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2024-05-20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共12篇)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篇1

浏览一下《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高校对学生选考科目要求汇编》则不难发现:物理几乎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选考科目之一,不少名校的理工科专业要求学生只能选考物理。《汇编》所列的84个专业,只有6个专业没有选考物理,其余都要求选考物理,显示出物理被当作一个基础学科被一流高校普遍放在最高位置,预示着物理可能会居为中学第四大学科。其中,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理工类专业均要求选考物理,浙江大学不分文理一律选考物理。中国科大连英语、编辑出版学这类专业也要求选考物理。全国的名校中,南大、南航等高校的理工类专业也全部要求选考物理。

物理作为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其实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从小学的科学自然课程中,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包含物理知识。物理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判断,比如生活中最普通的物质:水,它结冰时温度总是0摄氏度,它沸腾时的温度总是在100摄氏度,它在吸管中为什么会随着我们的吸力上升,为什么烧热的油锅内滴入水会产生剧烈的爆鸣,为什么热水在保温瓶中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温度,等等,如果你学习了物理就能够对水的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科学解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史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在“雾里”,也就是说,虽然种种现象都见过,或者能想象到,但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知道怎样来解释,也不知道学过的知识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物理的殿堂,从“雾里”走出来,如果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会发现,原来物理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这不仅会提高学生成绩,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

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者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引领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与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取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篇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 让学生亲眼看一些物理现象、亲手做一些物理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学习相对照、验证来加深理解, 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例如, 在讲解“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两节中, 同学们用自己的橡皮筋、梳子、硬纸片来做实验, 再结合学校实验室的音叉, 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便, 这两节课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边实验边找规律的教学方法。再如, 在“电流表”的教学中, 教师补充了电流表“+”“-”接线柱接反后, 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如何试触, 让学生自己实验操作。这样, 变教师一人讲解示范实验为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自己看看、想想、做做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对电流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滑动变阻器”一节, 老师先由实验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再让学生对照实物观察, 弄清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用法, 然后学生分以下情况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一上一下”、“两上”、“两下”。注意只接两个接线柱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接法误接为“两上”或“两下”, 前者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导线, 后者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 都起不到变阻的作用。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学会了使用滑动变阻器, 同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变压器的变压原理”时, 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操作, 利用可拆变压器, 原线圈接220V电压, 让学生用软导线在铁芯上自己缠绕副线圈, 并将电压表接在副线圈的两端, 通过电压表可读出在铁芯上绕制10匝、20匝、30匝、40匝、50匝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从而验证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学生通过自己绕制的线圈亲手测得电压, 证实结论, 使抽象问题简单化, 加深了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总之, 学生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是培养学生独立、周密地进行观察和分折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认识现象、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大力加强学生实验的开设, 以提高教学效果。

思维,物理学科重要一节 篇3

关键词:思维;物理;个性

中图分类号:O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00-02

1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学,首先是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多级性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它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个步骤。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称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物理思维的多级性,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这种思维的多级性,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便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植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鼓励学生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

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的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过程,须是开放性的。即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灵活而全面地寻求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特点,被称作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转移思维,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又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在思考中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全面地把握问题,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哪些思维是正确的。

4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都是一种语言,同样是一种思维。

这种表述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首先对思维的方法要加以选择、优化。选择和优化是对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也是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表现。物理教学,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

的习惯和能力。

5思维的转换

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的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思维的转换,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

思维的转换,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植这种品质。

6假设与验证

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说有如下四步,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结论与假设有关的,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作验证,都直接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7等效思维

等效方法的运用,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8实践性

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

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技术这一点讲,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它又是那么抽象,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作抽象的概括,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

Thought, a Physics Major

Deng Guohe

Abstract:Whether setting up the concept or finding the rule, research of physics need the thinking process, comparing with the ordinary thought process, thought of physics has its individuality in the commonness .Realizing and grasping the individuality avails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flexible in the physics teaching.

物理学科节物理魔术策划 篇4

一、活动主题:用物理魔术展现物理的奇妙

二、物理魔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原理来进行的一些趣味实验,对此,可提高学生

对物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一些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增加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对象和时间:

活动对象:高

一、高二所有学生

活动时间:理化生学科节时间

四、活动计划和方案:

1、2月24日—3月9日:前期宣传,主要针对分校高一二学生,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此期间呢,负责老师可先搜集一些物理魔术的资料,对有兴趣的同学进行前期指导,另负责老师利用星期天时间去科技馆参观学习,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2、3月11日---3月31日:让学生准备物理魔术所需道具和材料,并熟悉操作,同时挑选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的物理魔术,作为开幕式上的部分表演;对于大部分的魔术可在学科节活动期间在课下向学生展示,如果学生的表演不能够通过的话,将主要在活动期间展示。

3、4月1日----4月21日:组织学生和老师进一步优化魔术4、4月22日---5月1日:挑选最终的物理魔术

5、参与理化生学科节

高二物理学科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5

针对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第四期末物理成绩现状,我感到了危机,感到了形势的刻不容缓,今天学校在开学前开这次分析会,也是提醒我不能再原地踏步,不能等到一轮复习完了,一诊考后才反省,到时恐怕为迟已晚了。现在我们物理学科需要反思两年来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前些天我认真回想了我平时的教学,确实发现了许多做得不够好不科学的地方,我想开学后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更好的硬件条件的支持下,我可以加以调整,可以做的更好,亡羊补牢为迟未晚,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出谋划策一定能把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

一、细节决定成败。

从细节入手,从班级层面狠抓学风(手机、耳机、电子产品真正做到杜绝),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自习课效率,建立严格的学生自律制度,建立优生座位优先选制度。从年级组层面针对高三考试频率加大,狠抓考风,让每次考试反馈学生真实水平,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年级组要从顶层设计并协调好各学科检测,做到检测有实效,学校可优先保证高三资料优先印刷。从学科组层面,物理学科要从主要关注教法转变到教法与学法并重上来,而且要站在学生角度认真总结学法。讲课也要注重细节,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要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课堂教学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二、关注课堂效率,注重课堂技巧

1。 注意力 开始讲课前,要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如果一开始就讲重要问题,学生很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遗漏。因此,在开始讲课时,可以先讲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如一个故事,一个例子, 向学生示意你已开始讲课了。

2。 兴趣 教师能尽量多收集一些生动的例子、图片、数据,以及简洁而生动的.故事,则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讲课材料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讲深奥的、学生不能理解的东西 , 不要把你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不可能迅速理解全部知识。最好把讲课内容中的要点讲深讲透,不要把所有问题都讲得很细。讲课内容集中,学生才感兴趣。

3。 语言语调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讲课时最好带点演员风度,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

4。课堂提问的技巧 讲新课时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遇到了旧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每节课小结时,可让学生来总结,还可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调动学生参与的技巧 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时间上老师说话要减少,学生说话、活动要增多;空间上教师要减少包办,学生自主学习要增多;内容上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教师每节课的时间分配都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草率收兵”或“随意拖堂”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思维上教师要打破墨守成规,多点创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

三、认真研究高考,有的放矢的教学,有针对的加强训练 。

一方面了解考纲对各部分要求的层次,另一方面了解近几年高考题的特色及命题走向,并做好相应的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狠抓基础知识教学,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注意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及时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并尝试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实验探究教学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把学生调动起来

参加考试的是学生自己,老师讲得再好,并不能保证学生考得就好。因此,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善于复习总结的两条腿走路学习模式(课堂上跟老师复习一条线,课后自己复习一条线也可以交叉),课堂上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课后自己复习总结查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考试调动学生,本期物理组拟打算每周一次检测(除有大型考试和节假日外),做到认真监考、认真阅卷、认真讲评。开始通过基础题调动学生兴趣,逐渐渗透典型性题目,及时总结题目的规律性,慢慢过渡到适应高三考试模式、乃至高考模式。抓好作业检查管理,注重及时批改,多一些面批面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高中数学在物理学科中的运用 篇6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借助数学方法可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能达到打通关卡、长驱直入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要把客观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判断、解释和预测.可以说,任何物理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都是数学方法的运用过程.本专题中所指的数学方法,都是一些特殊、典型的方法,常用的有极值法、几何法、图象法、数学归纳推理法、微元法、等差(比)数列求和法等.

一、极值法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很多,物理极值问题中常用的极值法有:三角函数极值法、二次函数极值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法等. 1.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y=acos θ+bsin θ =a²+b²(aa²+b²cos θ+a²b+b²sin θ)令sin φ=aa²+b²,cos φ=ba²+b² 则有:y=a²+b²(sin φcos θ+cos φsin θ)=a²+b²sin(φ+θ)所以当φ+θ=π²时,y有最大值,且ymax=a²+b². 2.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函数:y=ax²+bx+c=a(x²+abx+4a²b²)+c-4ab²=a(x+ab²)²+4ac-4ab²(其中a、b、c为实常数),当x=-b²a 时,有极值ym=4ac-4ab²(若二次项系数a>0,y有极小值;若a<0,y有极大值). 3.均值不等式对于两个大于零的变量a、b,若其和a+b为一定值p,则当a=b时,其积ab取得极大值4p²;对于三个大于零的变量a、b、c,若其和a+b+c为一定值q,则当a=b=c时,其积abc取得极大值 q327.

物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浅论 篇7

一、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 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 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 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 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 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 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 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 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 就是概念, 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 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然而,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学, 首先是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 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 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二、多级性

任何一门学科, 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 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 其所牵涉到的问题, 可能有许多个环节, 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 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 需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 往复循环, 逐级上升。本文谓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 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 这种思维的多级性, 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 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新的水平, 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 便需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植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 鼓励学生培养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三、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 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的方面出发, 用不同的方法, 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

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 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 需要作全面的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过程, 须是开放性的, 即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 灵活而全面地寻求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特点, 被称作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 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 把思维从曾经历过的路上转移开来, 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 又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 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 在思考中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 全面地把握问题, 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 哪些思维是正确的。

四、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 可以用文字叙述, 也可以用公式表示, 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 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 都是一种语言, 同样是一种思维。

这种表述的多样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要求首先对思维的方法要加以选择、优化。选择和优化是对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表现, 也是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表现。物理教学, 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 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 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五、思维的转换

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 转换思维的方式, 改变语言表达方式, 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思维的转换, 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思维的转换, 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的体现, 在物理教学中, 需要有意识地培植这种品质。

六、假设与验证

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 所必须经历的步骤, 一般说有如下四步, 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 结论与假设有关的, 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 可以是间接的方法, 即推理的方法, 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 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作验证, 都直接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七、等效思维

等效方法的运用, 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 即效果相同。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一个模型, 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 就是一种思维。

八、实践性

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技术这一点讲, 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 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 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 它又是那么抽象, 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 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 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 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 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因而, 在物理教学中, 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 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作抽象的概括, 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

摘要:物理学的研究, 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 都需要思维的加工, 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 在共性之中, 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 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烙上物理学科的印记 篇8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了八年级物理《序言》课,学生无不对即将要学的力、热、声、光、电充满了好奇。进入高中,相当多的学生弃理学文,辽宁师范大学梁树森教授做了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年下降。这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怎样让学生爱上物理?我们必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之美:对称、简单、和谐。课堂上,我们与学生一起走进物理,感受物理之美。例如,利用凸透镜成像、磁感线的分布,引领学生体会物理学的对称、和谐之美;利用杠杆、重心等教学资源,引领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抓主要矛盾研究问题的方法,体会物理学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规律化的简单之美。

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例如,2011年12月10日发生了月全食,及时通知学生观看,第二天课堂上进行分享: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月全食的黑月亮为什么变成了红月亮?学生非常感兴趣,学得特别认真。他们惊异地发现,这样奇怪的天象八年级的他们就能解释,于是学习的成就感大增。就这样从自然、生活中为学生搭建起物理学习的平台,用学生见到的、熟悉的具体事例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能不断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必定能维护好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利用好考试这一手段,题目力求接近自然、学生的生活,不出偏、难、怪、旧的试题,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在考试中有满足感与兴奋感,这对于保护其学科兴趣也至关重要。再者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玩中学物理”。当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判断出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时,我们可将其定为“某某定则”,让“某某定则”与“安培定则”有一样的地位,指导学生答题。保护好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标新立异,鼓励大胆创新,希望学生终身保持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

(二)态度

初中物理课要使学生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当今时代,孩子们生活优越,娇生惯养,一些学生崇尚个性、惟我独尊,受社会上一些思潮影响很大,蔑视权威,做事马虎。他们认为“神马都是浮云”,对实验课和实验设备不再有神圣感,总有些孩子像玩玩具、玩游戏一样做实验。这需要我们物理教师以身作则,认真、严谨地对待教学,课堂语言要精准,实验操作、板书板画要规范……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实验课堂座位固定,强调纪律,要求做到规范操作,只允许听到仪器碰撞的声音,杜绝喧哗。适时介绍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严谨治学的故事;介绍物理学史,特别是科学每一次进步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去崇尚科学,对科学及实验有敬畏感,养成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习惯,拥有科学的治学态度,使其终身受益。

(三)思维

发展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也应该是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如果说理性思维的第一套体操是数学,那么笔者认为理性思维的第二套体操就是物理。物理学科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研究内容,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新课程理念已然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重。初中阶段,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知识获得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旗帜鲜明地显性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比如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模型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等,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看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贯彻于物理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始终。学习体验科学方法的过程,也就是发展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过程。全国物理教研会常务理事兼师专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学物理教研会副理事长张宪魁先生认为,方法学就是聪明学。东北师大唐恩辉教授认为,经历了问题研究的过程,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科的技能将得到发展,技能多了,势必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其物理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理科思维的两大亮点。但是初中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主要还是形象思维。初中阶段我们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充分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众多感性材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让学生在愉快之中抽象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不单单是为学生学习知识搭接平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都大有裨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教师应少一些功利,潜心做研究,探讨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去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更重要的是维护好学生对自然热爱、探索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唤醒创造力,发展能力。这样才能在两年的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烙下深深的物理学科的印记。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篇9

节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科学依据,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信息优化传递、教学过程优化控制。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二、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

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

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

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

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

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学科:高中物理 篇10

中研字2010年第(004)号

学科:高中物理

内容:

1、上学期工作总结

2、高

一、高二本学期教学计划研讨

主讲人:郑云贵

时间:2010年3月1日(周一)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5室)参加人:高

一、高二物理教师

学科:初中生物

内容:

1、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本学期教学进度、教研计划及其他有关通知

3、中心组成员构建七、八年级下册知识树的研讨

主讲人:付洪芳

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7室)参加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

学科:高中生物

内容:

1、上学期工作总结

2、学期计划与研讨 主讲人:郭惠敏

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6室)参加人:全体高中生物学科组长

学科:初中英语

内容:1.本学期教研计划、教学进度及其他

主讲人:翟玉华

2.七年级教材分析(请老师们自带教材)

主讲人:刘澄 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5室)(多媒体)参加人:七年级英语教师

学科:初中历史

内容:

1、上学期工作总结

2、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3、初中历史中心组成员会

主讲人:王荣

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4室)参加人:全体初中历史教师

学科:高中历史

内容:

1、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主讲人:赵增军

时间:2010年3月3日(周三)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3室)参加人:全体历史教师

学科:初中数学

内容:

1、九年级教材分析

主讲人:李兴梅(锐角三角函数)刘巍(相似)

2、期末检测研讨、进度

主讲人;张义民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时30分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3室)(多媒体)参加人:九年级数学任课教师

学科:高中数学

内容:1.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交流

3.课题组成员活动

主讲人:姜德华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6室)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学科:初中地理

内容:

1、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期末试卷分析

3、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主讲人:杨树宏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4室)参加人:全体初中地理教师

学科:初中政治

内容:新学期工作计划交流

主讲人:彭桂兰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5室)参加人:全体初中政治任课教师

学科:高中政治

内容: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主讲人:韩兴国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804室)参加人:全体政治教师

学科:高中通用技术 内容:1.期末试卷分析

2.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及要求

主讲人:高红薇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7室)参加人:全体通用技术教师

要求上交的东西:1.期末考试主观题试卷

2.模型制作保存资料(照片或视频)

学科:高中地理 内容:

1、学期工作安排

2、高二年级教学要求 主讲人:晁辉

时间:2010年3月4日(周四)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803室)参加人:学科组长及高二年级教师

学科:初中语文

内容:传达市教研精神,研讨新学期教研工作

主讲人:戴弘时间:2010年3月5日(周五)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3室)

参加人:魏贺梅、刘宝珍、王贵勇、孙雅洁、王志静、季树涛

学科:高中化学

内容:1.本学期教学进度、教研计划及其他有关通知

2.教材问题研讨(请自备本学期教材及选修1教材)

主讲人:李云娜

时间:2010年3月5日(周五)上午8:30 地点:区教研室(北辰教育中心704室)参加人: 高

一、高二年级化学教师

浅析物理学科中的记忆 篇11

一、物理记忆的特点

1.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

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2.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简洁,单从字面上记忆是无效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有效记忆。不理解的知识是不可能长期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如有的学生把v=s/t误写成v=t/s,只要我们对照速度的定义便知道哪一个公式有误。

3.物理记忆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

物理记忆应该突出重点,关键点;应该记住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物理知识具有简化信息,增强知识的操作性和产生新的命题的功能。这种对物理知识的加工和组织,是对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二、物理记忆应遵循的规律

1.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右,时间越长保留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对课堂上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应采取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课前认真小结,及时复习巩固。二是必须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在课下复习。三是学完每章做好分段复习。总之,多次强化复习是巩固记忆、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强烈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特别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知识的意义,只有当知识有用才有记忆的知识的动力。

3.排除干扰,适应环境

外界环境干扰和自身情绪干扰都会影响物理记忆的效率,因此,记忆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选择恰当的记忆时间,如清晨和夜深人静之时。而情绪的干扰往往产生于情绪低落,或紧急关头。由于情绪低落时做任何事都无所谓;由于情绪紧张时原来记忆的知识一刹那间回忆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扰,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对增强记忆,克服临时性遗忘非常有效。

4.记忆适量,劳逸结合

由于超负荷记忆遗忘率高,物理知识的记忆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时间连续重复某一内容,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倦状态。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合理安排时间,要劳逸结合,适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形式。

三、增强物理记忆的常见方法

1.实验记忆法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表象;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例如:做一个覆杯实验,大气压存在的事实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实验多种感觉器官将知识信息传入神经中枢进行思维加工,同时输出反馈信息、控制观察和操作器官,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的目的。实践证明:从实验中得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效果好得多,记忆准确、牢固。

2.直观记忆法

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绘制挂图、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电教媒体,以及形象生动比喻,将抽象的物理理论形象化,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利用汽油机的活动挂图,汽油机模型,自制课件能深入浅出地讲清其工作原理。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归纳、总结记忆法

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是有其规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就可以理解其事物变化的原因。而物理记忆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物理变化规律加以归纳总结,理解越透彻,记忆越牢固。例如: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可以归纳为:①电路要闭合;②是部分导体;③一定切割磁感应线。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对比记忆法

将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内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义和规律等知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及联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例如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对照比较,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轮廓,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5.趣味记忆法

在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学生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只能运用机械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韵语歌谣等形式帮助记忆。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教学中,波传播中的振动方向是一难点,可以编顺口溜:沿波向前走,上坡(波)质点下(向下振动),下坡(波)质点上(向上振动)。这样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6.缩略记忆法

物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学生易“东拉西扯”、“张冠李戴”记不全面。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指出概念或规律的几个关键字或词,组成一句简单话来记忆。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要抓住“物体”、“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字词,来加以记忆。

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篇12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 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 重新审视材料学科专业课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持续改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是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教学为例, 对依托优势学科的“材料物理”教学进行探索。

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物理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组织形式、运动状态、物理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研究材料的性质在各种外界条件 (力、热、光、气、电、磁、辐照、极端条件等) 下发生的变化, 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效应、规律, 形成新的概念 (如铁电、热释电、压电、电致伸缩等) , 并用于指导实践。因此, 在讲授过程中, 需特别注重先修课程和前期知识的累积, 并结合材料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尤其是我校材料学科优势, 对现有理论和实践进行拓展。本课程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 改革教学形式及方法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以讲授式为主, 结合研究型学习形式教学。在授课方法上采取多媒体课件授课, 结合板书给出难点、重点和解题思路等内容, 在多媒体教案中尽量配以精美的图片、动画模拟或视频等,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在教学中增补更新, 具有上课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学生必须精力集中, 否则就会因漏失关键信息而难以跟上授课思路, 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学时中, 如何让学生有效把握课程重点, 理解课程难点, 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 设置课程内容专题, 加强自主学习训练

教育心理学家杜威认为, 教材中知识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手段, 是素材。他主张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是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而是提供材料, 让其自己去探索并用以解决问题。因此, 每阶段设置关于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的专题思考题, 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进行讨论, 写专题报告或制作课件, 并以答辩方式考核。目的就是强化“平时成绩”, 摒弃布置客观性作业, 设置并强化主观性专题, 促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强化课上所学, 把课程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此环节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专题设置的另一个方式是自主选题, 教师出主题,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置个人报告题目和内容。近年来, 学生自主选题主要集中在国内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现出学生对新材料与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 改革考核方式, 强化平时成绩

目前, 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是“平时成绩 (点名) +期末考试成绩”, 而国外名校的考核模式强调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 对课程的平时考核严格, 作业要求高。在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中, 强化了“平时成绩”,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程专题报告+期末考试构成。其中,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其他三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具体拓宽到课下作业、个人汇报和小组汇报3个方面, 以此促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复习, 把课程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

二、问卷调查与持续改进

课程结束后, 设置了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材料物理”对于三年级大学生来说, 近2/3的同学认为该课程较难, 1/3的同学认为难度适中。对于这样一门比较难的课程来说, 超过70%的学生愿意进行自主训练, 65%的学生会进行课下复习。对于以小组方式进行的PPT汇报, 超过95%的学生认为有收获, 其中61%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学生凝聚力增强, 有助于学习、合作、交流等竞争意识的提高。对现在的课堂教学, 仅有30%的学生比较关注考试成绩, 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应当注重自信、探究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间分工协作能力等的加强。小组PPT专题汇报对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与展望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办学特色与科研优势, 进行材料物理课程的探索与发展。逐步转变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理念, 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不断引入课程教学中, 加强基础, 紧跟前沿, 通过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本课程通过设置课程专题, 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下, 让学生有效把握课程重点、难点;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 强化平时成绩,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有意识的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内容综述、小组角色分工与合作, 对其学习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工程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与交流能力等, 进行初步的综合训练。该课程的教学探索, 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修正, 同样适用于材料学科的其他专业课程, 甚至其他理工科的专业课程。

此外, 随着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实施, 教师的备课和批阅作业工作量翻倍, 在专题报告的评分上, 依赖于授课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 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研究领域的影响,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 在以后的持续改进中, 将重点从设置课程作业评价细则方面入手, 逐步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29-34.

[2]员美娟, 刘宏玉, 范薇, 李云宝, 李钰.国内材料物理专业的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9) :58-59.

[3]黄勇.重视猜想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欧梅桂, 杨春林.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3) :115-117.

上一篇:“杜诗小达人”评选活动方案下一篇:三八妇女节特色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