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2024-07-27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共11篇)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篇1

前我刚从学校毕业准备走上讲台的时候,心情愉快。一是我向往教师这一职业,二是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有信心――一位刚学完四年化学,并且获得“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的有志青年嘛!但真的走上讲台的时候“郁闷”就来了。我发觉自己既不会做高考题也不知怎么把课本上短短四五行字的内容撑成一节课,那些大学时修过的课、考过的高分全然不管用。我真是羞愧难当,根本不敢把这一秘密告诉任何人,只能暗地里通过阅读“高中化学教参”、“重难点手册”、“三年五年”、“高中化学教案选”等书籍来恶补,先把讲台站稳。我在大半年时间内熟读了“重难点”,刷完了十年的高考题,终于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说了,也能给学生流畅地演算了,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可是,接下来“郁闷”又来了。年青教师遭到学生挑衅似乎是逃不掉的劫。顽皮的学生开始找来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我,无比得意地看我脸红脖子粗。那段时间,我生活在紧张和慌乱之中,上课时一见到学生两眼放光有话要说我的心就怦怦直跳。哎,别提愉快的心情啦!我惊恐地发现,我熟读的那些“重难点”、“三年五年”之类的书,学生们手中也都有。我只有一碗水,就想全部倒给学生,难免捉襟见肘。为洗刷耻辱、找回应对自如的愉快感觉,我只能发奋图强。我重新阅读“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反应历程”、“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书。为解决问题而读的书与为考试而读的书感觉真不一样,好些专业书是此时重读才读懂的。大学时没读懂它却能考出高分,这一怪现象也让我对学生的成绩有了更多的宽容。还有些书反复阅读之后仍然不懂,只能先放在书橱里显眼的位置以备今后再次查阅。当我通过阅读,能神闲气定地接学生的招之时,心中常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渐渐地,我越来越老了。我遇到的更年青的学生去围观他们更年青的老师去了。我如同一个过气歌星,周围逐渐安静下来。这使得我有机会静心思考:除了教会学生能做高考题,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吗?阅读帮助我解决了新教师时期的种种尴尬和郁闷,那么阅读是不是能让我走向更深层更广阔的教育天地?让我保持平静、安详、愉悦的心境?

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的学生不会都当化学家,那么当他们很快淡忘了化学知识之后还剩下什么?我们通过阅读今天的教科书就可以方便地学到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甚至比经典著作中的更完善。但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身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过程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什么才能保持永恒的活力?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我得在科学元典中寻找那些充满活力的科学精神,那才是真正值得后人继承的。我在“化学基础论”中看拉瓦锡怎样推翻统治百年之余的燃素理论,我在“化学哲学新体系”中看道尔顿怎样奠定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我在“双螺旋”中看沃森和克里克怎样运用理性思维和实验数据天才地提出DNA的结构。慢慢地,我发现各科是相通的,要理解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仅限于阅读化学类书籍是不够的。我的书橱里多了“物理学的进化”、“量子物理史化”、“从混沌到有序”、“猜想与反驳”、“万物简史”、“科学的旅程”等各科经典。在它们的指引下,科学在我眼中越来越生动起来,原来一个个冷眼看人低的概念变成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发现真实的课堂并不在于设计的奇巧与方法的奥妙,而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教师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那么即使课堂设计再巧妙、教学方法再高超,也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更加暴露出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贫乏。当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准确把握时,课堂设计的逻辑和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最简要的,因为只有最简要的逻辑和方法,才能够被广大的学生接受。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篇2

关键词:教案化学教学,学生视角

高中化学课堂为了给学生一个与生活接触的机会, 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敢问敢解决,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从知识的搬运者传播者变为与学生的朋友, 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编辑自己的教案, 在平时的授课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层次, 采用有层次地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近几年推行的新课改中, 普遍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身份和教学方式, 学生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化学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教学, 在化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更新了课堂新模式.而且变以前单调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的活泼生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感受和地位,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个别辅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一、首先要认真仔细的通读课本

对化学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 能够使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为课堂活动打下基础。它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它对于教师的教案设计、教师对重点知识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教师更要对书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熟悉和理解。主要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 通读和熟悉整本教材

要做好全部的教学工作首先就要通读整本课本, 做到了然于心。在熟悉掌握所有的内容之后, 掌握教材中每一章每一部分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掌握编者的意图、以及所体现的重点和难点。

2. 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的授课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所以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就要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 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什么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下问题: (1) 在这门课上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2) 通过讲解掌握哪些必须的知识? (3) 要将知识点如何与实际生活进行搭配扩展 (4) 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3. 得到课堂知识的疑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确定好了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就可以进行标注, 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加以重点凸显。但是, 在不同的教学背景之下, 教师不可能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 所以,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 编写设计不同的教案, 使教师的思维真正体现在课堂之上, 才是真正重要的。

二、转变思维方式

新课改一直在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在解惑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因此,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传统的课堂模式应该有所改变。首先从教师做起, 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 改变教学理念。在这种要去下, 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的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形式, 就可以变以往的单纯式讲解为互动式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 师生共同学习, 共同参加, 共同解决。就是因为在这个学习中学生真正得到了亲身学习的好处, 所以对了解学会这个只是点也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点是转变身份。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放下在课堂中的架子, 走到学生中去, 转变以往高傲的视角。在教案设计中, 也应该进行教师角色的改变的尝试, 在教案中进行尝试。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当了一个放牧者的角色, 放牧者不会教羊如何学会吃草, 吃什么草, 而且起到了带头人的作用, 把羊引导草长得茂盛的领域, 所以说教师就相当于放牧者, 带领学生走向学习这条大道上去, 通过讲解与互动, 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真谛, 解决质疑。

三、注重学生情况分析

化学教学课堂要设计的适合学生发展。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 都是按部就班, 死板呆板, 没有加入学生互动, 也没有符合学生的需求, 在这种课堂氛围下, 学生肯定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复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须让学生在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老师对学生情况分析感到茫然和不懈, 其实这才是提高课堂效果至关重要的。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情况以及要掌握到何种程度, 都将影响到以后教学工作的进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环境, 等都可以看做学生情况分析的一点。主要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1. 分析目前的知识体系:

即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在高中对某知识进行学习时也许在初中就对该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和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学习的话就能比较轻松容易地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就主要以回顾和复习为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区分对待:

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 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上注意到了这些不同并加以区别对待,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相信也会有很大的效果。

3. 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 如果这些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就会影响学生的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能发现这些困难和障碍, 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就会帮助学生的学习。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独立的快乐

总而言之,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找出一条符合新课改教育目的、教学方法的新路子。只有走这条路,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都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只有这样, 教师在不断地鼓励与引导之中, 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才有益于社会发展, 有益于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化学课程标准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毕华林, 亓英丽著.化学教育新视角[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篇3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原有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掌握,强调记忆和机械训练。因此,在原有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学生英语成绩很好,但语言运用能力不佳,难以流利地表达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则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此种情况下,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备课及教案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英语教学满足新课标要求,那么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之中收获颇多[1]。所以,新课标背景下合理的进行高中英语备课及教案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特点

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喜爱,课程改革全面推行。面对原有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存在的一些不足,做出了适当的改进,使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等。

而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准所开展的高中英语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新的教学设计思路。也就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来综合考量小学、初中、高中,将英语课程分为九个等级,并保证各个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

其二,新的教学课程目标。也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终身学习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其三,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保证所应用教学模式具有互动性、民主性、开放性,如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等。

其四,新的教学评价机制。也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公平、公正、全面地平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保证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2]。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的备课

基于此以上内容的了解,确定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进行高中英语备课应当高度重视以下两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课堂评价的标准。所以,教师在备课之际首先要进行教学目标定位,以便后续教师能够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备课。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呢?

首先,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描述,提出教学要求,如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语言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设置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

其次,根据单个课时内的教学容量,合理设置单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最后,按照教学流程及单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

(二)英语备课

1.备教材

备教材是英语备课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教师详细的了解英语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认真分析英语教材的各个知识点,进而正确的取舍,并结合相关辅助教材,选取新的内容,整合成为教学内容。

2.设计单元教学

建立在教材基础上的单元教学设计,也是英语备课的重要部分。对于单元教学的设计,需要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及相关资料,确定单元重点、难点、关键,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单元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

3.作业和习题的选择

选择典型的、适合的作业和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自身英语知识水平。因此,作为教师备课的一部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及知识重难点,正确的选择习题和作业,以便学生在做作业和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实际演练所学知识[3]。

4.教学反思

作为英语备课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良好教学有很大帮助。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以往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价,如此可以使教师明确自身教学优缺点、教学失误、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那么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之中将会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弥补自身教学不足,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1.编写教案

保证英语教案可以有效的应用,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进行英语教案编写,要注重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也就是考虑课时、课堂环境、学生人数等因素,合理规划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合理编写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教学流程等方面,以便后续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按照教案良好进行。

2.教学设计

为了保证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良好的进行英语教学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应当注重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等,使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其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动手、动脑、动口学习英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4]。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英语教师需要对英语备课及教案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良好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之中收获知识、增强能力、培养意识。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进行英语备课,应当做好备教材、设计单元教学、作业和习题的选择、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而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英语教案教学设计,做好教案编写和教学设计。总之,按照新课程标准良好的进行高中英语备课和教案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重在创新教学设计[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81-81.

[2] 张李峰.探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的备课与教案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旬,2016(8):79-79.

[3] 陈阿如娜.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重在创新教学设计[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1):261-261.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设计 篇5

一、主题与背景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很想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二、情境描述

在上课前一天,我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气的化学式NH3,你能知道氨的哪些性质?提示他们可从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方面入手探究,并尽可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课堂上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对于一些浅显的性质同学们比较容易推出来,如

有同学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这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只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一些农村的学生兴奋地说,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是碳铵分解为NH3了。这时气氛很活跃,有同学想知道碳铵是什么,有同学说谁想打磕睡就给他闻氨气,等等。

(2) 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

(3) 有同学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能学以致用,很好。

有同学从化学键的知识推出NH3的电子式为 ,但分子结构不会分析。我提示N原子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那三个N―H键会不会分布成正三角形,完全对称呢?学生答不会?那请推测NH3可能为极性还是非极性分子呢?我在前面已讲过这个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推出为极性分子。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NH3为极性分子,那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呢?学生马上想到,NH3易溶于水。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呢?有同学说,将装满NH3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这时我给同学们演示书上的“喷泉实验”。学生在一刹那对实验的“动感”现象和鲜明的“色差”现象发出一阵惊叹。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由喷的现象极易想到瓶内气体的压强急剧减小,而证明了NH3极易溶于水;由“无色变红色”的现象,也顺理成章的认识到NH3的水溶液为碱性。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氨水的性质。为了加深学生对“NH3+H2O �P NH3.H2O�PNH4+ +OH-的理解,我给每个小组发一瓶氨水,让他们打开瓶塞,闻到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认识NH3.H2O的不稳定性,理解第一个“�P”的含义。然后进一步提出在实验室如何用浓氨水来制取氨气。学生很容易想到将浓氨水加热即可。有个别同学提出在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虽然不能从平衡移动的知识来解释,但他知道固体NaOH,溶于水要放热。我再让学生从OH-的浓度增大来理解第二个“�P”的含义。这样从NH3的结构推到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层层递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从NH3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推知NH3有还原性,可与O2、F2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这时我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写出NH3分别与O2、Cl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前面的几个性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老师的引导下能一步步的理解和接受,但NH3还有哪些性质呢?我提示学生NH3的结构中N原子还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而H+的核外没有电子,当两者相遇时,如何使它们都能达到稳定结构。学生可从配位键的角度来理解NH3与H+结合成NH4+的过程,从而认识到NH3能与酸反应成盐,进一步认识NH3是碱性气体。我准备了一瓶浓盐酸,一瓶浓流酸,一瓶浓氨水,和红色石蕊试纸。先让学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观察变蓝的现象。再分别将蘸有浓盐酸、浓流酸的玻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观察现象,从而领会挥发性的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才产生白烟。最后学生总结氨气如何检验。这样从结构推出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学生好理解,印象深刻。

(7)学生没有学过氢键,我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及原子半径大小补充了NH3与NH3、NH3与H2O之间有氢键的形成,理解NH3易液化,易溶于水。这样让学生对NH3有全面的了解。

三、问题讨论

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氨气的结构推出它的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性质,最后由性质联系它的用途。这样层层推进,学生便于理解和接收。另外,我想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同学们觉得较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知识,且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效果较好。但我觉得最大的几个问题是:

时间不够。大纲要求的一节课内容,至少要2节课才能完成。若再将喷泉实验引申和归纳,则需3节课。

对于优生源的班级开展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对于基础较差、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的学生开展起来很困难。

课堂上同学们有时会因为某个问题一直深入讨论,或扯到其它不相干的问题上,难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上来。从而浪费课堂时间,重点不突出,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我在设想,如果我每节课都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讨论学习,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补充,从长久来看,学生会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但由于时间限制,做题少了,训练少了,复习少了,讲评少了,短期的教学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而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唯分数为高,教师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其美的度?

四、教育反思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 篇6

课题 原电池第四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课型 新授 课 授课人 高二化学任教 时间 1月20日 班级 高二化学 教学目标 重点 1.掌握几 种典型电池的用途和特点.2.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 反应 难点 1.掌握几种典型电池的用途和特点. 2.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总体设计 个性化设计 时间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已复习内容导入新课

一、化学电池的种类

二 典型电池的介绍

1.碱性锌—锰干电池:

负极:Zn + 2OH- - 2e- = Zn(OH)2

正极:2MnO 2+2H2O+2e-=2MnOOH+2OH-

电解质:KO H

电池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指名背诵

创设情境

幻灯展示

师生共同完成

各组讨论,抢答

1

5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银锌钮扣电池

负极:Zn+2OH(-2e( =Zn(OH(2

正极:Ag2O+H2O+2e( =2Ag+2OH(

高中语文需要“零教案”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案设计,问题,措施

高中语文的课业繁重, 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本来已经是较大的负担, 而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案的编写方式, 又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在新时代教学理念下, 我们提倡学生既要阅读又要思考, 但与此同时, 如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理解老师编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思路,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案编写和考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 而导致“繁重”一词的首要原因就是编写教案。因为设计教案必须要阅读的信息量太大, 再加上要认真编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 要求每个点都要面面俱到, 用笔标注上每一个点具体的细节和讲解的方法。如果没有以上的每一个方面, 那么在教案检查审核中, 就会产生许多不合格的教案, 导致教师又要重新编写, 工作量又反复叠加。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案的审核和检查的方法也越来越机械化、单一化, 审核教案的标准大概只有两个:一是检查教案的篇数, 计算每一篇教案的页数, 搞得教师只顾数量不顾质量, 教学成果惨不忍睹;二是检查教案符不符合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因为一味追求数量, 导致很多教师无心思考, 照抄其他教师的教案只为了完成教案设计的任务, 有的教师则在网络上下载教案, 所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甚至是内容, 都是一个样。更有甚者, 课后才补上教案, 教案上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方式完全不符, 真正愿意花时间钻研教学方法的老师越来越少。教学形式机械化单一化, 课堂气氛不活跃, 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的教案不仅不能展现教师备课的实际效果, 而且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助长了形式主义风气, 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备课越来越成为一个应付任务的手段, 书面教案编写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现状下产生了如下问题:

(1) 高中语文教学任务重, 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较大, 老式的教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增加, 加上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思想行为各有差异, 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

(2) 受到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机械化单一开展。时至今日, 仍然还有很大一部分语文老师没有高度感悟到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价值, 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所在。

(3)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活力, 现行的课堂教学却缺乏创新。老师们采用沿革已久的教学方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忽视了传授知识时与学生的一种互动性, 而且没有具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味遵循着“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 学生的应试能力是有所提高, 但是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传统教案编写急需改革

语文课堂的教学中离不开教案的设计和讲解, 高中语文教案的设计需要改革和创新, 改革的教学方法, 创新的是教学观念。只有对高中语文教案进行有效的改革, 老师们才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突发情况。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的反馈, 于是, 笔者思考到了一个方法——零教案。

笔者所思考的“零教案”, 不是不要教案, 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考核和审查教师的教案编写和设计情况, 不再单单以书面的材料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 通过这种“零教案”的形式, 把课堂教学氛围搞得多元化、创新化。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情况和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自主的选择教案编写和表达的不同方式。

简言之, “零教案”就是把教师从高耗低效的传统备课过程中解放出来, 教师可以依照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兴趣, 运用多元化的方法,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零教案”的宗旨就是要把最原始的教学热情还给老师, 让教师的授课具有创造性, 培养一种注重实效备课的风气。

三、“零教案”的编写方法

(一) 整合法

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 学习感受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案编写的方法, 从而整合出教学目标。

(二) 标注法

前提是教师记住大部分备课时教案设计的过程, 将最重要的且易忘的知识点标注在易携带的纸质物品上进行教学讲解, 要求连贯和顺畅。

(三) 集体成果法

将不同性格的语文教师分为一个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案设计。在一个学习周内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 让老师集体进行备课。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案编写过程,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目标, 然后小组长整理教学提纲, 先试点再推广, 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下一次例会时, 针对上次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加以改正。

(四) 电子备课法

利用多媒体, 实现 “无纸化办公”和资源共享, 便于网上教研活动的交流、传播和开展。

四、总结

教案设计是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零教案”这一概念的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这也是让高中语文教案设计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一环。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零教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浩.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J].教育资讯, 2012 (11) .

课题方案的设计教案 篇8

1.了解课题研究的特点。(调查报告的特点)

2.了解开展的步骤。

3.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对象和手段,初步学会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重点:研究方案的设计。

难点:研究对象的确立与研究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引言

什么是方案?方案是工作的计划,计划就是工作和活动以前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即活动的打算和安排。所以研究方案也就是开展课题研究前预先拟订的研究内容和步骤。

我们有许多同学从没有搞过课题研究活动,对于课题研究活动怎么搞,心中无数。不过,上一届的同学已经开展了社会调查类的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我们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之前,先请上一届的丁灵同学介绍一下她们调查活动的程序(即活动方案),从中了解她们的调查内容是什么?对象是谁?在调查活动中选择了哪些调查手段?调查后得出了什么结果?分析后得到了什么结论等。

(2)调查活动介绍(略)

(3)调查活动的程序和特点(采用问答法)

调查内容——学生饮水状况调查

调查对象是——学生

调查手段是——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是——①学生的饮水需要量很大,不同季节饮水量也不同。②学生解渴的途径主要是自备水。③学生对饮水卫生是不够重视的。④买饮料解渴多在剧烈运动后。

调查结论是——①学校目前每日供应的饮用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加大供水量。②继续保证饮料供应。③加强饮水卫生的教育。

那么他们这项调查活动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从她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调查报告的特点是:靠事实说话。调查报告不是靠描写、抒情,而是通过大量事实,特别是对典型事物的分析概括,从而提出问题或总结出经验教训的。

(4)设计方案

①准备阶段。

②实施阶段:明确调查内容、选择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手段、准备调查用具(例举问卷设计)、进行实地调查。

③总结阶段: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今天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围绕辽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个主题。

④提供信息:水质变化:在成立盘锦市后,市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很快,大量污水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而这些水含有农药和化肥和其他有毒物质,使辽河的水受到了严重污染。

水质污染现状:有机污染型

辽河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水质已经严重污染;淤泥严重影响水质;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合流污水系统的溢流对水质的污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加剧水质污染。

辽河全程的功能定位:环境生态功能;水利功能。(略)

以上是我为各位同学提供的有关辽河的信息,你们有没有收集到与辽河有关的信息呢?你能否对它们进行调查和研究吗?你准备怎么做?请用精练的语言描述或图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手段和步骤。

⑤分组拟订方案(教师巡视)

⑥分组交流

学生交流:(每组派代表)

教师交流:分析学生交流中的要点,谈自己的体会及方案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就“中学生饮水状况调查”这个课题来说,确定调查内容:对“解渴与健康”、“解渴的现状”以及“解渴途径”的看法。调查对象的选择:关键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其中,分类要清楚:例如内容是辽河石油管理局高中学生的解渴途径调查,你的调查对象就只能是局高学生,样本要科学、有代表性:要有男生和女生样本,要具有一定的数量,即大于30%。

选择调查手段:问卷、访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等。

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大家可以互补思维,再讨论一下,我们的设计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修改更正。

⑦修正方案交流

注意课题研究各阶段时间的分配。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篇9

《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阐述了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以前很少有设计认识的基础这一情况,如何让学生能较完整的掌握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呢?这涉及到学生能否对本教材有一个完整认识的关键。因此,让学生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从模仿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子的实践中获得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的理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能力目标:能运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指导设计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2、难点: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应用在设计活动中。教学策略与方法

1、本节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解决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

3、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发现和明确问题

[马上行动]

阅读案例3:有一天陈晨和同学们到公园里去,发现有很多儿童在玩耍,但常常找不到想坐的小凳。他想,能不能为小朋友设计一款携带方便的小凳呢?……

[设问]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陈晨,在这个便携式小凳的设计项目在确定之前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发言]

总结:完成一张表格

经过环节 具体工作

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访谈、查找文献

分析信息 整理归类、制成图表

明确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确定项目 设计便携式小凳

2制定设计方案

问题明确了,设计便携式小凳这个项目确定了,我们应该着手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了。

[提出问题]在制定设计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又需要考虑哪些具体方面呢?

[学生回答] 要稳固、体积轻、携带方便、成本小、制作简单……

[教师分析]

归纳要设计好一个便携式小凳子,必须解决好小凳子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携带方式等主要问题。

[马上行动]

操作任务:根据刚才讨论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你们的设计方案,在纸上绘出你们认为

最合理的便携式小凳设计草图(包括选材、结构、连接方式等。时间:10分钟)

分组要求:前后六位同学组成一组,选出组长。

作品展示:每组组长上台展示设计图,并讲解设计原理。(时间不超过1分钟)

4.方案筛选

[讨论与交流]

组织学生对众多方案进行初步筛选,淘汰明显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有明显缺陷的方案。允许保留自己的设计方案。

[教师总结]

1、展示一些别人设计的便携式小凳

2、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制作材料,为下一节制作课做准备。

4、测试、评估及优化(1)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测试是检验产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测试的内容有对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强度、载重等方面的测试。(2)评估

在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得到较理想的设计方案和产品。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案例分析:对便携式小凳的评估(3)优化

设计方案的优化是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试与评估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小凳子最大的功能就是坐,但是要把小凳子作为一个产品拿去销售,那么除了坐的功能之外,还要坐的舒适、携带方便、美观大方等等功能,就是要对产品进行优化。

案例分析:对便携式小凳的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如果别人要使用我们的小板凳,我们就要向使用者介绍我们设计的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同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就产品说明书是指导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的“路标”和“向导”,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特性,使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像我们在家使用电视、在学校使用多媒体电脑一样。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

6、课外案例分析:家用餐厅装修的设计过程和生态垃圾桶的设计过程。

三、课后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主要通过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和制作来阐述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即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按照一定的、科学的、合理的程序过程,但设计同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因此,设计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四、课后作业:

高中化学的教案设计 篇10

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二、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幻灯片、常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1月,广州的百佳和万佳两个超市发起价格战,消费者用8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烧鸡,低价引来抢购狂潮。同年12月,诺马特购物中心在羊城开业,标出:生菜1角钱一斤、鸡蛋1角钱一只、玉米1角钱一斤,……超低的生鲜市场再次引来抢购狂潮。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板书)

一、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上涨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下降

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的啊。就好像是书本上第一个思考题,有些商品在旺季购买,有些在淡季购买就是由于价格的因素。市场上也是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想想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呢?(学生思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还有就是当个别生产者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时候。因此,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我们看书本的`第二个练习题。思考应该怎样回答。(学生回答,)

分析:“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说明了除了价格的影响外,消费时还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都想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当价格不断下降时,人们想等它再降价时再买;当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要多花钱买同样的东西,就会抓紧购买。这些都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所以,书上是说“一般说来”,它不否定特殊情况。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我们回想一下,非典的时候,米价、盐价曾一度上涨,但是购买的人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台风过后,肉类价格上升,也不见减少其购买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人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即使价格上涨了,还是要购买的。相反,如果米价下降,人们也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没有人会因为大米降价而一下子买几百斤回去。因此,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前两节课,我们讲的本田飞度如果由8万元降到4万元,购买的人就会多了;再比如手机,90年代的时候要几万元一台,现在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台,购买的人就多了;今年7、8月的时候,广州的空调降价,引来大量的人购买。但是如果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呢?大家必会持币观望,等到价格合适的时候才出手。可见,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生活必须品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消费者对既定的商品的需求,除了受到该商品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什么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替代品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补品

是的,还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我们找出替代品的含义并找出它的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的两种商品。我们要注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比如:由于今年的油价不断上升,一些城市就用较低价的乙醇汽油代替90#、93#的普通汽油,并且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汽车代替烧油汽车。再比如,去广州,汽车和飞机就是替代品,湛江― 广州的汽车票是150元,如果机票降到14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汽车的人就会改乘飞机。这些现象说明替代品对需求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都说明替代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它的价格不变或是降价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它的替代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互补品是另外一种影响因素,请同学们找出它的概念并分析它与替代品的不同,并且思考P16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而不用同时使用的商品;互补品是共同满足需要,而且必须同时使用的两种商品,缺一种都不行。书本的题目说明汽车销量的增加导致汽油销量的增加,油价的上涨导致汽车销量的下降,因为两者是互补品。也就是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使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以上我们知道了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它对于生产者来说,有说明影响呢?

(二)、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板书)

看书本P16和P17的两道思考题,思考为什么药农和高先生的结果不同。

联系我们上节课讲的供求的图表(或是P17的图)来分析:当牛蒡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的时候,药农有利可图就会扩大生产,当种植的规模过大,供应远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这时药农就严重亏本。当狐皮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减产,当减产到一定规模时,供应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价格上升,高先生就赚钱了。由此可见,价格的变动会调节生产者的生产,使其扩大生产规模或是缩小生产规模。

对于生产者来说,目的是赚钱,那就要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大降价的空间,才具有打价格战的资本。我们思考一下:生产者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属于扩展性的题目,简单让学生了解。比如: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价格影响着人们对商品的选择,每个企业都在价格方面费尽心思。但是价格是不是企业致胜的惟一“杀手锏”?消费者在追求低价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考虑点?今年4月的安徽劣质奶粉造成的 “大头婴儿”事件被媒体曝光。这样的奶粉,即使价格再低,人们也不会购买,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我们找出来。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简单地说是商品的有用性。每种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比如:棉衣可以御寒;食品可以充饥;书籍可以阅读;农药可以除虫……没有人会买没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的。企业在追求低价的同时,必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生产对路的商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调节生产(板书)2、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板书)

【课堂总结】

《圆的面积》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十一册第95—96页中的例4和例5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

2、使学生认识环形,会计算环形的面积。

3、使学生会应用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几幅画有烟囱、柱子、街心圆形花坛、火锅圆桌和切割刀片的挂图或投影片。学生每人准备白纸、圆规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面积。(1)r=3分米(2)d=10厘米

3、看画有烟囱、柱子、街心圆形花坛挂图,要想知道这些物体占地多少平方米有哪些办法?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所以知道圆的周长也可以求圆的面积。这节课继续学习圆的面积。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1)出示例4,全班读题

(2)师:要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题中告诉了什么条件?这道题应先求什么?

(3)学生看书上的解答过程,并把计算结果填出来。

(4)让学生交流计算结果,并说一说通过这道题的学习有什么体会?

(5)小结:在遇到要计算不能直接量出半径或直径的圆面积时,可以先量出圆的周长来计算它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通过今天的学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能解决了吗?

2、完成第95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巡回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5(让学生做环形的实践操作)

(1)画圆,计算面积。(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半径是8厘米和6厘米的同心圆,并求出两个圆的面积。)

(2)剪圆,认识环形。(要求学生想办法,不剪破外面的圆,把里面的小圆剪下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想想你这个图形是怎样得到的?(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同心圆。)

板书:环形(出示课件:环形)

(4)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环形或截面是环形的物体吗?请举例。

(出示课件:火锅圆桌和切割刀片投影片)

(5)探索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根据你对环形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再把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在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从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得到环形的动态过程,最后教师指出:求环形面积,要先求出外圆面积,再求出内圆面积,最后求出环形面积。

出示课件:求环形面积,要先求出外圆面积,再求出内圆面积,最后求出环形面积。

(6)学习例5

师:看课本上的解答过程,想想是分几步解答的,每步各求的是什么?

师:你能将这道题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吗?试试看。

教师巡视,待多数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再设问:这综合算式有简便算法吗?

教师演示简便算法过程:(略)

师;你从这个简便算法里想到了什么?

师;用外圆半径的平方与内圆半径的平方的差,再乘以圆周率来计算环形的面积比较简便。

出示课件:用外圆半径的平方与内圆半径的平方的差,再乘以圆周率来计算环形的面积比较简便。

师:通过刚才对环形的学习,你知道求环形面积的关键应知道什么?

4、完成第96页中的“做一做”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判断

(1)圆的周长越长,圆的面积越大。()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3)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成为一个圆环。()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

2、完成练习二十四中第6—1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开放性练习。(课后思考)

在一块长方形铁皮上剪两个同样大小,并且尽可能大的圆,要想求剩下铁皮的面积。只允许测量一次,你认为测量哪里即可算出剩下铁皮的面积。(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教师指出:一是在不知道圆的半径时,如何求圆的面积?二是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二)

例4例5

18.84÷3.14÷23.14×152-3.14×102

=6÷2=3.14×(152-102)

=3(米)=3.14×(225-100)

πr2=3.14×32=3.14×125

=3.14×9=392.5(平方米)

=28.26(平方米)

上一篇:失去了真性作文下一篇:模范教师典型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