全实现,致使用人单位抱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逐步渗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结合这一理念,优化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下面,我将以一堂课的设计,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本次课选自《会计岗位综合实误》一书,内容是:模拟公司一个月40笔业务。为了使本次课的内容更贴近实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次课要求学生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完成模拟公司的日常核算。在日常核算中,着重关注会计凭证在企业内部的传递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将参加演示课的学生分为5组,每组8名学生,为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并对组长进行课前培训;将模拟公司的资料按岗位分类;准备好实训所需凭证和账页;将模拟公司的基础情况及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做成课件。

(二)教學阶段

1.指定各组长分别为各组的会计主管,每组分设有出纳、成本核算、财产物资、职工薪酬等七个会计岗位,由各组长安排组员在对应的岗位就座。使每个组都分别构成一家模拟公司的财务科。

2.介绍了模拟公司的基本情况。

3.介绍各岗位的职责:会计主管——全面负责财务部工作、会计稽核;出纳岗位——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票据和有价证券保管,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职工薪薪岗位——填制职工薪酬核算会计凭证及职工薪酬明细核算;财产物资岗

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存货等相关会计凭证的填制和明细

核算;往来核算岗位——填制与审核往来业务会计凭证,进行往来业务明细核算;收入费用利润岗位——填制与审核相关会计凭证以及相关明细核算;成本核算岗位——填制与审核相关会计凭证及产品成本的明细核算;涉税会计岗位——涉税业务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及相关明细核算。

4.介绍模拟公司的会计制度。

5.明确任务:各岗位根据手中的资料,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然后交由会计主管审核签字,各组会计主管审核签字后,交由相关岗位同学登记对应明细账和日记账。在这个过程中,各组会计主管要控制好各组完成业务的进度,督促凭证的顺序编号及传递。

6.任务实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重复播放各岗位的职责及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同时巡视各组完成的进度,并及时地解决各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次课中的运用,发现了学生在业务流程及凭证传递中的一些不足,也同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成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从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实务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能力。不但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树立一种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职业道德素养也将得到提高。

二、整个教学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并非简单的练习,它应该具有目的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这里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所期望学生达到的教学目的,并且这目的可以以文字、语言等诸多方面得以呈现,比如,在本次课中,学生完成任务时除了有书面填写完成的凭证、账簿之外,还有用学生的行为来呈现的——凭证在各会计岗位间的传递;开放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任务,履行方式并非只有唯一模式,尽量减少局限,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把各组任务完成进度的控制交给各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任务,而没有给学生限定唯一的方式,这就使每组学生能充分思考;互动性是指任务的履行通常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任务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那些环节多、程序过于复杂、学生根据目前知识无法完成或很难完成任务。本次课的任务布置,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会计和会计各岗位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学生有完成任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任务实施的过程非常顺利。

3.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职业素养养成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变得杂乱无章。但这一方式,能解决教师在课堂上“自我中心”的问题,同时,使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徐俊.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理工学校)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9

结合高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任务”设计的原则和实施过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老师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扩展较快,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三差”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非常熟练,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再者,很多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把精力浪费在玩游戏上,不用心学习,甚至旷课;而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学习吃力,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志,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要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切实提高其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结合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任务驱动法”。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循序渐进的方法。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其知志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它的知志体系较难把握。

另外,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老师是学生获取知志的主要渠道,绝大部分信息和知志要靠老师向学生传授。现在,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志和信息,不一定非得完全要靠课堂上获取,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说尤其是这样。

三、任务驱动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原则

任务驱动法要求以大纲为蓝本,以考试为手段,是从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非常强。实践课以具体问题或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灵活运用知志的能力,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任务或实例必须在保证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和任务完成手段的多样性原则,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操作技能基础等因素。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

为使每个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志,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一)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学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方法上,注意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的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寻求知志。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每一章设计一个打任务,再根据具体章节,把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若干个简单的小任务组成。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志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学生收集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或学科应用方面的资料。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时,学生将收集的材料用Word加工处理,然后分析有用的材料制成演示文稿,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时,要求学生将最终的演示文稿制作成网页。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

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志、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团结协作学习,学生能够从大同的任务中找到异同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造挑战欲望。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表扬激励的良性评价机制

任务驱动法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路,每个学生的思路、表现形式、方法各不相同,所以答案并不唯一,因人而异。不能靠主观地打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灵活多样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志,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志的水平和审美水平,找到自身不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

(五)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架设一台FTP服务器或者是制作一个网页、申请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可以学习到自己所需知志,为本课程全方位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五、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遵循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志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志的主动建构者,将教师由知志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1.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准确。除了准备高质量的教案,还要设计可操作性、综合性较强的任务。首先从感性上吸引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坐着讲课,绝不能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困倦、疲劳。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可在多媒体教学同时,适时适当的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要主动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不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实践环节,都可以将学生吸收到老师的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与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

3.很多老师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这个问题恐怕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向单位时间争取效率,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教学时突出基本原理、方法;具体操作细节留做自学或实验。任务驱动法是通过应用案例引出相关技术,再围绕案例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最后总结提高。配合使用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结语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10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一线会计从业人员,人才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技能操作能力是教学核心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理工一体化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一种教学方法,是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探究式先进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项目任务,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利用教学条件、查阅教学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的构建主义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为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任务含义,任务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练习题或课后作业,练习题和作业只是在上课知识的巩固。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知识框架后提出项目任务,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进行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最后完成项目任务。二是驱动含义,驱动从动机理论分析为外部诱因产生动机和内在因素产生动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驱动是激发学生内在因素产生动机,包含认知驱动和自我提高驱动,认知内驱力是教师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该知识价值,主动学习完成任务的欲望与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今后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内在动力和欲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征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是为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学生记笔记或者教师演示技能操作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示范技能训练,学生被动学习。会计专业是一项繁琐的程序和枯燥单调的数据,传统教学让学生厌烦,影响学习积极性。而驱动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知识关键点和知识框架讲解,用问题作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使学生体现个人知识价值,主动解决问题以致能顺利完成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在完成任务同时主动获取专业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职学生对会计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但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好奇心和好胜心较强,动手能力较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创设项目任务,让学生在仿真实训条件下进行操作,按照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可以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思考完成任务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综合项目任务中不仅是单一岗位任务,还需要完成不同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不同会计岗位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最大瓶颈是不能适应会计各个岗位要求,所学知识不能运用到工作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真实案例作为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并且在仿真实训条件下操作,学生通过思考、协作、查阅相关完成项目任务,较为扎实地掌握了知识点,特别是技能操作与真实案例紧密联系,达到了就业就能符合上岗要求,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三、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一)加强硬软件建设,创设高仿真实训教学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需要真实或高仿真实训条件,建设实训场地时要求标准高,软件要具有高仿真性,如税务实训系统平台、高职会计技能全真模拟训练平台、财务信息化竞赛平台、会计VBSE实训平台,既有ERP-U8(V8.72)、金蝶等功能齐全、安全性高的大型通用软件,也应有中小企业运用较多的软件金算盘、管家婆、速达等财务软件,在教学情境设置上可以设置主管会计、成本会计、核算会计、总账会计、出纳员等岗位角色,每一个岗位设置相对应的会计工作任务,学生在校期间应在不同岗位上实习,担任不同会计岗位角色,熟悉不同岗位技能,全面掌握会计操作技能。

(二)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最核心内容是设置好项目任务,项目任务主要来源有企业提供,需要学院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安排到企业和会计事务所实习,企业和会计事务所提供真实会计不同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学生进行项目任务实施,企业也通过提供项目给教师,教师将项目分解到各个单元中,教师在创设项目任务时要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既要能完成又要有一定难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组建模拟团队,如组建模拟会计事务所,与一些校企合作企业达成合作,开展相应的业务,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环境和不同会计操作方式。

(三)加强团队训练,发挥评价效果作用。会计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学生团队协作完成,根据会计工作流程各个学生担任不同会计岗位,虽然不同岗位任务不同,需要各个岗位通力协作才能完成项目任务,完成项目任务后学生不同岗位需要互换,学生既可以掌握不同岗位技能,又可以担任不同角色,理解各个岗位工作性质,有利于团队精神培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要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情况、工作岗位表现情况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有利于学生找出完成任务中存在差距和掌握知识点程度,不断提高自己实践操作能力。随着高职教育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适合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将会计项目任务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完成会计项目任务提升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就业能力,真正实现学生毕业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5,8

[2]朱燕群.多维互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中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

★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谈学习方式的转变

★ 我谈音乐

★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

★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 新时期高师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 张爱玲散文《谈音乐》

★ 小谈音乐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 谈单簧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的论文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25

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在学校的开展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在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这几年中尝试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任务驱动教学”很适合我们的学生。下面我就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及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任务驱动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致力于典型任务的完成,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将实际生活及社会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信息技术课在这几年中兴起,大多数教师自然而然地把信息技术课当做一般课程看待,因此在教学中较多地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教授,一般教师会以教材顺序为依据,对菜单、命令操作步骤进行逐一讲解、演示,学生将操作过程逐一记录。待教师对一个命令讲解完毕后,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练习完单元教学内容后,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操作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当时能听懂、会练习,但由于讲课时没有结合实例任务,学生常常学了后面就忘了前面。而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在操作练习中存在应付现象,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而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展示实例激发学生兴趣一在操作实例中掌握技巧一明白任务对今后的制作起到的指导作用。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任务为教学目的,将需要教授的知识融入任务中,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利完成“任务”。

三、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设计要合理,要符合学生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设计任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任务设计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将整体目标合理分成多个小目标,同时将每个学习模块内容逐一细化为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逐一完成小目标,最终实现整体学习目標。第二,要求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需求为依据,设计教学任务。每一位学生在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设计教学任务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及兴趣爱好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基础差,电脑接触的少,但学生们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到任务的大小及难易程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教学任务。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实施角色转换

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教学主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施角色转换。教师必须从以往在讲台上的讲解、灌输知识转变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对自身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意识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不应是教师填鸭式灌输,而应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逐渐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求等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综上可知,任务驱动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当然,究竟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1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基于“任务”来完成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职业任务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适用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完成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任务, 培养出具体掌握一线就业岗位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及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在这门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式是合适的, 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规律的。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同时, 也是学习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既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2.1 任务的设计

(1) 任务的分解和可操作性

教师要把课堂的总体教学任务细分为一个个子任务, 学生通过依次完成每一个子任务来逐步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 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设备条件, 设计出具有可操作的、易于实践的教学活动。

(2) 任务的层次和可拓展性

设计任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要把握好任务的内容和形式, 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同一任务, 允许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基本任务后, 继而完成拓展性的任务。例如:在WORD模块图章的制作一课中, 可布置学生完成“指定的图章制作”或者是“制作个人的个性图章”这两类的差别性任务, 能力较差的同学通常会选择指定的图章制作, 因为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参照, 只需模仿制作便可以完成任务。至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则会选择制作个人的个性图章, 可以充分体现其个性特点和创新意识。

(3) 任务的实用和趣味性

设计的任务应来源于职业岗位, 贴近于职业实际, 即具有实用性。任务的设计还要兼顾到一定的趣味性, 创设与任务相关的真实的、有趣的职业岗位情景, 使学生成为一定情景中的主人公,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使学习活动不再是枯燥的、乏味的、模仿性的任务操作。

(4) 任务的大小要合理, 难度要适中

设计的任务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的任务, 耗费时间长, 学生长时间看不到学习的成果, 教学效果会大减。安排过小的任务, 学生三两下操作就可完成, 接下来的课堂时间便无事可做, 使教师教学变得被动。

任务的难度要适中, 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的任务, 难度的设定应定位为“跳一跳, 才够得着”。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主动去探求新的知识。

2.2 任务实施的过程

(1) 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

(1)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

教师可提出这样的教学场景:技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即将举行, 作为应届毕业生要为自己设计一份个人简历。为了在人才济济的招聘会上脱颖而出, 这份简历的设计要体现出求职者的个性特点、个人优势和创新意识, 才能助你一臂之力, 马到成功。

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播放一些招聘会情况的视频和相关的一些宣传广告, 来营造真实的求职气氛,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跃跃欲试。

(2) 任务的展示

以最直观的方式把任务最终的完成效果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增加任务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指出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包含的要素及分析其中的各设计要点, 向学生提出制作要求。

教师可把实际生活中真实的优秀的简历范本, 打印一到两份出来供学生传阅, 使学生真正接触到任务的最后成品。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多媒体广播, 把优秀简历范例在电脑上展示出来, 明确本次任务的最终效果。

(2) 指导分析, 自主探索

(1) 教师分析任务, 指导学习

在明确任务以后, 教师可分析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 分析如何化解任务的方法和技能;可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边演示边讲解详细的操作步骤, 或者不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只是点拨其中的操作要点和重难点。例如:对于“个人简历制作”任务, 教师不必再详解操作步骤,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只需要明确指出完成此任务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相关操作的重点、难点即可。教师还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者谈如何设计一份成功的求职简历的文章, 以电子文档的形式, 提供给学生学习和讨论。

(2) 学生分组学习, 自主讨论交流

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学习小组, 每组推选出一名能力较强的小组长, 肩负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分工情况, 推介最后成品和组织评价其他小组作品的重任。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展开讨论, 分析个人简历的基本构成要素, 构思出个人简历的雏形图, 明确各人的任务分工。结果表明, 分组合作学习形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结合是成功的, 学生从个人的“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的演变, 从“个性思维”到“博采众长”的转变,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分工协助, 完成任务

学生分组完成个人简历的雏形图设计, 明确个人分工后, 便进入任务的具体制作阶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应扮演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和鼓励者的角色, 通过不断对各学习小组的巡视,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给学生,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设计出新颖独特、符合要求的个人简历。例如, 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给予及时的指导, 以免学生“卡”在某一环节, 降低学习效率。各学习小组完成任务后, 指导学生讨论并进行最后的修改, 最后由各组长上台演示本组最终的学习成品。

(4) 科学评价, 总结收获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同时, 必须相应地设计教学评价模式, 制定评价标准。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 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 教师评价为辅, 教师作最后评价总结的机制, 鼓励学生大胆畅所欲言, 开展组际评价。例如:各学习合作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 选出最优秀作品, 然后由组长走上讲台发表本组的评价意见, 并谈一谈本组完成本次任务的一些收获和感受。最后, 教师对本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各组的表现作出点评, 综合各组投票意见并结合个人见解, 宣布本次任务的最优秀作品, 并归纳和总结本任务运用到的知识点, 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和完成更多的任务打下基础。

3 结语

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主动探求知识, 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志疆.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5) .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篇13

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围绕任务互动,学习以“完成任务为标志”。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联结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特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某个或多个实际问题。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

任务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是问题提出的表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在设计任务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任务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首先,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化并渗透到任务中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具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总目标的框架上,把其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将具体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课程目标。

其次,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使任务设计有的放矢。一方面,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整体过程,任务的设计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避免教学目标的片面化,注重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简单活动孤立实施。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并不是牵强附会地将信息素养的各层面都融入一两个任务中去实现。注重任务的真实性、趣味性

任务的真实性是指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具体讲:一是涉及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二是涉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另外,配以任务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欲。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已有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学生在智能水平、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任务的层次性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

1)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规定任务最低层次的标准,再逐步提升。例如,有些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基本任务,这时就要求教师根据其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更高层次的相关任务,让他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保持更强的学习动机。

2)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都由浅入深渐进发展。每个封闭型任务的知识点一般不能多于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否则会因为太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规模要小,因为规模小则容易完成,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并且在多个封闭型任务之后要适当地设计开放型的大任务,以便整合知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应用、合作能力。恰当把握任务的开放性程度

任务的开放性主要指:一是完成任务的方法或者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操作步骤;二是任务的成果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领会任务,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或提供任务的样本,这些只是参考,应避免学生刻意模仿。

任务的开放性是以完成基本操作为前提的。例如,在学习使用画图工具时,要求学生设计一副“春天”的图片,一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随意创作,只要能描述春天就可以了;一种给出画面中必须包含的元素,此外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组织画面。显然,前者开放性更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但是不能避免学生可能使用单一工具完成整个任务;后者要求有些苛刻,可以促使学生使用更多的工具来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要求死板,压抑学生表现自我内心的欲望。可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要适度控制任务的开放性程度。

一般而言,封闭型任务的开放性相对要低,开放型任务这方面要求较高。学生任务设计时应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使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完成任务。■

上一篇:关于迎接全省创建文明城市检查验收工作的情况汇报下一篇:爸爸的手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