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2024-07-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共8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篇1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又名《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实词积累

(1)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纳:接受。

(3)修:长,这里指身高。(3)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5)日矢 丽:光艳美丽。(6)朝(zhāo):早上。(7)服(衣冠):穿戴(衣帽)。(8)窥:照。

(9)孰:谁,哪个。(10)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11)私:偏爱。(12)旦日:第二天。

(13)孰:谁。(14)美(我者):以„„为美,称赞,赞美。认为我美。(15)寝:睡觉。(16)地方:土地方圆。(17)(面)刺:(当面)职责。谤,公开职责别人的过错。(18)谤讥:职责,劝谏。讥,谏。在这里指议论。

(19)市朝:即公共场所。(20)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21)间(进):间(jiàn)或。偶然。(22)期(jī)年:满一年。(23)朝(于齐):朝见。(24)蔽:受蒙蔽。三、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窥镜(早晨)(2)孰:孰与徐公美(谁,哪一个)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同“熟”,仔细)

(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4)方: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

(5)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6)间:奉命予危险之间(中间)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王曰:“善。”(好,高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四、相关成语 门庭若市

五、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偏私。C、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他细地。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挖苦。

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同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忌不自信。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七、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加点词同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窥镜 B、夫利其然也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八、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C)A、吾孰与徐公美 ——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C、忌不自信 ——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九、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B、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句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

D、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受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十、相关对联

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十一、原文填空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日矢丽。

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问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复问其妾曰:“吾与徐公孰美?”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4、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5、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8、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十二、问答题

1、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个兼语结构。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大治。

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

要点: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以为着什么?

要点: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6、请你谈一谈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7、邹忌是在什么情况下“讽”齐王的?

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庭琐事展开提问。

8、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9、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他问妻子:“我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他同妾:“吾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严肃。他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10、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有什么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热情;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拘谨、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阿谀奉承。

1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

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

12、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的:“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13、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从“令处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已无以可谏,无怪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比干劝谏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

蹇叔功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

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

武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殁;

邹忌劝谏齐威王而齐国大治;

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

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敢于进谏,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15、什么是“设喻”和“类比”论证?

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其结论不是必然性的。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16、邹忌是怎样类比说理的? 邹忌与徐公比美,省悟了妻认为他美是因为偏爱他,妾认为他美是因为害怕他,客人认为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妻私、妾畏、客求的结果是邹忌受了蒙蔽。与邹忌相比,齐威王如果呢?宫妇左右没有不偏爱齐威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齐威王的。齐威王与邹忌的相似处境,导致了齐威王的必然。

17、纳谏除弊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大治。现实意义: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效果。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邹忌的缺点错误。

18、本文的写作特色:

本文短小精悍,活泼多趣,以生活趣事设喻论证,以闺房琐事比及国事,从生活小事推及国家大事,由近及远,由小及大,讲述道理,表明见解,娓娓动听。

19、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我妾认为我两是害怕我(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赏赐。20、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1)用一成语概括邹忌与徐公比美一事:自知之明

(2)邹忌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联想到国家,说明邹忌此人: 能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

(3)邹忌进谏齐王之时,以妻美已喻:妃嫔,以妾美已喻:群臣,以客美已喻:其他诸侯国,由此说明“王之蔽甚矣”。

21、齐王是怎样对待邹忌的进谏的?

首先肯定“善”。“乃下令”完全采纳了邹忌的建议。

22、“门庭若市”这一成语是出自此文的,它的含义是:门前和庭内像市集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很多,场面很热闹,请写出与之意义相反的一个成语:门可罗雀。

23、请你从邹忌和齐王两方面谈谈邹忌进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因为齐王比较开明,有雄心大志,想把齐国治理好,成为一个强国 二是因为邹忌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深深打动了齐王

24、邹忌善于言辞,但他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更令人佩服。邹忌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的?

邹忌把妻、妾与客比齐王的妃嫔、群臣及其他诸侯国。把“我”比徐公美的蒙蔽比齐王受妃嫔、群臣和其他诸侯国的蒙蔽,使齐王深受打动。

25、请你结合课文谈谈邹忌和齐王是什么样的人,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道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篇2

1.“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课本注:“昳丽:光艳美丽。”

许慎《说文解字》注日:“昳, 日昃也。”即“日落”之意, 并据此引申为“光艳” (见《辞源》“昳”字条目) 。由此看出, 把“昳”释为“光艳”是有章可寻的, 但是如果用“光艳”一词来形容“八尺”男儿的形貌, 似乎给人不伦不类之感。

东汉高诱认为:“昳, 读日逸”, 他把“昳”看成“逸”的通假字, 《辞海》亦承认此说:“昳, 神采焕发, 容貌美丽。东汉高诱注日:昳, 读日逸。”其实高诱所注的“逸”也是通假字, 本字应为“佚”。如《论语》“逸民”, 《说文解字》作“佚民”, “佚”有“美”之意;《离骚》:“见有之佚女”, 王逸注:“佚, 美也。” (见《辞海》) 显见, “昳丽”的“昳”是“佚”的同音通假字。那么, “昳丽”则为同义复词, 作“美丽, 漂亮”讲。故全句可翻译成:“邹忌身高八尺多, 身材魁梧, 容貌漂亮。”

2.“皆以美于徐公。”课本注:“以:以为, 认为。”

查《现代汉语词典》:“[以为]认为。”“[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 做出某种判断。”所举例句为:“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我认为他可以担任这项工作。”从这两例可以看出, 说话人用“以为”和“认为”所确定的看法、所作出的判断都是肯定的。如果把“皆以美于徐公”的“以”解释为“以为”“认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他们) 都认为 (我) 比徐公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邹忌的妻、妾、客赞美邹忌, 都有一定的目的。对于他们的话, 邹忌本来就不大相信。直到徐公来后, 特别是“暮寝而思之”时, 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们都在说假话蒙蔽自己, 这正是他“入朝见威王”说“王之蔽甚矣”的事实依据。

那么, 这里的“以”究竟当作何解呢?我认为当解作“谓”, 意思是“言说”。“以”字的这一用法前人早已指出, 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以’犹‘谓’也。”在引例“皆以美于徐公”句下说:“言皆谓美于徐公也。”杨树达的《词诠》和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都遵从了这一说法。《古书虚字集释》还找到了另外两条训“以”为“谓”的例证:《战国策·燕策》:“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 祸必不振矣。”《史记·刺客传》“以”作“谓”。《韩非子·解老篇》:“夫谓音, 是以蚤服。”《老子》作“夫惟啬, 是谓早服”。

“以”既可训“以为 (认为) ”, 又可训“谓”, 但在具体语境中却不是可此可彼的。一般来说, 凡训“以为”, 重在主观认定, 表示想法 (或看法) 。凡训“谓”, 重在“言说”, 表示说法。“皆以美于徐公”是邹忌在面谏齐威王时说的话, 这里强调的是妻、妾、客各有用心, 都在说假话, 而不是真的以为。所以其中的“以”应注为“谓, 言说”, 而不应注为“以为, 认为”。

3.“旦日”, 课本注“旦日:第二天。”

《说文》:“旦, 明也, 从日见一上。一, 地也。”“旦”是会意字, 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郝懿行《尔雅义疏》:“日出地上曰旦, 日入地下曰昏。”《公羊传·哀公十三年》:“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休解诂:“旦者, 日方出之时。”旦, 当为“日出”。《古诗源·鸡鸣歌》:“曲终酒尽严具陈, 月没星稀天下旦。”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之一:日将旦而四海明, 天下春而万物作。”元王霖《续兰亭会补王献之诗》之一:“兰皋野气芳, 桐冈日初旦。”

又《传·昭公五年》:“自王已下, 其二为公, 其三为卿:日上其中, 食日为二, 旦日为三。”杜预注:“日中当王, 食时为公, 平旦为卿。”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说得最正确:“而据杜注, 日中为王, 食日为公, 旦日为卿, 岂不先后倒次?盖日上其中者, 日由地中上, 鸡初鸣也;食日者, 昧爽也;旦日者, 日初出也。如此, 始得其序。”《史记·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 皆指目陈胜。”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太祖闻叶赫兵来, 时已夜半。恐我军昏夜出, 致惊国人, 传语诸将, 旦日启行。遂就寝甚酣。”“夜”、“夜半”与“旦日”对举, 是“旦日”为时辰, 谓日出时分, 在卯时。

古人生活习俗与现代人不同, 他们黎明起床,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乐府诗集·杂曲歌谣一·击壤歌》。《礼记·内则》云:“由命士以上, 父子皆异官, 昧爽而朝, 慈以旨甘;日出而退, 各从其事。”《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郑玄注:“质, 正也。宰告曰:‘旦日正明行冠事。”《庄子·让王》:“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到, 日出三竿晓饷迟。”据前文《礼记》、《左传》、《荀子》、《新序》所引, 诸侯“平明” (或“平旦”) 听其朝, 卿、士大夫“日出”从其事。邹忌居卿位, 日出时分接待来访的客人和客人在日出时分来拜访他, 皆合乎古之礼仪。

4.“闻寡人之耳者。”课本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课本把“闻”看成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 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 是含有“致使”意义的动作, 即:“主语不产生某种行为变化, 而是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变化” (语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张其昀主编的《古代汉语》) 。如果照注释那样把“闻”看作使动用法, 那么“闻寡人之耳者”, 就变成“使我的耳朵听到”的意思。也就是说, “谤讥于市朝”的议论使耳朵发出“听到”的这个动作,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因此, 笔者认为, 在这里不妨把“闻”看作“被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 就是“闻于寡人之耳”, 可以翻译为“被我的耳朵听到”, 也可简化翻译为“被我听到。”

5.“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课本注“时时:不时, 有时候。”

课本把“时时”看作一个词, 注作“不时, 有时候”。“不时”表动作频率较高, “有时候”表示动作频率较低, 二者差异甚大, 扭合在一处殊为不妥。注者可能是先从“时时”的现代词义考虑, 注为“不时”, 又发觉“不时”与后面的“间进 (按, 教材注:偶然进谏) ”难以说通, 于是又补上“有时候”, 以圆其说。这一来反而造成了自相矛盾。

再说, 即便干脆将“时时”解作“有时候”, 也还是不妥。“时时而间进”译成“有时候偶然进谏”显得重复累赘。既然“时时”释为“不时”或“有时候”均有问题, 当另求别解。《辞海》和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都认为“时”可通“伺”, 是“伺候、等待”之意。《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世间》:“ (养虎) 时其饥饱, 达其怒心。”两个“时”均与“伺”通假。我们所讨论的“时时”实为两个词, 后者即“时机”;前者通“伺”;连起来便是“伺候时机”。按, 时, 禅纽之部, 伺:心纽之部。二字声母相近, 韵都相同, 乃叠韵通假。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3

古噜噜:(轻声地)匹匹,难道不是“魔镜魔镜告诉我”吗?

匹诺曹:老叔哪有钱买大镜子?这副墨镜还是他从老编的垃圾桶里捡回来的。

墨镜:亲爱的主人,

阿木老叔:(跳起来)最帅的难道不是我吗?徐公是谁?是谁?再不说把你扔回垃圾桶……

高导、陈导:我们告诉你!徐公,男,战国时期高颜值男神,本影片特邀演出嘉宾,正是因为他的存在,男主角邹忌悟出一个让齐王接受谏言的道理。长话短说,请看——

第一场

时间:战国时期的某一天早上

地点:邹忌家中

天亮了,邹忌起床洗漱,其妻在整理被褥。他走到镜子前正正衣冠。

邹忌:(打量着镜子中的自己)哎,老婆,你说我和徐公,谁更帅?

邹妻:(笑容满面地走到邹忌面前,为他理了理衣服)徐公?拉倒吧!你帅得稀里哗啦的,他哪能跟你比啊!瞧瞧,你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深吸一口气)在我眼里,你简直是——

邹、妻:(齐声)完美!

邹忌:就知道又是这一句。

(邹忌气宇轩昂地踱到在一旁端茶送水的小妾小婷身旁)

邹忌:(得意扬扬地)小婷,你说我跟那姓徐的小子比,谁更帅一些?

小婷:(皱眉,独白)徐公是哪位呀?(舒眉展眼,恍然大悟状)哦,徐公啊,他是哪根葱啊!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接过小婷盘子里的茶水漱口)真的?(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招手)来来来,赏你的。

小婷:哇,谢老爷!(鞠躬,端着茶水退下)

第二天,邹忌的朋友老陆来到邹家,与邹忌商谈借钱之事。

客人:(站起来握着邹忌的手)哎呀,老邹啊,咱哥俩可是三百年没见了啊!(接过侍女的茶,抿了口茶)

邹忌:老陆啊,幸会幸会,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客人:能有啥事儿啊,就是来看看你嘛!

邹忌:看你又说笑了,你这大忙人成天在外面跑生意,没事儿你会来看我?

客人:看来还是瞒不过你,我的确有点儿小事想请你帮帮忙。

邹忌:说来听听。

客人:老邹啊,你看,我们这些生意人,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不小心欠了一屁股债,想找你借几个钱捞捞本。

邹忌:噢,这样啊……(若有所思,顿了一会儿)成,回头我让伙计送你家里去。

客人:啊,老邹啊,还是你靠谱,你对我的恩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

邹忌:行了行了,别贫了,咱俩谁跟谁啊!对了,刚好有个事儿问你,城北的徐帅哥你还记得不?

客人:就是小时侯总挂着两条鼻涕,光着膀子,到处乱窜的小徐?当然记得。

邹忌:你觉得,我和他比,谁帅?

客人:就他那小样儿,丢到人堆里就找不着的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能跟你比,那是他八,哦不,十八辈子修来的福!

邹忌:真的?

客人:我怎么会骗你呢?

第二场

第二天,徐公身着端庄的衣服前来拜访邹忌,邹忌以礼相待。

邹忌:(打量徐公)哎,我说小徐啊,你平时喜欢吃什么啊?

徐公:哦,我不讲究的,粗茶淡饭就行。邹先生是要留我吃饭吗?

邹忌:啊……我只是随便问问。(回过神来)那个,小徐啊,你来我这儿有啥事啊?

徐公:邹先生,是这样的,家中庆贺老母八十大寿,我特来邀请您赴宴。(从衣袖里掏出一份请柬,递给邹忌)还请邹先生赏光。

邹忌:(接过请柬,过目一翻)好,我一定前去拜寿!代我向令堂问个好!

徐公:谢邹先生关心。我会转告母亲的。(看天,回头对邹忌说)嗯,天色不早了,我就不久留了,告辞!(起身,作揖)

邹忌:哦,那你慢走,我让下人送送你。(大声喊)小宋子,你送送徐先生。

徐公走后,邹忌一直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

第三场

邹忌与众臣身穿朝服,入朝见齐威王。

群臣:(跪拜)大王万岁!

齐威王:平身!

群臣:谢大王!

邹忌:(作揖)臣有事上奏。

齐威王:爱卿请讲,寡人洗耳恭听。

邹忌:谢大王。大王,臣一直自认为很帅,觉得自己是齐国第一帅。臣的妻子偏爱臣,小妾畏惧臣,臣的客人有求于臣,所以都说臣比徐公帅。可当我见到徐公时,才知道自己的相貌远不如徐公。就因为这个问题,我昨晚一夜没睡,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齐威王:说说看。

邹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臣,尚且会受如此蒙蔽,而如今,咱们齐国,地大物博,繁荣富强,是响当当的超级大国。您后宫中的妃子、侍从,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里的大臣,没有谁不畏惧您;全国上下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比我更深啊!

齐威王:嗯,邹爱卿说得有理,寡人忽视了这个问题啊!那你说,寡人怎样才能不受蒙蔽呢?

邹忌:这个好办,只要您下个命令,鼓励天下人共同给您挑刺儿、找碴,这样下去,咱们齐国一定会更加强盛!

齐威王:好,就这么办!(拍案而起,音乐起)众爱卿,从今天开始,特设全国挑刺儿找碴委员会,由邹爱卿担任会长,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失的人,奖励“爱疯18”手机一部、马尔代夫双人双飞十日游;能写奏折指责寡人过失的,奖励“爱派德”平板电脑一部、首尔五日游;能在街市上批评议论寡人的过失,并被寡人听到的,奖励“小麦”智能手机一部,三亚四日游!

群臣:大王万岁!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到齐国朝拜。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剧终

初中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4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与他坐着聊天,他问客人: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心想: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哪!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重点字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纳:接受。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朝:早晨。服:穿戴。窥:照。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仔细。6.期年:满一年。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9.时时而间进。时时:不时,有时候。间:偶然。进:进谏。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11.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市朝:公共场所。

重点语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传到我的耳中来的,给予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理解性默写: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邹忌从妻妾客人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邹忌推断出齐威王受蒙蔽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6.齐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5

在多次齐读的基础上,当堂能背诵全文。

4.难句(词)释疑:

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

形貌佚丽佚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服,穿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倒序。

旦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熟,仔细。

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

私我也私,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皆以美于徐公以,以为,动词。

今齐地方千里方,方圆。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刺,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谤,批评,议论。市朝,集市朝堂,这里指公共场所。

闻寡人之耳者闻,闻达,也可作使动。

门庭若市门庭,大门前、庭院的内外。

时时而间进间,间或。

期年之后期年,满一年。

5.课文简析:

大家谈:邹忌的进谏技巧DD以小见大由此及彼

小课件(详见课件):主要内容:臣谄君蔽,从闺房小语破之。6.人物形象(点拨):

邹忌,是一位善于思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他从日常琐事推及治国大事,可谓善勤王事。

7.练习:①背诵全文

②辨析多义词(做在课本上)

③部分字词抄写三遍。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zhā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 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例文] 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尺,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付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江青一句屁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恢,他们的滔天大罪,终于被清算。

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运心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辞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这种构思,这样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奏效。这么写,生动亲切,娓娓动听,饶有情趣。这篇文章,用了大半篇幅作了譬喻的描绘,三个人物的情态和心理,真实透彻,入情入理,令人信服。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入了正题,由于妻妾、朋友的“私臣”,联系全国上下“莫不私王”,譬喻与正题扣得极紧。谏议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篇7

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这样上的话,特别是语文的片区公开课。是选择了难度系数比较低的上法,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上法。我认为不可取,不应提倡推崇。参加研讨会觉得意义不大,老师字字句句“嚼烂了喂”,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激不起学生丝毫情感的涟漪。自己这样教,常了也感到没意思,学生也会觉得没兴趣。我在武夷山参加了一个语文学术会议,听了钱梦龙老先生的讲座,钱老先生有这么一段话,说他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文老师教文言文没有像现在这样教得杂细,但他们当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显然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原因是他的老师很擅长教文言文,教得得法,钱老先生举了他的两个老师,一位是周老师,周老师特别喜欢教学生吟唱诗词,“帘外雨潺潺”被周老师读得眉飞色舞、摇曳生情,令人遐想,学生们常“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另一位是庄老师,庄老师教文言文一般不逐字逐句串讲,讲课如高山流水,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就像流水击到山石,定会激起美丽的思想浪花,庄老师则尽情发挥,酣畅淋漓,令人如沐春风,同时又结合讲解指导他们评点,重点加点,难点加圈,圈点以后,总要声情并茂地拉长了声调领他们诵读,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他们都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钱老先生从自己阅读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中,看到了他老师教法中的合理成分。我认为钱老先生的老师的教法可以为此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一。钱老先生的老师周老师特别重视文言文诵读, 通过多读,熟读,读中反复体味,增强文言语感。“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便是周老师诵读教法效果的佐证。《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授课老师可以在诵读这个环节下功夫,比如可以范读,像钱老先生的老师周老师那样,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我听过南安国光一老师的《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授课者惟妙惟肖“窥镜”“自视”的肢体语言和收放自如的范读,让人自然想邹忌自诩貌美的那种不无自得的神情。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方法来诵读教学。①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昳(yì)字的读音、断句的问题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读,朗朗书声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③可以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或朗读者自查等途径予以纠正,做到共同提高。④可以分角色朗读,按照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的角色,引导学生模仿,揣摩、特别是品味邹忌与齐王的对话,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现代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 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及积极的再创造者,分角色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二。钱老先生的老师庄老师文言教法让我们借鉴到: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不能死抠词句,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我认为这种教法有它的科学性,教学内容应该留“空白”。刘熙载《艺概》曰:“文有以不言者。”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还可用“不言”传情表意。“不言”即“曲言”,意在言外。清人华琳也曾说过:“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来, 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南宗抉秘》)此处所说的“无字处”的功夫,便是设置“空白”的技巧。笔力不凡的作家,都擅长经营这种空白。②结合讲解指导学生评点,重点加点,难点加圈,圈点以后再声情并茂一起诵读。这样疏密相间使学生印象更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避免了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流程方式机械、呆板的现象。

除此以外,我认为黄老师的这堂课,还可以这样改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重点难点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和人物形象”,突破这个重点难点,可用“课本剧”演绎法。《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活动。”课本剧是以课本内容为主体,以戏剧为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学生要演《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就必须认真阅读、品味作品,才能根据它的内容改编成剧本。这样,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会细致地去搜索相关信息,深入地去揣摩语言艺术———邹忌讽谏的语言艺术,学生要把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角色的表情演出来,就要揣摩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角色的性格和内心,因为面由心生,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得理解透人物形象,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如果黄老师的《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尝试这些教学教法,定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突破重点难点,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师者眉飞色舞、声情并茂,激扬文字,学生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趣味盎然的教与学氛围,定能事半功倍。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新教学设计 篇8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这是我们应该思考、探索的。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按照创新教学设计的三原则,围绕主问题,精心设计问题链——让学生自读感悟、寻找“三”,互相讨论、归纳“三”,联想拓展、提升“三”。

课堂一角:让学生找“三”

一.自读感悟,寻找“三”

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带之后,自己又朗读了若干遍。

师:同学们仔细地默读后看能不能发现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生:严谨、清晰。

生:清楚、紧凑。

师:你们很动脑筋。说了好几个特点,但是都不能统摄全文。

师:“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暗含了一个数字。”(这一点,学生便豁然开朗)

生:(异口同声)“三”

师:那么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这篇课文究竟暗含了多少个“三”?(学生又专心致志阅读,然后小组交流,接着是小组汇报。)

生:“三问三答”、“三个类比”。

生:“三赏”、“三时”。

师:“还有没有?”

(学生继续“搜索”,又发现了新的目标)

生:“三思、三日、三比美”。

(基本上差不多了。我叫学生将这些“三”排排队,理顺课文内容;概括出“三”的具体内容。)

二.互相讨论,归纳“三”

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仅344字,但是文章内容发人深省,而且故事情节完整,妙趣横生,掩卷思其奥妙,可谓层层三叠,蕴藉简峭,引人入胜。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看看文中的“三”含有多少奥秘?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后,组长代表发言。)

生(一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邹忌朝服衣冠后,问妻、问妾、旦日问客,曰:“吾与徐公孰美?”三人异口同声回答:“徐公何能及君也”“三问”及“三答”,此为“三叠”之一。

生(一组补充):邹忌对三人的回答不相信,“孰视之”,“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终悟“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的真谛。“三思”至“三悟”,此为“三叠”之二。

生(二组):邹忌从家事得感悟,立即现身说法,推己及王。家庭中的妻私我,妾畏我,客人故意奉承我,与朝堂上嫔妃侍卫私王,群臣畏王,平民百姓有求于王,两者如出一辙。设喻明理,绵里藏针。“三喻”达“三讽”,此为“三叠”之三。

生(四组):邹忌讽纳谏,齐王从善如流,于是悬赏纳谏。赏赐级别为面谏上等,上书中等,讥谤下等。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期年之后,无可进者。“三赏”促“三变”,此为“三叠”之四。

师(补充):全部事态的发展是三层:第一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第二层,齐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第三层,邻近的诸侯国都来朝见。全文在内容上也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进谏的缘起;第二部分(2段),进谏的内容;第三部分(3、4段),进谏的结果。

文章从家事到国事,从讽刺到纳谏,从下令悬赏到无可进者,终至四国朝齐,可谓层层三叠。叙事层层清晰,简括有法,辞约意丰,反复回旋,美不胜收。

三.联想拓展,提升“三”

师:考察《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三叠法”的巧妙运用。由于三叠技法的妙用,行文前后呼应,上下关照,互相勾连,层层推进,使结构完整紧凑又活泼灵动,精巧严谨又摇曳多姿。

由此又会引发我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乃万物之始,代表极少,“九”乃万物之极,代表极多。在表示较少而非很少,较多而非最多这个意义时,人们选用了“三”这个数字,通常又赋予其“较多”或“很多”之义。于是,在传统文化中带“三”的成语典故、俗语格言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请同学们说说含“三”的成语典故。

生:三顾茅庐。

生:三朝元老。

生:三令五申。

生:三人成虎。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谁能举一些含有“三”字的俗语格言?

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生:三分天才,七分学。

生:三伏天送扇,三九天送炭。

生:三门三塔三元桥,五山五厂五公园。(南通俗语)

师:又如上古诗歌之集大成者《诗经》中,铺陈比兴,重章叠句时,往往贯之以三叠,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极尽其妙。

人们还将一些文化现象分三个阶段陈述之,并非完全巧合,实乃有时有意凑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者,深谙此文化现象之含蕴,以三叠技法贯穿全文,自然灵动,尽得风流。在此文化背景之下,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给后世文学以深远影响。如明清时成书的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叠叙事法更是俯拾即是。刘备访诸葛亮而三顾茅庐,非三顾不能表其诚心;诸葛亮三气周瑜,非三气不能置人于死地。

生:孙悟空三盗芭蕉扇,非三盗不能显示取经路上之艰辛。

生:梁山英雄三打祝家庄,非三打不能显示起义场面之壮阔。

生: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非三进不足以给沉闷枯燥的大观园注入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

师:叙事文学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亦如此。即如传唱千载的唐诗名篇《渭城曲》,在流传过程中“好事者”将其“三叠“,并冠之以《阳关三叠》而传唱之,非三叠不足以使人荡气回肠。又有许多文学现象以“三”概括之,亦繁衍出了后世文学之许多“三部曲”等等,这些并非完全巧合,实乃有意凑之。中华文学,与“三”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此种种,盖皆滥觞于先秦文学之“三叠”技法,中华文化之“三叠”情结。

[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把握住了“三”字,就紧握住了理解这篇课文艺术价值的“金钥匙”,也就能够准确地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层次,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这种结构层次的对称美、排比美和递进美,进一步掌握文章内容。

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富有层次感的提问,有效地激发同学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地思考、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思考了阅读教学预设问题时要遵循的原则和要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注意问题的真伪

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没有探究价值。

教学中的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凡是学生已经掌握理解的内容,或者超出学生现阶段领悟水平的问题,我们都视为伪问题,哪怕这一问题在学术上依然有价值。凡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均是“为问题而问题”,这是“动机之伪”;至于“错误的问题”,更属“伪问题”。

教学中存在太多“伪问题”:教师的小儿科式的“低级提问”;故作高深式的“学究提问”。——前者使学生索然乏味,如满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后者使学生一头雾水。例如,有教师执教庄子《逍遥游》时问道:“庄子的‘逍遥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有何异同?”——这类超出学生认知水准的“伪问题”贻误了学生也戏弄了学生。

二.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则,注意问题的主次

教学中的“问题”不宜多,否则教学将散漫无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诸多问题进行遴选。只有最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最能够解决学生学习障碍的问题,才是教学中的“主问题”,其余问题教师应该大胆舍弃。

即便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也未必就一定会成为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若干问题,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有许多问题,但真正有资格成为课堂“主问题”者并不会太多。

我在请学生预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学生阅读之后提出10多个问题。如,邹忌为什么讽齐王?邹忌为什么不直接对齐王提意见?等等。我再三思考后,决定从“三”字入手,设计相关的三个问题——寻找“三”,归纳“三”,提升“三”。这样课堂分为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前设计问题时,注意抓住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考虑到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学习主动性增强,课上师生活动配合默契,讨论也具有相当的深度。

三.遵循“提问的层次性”原则,注意问题的高下

主问题确定后,还未必能成为最佳问题。最高境界的问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切合文本要害,做到纲举目张;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趣味,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本身设计精当,既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进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也能够促进学生长远乃至终身发展。

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上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差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探究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在课堂阅读教学的预设时,对准备的问题要做到“去伪存真”,使学生有思考并有所得;注意抓住主要问题,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避免问题的繁琐、零碎;同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尽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各得其所,得到和谐发展和充分发展。

上一篇:一周工作报告怎么写下一篇:工会个人工作总结小结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