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6-15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4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观念:

1. 力求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2.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3. 教学主干清晰,支脉丰实;

4. 扎实、朴实、创新相结合;

5. 重视教学即时生成和互动;

6.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 教师“平等中首席”体现;

8. 感悟积累运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等几线同时穿插进行;

9.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0. 问题任务驱动,从问题走入走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预设目标:

1.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左顾右盼、津津有味”等成语意思;

2.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猴子的“野性”和“人性”;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教学预设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读成语:不翼而飞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指名→注意纠音“一、不的变调”→如果我们在写“翼”是要注意什么?)

二. 精读课文:

1. 读课题,“怪课”是指什么?假如我在课题的前面加一个(  ),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呢?(稍停)

2.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证明你的观点。

3. 生自由读课文。

4. 小组合作交流:我们交流有两个目的,如果你有观点了,经过交流后你会有更多的观点;如果你还没有观点,那你经过交流后或许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

三. 交流反馈:

1. 过渡;现在有观点的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 全班交流:

板块一:(机灵敏捷)的密林怪客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幻灯:领头的是只老公猴。它睁着两只火眼,左顾右盼,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便先跳上竹架,其他的猴子跟着一拥而上。咣当一声,锅盖被掀开了,猴子抓着,抢着,吃得津津有味。

(2)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不要急于表达,你不妨再仔细读读。

(3)都读懂了吗?什么叫“左顾右盼”?你能做动作表示吗?什么叫“津津有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津津有味”的感觉?

(要求说出各个方面)

(4)陆老师也能说说吗?刚才同学们说得津津有味,那现在你能津津有味地读读这段话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学生评价→全班读

(5)从这段话能看出密林怪客的机灵敏捷,那其他地方也能看出这点吗?说说为什么?

战士们一跃而起,猛虎似的向竹架围去。可是,还没有等人接近,那机灵的猴子飞一般地逃向竹林深处。

板块二:(知恩图报)的密林怪客

(1)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幻灯:

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三连驻地周围跳着、嚷着,原来是来向战士们表示感谢哩!这群密林怪客要感谢战士们?战士们当时是怎样护理喂养受伤的小猴子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反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背着药箱赶来了,为它上药、包扎。这句话你能读正确流利吗?

(4) 假如老师在这句话中加几个括号,请你想象当时战士们护理小猴子得到情景,想想可以填什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  )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  )背着药箱赶来了,(  )为它上药、包扎。

(5) 反馈。

(6) 小结:原来野性难驯的小猴子受到了战士们这样的精心呵护,难怪有灵性的它们要来感激战士们了。现在你觉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7) 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反馈评价(朗读的技巧)→全班朗读。

板块三:(……)的密林怪客

(1) 除了这两个观点,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吗?生讲,师点拨,生把观点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老师观点:这是一群“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密林怪客”。

(2) 教师总结:学习语文就这样,你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有不同的答案。

→我建议请你们为自己成功的学习鼓掌。

(3) 同学们的这些观点在黑板上都写对了吗?全班读,发现错误马上指出纠正。

四. 质疑问难:

1. 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你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讲、教师点拨。

2. 你们学了课文后还有其他问题,这样的学习很好,希望你们做进一步地研究。

五. 巩固练习:

1. 出示作业(见下),教师讲解:请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你最喜欢做的星级题目;一星级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自由确定写的遍数。

2. 生练习。全班反馈。

六. 板书设计:

密林怪客

机灵敏捷的 不翼而飞 一跃而起 眼疾手快

知恩图报的 左顾右盼 一拥而上 津津有味

…………

练习设计:

密林怪客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抄写词语:不翼而飞左顾右盼眼疾手快

造句:用“津津有味”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A有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 “空中课堂” (或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剪辑) 是优秀的教学资源。把“空中课堂”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客观上形成了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的“双师课堂”, 因此, “空中课堂”应用课的教学是“‘一课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内容之一。在“双师”教学的课堂中, 视频教师 (以下简称师1) 和现场教师 (以下简称师2) 角色不是僵死的、无生气的、强制性的, 而是互动的, 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 (现场教师通过播放视频, 与视频教师进行对话和沟通。) 。“一课双师”的教学形式, 就在于通过“双师”之间互动式的教学, 来调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3]

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一课为例, 谈谈“空中课堂”教学中“双师”角色转换。

一、以视频教师为主讲, 以现场教师为辅助

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时期的教师角色范围有所拓展, 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 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教师1为课堂教学主讲,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1根据教学内容, 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教师1立足于以“知”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是以教师2为辅。教师2积极组织现场学生与教师1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 积极配合教师1的教学活动, 及时解决现场学生所产生的生成问题, 及时进行解疑, 及时给予评价, 解决视频教师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2立足于以“情”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状态, 和学生发生情感信息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在“一课双师”的课堂教学中, 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一唱一和”,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调整各教学因素及其关系,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下面是《荷花》教学片断实录。

教师2: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课, 因为这节课上有两位老师和两个班级的同学。其中有我和大家, 还有…… (播放视频)

教师2:认识这位新老师吗?

生:视频上显示了, 是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游彩云老师。

教师2:我们和游老师、视频上同学打声招呼, 好吗?

生: (齐声) 游老师好!同学们好!

教师2:今天上课老师有一个要求, 希望大家能听游老师的教学要求, 游老师让我们读书、思考、交流或回答问题, 我们就和视频同学一道读书、思考、交流, 再回答问题。

下面我们看视频, 看游老师给我们提出哪些学习要求。

…………

教师1:下面, 我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课文好好读一读。要读准字音, 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喜欢的地方也多读一读。

教师2:我们也一起按游老师的要求, 读课文。

教师1:有的同学读了一遍, 还在读, 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到第3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 你们看看, 课文中的荷花, 你觉得是怎样的?

(师配乐读课文。)

教师1:听老师的朗读, 你觉得课文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呢?

生1:千姿百态。

生2:各种各样。

生3:听了老师的朗读, 我觉得每一朵荷花就像仙女挺立在荷叶中间。

生4:如果是一朵荷花, 她婷婷玉立在池塘中, 散发出幽香;如果是一池的荷花, 就像点缀在夜空中的星星, 很美。

教师1:他说得真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他把荷花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了。

教师2:老师觉得, 回答问题不要只用一个词语, 要用完整的语句。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荷花的美, 就更好了。

听了游老师的朗读, 你觉得课文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呢?

生1:荷花清香扑鼻, 令人陶醉。

生2:荷花姿态万千, 美得像一幅图画。

生3:一池的荷花, 就像一大片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的一朵朵花儿, 这儿一朵, 那儿一朵, 真美。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视频教师不论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进程等方面, 都处在教学的主导位置上。现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习者和现场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一方面组织现场学生学习交流, 进行互动, 并根据学习实际提升教学要求, 让现场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老师觉得, 回答问题不要只用一个词语, 要用完整的语句。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荷花的美, 就更好了。”

另一方面学习视频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双师”双主, 即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都是主讲教师

教师1: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己进入课文, 学习这部分。请你尽情地读第2自然段, 找出好词好句, 想一想, 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再和周围的小朋友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生1: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人一样紧紧地挨在一起。

教师1:相邻的两个小朋友, 你们挨一挨、挤一挤, 是什么感觉?

把荷叶的动感写出来了, 真好。

教师1: (出示荷叶教具, 在黑板上摆放) 到底怎样才是“挨挨挤挤”呢?

教师1: (“荷叶”挨挨挤挤地贴在黑板上, 播放风吹得满池荷叶摆动的视频) 请你读出这种情境来。

教师1: (教师随意贴荷花教具) 你发现什么了?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1:那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上黑板, 把荷花贴在两张荷叶之间。)

教师1:这位同学真会读书。老师随便贴荷花, 他说不对, 因为课文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你看他多会思考。

教师1:这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你最喜欢哪一种, 就把写哪种的内容背下来。等一下, 我请同学出来, 指图背诵。

指名分别背诵写全展开的、花骨朵儿和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课文内容。

教师2:我们也能美美地背一背课文吗 (配乐, 生背诵) ?

教师2:这一池荷叶、荷花很美, 这段课文也写得很美。老师觉得有一个词用得特别生动, 特别好……

生:冒出来。

教师2:“冒”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

生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还可以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

生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冲出来。

教师2:能用这么多词替换啊!那为什么用“冒”?怎么样长才叫“冒”呢?

生1:使劲地。

生2:不停地。

生3:急切地。

生4:争先恐后地。

…………

教师2:他们为什么要“冒”出来?想干什么?

生1:荷花想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生2:荷花想早点看看荷塘风景如画的美景。

生3:荷花想感受一下夏天凉爽的风。

生4:“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想让蜻蜓早点落在自己的身上。

生5:荷花想让蜜蜂和蝴蝶来采花蜜呢。

…………

教师2: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啊!那么, 我们能通过朗读, 把自己想象的情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5]在“一课双师”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 阅读教学是“双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教师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本来是以视频教师为主讲, 以现场教师为辅助。但是, 由于两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同, 教师2的角色在后来发生的转变, 变成了主讲教师, 引导现场学生学习、理解、感悟“冒”字。

对同一教学内容, 由两位教师用不同理解或风格来教学, 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 丰富了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结构和问题结构的多样性, 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 现场教师和视频教师的互动, 时而活跃在讲台, 里面穿梭于学生中间, 带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凸显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以视频教师为辅助, 以现场教师为主讲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现场教师处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他根据本节课堂的学情和教学需要, 选择视频中的部分教学环节或某一教学片断, 作为自己的教学组成部分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师1:荷花确实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课前, 老师和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荷花的图片, 我们把它放在荷花“小站” (注:文件夹名称) 上,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欣赏一下, 然后选择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师2:大家明白了游老师的要求了吗?我们这里也有一些荷花图片, 大家欣赏一下, 然后选择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课件展示更丰富的荷花图片)

生1:一只小小的荷花从水里冒出来, 一只小鸟飞来了, 站在尖尖的小荷上, 多美啊!

生2:一只荷花刚刚张开花瓣儿, 看上去就要开放了。

教师2:从同学们回答中, 我感觉到叙述图片内容的话比较多, 而描绘图片内容的话比较少。

我们看看视频上的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生1:我觉得加上一些描写的词语, 句子就更生动了。比如说挂在花瓣上的小水滴像晶莹透亮的珍珠。

教师1:花瓣上挂满了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似的小水滴。

生2:小昆虫正在采摘晶莹透亮的小珍珠。

教师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 要想写好这句话, 我们首先要做好什么?

生1:要观察好这幅图画。

生2:心里默默地想好要写的这句话。

生3:把平时用的一些好词好句, 像打比方的句子, 尽量地用上去, 这样就能生动具体。

教师2:听了视频上的师生交流, 想一想, 我们怎样把这句话写好?

生1:一只荷花刚刚张开花瓣儿, 看上去就要开放了, 像露出笑脸的小姑娘, 多可爱啊。

生2:花瓣上挂满了小水滴, 像晶莹的珍珠, 像透明的水晶, 像闪亮的露珠。

生3:小蜻蜓从远处飞来, 在荷花的尖尖角上歇息。他看着蜜蜂在采蜜, 鱼在水中游戏, 开心极了。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现场教师指导现场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图画的内容。如何把图画内容描写得生动, 这是教学难点。现场教师把视频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 通过“双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图画内容。从教学效果来看, “双师”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显著。

摘要:“空中课堂” (或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剪辑) 是优秀的教学资源。在“双师”教学的课堂中, 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角色不是僵死的、无生气的、强制性的, 而是互动的, 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一课双师”的教学形式, 就在于通过“双师”之间互动式的教学, 来调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

关键词:空中课堂,一课双师,角色转换,“双师”互动

参考文献

[1][5]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附: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 2.

[2]王沛贵.“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甘肃教育, 2005, (Z2) .

[3]王瑶.双师课堂协同教学探索[J].现代语文, 2008, (6) :48-49.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实践“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打好学生素质基础,让学生在快乐读书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同时,注重陶冶学生情怀,让多彩而悠久的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发展健康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懂得构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是要以关爱、诚信为基础的,呼唤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付出更多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了解内容

1.复习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出示三组词语:

(1)真好 舒适 温暖 躲进

(2)繁茂的绿蔓娇嫩的鸣叫蓬松的球儿神气十足地站一点点挨近友好地啄淘气地陪伴

(3)信赖,?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所列词句,分层次概括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珍珠鸟外形特点,感受小家伙的可爱与作者的喜爱

(1)课件依次出示:鸟声——珍珠鸟——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悟。

(3)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外,注重体会情感。(珍珠鸟的活泼、可爱,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作者不但写了小珍珠鸟的特点,而且运用了比喻句写出了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品读课文4-6自然段,体会小家伙与作者的亲密进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①过渡:这小家伙挺讨人喜爱的,其实啊,它还很机灵,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师巡视,引导学生运用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去读课文。(读书应在书上圈圈、画画,不动笔墨不读书。)

③让表现较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所画的一些词语,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老师同时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小珍珠鸟与“我”亲近是有一个过程的。)

④品读感受课文第4自然段(按“起先——渐渐地——后来”三个层次进行,引导学生抓住加点的字词体会小珍珠鸟与“我”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呵护为前提的。)。

学习第一层次“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a.学生自由读。

b.交流读懂的内容(小珍珠鸟胆子慢慢大了,与“我”近了)。

c.再读体会小珍珠鸟的变化

学习第二层次“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a.师引读。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竟然”“一点点挨近”让学生明白小珍珠鸟胆子又变大了一些,出乎作者的意料)。

c.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层次“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a.学生自由读。

b.交流体会“友好地啄”所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明白这时的小珍珠鸟和“我”已经成了朋友。

⑤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

(2)以读代讲学习第5自然段。

①出示:“白天;傍晚 。”引读。

②着重理解“再三呼唤”这个词。

③齐读第5自然段。

(3)学习第6自然段。

①过渡:小家伙每天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与“我”建立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直到有一天(课件出示课文中小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睡觉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小珍珠鸟睡得这样甜,可能在做什么梦?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幅温馨的画面加个题目。

④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让学生说出读时应注意什么?然后再读这一自然段。

3.诵读第7自然段,回味美好境界,理解相互信赖是和谐共处的基础。

(1)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这美好的画面(小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熟睡),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呼唤——

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课件出示:一组动物与我和谐相处的画面,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师: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间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爱,只要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美丽的奔跑和飞翔,看见它们出自天性的自由和快乐……

(3)课件出示:仿照“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写出自己的格言。

宽容,。

诚信,。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同学们,让我们心中充满爱的情感,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一起努力地去追寻世间的种种神奇境界吧!让世界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信赖!

板书设计:

20.珍珠鸟

怕人——亲近人——信赖人

(躲进 四周) (挨近 放心 友好 陪伴) (趴在肩上睡着)

(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蒋婷婷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收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检测)

1、下列生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更geng羸 拉弦xian B、更羸ying 愈yu合 C、更geng羸lei 悲惨c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输羸 射剑 大雁 B、打猎 射箭 狐单失群 C、羸弱 使劲 悲惨

3、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2)形容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感到非常惊讶。()

二、研读展示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的?

1、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 更羸看到大雁_________,分析出__________________;更羸听到大雁_________, 分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更羸断定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鸟。于是又进一步分析出,大雁听到________,心里________,就会拼命__________,结果伤口______,大雁就会自己掉下来。

3、你们能用不同的说法说一说更羸推理的过程吗? 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大雁飞的很慢。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大雁叫得悲惨。③因为听到弦响,______________,所以大雁________。④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大雁从空中掉下来。

4、更羸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1、交流探讨: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

2、课文结束了,魏王和更羸应该还有话要说,可文章没有写,试着加上几句,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句子应用什么样的语气? A、怀疑 B、惊奇 C、肯定 D、谦虚(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2)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3)请让我试一下。

(4)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通过对比、想象,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理解感悟课文:

(一)1.对比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唯一?什么意思?只有他一个人。刚才我们从蜂拥而至中知道来的人非常多,这里却说只有他一个人找到真金?

2.质疑: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3.总结: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真金?

难道他有三头六臂?还是碰上仙人指点?那他到底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聚焦彼得,看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二)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彼得种花?

(三)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描写彼得的句子,谈谈你觉得彼得靠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彼得的句子?

预设:生说第四段、第五段(还有谁找到了这一段?这么多人)、第六段

第五段:刚才我注意到了很多同学关注到这个句子,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指名读

(哪个词语让你对彼得有认识?)“若有所悟”,什么意思?刚才我们在学习蜂拥而至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词语?你能不能用上这个方法说一说,它的意思?

(1)彼得悟到了什么?生读句子。

(2)看了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出示第四段

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过后,小木屋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如此普通的景象在彼得眼中却不一样,彼得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推开小木屋的门,彼得看到(你来读)从这么平常的情景中彼得却想到了很多,彼得却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大家都看到了小木屋前土地的变化(大家一起读)只有彼得一个人陷入思考,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土地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由可以种花想到(),由人们买花想到()

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

(4)现在你觉得彼得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善于思考

(三)刚才还有同学找到了这个句子。

出示: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指名读,你觉得彼得靠的是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让学生自己板书:(全部精力)

(1)他可能会怎样付出全部精力?

(2)创境:彼得种花没有任何经验,这对他来说真是一种挑战,一次为了培育一种新的花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次,他看到花病了,他焦急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彼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用心呵护着这些花儿们。

(3)配乐朗读。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彼得的辛勤付出。

小结:彼得成为唯一一个获得真金的人,除了他有长远的眼光,善于思考,还在于他的勤劳。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聚焦描写彼得的句子,抓住词语,体会到了彼得的这些品质。

(四)1.课文3-6段写彼得靠种花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真金,为什么还要写他淘金失败呢?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这件事中,你对彼得又有什么认识?

总结:虽然写了彼得淘金失败,但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他的这份坚持,这也是彼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2.课文就是讲彼得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淘金者呢?

板书的写法:巧对比

三、作业:

我么知道彼得成功的原因,但他的朋友杰克不知道,他给彼得写了一封信。指名读信。

老伙计:

当初我们一起来到萨文河畔,怀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但我们却没有淘到金子,只好扫兴离去了。最近听说你实现了发财梦找到了真金,能不能传授一下秘诀?

老友杰克

请同学们用上我们刚学到的对比的手法来给他回一封信。

亲爱的杰克:

当初我们一起来到萨文河畔淘金失败。你们____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下过雨后被大水冲刷平整的土地,面对绿茸茸的小草,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

种花是个精细而又繁重的活,当花儿们生病时别的种花人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

我就是靠_______________取得真金的。

老友彼得

五、板书设计:

22、金子

彼得

观察

思考

坚持

勤奋

淘金失败

唯一找到真金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设计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巩固引入

.听写易错的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获得财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也包括主人公彼得·弗雷特,那么他梦想成真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彼得的追梦之路。

二、精讲精练

★学习任务一:

板块一:明确目标: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板块二:自主学习

自由读4、5、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雨后,彼得发现了什么?(用“—”画出)

看到这情景他想到了什么?(用“~~~”画出)

2、把你找到的句子放开声音反复读几次

板块三:组内合作、把你画的句子读给组内小伙伴听,比比谁读的最有感觉

2、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彼得?

交流:从_______(词或句),我们感受到彼得是个____的人。

板块三:展示反馈

.雨后,彼得看到了什么?哪个小组来汇报

学生以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从“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可以看出彼得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善于观察)(出示屏幕:小草)

过渡:是啊!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彼得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从“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可以看出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其他小组补充,出示屏幕:肥沃、种花、装扮、成功)

3.(看屏幕)师:这几个词就是他“悟”的过程,他是因为看到(小草),所以悟到这块土地很(肥沃),你能用“因为„„所以„„”放在其他词之间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

师:这就是悟的过程,这也让我们看到他不仅善于发现还善于(思考),这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获取成功必备的品质。

过渡: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段文字

4.出示第五段(前面添上“唉”)师生合作朗读

三、拓展延伸

.光靠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培育(出示)

彼得会怎样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下列情境: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每当娇嫩的花苗上有虫子了,彼得„„

每当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

每当花苗正在成长,可眼看狂风暴雨就要袭来,彼得„„

每当野草和花争夺养分了,彼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田地里长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彼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2.学生练笔,展示读文

四.总结

.你有发现彼得身上还具备哪些闪光的品质呢?(勤劳、吃苦耐劳)

2.就是这些品质使彼得走向了成功,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这些品质,谁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成功。这些品质如此的宝贵,甚至超过了金子的价值,是创造无限财富的——真金(齐读最后一段)

五、作业设计

.完成小练笔

2.完成语补

六、板书设计

22金子

财富

淘尽落空

培育花苗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反思型教学是指教学主体 (教育者、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 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思考、探究、解决自身与各教学要素诸方面的关系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促使教学最优化发展的过程。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 反思型教学更加必不可少。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语文学科充分渗透了人文性与思想性, 在引领学生思考的同时, 作为教师自己则更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同样需要每日“三省吾身”, 这里的“三省”即为语文课前的思考、课上的思考以及课后的思考。以下我想结合苏教版语文《鲜花和星星》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语文课前的思考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上一节课之前, 我认为都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 合理地制订出重、难点,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突出, 凭借有效的教学设计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我在课前细读了《鲜花和星星》一课的教学目标, 制订了教学重点:让学生走进课文, 与诗人一起欣赏夏天满地的鲜花, 满天的星星, 入情入境地朗读, 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大自然的清新美。于是我开始思考, 这一重点若要得到体现, 就需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感悟品味、美读吟诵来移情怡性。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是我思考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童趣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展示多彩的自然世界, 配以教师童趣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把直观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并且以课文为例, 给学生提供几个大自然的画面, 引导学生进行迁移, 编创诗歌。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明显地被调动起来了, 也较顺利地达到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语文课堂的思考

众所周知, 课堂教学充满变数, 因为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所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当然, 你可以回避学生的问题, 忽视他们的设想, 但这样的操作同时, 也扼制了学生的好奇心, 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 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 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 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 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 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即必须“以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根本。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和质疑的勇气,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因此, 以教师为主导来合理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来促进思考是关键。

在本节课上, 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这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孩子们眉飞色舞地朗读着, 一张张笑脸沉浸在诗歌美丽的意境中, 还有的情不自禁伸出小手比划。忽然一个小手举了起来, 她说:“老师, 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是说鲜花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是说星星真比地上的鲜花还多。那到底是地上的鲜花多, 还是天上的星星多?”这个问题我确实在课前没有思考过, 想到这儿, 我抑制住内心的焦急, 微笑着望了望同学们说:“到底是鲜花多还是星星多呢?现在你们来讨论讨论吧!说说你的见解。”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 同学们就急不可待地举手说:“应该是天上的星星多, 因为沙漠和海洋上没有鲜花, 但它们的上空却有数不尽的星星……”“我觉得是一样多!”又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说, “白天看到的是鲜花, 到了晚上, 星星就出来了……”另一个孩子“噌”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老师, 我知道, 白天, 鲜花比星星多;晚上, 星星就比鲜花多!”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 互不相让。

面对孩子们的独到见解, 我认为都说得很有道理。我很高兴, 都给予他们鼓励。在孩子们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之时, 我引导他们:“小朋友们, 这是一首美丽的小诗。鲜花多还是星星多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鲜花多很漂亮, 星星多也很美, 所以作者就把它们写到了一起。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好了?”孩子们一个个洋溢着笑脸, 响亮地回答:“能!”孩子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推动。

三、语文课后的思考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 不成器。”那么, 上完一节课后, 如果不去打磨、推敲, 不去进行课后的反思, 教师就不可能在专业上得到提高与发展。我觉得作为一名会思考的教师, 在每节课后都应当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思得, 更应思失。只有存在不足, 才有进步的空间。不足改得越多, 进步才能越大;不足改得越及时, 进步才能越迅速。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三省”, 实质上就是布鲁巴赫等人从时间的角度来认识反思型教学的一个模型。他们认为反思型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 二是“实践中反思”, 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 即语文课后的思考;“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即语文课上的思考;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 也就是“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形成的超前反思, 即语文课前的思考。

不但如此, 我认为这样的“三思而行”还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 并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次课后的思考即是下一次课前的思考, 而下一次又会迎来新的课后思考。其实, 课堂教学的确需要如此的多思、多磨, 只有这样方能精益求精。

就拿《鲜花和星星》这节课来说, 虽然试上几遍并在赛课中获得成功, 但只要细细推敲还是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如果将画重点词这一环节省略, 以范读等方式直接指导朗读, 可能既节省了时间, 又轻易地降低了学生朗读的难度, 岂不两全其美?要知道, 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就是读书、写字!比如: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的教学虽然对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较多, 但是整首诗歌的朗读不够,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感知。而加上动作朗读、背诵就更需要读流利、读熟练了。当然, 这节课在这一环节上有所疏忽可能是为了后面拓展部分时间的保证。但是显然, 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需要真正地把“学生本位”的理念落到实处。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1.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

3.通过品读,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并有条理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课件 沙漠的图片 课文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生说,师板书: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森林对人们到底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

3.打开书,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心愿?(指名说,齐读。)

4.云雀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呢,那是因为它懂得了一个道理。用这里的一句话说,那就是——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生说这句话并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精读课文,了解作用

1.精读二至四自然段

(1)他们先飞到了哪儿呢?指名说。我们也跟着去看看吧!

(2)出示:沙漠漫天飞舞图,他们看到了什么?“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谁来描述一下。

(3)小云雀喜欢这里吗?它是怎么说的?谁能读好小云雀说的话?

(4)小云雀的妈妈听了后心里怎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出示对比图片)谁能带着“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小云雀妈妈说的话。结合理解“贫瘠”。

(5)这里说森林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结:森林可以保护土地(板书:保护土地)说明——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学习第五至十自然段

过渡:他们又飞呀飞,飞到了——(生说)(出示大河图)。

(1)看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河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理解“咆哮”。

(3)想象一下,当洪水来临之时,我们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小云雀看到这咆哮的河水心里非常的——指名说(害怕)。

(4)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就是:(指名说)比较句子,说说好处。

师小结: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面积的农田、村庄都会淹没在洪水之中,看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学习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他们继续飞呀飞,觉得又累又热,就——(生齐说)。

(2)看大屏幕,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出示森林图)他们家怎么样?这是什么原因?

(3)原来,森林还是个空调器,空调器有什么作用?(冬暖夏凉,能够调节气温。)(板书:调节气温)

(4)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拓展延伸,再次强调森林的重要性

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森林的作用有——(手指板书,生齐说)其实,森林的作用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即使森林再宝贵,经过人们的乱砍滥伐之后,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沙漠,洪水泛滥成灾,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所以小云雀会产生“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愿望,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3.同学们将会为实现自己的心愿做些什么呢?(讨论)

四、总结

1.总结:今天我们和小云雀一起在云雀妈妈的带领下找到了森林重要的答案,老师相信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引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教师导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我请同学们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板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2)指名填空。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听写生字词。

3.教师导问:作者首先描写了燕子的外形,接着又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呢?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一)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

1.小燕子把我们带到美丽的春天,请读第2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勾画出来。(学生画出:雨、风、柳、草、叶、花、燕)2.(出示白板上的第二段不完整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白板上的这一段哪个更好呢? 重点引导:

(1)从“微风吹拂”的“拂”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2)“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蒙蒙细雨”)加上一个“细”,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词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3)柳丝展开带黄色的嫩叶,“展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哪首古诗的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师: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你们觉得怎样?

3.教师小结:这样的情景,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出了春天树木的青翠、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

4.课文是讲燕子的,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

5.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小燕子高兴极了,它邀请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呢。(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白板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美丽的春景。)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2)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自由练读。

6.是啊,春天的美景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有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春天出神入化,谁来说说你积累到的他们赞美春天的诗句?(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燕子的飞行美。

1.教师导问:在美丽的春光里,小燕子们是如何显示它们的活力的呢?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做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3.汇报。重点引导:

(1)燕子飞得快。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2)燕子飞得轻。

(引导从“掠过”或“尾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抓住“偶尔、沾、荡漾”等词来感受。)

这一段描写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白板出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让学生朗读体会。(见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三)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停歇美。

1.教师导问:小燕子们飞累了,该歇一歇了,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相关段落。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习打比方的句子。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3.比较句子。

白板出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6.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魔术师的赞美,来再现燕子休息时的美。

三、拓展延伸,留足余味 1.说话训练。(白板出示)假如我是诗人,我会________;假如我是画家,我会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我会________。

2.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就让我们用笔把我们心中的春天展示出来吧。指名板画春天。

四、布置作业

1.积累。分别搜集描写春天和燕子的古诗。

2.文中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首歌,写出歌词。

3.补充阅读。(分发阅读资料《燕子》的全文《海燕》)读一读并说说文中的燕子给你带来什么新的印象。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河小学 周文相

教学目标:

1、Words: 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学习关于颜色的单词: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2、Sentences: Show me … red/blue…(通过用“Show me....”的指令来练习和运用有关颜色的单词。)教学重点:

听、说、认读五个颜色单词。教学难点:: 会说唱 “Let’s do”相关内容,并会听音做出相应的反应。教具:

1.铅笔盒,文具;2.单词卡片;3.颜色卡片;4.VCD。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Greetings.T: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teacher/....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I’m fine, thank you.How are you? T: Very well.Thanks.Sit down, please.2.A song.T:Let’s sing the song: Teddy Bear.Teddy bear…one, two, three, go!3.A game.T: Let’s play a game(我们玩个游戏).OK? Ss: OK!T:(Show a pencil-case to the Ss)What’s this?(这是什么?)It’s a pencil-case.What’s this? Ss: It’s a pencil-case.T: Very good.Now, What’s this in my pencil-case?(铅笔盒里是什么呢?)S1:It’s a pencil.T: What’s this in my pencil-case? S2: It’s a pen.T: What’s this in my pencil-case? S3: It’s a sharpener.T: What’s this in my pencil-case? S4: It’s a crayon.T: What’s this in my pencil-case? S5.It’s a ruler.…

T:(Open the pencil-case slowly)What’s this? Ss: It’s a pen.T:It’s a pen.Ss: It’s a pen.…

(老师把五种已学过的文具轮流放入文具盒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猜一猜,并说出一种文具的名称。当一组同学猜完后,老师打开文具盒,问学生是什么,学生齐答,老师带读一两遍,学生跟读一两遍。)

二、自主达标

1.red/blue/green/yellow/purple T(Show a red pen): What’s this? Ss: It’s a pen.T: What color is the pen?(这钢笔什么颜色呢?)It’s red.Red.What color is the pen? Red.It’s a red pen, a red pen.T: Red… Ss: Red…

(教师带读后,检查每一位学生的读音,并及时纠错。)T: What’s this ? It’s a red pen.What’s this? Ss: It’s a red pen.T(Show a red sharpener): What color is the sharpener? Ss: It’s red.T(Show a red crayon): What’s this? Ss: It’s a red crayon.T(Point at a student’s red coat)What color is it? Ss: It’s red/Red.…(找出教室中红色的物品,练习It’s red.注意纠正学生读音中的问题。)T(Write “red” on the blackboard):Red Ss: Red…

(说明:先练听、说,后练认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与常见的出示单词并领读相比使单词教学变得更为容易。)用这种方法逐一介绍blue, green, yellow, purple,并出示单词卡片让生认读。2.Game 1 T: Well, 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 OK? Ss: OK.T:(Get a card from the card prepared before class)What color is it? S1: It’s blue.T: What color is it? S2: Red …

(以组为单位让学生来猜颜色。当一组学生说完后,老师把卡片呈现给学生,并问:What color is it,学生回答:It’s red/blue…。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问题。注意,猜测游戏目的不是在学生猜对时就结束,而是让学生练习说颜色的单词)3.Game 2 T: XXX, please come here.(xxx, 请你到这里来。)当你听到同学们说颜色的单词时,请你从这些卡片中,找出来,并说出颜色名称,好吗? T(Face the class, show a card with yellow color)Ss: Yellow XXX(Find and hold the card): Yellow.T, Ss: Clap the hands.(老师叫不同层次的5-7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这项游戏)(说明: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练习巩固单词,利用孩子们的好胜心设计游戏,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能调动后进生的参与热情)

三、合作释疑:(1)Paint T: OK.Here are some cards for you.Please color the words in group of three.(三个人一组,每组一张卡片,请你们用相应的颜色的蜡笔填涂卡片上的单词。)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孩子们喜欢涂、喜欢画,将单词认读练习与画画结合,让他们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达到巩固单词认读的目的。)2.Let’s do A: Show me your red crayon.B: 出示一支红色的蜡笔(或卡片)后对C说:shou me your blue crayon.C: 出示一支蓝色的蜡笔(或卡片)后对D说:shou me your yellow crayon.…

按此法逐一引出blue crayon, green crayon, yellow crayon, purple crayon.(2)Listen and act 学生听Let’s do部分VCD,跟着说、做。

四、探究交流:

A:(Hold up a red/blue… crayon)What’s this? B: It’s a red/blue…crayon.T: Very good.Please find things in our classroom and name the colour(请从教室中找出物品,并说出它们的颜色。).For example, It’s yellow.It’s a blue book…

五、反馈测评:

T(Point at the color): What color is it? Ss: Red/Blue…

T: Great!Please paint a rainbow and show to your partner and say the colour.(请同学生们用蜡笔画一个彩虹,给同桌看,并用英语说出颜色。)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课Unit2 PartA 第二课时,所讲授的内容是同学们每天都要称呼的家庭成员。 在教学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 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这堂生动活泼的英语课,课后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如:录机音、各式各样的卡片等辅助教学工具。有效的 模拟出情景,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兴致高昂。用Family tree( 家庭树) 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组合, 就像一棵树一样,站得最高的年龄最大;反之站得最低的.年龄最小。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来比喻,这种比喻浅显易懂从而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也更容易懂,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兴 趣极想知道在日常生活家庭成员英语的称呼。 二、歌曲教学方面。学习歌曲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课始颀赏了这首歌,单词掌握之后,让学生学唱此歌,我先领读歌词,之后让学生跟录音唱。这节课所学的这首歌,歌词简单,意 思明了,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 三、整堂课充满了活力,笑声不断。但不足的地方也有好几处 (1) 给予孩子展示的空间不够; (2) 课堂有时太活跃有静不下来的现象,一动一静相结合才能算是比较完美的一堂课。 整堂课上完之后,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发现存在着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单词father mother woman ,学生读不准。特别是father mother 读音,单词的练习还要加强。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单词方面需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应该真真正正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兴奋细胞统统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一、复习

1.背诵《山行》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2)指名读题。(3)解题。(4)介绍作者。2.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2)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3)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2)指名读课文。(3)质疑。4.理解每句话。(1)理解第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2)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回答问题。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②到是什么意思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5.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7.指导书写。

三、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和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难点:

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动画录相带

一、说说我喜欢的小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可爱,小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喜欢它吗?说说你对它的印像。

二、读读我喜欢的小猫(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么他的笔下又是怎样一幅妙趣横生的群猫图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1自读课文,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部份,这部份的文字与你心中小猫的形象最一致。

2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1)请你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小猫的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2)评一评,他读得如何?怎样读能更好的读出小猫的可爱形象?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小猫可爱的形象?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深入理解课文:

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理解词语: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4)齐读课文,共同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

三、想想小猫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猫,它高兴或是不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语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给大家看看吗?

我是一只老实的小猫……

我是一只胆小的小猫……

我是一只……的小猫……

四、演演我喜欢的小猫(内化理解,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这些可爱的小猫,一方面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体会主人的心情

看到这群可爱的小猫你有怎样的感情呢?说给大家听听。我们的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面对这些充满灵性的小爱伙,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小猫的形像才能跃然纸上。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可配乐)

六,找找描写小猫的词语(积累词语,灵活使作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密林怪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题目:请假条。

(2)帮助学生弄懂本次说说写写的要求:学写请假条,知道请假条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请假条。

2、指导。

(1)、启发谈话:谢哲平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

(2)指名说。

(3)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

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教师总结。

(5)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需要写请假条。

3、练习

(1)、创设情景,请学生练写。(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评议)

二、总结

作业设计::

练写一份请假条。

板书设计:请假条

上一篇:早安祝福语录下一篇:高中英语语法将来完成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