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2024-07-12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共10篇)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1

(林少娜 汕头大学讲师,1962年生,学士)

(郑李茹 汕头大学讲师,1964年生,学士)

摘要 据有关调查,发现有20%左右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大学生健康 成才。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成为真正 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高校体育

Physical Culture in 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Lin Shaona & Zheng Liru

Abstract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out that about 20% of collegestudents suffer from psychol ogical disturbance or disorder in different degrees,which hampers their normal development into useful personnel.It is imperative that this phenomenon be eliminated.In this paper is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physical culture and training cando much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benefit of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orality,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interpersonal association

physical culture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 * *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 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 1)]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1989年9月23日《健康咨询报》报导,在全国范围内抽查1 2.6万名大学生的结果表明,20.13%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男生高于女生。1989年 8月15日《人民日报》以《大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为题,报导了杭州市对2961名大中 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 卫生问题亦有较大幅度上升,大学生高达25.39%。兰州地区对4868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8.4 8%的大学生患神经衰弱症。《中国青年报》1988年元月13日报道,据天津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 ,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6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 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只“拦路虎”,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已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探讨尚少。本文通过对汕大一年级大学生的 心理卫生状况和学校体育的调查,探索一条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起一个抛砖引玉的 作用。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的对象。本校93级本、专科学生1081人。发出问卷1081份,收回有效答卷996份, 有效率为92.1%。其中男生696人,年龄17-22岁之间,女生300人,年龄16-21岁之间。

2,调查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和《学校体育调查表》进行调查。以上 两表于上体育理论课时集中发放,当场完成上交,答卷不记姓名。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意义,以解除顾虑 。答卷必须两份完整方有效。

3,统计分析方法。(1)整体分析:统计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2) 各群体分析:统计各个群体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3)学校体育调查统计各 选中题人数的比例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

以上统计分析均在IBM-XT微型计算机上完成。

三,讨论

1,存在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的人数作为判断有无心理问题的依据。汕 大93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及各因子的位次是强迫、人际敏感。(详见表3)

表3 SCL-90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人数的百分率及位次

(附图 {图})

2,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轻度以上心理障碍发生率为51%,中度以上心理障碍为9.54%。其中女 生较男生高。(详见表1)

表1 心理障碍发生状况表

(附图 {图})

3,不同专业学生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科较理科高。男生心理障碍主要类型为强迫、人际 敏感和偏执三方面。女生则为人际敏感、强迫和偏执。这说明高校心理卫生保健的重点不仅仅是男生,更重要 的是注意女生的心理问题。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 原因有:

1,新环境和学习上的不适应,产生自负和自卑的心理。远离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对 新环境既感新奇又感陌生,既兴奋又压抑。因失去了父母在生活上的关怀备至和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而渐 渐感到束手无策、孤独落寞。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这种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的突然转换,使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那些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往往遇到一点 挫折,就闷闷不乐,精神抑郁。由奋发向上转变为甘居下游,陷入苦闷的泥坑而不能自拨。在高校体育方面的 表现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在中学曾取得田径项目如跑、跳、投等项目的冠军、亚军,或中学球队的主力队员 。可进入大学后,由于有了体育尖子生,原有的成绩便无人问津,心中颇不好受。又有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 生,体育基础较差,尤其是女生,她们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没有完整系统地上过体育 课,各种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身体素质和个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能力较差,造成对许多运动项目既无感性知 识,又无理性知识,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一群人聚在一起打排球,却因为自己的加入而使 球屡次失误,使大家难以尽兴。独自跑步吗,又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故而每当第六节课下课后,大家奔向操场 进行运动时,总有少数人,不知做何事,何以度时光,自卑感和失落感便涌上心头。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 曾耳闻目睹因跨栏摔倒受伤、因跳远而跌倒损伤、因跳山羊而弄伤手、腿等,故而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强烈的 惧怕的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以致他们不敢参加这些项目的练习和锻炼。在一个 学习集体中某一学生的练习失误,产生了恐惧心理,会使别的同学产生心理紧张,造成连续的练习失误。如学习双杠上的前滚翻或者肩肘倒立时,某一同学没能完成动作,出现了技术动作的失误,后面的同学在进行练习时,就可能连锁反应产生挨摔的恐惧情绪,惧怕进行练习。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完不成老师规 定的练习内容,曾受到体罚,教师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受罚,使学生心理留下强烈持久的阴影,使其自尊心和 自信心都受到严重伤害,更损其心理健康,造成这些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与厌恶心 理,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以上这几个方面应引起体育教师的深思。

还有个别地方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体育课,冲掉课外体育活动,大量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乃至加班 加点,组织寒署假补习班等,使不少的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到大学后,他们仍 一头扎在书堆里,不肯走出教室和图书馆奔向操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还是明确的,男生认识比女生好,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 体育锻炼。这说明他们已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智力的发展,弄清了8-1>8的健康储蓄哲 理[(3)]。调查表明,有60%的人喜欢打球,这不仅与汕大的体育场馆设施齐备有关,更与球类项目所 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有关。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不仅需要娴熟的球艺,更需要默契 的配合;既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对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的 心态也大有裨益。

2,人际交往的困惑。调查表明,人际敏感居第二位,占32.6%。进入大学的新生,远离了父母,面 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教师等一大堆问题,常常感到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 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压抑。不少学生虽然表面上整天在人群中周旋,但内心却异常孤独:有的 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为不被理解而烦恼;有的不愿对人敞开心扉却又抱怨别人不能以我为中心而招 致别人的反感,自己又陷入苦恼之中。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引起情绪波动现象十分普遍,女生更为明显。在女生 的心理障碍问题上,人际敏感居首位。体育能否改善人际关系?高校体育在心理健康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有 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力相当,兴趣相同(如都喜欢打网球或足球等),除了在学习上作为伙伴外,在体育 锻炼方面也可成为好的伙伴。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兰排球和足球等 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 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这是因为体育运动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同 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问题及利益,不必借助于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可以使他们之间少 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在调查中,有一些学生前往咨询,对老师的影响作用提出质疑。“不知 为什么,我一见到他就害怕。”“只要教师走到我身边,我心里很害怕,把学会的动作忘得精光。”女生害怕 “铁姑娘”式的女教师,男生讨厌感情冲动态度粗暴的男教师。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值得体育教师深思, 应立即加以改进。可以说,高校体育在增进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四,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 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 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 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 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 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 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 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 、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4)]。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 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 3第十题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 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 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 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 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 体上的双丰收。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 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 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 ,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 ,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 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 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 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 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 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 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 ,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 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 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 (5)]。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 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 。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 ,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 “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五,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 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 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 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 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 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 、“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

[1][2]下一页

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 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 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 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但在掌握动作的巩固阶段,可 以利用新异的刺激来激发他们在异性面前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加速正确动作自动化的进程,以此提高她们练习的积极性。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 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 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 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 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 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平价时,都应考虑到如 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材。

向支持、帮助本文调查工作的林勇强、黄光汉、曾子章诸先生诚致谢意。

男、女生比较P<0.05 表2 对体育锻炼认识况表 理工科、文科生比较P<0.05

(附图 {图})

(责任编委:黄宇智 责任编辑:汪小珍)

(1) 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人民教育》1991年第1期。

(2) SCL-90《上海精神医学》第2辑,1984年出版第68-70页。

(3) 邵清秀《非专业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克服》,《教育科学》1990年第1期。

(4) 裴云奇《克服心理缺陷的体育锻炼方法》,《青年心理咨询》1992年第4期。

(5) 陈明《大学生的体育竞赛心理》,《大众心理学》1992年第5期。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师范大学非体育系学生50名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发放问卷和统计问卷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份, 回收47份, 回收率94%。其中女生问卷回收22份, 回收率88%, 男生问卷25份, 回收率100%。

(2) 文献资料法。搜集及参阅了国内关于体育参与、体育消费、消费动机等文献资料

(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生体育参与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 被调查回收的47人中有33人在空余时间会参加体育锻炼, 占总人数的70%, 其中男生占18人, 女生15人;有14人表示在空余时间不会参与体育锻炼, 其中男生女生各7人。

2. 学生体育参与频率时间

学生每周运动频率以3-5次居多, 每周运动次数5次以上的则很少。而且在运动时间上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有14人占28%;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的有16人占32%;运动时间在1-2小时的有10人占24%。

3. 学生体育参与动机

根据调配结果统计, 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大为不同, 其中锻炼动机为锻炼身体的有22人次;锻炼动机为兴趣爱好有12人次;锻炼动机为学习需要的有9人次;没有锻炼动机为人际关系而进行锻炼的学生;锻炼动机为同学影响有3人次;锻炼动机为减肥的有8人次;锻炼动机为其他的有3人次。由于在问卷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为多项选择, 所以统计总人次高于调查人数。

3.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及消费特点

(1) 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与用于体育消费数额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大多集中于800-1200元, 但是平均用于体育消费支出数额大多处于50元以下, 说明学生在体育类消费水平偏低。并且在调查结果中, 有27人选择有购买过体育实物产品, 9人选择有参加过体育培训班, 5人选择有购票看过体育比赛, 16人去过体育收费场所锻炼, 16人有购买过体育报刊杂志海报等物品。

(2) 学生消费特点分布

(1) 空余时间有无参与体育锻炼*有无购买过体育类实物产品

根据问卷统计反馈, 有20人表示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消费, 有27人表示有过问卷中的一种或几种形式的体育消费。在有在空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33人中有9人表示在空余时间有参与体育活动但没有进行过体育消费。在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14人中有11人在空余时间没有参与体育活动但有进行过体育消费, 有3人在空余时间没有参与体育锻炼却有购买过体育类实物产品。

(2) 空余时间有无参与体育锻炼与有无购票看过体育类比赛

根据问卷统计反馈, 学生无论在空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 对通过购买门票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人数比例都相当小, 在调查结果中, 空余时间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中有3人有过购票看体育类比赛的经历;空余时间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中有2人有过购票看体育类比赛。

(3) 空余时间有无参与体育锻炼与有无去过学校收费性场所锻炼统计结果

根据问卷统计反馈, 在空余时间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中有13人去过学校收费性场所锻炼, 占总参与体育锻炼总人数的39%。而且据问卷结果显示, 影响他们去收费性场所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其价格水平和配套设施。

(4) 空余时间有无参与体育锻炼与有无购买过体育报刊杂志画册海报等物品

根据问卷统计反馈, 有购买过体育报刊杂志画册海报等物品的有16人, 其中在空余时间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有11人, 空余时间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有6人。说明学生无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都有可能这类物品中有一定消费。

三、结论

1.大学生自主性体育参与总体上达到“一般”水平。调查统计结果有70%的学生在空余时间有进行体育锻炼, 而且在总体锻炼时间与频率上大多在30-60分钟和3-5次每周。

2.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认知上整体上比较良好。调查结果中锻炼动机为锻炼身体的有22人次;锻炼动机为兴趣爱好有12人次;这两种动机均为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所占比例在70%以上, 说明学生在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认知良好,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

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不高。在调查结果中, 有27人选择有购买过体育实物产品, 9人选择有参加过体育培训班, 5人选择有购票看过体育比赛, 16人去过体育收费场所锻炼, 16人有购买过体育报刊杂志海报等物品。

4. 学生的体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其体育参与。

根据问卷统计, 之前不参与体育运动, 有19人会因为购买了体育报刊、杂志、画册海报等物品而可能参与体育锻炼。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际体育参与状况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探究大学生体育消费与体育参与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参与

参考文献

[1]罗建英, 张辉等.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J].体育学刊, 2001 (6) .

[2]吴玲敏.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4 (3)

[3]刘洪俊.髙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 :99—102.

[4]张同香.重庆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査与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大学, 2011 (5) , 33—35.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压力 学习倦怠

0 引言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学习倦怠[1]。医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压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已有研究结果证明,压力与个体的职业倦怠有密切关系,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严重,而这种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其承受的压力也有关。

本研究在学习倦怠现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高校的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心理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医学院校立足于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现状,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或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广东四所医学院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广东医学院)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的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8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采用连榕、杨丽娴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共20道题,采用Linkert五级量表,共有三个维度,其中1-8为情绪低落维度,9-13为行为不当维度,14-20为成就感低维度。采用李虹(2002)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该问卷为Linkert四级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其中1-16为个人烦扰维度,17-28为学习烦扰维度,29-30为消极生活事件维度。

1.2.2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的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通过对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可知,医学生的情绪低落维度得分均值低于中间值(5点计分,中间值为3),行为不当(M=3.01)、成就感低(M=3.03)两个维度均略高于中间值,说明医学生因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现象较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就感较低。从学习倦怠总分均值来看,当前医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差异

2.2.1 性别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总倦怠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男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和倦怠总分上均高于女生,说明在医学生中,男生的倦怠程度比女生略为严重。

2.2.2 年级差异

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在年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行为不当和倦怠总分在大一至大四各年级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行为不当在大二(15.19)和大四(15.68)学生分数略高于大一(14.91)和大三(14.59),而学习倦怠总分的均值,大四(60.2)比大一(59.04)至大三(58.12)的学生略高,大二学生倦怠总分均值(59.56)比大一和大三略高,大三的学生倦怠得分比大一和大二均低。而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的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

2.2.3 生源地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学习倦怠总分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行为不当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来自城市的学生(23.53)比来自农村(22.97)、乡镇(22.78)和县城(22.17)的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在学习行为上,来自县城与城市的学生不如农村与乡镇的自觉,来自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成就感比较低。

2.2.4 是否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

医学生学习倦怠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学习倦怠各维度在独生子女与与非独生子女中差异不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非独生子女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和倦怠总分均高于独生子女,这说明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倦怠。(见表1)

2.2.5 不同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

通过比较重点院校(中山医学院、南方医学院)与非重点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之间的差异发现,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在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从均值特点来看,非重点院校学生情绪的得分(23.07)略高于重点院校(22.76),重点院校行为不当得分(15.19)略高于非重点院校(14.93),而在成就感低和倦怠总分上相差不大。这说明非重点院校的医学生因不能很好处理学习中问题与要求而表现出来的倦怠、沮丧等消极情绪较重点院校的学生略为严重。

2.3 医学生心理压力现状

李虹编制《大学生压力量表》理论分数是0~9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而理论中数是45分,得分高于45分被认为处于高压状态,反之为低压力。根据这个标准,医学生的心理压压力得分为63.21,说明广东省的医学生处于心理压力高压状态。endprint

2.4 学习倦怠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分析

对广东省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倦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个人烦扰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成正相关(P<0.05),学习烦扰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P<0.01),消极生活事件与行为不当成正相关(P<0.05),心理压力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P<0.01)。

3 讨论与分析

从研究结果可知,广东省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但在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这两个维度均超过了中间值,说明医学生中普遍存在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消极行为。一般情况下,医学生需要利用在校四年时间学完医学理论知识,第五年才到实习单位实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故在校的四年学习生活很难体验到医学知识实践带来的成就感,容易出现成就感低,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倦怠。

在性别差异分析中,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其他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在年级差异分析中,学习倦怠总分在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行为不当中,大二和大四学生要略高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这与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关,大二医学生以基础临床课程学习为主,比较抽象,纯理论,学生比较难消化,容易出现迟到、不听课、逃课、早退等行为特征。而大三是临床专业课,动物实验课较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学生的逃课较少。大四的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把握课程的学习规律,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于课程学习有较强的主观选择,容易出现行为不当。

在生源地差异分析中,学习倦怠总分在生源地中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倦怠总分要高于来自乡镇和县城的学生。

学习倦怠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重点院校与非重院校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

根据李虹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测量广东省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63.21,压力处于偏高水平,说明目前在校的医学生均感到了较大的压力。

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受挫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弱,但本科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很难在大城市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医学生则选择继续深造,巨大的考试压力让现在的学生感到压力大。

在压力总分上,医学生的压力总分在性别、年级以及院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从均值特点来看:男生在压力总分以及压力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和李虹、徐长江和钟晨的研究结果一致;大一和大二的心理压力要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这与陈虹霖的研究一致,高年级的学生心智较低年级成熟,能够较好地处理好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压力;重点院校的医学生比非重点医学生的压力大,这可能是因为在重点院校,学生面对的教学资源、升学机会较多,学习的竞争也相对较激烈,故容易感受到压力。医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但心理压力的消极事件维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中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符浩.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徐萍,张宁.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161-163.

[3]李虹,梅锦荣.大学生校园压力的类型与特点[J].心理科学,2002,25(4):398-401.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立项课题[NO.2013B01310]。

作者简介:

综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4

摘要:本文介绍体育活动引起心理效益的多种可能机制,并提出了体育活动,特别是长期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对身心疾病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情绪

目前,体育活动的心理方面效益至少与身体效益一样重要。若缺乏大众从事体育锻炼行为前因的知识,大众体育健康领域将准以取得更大成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是生活节奏变得更快,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普遍的加重;另一方面则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身心状态,改善与提高健康水准。追求身心健康,已成为我们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

1.心理健康的内涵和体育活动引起心理效益的多种可能机制

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然而,当人们在工作或在生活中遭受挫折而情绪长期低沉,或患有明显的心理疾病时,很少会想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问题。近年来,通过研究和事实显示,身体活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关于体育活动为何能引起心理方面的改变,大致有下列一些:

1.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向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1.2提高智力

体育知识和动作机能的牢固掌握,必须有智力水平作为保证,体育学习和认知活动一样,依赖于人们的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综合认识能力,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使脑力得以快速恢复。良好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反映和想象能力,从而为认识,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

1.3确定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活动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1.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活动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和主观困难,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的困难,也是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作者简介:林霖(1975-),男,广东省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助教

1.5降低应激反映、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映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极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映,如果有应激反映,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这说明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映方面的功效。从而减少疲劳的出现。

1.6协调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活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极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7合作与竟争意识

合作与竟争两者互相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竟争性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或是同时唤起合作与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如:体育活动中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体育活动的竞争与合作特点,对于培养人们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8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活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等都有重大意义,这些也都是心理健康所必须的。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心身疾病的控制作用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长期体育锻炼和一次性运动活动效果的比较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或者定期进行的锻炼活动,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用于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12个月。一次性运动活动是指持续时间为30分钟左右的运动活动。对于一次性的运动活动,有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抑郁和气愤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活力感保持在高水平。但是,这种一次性运动活动没有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作用。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定期控制。

2.1长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和力量、灵活性练习均可改善中年健康男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有氧练习组提高了最大吸氧量15%,而力量、灵活性练习组没有提高,但都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和长期进行渐进性放松练习均可降低工作压力较大的妇女的焦虑水平并提高她们的自定效能。另外,长期进行游泳、健美、击剑等练习,也可以发展积极情绪。

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进行长期体育锻炼有上述的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那么,对于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效益就会更加明显。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在体育锻炼之前其抑郁、焦虑程度就较低,这样,体育锻炼进一步降低其抑郁、焦虑程度的可能性自然就较小。而有心理疾患的人如果抑郁、焦虑水平很高,通过长期体育锻炼显著改善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应当较大。有研究表明,进行8周的体育锻炼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表示体育锻炼对有心理疾患的人具有更明显的效益。

2.2体育锻炼对焦虑和抑郁治疗作用

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遇到的两种最常见的情绪困扰。通过诺瑟等人进行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且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可减低焦虑、抑郁;体育锻炼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收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也越大;体育锻炼后,即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总的来说,系统的体育锻炼不但对生理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心理健康也具有至少是同样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机体的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亦能起到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姒刚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

2.许国喜.试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

3.林宋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4)

4.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

5.赵淑英.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

6.季梅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中国学校体育,2001,(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篇5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关非常密切关系。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复杂的心理矛盾,伴随着许多心理问题出现,如性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逆反心理、挫折心理、社交恐怖等等。消除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除了心理咨询和辅导外,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健全人格、摆脱心理困扰。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人们遇到不良的心理状态(如忧郁)时,人将处于一种愁闷的心境,因精神受压抑而产生了较持久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忧郁的突出特点是,看任何问题总是从消极、悲观的角度着眼,遇事总爱往坏处想,容易丧失信心;不愿与他人交往、交流,离群索居,少言寡语,且心胸狭窄;对待事物总是过分认真,思维迟钝,缺乏灵活性;极易发生负性情绪,一些细微小事就引起忧愁与苦闷,容易自寻烦恼,所以经常愁眉不展,长吁短叹,情绪低落。有的还会出现早醒、失眠、便秘、食欲减少、性欲下降、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生理反应。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还有心理治疗效应,它能使人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心情舒畅,使悲观的人快乐。

1)提高人的唤醒水平。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唤醒水平,即增加人身体和心理的兴奋程度,发展兴趣,调节精神。适度的身体锻炼能促使人体内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有的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激活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使人们在从事锻炼后能直接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因此,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尤其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这对长期处于对生活失望状态的忧郁类型的人来说,无疑具有一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2)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消闲娱乐。娱乐体育吸引人们愉快健康地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以缓解工作、生活中产生身心疲劳,消除不当负荷和困苦创伤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使锻炼者达到自消烦恼,遣乐于身的目的,使忧郁反应的个体减轻压抑和紧张,进而减少由此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病变。

3)增加社会联系与交往。现代生产方式中高技术的运用和单调工业化生产,使现代人在相对封闭状况下独立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疏远。这对原本就缺乏与人交往的忧郁性格的人来说,无疑起了加剧作用。而体育运动可

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语言,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串动作等直接和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或不自觉地互相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对那些性格怪癖、忧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待人时冷时热的人来说,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树立自信。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6

同学们,开始上课。我们先来看大屏幕上的三幅图画。第一幅是猛然抽出玻璃杯下面的纸条,大家会发现玻璃杯怎么样啊?哎,没有动弹,还是原样。我们再来看第二幅图片,还是这个玻璃杯上面放一个硬纸板,上面再放一个鸡蛋,猛然一抽硬纸板,发生了什么现象啊?哎,鸡蛋掉入了玻璃杯。我们再来看第三幅图。一辆小车上放着一个木块,往前滑行,前面突然碰到了一个挡板,小车静止了,那木块呢?木块还是继续向前滑动。同学们想知道,这三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说的运动与力的关系。(板书课题)

好,同学们,刚看完幻灯片有什么感想呢?老师来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那位女生你来说一下。硬纸板抽走了为什么玻璃杯还留在原地呢?因为杯子原来是静止的,抽出纸板后,杯子还保持着静止的。在看运动的小车,遇到挡板后,小车静止了,小车上方的木块还没有静止,因为木块一直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说的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继续保持运动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惯性。(1、惯性定义)

生活中惯性是无处不在的,老师来请大家举例一下生活中的惯性。那位穿黑衣服的男生,你来说一下,他说我们在公交车的时候,如果司机急刹车,身体就会向前冲。那我们知道运动着的物体会保持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可为什么沿着水平面运动的物体还需要动力呢?我们知道我们所有运行的车子都需要动力,如果没有动力就会慢慢停止下来。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有斜面的木板来做三个实验。让小木块从同一高度沿木板往下运动。第一次我们在木板上铺上毛巾。第二次在木板上铺上棉布,第三次什么也不铺,就是光滑的木板。大家用尺子来量一下车子滑动下来的距离。现在每个小组自己来做一下这三个实验,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好,大家做的非常好,由于这个小车三次都是从斜面的统一高度画下来,所以三次都是相同的初速度,但是滑多远却不一样。主要是由于木板上的东西不一样。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你说。哎,很好。由于接触面不同。小木块在毛巾上滑动的距离是最短的,直接在木块上滑动的距离是最远的。这说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粗糙程度相关。在木板上最光滑,所以摩擦力很小,滑行的就最远。所以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非常光滑的水平面上给一辆小车一个动力,那么它会怎么样啊?哎,对,我听到有同学说小车会永远匀速滑行,非常好!这个我们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会保持匀速运动或者静止的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大家把这个定律读一下。(板书

2、惯性定律)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7

1 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环节中, 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教学思想较为陈旧, 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教学评价体系不达标, 师生关系不太和谐等各种问题, 毋庸置疑,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还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要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 体育理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科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首要的一些就是需要发挥出体育理论的教学指导功能, 体育理论功能有效的发挥了, 也有利于心理学科理论的发展。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完善课程建设理论建设, 增加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等方面的工作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 努力促使学生在心理上走向成熟, 养成坚忍不拔的良好品格。同时, 从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来考虑, 又有利于心理学科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2)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有利于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情况来看, 有不少学生对体育课堂兴趣不浓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教学环境与学生不符合;另一方面, 有个别学生对体育课堂确实不感兴趣。面对这一情况,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 比如在器具搭配上, 场地布置上等方面都可以下功夫,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体验到体育课堂的妙处, 因而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的体育学习, 实质上也是对心理的正确引导。由此可见, 搞好教学环境, 不仅对于体育教学, 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重要的影响。

(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提倡明确主体地位, 关心个体需求, 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 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每个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对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的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 同时, 还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 或者与辅导员、班主任联系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 比如, 有的学生想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篮球技巧的学习, 而有的学生想自由活动, 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的配合下和学生的自我努力下, 尽最大可能的确保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 学生的心理也会得到一定的促进。

(4)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学, 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积极上进。情感教学有利于让学生产生共鸣, 进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完全也可以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来看, 有些教师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之际, 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人物, 有些体育教师就在体育课堂中, 把这些体育人物作为体育精神的代表给学生进行讲述。学生在听讲之后, 明确了体育精神的内涵, 结果在整个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 教学效果明显好很多。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 情感教学不仅仅是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而且通过情感的渗透, 学生在心理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促使着他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实际上, 学生心理也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 虽然不少学校都比较注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在心理教育中强化体育素质的比较少, 究其原因, 主要方面在于高职院校或部分教师没有把心理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

(1) 积极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要影响, 实际上,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体育活动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情况来看, 有些学生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 有些则非常积极。面对这种情况, 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 一些学校只是过于从学校自身和教师角度去寻求问题, 实际上, 这些问题, 在学生的心理问题里都有明显的反映出来。如果高职院校或者教师善于观察, 就会从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察觉出来, 进而根据学生的需求去进行教学计划、教学策略的变动。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在弄清楚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 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 这就明显的表现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学生心理状况反映着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状况。和谐师生关系是搞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说也是如此。但是从目前师生关系的基本情况来看, 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 之所以产生师生不和谐的问题, 师生方面可能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管是从学生身上来看, 还是从教师身上来看, 都可以从他们的心理方面表现出来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比如师生关系不融洽, 那么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该体育教学的课程, 或者体育教师就会很特别的对待该名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这些问题, 就证明了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由此可见,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从另外一个侧面就很明显的反映出来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当然要解决这类问题, 需要师生之间通过平等沟通的方式进行, 而当问题解决了, 那么,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走向和谐。

(3) 学生心理状况是体育活动的重要指向标。近年来, 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 其中也包括就教学评价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实际上, 高职院校在每次的学生评价中发现了不少存在的教学问题, 或者学生心理问题。这种评价方式的改革当然也包括体育学科。从一些学生对体育教师或者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情况来看, 学生虽然存在着一些小的意见, 但是也仍然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心声。比如,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理论功底不扎实, 教学态度不端正, 教学方法不得当等, 都是通过学生的评价表现出来的。另外,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总结的时候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比如苛求他人、心态不端正、看问题比较偏激等。在发现了这些问题之后, 高职院校通过积极的干预,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 共同进步的作用。即体育教学活动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的促进了心理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着体育教学活动, 对师生关系和教学指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 要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二者的重要作用, 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处理好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需要依据二者的不同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贡献, 为彼此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祝蓓里,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53.

运动与老年人健康是什么关系 篇8

人到老年,新陈代谢缓慢,气机不畅,人体各器官老化,功能下降。现代运动学研究,认为运动与长寿息息相关,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不在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即锻炼)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其结果能增强体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所以说,锻炼是最好的良药。

运动可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改善血液粘度,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血管病的发生。运动能促进呼吸系统功能,促进心肺循环,加大肺活量,增高血中含氧量,保证身体各项新陈代谢的需要。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加唾液分泌,增进食欲,保证大便通畅,有利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运动能提高神经系统功能,特别中老年人,能保持机体灵活,反应迅速,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精力充沛,从而去病延年。

探究体育与健康课的模式论文 篇9

一、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在新课改中,提倡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锻炼的习惯等教学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与运用,并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

1、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课,但不愿活动。

2、喜欢上,但让他们自主学习时,又不知道活动些什么,更不要说锻炼的效果和练习的强度了,到最后就成了几个人在一起说话,根本谈不到什么活动。

3、以前的体育课就好像是自由活动课,一做完准备运动就解散,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自己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一点东西也难学到,完全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

产生这些的原因:

(1)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备教材备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男女生的差别,造成学生不喜欢活动,怕脏怕累,体会不到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和体育活动的愉快感。

(2)在评价体育与健康课上,只注重单一的技能练习,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培养。根据现在的标准,健康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教师的思想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要求,不加强自身学习,不知道将体育与健康课的要求与新课标实施相结合。

二、参与互动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程教育模式也在随之改变,文化课教学模式出现探究、合作学习,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来上课,形式更加自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真正做到了区别对待。但前几天,看了几节山东省的体育与健康公开课,课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方法,教师起主体作用,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整体的形式整齐、统一,课堂气氛不很活跃,没有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例如:1、有位老师上足球课,课的内容是脚背正面颠球,全班50位同学,一人一个球,加上老师的,就50几个。还用了辅助教材――毽子,也要50多个。上课的模式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练,没有分组,和以前文化课的填鸭式教学法很相似,没有学生自己拓展的机会和时间,主要是怕上课的秩序不好,影响上课的整齐统一,影响评委的打分。

2、准备课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和器材。学校的器材全部都给你,也不一定够啊。这是一个班所需要的器材,50个足球,50个毽子,那5个班、10个班呢?

3、体现不了个性发展、习惯的养成、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的问题。秩序是很好的,形式单一,表面好看啊。其实质练习效果不好,强度和密度太小,违背了体育课的实质。

如果纯粹是为了上得好看,那还是分组不轮换好啊,教师能控制局面,并且占据主要地位,只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根本得不到提高。 三、反馈评价模式

上课选修人数逐渐增多,上课的秩序好了,活动的人多了。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喜欢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和喜欢的项目。对于考试的项目和标准,要有适当改变,符合自己的标准。课前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一组大约有七八个学生,其中有优生也有后进生,要求优生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如果还有问题他们都解决不了,教师再帮助他们把问题分析一下,引导他们解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先明确这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去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再进一步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哪个环节上有问题了,教师适当讲解一下,再让学生去总结。教师不能讲得太多,应突出重点,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进行分组教学,学生的秩序可能不好看,但是练习密度和练习效果不错,量和强度大,能够起到练习的效果和锻炼的目的。课的安排在内容上有一个主要内容加上一个别的内容,在教师讲解练习结束后,可以适当安排与主要内容相近的自主练习活动,以练习来促进学习内容的完善和提高。

现在,体育课的模式完全改变过来了,每一年级都进行了分项上课,其中高一就是上田径课,一节体育课就有四个班上课,这节课就有四个项目,有短跑、跳高、跳远、铅球。每一个班上一个内容,而每个班每个内容上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之后轮换,上另外一项内容。

例如:高一(1)班这两个星期上跳远,两星期之后就上铅球,再两个星期之后上跳高,最后两星期上短跑,每一个班都会学习四项内容然后进行测试。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体育课的目的。高二和高三进行选项上课,其中高二的项目有健美操、足球、篮球、排球,高三的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学生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项的,上课的时候也是四个班同时上课,选足球的就到足球班上课,篮球的就到篮球班上,其他的`也是一样,每个学期进行一次选项。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们的兴趣,学习的技能也增加了。进行分项上课的,所收到的效果也很好,改变了以前的上课模式,而且能够确保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的目。这样的模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够全面,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不全面,也不能全适应这样的活动。评价要切合实际,不全以成绩来分优、良、差等。教学中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充分利用好评价语言,让课堂更具实效。

要注意以下问题:

1、探索时间短,模式不够细致。

2、对教师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3、课件的制作要注意题材与内容相衔接。

结论:体育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学生的就是合适的。我觉得参与互动模式、反馈评价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几个模式都不错,就看你怎么在课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备课备学生的时候充分考虑,树立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才能真正起到体育与健康课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多元导入,反向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篇10

近些年来,由于普通在校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学习竞争压力、情感压力日趋严峻,使得大学生在读期间走上歧路、甚至走上绝路的事例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种情况凸显出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人类最好的心理压力释放途径,尤其是目前中国的第一运动——篮球,更是深受广大大学生的狂热喜爱,是大学校园里最为普及的集体球类体育运动,经常和同学、朋友一起参加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拼搏精神。基于此背景,结合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和特点,对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认知以及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让大学生了解参加篮球运动对健康心理的积极影响,并为进一步改善普通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献计献策。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2010级400名年龄分布在18-20岁之间的在校本科学生(非体育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生196名,女生204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查阅了大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通过电子网络收集到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所涉及的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61份,回收率90.25%,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有效率87.5%,其中男生172份,女生178份。

2.2.3 访谈法

根据论文调查需要,编写访谈提纲,对学生进行访谈,听取学生在锻炼后的感受,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行性依据。

2.2.4 归纳分析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团体精神、集体合作和全局观念在篮球运动中是不可缺少的。篮球运动是在不断地掩护,跑动,被掩护,穿插,突破分球的突破上篮,快攻等过程中的得分,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篮球比赛,只有全队获得成功,才有个人的成功。球队的胜败与球队每个成员息息相关。这对大学生团体意识、协作精神、责任感地培养都有重要的意思。因此,在篮球运动中,教师要尽量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与相互配合的机会,引导学生将个人意识转化为集体意识,在练习中相互交流切磋,相互帮助,宽容待人。篮球运动不仅仅是单一的身体训练,更倾向于培养学生顽强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心理品质。尤其在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要求学生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方展开激烈的争夺,不怕失败、勇敢顽强,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篮球运动的激烈竞赛,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定情绪的产生,这种情绪性质是由个体认知所决定。根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所列举的几个心理品质中,通过参加篮球运动的培养合作意识方面,男、女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男120人,占69.8%;女105人,占59%;通过篮球运动对提高大学生顽强拼搏精神方面所占比例是:男121人,占70.3%;女94人,占52.8%;对提高学生自信心、进去心方面所占比例是:男119人,占69.2%;女96人,占54.5%。结合这些数据和篮球运动的特点不难看出,篮球运动对意志品质等方面培养是有一定积极作用。这是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彼此间默契配合,需要有合作协作的精神,通过参加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心态,并能获得互助互利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2 篮球运动对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

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已成为人与人、团队与团队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成为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团结与友谊的手段。篮球运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个性,获取心理健康的保证。篮球运动是世界体育的一大运动,篮球是魅力倾倒了亿万球迷。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篮球运动,扩大校园交往的空间,增加同学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交往的频率,改善不和谐人际关系。同时由于篮球场上队员的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可以有效减轻队员的焦虑症状和人际关系障碍。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比较任性、受宠,容易养成事事以我为中心的个性。从一些心理研究的文献了解到,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内容大多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特别是个性内向、比较自我的大学生,从事篮球运动,收益更大。

根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中男生有127人,占73.8%的同学认为,通过篮球运动,人际关系改善了,并有主动与人际交往、合作的愿望;女生有101人,占56.7%的同学认为,通过篮球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增强了与人交往的信心。由此可见,无论是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还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体验都说明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篮球比赛中,想要做到默契配合,就要学会尊重和鼓励同伴,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交往需要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团队合作的交流中,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学会相互帮助,以诚待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因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心理不适。

3.3 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便会产生。大学生具有开拓精神,但思想不够十分成熟,易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通过让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困难的体验,以提高大学生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进而保持心境平衡。而篮球运动是一项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是一项竞争性极强的运动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篮球比赛中,竞争的结果常与输赢相伴,篮球运动既能激励学生追求胜利,也能锻炼学生不怕失败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比赛中,失败是必然发生的,对于失败的个人和团体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挫折训练。倘若学生没有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最终将被社会淘汰。

根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篮球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其中有男生91人,占52.9%,女生99人,占55.6%。有的同学认为;经常参加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经受挫折的能力。体育竞赛总会有失败,通过失败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磨练和心理调适的过程,也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3.4 篮球运动能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篮球运动能使锻炼者身体和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这有利于情感交流和解除自我幽闭,经常参加锻炼者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亲密关系。

根据表2调查结果显示,在172名男生的调查中有54人,占31.4%,女生47人,占26.4%的同学认为,通过参加篮球运动后,感觉整个人分厂轻松、痛快,身体有一种释放的感觉;其中有男63人,占36.6%,女61人,占34.3%的同学感觉较轻松;其中有男35人,占20.3%,女40人,占22.5%的同学感觉一般;还有男20人,占11.6%,女30人,占16.9%的同学感觉没有什么改善,还是老样子。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参加篮球运动对调节大学生紧张情绪和减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影响。篮球运动的跑、跳、投以及与对方身体的对抗,队员可以有效地进行精神宣泄,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同学的进攻行为和敌对态度。运动锻炼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将各种烦恼、不安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使心理得以平衡,有效地缓解压力,达到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篮球运动锻炼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欢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2.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由于场上队员的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有效减轻队员的焦虑症状等不良情绪。

3.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特点,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4.篮球运动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有一定积极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信、积极乐观的良好品质。

4.2 建议

1.为了更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应充分考虑篮球运动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等综合因素的控制。

2.高校篮球教学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当积极、有效地开展篮球教学,利用篮球与其他球类项目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篮球运动的宏观管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各级各类学校要为篮球运动的开展创造条件,营造积极向上氛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篮球运动与学校心理咨询紧密配合,从而为解决某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创造条件。

4.为推动篮球运动更好开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不同层次的篮球竞赛,以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例如,可以开展校级篮球联赛、院级篮球联赛、班级篮球联赛、三人制篮球联赛。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薛菲.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赛的价值研究[J].信息科技学报,2008(3).

[3]贺玉强.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J].养生大世界,2007,48(10):12-16.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课后感下一篇:论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