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24-06-26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精选13篇)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1

法律秘书的适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比单纯的秘书,就业前景更加看好。法院和检察院需要大量的书记员,而一般法学毕业生难以真正胜任此项专职工作,特别是法院和检察院的现代化建设,对书记员的工作要求更高,更需要法律秘书去胜任。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其他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不仅仅法院和检察院需要法律秘书,法律秘书也适合在其他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尤其是目前我国法院系统已对书记员从法官分离出来实行单列管理,可见其职业要求的特殊性,也可反映出法律秘书的重要性。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2

21世纪,我国对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十分的追捧,在这个经济以光速发展的时代,大力弘扬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这门技术也在我国发展科学的道路上任重道远,随着这门专业的不断得到改革与发展,这全社会各个行业把应届毕业生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际应看作应聘的重要衡量标准来看待。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业人员的的简单介绍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作品,或者是获得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技能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从而大大增加就业的机会。

但是,大学的不断扩招,对于选择计算机专业进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城里的学生倒是经常使用计算机,却是沉迷网络和游戏当中,面对这样的生源现状,如何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培养出合格的“信息化”学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学的科学知识

该专业在各个行业几乎是很平凡的使用,它以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基本概念为依据,强调了要学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该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1要学好本专业,除了学好课本上的有关计算机以及C语言的理论知识外,同时也要也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学到的理论只是应用与实际操作中去。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部分的工作是从事计算机程序的编程和有关软件的开发工作,这就要求了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掌握基础的数学公式和基本的程序算法。把数学攻克透彻,不仅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起到促进作用,更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对以后的就业方向又提供另外一条出路。

3本专业的学生也同时需要了解现代基本的通信工具以及电脑和手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为信息化的时代增加更强有力的知识素养。

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1基于政府主导性不同程度的发挥,政府在当代社会经济下,以就业为导向,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就业方向设置的更加符合实际。

2为保证与企业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专业对口,实施学生毕业就与企业签署就业合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应该加大学校月相关企业的合作。校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定期开展研讨会等考察活动,为专业发展把脉,校企共同研究修改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3加强本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确保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不断跟随时代的潮流。同时,也号召广大学生,要学好本专业,学好基础知识是前提,努力提高自己全方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就业的出路打下夯实的基础。

加强自主的专业教学方式

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各种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浮出水面,对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原来没有关联或关联较少的知识逐步向有关联、关联密切、相互渗透而不断融合演化方向发展。

努力提升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多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各种程序的设计与使用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对网络信息行业起着多么只要的作用。通过多次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对以后进入企业单位对高级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品提出更高效的意见。与此同时,要更多的培养学生们其他的技能,提高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同行交流工作心得,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注重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创新的源泉。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出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代社会,所学的专业与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极大程度上都是不吻合的。由于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过多,一份工作可谓是“万人空巷”的局面,从而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尴尬场面。因此,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有帮助,更有效的培养了他们善于学习的能力,一批高素质人才就由此产生。

为了拓展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任务中,必须要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也要引起重视。如课程设计中对学生有一个基本要求,还有一个提高部分的要求,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而提高部分则是针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充分施展。

结束语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3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4

【扩展】

知识和技能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干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游会计学、酒店管理学、酒店餐饮学、旅游学概论、旅

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景点规划与管理、旅游安全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旅游、旅游客源、地区概况、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工程力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3.侦查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4.电机与电器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5.税务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6.英语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7.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8.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9.粮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5

【扩展】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程序;

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6.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主干学科

数学。

主干课程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1.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5.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

6.工程力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7.侦查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8.电机与电器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6

学科专业

简介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各种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座座水库波光粼粼,栋栋高楼鳞次栉比。在各种土建工程中,岩土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是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探测试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这一学科在国外某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大地工程”、“土力工程”或“土质工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统计,它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和监测,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国防等各种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方向

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7

一、研究方法和个案资料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范式, 对医学相关专业的10名残疾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直接自然观察和深度访谈。残疾毕业生经多月的求职, 大部分通过学校、社会组织、老师、同学帮助找到了工作, 少部分通过亲属关系也找到了工作。本文选取四个残疾毕业生作为讨论研究内容的资料, 下面是笔者访谈的案例。

个案1: (男, 临床医学毕业生, 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右腿中度残疾, 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 我通过中国医疗人才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某县级基层人民医院) , 现在网络平台很强大, 我投出简历的第三天, 医院人事科就跟我联系, 因为我是本地人, 当地残联也帮我进行了推荐, 现在我在医院内科, 同事们对我都很照顾, 待遇不错, 相关培训也很到位。

个案2: (男, 中医学毕业生, 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成绩优异, 家庭较为贫困) 我的腿跛得有点厉害, 通过家里很多关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后来我来学校校园招聘会, 与现在的单位联系上了 (某基层中医院) , 我了解到如果单位有残疾人, 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的补贴,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和我专业成绩比较好, 单位看上了我, 现在工作很不错, 我很感谢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

个案3: (男, 检验医学毕业生, 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 家庭较为贫困, 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 我期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找到就业机会, 可是几个月了都没有结果。给我上过课的老师和跟我有过接触的同学都帮我介绍过工作, 可是我觉得都不合适。现在这份工作 (某医疗企业) 是经同学介绍的, 满意度一般, 现在很多同学在医院工作, 他们有信息就会告诉我, 以后有医院的工作的话, 我会考虑换掉现在的工作。

个案4: (女, 医学影像学毕业生, 幼时车祸致使腿部轻度残疾, 学业成绩优秀, 家庭条件贫困) 我找到现在这个工作 (某基层人民医院) , 真的很有缘分, 因为我的身体原因, 学校一直很关注我, 帮我推荐工作, 同学们也帮我推荐, 我自己也会到处投简历, 三方面都让我的信息传递到了现在的单位, 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二、残疾毕业生就业社会资本分析

1. 社会资本的内涵与作用。

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从微观到中观至宏观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微观社会资本指行动者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 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 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 能够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宏观社会资本指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 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

从社会资本的内涵来看, 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微观上, 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加强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 帮助行动者获取资源。在宏观上, 帕特南认为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 能促进信息流通, 减少交易成本, 提高社会效率。

2. 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特点。

通过上述资料和个案资料可以看到, 残疾毕业生由于自身特殊性, 就业过程具有一定优势。首先, 主要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残疾毕业生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多于通过强关系———血缘关系获取。弱关系能触及异质群体, 带来比强关系更多的社会资源, 信息渠道多样而丰富。多数残疾毕业生表示,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 通过亲属获得就业机会很少。但是, 通过非亲密关系的同学、老师可以获知大量就业信息。其次, 个人人力资本在就业中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 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残疾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 习得医学知识带来的“自致性因素”已经超越了“先赋性因素” (身体残疾) 带来的影响。而且残疾毕业生肯吃苦耐劳, 工作态度诚恳, 更易受病患喜爱。个案2在用人单位工作三个月时, 就有当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再者, 高校、社会组织提供就业资源。高校教育组织具有其较强的影响力, 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诸多方面的社会支持, 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支持等工具性支持及情感性支持。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平台也为残疾毕业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情感帮助。4个个案均通过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残联获得就业资源, 并且获得了关键性支持。

3. 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资本分析。

社会资本对残疾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残疾毕业生运用微观社会资本寻求信息资源、情感等支持。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就业成本, 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匹配性。特别是通过“弱关系”能达到收集、筛选就业信息的功能, 更有机会获得更多异质社会支持。如个案3、4均通过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寻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且较满意的就业机会。

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作为宏观社会资本, 其越丰富, 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就越容易。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都在残疾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个案1、2都利用宏观社会资本获得了有效的就业机会。其中个案认为学校提供的招聘会服务给她的帮助较大。

三、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1. 社会资本:

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残疾人口由于个体的客观身心情况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残疾毕业生身体行动、生活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障碍。求职过程是残疾毕业生进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 通过职业获得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

微观社会资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足, 为残疾毕业生提供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宏观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在一定范围内为某个群体成员所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信息网络更广泛、快捷, 作用力更强, 同样对残疾毕业生求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是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调查的个案均表示, 在获得相应医疗职业后, 认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支持、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2. 重视培育微观社会资本。

以社会网络关系形式存在的微观社会资本, 能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由家庭、朋友等个人社会网络关系所提供的社会资本, 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信息、情感支持等保障。根据社会交往理论, 关系疏远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 能掌握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残疾学生要注重个体微观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亲属等强关系, 更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 多参与社团、组织, 建立较多弱关系能获得日后有效的就业信息, 同时, 参与学生组织能锻炼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个体的社会网络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社会支持, 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情感安慰和安全感, 倡导残疾学生注重累积微观社会资本, 提倡残疾学生从被关怀变成积极融入社会。

3. 提供丰富宏观社会资本环境。

(1) 社会政策支持。艾斯汀 (Erskine) 认为, 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 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果的标准框架中进行探索。”社会政策作为宏观社会资本, 可以适度干预和保护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的不公平和被歧视现象。其次, 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 在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有残疾人的单位予以补贴。个案2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受益者。 (2) 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各个社会组织或平台都蕴藏着丰富的公共社会资源, 在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就业信息系统, 推动就业公共平台或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残疾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信息, 给予各种情感支持, 帮助残疾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 (3) 高校就业指导。高校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资本, 在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2、4都通过学校的中介性服务获得了就业机会, 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支持。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 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社会政策咨询等。帮助残疾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特点推荐人职匹配的残疾毕业生进行就业。

四、结束

通过个案研究, 可以看到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残疾毕业生,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影响着其求职路径与方向。残疾学生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学习, 增强自身人力资本, 更要重视社会资本的累积。社会或政府应注重利用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了便利这一优势, 促进残疾毕业生与社会融合,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摘要:残疾大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 更是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好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 对社会稳定和谐有深刻影响。本文采取个案研究范式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残疾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 对残疾毕业生就业进行社会资本分析, 提出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个案研究,社会资本理论

参考文献

[1]何君安.社会资本理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3]史济纯, 万志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浅析[J].中国人才, 2010, (11) .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8

法学热的背后,也需要有些冷思考。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近几年来,法学专业就业频频亮红灯,属于“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比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你就要对开设法学高校的专业设置有所了解,发掘相同专业名称背后的秘密,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报考,才能在法学的天空飞得更高。在本科层次,除了政法类大学,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法学专业,而一些理工科的院校也开设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法学专业,下面我们就来一览它们的风采。

法学(不分方向)

很多学校的法学专业不分方向招生,在培养方面也比较注重宏观。法学专业四年本科时间,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说话的条理性,树立社会责任感。在理论层面,学生需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在技术层面,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也要求有所了解与掌握。

必修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就业方向:因为没有进行专业分流,重视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就业范围比较广。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与近年来法律硕士的大规模扩招,许多同学选择攻读法学硕士或者法律硕士,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如果你还想继续充电,读研是最好的选择。此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都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岗位,可从事律师、法官、法律顾问、法务专员等相关工作。当然,如果你性格外向,热爱媒体工作,也可以选择与法律相关的媒体工作,如去法制日报社。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就是法律硕士。

推荐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王牌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如果你对冲击这些名校有所顾虑,西北政法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贴士:如果不爱做学术,研究法理学等理论型专业,那么司法考试是你在法学领域从业的通行证。这个被称为“国内最难考的考试”其实对于认真学习的本专业学生并非高不可攀。对法学跃跃欲试的你,不要因为外界的舆论对自己向往的专业望而却步哦!

法学(卫生法方向)

时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医患纠纷愈演愈烈,卫生系统中专业的法律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此外,该专业对国家医事法律的健全,有着推动作用。因而有规范化教育背景的,既懂医学又知法律的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卫生法专业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卫生法学是医学与法学交叉的前沿学科,学生既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知识,对医学领域有所了解,又要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能从法律层面解决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因而,该专业的可替代性较弱,一旦学有所成且对口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必修课程:

在法学部分,需要修的课程有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经济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在医学部分,需要修的课程有基础医学、病原学概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概论、护理学概论、药学概论、公共卫生学导论、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专业特色课程:衛生法学、医事法学、医事仲裁与诉讼、药事法学、卫生监督学、医疗纠纷法律实务、外国卫生法学等。

就业方向:除了司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行政机关,还可以去医院医务科做专兼职法律顾问,去卫生系统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等,在与医疗卫生活动相关的执法监督和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调解等司法工作中有突出优势。

推荐院校:很多医科大学都开设有这个专业,在法学专业下招生,如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也有一些医科大学在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中开设卫生法相关方向,授予管理学学位,如重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与法学方向)。

小贴士:不得不承认,很多报考医学院的学生最初都希望学习医学专业,因为成绩原因不得不调剂到法学等文科专业,也因此造成医科大学法学招生难、专业差的误解。事实上,当前法学毕业生众多,而真正能将法学知识运用到医学领域的人并不多,在医事法上术业有专攻地去学习与研究,就业自然不是难事。另外,很多名校招收卫生法、医事法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项目的卫生法方向,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医事法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报考这些热门高校的人数必然众多,而如果你本科就是学习卫生法方向,那么备考自然更加容易,成功率更高。

法学(国际法方向)

国际法是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这个方向的法学专业主要学习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军事法等内容。在大学四年里,你需要学习国际法基础理论、原理与法律方法,能够运用国际法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这个方向的学生可以算是复合型实用人才。

随着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高校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国际化,现在一些院校的法学专业的本科向国际法方向倾斜。虽然在专业目录上没有体现出来,但通过课程介绍你可以有所了解,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学习该专业,就要多关注那些以外交等专业为强势专业的院校。

必修课程: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英语等。

推荐院校:这一领域内比较好的院校有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

就业方向:国际法方向的学生外语要求更高,从事涉外方向的法律工作较多。可在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对外经贸、涉外律师、投资、金融、证券、保险、海事等法律相关部门工作。此外,大型外企的法务专员也更倾向于要这一专业的学生。

小贴士:带“国际”二字的专业一般听起来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所以更多的付出自不用说。这个专业对英语有极高要求,甚至很多专业课采用双语授课,所以填报此专业时需要同学们注意,部分院校会对英语单科有所要求。

法学(经济法方向)

很多年来,高考生对经管类专业追逐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经管类高校成为报考的大热门。一些学校往往也开设法学专业,且都和经济密切相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方向的录取分数水涨船高。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知识,特别要掌握国际经济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并能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国内外法律问题能力的法律人才。

必修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外国合同法等。

推荐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

就业方向:经济法方向是法学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方向。毕业生主要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很多外企在招聘法律顾问、法务专员时,一般要求研究生学历。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9

学习

运输营销学、交通运输设施及设备、运输组织、站场及枢纽、牵引计算、运筹学、交通运输统计、物流管理、现代运输信息技术、运输成本管理、铁路运输等课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能从事铁道交通运输业运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国家铁路运输企业, 地方铁路运输企业有专用铁道的国家大中型企业的运输管理部门城市轨道地面交通的运营部门及地下铁道港口铁路运输部门以及轮渡公司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就业

岗位为:铁路局(或集团公司)的运输及相关运营管理及技术岗位 各层次铁路车站各运输工种及其它与铁路相关行业的运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各种地面及地下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岗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

计算机

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10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旅游资源学概论、建筑学原理、环境与规划基础、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客源国概况、国际礼仪、景区开发与管理、导游岗位

实习

景点考察调研

毕业

论文等课程。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管理和导游接待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景区专业

计算机

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基本应用操作能力;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景区制图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大中城市的都市型景区(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和旅游咨询中心担任VIP接待、活动策划、营销推广、旅游咨询和管理人员以及旅游景区、景点及旅行社管理与技术岗位。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开发建设力度也越来越大,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该专业就业主要在旅游风景区、主题公园、休闲度假村及高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及其他旅游新兴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开发及管理

工作

就业前景广阔。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800-900人,其中男37%、女63%,20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高

校招

生男女比例为文科68%、理科30%、文理综合2%,近几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

高校书法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高校;书法专业;就业现状;对策

0 引言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书法已经成为一门专业课程为各大高校列入教学体系中,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书法专业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多。然而书法专业学生的增多就会给书法专业就业带来影响。如果把不能处理好书法专业就业问题,势必就会挫伤学生选择书法专业的兴趣,从而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在加大书法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书法专业就业引导工作,促进书法专业学生就业。

1 高校书法专业现状

1.1 书法专业毕业人数增多

在国学热潮的影响下,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书法专业,对外扩招了许多学生,书法专业学生的增多势必就会造成书法毕业生随之增多,而书法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书法专业就业难。俗话说,“僧多粥少”,书法毕业专业学生的激增使得社会上与书法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从而造成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1.2 专业性人才少

在现代社会里,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书法专业作为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书法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到了专业书法人才的培养。而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小接受书法训练,有的学生没有书法基础,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使得学生差异性越来越大,影响到就业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围绕书法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许多学生毕业后往往只有一张空文平,没有实践经验,从而不利于就业。

1.3 社会对书法的不重视

就目前来看,社会对书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书法的作用,没有主动地去开拓与书法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而在此消彼长的环境下,高校书法专业毕业形式就会越来越严峻,许多书法专业毕业生根本找不到与其专业向匹配的工作,使得不仅会使得毕业生认为自己学习书法没有用途,也会使得其他人远离书法专业,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2 高校书法专业就业应对策略

2.1 相关领导要引起重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就当前高校书法专业就业来看,书法专业就业问题已经越发的凸显,为了更好地引导书法专业学生就业,相关部门就必须对书法专业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要对书法教育工作进行调整和管理,以保证书法教育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1,2]

2.2 拓宽就业渠道

造成当前书法专业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书法专业就业机会较少,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往往找不到工作,从而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而拓宽就业渠道作为解决书法专业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的拓宽书法专业的就业渠道,让学生可以顺利就业。作为学校,可以引导优秀的毕业生留校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从事其他行业,如电视台、报社等;作为社会,应当相应学习国学的号召,成立更多的书法社、书法培训机构,来吸引这些书法专业学生去从事书法培训工作和教育工作,从而促进书法专业学生就业。[3]

2.3 加强书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书法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学必须重视书法专业教学工作,加强书法教育,提高书法教育质量,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首先,高校必须重视书法教育工作,全面开展书法专业教学;其次,要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再者,学校要加强专业书法教育的培养,为书法专业教育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会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书法比赛,有专业的教师或者专家对学生的书法进行点评,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书法社团,更好地展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4]

2.4 合理的控制招生人数

当前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就是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许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盲目的招生,书法专业学生的增多,就会造成书法专业就业困难,而这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势必就会造成许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额工作。而要想了控制这种局面,高校就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也就是对招生人数加以控制。学校要深入社会,了解书法专业就业形势,对未来就业前景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调查,合理的确定书法专业招生人数。同时,学校还可以增加研究生专业招生人数,鼓励那些优秀的学生考研继续深造,从而缓解就业压力。[5]

2.5 加强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就业,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要将当前的书法专业就业形势告知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激发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让其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要积极地向学生宣传就业信息,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

2.6 大力倡导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更好地提高就业率。对于书法专业学生而言,毕业生不应当将就业眼光放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而应当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要善于发现各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大胆地进行自主创业,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应当加大自出创业的宣传,鼓励学生进行自出创新,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信息服务。作为政府要给予政策优惠,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缓解就业压力。[6]

3 结语

当前高校书法专业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高校书法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难问题也随之突出,书法专业就业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为此,针对高校书法专业就业难问题,高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既要加强书法专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就业教育和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学生更好的就业,从而促进书法艺术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斌,崔全顺.高校书法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1):99-101.

[2]李莹波.浅析高校书法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品牌,2015(05):137.

[3]孙富民.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1.

[4]孔艳荣.新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5]倪文东,陈思,高文兴,杨杰,李伟.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书法,2016(04):4-21.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12

一、秘书职业化与就业市场分析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秘书职业化已然完成, 而我们才刚刚起步, 所以在秘书的职业和教育发展上就面临着这一课题。

(一) 秘书职业化的研究现状

目前, 国内对秘书职业化的研究也已不少, 在对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 发现大致呈现如下【1】:

1. 秘书职业化的含义

秘书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领域不断扩大、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不断丰富、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规范越来越具体, 即秘书职业化。它要求秘书工作职责明确、分工恰当, 体现工作内容的职业化;要求秘书人员符合职业标准、具备职业技能, 体现工作者的职业化, 并使二者统一起来, 达致高效益的工作质量, 以因应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各行业对工作效率的追求。

2. 对秘书行业功能、作用的认识

传统的秘书行业“似官非官”的“官本位”观念, 容易滋生秘书腐败;全球化必然推动国内与国外的秘书行业趋于接轨;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也会提高, 于是必然对专职秘书、行政人员这一职业的工作效率提出严苛要求, 也就必然会推动秘书行业的职业化发展。因此, 推进秘书职业化是预防秘书腐败的重要措施, 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 更是实现工作高效率的必然。

3. 秘书职业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秘书职业化建设, 目前主要表现为:第一, 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标准、技能鉴定、资格认定等方面的制度;第二, 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教育、社会文化等的环境建设;第三, 改革秘书教育, 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

我们认为, 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明确的, 推进秘书的职业化, 需要一套完整、细致、可行的职业准入、职业规范、职业培训、职业标准、职业鉴定、职业评级、职业保障等的制度建设。这些的实现需要广大秘书研究者、秘书从业者和秘书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等来共同奉献精力。

总体而言, 我国秘书职业化的进程是在稳步推进的, 但是从社会效益来看, 却略显缓慢。其表现就是高校的秘书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 秘书职业化的就业市场分析

就业市场对秘书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秘书人才的培养, 始终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如下:

1. 市场需求的秘书存在稀缺性

秘书工作业务的繁杂性、成长的周期性决定了市场对秘书人才不变的需求量。凡客诚品经理曾说, 他们每个月对秘书专业的需求超过了60人【2】;有调查显示, 北京市的高级秘书人才缺口在一万人以上, 并且这个缺口在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3】有人力资源部经理向记者诉苦:公司只要发布招聘秘书的信息, 前来应征的往往不下数百人, 但能达到“职业秘书”水平的很少, 真正有经验、有能力、能够称得上高级秘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4】入世后, 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大型外企涌入中国, 秘书已经成为更受欢迎的职业, 各行各业对秘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高级 (职业) 秘书已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2. 高校培养的秘书难以“适销对路”

在我国, 高校作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 因20世纪90年代专业设置的调整, 秘书本科专业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 影响了高校对高层次秘书人才的培养。如今社会上大多数用人单位在秘书人才招聘中, 基本的一个学历要求就是本科。而我国秘书人才的专业培养只在高职高专层次, 部分本科高校在中文、外语、法律、管理等专业下设秘书方向, 开设几门秘书方面的课程, 依此来为社会输送秘书人才, 这终究还是非专业性的秘书培养, 它在秘书技能、秘书素养、秘书职业行为等方面几乎很难全面顾及, 对日益发展的社会而言, 无法在人才质量要求上满足市场的高层次需求, 因而形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相悖困境。

此外在我国也没有独立的分层次职业教育, 现有职业教育多定位于本科层次以下, 即中、高职 (专) 。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中, 学术型教育“蓬勃”发展, 但给社会的印象却始终在培养“过剩”人才, 这类毕业生被冠以“有学历欠能力”,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特别是现在用人单位“即招即用”的招聘规则。尽管近年出现了专业硕士学位, 但其职业性的特点还是不明显, 其社会成效还有待观察。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无法瞬时建成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另辟蹊径, 在本科教育中做文章, 进行“适销对路”的职业人才教育。

作为重新跻身本科专业的秘书学, 其特点定位于应用文科, 重在应用上, 这种“应用”正是应该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所以, 我们该如何改进秘书学本科教育, 使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 能实现“即刻上岗, 即刻发挥作用”的目标, 成为摆在本科秘书学教学一线的重要任务。

二、秘书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秘书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高职 (专) 院校开设的秘书专科专业、本科院校挂靠在一些文科专业下的秘书方向或者给文科生开设几门诸如秘书学原理、秘书实务、文档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这两种形式的秘书人才培养也自有其长处与不足。

(一) 专科层次秘书培养长于“技能”, 拙于“思维”

鉴于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专科生源都是未达本科线而去谋求生活之一技之长, 他们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 在专科学校主要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专科院校秘书人才的培养相当于我国秘书职业等级中的五、四级秘书【5】, 侧重于动手办事能力, 如办公设备的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以及值班、电话等日常事务的处理。这一层次的秘书人才起点低, 强调动手能力, 在适应社会需求时, 一般能满足一些基层性的办事岗位, 但一旦岗位对其成员创造性、应变性方面提出要求, 这些成员就会表现出不太适应或不能满足要求的方面。即这一层次培养凸显“技能+知识”, 缺点在于缺乏秘书职业思维的养成。

(二) 本科层次秘书培养长于“人文素养”, 拙于“专业素养”

本科层次的秘书人才培养, 对应于我国秘书职业等级中的三、二级秘书【6】, 这一层级的秘书培养在重视技能的同时, 应该超越专科层次的秘书培养目标。遗憾的是, 我国秘书专业设置, 一直没有独立本科层次的培养, 大多数是方向性设置或者在上课期间选上一些秘书学方面的课程, 处于“附属专业”的弱势地位, 处境尴尬。以中文为例, 汉语言文学 (秘书方向) 其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文学、语言类课程, 然后适当增加秘书学原理、秘书实务、文档管理、应用写作、公共关系等科目, 这种教学形式就突出了“人文素养+秘书知识”, 缺少了专科层次的“办事技能”, 显然其培养的秘书人才与社会市场“即招即用”的要求不适应。所以, 这样专业素养明显不足的秘书人才就不可能达到或难以符合社会市场的期待。

鉴于秘书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市场的期待, 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 调整中体现了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精神, 独立设置了秘书学本科专业, 标志是特设 (T) 。因此, 有志于申报秘书学独立本科专业的院校, 就应该在总结过去专、本科秘书人才培养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 推进新设置的独立本科秘书学专业建设, 并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全能型高级秘书人才。

三、秘书本科教学的实现途径

秘书职业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工作内容职业化, 工作要求标准化, 工作技能专业化, 工作人员职业化。【7】本科秘书教学必须认真领会, 并将职业化理念贯穿在专业教学之中。这就涉及秘书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改进, 以及对秘书市场需求的应对。

(一) 秘书本科教学的思路

任占忠、杨扬认为,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适应力薄弱, 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适应的指导, 其构建的职业适应指导体系的九大维度的内容, 其中第一维度就强调了思维, 可见思维的重要性。【8】因此, 秘书本科教育也应强调职业适应, 同时重视思维的培育, 所以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是“知识+技能+思维”。特别是秘书职业化的社会和职场背景, 必须成为秘书教学的重要依据。【9】

目前, 我国秘书职业等级主要是人社部的五级鉴定, 一般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秘书专业教育以五、四级培养为要, 重在“技能+知识”层次, 而挂靠其他本科专业的秘书方向和刚独立设置的本科秘书学专业教育则应以三、二级培养为要, 在重视“技能+知识”的同时, 还要进行“秘书思维”的培养, 即形成“知识+技能+思维”层次。这也是本专科教育的区别, 专科层次强调动手能力, 本科还要重视理论学习, 其实更重要的就是专业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具体到秘书职业就是秘书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高职高专的秘书专业教育在“技能+知识”的培养模式中, 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模式, 如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10】这些都可以为本科秘书专业教育拿来借鉴和运用。同时为应对高层次秘书人才的需求, 本科秘书教育应更加注重“思维”教育, 即从秘书职业化的“工作人员职业化”特点上推进。

(二) 秘书本科教学的应对举措

思路是前提, 是带动具体操作的引擎。因此, 在秘书职业化背景下, 本科秘书学教学需要有应对之策, 即具体操作的内容。

1. 秘书专业知识的建构与夯实

秘书知识就是秘书工作者在秘书岗位上从事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经验和认识的总结与归纳。优秀秘书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通过学习秘书专业知识的渠道来进行, 秘书知识的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多样, 不一定能在有限时间内全部做到,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取舍, 建构合理的秘书知识结构是知识学习的第一层次, 也是在校内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 重点体现在课程设置和知识建构上。作为独立本科的秘书学要摆脱过去寄生于其他专业的现象, 首先是完善自身的课程设置, 这一点杨剑宇先生提出了“三三论”, 对课程的设置是一个有益的指导。【11】

课程的设置与知识结构的搭建不能割裂, 有关知识结构, 常德林先生指出了“I、—、T、π、米”的循序渐进的知识结构建构法, 这一过程体现了秘书知识的专业性、广阔性、主辅性、系统性、更新性等特点。【12】这种逐步复杂、逐步深化的知识结构构建既是对课程设置、学生学习的指导, 又是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秘书工作并不断进行终身学习的指导。

一般而言, 可以进行人文基础知识 (如公共课、中文类、语言类大课等) 、秘书专业知识 (如秘书学、文档学、公关学、礼仪学等秘书核心类课程) 、职业拓展知识 (如经管类、财会类、法律类等) 、工作辅助知识 (如领导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 学习, 同时还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秘书进行专门行业知识的补充。因此, 课程的设置、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掌握, 要求教师与学生努力配合, 尤其学生要注重夯实知识基础。

2. 秘书专业技能的提取与训练

应用型文科的秘书专业在职业化的背景下要生存, 就要突出“应用”、“职”的特点, 这就需提取出秘书的专业能力, 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是应对秘书职业化的重要举措, 也是教学实践中重要但难以持久贯彻的一项内容。

一般而言, 我们认为秘书的能力有:基础层次的操作技能, 如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 这一点目前在高职高专中做得较好, 他们都有独立完备的实训室, 配有各种办公设备, 并在实践“能让学生用坏, 不让设备闲坏”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实训理念) 的实训理念;高阶层次的无形能力, 如公关沟通、组织协调、写作、判断、创新、应变、管理、调研等, 这些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项目操作来提升, 这就对秘书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的学习为一个层次, 能力的养成是更高一个层次, 它必须依托于知识的学习。目前现有的应对措施是各种实训教学法 (课程) 的安排, 由于社会现实与教学现状, 这种实训多是校内实训, 虽有一定效果, 但未必理想。因为这种办法还停留在虚拟层次、以表演为主, 可喜的是, 有一批企业、社会组织已经意识到“招人难、招合适人更难”的窘境,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教学实训模式, 这种方法为秘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 同时, 也使用人单位不再为难以招到合适人才而发愁, 实现了“实战岗前培训”前移至校内进行, 毕业后即刻上岗发挥作用的目的。这是一种良性的实训模式。但这种模式的问题与局限在于如何使更多的企业、用人单位愿意并且真正地与学校合作。目前的现状是企业在这个层面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不愿进行这笔投入与合作。这需要用人单位的观念改进, 学校的积极沟通, 以及国家政策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秘书职业化的“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技能专业化”的特点与秘书人才的培养, 即学校的教学, 有益地结合起来, 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更好地服务社会。

3. 秘书专业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一般认为, 秘书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已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秘书人才,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才培养单位形成的认识, 以“教知识”与“练技能”为方法与目的的培养形式。这种观念若放在五、四级秘书培养中可能还可以, 也能应付一些普通用人单位的需求。但不论是高职高专层次, 还是普通本科层次, 只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长远来看对秘书职业, 抑或是对秘书本人 (学生) 都是不利的, 因为这种观念下培养的“产品”基本是“照着办”的思维, 那么要提升秘书人员的自主性与自助性, 迎合秘书职业化“工作人员职业化”的特点, 除“照着办”外, 还要学会“接着办”, 变“Work for the boss”为“Work with the boss”, 这样才能体现秘书职业的长远价值, 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加入到秘书专业/职业队伍中来。这样, 一方面可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并缓解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更能充分高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而不是培养大量无法直接就业的“人才”, 徒增就业难、招人难的窘相。

因此, 本科层次秘书的培养要强化秘书专业思维的培养与实践。秘书专业思维应包括亲近思维、逻辑思维、全局思维、超越思维、效率思维、多向思维、创造思维及职业思维等, 当然还可以根据发展实际进行补充。若说秘书知识与能力是秘书人员的“器”的话, 那么秘书思维就是秘书人员的“魂”, 因为这种“魂”可以指导我们去解决未曾遇到过的难题,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也是对秘书人员价值的高度肯定。

这些秘书专业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必须贯穿在秘书知识的讲授与秘书能力的实训过程中, 教师要做秘书思维的引导者、启发者, 不能离开知识与能力谈思维, 空谈思维就不能体现秘书职业的特点、秘书专业的要求。

总之, 秘书“知识+技能+思维”三者的结合, 可以通过完整的课程设计、实际的专业实训、现实的岗位实践来完成。在各项训练中要明确知识要点、能力目标、思维取向三项内容, 使学习者学有所获、获有所练、练有所思、思有所成、成有所值。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完成是需要一个教学团队和时间单元的, 建议秘书教学的一线教师可以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 将各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经过自行编辑, 留取最有教学价值的部分进行资源共享;教学时间可以打破传统的45/90分钟的限制, 采用弹性课时制, 这点在国内高校尤其是公办高校中可能困难较大, 因为牵涉到监督和工作评定的因素, 但只要教师争取和以身作则, 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设计与教学主要是想达成“知识-能力-思维”的统一的“教学-实训-总结”的专业教学目标, 形成应用文科的教学特色, 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秘书职业化的特色在于“职”, 应用文科的生命在于“应用”。应对秘书职业化的时代趋势, 破解“就业难, 招人难”的教育悖论, 秘书专业的教学必须融入职业化的特点, 在教学与育人过程中体现“职业化”特色。真正让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培养“过剩”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7]程林盛, 张立欣.秘书职业化研究现状综述[J].秘书, 2012 (6) :3-5.

[2]强音.结束“小秘”时代, 迎接“谋士”时代[J].职业, 2012 (6) :120-123.

[3]刘洋.高级秘书市场呈现人才荒[N/OL].深圳晚报, 2009-7-28 (B16版[2009-07-28]) .http://wb.sznews.com/html/2009-07/28/content_715332.htm.

[4]小雯儿.高级秘书“钱”程美好[EB/OL].[2005-8-4]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29494&boardid=1.

[5][6]金常德.秘书专业分层次教育势在必行[J].秘书之友, 2008 (11) :24-26.

[8]任占忠, 杨扬.本土化职业适应指导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0) :3-8.

[9]沈夏云.如何有效凸现高职文秘教育职业化特征[J].秘书, 2012 (1) :4-6.

[10]黄若茜.高职文秘专业秘书实务课程体系教改研究[J].秘书之友, 2012 (1) :33-36.

[11]杨剑宇.我的三三论——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秘书, 2012 (8) :14-16.

法律秘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篇13

3D影视动画的定义

什么是3D影视动画。3D影视动画是根据商业动画项目流程,从故事板绘制到动画制作和后期编辑,影视3D特效、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含概了产品广告动画,栏目包装片头、片尾、片花以及后期非编技术方法。

上一篇:的开业典礼主持人串词下一篇:高三上学期期中理数