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2024-09-07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精选6篇)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篇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每次读曹操的《短歌行》,内心就会有一种孔子站在泗水河边的空虚感,陈子昂登上幽洲台时的苍凉感,也有苏轼泛舟赤壁后的旷达感。

人类的渺小,生命的卑微;岁月的无情,时光的短暂,总会激起人们无边的惆怅,弹动人们脆弱的心弦。这就引出了今天的话题,如何看待人生的长短。

过去有户大富人家,晚年得子,贺客盈门,向老员外祝贺弄璋之喜,有一位禅师也接受了礼请,不但没有庆生的喜悦之色,反而号啕大哭。员外问他何事如此哀恸,禅师忧戚满面地回答说:“我是悲伤你家多了一个死人!”

鲁迅把这个故事用到他的《立论》里面: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鲁迅讽刺的是那些明哲保身的“打哈哈主义”,而我则借以说明国人对死亡的认知程度。在觉悟者眼中看来,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

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情妇波伏娃曾经出版过一部小说《人都是要死的》,小说的主角雷蒙?福斯卡感到人生短促,无法在短暂的有生之年中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而渴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老乞丐手里获得了来自埃及的不死之药,服用后打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后来却因自己最爱的女人变老和死去而陷入绝望之中。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取消自己的生命。然而,无论

是他迎着子弹狂奔,还是从高高的城墙跳下,都无法舍弃自己的生命。由此,福斯卡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短暂的,永生非但不是对生命的奖励,反而是对生命的惩罚。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此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巅,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从此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不少志士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迹其间。一天,后羿在昆仑山上巧遇王母,向其求得一包不死之药,回来后交给妻子嫦娥珍藏。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将不死药一口吞入腹中,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并冲出窗口,飞向蓝天,落脚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面。传说虽然是美好的,但也是残酷的,因为伴着嫦娥起舞的只有身上的两片广袖,相陪左右的仅仅是身边的金蟾玉兔。李商隐为此写下《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因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说其“偷灵药”,显然是李商隐听了另一个版本。

其实,生何足喜,死何足惧,我们应该辩证看待生死这个问题。何况给你寿长也不会恒久,无非多借你一些时日而已。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一比,只是浩浩烟波中的一瞬,滚滚逝水中的一朵。正因人生的短暂,才尤觉珍贵;正因时光的易逝,才更加珍惜。如何让短促的人生绽放璀璨的火花,如何在人生的征途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才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马克思从小就开始探索人生的真谛,17岁时《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雷锋也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有人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由于思想的存在,使人类生命有了一种超乎物质而永存的意义。因此人类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如果把前一个世界比喻成一条黑暗的、没有尽头的隧道,人们只能在里面摸索前行。而后一个世界就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趑趄前行的人们。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把后一世界理解为前一世界的延伸,即使拜佛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始终停留在佛教所谓的“无明”状态。其实,只有在后一个世界中进行超越功利的反思,领悟人生的真谛,点亮真理的火炬,才能照亮前一个世界,达到生命的高度,活出人生的境界。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盛赞:“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鲁迅也曾深情地赞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屈原怀抱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无奈,纵身跃入汨罗江中,那纵身一跃的身影瞬间定格在世人的心中,并永久地存进历史的相册;文天祥共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二女,年龄都是十四岁。文天祥临刑前接到她们的来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做出了令诸绅汗颜的义举,短暂的生命因灵魂的升华而永恒。谭嗣同写在狱中壁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不知惊醒了多少沉睡的国人;为中国革命第一个捐躯的他,在鲜血迸溅的一瞬间,世人惊见到他安详的笑容。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篇2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小议长短句之间的变换 篇3

句式变换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题, 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 我们进行句式变换, 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 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 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 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清晰度。

长句, 是指用词较多, 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 (定语、状语) 多, 并列成分多, 或者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如:在牧场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1) 一个骑着枣红马, (2) 穿着蓝色蒙古袍, (3) 腰间系着豆绿腰带, (4) 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的知识青年。

短句情况与长句相反, 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 没有截然的界限。

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 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中, 短句主要用于口语场合、演讲词等。

长句与短句都是相对单句来说的。所谓的长句变短句是指将一个较长的、结构复杂的单句变成几个较短的、结构简单的单句。短句变长句则是反过来。

句式变换一般常规: (1) 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 (2) 变式不变意; (3) 变式不漏意。长短句之间的变换亦遵循此常规。

一、我们来看一下长句改为短句的要点

(1) 将长句中能抽出来的较庞大的修饰限制成分抽出来, 改成分句或单独成句, 不能抽出来的修饰限制成分与句子主干另成一句。 (2) 把联合成分拆开, 重复跟联合成份直接相配的成份, 形成排比句式。长句改短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间的逻辑顺序。短句改长句则要注意先了解几个短句表达的意思的共同点, 确定主干, 然后把其它内容用句子的修饰限制的形式表达出来, 不能漏意。

那么, 长句变成短句是有方法可寻的, 下面我们谈一谈。

1、提取主干法

先抓出句子的主干, 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 再抽出附加成分 (定语或状语) 变成按一定顺序 (逻辑顺序、时间顺序) 排列的短句, 此法可简称为提取主干法。

例 (1) (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理论家呢?) 我们要的是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 给予理论说明的理论家。

[参考答案]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 给予理论说明。

2、并列分离法

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而过长的句子, 拆开并列的修饰成分, 让其分别同中心词搭配, 形成叠用的句式, 将并列短语扩展成几个并列的分句。这种方法称并列分离法。

例 (2) 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和牧民们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画。

[参考答案]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 展现了牧民们为了开辟草原牧场, 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画。

3、提宾替代法

借助复指, 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成分, 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将一个替代长定语的代词加在中心词前, 再将长定语放在中心词后作复指成分。) 这种方法简称提宾替代法。 (多用于下定义的长句变成短句) 可图解为:

主十动十长定语十宾语中心词==主十动十代词十原宾语中心词十复指成分 (原长定语)

例 (3) :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是凭着日渐培养起来的艺术感受力来敏锐地感知和领略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 从而获得美感享受的过程。

分析:宾语中心词是"过程", 可加个代词"这样 (的) "而提到动词"是"跟前去, 再把长定语"凭着……美感享受"移到"过程"后头去作复指成分。可改为: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是这样的过程:凭着日渐培养起来的艺术感受力来敏锐地感知和领略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 从而获得美感享受。

二、短句变长句

短句变长句其实质是组合, 其方法与长句变短句的方法相反:可先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 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 然后把几个短句中的其他内容变成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把短句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与中心语搭配。其实, 说白了就分两步:1、搭建主干, 2、添加枝叶。

例 (4) 将下面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单句, 内容不能省略, 但词语可作适当删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掘兴于东北, 他把东北许多少数民族都统一在辽政权之下。元世祖忽必烈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而统一了全中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举兵反抗辽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 推翻了辽朝, 建立了金朝。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都应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参考答案]掘兴于东北而又把东北许多少数民族都统一在辽政权之下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而统一了全中国的元世祖忽必烈, 举兵反抗辽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而推翻了辽朝建立金朝的完颜阿骨打, 他们都应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分析:这里首先确立了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都应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然后在这三人物前添加枝叶。

小结:短句变长句以短句中的某一句为主干, 把其他短句变成修饰成分, 增删个别语词, 调整句子内部结构, 使之连贯、通畅。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篇4

课程标准要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地理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以地理事物的感知觉为起点, 以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为终点, 借助地理表象形成积极地地理想象与地理思维活动;

本节课正是基于以上理论, 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重视高中生各方面的发展潜能,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 通过画图, 读图, 探究身边地理实际现象, 最后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最终掌握了地理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理解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了知识网络。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属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 理解本节内容, 要求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观察能力, 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 高中第一次接触, 学习会有一定困难, 所以, 要找好切入点, 在前期的地球运动教学中要打好基础, 扎实好晨昏线的画法, 昼夜长短的观察方法。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 对身边的地理现象较感兴趣, 动手能力较强, 理性思维基本形成,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 但是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与直射点的移动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 不能建立起联系, 与前面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 不能形成知识网络, 从根本原因上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知识和能力, 及存在的问题, 设计本节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图的晨昏线, 及课本内容提示, 填表总结二分而之日全球昼夜长短的情况并;通过观察动画演示, 修正晨昏线的画法;

2.通过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图及动态演示图, 总结归纳直射点, 直射光线, 晨昏线的关系;

3.通过探究一, 9月25日和5月1日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 知道如何确定某一天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结合动画演示, 总结出昼夜长短情况与直射点位置的关系;通过探究二9月25日后几天, 及5月1日后几天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结合动画演示, 总结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习惯,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养成透

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 增加学习兴趣, 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及变化规律

难点:昼夜长短及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 学案教学手段,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落实效果。

【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实物投影的准备

【教学过程】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篇5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土著女性更是沦落为白人家庭的管家、厨子、杂工、甚至白人主人的性发泄工具。75岁高龄的土著女性费利瑟蔕·霍特曾这样回忆道,“那时候我16岁,梦想以后能做一名护士。然而在主人家,我必须要做饭、洗碗、烫衣服、早晨5点钟起床挤牛奶,做早餐,帮孩子们准备好去上学,在给他们做午餐,晚餐,然后为第二天的事情做好准备。每天至少忙到晚上10点之后才能够去睡觉。我就是一个奴隶。”[1]

萨莉·摩根的成名小说“我的位置”(My Place)中描述了“白澳政策”期间,澳大利亚土著人“被偷走的一代”的悲惨遭遇。

因为土著语言没有文字,几百年以来,土著人只能用口头形式来使他们的传说、神话、故事、诗歌和歌曲等得以代代留传。一直到20世纪初期,才第一次有了土著人的口头讲述翻译成文学形式的作品出现。而上述描述土著女性生活的片段,也正是摘选自那些20世纪中期才涌现出来的土著人特有的文学形式——人生故事(Life story)。

“人生故事”是土著人记录生活,文化和其历史的主要文学形式。澳大利亚土著人以部落的方式群居生活,女性,在部落生活中扮演着一家之主、经济支柱、养育孩子的母亲、主要劳动力等重要角色,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可以说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为母系社会群体。正如土著女性这样唱到:

我们是土著女性。我们讲述我们自己谋生捕猎,生活仪式。我们常常出去打猎,因为我们没法等到男人们去做事。我们不过女性而已,却要外出觅食,来养活我们的男人们……男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凌驾于我们之上,我们是自己的主人,女人是女人自己的主人。[2]

自古以来,在澳大利亚土著部落里,女性本身在其家庭和部落中就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中心位置,是天生的家庭和部落的领导。她们长期担负着家庭的主要责任,为家庭和部落供给食物,负责哺育下一代,照顾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生活,在土著部落里有最基本的说法,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受到的尊重会逐渐增多。因此,在家庭的经济地位、事务决定权等各个方面,土著女性毋庸置疑都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而正是女性如此紧密地和部落联系在一起,和她们的姐妹联系在一起,到20世纪70年代,读者才能看到土著女性人生故事不断涌现出来。这些作品独一无二,讲述了土著女性的人生。成为了撰述黑人妇女生活经历的重要写作方式。更是部落女性代代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土著传统知识的工具。随着土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口头讲述正逐渐别书面形式代替。因此,土著女性的人生故事成为了反映土族生活的重要文学形式。

人生故事是对以欧洲文明为主澳大利亚历史的矫正,也是土著对现代澳大利亚文明的贡献。作为土著文化复兴的一个部分,土著人生故事更加强调了土著的生存和群体性,证明了土著文化产物的可塑性和综合性。通过土著自己的故事,这种文学形逐渐变得本土化,世代化和性别化。

20世纪五十年代,除了特丽莎·克莱门丝,女性人生故事的数量几乎为零。到1970至1980年代,撰写人生故事的女性作家开始大量涌现出来。伊万·古拉古(1975),凯斯·沃克(土著名:Oodgeroo·Noonuccal,1972),玛格丽特·图科尔(1977),莫妮卡·克莱尔(1978),艾拉·塞门(1978),雪莉·史密斯(土著名:he Bobbi Skyes,1981),伊丽萨·肯尼迪(土著名:he Tamsin Donaldson,1982),珍妮特·麦克肯兹(1982和1983),艾达·维斯特(1984),拉布莫(土著名:Elsie·Roughsey,1984)和玛丽·肯尼迪(1984)。

随着萨莉·摩根的《我的位置》(My Place)的出版,女性作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展现出强劲的势头。摩根的作品获得了广泛成功,并让人生故事这一写作模式受到新的关注,第一次为土著女性人生故事打开了全国市场。

从萨莉·摩根开始,接下来的十年间涌现出了近20部女性人生故事:格雷森·沃德的《流浪的女孩》(Wandering Girl,1987),卢比·兰芳·吉尼比的《别把你的爱带到城里去》(Don’t Take Your Love to Town,1988),德拉·沃克与科特斯合作的《我和你》(Me and You,1989),伊莲·嘉芬妮的《现在的某人》(Somebody Now,1989),帕茜·科赫与玛格丽特·苏门维莉合作的《英厄拉和五个黑人妇女》(Ingelba&the Five Black Matriarchs,1990),曼波·埃德曼得的《从不后悔》(No regrets,1992),爱丽丝·南波的《鹈鹕笑了》(When the Pelican Laughed,1992),伊万林·克里弗得《越过痕迹:林伍德的特殊生命:企鹅》(Over my tracks:a remarkable life Ringwood:Penguin,1993),露莎林·梅德克拉夫和沃尔达·吉合作的《香肠树》(The sausage tree,1995),科妮·拉古拉·麦克当劳的《当你长大时》(When You Grow Up1996),埃丽丝·罗维特-格蔕尼的《埃丽丝婶婶的人生纪录片》(A documentary of Aunty Iris’life,1997)。另外一派的土著人生故事将关注点从女性人生故事衍生到了家庭成员的故事,例如,萨莉·摩根的《Wanamurraganya:杰克·迈克菲的故事》(Wanamurraganya:The Story of Jack Mc Phee)(1989),多丽丝·皮尔金顿的《沿着防兔篱笆》(Follow the Rabbit Proof Fence,1996)和《Windamarra树下》(Under the Windamarra Tree,2002),卢比·兰芳·吉尼比的《真正致命》(Really Deadly,1992),《我的邦嘉朗人》(My Bundjalung People,1994和《往事如影随形》(Haunted by the Past,1999),丽塔·哈金斯的《丽塔·哈金斯和杰克·哈金斯;丽塔婶婶》(Rita Huggins and Jackie Huggins,1994),曼波·埃德曼得的《你好,约翰尼!:我的南海岛土著家庭的故事》(Hello,Johnny!:Stories of my Aboriginal and South Sea Islander family,1996)。其中部分作者的作品,如莫妮卡·克莱尔,凯斯·沃克,和多丽丝·皮尔金顿(1991)等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小说或戏剧。

1980年代以来的土著女性人生故事更多地是围绕女性的家庭历史来讲述。它们反映了女性在公共或家庭生活场合的重要角色。作为家庭之主,土著女性肩负了土著价值观和实践生活的传承和传播。她们的人生故事展现了土著家庭如何在抵抗同化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作为描述土著民族身份的写作形式,人生故事这种文学形式持续受到土著作者的欢迎(特别是那些年纪稍长,和编辑们合作的土著作者),很多土著权益活动家,更是如此,如多琳·卡廷叶,苏·安德森(Sue Anderson)合作的《我的纳林杰里呼声》(My Ngarrindjeri Calling,2008),路易斯·耶洛布卡·欧与玛丽·安·格雷(Mary·Anne·Gale)合作的《十三下钟声》(And the Clock Struck Thirteen,2007)。吉姆·斯科特和黑尔兹·布朗的《卡扬与我》(Kayang&Me,2005)等作品,都表明了人生故事这种写作形式正在经历改变,从单一的人物传记延伸到更知识化地反映家庭历史和故事的模式上去。斯科特和布朗的书是以斯科特和婶婶黑尔兹·布朗之间的对话形式创作的,是斯科特对土著身份定义的冥想,更是突破文化的举动。在文学和文化层面,突破了白人和土著的双元关系,以及土著、其他少数民族群体和澳大利亚白人群体的文化三角现象。

20世纪70-90年代期间,土著小说中多数都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如莫妮卡·克莱尔的《卡洛布里:一个土著女孩的故事》(Karo bran:The Story of an Aboriginal Girl,1978),多丽丝·皮尔金顿的《随想:放牧人的女儿》(Caprice:A Stock man’s Daughter,1990)。拉丽莎·波利特的小说《家》(Home,2004)。这三部小说基于自传或家庭成员传记形式讲述故事,和土著女性写作的最初形式-人生故事有着很大相同之处,因此被认为是小说化的人生故事。小说化人生故事和人生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化的故事往往是化名的,故事中的角色并不以真实姓名出现,以示对家族长辈的尊重。到后来,很多土著作家的叙述都小说化了,例如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平原的承诺》(Plains of Promise,1997)。赖特这样写道:

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讲述出来,而我发现小说是我们不暴露这片原始土地上生存和生活的人们真实身份的一种方式,而不至于让这些传统历史和生活不可避免地被审查。

之后的两部一方面揭露“被偷走一代”的历史故事,另一方面将当代土著人和他们的祖先联系起来的作品是安妮塔·赫的《我是谁?玛丽·泰勒斯的日记》(Who Am I?The Diary of Mary Talence,2001)和特里·简克的《蝴蝶之歌》(Butterfly Song,2005)。

土著女性作家的故事也常常聚焦暴力。土著神话事件打破了小说的现实主义性,将殖民暴力和神话背景结合了起来。薇薇安妮·克里文的第二部小说《姐妹的眼睛》(Her Sister’s Eye,2002)讲述了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故事,刻画了白人压迫如何影响种族关系。梅丽莎·卢卡什科的两部小说《蒸汽猪》(Steam Pigs,1998)和《哈德·雅德斯》(1999)则刻画了暴力对土著家庭的心理影响。小说从心理学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探讨了土著人文化和情感恢复的可能性。这两部小说故事的场景都布置在布里斯班种族汇集的敏感郊区。卢卡什科在小说中描述了“蓝领工作的单调沉闷”和人们思想沉沦,酗酒打架的生活:

她们酗酒过度,特别是德芙。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她们要喝这么多。又有谁在意呢?这些孩子们从来不乏榜样,他们很清楚怎样可以攀上青春期的巅峰。有时候苏消极地喝酒,常常喝得烂醉呕吐。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早就知道这世界很危险,成年人欺凌孩子,女人抵触男人,男人之间,男人和这世界之间互相伤害……

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都受到良好的体能训练:在《蒸汽猪》中苏学习空手道,《哈德·雅德斯》中芮是为跑步运动员。作者精心设计这些运动项,来反衬故事中人物的软弱无力。苏这样描述她的空手道班上的人:

他们不断地训练,想象要报复父亲的暴力,母亲的嘲笑,为自己搭建好通向新世界的梯子,他们希望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强壮,不在脆弱,再也没有人可以压迫他们。再也没有……

然而,苏也逃不过酒精和药物,赌博的生活,她忽视了照顾孩子,让自己的生活疲惫不堪。最终她认识了一些女同性恋者,“经历”了一场有意识美妙动人的友谊升华,并离开了她的男朋友。苏的身上反映出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将作为土著人的羞耻感主观化,她已经接受了“比起喝酒打架贫穷而言,没有什么比作为一个土著人更为痛苦的了。”而“由白人养大”,并被认为是“coconut(外白内黑)”的事实更让她的这种自我形象突出了。

另一部必须一提的小说,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卡彭塔利亚湾》(Carpentaria,2006),该书由国内资深翻译家李尧老师翻译成中文出版,是第二部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的土著小说,是土著小说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卡彭塔利亚湾》这部小说读起来犀利讽刺,描绘了几代土著人在殖民和跨国矿业公司对他们土地的掠夺情况下的生活,小说将土著神学和现实叙事结合起来,用土著人本土的语言呈现出来。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土著女性文学作品,从最初的诗歌形式发展到女性人生故事,到现在土著女性人生故事虚拟化、小说化,真实反映出了土著女性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而今,随着土著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土著女性用她们自己的语言讲述她们生活的世界,而这一切,以特殊的土著女性人生故事的文学作品形式创作出来,成为了记录历史和人生的重要书卷。

摘要:作为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澳大利亚土著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超过40000年,有着超过1600年的土著文化和历史。作为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体的主心,女性在土著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土著“人生故事”是土著文学最重要,也最丰富的形式,通过人生故事,土著人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本文主要讲述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中传统土著女性的角色,以及当代土著女性“人生故事”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女性,传统角色,人生故事

参考文献

[1]Anne Brewster,Reading Aboriginal Women’s Autobiography,[M].Sydney:Sydney University Press,1996,p.9.

[2]Alexis Wright,Carpentaria,Giramondo Press,2006

[3]Kim Scott&Hazel Brown,Kayang and Me,Western Australia:Fremantle Arts Press,2005.

[4]Monica Clare,Karobran:The Story of an Aboriginal Girl,Chippendale,N.S.W.:Alternative Publishing,1978.

[5]Sally Morgan,My Place,West Australia:Fremantle Arts Centre Press,1987,p.161,p.233,p329.

人生的长短哲理故事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洞庭×碧波(正反交);芙9×湘7(即两广二号正反交)共四个品种。

1.2 方 法

各品种各种型式分别取同天孵化的对交雌雄蛾各10蛾。交配型式分别为:交配1 h、2 h、3 h、4 h共4种。室内温度保持25 ℃左右。

2 结果与分析

2.1 芙9×湘7

从表1成绩可知,交配3 h拆对产卵,其中6蛾的比其它几个交配时段拆对产卵的平均不受精率低,但是有4蛾为百分之百的不受精,可能是由于蚕的生理原因所至[3,4]。交配3 h制种的产卵量是510粒,为最高,依次为3 h、1 h、4 h、2 h的。

2.2 湘7×芙9

从表2成绩可知,交配3 h拆对制种,其不受精卵率最低,4 h最高。交配1 h后拆对有3只蛾没有产卵,1只蛾产的卵全部不受精。交配2 h的不受精率比交配3 h的高0.3个百分点 ,交配4 h的不受精率比3 h高1.91个百分点。交配2 h的产卵量最高,1 h最低,3、4 h产卵量相当。

2.3 洞庭×碧波

从表3成绩可知,交配3 h比其它几个交配时段的不受精率低,依次为3 h、4 h、1 h、2 h的。交配3 h总的产卵量为最高,依次为3 h、2 h、4 h、1h的。

2.4 碧波×洞庭

从表4成绩比较,交配1 h后拆对的不受精率比其它几个时段成绩低,依次为1h、3h、4 h、2 h的。交配3 h制种的产卵量表现为最高,依次为3 h、4 h、2 h、1 h的。4个表成绩比较,洞庭×碧波(正反交种)的不产卵蛾、不受精蛾明显少于芙9×湘7(正反交种)。

3 讨 论

3.1 两广二号不论正交或反交,交配3 h拆对其不受精率表现为最低,时间过短不受精卵蛾区及不产卵蛾区增多,对制种量造成损失,同时也影响蚕种品质。交配4 h表现不受精卵率最高,原因分析可能是一些蛾区提前产卵所至。

备注:表中没有产卵蛾区及全不受精卵蛾区未作平均成绩计算

备注:表中没有产卵蛾区及全不受精卵蛾区未作平均成绩计算

备注:表中没有产卵蛾区不作平均成绩计算

备注:表中不产卵蛾区没有作平均成绩计算

3.2 四个品种成绩比较,其中三个品种表现为交配3 h拆对制种产卵量最高;同样三个品种表现为3 h拆对制种不受精率为最低,时间过长过短都将影响产卵的质和量。

3.3 综合分析,洞庭×碧波的交配时间比两广二号可以适当缩短,对卵质卵量影响不大。但是在制种量小,人手足的情况下,适当延长交配时间对制种更有利。

3.4 本次试验没有涉及二交、三交等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庆华.不同交配时间交配次数对卵质卵量的影响[J].蚕学通讯,1992(6):20-23.

[2]施祖珍,邓玉娟.不同交配时间,产卵期的明暗与母蛾产卵快慢及产卵量的关系[J].广西蚕业,2009,46(3):5-7.

[3]贾丽侠,贾亚洲.不受精卵的引发因素与预防技术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67-72.

上一篇:老干局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今日秋分发朋友圈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