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024-08-21

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通用7篇)

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1

班级 高维(1102)

姓名胡鑫楠

2011年12月21日

试述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实践过程中较之以前的工作变化的所思,所想,所感,发表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以及总结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并结合现实----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体悟仍未有实用技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努力学习高等技能充实自己的同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未知的现实及其残酷性,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但不管理想有多么远,坚定信念,做好一切准备,总有一天,乘风破万里浪,我们终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现实差距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今年九月,我终于成为大学生。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我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可是,成为大学生后,我问自己,我到底会些什么?当我踏上社会后,我有什么资格与别人竞争,有什么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呢?

理想中的大学生,满腹才纶,无所不能,夸张了些,但离此也不远吧?可叹的是,理想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

我想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因为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到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大坑日用服装厂去了。

本来这个寒假,我是打定主意,进服装厂参观,体验一下各种工作的特别性,像设计、剪裁、缝纫等,后来发现,大学生的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优越感,却反而像是种无形的压力,毕竟看到这么多工作,自己却没有这类技能。我不会设计,不会剪裁,不会缝纫,连只有中专学历的主管都比不上,所以最后只能选择剪线头。

以前只把剪线头当成是一门赚钱的工作,而如今的我却开始有些唾弃它了。我以为上了大学,会学一些特殊的技能,至少打工不再只能选择像剪线头这类机械化的工作嘛!

虽然如此,我还是只能认真地把本分工作做好。剪线头这工作,做了很多次了,还是觉得充满挑战性的。毕竟在这讲究效率的社会,要高质量与高效率并存,确实不简单。每做一次工,我就想,有什么办法加快剪线头的速度,但又不会剪得不够干净,或者剪坏衣服呢?计件的工资计算法可没有计日的来得好,这是就一个被雇用的人来说的,从个人利益方面为讲啊!虽然大大提高了积极性,可是也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疲乏性。不在其位的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当工资计日时,人能忙理偷闲,可计件的工作,在如今的社会,会让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仿佛世界没有了日夜之分,人便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高的利益。

然而,不管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人总是要带着理想,而对现实的,不是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一开始怀抱雄心壮志,想要一展抱负,鹏程万里,可惜的是充满挫折的现实,会将人的锐气消磨殆尽!有多少人能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赚进更多RMB的工作呢?事实上更多的人只能抱着“行行出状元”的心态,只求温饱,早先的什么精神追求,已经抛诸脑后了。就像我二表哥吧,他大学毕业,刚踏进社会,遇上2008该死的金融风暴,企业削减人员还来不及,哪还容得下他进驻呢?因此,学机械设计的他只能转向土木建筑工程发展了。可见,有了才能,机遇也很重要,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吧!

2008的国际金融风暴,使得从事经济与金融相关方面工作的人,产生了失业危机,下岗人员不在少数。在这经济全球化,行业联系化的总体态势下,其他行业也被波及。原本“十分吃香”的行业,多少人挤破头脑,踏损门槛啊!到头来,没有优胜劣汰,企业选择降低工资或者直接贴出裁员启示,如果你忍受不了低待遇,那么卷起铺盖走,回家待业,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多少跟单的工作人员啊,终于禁受不住无单可跟,于是回家吃自己了。这就是社会现实的残酷啊!

我想,现在的我也只能学好专业知识了,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机遇的到来啦!作为一名大学生,身份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在如今的社会中屹立不倒,尽吾才,奋吾志了。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要所握的是今天。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乘见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往往估计不足。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希望顺利实现理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实现理想设想得过分容易,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缺乏思想准备,那就会影响理想的实现,甚至会导致我们在困难面前对理想失去信心。因此,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我相信,人总是要有梦,才会去追求,才会渴望生存。要实现理想,也许十分艰难,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早已从祖祖辈辈的先人那里得到了证实。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不应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要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不要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不要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所以呢,我们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担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未来的路还好漫长,新的一个学期又要开始了。我又要扬帆启航,去寻找又一个彼岸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没有一技之长,要如何与他人抗衡呢?没有过硬的本领,要如何抵挡命运的风浪?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改变天气,那么你可以改变心情;如果你不能改变容貌,那么你可以改变笑容;如果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那么你可以拓宽生

命的宽度”。如今我要说,既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无法改变现实的性质,何不改变我们自己,漫漫人生,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坚定信念,中流击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希望通过每一次的实践,积累充分的经验,让自己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希望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面对社会更加自信。这是大学生的任务吧,很基本的任务,为了将来就业奠定的基础,也是实现理想,面对现实有所作为的表现。

我常想,要是能有更好的实践地点,那该多好啊!毕竟我现在学的专业与我服装厂中实践出来的经验格格不入,这是多么滑稽的事啊。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现在只能备好一切资源与经验,只求毕业之时,可以找得一份切合我专业的工作啊,实现我的理想。如若不能,就当又是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考验吧。

谈及未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怀揣着憧憬,因为我们都有理想。理想之于我们就是希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冲破一切困难艰险攀上梦想的高峰„„

少年人谈理想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规划与实践,一件件地去落实„„每达成一项计划,年轻的脸上便是藏不出的兴奋;年长的人谈理想或满足或痛苦,这是由于他们真正懂得生活的含义。不错,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认为最完满的最适合自己的结局,但正如人们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多的挫折失败,现实的残酷性会一次次打击到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

这一方面,古人用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叙述了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并且告诉我们现实总会让理想显得不完美„„

楚怀王客死秦国,屈平自沉汨罗江以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鬼李长吉为避父亲名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而抑郁成疾26岁便离开了人世。

嵇康追求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想要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却最终被他显赫的名声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子所连累„„

这些人年少时早已为自己定下了目标并不断向着理想前进,却不得不在命运的玩笑前低下高傲的头颅。

现实的沉重打击远比想象中来得残酷,心中的激愤让他们选择了放弃生命以示自己对理想的坚持。

这种精神博得了很多人的共鸣,可是我不禁要问他们这样的作为在现世是否还可以被视为正确的。难道我们不会以为他们太过脆弱,竟然就这样轻易向命运低头了么?楚太子尚在楚国,屈原既然有一腔报国之心,为何不回楚国辅佐太子将楚国建设得更加强盛?李贺既然不能应试状元为何不学习柳永将自己的特长发挥?

坚持理想的方法又很多种,在理想与现实相遇爆发出强烈火花的时候,他们只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却没有发现寻回梦想的道路,只懂得在强光后的无尽黑夜里逐渐放弃希望,却不懂得何谓凤凰之鸟的浴火重生„„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也会开始踏入别人的轮回,经历和他们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过程。现在的我们感受着对未来的跃跃欲试是因为我们依然站在梦想刚刚启航的地方,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困惑,也会看着承诺看着梦想逐渐变成白色或者虚伪的泡泡;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有可能站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

然而,不论面对怎样的选择我们都不应该轻易地放弃原先的理想。美国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跟家人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到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他母亲停下来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人生正如打牌,发牌的权利不在你手里,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遇到什么,但想要继续就只有用手中的牌打下去,并努力做得更好。在命运捉弄我们的时候我们为何不将其视作一次考验,让手中的这副命运纸牌发挥得更完美些?

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尚还弱小的我们生活在大学里,已然是已踏上了半个社会。这预示着我们将正式迎接命运的挑战,有很多不能预料的困难等待着我们,我们会迷茫会痛苦会讨厌自己的改变,但这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参考文摘: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英国)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菲利普斯)

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共产主义,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一、共产主义理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

主义犹如一面旗帜, 一个追求, 指导着人类进步的趋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正是不断变更的适应于其阶段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它挣脱了旧思想政治教育代表着其阶段阶级的利益, 而转变为人作为主宰自己和社会的主体, 是一切活动的实践者, 而共产主义是我们共同的奋斗共同实践努力实现的理想, 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方向, 也为每个人指引了理想和价值。

信念是理想的基础, 理想是信念的体现, 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也是一种追求未来理想的过程, 即追求遵循和实践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或信念的过程, 共产主义信仰中包括着一系列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信念, 比如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社会的真正公正和平, 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 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理念。理想指导未来, 信念是支配现在的, 面向现在的, 它由现阶段千千万万个共产主义者的信念支撑, 没有信念就没有理想, 所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也在无形中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向。

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全过程来看, 每一代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都为这个理想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需要世世代代共产党人现阶段的努力, 去实现最高远的目标, 这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贡献恰恰编制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之路, 道路上积淀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 每个共产党人一生中的贡献更昭示了他自身鲜活的价值, 很多优秀共产党人的事例又告诉我们, 他们并不是为了去享受实现理想的结果, 不懈的追求也许毕生不会看到理想的实现, 可他们依然无怨无悔, 是因为他们一生中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自己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指导我们每个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自身做起为美好的未来努力, 添砖加瓦这共产主义理想中蕴含的基本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后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的超越现存世界和现存自身, 通过不断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们自觉的改造现有社会, 实现人和社会对现存状态的不断进步, 进而为朝着共产主义奔跑铺平了道路, 打下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并坚强的基础。

人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就是历史唯一的主体, 推动人们利用既有的一切去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和现存的自我, 这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社会理想, 也是每个人的个人理想, 无数个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就最终会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是促进人这个自己的主体来主导本身和社会动态的朝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通过政治教育, 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开发和调动, 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活动追求和唯一主题, 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属性的全面发展变现为人的自然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生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也正只有具备这样的本质、属性和素质, 才能在漫长的共产主义理想道路上坚定不移的高举着信念这面旗帜不动摇, 才能不畏各种艰难险阻, 才能为下一代接班人做鲜活的榜样, 去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从而达成最终目标。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辩证统一相互促进

共产主义理想与思想政治教育辩证的统一表现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共产主义理想既是社会理想也同时是个人理想, 因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所以需要每一代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而实现每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恰恰实现了他们的个人价值,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而组建了社会理想的构架进一步实现了社会价值,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发展的相对一致, 其本质事实上也是相对的、即时的, 也会不断发展不断重构的, 不断培养高素质、为社会做一己贡献的人才, 他们怀揣着信念朝共产主义的方向前进着。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 也是一代代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长远关系着我们共同理想的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 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必需, 也是为实现最终理想所必须。当每个大学生把共同理想担负为己任, 就会从点滴, 从身边,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将自己塑造为能够走在使命道路上的勇士, 能够完成阶段性理想的奠基石, 能够使自身的价值绽放的祖国之花, 那么就无形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教育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 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强大动力和前提条件。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 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卓有成效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也是使他们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尤其是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他们不仅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人才良好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精神文明教育、熏陶和锻炼。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合格人才,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决定了高等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由此可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成果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意义,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的重要部分。因此,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继承, 关系到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能否代代相传的关键, 共产主义理想的旗帜又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大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高德胜.人格教育在美国德回潮[J].比较教育研究, 2002年第6期.

[2]王啸.“人是价值的存在”及教育学意蕴[J].教育学, 2001年第11期.

[3]郎秀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2年第10期.

[4]吴仁平.论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理想[J].求实, 2014 (2) :80-83.

[5]刘建军.辩证的把握共产主义理想及追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10) :62-64.

[6]张明.毛泽东共产主义理想性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性[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5) :25-28.

[7]汪柯柕.共产主义信仰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J].改革与开放, 2014 (4) :4-6.

[8]周大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理想不动摇[J].重温经典, 2012年第3期.

[9]张艳新, 赖雪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 2005年第4期.

现实的政治与理想的政治 篇3

把政治理念区分为现实的和理想的,其实有点误导。似乎暗示前者能够更科学地认识现实世界中的规律,其举措切实、可操作。相形之下,理想主义不免稍处下风。因为理想固然美好,若只停留在言语中而无法落实,就不免被讥为空想,若还痴迷不悟,更显出其迂腐。屡遭困顿的孔子就曾被子路讥笑过。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听到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嘲笑道:“有是哉,子之迂也!”孔子倒也不甘示弱,立马反唇相讥:“野哉由也!”此番对话勾勒了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之间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一幅素描。但是,把一种政治理念称为现实主义的,其实更多地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人的评价,比如说“你这个人非常现实”,取其更在意物质利益,更懂得精打细算,或许还有那么点自私的意味。这首先指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行为策略,推而广之才成为对外部世界之实况的一种断言,即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都首要地在意物质利益,都会在人前人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趣之处在于,这一断言是高度归约的,且具有促成自我实现的潜力。所谓高度归约是指,一旦你持有这种行为策略,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表现都可能被解读成“现实的”。某种善意的表达或许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貌似公正的安排也许有意无意地优先照顾到了自家人。只要顺着这条道路去想,去琢磨,去发掘,你就总能在他人的行为中找到验证自己预设的证据。如果你坚信这样的策略,宣扬这样的策略,且坚持按照这样的策略去为人处世,就总是会激发起他人类似的反应,从而实现了你最初的断言。

与孔子高蹈的理想主义有别,法家的思想显得现实而冷峻,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权力话语的逻辑推演。至少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法家能够质疑儒家。要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离得开一个现实的权力吗?离得开,就难以解释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四处求官。离不开,对政治秩序的思考就必须从权力起步。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支配关系,也就必然是相互竞争的,不是A支配B,就是B支配A,舍此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因此,权力游戏必然是零和博弈,全得或者全无。基于这种考虑,如果权力没有被集中,社会必然陷入权力竞争,导致混乱,所以对政治秩序的思考就只能从集中的权力起步。掌握这一权力者就是君主,处于被支配地位者就是臣民。臣民总是会想方设法地侵夺君主的权力,君主就应该懂得如何驾驭臣民,从而确保自己对权力的独揽。关键在于,权力话语本身也是高度归约的,能够把臣民的任何一种行为、言语解读成“对我的权力的侵占”。你要廉洁奉公,那么就是“少索资,以事诱主,主诱而不察,因而多之,则是臣反以事制主”。你要曲意逢迎,自然是“欺主成私者也。……此之谓擅主之臣”。至于那些所谓仁义之士、豪侠之辈,留存于世,必然乱法犯禁,致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理论上说,如果君主和臣民有着共同的利益,权力的运用有可能是共享的。因为A支配、指使B的行为,恰恰是B本身意欲的行为。但是,韩非子断然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于是乎,动机与结果彻底相悖,君主与臣民之间的权力博弈终无止境。权力话语也就终究可以将一切关于权力正当性的道德论证归约为臣民谋夺权力的一种伎俩。因为任何一种关于权力正当性的道德论证,不可避免地试图规范权力的运用。如此这般获得和运用权力,才是仁政,施行者才是圣王、贤人,万民归顺;如此那番获得和运用权力,则是暴政,施行者是独夫、民贼,人人得以诛之。君主若是听从这种教义,自不免大权旁落,授人以柄。遵循这一逻辑,权力的正当性论证最后就变成了权力本身。

明白了这番道理,才能体会到对于韩非子而言,“说”为什么是一件很难的事。《理想国》当中,有过一段类似的辩论。当色拉叙玛霍斯提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时,苏格拉底问道,你说的强者是真正的强者,还是现实中的强者。色拉叙玛霍斯回答,当然是现实的强者。于是苏格拉底挑出他的毛病,现实的强者会犯错,制定出对弱者更有利的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作为回应,色拉叙玛霍斯不得不转而强调,他所说的强者应该是真正的、不会犯错的强者。所以君主会有现实的君主和真正的君主之分。如果君主天然地就不会犯错,是真正的君主,也就不需要法家来教导他如何独揽权力。但是现实的君主未必明白这个道理,他会犯错,使手中的权力被臣民侵夺。麻烦在于,如果要去教导君主,岂不照样掉进了权力话语逻辑的归约性操作所布下的陷阱?教导君主者同样有可能在侵夺君主的权力。换句话说,如果设定君权独揽,你就不能去教导君主,而只能顺从君主。但是现实的君主总是可能犯错,需要教导的。于是,唯一使教导得以可能的,就是我的言说恰好顺从了君主的意图,并且君主的意图又恰好倾向于我的教导,而满足这个条件真的很难。所以韩非子才会慨叹:“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行文至此,想到萧公权的一番评议。针对太史公将法家“归本于黄老”,他写道:“道法之说无为,语亦相混。吾人若就‘为我’与尊君一端察之,则二家之根本区别亦立见。《史记》谓申韩原于老庄……此皆不揣本而齐末,取形貌而略大体,未足为定论也。”仅就老子的学说而言,与法家思想的渊源或许还有更深的一层。老子倡小国寡民、绝圣弃智,恰足以证明他的书是只写给君主看的。所以,在儒、道、法、墨四家中,道、法都可归属于纯粹的君主教育一类,而儒、墨则同时还重视对平民或者说士的教育。太史公的观点或许也有基于此者?

nlc202309012020

我猜想,如果我们给孔子贴上带有空想意味的“理想主义者”这一标签,他肯定不乐意。他本人对自己思想的可行性其实充满了信心,所谓“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因此,对于这种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的差距,尚需进一步的思考。

如上所述,由于权力话语所具有的极强的归约能力,足以破坏任何一种针对政治秩序的道德论证,无论孔子或者柏拉图,这类惯常被我们归结为政治理念上的理想主义者,都拒绝从权力出发思考政治。在他们看来,道德本来就不需要从外部强行输入社会,对于任何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它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孔子绝不会认同自己的主张仅仅是一种空想。事实上,很难设想某人会在一种自知其为空想的思想上耗费精力,更遑论四处奔走,试图践行之。

一旦从内在于社会的道德秩序出发,对于“理想主义者”(现在我们需要给这个词加上引号)来说,首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说明如何实现这种道德秩序,而是要解释为什么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会偏离道德秩序。这就类似于神学必须去解释“恶”的来源。既然世界是全知全能且至善的上帝所造,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恶”呢?既然任何一种社会秩序都离不开道德,为什么它会偏离道德呢?只有先行解释了这个问题,才能接下来阐发如何匡正之、补救之。对这个问题的标准解答就是设定善恶的二元本体论。摩尼教就是这样做的,认定有善神、恶神,世间之事不是来自于此,就是来自于彼。奥古斯丁曾经困扰于“恶”的来源问题,觉得摩尼教的解释清晰明了。但是,它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设定了“恶”的本体,就等于说,任何匡正、补救都是毫无意义的,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是如此,于个体的修养、拯救也同样如此。这是他最终放弃摩尼教,归宗基督教的缘由。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中,也内含着类似的困境。要么把天理、人欲分为两截,各成本体,也就永远呈对立局面;要么试图混成一元,则很容易错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区隔。

不同于现实主义者之假定“每个人都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必然预设,相当一部分人经过教化,是可以优先遵从道德秩序,根据社会合作的需要自我约束。让我们将二者所意指的行为策略稍做比较。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行为策略,通常会辩解说,所有的人都是“现实的”;既然大家都这样,如果我不这样,我就会吃亏,所以我应该选择现实主义策略。这恰恰暗示,如果在一个其他人都不那么“现实的”、都优先选择合作策略的世界里,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更可能获得额外的好处。理想主义者则主张,如果每个人都优先选择合作策略,达成的社会合作对每个人都更为有利。对此,现实主义者可以反驳道,人们总是有很强的动机选择现实主义策略,并且周围的人越多地选择合作策略,诱使其选择现实主义策略的获利机会就会越多,诱惑力也就越强。寄希望于大家都优先选择合作策略实乃空想,最终所有的人或者大多数人都会找机会背离道德秩序的约束。这又会遭到理想主义者的严重质疑,即在一个所有人都采取现实主义策略的世界,不可能存在基本的社会合作,社会必然瓦解,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以现实主义不可能成为普遍的社会指导原则。

合作策略是否真的总是劣于现实主义策略呢?在《合作的进化》一书中,阿克塞尔罗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一场博弈论实验中,他假定A和B可以分别选择“合作”或“背叛”。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各得三分;如果双方都选择“背叛”,各得一分。如果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背叛”,“合作”方得零分,“背叛”方得五分。已知对于这一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在单次博弈中,结果双方总是选择“背叛”。问题是,在多次连续博弈中,结果会怎样呢?阿克塞尔罗德让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分别设计自己的策略,检验哪一种策略能够在连续两百次的博弈中得到最高分值。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即总是优先选择“合作”,只在对方选择“背叛”之后,作为报复也选择一次“背叛”,然后接着选择“合作”。显然,双方选择“合作”优于双方选择“背叛”;当遇到对方“背叛”时,则必须及时予以有节制的回击。若不回击,对方会视你为“老好人”,从而试图持续地“背叛”;若是还击无节制,就会激起对立,使双方都持续地选择“背叛”。

这就说明,在现实世界里人固然有较强的动机优先选择“背叛”,却总是要规避所有人都选择“背叛”的局面。所以儒家可以合理地批判法家,即按照你们的权力话语的归约性逻辑和利益冲突的严格假定,必然导出所有人选择“背叛”的结果。除了依赖于权力本身,根本不可能出现任何稳定的政治秩序。其结局即使对于君主来说,也是相当不利的。另一方面,恰恰是对权力话语的规避,使得儒家一类的合作策略的倡导者缺乏对“背叛”的有效回应,只能停留在对“安贫乐道”一类道德修养的强调上,显得更像是靠“背叛”策略持续占便宜的“老好人”。

两两博弈的实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在于,现实世界中生活着N个人。从所有人都选择“背叛”的普遍战争状态,到所有人都选择“合作”的完美道德世界,当中有着无数的过渡阶段。对于社会“合作”与“背叛”状况的概然性估计,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监督“背叛”并加以回击,通常是要支付成本的,并不像博弈论模型那么简单。所以奥斯特罗姆提出,社会合作往往还取决于我们的估计。当我们估计身边大多数人都是遵守秩序的,即使偶尔有人犯规,我们也会倾向于遵守秩序;当我们估计身边大多数人都在违反秩序,遵守秩序就很容易被占便宜,我们也就会选择“背叛”。这就好比排队等车,如果大多数人都在排队,即使偶尔有人插队,你也会视而不见,继续排队。如果你要干涉,就可能要承担和插队者发生争执的惩罚“背叛”的成本(在这个例子中,对“背叛”的监督无需支付成本)。但是,当大多数人都在插队,或者争先恐后、毫无秩序,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真正对政治理念上的理想主义者不利的证据是,当他们倡导合作策略时,总是以某种社会分工、生存样式和政治秩序为蓝本。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如柏拉图《理想国》中所描述的哲学王—护国者—生产者的模式。这就使得他们所倡导的政治理想有着强烈的保守主义味道,往往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呈现出不合时宜。相形之下,由于现实主义的行为策略实际上不包含任何社会秩序的预设,就具有了某种超越时代的说服力。

此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不提。正如赫希曼在《激情与利益》一书所阐发的,随着与社会秩序相对立的“激情”转变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秩序运行的“利益”,现实主义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合理性。于是,仅仅追逐自己的利益并不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而恰恰赋予了社会运行极大的活力。社会秩序不再由某种道德品行所担负,转而交给了非人格化的社会机制,如自发调节的市场。这就导致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争论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在一个容纳且鼓励私人利益扩张,并相信可以借由社会机制自发形成社会秩序的世界里,选择合作策略完全可能是基于“现实的”考量,而无需附加任何道德成分。对此,亚当·斯密早已做过经典的阐述。

现在问题变成:真的可以在非人格化的社会机制上,将私人利益取向自发地调节为协调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完全抛弃掉道德论证吗?显然并非如此。仅举社会分配领域的一个例子来说,即使上一代的财富积累乃是自由市场完全竞争的结果,从而具有正当性,也仍然要考虑到它对下一代成长机会的累积性效果。所谓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一个社会容纳这种对下一代成长机会的系统剥夺,是公正的吗?这就把问题再次指向了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础。事实上,道德论证的话语迥然有别于实证科学。在齐美尔将应然秩序与实然秩序判然区隔的意义上,道德关怀与论证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此而言,理想主义的政治理念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空想。

理想与现实是什么关系 篇4

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的理想,鄙视丑恶的现实。也有人说,现实是实在的,理想是空洞的,我注重现实,而轻视理想。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第一,理想与现实的区别。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就在于:理想是一种思想观念,而现实却是一种客观实在。现实是人们面临的客观实际。在现实之中,既有假、恶、丑,也有真、善、美。现实比理想实在,但是,它有待于发展。理想是一种思想观念,是对现实的超前反映。理想是真、善、美的反映,是通过人们的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未来的现实。我们应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被现实中的假、恶、丑所迷惑,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实现;应当不懈地努力,奋力拼搏,改变现实,实现理想。

第二,理想与现实的联系。理想与现实有着重大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虽然是现实的超前反映,并且高于现实。但是,理想不能离开现实,理想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理想是对现实的反映,离开了现实,就不能产生理想,离开现实的想象必然是空想。理想的实现也必须从现实开始,按照理想的设计认真的改造现实,才能实现理想。离开了现实,就不可能实现理想。因此,我们应当从脚下开始,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走好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

青春·理想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叫做《青春·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知,我们唯有执着。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当你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如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

放飞理想——希望的萌动(类似作文的演讲稿)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一个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5

思想政治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注意掌握

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政治一般是以时事为材料来出题,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都可以使用。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

高考的既不可能为考材料而考材料,也不可能为考知识而考知识。而是通过材料和知识,要考学生的能力,要考学生的素质。要联系实际,除了有了观点和理论,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材料,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你这个观点和理论就没有办法运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看问题,多层次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各个要点,从而得到高分。

考研政治考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6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引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新基础教育‛实验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几百所中小学校,获得了巨大的成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这是叶澜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概括。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还笔耕不辍,出版专著《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结题报告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时,叶澜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也许正好是她几十年学术事业的总结:‚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已过古稀之年的叶澜,依然活跃在学校、课堂一线听课、评课、研讨,正是用她的生命〃实践,架起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人物印象·——

教育就是生命的成全

——感受叶澜老师的思想人格魅力

文·刘德华

我成为叶老师的博士生带有运气的成份,感谢命运的恩赐,更感激叶老师引领我走向学术之路。三年博士生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师生之间的交往,让我有机会全方位感受叶老师思想的魅力和人格的光辉。

叶老师一直倡导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重视,主张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激活。叶老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影响着、激励着身边的人。

激情与理性交融的学术魅力

每次上叶老师的课,或者跟她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考察活动,总能看到她精力充沛的身影,听到激情洋溢的话语。叶老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追求学术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们。叶老师给我们上教育研究方法课,人数比较多,我记得她从来没有坐着。在学术会议上,叶老师的话语总是铿锵有力,眼神熠熠闪光,有时伴随着手势,很快就能把在座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入思考的状态。这让听众根本感觉不到叶老师的真实年龄。

记得一次在叶老师家里,谈到中央发布的文件,叶老师讲到“民族复兴”时声调特别激昂。还有一次谈及一个电视画面,大人批评小孩子不懂,而小孩子反驳大人说:“你才不懂呢!”说这话时,叶老师的话很像小孩子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在座的研究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叶老师的学术激情有时也表现在对学术界某些不良现象的愤慨上。有次谈到教育学界有的学者自己都不承认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对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表示质疑。叶老师表示极端的愤怒。在她看来,这是对教育学学科表示轻慢的言论,是自我作贱,外界不理解教育学科的地位情有可原,而教育学界内部自己作贱则不可原谅。

叶老师针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与现象,能够加以合理评析,对自己的观点能够加以周密的论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以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影响着读者,所以她的文章不仅教育理论工作者喜欢看,而且一线教师也非常喜爱看。叶老师发表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通俗易懂,但是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这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的问题,认为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文章提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叶老师的学术魅力也反映在她与别人的对话特点之中。认可与超越是叶老师对话的特点。她善于理解对方话语里暗含的思想,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局限性和不足,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诠释和论证。

有次学术研讨会,一位著名的学者提到思想交流与物质交流的差别,叶老师极为认同。那位学者说,贸易就是物质交换,但是物质交换不会增加物质,如果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如果每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叶老师在认可这个观点的同时,还强调,如果两种思想在交流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可能会生成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思想,那么交流之后,每个人就不止两种思想了,可能有三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

行走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的三维空间 教育研究需要理解和处理好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这一复杂动态的三角关系,叶老师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努力很值得关注和效仿。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但是不能把理论衍变为操作说明书。教育实践要贯彻执行教育政策,但是不能机械地照搬条文。

曾经有个时期,教育学变成了对政策的注解,导致有的学者对此产生反感,不关心政策,或对政策产生误解,或对政策简单地加以指责。叶老师认为,用教育研究去注解教育政策是错误的,但是忽视或者否认教育政策的作用也是错误的,教育研究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叶老师就经常关注党和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及时学习,深度理解。

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老师的观点超越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实践也要联系理论的层面。她认为,实践研究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创造本身就具有产生和滋养新理论的作用,新基础教育实验使理论与实践在变革性研究过程中共生共荣。通过创建“研究—实践共同体”,打破理论与实践僵硬的外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打开国际视野,不仅从中国看世界,而且从世界看中国

叶老师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叶老师早在1982年就到南斯拉夫访学,很早就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学思维刻板、结论简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学中没有真实的‘人’,或者说只有‘片面’的人而没有‘完整’的人,只研究如何教人认识外部世界,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另一半,就是如何使人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叶老师受当代哲学的启示,认为教育学研究要回到原点——生命去思考。对学生鲜活生命的尊重,对教育活动中人的重视,既体现在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中,也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学没有美国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散漫,课堂上的师生生活充满智慧和激情,鲜活的生命在涌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潜力得到开发。

她的很多文章、专著和发言都显示出她的国际视野。正是由于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叶老师很支持学生出国。2003年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叶老师于百忙之中为我写了推荐信。我的申请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批准,没有叶老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理解世俗同时超越世俗,理解名利同时淡泊名利

叶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关键是要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好,作为一名学者,不要看重名利,要脚踏实地把学术研究工作做好,到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研究真实的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教育研究如果对师生、对教育、对社会有良好的影响和效果,那有何必在乎名利呢,何必刻意去追求名利呢?

叶老师说:“对于一个立志于学术的人而言,学问的深浅厚薄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方面,如何成就一种学者的人格,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我希望所有立志于以教育学研究为业的后来者,都能在对学术的追求过程中,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具有阳光心态和内在力量的人。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同时以学问来滋润人生。”叶老师与对学生的要求还在于一个“真”字,要用真心做事,以真心待人,一句话,要有真情投入,用心的体悟去言说、思考,更要去行动。“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且要起而行道, ‘论’是为了更好地‘行’, ‘行’会产生更好的‘论’。学术既要有智慧,又要下苦工夫,学者不要靠虚张声势来抬高自己,而要平调、实调,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为此要立大志,不是立小志。” 叶老师很反感对研究工作采取虎头蛇尾的做法,提倡扎扎实实地研究教育场景中蕴含的真实问题,鼓励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的生活世界。在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之前,对自己的研究不要虚张声势,不要让媒体报道。

叶老师的新基础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认可,时常有媒体人士希望采访。但是叶老师对媒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也许她担心媒体报道的视角、思路和话语与学术研究不一样,也许担心媒体人士误解了自己的思想,也许不愿意让媒体宣传造势。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担心,叶老师这种淡泊名利、超越世俗的心态受到学生和学界的认可。

叶老师对自己的学术事业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执着的坚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她的思想理论也随着学术文章的发表和学术专著的出版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得到了教育学界内外的认同和赞赏,但是她从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耀眼的光芒之中。她常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她总是不断地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生命赛跑,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他救还是自救

——谈教育改革中的两种思维

文·赵福楼

一位调任的校长说起他的梦想。他说:“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娓娓道来,给予我的就如一道梦幻般的彩虹。他读过金融的博士,对于经济不外道;又是资深校长,于是他梦里的学校可以用经济润滑,延揽最优秀的老师,实践梦想的事业。

他设计的未来学校,注定与现实不同。但他说:“一个梦想罢了。没有支持的条件,这个梦在心里,在嘴里,是不会演变为现实的。”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是我们想不到,未必好校长都有条件让梦想圆满。

事情也是巧合。同一天下午,去一地。同车与人谈及孩子上学的事。有人说,自己的孩子读天津本地一所顶尖中学。孩子的数学老师学术素养差一点,学生有问题不能解答,就把问题挂在黑板上,向学生征询答案。但是就这么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成绩始终是本校最好的。

我颇感疑惑,按照目前我们接受的逻辑,只有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一个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反而把学生教出他人不及的成绩,这是为什么?答曰,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不行,不能依靠,学好本学科只能依靠自己。他的学生成绩好,恰恰是破除了教师迷信。

而我与这所学校的一位校长很熟,他过去与我说,本校教学有特殊性。因为学生是择优而来,学习能力很强,教师都觉得这里的讲台不好站。若学科素养有欠缺,经不起学生质疑,则会被学生赶下台来。正因为有这份压力,本校老师不太讲究怎么教,而专注于教什么的研究,努力在教学内容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上不断树立个人权威性。所以,他说,本校课堂教师善讲,一言堂比较多。这是由本校特殊需要造成的。我接受校长的解释。

显然,上述这所学校另外的例子,颠覆了校长的解释。由此,我想,也许,我、校长和本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做了误读,我们的基本判断可能并不准确。一个优质生源的学校或许更加具备条件,教师少教一些,让学生多学一点。

同理,在薄弱学校,也有人解释道,本校学生学风差,学生自主意识差,自主学习不可能做得到,非要老师去讲,也许可以塞给他一些知识。这个认识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起步阶段,学生整体素质也是偏于薄弱,似乎也是非讲不学的,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则表明,若他们少教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度起来,其学习效益则是具有超越特点的。

在教育管理上,本于延续习惯,或者叫框架思维,总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式或经验,要别人服从,于是一切就顺畅了,问题即全部解决了。这种救世主认识其实把管理摆在一个无比尴尬的地位。你约束了所有的个性思考,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人都甘于等待发号施令,在被动中以服从为追求,自然限制了个体能量的释放。

由此,一个有梦想的校长陷入无奈的境地,最终破灭了心里圆满教育的思想。而那些带有梦想的学生,岂不也是被善意的老师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成为甘于被命运左右的人。自然也包括,在如此生态环境里的教师,每一天都等着谁来给你一个教学统一模式,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教学,教学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学生少了创造力,教师少了积极思维,而校长破灭了梦想,这一切的源头在哪里?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在教育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普遍接受这个认识,即非要改革才有出路。是自救还是他救,这个判断将会决定教育的未来。

包办一切,未必是出路。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奥运与教育的断想

文·王旭明

中国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

2009年,中国小将张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令人振奋。如同刘翔110米跨栏破世界纪录、姚明跻身美国篮坛一样,人们沉浸在激动、喜悦与兴奋之中,却少有人沉下心来,做一番静静的思索。

就在此前,全国运动会男足赛场上,人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名替补队员辱骂裁判被红牌罚下,一名场上球员背后踢人被红牌罚下,又一名场上队员恶意踢倒对手被红牌罚下。赛后,一群球员对裁判围追堵截,最后一个穿8号球衣者突出重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躲之不及的裁判,将其掀翻在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在发生在全运会赛场上。7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该代表团的处罚决定和通报批评。当然是官方语言,当然是准确用语。然而,它在我静静的思索中又加上了一层沉甸甸的内容。

想一想好笑又可气,对对方球员连踢带打,甚至将裁判掀翻,似乎是孩子般的举动,却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没什么道理可讲,也讲不出什么道理,该说些什么呢?再想一想,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获奖运动员,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获奖后的感言和面对镜头的尴尬。几乎除了感谢以外,没有其他表达。还有运动员们的举止、风度和面对公众的一言一行都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缺什么呢? 退一步说,单论体育成绩。不错,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50多块金牌,但把这50多块平摊到13亿人身上,其培养成本、培养方法和付出的代价也值得深思。我们的举国体制打造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扬了国威,聚了人气,但这种培养模式是不是要永远继续下去?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尤其是尖子运动员普遍运动寿命短?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退役后很多人找不到位置?

摆脱这些困境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实实在在地走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道路。之所以说坚定不移,是因为还普遍存在着选拔运动员只重视比赛成绩不重视其他,是因为教体结合虽然已提多年,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总是摇摆着,甚至根本不到位。之所以说实实在在,是因为还缺少或者说很缺少教体结合的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更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再不要将几岁的孩子单纯地放到体校中进行强化训练了,再不要对运动员的培养只注重比赛成绩而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不要对冠军们无节制的拔高和充满夸张的渲染了!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体育状况是这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反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寓体育于教育中,寓竞赛于教学中,寓健康于成长中,寓快乐于学习中,这应当是教体结合之深邃而完美的内涵。中国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中国的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如是,我们将走出千百万个刘翔和姚明,我们将告别体育场上的粗野、低级和野蛮!

我坚信,教体结合之树必将结出丰硕、健康而美好的运动之果。用欣赏艺术的态度看奥运

我主持过的电视节目《问教》有一期讨论的是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国家政策。场上嘉宾讨论十分热闹,你争我论,我这当主持人的几次插话都没机会。争论焦点之一是有没有高雅艺术这个词。有嘉宾说这是一个最令人尴尬的词汇,应当从汉语中剔除,我马上激烈反对。“高雅”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个多么让人神往的境界,怎可就此消除?讨论后,大家形成共识:有高雅艺术和庸俗艺术之别,如同做人有高雅与庸俗之别。真正理解高雅艺术的人,当然应当是高雅的人。高雅不仅是艺术称谓,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生的一层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

奥运体育比赛,当然看的是谁赢谁输,看的是你争我夺,评的是为什么赢、为什么输。然而,高雅的人看你争我夺,分析为什么输赢,心态与结论截然不同,甚而提升了美好人性。

2008年奥运会,我们看到四年前倒霉的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又一次“霉”开二度,意外失手,这是多么不幸与糟糕!但我们看到的是埃蒙斯没有走到已经飞奔来的妻子身边,而是首先带着笑容拥抱了冠军邱健。当值裁判感言:如果奥运会有并列冠军,应该属于埃蒙斯,他是人格与气质的胜利者。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获奖后表现出来的真切而自然的亲情流露,有的拥吻丈夫或妻子,有的把第一束鲜花献给父母。最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因伤退场后,教练孙海平泪洒发布会现场,以及无数网民知道事情内幕后,对刘翔的寄语:“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些都是难忘而深刻的高雅!就如同人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英雄”与“田园”,欣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与四十一交响曲,欣赏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总之,高雅艺术与竞技体育是如此完美结合!

当然,高雅绝不单单是对失利者的廉价的同情与包容。

说到底,奥运就是一场又一场体育比赛的大聚会,从中每个参赛者展现的,每个观赏者提升的精神感受才是最主要的,最值得的,也是最高尚的。今年奥运会,刘翔将代表中国出现在伦敦的田径赛场,我们期待他通过比赛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弥补四年前北京奥运会上的遗憾。

“坏孩子”奥运冠军需要唤醒

2010年初,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夺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金牌背后蕴涵的教育哲理尤其觉得需要深思。

王濛是当之无愧的奥运英雄,无数光环已经在她身上闪现,这一点和许多英雄成长的境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知道了王濛在她的成长中有着并不完美的经历。想想四年前,王濛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走出,曾经“劣迹斑斑”:在都灵冬奥会,她称夺冠是为某队友“报仇”;她甚至在赛场上口出狂言指责教练:“这是什么战术啊,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国家队了,还是回到省队比较好!”;她还在全运会上因不满裁判而怒摔冰鞋等等。这些“劣迹”与英雄的称号似乎那么不合,却真真切切发生在王濛身上。王濛这个英雄恰恰因此而可爱,因此而真实。

多年来,我们树立了不少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但始终摆脱不掉“高大全”式的影子,在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身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痛苦忧愁,就更甭说缺点毛病了。但这些“无缺点”的英雄因此失去了灵动,失去了血肉,也失去了令千万人信服的理由。王濛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凡人,她的成长一定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给人们,远比只说英雄在高处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王濛的成就还充分说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成就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王濛个性突出,泼辣直率,如果用几年前她的表现概括的话,可以用“坏孩子”形容。这样的“坏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是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坏孩子”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按照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是教育思想有无和高低的重要标志。从某个方面讲,我们的创新人才之所以贫乏,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把这样或那样的“坏孩子”挤兑出了成才的行列,而恰恰是在这些“坏孩子”身上,隐藏着创新与突破的萌芽,闪现着与众不同的夺目光彩,王濛就是这样。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王濛的教练李琰,她在王濛赛后口出狂言甚至都不与她击掌的情况下,不计前嫌。既坚持自己的执教思路,把慈母般的关爱和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以宽严相济的“两手”不断造就王濛,最后促其成功。这正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品格的巨大魅力,也是因材施教思想具体而生动的体现。这从赛后王濛与李琰相拥、王濛跪在冰面向教练磕头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王濛因为打架事件被开除出了国家队。然而,我想说的是,任何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缺点甚至错误,教育就是要在这扶正祛邪中发挥出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领导和教练都有着自己一份沉甸甸的教育之责。我期待着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唤醒。

让陈一冰似的怒吼少一些

2011年3月,体操选手陈一冰获得了体操世界杯法国站的冠军,夺冠后小伙子喜中带怨、怨中带怒的在微博中说:“告诉你们这些嫉妒和害怕中国强大起来、不怀好意的人们,今天就让我这个中国小子来让你们看看,什么是中国体操,什么是五星红旗,什么是义勇军进行曲,什么是中华儿女!”多可爱的孩子啊!天真、稚气又不乏直率,可赞、可敬!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感到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考虑到当下中国体操“年龄门”“裁判门”的背景,我以为缺少了点智慧、理性和觉悟,具体地说,比如体育不是政治,比如这方面的优点顶替不了那方面的缺点,比如面对体育竞赛竞争心态的平和。

体育是什么?我非体育专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我至少知道体育不是什么,至少体育不是政治,不能拿爱国、爱党、爱人民等这些政治术语去简单套用。体育竞赛有胜负,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字——玩。高度再提高一点就是——强身健体,充沛精神。到此也就打住了,万不可再往高处升华,让体育承受不能承受的重量。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背景,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些扭曲。让运动员、教练背负着为党、为国家争光的重任,在特殊时期,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五连冠对振奋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士气有着很大作用,但在当下,作为一种常态发展的社会,体育就是体育,体育应当回归体育自身。

陈一冰是可爱的。这些80后的孩子,耳濡目染许多老一代政治和体育关系的理念,因此不能责怪他们,应该责怪的倒是大人们、教练们、搞体育研究和搞教育工作的人们。在今天,在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和全球化的当下应该给孩子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观,是不是把我们在特殊时期采用的理念和办法在非特殊时期一以贯之地使用呢?有一位网友告诉我,体育是人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说得多好啊!问题是,这样的理念是不是已在所有执教者和为官者脑中,能不能渗透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其实,陈一冰的怒吼对教育的启迪还远不止于此。比如他对赛后进行的尿检很反感,“预赛就查我?找茬!我们中国体操队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不要嫉妒中国的强大!”我们理智地想一想,在中国足球黑球黑哨黑足协主席之后、在中国篮球打架不断、在中国尿检不少运动员呈阳性被禁赛不止,包括不久前发生在体操队身上的“年龄门”和“体操门”的情况下,国际上对我国运动员包括我国体育多多少少存在的不信任不是很正常吗?我们当然应该教育自己的运动员要摆出的姿态绝对不是赌气、发脾气和嘟嘟囔囔,而是让运动员以轻松的心态让事实说话。可是,我们的教练员做到了吗?

再比如,我们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优秀的,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是健康的,但绝对不能说因为这些优秀和健康就能取代那些不优秀和不健康,这是逻辑常识。一个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性思考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力,显然我们不少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也相当缺乏。这一切看似是运动员的问题,看似是体育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教育的问题。

说到教育,有人一定会说就是学校没教育好。此话对但是不全对。说对是因为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老师和教练对运动员都应该有教育之责。说不全对,是因为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的。教育除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

在日本大地震中,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日本人在地震中显露出来的国民教育水平。比如在危机时的国民秩序,一切都有条不紊:灾民在撤离的时候,保持着车距,没有一辆车强占逆行车道;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哄抢的局面,每个人只卖几瓶水,把食物留给更多人;在楼梯休息的时候,把中间的过道留出来;还有大家在广场避难时,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无一片垃圾等等,这一切都显示了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还比如,我们看到的地震报道,没有日本记者虚张声势的采访和有意放大灾情,也没有在受害者家属痛苦万分时对他们的强行采访,这种记者的操守,不也是国民教育的结果吗?很显然,所有这一切有赖于学校教育,又非学校教育能独自承担。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体育,特别是体育人才培养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切不可再一味地搞金牌战略,更不能干那些为了金牌丢人现眼的事儿了。

陈一冰怒吼对教育启迪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值得广泛讨论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我要明确表达的是,陈一冰和我国许多优秀选手一样可敬可赞,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对于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绝对不能停留在“赞”和“敬”的层面上,只有科学引导孩子们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成绩之外得到更多提升,也因此才能缩短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距离。

今年的伦敦奥运赛场,我依旧期待着为陈一冰叫好,也期待他能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作者系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义亭镇中 周康(2014-04-23 15:42:07)转载▼ 标签: 分类: 工作室之成员读书笔记

人生

不应该

义亭镇

周康

心来

教育

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地看过一本书了„„平时上班时没认真看过一本专著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教学工作忙;好不容易放暑假了,也找不到充足的时间来坐下来好好地看一本书,因为总想着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脑力高压与思想高负担,好不容易有个时间能够补充睡眠,放松心情。因此总是习惯着把很多东西都放一边,好好“休息”。

想一想,要不是规定要看《教育常识》这本书,今年的暑假可能又在“休息”与“娱乐”中度过了„„

为了进步,为了“完成任务”,这个暑假,我特地安排出十天,专门用于研读《教育常识》一书。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以“任务逼迫”式要求自己的(因为相对与枯燥的教育专著来说,本人还是喜欢读小说)。

不过说来也怪!当翻开书本(代序)的第一页,书中提到:

——‘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编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

——‘ 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知识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

看到这几行话语,我瞬间觉得太有同感了,顿时我的“任务式“的读书减轻了很多,也许这本书不同与其它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教育专著,也许这本书对准了我的胃口,顿时感觉对此书产生了些许兴趣。

而事实亦如此,读着读着,自己越发地喜欢上了这本书,有的时候我会一边在电脑上播放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一边伏在床边阅读这本著作,竟有种“参禅悟道”的感觉„„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对书本里的一些片段或故事产生共鸣并引发些许感悟。

如书中提到的“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就爱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不懂得人,就不懂教育”„„自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看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单单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学生!书本P4-P6提到的关于“人的独特性”更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书本P8-P9提到的“事可以成,人永远未成”“谁未成的可能性越多,谁的未来世界就越广阔越丰富,前途就越远大”要求我们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做一个“未成”的人。

书本P12提到的“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平时应教会学生剧本对活着本身进行反思的遗失与能力,做到真正的“活着”。

书本P14-18提到的“儿童的生长需要自由节律”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书本P22提到“未经自己口中表达过的知识,是不容易被记住的知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让一个人记住某种知识或理论的最佳方式,不是别人在他耳边不停地讲,而是让他自己当众去讲。”突出了我们英语教学中“记住、背牢的都不是你的,只有讲出来,写出来才真正是你的。”平时上课中,我们文科教师更应该把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讲”,让他们“演”。

书本P26-P28提到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提醒了我不应该纯纯粹粹“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应该“唤醒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书本P37-P40关于“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要求我们教育方式不应该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应按事先备好的“教案”照搬照抄,而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适时应变!

书本P41-P48告诉了我,做为一名教师更需要有悲悯与耐心,切忌浮躁,要有孜孜不倦的教诲思想和等待部分学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耐心!

书本P49-P53中讲到的“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特别是看了关于“核事故后的日本人民的从容”,再想想当时我们的“盐荒子孙”,我顿时觉得我们国人素质还应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任务还很繁重。

书本P61-P66所提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一块是我印象最深的,它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书本P67-P71中讲到的“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让我因为“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工作难找”而引发的对教育的疑惑与偏见悄然散去。

书本P72-P75中“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提到的关于“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让我对自己以后培养孩子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书本P76-P79中让我明白作为老师应具有一颗“宽大、审慎和温暖的心”,有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学生的错误,还不如用宽容和温暖的心来感化。书本P88-P90提出了对教师的“转化”能力的要求。

书本P99中提到的关于“能够留存于生命中的知识和学问,大抵是两类:我有兴趣和我正在运用的。”这点我甚是同感。想想以前学过的那些知识,很多因为自己生活中不应用而忘记了。

书本P116中提到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让我懂得老师教授的不应只是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为人”。

P122中的“读透学生”,P131中的“把儿童当儿童”让我明白教育应遵循“万物生长规律”。P140中的内容则应征了我当初的想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那些所谓的“学习快乐”是很少存在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在以后的艰苦学习中“体会快乐”却可以成为我的课题。

P148关于“师德”的一段话则道出了我们当代老师的心酸与苦楚,如何品味这些“心酸”与享受这些“苦楚”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P162“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以及中间举的美国纽约州的州长故事,让我明白虽然班级中也有些“品质”恶劣的学生,但其实我们都可以换种方式让他们成才!

P189中提到的“泰坦尼克号”上所展现的“绅士风度”让我觉得有愧,不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国人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吗?

P193中提到的韩国学生和越南学生,让我明白启示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记与背。P202中关于“什么是好课”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见解,感悟颇多。

而后的书中则提到了很多关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小组合作”的见解,让我明白了原来“小组合作”还可以这么搞!

最后,书本提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解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生命自觉”的境界。

经过整整十天的“闭关参禅”之后,确实学习了很多,也颇有“悟到”。相信通过此书的阅读,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教育常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人生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信息技术教师的理想与现实 篇7

张欣:人们对信息技术从粗浅的认识到整合应用是一个过程, 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习以为常的认知中存在着熟悉而陌生的错误, 熟悉是因为我们听得太多了, 陌生是因为我们从没有真正认真地去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只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行了?

无可厚非,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我们的本职, 但上好信息技术课并非信息技术教师的所有。如果使用恰当, 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与研究技能, 将信息技术嵌入整个课程, 并使之在“学习与生活的要素”中占有更显著的位置, 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的机会。每个学习领域都有对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 它将直接贡献于各学习领域的基本知识、关键技能与理解的获得。如此一来, 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结论:为你的出路计, 抓紧时间, 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电脑坏了, 你是信息技术教师, 这是你的工作!

同事或领导的电脑坏了, 让信息技术教师为其维护一下,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我认为:帮助其维护是交情, 不维护很正常。没有哪个学校会让语文教师一定要帮信息技术教师写家信, 也不会要求数学教师帮助信息技术教师整理家里的收支账目。如此, 信息技术教师有什么义务帮助其他教师修理电脑?结论:信息技术是每一位现代教师的基本技能,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语文、数学教师比信息技术教师更辛苦?

所有教师都是辛苦的,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担负着学科教学的任务, 还承担了学校很多的杂务, 更重要的是, 信息技术教师还承担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引领者的角色。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程度标志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程度。如果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我无法想像跋涉于无尽旅途中的远足者能走多远!结论:我们的领导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 给信息技术教师些希望, 他们会给你奇迹!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段距离, 正因为这段距离, 我们才奋斗!

上一篇:学校精细化管理总结下一篇:银行安全评估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