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2024-05-12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通用8篇)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1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1

如花的春季,阅读辉煌的黎明,入水的心境,阅读幽静的岁月;如雪的灵魂,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阅读绚丽人生。

生活是什么?是欢笑,是泪水,是美妙的花,是苦涩的酒,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的甜歌,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脚印——

小学时,我的成绩特差,上课经常走神,考试总是不及格。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让我做一个简单的解答题,而我却无从下手,老师气愤的在我面前扔下一句:“呆脑子!”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笑声。那一刻,我伤心的哭了,任同学们的取笑在我耳边回旋,我幼小的心灵差点崩溃。

我狼狈的冲出教室,一路小跑冲回家,妈妈听了我的事情后,脸色顿时青了。然后她抚摸着我的头,严肃的说:“孩子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我们也会有。”妈妈讲完这句话时,我分明看见她的眼圈湿润了,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妈妈哭,从那一刻起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我不再让妈妈为我流泪。

从那以后我每天拼了命的在学。上课如果走了神,我就会在自己的手掌上写个“心”字意思是要提醒自己专心致志。别的同学能用一分钟学会的知识,我学不会,那么我就用十分钟,一小时,直到学会为止。

就这样,我凭着这份苦劲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期末考试中有倒数上升到正数第三。我的进步,使老师和同学们吃了一惊,他们想不到原先一个“呆脑子”的人,竟然能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

当我从老师手里接过鲜红的奖状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我终于用我的不断尝试证明了我不是一个“呆脑子”。

我拿着奖状跑回家,小心地递给妈妈。顿时,妈妈傻了眼,等我回过神时,妈妈已经紧紧的把我抱在怀里,嘴里颤抖地说:“你做到了,你做到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彻底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去尝试。其实失败就是成功的开端,只有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尝试,才能经受住暴风雨的袭击。

脚下的路还很长,既然已经踏上了人生的航程,就不可拒绝让步;既然已选择了远方,就不要停留;既然风帆已扬起,就不要拒绝起航。让我们在尝试中健康成长,让我们在不断尝试中走向成功吧!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2

在那些远离朋友而独倚花季的日子,我喜欢饮一杯香茗,品味纸页上的淡淡墨香。在时间静止中,细嗅随微风轻扬的秀发,细数不染纤尘的过往。指尖过处,书香满怀,余生如此,尽度欢愉。

人总会有义无反顾的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也不例外。在那段疯狂的时期,书籍是我最好的伴侣,我如饥似渴的汲取着书中的养料。从鲁迅的《朝花夕拾》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文字化成了一把思想的匕首,质问着我逐渐睿智的心灵。从《狼图腾》到《神曲》,一行行文字撑起的世界不断向外拓展着更广阔的空间……从外国的名人传记到网络的小小说,我细嗅墨纸上的淡淡幽香,尽头,是高昂的激情。

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文字是灵魂的田园。打开书卷,聆听古典诗词的静谧,细嗅近代文学的深邃,爱上文学,灵魂便有了栖息的园地。文字本就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无论是扬州“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绿水青山,还是漠北黄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洪壮阔,都能于诗词深处飞向梦中的城堡;无论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悲叹,还是“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傲岸,都能从文学深处袭得对梦的执著。其实,无论哪种选择,都是对异乡者的救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执念。我的执念又是什么呢?大概是对知识的渴求吧,我喜欢那种用文字来沉淀自己的感觉。沉入书海,我便会忘了时间,忘了自己,甚至忘了天地的一切。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我倾慕于浪客的洒脱。一匹红鬃烈马,便可恣意天涯,羁绊便是割舍不下的曾经。

我钦羡于文人的豪情。纵衣袂飘飘,背影潇潇,也不悔曾苦情的劝谏。

而这些,在现实中无法体会的,都将在书中与他们相逢。

生活中有太多的苟且,而诗和远方的田野,都隐逸于书的深海,寻找深海里的珠贝,勇气才不会被你荒废。所以别问我阅读的意义。你所爱上的阅读,本身就可以将你带向梦中的世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我惦念的是墨纸宣扬,书香满怀;我惦念的是余生欢愉,尽度芬芳。

如是岁月,静好!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3

成长就如同一缕风,虽无言,但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成长就如同一丝阳光,虽无声,但照亮了人生的旅途……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尝试,则是这一场漫漫人生路上最为绚丽夺目的一道彩虹。而这每一次的尝试,也许是坎坷的,也许是顺利的,也许是失意的,

也许是成功的……在尝试中成长,永远是痛并快乐着的!

犹记得,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不善言辞,在课堂上的我,永远只能是一个舞台底下的观众。我从不敢大胆地发言,或者像别人那样毫不迟疑地举起手来。

于是,举手发言,这成了我的致命弱点。虽然我也曾经羡慕过那些总是能在发言后博得一片掌声的同学,虽然我也曾经不断地想要改变自己,可是我总是做得不尽人意。直到后来,我发现老师常常将殷切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而此时的我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我故作视而不见,然后深深地低下头去,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似乎总能够听到来自老师心底的那一声叹息。

直到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在课上抛出了一个难题,我先是一怔,紧接着心中又是一动,这不正是我昨天复习到的知识吗?班上的同学都在迟疑着,此时的气氛很是凝重,老师又将目光定格在了我的身上,那眼神里满是期盼,我垂着眼帘,低下了头。老师将目光转移到了别处。良久,我的耳畔才传来老师的声音:“难道你们都不会吗?”我犹豫着,想到了老师对我的殷殷期盼,我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此时的我心中有如汹涌的海浪在翻滚着,毫不平静。我不禁在心中发出质问:“为什么?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我仿佛被心底的这一声怒吼给问住了……我抬起头,怯怯地举起了手,待回答完了问题后,我再次看向老师,她的眼神中有欣喜、有骄傲,老师举起了手带头为我鼓掌……那一刻,我才真正觉得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

从尝试着大胆发言的那一刻起,我才发现我已经战胜了自己。在尝试中成长,是收获的,更是不易的!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4

人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这个“第一次”就是我们在尝试中所品味到的`。它会让我们经历酸甜苦辣,它们能让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人性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品味到人生的真谛!

忆起,那种.种往事,能拥有现在的能力,不都是经过尝试得到的吗?

我第一次练习写作,起初感到很好奇:写作是什么呢?“作”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问题总是伴随着我,直到有一次老师要教我们学习写法,手法来写作,我搞懂了。之后就会觉得很难,但不断练习,我终于尝到了写作的乐趣。空闲时,我会找来几页纸,提起笔,看到眼前的画面,根据大脑的构思,就这样开始了写作。尝试让我明白:写作不仅仅要靠灵感,还要靠我们的努力,多看一些书,多思一些事,多去用书本理解那些名作家的心,便会体会到其中的美趣!就是如此,在尝试中我学会了写作,在写作中我陶冶了情操,领悟了人生。

学习中需要尝试,不只如此,生活中更需要尝试。

以前的我很不懂事,直到上了学,有了朋友,我懂得了“将心比心”。

离开小学,步入了初中。很多人我都不认识,感觉一切都那么陌生。我想起了小学的朋友。生活了几天,我感到周围的人都很友好,我尝试着与她们交朋友。一句“Hello”打破了我们之间的陌生,一句幽默的话语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朋友,甚至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让我们成为朋友之中的朋友。就这样,尝试让我学会了主动交流。

在大街上,更需要爱。一次我陪生病的妈妈去医院看病,当我去给她挂号的时候,队的排列如一条长龙,好多的人啊!我占了一个位置,平静而又焦急的等待着。忽然身后的一声哀求使我感到矛盾:“小姑娘,可不可以让我排到你前面啊?”要知道前面还有两个就到我了,可我身后的竟是一位老奶奶,她说要给她的孙女挂号。在犹豫不决下,我让给了她。我的尝试使我看到了别人的笑脸!

尝试让我学会了这么多,我在尝试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这个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成长起来!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5

本次海淀区微写作仍然秉承三选一的原则,出了三道题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三道题目是统一在“节水宣传”这一背景之下的,可谓把环保意识融入到了试题的考察之中,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微作文解读。

相比往年泾渭分明的着重考察“描写”“抒情”“议论”能力,20xx年海淀区的微写作明显偏重于应用型写作能力的考察,这点跟20xx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对微写作的要求不谋而合。

我们先来看第1小题,实际上是为这幅宣传画写一段讲解语。这就要考察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手和碗的关系,碗的缺口,碗里干涸的土地与禾苗,以及这些意象的寓意等都是同学们需要关注的写作要点,高中三年级作文《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微作文解读》。而且,与一般的讲解语不用的是,你讲解的对象是盲人朋友,所以你在写讲解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盲人的特点,并且注意你自己的用词。第?小题可扣分的点不少。

再来看第2小题,同样是一个应用性写作。以评委的身份写一段评语,大家在写的时候就要注意评委的语气,找准评论的角度如构思、寓意等。处了要求理由充分之外,还要求条理清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行文中充分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其次、更重要的……”等,让自己的评语显得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最后是第3小题,也是最出新的一题,以土地和禾苗的语气来劝告人们,与大作文中的第二题简直是同一个出题思路。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估计选这个的学生不少,但写得有“感染力”就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干巴巴写来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第3小题后面括号内的文字“可以写诗歌”,昨天上午东城的小作文也是可以写诗歌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信号。真能写出合适诗歌的学生,赋分应该会偏高了。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作文6

佛语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叶都是一方世界,更何况是书。翻开那一页,体味大千世界。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翻开那一页,轻轻推开通往此方世界的大门,来感受这里的和风细雨,欣赏此处的山川大河,品味其中的光明、自由亦或是昏暗、压迫。翻开《天之炽》,看到了西泽尔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守护至亲,哪怕是哪怕是再怎么困难,再怎么血腥,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训练。翻开《活着》,看到了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活下去,富贵克服了生理、心理的魔障。那个年代的种种现实,令人怒气横生但又无可奈何,只留下满身遗憾。

一本书也是一个社会。翻开那一页,静静的聆听着社会的点滴碎语,翻开《追风筝的人》,倾听阿米尔在阿富汗的成长历程,倾听在炮火的洗礼下男孩如何成长为一个男人,成为一个承担自我责任的男人。翻开《第七天》,聆听杨飞在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聆听他在这个社会的各种不平。本该有美好童年的阿米尔,因为战争,它的童年扭曲而痛苦,因为社会的不法因素,大好的青年杨飞就永久的离开了人世。看似平淡却揭露了社会的种种,令人心生一股凄凉。

一本书,亦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翻开那一页,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惧,翻开《平凡的世界》,看到了原本乐观向上的李向前却因为与润叶的婚事导致不幸,但它却像灰太狼一样,最终获得了幸福。少安,少平两兄弟即使贫苦但内心充实,有着坚定的目标与活着的做人准则。生活虽然给了他们种种磨难,但也是给了他们别样的人生,看似平凡的人,却因为他们的平凡而不平凡,心生敬佩。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学会独自在这世界中航行,读书就像是未知而新奇的事物,越品读越觉得深奥,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理性的人,照亮我们前行。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2

江苏省高三语文复习一般都会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 但是很多人可能会遗忘《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使广大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精神, 切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的课程目标要求, 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特别制定的。可以看出它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的具体化。《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制定的标准必然是符合《课程标准》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学要求》就是回归《课程标准》, 也是回归复习的常识。

二、具体细化

下面我选择《教学要求》中“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与《考试说明》对照, 来说明“考试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一) 阅读与鉴赏的指向:“立人”

《考试说明》中具体落实《标准》中“感受与鉴赏”的要求是:“中外又学作品阅读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要求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在20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和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中有明显体现。《上善若水》借都江堰的建造科学, 功效持久以及治理都江堰人的功绩说明最高的善就如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竞高下”。这种“上善若水”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底蕴。《这是你的战争》强调个人的追求在于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之际的取舍, 体现了价值导向,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指向《标准》的。

(二) 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整体”

《标准》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应在《考试说明》中就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 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 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年高考题加重了对这类题目的考察, 其目的就是强化《标准》在日常教学中的指向作用。请看以下题目:

1.《麦天》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6分) (2007年) ;2.《侯银匠》:小说第二段 (“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 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 (2008年) ;3.《都江堰》: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分) (2009年) ;4.《谈静》:文章题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 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5分) (2010年)

这一块是近年高考中尤其注重强调的题型。从能力上来说, 这是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贯彻“整体阅读”, 即“整体”—“局部”—“局部”;“综合”—“分析”—“分析”的阅读过程。

(三) 阅读与鉴赏的重点:“内涵”

《标准》中提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 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看《考试说明》中指向更明确:“‘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2010年的《溜索》最后一题是此类要求的典型体现: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这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

深刻意蕴: (1) 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 战胜艰险; (2) 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 相互信任, 关心爱护; (3) 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 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 “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 (1) 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 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 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 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人物、动物乃至峡谷在这里都需要学生能从形象的角度出发, 注意内涵的“多义性”和“象征性”。

三、尊重常识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3

【解题要点】

这道题属于情景类微写作题。

在这里,卷首语应该是对这本小册子内容的概括性介绍,其功用是让读者很快明白小册子的主题,并产生阅读兴趣,有导读的作用。

因此卷首语的内容要符合“寻找城市记忆”的主题,同时与册子的内容——老照片、老故事相联系。

既然是概括,那就要短小精悍、以小见大。题中要求不少于50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篇大论、不加节制,实际上精练、有见地的卷首语要远远好过洋洋洒洒、啰啰唆唆的介绍。

最后,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的要求: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示例1] 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4

一、试卷概况

本次期末考试是滨海新区统一出题联合考试,考卷命题思路基本按照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模式和《天津市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内容按照近几年比较稳定的七大板块命题,文理同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张试卷难度控制适宜,中档题较多,难易系数0.7.二、对试卷各“板块”的分析:

现代文阅读:

二篇文章:文学类文本(《太白山读树》)、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上难度不大,然而在编制试题时作了一些深度的挖掘,在把握文意添置了较大的难度,加之学生一些基本背景的欠缺,得分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论述类考的是社科文,3道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性,对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失分也较重。

两篇选文阅读难度相当,试题的设计难易相当。

文言文阅读:

阅读也有一定的困难,选文不是人物传记,苏辙的《追和陶渊明诗》,学生阅读似懂非懂。后两题(11、12)失分较严重

诗歌鉴赏:

题目设计的思路比较科学,第1问和第2问的提问的指向很明确,学生答题时的角度比较易,因而导致得分率较较高。

名句默写:都是必修课本里的讲读课,复习时比较全面,得分率较高。语言文字运用:

排序题虽然分数不多,大多数同学排不对。仿写题格式尚好,语言干瘪不丰富。徽标转换,构成部分表达的不完整,寓意不准确。

三、存在问题、原因及教学建议

1、反映出学生对形近字的辨识不清,对常见成语的积累不足,没有一定的语境意识,细微处把握不准。

建议:重视审题能力的提高,重视基础知识、文化和生活常识的积累,平时注意穿插训练。

2、文言文第11题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设计选项时信息量偏大,失分的学生也很多,说明没能仔细阅读文本,准确提取相关信息;

3、第13题是句子翻译,重点实词翻译不准确,个别句式特点翻译不出来

4、背诵默写会背句子,但有些字不会写。

建议:

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梳理和阅读解题的指导;培养逐句逐段解读文本的耐心训练学生从整体上阅读文言文的习惯;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加强基本篇目尤其是高考规定必背篇目的背诵,在课堂上不宜过多强调易错的情况,可能会变相提醒学生加深印象而误写。

5、诗歌鉴赏许多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和理解诗意凭自我的主观认识枉加揣测,第一小题大多得1分,意象概括的不全或不准确,第二小题思想感情总结的不全面,第三小题炼字题语言总结的不好。

建议: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诗歌文本的习惯,不要急于答题;加强审题意识;强化规范答题训练。

6、现代文阅读第16题

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概括总结,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作者的言外之意,应该很明白得分要点,但不知道是学生的糊涂还是命题人的“曲笔”的缘故,得分率低的惊人!这是鲁迅笔法,在讽刺王家庄人的同时顺手一击,讽刺具有同样心态的中国人。

第18题审题上难度不大,基本能根据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只是不能结合文段作具体的阐释和分析;第20题审题不明,读不懂题目,答非所问,答题要点不全,或者杂乱缺章法;建议: 加强学生对作品整体把握、全面认知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审题意识,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其次是要让学生读懂题目的要求及其指向性;加强对文中材料进行转述表达的组织概括能力; 加强采点得分意识;强化整体阅读文本的意识,防止信息的遗漏,难点问题和语段须养成多读多悟的习惯;对选择题中常见错误类型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付此类题目的灵敏度;结合选文作一定的拓展,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中要引导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作一些个性化的解读,还要言之有理、有据、成文。

7、材料作文,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因而有跑题现象;不跑题的同学也有举例不当,扣中心不紧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泛泛而谈,文体意识不强烈,中心不突出,文章空洞,段内逻辑事理不强,缺乏统一立意与构思,未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组织材料,没有谋篇布局的观念;议论文逻辑不甚严密,啰嗦等现象。

建议:

1.审题要常抓不懈;

2.加强三基本训练: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3.重视议论类文章的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说理要强化逻辑性,层次清晰、分明;语言要丰富有文采。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5

2.D.A.盛名之下; B.肌理脉络;C. 积重难返。

3.D.A.心酸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指令某人伤心难过。辛酸是对生活状态以及经历的一种描写,是指人们经过了某种辛酸的历程。根据上文定语“生活的”限制,“心酸”应改为“辛酸”。 B.“不只”应改为“不止”;(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考前模拟:不止——不只)) C.“一念之差”应改为“一念之间”。

4. C. A.“不失为”与“是”语义重复。B. 成分残缺,应在“等”后面加上“措施”; D.歧义, “修车的”有两种理解。

5.⑤②①④③

6.“小清新”是在文艺、生活方式等方面以自然淳朴、淡雅脱俗为审美标准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文艺、生活方式”“自然淳朴、淡雅脱俗”各1分,“亚文化现象”2分,共4分)

7.示例1:“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示例2:,“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

示例:3::“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但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朋友圈”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不拒绝,不依赖,这或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示例4:“朋友圈”只是一种网上交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同事和爱人等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虚拟的朋友。不拒绝,不依赖,这也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批改建议:扣准“理性”,力求全面辩证,酌情给分)

8. A.

9. B.

10.①加强和巩固统一王朝的统治。②促进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③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3分)

11. ①点明老人琴技不佳,与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相照应。②写出老人的可怜,为下文捐钱的情节作铺垫。(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

12. ①我信奉言必信,行必果。②我希望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

13. 泪①偶得因为妈妈硬要自己把坐摇摇晃晃的钱给老爷爷,心理委屈而流泪。

泪②老爷爷见我努力说服偶得捐钱,感动而流泪。

泪③我被孩子纯洁的心灵所打动而流泪,眼泪中也包含着作为母亲的隐隐的心痛。

14.偶得爸爸:理性(现实,实在);偶得妈妈:感性,理想;偶得:天真,直率。(结合文中具体语言分析,共6分)

15.指出偶得爸妈对善良的不同理解(1分)表明自己的观点(1分),阐释(3分)。

16.C.趣:催促.

17.A.都是连词,表目的,“来”。B.介词,和/连词,和。 C.动词,做/介词,替。 D.并且,而且/尚且。

18. D.“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错误,刘几在保州只是患了病,前文写他去世是在做通议大夫的时候。

19. 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见狄青”后面可断可不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泾州,是内地,(你)携带母亲没有比这里更方便的了。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6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C

4.A(B缅miǎn怀,淋漓尽致C 疵cī,非此即彼D摒 bìng,弥足珍贵)

5.D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穷:困厄,绝境)

7.B(表被动。A代词,指吾粲;动词,到,往。C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D作状语,表反问,为什么;作定语,什么。)

8.B(省略成分应为“水中生人”)

9.A(“表现不凡”有误;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10.(4分)参考答案:文章第②段写洞口之战时,面对落水呼救的兵卒,吾粲不顾大船沉没的危险,救活一百多人。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果断、见义勇为的人。

(概括内容2分,说明性格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断句(5分)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遂黜其人(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到了三峡,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猿崽。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终于跳到了船上,一跳到船上便气绝死了。人们剖开它的肚子,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寸寸的了。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大怒,于是罢黜了那个人。12.默写(8分)

①风乎舞雩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彼竭我盈

④东晋

⑤王羲之

⑥滕王阁序

语文试卷答案第1页(共3页)

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18分)

①(3分)A(“因为战乱”有误)

②(5分)B(3分)E(2分)(此两项为比喻句)

③(10分)评分要点:(举例2分,赏析4分,语言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4.(5分)B(2分)E(3分)(A是卡尔思考的课题,而非事实;“正在牺牲”不等于“丧失了”;C卡尔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D文中是先改变大脑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15.(4分)

①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

②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

③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

④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能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

(4点,每点1分)

16.(4分)

数据“46.7%”说明小学生的网络阅读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规模。

(说明数据1分,结合理论1分,提出建议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7.(4分)BC(B“承上启下”、“过渡段”、“描绘今日的过年”有误。C“意在说明母亲迷信”有误。)

18.(5分)说明父亲祭祖非常慎重、虔诚(1分),表现了他对先祖的怀念和崇敬(1分),对先祖或神灵护佑的祈求(1分);父亲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对生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过年异常热闹而忙碌;过年食物丰盛;过年有许多禁忌,感觉神秘;对除夕夜尤其感到意义深重(母亲的感谢、怀念和祝愿;父亲教我懂得了对生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有领压岁钱的欢欣。

(答对1点得1分,答对4点得5分,答对5点得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10分)(有叙述和描写4分;有评价2分;语言4分。)

21.(50分)(请参考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孙河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 语文试卷答案第2页(共3页)

戈矛撞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之后屡次前往邀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孙霸出朝驻守夏口,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陆逊,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高三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二) 篇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岁月留痕, 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沿线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奇岸怪崖壁, 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 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 可谓倩影永逝, 令人叹息。关于此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十二门徒石”形态类似我国桂林的峰丛、峰林, 属于喀斯特地貌

B.“十二门徒石”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而鸡形礁石是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坍塌的

C.“十二门徒石”是由于地 壳运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岛弧链

D.“十二门徒石”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柱, 鸡形礁石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坍塌的

亚洲首座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即将在北京延庆县竣工。届时将建成一座100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 并在近14公顷地面 上摆放100面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 (即定日镜, 见图1) , 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 再转化成电力。据下列图文材料, 完成2~3题。

2.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的定日镜, 正午时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月份是 ()

A.6月B.9月

C.12月 D.3月

3.据图2判断, 选择在北京延庆县建立大型太阳能电站的自然因素有 ()

1 属于干旱半干旱区, 太阳辐射强 2位于山区, 空气质量好, 大气透明度高 3位于山间盆地, 地形较平坦开阔4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大

A.1 2 B.2 3

C.3 4 D.2 3 4

常流性河道频率指 以一直线 截取某一 地区, 求取被直线切割的常流性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 反映区域水网的密度。下图示意沿湛江—漠河一线年降水量、常流性河道频率的关系。读图回答4~5题。

4.常流性河道频率最小值出现在 ()

A.江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5.图中a—b段河道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降水最多

B.经过石灰岩地区, 多暗河

C.地处山区, 地表破碎

D.地处平原, 地势低平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 1 2 3 4 5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 后发生2处的岩浆侵入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7.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 则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 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 地区易发 生滑坡、泥石 流灾害

读我国两省区全年风速大于3米/秒的小时数等值线图, 完成8~9题。

8.随着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图中 1 2 3 4四地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

A.1B.2C.3D.4

9.下列有关甲、乙 两省区的 叙述正确 的是 ()

A.影响两省区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的多少

B.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 但风力较大的季节不同

C.N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M河, 年际变化小于M河

D.甲、乙两省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

读某城市社区在某年的人口 (分年龄段) 移动状况统计图, 回答10~11题。

10.据图判断该社区最应该增加的人力资源是 ()

A.医院护工 B.高科技人才

C.建筑工人 D.幼师与小学教师

11.从社区 (分年龄段) 人口移动状况看, 该社区最可能属于城市地域的 ()

A.郊区 B.文化区

C.行政区 D.中心商务区

苏北农谚“麦田一套沟, 从种喊到收”生动阐明了麦田沟系的重要性。以往都是先播种再开沟, 而苏北某农场为提高耕作质量提出了“先开沟后播种再套沟”的作业技术。 (套沟:对已有沟系中的泥土进行清理, 保证沟系功能正常运转) 下图中为苏北某农场麦田平整土地及开挖沟系的作业现场,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2~13题。

12.图示麦田沟系的主要作用和月份最可能是 ()

A.灌溉3月

B.排水10月

C.抗旱7月

D.防冻12月

13.相对于以往的操作方法, “先开沟后播种再套沟”具备的好处是 ()

A.避免开沟时泥土压麦苗

B.减少麦田杂草

C.多了一次清除病、虫的机会

D.使土质更疏松

下图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作为西北工业重镇, 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 但仍让人担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季干岛效应明显, 主要为人为热量排放所致

B.大气污染 源主要是 春季和初 夏的沙尘暴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是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15.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 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沿河分布, 受地形限制, 所以“限宽”2人口稀少, 城市无须拓展, 所以“限宽”3气候寒冷、降水较少, 所以“限高”4保持城市特殊风貌, 所以“限高”

A.1 3 B.1 4

C.2 3 D.2 4

降水距平百分比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3年7月2日~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图 (单位:%) 。读图回答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兰州的降水 与同期相 比增加了 约60毫米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比由南向北递增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比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17.从整体来看, 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一方面, iPhone5S正式在中国内地上市热销。另一方面, 环保组织指出苹果公司在供应链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都违反了自己的承诺, 称其产品为“毒苹果”。下图示意iPhone5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根据材料回答18~19题。

18.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布局呈现越来越集中的趋势

B.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C.选择在富士康公司组装 的主导因素是技术

D.影响该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19.苹果数码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 对我国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B.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减轻了环境污染

C.增加了就业 机会, 平衡了工 业的空间分布

D.产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

荫房, 也叫葡萄干晾房 (如下图) , 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 一般是平顶长方形格局, 墙壁用土块砌成, 留有许多方形花孔, 房内设置挂架, 以挂晾葡萄。在夏季, 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 即可风干为葡萄干。据说, 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 新, 甘甜不减。据 此完成20~21题。

20.有关新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风力作用显著

B.以荒漠景观为主

C.以高原地形为主

D.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1.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翠绿如新, 甘甜不减, 主要得益于 ()

A.充足的光照

B.干燥的空气

C.土墙吸湿

D.保鲜技术

某地区的火山已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 下图中浅灰色部分是该火山飘扬的火山灰, 这8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的飘扬方向大致如下图中箭头所示。读图完成22题。

22.该火山可能位于 ()

A.智利南部

B.地中海地区

C.日本

D.东南亚

读某区域图, 完成23~24题。

23.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河流甲从M到N河段水量不断增加

B.图中大型水库乙主要是 用来调节河流径流量的

C.丙海域可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D.该区域北部乳畜业发达

24.该地区应侧重发展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技术指向型工业

D.资金指向型工业

“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 (商家对顾客) 的缩写, 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颖销售模式。如众多年轻人网上购物即属此类经营模式。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 完成25题。

25.在B2C模式中, 物流公司可以随时 了解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所处的位置, 其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1 RS 2 GPS3 GIS4 数字地球

A.1 4 B.2 3

C.1 3 D.3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5大题, 每大题10分, 共5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其中第26~29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题为选考 题, 考生可从 中任选一 个小题作答。

26. (10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大同市 (112°15′E向东至114°15′E, 39°00′N向北至40°30′N) 是山西第二大城市, 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 缘, 平均海拔1056米。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 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 旅游者多于夏季到此避暑观光。下图中为大同气候资料。

材料二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 采煤历史有2000多年, 境内煤炭储量718亿吨。大同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 并宜于制煤气, 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三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材料四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 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具体表现为:1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 但优质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5~20年, 其他品质 的煤也只 够开采100年;2第二产业独大, 并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3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 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图。

(1) 分析旅游者多于夏季来大同市避暑、观光的原因。 (2分)

(2) 大同煤炭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分)

(3) 大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分)

(4) 从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大同目前处于什么时期?为避免城市经济衰退,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27. (10分) 下图中为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 其与许多国家有着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结合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香蕉等经济作物。小麦全靠进口, 大米能自给20%。近年来该国努力发展多种经营, 推广水稻种植。

材料二苏瓦 (18.1°S, 178.4°E) 、纳迪 (17.7°S, 177.4°E) 气候资料表。

(1) 描述该国河流的水系特征。 (3分)

(2) 与纳迪相比, 苏瓦降水总量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3分)

(3) 评价该国 农业发展 的区位条 件。 (4分)

28. (10分) 原产于南美洲的马铃薯, 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仅次于小麦、稻米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由于它产量高, 营养丰富,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现已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结合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 概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 (3分)

(2) 简要说明播种马铃薯时多采用培土起垄种植及地垄多为南北走向的原因。 (3分)

(3) 简述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4分)

29. (10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及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 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 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 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1) 概括M城的气候特点, 并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

(2) 材料二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变化”是指什么? (3分)

(3) 分析图示 沿海地区 沼泽的成 因。 (3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 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若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 (10分) 【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 际商品贸 易和文化 交流之路, 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 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 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4分)

(2) 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6分)

B.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30.3°N, 103°E) 发生了7.0级地震。截至21日14时, 共记录到余震1445次。

材料二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城市南北较长, 东西较窄, 年均降雨量约1800mm, 多雾多雨, 有“雨城”之称。

(1) 列举两例本次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并分析其共同的成因。 (4分)

(2) 从地理角度分析此次地震救援面临的主要困难。 (6分)

C. (10分) 【环境保护】

煤炭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6分)

(2) 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由图可以看出“十二门徒石”位于海岸地带, 其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 而鸡形礁石是因海浪进一步侵蚀才坍塌的。

2.C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90°, 正午时镜身最接近于直立时, 应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

3.B首先注意题目中是“自然因素”, 因此要排除C、D两个选项。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 因此A项也不正确。

4.C结合图 中的河道 频率分布 曲线可知, 最小值出现在漠河西南地区, 为内蒙古 高原, 该地区降水少, 河流少。

5.Da—b段位于湛江东北地区, 接近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平坦, 河网密布, 河道频率最高。

6.C图中断层没有把岩浆岩2切断, 说明岩浆是在断层形成后侵入的。图中沉积岩越向下, 形成时间越早。图中M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 与华北平原成因不同。

7.A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河口附近左岸泥沙沉积, 故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8.B2地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 能源紧缺问题突出, 同时2地地处沿海, 风速大, 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

9.B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 新疆冬季风力较大, 江苏夏季风力较大。

10.D读图可知, 该社区0到14岁人口增加较多, 所以该社区最应该增加的是幼师与小学教师。

11.A读图可知, 该社区迁入最多的人口是25到44岁, 而大于60岁人口迁出的多, 所以该社区最可能属于城市地域中的郊区, 因为该区域工厂多, 需要大量劳动力。

12.B苏北种植冬小麦, 秋播夏收, 图示景观为冬小麦播种前正在整理的土地, 四个选项中以10月最为适宜。“麦田一套沟, 从种喊到收”说明沟系对小麦整个生长过程都非常重要, 而小麦在成熟时是不需要灌溉的, 故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排水。

13.A播种后再开沟易导致开沟时的大块泥土堆压在麦苗上, 影响麦苗生长。

14.C兰州地处黄河谷地,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兰州是工业城市, 废气排放量大;绿化工作不能完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选项正确。

15.B“城中限高”是为了不破坏城区 原来的风格, “城外限宽”是受河谷地形的限制。

16.C结合图例可以看出, 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25%~50%, 图中反映的只是降水距平百分比的变化, 不能反映降水量的多少。图中显示宁夏降水距平百分比由南向北递增。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比的最大值并不在青藏高原, 而是在内蒙古地区。

17.B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不稳定性增强, 从而使各地降水产生明显变化。

18.BiPhone5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分 布于世界各地, 体现了工业分散现象;工业分散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而进行地域联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也就是说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选择在富士康公司组装的主导因素是廉价的劳动力。

19.A苹果数码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 促进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分 工与合作。B、D两个选项明显与试题材料提供的信息相悖。

20.C本题以荫房景观图为背景, 考查区域特征。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风力作用显著且以盆地、山地为主。

21.B在新疆晾制葡萄干, 充分利用了该区域气候干旱的特征。

22.A该地区8个多月一直盛行西北风, 可见其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 选项中只有智利南部符合要求。

23.C河流甲从M到N河段流经沙漠地区, 沿途水分蒸发、下渗, 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取水, 故水量不断减少;图中大型水库乙所在河流的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 旱、雨两季分明, 并且该水库建在湖泊的下游, 故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用以防洪抗旱;该区域的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且人口稀少, 故乳畜业不发达;丙海域为离岸寒流区, 海底营养物质上泛, 吸引鱼群聚集, C选项正确。

24.A图示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油棕、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大, 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技术较落后, 适宜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

25.B对行进中的车辆进行定位和追踪需要应用GPS, 而物流公司随时了解运输车辆的位置则需要应用GIS技术。

26. (1) 大同纬度较高, 海拔较高,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气温较低, 凉爽怡人;大同夏季自然风光优美。 (2分)

(2) 储量大;质量优。 (2分)

(3) 问题:水土流失。原因:位于黄土高原边缘, 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 强度大;煤炭资源开采, 破坏地表植被。 (3分)

(4) 时期:衰老期。措施: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轻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延长产业链, 发展煤炭深加工工业。 (3分)

27. (1) 流程短;流域面积小;落差大;为放射状水系。 (3分)

(2) 苏瓦的降水总量大于纳迪。原因:苏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水汽随地形抬升, 多地形雨。 (3分)

(3) 优势:水热充沛;海运便利;与国外有广泛的联系, 市场广阔。 (2分) 劣势:国土面积小且山地面积广, 耕地资源不足;部分地区有旱涝灾害。 (2分)

28. (1) 地表起伏较大, 地形类型多样, 地质条件较复杂 (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附近) ;位于季风区与非季 风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多为大河中游地区, 植被覆盖率较低。 (3分)

(2) 增加表土厚度;疏松结构通水透气, 利于出苗;受光均匀, 地温一致, 出苗整齐。 (3分)

(3) 我国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面积大 (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市场需求量大) , 在现有耕地大部分干旱缺水的情况下, 只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种植马铃薯) 才能获得高产 (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 (4分)

29. (1) 特点:夏季高温, 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 丰富且季 节分配均 匀。 (2分) 不利自然条件:山区面积大;秋季降水多, 影响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2分)

(2) 问题:水土流失。变化:种植业比重下降, 畜牧业比重上升。 (3分)

(3) 气候湿润, 年降水量大 (夏季多飓风和风暴潮, 带来大量降水和海水) ;沿海地区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河网密布, 水流缓慢, 经常溢洪。 (3分)

30.A. (1) 饮用水和食物短缺, 防风沙, 防晒, 防暑, 保暖, 防迷路。 (任答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

(2) 气候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 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6分)

B. (1) 次生地质 灾害:滑坡、泥石流。 (2分) 成因:位于断裂带;岩石破碎;地表坡度大;降水多。 (2分)

(2) 余震频繁;次生灾害多;地形起伏较大;雾、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交通被堵。 (任答其中三点, 6分)

C. (1) 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环境 问题。 (任答其中三点, 6分)

(2) 植树造林或种草;因地制宜布局农、牧、渔业等。 (4分)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 篇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沿路,得到七个微笑、三个白眼,我就用七成的力气回应微笑,三成的力气回应白眼;我吃到的食物,七次好吃、三次难吃,我就用七成的味觉享受美味,三成的味觉忍受苦涩。我无意放大世界的善意,也无意放大世界的恶意,只是依照比例,老实地接收有晴有雨的天气;世界与我,互相而已!

——蔡康永《给无聊大人的诚实短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少于800字。(5)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提升思辨能力。

【写作立意】

材料前半部分通过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如实地反馈生活;后半部分阐述观点,表明自己客观地对待世界的态度。显然,最后一句中的“世界与我,互相而已”是立意的关键,“互相”二字体现了“我”对世界与世界对“我”的相互关系。

因此,最佳写作角度是思考“我与世界”的双向关系。可以从正面肯定材料所述观点,即对世界有客观公正的认识,不屈从不媚俗,不冷漠不疏远;也可以对如实反馈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比如谈“以德报怨”“以更多的热情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等。

【评分标准】

审题准确,能认识到世界和“我”是双向关系,无论是同意材料观点还是不同意,或者辩证地看待,都可得48分以上。

审题基本准确,写要拥有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要把时间精力花在丑恶上;或者写正确认识世界,热爱美好的,也要学会接受丑恶的,得42—48分。

解读材料很表面,比如只根据材料中的“微笑”“白眼”或对食物的看法写作,没有深入展开,得36—41分。

上一篇: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下一篇:学习新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