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2024-08-29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通用10篇)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篇1

文县临江学校李武平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

践能力为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我认为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观

一般来说,学生总喜欢面带微笑、待人真诚、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害怕表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中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希望平等、渴望自由、充满幻想的少年。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我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成长中的益友,我们是平等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敞开胸怀,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老师是他们忠实的听众,是他们学习天地中的一份子,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和谐的,每个人都敢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作为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

二、巧设师生互动平台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上课方法,我们老师的责任主要表现在:1.培养学生的自信;2.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3.调动学生敢于发言、乐于表现的自主学习的好态度。这三方面要求我们老师由以前的讲的多讲的好要转变成善于导,设平台设的好。这就要我们当老师的要搞好教与学的互动,课堂不再是老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老师和学生能在平等的地位上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教师已成为同学们的学伴;现在我们应该明白: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相互的,不能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这一种形式,应该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并鼓

励他们勇于质疑。让他们真正感到在上课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三、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则你的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篇2

一、高三政治复习课“教什么”?

高三政治复习课“教什么”?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像一个人走路如果没有目的地, 无论走多长时间走多远都是盲无目的、毫无效果的。很多老师会认为, 高三政治教的是考试标准, 即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教学。但是, 这抓住了高三政治教学的“本”, 却没有抓住其“质”。我认为, 明白了高中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 在了解了高中政治课程的总目标, 教什么的问题就明白了。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理念, 我简单地对高中政治教什么总结为: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联系生活, 探究合作参与, 结论指导人生。那高三政治教什么就应该更为具体, 我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总结为如下几点:

1.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教学中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关注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政策, 关注社会热点。这就使高三的政治课堂变得立体而有内涵, 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增加知识, 拓宽眼界。

2.教学联系生活。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高三教学更应如此。我们要将我们爱讲的“话”变成学生爱听的“话”, 将学术性较强的文字变得和学生的吃饭、睡觉那么熟悉。

3.探究合作参与。活动依然是高三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三学生不应该只有压力, 文科学生更不应该只有背书和做题。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 更应该增设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个人探究的过程中开启知识的钥匙, 活学活用。

4.结论指导人生。近几年高校几起大学生因小冲突而谋杀室友的案件值得人深思, 这也给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提出了一个可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在为高考而服务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就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三的政治复习课更是应该为这些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们把好最后一道关。

二、高三政治复习课“怎么教”?

高中政治课“怎么教”?在解决了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后, “怎么教”就更实际和具体了。

首先, 明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联系, 以课程目标为指导, 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 习惯将教学目标列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实际上是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 三维目标诠释的应该是课程目标的内涵, 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堂课应该达成的目标。所以, 高三的政治复习课要首先做到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即以一堂课为课时设置, 制定通过一堂课的教学, 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达到的目标, 同时潜移默化的渗透价值观教育, 使之体现“三维”目标要求。

其次, 理清课程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学高为师, 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课程技能。课程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能力, 指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 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 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教学能力一般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教学能力是课程技能的体现, 课程技能是教师课程能力的表现形式。作为高三教师, 课程能力更能展示教师的内功, 是实现高三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推动力。而作为青年教师, 教学经验尚浅, 首先应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 通过听课学习、真题研究、教学研究、自主探究等方式加强自身学习, 在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第三, 正确处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关注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基石是热爱学生, 这就需要对教育充满激情, 尊重生命个体, 将教学理解为一门艺术。高三的教学更是如此, 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理想, 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授之以渔”。高三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协调作用, 教师通过完整的一轮复习完成基础知识的细化和分析, 在教学中渗透社会热点和时政热点的讲解, 这就是“授之以鱼”。同时, 指导学生自己编写学案本, 用自己的方式形成对知识的框架记忆, 以及各种题型的总结归纳, 这就是“授之以渔”。总结起来, “授之以鱼”是“授之以渔”的基础, “授之以渔”是对“授之以鱼”的巩固和提升。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关注学生发展, 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第四, 关注教学评价标准,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对高中政治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关系的思考基础上, 我也对如何评价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

1.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要求;

2.以学生发展为本, 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 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培养;

3.教学能力突出, 在教学语言、板书、师生合作中体现课程能力;

4.教学方法合理科学, 重视学法引导, 学生参与积极, 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能够体现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个性, 成为高效课堂实施的主导力量。

三、高三政治复习课“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结合学科特点, 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质教育,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 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和主动学习。”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表达了政治教学的追求, 也提出了高中政治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关系问题。

个人认为, 高中政治“教什么”和“怎么教”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即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一方面, 课程标准寓于“教什么”与“怎么教”中, 并通过“教什么”与“怎么教”体现出来, 没有具体的实施环节, 就没有课程标准;另一方面, “教什么”与“怎么教”离不开课程标准, 而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具体实施。

综上所述, 高三政治复习课“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既有一致性, 也有矛盾性。其一致性体现在:“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怎么教”是“教什么”的保证;矛盾性体现在二者强调的是不同的方面, 但这不同的方面又是统一的, 即“教什么”以“怎么教”体现出来, “怎么教”以“教什么”为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28.

[2]曲天立.从“三维目标”到“三重目标”的重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 (9) .

[3]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8) .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观 篇3

一、巧设问题,延迟评价,鼓励学生“敢想”

创新思维是一种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维性、探索性、开拓性、求异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紧扣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有关问题(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要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想得多,想得快,想得对,想得活。

问题提出后,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要让学生有一种松弛感,无拘无束地思考。特别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给出许多答案和设想,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做出评价,这样,可诱发学生说出更多想法。相反,如果学生回答后,教师立即予以最高评价,其他学生就觉得无须再多谈了,将一个“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的后果,导致众口一词,人云亦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便会遭到扼杀。如果学生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通过讨论使大家共同认识错在哪里。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头就会越来越足,创新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灵活再现,大胆想象,允许学生“存异”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再现”手段,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使他们的思维由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可根据各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再现、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等,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有的课文,故事性强,如果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表演,则易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课文,人物对话很有特色,可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当时说话者的神态、动作,并把它补上去,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是绘景如画的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的描绘用图画再现在纸上或映现在脑中。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在学生灵活再现、大胆想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允许学生“存异”。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多元性,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其大胆想象。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有的教师往往课一上完就结束了,而那些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师,则会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课文写一个续篇,并精心设问:皇帝对老百姓、小孩子、骗子、大臣们会怎样?反之,老百姓、大臣们会怎样看待皇帝?假设皇太子已经成年,他会怎么样?假设当时有农民起义军,情形又会怎么样?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纷纷写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续篇。这种续“故事”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三、善于质疑,敢于求异,培养学生“勤思”

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疑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才能独立思考,才能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新的冲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对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在鼓励学生按正常思路考虑问题的同时,应激发他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多侧面的思考,打破“人云亦云”的局面,敢于“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拘泥于某些权威(或教师)的既定论断,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和科学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此,既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一课时,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荡漾”一词一般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或指歌声此起彼伏,文章为什么说春天在空中荡漾?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针对这一问题,引导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联系文章的前后内容,理解“荡漾”一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让学生“敢想”“存异”“勤思”。这一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师 篇4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研能力等方面;并认为提升这些素质对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帮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为此,体育教师该如何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呢?

一、体育教师应了解课程改革“改”什么

(1)、改变课程功能和内容

改变课程功能过于注重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改变课程的结构和评价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评价中以过程评价为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改变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什么

(1)、体育教师将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将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喜悦。

(2)、体育教师将由“居高临下者”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 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

(3)、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创造性。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创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强心健体”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新课程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样既有助教师的教学特长的发挥,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

四、评价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课程评价中,通常是以学生的技能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而新的体育课程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结果与技术掌握的能力,更加注重发挥评价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评价目的上,它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原则上,它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相结合,使评价贯串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评价来指导、激励学生的学习;在评价标准上,它体现开放性,不是强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而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评价方法上,它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引领结局。这些都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色。

五、体育教师需要“具备”什么

(1)、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应系统而扎实的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教师必须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来选择内容、制定目标和确定要求,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点。

(2)、要具备教学和科研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肩负新课程实施重任的教师,要适应这些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应成为学习者与研究者。而体育学科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纵览一切相关学科和相关技术的高度综合性学科,所以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教师要成为教育家,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是一条基本途径。身为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

(3)、要具备整合课程的技能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对于学科教师,课程整合必须从学科内开始。一是注重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即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二是注重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即所教授的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将体育学科的传统内容与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三是实现方法上的整合;即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整合是一个包括智慧、意志、互动、调整的行为过程。课程整合计划的实施应该是多样化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整合模式。

(4)、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

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归纳起来,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有五个基本途径:①社会生活调查;②日常生活积累;③学生个体经验;④自然环境和校外各种机构、生产和服务行业;⑤网络信息资源。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进而具备开发校本教材的能力。事实上,体育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体育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资源。总之,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教育体制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变革。

美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 篇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环节,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是靠他们的引导,面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应首当其冲。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提出的重点,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教学中师生交往方式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来营造,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身在中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可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前看也看了,听也听了,讨论也讨论了,新课程也体验了,可就是找不到新课程中所说的理念,达不到它的要求。就是这种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思想,造成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绘画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的普遍认同观点,以至于美术课被称之为图画之课。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美术教师永远只是画匠,学生最高就是只会绘画技能的巧匠。这时很有必要给现代的教师补充新鲜的血液,改变原有的不良教学理念,去适应新课改,因此我认为当今教师应该在自身素质、教师角色转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性,使他们内在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建立超越学科的立体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很强的美术专业知识,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常规教学应该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等,这就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更多与美术新课改相关的其它新知识,学习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立体型知识结构,在基础教育改革下与时俱进。

第三,全新演绎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在新课程的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角色,教师将走进新课程规定的不同以往的课堂生活情境,美术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美术课程新标准将成为重塑美术教师职业形象的重要依据。

第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在以前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课堂的主导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重视知识记忆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单一的教学方法,整堂课师生交流的过程寥寥无几,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我在讲授《海报的设计》一课时,设计了小组分工合作的环节,教师适时提出设计要求,适当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美德,又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第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三.积极运用合适的、全新的教学方法

一个得体的教学方法会让教师得心应手、终身受益。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节奏。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眼光”。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于是我就自学了几个制作课件的软件,实现自己能亲自制作,如我制作的《装饰画的设计》、《标志的设计》、等课件,在运用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让我明白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讲授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所需。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使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信息来自各方面,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第二、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表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避免简单的缺少学生参与的师讲生听和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

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数学课中最常用的,美术课不需要这种方法,其实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在《蛋壳人造型》、《海报设计》的课中,让学生根据制作图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尝试,可培养其独立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注重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A,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传统的美术教育对此还重视的不够。B,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良好的行为,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总之,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他们是实施的主体。美术教师要积极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面向未来,勇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学习,把他们培养成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用性人才。【关键词】:基础教育、角色转化、综合、探究、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3.《美术及其教育》

4.《教育管理心理学》

美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

潘店镇中学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篇6

卢仲春

在新课程的逐渐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与碰撞;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作为从事多年思品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小学思品教师应从三个方面转变角色。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引导者转变

古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思品教师往往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总是死气沉沉,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在玩张飞的“睁眼睡”。问题症结何在?在于教师作为主导者对自身角色的本位化认识不足。就社会角色而言,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学生扮演着“学”的角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标的课堂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的引导者转变,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尤其是小学思品教师,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平等的交流者转换

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长幼有序”,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主张“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部分质的变化,但在一些学校,或多或少地还存在“奴化教育”的倾向,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如果说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奴化教育”则完全扭曲了学生的灵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这就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而不是“家长”,作为平等的主体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所以,作为小学思品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由学生的监管者向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者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篇7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教学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也就是师生关系是紧密联系的, 同时并进, 互相依赖的。教师要传授技术, 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 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一个独立练习和独立思维的空间, 也可以依赖于师生间的某些共性, 诸如彼此气质、素质的相似和年龄、性别的和谐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平等的气氛中形成学生的自信心, 展示自己的能力, 促使体育教学协调发展,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 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 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及差异, 在教学中做到松弛有度, 放中有收, 收中有放的实践和体验, 可采取以下做法。首先对课本内容通过导讲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某个技术动作的理解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通过“收”的办法处理或疏通思路, 或在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讲解, 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需要教师纠正时, 要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以解决问题为度, 不可引申发挥;学生锻炼缺乏应有的方法, 练习的技术动作不协调, 不正确, 需要加以控制时, 教师要“收”,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懂的地方要放, 学生自练虽然有一定困难, 但通过集体练习, 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放。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发挥, 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有机、和谐, 学生自然也会感受到课改实验中的欢乐, 老师也体会到其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创新的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把学生的学习变成更加自主、独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和研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课的基本部分在宣布内容后就分组练习,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观赏、评价别人的动作, 有的学生分析猜测动作的作法, 还有不少学生在动作失败后亟待老师指点, 希望老师讲解并能同自己一块儿练。这样教师根据各个练习的动作加以评价、分析和鼓励, 最后再讲解动作的要领, 学生就会把老师的讲解动作和自己的练习体会相对比, 找到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奥秘。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追求由教到不教, 由“学会”到“会学”的境界, 使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篇8

【关键词】教育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对此进行分析:教育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等所具有的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并为教育决策提供相应的实际依据使“教育”顺利进行。旧的教育评价观可能更在乎教育的知识价值忽视了教育的育人价值,潜移默化的价值等,也就是说以往的教育评价更多的把评价指标定格在:教师交了多少知识、学生学了多少知识。当“学生学的知识=教师教的知识”这一公式一旦成立,人们就认为教育是有价值的,是成功的。但是,这样的评价指标只看到了教育的“知识价值”忘却了教育的“育人价值”,这也使得教育评价显得狭隘!而对于教育评价狭隘性的表现,在这里我从学生评价切入,结合自身经历,我们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会以分数定论,从而形成一种畸形的评价观即:成绩好=好学生,成绩差=差等生(现在称为“学困生”)。教师把评价准则完全划定为“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即:学生一直将“成绩好坏”当成评价一个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的标准。也会不由自主地以此来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孰不知这种定位取向是偏颇的。这恰恰反映出我国学生评价的不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存在漏洞。下面列举学生评价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问题 :

一、评价观念迂腐,评价指标偏颇。这是指对于学生的评价我国“成绩至上”的观念是片面狭隘的,仅仅把知识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是不科学的,很易误导学生,使其在评价同伴或评价自己时衡量取向偏离“正常轨道”。“成绩至上”的评价观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智力水平不高(虽刻苦学习但成绩也不理想)的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并没有努力,自己是个“差生”。看不到自己的艰辛,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二、评价主体单一。旧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来自教师,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评价者。学生究竟“是好是坏”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观。在我国,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言语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将某个学生定义为“差生”那么在其他教师眼里、在学生同伴眼里,在父母眼里就会是“差生”角色。严重忽略了学生同伴(“同辈群体”)和父母的评价角色。

三、评价内容死板。对于学生的评价内容着重放在知识的习得情况上,考高分说明某学生知识掌握牢固,从而推理出本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了,否则就是相反的结论。只在乎学生学到了什么不在乎学生怎么学到的,只在乎学生有没有掌握应对考试的知识,不关心学生外延知识的吸纳,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和锻炼。

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为我们的教育评价,为如何评价学生带了新的血液,促使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理应是各方面素质都有良好发展的,既然如此,就必然要求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维度考虑,这也符合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意义在于使教育者看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多样化的素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需采些许对策:

一、转变观念,“扶正”评价指标。这是说在新课改下评价学生时要转变“成绩至上”的观念,要意识到“成绩”不是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应遵循“聚焦综合素质,重点关注成绩”的原则,全面考虑各方面指标,这样也能增加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

二丰富评价主体,避免“教师”独权。评价学生应该听取各方面意见,老师、家长、同伴都应该是评价某个学生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情况,家长更熟悉生活状态,同伴能提供心理趋向,三者中和后才能全方位的作出评价。

三、充实评价内容,采取多样审评。评价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的掌握,考分的高低。应该意识到并非每个学生都善于记忆,都善于考试。有的学生付出很多但未必分数就高,我们对此就不能断言本学生是“差生”,否则就是武断的表现。应根据新课程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要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正是因为“闪光点”的多样性才要求评价内容具有多样性。在新课改教育中没有差生,有的是一个个充满“特长”(这个是指学生特点)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四、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评价者、被评价者,评价手段、评价标准、评价监督制度、评价管理系统等都应该具备且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比如:如若发现教师评价偏颇,评价监督机制就应该起作用对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综上,新课改素质教育下教育评价正在改革,学生得到了理解和认可。评价学生已不再那么局限,评价观念也在渐渐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尧.关于教育评价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从我国的教育评价学研究谈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贾国英.论我国当前教育评价实践中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06)

[3]李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现状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1(05)

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观 篇9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是一种财富。尊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加强,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引精神营养。

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篇10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上一篇:公路维修资金报告下一篇:狼王梦课外阅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