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一个人沟通的技巧

2024-06-18

怎样和一个人沟通的技巧(通用5篇)

怎样和一个人沟通的技巧 篇1

学会沟通的第一步:你必须要理清自己平常的沟通方式,这样一来你才能更有意识地去把握自己的交流风格。

比如说,你可能是那种在沟通中喜欢直切要点,尽量保证语言精简的人。你不喜欢侃侃而谈,也不喜欢东拉西扯,你会直接地点出客观事实。

或者,你的沟通风格可能恰好与上述模式相反(这种风格被恰如其分地成为“曲线救国”式),你倾向于与人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喜欢向人们讲述充满精妙细节的故事,只会在给出足够多的背景信息铺垫后才缓缓点出想要表达的主旨。

认识到存在各种形式的沟通风格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效地对之加以利用——这样一来你才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需求,或选择干脆利落的方式,或选择委婉曲折的方式。

此外,无论你自己的沟通风格是什么样的,在很大几率上你的伙伴或者好友可能与你的风格不一样。因此,你需要认识到其它沟通风格并不就是错的或者低你一等的;沟通风格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只是互不相同罢了。

当你学会接受并尊重人与人之间沟通风格的差异时,你的沟通能力也随之提升了。

与人沟通的技巧:说出你想说的

接下来,你需要观察你会不会在沟通中用上一些暗示或小把戏,反思你说的话是否另有深意,看看自己说话的语气是否别有用意,以及肢体语言是否有所暗示,一旦发现你就应该立即将这些坏习惯改掉。

在几乎所有事例中,光是给出一些线索或暗示并不足以达成沟通目标。它们只会引发困惑,进而伤害到沟通双方。

因此,如果你希望你的先生可以帮你洗一下衣服的话,直接(尊敬地)请他帮忙。如果你因为先生没有为你准备生日惊喜而倍感受伤的话,(有技巧地)告诉他你的感受。

不要老让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或者总希望别人可以听懂你的暗示——其实他们多半是辨识不出的。

实际上,你不说出来,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与人沟通的技巧:告诉别人你是认真的

言而有信是一件极有分量的事。

在你用实例向别人证明,你所说的都是真的之后,你与对方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而这将加大他们对你这种诚信施以回报的几率。

因此,如果你向你的同事保证你会在周一早上之前把报告交给她,那就不要因为觉得她一定不会计较,而将事情拖到中午才完成。

或者,如果你告诉你的邻居你一定会尽快归还从他们那里借来的园艺工具,那就千万不要就此把这些东西丢在自己的车库里,三个月后才想起归还。

与人沟通的技巧:坚持用第一人称

或许从前就有人告诉过你,在向人表述你对某一情况的感受时,使用第一人称要远比使用第二人称来得有效。

这种说法的理由很合理:转换人称代词可以使得人们改变回应你的方式。相对于第二人称“你怎么怎么样”的咄咄逼人,第一人称“我觉得怎么怎么样”的表述较不容易使你的听众产生防御心理或感到不满,继而更容易在你们之间开展一段助益颇丰的对话。

一个好的第一人称表述主要聚焦于你所感受到的情绪,导致这一情绪的行为,以及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会导致你的这种情绪。

因此,当你控制不住向要向他人大吼“你为什么总是看我不顺眼!”时,试试换一种表达,比如说,“在你对我做出这些评价的时候,我感到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你能接受我本身的样子。”

一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有点俗气;但是当你发现这么做很有效时,这种感觉就会很快被抛诸脑后了。

与人沟通的技巧:说话要先过脑子

我们中的一些人天生就习惯想到什么说什么。

我们总是快速开动大脑并且尽快宣之于口,而当别人似乎跟不上我们的节奏时,我们就会倍感挫折。

此外,想到什么就立即问出口或直接做出评价会带来一个问题:你很可能会说出一些你之后会后悔的话——这或者是因为你认为自己的语言组织得并不够好,或者是因为你发现自己脱口而出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话可能会让人误解。

而且,这也意味着你可能会频繁地打断别人说话,而这显然会使得你们的对话缺乏成效。

因此,在开口之前,先深呼吸,有意识地决定自己想要说的东西,之后再宣之于口。

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学会沟通的重要步骤。我们很多人不会倾听。

什么是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你倾听是为了理解对方,而非做出回复。

一个善于沟通的人不会在对方还在讲述时就开始组织自己的回复。实际上,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已然没有全身心地在注意对方的表述了;此时,我们的思维已经集中在了另一个地方,即我们自己身上。

因此,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总是先专注于倾听别人的表述,之后再思索自己该怎样回复,而到最后才向对方进行表述。

与人沟通的技巧:选择正确沟通渠道

由于现下我们可以选择的沟通方法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就会在某一场合选出那种并不适合的方式——而后果则是可能会使得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出现一百八十度的误差。

如果你想让你的爱人在回家路上买些牛奶回来,那发个短信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需要和他或她进行一次严肃的对话,那发短信只会造成困惑,并诱使对方做出冲动的回复。因此,这种时候,你就应该先等一下,等到两人可以面对面交谈时再做交流。

如果某天你需要告诉上司你可能会迟到一会儿,那对大多数人而言,给他发个简单的信息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要告诉上司的是你所负责的某个项目进展落后了,那你就应该同他约定一次会议,面对面地来讨论这件事情。

我知道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是人们总是选错方式,他们总是意识不到严肃的事情一般不应该仅靠电脑或者手机去与人沟通。

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如何“开场”

如果你希望公司前辈可以给你一些项目指导,那一开始你应该先对他们表示感谢,感激他们为你付出了宝贵的时间;或者,你可以问问你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兴趣或爱好,从而与他们发展出融洽的关系。

如果你正打电话请一位同事的母亲帮忙操办一场聚会,那一开始你应该先对她进行问候,关心一下她这周过得如何;或者先感谢她之前同你分享的做菜技巧。之后,你再进入到聚会准备的话题中。

用积极的话语作为一段对话的开头,这种方式很容易为这次对话奠定一个建设性的基调;而通常,这种基调很可能会贯穿整个对话始终。

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提问

失败的沟通有一个特点,即它们通常是单方面进行的对话。

怎样和一个人沟通的技巧 篇2

AMT观点回顾

经营分析体系就等于是企业的神经传递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运行快捷。整个体系必须联动才能发挥效力,不能指导一切信息都一股脑交给中枢。另外,账房先生似的分析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只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成为负载重担的骨架。

来自企业的声音

说完了经营分析,接下来就要谈谈高层会议管理这个模块了。会议是经营分析最终满地的关键,再说了,高层要是所有时间耗在不知所谓的会议上,也谈不上还有什么时间去分析了。

会议熬成一锅粥

您熟悉这样的“开会顺口溜”吗?

开会再开会,不开怎么会,本来有点会,开了变不会。

有事要开会,没事也开会,好事人家追,出事大家推。

上班没干啥,一直忙开会,大会接小会,神经快崩溃。

每周部门会,季度开大会,下班不能止,还要开晚会。

有人忙协调,有人打嗑睡,有人瞎附和,有人紧锁眉。

发言缺准备,听来活受罪,扯东又拉两,全凭一张嘴。

台上说什么,只听不领会,手机不时响,怎还不散会。

您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您试图与一个与您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取得联系,可是每次电话打过去,对方不是没人接,就是将手机挂掉,或者是由助理略有不耐烦地接过电话说:“我们经理,在开会呢!”。

您是否听人倒过这样的苦水:

刚从外地回来,立刻被会议包围起来,从早上到晚上要参加4—5个会议。

公司里重要事情都需要领导决策。奇怪的是,重要的事情往往会出现时间冲突,负责安排总裁会议的同事,往往不知所措,只好见缝插针。在一个高层人数较多的会议,塞进去很多议题。结果一会讨论战略、长远发展的事,一会讨论物流、销售额等迫在眉睫的事。高层领导在几种事情上轮番讨论,思维来回切换。会议决策效率并不是很高。

经理天天在开会,几乎没有时间用来思考和行动。包括自己牵头的会议、只需要出席的会议、战略会议、经营管理会议……,经理觉得自己分身乏术。

会议已经很多了,但是临时的会议需求比较大,非例会管理无序。

无论遇到上面这些问题是您的客户还是朋友,恐怕您有必要友情地提醒一句:“贵公司的会议管理体系可能出了一些问题”。

代价不菲的会议

开会一年花多少钱?可能很多人会说,这还不容易算吗?不就是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文件制作费。

看上去没错,但这实际只是会议的直接成本。广东省某集团企业的计算结果让老总惊呼:“我们开会一年花3个亿”。上面说的直接成本能算出3个亿?

且慢,会议真正的代价,也是耗费最多的资源,其实是时间,还没有计算进去呢。

会议占据了企业活动绝大部份的精华时间,根据美国3M网络会议(Net Meeting)管理顾问公司对4000位白领上班族的调查,美国上班族每周平均参加十个会议,约占每周工作时间一到一天半,而经理人每周则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开会。调查也反映,57%的上班族在开会前心情紧张,并认为,平均一半的会议时间是浪费掉的。

“这些浪费掉的时间,假如变成你的假期有多好!”3M网络会议公司负责人贝格曼说。

日产汽车靠着有效率的会议革命,省下了60亿日元成本。

日本的丰田汽车也开始在会议室的海报上大大地提醒,会议成本=人数×时间×薪资单价。丰田的人事部计算,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员工一小时薪资单价是5000日元,把愈多愈资深的员工聚集开会愈久,公司要付的代价就愈高。

美商宏智人力资源顾问公司(DDI)甚至计算会议的投资报酬率。宏智事业发展处处长彭智彬精算,假如会议的成本花五个主管半个工作日的时间,这些加总起来的成本和这个会议决策创造出来的效益相比,就是会议报酬率。譬如,会议决议让产品上市快了一个月,增加了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是这个会议的效益。开了一个没有任何决议的会议,效益就是零。“假如会议效益小于会议成本,或者都是零效益,开会有何意义?”彭智彬问。

中高层成了“会议动物”

图2—3是某企业高层的工作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到,会议占据了高层85%的工作时间。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认为:时间是管理者最稀有的资源。而现在,这一最稀有的资源经常就是在无休止的会议中流失了。

对于企业高层来说,经常感觉会议缠身,总是会抱怨“每次会议都是别人占用我的时间,以至于我根本没时间思考企业的未来战略”。

中层管理者也常常感觉大小会议怎一个“乱”字了得。老板临时性的会得先开,但已经确定的经营性重大会议又不能改期,因此疲于奔命。

AMT在给一家企业做咨询项目的过程中,这家企业的高层不停地抱怨会议太多。上午被这个部门拉去,下午又被另一个部门拉去,参加会议时又感觉这些会议明明就该是部门经理主持部门内部人员参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太多的会议让高层根本没时间去各地考察市场,了解运营状况。

而这家企业的中层呢,又抱怨经常被高层拉去参加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会议,整个会议过程中压根没有发言的计划。而高层到自己所在的部门来参加会议又总是把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别的问题上,导致会议时间难以控制。

问题高层和中层全都变成了会议动物,而且谁也没能从随意的会议体系中收益,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会议体系呢?

打造和谐会议体系

在AMT咨询工作中,我们曾有这样一个客户。公司总裁在创业初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当企业增长到10个亿的规模时,已经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分支机构,一支500多人的营销队伍。这样的“战士型”企业,在广大的地域分散作战,要求管理简化、指令清晰、步调统一、反应迅速、集中精力奋勇作战。

可是企业的管理方式,却没有从过去规模比较小的状态下调整过来,喜欢诸侯、大将,随时“听宣上奏”;老总在总部的时候,习惯随时要求高管来开会,谈谈营销问题、生产问题、质量问题……会议通常只留出1小时的准备时间,有些分公司经理在外地出差的,即便有3—4小时车程,也中止工作往总部赶。而在外地实在没有办法回来的,则赶往当地分公司,参加视频会议。

这样的会议,事前并无规划,议题和思路都在总裁一个人的脑袋里。参加会议的人往往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对会议的议题又没有时间思考,往往会议都结束了,还是摸不着头脑。

一个企业如果总是采取紧急会议的形式,时间一长,什么事都不紧急了。这家公司的高管向我倒苦水,“下班以后开会,一谈就是5、6个小时,开会搞到深夜是经常事”。这样下来,人困马乏,白天还哪里有精力工作?后来,我们与这家企业一起,在第一阶段,按照各个管理领域,重新梳理了四类会议(如图2—4):

高层月度管理会议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会议

营销管理会议

营销和运作协调会

我们明确了每一类会议的目标、时间、固定的议题,图2—5是营销管理会议的样本。

从全年来看,管理议题是可以固定:销售与生产的协调每个月讨论一次;销售人员提成制度,每半年集中讨论一次;人员晋级和提升每年讨论一次;以前总裁心急火燎的插手一个个具体事情,是因为他看着问题没有人解决,着急啊。现在,在总裁的内心里,就知道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解决是最适当的,当前各个业务相比,哪条线最紧急。

在这样的会议框架之下,设立一个灵活机动的议题,“识别营销管理机遇并解决重点问题”,那么每次会议上都可以增加当前最重要的议题。比如“本季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严重影响到我们的A产品,下月及下季的竞争手段”。

明确每一类会议的参加者。让与会者提前做好准备,熟悉材料,准备预案。避免到了会议上才了解情况。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给参加会议的“各路神仙”一个思考的框架,避免会议开到最后,议而不决。

从全年来看,还需要形成一个有固定节拍的会议安排(如图2—6)。建立会议地图有这样几个好处:管理者从全局的角度来优化议题,明确重要的问题必须在某个时间来决策;有些议题不用讨论,甚至有些会议根本不用开。

管理者可以提前思考某些议题,提高决策的效率。比如营销策略的调整可能半年一次,但管理者的思考是随时随地的,当这个半年度会议到来之前,管理者会加快自己的思考节奏,然后在会议上拿出一些相对成熟的想法。

可以使管理者的时间安排更有计划性和规律性。整个企业的思考和决策,也随之形成有规律的振动。

怎样提高口才和沟通技巧 篇3

如何练习口才:

一、积极心态训练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地发言,我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我一定要最流畅地演讲。我一定行!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平常也自我暗示,默念或写出来,至少10遍。)

2、想象训练:至少5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演讲,想象自己成功。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

二、口才锻炼

(一)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二)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1、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

2、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至少5分钟。

3、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

4、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

5、注意讲话时的一些技巧。

A、讲话前,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面带微笑,眼神交流一遍后,开始讲话。

B、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声音大一点,速度慢一点,说短句,语句中间不打岔。

C、当发现紧张卡壳时,停下来有意识地深吸口气,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D、如果表现不好,自我安慰:“刚才怎么又紧张了?没关系,继续平稳地讲”;同时,用感觉和行动上的自信战胜恐惧。

E、紧张时,可以放松练习,深呼吸,或尽力握紧拳头,又迅速放松,连续10次。

三、辅助锻炼做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能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笑得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怎么练好口才与交际能力

电话沟通、商务谈判、产品推介、自我介绍与推荐等,随时都要用到口语交际能力。交际作为一种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应该注意培养。如何培养交际能力呢?以下是博沃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练好口才与交际能力的相关内容。

有意识地训练说话能力有人说,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不会说,说不好,怎么交际?会说,说得巧,答得妙,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别人辩辩;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据理反驳;平时话语中的差错,也不要那么刻意。平时,也要多参加演讲赛,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

克服三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对待交际问题上,要努力克服这样三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二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①能言善辩;②通墨;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④会“小兴”,即能即兴抒发感情。

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到说,可见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三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学习。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交际能力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个首先请您放心。

快速提升口才的方法

练听力。练说必练听。听好是说好的前提。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少说多听。口才好不是说你能讲多少,而是你能不能讲好,讲到关键,讲到点子上。话不在多,精辟就行。我们要善于去听弦外之间,言外之意。这个是基本功,没有什么技巧,我只能说的是,平时听别人说话时多长个耳朵,仔细听,听完后再仔细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说这话什么意思,他想让我理解什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慢慢你的耳朵就会越来越敏锐了。

同时,听时要结合环境,说话者的口气等等。用“心”去听,而不仅仅是耳朵。练肚皮。胸无点墨,是不可能拥有好口才的,最多只能算耍嘴皮子。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我们平时应该多积累知识,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的。那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去积累知识呢。专业知识。你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是让别人愿意听你讲话的内容,你知道,别人不知道,这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社会人文知识,不时聊天讲话总不能只讲你的专业知识,还得讲讲大家都知道的事,一起表达下各自的看法,这就需要社会人文知识,这个包罗万象,在生活中看到,听到,多长个心眼,记一点在心里,这样聊起这些话题时不至于一无所知。社会科学知识。跟大家分享个小小的故事。有一家美发店,生意特别兴隆。有人就向美发店的店主请教经验,店主说:“我的美发师都很会和顾客沟通,口才都很好。”。

如何锻炼口才

多说话,大胆的说话。一个口才好的人肯定是一个大胆的人,不惧气场大的人。要想口才好,先从练胆开始。不怕被人说,脸皮要厚。

多看口才技巧、演讲家之类的书籍。这里就要求我们每天坚持看,而且耐心的看。把书中的精华部分要倒背如流,然后在家好好练习,时间一久肯定口若悬河。

在网上找一些演讲比赛来看。然后自己身临其境,想想如果是自己怎么应对。看完以后多回味里面的精彩部分。推荐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学生辩论大赛,里面的辩论员确实口才好,值得一看。

自己在家多练习。口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锻炼。自己在家可以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个人工作沟通有效技巧 篇4

1、准确理解公司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管理矛盾

公司决策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施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决策的理解传达的过程。决策表达得准确、清晰、简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对决策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沟通的目的。在决策下达时,决策者要和执行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对决策达成共识,使执行者准确无误的按照决策执行,避免因为对决策的曲解而造成的执行失误。

一个企业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企业共同目的和企业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同样的信息由于接收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信息的过滤、保留、忽略或扭曲是由接收人主观因素决定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位置、年龄、教育程度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对信息感知存在差异性,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来弥合这种差异性,以减小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造成的时间、金钱上的损失。准确的信息沟通无疑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以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为了使决策更贴近市场变化,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程也要分散化,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向下一直到最低的责任层,向上可到高级管理层,并横向流通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群体之间。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阻碍因素,只有在部门之间、职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化解这些矛盾,使工作顺利进行。

2、从表象问题过渡到实质问题的手段

企业管理讲求实效,只有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而在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前沿、最实际、最能够反映当前工作情况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单纯的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不深入了解情况,接触问题本质,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开展积极、公开的沟通,从多角度看待一个问题,那么在管理中就能统筹兼顾,未雨绸缪。在许多问题还未发生时,管理者就从表象上看到、听到感觉到,经过研究分析,把一些不利于企业稳定的闲素扼杀掉。企业是在不断解决经营中的问题中前进的,企业中问题的解决是通过企业中有效的沟通实现的。

3、激励职工,形成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在满足其生理需求时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影响甚至改变职员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把那些视工作为负担,对工作三心二意的员工转变为对工作非常投入,工作中积极主动,表现出超群的自发性、创造性。在有效沟通中,企业管理者要对职工按不同的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从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按年龄阶段划分为年轻职工和老职工,对年轻的资历比较浅的职工采取鼓励认可的沟通方式,在一定情况下让他们独立承担重要工作,并与他们经常在工作生活方面沟通,对其工作成绩认可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对于资历深的老同志,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与他们经常接触,相互交流,给予适当的培训,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有效的沟通技巧

1、从沟通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即文字;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即声音;沟通中的行为姿态,即肢体语言。这三者的比例为文字占7%,声音占48%,行为姿态占55%。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声音和行为下,表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所以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更好的融合好这三者。

2、从心理学角度,沟通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层面,而且意识只占1%,潜意识占99%。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有感情的,真诚的沟通。

3、沟通中的“身份确认”,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姿态。

4、沟通中的肯定,即肯定对方的内容,不仅仅说一些敷衍的话。这可以通过重复对方沟通中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对方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这会让对方觉得他的沟通得到您的认可与肯定。

5、沟通中的聆听,聆听不是简单的听就可以了,需要您把对方沟通的内容、意思把握全面,这才能使自己在回馈给对方的内容上,与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致。例如,有很多人属于视觉型的人,在沟通中有时会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有可能无法达到深层次的共情。

朱学勤 一本书和一个人 篇5

让朱学勤走出书斋,走进大众视野的,都是因为一个洋人写的一本书: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去年,这本出版于150多年前的洋古籍在中国突然大热,成为许多公共知识分子、精英的枕边读物,而对这本书、在该领域研究颇有建树的历史学家朱学勤先生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旧制度与大革命》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原本只是一本讲述远在地球另一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的历史读物,原本只是一本历史专业学生才会去看的备考类书籍,却在去年,在中国,在政界、商界高层中广为流传,成为公知们的必读书目,并因此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热烈的解读和讨论。

从他们看完书后的反应来看,我们似乎感受到这本貌似普通的书籍中蕴含了许多令国人震惊的秘密。朱学勤给我们揭示了答案:这本差点就与我们失之交臂的经典著作中其实蕴含着革命的秘密,其中有许多当下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亟待寻找而不得的答案,有值得国人警惕和遵循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其中核心观点是:革命不是发生在压迫最严重最黑暗的地区和阶段,反而是结束压迫之后,经济繁荣、政治控制宽松、社会各方面开明的时期更容易发生。因为,改革是一旦启动就不能停止的,当一部分进行了改革,而另一部分却迟迟不改,二者通过对比,不改的部分更显丑陋和触目惊心,这才是引起革命爆发的深层原因。

这一观点让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已改、而政治体制改革未改、两者不对应不匹配阶段的中国人读此书后深感震撼。

经典书籍重现江湖

2月23日,是武汉近月以来难得的好天气,东湖水云乡,亭榭林影间,鸟鸣音绕林,静候山人来。在这里,《TA生活家》见到了朱学勤先生。

朱学勤先生此次受邀来到江城,也是因为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为武汉民众详细解读历史、解读革命、更解读当下的中国。虽然当天阳光很努力的照耀着,但空气中仍有薄薄的雾霾难以消散,如同许多忧患之士心中的迷茫。

历史专业出身的朱学勤,专攻西方政治思想史方向,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托克维尔的这本书,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见解。所以此书的解读和推广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但这本书进入中南海,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却并非因为他。早在1982年,时任国家总理赵紫阳的秘书李湘鲁就发现了这本书,并意识到这本书对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并将其带入中南海,放在了赵紫阳的书桌上。这是该书第一次引起中共高层的关注。但因为各种原因,这种忧患意识在当时未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朱学勤表示,中国的执政党从很久之前就有这种觉悟和意识,不过只有结合当时的政治气候、社会环境和民众的思潮等各因素综合作用下,才能决定是否适合推广。

今天,这本书再次站上历史舞台。2012年2月,新上任的中央常委、中宣部部长王岐山在中纪委会议上,公开推荐了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与以往推荐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振兴》等书籍定位和口味明显不同。去年底,这个信息才被媒体透露出来,立刻就受到社会上的赞誉:新任领导愿意直面社会矛盾,有危机感,有忧患意识。

对此,朱学勤先生认为,王岐山推荐这类书籍是意料之中的。首先,从王岐山个人而言,他是历史系出身,作为历史专业的学者,这本书是必读书目,所以当他走进中南海,从全局角度看清自己所面临的社会形势,立刻就能联想到,自己此前所看到的这本书,曾经记录过一段类似的历史,那本书里早就写清楚了眼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和参考建议;其次,就目前形势,现任的执政党应具有忧患意识,而非仅仅盛世豪情。推荐这本书,这也表明了新任执政党是清醒的。

“王岐山同志正在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消息一经传出,社会各界纷纷开始组织读书会,学习和研读这本耐人寻味的书。而朱学勤先生自然就成这些读书会的座上宾。

朱学勤提到自己第一次因为这本书受邀去北京,参加一场高层读书会的情景,“那是一场特殊的读书会,主持人规定了很多奇怪的规矩:只介绍讲课人的身份,不介绍听众身份;讲完课就走人,不进行讨论。”但随着朱学勤先生精彩的解读,后一个规矩当场被破除。讲完课,台下的听众没有离席,反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从他们互相讨论中朱先生慢慢知道了,在座的听众们不是别人,正是国家各部委的负责人。通过解读这本书,这些部委高官们很是震撼,原来不彻底的改革、日常的税收改革、包括过于集中的“城市三中心叠加”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国家爆发革命的致命的导火索,而这些导火线,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全部有迹可循!

通过这次读书会,朱学勤先生欣喜的发现,咱们国家的这些部委的当家人都是明白人,清楚自己所面临的是什么。

“托克维尔线”的反思

以上这些观点在武汉的这场读书会上,朱学勤先生也进行了重申。与其他不同的是,在这里,朱先生又进一步有了新的研究成果,那就是“托克维尔线”。

通过对托克维尔和这本书的解读,朱学勤发现:通常所认为一场革命是彻底摧毁了此前的时代,但托克维尔却认为,恰恰相反,革命很可能是完成了此前那个被摧毁的对象已经从事几十年或几代人而未尽的事业。比如,法国的中央集权制,革命本身是要摧毁路易王室,建立民主体制,但结果在革命之后建立的政府却是一个比路易十六更集权的国家,而这个结果却是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几代人未尽的事业。讽刺的是,革命为了摆脱集权制的紧身衣,结果革命后却穿上了更小的紧身衣。

因此,“托克维尔”线具体而言就是,人们总认为革命能打断什么,相反,革命不仅没有打断,反而却延续了什么。人们以为正面已经打断的东西,殊不知,历史却在事件的背后,用更结实的线将其紧紧焊接在了一起。

那么我们的文革和改革中是否也存在“托克维尔线”?

从文革到改革,我们是从否定到肯定,没有否定文革,就不能有改革。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的是,这个否定实际上在另一个程度上只是历史转了一个弯,以更顽强的形式焊接在了一起。

从文革到改革,天翻地覆,实际上只改了一个字,文革到改革,也只改了50%(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更重要的50%没有改(政治体制改革)。目前,企业界有一股移民潮,对于个人的选择不能妄加评论,因为他们是“看见了改变的50%,也看见了未改变的50%”的一群人,他们没有安全感,只能用脚后跟投票。

“改革和文革之间有微妙的关系,既有正面的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已经耽误了十年,没有第二个十年允许我们去耽误。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应该抛弃盛世情怀,多一些危机与反思。”

托克维尔的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虽然晚来了一百多年,但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能唤起更多人的忧患意识,能提供借鉴和分享经验,也为时不晚。

对话朱学勤

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

TA: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其关键词是革命。在目前社会矛盾频发的时期,王岐山公开推荐,社会越来越开放、热烈的讨论“革命”这个词,其中释放出什么信号?

朱学勤:每一任领导人上台后都推荐书,这是传统,连雍正皇帝也推荐。领导人推荐书,可以表明其执政理念。

王岐山是七个常委中唯一出身历史系的,上任前期读这本书,很正常,不仅自己读而且在中纪委会议上还推荐,是非常好的现象,比以往推荐《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崛起》、《中国震撼》等此类宣扬盛世情结的书更好,说明他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居安思危,居危思危,总比粉饰太平要好,从现在起不能总唱颂歌。

这本书从去年以来大热,是个好现象,能从近年来社会流行的举世滔滔、满目沉醉中清醒过来,说明执政当局清醒的看到现在局势,清楚看到传递到手中的这个“盘子”,哪部分是烂了,哪部分是好的,哪部分已经开始吱吱冒烟了。

TA:从您参加各种读书会收到的反馈中,这本书热了以后,各阶层官员们对阅读这本书后的反馈是什么?

朱学勤:这本书有一个核心观点:革命不是发生在压迫最紧的时刻,而是在压迫之后的宽松时期。对此,官员有不同的解读。

大部分官员是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革命的引爆点。但也有另一部分官员认为,既然改革容易引发革命,那还不如不改革,免得自找麻烦。这类官员是把书读歪了。因为,托克维尔的真正观点是改革一旦启动,就进入非常敏感时期,千万不能只改一部分,不改另一部分,改动的一部分使得不改动的一部分更加触目惊心,正是两者的不匹配,才引发了改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经济改革三十年,政治改革必须要进行改革。

如今社会上小矛盾频发,甚至大冲突也不断,如什邡事件、启东事件等,群众冲进市政府办公大楼,把文件撒得满地,把市长抓出来,扒光衣服……这种情况在中共执政六十多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这已经拉响了十分危险的警报,还能不警惕?还认为是盛世?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已经不改不行了。

TA:当局的官员是否认同改革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朱学勤:据我所知,对这个问题,一部分官员认同,一部分并不认同。

不认同的官员认为,我们有钱有枪,不怕革命。迷信钱迷信枪,光靠用人民币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辛亥革命爆发时,载沣说不要紧,我们有枪,结果还是被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打倒。要认识到,枪杆子是会扭转过来的,也可能自己手中的枪比不过对方的枪。

TA:您提到知识分子不应该仅指出社会的不公,更关键的是指出解决不公的方法。您认为什么方式可以解决社会的不公平?

朱学勤:当下中国社会的不公平表现为两种:经济收入的不公平和政治权利的不公平。

改革三十年,国家的GDP名列世界第二,而国民收入却涨幅不大,贫富分化越来越大,不公平现象已经触目惊心。目前,国务院已经在研究和制定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希望尽快出台。

另一方面是政治权利要公平,就是要给民众涨权利,真正落实宪法35条:公民有言论自由。比如不要打压不同的意见。有的官员担心言论“过于”自由,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其实,天下哪有说说就把它说塌的,这就表现了执政党的不自信。

TA:法国大革命与中国文化大革命,其中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相同的方式、行动和结果,但在中国社会中却出现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法国大革命被推崇,而文革十年却被完全否定,甚至这个话题也一直避讳至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朱学勤:好问题,非常好的问题。这个是意识形态柱结构要素的不匹配,内部不自洽,造成的结果。

法国大革命与中国文革从某种角度来讲十分类似。1966年到1967年,毛泽东也多次提到法国革命,毛泽东个人也与法国的戴高乐总统私交甚密,这些也都从客观上验证了200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对40多年前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有不少影响。

在中国社会上,目前文革是被彻底否定的,这是从政治意义上而言,并非历史性的否定,再等一段时间也许就会有开放的评价了;而法国大革命,经历了数百年的沉淀,可以更清楚客观的回头观望那段历史,在学术界,法国革命已经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析了,这也就更真实。任何事件,历史自会有定论。

朱学勤与武汉

武汉对于朱先生,并非故乡也非求学生活之地,但却有着丝丝缕缕难舍的牵挂。1972年,在河南兰考农村插队的朱学勤,遇到了从武汉回娘家的李大姐,因为共同的城市生活经历,很快的,他们这批上海知青就和李大姐成为了朋友,李大姐临走时,给他们留下了自己在武汉的地址:武汉市国棉二厂。第二年的夏天,凌晨12点,朱学勤第一次来到武汉,拿着那张字条,找到了李大姐的家。当时,朱学勤对武汉的印象就是“不夜城”,天儿太热了,人在屋里根本睡不着,马路上到处是乘凉的人,穿着木质拖鞋,踢踏踢踏的声音伴随着武汉的炎热留在了他的心里。但后来随着国企的破产、拆迁,如今早已无处寻找旧友的消息。

除了这位旧友外,朱学勤在江城还有一位救命恩人:原湖北省军区副司令曲光藻。当年朱学勤这批上海知青在招工遇到困难时,与他们仅一面之缘的曲光藻尽己全力,将他们这批“没人关照的上海娃娃”拔出农村送进了厂矿企业。为此,文革期间,曲光藻还被戴上了“破坏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帽子。30年后,朱学勤在武汉见到了70多岁的曲光藻,忆往昔,二人都感慨万分。

上一篇:生活部计划 即来年计划下一篇:德鲁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